「台東基督教醫院」院史館

Page 1

台東基督教醫院院史館導覽圖


A區 落地之穗 Kernels of Wheat that Fall to the Ground


院史館入口意象,以麥穗配搭聖經經文「一粒麥子落在地裡死了,仍舊是 一粒,若是死了,就結出許多子粒來。」點出本院的核心精神主軸,宣教 士捨己把愛留下,本國醫護團隊接棒奮發,一貫「與神同工」的持守貣初 之愛,引領參訪者逐步走訪東基「麥田成熟之旅」。


這段文字的大意是: 敬愛的醫師羅吉費先生愛的回憶 其服事異象與對基督及對人的愛 存留在這所醫院裡

這是東基第一棟建築(現今的慈愛樓)1969年 完工時嵌在牆面上的紀念碑。R.C.LOGEFEIL是 一位優秀的醫師,在東基創院院長譚維義還是 醫學生時,非常照顧他,對譚維義院長影響深 遠。為了紀念羅吉費醫師對海外醫療宣教事工 的卓越貢獻,嶄新的醫療大樓不僅紀念羅吉費 醫師的美好行誼,一磚一瓦更回想著上帝的奇 妙信實,和北美眾多基督徒的無私愛心奉獻。


原本安置在小兒病房外牆的「耶穌抱子圖」,設計發 想來自於龍醫師,對他而言每個小生命都是至寶,是 上帝特別的禮物。於是他找來這一張圖卡請譚院長的 朋友蕭長田先生協助模擬繪製,並吩咐換成東方臉孔, 貼近病童的感受。最厲害的是他有先見之明,選用兩 塊木板拼裝而成,便於搬遷移位,二十幾年後果真被 移位三處。 譚維義醫師與潘淑卿


B區 歷史廊道 The Corridor of History


刻劃1961~1994年宣教士來台東醫療傳道,以愛深耕、茁壯信仰的歷程。透過 一則則感人至深的美麗故事,從中讓人感受黑暗中不滅的光芒帶給後山子民無 限的希望。


宣教士譚維義(Dr. Frank Dennis)、譚秀 麗(Ms. Sally Dennis)醫師夫婦回應來自 台灣的求助信函,全家自美來台;先在台北 學習中文兩年,期間偶爾南下台東進行鄉村 部落義診。

譚維義醫師舉家遷往屏東支援屏東基督教 醫院兩年,每個月抽空前往同是協同會德 樂詩宣教士開辦的「成功診所」駐診及巡 迴醫療。另外一對史安篤(Rev.Arthur Stejskal ) 、 史 愛 蘭(Ms. Alice J. Stejskal)牧師夫婦也繼續在阿美族部落 傳道並協助診所的醫療工作。


台東市寶桑路門診成立,由華德 安(Ms.Lucy Waterman)宣教士 開始醫療診所的服事並協助創建 教會,地點在協同會台東教會現 址。

因都歷村(成功鎮)青年罹患肝 膿瘍,生命垂危,所幸譚醫師山 巡保住一命,促使譚醫師為台東 民眾蓋醫院的決心。在妻子譚秀 麗的協助下,譚醫師向北美教會 和親朋好友寄發上百封求助信函 ,更利用返美述職之時馬不停蹄 的勸募建院所需的經費與設備。


位於馬蘭的東基現址,原是一大片玉 米田地。開工建造前,造價比募款所 得高出一萬美金;滿心焦急又無計可 施的譚醫師只得帶領眾人切切禱告求 神供應。數天後,協同會美國總會捎 來一封謝函的副本,感謝華勒斯先生 ( Mr.Victor Wallestad ) 「 一 萬 一 千美金」的奉獻,經歷奇妙恩典的東 基得以順利破土興建。


醫院開幕,短短兩年間譚院長替兩 百多名孩童進行小兒麻痺手術,為 許多無助的孩子尋回人生新希望。

劫勞一生、晚年罹患關節炎無法再 為病患開刀的譚維義院長,三十三 年醫療傳道歲月畫下完美的句點, 由蘇輔道醫師接任院長。


敘說1995年~至今,東基在台灣人接棒後,如何衝破黑暗、步向黎明,繼承宣 教士的奉獻精神,帶領東基開啟新的篇章。


東基所屬協同會美國總會決定不再 對已走出貧困的台灣提供經濟援助, 默默守護後山醫療的北美基督教會, 捐助者不乏從年輕直到年老髮白, 將一點一滴的愛心向素未謀面、沒 有血緣的人民和土地傾注、澆灌長 達三十多年之久。

宣教士相繼退休,受全民健保實施等 相關衝擊下,醫院財務及人力在內外 雙重壓力下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東 基步入日暮西山、岌岌可危。


配合政府規定,東基由財團法人協同 會獨立出來,轉換成財團法人台東基 督教醫院。

擁有醫務管理專長的呂信雄臨危受命接 任院長,既延展宣教士的美好腳蹤,更 積極銳力革新對外募款進行院舍重建和 網羅偏鄉醫療人才。

在眾人的愛心奉獻及努力下,新醫療大樓正式動土並 整建舊大樓。


自此東基各相關體系機構匯聚成東基公益」,不僅照顧老弱也顧惜婦孺,環環相 扣串成不可分的服務網絡。

從醫療到「社會福利」、從醫院到「社區部落」、 從東基到「東基公益」,照護老弱、也顧惜婦孺。


C區 天使之翼 The Wings of Angels


醫療復舊展區。透過十字架意象表現後山天使們來到東基最初的源頭──信仰。 因信仰而飄洋、因信仰而遠離所愛。宣教士因為信仰拎著一只皮箱帶著家人的 思念與祝福來到台灣奉獻他們的愛。


行囊

文/吳方芳

拎一只行囊,一只名叫鄉愁的行囊。 甸甸的方盒裡: 一包新焙的咖啡豆、一本聖經、相簿, 一款款慈母裁縫的衣衫、一襲醫袍, 和一頁頁父親在失眠夜裡,含淚書寫的叮嚀。 拎一只行囊,一只名叫捨己的行囊。 拾掇了不知幾回、也淚了不知幾回的皮箱裡, 最沉重的是牽掛,最難的是放下。 放下風中翻飛著的老父的白髮, 放下晨光裡老母劫勞的身影, 放下揪心的故鄉, 放下全然獻上的自己。

拎一只行囊,一只名叫信靠的行囊。 情深意重的負荷裡; 盛裝著至死方休的信守與怦然。 啊!基督犧牲之愛如鼓聲咚咚, 福爾摩沙的召喚如浪濤隆隆。

拎一只行囊,一只既離家又回家的行囊。 斑駁的行李箱裡;承載著 一輩子的忠心殷勤、醫病醫心、 一筐子的恩惠慈愛、福杯滿溢 和一頭灰白、一個老身。 拎一只行囊,淚眼濛濛。 離別的碼頭,薄霧迷離, 這方是摯愛的家鄉, 那端是血脈相連的至親。 啊!臨老又要離家, 是回家還是離家? 最難的仍是放下, 放下揪心的故鄉!


「耿喜音宣教士來台的皮箱」1964 年,耿喜音追隨父母的腳步也成為 一名宣教士,父親以皮箱相贈,就 此展開她事奉上帝、愛人如己的人 生。

耿喜音宣教士贈送當年來台的皮箱給鄧月珍女士 (右)並在宿舍前合影留念,院史館成立後,鄧 女士轉贈東基院史館留存。 照片提供/鄧月珍


醫療用品櫥窗、行醫用具展區、手術室復 舊場景,其中在手術室復舊場景原音重現 譚院長祈禱文,讓參觀者除了在視覺上, 甚至在聽覺上亦能深深感受到當時宣教士 對病患呵護的氛圍。


「早期嬰兒X光用儀器」 早期替嬰兒照X光時,必 須先將嬰兒脫光,再抱 入儀器中央的塑膠容器, 以固定嬰兒的身體。

國外一位網友在論壇上傳 一張照片,照片中,一名 嬰兒被擺置在玻璃管中, 圓圓的大眼透露出不知所 措,引發眾多網友熱烈討 論!直到有醫療背景的網 友出面解惑,才知道原來 這個叫做「Pigg O Stat」 是給嬰幼兒使用的X光機, 不是什麼虐童事件啦! 網路資料來源: http://m.news.tvbs.com.tw/fun/detail.html?s=news-604484


「單眼顯微鏡」早期,它除了放在檢驗科,也會 帶去成功診所山巡使用。


「小兒用枴杓」五十年代,小兒麻痺 症盛行,譚院長在創院短短兩年間, 先後幫助近三百位小兒麻痺病童重新 站立貣來,並設法協助他們復健、上 學,此為早期小兒麻痺患者使用的枴 杓。


「驗檢科計時器」創院初期,從國外募 得的二手計時器,功能和現在的電子計 時器相同。

「嬰兒磅秤」早期,醫療宣教士為求精 確,替寶寶量體重時須將全身衣物脫光 量秤。


「開刀房藥櫃」至今使用逾二十年 的早期藥櫃。在每一張開刀房的老 照片裡,都有這座藥櫃的影子。櫃 子裡迄今仍留存著當年開刀房使用 的棉棒、玻璃針筒、麻醉藥瓶與病 人面罩。


「胎心音用聽診器」在沒有超音波的年代, 用這支聽診器便可聽胎心音。

「醫療書籍」宣教士使用的醫療書籍


「膀胱鏡」早期外科醫療器械。

「自動採血器」台灣早期醫療 人員採血時,以針筒採血後, 得用嘴先吸提一段以採集足夠 血液(右圖),譚醫師自美帶 回自動採血器,其持續採血的 功能改善了過往可能讓醫療人 員病菌感染的問題。沒有自動 採血機時的採血方式


「早期X光機」


「蛇槍」 早期譚維義醫師治療毒蛇咬傷的特別武器「蛇 槍」,是一種可利用電擊破壞蛇毒的電擊器, 一旦毒蛇咬傷後,儘早在傷口周圍給予電擊, 即可破壞毒素,減少毒素的作用。


D區 富饒之境 The Land of Abundance


通過歷史廊道,在長廊端景呈現麥穗豐饒異象,挑選十張宣教士們醫療傳道的 動人事蹟,配搭聖經經文及相對應的插畫畫面,以麥穗流動的動態影片作為影 像背景,隨著老同工傳唱阿美族詩歌,緩緩帶出宣教士宣揚上帝慈愛的感人篇 章。


精選東基創院以來,醫護人員與 病人間的親密互動,畫框中的笑 靨展現東基滿溢的關愛情事。


為了烘托樸實典雅的小禮拜堂,右側牆面設計以簡單莊嚴為主,大量運用 自然光,在牆面上自然透出三段聖經文字,讓參觀者可以在此得到心靈上

的沉澱。


早期的小禮拜堂,火頭磚與自然採光的十字架被保留下來成為院史館一景。


E區 生命紀事 The Passages of Life


《後山天使譚維義》 2002貣,譚醫師奉獻台東的行誼被翰林出版社收錄在國小四年級下學期的國語課 本「永遠的譚爸爸」一文後,譚醫師每回返國後,總是馬不停蹄受邀到各大醫院 、醫學院、教會、社團、企業、政府機關、小學分享。他以貫有的幽默風格,運 用小道具──十六根鐵釘、一把鑰匙、兩顆小球等,講述成長故事、生活價值與 助人理念。故此區透過道具、照片、影像將譚院長豐美見證引發生命影響生命的 漣漪,在此呈現。


人生會有很多的困難,只要時常禱告,把很 多的困難,例如:與父母的關係、學校的功 課、習慣的養成等都託付給上帝 ,我們就能 輕省的去面對人生,就像這樣可以把每一根 釘子都拼好,我們的日子就會天天都很理想

這不是一般我們常看到的鑰匙,因為它們 都沒有「刻痕」,代表著人生的貣初階段。 經過人生的各個經歷,教育、工作、婚 姻……後,刻痕漸漸長成,就會打開屬於 自己人生的鎖。如聖經所言:「我們原是 上帝的工作,在基督耶穌裡造成的,為要 叫我們行善。」弗2:10


《信仰生活展區》 以復舊故居方式呈現宣教士生活,讓人回到宣教士家的氛圍,重塑當年宣教士在 自家客廳和同工及朋友們談笑禱告讀經的時刻,也展示宣教士私人的書信往來、 生活用品,從中感受宣教士對人們那一份溫暖,以及貼身感受他們犧牲奉獻背後 的偉大信仰。


德樂詩教士祈禱椅 六O年代貣,即陪伴德樂詩教士度過祈

禱歲月的椅子,在她退休時送給鄧月珍 女士。椅子放在鄧家孩子的書桌前,伴 讀成長。鄧女士於2012年轉贈院史館, 期盼將宣教士的愛永傳不息。

德樂詩教士母親的手織毛毯 德樂詩宣教士的母親為遠赴重洋的愛女 ,親手編織毛毯以表達永遠的溫暖關懷 。當德教士退休返鄉之際,由鄧月珍女 士買下留念,後轉贈院史館。


安芳蓮醫師的木笛 安芳蓮醫師擅長吹木笛,

在早期醫院的禮拜獻詩或 各種聚會上,常見安醫師 演出。安醫師過世後,由 好友杒美雲女士收藏, 2012年轉捐院史館。


德樂詩宣教士的雪衣 德樂詩教士鼓勵章馨仁參加救國 團登山活動,並幫她準備背包。 天寒之際,她一打開背包,發現 德教士早已預備了雪衣、手做巧 克力餅乾等防寒用品。這件雪衣 於2013年轉捐院史館。


龍德樂醫師居家的床頭板擺飾 早期台灣床鋪均有床頭板,龍樂德 醫師把自家的床頭板,找來木工雕 刻,並懸掛在自家客廳作為擺飾。 後為章馨仁收藏,2013年轉借院史 館展出。

法蘭絨教具 早期,在院內講道及替小病人說故 事時使用的基督教教材。這些法蘭 絨道具非常多樣,包括聖經人物、 動物、大自然景色等,可隨著聖經

的故事、場景更換布幕陳設,讓講 道更鮮活。


蘇輔道醫師家用衣帽架 簡樸的蘇醫師,留在東基的物品十分稀少。蘇 醫師退休返國時,由同工章馨仁同工買下此衣

帽架,2013年借院史館展出。


耿喜音教士燙衣板、熨斗 單身的耿喜音宣教士,曾將自己使用多年的燙衣板與熨斗轉贈同工,後一 直放在醫院護士宿舍客廳內,供單身護士使用。


F區 豐盈之穗 The Fruits of Prosperity


豐盈之穗,隨風而貣,愛如麥穗飄散各處,豐盈人間、溫暖人心,延續大事 記的視覺設計,以文字及視覺在此區做最後總結,告訴參觀者:東基,More

than a Hospital,東基之愛有如豐盈之穗,繼續流動世間。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