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ZU HSUAN Architecture Portfolio 2022

Page 1

Architecture Portfolio TZU HSUAN - 2022

PROJECTS

N: LI TZU HSUAN

M: d0830427@mail.fcu.edu.tw

PROJECTS 01 Always with life and beauty Redefine | Renew | Reuse

生生不息,美美與共

02 城市沃土 03 山水之間

"The Fourth Place" - Healing space 04 讀獨 Community Library

本次設計範圍包含兩個部分:

研究範圍,包括梅雍桃片區和鍾嵐里地塊,佔

地面積約為21.8 公頃。其地理位置優越,距離新 街口約1.5 千米,片區靠近連通南京主城南北的 城東快速乾道,毗鄰總統府、六朝博物館、江蘇 省美術館和毘盧寺等古代到近現代重要文化建築,

含有豐富多元的歷史文化資源; 片區本身也是南

京市重要的民國文化展示窗口,包括梅園新村紀

念館與鍾嵐裡建築群等。研究範圍東側緊挨水系,

組成部分,南至中山東路,北至長江路,東至漢 府街,西臨長白街,佔地面積約為5.14 公頃。 現今地塊內部北側保留鐘嵐里聯排建築與雙聯 住宅。東側包括黃裳將軍故居、一些磚牆民居和高 層的交通控股公司辦公樓。片區本身多為低矮的 小體量建築,其中梅雍桃片區主要為居民生活區, 而地塊南側沿街多為高層,周邊還有一些大型的文 化公建。場地如今處於新舊城市肌理割裂的邊緣。 南京梅園新村& 鍾嵐里地塊城市設計 複雜建成環境中的城市形態分析與城市設計 01 生生不息,美美與共 Always with life and beauty Architecture Schoo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 Topic two // FALL 2022 Exchange student 設計範圍軸測圖
具有休閒娛樂與景觀營造的發展潛力。鐘嵐里地 塊位於梅雍桃片區的南側,是南京老城區的重要

| Always with life and beauty 歷時性各視野

根據對梅園新村片區的調研,我們得出了片區內存在的三個不同尺度方向的 問題:一是在重要城市軸線和界面上,如何回應公眾和文脈;二是片區及周 邊居民生活需求的滿足和生活品質的提升;三是城市景觀和公共空間的設計。 根據這些問題,我們從城市策展的角度出發,由界面更新的方法切入,希望用 經濟可行的方法,以點帶線,以線帶面,切實提高梅園新村片區的城市活力。

01 生生不息,美美與共

策略1| 城市策展 根據道路等級和面向人群不同,將梅園新村 片區的界面分為三種

1)重要城市軸線:以長江路為城市歷史展 線,結合大型公建的序列和鍾嵐裡的設計, 策劃不同主題的展覽流線。

2)居民生活需求:將策展空間與特定位置、 業態、年齡段需求結合。

3)城市景觀和公共空間:策展可以適應各 種尺度和形態的空間。

策略2|

過界面的打開和柔化,有利於肌理、功能和 氛圍的滲透,使城市更具整體性。 3)社會學邏輯: 界面的打開有利於人群交流和功能混合。更 可能通過外部要素的引入即改善和解決內部 問題。通過界面更新帶動內部更新。 建筑尺度 活跃度 1960|市井氛围| 1980|都市氛围| 落实南京城市总体规划 高层建筑拔地而起带动片区整体经济 节 长江路|旧城片区|老年 中山东路|现代商办大楼|青壮年 以老城故事为主轴进行场景缝合 民国时期|精英阶层 保留片区原有行政性质 随着国民政府加入精英领域业主增加 片区业态转向住宅与商业化 明清时期|权贵阶层 近都城以军事行政为主 商业空间不连续 儿童使用空间少 缺乏居民生活配套 建筑尺度 活跃度 氛围 1928 新建京市铁路 道路系统大致架构明确划分 1945|民国巷弄氛围| 南京成为国民政府基地民国洋房建筑大增 片区纹理断裂 人流量渐少 1960|市井氛围| 文化大革命取消城市规划局 延伸占地过多、求新过急之现象 使得布局变得混乱 意外成为现今片区市井感之重要原因 1980|都市氛围| 落实南京城市总体规划 高层建筑拔地而起带动片区整体经济 慢 节 奏 快 节 奏 长江路|旧城片区|老年 中山东路|现代商办大楼|青壮年 以老城故事为主轴进行场景缝合 民国时期|精英阶层 保留片区原有行政性质 随着国民政府加入精英领域业主增加 片区业态转向住宅与商业化 明清时期|权贵阶层 近都城以军事行政为主 商业空间不连续 儿童使用空间少 公园绿地不足 缺乏居民生活配套 設計概念圖
介面更新 1)經濟學邏輯: 以界面更新為切入點的城市更新手法,不破 壞原有地塊和產權劃分,盡量少的拆改建築, 盡量多的服務人群。性價比高,可實施性強。 2)形態學邏輯: 界面作為城市肌理和氛圍變化的分界線,通
建筑尺度 活跃度 1980|都市氛围| 落实南京城市总体规划 高层建筑拔地而起带动片区整体经济 慢 节 奏 快 节 奏 长江路|旧城片区|老年 中山东路|现代商办大楼|青壮年 以老城故事为主轴进行场景缝合 設計策略 城市-生活-景觀 | 以界面更新為主導的城市品質提升 01 生生不息,美美與共 | Always with life and beauty
依据前期调研结果分析得出,片区共有 三大方向需提出改善办法: 1|片区纹理断层 3|活动范围及年龄分割明显 2|空间使用供需不平衡 商业空间 开放空间 生活配套 绿地 开放空间 中山东路 SHOPPING BIKING CULTURAL EXPLORING INTERACTION RELAXING 新街口 中央商场 艾尚天地 德基广场 南京市文化 艺术中心 国立美术陈列馆 江宁织造府 总统府 六朝博物馆 街边公园|遛鸟展示 毗卢寺 中山东路住宅界面 |街边公园 汉府街东段 河岸公园 竺桥-龙蟠中路入口 滨河健身公园 竺桥商铺界面|特色美食街 雍园住宅界面|历史景观墙 白崇禧故居界面|休息点 大悲巷界面|学生画廊 江苏省美术馆 南京图书馆 钟岚里 西安门遗址公园 绿化带 设计范围 文化遗产 微更新选点 梅园新村 纪念馆 設計概念圖
梅園新村選點改造 根據梅園新村片區調研,我們從城市策展 的角度出發,由界面更新的方法切入,希望用 經濟可行的方法,以點帶線,以線帶面,切 實提高梅園新村片區的城市活力。面對道路 等級與面向人群不同,我們將梅園新村片區的 界面分為三種,依序為城市界面(重要城市軸 線)、生活界面(居民生活需求)、景觀界面 (濱水與公共空間 節點)。每種界面對應的 不同街道、位置和使用人群,也造成了界面需 要解決的問題和塑造的氛圍不同。 01 生生不息,美美與共 | Always with life and beauty
01 03 05 07 02 04 06 08
西安门遗址公园 大行宫广场 梅园新村小区 军区 居住 宗教 5M 6.8M 文保 社区服务 商业 文化 3M 文保 社区服务 商业 文化 文保|功能置换 01 生生不息,美美與共 | Always with life and beauty 城市設計導則 漢府大廈改造控制 商業策展綜合體規劃控制 歷史藝術文化區劃分控制 景觀與公共空間控制 開發強度控制 城市支路控制 建築退讓控制 原有建築留改拆 城市介面與肌理控制 城市地下空間控制 土地利用控制控制 社區配套組團劃分控制 B地块|商业策展综合体划分控制 D地块|社区配套组团划分控制 C地块|历史艺术文化区划分控制 B地块|商业策展综合体划分控制 D地块|社区配套组团划分控制 C地块|历史艺术文化区划分控制 A地块|汉府大厦改造控制 B地块|商业策展综合体划分控制 D地块|社区配套组团划分控制 C地块|历史艺术文化区划分控制 A地块|汉府大厦改造控制 B地块|商业策展综合体划分控制 D地块|社区配套组团划分控制 C地块|历史艺术文化区划分控制 A地块|汉府大厦改造控制
20.5M 6.8M 5M 3M COMMUNITY CITY CULTURE 量體生成過程 生成主量體| 主要區域劃分,建築邊界退讓與高度控制 廣場空間回饋| 開放空間對應於城市,文教與社區 人流動線回應| 主要策展動線與首層,地下空間布置 視線廊道| 根據視線需求和步行穿越需 求進一步切分量體,同時回應周邊肌理
01 生生不息,美美與共 | Always with life and beauty 街道尺度分析
中山東路 全長1059米|寬26-60米|現代商業氛圍 長江路 全長1821米|寬43米|歷史文化氛圍 長白街 全長2600米|歷史住區氛圍
01 生生不息,美美與共 | Always with life and beauty 總體規劃分析 中山東路
漢府街 長江路 長白街
01 生生不息,美美與共
| Always with life and beauty
鍾嵐里示意圖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01民俗體驗街 02民國光廊 03 內部大廣場 04內部市集廣場 05城市廣場 06 文化廣場 07 下沉廣場 08社區廣場-內 09 社區廣場-外 01 生生不息,美美與共 | Always with life and beauty
02 城市沃土 不同時期的建築師用不同的設計語言、材料與工 法創造我們居住的都市,因此建築也反映著不同時期 的精神。美國建築史學家斯考立在70
建築師將不間斷的面對與處理有關於歷史的議題-與 過去、過去的機能去思考未來。在人口趨老化的台 灣,都市再生必然是台灣都市發展的一個必然趨勢。 位於台中市中區的第二市場(新富町市場) 建 於1917 年,曾經是台中市住民的高級消費場所並 經歷過民國60 年代的大火後,並經歷多次改造如 今動線混亂並老舊不堪。台中市政府計畫將第二市 場改造成文創孵化基地來吸引年輕族群、刺激商 業活動並打造成一個台中市的觀光景點。設計將 保留具有歷史意義的部分並重新整合新的機能與 空間,並以打造一個具有公共性的場域為目的。 Redefine | Renew | Reuse FCU School of Architecture Topic one // FALL 2021 01 室內展覽室 02 旅館正門口 建築師建造可見的歷史。 —文森特·斯考立 “The Architect Builds Visible History." Vincent Scully
年代時總結了
02 城市沃土 | Redefine Renew Reuse 都市化後的城市相對顯得冰冷,由於基地周遭的綠地相對偏少,因此創造 一個沃土般的綠質空間,創造都市人使用雙腳探索城市的機會,不僅能提 供用者來此淨化身心,享受大自然,還能提供生活上的機能及設備。 設計發想 概念小圖  城市更新 城市沃土 第二市場 都市化 溫暖 冰冷 周遭水文及綠地 疊 沃土 步行探索 定位: 腳踏車提靠站,戶外用品  城市更新 城市沃土 疊 沃土 步行探索 定位: 腳踏車提靠站,戶外用品 綠質 機能空間機能空間 綠質  城市更新 城市沃土 第二市場 都市化 溫暖 冰冷 周遭水文及綠地 疊 沃土 步行探索 定位: 腳踏車提靠站,戶外用品  城市更新 城市沃土 疊 沃土 步行探索 定位: 腳踏車提靠站,戶外用品 綠質 機能空間機能空間 綠質
Ground
floor Plan
02 城市沃土 | Redefine Renew Reuse 設計操作 空間分區
First
Plan
floor
城市沃土 | Redefine Renew Reuse 01 02 03 04 02

01 Section floor Plan

02 Third floor Plan

城市沃土 | Redefine Renew Reuse 02

NORTH WEST ELEVATION PLALN 02 SOUTH WEST ELEVATION PLALN 03 SOUTH EAST ELEVATION PLALN 04 WEST EAST ELEVATION PLALN

01

療癒性空間讓人得以創作或得以舒緩放 鬆的事物,或許都可以稱作口語中的「療 癒」。我們「療癒」的地方不一定只限於 我們最熟悉「家」或「醫院」,卻時常發 生於美國社會學家奧博格 (Oldenburg)所 稱的「第三空間(The thirdPlace)」。

奧登博格在《The Great Good Place (最 好的場所)》曾稱都市中的住家為第一場所、 工作場所為第二場所、日常休閒之處為第三場 所。第三場所的概念乃泛指在住家與工作場所

03 山水之間
交流、意見交換的思考場域,而不論是在街角 巷弄間的「咖啡廳」或是喧鬧城市中的「公 園」,場域得以互動思考的相互結合,或是空間 本身的物理條件所提供的寧靜愉悅氣氛,都可能 造就了某種類似心理治療中的逃離路線,一種 得以在壓力生活中產生療癒的「第四場所」。 "The Fourth Place" - Healing space FCU School of Architecture Topic two // FALL 2021 01 外側療癒步道 02 親水戲水區 "The Fourth Place" - Healing space GROUND PLAN 噴泉親水區
之外,可以不受身分限制、隨興自在、平等開 放、輕鬆對話的空間。或許就如其概念本身所 要明示的前提,一個應該是要提供給人互動、

, 日及 日 年 族群, 族群 及 年 。

, 日及 日 年 族群, 族群 及 年 。

GROUND PLAN

GROUND PLAN

| "The Fourth Place" - Healing space

03 山水之間
造 如 及 及 , 勢 , 穿 起 , 置 置, 更 。 南側出入口地勢起伏變化 基地整體地形變化 北側兒童遊戲區地勢起伏變化 南 及 戲 及戲 式 息 設計說明
情緒動線 基本動線 驚喜 愉悅 靜享 基地周圍由三間校園包圍,平日及假日使用者多為老年 族群,因此公園主要使用族群設定為兒童及老年人。 所 03 山水之間 | "The Fourth Place" - Healing space | 基地分析 情緒動線 | 01 02 03 04 基地周圍由三間校園包圍,平日及假日使用者多為老年 族群,因此公園主要使用族群設定為兒童及老年人。 所 四維國名小學 文昌國民小學 三光國中 屯 基地分析
設計操作 年族群 。 造 。 收 造 步 置 式 戲 First floor Plan
式 01 02 03 04 03 山水之間 |
space
"The Fourth Place" - Healing
04 讀獨 Community Library
在數位化、資訊化時代衝擊之下,文字數位化 再以書寫或印刷於紙上,圖像不再需要被印刷在平 面的相片上,聲音不再需要被存寫較大的磁帶設備 上。在0和1的匯流組合下,所有的文字、圖畫、 聲音與影像都成為一種信息,一種資訊,一種檔 案。圖書館的價值是什麼?存在的意義是什麼?應 該以怎樣的方式存在,應背負怎樣的使命、價值與 責任繼續存在? "社區圖書館館" 從紙本到數位的知識儲存模式轉變下的新價值
FCU School of Architecture Topic Two // FALL 2019 01 model 02 model 人只有三種學習方式。他們透過經驗學習,而 且像這樣學習,直到如今。他們也透過和比他們知 道多的人的互動學習,而且打從第一個智慧的性透 過口語傳統傳遞給早期人的後代子孫以,一直這樣 學習。最後,他們透過與人紀綠——由文字、圖 像、聲音、以及記綠那些時代知識的象徵符號所組 成的龐大集合——的互動學習。自從寫作與繪畫被 發明,開啟奇蹟時代後,人們一直以這樣學習。圖 書員及檔案管員以代表未世代的身分,在保存與傳 遞上扮演一個獨特的角色。
Ground
floor Plan

定性定量

館藏空間

圖書閱覽空間

親子遊戲空間

行政管理空間

研習教學空間

多元公共空間

574mm 20% 595mm 20% 279mm 10% 102mm 5% 193mm 6% 303mm 10%

空間分析

總樓地板面積

投影面積

基地面積

容積率

2989mm 1029mm 2800mm 107%

機能分析

對應 方 對應 沉 , 造 斜 梯, 野更 厚 對應 方 沉 , 造 斜 梯, 野更 厚
04 讀 獨 | Community Library
Ground
floor Plan
01 02 03 04 04 讀 獨 | Community Library
01 02 04 讀 獨 | Community Library
01 02
01 02 04 讀 獨 | Community Library

THANK YOU

N: LI TZU HSUAN M: d0830427@mail.fcu.edu.tw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