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
2017.11
279 鳥類專題
認識
科鳥類 鳥博特訊
走向幸福鳥托邦 大型活動心得分享
9月馬祖秋過境飆鳥團
這一身應海而生 真正的海鳥 |
彩羽世界
鸌形目 Procellariiformes 鸌科 Procellariidae (Shearwaters and Petrels),Clements v2017 有 16 屬 92 種大洋性鳥類。臺灣紀錄 6 屬 9 種,2 種普遍可見、2 種迷鳥,其他均稀有。 型態反應其生活方式,鸌科和其它鸌形目鳥類有很多相似處,是非常有海洋特色的一目, 高度適應遠洋生活。 鸌科羽色不鮮明,多為白、灰、灰藍、棕和黑的組合,飛羽暗色。雌雄鳥羽色並無不 同,但雌鳥體型較小較輕。 p 為臺灣野鳥手繪圖鑑頁碼
北方暴風 Fulmarus glacialis Northern Fulmar 海 / 迷 L 45-50cm.M 610-1000g.W 102-112cm
頭、頸及體下均白;眼前有一灰黑色小塊斑;體背大部分 為鉛灰色。分暗色型與淡色型不同羽色。外型與鷗類似, 但是常滑翔,與鷗科不同。( 資料來源 *EOL China Regional Center. CC BY-NC-SA 3.0)
白腹穴鳥 點額圓尾鸌/白額圓尾鸌
p80
Pterodroma hypoleuca Bonin Petrel 海 / 稀 L 30-31cm.M 182g.W 63-71cm
飛行時,額白,雙翼較寬,尾羽相對較短。 體背有不明顯大黑 V 紋。體下大致白色。
圖片來源 USFWS - Pacific Region@flickrCC BY-NC 2.0
圖片來源 naturalengland@flickr CC BY-NC-ND 2.0
圖片來源 bogbumper@ 維基百科 CC BY-SA 2.5
圖/蕭木吉、廖本興、許勝杰、網路 文/編輯部 整理
穴鳥
黑背白腹穴鳥
p80
Bulweria bulwerii Bulwer's Petrel 海 / 普 L 26-28cm.M 78-130g.W 68-73cm
飛行時,全身暗褐,翼展窄長, 翼上大、中覆羽淡褐色、形成醒目弧形粗翼帶。
許勝杰 攝
蕭木吉 攝
2017 NOVENBER
圖片來源 Tony Morris@flickrCC BY-NC 2.0 p80
Pseudobulweria rostrata Tahiti Petrel 海 / 迷 L 38-40cm.M 約 409g.W 約 84cm
飛行時,翼展窄長,尾羽尖長。 體背幾近全黑,白色腹面與黑褐色體羽形成醒目對比。
圖片來源 Aviceda@ 維基百科 CC BY 3.0
大水薙鳥 白額鸌/白額麗鸌
圖片來源 Ed Dunens@flickrCC BY 2.0
p78
Calonectris leucomelas Streaked Shearwater 海 / 普 L 48-49cm.M 342-425g.W 約 122cm 成鳥頭近白,頭頂至後頸及頰有灰黑細紋。
肉足水薙鳥 p78 Puffinus carneipes Flesh-footed Shearwater 海 / 迷 L 40-45cm.M 580-765g.W 99-107cm
虹膜暗褐色。嘴厚實、粉色、先端暗色。腳肉粉色。
圖片來源 patrickkavanagh@flickrCC BY 2.0
蕭木吉 攝
圖片來源 JJ Harrison@ 維基百科 CC BY-SA 2.0
長尾水薙鳥 楔尾鸌
灰水薙鳥 灰鸌
p76
Puffinus pacifica Wedge-tailed Shearwater 海 / 稀 L 38-46cm.M 320-510g.W 97-105cm
p76
Puffinus grisea Sooty Shearwater 海 / 稀 L 40-51cm.M 650-978g.W 94-104cm
嘴細長、鉛灰色。腳粉紅色。停棲時翼尖不超過尾端。 飛行時,常弓起雙翼,尾羽長,呈楔形,腳不露出尾端。
嘴細長、鉛灰色,喙鉤明顯,鼻管約占嘴長 1/4。腳灰褐色。
圖片來源 Pablo Caceres Contreras@flickrCC BY-NC-ND 2.0
圖片來源 USFWS - Pacific Region@flickrCC BY-NC 2.0
圖片來源 marlin harms@ 維基百科 CC BY 2.0
圖片來源 Mike Prince@flickrCC BY 2.0 圖片來源 JJ Harrison@ 維基百科 CC BY-SA 3.0
短尾水薙鳥 短尾鸌
廖本興 攝 p76
Puffinus tenuirostris Short-tailed Shearwater 海/稀
廖本興 攝
虹膜深褐色。嘴灰黑色、稍短,鼻管約占嘴長 1/3。 腳灰黑色。停棲時翼尖超過尾羽。 飛行時,雙翼平伸,尾羽短,腳伸出尾端。
廖本興 攝
彩羽集
1
臺北國際賞鳥博覽會 19 歲了!
讓我們談一談∣
文 / 理事長 劉新白 今年的國際賞鳥博覽會終於落 幕了,雖然啟動和準備的時間比往 年要晚和少了許多,但是天公疼憨 人,氣候出奇的宜人,專職和義工 都全力以赴,柯市長和熊讚還親臨 加持,我們幸運地交出一張還不錯 的成績單。 國內各地鳥會和生態環保團體 的熱情參與、亞洲各國和中國大陸 各地觀鳥組織的堅定支持、政府相 關單位的持續展出和示範,國際鳥 盟資深顧問市田則孝先生和各國溼地專家學者們的全程參與,都讓博覽會增添無上光榮。 傳統的生態小劇場、彩繪可愛鳥圖案、認識水牛、濕地心體驗、野望生態影片、自然講堂、 野鳥救傷、主舞台的表演團體和摸彩,加上關渡、芝山、鰲鼓三處攤位精銳盡出,依然是博覽會 的大熱門。郭元益糕餅博物館彩繪野鳥餅乾 DIY、愛尼曼數位科技公司全力贊助,也都深受喜 愛。 由活動組新生代主導的鳥托邦六大主題區,不論是農田、海洋、草生地、都市、濕地、山 林,精心設計的海報和布置、精彩的講解和互動式遊戲,全都成了本屆國際賞鳥博覽會的新亮 點。連柯 P 市長參觀時也讚不絕口,甚至對黑鳶頭盔道具也愛不釋手。 許多參展單位的負責人對北鳥的表現讚譽有加,紛紛表示要和我們合作,甚至還有中部鳥會 理事長表示明年一定把會員全部帶來觀摩。許多學校老師更希望將這些海報、教案和活動設計帶 入校園,作為教材和永久性的展示。 舉辦國際賞鳥博覽會,對廣大的鳥友而言,是一個年度盛會,除了凝聚情感、交換經驗, 還有傳承香火、鞏固精神的多重意義。對一般市民,是一個學習如何與大自然共存共榮的嘉年華 會;對農委會林務局、北市府產發局、動保處、特生中心,更是一個展示、宣導和驗收的場合。 從第一屆到現在,個人觀察到:先進的歐美國家,對我們觀眾的規模和年齡層、龐大義工組 織和工作效率都異常感動。國內相關團體受到鼓勵也如雨後春筍般紛紛誕生,這股力量影響政府 和民間對生態環保的重視。博覽會更吸引了亞洲各國派代表來觀摩取經、複製類似活動,直接間 接提升了亞洲地區生態保育的環境。 身為社團法人台北市野鳥學會的一員,深深覺得自己任重而道遠,千萬不要辜負了我們的先 行者,更不要耽誤了我們的新生代!
2
2017 NOVENBER
社團法人台北市野鳥學會 Wild Bird Society of Taipei
台北鳥會 wbst@wbst.org.tw 總幹事 陳世揚 jcbutrfly@gmail.com 副總幹事暨公關企劃 陳炳燕 pr@wbst.org.tw 代理副總幹事暨研究保育 蔣功國 rc@wbst.org.tw 研究保育 呂翊維 conservation@wbst.org.tw 活動企劃 黃培媁 ae@wbst.org.tw 環境教育 黃馨儀 ee@wbst.org.tw 野鳥救傷 呂佳璣 rescue@wbst.org.tw 人事會計 陳麗萍 finance.ma@wbst.org.tw 總務商品 何家賢 marketing@wbst.org.tw 會務行政 范淑文 ed@wbst.org.tw 編輯 洪郁婷 edit@wbst.org.tw 網址 www.wbst.org.tw
封面∣鸌科 李政霖先生繪圖
Contents 目錄 彩羽世界 這一身應海而生 真正的海鳥─鸌 • 蕭木吉、廖本興、許聖杰 ...................................................................................... 1
走入自然 臺北國際賞鳥博覽會19歲了! 鳥類專題 認識鸌科鳥類
住址 臺北市 11055 信義區和平東路三段 463 巷 5 號 電話 02-87328891、87328870 網址 fb.me/wbstwbr
關渡自然公園
• 丁昶升 ............................... 16
鳥博特訊 2017第19屆台北國際賞鳥博覽會
• 陳炳燕、游谷樺、高儷瑛、楊自寧、許勝杰、陳佑瑄、嚴融怡、李敏慈 .. 24
鳥會櫥窗 第十七屆第三次理監事聯席會議紀錄..................................... 31 行動會務、會員新鮮事............................................................. 33 會務報告..................................................................................... 35 大事記要 .................................................................................... 37 組長的話 .................................................................................... 39
住址 臺北市 11261 北投區關渡路 55 號 電話 02-28587417 傳真 02-28587416 網址 www.gd-park.org.tw
活動簡訊..................................................................................... 40 大型活動心得分享
• 梁麗貞、蘇為忠、邱雅芳............................... 43
環境教育學院訊 ........................................................................ 45
芝山文化生態綠園
Zhishan Culture and Ecological Garden 處長 李明晃 whing21@yahoo.com.tw 副處長 徐宜歆 littlericy@yahoo.com.tw 環教與棲地保育 汪辰寧 deniesdog@gmail.com 教育推廣 朱慧婷 chu0729@zcegarden.org.tw 遊客諮詢 zceg@zcegarden.org.tw
• 劉華森 ............................................... 15
臺灣活動狀況仍在摸索中的鸌科
Guandu Nature Park
處長 陳仕泓 kooneo@wbst.org.tw 副處長 何麗萍 dipper@wbst.org.tw 公共事務部 吳金玲 ann@gd-park.org.tw 專案室 彭子軒 tzu-hsuan@gd-park.org.tw 營業服務部 林雅婷 yating@gd-park.org.tw 環境教育部 王柔茜 claire@gd-park.org.tw 環境保育部 葉再富 jeff@wbst.org.tw 志工資源部 張素慧 yuki@wbst.org.tw 教育活動 education@gd-park.org.tw 遊客諮詢 service@gd-park.org.tw
• 黃斐嬋等 .............................................................. 4
鸌科鳥類與人類的關係
野鳥救傷中心
WBST Rescue Center
• 劉新白 ..................................... 2
資料記錄 救傷紀錄
• 呂佳璣、曾韞琛 ........................................................... 46
鳥況綜覽
• 方偉宏 ....................................................................... 48
關渡自然公園生態調查筆記
住址 臺北市 11142 士林區雨聲街 120 號 電話 02-88666258 傳真 02-88666257 網址 www.zcegarden.org.tw
• 周品秀等 ..................................... 49
鰲鼓濕地森林園區東石自然生態展示館
Dongshih Nature and Ecology Exhibition Center 專案經理 青佳苓 Kathy1008.tw@gmail.com
住址 嘉義縣 61446 東石鄉鰲鼓村四股 54 號 電話 05-3601801 網址 fb.me/aogupark
銀行匯款 /ATM 轉帳者,請將收據填上姓名、 聯絡電話,再傳真至本會以便核對登錄。如需 捐款收據請附上身份證字號與郵寄地址
鳥類保育工作.期待您的支持
●
現金:親至台北市野鳥學會捐款
●
郵政劃撥:帳號「07857882」戶名「社團法 人台北市野鳥學會」請於備註欄上註明「保 育捐款」,以便核對登錄
●
銀行匯款:帳號「480-210-586-026」台北富 邦銀行-和平分行(戶名同上)
●
ATM轉帳:銀行代號「012」 帳號「480-210-586-026」
●
信用卡捐款:捐款代號「0125004813」請官
冠羽採用永豐餘造紙股份有限公司生產之紙張(黑白頁80gsm米色環保道林紙、彩色頁120gsm特級雙面銅版紙), 使用環保大豆油墨印製 出版者 社團法人台北市野鳥學會
承印 伯驊印刷有限公司
立案字號 北市社會字第 0671 號
美術設計 伯驊印刷設計工作室 電話 02-28162574
主編 陳炳燕 執行編輯 洪郁婷
■ 著作權所有,轉載請先徵求本刊同意
法律顧問 元貞聯合法律事務所
■ 本刊長期徵求稿件,歡迎踴躍賜稿
劃撥帳號 0785788-2
■ 若以光碟來稿,請以 .doc 檔完稿
戶名 社團法人台北市野鳥學會
■ 來稿一律不退還,敬請自留底稿
會址 臺北市 10664 復興南路二段 160 巷 3 號 1F
■ 本刊對來稿有刪改權,如不願刪改,請在稿件上註明
電話 02- 23259190 傳真 02-27554209 副總幹事#22
公關企劃#22
活動企劃#16
研究保育#12, 18
會務行政#20
人事會計#15
環境教育#17
總務商品#13
■ 謝謝您!歡迎齊心耕耘屬於我們的會訊
網站 http://www.wbst.org.tw 常務理事 蔡錦福、謝廣珊 理事 李昭賢、阮錦松、張瑞麟、陳王時 曾雲龍、劉小如、嚴融怡、蘇平和
網 www.wbst.org.tw 下載信用卡授權書,填
常務監事 歐玉芳
寫相關資料回傳至台北市野鳥學會
監事 林玉英、楊啟姚
公告
地址 臺北市 11173 社子街 98 巷 8 號 2 樓之 2
發行人 劉新白
行政院新聞局出版事業登記證 局版北市誌字第 454 號 臺灣郵政北字第 11573 執照登記為雜誌類交寄
關渡自然公園管理處督導長 蔡錦福
會本部服務時間: 週一∼週五 09:00-21:00
芝山文化生態綠園管理處督導長 謝廣珊 鰲鼓濕地森林園區東石自然生態展示館督導長 陳王時 / 顧問 何一先
目錄
3
大
家
來
說
認識
鳥 - 鸌
科 ( 研
究
組
定
期
討
論
會 ) 2017/10/18 討
論
資
料
整
理
科鳥類 主談者 - 黃斐嬋,主持者 - 李平篤,紀錄整理 - 李平篤、馮雙 其他資料提供 - 劉華森、王侯凱,鳥況分析 - 丁昶升
鸌科的演化與分類 Systematics
鸌 形 目 Procellariiformes 鸌 科 Procellariidae (Shearwaters and Petrels),Clements v2017 有 16 屬 92 種大洋性鳥類。臺灣紀錄 6 屬 9 種,2 種普 遍可見、2 種迷鳥,其他均稀有。 鸌科的分類極為複雜,因此經常修改。尤其 是 Pterodroma 和 Puffinus 兩屬,爭議特別多,其 他類群也一樣有它們的問題。雖然許多鳥種被 方便地放在一起,統稱鸌 (petrel),就如本科名 稱一樣,但這個名稱也被用來稱呼鸌形目其他 的成員。鸌形目是鳥綱中最原始的類群之一,特 別是鸌科,顯現了比其他現代類群較為緩慢的 種化 (speciation) 速度。因此有些群體在分化成 獨立種前,待在中間位置比較長的時間,因此分 類不是那麼直截了當。而且,許多鳥種的生命史 仍鮮為人知,尚有一些鳥種的巢從未被發現。因 此,不令人意外地,隨著對牠們的瞭解增加,新 理論就會被提出,以解釋牠們的起源和相互關 係。 鸌科早期的起源與鸌形目其他成員相關, 可能在 4~5 千萬年前的始新世 (eocene) 分化。 最初似乎出現於南半球,在那裡大多數型態目 前仍存在,後來才擴散至北半球。牠們現在幾 乎佔據了全世界的海洋,儘管在內陸海洋不普 遍,但地中海有幾個鳥種分布,其中葉庫安鸌 (Yelkouan Shearwater/Puffinus yelkouan) 也 出 現 在黑海。 雖然少有人懷疑鸌形目是單 系群 (monophyly),但牠們與其他目之關係並非全然清楚。 牠們似乎與企鵝有著共同祖先,小企鵝 (Little Penguin/Eudyptula minor) 的嘴喙形狀與鸌的典 型管鼻 (tubenose) 嘴喙有些相似。鸌形目長久以
4
2017 NOVENBER
分類變遷 / 依時間排列
類分類學 (Howard and Moore, 1980) 鳥 鸌科:世界13屬55種,中國4屬7種(Puffinus剪水鸌屬) 臺灣野鳥圖鑑 (Howard and Moore, London 1984) 水薙鳥科:世界63種,臺灣7種 中國鳥類野外手冊 (Sibley and Monroe, 1990) 鸛形目鸛亞目鸌科鸌亞科:中國5屬9種 台灣鳥類誌 (Howard and Moore by Dickibson 2003) 鸌科:世界14屬74種,中國屬8種(Puffinus鸌屬) 臺灣野鳥手繪圖鑑 (Clements 6.9, 2014) 鸌科:世界84種,臺灣9種(Puffinus水薙鳥屬) Sibley (AOU Check list 7th Edition, 1998) Shearwaters and Petrels:世界13屬79種 HBW Petrels, Shearwaters 世界16屬93種120分類群 Clements v2016 Shearwaters and Petrels 世界16屬92種 IOC v7.1 Petrels, Shearwaters 世界16屬99種
來也曾被認為與鵜形目有關,但即使有,距離顯 然也比較遠。最近的 DNA 研究確認鸌形目為單 一性,但其所屬 4 科縮減成一科,下含三個亞科 ( 譯註:鸌亞科、海燕亞科、信天翁亞科 )。傳 統的鵜鶘科併入鸌科。在這個分類系統裡,與鸌 科親緣關係最接近的是潛鳥、企鵝和軍艦鳥。管 鼻目海鳥 ( 鸌形目 ) 是企鵝 ( 企鵝目 ) 的姊妹類 群。信天翁是其他管鼻海鳥的姊妹類群。 鸌科有時被分成鸌亞科 (Procellariinae) 和 暴風鸌亞科 (Fulmarinae)。但是無論從那一點 看,牠們明顯可分成 4 個特徵與生命史相似的自 然類群:暴風鸌 (fulmar-petrel)、蠅鸌 (gadflypetrel)、鋸鸌 (prion) 和水薙鳥 (shearwater)。這 是個很方便的分類,因為每個類群的生物學特 徵都有很高的均一性,除了暴風鸌有一些例外。 雖然每個類群與其他類群都有足夠的差異性,
暴風鸌是 4 個類群裡均一性最低者,牠們的 羽色和體型大小差異甚大,分布區也不同,從北 極到南極都有;但食性和生物學特性差異較小。 牠們包含兩組姊妹鳥種:1) 南方巨鸌 (Southern Giant Petrel/Macronectes giganteus) 和 北 方 巨 鸌 (Northern Giant Petrel/Macronectes halli), 長 久 以來被視為同種。2) 北方暴風鸌 (Northern Fulmar/Fulmarus glacialis) 和南方暴風鸌 (Southern Fulmar/Fulmarus glacialoides)。一般認為,現在 廣泛分布於北極和太平洋及大西洋北部,且已 分化成 3 個亞種的北方暴風鸌,起源於南方暴 風鸌移棲北半球的初期。剩下的 3 個鳥種南極 鸌 (Antarctic Petrel/Thalssoica antarctica)、南非 鸌 (Cape Petrel/Daption capense) 和 雪 鸌 (Snow Petrel/Pagodroma nivea) 各有足夠的差異性而被 分別置於不同的單支序屬。南非鸌有 2 個亞種, 體型大小略有不同,體背與翅膀白色程度亦略 有差異。雪鸌也有 2 個亞種,但體型大小差異很 大,在有些地方同域繁殖,因此常有人提議將牠 們視為獨立種;但牠們似乎只演化出部份隔離, 尚無足夠的差異性。 蠅鸌類群成員型態相似,體型中等,傳統上 有 23~24 個鳥種,包含圓尾鸌屬 (Pterodroma) 的 38 種型態及燕鸌屬 (Bulweria) 的 2 個鳥種;斐濟 擬燕鸌 (Fiji Petrel/Pterodroma macgillivrayi) 有時 被歸入圓尾鸌屬,也有時被歸入燕鸌屬,或者被 獨自歸入擬燕鸌屬 (Pseudobulweria),顯示其特 徵介於前兩屬之間。圓尾鸌屬裡有幾種全世界 最不為人知的海鳥,其中有的只有久遠之前在 海上取得之標本的有限資訊;有的消失了超過一 世紀,最近才再度發現。這些鳥種中許多目前仍 鮮為人知,其中兩種的繁殖地現在仍未被發現, 因此其分類在本質上有複雜性。 鋸鸌類群包含 Pachyptila 屬中 6 個外個外型 相似的鳥種以及藍鋸鸌 (Blue Petrel/Halobaena caerulea)。Pachyptila 屬內到底有幾個完全獨立 的鳥種有許多爭論,從 3 種到 6 種都有,共有
鸌科世界分布圖 (HBW)
足以考慮分離,但牠們無疑地都屬於鸌科。主要 的問題是,如何釐清這些類群內部的相互關係, 以及有多少型態是真正的獨立種。
14 種型態被確認。全部分布於南冰洋 (Southern Ocean),外觀都很相似。藍鋸鸌是 Halobaena 屬 唯一的鳥種,羽色與 Pachyptila 屬鋸鸌非常類 似,但其某些生物學性狀有所不同。牠曾被歸入 4 個類群中的每一類。 水薙鳥 (shearwater) 是另一個分類很複雜 的 大 類 群, 包 含 Procellaria 屬 的 4 個 鳥 種、 Calonectris 屬的 2 個鳥種和 Puffinus 屬 15~20 個 鳥種的 34 個型態。有些鳥種半連續性地繞著 地球成帶狀分布,顯示其可能曾經棲息於以前 環繞地球的中部海洋 (Middle Seas),涵蓋現在 的地中海和加勒比海。當陸塊漂移隔離了不同 族群,啟動了各地區的演化適應過程,導致各 族群彼此間之生物隔離 (biological seclusion) 現 象,最終造成鳥種分化。有個案例涉及普通鸌 (Manx Shearwater/Puffinus puffinus) 及其相關之 鳥種類群,牠們從前被視為同種的不同地區族群 (conspecific geographical replacements),但是現 在較常被分離成多個不同的獨立種。相反地,小 鸌 (Little Shearwater/Puffinus assimilis) 和奧杜邦 氏鸌 (Audubon's Shearwater/Puffinus lherminieri) 有各種不同的型態分布於廣大區域,分別維持著 7~8 與 9~11 個亞種。
鸌科 16 屬 92 種 / 臺灣 6 屬 9 種 * 暴風鸌屬 Fulmarus 2/1
- 北方暴風 F. glacialis Northern Fulmar 海 / 迷
* 圓尾鸌屬 Pterodroma 33/1
- 白腹穴鳥 P. hypoleuca Bonin Petrel 海 / 稀
* 燕鸌屬 Bulweria 2/1
- 穴鳥 B. bulwerii Bulwer's Petrel 海 / 普
* 擬燕鸌屬 Pseudobulweria 4/1
認識鸌科鳥類
5
- 黑背白腹穴鳥 P. rostrata Tahiti Petrel 海 / 迷
*Calonectris 屬 3/1
- 大水薙鳥 C. leucomelas Streaked Shearwater 海 / 普
* Ardenna 屬 7/4
- 肉足水薙鳥 A. carneipes Flesh-footed Shearwater 海/迷 - 長尾水薙鳥 A. pacifica Wedge-tailed Shearwater 海/稀 - 灰水薙鳥 A. grisea Sooty Shearwater 海 / 稀 - 短尾水薙鳥 A. tenuirostris Short-tailed Shearwater 海/稀
形態Morphological Aspects
型態反應其生活方式,鸌科和其它鸌形目 鳥類有很多相似處,是非常有海洋特色的一目, 高度適應遠洋生活。 鸌形目最引 人注目的特色是 嘴喙長有倒鈎、 具外鼻管,由一 片片角質層的集 合體,角質層的 ↑克氏猛鸌頭 排列方式常用於 部肥厚,嘴喙 辨識。嘴端尖銳 略長,尖端鈎狀;鸌形目 鳥類共同特徵是嘴喙上方 具鋒利邊緣幫助 有條管子包住鼻孔 處理難纏的海洋獵物,類似的構造也常見於其 它海洋性鳥種。除信天翁外,鼻孔均於嘴峰頂 端,外觀有些僅 1 孔,2 鼻孔軟骨組織長在內 部。管狀鼻專為嗅覺而發展用來尋找食物,以遠 距離嗅到隨風而來食物的氣味,這樣的嗅覺也 用以在暗黑群聚地中找到巢洞;此外,此目鳥種 特徵是具特殊體味,羽毛甚至繁殖季時產生的 食糜胃油味道也是。 鸌科羽色不鮮明, 多為白、灰、灰藍、棕和 黑的組合,飛羽暗色。 雌雄鳥羽色並無不同, 但雌鳥體型較小較輕。 ↑鸌科鳥類羽色對比強烈,多是體上暗黑、 體下白,用來偽裝,使獵物難以發現飛在上 方的獵食者。圖為灰背鸌
6
2017 NOVENBER
暴風鸌類群 ▎體型大小變異大,巨鸌約 5 公 斤、雪鸌僅 250 公克;羽色差異大:雪鸌全白, 南非鸌是黑白,巨鸌亞成鳥全黑,北方暴風鸌 的太平洋亞種 rodgersii 黑色。2 種巨鸌像小型 的信天翁,翼展可達 2 公尺,牠們是此科中唯 一可站立而行走自如者。覓食時,用巨大有力 嘴喙撕開海豹、鯨魚、企鵝屍體的厚皮。雪鸌 全白羽色,體重差異超過 50%,翼展差異超過 25%,因此有分為 2 種鳥的推論。 蠅鸌類群 ▎體型大、長翅,大部分鳥種體上暗 色、有灰或白點斑,體下及臉白色,很多鳥種 胸或頸有特殊條紋。燕鸌屬 2 種鳥和圓尾鸌屬 的一些鳥整體暗色,有些在翅膀有較淡色區; 燕鸌屬有特別長的楔型尾,圓尾鸌屬的尾巴 短且圓,尤是大型鳥種。蠅鸌類群嘴喙粗短鈎 狀、邊緣尖銳,用來捕抓及咬斷小魚和烏賊。 同時牠們在陸地上很笨拙,大都在夜間才回訪 巢洞。
鋸鸌類群 ▎體上藍灰,體下大部分白色,在翅 上有明顯暗色 M 型標誌。嘴喙上半部有許多 薄片,用以濾過水流留下小浮游生物為食;鋸 鸌類群嘴喙形狀及大小差異大,應與食物和覓 食技巧有關。另一為吃食浮游生物的演化是嘴 喙下半部的皮膚可擴張成喉囊,用以帶食物餵 雛。鋸鸌類群有相對短而小的翅膀,在陸地上 行動很笨拙,為了安全常夜色全黑時才回訪巢 洞。 水薙鳥類群 ▎體長差異很大,小鸌 25 公分, 白頦風鸌 (White-chinned Petrel/Procellaria aequinoctialis)55 公分、翼展 140 公分。依羽色可 區分為 2 群,反應出不同的飛行及覓食習性。 較常飛行的鳥種,活動距離較長、邊飛邊覓 食,有較長的翅膀與尾羽,鳥種有 Calonectris 屬及大部分的 Procellaria 屬成員,以及長尾 水薙鳥 ( 曳尾鸌 ) 和灰背鸌 (Buller's Shearwater/Ardenna bulleri)。較喜逐水性的有灰風鸌 (Grey Petrel/Procellaria cinerea) 及 大 部 分 的 Puffinus 屬,有相對較短的翅膀和尾羽、較結 實的身體。Shearwater 的嘴喙較前述數種來得
細長、彎鈎較短,於嘴喙上方有明顯開啟的鼻 孔。Procellaria 屬羽色大多棕黑、頭上有少數 白斑、翅膀有較白區域,除灰風鸌上半部灰、 下半部多白色。 鸌科所有成員都擅飛,以長且硬的翅膀交 互拍翅與滑翔,較大型鳥種會像信天翁一樣翱 翔,但大型鸌大多在陸地上覓食、且可較長時間 持續拍翅飛行,而在陸地或海上起飛時都比信 天翁更敏捷。 暴風鸌類群 ▎會在陸地或海上不同高度御風 側飛滑翔數小時,中間只偶拍翅膀,因卓越的 飛行能力,可以在狹窄懸崖邊著陸甚至築巢。 在水上甚至是在非常艱困的海上,也非常輕巧 活躍。南極鸌和南非鸌的飛行拍翅膀更多且滑 翔路程較短;雪鸌不常出現在水上,卻常在浮 冰上遊蕩。 蠅鸌類群 ▎飛行非常快速,有時低飛掠過水 面,有時又直上天空;結合快速拍翅和大量滑 翔,腕骨明顯彎曲、保持角度向前飛行;在平 靜天候則慢慢拍翅滑翔、較少高飛直上,常飛 行覓食,少潛入水中,偶而降落水面。 鋸鸌類群 ▎飛行活躍但飄忽不定、彎彎曲 曲 花 招 百 出 且 速 度 很 快, 如 燕 鋸 鸌 (Fulmar Prion/Pachyptila crassirostris) 獨特的翻滾飛行 (looping-the-loop)。牠們用薄片般的嘴喙剪水 覓食,有些如南極鸌使用水上滑水飛行 (hydroplaning) 特技。 水薙鳥類群 ▎較大型且在波浪上空滑翔費力 甚小,利用不同水平面上的風速差,和信天翁 的動態翱翔相同,比信天翁更敏捷、但拍翅次 數較多,在絕對平靜的天氣時可能被迫在水面 上歇息。較小且喜逐水性地在強風下飛得快、 範圍寬,常可看到暗色上半部和白色下半部交 替出現;微風時拍翅低飛水面上、再搭配頻繁 的滑翔,穩定快速地前進。
鸌科大部分成員在陸地上都無用武之地, 因腳柔弱腳且長在身體後方,完全不適合走路; 無法正常走路,將身體重量改由胸部支撐、在翅
↑鸌科鳥類之飛行方式-動態盤旋,在強風中飛到高處後利 用地心引力,遠距離慢慢滑翔到水面,然後再轉向強風, 增加速度,再次到達高處,重複同樣的動作。用此方式飛 行幾英哩而不用拍翅。上圖為側面之飛行路徑;下圖為飛 向觀察者時所見。圖為圓尾鸌屬
← 鸌科鳥類之飛行方式-傾斜 盤旋,在一個波浪掃過水面時 迫使上面的空氣往上流動,這 微小的上升氣流就足以讓這隻 水薙鳥維持在空中而不需拍動 翅膀。牠就像乘著氣墊,可以 無止境地衝浪。圖為大水薙鳥
← 鸌科鳥類有較大的翼載(wing-loading) 需要較高的飛行速度才能起飛與維持在空 中。由於翅膀窄長,快速拍動不易,難達 高的速度,所有鸌科鳥種在平靜無風時都 必須在水面奔跑才能起飛
膀幫助下發展出自己的行動方法。 多數鳥種的換羽所知甚少,一般在繁殖後 進行完全換羽。初級飛羽由長到短採降冪 (descendantly) 進行,可能同時換很多根,雖然飛行 能力受影響,但還不至於到無法飛行程度。大型 鸌科雌鳥於下卵時開始換羽,但育雛後會暫停, 較小型的雌鳥約在 2 個月後開始換羽,且不需要 暫停。
棲息地Habitat 鸌科是真正的海鳥,大部分時間在海上,因 此外表型態及生活方式都是因應海而生。相對 於陸地,對海洋的適應相當一致,只是水溫、鹽 分、主要漁獲有些許不同,因此同區域可適合 2 種相當不同需求的鳥。 暴風鸌類群 ▎較喜歡涼爽或冰冷的水域,此
類水域食物特別豐富;有時會跟著冷水流進入 溫帶和亞熱帶,常可在加拉巴哥群島和赤道附 認識鸌科鳥類
7
近看到南非鸌,但在這些區域牠們的漁獵場有 限。許多鳥種常出現在海岸附近,如 2 種大型 鸌沿著海岸線尋找海豹和企鵝屍體,但雪鸌和 南極鸌很少遠離冰區到這裡遊蕩。2 種暴風鸌 和南非鸌更是遠洋性,散布範圍涵蓋大洋水 域。此類群因日行性,讓牠們可以在開放地築 巢,如懸崖和岩石斜坡,因此比其它鸌科有更 多的巢區可選擇。 蠅鸌類群 ▎高度遠洋性,在遠離大陸的地方 出現,世界許多海洋都可發現,不同區域可發 現不同鳥種。因在陸地上處劣勢,鳥兒慣於只 在島嶼沒有掠食者情況下的夜間才回巢洞, Pterodroma 屬的某些鳥種會在開放處築巢,且 白天造訪群聚地,但不常見。 鋸鸌類群 ▎喜居於南半球的溫帶、亞南極區和 南極區,屬高度大洋性、深入遠洋,甚至在南 極浮冰區都可看到。因主食浮游生物,牠們會 到生物匯聚的地點。在鬆軟土壤或泥炭土挖洞 繁殖,通常位於險峻岩石坡、火山岩地和懸崖 地點。 水薙鳥類群 ▎是同一類群中對棲地需求最廣泛 者,分布全世界各大海洋,由熱帶、到南、北 半球高緯度地區都有,很多鳥種都是跨赤道的 遷徙者大部分僅繁殖時才會上岸,特別是較大 型、飛行力更好的鳥種,常在大洋水域活動, 在某些區域會吸引大量鸌科和海鳥聚集,這些 區域的食物豐富、也是拖網漁船活動地,同時 也有鮪魚或鯨魚會將魚兒趕到水面上,這都影 響到牠們的分布。
一般習性General Habits 大部分鸌科都是群居,成小或大族群,尤其 在食物豐富的地方聚集大數量。很多鳥在漁獲 地跟著拖網漁船可以輕易取得食物,吵雜混戰 爭食被丟棄的魚和烏賊。 典型的群聚現象是組成大、甚至超大的覓 食族群,同種間會有相當多互動;混群並不常 見,雖然在相同島嶼上會有多種鳥一起覓食,但
8
2017 NOVENBER
常會在不同區域,彼此不會互動。 日行性的鳥築巢於開放地,會進行領地防 禦、會有一連串情緒及企圖的展示行為。相反 地,夜行性鳥種常築巢於洞穴,方便白天藏身, 同時也因不擅長 在陸地上移動。 與同類的溝通不 靠視覺可見的展 示行為,而是靠 聽覺與觸覺的信 ↑夜行性鸌科鳥類在洞穴中築巢, 號、或使用敏銳 由於在陸地上行動笨拙,成為許多 嗅覺。這些鳥種 動物的獵物,利用洞穴築巢多於夜 間進入巢穴。圖為普通鸌 在陸地上是夜行 性,包括鋸鸌群、大部分的蠅鸌群和水薙鳥類 群。 演變為夜行性主要原因是易受攻擊,牠們 只能爬行或艱難地走動,遇到行動力佳的掠食 者很難自我防禦,如海鷗、烏鴉、猛禽;事實 上,很多群聚地都有大型鷗科不斷巡弋,損傷慘 重,因此在黑夜掩護下才上岸。雖然在陸地上有 夜晚的限制,但海上活動卻未必遵守此原則;很 多鳥種在夜色全黑時回巢洞,所以僅白天中午 才會在海上出現。但如果食物是水面上的烏賊, 就要在夜晚覓食。
鳴聲 Voice 在海上安靜,但晚上造訪繁殖地時相當吵, 會發出刺耳叫聲讓人聯想到燕鷗的吱吱聲、紅 隼的笑聲、和雨燕的尖叫聲。飛越巢洞時發出高 頻的、吱吱響的叫聲,每種鳥有牠獨特的語彙。 在地面會有不同的輕哼聲或咆嘯聲,最特別的 是巢洞旁多樣的嗚咽聲,常伴隨少數喉音。 其它鳴叫聲有多樣的咯咯聲、喉音、嘎吱 聲以及哨聲,哨聲在鳥兒飛越群聚地或於巢洞 內發出。聲音一般是對配偶、或對巢洞鄰居的回 應,尤其是下卵前那段時間,配對的伴侶會在巢 洞內花數小時進行二重唱。證據顯示,那些研究 較多的鳥種,不同個體、不同性別、不同族群在 聲音和曲目上有不同的表現。整體來說,繁殖初 期叫聲會較緊張,尤其是晚上,主要是日落後及
黎明前的幾小時,白天較稀少。
食物和覓食 Food and Foraging 因在陸地上顯得笨拙,對水產情有獨鍾,所 有鸌科都喜歡海上覓食。覓食方法與食物種類, 都和鳥種的外表型態有關係。 暴風鸌類群 ▎巨鸌是高度機會主義,主食海豹 和企鵝的腐肉,沒有腐肉時,在繁殖季改吃磷 蝦,冬天則吃魚和烏賊。雌雄鳥大小不同和食 物差異有關,較小型雌鳥會被優勢雄鳥趕走, 因此主要吃較多水生活物。巨鸌大部分食物都 在陸地附近海岸取得,在鸌形目中算是異類, 牠們靠強壯雙腳站立、用有力嘴喙撕開屍體的 皮膚,有時腐屍附近可聚集數十隻鳥。北方巨 鸌也到經濟漁場覓食,和信天翁、其它水薙和 鸌競爭,撿拾被丟棄的魚雜碎。 暴風鸌經常坐在水上使用「水面攫取」取 得浮游生物為食,除了白天晚上也覓食,大量 集結在漁船周圍和豐富食物旁。 南非鸌在漁船後聚集上百隻、在水上坐 著,用非常獨特的姿勢啄食前面和旁邊的食 物,而有「南非鴿 (Cape Pigeon)」的俗名。這 三種常飛行覓食,「蘸取 (dipping)」或潛水攫 取食物。僅雪鸌相當勉強降落水面,較喜在大 冰塊上休息。 蠅鸌類群 ▎食性所知甚少,僅知烏賊是主食, 再加上小魚、腐肉、和其他無脊椎動物;此類 群特徵是飛行覓食,飛行時用「蘸 (dipping)」 捕食,很少降落水面也不潛水。常在大沙洲附 近集體聚集,但很多鳥種單獨覓食。 鋸鸌類群 ▎主食浮游生物,尤其磷蝦、烏賊 和魚。三種較大型鳥種,鴿鋸鸌、中嘴鋸鸌和 闊嘴鋸鸌,於嘴喙上半部有梳子狀構造可以濾 食。此類群典型的覓食方式是坐在水面上濾 食,有些會使用特殊的「水上滑水飛行」技 巧,輕輕地降落水面、雙腳快速在水面上滑 行、雙翅展開、嘴喙甚至整個頭潛入水中。較 小型種類,如細嘴鋸鸌也會在水上使用「水面 攫取」、或飛行時輕點水面、或「蘸取」。食
性類似,較大部分是魚和烏賊。 水薙鳥類群 ▎因分布區和遊蕩區寬闊,食物更 多樣、範圍更廣、時間更長、區域性特定食物 更豐富。一般吃甲 殼類、魚、烏賊、片 腳類和無脊椎動物 很多鳥也跟著漁船 撿拾被丟棄的魚雜 碎。有些可潛水超 ↑水薙鳥主要在水面上獵食; 有些鳥種會潛入水中追逐獵 過 20 公尺深,利用 物,利用半張開的翅膀滑水前 翅膀在水下游行, 進。有些潛水,有些甚至從數 英呎空中直接衝入水裡。圖為 與海雀一般。大部 灰水薙鳥於水面往下凝視,翅 分可自空中插入水 膀半張,準備下潛 下淺處追擊,另外 「水面攫取」也是此類群常用的方法。 有些鸌形目主要在夜暮時分覓食,尤其是 以浮游生物和上下垂直遷動烏賊為食的鳥種。 管鼻的鸌形目嗅覺發達,用來定位食物,實驗證 明牠們被海上散落各處氣味很重的食物從下風 處吸引來,靠嗅覺偵測食物的能力對夜間覓食 非常有用。
繁殖 Breeding 鸌科和大多數鸌形目鳥種一樣會形成繁殖 期的大集結在避免掠食者的地方。多數鳥種大 量集中在少數傳統繁殖地,僅少數分散多處。群 聚地點非常重要,因大部分時間都在海上,僅夜 晚才會在陸地上聯繫。在陸地比在海上笨拙,但 因大量集結的安全性,加上吵雜的打鬥爭取巢 洞與伴侶,牠們克服了對陸地的恐懼。 許多群聚地巢洞密度高,數量驚人,同類彼 此干擾也會造成繁殖失敗。巨大的繁殖集結,有 時高達百萬對。如短尾水薙鳥在澳洲南部和塔 斯馬尼亞島超過 600 萬對,大鸌約 600 萬對築巢 在 Tristan da Cunha( 南大西洋的一個群島,是英 國海外領地 ) 和 Gough Island( 火山島 ),灰水 薙鳥在 Snares Islands( 南極海隸屬於紐西蘭的群 島 ) 海港的大群聚地超過 250 萬對。相反地,此 科也有稀有海鳥,但巢數僅零星聚集不足以成 為聚落,如北方巨鸌都僅一個巢,而南方巨鸌成 認識鸌科鳥類
9
小群繁殖、但巢位保持一定距離。 鸌科均一年繁殖一次,但也呈現不同緯度 對食物季節性的變化。熱帶地區鳥種,如加拉巴 哥群島的奧杜邦氏鸌能 9~10 個月繁殖一次。有 些鳥種在冬天繁殖,但大部分都在當地的春夏, 部分熱帶鳥種下卵時間不規律、全年都可能。一 旦個體開始進行第一次繁殖,正常的話會連續, 但有些鳥種會中斷休息幾年,這幾年不繁殖也 不回群聚地,在接下來幾年又恢復正常繁殖。 鸌形目要幾年才性成熟,最小的鸌約 3 年 第一次繁殖,有些暴風鸌群則 12 年,大部分約 5~6 年。很多未成年鳥在繁殖前就會開始尋訪群 聚地,第一次尋訪在季節末、之後就慢慢提早, 這麼做是熟悉群聚地的結構,以及繁殖成鳥的 行為。這些鳥在開放處的陸地外過夜,直到開始 挖掘自己的巢洞或佔據空巢洞;之後頻繁造訪該 地、驅逐入侵者,這是獲得配偶的重要過程;新 配對者會花很長時間在巢洞內,有時幾乎是開 始繁殖前的整個季節。 開放處築巢者僅少數,巨鸌築成大草堆。或 堆疊小石頭在頂端留個淺洞;暴風鸌築巢在懸崖 邊緣或岩石裂縫中。 巢洞繁殖者會用嘴喙和腳挖洞,或使用棄 置的野兔洞,有鳥種也選擇天然洞穴。洞穴長度 由 30 公分到近 4 公尺,有坡度且彎曲,尤在濕氣 重的地方更明顯,大鸌巢洞入口處有一急轉彎。 有巢洞配備簡單排水系統來防止淹水。洞穴入 口後會有不同的通道,每個通道由不同對使用, 巢室大且空曠,會有樹葉、小樹枝、羽毛和小碎 片;有些鳥種的入口處會有排遺、羽毛和擺放植 物。 除非連續繁殖失敗,否則相同配偶會重複 使用相同巢位,紀錄顯示同一對北方暴風鸌曾 使用相同地點 25 年。如繁殖初期配偶沒有出 現,存活那隻會再次配對,幸運時當個繁殖季就 可成功。巢位是配偶的會面點,先抵達者在此耐 心等待配偶回來。 鳥在下卵前提早開始拜訪巢位,目的是巢 位防禦、領域防衛,也有助於維持配對關係。下
10
2017 NOVENBER
卵前幾週,常見配對者在巢位進行長長的二重 奏、互相理毛和交頸,此時是領域衝突最緊張的 時候。 展示行為多樣,蠅鸌群日行性的黑翅圓尾 鸌巢位在洞穴深處,有精細的交配飛行,配偶進 行一系列的空中追逐,包括高速俯衝、盤旋而 上,伴隨著吵鬧且刺耳的鳴叫。如是陸地夜行性 鳥種多是尖叫聲和簡單的展示飛行。 暴風鸌類群使用「搖擺頭 (Head-waving)」 和「咯咯展示 (Cackling-display)」防禦領地,還 有大的嘶嘶聲及各樣刺耳聲音。對同種或其它 鳥使用吐油技巧來保護巢位,其它日行性鳥種 則較常用來對付掠食者。牠們長時間在群聚地 上方來回飛尋找巢位或配偶,或在巢洞附近巡 弋,已建立領地者則使用「搖擺頭」及吞嚥動作 來回應這些潛在的競爭者。巢位競爭,大鸌使用 儀式的、積極的展示行為,但不會有真正打鬥: 巢位擁有者張開翅膀、尾羽打開向前、頭左右大 幅度擺動。發展、維持、加強與配偶關係的作法 有彼此互相擺頭、輕咬、發出咯咯聲、理毛;常 常進行「相互啄咬嘴喙 (Mutual-billing)」。 夜行性鳥種,天剛黑時開始飛越群聚地,飛 過自己巢洞時叫得很大聲,最後得到配偶呼應。 個體在聲音和鳴叫曲調有差異,可幫助飛行中 找到自己巢位,一旦找到,即會降落在附近然後 走到入口。有些鳥種將整個地道當作領地,用鳴 叫聲、嘶嘶聲、及嘴喙張開的威赫性姿勢來擊退 入侵者,但常見只是防禦巢洞、彼此分享同一個 入口不會有衝突。剛開始,兩隻或兩對鳥爭奪巢 洞時,也許會有實質的打鬥,僅能使用嘴喙,這 有力的武器偶也造成傷害,大部分鳥種不會使 用唾吐來解決領地衝突。 大部分求偶行為都在洞內進行,鸌科所有 成員的配對儀式相當簡單,多數是「交喙 (Billing)」,伴隨著油流下嘴喙以及互相理毛,雌雄 鳥會發出一連串長長的鳴叫。 交配後兩鳥會回到海上覓食增重,接著要 進行長時間在陸地上築巢、護衛和配對,現在必 須為下卵及長時間坐巢做好準備。這段蜜月期
約持續兩週,配偶其一、大部分是雄鳥會短暫造 訪巢洞,才不會被其它探勘鳥視為無主空洞。 產卵,多數 1 顆大而白,重量視雌鳥體重而 異,平均約體重 12~16%,比例最小者是最重的 巨鸌約佔體重 6~8%,比例最大者是最輕的鋸鸌 類群和某些蠅鸌類群佔 20~24%,只有健康的雌 鳥、有豐富的覓食才能產下較重的卵,同一隻雌 鳥不能一季產兩顆,僅在一個繁殖季因配偶改 變才會發生,如一個巢洞有兩顆卵應是不同雌 鳥產下。 雌雄鳥均坐巢,每隔幾天換班,平均 2~14 天,視食物取得易否、覓食地點遠近、夜行性鳥 種對月夜亮度的需求強度等影響。通常是雄鳥 進行第一班任務,但北方暴風鸌是雌鳥第一天 坐巢、接下來 7 天由雄鳥,後約 3~4 天輪流一 次,到最後階段每 24 小時輪流一次。坐巢期長 短和體重有關,大的鳥種約 6~9 週。卵對酷寒有 忍耐力,胚胎縱然坐巢中斷多天也不會胎死蛋 中,因此可以隨時回到孵化狀態;這情形使坐巢 期明顯拉長,如普通鸌平均 51 天,中斷者 63 天 才孵化。 初生雛鳥有短而柔軟絨毛包覆,純白到不 同程度的灰黑色。至少一隻親鳥持續照護 2~20 天,只要雛鳥可以調整自己的體溫,親鳥就離開 僅餵食才回來。親鳥先在前胃消化產生油狀食 糜物後、再餵食這些半消化食物。高油脂、具氣 味的油狀物常呈綠色,是成鳥多天覓食後,儲存 給雛鳥所需的食糜。這食物讓雛鳥很快變胖,在 長羽完成前會超過成鳥體重 10~20%,所以雛鳥 耐餓力強,而能應對親鳥找到足夠食物、順利帶 回、自己吃飽後方能餵雛等阻礙。長羽要消耗能 量,肥胖的雛鳥體重逐漸下降,親鳥仍如常餵 食,待長羽完成親鳥即不再餵養,此階段已比親 鳥重;但雛鳥還留在巢洞內等著被餵食,完全不 知已被停止照護。因深居開放式巢洞盡端,本能 驅使牠們學飛,花很多時間練習拍翅,夜晚在巢 洞外面練飛,上百隻飢餓的雛鳥遍布群聚地的 巢洞入口,使勁地鼓動翅膀飛行。白天躲在巢洞 中,突然某天夜晚,約是被遺棄的 6~15 天後, 即自行出海覓食。
長羽期是牠們一生中最危險時刻之一,要 自行找到出海的路、又沒有飛行經驗,特別的是 於洞中出生,因此較偏好夜間飛行。有些群聚地 直接通往海邊,對缺乏技能的幼鳥不是大問題; 但有些種類深入內陸位於山坡或森林地,有時 需飛行 30 公里以上才能到達海邊,最先等待牠 們的是大量掠食者,如海鷗、賊鷗、鴉科和猛 禽;順利出海者,又會被人類明亮燈光吸引,最 終死在貓狗口中、或被車子輾斃;最後還得捱過 惡劣天候考驗,可真命運多桀。 繁殖孵化成功率相當高約 50~80%,雛鳥 60~100% 順利長羽,顯示群聚可降低被掠食;外 來鼠和貓會降低繁殖成功率甚至為零,殺戮成 鳥也降低繁殖鳥口。除了築巢地有嚴重掠食者 外,鸌形目成員還算長壽,已知許多個體超過 30 年,許多種有 95% 平均年齡為 15~20 歲。
移動 Movements 鸌科移動性強,多數鳥種進行幾千公里長 途且複雜的遷飛,因此整個族群會在一起好幾 個月;其它鳥種會整年待在群聚地附近水域,僅 擴散到鄰近區域;有些鳥種不同年紀會有不同的 遷飛行為,年輕的遊蕩較遠較寬,繁殖的成鳥則 在幾天內可回到群聚地的範圍內,在非繁殖季 也可偶而造訪。 許多水薙鳥在亞南極島嶼築巢、在年度遷 飛時抵達亞北極區,橫跨約 120 度緯度。藉由盛 行風,僅需很低的能量就可移動。牠們先飛向海 洋的迎風面,接著享受最大的背風區,然後完成 一個寬廣的小迴圈;牠們藉著 8 字型飛法,達到 最長路程、且持續有側風加持,花小力氣達到長 距離。 其它鳥種則有較特定區域,不會延遲且較 直接,如普通鸌離開大不列顛,數星期後到達度 冬地南美洲東邊外海。一隻在威爾斯 Skokholm 繫放離巢的年輕鳥 17 天後出現在 1 萬公里外的 巴西外海。但鸌科很多鳥種只在繁殖季後擴散 四處遊蕩,也涵蓋不尋常的區域。 鸌科具自動導航能力,引領著找到出生地。 因個體繁殖需求,必須於特定時間內返回巢區, 認識鸌科鳥類
11
實驗將牠們由群聚地 Skokholm 捕獲後到不同地 方野放,記錄返回時間:1 隻 12 天由蘇格蘭東邊 外海 Isle of May 返回,約 1,400 公里,路線為海 路;兩隻各 11 天和 12 天由 Faroe Islands 回返; 許多鳥被野放到活動範圍外的地方,都找到回 家的路,有 4 隻 10~15 天由瑞典回來;1 隻 13 天 由波士頓橫越大西洋,超過 5,000 公里;1 隻由 威尼斯 13 天飛了 6,000 公里,飛越直布羅陀海 峽,直接飛越陸地有 1,500 公里。
ed 為德文的 Kapazitätsgrenze(capacity limit),指 當地環境的承載量;R-selected 為 rate,growth rate 成長率 ),繁殖成鳥死亡後,族群無法穩定 成長,如此鳥口很快會崩盤,第一批大量未成熟 及非繁殖鳥很快補足數量,最初幾年看不到族 群明顯變化,但只要樹幹都被占據,就不會有新 鳥進駐。復育之路緩慢且艱鉅,縱然可以幾季成 功築巢,但距離子息性成熟及繁殖還是需要幾 年的時間。
年輕鳥比成鳥移動更遠,常是該鳥種不常 到的地方。北方暴風鸌橫越大西洋北部,由不列 顛到紐芬蘭島、由格陵蘭到葡萄牙。巨鸌長羽後 會隨著風向往東,在幾個月內巡迴南冰洋一圈, 如此大範圍移動偶而也會遊蕩超出正常活動區 域,如一特殊案例:1 隻 Skokholm 繫放的普通 鸌 14 個月後出現在 16,675 公里外的澳洲。
最近幾年在海鳥繁殖島嶼上已陸續移除外 來哺乳類,著名成功案例是紐西蘭外海的許多 島嶼、塞席爾群島和加拉巴哥群島,但還有長路 要走。
少數鳥種和特殊棲地緊密連結,因此相對 不會離開太遠,鸌科中的特例有雪鸌和南極鸌 離不開浮冰,僅少數特例因惡劣天氣和強風將 牠們帶離南極。
生息與保育Status and Conservation
鸌科狀態非常兩極:至少 15 種有超過 100 萬對的繁殖鳥,有些鳥種則在滅絕邊緣徘徊。有 些不為人知的分類模糊鳥種是受脅最嚴重者, 目前有 19 型被列入紅皮書 ( 其中有 2 種亞種 ), 還有 5 種已列入幾近受脅名單。 數量明顯下降有個共同原因,就是人類開 發、外來哺乳類入侵和棲地惡化。 有些鳥種在宣布滅絕很多年後,再次被發 現。如百慕達圓尾鸌 Pterodroma cahow 確信 1621 年前滅絕了,300 年後蒐集到一個標本,1951 年發現在外海小島上繁殖,1991 年紀錄 41 對。 斐濟擬燕鸌 1855 年在斐濟的 Gau 島採集鳥皮標 本,1984 年捕獲第二個個體,後來發現更多記錄 後,該個體拍照後進行釋放,但仍未發現築巢繁 殖地。 目前在規範下,允許對鸌鳥們進行傳統採 集利用。作為 K-selected 的物種 (* 譯註 K-select-
12
2017 NOVENBER
天然掠食佔死亡率很大的部分,地點是一 個重要因素,掠食鳥如海鷗、烏鴉、威卡秧雞和 貓頭鷹,少數如賊鷗在某些群島幾乎吃遍所有 海鳥,最普遍鳥種為:鋸鸌和藍鋸鸌、柔羽圓尾 鸌、白頭圓尾鸌 (White-headed Petrel/Pterodroma lessonii) 和短嘴圓尾鸌、白頦風鸌和灰風鸌、小 鸌和大鸌。賊鷗大部分利用晚上在地上掠食,也 會把獵物由洞中挖出,有些賊鷗親鳥在繁殖季 每晚殺掉 1 至 2 隻來餵養小鳥。 對鸌科而言,棲地被破壞的影響和引進的 哺乳類有相當密切的關聯。 有些鳥種因築巢時間長、覓食地點離群聚 地遙遠、小鳥長期處於無照顧狀態,所以繁殖地 的法令保護和適當管理不可或缺,法令保護應 該也要延伸至鳥本身,嚴格控制鳥卵、雛鳥和年 輕鳥兒之獵捕數量。 這時環境教育是非常重要,漁夫們必須瞭 解長期下來對他們來說這是損失。生態旅遊可 以做為島民們經濟來源的另一種選擇,同時也 意味著成立新的保護區。 近幾年,人類在海上的活動有明顯改變;船 艇活動範圍變大,深入過去無法到達的地方,同 時開發新漁場、使用更有效率的技術;雖然海鳥 只消費少量海生動物,但很容易被人類過度捕 撈這些資源所影響,食物在大洋中分布不均,需 要長途飛行才能找到,有時取得的能量和付出
的成本沒法平衡,就對鳥兒產生負面影響。目前 需特別關注熱帶地區大量捕捉鮪魚導致鳥所需 的小魚缺乏。 捕魚活動於最近幾十年,對很多鸌科有助 益,因尾隨漁船有現成的魚雜及廢棄物作為食 物。很多鸌科鳥廣泛利用這種容易取得的食物, 其鳥口呈倍數成長,且還擴散及群聚到新區域。 雖然目前這些鳥種很興盛,但依賴人類漁業活 動未來可能發生問題。牠們在拖網漁船附近覓 食,仍具威脅,如撞擊漁船、被捕魚器具所傷、 被魚網纏住、或吞下捕魚餌鈎,為了食物被抓, 被當作寵物或只因好玩。每年在北太平洋都有 成千上萬的海鳥,因捕魚或烏賊的漁網而溺死。 雖然鳥種數量眾多,但在數量大幅減少前,應關 注讓可避免的死亡降到最低。 另一個棲地惡化是食物汙染,一般說來,石 油並未對鸌科產生重大威脅,因鳥種是天空活 動性很少降落水面。1989 年 3 月阿拉斯加外海的 Exxon Valdez 漏油災難,造成數千鳥隻死亡,但 調查結果大部分鳥死於飢餓,因此這事件不是 直接歸咎漏油。證據顯示鸌科用牠們靈敏的嗅 覺偵測到漏油,可以避免此類事情發生。縱然這 樣,南半球數量眾多且多樣,那兒油槽船交通不 頻繁,但如果群聚地附近發生漏油事件,勢必嚴 重影響總鳥口數、同時危害鸌科的未來。
鸌科簡介/ 劉華森
⑴ 23~98 公分海鳥。
⑵ 全世界約 13 屬 79 種,分布於所有海洋。 南 半球多樣性最高。4 屬 17 種出現於北美洲海 岸,只有 2 種繁殖。另有至少 6 種迷鳥。 ⑶ 肉食性,主食魚類、甲殼類、頭足類、蝦、軟 體動物。多從水面捕捉或在淺水中涉水覓食。 ⑷ 大多數鳥種集體繁殖,一雄一雌,配偶關係多 數維持終生,喪偶則重新配對。 ⑸ 非繁殖季節多數漫遊於廣大海域;有些長距離 遷飛。有些鳥種在海上大量群聚,有些則獨 居。
⑹ 通 常 5 或 6 齡 開 始 繁 殖 ( 可 能 3~12 齡 或 更 老 )。 ⑺ 懸崖、岸壁或洞穴地面淺凹處為巢,有時襯以 稀疏的植物體。雌雄共同築巢。常使用舊巢。 ⑻ 每窩 1 卵,白色、橢圓形。 ⑼ 通常雌雄均孵卵。6~9( 通常 7~8) 週孵化。每 年 1 窩。 ⑽ 雛鳥晚熟性,出生時身被絨毛。雌雄均顧雛, 抱雛 (brooding)2~20 天。43 天至 19 週離巢。 ⑾ 一般壽命很長,成鳥年存活率常遠高於 90%。 許多個體可能存活 15~20 年。有幾個鳥種可 活過 30 年。最老記錄:>50 年─北方暴風鸌 (Northern Fulmar) 。 資料來源:The Sibley Guide to Bird Life & Behavior
參考資料: 1) http:www.hbw.com 2) http:orientalbirdimages.org 3) BirdLife<www.birdlife.org> 4) ARKive<www.arkive.org> 5) Cornell Lab of Ornithology <www.birds.cornell.edu> 6) 台灣鳥類誌 7) https:zh.wikipedia.org 8) The Sibley Guide to Bird Life & Behavior
鸌科的相關訊息/嚴融怡整理
零混獲、護海鳥,漁署啟動國家行動計畫 引自環境資訊中心 2014 年 6 月 13 日
行政院農委會漁業署於 2014 年公布「臺灣 海鳥國家行動計畫」(NPOA-sea birds),宣示 邁向零混獲目標,包括在高緯度作業的鮪延繩 釣漁船,必須實施相關鮪類國際漁業管理組織 所通過的海鳥忌避措施,其中尤以裝置避鳥繩、 支繩加重或夜間投餌最為有效,至少應選擇其中 2 種防範海鳥誤食餌鈎措施,善盡保育海鳥之責 任。 聯合國糧農組織 (FAO) 於 1999 年通過「避 免延繩釣漁業混獲海鳥國際行動計畫」,要求相
認識鸌科鳥類
13
關國家訂定國家行動計畫,採取措施以降低延 繩釣漁業意外捕獲海鳥。臺灣為全球主要鮪延 繩釣漁業國,擁有 1 千餘艘大小型延繩釣船於 3 大洋中作業。由於延繩釣漁船在高緯度海域作 業時,有可能意外捕獲信天翁等海鳥,為此臺灣 於 2006 年即已公告「減少延繩釣漁業意外捕獲 海鳥之國家行動計畫」,經幾年研究調查,此次 公布更具體可操作的工作計畫內容。
多項措施整合。2010 年美國和日本合作,在南非 專屬經濟水域內作業的延繩釣漁船上,進行 3 合 2 海鳥忌避措施受到關注,研究結果認為,採用 避鳥繩、支繩加重及夜間投繩為最有效方法,成 為海鳥忌避措施之典範。部分漁業組織開始轉 為要求必須至少採取 3 項中的 2 項措施。
鮪延繩釣混獲受創最嚴重族群,以信天翁 科及鸌科海鳥為主。國際鳥盟 2003 年發表報 告,2000 年全球有 22 種海鳥瀕臨威脅,黑眉信 天翁與白頷鸌是最常被混獲的物種,其次則是 漂泊信天翁。這群海鳥大多生活在 3 大洋南緯 30 度以南,以及太平洋北緯 23 度以北之海域,與 鮪延繩釣漁船作業範圍大多重疊,當漁船投放 釣餌時,尚未沉入水中,海鳥會伺機衝向魚餌搶 食,因此誤食餌鉤導致傷亡。
• 在海鳥活動力較弱的夜間投餌,避免混獲海 鳥;
世界各區域性漁業管理組織(RFMOs)中 南方黑鮪漁業(CCSBT)所接觸的海鳥種類最 多,達 18 種,其他鮪類組織漁船作業可能遭遇 海鳥種類約為 10 種。全球目前記錄 60 種海鳥曾 因漁船意外捕獲,尤以表層延繩釣、底層延繩釣 及拖網漁業等漁法影響最大。混獲機率又與漁 業種類、時間、空間、環境及漁船等因素有關。 臺灣記錄年均混獲 3,000 海鳥。依照國際漁 業規範標準,至少須佔漁船總數的 5%,為了觀 察記錄海鳥混獲,全台 60 位觀察員,隨著遠洋 漁船進行觀察紀錄。其中 2 位更是專門針對高緯 度作業漁船,進行海鳥混獲計畫所配置的觀察 員。國際鳥盟至 2011 年最新研究,仍認為全球 混獲數量有約 16 萬隻,而且因為某些漁業資訊 不足,所以認為可能低估。但臺灣混獲數據則由 2004 年推計的 6,142 隻 ( 太平洋 4,215 隻、印度 洋 715 隻,大西洋 1,212 隻 ),持續下降,2007 年總數 3,183 隻,2012 初估為 761 隻。至於是 否為保育計畫奏效,或 15 年來海鳥數量大幅減 少,混獲數量跟著消減,則無解。 經過國際間多項研究顯示,降低海鳥意外 捕獲數量,並非單一忌避措施所能奏效,而需要
14
2017 NOVENBER
忌避措施包括: • 裝設彩帶避鳥繩,亮閃閃的彩帶,讓海鳥驅避;
• 支繩加重,使得繩鉤快速下沉,減少海鳥誤食 的機率。 • 自動投餌機,減少餌繩停留水面的時間; • 動物內臟之丟棄管理,在廢棄的內臟投擲於餌 鉤範圍外,吸引海鳥覓食、減少誤食餌鉤; • 餌料染藍,降低在水中的能見度,減少海鳥搶 食造成的混獲。 不過這些忌避措施尚未使用於上千艘 100 公噸以下的小型鮪延繩釣漁船。對此,漁業署將 於之後針對北太平洋小型鮪延繩釣漁船,進行 相關的研究計畫,釐清海鳥混獲狀況。
延伸參考的混獲海鳥圖鑑 保護信天翁與 鸌 科 協 定 Agreement on the Conservation of Albatrosses and Petrels, ACAP 針對各類常見 遭受混獲衝擊的海鳥 提供野外照片、重要 辨識部位 ( 如各個海 鳥嘴喙造型、鳥喙長 度、未成熟特徵 ) 的 簡明插圖以及國際上海鳥保育 的相關單位組織等資訊,提供 遠洋漁業工作者或是對海鳥有 興趣者做觀察海鳥的參考。
科鳥類與人類的關係
資料來源:The Handbook of The Birds of The World 人類的開發利用是過去造成幾個鸌科鳥種 極度稀少的元兇,現在仍然如此。由於在陸地上 非常脆弱,又大規模集體繁殖,可能只有少數幾 個棲息於海島的鳥種未曾受到人類的剝削。有 證據顯示,紐西蘭的毛利人、北極地區的愛斯基 摩人、早期的加勒比海人與波里尼西亞人和許 多其他文明的原住民祖先,早在白人移民到來 之前,就已開發利用鸌科鳥類;而在歐洲部份地 區,採集海鳥也是久遠的重要傳統。即使到了今 日,每年仍有超過 6 萬隻短尾水薙鳥的雛鳥在塔 斯馬尼亞 (Tasmania) 被捕捉;在崔斯坦 • 達庫 尼亞 (Tristan da Cunha)( 譯註:南大西洋英國屬 地,世界上最偏遠而有人居住的離島 ),每年也 有超過 5 萬隻大鸌雛鳥被定期捕捉。鳥蛋和雛鳥 的貿易在許多地方仍佔重要地位:紐西蘭外海幾 個島嶼的灰水薙鳥、維德角 (Cape Verde Islands) 和馬德拉 (Madeira) 的史氏猛鸌及小鸌、以及加 勒比海的奧杜邦氏鸌等。 人類的直接開發利用對某些蠅鸌、水薙鳥 和暴風鸌的影響特別顯著。蠅鸌主要被抓來當 食物,對成鳥的危脅最嚴重,其族群數量已快速 下降;對水薙鳥和暴風鸌的剝削更為徹底,歷史 上,蛋、雛鳥和成鳥都曾被系統性地採集。但 這種行為很快被證明不合經濟原則,因為其族 群數量會大幅減少。因此後來只捕捉肥壯的幼 鳥,利用其羽毛、絨毛、肌肉、脂肪和油脂。現 今在塔斯馬尼亞,被當地居民稱為羊肉鳥 (muttonbird) 的短尾水薙鳥幼鳥的羽毛和絨毛被用來 當椅墊襯料和製造睡袋;脂肪在商業上被用作 乳牛的副食品;而其油脂則受到製藥業的廣泛 使用。水薙鳥幼鳥的肌肉主要被醃製販賣當食 物,但在崔斯坦 • 達庫尼亞也被用來當捕魚的 魚餌。幸好,現在許多地區已制訂嚴格的法律來 管制這些傳統的行為,例如塔斯馬尼亞規定只 能抓取幼鳥,且需有執照的人才能在每年特定
文/劉華森譯 的一個月的時間內為之。在紐西蘭,捉鳥的權利 是世襲的,只有毛利人才能擁有。 Fulmar( 暴風鸌 ) 的名稱來自冰島語,意思 是「臭鷗 (foul gull)」,指牠們胃裡油脂的霉臭 味;同樣的原因,有幾種鸌鳥 (petrel) 被水手們 稱為「臭鳥 (stinker)」,特別是巨鸌;而通常指 Pterodroma( 圓尾鸌屬 ) 鳥種的 gadfly-petrel,使 用 gadfly( 牛蠅 ) 的名稱,暗示似乎有一股力量 驅使這些鸌鳥在海浪上方大弧度快速飛行,像 在驅趕牛蠅一樣。Shearwater( 水薙鳥 ) 的名稱則 源自牠們的飛行習性,牠們總是高飛在水面上 方,然後飛進波谷,從波浪一邊飛到另一邊,翅 膀與水面垂直,像在薙水一樣。 另外幾個鳥種的鄉土名稱令人驚奇:白頦 風鸌被稱為「鞋匠 (Shoemaker)」、灰風鸌被稱 為 Pediunker、長尾水薙鳥被稱為「哀鳥 (Moaning Bird)」。百慕達圓尾鸌、紅紫圓尾鸌和黑頂 圓尾鸌都有有趣的標準方言名稱,分別被叫做 Cahow、Taiko 和 Diablotin( 意思是小惡魔 )。在 好望角大量棲息、但不繁殖的南非鸌,在當地被 稱為「海角鴿 (Cape Pigeon)」,說牠們在水面 上啄取食物的動作像鴿子;同時也被叫做 Pintado Petrel( 斑鸌 ),因為其上半身好像塗上西洋棋盤 黑白相間的圖案;牠的屬名 Daption 是由 Pintado 字母重組而來,似乎有些虛幻。最後,有些鳥 種,特別是鋸鸌,被稱為「鯨鳥 (Whale Bird)」, 因為牠們經常與鯨魚一起出現,牠們都在浮游 性的甲殼類動物群集之處覓食。
認識鸌科鳥類
15
臺灣活動狀況仍在摸索中的
科 文/丁昶升
「大家來說鳥」的單元已接近尾聲,最 表一、臺灣鸌科鳥類全球分布情況及本地生息狀態 地區 後三個主題裡只剩鸌科,也就是以往慣稱的 分布 臺灣生 鳥種 緯度 息狀態 太平洋 印度洋 大西洋 水薙鳥們,還能夠擺出團體陣容熱鬧來登場。 西V ----S30-N40 海、普 中華鳥會網站的「鳥影尋蹤」專欄內,對鸌科 大水薙鳥 穴鳥 V V V S30-N40 海、普 如此寫著:「本科在臺灣確實的狀況始終是個 V V --S40-N40 海、稀 謎……,曾在 5 月份出現的種類有肉足水薙鳥 長尾水薙鳥 西北 V ----N10-N60 海、稀 和黑背白腹穴鳥,而白腹穴鳥和穴鳥都分別 白腹穴鳥 短尾水薙鳥 V V --S70-N80 海、稀 在 6 月上旬及 4 月下旬出現過;過境乎?亦或 灰水薙鳥 V V V S70-N70 海、稀 夏候鳥?莫宰羊?」這是二、三十年前的看 肉足水薙鳥 V V --S50-N70 海、迷 法,然則累積相當多的觀測資料與體驗之後, 黑背白腹穴鳥 南 V ----S30-N15 海、迷 關於鸌科在臺灣生息型狀態的瞭解,還有太 暴風鸌 北V --北 V N30-N90 海、迷 多的空白需要填補。 註:「西、北」表示著西部、北部的意思。
63 59
87 38
12 19
4 2
4 1
--2
-----
1 ---
1
---
---
---
---
---
---
---
4
2
---
---
---
---
---
---
---
---
---
---
---
---
1
---
1 24 6 12 64 20 31 13
--36 4 3 101 35 28 ---
--18 7 --48 4 10 ---
------------1 ---
--17 1 --19 2 2 ---
--1 ----1 1 --2
------------1 ---
--3 ----1 ----1
46 37 4 344 371 122
--7
10 56
1 8
--2
--6
合計
黑背白腹穴鳥
肉足水薙鳥
灰水薙鳥
2017 NOVENBER
短尾水薙鳥
16
白腹穴鳥
一 繁殖區域包含西太平洋的種類,是大水薙 鳥、穴鳥、長尾水薙鳥及白腹穴鳥。因地緣 關係,理論上牠們每年該有段期間,會在臺 灣周邊海域的活動較為頻繁,但不能以夏候 鳥的身分全然視之。
長尾水薙鳥
【表一】是臺灣鸌鳥基本分布資料,多數種 類的活動範圍可以北、南半球通包,看起來除緯 度高低以外沒什麼大不同。追究下去,九種鸌科 的出現屬性,是能夠如此作出區分:
基隆 台北 桃園 新竹 苗栗 台中 彰化 南投 雲林 嘉義 台南 高雄 屏東 宜蘭 花蓮 台東 澎湖 金門 馬祖 總計
穴鳥
臺灣目前正式記錄過的鸌科共計九種,以 擁有兩、三個中文名稱的情形相當普遍,竟把判 讀資料所需的工夫稍稍提高。鸌科似乎更容易 因為海面天候的激烈變化,而意外被捲到陸地 來,所以颱風過後為人發現、拾取的數量,經常 比別的海鳥種類更多。為此收集了些傷鳥資訊, 再加以其他來源資料,以便補充鳥類記錄庫涵 蓋層面的不足。
大水薙鳥
地點
鸌科除了承襲海鳥觀察不易的通則以 表二、至 2016 年底臺灣各地鸌科鳥類記錄情況 外,部分種類每年會進行數萬公里長程移動,再 加以下面的可能:平日更少飛行接近陸地,追尋 魚群、跟隨洋流的偏好習慣等,使其出現情形的 不穩定成分更高。如此兩個相鄰並非很遠的區 域,某種鸌鳥的活動強度可能呈現出極大差異。
171 121 --1 --6 --1 --1 99 18 15 234 62 73 16 --98 916
二 主要在南半球海域從事繁殖,一共有四種, 全數具備著臺灣地區少見的特點。當中短尾 水薙鳥、灰水薙鳥、肉足水薙鳥,每年春、 夏天會飛至赤道以北地區活動,等同是來北 半球「度過南半球的冬季」;黑背白腹穴鳥 則屬於遊晃而來的性質。 三 繁殖於北半球較高緯度地帶,秋冬時節會往 南方移動,概念接近於一般認為的冬候鳥型 態。這只有暴風鸌一種。 把臺灣各地鸌科記錄情況展示於【表二】 ( 鳥名單缺了暴風鸌 ),發現狀態的地域性差別 非常顯著。合計發現次數排在前六名為:宜蘭、 基隆、台北、台南、馬祖與台東,這是強組。列 為弱組的縣市還不少:新竹、雲林、嘉義都只見 一筆,至今尚未呈報記錄的有桃園、苗栗、彰 化、雲林及金門。當後面的資料陸續加入討論之 後,這個地域活動強度的基本面相,將會有著若 干程度的調整。 【表三】是把【表二】鸌科記錄總量 916 筆,按照發生時間與取得方式的兩個因素,加以 整理而成,而知道發現訊息來自陸地及航行各 約占去一半。倒是傷鳥記錄越繳越少,而近來這 方面援助行為的次數一直在成長,沒加入其它 資料的話,會少知道一些實情,那就相當可惜。 又經由【表三】可以知道,早年鸌科資料取得並 不容易,要在 2000 年代以後活動面貌方能逐漸 得到瞭解。 表三、鸌科發現記錄的取得內容 時間
1989 年以前
1990 至 1999 年間
陸地觀察 航行觀察 救傷 合計 2
41
---
--4
77
2000 至 2009 年間
292
261
合計
451
453
2009 年以後
116
115
2
7
125
1
232
12
557 916
接下來便以三個單元逐一介紹。在 2017 年 版「臺灣鳥類名錄」,將本科鸌屬的屬名由 Puffinus 改為 Ardenna,學名因此更動的有長尾水薙 鳥、短尾水薙鳥、灰水薙鳥與肉足水薙鳥,業已 採取新命名如後所述
壹. 繁殖地區包括西太平洋海域 一 大水薙鳥 ( 白額鸌、大灰鸌 ) 臺灣眾家鸌鳥之中知名度最響亮,1994 年 發行的書籍「東北角野生鳥類」便有介紹牠,是 那時候作為臺灣海鳥代表的少數種類之一。 全球數量約三百萬隻,主要分布於西太平 洋。繁殖期間相當長,3 月至 10 月之間,地點在 日本、韓國、中國 ( 如山東青島的大公島 ) 與俄 羅斯東南部等處。秋、冬天時會往南方遷移,甚 至越過赤道抵達澳洲周邊的洋面。 日本是其最重要的繁殖國度,範圍上起自 北海道,往南到八重山群島的仲之神島,共有 二、三十個繁衍處。數量最多在伊豆群島御 島,也是全世界最大的大水薙鳥繁殖地,2007/9 調查有 100 萬隻、50 萬個巢位,卻以島上野貓捕 食的緣故,規模與 1978 年 350 萬隻相去遠矣。 第二大繁殖地在京都若狹灣的冠島、沓島,2010 年夏季 17 萬多個巢,數量也相當可觀。 本種的臺灣最早發表,是 1909/3 採集於基 隆;繁殖發現要到一百年以後了,是 2010 年於 棉花嶼找到其育雛的洞穴,並至 2016 年時已連 續七年都有行為觀察,2014 年找到 7 巢、2015 年為 3 巢。棉花嶼因此成為位置所在緯度,目前 僅高於仲之神島的繁殖地。另外釣魚台列島黄 尾嶼也有發現繁殖,規模並不清楚。 因為大水薙鳥每年會有兩次南、北向的移 動,便在【表四】顯示以 3、4 月與 8、9 月的記 錄筆數較高。幾個發現熱區的活絡時期不盡相 同:北、基、宜在秋天,台南為 5、9 月,花蓮 是 6、7 月,馬祖則 4 到 9 月間的出現情況頗為 平均。 表四、大水薙鳥各月份記錄情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合計 月份 記錄筆數 6 21 40 60 37 22 28 47 55 16 10 2 344
【表五】記錄較多數目部分,有「例 1」、 「例 2」兩個爆天量觀察,事實上據發現者說, 於該年 3 月連著的幾天裡,他在貓鼻頭至少算 到一萬隻大水薙鳥往北飛去。旅台的英國鳥友 Steve 也曾在貓鼻頭和九棚,看過數千隻過境的 認識鸌科鳥類
17
表五、大水薙鳥發現數量較多的記錄情形 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日期 2008/3/10 2008/3/11 2009/2/28 2010/2/18 2007/3/25 2008/1/14 2009/3/1 2009/9/5 2007/11/1 2008/4/25 2009/5/3
月份 3 3 2 2 3 1 3 9 11 4 5
地點 屏東貓鼻頭 屏東貓鼻頭 台北三貂角 台北馬崗 台南曾文溪口 台北馬崗 宜蘭大溪漁港 宜蘭蘇澳 屏東小琉球外海 屏東墾丁 馬祖南竿至基隆海域
數量 4,000 3,000 300 300 300 200 200 200 200 200 200
大水薙鳥 ( 未登載記錄 )。本種在臺灣島尾的活 動度某些時候應該不低,可惜乏人觀察。 【表五】列出的其他記錄數量,俱為三、兩 百隻,說明可能是本鳥成大群時較常見到的規 模。冬天該是大水薙鳥在臺灣的活動淡季,不過 新北市馬崗漁港 2008/1/14 可發現 200 隻,並是 全台 2 月份記錄筆數最多之地。還有鳥友表示, 2014 年初的冬天曾在馬崗看到成千上萬大水薙 鳥過境,詳情沒記載在資料庫。在馬崗,海鳥的 出現種類、機會及數目,都會發生增多、加倍的 現象,重要性形同野柳的之於陸候鳥。 2000 年 10、11 月之交的象神颱風,有 22 隻 落難大水薙鳥,分別在彰化、台中及南投等地被 人發覺;又據特生中心統計,2008 年 9 月底強烈 颱風薔蜜來襲期間,民眾一共發現了 14 隻大水 薙鳥。所以由於颱風而被吹入臺灣陸地的大水 薙鳥,其數目有時是他種海鳥所遠不及。不過下 面的內陸地區記錄:1990/12/16 台北翡翠水庫 1 隻、1992/4/5 台北廣興 1 隻、2015/1/1 台北大佳 河濱公園 3 隻,全看不出與颱風有啥干係,該是 其他原因引起的氣流給導引進來的;很妙,這三 筆記錄都出現在大台北地區。
二 穴鳥 ( 純褐鸌、褐燕鸌 ) 全球三大洋都可以見到,分布範圍比大水 薙鳥寬闊了許多。全體族群量約 50 萬至 100 萬 之間,其中 40 萬隻活動在夏威夷群島。繁殖在 太平洋與大西洋,時間為 4 月下旬至 10 月。跟
18
2017 NOVENBER
大水薙鳥一樣,都是夜晚才會飛回育雛巢洞,天 亮後即出動採集餌食,所以繁殖行為經常沒被 人發現。非繁殖季時,則主要在熱帶的海域裡活 動,因此會有個往南遷移的習性。 西太平洋地區數目並不大。是菲律賓稀有 發現的鳥類。有資料說中國的數量甚為稀少,又 有說在福建的島嶼及南海地區有繁殖,事實真 相待整合。 仍然以日本繁殖的情形最為旺盛,與大水 薙鳥相比下來,穴鳥的整體區域緯度較為偏南, 個體數目也比較少。最重要地點在父島群島東 的島,曾經有過一千個巢位,因為亞洲黑鼠的侵 害,2006 年時只找到成鳥 237 隻、61 顆蛋。在 宮崎縣、鹿兒島縣、伊豆群島等的築巢量不大, 仲之神島的情況近年來則不瞭解。 1866 年英國學者柯靈烏去到基隆棉花嶼, 報導在島上看到穴鳥,這是臺灣首筆的鸌科鳥 種發現記錄。1905/7/16 日本人鷲巢作太郎在棉 花嶼,採集到了本種的個體與蛋,證實了在當地 繁殖。目前穴鳥在基隆北方三島依然活躍:資料 庫最早記錄、1992/6/14 來自棉花嶼;2010 年海洋 國家公園管理處調查,鳥類之中以穴鳥與白腹 鰹鳥看到的數目最多。繁殖的消息則中斷多年。 2009 年夏天基隆鳥會曾在棉花嶼上的洞口,發 現疑似本種的羽毛,進一步情形還未得確認。 按【表二】訊息,宜蘭、基隆及台北的合 計筆數,已超過記錄總量一半以上,成為全台最 熱烘烘的發現區域。在花蓮、台東的行船觀察 經驗裡,適當時間很容易見到穴鳥低飛於海面 上。2010/5/16 有鳥友行船在基隆至花蓮之間的 公海,一整天看到了 200、300 隻穴鳥;日本石 垣島在地觀察卻說,穴鳥是哪裡的迷鳥。 表六、穴鳥各月份記錄情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合計 月份 記錄筆數 1 1 3 11 28 47 89 101 82 8 --- --- 371
本鳥在臺灣的生息狀態,帶有濃濃的夏候 鳥意味,見【表六】,全年以 6 至 9 月的期間記 錄筆數最高,11 至 3 月轉為很難觀察到;又 1 到 4 月的 16 筆記錄中,數量最多只有 5 隻。
表七、穴鳥發現數量較多的記錄情形 例 1 2 3 4 5 6 7 8
日期 月份 地點 數量 2003/7/9 7 台南曾文溪北岸 500 2006/6/28 6 台南七股 300 2006/8/17 8 花蓮石梯外海 75 2008/9/6 9 基隆北方三島間外海 60 2008/8/8 8 宜蘭南澳 - 基隆八斗子航程 59 2012/7/14 7 宜蘭龜山島與釣魚台海域 58 2003/7/11 7 台南曾文溪北岸 56 2006/6/18 6 台南七股 50
【表七】裡前兩名的數值相當突出,都出 現於台南曾文溪口一帶,跟天氣惡劣並沒什麼 關聯性,也不在通常的候鳥過境時間內。由【表 二】可知,穴鳥在臺灣西部海域的活動度明顯低 迷,從桃園到屏東之間,只有台南一地較為熱 絡。如此夏季的台南海域,對於穴鳥似乎特別具 備吸引力。可是與台南鄰近的澎湖群島,目前還 沒有記錄。馬祖海域 7 至 9 月的發現情況很不 錯,或者在島嶼密布的中國東南沿海,還有未知 的穴鳥繁殖地點。 本種體長 27 公分,體型比一般鸌鳥的四十 幾公分還要小,距離太遠了看不清楚,沒被看出 來。也會因為海面遠近的感覺無法判斷,以及觀 察角度的關係,與身材更小的黑叉尾海燕之間 產生誤認。大概到最近十幾年以內,對穴鳥的外 型以及習性的掌握才變得熟稔,當 2007/1/9 牠飛 到台中內陸的石岡水壩,就被鳥友給認出來。
三 長尾水薙鳥 ( 曳尾鸌、楔尾鸌 ) 有暗色型與淡色型 ( 腹部白色 )。楔型且偏 長的尾部,較其它種類容易辨別出來。全球總數 50 萬隻左右,活動於太平洋與印度洋的低、中緯 度海域,是個南、北半球都有繁殖的種類。棲息 在澳洲東部外海 Muttonbird Island 保護區的長尾 水薙鳥,每年會往菲律賓方面遷徙,然後再回到 Muttonbird Island 繁殖。 西太平洋方面的情形,乃繁殖於日本伊 豆群島、小笠原群島及硫磺群島,產卵時間在 6、7 月 ( 澳洲為 11 至 12 月 ),當中在 島列島 北之島有近萬個巢位 (2008 年 )、鳥島有四千多 個 (2013 年 )。然而在日本部份地區卻會成為了
迷鳥,如北海道、四國 ( 德島與高知 ) 等。 2012 年有一隻長尾水薙鳥被颱風吹至上 海,為 1916 年福州之後中國第二筆陸地上的發 現。在菲律賓,是以稀有的海鳥認知。 臺灣最早關於本種的報導,是 1909/5/15 在 澎湖群島捉到、呈現繁殖羽色的個體,亦是目前 僅有的繁殖發現。【表二】的眾鳥之中,長尾水 薙鳥記錄筆數排行第三,以宜蘭的觀察筆數遙 遙領先,於該地主要出現在 6 至 9 月,又半數以 上記錄的發生原因與颱風有關。
表八、長尾水薙鳥各月份記錄情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合計 月份 記錄筆數 --- 2 8 4 9 18 28 34 18 1 --- --- 122
【表八】為本種的各月出現次數,呈現夏 天強勁、冬天乏弱的形態,看來類似穴鳥那樣的 活動意象,實則情形會有不同。挑出長尾水薙鳥 2、3 月份記錄,即冬末春初那 10 筆來瞧,出現 地點是台北 (4 筆 )、宜蘭 (4 筆 )、基隆與花蓮 ( 各 1 筆 ),全數落在東北季風影響的範圍;同 時期的穴鳥觀察地點就很分散開。
表九、長尾水薙鳥發現數量較多的記錄情形 例 1 2 3 4 5 6 7 8 9
日期 月份 地點 數量 2006/5/28 5 台南曾文溪口 3,500 1994/4/10 4 台北野柳 700 1995/2/8 2 宜蘭大溪 300 2012/8/6 8 台北三貂角馬崗 122 2013/6/8 6 高雄東沙島附近南中國海 85 2004/7/28 7 台南曾文溪北岸 58 2006/5/31 5 宜蘭東北角 29 1991/4/7 4 台東蘭嶼海域 20 1995/2/13 2 宜蘭大里海邊 20
長尾水薙鳥的出現資料不少,生息狀態不 解處卻很多,列出幾點: 一、【表九】較大數量的統計裡,曾文溪口 3,500 隻、野柳 700 隻,發生時間在春季;「例 3」的宜蘭大溪 300 隻卻是冬季。 二、2005/7/9 英國鳥友 Steve 在屏東貓鼻頭看海 鳥,至上午十點多已經看到 459 隻長尾水薙 鳥;7/4 至 7/7 時,有個熱帶低氣壓在菲律賓 與南海地區活動,發生原因是這樣來的嗎? 認識鸌科鳥類
19
三、2008 年 6 月底,有鳥友搭乘郵輪前往石垣島 附近海域,看到的幾乎都是長尾水薙鳥,數 目比大水薙鳥多很多,不過牠被列為琉球 群島的迷鳥。 四、2013 年 6 月中、下旬,由高雄往返東沙島、 太平島之航行途中,共登錄 7 筆長尾水薙鳥 ( 最 多 85 隻 ) 及 2 筆 穴 鳥 ( 最 多 2 隻 ), 顯示本種在南海海域應有一定水平的活動 度,沒找著相關資料記載述及。 馬祖有 4 筆長尾水薙鳥記錄,只當短尾水薙 鳥、穴鳥十分之一左右發現量。1997/9/27 於東引 到基隆之間觀察到本種 16 隻,為目前全台 9 月 的最大數目。 2014 年 7 月中旬,麥德姆颱風通過臺灣中 部,讓一隻長尾水薙鳥摔進了鹿谷鄉清水村民 宅,如此把【表二】本種在南投縣的記錄空白, 給填補上去。
四 . 白腹穴鳥 ( 白額圓尾鸌、白腹水薙鳥 ) 終年均在西、北太平洋區域活動,不會到南 半球去,與部分鸌科種類比較起來,非繁殖期四 處漂泊的範圍縮小了許多。
次數,7 月的筆數最多。記錄數量最多 2 隻,出 自 2003/7/19 基隆嶼海域。 表十、白腹穴鳥各月份記錄情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合計 月份 記錄筆數 --- --- --- 1 --- --- 3 1 1 1 --- --- 7
提出傷鳥方面的資料來補強,有 1926/4/8 台 南 ( 臺灣首次發現 )、1988/12 蘭嶼燈塔,1996 年 屏東墾丁國家公園、2010/10/29 花蓮、2010/11/4 南投竹山山區、2012/1 墾丁大尖山下、2015/10/1 嘉義市市區等,不但出現範圍增加了中南部縣 市,連冬季都能有發現。說明了在臺灣白腹穴鳥 活動的時、地範圍,會要比記錄面反應出來的還 更廣闊。數個鸌科觀察情況不差的縣市,沒找出 本鳥的發現資料,有宜蘭、澎湖與馬祖。
貳. 主要以南半球為繁殖地的種類 一 . 短尾水薙鳥 ( 短尾鸌、嘴細水薙鳥 ) 每年秋天至次年春天,繁殖在澳洲東部、 南部以及至南極之間的海域。5 月份開始往北移 動,抵達北太平洋後再返轉回到南方,年度大遷 徙是個「8」字型的路線。為日本各地常見過境 鳥,在本州島東邊海岸線走向的轉折點上,即千 葉縣銚子港、大洗港一帶,每年 5、6 月可見到 大群於外海活動,已經有鳥友專程前往尋訪。
名稱裡的「Bonin」,為日本小笠原群島的 英文名,那邊數量約有一萬隻,其餘 99% 族群, 是棲息於夏威夷群島西北方的海域。前面介紹 的三種鸌科在日本為夏候鳥,白腹穴鳥則屬於 表十一、短尾水薙鳥各月份記錄情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合計 月份 留鳥,並以小笠原群島、父島列島、火山列島 記錄筆數 --- --- --- 4 23 5 9 10 5 --- --- --- 56 ( 如南硫磺島 ) 等為繁殖地。時間在 11 月起至 5 月,與短尾信天翁一樣冬天才來產卵、育雛,所 臺灣最早發現的短尾水薙鳥,是 1981 年於 以日本的海鳥報告找不到巢位資料,因為調查 綠島外海被釣獲上來。牠並不常親近臺灣海域, 是在春、夏季從事。 【表二】56 筆記錄分屬 8 個縣市,最多的前三名 大概因為冬季繁殖,又處於其整體分布區 是宜蘭、台南與馬祖。【表十一】顯示出現時間 之邊緣,臺灣的白腹穴鳥發現次數及數量都很 是 4 至 9 月,與其洲際間長程移動的模式相符。 少,資料庫只有 7 筆記錄,4 筆來自基隆;大台北 【表十二】的發生地點,還是只限於宜蘭、台南 地區有兩筆,一在泰山、一在信義區臺北市政府 與馬祖;數目最大只有 21 隻。
旁,都是颱風帶來的傷鳥。還有一筆是 1991/4/7 在蘭嶼到台東富岡之間的航行,等於東海岸地 區的賞鯨豚風氣出現之後,還沒有本鳥的發現 記錄。 【表十】顯示,整年度只有 5 個月份有觀察
20
2017 NOVENBER
台南 17 筆記錄中,4、9 月各佔一筆外,其 它均發生在 5 月,所以春季在曾文溪口該有個通 過的能量。宜蘭 19 筆記錄,為 4 至 9 月的每個 月都有發生,且 8 筆與颱風來襲有關。2006/9/25 馬祖南竿 7 隻,為目前全台秋季發現的最大量。
表十二、短尾水薙鳥發現數量較多的記錄情形 例 日期 月份 地點 1 2006/5/28 5 台南曾文溪口 2 2005/7/20 7 宜蘭蘭陽溪口 宜蘭東北角 3 2006/5/31 5 ( 含烏石港、大溪港等 ) 4 2006/9/25 9 馬祖南竿 5 2007/4/28 4 台南七股
數量 21 8 7
7 6
找到一筆傷鳥資料:2009/6/2 在台東杉原海 邊所拾獲。本種在花、東海岸出現在 6 至 8 月 間,共有四筆記錄、數量最多 3 隻。加總來看, 東海岸見到牠的機會還不算挺難。
二 . 灰水薙鳥 ( 灰鸌 ) 繁殖範圍遍及位於南半球的三大洋區域。 曾經創下個世界記錄,是在紐西蘭繁殖的個體 作上標記,發現牠在一年內總共飛行 74,000 公 里,到過日本、阿拉斯加與美國加州等地後,才 回到繁殖區,一天平均飛翔距離超過 500 公里。 在日本沿太平洋岸的地區終年可見,4 至 6 月的 數量最高,冬季便稀少多了。 在臺灣最早發現的情形,與長尾水薙鳥有 極高雷同處。時間同樣為 1909/5,也在澎湖捉到 待在洞穴中的個體,有兩隻;更難得的,這是赤 道以北地區,首次發現本種繁殖的重大消息。沒 找到那個年代的澎湖,還有短尾信天翁活動的 報導,能夠再發現兩種水薙鳥預備繁衍,當為該 地精采的海鳥活動史,又添上一筆榮光。
表十三、灰水薙鳥各月份記錄情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合計 月份 記錄筆數 --- --- 1 --- 5 --- --- 1 --- 1 --- --- 8
不過灰水薙鳥的臺灣大驚奇也就到此為 止,出現情形一直保持著低檔,記錄量僅有 8 筆 而已。【表十三】顯示主要出現在 5 月,其餘三 個月份都各只有 1 筆。【表十四】列出最大數量 的前兩名,仍是與澎湖結緣。其它 6 筆之中,最 多只有 2 隻、1977/3/3 出現在野柳,這是資料庫 裡鸌科最初的一筆記錄。 2017 年 9 月上旬,輕度谷超颱風掠過臺灣海 峽以後,台北鳥會救傷中心至少收到 3 隻灰水薙 鳥,顯示秋季時牠在臺灣周邊海域並沒有缺席。
表十四、灰水薙鳥發現數量較多的記錄情形 例 日期 月份 地點 1 1995/5/14 5 澎湖貓嶼 2 1996/5/27 5 澎湖西嶼坪
數量 12 6
三 . 肉足水薙鳥 ( 淡足鸌、赤脚水薙鳥 )
與大水薙鳥同樣擁有魚雷狀的粗壯身軀。 繁殖於南太平洋與印度洋,非繁殖期會朝北方移 動,大約 5 月份來到日本、韓國的海域,少數還 繼續往北飛,而去到阿留申群島與加拿大北部。 臺灣只有兩筆單隻記錄,都發生在 1990 年: 5/1 台東成功漁港,為漁船捕獲到;9/8 強烈颱風 戴特過境之後,在南投縣仁愛鄉萬大分校發現 了傷鳥。 於日本幾個靠近臺灣的地區,肉足水薙鳥 出現情況是這樣:與那國島 ( 稀有冬候鳥 )、沖 繩 ( 冬候鳥 )、九州 ( 冬候鳥 )、本州 ( 過境鳥 與冬候鳥 )。所以牠在臺灣的出現率,應該不會 像現在這樣低才對。
四 . 黑背白腹穴鳥 ( 褐擬燕鸌、鉤嘴圓尾鸌 ) 繁殖於澳洲、新幾內亞以東,至中、南美洲 之間的太平洋海域,瞧!本種英文名稱寫著的 「大溪地」,正位在整個分布區的中央位置。分 布圖上距離臺灣最近的區域,是為菲律賓東方 一千公里左右的洋面。 表十五、黑背白腹穴鳥各月份記錄情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合計 月份 記錄筆數 --- --- --- --- 1 1 1 --- 2 --- --- 1 6
臺灣最初發現是,1937/5/21 自屏東小琉球 回台南途中的海域所捕獲;這一天同艘漁船也抓 到的紅尾熱帶鳥,亦是臺灣首見。資料庫裡有 6 筆記錄:台南 3 筆 ( 最多 2 隻 ),基隆、宜蘭、澎 湖各一筆單隻。【表十四】顯示,12 月即冬天還 會出現行蹤。其他還有的目擊報告是,2005/8/21 在宜蘭烏石港。 黑背白腹穴鳥分布區域離臺灣遠,全球數 量亦僅三萬隻以下,如此說來臺灣的發現情況 倒還不差。日本共記錄過 22 種鸌科,數字遠遠 超過臺灣目前的統計,可是該國野鳥名單中並 沒有本種。或許黑背白腹穴鳥有在太平洋低緯 認識鸌科鳥類
21
度海域巡弋的習性吧。
叁. 繁殖地在北半球中高緯度地區 就暴風鸌這種。外型有暗、淡色之分,估計 總數高達兩千萬隻,是北極圈海域相當活躍的 鳥類,冬季會往南方移動。有覓吃死魚的習慣, 所以喜歡跟在船隻的周圍活動,看能不能伺機 獲取到食物。 日本的鳥類名錄裡列為留鳥,在本州東北 以上區域的太平洋岸終年可見,然而海鳥調查 報告找不到本種的巢位資料,也沒尋得在日本 繁殖的相關報導,是為後續生態的可能發現先 預留空間?中國遼東半島一帶也曾經出現。
可能在冬天從事之。估計總數可能沒多過 1,000 隻,然以小笠原群島與臺灣之間的距離,只有該 地到夏威夷群島幾分之一,應該有機會飛來。
南尾長水薙鳥 日本資料用 1 到 10 的數字大小,來評斷海鳥 出現機會高與低,本種為「難度 6」,與克島圓 尾穴鳥屬同一等級;長尾水薙鳥是「難度 5」。 南尾長水薙鳥繁殖於紐西蘭北部的島群,會飛到 北太平洋來。為日本本州中部以北以及小笠原群 島的過境鳥,8 至 10 月間擁有較多觀察例子。
棕頭圓尾穴鳥 ( 羽白水薙鳥 )
繁殖於南半球。每年春至秋天規律出現於 日本,地點是本州中部至北海道之間,屬於發現 暴風鸌是今年版鳥類名錄的新成員,說是 「難度 7」的種類,曾有 50 隻以上集群的觀察。 在基隆北方三島附近被漁船意外帶回臺灣,其 它內容便不知曉。 伍. 臺灣各處海域鸌科活動強度的推測
肆. 可能在臺灣地區出現的種類
克島圓尾穴鳥 ( 變白腹水薙鳥 ) 在澳洲東部至南美洲之間的海域繁殖,Kermadec =克馬得群島、位於紐西蘭北方。是日本每 年規則出現的過境鳥,8、9 月的觀察例子較多。 臺灣地區除 2006/12/25 前往南海的航行觀 察以外,北方三島、台南也都發現過;2016 年 9 月下旬的颱風,將一隻克島圓尾穴鳥吹到彰化 縣埤頭鄉的民宅門口,送至特生中心後仍宣告 不治。不過本種至今未在鳥類名錄裡正式掛牌, 曾經在 2014 年版列為待確認的種類,2017 年版 已沒有見到相關敘述。「臺灣野鳥手繪圖鑑」有 本種的介紹。 還有幾種鸌鳥,是按照日本方面的出現情 形,推想也可能會在臺灣出現,借這次機會推薦 一下,牠們的中文名稱部份將引用日本書籍所 標示。
小笠原鸌 ( 背黒水薙鳥 ) 1963 年即在夏威夷群島海域取得標本,待 確認為獨立種正式給予命名,已經是 2011 年 8 月。繁殖地點目前僅知道有日本小笠原群島,且
22
2017 NOVENBER
文章最後來個總結,把提到的鸌科活動情 況給個具體化概念,讓日後的增添、修正有個基 礎為之。【表十六】用簡單的●、◎、○符號, 作為取得之各項數據的綜合評價,沒有數字資 料的部分再以△輔助之。 地區檔方面,是依縣市所處海域的共同性 予以聯結,總計這七個地區共有 907 筆鸌科記 錄,佔全部數目高達 99%,涵蓋度與代表性絕對 足夠。 一、基隆、台北:位於臺灣本島最北邊,外海有 北方三島及釣魚台列島。持續多年的北方 三島調查,讓這裡的海鳥探索資料最為豐 富。鸌科發現過 9 種,為全台之冠,然而大 水薙鳥、穴鳥和長尾水薙鳥以外,其它鸌種 發現量都算有限。 二、宜蘭:近海處有龜山島,更過去的是日本八 重山群島及宮古群島,以蘭陽溪口與大溪 漁港一帶為主要觀察地點。這邊鸌科出現 情況,非常受到颱風的影響,另外大溪港並 與新北市馬崗,共為冬季有機會發現成群 鸌鳥的少數地點。 三、花蓮、台東:面對著八重山群島以南之浩瀚
種數
克島圓尾穴鳥
暴風鸌
肉足水薙鳥
黑背白腹穴鳥
白腹穴鳥
灰水薙鳥
短尾水薙鳥
長尾水薙鳥
穴鳥
大水薙鳥
地點
表十六、臺灣各處海域鸌科活動強度示意表
基隆、台北 ● ● ● ○ ○ ○ ○ --- △ △
9
花蓮、台東 ● ● ◎ ○ ○ ○ --- ○ --- ---
7
宜蘭
● ● ● ◎ ○ --- ○ --- --- ---
台南
● ● ● ◎ ○ △ ○ --- --- △
澎湖
◎ --- △ ◎ △ --- ○ --- --- ---
高雄、屏東 ● ● ● ○ --- △ △ --- --- △ 馬祖
● ● ◎ ◎ ○ --- --- --- --- ---
6
8
7
5
5
● 記錄情況優 ◎ 記錄情況普通 ○ 記錄情況不佳 △ 有其它發現資料 ( 主要來自於救傷 )
太平洋,是臺灣出海觀賞鯨豚最熱門之處。 較少因為颱風過境,而引來大量海鳥出現。 對應與臺灣本島其它地區,長尾水薙鳥發 現度是偏低的。 四、台南:曾文溪口位在臺灣本島最西側,成為 觀察海鳥活動的優越位置。發現過 8 種鸌科 乃全台次高,也是目前長尾水薙鳥、穴鳥、 短尾水薙鳥最大記錄量的出處。5 到 9 月間 鸌科活動的情況相當不錯。 五、高雄、屏東:這邊缺乏由船隻觀察海面的資 料,記錄總筆數偏低。至今仍屬罕見的黑背 白腹穴鳥、紅尾熱帶鳥,全台首次資料來自 小琉球海域,以及數日內上萬隻大水薙鳥 經過貓鼻頭,都顯示出這裡的海鳥活動潛 力絕對不可小覷。 六、澎湖:位在臺灣海峽中段位置,為夏日眾多 燕鷗的繁衍地。近年鸌種發現情況不佳,曾 在此採集個體的長尾水薙鳥與灰水薙鳥, 已經多年未曾現身。若是魚群資源的豐乏, 為吸引鸌科前來活動的主要因素,這裡的 情形得多關注了。
七、馬祖:為連江縣四島五鄉周邊水域,與基 隆-馬祖-東引之間的觀察。有臨近閩、浙 漁場的地緣性,卻也以距離太平洋稍遠,某 些鸌鳥可能因此不容易到達。大多數記錄 屬於乘船時搜尋,因為颱風過境而找到的 鸌況就比較少。 沒有列在【表十六】的其他縣市,出現鸌 科的機會並不見得全然低迷,像南投、台中的山 區,就保有多筆拾獲傷鳥的資料。颱風時間、行 進路線←→海鳥種類、出現位置之間的關係探 索,這是個好題目﹗
邀你參加大家來說鳥 每月第三個週三 19:00-21:00 陳王時 攝
12/20 說鳥主題
細嘴鶲科 主談者 / 劉華森.主持人 / 李平篤
全 球 4 屬 9 種, 臺 灣 僅 有 1 種 迷 鳥, 主 要分布在非洲、南亞和東南亞的熱帶或亞 熱帶地區,雌雄同型,以藍、灰及黃色為 主,體型小、翼圓短,嘴細窄,活動於竹 林、樹林和灌叢等環境,有時與其他種類 混群,類似鶲科的鳥類在空中捕食昆蟲。 雌雄同共於樹枝分叉處營巢,孵蛋育雛。 細嘴鶲科的成員是近年藉由分子生物學的 研究才從扇尾鶲科 (Rhipiduridae)、王鶲科 (Monarchidae)、鶲科 (Muscicapidae) 和鶯 科 (Sylviidae) 獨立出來。這隻迷鳥的發現 紀錄不只一次,牠們的現況如何呢。 來說鳥!
想要對我有更多的瞭解,記得來參加我們的大家
資料來源: ❶臺灣野鳥圖鑑,王嘉雄等,1991/4 初版;❷臺灣鳥類發現史,林文宏,1997/11;❸臺灣鳥類誌 /2010 年; ❹北方三島鳥類生態調查成果報告書,基隆鳥會,2010/12;❺臺灣野鳥手繪圖鑑,蕭木吉,2014/10 出版; ❻中華神禽志 ( 卅六 )、 ;❼日本環境省モニタリングサイト 1000 海鳥調查、第 2 期報告書,2015/3; ❽「Database of Japanese Birds」網站。 認識鸌科鳥類
23
2017 第 19 屆臺北國際賞鳥博覽會 文 / 陳炳燕
走向幸福鳥托邦 第 19 屆臺北國際賞鳥博覽 會順利落幕,懸在心上的大石總 算安穩著地。19 年來臺北鳥會不 間斷地舉辦博覽會,推廣賞鳥風 氣,都是為了將人與自然相繫。 當生活越來越忙碌,城市越來越 擴 張, 自 然 好 像 離 我 們 越 來 越 遠。
田、草生地、都市及山林環境現 況為展覽主軸,透過指標鳥種認 識,呈現人類經濟快速發展、生 活消費等產生的環境變遷,造成 鳥類的生存困境,期待民眾從日 常生活行為開始轉變。
藉由賞鳥博覽會我們盛大的 邀請,邀請人們走進關渡,走進 自然。當光穿過樹梢,一束一束 落在土地上;有風經過草澤,一 波一波拂在心田裡。我們又想起 自己是自然的一部份,每一個想法、每一個念 頭,都決定了我們與自然的相處方式。 本屆博覽會以野鳥棲息的海洋、溼地、農
從 2016 年的「走向里山」到 2017 年的「幸福鳥托邦」,我們 想傳遞的訊息只有一個,與自然 和諧相處。因為只有讓鳥兒過得 開心,才能讓人類過得開心。因 為今日鳥類,明日人類。 謝謝所有專職和義工的相助,因為有你們, 才有這一年一度的鳥界盛事。為即將邁向雙十 年華的賞鳥博覽會,為互相扶持、一步一步走到 今日的我們,掌聲與喝采。
在這資訊爆炸的時代,除了科技進步一日千里,其實鳥類研究也是,如就分類來說,臺灣從不到 20 種的特有種,短短 10 年時間,現 今已有 27 種。此外,還有很多很多我們意想不到的新知,正不斷的被挖掘出來。因此,2017 年 3 月起,每個月的第四個週五,邀請 各領域的鳥類專家,分享他們的所知,歡迎有興趣的朋友,一起來擴充我們的眼界吧!
為考量場地環境品質,B1 教室完全禁止飲食,為尊重每位參加者,活動將準時開始,演講時請勿進出
本會有效會員&志工免費,非會員酌收 100 元清潔費
EXPERTS
第四個週五 19:00~21:00
專家來開講 TO 講師
世界七大 動物地理 分區的鳥
11 / 24
24
講師
蔡牧起
臺灣知名的賞鳥人,夫妻兩位數十年全 球跑透透,累積超過 6,000 種鳥種紀錄, 賞鳥中仔細地記下旅程所見、聽聞鳥類, 旅程前的功課更是珍貴,這位滿腹世界 鳥類資料寶藏的鳥人與我們分享他在七 大分區中的收穫。
2017 NOVENBER
林瑞興
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棲地生態組副研究 員兼組長
臺灣大學園藝系畢,臺大梅峰農場副場長退休
臺灣鳥類誌作者群之一 2010 環境與生態 : 生態的生活方式 2000 高山自然教育園區之一 -- 臺大山地實驗農場 1998 盡日 尋春不見春 -- 漫談自然生態 1997 梅峰地區之鳥況初探 1991
於本會 B1 教室
捉放 之間的 奧秘
12 / 22
推動臺灣多項公民科學鳥類調查活動,如臺灣繁殖鳥 類 大 調 查、 新 年 數 鳥 嘉 年 華、 土 豆 鳥 大 調 查、eBird Taiwan,以及以繫放為主要方法的臺灣鳥類生產力與存 活率監測 (MAPS Taiwan)
繫放是鳥類研究最常使用的技術之 一,2009 開始推動公民科學計畫— MAPS Taiwan,運用繫放技術,透過 經年累月的捕捉與回收,除了監測各 地鳥類活得好不好、孩子生得多不多 之外,更細緻地累積大量鳥類換羽和 性別判定資訊。
農地主題攤位 文 / 冠羽 20 期 游谷樺
看見黑鳶困境
今年的活動主題「人類與鳥類的和 諧共存」,在一股盡力幫忙會裡讓活動 圓滿的意念下,代表冠 20 與冠 21 的夥 伴們,接下了農田與鳥類生存主題區的 站長任務。 這是一個重新認識黑鳶的過程,從籌備工 作開始,便透過同期的林玉英理事,協助聯繫屏 東科技大學的林惠姍老師,洪孝宇老師與猛禽 學會,希望能在活動的解說資料中,使用他們的 研究資訊與相關圖片,感謝他們的大力襄助,讓 我們得以得到完整的黑鳶生態資料。 近兩年猛禽學會的全臺同步調查,臺灣黑 鳶數量僅約 400~600 隻,對比鄰近的香港,在 1/34 臺灣地理面積的土地上,都有 2,000 隻以上 的數量。而沈振中老師的印度觀察記錄中,一棵 樹上夜棲的黑鳶數量就達 384 隻,約當於當年全 臺灣的統計數量。臺灣的黑鳶到底怎麼了? 剛好鳥會安排的教育課程-專家來開講, 邀請到屏科大洪孝宇老師來主講「從黑鳶消失 揭露臺灣的環境毒害危機」讓我有當面與他討 論黑鳶生態現況的機會。課程結束,走出鳥會, 心中真是無比沉重。 重新再看《老鷹想飛》,與第一次看的感 覺,竟是如此不同,是這次的活動讓我更深刻 的體悟到沈振中老師的心情,他耗費的 23 年 青春,是為無法對人類控訴的無數生靈發聲: 「我們應該重新思考如何與萬物共享這片美麗 大地。」 今日鳥類,明日人類,該警醒的何嘗不是不 懂珍惜自然環境的我們;這美麗的地球,受不起 我們如此狂烈的傷害,下一代的生活環境將會 變成如何。想到這裡,更覺得傳遞與推廣友善農 法的迫切性與重要性,也就是本次我們解說與 遊戲傳達的主要意涵。
本 組 設 計 的 闖 關 遊 戲 -「 老 鷹 生 存 大 挑 戰」。選出五位小朋友扮演當年度初生的五隻小 老鷹,抽取命運卡面對各種黑兒生存危機,讓他 們體會,如果不改善農作方式,採行慣行農法 繼續毒鳥行為,則老鷹的生存機率將會是多麼 低…… 為了這次的活動,我們製作了一片 90×150 公分的電子控制看板上面有五隻飛行中的老 鷹。感謝冠 20、冠 21 的所有參與的夥伴們,尤 其是李文德與林賽貞伉儷,不論資料收集、道具 製作、現場控制,都提供大力協助!將一顆顆電 子零件焊接至電路板,安裝伺服馬達、控制面 板,都是文德大哥自行設計手工製作! 代表參加老鷹生存大挑戰遊戲的五隻小老 鷹,也製作了一個栩栩如生,眼神銳利的老鷹頭 盔,招徠民眾拍照互動,精巧的手工連柯市長都 讚嘆不已。 雖然只是短短兩天的活動,背後隱藏的是 許多的汗水創意與努力,但經由共同合作產生 的革命情感,與活動中大家賣力表現所散發的 光芒,在我們團隊心中已留下許多珍貴的美好 回憶!也希望我們的解說,能播下一顆善的種 子,在日後能有更多人接受與推廣友善農法,讓 人類與萬物能和諧共存,共享這美好大地。 【感謝本團隊夥伴】 道具組:李文德 資料組:林賽貞、楊玲瓏 解說組:王蕙郁、林玉英、曾秀梅、袁淑玲、 郭妙霓 遊戲組:王清豊、李尊賢、林志一、黃國政、 游子芸、廖英男、劉志威 2017第19屆臺北國際賞鳥博覽會
25
濕地主題攤位 文 / 冠 24 期 高儷瑛
小水鴨的美勞課
今年是我連續第 4 年參與「臺北國際賞鳥博 覽會」,身分從第一年的路人甲,變成第 2、3 年的顧攤志工,今年則意外變成溼地組的站長。 話說今年 7 月初,冠 24 Line 群組傳來開始 籌劃 10 月鳥博的訊息,我們被分配負責溼地主 題,並擇定以「水雉」及「小水鴨」為主角。收 到訊息當下,馬上想到這個類似魔術方塊的東 西-「故事方塊 (Story helper) 」,我去年在環 訓所的環教課程學到的法寶。這項提案在 8 月 2 日的鳥博進度會議中獲得大家熱烈的支持,讓 我吃下一顆定心丸。 但好戲才要開 始,因為接下來的重 頭戲便是想辦法如何 產 出。 承 蒙 融 怡 學 長、 廖 檥 慨 然 協 助 「溼地」及「水雉」 故事方塊創作,我則 ↑3個主題的故事方塊終於誕生 負責「產出」小水鴨,攤位海報圖文則由懷空、 如秀夫婦協助。 小水鴨這看似平凡的鳥種,仍花費不少時 間蒐集圖文資料,蒐集後也得細加考究求證,為 的是在 6 面有限的篇幅中,傳達一個好看、好 聽,以正確知識為背景的故事。容我大喊一句 「鳥-好-難-畫-啊」,除了精挑選姿態好看 的鳥,還要考量背景搭配和圖面呈現。為了趕進 度,還請了兩天假在家全力衝刺 ( 不只有畫 2 天 哦,光畫圖就至少 6 個整天 ),終於在 9 月 16 日 完成初稿,心中大石終於落下。 10 月 14 日,大家在百忙中到建宇、玉英 夫婦家社區交誼廳進行冠 24 美勞課。真是難為 了我們這一群有著深淺不一的近視、老花兼閃 光的同學們,但也頗有美勞天份的。完成故事 方塊後接著要裁切拼圖,正合計著拼圖要裁成
26
2017 NOVENBER
幾塊時,財政班長居 然 神 回:「2 塊 就 好 了﹗」,這是讓我們 切的人省事,拚的人 也省事嗎?未免也放 水放太兇了吧﹗大夥 ↑冠24美勞課現場 笑翻。 鳥博正式登場 那兩天,老天爺很配 合地給了好臉色,讓 我們不必擔心溼漉漉 的天氣會影響活動進 行。整天忙著開店、 招 呼 客 人、 收 拾 攤 ↑建安老師施展解說魅力 位,雖然很累,但從 民眾專注、驚喜及關 切的眼神中,不論是 受溼地主題內容吸引 或對神奇翻轉的道具 有興趣或是享受拚圖 ↑老少咸宜的拼圖闖關現場 的樂趣,都感受到大 家樂在其中,包括我們自己。累,是有價值的。 非常感謝鳥會多 年來持續舉辦這樣的 鳥類生態嘉年華,讓 我有機會認識更多的 臺灣鳥類生態,也有 機會充實自己,轉變 角色,成為籌劃者之 ↑心手相連活動圓滿 一。這次的參與,也體認到活動的籌辦過程是多 麼的不容易,在此要衷心感謝會裡、白姊、冠 24 全體同學的支持,王時老師、木吉老師協助提供 照片,建安老師、政洋老師及芝山、關渡志工支 援本組活動的進行,各位親愛的夥伴們,明年再 見﹗
都市主題攤位 文 / 冠 25 期 楊自寧
冠 25 初登場:公園鳥朋友 2017 年的關渡博覽會,是冠羽班第 25 期 ( 冠 25) 自今年三月授證後,第一次有機會全 程參與的重要活動,本班在班代鍾文傑兄的號 召下,在籌備會議上就承接以主辦本次關博六 大主題區之一的都市鳥類作為初試啼音的好機 會。 我們把這個主題命名為公園鳥朋友,想要 傳達的是縱使在人口密集的都會區裡,一塊塊 大小不一的都市綠地,也能成為鳥朋友生活與 繁衍的天堂,與人類共享城市綠洲。討論後選定 羽色繽紛的五色鳥和近年來愈來愈常見的黑冠 麻鷺作為傳達訊息的鳥大使。
↑五色鳥的巢築在樹洞裡難以觀察,特地借來法寶,讓民 眾一窺奧妙。
22 日活動當天參與的民眾大多是帶著小朋 友的年輕家庭,先聽取我們提供的解說,再丟黏 板球選題目回答闖關。讓我們驚喜的是,經常是 小朋友們比爸媽更能正確回答問題,可見他們 平日花更多的時間精力在自然環境上!還有好 幾位小朋友甚至主動回答所有問題,可見他們 平日就經常關注鳥類生態,甚至參加鳥會的例 行活動。有些小小朋友沒有能力回答的,父母也 很有耐心地在一旁提示引導,希望在小小的心 靈裡種下關心自然生態的種籽。
↑五色鳥的巢築在樹洞裡難以觀察,特地借來法寶,讓民 眾一窺奧妙
無法完整接收訊息;解說內容最好是輔以實物, 這次我們借來的五色鳥鳥巢實體模型,就很能 吸引注意力。另外是整個博覽會場地的動線引 導問題,讓很多參加民眾的注意力過度集中在 中間草坪區。大家在舞台前方的商店街採購血 拚紀念品和商品,沒有仔細看說明文件的人容 易錯過六大主題區,讓義工們苦心設計的主題 內容和鳥會宗旨無法達到預計的傳達效率,也 讓民眾錯失學習機會。 每年的關渡博覽會都像是一場台北鳥會舉 辦的一場盛宴,年年吸引著老朋友新朋友參與, 我們不但服務了民眾,但其實受惠最多的是鳥 會自己;你看那些老中青三代的志工們齊聚一 堂,忙裡忙外,好久不見的老友們互相招呼問 候,鳥會的向心力在彼此的真誠關心中一再凝 聚;All for one, one for all,這是我們冠 25 班參 與此次關博最大的收穫。
兩天的活動下來我們也學到不少經驗,譬 如解說要分場次,否則隨到隨解說的方式民眾 2017第19屆臺北國際賞鳥博覽會
27
在玩樂中學習
許 勝 杰:每次設計攤位節目,都希望讓來參與 活動的小朋友,在玩樂之中自然而然的吸收 鳥類的知識,而且越玩越上癮!簡單的圖文 以及歡樂的互動,是我最主要的思考方向。 小朋友可以藉由圖文將主題內化,互動遊戲 更加強印象。兩天下來,參與的大小朋友, 對有趣的互動遊戲讚賞有加,應該都有達到 目的啦!圓滿完成,義工也都盡心盡力,辛 苦了! 曾 秀 鳳:在草生地攤位的遊戲是記憶大考驗。 遊戲中,我發現小朋友的記憶能力遠強於大 人,有時大人會想要指揮小孩,結果卻答錯 了。大人們往往把遊戲看的太複雜,不如小 孩子的純真與單純。也有長者被我們招呼來
玩。 從 一 開始搖手 說他不會玩,到完成配對後散發出靦腆的笑 容,讓我們連帶地感受到那歡樂的心情,這 是長者純真的一面。回到日常生活中,也不 要忘記我們擁有的純真! 王 正 安:要上工的前一晚還有點恐慌,急忙打 開檔案抱一下佛腳。帶著忐忑的心情走到攤 位上,發現大家早就準備好了,想要趕快把 快樂帶給來攤位上的各路人馬!遊戲的規則 很簡單,很容易就上手,玩得很快樂。同時, 我們也不忘傳達環境訊息,介紹草生地鳥類, 請大家多重視草生地,這充滿干擾的棲地。 最後再次感謝大家的幫助!大家辛苦了!
山林主題攤位 文 / 冠 19 期 嚴融怡
一年一度 熱鬧的鳥博會 這次的臺北國際賞鳥博覽會,中高海拔的 鳥類攤位再次由冠羽 18 期與冠羽 19 期的夥伴們 一起合作。這兩天真的要感謝大家通力合作,還 有盧瑞雯學姊、黃英珍學姊的協助顧攤,也特別 感謝中興大學自然生態保育社、海洋大學、松山 高中生物研究社的黃立靜、胡馨文、梁安喬等年 輕夥伴們的幫忙。尖峰期間,連特生中心攤位的 年輕夥伴也一起來幫忙顧攤,真心覺得十分感 動。 在事先的講板海報撰寫與解說資料統整 上,英井大哥給了融怡不少寶貴的意見,尤其更 提供了海報精美的照片。冠 18 期的學長姐一直 以來都對我們冠 19 的學弟妹有著相當多的照顧 和幫助。解說與遊戲攤位的合作和互動也相當 的有趣溫馨。
28
2017 NOVENBER
博覽會前幾天一直下著大大小小的雨。到 博覽會的第一天,卻是一個涼爽的陰天,雖然有 時會飄點雨絲,但有時候還會出太陽。熊讚也特 地過來會場增加人氣,看到熊讚和小水鴨、高蹺 鴴、與藍鵲等布偶吉祥物一起出現還滿有趣的。 東方澤鵟在博覽會的第一天就飛出來打架。也 增添鳥友不少驚豔的聲音。 第二天的天氣風和日麗而涼爽,前來參訪 的民眾人數也更多了。這對博覽會而言頗重要, 因為各個生態單位好不容易籌辦了這個博覽 會,自然希望能夠有更多民眾關注生態,並且共 襄盛舉。下午還有柯 p 市長到訪,也讓園區內更 添熱鬧。只可惜市長後來沒有繞到我們的攤位。 不然應該可以讓他聽完解說之後再好好用遊戲 考考他的說。
←草生地鳥知識快問快答
草生地主題區 文 / 許勝杰、曾秀鳳、王正安
海洋主題攤位 文 / 冠 23 期 陳佑瑄
信天翁的美麗與哀愁 籌畫這次鳥博攤位,很高興能接手海洋的 主題,這是我很關心、也很希望能宣傳的環境議 題。
我們有幸有班導黃有利老師全程參與我們 籌備製作,親身力行,從中給予很多指導。蘇平 和老師在我們訂定信天翁為主題鳥的方向後, 提供大量學術研究資料,補足我們對信天翁的 生理、解剖、飛行、分布等種種知識,讓我們省 下好多查資料的時間。 過 程 中, 同 學 們 天 馬行空地說出想做的東 西:1:1 信天翁成鳥模型、 經典照片「中途島死亡 信天翁幼鳥」的半立體 版、延繩釣釣出海洋危 機的布景、讓小朋友和 民眾輕易了解海洋危機 的遊戲……。很感謝有 優秀人才在背後支撐我 們的理念,花了大把時 間和專業技術把我們的 想 法化為實際的展示作 品,感動每一個來參觀 的人。
在鳥博的兩天,我們布置的場景、設計的活 動,從學齡前小朋友到年長的阿公阿嬤都能感 受到我們要傳達的東西。一起駐站的志工們都 能精彩的跟民眾解說、分享信天翁的故事,活潑 的帶民眾玩遊戲。剛好第一天是我兩歲娃的生 日,在他一整天放電完畢睡著後,同學們圍繞著 他的娃娃車,一起唱生日快樂歌,好溫馨。好希 望我們這次,以及未來設計的攤位,都能將守護 地球的理念深植民眾心中,還給下一代更好的 未來。 值得一提的是,為了準備死 亡信天翁幼鳥肚子裡的垃圾,我 們相約在候鳥來臨前的九月,去 許厝港班遊,一起淨灘兼賞鳥, 我們將合適的垃圾帶回去稍作 清洗,變成我們的教具。班導事 後深感這個活動的意義深遠,鼓 勵我們日後可以每年在相同的 時段繼續辦淨灘兼賞鳥的班遊, 讓我們能為候鳥盡一份力,也提 醒我們在生活中力行減塑、減 量,讓野鳥能快樂生存的鳥人。
最後,謹代本班感謝所有曾 經協助我們的老師、學長姊、學 ↑夥伴精心製作的半立體信天翁版 弟妹,以及所有冠 23 的同學們 平常比較沒機會參 以及親友參與,因為你們的共襄盛舉,讓我們這 加班遊的我,因為籌備這次鳥博,有機會到不 次感動了彼此,擁有難忘美好的回憶。 同的同學家串門子,同學們也帶家人一起來參
2017第19屆臺北國際賞鳥博覽會
29
↑ 抬頭看,有信天翁飛過
過程中充滿種種的感謝,不論是班導黃有 利老師、蘇平和老師的指導,冠羽班第 23 期同 學們的投入,本班之友的拔刀相助,甚至鳥博前 一天大家都憂心忡忡的天候問題,都化險為夷, 老天爺給我們一個大晴天,讓我們展示的作品 可以不會被迫用塑膠布纏身,用最直接的素材 跟民眾接觸。
加籌備會,大家討論之 餘,聊天增進感情,共 同的目標凝聚了我們 的向心力,真的很棒! 不禁期待明年的鳥博, 讓大家忙得很開心,很 有意義!
救傷中心義賣籌備心得 受訪義工 / 李敏慈 文 / 洪郁婷 整理
為傷鳥盡一份心
近幾年的台北國際賞鳥博覽會,救傷組義 工總是費盡巧思推出限定義賣商品。今年救傷 中心走環保風,推出帆布包和飲料袋。會決定讓 商品走環保路線其實有其脈絡,很多支持台北 鳥會救傷中心的鳥友同時也會注意環境保育議 題。這幾年海鳥、海龜、鯨豚誤食塑膠垃圾的新 聞曝光後,越來越多人願意為環保投注心力。救 傷中心藉由義賣環保袋從日常生活響應無塑對 鳥類有直接幫助,同時藉由販售獨家商品使更 多人認識救傷中心。
製作經費才能開始製作商品,不得不以預購方 式販售,品項也因此受到較多限制。這次博覽會 前為期一個多月的預購活動,對救傷中心幫助 很多,要特別感謝網路粉絲們的共襄盛舉。 回顧這次博覽會商品製作與義賣工作,其 實有許多問題需要檢討。例如購買人數不如預 期,對帳、出貨時間太長等,現在網購便利快 速,救傷中心的義賣流程也應該更便利。 歷年博覽會舉辦的時間都在深秋,最近氣 候變化,天氣總是忽冷忽熱忽晴忽雨。接到民眾 送來的傷鳥箱時,常常發現留給鳥兒保暖的毛 巾、布料,身為義工心裡也感受到拾獲者溫暖的 心意。明年是博覽會 20 週年,或許推出一款可 以傳達這份溫暖的商品,例如圍巾之類。
↑救傷組為博覽會推出的限定義賣包包
今年支援商品插圖設計的插畫家是「快樂 鳥日子」的 ErA。繪師 ErA 是著名的鳥控,亦非 常支持生態保育工作。她生動活潑的畫風讓很 多插畫、動漫界的粉絲也開始關心野鳥的處境。 ErA 用插畫來幫助救傷中心已經很多年,過去曾 為救傷中心設計過馬克杯、杯墊、毛巾等多項義 賣商品,今年博覽會前 ErA 還主動透過經紀公司 表達,想以商品聯名的方式回饋傷鳥,足見 ErA 對鳥類保育的關心,是救傷中心有力的夥伴。這 邊不能不提到支援中秋版救傷 Logo 的美編義工 陳佑淇,「小 i 的早鳥樂園」的小 i,今年端午 節的香包設計也多虧了她。 每年救傷中心企劃的商品都相當受到愛 戴,但是考量救傷中心的財務狀況,必須先得到
30
2017 NOVENBER
↑柯文哲參觀救傷組攤位,拿著精美的手作黑鳶布偶
每次博覽會救傷中心義工都卯足全力,希 望為傷鳥募得更多款項,但目前卻是連維持每 個月的傷鳥伙食費就已經很困難。近期的募款 目標是提升救傷中心照護醫療條件幫助傷鳥早 日重回自然。每個月為了送傷鳥就醫,義工和專 職必須多次騎車往返鳥醫院,路途顛簸不利於 傷鳥的存活率,也使義工暴露於交通風險中。衷 心期盼,救傷中心發展越來越健全,讓台灣的野 鳥保育更上一層樓。
時間 106 年 10 月 28 日 ( 星期六 )14:00~16:00 地點 芝山文化生態綠園二樓會議室 召集人 劉新白理事長 出席 第十七屆理監事 ( 含候補理監事 ) /活動 組及救傷組組長
決議 目前三處財務正在整合中,每月會開會 討論,並計畫將會計科目調整為一致。 提案二:對此次國際賞鳥博覽會認真準備的義工 或攤位給予嘉獎。 提案人 蘇平和
列席 總幹事陳世揚、會本部蔣功國、關渡自然 公園陳仕泓處長、芝山文化生態綠園李明晃副 處長
說明 此次國際賞鳥博覽會許多攤位準備充 分,展出內容及道具非常出色,建議提出優秀 攤位給予表揚加獎。
請假 蔡錦福理事、曾雲龍理事、阮錦松理事、劉 小如理事、楊啟姚監事、陳炳燕副總幹事
決議 考量各站性質不同,每人所著眼的對象 也不同,還請各位理監事直接向理事長提名, 將列入年度會員大會金羽獎的候選名單。
會議紀錄 蔣功國 會議程序:( 清點本次出席會議理監事人數:理 事長及理事 7 人、監事 2 人,人數過半,確認本 次為有效會議。) 壹、主席致詞:略 貳、報告事項:略 一、會本部報告 ( 含東石 ):1. 工作報告 2. 財務 報告 二、關渡自然公園報告:1. 工作報告 2. 財務報告 三、芝山文化生態綠園報告:1. 工作報告 2. 財務報告 ◎ 重要決議摘要: 1. 關於今年大型活動出團狀況不佳之情形,請理 監事會同活動組組長,另開會討論解決辦法。 2. 東石展示館可思考手繪圖鑑銷售宣傳辦法, 相關宣傳品伯驊可協助支援。另考量來訪遊 客性質,小書亦可作為主力推銷的產品。 3. 觀海樓人力問題仍須設法溝通解決,請先試 著與管處溝通看是否能使用林務局體系的 志工,請於一個月內回報理事長溝通情況。 參、提案討論 提案一: 台北鳥會財務概況報告。 提案人 蘇平和 說明 今年會員大會有針對過去財務提出ㄧ些 建言, 理事會有必要對目前財務做ㄧ整理。回 應會員。也預做明年會員大會的準備。
提案三:2018 年國際賞鳥博覽會第 20 屆準備 提案人 蘇平和 說明 建立籌備委員會,建議提早規劃執行。 除目前邀約團體,也邀請更多有國際代表性單 位出席。徵詢全體義工,鼓勵提出新點子。 決議 蘇平和理事所提議之三點皆照案通過。 且預計將於 2017 年臺北國際賞鳥博覽會檢討 會時,選出明年總召,以盡早行動。 提案四:107 年關渡自然公園認養活動申請案, 提請審查。 提案人 陳仕泓 說明 107 年關渡自然公園認養活動,募款日期 為 107 年 1 月 1 日起至 107 年 12 月 31 日止; 捐款金額預訂為新台幣 170 萬元整,募得款項 用途 ( 樹木養護、水田養護、水鳥繁殖環境營 造 ),透過匯豐銀行信用卡捐款及紅利積點, 全國 ATM、便利商繳款等方式募款、設立專戶 專款專用。敬請理監事通過,以利後續會議紀 錄,並連同相關申請文件,依規定向臺北市政 府社會局申請辦理公益勸募。 決議 照案通過 提案五:107 年台北鳥會會本部「保育野鳥、永 續生態募款活動」申請案,提請審查。 提案人 蔣功國 鳥會櫥窗
31
第三次理監事聯席會議
第十七屆第三次理監事聯席會議
第三次理監事聯席會議
說明 107 年台北鳥會保育野鳥、永續生態募款 活動,預定募款日期為 107 年 1 月 1 日起至 107 年 12 月 31 日止;捐款金額預定為新台幣 200 萬元整,募得款項用途為(傷鳥照護、籠舍 維護、推廣救傷理念、人資費用),並透過郵 局劃撥、銀行轉帳、信用卡捐款、線上捐款、 ATM 轉帳及現金捐款等方式募款,設立專戶 專款專用。敬請 理監事確認通過,以利後續會 議紀錄,並連同相關申請文件,依規定向台北 市政府社會局申請辦理公益勸募。 決議 照案通過 肆、臨時動議 離時動議一:關於三處財務整合委請會計師簽證 乙事 提案人 歐玉芳
32
2017 NOVENBER
決議:理事會同意授權由財務小組處理 離時動議二:尋找本會總幹事一職 提案人 歐玉芳 說明 現任陳總幹事世揚口頭告知因身體因素 僅任職於 10 月底,然總幹事無論對內對外,皆 是本會不可或缺之要角,因此監事會決議本會 應尋求適切人選擔當此職,且需是專任能正常 上班者,以能妥善總理會務。 決議 本次會議結束後一星期內,先由理事長 尋找適合之人選。一星期後則進行公開徵選, 並期許年底前能找到適合之人選上任。 伍、確認會議決議 陸、下次開會時間確認:107 年 01 月 27 日 柒、散會
廣告
說明 目前財務小組正協助三處會計整合工 作,考量目前三處財報皆是各自經會計師簽 核,鑒於日後將朝向三處財務整合的目標,是
否可找同一會計事務所進行相關財務簽證事 宜。
親愛的會員夥伴們: 謝謝大家 10/21、10/22 的共襄盛舉。連老天爺也來幫忙,本來的毛雨天, 在開幕時露出個陽光笑臉來和大家打招呼,讓我們有個舒適的天氣來好好進行 活動!鳥博活動雖然讓我們忙翻了,但看到大家的熱情參與,就知道這一切是 值得的!明年鳥博將邁向第二十屆,到時,親愛的各位也要一起來參加哦!
近來除了收到新入會申請,陸續也收到許多 2018 年度的續會款項,除了歡 迎大家的加入,也邀請各位持續加入鳥會支持我們,因為大家的支持是我們進步的動力! 11 月漸漸感受到天氣的涼意,偶爾還會感受到冷,相信準備度冬的候鳥們已逐漸進入台灣 這片領土,提醒各位不論是參加台北鳥會大型賞鳥活動、例行活動或自行外出賞鳥,請記得攜帶 外套唷 ! 最後祝大家:順心快樂
淑文
歡迎 2017.10 月新入會會員
2017147 陳O華.2017148 黃O田.2017149 王O容.2017150 王O婕.2017151 姚O達.2017152 陳O樺 2017153 楊O彬
台北市野鳥學會會員優惠一覽表 會員新鮮事 社團 法人 開心吃
項目
需持該年度有效會員∕義工證
優惠內容
備註
森林小時光咖啡館@芝山綠園 享所有餐點一律九折之優惠
J2義麵屋@台北士林
知性玩
巷子咖啡館@台北士林
台北鳥會體系
綠世界生態農場 北部 安心住
野柳地質公園
淡水亞太飯店
樺舍商旅北投館
南部
樺舍商旅嘉義館 嘉義山海大飯店
放心買
台北鳥會體系 墾趣Free Time Gear(全台)
限會員∕義工∕職工本人
享消費主餐免費升級A套餐之優惠 消費一律享九折優惠
限會員∕義工∕職工本人
限會員∕義工∕職工本人或帶朋友(持芝山綠園門票)
【免費入園】關渡自然公園、芝山文化生態綠園
【會本部大型活動】台北鳥會各大型付費活動享首次入會優惠價
限會員本人 限會員本人
1.本人在本園區各賣店享九折優待 2.本人及其家屬(四人)門票優待半票 3.當日壽星可享免費入園並獲得乙份生日禮
1.特價品除外 2. 入園須出示會員證及有照片的第二 證件
雙人(精緻/景觀/豪華)客房享 平日2,500~3,190;假日2,800~3,770(附早餐)
優惠方案不適用於國定例假日及 農曆過年期間
本人可享成人團體票優惠入園
雅致雙人房1,800;尊爵四人房3,000 經典雙人房(兩小床) 1,400 雅致三人房1,700 雅致四人房(一大兩小床)2,000
1. 會員憑證可享平日、假日五折優惠 2. 團體住房優惠:8間以上 雅致雙人房享平日1,600、假日1,800 四人房享平日2,400、假日2,700(均附早餐)
限會員本人
1.限會員本人及眷屬 2.附早餐 3.假日每房需加價200 4.不適用國定連續假日及農曆春節 限會員本人
【商品優惠】會本部、關渡自然公園、芝山文 特價品不在此限 化生態綠園商品部購物享會員折扣 1.可享有平日正價商品購物9折優惠。 2.特別活動正價商品再享95折優惠。 3.會員消費累計紅利回饋制度。 4.不定期特殊優惠活動。
限會員∕義工本人
優惠方案墾趣保有修改之權利,詳細會員權益請 參考墾趣官網訊息!
鳥會櫥窗
33
行動會務
本會會員入續會後 將收到《會員/義工 證》、每月的《冠 羽》月刊,如有缺 漏或地址變更事 宜,請來電本會確 認以便補寄處理。
行動會務
感謝您對台北鳥會的支持與肯定,請您繼續以行動支持和幫助鳥會 來~續繳會費,也歡迎新朋友的加入
會費繳交方式請上台北鳥會官網
入 / 續會享好康 商品名稱
www.wbst.org.tw
完成 2018 年入 / 續會手續之鳥友, 即可以特惠價購買下列表內商品任兩件。
2018 手繪臺灣野鳥月曆 原價 200 元
手繪野鳥週曆筆記書 原價 120 元
「臺灣野鳥手繪圖鑑」二版 原價 1,200 元
入 / 續會優惠價
會員價
60 元
85 元
100 元 600 元
| 自 | 然 | 週 | 五 | 三 | 重 | 奏 | F r i d a y
160 元 960 元
N a t u r a l
T r i o |
於 會 本 部 B1 教 室, 本 會 有 效 會 員 & 志 工 免 費, 非 會 員 酌 收 100 元 清 潔 費
Handbook of of Bird Biology
讀書會
8 講者:嚴融怡
12/
鳥類的食性及覓食
大自然是一張生命之網,各物種間彼此相連而存在。鳥類的群落探討的是 鳥類與不同物種、棲境與更廣大的生態系之間的關係,從不同的尺度去探 究生物多樣性中每種鳥類的生態棲位(nich)。一個鳥群是如何與另一個鳥 群、另一個物種乃至變化的環境互動?競爭、捕食、互利、片利之間,鳥 類又是如何消長與演化出獨特的生存策略?在觀察各種鳥類群落的組成與 互動後,我們也會看見生態棲位的演進──每個物種在生命之網中彼此碰 撞而找出的生存之路。
34
2017 NOVENBER
黃金 蝙蝠
生態 電影賞析
(40分鐘)
第三個週五 19:00~21:00
每年農曆三 主 動 題 生 :生 野 月馬祖誕辰 的 活 周遭 前夕,一群 神秘的黃金蝙蝠會飛到雲林縣北港 鎮,彷彿來為馬祖慶生,當地人稱 為牠們「倒吊蓮」。19602代的古宅 發現一千隻,如今僅剩餘不到五十 隻。本片誠正國小張恆嘉老師及小 小志工們針對黃金蝙蝠的調查研究 過程,訴說人們為保育黃金蝙蝠努 力目標及關注的課題。 季
12 講者:馮孟婕 鳥類的群落
2018/1/
15
12/
秋
覓食永遠是生物最重要的本能。鳥類為了覓食,嘴喙常 特化為專門適於從事某種覓食方式的形態;再進一步的 第二個週五 解剖學觀察,不同物種類群間鳥類就連舌頭也都特化出 19:00~21:00 不同的類型。為了覓食牠們得經常調整姿態,有時甚至連 個體尾羽都在捕食過程中調整。為了覓食牠們會採用很多不同 的策略,有時會採取族群中大群個體來共同覓食,有時甚至會和其他物種 聯手一起圍捕獵物,這形成了很複雜的社會行為。而自然界中專門吸食花 蜜的鳥類啄花、蜂鳥等,也常有牠們專門喜歡找尋的花朵類型。同樣一個 棲地的水鳥,亦各自採用大不同的策略。這些都值得我們好好探索一番。
為考量場地環境品質 B1 教室完全禁止飲食 為尊重每位參加者,活動將準時開始 演講時請勿進出
物
only 義工 利用讀書資料增進本會志工鳥類專業認識 同時整理為鳥類學基礎講義
會務報告 行政事務
• 會員人數:10月新入會7人, 統計至10/31止,會員總數 1,034人。 • 歡迎志工加入會館平日夜間 值班登記,請洽會務行政范 淑文(分機20) 環教活動
• 觀鳥觀心班 :活動組臨危受 命協助週二進階班,但學員 報名和到課率以及戶外課參 與意願低,急待改進。環教 委員會決議基於回饋大眾及 剛開班的情況,目前不設門 檻,但未來可視情況調整。
• 環教委員會:❶感謝李建 安、蘇昭如、嚴融怡三位 委員負責籌備的環教推廣小 組,已擬訂教案大綱:題 目為介紹台灣的鳥類,簡報 已完成,安排到校推廣。 ❷12/14 志工成長課程嚴融 怡-濕地土壤與鳥類的故事, 十一月份開始報名。 3、 活動企劃
• 2017大型活動:今年度活動 組推出大型活動因颱風或報 名人數不足,已取消—棲 蘭、東埔-阿里山、金門栗喉 蜂虎、武陵福壽山、金門親 子、澎湖燕鷗、合歡山、墾 丁、宜蘭龜山島、台中武陵 農場,計10團,順利成團— 八仙山、梅峰、大雪山、
• 冠26學員基礎訓練課程,已 結束見習,邁入實習階段, 請排班的學長姊多多指導。 研究調查
• 2016跨年度馬祖調查案:已 完成期末審查,將於近日完 成相關結案程序。 • 2017年馬祖調查案:相關進 度執行,近日將準備10月底 招 開 的 期 中 審 查 。 11 / 9 - 11 將於馬祖舉辦燕鷗研討會, 確定出席單位計有:林務 局、新竹林管處、澎湖縣政 府、澎湖鳥會、馬祖鳥會、 福建省觀鳥會、浙江自然博 物館、台大森林系、中華鳥 會、U.S. Geological SurveyOregon Cooperative Fish and Wildlife Research Unit Department of Fisheries and Wildlife、Team of Specific Protected Area Research , Division of Ecological Survey Research, National Institute of Ecology。 燕鷗造型隨身碟已完成。 • 松山機場調查、北市生物多 樣性調查、新年數鳥、挖子 尾調查、淡江大橋調查、禽 流感調查等皆照計畫執行。 • MOU案:
❶ 已完成MOU簽約計畫書。
❷ 小水鴨試教活動剩最後一 場即執行完畢。
❸ 鳥博會時鳥博時委員方偉 達老師及Ramsar東亞濕地 中心徐主任又進行相關討 論,預計簽約對象仍為順 天灣濕地。 • 手繪圖鑑英文版:現正由方 偉宏及蕭木吉老師做最後校 正,再 請林 務局提 供 意見後 就進入打樣,順利出版可期。 野鳥救傷
• 傷鳥隻數:資料統計至10月中 旬,累計救護傷鳥已達3,147 隻。(去年全年度為3,911隻) 公關/專案
• 順利完成「2017臺北國際賞 鳥博覽會」,可惜10月21日 大台北地區各地上午均大 雨,僅關渡這一塊區域天氣 涼爽,影響民眾參與意願, 第一天入園人數僅2,878人, 22日入園人數5,111人,兩天 總計7,989人。主題區的嶄新 設計以及志工夥伴的熱情及 有禮服務與專業解說,獲得 國內、外參與團體代表一致 好評,感謝所有志工及各單 位夥伴們的參與。 • 現正陸續進行財務結算、身 心障礙民眾參與活動情形及 結案報告。 年度志工禮
• 由愛尼曼數位科技贊助 「2017鳥博會運動紀念毛 巾」百分之百原胚棉,無漂 染。響應無痕山林推廣,從 日常生活中展開綠色行動。 鰲鼓東石展示館 • 環境監測:
❶ 協助鰲鼓解說服務團隊進 鳥會櫥窗
35
會務報告
會本部
2017/10
馬祖東引、新竹觀霧、東埔 阿里山、拉拉山、馬祖秋過 境、北方三島、南投杉林 溪,計10團。12月花蓮布洛 灣及明年年初八仙山、噶瑪 蘭、南投梅峰,請志工協助 例行帶隊時多多廣宣。
會務報告
行濕地監測、提醒監測時 間,並定期收集監測資料 以 供 後 續 分 析。10 月 份 的濕地監測時間為 10/9、 10/22。
❷ 配合解說服務團隊濕地監 測時間,於觀海樓同步進 行鳥類相調查。
❸ 10/6 高醫大研究團隊於觀 海樓設置空氣分析儀器, 駐館人員協助借電事宜。
❹ 10/22 協助黑琵學會進行觀 海樓樣線之黑琵普查及鳥 類調查。 • 環教活動:
❶ 10/21-22 北上關渡自然公 園參與「2017 台北國際賞 鳥博覽會」擺攤活動,共 計服務 4000 餘人次。
❷ 10/25 環境教師北上關渡自 然公園,觀摩「小小種籽 看自然」親子活動。
• 在地輔導:10/12 協助嘉義林 管處舉辦公眾論壇,開會討 論解說團隊事務。 • 館務行政:10/26 報修觀海樓 抽水馬達無法過電之問題, 10/27 廠商前來維修,發現為 螞蟻築巢咬壞電線所致,建 議施放驅蟻藥物。 • 在職進修:10/1 舉行晨間讀書 會,主講人為環境教師劉翠 涵,講題為「鳥鳥中文字-鳥 漢字造字的故事」。 • 環境管理:
❶ 本 月份北堤路旁之黃槿樹 叢多次發生起火事件,駐 館人員協助通報消防隊前 往滅火。
36
2017 NOVENBER
❷ 10/1 於水漾森林步道公廁 隔間發現蜜蜂築巢,駐館 人員前往了解情況,並通 報東石鄉消防隊處理
❸ 10/17 鰲鼓濕地園區入口 意象圓柱之「森」林字樣 掉落,通報嘉義林管處處 理。
❹ 10/25 請戶外清潔隊派員協 助館前草坪及觀海樓刈草 工作。 • 10/28 解說團隊成員蔡金露解 說員拾獲因誤觸電線墜地之 蒼鷺,駐館人員協助檢查其傷 勢,並判斷無大礙後,待其體 力恢復後於園區內放飛。
關渡自然公園
營運管理
• 入園人次 17,871 人、年票銷 售 有 效 張 數 1,416 張、FaceBook 粉絲團人 11,230 人、勸 募捐款累計元 153,600 元 (105 人 )、紅利積點累計 11,400 元 (73 人 ) • 11 月 1 日起持「台北卡」購 票入園送鳥類明信片一張。 「台北卡」係為一服務整合型 卡證,以多卡歸戶概念,整合 本府各發辦卡機關,並以單 一卡片存取多項服務。 • 博覽會入園人數 10/21 2,878 人 ,10/22 5,111 人, 兩 天 共 7989 人。冠十家族博覽會捐 款 1 萬元。 • 鬧熱關渡節活動順利辦理完 成,屆時隊伍將在關渡路上 集結,關渡自然公園協助提 供展演團體休息之場所。
• 近日陸續有專職及志工被蚊 蟲叮咬後,出現皮膚紅腫持 續多日的情況。園區將特別 請志工小心這部分,並提供 防蚊液等相關防護措施。 環境教育
• 動保處藝術季─走讀關渡, 共 將 辦 理 六 場 次, 生 態 篇 11/17、11/19;生活篇 11/29、 12/17;產業篇 10/26 上、下午 各一場。 • 企業贊助─濕地小天使,目 前由台灣愛丁頓寰盛洋酒股 份有限公司、格蘭父子洋酒 股份有限公司贊助共 6 場次。 • 營隊活動,食農學堂─冬藏, 目前 11/12 場次 38 人,11/18 場次 34 人,11/19 場次 31 人。 • 明年度「鳥類講座」場次日 期預月底提供給環教委員目 前暫定為每月第一週週日 14:00-16:00(3/04、4/01、 5/06、6/03、7/01、8/05、 9/02、10/07、11/04、12/02)。 環境保育
• 11/7-11 在日本的亞洲濕地研 討會,關渡自然公園管理處 將針對棲地保育工作進行分 組報告。 志工資源部
• 10/21-10/22鳥博活動志工人 力共259人次。(含藝術志 工、城市科大公服、粉彩畫 會)轉介本會志工人力10位。 代邀表演音樂團體(北投社大 口琴班)。 公共事務部
• 英業達贊助 25 萬做為濕地保
育與教育工作專案費用。
芝山文化生態綠園
環境經營
• 10 月人次 49,715 人。
• FB 粉絲團人數 8,161 人。 環教活動
• 小小導覽員 - 芝山桃花源環境 變遷與考古文物展:即日起 至 11 月底,每周例假日上午 9-12 點、 下 午 13:30-16:30, 於芝山綠園展示館進行導覽 解說服務。 • 芝山岩文化講座 - 聽物件說故 事:芝山桃花源 - 環境變遷與 考古文物特展文物整飭紀實: 12/17 下午 14-16 點,於芝山 文化生態綠園 2 樓多媒體教 室。 • 岩山里趣味植物分享:11/11 ( 六 ) 上午 10-12 點 陳蘭香老 師介紹,於芝山文化生態綠園 2 樓多媒體教室。
• 龜 的 國 度 -12/2( 六 ) 上 午 10-12 點 柯心平老師介紹,於 芝山文化生態綠園 2 樓多媒 體教室。
環境工作
• 楓香走廊盆花更新為水蕨。 志工活動
• 芝山蛙類調查小組夜間蛙類 調查: 11/18 ( 芝山綠園及芝 山岩 )。
•
•
大事記要 會本部
2017/10
• 1/ 淡江大橋鳥類監測 - 八里 側、淡水側;挖仔尾鳥類監 測。例行活動:四分溪、關渡 自然公園。駐站解說:關渡自 然中心二樓、關渡自然中心 賞鳥趣、大安森林公園、華江 橋、芝山綠園。 • 2/ 小水鴨保育校園推廣 - 國北 教大實驗國小。 • 3/ 小水鴨保育校園推廣 - 金華 國小。 • 5/ 小水鴨保育校園推廣 - 新 湖國小;觀鳥週四班 - 戶外課 ( 宜蘭 / 黃玉明、盛士淦 )。 • 6/ 活 動 組 月 會; 老 人 社 大 台灣中高海拔的鳥類 ( 葉守 仁 );禽流感鳥類排遺採樣 宜蘭時潮。 • 7/ 駐站解說:關渡自然中心二 樓。 • 8/ 鳥類講座 - 信天翁科。例行 活動:珠海路、二叭子植物 園。駐站解說:關渡自然中心 二樓、關渡自然中心賞鳥趣、 大安森林公園、華江橋、芝山 綠園。 • 10/ 觀鳥週二班 - 戶外課 ( 金
•
•
• • • • • • • •
• •
山 / 許建忠 );禽流感鳥類排 遺採樣 - 花蓮玉里 11/ 大安社大 - 古詩詞中的鳥 ( 蔡錦福 );觀鳥週三班 - 戶外 課 ( 社子 / 李建安、楊自寧 ) 13/ 小水鴨保育校園推廣 - 石 牌國小;老人社大 - 戶外課 ( 關渡自然公園 / 薛明芳、陳 金對 )。 14/ 關渡繫放架網。週末派: 金山因雨取消。駐站解說:關 渡自然中心二樓。 15/ 繫 放 因 雨 取 消。 例 行 活 動:劍南路、唭哩岸 - 關渡。 駐站解說:關渡自然中心二 樓、關渡自然中心賞鳥趣、大 安森林公園、華江橋、芝山綠 園。 17/ 小水鴨保育校園推廣 - 景 興國小。 18/ 觀鳥週三班 - 戶外課 ( 基 隆河 / 李建安、楊自寧 )。 19/ 觀鳥週四班 - 賞鳥經驗談 ( 李建安 )。 20/ 淡江大橋鳥類監測 - 淡水 側。 21-22/2017 第 十 九 屆 臺 北 國 際賞鳥博覽會。 22/ 大安社大 - 戶外課 ( 國際 賞鳥博覽會 / 方銘亮 )。 24/ 第十七屆第六次三處會務 聯席會議。 25/ 大 安 社 大 - 雲 南 拍 鳥 趣 ( 陳王時 );觀鳥週四班 - 戶 外課 ( 田寮洋 / 黃玉明、盛士 淦 );觀鳥週三班 - 戶外課 ( 大 屯溪口 / 李建安、楊自寧 )。 26/ 白頭翁:廣興。 27/ 老人社大 - 戶外課 ( 四嵌 水 / 陳英井、薛明芳 )。 鳥會櫥窗
37
大事記
• 11/5 熊讚回覆會出席開幕,延 續關博熊讚被賦予濕地保育 大使任務,下午跟民眾互動 推廣濕地。
• 芝山生態調查小組蜘蛛及蟲 類調查:11/2( 芝山綠園 )、 11/9( 芝 山 岩 )、11/16( 岩 山 里 )。
大事記
• 28/ 第十七屆第三次理監事聯 席會議。週末派:烏來。駐站 解說:關渡自然中心二樓。 • 28-29/ 關渡繫放研究。 • 29/ 例行活動:立農濕地、四 崁水。駐站解說:關渡自然中 心二樓、關渡自然中心賞鳥 趣、華江橋、芝山綠園。
關渡自然公園
• 1/ 園區四季主題導覽、心濕 地導覽、親子 DIY、關渡賞鳥 趣、社子島埃及聖䴉調查。 • 2/ 休園日。 • 3/ 社子島保留區鳥調。 • 4/ 假日營運 ( 中秋節 )、藝術 家田園調查。 • 5/ 藝術家田園調查。 • 7/ 園區四季主題導覽、心濕 地導覽、小水鴨說故事、主要 設施區鳥調、園區蛙調、藝術 創作期開始。 • 8/ 園區四季主題導覽、心濕 地導覽、親子 DIY、關渡賞鳥 趣、學生公服、鳥類講座。 • 9/ 休園日。 • 10/ 假日營運 ( 國慶日 )、學 生公服。 • 12/ 關博行前會。 • 13/ 五股、蘆洲鳥調。 • 14/ 園區四季主題導覽、心濕 地導覽、小水鴨說故事、主要 設施區鳥調、野望影展開始、 保育核心區穿越線調查、義 工環維、藝術家分享會。 • 15/ 園區四季主題導覽、心濕 地導覽、關渡賞鳥趣、聲景活 動。 • 16/ 休園日。
38
2017 NOVENBER
17/ 社子島鳥調。 19/ 保育核心區引水工程。 21/ 臺北國際賞鳥博覽會。 22/ 臺北國際賞鳥博覽會。 23/ 休園日。 28/ 園區四季主題導覽、心濕 地導覽、小水鴨說故事、穿越 線調查、埃及聖䴉調查、北藝 大校園蛙調、理監事會議、義 工環維、藝術家分享會。 • 29/ 園區四季主題導覽、心濕 地導覽、關渡賞鳥趣、鬧熱關 渡節、蛾類調查。 • 30/ 休園日。
• • • • • •
• 31/ 保育核心區採樣。
芝山文化生態綠園
• 1/ 岩山里社區活動 - 河堤借畫 布。 • 3/ 新生國小校外教學。 • 4/ 中秋節。 • 5/ 生態調查小組。 • 6/ 雨農國小大麥蟲到校推廣 • 7/ 天 母 SOGO- 葉 拓 小 錢 包 DIY 推廣;津媽魚菜團;芝 山岩文化 • 紋畫藝文推廣活 動-筆筒刻畫;平等古圳蛙 調。 • 8/ 岩山里社區活動 - 河堤借畫 布;聲景工作坊;台北小旅 行 - 士林風華;台灣瑞環股份 有限公司家庭日。 • 10/ 雙十節。 • 12/ 環境組。 • 13/ 中和區公所 -【樂活腦】高 齡學習團體。 • 14/ 貓頭鷹大解密;環境組; 2017 鳥博會志工會前會;蝴蝶 標本營 - 親子團;夜的精靈 -
•
• •
• • • • •
•
•
•
夜間探索活動;蛙調;新莊國 中特教班校外教學;講座 - 破 解先民的環境密碼。 15/ 岩山里社區活動 - 河堤借 畫布;津媽魚菜團;靜心小學 班遊;葫蘆國小 406 班遊。 17/ 環境組;士林區公所社區 活動。 21/2017 鳥博會 @ 關渡;環境 組;蜘蛛展開生態文學講座 全;芝山岩文化 • 紋畫藝文 推廣活動 - 筆筒刻畫;野村證 券投資信託 ( 股 ) 公司家庭 日。 22/2017 鳥博會 @ 關渡。 24/ 環境組。 25/ 光仁國中特教班。生態調 查。 26/ 生態調查。 27/ 台北市雙溪國小附幼;三 處會計會議;中正高中考古探 坑校外教學。 28/ 環境組;津媽古圳活動; 北鳥理監事會議;萬聖節踩街 活動;木柵動物園慶 - 野保市 集活動。 29/ 鳥類調查;全家攀樹趣活 動;全家攀樹趣 - 馬小姐親友 團;台北小旅行 - 士林風華; 實踐大學公共服務;鳥類標 本製作;鬧熱關渡節 - 市集活 動。 30/ 市政參觀 ( 旅行社帶團 ); 環境組。
組長的話 研究組 組長 / 蔣功國
• 今年度馬祖燕鷗調查部分已 順利結束,鳳頭燕鷗最大量 超過 5000 隻,黑嘴端鳳頭燕 鷗則接近 20 隻,是近年的高 峰。 • 11 月中的黑嘴端鳳頭燕鷗研 討會,除邀齊了國內外相關 研究團隊,如美國俄勒岡州 立大學、南韓國家生態研究 所、浙江自然博物館。 • 本月的淡江大橋、禽流感及 社子島調查皆已順利完成。 • 接近年底的季節,是候鳥來 訪的季節,一些調查監測將 會在這個時間執行,如後續 淡水河側沿岸濕地的調查, 及新年數鳥的活動,還要再 麻煩大家協助了,也歡迎有 興趣的鳥友主動跟我們聯 絡。
活動組 組長 / 許建忠
• 芝山得得之家有長期收容的 蜂鷹,以蜂蛹為主食,取得不 易,幸有義消劉昆耀先生願 意長期提供,因民眾舉報而 取得的蜂巢,讓蜂鷹不致缺 糧,特此感謝!
• 大型活動半年內取消多個梯 次,檢討其原因有多個面向, 包括訂價、活動特色。預定於 明年 2 月 3-4 日及 2 月 10-11 日舉辦四天的「領隊實務研習 營 」,將活動設計與創意安排 於課程中,歡迎各位伙伴將籌 劃博覽會的創意帶入未來大 型活動的規劃中。
• 今年關博入場人數雖然不 多,但救傷義賣攤位確是蠻 熱鬧的,感謝所有支援的義 工,還有理事長提供三幅郭 耿光先生的攝影作品由兩位 義工親友拍得,拍賣所得全 數捐助救傷中心,感謝理事 長及義工親友的支持,讓此 次活動能圓滿完成。
• 校園宣導從雛鳥季結束就陸 續開跑,其目的為讓民眾了 解救傷的理念及意義,最重 要還是要民眾不隨意干預自 然,我們的海報即是重點宣 傳「不隨意撿拾雛鳥」 ,今 年救傷鳥量到目前為止又飆 到 3314 隻,希望能借由宣導 來改善救傷鳥數量。
• 第 19 屆台北國際賞鳥博覽會 已於 10.21-22 順利完成,在這 二天中,活動組義工總動員, 所展現的活動力與創意深獲 與會者的肯定。其背後是長達 半年的籌備工作中所累積的 能量,感謝各位伙伴的辛勞, 凡走過必留痕跡,您們為鳥 會、為自己再添新頁。
義工訊息
訊 • 2017 年 11 月起,「義工 息」將移轉到鳥會官網,請 大家多多查詢利用,謝謝。
園 區 公 告 園區近期多項修繕工程正在進行施作,請夥伴們來園參觀或執勤帶領活動時留意安全,如發現施工單位人員有違反 園區參觀規範之行為,請立即通知現場值班人員,謝謝!! 心濕地|後續工程依天氣狀況繼續施作。 中心戶外切溝工程|❶本週進度完成花圃段工程。❷花圃內水泥情形會再重新挖除。補土後才會撤除目前施工圍 籬。❸下週將處理道路段切割,預計受影響時程3天。星期一起施作,暫定11/16恢復通行。❹一號小屋旁無障礙 洗手間將視道路施作情況暫停開放,至道路恢復通行後繼續開放使用,期間遊客請改至中心或入口處廁所使用。 月池旁空間整地|月池旁往濕地區域增設小圍籬管理,下週先進行環境整理,隔週設管理柱。 停車場|第一區繼續完成後續項目。 執勤須知
• 關渡志工、活動組志工來園區執勤時,請全程配戴志工證(實習志工證)、穿著志工背心入園簽到與執勤。本處志工背心借用對 象僅限尚未結訓實習志工,借用後歸還時,務必清理口袋的物品或衛生紙、並將背心所有的拉鏈拉好,以俾行政志工清洗。 • 園區提供執勤志工的鐵盒便當實施以來,減少許多免洗餐具的使用及垃圾量,這項行動獲得志工夥伴們的肯定與配合,為讓大 家吃得開心及放心;請夥伴們確實清洗乾淨鐵盒便當,再將餐盒放置於藍色網籃內。並請隨手將桌面及座位清理、擦乾淨油漬 再離開,讓志工休息室隨時保持乾淨整潔的狀態。★請注意~您吃不完的食物才是廚餘;骨頭、果皮、衛生紙請丟至垃圾桶。 • 發現園區內出現稀有或受保育的生物(鳥類、甲蟲、綬草……等)、有鳥類築巢孵卵或育雛行為時,請不主動告知遊客或利用社 群網絡發佈訊息及圖片。讓園區將先行評估,如有發佈新聞稿時,夥伴們再分享訊息。 • 若發現園區內有遊客或攝影人士餵食鳥類或野狗、採集植物或昆蟲、放生或擅闖保育核心區及永續經營區 (稻田區或心濕地) 等行為,請加以勸阻並立即通報專職人員 (晨運時間請通知保全/票亭電話02-2858-5736)。
鳥會櫥窗
39
組長的話
2017/10
救傷組 組長 / 賴明珠
活動簡訊 活動簡訊
2017/11-12
活動日期等訊息以本會及各管理處官方網站為主
會本部︱洽詢電話:02-23259190 ext 16 大型活動 for 會員
花蓮布洛灣樂活賞鳥遊 Buluowan 海拔 370~500 公尺間 1 2 / 23 ㊅ -25 ㊀ 10/18 開放報名 解說員 生態
3 天 2 夜 樂 活 行 團員人數 42 位 交通
許長生、蕭文富、吳清墩
挑戰鳥種數 70 種 火車、遊覽車、步行
熱帶季風雨林、環流丘、河階地形
約可見 50 多種山林鳥類。冬季時期諸多在中、高 海拔山區的鳥類,如冠羽畫眉、黃山雀、白喉噪眉等降遷 棲息,此時的山林鳥類會群聚在一起,是賞鳥的好時機喔! 鳥類特色
布洛灣台地是立霧溪下游的大型雙層河階,太魯閣語的意思是 「回音」,這裡曾經是太魯閣族人聚居的部落。台地四面環山, 為熱帶季風雨林,因此自然生態資源相當豐富。現今太魯閣國家 公園管理處在此成立管理站,並規劃成原住民特色園區。 Forest Recreation Area 臺中八仙山尋鳥蹤 Basianshan 海拔 700~2,500 公尺間
2 0 1 8 / 1 / 13 ㊅ -14 ㊐ 11/14 開放報名 解說員 生態
蕭文富、張璦蘭
2 天 1 夜 樂 活 行 團員人數 42 位 挑戰鳥種數
70 種 交通 遊覽車、步行
中低海拔針闊葉混合林、溪澗
可見鳥類約 70 種。特別多善於鳴唱的畫眉科、噪 眉科,如繡眼畫眉、大小彎嘴、山紅頭,林下有特有種雉 雞,溪澗邊臺灣紫嘯鶇、鉛色水鶇、小剪尾等。 鳥類特色
臺中大雪山賞鳥生態遊
Dasyueshan Forest Recreation Area 700 公尺間
2018/1 / 28 ㊐ -30 ㊁ 11/28 開放報名 解說員
蔡錦福、傅兆康、陳金對
3 天 2 夜 樂 活 行 團員人數 22 位 交通
高山巨木林、暖溫帶闊葉林、溪谷、 森林浴步道 生態
挑戰鳥種數 70 種 遊覽車、步行
可觀賞到 50 種以上的鳥類。翠綠的山林中穿梭著 艷麗身影,栗背林鴝、酒紅朱雀、煤山雀、松鴉、星鴉、 火冠戴菊、臺灣噪眉,正等待您的來訪。 鳥類特色
捷運大安 森林公園
桂林路水門入口 華江橋駐站賞鳥平台
環 河 快
大安森林公園 駐站位置
速 華江橋 道 路
池
長順街水門入口 大安森林公園 駐站位置
40
2017 NOVENBER
11/19 動物園-政大 0730 動物園站(出口1) 忠義小徑 0730 忠義站(出口2) 11/26 社子島 0730 劍潭站(出口1) 金山 0700 館前路&許昌街交叉口 12/3 景美溪 0730 景美站(出口1) 楓丹白露0730 竹圍站(出口1) 12/10 蘆洲堤防 0730 蘆洲站(出口1) 烏來 0700 公館站(出口1) 12/17 貴子坑大排 0730 復興崗站(出口1) 二叭子植物園 0700 新店站(出口) 12/24 田寮洋 0700 館前路&許昌街交叉口 康誥坑溪 0730 南港展覽館站(出口6) 12/31 廣興 0700 公館站(出口1) 故宮-至善公園 0730 士林站(出口1) 週末派 for 一般大眾/免費
11/25 風露嘴-烏塗窟 07:00 新店站(出口) 12/9 貢寮-雙溪 0700 館前路&許昌街交叉口 12/23 深坑 0730 市政府站(出口3) 白頭翁 for 一般大眾/免費
11/30 直潭國小 07:00 公館站(出口1) 12/28 田寮洋 0700 館前路&許昌街交叉口 週日駐站解說 for 一般大眾/免費 大安森林公園駐站解說 時間:每週日 am 08:30~11:30 pm 13:30~16:30 地點:大安森林公園 生態池平台
淡水河
信義路三段
水
例行活動 for 一般大眾/免費
捷運大安 森林公園
信義路三段
大安森林公園 駐站位置
華江橋駐站解說 時間:每年10月到隔年 4月每週日 am 08:30~11:30 pm 13:30~16:30 地點:華江橋賞鳥平台
水 池
大安森林公園 駐站位置
鳥類解說
時間:每週日14:00~16:00
假 日
園區解說導覽
時間:週六、週日及國定假日,上午09:00~12:00、下午14:00~17:00
考古探坑教室-週末假日免費導覽
時間:週六、週日及國定假日,兩場 11:00~12:00、15:30~16:30
芝山岩展示館-週六日園區導覽 時間:週六、週日,上午09:00~12:00、下午14:00~17:00 於展示館解說大廳集合
鰲鼓濕地森林園區東石自然生態展示館︱洽詢電話:05-3601801 東石自然生態展示館 歡迎團體來電預約
森林大戲院 第七屆臺灣野望自然影展
台灣野望自然傳播學 社自2011年起舉辦 「台灣野望國際自 然影展」,每年自 Wildsreen影展得獎入 圍名單中,挑選20部優秀作品引入台灣。今年,林務 局與野望學社合作,在全台各地巡迴播放第七屆野望影 展,而東石自然生態展示館也化身其中一個舞台。讓我 們跟著紀錄片導演的視角,踏上荒野,深入這廣闊星球 的每個角落,感受芸芸眾生的生命脈動。
11/18、19 鮭魚的記憶 11/25、26 亞馬遜秘境
時間:即日起至12/31止,每週六、日,13:00~14:00 地點:展示館1F視聽教室 對象:一般民眾(入館即可參加)
2F
數位展示區 專人導覽解說
鰲鼓濕地的前身為鰲鼓海埔新生地,曾為台糖的 墾殖農場,歷經人工的開發與經營,最終又在自 然的洗禮下,回歸荒野,成為現今候鳥及賞鳥人 士的天堂。藉由紀錄片與專人解說,向您揭示鰲 鼓濕地充滿傳奇的前世與今生。 時間:週六、日及國定假日 10:30~11:00、14:30~15:00 入館即可參觀,若需專人解說,歡迎來電預約
鰲鼓濕地森林園區觀海樓 歡迎團體來電預約
戶外望遠鏡與導覽解說服務
觀海樓位居濕地西側,居高臨下,可遍覽廣袤的 水域景觀,園區內的旖旎風光與水鳥翩飛的美景 均盡收眼底。歡迎您帶著愉快心情,攜朋引伴, 到此尋訪鳥兒蹤跡。 對象:一般民眾
特別推薦
冬季季活動
候鳥的旅行
候鳥遷移的旅程,是生命延續的重要一環。 若您想體驗這些風中旅者的故事,歡迎您來 到東石自然生態展示館。除了有趣的闖關活 動外,還有解說員帶領您認識這些神秘的候 鳥們。
東北季風吹進鰲鼓,攜來北方的候鳥, 靜謐已久的濕地也熱鬧了起來。 風中的旅者們,渡過汪洋大海,翩然降臨, 讓灰色的冬天妝點上繽紛的色彩。
闖關遊戲/認識候鳥生態/室內互動關卡/戶外解說 時間:11/27~2018/02/28,09:00-16:30(每逢週一休館) 地點:鰲鼓濕地森林園區 (可先至展示館服務台詢問活動資訊) 對象:一般民眾 (入館即可參加)
鳥會櫥窗
41
活動簡訊
假日現場活動
週日 定點
現 場 自 由參加 購 票 入 園即可
芝山文化生態綠園︱洽詢電話:02-88666258 ext 15、17
關渡自然公園︱洽詢電話:02-28587417 ext 211-213 活動簡訊 【2017 關渡國際自然藝術季】系列活動
生活遊藝「走讀關渡」
運用米食、村落與生態三大主題帶大家好好認識關渡,這一個耐人 尋味、藏匿在大台北城市的一隅。
假日現場活動
時間:11/17、11/19、11/26、11/29、12/17,每次約2-3小時 對象:成人或親子家庭(依活動招募不同對象) 人數:每梯40人,額滿為止 報名:www.accupass.com/event/1710190713041431767369
心濕地導覽解說
小水鴨說故事
每週六、日,16:00~17:00於公園心濕地 一般民眾,每場限20人,採團進團出 採現場報名,團體除外
時間:每週六,13:30 / 14:30 各一場 地點:自然中心一樓觀景區 對象:一般親子
自然創藝DIY
自然中心駐站解說
【2017關渡國際自然藝術季】系列活動 12月關渡國際自然藝術季「生活創藝」 優惠每組50元。每月第一、二週日, 14:00~16:00於公園自然中心一樓觀景區, 一般親子,每場20組
時間:每週六、日 10:30、11:30、13:30、14:30、15:30 地點:自然中心一樓解說大廳
12月:大自然聖誕掛飾
42
2017 NOVENBER
賞鳥駐站解說
現場自由參加
現場自由參加
現場自由參加
時間:每週六、日09:00~12:00、14:00~17:00 地點:自然中心二樓
四季主題導覽
現場自由參加
透過每季的主題介紹,與解說員面對面, 讓您更深入認識這片濕地的美好。 秋季主題:親濕地 時間:每週六、日,11:00~12:00 16:00~17:00,每場20人 至自然中心服務台前集合即可
關渡賞鳥趣
免費參加
由資深的解說員帶領,搭配室內影片及戶 外實地觀察,一同感受賞鳥的樂趣。 時間:每週日下午兩場14:00~15:00、 15:30~16:30 對象:一般親子遊客。20人(團體除外) 週日中午12:30起至服務台報名
9月馬祖秋過境飆鳥團 悠遊馬祖 文/邱雅芳
行駛一夜的臺馬輪,載著我們一團 26 人, 橫渡了台灣海峽,緩緩駛入中柱港到達東引島。 迎著曙光,展開了此次台北鳥會的大型活動 -- 馬 祖秋過境飆鳥行程。 上次參加鳥會活動,跟隨蔡錦福老師在阿 里山賞鳥,深受蔡老師專業及認真的態度所感 動,所以此次看到蔡老師帶領的馬祖團,即刻就 報名參加。果然四天四夜的行程安排的豐富精 彩,就如領隊老師一開始就說:「歡迎參加馬祖 賞鳥戰鬥營。」我們每天五點半起床,為的就是 不想錯過早起的鳥兒,再加上同行有許多大內 高手級的賞鳥前輩,讓鳥兒無所遁形,第一天 就看到 39 種鳥種。雖然後來發現過境鳥尚未到 達,鳥況不如預期,但在大家的念力下,四天的 59 鳥種中,包含了稀有的地啄木及佛法僧,以及 最過癮的是,看到五、六隻難得一見的紫綬帶和 亞洲綬帶鳥在林子裡紛飛,這真是難得又令人 感動的賞鳥經驗。 雖然時序入秋,這些天的馬祖卻是豔陽高 照,碧海藍天,隨拍風景即是美如畫,增添許多 賞鳥的情趣。只是烈日下行走汗如雨下也是勞 累,於是在吃飯時特地去買沙士讓大家退火的, 是另一名貼心的領隊—游谷樺老師。每天的行 程裡,除了游老師深厚的鳥功協助大家找鳥辨 識鳥外,還盡心安排鳥點與景點,讓大家有一個 圓滿的旅程。而實習領隊—梁麗貞老師,背著單 筒配著和藹的笑容,默默的幫著找鳥數鳥,用心 照顧著團員。除了領隊老師,我們來自不同領域 的團員,有攝影高手、釣魚高手等,在賞鳥之餘 互相經驗交流,相處融洽。大家共有的是一份熱 愛大自然的童心,也才會在秋涼的海灘上看見 星砂及藍眼淚時,大夥如同孩子般興奮尖叫,赤 子之心表露無疑。
馬祖的美,只有去過的人才能體會;賞鳥的 樂趣,只有同好才能會心;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人 一同在悠閒的馬祖飆鳥,就像是一抹彩虹豐富 了我的人生經歷,成就永難忘懷的美妙回憶。 希望這不是結束而是開端,期待你我再次 同行。
實習領隊心得 文/梁麗貞 當我接到谷樺學長邀約擔任馬祖秋過境飆 鳥團的實習領隊時,著實嚇了一跳,當下還真是 不敢馬上答應他。因為參與大型活動帶隊從來 不在我的規畫之內,總覺得帶大型活動壓力和 責任重大,自己的體力能否負荷都是個問題,更 何況是 4 天 4 夜的馬祖行! 經不起學長的遊說掛保證說:「行程不難, 你絕對可以的……」再加上我自己也打了如意 算盤,屆時將我的書僮老公一併帶出場,真沒體 力時還有個挑夫可幫忙扛單筒,就不至於「耽 誤」到團隊。就這樣,有點「糊里糊塗」的答應 了學長。沒想到人算不如天算,真要幫老公報名 時早已滿團,只能自個兒硬著頭皮前往了。 四天緊湊的行程走了東引、南竿、東莒和北 竿,的確挑戰體力。但原先擔心的問題並沒有發 生。我想主要原因是一碰到鳥友們,內心的「義 工魂」自然而然被喚醒 , 覺得服務大家是件快樂 的事,也在欣賞鳥兒和馬祖美麗風光的當下忘 了身體的疲憊。 這次的實習除了領隊蔡老師和谷樺學長帶 隊的專業很值得學習外,也要謝謝斐禪學姊一 路的關照,讓我這位菜鳥實習領隊的初體驗獲 益良多!我也想藉此機會向和我當初一樣對大 型活動有所顧慮的義工夥伴們說:「別擔心,天 塌下來有正副領隊頂著;在服務中付出,往往收 穫最大的是自己喔!」 鳥會櫥窗
43
大型活動分享
大型活動分享|
大型活動分享
釣魚人的賞鳥趣 文 / 蘇為忠 要去馬祖,加上這回是第六次了。 當日早早就出門,轉了三趟車,一路用著 閒散的步伐逛到西碼頭,到了碼頭怎麼沒人? 因為才六點半呢!買了一杯拿鐵,坐在碼頭邊 吹風邊到處張望,看著那白色的船身緩慢靠岸, 「台馬之星」。喔!新船改名字了,警衛告知 是中船公司二年前承造好啟用的,和原台馬輪 一樣的排水量。欣賞著到岸的人們零散的走出, 想到自已也曾是那景色的一環,「釣得好嗎?」 「有些黃雞……」此時節是這樣沒錯!(釣魚人 的死性不改,還是專挑背釣袋的人問閒話。) 上到二樓旅客休息處,人還不多,釣魚的人 有個長長的釣袋和軟式冰箱,不看見也不行,不 找他們聊聊魚經也不行,時間慢慢接近 8 點了。 一位穿姻脂紅色七分褲的苗條小姐走來問: 「你們是野鳥學會的人嗎?」 「我是,他們不是。妳從哪裡來?」 「竹北。」 「那是我的故鄉喔……」 等到終於見到了學會領隊與賞鳥團員,真 的誰也不認識,領隊梁麗貞長得好嬌小。拿到了 行程冊,終於知道和領隊同房的對象是誰了,原 來游谷樺不是……女生。 賞鳥人的早餐比釣魚人的好太多了。初次 定調是賞鳥行,還真只是賞鳥而已,都不知道 99.9% 鳥兒尊姓大名是啥!聽著大夥數這喊那 的,只能默默感受。這哪是飆鳥行啊!是人為了 鳥在發飆還差不多吧!
成長講座
行前聽了梁領隊的建議不要帶重腳架,這 下好了,全幅長鏡也沒帶(不然我可是很會拍鷹 的喔!)攜個口袋小長鏡,望遠端配上單腳架還 是晃得很哪!也罷也罷,那就進行另一項附帶 任務,補捉一些足以做為水彩畫的景就好了。 蔡主領隊告知已入鳥域 30 年,其對所見鳥 類的特徵也分辨力超強,難怪當我第一次拿到 冠羽會刊時覺得這那像是一般的協會刊物,簡 直就是一份深度的研究報告或論文。當我設定 以「美」的角度為拍鳥目的時,希望加入心靈或 鳥類文化的助力,看來認識台北野鳥學會是上 上籤,沒錯吧? 看看這幾天的行腳,可曾出過什麼差錯? 以前曾辦過一些台北縣級的活動,深知表像下 的「心」勞苦水,這讓我領受到活動企劃工作是 多麼的繁雜,在游領隊精準地掌握執行之下又 能進行得如此順暢,又還要兼顧賞鳥解析,給領 隊們,當敬酒,再敬酒,叩首感佩! 除了領隊們的電話號碼,臨上機前又趕忙 問了一些人的連絡方式,當下的感覺是留下一 些此行記憶裡最實質的「人」的回憶。後來 Line 群組的發展,大夥熱情不減,原來這幾天的記憶 深入腦 又活力十足,若說它能預防老人痴呆也 不為過吧! 團友邱雅芳說得好:「希望這不是結束而是 開端,期待你我再次同行。」 附記:只是這次的鳥種不是 59,應該加上 我這個「菜鳥」為 60。
地點:台北鳥會 B1 會議室
12 / 14 ㊃ 1900-2100
鳥與濕地土壤的故事
講師:嚴融怡
環境與鳥類的關係是環環相扣的,有好的生態環境鳥類才能生活得好。 來聽聽鳥與溼地土壤的故事吧!
44
2017 NOVENBER
義工 only
環境教育講座 志工成長課程 志 工 ONLY
報名如遇到問題請洽三處志工窗口協助 會本部:黃馨儀 02-23259190*17 ed@wbst.org.tw 關渡:張素慧 02-28587417*220 yuki@wbst.org.tw 芝山:朱慧婷 02-88666258*15 chu0729@zcegarden.org.tw
志工成長課 https://goo.gl/bMMDfm
鳥類講座 12 / 10 鵯科
20120215 本會之環境教育學院正式掛牌,於每期冠羽定期 發出訊息。環教活動專職—黃馨儀 02-23259190*17
亦對外開放 購票入園即 可
都市之寶與聖鳥傳說,最親近人類的飛鳥 / 張瑞麟
週日14:00~16:00(13:30報到) 於關渡自然公園自然中心一樓多媒體演講廳 志工請至 https://goo.gl/VtZBiS 線上報名額滿為止
1/ 27 第一梯次
大湖公園至內溝生態館 / 講師:葉佳豐老師
2/ 3 第二梯次 臺北植物園至臺大校園 / 講師:許勝杰老師 時間:週六08:30-15:00 費用:每人850元、本會會員800元/人(含保險費、講師費,不含交通費 和餐費,每人將贈一本鳥類圖鑑)
觀鳥觀心觀自然 十一月中開放報名 & 開課
初階 2 冬季班 每週三、週四 請隨時follow鳥會官網及FB!!!
救傷組、活動組、環教組
關渡自然公園
教育解說組、環境維護組 芝山文化綠園
解說導覽組、 環境組、 行政服務與 文書 培訓流程: 書面資料報名 →面試 →通識課程 →初階課程 →進階課程、 →實習 →結業、面談 →志工授證 →成為志工,開始服勤
芝山綠園 志工招募
2018 年寒假親子賞鳥趣
會本部
關渡公園 志工招募
環境教育活動 報名連結 https://goo.gl/y4aLWV
一起服務、流汗、歡笑、收穫
台北鳥會 志工招募
全球137種,臺灣7種,其中5種為特有及特 有亞種。生活於森林、灌叢、公園、果園或 庭園。性好動,活動敏捷,常與其他鳥種混 群。鳴聲嘹亮多變。有些鳥種非常適應人類 居住環境,隨著人類開發而擴展領域。與麻 雀、綠繡眼並稱為都市三寶。
加入台北鳥會 志工大家庭
台北鳥會 https://goo.gl/lt7Ora 關渡自然公園 https://goo.gl/SmHOi4 芝山文化綠園 https://goo.gl/Tu7NC6
第七屆台灣野望國際自然影展 場次表 http://gd-park.org.tw/page/4456
關渡自然公園 × 台灣野望國際自然影展 歷經六年的耕耘後,第七屆台灣野望國際自然影展,除了繼續與 英國Wildscreen影展合作,引進全新的20部影片之外,更設定了 更明確的目標,將以親子作為本屆野望影展的主要目標觀眾。
費用:活動免費,凡入園民眾皆可觀賞(入園請依規定購票) 場地:自然中心一樓多媒體演講廳 座位:總數127人座 入場:每場次於放映時間前5分鐘開放進場,自由入座
鳥會櫥窗
45
環境教育學院訊
環 境 教 育 學 院 訊
救傷紀錄 台北市野鳥學會野鳥救傷中心,為讓受人為干擾而傷病的野鳥能野放回歸自然。接受來自個人及相關單位拾獲之傷病野 鳥與雛鳥,進行醫療、照護、收容及康復後野放等工作.專款專用 請註明「救傷捐款」字樣.現金、郵政匯款、銀行匯 款(台北富邦銀行-和平分行/戶名:社團法人台北市野鳥學會/帳號480-210-740-173或ATM轉帳)
2017/10 救傷紀錄
文/呂佳璣、曾韞琛 整理
感謝有您
救 傷義診師:李照陽、林逸莒、林鈺倩、許祖誠、郭 詩淵、賀淑玲、顏慶芳、台大醫師群和不萊梅醫院 請款日 A/斤 醫生群。 5 9/30
55 救 傷服勤義工:盧映雪、林育萱、蘇裕敦、林靖英、 6 劉育真等 45 人。 10/14 54 救 傷冠青九實習志工:鄭雅婷、范芷瑄、范晏慈、孫 總計 120 甘惜、葉亞昕等。
活動組支援:林廷奕、方銘亮、林清豊等。
野鳥救傷飼料費用支出紀錄 B/磅 C/袋 D/隻 E/其他 請購 金額 3 0 20 1,710 7 3 200 1 14,470 2 0 20 1,700 8 3 380 1 16,400 20 6 620 2 34,280
備註 A 大麥蟲/斤 180/600g B 麵包蟲/磅 190/454g C 蟋蟀/袋200 D 老鼠/隻 E 其他
救 傷之友:劉雅欣、曾致穎、王侯凱、王清豊等。
各處傷鳥總數 143 隻 死亡 80 隻、照顧中 9 隻、野放 15 隻、長期收容 5 隻、芝山收容 2 隻、拾獲者帶回 1
隻、不明 31 隻 ˙ 台北市 94 筆、新北市 43 筆、桃園市 1 筆、新竹縣 2 筆、苗栗縣 1 筆、臺東縣 1 筆、不明 1 筆
A 大安區會館 2筆
• 死亡 2 隻 • 台北市 1 筆、新北市 1 筆
紅鳩
黃嘴角鴞
成1 成1
B 松山區全陽犬貓動物醫院 7筆
• 死亡 5 隻、野放 1 隻、拾獲者帶回 1 隻 • 台北市 6 筆、不明 1 筆
金背鳩
亞成 1
珠頸斑鳩
成 1、亞成 1、幼 1
紅鳩
白頭翁 八哥
亞成 1 成1
亞成 1
E 大安區澄毅動物醫院 4筆 • 死亡 2 隻、野放 1 隻、不明 1 隻 • 台北市 3 筆、臺東縣 1 筆
紅鳩
亞成 1
綠鳩
幼1
珠頸斑鳩 台灣夜鷹
46
亞成 1 成1
2017 NOVENBER
D 大同區凡賽爾賽鴿寵物鳥醫院 41筆
• 死亡 30 隻、照顧中 3 隻、野放 2 隻、 長期收容 1 隻、不明 5 隻 • 台北市 27 筆、新北市 13 筆、苗栗縣 1筆
鳳頭蒼鷹
亞成 1
金背鳩
成 2、亞成 2、不 明1
紅領瓣足鷸 紅鳩
珠頸斑鳩 褐鷹鴞 大卷尾 白頭翁
紅嘴黑鵯 綠繡眼 麻雀
白尾八哥 家八哥 不明
成1
成 1、亞成 2
成 4、亞成 1、幼 9、雛 1、不明 3 成1 成1
成1
成 1、亞成 1 成1
不明 3 幼1 幼1
不明 2
F 新莊區快樂動物醫院 9筆
• 死亡 4 隻、照顧中 1 隻、不明 4 隻 • 台北市 2 筆、新北市 6 筆、桃園市 1 筆
金背鳩
雛1
台灣擬啄木
成1
珠頸斑鳩 麻雀
成 1、亞成 1 幼 2、雛 2 成1
J 永和區崇恩寵物動物醫院 13筆 • 死亡 7 隻、野放 3 隻、不明 3 隻 • 新北市 13 筆
小白鷺
成1
紅鳩
亞成 1
金背鳩 珠頸斑鳩 樹鵲
白頭翁 灰鶺鴒
幼1
成 1、亞成 1、幼 5 成1 成1 成1
L 信義區麟光救傷中心 66筆
• 死亡 29 隻、照顧中 5 隻、野放 8 隻、長 期收容 4 隻、芝山收容 2 隻、不明 18 隻 • 台北市 54 筆、新北市 10 筆、新竹縣 2 筆
竹雞
成1
黑冠麻鷺
亞成 3
穴鳥
紅冠水雞
成1
紅領瓣足鷸 成 1 金背鳩
成 1、亞成 2、幼 5
珠頸斑鳩
成 2、亞成 7、幼 10、雛 1
紅鳩
綠鳩
成 1、亞成 2、幼 1
麻雀
台灣夜鷹
成1
白尾八哥
領角鴞
成 1、亞成 2
成 2、不明 1
台灣擬啄木 成 1 紅尾伯勞
亞成 1
蒼眉蝗鶯
成1
白頭翁
成1
救傷紀錄
茅斑蝗鶯 綠繡眼
黃腹琉璃 輝椋鳥 灰鶺鴒
成 3、亞成 1 成1 成2 成1 成1
野鴿
家八哥
幼1
幼1
亞成 1、幼 1 幼2
小太陽鸚鵡 成 1
V 不萊梅特殊寵物專科醫院 1筆 • 死亡 1 隻 • 台北市 1 筆
家八哥
亞成 1
成1
救傷工作筆記 圖文/呂佳璣
金背鳩
年齡:幼鳥
拾獲日期:106/10/25
拾獲地點:台北市中山區直安公園
傷病原因:有明顯外傷,健康良好。
處 理形情:斑鳩的繁殖時間很長,即使進入秋冬季借,仍常有幼鳥落巢。觀察其外觀,若 有受傷放置附近 安全的高處即可。這隻金背鳩受到動物攻擊,右胸有皮膚外傷,外傷的深度有傷到嗉囊和大胸肌,傷口已
有異味部份發黑壞死的情形。但精神還算不錯,還可舉翅打人。鳥類疼痛忍耐力真強!
處 理形情:民眾擔誤了兩天才送到救傷中心,傷口有點壞死。大家若發現有外傷的傷鳥,請先冷靜
下來,不要被血淋淋傷口嚇到,傷口請不要擦任何的藥品,只要生理食鹽水沖洗。一方面可觀 察出血點另一方面降低傷口細菌數量。傷口若有持續出血情形,用紗布加壓止血五分鐘直到不 出血為止。可以餵食稀釋五倍的運動飲料,用吸管滴在嘴喙上讓牠自己喝進去。最要緊的,是 要儘快送至相關單位救治。
芝山得得之家近況 蘇裕敦
長期收容的東方蜂鷹仍 盼各界捐贈蜂巢及蜂蛹
第一籠小白鷺在芝山已經一個月,漸漸不親近人了 , 希望將來能野放成 功。B 籠新進長期收容兩隻無法野放的黑冠麻鷺:一隻翅膀已截翅,另一隻 翅膀骨折無法手術。 11 月芝山志工值勤在多方協調之下終於找齊夥伴幫忙,真是太感動了,非常感謝新血的 加入,讓這些落難的野鳥得以在芝山安養。目前週一至週五還是非常需要幫忙,歡迎喜歡觀察野鳥,不怕髒 不怕蚊子的熱血的您加入,請與救傷中心 (rescue@wbst.org.tw) 聯絡。
救傷芝山徵人
鳥鳥需要你!
位在芝山的得得野鳥中途之家,是提 供鳥兒們野放前養毛、練飛以及合群 的場所,無論颳風下雨,每天都需要有義工來打掃、餵食以及觀察鳥兒的狀 況,就連春節過年也不例外!目前亟需能在平常日支援的人力, 如果您有意願為鳥兒付出,歡迎和我們聯絡! 請來電 02-8732-8891 野鳥救傷中心或 利用粉絲頁 https://fb.me/wbstwbr 與我們聯繫
資料記錄
47
鳥況綜覽
本期所述鳥況為雙北地區自 2017 年 9 月間合計 44 份記錄的鳥種。較特別的鳥種有:唐白鷺、黦鷸、 佛法僧、藍歌鴝、綠啄花、綬帶鳥等。以下鳥類列出方式採日期、地點、隻數、記錄者。記錄順 序大致上以分類順序進行。 • 田鷸:7筆記錄,9/20,26華江橋3(陳 岳輝)。
• 綬帶鳥(紫綬帶):1筆記錄,9/23野柳 1(曾炎德)♂。
文/方偉宏 整理
• 黦鷸:3筆記錄,9/2華江橋6(陳岳 輝)。
• ★伯勞 ★椋鳥 • 棕背伯勞:7筆記錄,9/23華江橋2(陳 岳輝),9/23新北濕地2(陳雅惠)。
• 綠簑鷺:2筆記錄,9/17石碇淡蘭古 道1(李天助),9/24故宮--雙溪公園 1(林瑞如)。
• 黃足鷸:1筆記錄,9/23新北濕地1(陳 雅惠)。
鳥況綜覽 ★鷺
• 唐白鷺:4筆記錄,9/15華江橋2(陳岳 輝)冬羽。 • 中白鷺:4筆記錄,9/15華江橋10(陳 岳輝),9/23新北濕地10(陳雅惠)。 • 黃小鷺:1筆記錄,9/10關渡1(黃以 忠)。
★鴨 • 小水鴨:3筆記錄,9/8,17,30華江橋 1(陳岳輝)。
• 花嘴鴨:7筆記錄,9/23新北濕地 17(陳雅惠),9/10關渡6(黃以忠)。
★鷹 ★鶚 ★隼 • 赤腹鷹:3筆記錄,9/10烏來3(莊靜 宜),9/29內湖內溝3(曾炎德),9/23 南港四分溪1(周明傑)。 • 黑鳶:11筆記錄,9/6華江橋4(陳岳 輝)。 • 黑翅鳶:5筆記錄,9/26華江橋2(陳岳 輝)。 • 魚鷹:6筆記錄,9/15華江橋2(陳岳 輝),9/4古亭河濱公園1(陳雅惠)。 • 遊隼:1筆記錄,9/7華江橋1(陳岳 輝)。
★雉 • 台灣山鷓鴣(深山竹雞):1筆記錄, 9/10烏來1(莊靜宜)△。
★鴴 ★鷸★鷗 • 東方環頸鴴:4筆記錄,9/23新北濕地 25(陳雅惠),9/30華江橋4(陳岳輝)。 • 金斑鴴(太平洋金斑鴴):3筆記錄, 9/3,23,26華江橋1(陳岳輝)。 • 黑腹濱鷸:3筆記錄,9/30華江橋2(陳 岳輝)。
48
2017 NOVENBER
• 中杓鷸:6筆記錄,9/3,6,7華江橋1(陳 岳輝)。
• 鷹斑鷸:7筆記錄,9/6華江橋10(陳岳 輝)。 • 小青足鷸:1筆記錄,9/2華江橋10(陳 岳輝)。 • 黑腹燕鷗:2筆記錄,9/15華江橋2(陳 岳輝)。
★鳩鴿 ★杜鵑 • 灰林鴿:1筆記錄,9/20華江橋2(陳岳 輝)。
• 輝椋鳥:5筆記錄,9/22中正紀念堂 15,9/25榮星花園12,9/19二二八 和平公園9(陳雅惠)。
★啄花鳥 • 綠啄花:1筆記錄,9/17石碇淡蘭古 道1(李天助)。
編按 在你使用 eBird 標鳥時, 亦可同時提供紙本鳥類紀錄表 或至 中華 鳥會 鳥類 資料 庫填 寫,因目前尚未解決資料合併 技術。謝謝。
• 番鵑:1筆記錄,9/28華江橋1(陳岳 輝)。
★佛法僧 ★啄木鳥 • 佛法僧:2筆記錄,9/24故宮--雙溪公 園3(林瑞如),9/22內湖內溝2(曾炎 德)。 • 小啄木:1筆記錄,9/10烏來2(莊靜 宜)。
★鴉 • 巨嘴鴉:3筆記錄,9/24新店二叭子 植物園5(鄭美娟),9/17石碇淡蘭古 道2(李天助)。 • 台灣藍鵲:8筆記錄,9/3內湖內溝 15(蕭財政)。
★鶇
於期限內不限次數入園,分為 個人卡 持卡人專用/售價 200 元 甜蜜雙人卡 2 人 售價 350 元 含持卡人
幸福家庭卡 4 人 售價 600 元 含持卡人
• 鵲鴝:6筆記錄,9/21植物園4(陳雅 惠),9/9大安森林公園3(徐瑞琦), 9/13市青年公園2(陳岳輝)1♂1♀。
本年票自購買日隔月起一年內有效
• 台灣紫嘯鶇:5筆記錄,9/24新店二 叭子植物園4(鄭美娟)。
入園請主動出示本卡供票務員登記
• 藍歌鴝:1筆記錄,9/9野柳1(曾炎 德)。
發或兌領現金
★鶯 ★鶲 • 極北柳鶯:2筆記錄,9/9野柳2(曾炎 德),9/10關渡1(黃以忠)。
(如9/9購買可使用至隔年9/30止)
本年票經開卡後恕不接受退換、補 本年票請妥善保管,若經塗改、髒 污或毀損致無法辨識則視為無效 本公園保留活動規則解釋及變更之 權力
關渡自然公園生態調查
2017/10 關渡自然公園生態調查 核心區
臺北市關渡自然公園 GPS(T97):E297448 / N2779059 海拔:13m 環境:墾地
鳥類穿越線調查 • 調查日期:20171014 • 潮汐:乾 1052-0.62/ 滿 1749+1.14 • 調查人員 / 記錄:李允如、洪綺 梅、張智偉、葉再富 / 周品秀
• 共 26 科 51 種 1,326 隻
雁 鴨 科 花 嘴 鴨 117、 琵 嘴 鴨 3、
白眉鴨 2、小水鴨 18。鸕鷀科普 通 鸕 鷀 1。 鷺 科 夜 鷺 3、小 白 鷺
258、黃頭鷺 94、中白鷺 125、蒼 鷺 43、大白鷺 13。䴉科埃及聖䴉 36。鷹科黑翅鳶 4、松雀鷹 2、鳳 頭蒼鷹 1。秧雞科紅冠水雞 3。鷸
科磯鷸 4、鷹斑鷸 9、白腰草鷸 2、 青足鷸 1、田鷸 2。燕鴴科燕鴴 1。 鳩鴿科金背鳩 25、珠頸斑鳩 9、紅
鳩 25。杜鵑科番鵑 2。翠鳥科普 通翠鳥 3。鬚鴷科臺灣擬啄木 1。
伯勞科紅尾伯勞 3、棕背伯勞 1。
卷尾科大卷尾 2。王鶲科黑枕藍 鶲 1。鴉科樹鵲 1、喜鵲 5。燕科
棕沙燕 4、灰沙燕 14、家燕 42、
金腰燕 1。鵯科白頭翁 14。柳鶯
科極北柳鶯 1。葦鶯科東方大葦 鶯 2。扇尾鶯科灰頭鷦鶯 8、褐頭
公園興趣小組邀約
鷦鶯 15。繡眼科暗綠繡眼 88。畫
眉科山紅頭 2、小彎嘴 3。八哥科
伯勞 2、棕背伯勞 1。卷尾科大卷
黃鶺鴒 59。梅花雀科斑文鳥 42、
鵲 1、喜鵲 5。燕科 棕沙燕 3、灰
八哥 2、白尾八哥 9。鶺鴒科東方 黑頭文鳥 200。
• 調查日期:20171028 • 潮汐:乾 1024-0.50/ 滿 1727+0.75 • 調查人員 / 記錄:葉再富 / 周品秀 • 共 33 科 78 種 1,595 隻 雁鴨科花鳧 1、赤膀鴨 1、赤頸鴨 1、綠頭鴨 5、花嘴鴨 121、琵嘴鴨 15、尖尾鴨 3、白眉鴨 1、小水鴨
121、雜交鴨 2。鸕鷀科普通鸕鷀 1。鷺 科黃小鷺 2、夜鷺 4、小白
鷺 130、黃頭鷺 66、中白鷺 63、 蒼鷺 35、大白鷺 11。䴉科埃及聖
䴉 30、黑面琵鷺 1。鶚科魚鷹 2。
鷹科黑翅鳶 2、東方蜂鷹 1、大冠
鷲 1、灰面鵟鷹 66、松雀鷹 1、鳳 頭蒼鷹 1、灰澤鵟 1、東方澤鵟 1。 隼科紅隼 1。秧雞科緋秧雞 1、紅
冠水雞 6。長腳鷸科高蹺鴴 28。 鴴科小環頸鴴 3。鷸科磯鷸 3、鷹
斑鷸 8、白腰草鷸 1、青足鷸 51、
中杓鷸 1、田鷸 9。燕鴴科燕鴴 1。 鳩鴿 科金背鳩 79、珠頸斑鳩 5、
紅鳩 106。翠鳥科普通翠鳥 5。鬚 鴷 科臺灣擬啄木 1。伯勞科紅尾
尾 1。王鶲科黑枕藍鶲 1。鴉科樹 沙燕 7、家燕 23、洋燕 5、金腰燕 1。 鵯 科白頭翁 102。柳鶯 科 極北柳
鶯 1。葦鶯科東方大葦鶯 1。扇尾 鶯 科灰頭鷦鶯 7、褐頭鷦鶯 17。
鸚嘴科粉紅鸚嘴 6。繡眼科暗綠 繡眼 85。畫 眉科山紅頭 1、小彎
嘴 2。鶲科灰斑鶲 1、寬嘴鶲 1。 八哥科八哥 12、白尾八哥 17。鶺
鴒科灰鶺鴒 1、東方黃鶺鴒 42、白 背鷚 1。鵐科小鵐 1、黑臉鵐 8。 麻雀科麻雀 23。梅花雀科斑文鳥
117、黑頭文鳥 100。
補充資料 ❶一早受猛禽干擾影響鳥 況,雁鴨科記大量。❷ 10/1 淡 3 緋秧 雞 1;10/5 淡 2 小水鴨 2, 淡 1 小水 鴨 10、小環頸鴴 3、青足鷸 20;10/7 淡 2 花 鳬 1;10/8 淡 2 小 水 鴨 70, 淡 3 白背鷚 1;10/11 稻田區 魚鷹 1; 10/13 淡 3 黑翅鳶 2; 10/14 淡 4 灰澤 鵟 1,淡 3 黑翅鳶 1;10/15 淡 2 中杓 鷸 1。❸ 10/17 自然中心 灰鶺鴒 1, 淡 2 花嘴鴨 30、小水鴨 5、魚鷹 1; 10/18 淡 2 綠頭鴨 1、小水鴨 40、魚 鷹 1,淡 1 東方澤鵟 1;10/19 淡 2 赤 頸鴨 1、琵嘴鴨 1、尖尾鴨 1、白眉鴨 1、小水鴨 38、魚鷹 1、青足鷸 51, 淡 4 黃小鷺 2、灰面鵟鷹 32、山紅頭
活動日期為2017/11-12月歡迎有興趣體驗的義工夥伴,預先向志工資源部登記參加。 電話02-28587417*220;電子信箱 yuki@wbst.org.tw 1、鳥調小組:主設區11/18、12/2、12/16週六,調查時段為 07:50-11:30, 於 07:50 在票亭集合。※風雨無阻。請自備雙筒望遠鏡及臺灣野鳥手繪圖鑑 2、蛙蛙小組:❶關渡自然公園(主設區與心濕地):12/9週六;調查時段為17:30-21:00,17:30於 會議室。❷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校園樣區:11/18、12/16週六。❸土城青雲路樣區:11/17週五, 須自備交通工具。❹土城彈藥庫樣區:12/15週五,須自備交通工具。※風雨無阻。請自備晚 餐、雨鞋、手電筒、蛙圖鑑 更多的昆蟲照片歡迎進入「讓我們看蟲去」的網站觀賞。http://photo.pchome.com.tw/guandu_frog
義工 only
資料記錄
49
關渡自然公園生態調查
1,淡 3 灰面鵟鷹 34、東方澤鵟 1, 鹹水濕地 鳳頭蒼鷹 1,淡 5 東方蜂鷹 1;10/21 自 然 中 心 灰 斑 鶲 1、 寬 嘴 鶲 1,淡 2 魚鷹 1,灰面鵟鷹 43,淡 1 東方澤鵟 1;10/22 淡 2 魚鷹 1,淡 1 東方澤鵟 1; 10/23 淡 2 大冠鷲 1; 10/26 淡 2 綠頭鴨 2、琵嘴鴨 3、尖尾 鴨 3、小水鴨 108、黑面琵鷺 1、魚鷹 1、東方澤鵟 1、高蹺鴴 28、鷹斑鷸 1、 青足鷸 36,淡 1 小水鴨 13、鷹斑鷸 3、青足鷸 11;10/27 淡 2 綠頭鴨 2; 10/28 稻田區 小鵐 1;10/30 淡 2 小水 鴨 258,稻田區 東方澤鵟 1。
主要設施區 鳥類調查
• 調查日期:20171007,0800-1200 • 雲量:8.雨勢:無 • 氣溫:27-29℃.濕度:74~69% • 風力:1.風向:東北
• 調查人員 / 記錄:呂光洋、黃美 珍等 11 位 / 鄧麗卿 • 鳥種記錄:共記錄 15 科 24 種
䴉科埃及聖䴉 16。鷺科蒼鷺 1、
黃頭鷺 11、大白鷺 1、小白鷺 1、 黑冠麻鷺 1、黃小鷺 1、夜鷺 5。 秧雞科紅冠水雞 4。鳩鴿科珠頸
斑鳩 2、金背鳩 5。雨燕科小雨燕 2。伯勞科紅尾伯勞 2。卷尾科大 卷尾 3。王鶲科黑枕藍鶲 10。鴉
科樹鵲 3、喜鵲 1。扇尾鶯科褐頭 鷦鶯 2。鵯科紅嘴黑鵯 1、白頭翁 10。畫眉科山紅頭 1。繡眼科綠 繡眼 33。八哥科白尾八哥 1。鶺 鴒科灰鶺鴒 1。
• 調查日期:20171014,0800-1200 • 雲量:8.雨勢:大 ~ 小
• 氣溫:25.8-27.8℃.濕度:88~81% • 風力:1.風向:西北 • 調查 / 建檔:呂光洋、邱亭亭、 吳怡瑩等 5 位 / 鄧麗卿
• 鳥種記錄:共記錄 19 科 24 種
雁鴨科花嘴鴨 2。䴉科埃及聖䴉
50
2017 NOVENBER
4。鷺科黃頭鷺 37、小白鷺 1、黃
猩紅蜻蜓 16、褐基蜻蜓 3、褐斑
鳩鴿科金背鳩 11。翠鳥科翠鳥 2。
霜白蜻蜓 1、纖腰蜻蜓 1。膜翅目
小鷺、夜鷺 4。秧雞科紅冠水雞 2。 伯勞科紅尾伯勞 2。卷尾科大卷尾
1。王鶲科黑枕藍鶲 6。鴉科樹鵲 6、喜鵲 3。燕科家燕 3。扇尾鶯 科褐頭鷦鶯 2。鵯科白頭翁 21。 畫眉科山紅頭 1。繡眼科綠繡眼
103。八哥科黑領椋鳥 2。麻雀科 麻雀 1。梅花雀科斑文鳥 7。鶺鴒 科灰鶺鴒 1、黃鶺鴒 1。
昆蟲調查
• 調查日期:20170906,0900-1200) • 天氣:晴 • 氣溫:34℃.溫度:32℃ • 相對濕度:57%
• 調查 / 記錄:戴安聰、籃國隆、 劉麗貞等共 10 位
• 昆蟲鑑定:余素芳、陳升 • 昆蟲種類:共 68 科 123 種
半翅目仰椿科普小仰椿 20。長椿
科狹地長椿屬 6、撒長椿屬 2。粉 介殼蟲科粉介殼蟲科 1。常蚜科常 蚜科 101。斑蚜科朴樹綿蚜 200。 椿科珀椿屬 8、黃斑黑椿 17。葉
蟬科葉蟬科 2、褐翅葉蟬 6。碩介 殼蟲科黃吹綿介殼蟲 1。緣椿科一
點同緣椿 1、稻棘緣椿 1。龜椿科 篩豆龜椿 1。蟬科高砂熊蟬 10。
直翅目地蟋蟀科雙針蟋屬 1。草蟋
科草蟋科 1。蚤蝗科蚤蝗科 1。菱 蝗科菱蝗科 3。蝗科台灣負蝗 2、 疣蝗 3、劍角蝗屬 1。螽斯科露螽
屬 1。蟋蟀科烏頭眉紋蟋蟀 1、蟋 蟀科 1。脈翅目草蛉科草蛉科 2。 等翅目白蟻科白蟻科 30。蜚蠊目 姬蠊科姬蠊科 53、雙紋姬蠊 2。
蜻蜓目晏蜓科綠胸晏蜓 1。細蟌科 青紋細蟌 15、紅腹細蟌 20、葦笛 細蟌 36、橙尾細蟌 1。蜻蜓科侏 儒蜻蜓 1、彩裳蜻蜓 16、硃紅蜻
蜓 2、粗腰蜻蜓 12、善變蜻蜓 5、
蜻蜓 2、橙斑蜻蜓 7、薄翅蜻蜓 6、 小土蜂科小土蜂科 1。小繭蜂科小
繭蜂科 1。金小蜂科金小蜂科 1。 胡蜂科暗黃長腳蜂 3、日本長腳
蜂 10、巨紅長腳蜂 1、黃胸錐腹
蜾蠃 3、黃腰虎頭蜂 2。姬蜂科姬 蜂科 1。旋小蜂科平腹小蜂屬 2。 細腰蜂科黃毛泥蜂焰亞種 1。蛛蜂
科蛛蜂科 1。蜜蜂科中華蜜蜂 3、 花蘆蜂屬 2、意大利蜂 6、蘆蜂屬 5。銀口蜂科脊小唇泥蜂屬 1、銀
口蜂科 1。瘦蜂科蠊卵旗腹蜂 1。 緣腹細蜂科黑卵蜂屬 1。蟻科巨
山蟻屬 2、長角黃山蟻 20、黑棘
山蟻 6、黑頭慌琉璃蟻 300、舉尾
家蟻屬 56。鞘翅目金花蟲科大黑
星龜金花蟲 2、甘藷龜金花蟲 2、 豆猿金花蟲 1。金龜子科東方白
點花金龜 7、暗藍扁騷金龜 10。 象鼻蟲科象鼻蟲科 2。瓢蟲科內
囊小瓢蟲 1、台灣三色瓢蟲 8、台 灣巧瓢蟲 2。蟻形蟲科蟻形蟲屬
1。螳螂目螳科斧螳屬 1。雙翅目 大蚊科泥大蚊屬 1。水虻科小麗
水虻屬 1、水虻科 1。肉蠅科肉蠅 科 1。果實蠅科果實蠅科 2。長足 虻科長足虻科 2。食蚜蠅科平原
蚜蠅 9、食蚜蠅科 5、梅生蚜蠅屬 1、澳亞蚜蠅 1。食蟲虻科食蟲虻
科 1。蚊科白腹叢蚊 1、白線斑蚊
1、混雜家蚊 1。搖蚊科搖蚊科 1。 鎧蠅科鎧蠅科 1。麗蠅科麗蠅科
14。鱗翅目灰蝶科折列藍灰蝶 1、
豆波灰蝶 1、淡青雅波灰蝶 3、燕 灰蝶 1、藍灰蝶 6。羽蛾科羽蛾科 1。弄蝶科黃紋孔弄蝶 1。夜蛾科
夜蛾科 1。枯葉蛾科青枯葉蛾 4。 粉蝶科遷粉蝶 2、纖粉蝶 1。草螟 科草螟科 2、甜菜白帶野螟 2。偽 捲蛾科六帶桑舞蛾 1。捲蛾科小捲
蛾亞科 2。蛺蝶科小環蛺蝶 4、豆
環蛺蝶 2、青眼蛺蝶 1、眼蛺蝶 1。 鳳蝶科青鳳蝶 1、鳳蝶科 1。瘤蛾 科細皮瘤蛾 15。簑蛾科簑蛾科 1。 螟蛾科螟蛾科 1。
永續經營區 ( 人工濕地 ) 昆蟲調查
• 調查日期:20171011,0930-1200 • 天氣:晴 • 氣溫:33℃.水溫:32℃ • 相對濕度:65% • 調查 / 記錄:戴安聰、陳培鑫、 黃美珍、劉麗貞等共 12 位 • 昆蟲鑑定:余素芳、陳升 • 昆蟲種類:共 46 科 82 種
半翅目常蚜科桃粉蚜 40。椿科黃 斑黑椿 3。葉蟬科葉蟬科 4。黽椿
科圓臀大黽椿 3。緣椿科稻棘緣椿 1。縞飛蝨科縞飛蝨 1。直翅目草
蟋科草蟋科 3。菱蝗科菱蝗科 1。
蝗科中華稻蝗 5、台灣負蝗 21、
調查筆記 圖文 / 周品秀
關渡自然公園生態調查
斑蝗 2、劍角蝗屬 16。脈翅目草
台灣斧螳 2、斧螳屬 1、枯葉大刀
蠊科 1。蜻蜓目春蜓科粗鉤春蜓
蠅科肉蠅科 1。果實蠅科果實蠅科
蛉科草蛉科 1。蜚蠊目蜚蠊科蜚 1。晏蜓科綠胸晏蜓 2。細蟌科青
紋細蟌 11、紅腹細蟌 3、橙尾細 蟌 43。蜻蜓科杜松蜻蜓 5、侏儒 蜻蜓 1、彩裳蜻蜓 10、粗腰蜻蜓 1、猩紅蜻蜓 29、鼎脈蜻蜓 1、褐
斑蜻蜓 42、橙斑蜻蜓 6、薄翅蜻 蜓 1。膜翅目小土蜂科小土蜂科 4。小繭蜂科小繭蜂科 4。胡蜂科
日本長腳蜂 1、帶鈴腹胡蜂 8、黃 腰虎頭蜂 1。姬蜂科姬蜂科 1。蟻
科黑棘山蟻 8、舉尾家蟻屬 26。 鞘翅目天牛科黃星長角天牛 1。金
花蟲科紅頸平頭葉蚤 3、深藍葉蚤 1、黑腳黃細頸金花蟲 4、變色細
頸金花蟲 1。金龜子科台灣豆金龜 2。象鼻蟲科象鼻蟲科 1。瓢蟲科
六斑月瓢蟲 2、波紋瓢蟲 3、橙瓢
蟲 10、錨紋瓢蟲 4。螳螂目螳科
螳 1。雙翅目水虻科水虻科 1。肉 1、長鞘寬頭實蠅 6。長足虻科長
足虻科 2。食蚜蠅科平原蚜蠅 6、 食蚜蠅科 2、澳亞蚜蠅 1。食蟲虻 科食蟲虻科 3。家蠅科家蠅科 4。 搖蚊科搖蚊科 31。纓翅目管薊馬 科榕管薊馬 53、管薊馬科 100。
鱗翅目天蛾科蝦殼天蛾 1。灰蝶 科豆波灰蝶 5、靛色琉灰蝶 1、藍
灰蝶 20。弄蝶科小黃星弄蝶 2、 小稻弄蝶 3、禾弄蝶 1、尖翅褐弄 蝶 1。夜蛾科夜蛾科 1。粉蝶科黃
蝶 29、遷粉蝶 2。草螟科草螟科 22、甜菜白帶野螟 13。細蛾科細
蛾科 10。網蛾科茄苳窗蛾 1。裳 蛾科基斑毒蛾 1、實毛脛夜蛾 2。
鳳蝶科木蘭青鳳蝶 1。蕈蛾科蕈蛾 科 3。
關渡早期以水鳥聞名,但在過境期除了水鳥外,關渡也是個觀察猛禽的好地方。今年光 10 月 份,就紀錄 9 種猛禽,狀況好時可看一次看到 6、7 種。在這眾多猛禽中,最迷人的應該屬於澤 鵟屬,特別是雄的灰澤鵟或花澤鵟!早期公園內最常紀錄到的是東方澤鵟,而近兩三年則以灰澤 鵟與花澤鵟較常見。今年 10/14 從堤防外飛進來一隻灰澤鵟,但後續就沒其它的紀錄了。過幾日 後 (10/18) 則出現一隻日本型東方澤鵟的幼雌鳥,而這隻東方澤 鵟月底前都還持續記錄到,看似有機會留下來渡冬。 東方澤鵟的出現令人感到興奮,但猛禽的出現也意味著,飛 進公園內想休息的雁鴨與鷸鴴科就不得安寧。去年出現的兩隻灰 澤鵟,牠們輪流在保育核心區巡弋,逼迫鴨群不斷飛起,面臨這 樣狀況可會消耗不少體力。最後去年留下來渡冬的雁鴨比預期中 少了些,或許與其持續面臨可能被吃掉的風險,部分的個體會選 ↑東方澤鵟飽餐一頓後留下殘餘 (攝/ 周品秀) 擇掠食壓力較小的棲息地。 隨著東方澤鵟的出現,堤防上與公園內也出 現想一睹牠的身影的人潮。再次提醒各位鳥友及 攝影的夥伴,請勿擅自闖入公園禁止進入的區塊 ( 保育核心區及永續經營區 ),另外也請勿攀爬 位於堤防上的水門,畢竟水門屬於水利設施。 →反嘴鴴來報到 (攝/賴駿鴻)
資料記錄
51
廣告
傷鳥接送志工 協助幫忙運
救傷中心徵求熱心順風車
送傷鳥,從
今年傷雛鳥收置數量截至9月已達3,000多隻,
合作醫院到
救傷中心!
但志工人力有限,亟需各位的參與,
救傷中心在此徵求順風車協助傷鳥運送。需自備交通工具。 接送路線1 接送路線2
凡賽爾賽鴿寵物鳥醫院(民族西路53號) →救傷中心 (和平東路三段463巷5號) 全陽動物醫院(八德路四段305號) →救傷中心(和平東路三段463巷5號)
有意協助接送者請來信
至救傷中心rescue@wbst.org.tw
註明姓名、電話、交通工具及可協助時段 我們會儘快與您連繫,感謝。
別再錯過 2017臺北 國際賞鳥博覽會 紀念商品 現在開放購買囉! 2017臺北國際賞鳥博覽會紀念T恤 大尺碼限定, 中性款 L / XL / XXL 售價400元 會員價300元
2017臺北國際賞鳥博覽會紀念毛巾 售價300元 會員價200元
53
社團法人台北市野鳥學會 臺北市10664復興南路二段160巷3號1F Tel: 02-23259190 Fax:02-27554209 台北郵局許可證 台北字第2875號 無法投遞請退回 臺灣郵政台北誌字第610號 執照登記為雜誌交寄
台北、高雄、台灣鳥會月曆都來了 桌曆、月曆應有盡有 台北鳥會會員還有專屬優惠價!
台北鳥會 2018 台灣野鳥月曆 A3 定價200元 北鳥會員160元 ※2018入會續會價100元 A4 定價160元 北鳥會員100元 ※買A3加購A4只要260元
台灣鳥會月曆
高雄鳥會月曆
定價220元 會員180元
定價200元 會員160元
43×30 cm 上掀 騎馬釘
猛與萌桌曆
38×28 cm 上掀 騎馬釘
陳王時 攝影
高雄鳥會桌曆
定價200元 會員160元
定價180元 會員150元
21×14.8 cm 上掀 線圈裝訂
20.5×14.5 cm 上掀 線圈裝訂
歡迎親臨會館購買,亦可郵購 ( 運費另計 ),如需訂購服務請來電 (02) 2325-9190 分機 13 何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