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KU 2016 Thesis Portfolio | Pre-Order

Page 1

SZU-HSUAN LEE/ YI-CHIEN WANG /YU-NING JAN HSIN-YI CHIANG/ MEI-CHIAO CHIANG /IAN-TONG LEONG YI-CHEN SHIH/ HSIU-TING CHAN /TSENG-HSUAN WEI LING YANG/ CHUNG-KAI CHENG /YI-YANG WANG REI-PEI YANG/ HAI-JOU HUANG /HONG-YO WANG /YUN CHI CHING-JU YANG/ YU-HSUAN LIN /HAO-CHE HSU YI-YING WU/TIN-FUNG CHAN /CHE-WEI LIU CHIA-CHEN LEE/ KE-TING CHEN /GUAN-YI SIAO TING-KAI HSU/ YA-YUAN CHANG /HSIN-YI CHENG AI-LING SHIH/ JUI-CHENG HUNG /PO-CHIEN HUANG CHENG-HUANG LIN/ MAN-HSUAN KANG /YUAN-KAI CHANG YAN-FEN CHAN/ CHUN-HSIEN TANG /CHIA-YU KE

TI-YU HUANG/ CHUN-SHENG WANG /CHUN-CHANG TSAI WEI-TING LUO/ HSIN-HSUAN TSAI /TZU-YUN HUANG

YI-CHIA HSU/ CHIN-HAN HSU/CHICHANG /LI-WEI WU

YU FAN/ WEI-TSUN LAI/ CHIA-PING TSAI /CHI-HAN FENG HSING-BEI LIU/WENG-LAM LAI


園山 城市邊緣的地景樂園 Yuanshan Perception of the City Boundary,Landscape Park

設計者:吳立緯

指導老師:吳聲明

Designer: Li-Wei Wu

Advisors: Sheng-Ming Wu

"若用一句話來表達對未來的恐懼,那便是,無聊" - J.G.Ballard InBetween | 2016 | 48th | TamKang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

他在1970年代的小說-水泥島,正是描述現今的狀態,多層高速 公路立體串聯的景象,中間宛如孤島般的存在,人類被自己困在此處 無法逃脫。 人們在面對大自然的侵襲或是交通效益上的考量,則是採取大量 的基礎設施的建設來覆蓋我們的土地,卻也同時隔絕了自然環境與空 間的連續紋理景觀。 基地位於台北劍潭山與圓山的交接處,現今也淪為交通結點的跳 板,四層交錯的橋體橫跨此處,形成一道無形的牆,曾經是充滿娛樂 的、遊戲的開放空間,如今一個個的娛樂設施沒落,甚至消失,轉變 成現在扁平的商業的開放空間。 面對現在台北大量的基礎設施的態度,我認為環境需要一個新的 整合想像,去突破現在隔絕的狀態,重新思考都市的開放空間從人工 到自然的關係,去定義與利用這些基礎設施下所形成大量的副產物空 間。 開始思考橋的本質,本身不再只是連結路徑的過程,而是活動發 生的中心,空間上本身就是讓人感知與我們一牆之隔的自然環境,並 利用結構系統捕捉了原本我們無法想像的都市立體虛空間,而透過自 然重力所形成的拋物線樓板,開始引發人們的動態活動,或是去接觸 不同高程的都市虛空間,如同藝術家Christo and Jeanne-Claude對於人 工與自然關係的處理,讓建築體本身就是一件地景藝術的介入,空間 本身就是一種引導、揭示與整合環境的作用。 我以還存有人的活動的北美館作為串連的節點,開始向外延伸 與擴張,在第一階段是與基地既有的基礎設施結合為新的結構體並延 伸,第二階段開始延伸面去連結河岸兩端,去整合都市虛空間中不同 的高層關係並置入機能空間的想像,並利用了結構系統與曲線樓板的 模組關係,在屋面系統佈入水線,水體開始以自由重力的原理流串整 個空間中,支應了機能空間的用水以及自然植栽的生長澆灌需求,而 透過搭配三種不同的軟性的介面,依序為較硬質的鋼索、繃緊的薄 膜、隨風飄動的布幔,形成不同層次的柔性空間界定與保持空間的連 續性。 這是一個主要以步行來經驗圓山的方式,也因為豐富的空間層 次與環境所創造的各種動態能量,讓人能夠感受到城市的各種活力來 源,人的流動、河水的流動 、高速的車流與飛機等等......。


園山 | Yuanshan

039


InBetween | 2016 | 48th | TamKang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


園山 | Yuanshan

041


介面劇場 -基隆火車站拆除計畫 Interface Theater -Keelung Train Station Demolition Plan

設計者:楊睿霈

指導老師:蔡大仁

Designer: Ruei-Pei Yang

Advisors: Da-Ren Cai

CC’ section

InBetween | 2016 | 48th | TamKang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

建築包含了只能用身體直接體驗的感知空間,以及透過間接理解 和記憶才“可經驗”的空間。也就是說,如果把空間視為一個“感知 的基地”,就不難理解人們其實會依著記憶與習慣去建構這個環境。

因為基隆火車新站的新建與開通,讓舊基隆火車站功能被掏空, 淪為通往新車站(南館)的出入口,每天人們經過, 原本舊車站擁有的 記憶逐漸喪失,這讓消失的舊基隆門面,像是一道界面卻是一個空 體。

BB’ section

這個舊站體為新車站之”口”,因通往新車站有5米高程差,必 須連接起斷開的界面,因此這個設計利用”樓梯”貫穿舊站體的空間 (功能),重新思考進入與離開基隆的方式。 樓梯”的形狀,同時具有連接垂直空間、與察覺自身與他人動作 上的戲劇關係,這個設計以結構獨立於舊站體的懸浮樓梯為媒介,將 樓梯拉長使其成為穿越舊站體的唯一空間,以超過1m的踏步寬(tread) 與超長的樓梯形成特殊的步行速度與經驗。同時漂浮以結構讓空間流 動的界面一直動態變化 ( 上方經過的人們以及下方穿越的人們彼此覺 察 ) ,讓這座樓梯在通往新舊之間,形成有如劇場般的記憶與經驗。 在穿越過程中,人們的走、停留、等待、與延伸都在這裡發生,在最 後,車站的站體拆除後,能留存的記憶,便是這樓梯/劇場與過程。 AA’ section

C

B

A

C’

B’

A’


介面劇場 | Interface Theater

+820 cm

1F Plan

+220 cm

N

063

2F Plan

N


客 運 轉 運 站

Process

2016

忠一路開通

the future

DESIGN BACKGROUND

忠一路開闢

InBetween | 2016 | 48th | TamKang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

新客運轉運站工程

新 火 車 站 ( 南站 )

國光客運

陽明海洋文化藝術部

站前廣場

海洋大樓

公車總站

基隆關稅局

遊艇乘船處


介面劇場 | Interface Theater

065


山水 新國立故宮博物院 ShanShui The New National Palace Museum

設計者:洪瑞晟

指導老師:陳珍誠

Designer: Jui-Cheng Hung

Advisors: Chen-Cheng Chen

InBetween | 2016 | 48th | TamKang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

東方的文化認為,物質上的形式有限,觀念上的功用無窮。 山水畫及是用此思想在創作的一門藝術,運用手部運動,控制墨 與水在宣紙上交融,產生的不同濃度,力量,與流速的變化;表現的 並不是眼前所見的寫實景色,而是景物的生機和意態,以顯露事物的 生命。當毛筆動作牽動水墨的流動在宣紙上停止,山水畫所呈現出的 是一幅動態畫面的定格捕捉。 此案從山水畫中抽取出六種元素來發展空間概念, 由山水畫中的 「積墨」、「疏密」、「三景」、「漸層」、「潑墨」、「皴法」, 由二維平面開始,透過動畫軟體的轉化 , 變為「噪聲」、「繁化」、 「殘影」、「入虛」、「混流」、「留滯」六個三度空間原型;每個 空間都是以一種動態流體的定格形態呈現,以流體在時間軸的定格來 傳達山水畫在宣紙上表現的生命。 不僅山水畫以自然界氣韻作為創作參考,許多東方文物亦如此, 如以白菜顏色為原型的「翠玉白菜」,以事物意象為感知所創作的 「蘭亭集序」。此六個空間個別展覽六種同樣以自然界氣韻為參考的 古代工藝品,「草書」、「刺繡」、「象牙雕刻」、「汝窯」、「玉 器」、「銅鏡」。 以「噪聲」的線條配合草書的書寫節奏,以「繁化」的繁雜形體 凸顯刺繡作品的細緻手工,以「殘影」的層層脫離詮釋象牙雕刻的簍 雕技法,以「入虛」的延伸感暗示汝窯與天空之間雨過天青的顏色關 聯,以「混流」的交融詮釋玉器顏色的混然天成,以「留滯」的層疊 景深詮釋銅鏡中藏有的神祕鏡像。 用現代工具詮釋歷史悠久的山水畫,用流體的定格探討建築空 間生成的不同可能性。現代與傳統的媒材對比 , 西方與東方的美學對 比,建築與文物的尺度對比,落座為三棟國立故宮博物院的新館。


山水 | ShanShui

107


InBetween | 2016 | 48th | TamKang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


山水 | ShanShui

109


MAKE IN HONG KONG Spatial Misplacement 香港製造 空間錯置 設計者:陳天豐

指導老師:洪大為

Designer: Tin-Fung Chan

Advisors: David Hong

InBetween | 2016 | 48th | TamKang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


就會形成一種不純粹的關係... 香港這個城市的意象,被塑造成 是一個繁榮明亮的地方,但是它 也有另一面相對隱性、擁擠、而 又混合交疊的非正式形象。因此

香港製造 | MAKE IN HONG KONG

如果空間之間互相錯置又排斥,

其實很難簡化為以一個確切的含 義去描述它。這個設計希望呈現 這種因差異性所產生的空間衝突 ,並以此來作為這時代相對準確 的香港空間代表,並透過轉化, 以運用這項特質來設計都市空間. 如果暫時不評斷香港因為差異性 衝擊所帶來的好壞對錯,先分析 這個城市因擁擠文化所造成的各 種荒謬使用態度和空間邏輯,並 嘗試以這種香港特有的態度和邏 輯來思考,如此可以給予空間什 麼的定義方法或形式? 基地位於香港西九龍,無論是地 域 / 街道 / 建築之間都是一個關係 很錯亂複雜的地方,這裡也是作 為香港近年最重要的發展項目 - 空間計劃相對臨近區域顯得非常 單純,可以預期將造成置人”不 純粹”空間的誘因,因此這個設 計以此背景實驗讓空間因擁擠而 產生極限狀態,讓空間之間開始 變形,形成一個專屬香港,系統 間互相影響的爆炸關係…

123

西九龍文化區的地點。因為它的


InBetween | 2016 | 48th | TamKang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


香港製造 | MAKE IN HONG KONG

125


Primitive Urban Hut The Detoured Life, The Unexpected Utopia. 都市失語小屋 繞道的生活,偶然的相遇 設計者:蔡俊昌

指導老師:漆志剛、吳聲明

Designer: Chun-Chang Tsai

Advisors: Jr-Gang Chi, Sheng-Ming Wu

倘若你真心的對待生命中的每一秒鐘,其實每一瞬間都是獨特 InBetween | 2016 | 48th | TamKang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

的,沒有一丁點是可以浪費。 每一天都是一樣的,而日子之所以會相同,是因為人們不能發現 每天的獨一無二。 -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

這是一個忘記如何說真心話的城市 自動販賣機:讓平凡生活經驗重新賦予與經驗脫離過程。 這個提案,是以塔夫里的討論為基礎所做的進一步思考。重新思 考都市生活片段的細節,讓原本存在於生活的細節被注意,透過部件 建築,重新組構與介入、引發對於日常生活的新想像。 這些想像是日常片段或行為的濃縮,抽取出特定段落,轉化後所 賦予的經驗重構。 藉由設計來啟發對於生活的新想像,重新詮釋對於生活片段的感 知,讓原本已存在於生活的細節被注意。我將他們稱為:生活感受的 放大器,讓對於日常生活有著類似感受的人有機會因為空間需求而彼 此相遇在一起。 討論介入微小日常生活擾動外,嘗試安排空間序列的小騷動。藉 此討論如何在日常生活空白填入相互搭接的機會。 可以自由移動的建築販賣機,穿梭於巷弄中。藉由一系列不同使 用方式的調整與彼此自由組構,讓居民重新賦予對於社區經驗的新意 象。從Huizinga對於“玩Play”的想法開始,這個設計透過對自動販賣 機的佈建討論,以微小的物件催化都市生活中“微繞道detour”的發 生,以玩介入日常路徑與空間,並以此來產生即興與意外的空間想像 與經驗。 透過城市自動販賣機, 日常生活與實驗住宅小屋有了對話介 面,它們讓疏離的人發生意想不到的交集,有著如暫時進入烏托邦的 偶然相遇。

http://www.ChunChangTsai.com


都市失語小屋 | Primitive Urban Hut

151


InBetween | 2016 | 48th | TamKang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

Engage Inside

Unexpected Level

Structure Fram

Structure directly insert the oldbuilding Forming free to deploy mobile platform Possible to bring people up rom f the bottom

Changing of platform, Bringing people of different heights In some of the above may be beyond reach Change perspective and viewed from another angle

Secondary structure of the object T he frame structure contain Small structure E ffects arising from different platforms

Window

Link

Detour

Outside the building viewing station Who also viewed I f it appears at the far end monitors

Some structures will be engaged in certain ways Let the building window capable of generating path

Because theresults of these paths with T he building and outside thebuilding will produce different effects in series Series of surprises, unexpected encounter space

Roof Export

Urban Exit & Entrance

Cross Interactive

R oof also because of the similarity of export So that each is different roof opening Di fferent depth and definition, spatial sequence diversity

Because of these changes involved Buildings and change between diverse city began opening Di fferent objects can be nvolved i in, placement, arrangement

Combined with the structural body structure C ross effect will be mutual arrangements Between the two is mutually traction

Background

Indirect

Replace

Unexpected height Unexpected entrance Unexpected Experience

Indirect opportunity to move Let’s choose the fabric will be more like Like the experience of different experiences connected

Uniqueness and monotonic balco ny Because therole of structures converted T here is no longer behind bars, But it is fai rly close living urban life

The Gap

Alley Space

Attachment

T he gap between thebuilding and thebuilding Some are filled selectively moving lines Temporary structures between urban

Window is no longer the window Aisle is no longer a walkway Alley space is given a different definition

T he needfor space plug It may protrude outside thebuilding But mainly far some form of control structures


Architect Machine In addition to discussing the tiny disturbance of daily life, restart to arrange the order of space. We can discuss how to connect the possibility with daily life.

都市失語小屋 | Primitive Urban Hut 153

The experiences of temporary separation. The regulations of disturbance and accident.


Tanshui MRT Station

情緒之間 電子裝置如何改變未來的空間經驗? Between the Mind How eletronics change future space experience?

設計者:湯竣顯

指導老師:葉佳奇

Designer: Chun-Hsien Tang

Advisors: Chia-Chi Yeh

InBetween | 2016 | 48th | TamKang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

START 情緒之間/電子裝置如何改變未來的空間經驗?/ 情緒許多時候是被隱藏起來的,甚至自己都不知道,但卻潛移默 化影響我們的生活,當情緒外顯時,將會對生活帶來什麼樣的衝擊 ? 我們可以用意念來控制空間,又或者被外在空間所控制。

STOP

PATTERN A : CIRCLING

想像未來的世界我們所戴的手機、手錶、眼鏡,甚至是所穿的衣 服都有許多電子裝置,記錄我們身體所發出的訊息。當我們經過一個 空間,我們的訊息被記錄下來了,透過資料的收集與分析,可以精準 的判斷當下人的互動,以及預測未來的使用狀況。

KINECT

藉由感測器所偵測的訊息(例如:用聲音、心率、位置),紀錄平常 我們容易忽略的人體資訊,人在空間中的情緒以及活動情形,及時更 新的訊息,藉由視覺化的過程讓空間產生新的定義。

MOVING

PATTERN B : TRACKING


情緒之間 | Between the Mind

INTERACTIVE(too closed)

RADIUS: QUIET NORMAL LOUD

223

COLOR: NORMAL MIDDLE EXCITED COLOR MIXED:

TYPE: LIGHT: BLINK: BLINK:


InBetween | 2016 | 48th | TamKang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

WEARABLE SENSER

1. a.HEART RATE (Frequency) 2. 1.NORMAL 2.MIDDLE 3.EXCITED

3.

3.

b.SOUND (volume) 1.QUIET 2.NORMAL 3.LOUD

2. 1. 2. 3.


LIGHT INSTALLATION

LIGHT INSTALLATION

情緒之間 | Between the Mind 225


2016 TKUA 48TH THESIS DESIGN

ISBN 978-986-5608-18-7 NTD:550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