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13 No.1 Mar 2018 中華民國一○七年三月出刊
社團法人台灣自殺防治學會暨全國自殺防治中心 發行
十三
一
國 內 郵 資 已 付 台北郵局許可證 台北字第5883號 雜 誌
共織更嚴密的自殺防治網
1
壹、主題文章
伍、自殺防治動態與經驗分享 ◆當思覺失調症遇上自殺
12
◆從媒體報導看困難自殺個案的特質
2
◆自殺防治工作心得
12
◆困難個案的自殺防治處遇原則
3
◆經歷悲傷;學習悲傷
13
◆你用你的傷,向世界證明你的痛
14
◆社區心理衛生中心督導經驗談
15
◆因個資法被告上法院的訪員
15
◆那些年的那些個案
16
貳、自殺防治新視野 ◆自殺者的社會心理預測因子
5
參、自殺統計解析 ◆2017年通報個案特性分析
8
肆、自殺防治工作要覽 ◆畢業後一般醫學訓練:社區醫學「自 9 殺防治」PGY ◆珍愛生命服務學習
9
◆自殺防治國際交流
10
◆新春記者座談: 迎新瑞犬報年豐 守護生命一起來
10
◆「全國自殺防治中心」喬遷
11
陸、交流園地:服務學習心得分享 ◆自殺防治,從宣導紮根
17
◆讓關心繫起自殺防治的網絡
18
◆媒體自殺報導對社會氛圍影響之 19 反思
編後語
衛生褔利部補助印行,歡迎關心自殺防治之民眾協助推廣 文章內容可至「全國自殺防治中心」網站瀏覽下載,http://tspc.tw
20
共織更嚴密的 自殺防治網
共織更嚴密的自殺防治網 李明濱 社團法人台灣自殺防治學會 理事長/ 全國自殺防治中心 主任
甫過元宵佳節,根據統計,每年農曆新
殺防治策略則持續強化且聚焦在各縣市自殺
年團聚結束後,不管就自殺企圖通報個案或
關懷訪視員培訓與輔導機制,更重要的,並
是自殺身亡個案數目都會呈直線上升到六、
透過統計報表與繪製自殺死亡與企圖地圖,
七月達高峰。自殺原因多元,在這關鍵時
更新且落實全國各地自殺防治策略,因地制
刻,特別呼籲所有夥伴們繼續秉持「人人都
宜之有效措施建議。
是自殺防治守門人」的信念,讓我們一同編 織更嚴密的自殺防治工作網。
是口號,更是深植於人心的鼓舞力量,足以
當 代 自 殺 防 治 策 略 包 含 全 面 性
成為身陷挫折困境者的定心丸、成為大眾伸
(universal)、選擇性(selective)與指標性
出關懷雙手的關鍵契機,更期待成為身處第
(indicated)三面向,今年度「全國自殺防
一線自殺防治工作者們,在與每一個寶貴生
治中心計畫」工作內容與目標,除了延續往
命拔河時最重要的拉力與支持。2018年新春
年的工作內容外,亦根據上述策略,推出更
綠意逐漸萌芽,全國自殺防治中心邀請各位
精進的措施;在全面性自殺防治策略部分,
夥伴,持續努力使臺灣自殺防治工作日益茁
持續強化中心與媒體之互動平臺,監測主流
壯!
媒體遵守「六不六要」原則,並透過更新中 心網站、臉書粉絲團與珍愛生命學習網等影 音與文章,推行心理健康概念於社會大眾。 此外,中心期待透過國外文獻分析與國際合 作交流,汲取最新自殺防治新知,進而影響 臺灣自殺防治策略之執行。在選擇性自殺防 治策略方面,除了視適當時機延續往年八仙 塵暴傷者關懷與巴拉刈禁用政策之推展,近 年發現網路成癮族群與自殺行為之相關,特 別新增網路與自殺關聯文獻分析項目,以期 形成更穩固之自殺防治工作網。而指標性自
1
本會宗旨「珍愛生命,希望無限」不只
第十三卷.第一期
壹 從媒體報導看困難自殺 個案的特質 吳恩亮 衛生福利部桃園療養院社區精神科 主治醫師 社團法人台灣自殺防治學會 副秘書長
主題文章
會事件來報導。從科學證據來看,適當的媒 體報導有助於自殺防治,如2010年9月號英 國精神醫學會期刊 (Br J Psychiatry 197: 23443) 登載一篇奧地利的研究發現:1.針對平 面媒體報導自殺死亡的報導數量,與其後 短時間自殺死亡率增加相關。2.個體處於逆 境 (adverse circumstances) 的正向因應行為 (positive coping) 報導數量,與之後自殺死亡
「自殺」是個令人心驚震憾的事件,於
率下降呈現有意義的相關。3.專家意見以及
報章、電視新聞、工作和居家的周遭環境中
流行病學事實資料之揭露,其影響力不如逆
常常聽聞或接觸這種悲劇。生命可貴,不少
境正向因應行為報導大。故未來如何與媒體
的病人苦於和病魔搏鬥,為的是要活下去,
朋友溝通自殺相關新聞報導的選用素材和內
為何卻有那麼多人要自己去結束寶貴的生命
容,實為自殺防治的重要工作。
呢?
此外,媒體報導的這些自殺相關事件 2017年重大自殺新聞事件約51則自殺事
似乎看起來防不勝防,也提醒了我們許多在
件,其中相約自殺15則、殺人後自殺17則、
自殺防治上要注意的事項。自殺實則是項非
殺家人後自殺18則、集體自殺1則。若以媒
常複雜的問題,涉及生理、心理、社會、文
體報導的頻次依序分類最多媒體報導的是
化、環境各個層面,為多面性的。自殺行為
「10月20日臺大校園潑酸案」,共計82次報
絕非單一因素可造成,自殺的成因複雜而多
導,次多媒體報導大多都是殺家人後自殺事
樣,往往包含了精神疾病、心理學因素、社
件,如「8月4日臺南母殺二子後自縊身亡」
會經濟因素、家庭因素、人際關係問題、以
(27次報導)、「11月16日臺中男攜2女燒炭自
及生物性體質因素等。動機上包括蓄意的、
殺」(22次報導)、「12月13日彰化母攜子燒
無意的、潛意識的;心態上則有殉道的、贖
炭自殺」(22次報導)、「3月24日基隆早餐店
罪的、利他的、解脫痛苦的、逃避現實的和
老闆殺家人後自殺」(18次報導)、「7月12日
操縱的、報復的;型態上有只是念頭而已、
澎湖年初5人燒炭倖存女,與父燒炭釀兩死
已有計劃、假裝作態的、威脅性的、矛盾
投資欠債」(18次報導)、「10月10日新北醫
的、抱定必死決心的;而自殺者心理上多悲
生一家3口自殺陳屍租處」(16次報導)。
觀、消極、自卑或自尊心太強、個性孤僻、
由上可知,儘管自殺防治實務經驗告訴 我們,大部分的個案並非如上述個案這麼戲
敏感、衝動、有罪惡感或近期曾遭遇重大的 生活事件、挫敗。
劇化,2017年媒體報導殺人後再自殺的事件
臨床的經驗提示預防自殺的工作中,早
共35件,占了所有媒體報導自殺事件(51件)
期發現危險的因素是很重要的。大多數的人在
約7成,可見媒體還是都挑選比較聳動的社
自殺前會有預警的表現,或在有意及無意中露 第十三卷.第一期
2
壹
主題文章
出蛛絲馬跡,只是常被忽略,一旦發覺異樣, 宜馬上加以瞭解,經由專業工作人員的評估, 與當事人討論,詢問查明自殺的意念、衝動、 計劃,好明白實況以做防範的措施。 常有人說臺灣最美的風景是人,回顧 去年的重大自殺事件,更突顯出網網相連的 重要。目前預防自殺的工作是為了使人人 尊重與珍惜生命,需有社會大眾共同的參 與。自殺防治,人人有責。目前衛生福利 部有二十四小時免付費諮詢電話(0800-788995),全國在各縣市受過嚴格訓練的專業人 員進行危機處理,適時轉介自殺個案就醫、 提供社會資源或接受專業輔導。此外,加強 全民教育,宣導及提供自殺防治的相關知識 與措施,使大眾不再以自殺為羞恥隱晦之
困難個案的自殺防治 處遇原則 吳佳儀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護理學系暨研究所 副教授 台灣自殺防治學會暨全國自殺防治中心 理事/副執行長 媒體所揭露的許多自殺個案因過於聳 動,易誤導民眾認為自殺是匪夷所思且難以 防治的;然而,許多縣市自殺關懷訪視員 在個案管理的過程中,確實會因自殺個案所 面臨的困境難以解決,而感到困難重重。自 殺行為的發生,不是短期間單一原因所導致 的結果,一個人會選擇傷害自己,或者出現 以死亡為目的的自殺行為,往往是源自於長 期累積的多重壓力或重大事件,使人產生輕
事,而避之不談。許多有自殺意圖的個案在
生的念頭與行動,因此,自殺風險是累積性
自殺前都會透露訊息,朋友和家人若能多加
的。隨著人生發展歷程演進,累積越多的個
注意身邊的人,及時防範並適當阻止,並提
人及環境中的危險因子或者得到越少的保護
供關懷和資源,必能使自殺率降低,2018年
因子(如家庭支持、醫療保護),其整體風險
的臺灣會更美好。
就隨之增加。國際間許多研究已證實:在所
參考文獻
有自殺的危險因子中,諸多社會心理問題
1 . N i e d e r k r o t e n t h a l e r, T. , Vo r a c e k , M . , H e r b e r t h , A . , Ti l l , B . , S t r a u s s , M . , Etzersdorfer, E., Eisenwort, B., & Sonneck, G. (2010). Role of media reports in completed and prevented suicide: Werther v. Papageno effects. The British Journal of
Psychiatry, 197(3), 234-243.
(如職業、經濟狀況、慢性心理困擾)、精神 疾病以及過去自殺企圖史均有顯著的影響力 (Batty et al., 2018; Lee et al., 2018);然而一 般人對精神疾病的辨識不足及對精神科(或身 心科)治療的誤解,或者對自殺行為的污名與 偏見,很容易造成自殺個案的延誤就醫或低 效性醫療。本文以一個改寫後的典型困難個 案為例,解析如何在關懷訪視過程中做好評 估及處遇的工作,使更多人了解困難自殺個 案的樣貌及其因應。 一位42歲男性個案,診斷躁鬱症且合併 有酒精與毒品問題,青少年時期具有行為問題
3
第十三卷.第一期
壹
主題文章
且出現自殺意念;成人後受憂鬱症狀影響,
的自我控制感,改變其對生活事件的錯誤或
每每面臨生活挫折及痛苦(例如案妻外遇而家
負向認知,使其情緒及行為獲得穩定,縱然
暴、毒品官司等壓力),都會對生命產生無
困境本身無法解決,很多的自殺行為仍可能
望、無助感而出現自殺行為,曾企圖開瓦斯揚
可以事先預防。在自殺歷程(suicidal process)
言要炸掉一條街、拿刀欲砍鄰居和自己;其邊
的研究中告訴我們,無論是否為憂鬱症患
緣型人格特質常導致他與家庭關係不佳,常以
者,一個人產生自殺意念的年齡越早,終其
自我情緒操弄家人,案妻外遇事件更使得個案
一生其自殺風險程度比晚發自殺意念者顯著
無法釋懷。雖然個案的躁鬱症已復發多次,案
更高(Thompson, Dewa, Phare, 2012),此原
母也已多次通報警察欲強制個案就醫,但每次
因可能與早發自殺想法者之心理困擾出現較
都是個案不願配合,而無法使個案進入醫療處
早,容易改變其對人生歷程的態度與因應行
置,他深信只有自己自殺才能讓案家人與案妻
為,進而導致較高的後續自殺死亡風險,這
回歸平靜生活,然而因常常家暴案妻而威脅到
也可以解釋為何在某些未曾就醫、不知是否
案妻與社區的安危。
有潛在憂鬱症或其他精神疾病的個案族群
上述個案具有多種自殺危險因子以及自
中,仍可能存在高度自殺風險,因此在個案
殺的社會心理特質,除了不可修正的危險因
管理的過程中,訪員不妨了解個案自殺意念
子(如性別、年齡)之外,關懷訪視員首先應
的演進及其自殺危險因子與保護因子的情
先掌握個案的危險因子(上述案例中包括有
形,以輔助評估其整體自殺風險程度。
物質濫用、精神疾病、自殺企圖史、因案妻
參考資料
外遇致長期心理困擾、無望感、家庭支持不
1. Batty, G.D., Kivimaki, M., Bell, S., Gale,
佳、求醫動機低落等因子),評估個案近期自
C.R., Shipley, M., Whitley, E., Gunnell,
殺的情境以及長久以來壓力事件的自我因應
D. (2018). Psychosocial characteristics as
方式,更重要的是在於如何從真誠關懷、了
potential predictors of suicide in adults:
解與同理個案的過程中,建立信任的支持性
an overview of the evidence with new
關係,進而循序漸進、成功轉介個案至精神
results from prospective cohort studies.
醫療接受完整評估及處置。
Translational Psychiatry, 8(1), 728.
近三年臺灣的自殺率上升趨勢逐漸明
2. Lee, H., Myung, W., Lee, C., Choi, J.,
顯,整體自殺死亡人數的增加將是一個重大
Kim, H., Carroll, B.J., Kim, D.K. (2018).
警訊,它代表有越來越多的潛在高風險個 案可能在未經醫療協助(或無效醫療)的前提 下,提早自殺身亡。縱使媒體所揭櫫的眾多
Clinical epidemiology of long-term suicide risk in a nationwide population-based cohort study in South Korea. Journal of Psychiatric Research, 100, 47-55.
聳動案例可能是所謂困難個案,但許多自殺
3. Thompson, A.H., Dewa, C.S. & Phare, S.
風險仍可以在醫療服務系統下獲得某種程度
(2012). The suicidal process: age of onset and
的控制,一旦個案的重大危險因子獲得醫療
severity of suicidal behavior. Social Psychiatry
端的掌握,提升個案對生活困境或情緒困擾
& Psychiatric Epidemiology, 47, 1263. 第十三卷.第一期
4
貳
自殺防治新視野
自殺者的社會心理預測 因子 詹佳達 新光醫療財團法人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 主治醫師 社團法人台灣自殺防治學會 秘書長
達100次),這表示全球每年有2千萬次的自殺 企圖! 在較富裕的國家,男性自殺身亡數約是 女性的3.5倍,在貧困的國家,比例則略低、 為1.5倍。而若以地域區分,東南亞國家中較 貧困者、女性的自殺身亡數,是經濟情況相 近的非洲國家的5倍。即使在同一區域中,
本期的自殺防治新視野,帶領大家瞭解
不同國家也呈現很大的差異!若能仔細審視
有哪些「社會心理特徵」,可能是成年人自
每個國家在不同時期的自殺率,可從中找到
殺的潛在預測因子。
危險因子及相應的防範原則。
首先,來看文章最精華的摘要:有充份 的證據顯示,低社經地位(無論該國家經濟狀
行為(behavioral)方面:睡眠品質不佳、
況如何)與自殺風險的增加有關。此外,社會
高危自殺工具的取得容易、酒精攝取增加、
孤立、智能測驗得分低、嚴重的精神疾病、
媒體報導。
慢性心理困擾、和身高較矮,也與自殺風險 上升有關。至於社會心理壓力、人格傾向、
生理(physiological)方面:全身的發炎反 應、體重過重、血中膽固醇過低。
生命早期事件(如被霸凌),目前與自殺關聯
心理(psychological)方面、和社會
的研究較少,故而無法做較明確結論。現今
(social)方面 :為本文作者探討重點!如若
大部份自殺防治策略較少會針對「社會心理 特徵」去做介入,主要如這篇文章所顯示: 大部份「社會心理特徵」和自殺風險的關聯 研究,還停留在初萌期,而即便與自殺有部 分關聯的「社會心理特徵」,如智能、人格 傾向,則是較不易進行形塑的。 接著,來看文章的一些重點: 即便全球的自殺率有下降趨勢,每年仍 有80萬人死於自殺,而位列總人口死因的第 十五位。若以年齡層區分,自殺是全球15-29 歲死因的第二位、30-49歲死因的第五位。以 資源較豐富的國家而言,每個自殺身亡、意 味著另有30-40次的自殺企圖(年輕族群則高
5
目前已知的自殺危險因子,包括:
第十三卷.第一期
有些因子、現存研究證據較薄弱,作者另以 近年英國的四個大型世代研究,及一個瑞典 的役男世代研究,從中取出相關的資料做分 析、補充。
(1) 認知功能(Cognitive function) 英國60年前的研究,發現成績較 好的大學生,日後有較高的自殺身亡 率,近年則有兩個大型的生態學研究 (ecological studies),發現國民的智力測 驗較高者、正相關於該國的自殺身亡率。 然而,有學者認為,此類族群的研究,無 法外展應用於個體的風險評估。
貳
自殺防治新視野
相對地,瑞典的役男世代研究,則有
後、三歲後白天還會尿褲子、內化或外
每位役男在校或從軍時的智力測驗記錄,
化行為、父親從事手工職業、父親或母
而在他們中年之際,透過死亡原因或住院
親過世、外觀較不顯眼、曾有社福單位
記錄連結,結果發現,智力測驗較高得分
接觸以安排機構照顧。
者,三十年間因自殺身亡者比例較低,
至於幼時被霸凌,一個英國的世代
而若將測驗結果區分為九級,明確呈現階
研究發現會提高日後自殺身亡的風險。
層的負相關。此外,最低得分群、相較最
另一個芬蘭的研究則發現,經過其他風
高得分群,自殺身亡率高10倍。有學者認
險的校正後,在男性身上、這樣的相關
為,可能是因智力測驗得分較低者,日後
並不存在,但在女性則仍有相關。
遇到危機時,問題解決能力較差,故而呈 現此結果。 但因低智力測驗成績、和貧窮及不 利健康的行為相關,若將後兩者納入迴歸 分析,則智力測驗成績和自殺身亡率的相 關,顯著性明顯降低。此外,因為幼年的 不利事件,如受到家暴或目睹家暴,亦被 發現和低智力測驗成績、和日後較高的自 殺身亡率有關,因此,這亦可能是一個重 要的中介因子。
(2) 早 年 生 活 的 特 徵 ( E a r l y - l i f e characteristics) 身高早已被經濟史學、人類學、人 體測量學,當作早期生命發展事件(如出 生體重、幼兒期發展、家中排行、慢性 病、社經地位、營養狀態、被霸凌等) 的綜合指標,而在流行病學中,它的重 要性也慢慢增加。英國和瑞典的世代研 究,都發現身高較高者、自殺身亡率較 低。
(3) 人格特質(Personality type) 衝動(Impulsivity)被認為與較高的日 後自殺身亡率有關,而這在瑞典的役男 世代研究中得到支持。 若以具信效度的人格量表去施測, 神經質(neuroticism)的人格特質與自殺 身亡有較高的相關。相關的可能原因之 一,是他們較易受壓力事件影響、而出 現憂鬱反應。可惜目前沒有研究,完整 地評估各種主要人格(包括neuroticism, conscientiousness, agreeableness, openness, and extraversion)和日後自殺身 亡的相關。
(4) 社會心理壓力(Psychosocial stress) 有四個世代研究被檢視,其中涵蓋 較大研究族群的兩個,一個用非標準化 的量表評估家庭和工作壓力,另一個用 非標準化的量表評估家庭壓力,結果都 發現U型反應:壓力最大、和最小的兩個 族群,自殺身亡比例較高。
英國一個以1958年出生者為對象 的世代研究,則發現有下列特徵者,成 年後有較高自殺身亡的風險:出生序較
另兩個用標準化的工作壓力量表進 行的研究,日本的研究發現,工作中主
第十三卷.第一期
6
貳
自殺防治新視野
導權(job control)小的、相較主導權大 的,自殺身亡比例較高,但工作要求(job
丹麥的一個世代研究顯示,同性婚
demand)則無影響。德國的研究,將上述
姻者日後自殺身亡的風險較高。這可能
的工作要求(job demand)除以工作中主導
是因父母的反對或是社會標籤化。
權(job control),得出工作壓力係數(job
有學者認為單就婚姻狀態,不足以
strain index),發現與自殺身亡無明確相
完整反映社會融合。美國的一個世代研
關。
究,除婚姻外,亦將社會網絡大小、與
(5) 嚴 重 的 精 神 疾 病 和 慢 性 心 理 困 擾
人接觸頻率、信仰活動、參與其他社群
(Serious mental illness and chronic
團體等,納入社會融合的評估,結果發
psychological distress)
現,婚姻、社會網絡較大、信仰活動,
需住院療養的精神疾病患者,相較 於由一般科醫師照顧的精神疾病患者, 意味病情較重、而確實日後自殺身亡率 較高。英國的一個世代研究也顯示,由 一般科醫師轉給精神科醫師的病人,日 後自殺身亡率是一般族群的5倍。 若以特定精神疾病而言,創傷後 壓力症候群的自殺身亡率是一般人的兩 倍,而邊緣型人格違常則高達10倍至50
無論男女,都與較低的自殺風險相關。
(7) 社 會 經 濟 狀 態 ( S o c i o e c o n o m i c status) 社會經濟狀態涵蓋了這些特徵: 個人層級:職業 (英國研究較常見)、 教育、收入、種族(美國研究較常見) 區 域 / 群 體 層 級 : 社 區 剝 奪 (neighbourhood deprivation) 先前已有統合研究指出:收入較
倍。 較不嚴重的慢性心理困擾(chronic psychological distress),作者又稱為:常 見的心理疾患(common mental disorder),
少、教育程度較低、較差的職業,提高 自殺身亡的機率為參考族群的2倍,不過 這樣的相關強度在女性較低些。
指的是憂鬱和焦慮。在英國的一個世代
針對社會心理風險因子的自殺防治
研究中,發現填寫「心理困擾量表」分
(Suicide prevention in the context of
數最高的一群,自殺身亡率是分數較低
psychosocial risk factors)
族群的2倍。
(6) 社會融合(Social integration)
7
似乎僅限於男性。
因為有些研究仍在初萌期,有些危險 因子則不易進行調控(如智能cognition),大
世代研究顯示,結婚以及同居者,
部份有效的自殺防治策略都不是針對社會心
日後自殺身亡的機率較低,而若以更大
理風險因子,但透過促進社會各個層級的認
的研究族群探討,發現這樣的保護效果
知,這方面的目標可包括:
第十三卷.第一期
參 (1)減少危險因子:如社會孤立、精神疾病。 (2)增加適應力或韌性:如強化個人/家庭/社 會的連結。 其他曾被評估過的介入方式包括:以學 校為單位的自殺防治認知活動、減少自傷再
自殺統計解析
(4.6%)。 分析2017年自殺通報個案特性,女性為 男性的1.68倍;整體來看通報最多的年齡層 為35-44歲(24.3%),其次為25-34歲(21.3%), 排名第三為45-54歲(16.8%)。
發生的認知行為治療、適度地使用抗鬱劑、
分析自殺方法(ICD-9,除「其他及未明
防範霸凌事件發生、針對遭逢經濟困頓者的
示之方式」外),以「以固體或液體物質自
社福補助等。
殺及自為中毒」(50.5%)占率最高,其次為
參考文獻
「切穿工具自殺及自傷」(27.8%),排名第
1. Batty, G. D., Kivimäki, M., Bell, S., Gale,
三為「由其他氣體及蒸汽自殺及自為中毒」
C. R., Shipley, M., Whitley, E., & Gunnell,
(6.8%)。以性別分析,男性以「以固體或液
D.(2018). Psychosocial characteristics as
體物質自殺及自為中毒」(43.3%)為最多,
potential predictors of suicide in adults:
其次為「切穿工具自殺及自傷」(22%),排
an overview of the evidence with new
名第三為「由其他氣體及蒸汽自殺及自為
results from prospective cohort studies.
中毒」(11%);女性之自殺方法排名以「以
Translational psychiatry, 8(1), 1-15.
固體或液體物質自殺及自為中毒」(54.8%) 為最多,其次為「切穿工具自殺及自傷」 (31.2%),排名第三為「由高處跳下自殺及自 傷」(5.5%)。 整體分析自殺原因(除「不願說明或 無法說明」外),以「情感/人際關係」
自殺統計解析
(45.8%)為最多,其次為「精神健康/物質濫 用」(37.7%),排名第三為「工作/經濟」 (10%)。再以性別分析,男性自殺原因以
2017年通報個案特性分析
「情感/人際關係」(36.2%)為最多,其次為
截至2017年統計,全國自殺通報為
「精神健康/物質濫用」(34.1%),排名第三
30,619人次,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加5.6%,通
為「工作/經濟」(13.9%);女性之自殺原因
報比(通報人次/去年同期死亡人數)為7.6,分
排名與男性相同,惟占率略有不同,以「情
案率為100%,分案關懷率為99.8%。通報單
感/人際關係」(51.5%)為最多,其次為「精
位類型,以「醫療院所」為最大宗(85.4%),
神健康/物質濫用」(39.9%),排名第三為
其次為「警消單位」(8.7%)及「衛生局所」
「工作/經濟」(7.7%)。
第十三卷.第一期
8
肆
自殺防治工作要覽
自殺防治工作要覽 ◆畢業後一般醫學訓練:社區醫學 「自殺防治」PGY 全國自殺防治中心持續致力於自殺防治 專業人才之培育,中心於今年初至今共協助 辦理畢業後一般醫學訓練—社區醫學「自殺
心、感同身受地去了解對方的需求,以及尊 重對方的隱私和自主權利。並將珍愛生命、 關懷他人的態度融入日常生活。 臺灣大學獸醫系共11名大二學生,藉由 學校服務學習課程於2017年11月17日(五)起, 共15小時,每次二至三名學生以排班的方式 在全國自殺防治中心學習與認識自殺防治。
防治」PGY相關課程共5場,課程內容包含
此次服務學習課程根據該課程目的與期
國際及臺灣自殺現況簡介、全國自殺防治策
許為編排,內容包含認識全球自殺防治趨勢
略、自殺風險評估與心情溫度計、珍愛生命
與策略,了解自殺防治相關知識與現況、自
自殺防治守門人123步驟與介入技巧等。參
殺高風險群評估與處遇,認識社會安全網絡
與訓練學員共80人,參與單位人員包含臺安
與資源連結。透過參與自殺防治相關業務,
醫院、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忠孝、陽
以及相關服務活動,如自殺防治相關宣導活
明、和平院區)、新北市立聯合醫院、宏恩
動、自殺防治相關文獻蒐集等,從推廣珍愛
醫院、中心診所醫院、永和耕莘醫院、博仁
生命理念的實務中,思考自殺防治工作之實
綜合醫院、恩主公醫院等。經過統計,學員
踐。在實務經驗方面,透過實踐推廣簡式健
於課後參與自殺防治知能測驗,結果平均答
康量表(心情溫度計),在實際演練及心情溫
對比例為95%以上,顯現優良學習成效。
度計推廣的過程中,學習人際關懷之溝通技 巧,促進心理健康自我管理,發揮守門人人
◆珍愛生命服務學習
9
文關懷的精神。
為了更進一步將自殺防治的種子向下紮
另外,服務學習的同學們也會進行媒體
根,全國自殺防治中心特別規劃「校園珍愛
監測。媒體監測包含平面媒體的監督與網路
生命服務課程」,提供有興趣接觸自殺防治
監測,監測媒體(網路及報紙)對於報導自
的學生,有機會進一步認識全國自殺防治策
殺案件時,應遵守世界衛生組織所建議的六
略與現況,並期待學員能透過服務課程,培
不、六要原則,同學們每日監測網路四大報
養人文關懷之精神,並將珍愛生命、關懷他
之自殺相關報導並建置資料庫,並增加辨識
人的態度融入日常生活。
媒體報導自殺相關新聞的敏感度;另外,在
課程時間有16hr、40hr之課程,可依需
中心進行網路上教唆自殺監測,若網路上有
求調整規劃。課程目的主要透過參與自殺
教導使用自殺工具進行自殺等內容,則需向
防治業務,增進對自殺防治之相關知識,
「IWIN網路內容防護機構」進行線上申訴。
並了解自殺防治現況。另外,透過參與相關
依學生興趣設計專案並協助執行,例:
活動,培養人文關懷之精神,進行實務技巧
協助進行心情溫度計APP開發、修正協助微
之演練,秉持友善和熱忱的態度,並具同理
電影拍攝、中心文宣海報設計等,讓學生發
第十三卷.第一期
肆
自殺防治工作要覽
揮專長,設計與自殺防治相關的成品,如自
心簡任技正、廖敏桂技正、詹金月科長以及
殺防治小插畫,可用於關心周遭親朋好友,
全國自殺防治中心廖士程執行長、許庭禎助
增添活潑感受。
理與台灣自殺防治學會黃敏偉理事。
每一位學生完成服務學習時數後,都感
我方訪查團一行共6人,擬訂前往國立
受收穫良多,學習到許多有關與自殺防治相
精神‧神經醫療研究中心、東京都立中部綜
關的知識與處遇,也藉由實務經驗可敏銳地
合精神保健福祉中心、日本生命電話聯盟,
覺察親朋好友的生心理狀態,學習透過相關
並進行一場圓桌會議,了解兩國間文化差異
資源做適當回應,發揮「一問二應三轉介」
與自殺防治的關聯,並商討兩國臺日合作共
守門人精神,成為自殺防治守門人。
同發表跨國研究之可能性。
◆新春記者座談: 迎新瑞犬報年豐 守護生命一起來 農曆新年一直是華人重要的節慶,此時 每逢佳節倍思親的情懷特別濃烈,隨著春節 的腳步接近,全國自殺防治中心敬祝大家迎 新瑞犬報年豐,也邀請全民大眾共同展開守 護生命的羽翼。 ‧ 透過簡報協助學生認識自殺防治現況與策略
關懷你我他,新春送暖情相挺 台灣自殺防治學會李明濱理事長表示, 年關將近,自殺事件頻傳,特別是集體自殺 常引起大眾高度注目,追蹤背後自殺原因, 多為經濟、病痛、情感壓力、負向情緒等因 素而選擇走上絕路。本土研究發現又以青壯 年、女性、家有學齡幼子,合併失業、經 濟、家庭問題,或自己/家人有精神疾病、酒
‧ 學生於全國自殺防治中心進行服務學習
藥癮者為高風險群。 根據2017年自殺通報數據,主要通報年 齡為35-44歲,被通報的自殺原因前兩名為
◆自殺防治國際交流
「情感/人際關係」(45.8%)及「精神健康/物
台灣自殺防治學會暨全國自殺防治中
質濫用」(37.7%)。在65歲以上的長者2017
心,於2018年3月6日(二)至3月9日(五)赴日
年之通報人次較2016年上升約5.5%,自殺首
本就自殺防治議題進行事務及學術交流,與
要原因為「生理疾病問題」(36.9%),其次為
會人員有衛生福利部心理及口腔健康司鄭淑
「憂鬱症及其他精神疾病」(29.4%)。 第十三卷.第一期
10
肆
自殺防治工作要覽
因此,呼籲大家可利用新春與親友相聚 時多多關懷,若發現與平常習慣不同的行為 或言語內容:如長時間陷入低落、對過去喜 好的事物突然缺乏興趣等,都是需多加注意 的警訊徵兆,李明濱理事長提醒全體民眾落 實三大原則,共同守護身邊親朋好友。 【一問】 主動關懷身邊的人,提供陪伴與溫
‧ 全國自殺防治中心2018.2.13新春記者座談現場
暖,透過家庭聯誼或社群軟體加強成員間的 交流,增加正向支持保護因子。 【二應】 以關懷傾聽及正面回應成為支持家 人間的橋樑,年節假期過後即便各自返回工 作崗位或學校,也能保持聯繫;鼓勵長輩學 習使用3C產品,主動分享生活細節,增進人 際連結。 【三轉介】 面對家庭成員出現情緒持續低落 或表達負面訊息時,切勿輕忽;應隨時注意 成員身心狀況,並持續鼓勵成員就診,遵循 醫師指示服藥以達到最佳治療成效。
少問多聽零距離,賀歲團圓喜相迎
‧ 全國自殺防治中心2018.2.13新春記者座談, 呼籲春節年間重視親朋好友之關懷與聯繫。 圖為全國自殺防治中心詹佳達秘書長、李明 濱主任、陳俊鶯副主任會後合影(由左至右)
◆「全國自殺防治中心」喬遷 本中心於2018年1月由博愛路喬遷至228 公園旁懷寧街,連續兩週由李明濱主任、陳
全國自殺防治中心歷年資料顯示,自殺
俊鶯副主任等長官率領中心15名同仁齊心協
通報人次在過年前後有上升趨勢,且華人社
力完成作業,自2018年1月底起,中心將於
會的家庭關係及人際交流常出現「沒話找話
新址與第一線自殺防治夥伴,共同為臺灣自
說」、「報喜不報憂」的情況,使得在面對
殺防治盡心盡力,迎接全新挑戰。
缺乏界線的人際互動倍感壓力。 李明濱理事長建議,平時以真誠的態度與 家人互動,把握年節相聚,學習站在他人立場 關懷但不探究隱私,讓家人間保有尊重,又能 凝聚彼此情感,才能長保相聚好時光。 最後,若發現旁人身心狀況不佳,可使用 心情溫度計篩檢或協助轉介社區心理衛生資源、 精神科就診,亦可撥打年節期間24小時不打烊之 安心專線:0800-788-995(請幫幫救救我)。 11
第十三卷.第一期
‧ 全國自殺防治中心歡慶新址落成,由衛生福利 部心理及口腔健康司詹金月科長、諶立中司 長、全國自殺防治中心李明濱主任、陳俊鶯 副主任、吳佳儀副執行長、詹佳達秘書長帶 領中心同仁於會後合影(前排由左至右)
伍
自殺防治動態與 經驗分享
當思覺失調症遇上自殺
跟一般人一樣有其保護因子可減少自殺的風
錢柏康 汐止國泰綜合醫院 關懷訪視員 諮商心理師
評估,了解個案的危急程度以擬定處遇策略
身為社區關懷訪視員,主要的責任是
險,在實務工作上除了透過謹慎的自殺風險
外,也需關注個案危險因子與保護因子,讓 中長期的處遇策略有更多的面向來協助個 案。
服務在社區之中的精神病患。隨著與這些個
在我與思覺失調症個案的互動過程中,
案的相處,我漸漸了解自殺不只是在憂鬱
的確疾病讓他們有更多的不利因素,像是壓
症中會看到,在思覺失調患者的身上也是屢
力忍受的能力降低、自身功能下降等等的情
見不鮮。自殺個案的成因是多元的,在思覺
況,更讓我感受到有些個案對於自身疾病造
失調症個案的身上也是同樣,有些是共病憂
成的能力受損的挫折與無望感,這些負面的
鬱症,有些則是因為自身疾病或者其他的原
情緒是如此的真實,這些個案每天要面對
因。以下會試著探討思覺失調個案的自殺概
不能再像從前沒有生病的自己一樣,治療後
況以及身為社區關懷訪視員在與這些個案互
讓頭腦變得較不受疾病干擾,卻會知覺到自
動的心得。
己能力的衰退,這樣真實的感受我們難以體
根據研究指出思覺失調個案的自殺風
會。單純只靠藥物能幫助個案的部分是有限
險比一般人高出8倍,在思覺失調個案之中
的,除了建立個案預防自殺的相關知識外,
有以下的危險因子之人士會有較高的自殺
更需要讓個案重新有希望感等保護因子,這
風險:曾嘗試自殺或自我傷害、最近曾入住
些思覺失調個案不單單是病人,還是一位位
精神科醫院、不服從醫生的指示服用精神藥
有血有肉想要好好生活的人。
物、有抑鬱症狀、早期患者、濫藥、長期患 病者、有絕望情緒、生活上遇到不快事件, 如失業、失學、離婚、孤獨、住院、健康狀 況惡化、失落、被拋棄、有限的外部支援、 家庭壓力或不穩定、不斷惡化的心理恐懼、 過度依賴治療、對治療失去信任。而思覺失
自殺防治工作心得
調個案的自殺預防又較為困難,因為其發病 的不可控性更增加突然自殺的風險,讓協助 的人難以預防。另一方面,增加或提升個案
王蘋 前新北市關懷訪視員
的保護因子亦是重要的方式,這些保護因子 有:社會支持、問題解決能力、正在進行的
最近臺灣地震頻傳,每當各大媒體不
治療、希望感等等。由此可知,思覺失調症
斷報導因為地震而受到災害的畫面,就會讓
的個案其自殺風險較一般人更為複雜,但仍
我想起在過去的自殺防治工作經驗中,遇到 第十三卷.第一期
12
伍
自殺防治動態與 經驗分享
一位民眾是因為焦慮症以及恐慌症的關係,
落一陣子未好,或是已經無法自理日常生活
而時常有自殺意念和意圖,當時民眾不斷告
時,則要適時的介入陪伴並且陪同就醫尋求
訴我她很擔心她生重病,擔心家人出意外,
相關資源協助,也許親朋好友真的無法幫忙
擔心今天出門會不會遇到搶劫等非理性的想
撫平這些人的創傷心靈,但是可以適時的尋
法,也發現自己很容易受到周遭的人情緒或
求更多資源,像是自殺防治關懷訪視員,給
是報章媒體報導的負面新聞影響心情,這樣
予適當的處遇轉介,讓民眾可以獲得適當的
的症狀造成她自己以及家人的困擾,進而影
協助,度過難關,這也是自殺防治一直持續
響到日常生活,常常覺得自己死一死算了。
在做的重要一環。
這類的人並不算是少數,在許多天災人禍中 存活下來的人往往心中仍存在著事發當時的 場景和不好的情緒,許多人不願意回想,或 是不斷逼自己回想過程,甚至因為災害失去 親人則症狀更加嚴重,往往會認為自己害死 親人,沒有盡責去拯救,因此陷入負向思考 無法自拔,最後萌生自殺意念,若是再接收
經歷悲傷;學習悲傷
到刺激(例如看到報章媒體報導災害或是從 他人口中得知有人出事等訊息)則會大大增 加自殺的意念和意圖。
吳虹儀 佛教慈濟醫療財團法人臺中慈濟醫院 關懷訪視員
當我們身邊的人遇到重大創傷事件時, 我們常常第一個想法是趕快陪伴他們,適時 的關心,但若是持續不斷的低落甚至負面想 法愈來愈多時,我們往往會措手不及,可能 只會說「你想太多了啦、沒事的、哭一哭就
13
「吳小姐,剛剛女兒跟我吵架後就跑出 去了」 「女兒剛剛什麼也沒有說就出門了,有 點擔心她,可不可以幫我連絡她」
會好了、一切都會過去的」,但也許對於對
還記得在服務的過程中,平均每三天
方來說,這些話只是片面上的支持,並沒有
就會接到一通關於母親著急的電話,但聯繫
辦法真正的陪伴他們受傷的內心,也很容易
後,個案皆表示只是想要一個人冷靜,晚一
錯過這些人發出的求救訊號,其實他們已經
點就會返家中,日子久了我也開始受到母親
承受不住快要倒下了。
的影響,開始特別緊張及焦慮……
因此,在我們工作中,遇到這樣的民眾
我一直都知道你的夢想就是開一間屬於
時,我們除了持續的追蹤關懷並提供資源,
自己的小餐車,當我知道你正一步步完成心
也會從旁聯繫親朋好友,希望最親的人際關
願的時候,除了替你感到開心,另一層的擔
係可以給予第一線的關懷與支持,並且增加
心是,你會不會也和我一樣感受到母親的焦
他們的覺察敏銳度,如果有發現民眾情緒低
慮,進而影響到自己。
第十三卷.第一期
伍 開幕當天,特地到了你的小餐車,這 不是我第一次與你見面,但可能是連日的籌 備,看來比以前更憔悴,我問你:「在籌備 的過程中會不會與家人討論」。你說:「不 會,因為告訴家人換來的可能是家人過多的
自殺防治動態與 經驗分享
你用你的傷,向世界證 明你的痛 凃沛璇 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 前臺中榮民總醫院 關懷訪視員
擔心及緊張,因此你選擇一個人面對」。 前幾天與你聯繫,你告訴我:「這幾天
在閱讀自傷相關文獻時,讀到了這段
都在忙設計廣告傳單,預計到鄰近工業區發
話:「自傷是一種病態的自救方式。」所謂
放」,也與你約好了過幾天再去找你,嘗試
的自傷,是指使用各種方式來造成自己身體
研發後的新口味,你熱情的答應,讓我有機
上的傷害,但目的並非結束生命。讓我想起
會再次與你見面。
在工作中,這樣的個案占了不小的部分。
還來不及與你見面,就接到衛生所通
遇到這種個案的時候,他們會向你展示
知,表示個案已自殺身亡,我震驚!不敢相
傷口,手腕上、肚子表層,大腿內側,大大
信,開始想著怎麼會呢?前幾天與你聯繫還
小小、深深淺淺,有的縫線甚至還沒拆、有
跟我說著你往後的規畫,也都與你約定好要
的是一整塊的紫色浮腫。
去試看看你研發的新口味,怎麼會沒有任何 預兆的就離開?
我在當自殺關懷訪視員的時候,剛開始 對於他們把自己弄得滿身的傷也很不能夠理
後來重新檢視服務歷程,才發現這也
解,甚至會很急切想要為對方找到取代自傷
許是屬於你的堅強,從以前為了避免人家擔
的方式,但後來發現自己急著做處遇的結
心,練就了將自己的脆弱隱藏,想著你獨
果,只換來個案的軟釘子,有時候甚至會激
自承受了這些壓力,我不禁自責無法替你分
怒個案;剛開始我並不太明白,直到開始傾
擔,甚至曾經未曾覺察你的無助。
聽個案自傷的原因,他們會試圖用雲淡風輕
一切還太突然,我與家屬一樣正在經歷
地語氣告訴你,這樣的痛感,才能證明自己
悲傷然後學習悲傷,沒有把握在這路程中我
仍然活在這個無情的世界裡,當看到血流出
能給家屬的能量有多少,但期待在透過督導
來的那刻,心理有無限的平靜。
的指導下能逐漸茁壯自己。
這樣的說詞我起頭並不能接受,但也
勇敢且坦然面對內在自我是往後在服務
許是被不同的個案用同種理由拒絕改變太
個案上對自己的期許,坦然接受自己尚未準
多次,有些個案還尚有耐心與你討論是否有
備好面對你死亡的複雜情緒,並且期許自己
其他方式可以紓壓,卻發現對方會走向自傷
內心更加強壯不畏懼,延續感恩的心繼續往
這步都是在嘗試多項努力後才不得已選擇的
前。也謝謝你曾經讓我陪伴在你的生命歷程
方式。他們在自傷之前也曾經試過透過聽音
中,感恩每段生命陪伴生命的歷程,我將更
樂、運動以及撥打生命線讓自己轉移注意
加珍惜與你們相遇的每段緣分。
力,但卻不足以宣洩心中的苦痛。 第十三卷.第一期
14
伍
自殺防治動態與 經驗分享
在我慢慢接受這個世界上就是有這樣 的紓壓方式,而開始去理解對方的處境。很
事,可想而知在這場上的每個人都繃緊神 經,因為每一個人的生命都如此珍貴。
有趣的是,當我看完他們的傷口後,不帶批
自殺防治工作與其他衛生業務的不同在
判的口吻對對方說,能夠理解這是他們放鬆
於,「自殺」它是一個想法或是一個歷程,
的方式時,對方都會露出一種難以置信的表
甚至是一個結果,它的成因無數,沒有辦法
情,彷彿很難得遇到有人可以理解他的人,
單單阻止一個成因就能避免,成因可能是不
然後開始願意多分享一些關於他們最近發生
良的人際間溝通相處問題、可能是經濟收入
的事情。
陷困、可能是長期身心症狀的疾病困擾、又
於是,我才開始明白,身為自殺關懷訪 視員的處遇目標不是單純移除我們所謂的危
可能是個別的人格特質所致,也或許是所有 成因交錯在一起、相互影響。
險因子,這樣會像太陽與北風裡的北風,不
曾經無數的第一線醫療工作者與關懷
管多麼用力地想吹走旅人的大衣,卻徒勞無
員向我說,「謝謝你還在、謝謝你在背後支
功。唯有走入對方的世界,儘管這件事對社
持」,因為有些工作者在服務的過程中因為
會的普遍價值來說,這些行為多麼脫序,但
疲累、沮喪而離開,我覺得助人的工作真的
正因為脫序,才更需要有人理解。
很辛苦,要承擔一些我們不能掌控的情境與 事件所造成的結果,面臨的總是個案棘手的 人生課題與負面的情緒陳述,也或許沒有機 會聽到一句感謝、辛苦了,而且助人者的工
社區心理衛生中心督導 經驗談 李莘瑜 桃園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 聘用督導
作不會致富,它是賦予對這個社會的弱勢與 絕望的人們給予關懷與援助,其實很偉大也 很重要的,因為我們的工作是個案的守護者 和工作者背後的支持者!希望有更多的人加 入我們或為我們加油!
我是公共衛生學系出身的背景,我在社 區心理衛生中心服務資歷約5年,中心內有 數名自殺防治關懷訪視員一同守護著每一個 有著自殺意念、企圖及身亡者的遺族們,不 管關懷員的背景與經歷是什麼,我們都懷著 一顆助人的心堅守在崗位上的每一刻。 當自殺企圖者像是棒球場上的打擊者一
因個資法被告上法院的 訪員 張根榮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竹東分院 關懷訪視員
樣,面臨了層層壓力而拋出求助訊號的那顆
15
球時,每個崗位上的工作者都是關鍵人物,
這位個案是去年被社會處委外單位轉
我們要爭取時間、我們要攔截企圖者發生憾
介而來,雖然轉介內容頗為詳細,但對於所
第十三卷.第一期
伍 提供的資訊來源卻沒有詳細的交代。對於 受轉介單位的訪員來說,其實這也不是什麼 太大的問題,因為秉持網絡合作及信任的因 素下,我隨即履行自己的業務要求與個案聯
自殺防治動態與 經驗分享
那些年的那些個案 林加雯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竹東分院 關懷訪視員
繫,卻沒想到個案接下來的狀況逐漸失控。 個案先是質疑我的資料從何而來,當我 說明轉介單位乃社會處委外單位後,個案再
育嬰假的這一年多來,我常會想起過去 6年間服務過那些育有孩子的個案們。
度質疑該單位應該沒有他這些個人資料及手
會一直想起她們,最主要還是因為自
機號碼,認為我們政府單位沆瀣一氣的擺弄
己也同是在育兒這條路上努力地練等打怪,
身為家暴相對人的他。過程中我雖然嘗試同
諸如:寶寶怎麼會一直哭?怎麼會整天拚
理個案的困擾,個案的情緒也一度被安撫,
命哄都不睡覺?還有其他好多好多的壓力跟
但對於資料來源仍相當介意,於是一狀告上
困擾,要是不幸遇到自私的另一半,或是經
法院,狀告我與轉介人都涉嫌侵犯個資法。
濟上周轉困難,只要有個小齒輪稍微出了問
收到訴狀之後,我被要求前往調解庭說明,
題,往往就是壓垮緊繃媽媽的最後一根稻
這讓我有些手足無措,所幸我所屬的單位長
草。
官及衛生局長官都相當幫忙,讓局端的法制 人員協助謄寫答辯狀自清。
跟這些個案比起來,我也在思考我們 究竟哪裡不同,讓我和她們走上兩條不同的
開庭的那天,即使法官向個案說明這
路?就經濟面,另一半有穩定的收入,及合
並不構成違反個資法的問題,個案也不同意
理的財務規畫;就個人面,訪員的職涯讓我
和解,於是仍需再開一次民事庭來決定最後
看見人生百態,承受壓力的能力自然也就更
結果。其實這段過程中,發覺社會處還有家
高;但我想最重要的,還是得歸功於我有一
暴法相關法條可以保護他們,但訪員僅能依
個全方面支持度超高的神隊友了。同為訪員
據個資法的條文進行防衛,其中的煎熬其實
的老公很能同理我的情緒變化、積極分擔家
相當費人心神,但也讓我學到不少如何用個
務跟盡可能陪伴照顧寶寶,讓我從產後憂鬱
資法保護自己的方式,我想關於個資法的內
的谷底穩定的回復到現在的狀態。
容或許也值得增加在訪員全國性的教育訓練
是的,現在回想起來,我確實有很長一
中,畢竟業務上稍有不慎仍是會容易觸犯相
段時間是處在產後憂鬱的低潮裡,那樣的無
關條文。開完民事庭後再與大家分享開庭經
力無助感真的太可怕,要是沒有另一半的支
驗。
持,也許自己也會發生跟個案一樣的狀況。 但不是每個人都能這麼幸運,在生理心理跟 生活環境劇烈變化的當下,要是沒有人能夠 好好陪著,對女性來說真的非常辛苦,憂鬱 乃至於自殺的風險也就相對提高,我想或許 這也是我們這份工作存在的價值之一吧。 第十三卷.第一期
16
陸
交流園地: 服務學習心得分享
的心力。「一問、二應、三轉介」的標語被
交流園地: 服務學習心得分享
印製了無數次,無非是想讓民眾都能有協助 自殺者的基本觀念,真正幫助到臺灣的自殺
全國自殺防治中心規劃「校園珍愛生命
者。期刊手冊內容也非常豐富,包含自殺防
服務課程」,提供有興趣接觸自殺防治的學
治的統計數據、自殺防治工作的進行概況、
生,透過來中心見習,了解全國自殺防治中
正面積極的文章、自殺防治的經驗分享、自
心工作內容,增添對自殺防治策略認識與了
殺者的心路歷程等。記得最後一次去服務學
解,期待學員能透過服務課程,培養人文關
習時正好要準備將新一期的期刊寄給各縣市
懷之精神,並將珍愛生命、關懷他人的態度
衛生局及社會局,深刻感受到自殺防治中心
融入日常生活,推廣週知。
在宣導自殺防治觀念的用心與不遺餘力。 有一次要想粉專的貼文是感到最困難
一、自殺防治,從宣導紮根
的,要是正向的、不鼓勵自殺的內容,或者
江鎧丞
與健康有關的知識,搭配上圖片來完成一次
國立臺灣大學獸醫專業學院獸醫學系二年級
粉專貼文。「如果陷入迷霧之中,不要與之 對抗,只要把自己擴大成天空,等著等著,
一開始選擇服務單位時選擇全國自殺 防治中心是因為在老師提供選擇的服務單位 中,覺得自殺防治中心的定位比較明確,應 該就是想像中的那樣吧!想像中是可以學到 如何溝通、如何幫助有自殺想法的人,很渴 望在自殺防治中心獲得相關的知識與能力, 覺得最少在平常待人處事上也會有很大幫 助。另外,也想了解有自殺想法的人的心理 狀態,因為那是對我來說難以想像的事,因 此也很想了解。「自殺」一詞很常聽到,但 儘管如此對其認知還是幾乎沒有,抱著這樣 的想法選擇了自殺防治中心。 第一次到自殺防治中心時,我整理了 中心的文宣手冊及各式文宣品。筆、扇子、 貼紙等各式各樣的文宣品,以及多達數十個 系列的期刊手冊,而且每種都有數千本的庫 存,才明白中心在基層推廣的部份花了多大
17
第十三卷.第一期
雲霧自然會消失」那時候選擇了很喜歡的這 句話。有時候碰到某個過不了的關卡時,其 實是自己讓自己陷在逆境中;那麼誰能幫 助自己脫離這樣的情境呢?只有自己。別人 跟你說了再多,但若你自己仍然過不去那終 究是徒勞。把自己的心量放大、心胸打開, 會發現事情沒有那麼難過的。用這樣的正念 去完成這次的粉專貼文,不論最後中心有沒 有使用,都很想將這樣的人生態度跟大家分 享。 這次在中心的服務雖然大部分都在清 點文宣品,沒有學到如何面對有自殺想法的 人,但還是很珍惜能到自殺防治中心學習的 機會,認識到防治工作從小處紮根,建立國 人正確觀念才是根本的做法。
陸 二、讓關心繫起自殺防治的網絡 張景隆 國立臺灣大學獸醫專業學院獸醫學系二年級
交流園地: 服務學習心得分享
心理疾病的注意;然而物極必反,過多的報 導卻有可能讓民眾仿效著負面行為。因此我 覺得,在監測相關新聞之餘,必須與有關當 局有效合作,控制媒體在這一方面的報導,
在自殺防治學會進行了為期15個小時的 服務學習後,無可否認的是真的讓我獲益良 多。在高中時期,我成功通過了一系列的訓
同時也利用媒體的力量喚起民眾給予自殺高 風險群眾更多的愛與關懷,讓自殺率更有效 的降低。
練及測驗,順利地當上同儕輔導員,無條件 地協助在生活上遇到不如意事情的朋友及同 輩們。然而,自殺課題一直是老師勸我們避 開的問題之一,聲稱倘若遇到了有自殺傾向 的同儕們,便得把該案件交給老師處理。我 對這一點一直耿耿於懷。除了一心想幫助朋 友們之外,我也好奇的是,如何能夠更有效 地提供協助予有需要朋友們。 在選擇服務學習地點時,我毫不猶豫地 選擇了自殺防治中心。第一次的說明會上, 我充分地了解了現今社會的自殺趨勢,也第 一次接觸了“心情溫度計”。心情溫度計讓 我能夠用過往沒嘗試過的方式來了解一個人 的心情及當下感受壓力的程度,對我來說是 一個全新的知識。
在尋找文章時,我尤其對憂鬱症相關 的文章有極大的興趣。現今不斷進步的社會 中,人們的腳步只會越來越快,患上心理疾 病的機率也會大大提升。憂鬱症患者沒有 明顯的症狀,也常常不會與常人有任何的明 顯差異。往往在悲劇已經發生之後,我們才 知道長期被憂鬱症纏住的他們。我找到一篇 述說著憂鬱症的相關文章,作者使用繪畫及 文字的方式表達了一名憂鬱症患者的內心世 界。我看了大大受到震撼(由於結局有點 黑暗,因此沒有獲得分享在官方臉書的機 會)。曾幾何時,大學的活動、考試及人際 關係常常壓得我喘不過氣,也曾經短暫地萌 生了輕生的念頭。那篇訴說著患者內心的漫 畫文章,毫無預警地觸碰了我部份的內心世
接下來的服務學習當中,我除了幫忙
界。當然,我很慶幸的是,我身邊不乏來自
監測報紙上的自殺新聞以外,也幫忙尋找適
親友的愛,讓我避開了負面的念頭。我很幸
合的文章以讓管理員可以在珍愛生命數位學
運,可是其他人呢?有多少人還因為這“大
習網上分享給群眾。在監測報紙上新聞時,
黑狗”而徹夜難眠,最後選擇走上不歸路
我發現自殺相關新聞大部分竟然是來自應該
呢?
是帶給大眾歡樂的娛樂圈,這明顯的對比讓 我覺得相當的諷刺。社會新聞裡面,也許是 因為媒體不願意報導,又或許是因為自殺防 治措施奏效,近期的報紙裡面我只發現了兩 篇相關報導。我充分地了解媒體在社會的力 量。適當的報導能夠提起民眾對自殺及相關
我相信,來自親人的關愛、朋友的關 懷,甚至是一個陌生人的小小關心舉動,都 能夠讓憂鬱症患者找到心靈上的出路,避免 走向一個悲劇。世界上多一份無私、多一份 關懷、多一份同理、多一份愛,我相信一切 都會變得很不一樣。 第十三卷.第一期
18
陸
交流園地: 服務學習心得分享
自殺防治的確是一個不簡單的工程,我
於關心此一事件的粉絲們也會形成一種重複
沒有後悔曾經在這裡服務,也深深地覺得在
性的傷害,使他們陷在悲傷的氛圍中而無法
相關單位服務的同仁們真是德高望重,只想
釋懷,因此我認為媒體對於此類報導應該有
說一聲:“辛苦了!”
所節制。 而此次事件帶給我的反思,則是讓我
三、媒體自殺報導對社會氛圍影響 之反思
意識到平時我們在欣賞藝人乃至於自己身邊
李妍慧
外,同時也應該要去思考他們現今的成就是
國立臺灣大學獸醫專業學院獸醫學系二年級
失去了什麼才換得的,應該多關心他們的內
這學期的服務學習課程選擇來到台灣自 殺防治學會,主要是希望可以學習一些能有 效幫助身邊具憂鬱傾向朋友緩解情緒壓力的 方法,雖然後來被分配到的服務內容多半是 以媒體監督(蒐集與自殺相關之報紙與網路 資訊)為主,仍使我獲益良多。 在報紙審查工作方面,令我印象最深刻 的莫過於韓國團體SHINee的主唱鐘鉉傳出自 殺消息的新聞。當時在國內各大報紙上都看 到了許多對於此自殺事件的說明與評論,而 在審查的過程中,我發現大部分媒體在報導 這方面消息時,多半都只是以客觀的角度描 述事件的表象,例如在事發後揭露導致鐘鉉 最終以死來尋求解脫的原因,很可能是由於 韓國演藝圈的黑暗生態,使他長期處於龐大 的壓力下而罹患憂鬱症,抑或是以公開鐘鉉 在離世前的親筆手寫信,來吸引讀者的目光 等內容,卻缺乏了更深層的省思與探討,或 是對於哀戚的粉絲們提供正向安慰的語句。 我認為這樣大量的報導對於社會只是有害而 無利,頻繁接觸關於自殺新聞的報導可能是 導致輕生者人數增加的關鍵因素之一,而對
19
第十三卷.第一期
的親朋好友時,除了去讚賞他們美好的表現
心世界是否如同他們表面上所展現的那樣富 足,而非只是一味地「神化」自己的偶像, 或是過度推崇自己的朋友們,那樣有時會在 無形間形成他們對於自己的一種期許甚至是 枷鎖,最終演變成心理上無法釋放的壓力來 源。 在進行服務學習之前,我平時不常認 真去思考自己所閱讀的新聞之報導方式,是 否會對社會大眾產生負面之影響,感謝這次 的服務學習讓我有幸能夠擔任媒體監督的角 色,同時也再次培養自己媒體識讀的能力。 最後,我想對自殺防治學會的你們說, 謝謝你們對於社會的付出,適時為人們提供 心靈守門員以及關懷輔導的服務,辛苦了。
編後語
編 後 語 吳佳儀 總編輯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護理學系暨研究所 副教授 社團法人台灣自殺防治學會暨全國自殺防治中心 理事/副執行長
本期兩篇「主題文章」主要針對自殺
培訓,以及三月初本會於衛福部指導下共同
防治工作中的困難個案,進行媒體報導及實
前往日本進行國際交流之說明,還有臺大學
務案例上的分析與處遇建議,其內容凸顯出
生於中心進行服務學習實況,並將其服務心
早期發現危險因子、合適因應自殺高風險
得收錄於刊末之交流園地。全國自殺防治中
者之重要性,使得看似難上加難的自殺防治
心今年初甫於新址圓滿落成,象徵新年新氣
工作,有跡可循。自今年度開始,「自殺防
象,李明濱理事長年後於大眾媒體多方呼籲
治新視野」專區將由本會自殺防治專家學者
民眾利用新春與親友相聚時多多關懷,若發
群,廣泛搜尋近三年內與自殺防治策略相關
現親友與平常習慣不同的行為或言語內容,
之文獻,進行重點摘錄,讓更多民眾或專業
可落實守門人123原則共同守護身邊重要他
人員掌握最新資訊。因此,本期之自殺防治
人。本期專欄內容包括各縣市關懷訪視員從
新視野介紹2018年一篇講述自殺者的社會心
目前社會概況、案主工作經驗等視角,反思
理因素特質之前瞻性族群研究分析,內容將
自身狀態或督導培訓情形,並分享近年在不
帶領讀者更全面性地了解與成人自殺者有關
同場域從事自殺防治的心得,期許該節內容
的社會心理預測因子。此外,本期之統計解
成為所有自殺防治工作者的堅強後盾,使第
析部分分析了2017年個案通報數據結果;於
一線人員持續保持與實務工作面的連結,並
「自殺防治工作要覽」一節中呈現辦理畢業
從中獲得新知與啟發。
後一般醫學訓練社區醫學「自殺防治」PGY
交流園地歡迎您來信投稿 交流園地不僅是讓相關自殺防治工作同仁可以分享彼此心情及訊息互動的地方, 更是讓一般民眾可以了解自殺防治實務工作之情形,及得知最新消息的專欄。歡 迎各地與自殺防治工作相關之心理衛生工作人員,來投稿與我們分享您在自殺防 治工作過程中的相關經驗或甘苦談。來信投稿請寄到edu.tspc@tsos.org.tw, 通訊編輯小組收,字數約600字。
第十三卷.第一期
20
MEMO
21
第十三卷.第一期
MEMO
第十三卷.第一期
22
學會公告 § 各位會員之聯絡資料如有變更,敬請撥冗與本會秘書處聯繫,以確保重要訊息不漏接。 § 自殺防治需要大家共同參與,觀迎加入會員,本會亦接受個人捐款,邀請您一同推動自 殺防治! §為持續會務推動,敬請尚未繳納常年會費之會員利用郵局郵政劃撥惠予繳納。 本會亦接受個人捐款,敬請利用郵政劃撥方式,並於通訊欄註明「捐款」郵政劃撥帳號: 50086539戶名:社團法人台灣自殺防治學會 (如有任何問題,請洽詢本會秘書處。聯絡電話:02-2381-9500)
自殺防治網通訊 第十三卷第一期 社團法人台灣自殺防治學會
編輯委員會
發行人/理事長:李明濱
總 編 輯:吳佳儀
常務理事:周煌智、陳俊鶯、廖士程、
副總編輯:詹佳達
賴德仁
編輯委員:王禎邦、吳恩亮、孫凡軻、
理 事:吳佳儀、呂淑妤、周元華、
張清棊、陳宜明、楊凱鈞、
張家銘、張書森、陳恆順、 黃敏偉、楊聰財、蕭雪雯、
劉仁儀 編輯顧問:周元華、張家銘、陳俊鶯、
顏永杰
陳恆順、陳映燁
常務監事:呂淑貞
助理編輯:黃柔嘉
監 事:方俊凱、陳碧霞、鄭宇明、 龍佛衛 秘 書 長:詹佳達 副祕書長:王禎邦、吳恩亮、陳宜明、 張清棊、楊凱鈞、劉仁儀
全國自殺防治中心 主 任 : 李 明 濱 副 主 任:陳俊鶯 執 行 長:廖士程 發 行:社團法人台灣自殺防治學會暨全國自殺防治中心 編 輯 處:10043臺北市中正區懷寧街90號2樓 電 話:02-2381-7995 傳 真:02-2361-8500 E - m a i l:tsos@tsos.org.tw 學 會 網 址 : h t t p : / / w w w. t s o s . o r g . t w 珍 愛 生 命 打 氣 網 : h t t p : / / w w w. f a c e b o o k . c o m / t s p c 5 2 0 中華郵政台北雜字第1871號執照登記為雜誌交寄
第十三卷.第一期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