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影記:時空現場 Making Shadow,the Light on-site
劉尚澤 Liu Shang Ze 2012.09-2017.06
2
Contents 2012-2017
顯影記:時空現場
04
The Woven Memory
38
南投竹山小屋計畫
44
柬埔寨小學教室義築
64
嘉義市美術館改建設計
76
冷建築 - 微型建築館
86
接連兩地的一條線
94
阿蘭那 - 聽聲處
98
阿蘭那 - 聽聲處空間
106
〈預感〉收藏盒
112
3
顯影記 | 2016-2017
01/ 顯影記:時空現場 Making Shadow,the Light on-site 從檢視自己的生活經驗開始 過去因為凌亂作息而錯過許多時間的生理狀態 由傍晚陽光所感受到的最後一道白天印象 我試著想去測量那些缺席 / 不在場的時刻 透過光作為媒介,以影像觀念為基礎 藉由觀察者的角色,思索自身之於時間與場所的相對關係 在光的路徑上,以影作為回溯時空現場的可能 由不可見的線所建構出的虛線載體 描繪事物在光線下所佔據的空間範圍 虛實轉換的載體,與環境關係二度顯影 並在場所中承接晝夜的光景
The thesis started from the view of my own life experience. The physiological state of missed many times due to the irregular daily routine,and felt the evening sun as the last impression of a day.I tried to measure the moment of absence.
By the role of the observer, thinking ab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ime and place;through the light as a medium and the photographic concept as the creation basis.In the the path of light,the shadow as a possible to traceback time and space. The dotted line carrier constructed by the invisible lines,describe the space in which things are occupied by the light.The carrier memorize the event and represent the shadow with environment;It undertakes the scence of day and night in the place.
4
5
顯影記 | 2016-2017
THE SCENERY OF DAYTIME Phase 1 錯過的白天風景 從對氰版顯影的研究,我去思考光與測量的關係。一 開始影像從家裡頂樓制高點做拍攝,捕捉周遭的人造 光源介面,再將其透過身體的相對位置拼湊起來,作 為初步的感光練習與觀察。
面對外在環境我思考測量載體應該要是個客觀的三維 受體,開始將感光劑當作溶劑去和異材質灌注在一 起,選擇白水泥是為了想清楚的紀錄到它變色的狀 態,以 5x5x5 的塊體做為比例上的尺度操作,這樣 的想法在於安排一個定數去不定的環境條件下觸發現 象,紀錄不可見卻與我們共享的存在的痕跡。
我開始每天在頂樓放置一顆感光水泥,同時以自己日 夜顛倒的生理作息 ( 回到家睡覺 / 起床出門 ) 當作擺 放、收取塊體的時間參數,在那段缺席的白天時間, 感光水泥塊體與環境中的紫外線觸發變色的現象,試 著去凝結每天那段錯過的白天時刻並再現。
6
7
顯影記 | 2016-2017
8
錯過的白天風景 紫外線攝影 數位輸出 378x180 cm
9
顯影記 | 2016-2017
IN THE PATH OF LIGHT
10
11
顯影記 | 2016-2017
Phase 2 在光的路徑上 以「家」的室內作為觀察的場所,我開始好奇「光」一路 從外面進到室內,以它的視角,除了每次看到我睡過頭還 會看到甚麼,於是我開始讓自己待在光線的路徑上,看到 光線沿著空間轉折,有方向性的影子來自於直線性的光。
然而因為身體背向於光源,在光的路徑上總是會有自己的 影子,遂嘗試用其他姿勢去做紀錄的動作,或蹲或側著身 子,或稍微避開那條路徑,之後將這些拍攝到的畫面,不 同身體姿態產生的不同透視視角,去進行抓取空間中物 件,之於在光線的路徑上的投影面捕捉。
12
13
顯影記 | 2016-2017
14
在光的路徑上 色卡紙拼貼 30x84 cm
15
顯影記 | 2016-2017
MAKING SHADOW
16
光線路徑階段我還是處在一個旁觀且被動的視覺處理,我 希望能真的參與其中,試著想像若是光成為自己身體的一 部分,是否這樣就能更接近光線的視角?我思考作為一個 觀察者的眼睛與相機攝影技術的純粹化,來自於「光」、 「透鏡」、「感光平面」、與「記憶」。我開始去暗房中 以手能掌握的光源作為主動經驗的創造,同時讓我去嘗試 從暗處思考,補足在光亮下觀察的不足與限制。
在暗房的嘗試中,發現光在感光相紙上,以影的姿態存留 下來,越亮的光呈現出來時反而是最暗的部分,光跟影的 關係成為一種迴圈而非對立。在光線的路徑上,讓它與不 同透明度的介面接觸,逐步的在相紙上留下了每一次光線 的軌跡。在投射光的過程中可預期的是每一次光源的起始 點,然而在顯影之前我都無法得知最後的畫面,透過多次 的覆寫與疊代,我試著在這階段藉由自己的身體行為,去 製造光的現場。
17
顯影記 | 2016-2017
18
19
顯影記 | 2016-2017
20
21
22
23
顯影記 | 2016-2017
SHADOW'S SHADOW
我接續著從影的角度思考事情。在光、實
在構造物的材料上,我選用自家頂樓或廣
體、影子之間,存有方向性與時間性,從
泛用於台灣農藝作為隔熱的遮光網,遮光
實體到二維的影子之間,似乎存在著一條
網在脈絡上被我視為面對陽光的一層濾
不可見的線,從影子的邊緣,到物體輪廓
鏡,產生物質性的影像於場所,而不同遮
上的點,是一條光路徑的延長線。
光率產生不同的孔隙密度,除了有透明可 見度的變化,還有與作為結構選擇上彈性
所以我開始嘗試去描繪影子,那同時也是
鋼的斷面關係。
描繪事物在光線下所佔據的空間範圍,並
24
將那條線拉回去,原本不可見的線開始建
在面的裁切處理時,預留一格作為續接的
構出一個原本不可見的面。這個被回溯出
消耗,彈性鋼一前一後的穿過遮光網的孔
來的載體,將影子轉化成一種實體的存
隙,去拉平網料的面體,在兩端透過綁的
在,實體化的影子同時也產生出自己新的
方式維繫接合,作為構造物的支撐並保有
影子。當沒有產生新的影子時,意味回到
一定的彈性。而前後穿過網料的彈性鋼結
同一個時間點時,依舊乘載著當時光的現
構,開始產生如虛線的線型,似乎回應了
場與標誌事物存在過的證據與回溯可能。
一個由不可見的線所建構出的實體影子。
25
顯影記 | 2016-2017
26
1
2
3
4
影子的影子 遮光網、彈性鋼 45x120x40 cm
27
顯影記 | 2016-2017
28
Phase4 顯影記:時空現場 Making Shadow,the Light on-site 放大作為物件本身的空間化,同時去配合遮光網作為一種寬度上規格品 (120/180/360) 的條件,我將原本的水平 寬度視為成一種垂直高度的尺度資訊,裁切面時將橫向結構控制在相對強的長向網格,織品車縫邊因,使得由面 圍塑出的二維輪廓自然顯明。由遮光率的網格大小決定了續接結構的接頭尺寸,再去按照接頭決定彈性鋼的粗細 斷面。而載體四周採集於共感經驗的角鋼結構,試圖去解構一般乘載水平面的使用方式,再重構於作品垂直向與 抗風的實質需求,以及敘事性材料的符號象徵。
兩件作品乘載的是同一個物件在兩個日期的傍晚,由最後一道陽光所產生的影子,按著太陽的軌跡並置,試著去 闡述當下線性時間下的變化,然而各自所乘載的光卻是週期性、循環的。整個過程我時常用人造光去假設與代替 環境中變化的自然光,作為研究與觀察,而這兩者一直都在空間、生活中交雜著,人造光似乎讓以往日出而作日 落而息的作息開始延長,開始以天來數算。
載體除了作為還原現場本身,同時也開始跟環境關係二度顯影,陽光作為白天的最後一道印象,但同時也承接著 即將到來的夜晚,白天隨著變化的陽光顯影在大地之上,到了晚上面對場所固定的人造光源則定影。將環境視為 一個大型感光平面,以遮光網製成的載體同時也因遮光而在場域上隨著時間轉印本身的輪廓。藉由這樣持續的動 態覆寫,在晝夜光景的邊界上續接著。
29
顯影記 | 2016-2017
30
31
顯影記 | 2016-2017
32
33
顯影記 | 2016-2017
34
顯影記:時空現場 / 遮光網、彈性鋼 ( 左 ) 220x490x180 cm ( 右 ) 220x530x180 cm 35
顯影記 | 2016-2017
36
37
The Woven Memory | 2016
02/ 介質空間季工作營 SPACE MEDIA FESTIVAL How do we implement our history in space? Drawings and sketches documenting history on housings and cave walls are frequently seen in many different ancient cultures. In Taiwanese culture, it is believed that the temple is a co-living space for the spirit of ancestors and people; in Taiwanese aboriginal culture, weaving and oral storytelling are the only ways to pass their culture to their next generation. How do we implement our traditions related to those invisible spirits in our scene heavily influenced by technology today? How does that affect our sense of time, our actual or virtual identity?
This piece will be configured as a large scale light structure; an inhabitable space made from digitally manipulated natural materials, in which singular elements bundle together to create a structural ecology. The linear pieces will coexist with flexible membranes, which will be laser printed with three dimensional patterns, abstracting data collected from its surroundings. Their engraving is our co-existence documented through time and space, it’s a medium through which we leave the mark of past for those in the future.
The visitorscan slowly immerse themselves into the “laser printed pattern” generated by their own whispers. Thus, time becomes tangible, and space becomes flexible. The structure interweaves individuality and collectivity, becoming a memory collector of a common history, which is preserved into the threads of its skin.
38
39
The Woven Memory | 2016
40
41
The Woven Memory | 2016
42
43
小屋計畫 | 2016
03/ 南投竹山小屋計畫 德豐木業 × 實踐建築 小屋計畫是德豐木業與實踐建築於 2016 年的 合作與實驗計畫,由實踐建築系大四學生進行 基地分析、案例研究,期中透過個人設計與組 內競圖決選最終方案,在學期中後段共同發展 木造小屋的提案。過程與德豐木業溝通與討 論,學習木料加工、結構細部 ... 等實務專業, 並且在暑假實際至南投竹山構築與赴諸設計。
小屋計畫於 7 月進入施工圖階段,前置作業 的準備包括各項細部的配置圖、組合圖、單件 圖,以及訂定工序進度表、工作人員項目分 配,並開始估料與算料,過程由德豐木業帶領 指導相關繪圖與構造知識。7 月底進場填土整 地,並於基地立定位木樁放樣,學習以水準儀 調整及校正樁位深度。8 月開挖基礎碎石級配 與鋼筋混凝土範圍,之後進行地基灌漿。同時 廠內持續修正圖面,並參與製作主結構與格子 樑的木料及鐵件。11 月完成主結構吊裝與面 材安裝,室內尚未完工。
竹山小屋過程記錄社團
44
45
小屋計畫 | 2016
基地條件/概念
1. 基地現有植栽 建物及主次道路
2. 次要道路拓寬至四米 並分前後段用地
3. 轉角柔化,連接主次道路 並作為基地入口
4. 3.
1. 3.
1.
2.
1.
1. 基地 2. 羊舍 3. 農具間
田地
4.後段預定為工廠用地 羊舍與道路側退縮
林 高林 竹林
5.量體軸線朝向 及視線考量回應轉角
噪音
異味
入口
1. 個人設計 基地位於南投竹山鎮市區北方,在德豐木業未 來新廠房的預定地內,空間需求為一簡易私人 招待所,供訪客、內部會議或者休閒聚餐使 用。廠房園區內大體上分為兩區,北區作為二 廠的新廠址與倉庫功能的大規模空間,南區則 為小屋以及之後發展實驗性木構的共同場所。
小屋設計以基地既有條件為考量,試圖以介面 過渡室內外,回應周遭環境,並將需求空間作 主次區分,回形廊道串連各個機能,並在建築 介面上作通透性的轉換。 將基地人造物與自然樹林視為占地上的封閉與 開放,引用植披之間的虛空間作為屋頂形式與 量體的配置考量,在層次上創造出自然形成的 通廊,並以不同密度材質連接小屋內外關係。
46
2.
2.
1. 工廠/林地 2. 小木屋預定地
6.延伸入口方向 配置停車場
7. 利用原有樹木圍塑出路徑 不同高度樹種遮蔽不良側
開放空間
封閉室內空間
開放 廊道
開放室內空間
開放廊道
開放空間
玻璃 格柵 實牆
環境
次要空間
過度空間
主要空間
過度空間
環境
47
小屋計畫 | 2016
48
結構發展 49
小屋計畫 | 2016
1
2
1.格子樑 分 大樑 小樑 斷面5x13 5x8 互相與各自搭接而成 與框組壁接點加上鐵件作固定 與屋頂中脊銜接處以螺絲固定 2.框組壁 橫樑崁入框組結構 大樑高度上加上橫料固定間距 並維持木料垂直不變形
50
3.門窗與斷水方式 鐵製窗框崁入門斗 維持立面上通透性 在門斗外側做高低差 防止雨水滲入室內空間 4.地基與地板結構 室內作連續基礎同時 兼顧排水機能 室外預埋獨立基腳 調整室外平台高度
3
4
期末共同發展提案
51
小屋計畫 | 2016
B
A
C
1
2
3
2. 施工階段 小屋計畫於 7 月進入施工圖階段,前置作 業的準備包括各項細部的配置圖、組合圖、 單件圖,以及訂定工序進度表、工作人員項 目分配,並開始估料與算料,過程由德豐木 業帶領指導相關繪圖與構造知識。 7 月底進場填土整地,並於基地立定位木樁 放樣,學習以水準儀調整及校正樁位深度。 加工灌模用合板,水電配置圖,細部調整。 8 月開挖基礎碎石級配與鋼筋混凝土範圍, 之後進行地基灌漿。同時廠內持續修正圖 面,並製作主結構與格子樑的木料及鐵件。 11 月完成主結構吊裝,室內尚未完工。
4
5
6
7
8 3 5 2
9
7
10
版 次
52
座 標
修 正 說 明
日 期
D
E
項次
圖名
F 數量 單位
圖號
G 備註
H
項次
圖名
I 圖號
數量 單位
1
土台組合圖
W2-01
1
組
8
柱&大樑組合圖
W2-16
1
組
2
地板托樑組合圖
W2-03
1
組
9
中脊&封簷板組合圖
W2-19
1
組
3
立柱組合圖
W2-05
1
組
10
屋頂大樑組合圖
W2-21
1
組
4
大樑組合圖
W2-07
1
組
11
屋頂小樑組合圖
W2-22
1
組
5
下門軌組合圖
W2-10
1
組
12
室外大樑組合圖
W2-23
1
組
6
垂直門擋組合圖
W2-12
1
組
13
室外小樑組合圖
W2-25
1
組
7
上門軌組合圖
W2-14
1
組
14
室外托樑組合圖
W2-28
1
組
備註
1
2
3
4
5 9 10
6
11
7 4
8
1
9 8 14
6
13 12
10
比例
1:40
繪圖
張造尹
審核 經 辦
審 核
核准
單位
cm
工程
20160718
名稱 圖名
實踐小屋 圖號
木構造配置圖 A3
W1-01
張號
53
小屋計畫 | 2016
54
55
小屋計畫 | 2016
56
57
小屋計畫 | 2016
58
59
小屋計畫 | 2016
60
61
小屋計畫 | 2016
62
63
柬埔寨小學教室義築 | 2015
04/ 柬埔寨 SPS 小學教室義築 設計學院柬埔寨建築義工 實踐大學設計學院於 2013、2014、2015 三年中共規劃了四 梯次的建築義工,以建築系學生為主力 加上其他科系學生組 成的團隊,進入吳哥遺址所在之暹粒附近的偏鄉,為兩個偏遠 村落建造了他們的第一座廁所,另外修建了三棟近乎傾倒的屋 舍 。也拆除、新建了一棟在雨季中必定淹水的民宅,而學生 們最大部分的力量,放在為小學設計並建造了四棟 (6 間 ) 教 室 ,讓當地嚴重缺乏教學空間的狀態稍稍得到一些舒緩。
本學期前期研究中日大木結構,製作各比例的實體模型,從中 探討木構造的工法和結構力學,同時對木造建築有初步的概念 跟理解。之後開始透過海外志工傳來的基地資料,以柬埔寨的 傳統木構工法進行教室的設計與發展。考量到當地居民能夠事 後修繕與既有木造理解知識,材料、形式等均依循地方作法, 尊重當地的風土與文明。
期末整組的設計在配置上因應現有環境的條件,屋頂形式設計 使校園主視線獲得延伸,延續前排的校舍與圖書館屋頂軸向, 形成 L 形交集,並在廊道處做重簷的設計,使立面更有層次。 空間量體配置透過兩間教室的門窗開口方向,以及樹蔭範圍, 界定建築本體,並圍蔽出一個新的活動場域。
暑假到現場時發現基地狀況與預期的有所差異,原先在學校所 規劃的方案與實際上的樹位不符,遂現場重新改變設計,原先 兩間一體的教室最後拆成三間校舍,滿足當地最基本的空間需 求。在這當中的拿捏與翻案,並與當地居民一同工作,以最傳 統的人工方式施工,感受材料的重量、真實與深刻的面對問 題,同時自己心態上的轉變跟衝擊,都是很特別的經驗。
64
65
柬埔寨小學教室義築 | 2015
基地條件
設計發展
Conditions
Concept 屋頂軸線 長向教室與圖書館屋頂走向連結
屋頂軸線 長向教室與圖書館屋頂走向連結
廊道軸線 長向教室
短向教室/校長室
圖書館
教室基地
水池
廁所
短向教室/校長室
圖書館
教室基地
水池
廁所
長向教室與圖書館廊道軸向連結
廊道軸線 長向教室
長向教室與圖書館廊道軸向連結
樹蔭範圍
圖書館周遭樹蔭使用範圍
樹蔭範圍 圖書館周遭樹蔭使用範圍
進入校園視線 校園中軸視線
進入校園視線 校園中軸視線
學生活動空間 教室&圖書館周遭
學生活動空間 教室&圖書館周遭
66
屋頂形式變化
屋頂形式變化 空間量體配置
空間量體配置 室內&室外中介空間
室內&室外中介空間 延伸視線&有層次的立面
延伸視線&有層次的立面 教室&圖書館圍蔽之半戶外空間
教室&圖書館圍蔽之半戶外空間
67
柬埔寨小學教室義築 | 2015
設計定案 Final Design
屋頂形式設計使校園主視線獲得延伸, 並且延續前排校舍與圖書館屋頂軸向, 形成L形交集,並在廊道處做重簷的設 計,使建築立面更有層次。
教室量體配置因應廊道軸線以及樹蔭 範圍, 透過兩間教室的門與窗的開口方 向,界定建築本體和基地原有校舍,並圍 蔽出一個新的活動場域。
延伸走廊平台呼應有樹蔭的範圍,形成 學童的下課活動及休憩場所。另外面 對圖書館之立面,設計一個有屋簷的半 開放空間,作為基地和新建校舍的過渡
68
全區配置圖 / 局部平面 Site Plan
立面圖
Elevations
69
柬埔寨小學教室義築 | 2015
結構分析圖 Structure
70
71
柬埔寨小學教室義築 | 2015
72
73
柬埔寨小學教室義築 | 2015
74
75
嘉義美術館改建設計 | 2015
05/ Tectonic Studies
以嘉義市現代美術館增改建計畫為例 設計課程對建築中 tectonics 與藝術、展示、空間相對關係的 探討,並且利用藝術與建築表現技術的研究做為模擬構築形式 的策略,透過研究當代藝術的內容與技術,從展示概念、實際 尺寸及工法詳實的調查分析,並將其表現技術摹擬再重現。 從對 James Turrell 的作品研究,我將發展著重在「消弭邊界」 的探討,擬態創作使用藝術家早期投影的方式,在門上描摹門 後的空間透視,藉由這樣的動態手法回應 skyspace 的概念。
第二階段研究當代經典美術館之自然採光系統 (skylight) 與內 部 展 示 空 間 (gallery),Rafael Moneo 的 Moderna Museet 展場上方的採光天窗,是傾斜角度的百夜光筒,避免光線對展 場的直射,同時提供美術館內自然光照明,從剖面可以看到美 術館是用兩層內外牆的形式構成,並考量到人的視角。
第三階段以嘉義市美術館設計作為前期研究的概念延伸,以 C 棟二樓展廳及 B 棟作為改造計畫的提案空間。C 棟是沿續藝術 家、自然採光研究的設計。對於消弭邊界的概念,在空間中, 我使用連續或不連續的弧形牆面,消除空間中的垂直水平。弧 線切割產生了剩餘空間,我將自然採光的天窗開在那些位置, 具暗示性的引導動線及有層次的視野,產生新的觀看經驗。
B 棟作為連結新棟與舊棟的橋樑建築,我思考它的延續性。立 面上,從舊有的 A 棟有秩序的窗戶,延伸創造新的規則,並 與空間使用結合。在內部,我想創造一個內與外邊界不明的經 驗,透過兩個中庭向上延伸形成天窗,視線具有穿透感的在室 內同時可以看到室外。從宏觀來看,我希望連結都市與廣場, 使其分界因為介入的改建新建築而被消弭。
76
77
嘉義美術館改建設計 | 2015
James Turrell 藝術家作品研究
Cubes Projection mapping 80x80x120 cm
78
Behind the doors Projection mapping 160x220 cm
79
嘉義美術館改建設計 | 2015
Moderna Museet 自然採光系統研究
80
81
嘉義美術館改建設計 | 2015
C 棟是沿續藝術家、自然採光研究的設計,對於消弭邊界的概念,在空間中,我使用連續或不連續的弧形牆面, 消除空間中的垂直水平。具暗示性的引導動線及有層次的視野,產生一種新的經驗。邊界,亦或是作品與作品 之間的距離、觀者與作品的關係、如何回歸藝術作品的本質及如何去閱讀它,最重要的是作品與空間的關係, 畫作作為牆面的延伸、玻璃材質作品閱讀的同時人像是進入作品,從上或從其中穿越感受、隨著下樓梯的視野 從局部到全部的觀看。利用弧線切割產生了剩餘空間,我將自然採光的天窗開在那些位置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DN 23 30
23 22 21 20 19 18 17 16 15 14 13 12 11 10
9
8 7 6 5
4
3 2 1
C 棟二樓展廳
82
B 棟作為連結新棟與舊棟的橋樑建築,我思考它的延續性。 從立面上,從舊有的 A 棟有秩序的窗戶,延伸創造新的規則並與空間使用結合。在內部,我想創造一個內與 外邊界不明的經驗,透過兩個中庭,中庭同時向上延伸形成天窗,視線是具有穿透感的在室內同時可以看到室 外。從宏觀來看,我希望連結都市與廣場,使其分界因為介入的改建新建築而被消弭。
B 棟全區配置
B 棟爆炸圖分析
83
嘉義美術館改建設計 | 2015
84
85
冷建築 | 2014
06/ 冷建築 - 微型建築館 1:1 身體尺度地板裝置 〝冷〞是一種對視的距離,是一條『觀察』的旅途,若將建築劃 分成兩半,在旅途的開始便留下一半的建築,而另一半的建築被 裝在箱子裡帶走,於是開始重新考量「這一半建築」與「另一半 建築」間的距離跟關係。 這是一棟〝微型建築館〞的呈現,建構體本身即是論述建築意義 之可能性。若一切承載於記憶中約定成俗的觀念被重新建構,若 建築元素被轉譯了使用的意圖,或許更能彰顯建築更多的面向。
小屋計畫 當牆不是牆,卻有著牆的功能時,它會是什麼? 當門不是門,卻有著門的功能時,它會是什麼? 當窗不是窗,卻有著窗的功能時,它會是什麼? 當地板不是地板,卻有著地板的功能時,它會是什麼?
這是一個藉由轉譯的方式,不管是實質性的空間行為,或是虛無 的意識空間想法,在實質操作的過程中,讓這個純粹的建築觀 念,在沒有機能的預設立場下〈也有可能是將所謂的機能解釋成 只是要達到的目地〉,闡訴建築空間,這裡有用建築展現文本的 意圖與以人的思索為本的傾向,或許是逆向的思維模式,也是意 圖在「對己存有」領域裡摸索出一條路徑。基本上,個體建築的 物理性是充實的、固定的,但是它並不只為存在而存在,在本質 上是處於一種對己存有的狀態,其空虛處是因為靈知或意識而存 在的,進而飽滿了個體建築的生命。
我們試著將這建築觀的理想藍圖建構出一個雛型,這是初步論證 與構思,而非結果。而這份建築的理想國藍圖,也是做為思考創 作方向掌握的嘗試。
86
87
冷建築 | 2014
88
89
冷建築 | 2014
90
不是地板的地板 夾板、牙棒、彈簧 150x150x40 cm
91
冷建築 | 2014
92
93
接連兩地的一條線 | 2014
07/ 接連兩地的一條線 實踐建築 x 台大土木橋梁工作營 「一如建一座並沒有“跨越”什麼,對於橋之所以建始終迷惘的 考驗,到它形而下代表的對於材料結構的試探和迂迴,折衷,肉 體的力量對比他更強更巨大的物件那冥頑的鈍性的挫敗感痠痛和 種種,尤其是施工到高於人身的角度幾近逞強的把它繫起來的手 腳並用,似乎讓那最後的作品趨近於一種自然而荒曠的狀態。 就算那些細節就像是老了以後要自己修屋頂或是爬到格柵板上 遷網路線一般平常,但是很快被吸引到各自擅長做的高度,關節 擺盪的姿態,扶立的位置,喜歡的節點甚至瑣碎到無聊的龜毛, 像是一幅奏百鬼圖鑒或十八羅漢像的各執其耳,像片裡自己的位 置都像是擺定好的龕像那麼勻稱。 那讓我想到留侯於圯下受黃石公兵書,和老時代的種種關於橋 的成語,似乎都暗示着一種危險,心計,或是另一種極端的挂於 天命,過河拆橋,遇水疊橋,當年張良下橋拾鞋,想赫塞,流浪 者之歌裡的悉達多曠歲在荒川中渡人,學習傾聽滔江鬧而不語的 那濁泥中的禪道式的隱喻。 我比較喜歡把那些隱喻解釋成 .... 始終傾向於另一種過橋的心 情,像是一種試煉式的,一種每個人在橋上總有各自的位置,橫 越時選擇的杆點,自己扭轉的肉身體態,面對危險的小心眼或是 防守姿態,像關到籠裡的猴子,攀蜉在泥岸地的河蟹,橋上變成 橋下,透空的格柵變成入口變為櫺窗,搖晃傾軋就如我們現實中 跟物質生活的扭扭捏捏。 我想說的是 .... 既然我們沒有那種無名狀的危險或是隔閡,是不 是一座橋的功能應該比較好玩,比較像是一個遊樂場和凝聚人的 姿態(個性)的空間,而也不一定要過河,或是去想河裡有什麼, 只是把自己當成猴子,把竹子當作林子,在橋上發呆就好 ....」 by Kevin Chen
94
95
接連兩地的一條線 | 2014
96
97
阿蘭那 - 聽聲處 | 2013
08/ 阿蘭那 聽聲處 「阿蘭那」原意為樹林,意譯為寂靜處,也譯為寂靜,即身體寂 靜,煩惱調伏。所居之所,冀求由外往內尋求處身之道,亦即寂 靜之所在。
之一 寂靜處 所居之所,冀求由外往內尋求處身之道,亦即寂靜之所在。觀察 自身無法視之處,而聆聽〝外在〞的細微感受,從中抽絲剝繭, 從感知的體悟到理性的邏輯分析,所以了解身體的空鬆與沉,動 與靜之間的關係開始。
之二 聽聲處 「初於聞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動靜二相,了然不生」。《楞 嚴經》當我們把自身置於所聽聞的客觀環境裡,當所有一切都消 融時,身與心自然就安定下來,並不為外在環境所干擾,心理的 念頭是寂然不動,如此也就沒有動靜之別。所以,當我們細微觀 察聲音的本質時,便不再為聲音所執取或迷惑。
由創作者本身在自己的家鄉尋一處最為深刻的地方,然後閉上眼 睛,在無目視之下用耳朵當聲音的接收器,用心去辨讀或感受所 謂空間的模樣。如此,從身靜到心靜而至虛靜。〝空〞與〝間〞 便儼然而生。
由上所述,轉換成聽聲處的空間原型,藉由建築的勢與示呈現物 件或局部的空間概念模型及繪本式的空間概念摸索,是以純粹的 空間模式呈現。
98
99
基地概況 前身為「三益市場」,是一個私有傳統零售市場,因 使用多年,加以面臨新型態超級市場挑戰,傳統市場 營運不佳,環境寡陋缺乏競爭力,故逐漸沒落。
建築物占地 471 坪,為五層樓建築體,形狀像一口 字形,過去一樓為市場乾貨用途,一樓以上為住家使 用,透過周遭居民說明,得知荒廢約莫 35 年之久。
建築內部目前老舊殘破,內部環境髒亂,頂樓雜草叢 生,僅存店面幾戶人家居住。
100
101
一種場所的擬態,類比基地半廢墟的存在形式 樹皮與木頭,一如那僅存的幾戶人家依附於原生場所 聲音基地裡的聲音是如此平凡卻又不平凡 習以為常的樓梯腳步聲、中午時分生活器物碰撞聲 ... 因著當下的空間、時間點,與心理意識的因素 記憶得以在經歷的現象世界顯形
102
103
104
105
阿蘭那 - 聽聲處空間 | 2013
09/ 阿蘭那 聽聲處空間 聽聲處比較偏向轉譯空間感知的創作練習,於是在小建築的部 分將其與禪學文本結合,並轉化為概念。聽聲處選擇的場所是 一個環繞型建築,中間有一天井,那天井是唯一對外向上的開 口,與基地四周封閉的狀態讓我感到有趣,在禪學文本所提及 的麻三斤與前一階段阿蘭那創作的記號,似乎都在闡述一種心 靈狀態,在空間中因深層內化後的無意識。
從對基地的聲音感受轉化為對空間的操作,設計概念首先抽離 原有傾杞牆面、樓板等圍塑空間元素,留存舊有結構體,將實 體空間轉化為虛的框架,保留基地特殊輪廓與基質。
由廢墟的既有模矩架構系統發展空間單元的尺度,對內植入精 神性場所於天井處,填補原先的「空」並重新內聚形成實體, 翻轉原有的外實內虛關係,舊有結構系統在這樣的狀態下成為 外部的新皮層。人佔據著空間,而建築構造體以其光影作為城 市的虛佔領。作為基地周遭的高層量體,光影每日映照在周圍 的路、建築物上,持續的出現、再消減,如同城市與廢墟之間 的更迭狀態。
106
107
阿蘭那 - 聽聲處空間 | 2013
108
109
阿蘭那 - 聽聲處空間 | 2013
110
111
〈預感〉收藏盒 | 2016
10/ 〈預感〉收藏盒 「預感」是藝術家牛俊強的作品,2016 年受委託製作此作品 的收藏盒,需要能夠裝載作品零件並完好無暇的運送至海外。
「預感」的作品構件主要為黃銅,以及一個鏡面和蠟燭,而這 些構件保有一定的比例和數量關係,因此我們希望製作一個盒 子,能夠清楚的展示各個部位的安裝關係,在收納之餘也保有 一定的平衡感,如作品本身概念的延續。
考量到海外運送可能會面臨的碰撞過程,在收藏盒蓋板的設計 上,除了以左右抽開的單向滑軌方式,交接處我們以作品製作 時的剩材黃銅棒車了一個可轉動的開關鎖,兩個鎖頭需要在轉 動到正確位置始可將蓋板打開,這樣的處理是為了避免蓋板的 鬆脫同時也固定住上方標示作者、作品名稱的壓克力面。
攝影:牛俊強 共同製作:邱宇平
112
〈預感〉收藏盒 夾板、木釘、木漆 150x45x15 cm
113
〈預感〉收藏盒 | 2016
114
115
〈預感〉收藏盒 | 2016
116
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