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教材套
1
此教材套特別為輔助教學而編寫,討論於建築、藝術設計及環境教育等課
「構。建 M+:博物館設計方案及建築藏品」 前言
題,並以「構。建 M+:博物館設計方案及建築藏品」展的資料為依歸。內容
「構。建M+:博物館設計方案及建築藏品」是「M+進行」系列的第五個展覽, 從建築的角度,介紹香港全新、跨界別的視覺文化博物館M+。展覽展示了由 著名瑞士建築師事務所Herzog & de Meuron聯同TFP Farrells與香港奧雅納工程 顧問公司共同參與的博物館建築設計過程,讓觀眾進一步認識將於2017年年 底落成的博物館大樓。此外,展覽亦首次展出去年國際建築設計比賽中入圍 的設計作品。
可稍作微調和靈活運用,以配合不同年紀的學習需要。 教材套共有六個章節。每章重點研究展覽中所涉及的課題,包括概念的簡 介、建議的討論要點和簡單活動、以展品為例的獨立個案和有助討論的延伸 閱讀部份。 本教材套旨在介紹建築設計的評賞方法和技巧,啟發學生對立體造型的創作
是次展覽亦標誌著M+不斷增加以及前所未見的建築藏品的首次展出,展現了 M+在概念化、收藏和表述建築環境的其中一些方法。我們希望透過「構。建 M+」彰顯建築之於博物館、香港以至視覺文化的重要性。
靈感,並鼓勵學生透過考慮建築師的角色和實踐,以及城市設計過程中所帶 出的社會議題等,以更具批判性的思考方式審視建築環境。
博物館收藏是不斷進展、永不完結或圓滿的。然而,收藏總有個開端。M+在 首十個月已增添了數百件與建築相關的作品及材料,建立了亞洲首個建築館 藏。 藏品包括圖則、相片、印刷品、錄像紀錄、模型、裝置、數碼動畫及其他文 獻資料,當中很多都未曾公開展示過。這些藏品有助揭示、保存、詮釋和重 溫20和21世紀建築環境的各種敘述,從香港、中國及亞洲這個有利位置,連 繫不同地區及其歷史,以至世界每個角落。 透過展出博物館的藝術藏品,我們希望能讓觀眾瞭解建築蘊藏豐富的意涵, 它承載著人類對文化和知識的追求;反映經濟、政治和歷史的影響;體現人 際關係與價值體系,以及各種限制、可能性和影響當今世界格局的意外後果。 是次展覽展示了M+構想及收藏建築的各種方式。我們很高興能為觀眾呈獻M+ 的首個建築展覽,在全球的大框架下,從二戰後香港和當代中國的作品出發, 讓各位一睹這個未來無論在廣度和深度上都將不斷增長的建築館藏。
2
目錄 第一章
概覽:建築藏品、紀錄及呈現
第4頁
第二章
跨越界限:交流與聯繫
第 16 頁
個案 1
Frank Lloyd Wright 帝國酒店,日本東京
個案2
Paul Rudolph 大馬集團總部大廈,印尼雅加達
個案3
鍾華楠建築事務所/ 鍾華楠 太平山頂觀景台(山頂纜車山頂總站),香港
第 17 頁 第 21 頁 第 23 頁
第三章
城市設計:局限與創意方案
第 27 頁
個案4
何弢設計 / 何弢 香港藝術中心,香港
個案5
巴馬丹拿 / 木下一 堅尼地道電力變壓站,香港
個案6
許李嚴建築師事務有限公司 /嚴迅奇 荷李活華庭 ,香港
個案7
王董建築師事務有限公司 美孚新邨 ,香港
個案 8
九龍城寨,香港
第 28 頁 第 32 頁 第 34 頁 第 36 頁 第 39 頁
第四章
塑造標誌性的建築物:概念與呈現
第 43 頁
個案9
Iwan Baan 《 鳥巢 #3》及 《 廣州歌劇院 #1 》
個案 10
Andres Gursky 《香港上海滙豐銀行 1994》
個案11
家琨建築設計事務所 / 劉家琨《 再生磚》
第 45 頁 第 47 頁 第 48 頁
第五章
判批性的未來:想像與提案
第 49 頁
個案 12
MAD 《北京 2050》,中國北京
個案 13
OPEN 建築事務所《 二環 2049,北京》
第 50 頁 第 52 頁
第六章
數碼工具:虛擬與現實
第 53 頁
個案14
davidclovers 與 C.E.B Reas《Immuring 》
個案 15
MAD 夢露大厦,加拿大密西沙加
個案 16
曹斐《 人民城寨》
第 54 頁 第 55 頁 第 56 頁
3
第一章
概覽:建築藏品、紀錄及呈現 什麼是建築——收藏建築是什麼意思?
建築是甚麼?
導論
建築是一個結合智力和實體的學科,內容廣泛,既牽涉到構思想法,亦關乎 把想法反覆實行,直至達成目標。建築跟環境有關,為人們創造場所和地
請參考以下引句: 「建築乃藝術之母。一個文明的生命力,全在乎有沒有屬於自己的建築物。」— Frank Lloyd Wright
方。空間環境的設計有很多不同形式和規模,不知不覺間深深影響我們的日 常生活。
「建築源自人把兩塊磚頭小心地放在一起。這就是建築的開端,就這麼簡單。」— Ludwig Mies van der Rohe
自多個世紀以來,建築已大大發展成一個涵蓋不同範疇的專業,包括設計、 工程、經濟、社會學、人類學及歷史等。性質如此廣泛,難怪建築對我們的
「建築是對空間深思熟慮的經營。」— Louis Kahn
生活方式、制度和社會有著相當大的影響力。
「從事建築工作,你就要與社會、政治和官僚打交道⋯⋯你開始看這個社會,它如何運作。 然後你就對它的運作提出很多批評。」— 艾未未
研究「建築」有何重要之處?
「建築紀錄了人類的偉大思想。這部巨著不僅記下了每一個宗教圖騰符號,書中的每一頁, 都記錄了人類每一個思緒。」— Victor Hugo
當然,不是每一個人最後都會成為一位建築師。不過,建築學告訴我們好些 重要的知識,包括純技術的知識,例如物件如何被構建起來、怎樣設計和組
「建築並無國界之分,但明顯植根於所在地,與本土有所聯繫。」— Alvar Aalto
織空間等,以至建築作為一個設計和解決問題的過程,或者作為一門學問。 從社會的觀念和革新,以至更廣闊的哲學和概念上的考慮角度,揭示歷史的 發展。因此,我們應該好好紀錄有關建築的種種事跡,讓我們更了解自身和
「數碼建築的問題在於一種算法可以產生無數變化,這樣建築師就能有很多選擇了。」— Peter Eisenman
現正居住的地方。
「建築跟建築物擁有的公共空間有關。」— Richard Rogers 「建築就是創新。」— Oscar Niemeyer 「建築讓我們了解自身,毋忘自身。」— Geoffrey Jellicoe 爵士 「建築,縱使有著諸多局限,譬如工程安全、功能應用、環保責任和經濟考慮,依然能偶爾 在空間和光明上啟發我們,抽象中達致完美品質」— Steven Holl
對你來說,「建築」所指的是甚麼?請構想你的詮釋和定義並加以討論。 而以上不同的定義又如何表達建築作為一種多樣的學問?
4
活動 你有沒有想過空間是如何根據訪客到訪時的特別經歷而設計?素描是建築實 踐中的關鍵技能,它能推動大家更仔細地觀察身邊的環境。養成靜態速寫的 習慣能幫助訓練自己把一個空間和場境呈現出來,同時提升個人的觀察能 力。以下的練習邀請你用另一個角度看看不同的空間,想想有甚麼彷似不著 痕跡的因素令一個建築環境有著與眾不同的印象和氣氛。 請找出一些室內空間的圖片(以下為建議圖片)。只看三分鐘,然後憑記 憶,用兩分鐘的時間把看到的東西畫出來。畫作不必很仔細,只需畫出空間 的特色和氣氛便可。邀請其他人跟你一起做這練習,然後比較一下大家的畫 作。 過程中試想想,當你嘗試憶述和繪畫這個空間時,有甚麼形容詞在你腦海掠 過?空間的甚麼特色令你有這些聯想?
Paul Rudolph(美國,1918–1997) 大馬集團總部大廈外部透視圖 (1983–1985),印尼雅加達 圖片由《Architectural Record》提供
Steven Holl Architects/ Steven Holl(美國,1947年出生) 當代萬國城(2003 –2009),中國北京 圖片由 Shu He 提供
Steven Holl Architects/ Steven Holl(美國,1947年出生) 當代萬國城(2003 –2009),中國北京 圖片由 Iwan Baan 提供
Steven Holl Architects/ Steven Holl(美國,1947年出生) 當代萬國城(2003 –2009),中國北京 圖片由 Iwan Baan 提供
Steven Holl Architects/ Steven Holl(美國,1947年出生) 當代萬國城(2003 –2009),中國北京 圖片由 Iwan Baan 提供
巴馬丹拿(香港)/Remo Riva( 香港,1946 年生於瑞士) 沙宣道42 號軸測圖(1977–1979),香港 圖片由巴馬丹拿所提供
當你乘搭地鐵時,亦可以試試做這個速寫練習。列車停站時,車門通常會打 開大約半分鐘。帶備速寫簿和筆,當車門打開時,把看到的空間畫下來。
何弢設計(香港)/何弢(香港,1936年生 於中國) 香港藝術中心(1968 –1977),香港
何弢設計(香港)/何弢(香港,1936年生於 中國) 香港藝術中心(1968 –1977),香港
5
附加資料: 關於 M+及其建築藏品 作為文化論述和保存場所,M+在其視覺文化使命的基礎下收藏建築作品。「視覺文化」不僅指 是的共同的觀看經驗,更包含對所見之物的眾多解讀可能。可以肯定地說,觀看建築有許多方式。 透過不斷增長的建築藏品,M+將會展示其構想、收藏及表現建築環境的各種方式。 「收藏建築」是甚麼意思?首先,我們必須接受這是不可能的任務。建築不能作為「事物」存在, 也不是簡單的物件組合。然而,借用它的一個定義 : 建築是一個場域的輪廓—這可能是意念、工 藝和製作的體現、交集、政治、策略、資金流動、網絡、系統的場域,沒錯,還有人、街道和建 築物。建築,存在於實體、正規和社會領域裡,就正如它同樣存在於理論和想像之中,也就是說, 建築是很難被「收藏」的(別說收藏建築物不切實際,更不用說收藏城市、景觀和基建設施了)。
收藏建築是基於多樣性概念。它不是靠收藏獨立而完整的東西,而是透過各種能傳遞或呈現建築, 或是蘊含多重建築相關意義或結果(刻意的和無意的)的物件進行。這可以包括展示建築師設計 過程和目標的圖則、模型和數碼檔案,或那些展示建築師必須對某外在因素作出妥協的通信、媒 體報導及文件;這亦可能包括相片或錄像,從中檢視一個空間是如何地運用(或被改造),又或 是藝術家或電影導演對空間、都市化設施及技術的調度。甚至簡單如一塊磚頭,其實也能講述一 個好的故事。
從公園望向M+博物館 M+ 大樓由Herzog & de Meuron、TFP Farrells與香港奧雅納工程顧問公司合作 設計。
事實上,建築研究和成果有許多形式,如文字、動畫、裝置、視覺化數據和宣言,收藏它們也有 很多方式,這取決於時間和環境。有時,收藏「原物」極為重要(似乎與畫作一樣有細微的差 別);在其他情況下,「原物」與否卻毫不相干(如數碼檔案);而有的時候,全新的複製品也 有需求,虛擬藏品更是大勢所趨。唯一的規則就是沒有規則。 可以肯定的是,收藏建築需要謙遜和判斷力:謙卑地承認絕的綜合性是無法實現的,而收藏甚麼 及為甚麼收藏均是深思熟慮的決定,這便需要判斷力。這一切是要說明博物館收藏甚麼及如何收 藏對建築實踐本身帶來影響,而我們對此必須時刻保持覺悟。我們希望M+建築藏品能在這個充 滿活力的地區,對建築的研究和未來的發展發揮積極的作用。
6
我們如何訴說屬於建築物的逸聞軼事?
討論 建築師如何向自己、客戶和建築工人解釋自己的想法?
我們如何去紀錄和表述一幢建築物、一個空間甚至一個城市,不管它們是否 依然存在?一幢建築物或一個建築項目能以很多不同的紀錄文獻資料表現出 來,包括繪畫、照片、模型及剪報等,它們各自呈現建築項目的不同面貌。 眾能夠查閱的地方,例如圖書館、博物館或其他學術研究機構。
你在展覽裡看到甚麼不同的物料和媒介?請列出你記得的所有物料。想一想, 每種物料如何以不同的方式表述其建築項目。每種媒介都有其獨特的功能, 請討論各種物料的長處和短處。
不同種類的資料反映一個建築項目的不同特點和層面,包括背境、概念、設 計、施工過程以至落成的建築物和公眾的迴響等。建築師可用繪畫和模型探
對你來說,哪件展品對你印象最深刻?請討論一下,展覽中最難忘、最引人 注目或最有意思的展品。它有何特別之處?
這些資料組成一個資料庫或藏品庫,而其最合適的棲身之所往往是保存在公
索自己的意念,將其形象化,或把意念變成現實。
參考以下不同媒介的展品如何表達建築師設計一幢建築物的過程。建築師在 設計過程的不同階段中必須使用的物料、客戶的財政預算、要求和期望,以 及可以用來實踐意念的東西。這些東西表述了建築項目的哪些層面和角度? 你能想到更多可以幫助建築師去闡釋意念的物料嗎?
7
繪圖 建築設計過程中使用的不同繪圖類型 速寫是項目初期的一些 草圖、筆記或研究,以 紀錄所可行的點子或研 究方向。建築師通常會 用素描本收集點子,加 以研究。
展品9 Ludwig Mies van der Rohe(德國與美國,1886 – 1969) 庭院住宅研究平面及內部透視圖(1931 –1938) 1933 墨水筆紙本 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傑出的現代主義建築師 Ludwig Mies van der Rohe進行了一系列「庭院住 宅」研究,探討室內與室外空間的關係。
展品39.4 Steven Holl Architects/Steven Holl(美國,1947年出 生) 當代萬國城迴環研究(2003–2009),中國北京 2003 水彩紙本 建築師Steven Holl的當代萬國城是2008年夏季奧 運會期間北京最重要的建築項目之一。他提出 一種較為都市化的規劃模式,以取代城中常見 的封閉式私人發展模式;當中也體現了Holl對現 象學的興趣,這種建築思維強調建成空間的知 覺本質和瞬間性。 佔地22萬平方米的當代萬國城由多座被空中走廊連 成一環的塔樓組成,空中走廊形成一齣「循環不息 的電影」,卻又同時提供公共和半公共設施。塔樓 四周建有公園、學校、酒店、電影中心和設有觀景 台的映水池。城內設有超過600口地熱井為整個社 區製冷取暖,調節溫度。理想中的當代萬國城,是 一個集多元化功能、充滿活力和「多孔」的城市空 間-就如Holl的其他項目一樣,由一系列水彩草圖 開始,逐漸轉化為光影、顏色、懸垂結構和飄浮空 間的交織互動。
8
展品16 巴馬丹拿(香港)/Remo Riva( 香港,1946年生於瑞 士) 沙宣道42 號軸測圖(1977–1979),香港 1977 色彩筆及墨水筆紙本 由建築師捐贈 軸測圖是建築物或物件的三維單面圖,按比例而繪, 通常朝四十五度角,人彷彿從上方觀察,於同一畫面 檢視建築物或物件的不同座向。這幅彩色軸測圖呈現 了建築師如何以一個嚴格平面的框架,設計及表達沙 宣道 42 號的獨立別墅群。
更多細節的繪畫或技術 繪圖則用來呈現更具體 的設計,由建築物的外 型以至室內設計的細節 不等。技術繪圖或工程 圖扮演著一個關鍵的角 色,有助把構思轉化為 現實,在設計和施工過 程的溝通方面十分重
展品7.4
要。
Frank Lloyd Wright (美國,1867–1959) 帝國酒店屋簷內側石工部分之圖則(1916 –1923),日本東京 約1922 墨水、鉛筆紙本 巴馬丹拿(P&T Group)(香港) 堅尼地道電力變壓站後視圖(1967 –1970),香港 1967 印刷紙本 圖片由巴馬丹拿集團提供 這幅後視圖展示電力變壓站直截了當而又具戲劇性的建築設計。
展品26.1 王董建築師事務有限公司(香港) 太古城行人流向圖(1972–1988),香港 1973 印刷紙本
9
模型 製作模型是其中一種最直接的立體溝通工具。不同種類的模型反映計劃的不同階段,有著不同的作用。 研習模型是當建築師 研究設計的各種問題 或特點(如建築物的 外型時)的其中一種 方式。
展品46 藤本壯介建築設計事務所(日本)/ 藤本壯介(日本,1971年出生) 15 個蛇型畫廊展館《自然/ 建築概 念》概念研習模型,英國倫敦 2013 混合素材 對藤本來說,製作模型並不是為了得 出建築物的最後定案,而是有關更深 入考察不同概念及課題的過程。
17 x17 x 11cm
10 x 10 x 10cm
18 x 23 x 7cm
10 x 10 x 9cm
11 x 12 x 8cm
9 x 9 x 6cm
15 x 18 x 8cm
5 x 5 x 5cm
9 x 11 x 5cm
13 x 13 x 7cm
13 x 10 x 4cm
13 x 12 x 8cm
13 x 13 x 10cm
12 x 11 x 6cm
13 x 13 x 8cm
10
作為介紹之用的模型會 以最直接具象的方式展 示建築師的想法。一幢 建築物、一個工地規劃 甚至一個城市,都可以 用模型來呈現。
展品28
展品14 鍾華楠建築事務所(香港)/ 鍾華楠( 香港,1931年出生) 太平山頂觀景台模型(山頂纜車山頂 總站)(1967–1972),香港 約1969/2013 混合素材 這幀照片是其中一張展示 1960 年代時構 思現已被拆卸的山頂觀景台項目時的模 型照片。M+取得建築師鍾華楠先生的 許可,根據項目設計圖則和其他繪圖, 並在建築師和原模型製作人的監督指引 下,重新製作模型的複製品。
何弢設計(香港)/ 何弢(香港,1952年生於中國) 大都市計劃— 西九龍填海概念模型, 香港 1988/2013 亞加力及卡紙 建築師何弢及香港大學修讀城市規劃與建築設計的學 生於1988年提出的西九龍填海概念Metroplan,是一項 極具前瞻性的罕有佳作。當時他們是因應政府的要 求,就現時西九文化區位置建議填海計劃以外其他可 行的發展方案。 何弢及其學生建議在海港興建一度高架平台,從油麻 地延伸至尖沙咀,以取代填海。這道平台將會為交通 及其他服務開拓一條主要幹線,同時提供地方予文娛 康樂設施以靈活、模塊化模式發展。此計劃類近日本 代謝派建築— 他們早於1960年便提議興建可以變形的 巨型浮動結構— 與及本地的海濱建築。然而,在追求 創建一個地標和提升土地價值的同時,這個建議卻是 特別為了回應當時香港商業和市場的迫切需求而構思 的。
11
展品37.2 MAD(中國) 《 北京2050:天安門廣場》 2006 木、塑料及油彩 中國的 MAD 建築事務所的《北京 2050》計劃,提出三個北 京在 2050 年時的幻想情景。這個模型展示其中一個分別將 天安門廣場和長安大街變成公園和林蔭大道的方案。
平面圖 平面圖又稱鳥瞰圖,是以從上而下的視角繪畫一幢建築物或一個工地。
樓層平面圖這種建築物
展品22
展品 23.1
橫切面的鳥瞰圖是其中 一種最常見的圖則,建 築師用來構思和決定樓 層內房間和空間的佈 局。
王歐陽有限公司(香港) 香港港安醫院地面層平面圖(1967– 1971),香港 1967 印刷紙本 由建築師捐贈
此乃本地建築事務所王歐陽之首個醫院項目。為配合其位處之山丘地形,醫院採用新穎的 圓塔設計。建築物的放射形全景敞視式規劃,反映出當時日漸流行以人為本的醫療規劃方 法;病房分佈於外圍,圍繞着中央的護士站,從而節省支援服務所需的空間,但卻能保持 醫護人員與病人在彼此的直接視線範圍之內。
Wong & Threadgill Architects & Engineers(王董建築師事務有限公司,香 港) 美孚新邨四至九樓平面圖(1965 –1978), 香港 1966 印刷紙本 由建築師捐贈
美孚新於1978年大致落成,共有99座20層高的住宅大廈,可容納超 過80,000名居民,在規模、範疇和規劃理念各方面都是先驅。這是 當時世界上最大型的高密度私人住宅發展項目,也是香港首個自給 自足的住宅社區,住宿、交通、零售及娛樂設施由高架平台連接起 來,成為一應俱全的「城中城」。另一創新之處是其雙十字型塔樓 設計,以三層高的平台貫通,並採用「剪刀型樓梯」,提供多個出 口,以最少的空間滿足建築物條例的消防要求。
工地平面圖也是由上而 下的鳥瞰圖,繪出建築 物和周遭環境,包括其 他建築物、街道、植 物、行車道等,通常用 來展示建築物跟鄰近建 築物和設施的關係。
王董建築師事務有限公司(香港) 美孚新邨總規劃圖 1973年 印刷紙本 圖片由王董建築師事務有限公司提供
展品26.2 美孚新邨共有 99 座 20 層高的住宅大厦,聚居了超過 80,000 名居 民,以其規模、大小和規劃概念,美孚新邨是香港私人屋宇發展的 先驅之作。它是當時全球最大的屋苑,也是香港首個自給自足的住 宅社區企劃,住宅、交通、店舖和休憩設施,透過一個延續的架空 平台互相交織結合,是個名副其實的「城中之城」。
王董建築師事務有限公司(香港) 太古城整體規劃圖(1972–1988),香港 1973年 印刷紙本 12
介紹材料及出版物 當建築師要向客戶或用家講解設計意念時,這些介紹材料,建築師亦會製作出版物及筆記,用來向客戶或用家講解其設計及意念。
展品15.1 何弢設計(香港)/何弢(香港,1936年生於中國) 香港藝術中心發報資料冊頁(1968–1977),香港 1981 31 張照片及紙板
文件 來往信函和文件可反映一些設計和施工過程時鮮為人知的一面。
展品25 何弢設計(香港)/何弢(香港,1936年生於中國) 何弢與屋宇地政署就貨櫃辦公室事宜之五封往來函件(1989 –1992) 1986–1989 印刷紙本 由建築師捐贈
13
剪報 有關建築項目的剪報能提供另一個角度,去呈現項目以及公眾的反應。
1967 年太平山頂觀景台的中英報章報導。
照片 照片可以用來紀錄和反映整個建築項目的,用作工地狀況的參考,或者用以呈現落成的建築物。
太平山頂觀景台建築工地照片 太平山頂觀景台照片
展品47
展品29
Iwan Baan(荷蘭) 《 鳥巢 #3》 2007 彩色照片
Ian Lambot(英國,1953年出生) 九龍城寨西南面鳥瞰圖,香港 1989/2013 噴墨打印紙本、玻璃纖維
14
錄像紀錄 錄影是另一種能把訪者體驗記錄下來的媒介。
展品30 何巽(美國,1961年生於美國) 九龍城寨研究錄像,香港 1991 錄像 片長:90’ 00’’ 由 Cole Roskam 借出 何巽研究九龍城寨時,在稠密的城寨中漫遊並拍攝下 14小時的錄像,作為「視頻映射」練習的一部份。她拍攝的其路線提供了如偷窺者的視角,穿插着與各種店主交談的片段,記錄了九 龍城寨在清拆前、居民開始搬遷的那段時間。
數碼模擬圖 電腦生產的數碼模擬圖常常用來呈現建築師腦海中的設計場景,或者用來重現一個不再存在的建築結構。
展品41.2
展品36
OPEN 建築事務所(中國) 《 二環2049,北京》 (2009–2011) 2011 雙屏幕錄像 片長:9’ 58” OPEN 建築事務所的《二環2049,北京》計劃旨在於將擁堵的北京二環路改造成「市肺」。
曹斐(中國) 《 人民城寨的誕生》 模擬錄像 2007 希克藏品捐贈
15
第二章
跨越界限:交流與聯繫 建築既然超越地理和文化界限,該如何介定為「本土」或「國際」? 導論
建築超越地理及文化界限,在游走於兩者之間的過程中不斷演變和被重新定 義。
試列出一個由外地建築師設計的建築物名單。你居住的城市有沒有這樣的例 子呢?你認為建築師的國籍重要嗎?你認為強調建築師的國籍與否,分別帶
通過審視當中錯綜複雜的意念與其相互影響,我們可從中理解建築敘事多樣 性所形成並緊密相連的世界。例如歐美現代主義對香港及亞洲的影響,體現 於本地建築的例子有鍾華楠建築事務所的太平山頂觀景台及何弢的香港藝術 中心;反過來,外國建築師也有挪用民居建築類型,如 Paul Rudolph 的大馬 集團總部大廈就是典型的例子。
著什麼暗示呢?
請看看個案 1 至 4,作為文化交流的例子。想一想這些建築項目所在地的文 化底蘊,以及建築師的教育和專業背境。 在建築實踐中,不同文化之間互相交流和聯絡是十分自然的。請再仔細想想 在建築範疇上「本土」和「國際」這兩個概念,兩者有何含意?你認為這種 分野有必要嗎?
這些個案有沒有改變你對東西方建築實踐互相影響的看法?它們有沒有擾亂 「本土」和「國際」之間的分野和層次,還是說,其實這種分野根本不存 在?
伸延閱讀 「追求在全球一體化的新興風潮佔一席位,本土知識是否必須犧牲,以迎接外來語境?」—— Mark Hoistad 〈A Global Context for Local Architecture〉(本土建築的全球語境,英語) 網上版(PDF 檔):http://places.designobserver.com/media/pdf/The_American_I_350.pdf 「本土化是全球一體化的另一個面貌⋯⋯跟『身份政治』有密切關係。」——Robert Adam 〈Architecture and Globalisation〉(建築與全球一體化,英語,2007 年 6 月),2008 年 2 月刊 於《Architects’ Review》 網上版(PDF 檔):http://www.adamarchitecture.com/images/PDFs/RA–Globalisation.pdf
16
個案 1 / 展品 7
Frank Lloyd Wright 帝國酒店,日本東京
關於 Frank Lloyd Wright (美國,1867–1959) 二十世紀最重要的建築師之一。紐約古根漢美術館及賓夕法尼亞州落水山莊 (the Fallingwater)等企劃令其聲名鵲起,其「大草原風格」(Prairie Style) 對美國現代主義和城市化有著不同層次的影響。 Wright 醉心日本藝術,熱衷收藏日本藝術品,特別鍾情於浮世繪木刻版畫, 曾助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及其他美國機構發展浮世繪藏品。1905 年首次 出國旅行,目的地正是日本,而非一般人想的歐洲。
圖片由帝國酒店提供
關於帝國酒店(1916–1923),日本東京 1913年,著名建築師Frank Lloyd Wright開始設計他一生中其中一個最龐大及 最複雜的設計項目—為東京帝國酒店設計新的大樓。Wright常被形容為典型 的「 美國現代主義者」,不過,從他為帝國酒店設計的室內裝潢、細部雕 花、傢俱、餐具以至大樓的裡裡外外,可以看出他兼收並蓄、推陳出新的能 力。不同文化的影響未必是Wright的作品中最顯而易見的特點,但其設計不 論是帝國酒店或其他建築項目,仍透露日本及其他傳統的痕跡。Wright以其 設計的帝國酒店在日本留下印記,但日本及其他文化也對他影響甚深。
1922 年 Frank Lloyd Wright 及職員於帝國酒店門前
17
展品 7.5 帝國酒店的樓梯間石刻裝飾細部(1916 –1923),日本東京 約1920 炭筆及彩色鉛筆紙本
討論 這幀繪圖如何透露更多有關美國建築師和日本團隊之間的文化聯繫和交流資 訊呢? 跨文化影響一直塑造建築的發展。時至今日,建築更日趨全球化,Wright 只是無數例子之中的一個。香港云云重要建築當中,無論年代遠近、由本地 或國際建築師的設計,甚麼因素可以令其被定義為「本土」或「國際」?兩 者之間的分野又意味著什麼?你對兩者逐漸傾向團隊合作並且跨越國際的建 築實踐有何看法?
活動 出外素描香港的現代或歷史建築。有沒有一些元素可反映其他文化的影響? 你知道是誰設計這些建築物嗎? 這幀草圖上,有幾行潦草的中文,寫得不甚道地,很可能是 Wright 其中一 位日本工人或建築師同事寫的。當我地近距離地觀察草圖,可以見到圖中反 映設計過程的不同面向。 伸延閱讀 <Frank Lloyd Wright – Wright in Japan>。取自 The Westcott House Foundation 網頁: http://www.westcotthouse.org/wright_in_japan.html,2013 年 11 月 1 日。 Kathryn Smith,<Frank Lloyd Wright and the Imperial Hotel: A Postscript>。取自 The Art Bulletin 網頁:http://www.jstor.org/stable/3050913, 1985 年 6 月。
18
展品7.1 帝國酒店屋簷內側石工部分之圖則(1916 –1923),日本東京 約1922 炭筆、墨水筆
前塘正門
展品 7.2 帝國酒店拱腹之簡圖(1916 –1923),日本東京 約1920 炭筆及彩色鉛筆紙本
劇院照片
19
展品7.3 帝國酒店大堂壁爐上的裝飾性石塊之圖則(1916–1923),日本東京 約1920 炭筆及彩色鉛筆紙本
徊廊景觀
展品7.4 帝國酒店劇場樓座石欄杆上的裝飾性石塊之細部(1916 –1923),日本東京 約1920 炭筆及彩色鉛筆紙本
宴會廳景觀
花園景觀
20
個案 2 / 展品 12
Paul Rudolph 大馬集團總部大廈,印尼雅加達
關於 Paul Rudolph (美國,1918–1997) Paul Rudolph 是二十世紀五十至六十年代其中一位最重要的建築師,當時流 行的現代主義以複雜的內部空間結構及粗獷地運用混凝土結構為特點。早年 居於美國佛羅里達州,以其房屋設計成名,最著名的作品莫過於耶魯大學藝 術及建築學院大樓(1964),當時 Rudolph 在 1958 至 1964 年間任職院長, Norman Foster 曾為其學生。 七十年代末,其作品在美國的吸引力開始稍遜, 他遂將注意力轉移至東南亞,其獨家的現代主義十分適合當地的熱帶氣候。 廣為人知的建築設計包括 1988 年雅加達的 Wisma Dharmala 大樓、1988 年 香港奔達中心(今力寶中心)、新加坡 The Colonnade 住宅大廈(1987)及 鴻福中心(1994)。以上作品錯綜複雜、環環相扣的空間處理,影響著東南 亞地區的不少建築師。
關於大馬集團總部大廈(1983–1985),印尼雅加達 印尼雅加達大馬集團總部大廈是美國建築師Paul Rudolph於80年代在東南亞 眾多重要建築項目中的經典之作。 在此期間,儘管當時他的事業在美國遇到了挫折,這位富有創新精神的現代 主義者設計了香港奔達中心(現名力寶中心)和新加坡科倫納柱廊和鴻福中 心。 此項建築盡顯大師風範,體現其匠心獨運的形式,以及對城市規劃的考量和 對氣候的敏感度。其旋轉樓板和傾斜的拱上空間,靈感來自印尼的本土民居, 有效遮擋陽光,避免直射辦公室,兼且為每一樓層提供陽台,令建築物的輪 廓更形突出。層層疊疊的花槽一路向下伸延,直至由一對對結構柱支撐的中 庭平台,令建築物成為雅加達市中心商業區裡一座垂直的花園。
21
展品12.1 大馬集團總部大廈外部透視圖(1983–1985),印尼雅加達 1984 墨水筆紙本
< 印尼的熱帶村落
討論 Paul Rudolph從本地和民間建築師身上取得設計靈感。你認為為甚麼研究傳 統建築如此重要?建築物經過歲月洗禮,歷盡變迭,我們能從這些建築物身 上學到甚麼?你認爲可以反映文化、歷史、映照地區身份的建築物,更能造 成與當地人更深的連繫嗎? 你能想到其他參考傳統建築設計和特式的現代建築物嗎?試搜集有關例子及 討論傳統和現代設計結合的可行性,並思考這種方式的意圖、功能及美感。
展品12.2
Paul Rudolph 的建築在香港一個直接的影響就是香港
大馬集團總部大廈中庭外部透視圖( 1983–1985),印尼雅加達 約 1983 彩色鉛筆紙本
奔達中心(今力寶中心),香港的王歐陽建築師事務 所正是 Rudolph 設計奔達中心時的本地合作團隊。 < 香港奔達中心(今力寶中心)透視繪圖
請比較一下兩幢建築物的設計,在哪些方面反映出 Rudolph 的風格?就有關外地建築師與本地建築公司 的文化交流作討論。隨著建築實踐日益跨界,將其標 籤為「本土」或「國際」設計意味著甚麼?這些術語在今天仍然適用嗎? 請選擇一種古代建築方式,並研究其特點,想一想它怎樣以舊瓶新酒的方式, 融入當代環境的新式建築物之中。而你能從過去的不同設計裡學到些甚麼?
22
個案 3 / 展品 14
鍾華楠建築事務所/ 鍾華楠 太平山頂觀景台(山頂纜車山頂總站),香港
關於鍾華楠(香港,1931 年出生)
關於太平山頂觀景台(1967–1972),香港
鍾華楠是戰後重要的建築師,曾設計戰後好些最具意義的建築物。1959 年 畢業於倫敦大學巴特萊特建築學院,1964 年與英國建築師 Alan Fitch 合伙創 辦 Fitch & Chung,後者曾參與設計香港大會堂,二人後於 1985 年拆伙。鍾 氏設計切合現代脈絡,亦以中國傳統建築及環境設計的論著見稱,在融匯現 代主義與中國古典概念方面深具影響力。
由建築師鍾華楠設計、現已被拆除的太平 山頂觀景台是當時一個摩登建築地標,也 是其中一個最為富挑戰性並考驗工程的結 構。其外型帶有鮮明的現代建築語言,但 同時以中國古代城牆上的守望塔為設計元 素——鞏守於基地但又看似懸浮在空中。
討論
當時香港的政治和經濟正受中國內地的文 化大革命嚴重影響,社會大眾急需鼓舞人 心的消息。於 1967 年委約興建的第二代 山頂觀景台恰好大大促進、提升香港對商 業和經濟的信心。
你對這個設計有何看法?你知道山頂觀景台曾經是這個模樣嗎?山頂觀景台 和中式守望塔有什麼相似的地方?試討論建築師如何把古代建築的特色採用 於現代化的建築設計上。你認為他為什麼會參照並採用此設計特色?
請參考何弢的香港藝術中心 (個案4) 作為比較。 觀景台於 1972 年 8 月 29 日正式啟用。觀 景台的「空中餐廳」和室內外觀景平台令 其迅即成為旅遊勝地,更成為香港城市天
一個極具名氣的建築項目能對一個城市有甚麼影響?你能聯想到其他有類似
際線中一幕戲劇性的高潮。觀景台的圖象
公佈、動工和落成時,會發放怎樣的訊息?請參考這些建築項目的相關傳媒 報導,它們如何描述有關項目?
影響力的建築物或建築項目嗎?它為城市帶來怎樣的影響?不同建築項目在
曾經被印於港幣五百元紀念鈔票之上,象 徵著城市對未來「與天比高的十足信心」。
請參考以下關於1969年宣佈建設太平山頂觀景台的剪報並作討論。
23
24
25
26
第三章
城市設計:局限與創意方案 什麼是都市策略?——對於環境及空間的限制我們要如何應對? 導論
城市本身是一個實驗場:社會、經濟和政治的力量,再加上土地資源的壓力 和其他變數,對建築環境及其對人及社區的運作、互動和改造方面的影響均 構成考驗。
限制有時能令人打破思想困局,想出絕妙的解決方案。請就創作的「自由」 和「管制」這概念發表己見。你喜歡以局限來激發思考,還是寧願有完全的
都市策略可以透過各種不同的形式體現,有的高度規劃,如王董建築師事務 所設計周詳的美孚新邨;有的尖銳精準及純理論性,如都市實踐的城中村研 究;也有非正式和法律範圍以外的,如九龍城寨。這些計劃同時能帶出處理 基礎建設和提升空間效率的創新手法,規模可小如由李景勳設計、節約空間 的「剪刀型樓梯」,大至劉榮廣伍振民建築師事務所設計、「層疊式」的亞 洲貨櫃物流中心。另一方面,從何弢設計、沒獲批准興建的貨櫃箱辦公室則 說明在高度監管的環境下,設計和官方之間有時會出現摩擦。
這問題。
創作自由?請從任何創意範疇的角度出發,例如藝術、寫作及表演等去思考
參照個案 3 至 6,香港的城市特質對於在本地展開的建築工程帶來什麼局限 和障礙? 建築師如何透過其項目回應香港的城市面貌?這些項目如何反映香港的居住 條件?試從香港地小人多,缺乏天然資源,又有相關的建築安全規定,令香 港的居住環境變得密集,建築物大多向高空發展,工程及居住設備講求效率 這觀點作討論。這些天然或人為的局限能透過悉心規劃或土地分配而避免 嗎? 面對這些局限,建築師擔當怎樣的角色?在這方面,他們如何塑造城市?如 何能把限制和挑戰化為有用資源,轉危為機?
伸延閱讀 <Town Plannng>, 取自香港政府規劃署網頁: http://www.gov.hk/en/about/abouthk/factsheets/docs/town_planning.pdf, 2013 年 6 月。 <Urban Design Guide for Hong Kong>,取自香港政府規劃署網頁: http://www.pland.gov.hk/pland_en/p_study/comp_s/udg/udg_es/udg_es_eng.pdf, 2002 年 11 月。 <Becoming a Planner, What Planners Do>,取自 American Planning Association 網頁: http://www.planning.org/ncpm/pdf/UrbanPlannerExcerpt.pdf, 2013 年 10 月。
27
個案 4 / 展品 15
何弢設計 / 何弢 香港藝術中心,香港
關於香港藝術中心(1976–1977),香港 關於何弢(香港,1936 年生於中國) 有的是一塊只有三十米乘三十米的填海土地,何弢卻遊刃有餘地為香港當代 藝術實現了「藝術中心」的願景。這片 土地由填海而得,地質鬆軟,不適宜興 建大廈。最後,何氏以超過三百根樁子 回填,再加上兩米厚的混凝土層板,令 土地足以支撐這幢鋼筋混凝土大樓。
何弢年少負笈美國,就讀麻省威廉士學院,主修藝術史,後赴哈佛大學攻讀 建築碩士,並曾為德國包浩斯學院(Bauhaus)創辦人 Walter Gropius 的私 人助理。何氏在美執業十年後回港,任職香港中文大學講師,將自己在美國 建立的設計基礎結構與複雜概念帶到香港。他亦率先創立香港建築師學會 (HKIA)。1968 年創辦何弢設計咨詢有限公司,是香港首間本地跨媒介的 設計工作室。何弢創作橫跨多個媒介,善於結合其活躍的社交生活及廣泛的 個人興趣,是位知名建築師,同時也曾是香港最多產的當代藝術家。
何氏把室內空間安排得緊密有序:200 個 座位的演奏廳、100 個座位的小劇場、排 練室、463 個座位的大劇院、大型展廳及 露台,也有空間容納餐廳、會員俱樂部、 藝術家工作室、音樂練習室和辦公室等。 這些空間可供租用,以資助藝術中心的 運作。 香港藝術中心夾在兩幢大樓之間,不能 從左右兩邊進出。何氏為此設計出一個 「L」字型的外圍結構,放置樓梯、升降 機、洗手間、電器設備和儲物室。一個 不規則的垂直中庭也因此而生,令人印象深刻。
在香港藝術中心出版的推廣小冊子當中,你可以找到其中一些啟發這個設計 的元素,以及一些香港藝術中心大樓於 1970 年末啟用時的照片。
28
展品15.1
活動 何弢設計的香港藝術中心,原址是塊位於街角的細小土地,一幢綜合大樓的
香港藝術中心發報資料冊頁(1968–1977),香港 1981 選自31 張照片及紙板
有限空間卻要包含畫廊、劇院、小劇場和辦公室等空間。何氏發揮創意巧思, 把這些不同類型的空間排列得有條不紊。 請選取一件立體物件,從旁觀察,並在紙上線描它的外形。然後請把這個形 狀當作是一幢多功能建築物的外形。 這幢建築物會是甚麼呢,是住宅大樓、大學、醫院還是商場?請繪出建築物 橫截面的草圖。 請計劃一下建築物的空間運用,想想大樓需要有甚麼類型的空間,它們將會 怎樣被人使用,不同空間彼此有何關係,以及人在大樓裡的流通問題等。
29
展品15.1 香港藝術中心發報資料冊頁(1968–1977),香港 1981 選自31 張照片及紙板
30
展品15.1 香港藝術中心發報資料冊頁(1968–1977),香港 1981 選自31 張照片及紙板
活動 何弢的堆疊設計參考了中國寺廟中的佛塔。其發報資料冊頁正是設計藝術中 心的一些參考文獻。 從雜誌裡搜集一些你感興趣的跨頁圖片元素,然後寫下圖象中最能吸引你的 原因。 請你抽取這個元素,並將其轉化為一個建築的設計點子。 當你在設計、構思或創作時,別忘記準備一本剪貼簿,用來收集點子。靈感 和點子往往來自最意想不到的地方。
參看個案2的山頂觀景台,比較一下建築師如何以傳統建築物作為參照並啟 發靈感。
伸延閱讀 <何弢>。取自何弢設計咨詢有限公司網頁: http://www.taoho.com/Tao%20Ho.htm,2004 年。 <香港藝術中心>。取自何弢設計咨詢有限公司網頁: http://www.taoho.com/Taoho%20Design%20Portfolio%20– %20Architecture%20for%20Culture%20and%20Education%20– %20Hong%20Kong%20Arts%20Centre,%20Wan%20Chai,%20Hong%20Kong.htm,2004 年。 <里程碑>。取自香港藝術中心網頁:http://www.hkac.org.hk/en/milestones.php,2012 年。
31
個案 5 / 展品 18
巴馬丹拿/ 木下一 堅尼地道電力變壓站,香港
關於木下一(加拿大)
關於堅尼地道電力變壓站(1967–1970),香港
木下一,加籍日裔建築師和旅行家,於加拿大溫哥華出生。曼尼托巴大學建 築學學士,麻省理工學院建築學碩士。在美國工作三年後赴港。
堅尼地道電力變壓站是巴馬丹拿的建築師木下一和結構工程師 Heinz Rust 的 構思。設計兩側有支柱,支撐著橫向的建築,形成這個簡單而幽雅的橋狀結 構,橫跨山谷中的水澗。上面的突出上方兩個拋物線形的罩則保護及接駁著
木下在香港受聘於巴馬丹拿(Palmer and Turner),後者是國際建築工程公 司,歷史悠久,業務遍及東南亞地區。曾參與在印尼、新加坡、夏威夷和悉 尼的建築項目。1978 年,中國改革開放,木下開始參與中國的建築項目, 巴馬丹拿在上海外灘設計的不少建築物正正反映該公司昔日的光輝。
鄰近山上的高壓電線。 客戶香港電力公司的總監早於工程初期便決定把總公司搬往該建築,原先以 功能為首要的電力變壓站最後成為令公司驕傲的設計。
他在香港的重點設計的項目包括:香港希爾頓酒店、美國友邦保險大廈(今 友邦保險大廈)、怡和大廈(康樂大廈)、香港理工大學及置地廣場。木下 一現已退休,並居於香港。
圖片由巴馬丹拿所提供
圖片由巴馬丹拿所提供
32
討論 究竟建築物的外觀和功能之間有甚麼關係?你能想到其他既能突破結構和技 術上的挑戰、外型又為之驚嘆的建築物嗎?
活動 每個人各自在兩張卡紙上寫下一個建築地點和一幢建築物的種類。地點在山 谷裡還是在海中心?是醫院、學校還是住宅大樓?寫甚麼都可以。 在咭紙的背面,寫上地點和建築物的一些條件,包括工地有甚麼限制,建築 物有甚麼特點等。 收集並洗勻兩組卡片。 每個人從兩疊卡各自拿一張。
根據抽到的地點和建築物種類,以及卡紙背面的限制,設計一幢建築物。
伸延閱讀 <公司簡介>。取自巴馬丹拿網頁:http://www.p–t–group.com/profile.php,2011 年。
圖片由巴馬丹拿所提供
33
個案 6 / 展品 24
許李嚴建築師事務有限公司 /嚴迅奇 荷李活華庭,香港 關於嚴迅奇(香港,1952年出生) 有關荷李活華庭(1987–1999),香港
嚴迅奇是香港其中一位最著名的建築師,作品別具創意,充分回應所在語境, 特別是香港的歷史、城市化及基建設施條件。香港大學畢業,先加入 Spence Robinson 的馬海建築工程師事務所,後於 1979 年開設自己的公司。 1983 年,嚴氏一舉成名,成為巴黎巴士底歌劇院設計比賽三名一等獎得獎 者之一,舉世矚目。
香港高密度和複雜的地形,對建築師來說,既是挑戰、也是機遇;由兩座住 宅大樓組成,位於稠密的中西區的荷李活華庭,便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整個 項目的底座連接皇后大道中和荷李活道,不僅有為住戶而設的專屬私家通道, 更有一條24小時開放給公眾使用的垂直通道;通過這種具穿透性的都市特質, 減低項目發展對鄰近社區的影響。而這種私人和公共領域的多層次結合,更 反映出建築師著重的不僅是建築物本身,而是他能怎樣妥善協調各種關係。
嚴氏設計的建築物講究幾何及空間的關係,以減法和加法回應建築程序、審 美構圖、城市風格等不同需求。大體積的建築結構在狹小的間隙中挪移;空 間化作多層,讓建築物內外均連成一體。嚴氏亦研究如何把自己的現代設計 語言跟中國傳統建築實踐和先例融匯貫通。2000 年,他在柏林展示的作品 「竹亭」,為傳統的竹造結構創立了一個決定性的當代表達方式。 近年, 嚴氏開始研究庭院類型學,例如 2002 年在北京的作品「怪房子」,以及賦 予隱喻的作品,如 2010 年落成的廣東省博物館。
由建築師捐贈
34
荷李活華庭規劃圖印刷
討論 公共空間的實際意思是甚麼?請從政府、發展商和市民的不同角度加以討論。 我們如何能在三者觀點之間取得平衡?
活動 以小組的形式,選擇香港其中一個區域。 跟小組成員一起到訪該區。粗略繪製一幅該區的總覽圖。可以先選擇一個地 標作為探索的起點,以及地圖的中心點。 當在城中閒逛時,想一想建築師如何以空間和建築設計連接及定義「公共」 及「私人」空間。在一個稠密的區域裡,如何「創造」不同的空間? 當你到訪時,請留意一下居民的活動,例如人流及行走路線,以及他們跟不 同空間的互動。空間設計如何影響人的活動和行為? 請評估和檢視一下區內的規劃,有沒有改善的空間?
35
個案 7 / 展品22
王董建築師事務有限公司 美孚新邨,香港
關於美孚新邨(1965–1978) 美孚新邨於 1978 年大致落成,共有 99 座 20 層高的住宅大厦,可容納超 過 80,000 名居民,在規模、範疇和規劃理念各方面都是先行者。這是當時 世界上最大型的高密度私人住宅發展項目,也是香港首個自給自足的住宅社 區,住宿、交通、零售及娛樂設施由高架平台連接起來,成為一應俱全的 「城中城」。另一創新之處是其雙十字型塔樓設計,以三層高的平台貫通, 並採用「剪刀型樓梯」,提供多個出口,以最少的空間滿足建築物條例的消 防要求。
圖片由王董建築師事務有限公司提供
關於王董建築師事務所(香港) 王董建築師事務所成立於 1963 年,由美籍華裔 Bill Wong 及 Albert Tung 創 辦,二人生於上海。業務遍及全球,六十年代末以美孚新邨委約設計工程 (1965–1978)揚名國際。
圖片由王董建築師事務有限公司提供
36
美孚新邨總規劃圖 1973 印刷紙本 84 × 119厘米 圖片由王董建築師事務有限公司提供
討論 考慮建築物的周遭環境有何重要?城市規劃是如何影響人們的日常生活?
活動 一幢大樓不是孤島,而是須顧及它的背景及周遭社區。 你居住的屋苑與周遭環境是怎樣構成關係的?試藉繪畫一幅記錄你日常的行 走路線圖,從中理解當中的關係。 請看看構成這個屋苑的特別元素,如:道路、店舖、房屋和其他設施,用城 市規劃的角度,評估你居住屋苑的規劃。 周遭環境的甚麼特點會令你感到舒適,又有甚麼會令你感到煩厭?甚麼特點 巧妙得令你嘆為觀止,又有甚麼令你無動於衷?有改善空間嗎?你能提出一 些建議嗎?
37
展品22
討論
美孚新邨四至九樓平面圖(1965 –1978),香港 1966 印刷紙本 由建築師捐贈
美孚新邨雙十字型的樓層設計,讓每個住宅單位都有兩邊甚至三邊窗戶,空 氣更流通,也能引進更多天然光。這個設計也把樓宇設施,例如樓梯、升降 機和廢物收集管道都放在十字的中央位置,省去以往住宅設計常見的狹窄長 廊,減少空間浪費。 這設計方案可以更善用空間,直接回應香港擠迫的居住環境。這些創意的例 子就在我們身邊,或大或小,都能改善我們的生活。請嘗試找出其他相似的 方案。
請比較美孚新邨跟個案 6 九龍城寨的城市策略,想一想何謂一個刻意和非刻 意的城市設計,而一個有規劃和欠缺規劃的「社區」組織又是怎樣?
38
個案 8 / 展品 29-30
\ 九龍城寨,香港
關於九龍城寨
活動 請訪問家中的長輩,他們對九龍城寨有甚麼印象,城寨的名聲如何,以及城
基於歷史的因由,現已被拆除的九龍城寨當時既不隸屬中國政府,亦不由英 國殖民政府所管轄。這令城寨成爲一個非一般的圍城,聞名於其無法治、無 監管的發展。當中聚居的新移民、難民等亦令其成為一個富有生命力的獨特 社群,更曾為全世界人口最稠密的地方。九龍城寨沒有經過正式規劃,依然 是香港其中一個最顯著的建築和城市化發展,跟其他正式發展一樣,都屬於 香港建築環境的一部份。
寨是甚麼樣子的。 然後,請畫出你對九龍城寨的印象。你對這座遠近馳名的九龍城寨有甚麼感 覺呢?
請參看 Ian Lambot 拍的照片(展品 29)和何巽拍的錄像(展品 30),比較 一下這些紀錄照片和錄像跟自己所想像的有何不同。 這些紀錄文獻有何重要性?如果這些文獻都不存在,我們能用甚麼方式了解 這座已被拆卸的城寨呢?為九龍城寨這樣的地方保存紀錄重要嗎? 為了監管或經濟原因,城市需要得到發展和活化,我們如何權衡是否拆卸或 許有歷史文化價值的建築物?
39
展品29 Ian Lambot(英國,1953年出生) 九龍城寨西南面鳥瞰圖,香港 1989/2013 噴墨打印紙本、玻璃纖維
關於 Ian Lambot (英國,1953 年出生) 生於英國,建築攝影師,曾受訓成為建築師。1979 年遷往香港,定居二十 載,期間受聘於 Norman Foster and Partners,參與香港匯豐總行大樓早期設 計階段;創辦工作室,負責建築物模型製作。後來,他成為自由業建築攝影 師,為匯豐總行大樓的建築工程拍下不少紀錄照片。曾與 Greg Girard 合作, 用了四年時間研究九龍城寨,直至城寨被拆卸,並出版《City of Darkness: Life in Kowloon Walled City》(黑暗之城:活在九龍城寨)一書,內含三百 二十幀照片、三十二篇專訪,以及有關城寨歷史及人物的論文。
關於九龍城寨西南面鳥瞰圖(1989),香港
討論 九龍城寨的「垂直村落」結構(vertical village structure),向上發展,是居 民和業主的有機改建,以改變及塑造居住環境,也是對擠迫環境的自然反應。 這種結構正是城寨遠近聞名之處。 試想想,以一個城市而言,「生長」意味著甚麼——城市不斷擴大轉變,以 適應社區和社會的不同需要。九龍城寨亂中有序,一位建築師能從這種與眾 不同的有機生長方式學到甚麼?
Lambot 花了四年時間去記錄九龍城寨──一個在香港被英國殖民政府及中 國政府雙方均聲稱擁有的飛地,最終卻在無政府管轄下存在,因此變得無法 無天和毫無管制而名滿天下。然而,其活力同樣眾所周知,來自於居住在這 個被公認為全球最擁擠地區裏的移民、難民和其他居民所組成的社區。 Lambot 的俯瞰照片捕捉了 1993 年九龍城寨清拆前,稠密、非正式開發的一 面。
40
展品30 何巽(美國, 1961年出生) 九龍城寨研究錄像,香港 1991 錄像 長度:90分鐘 由Cole Roskam借出
關於何巽(美國, 1961 年出生) 美國建築師和城市設計師,威廉士學院藝術學士,哥倫比亞大學建築碩士。 何氏曾為美國波特蘭第三及第四街舊城區和唐人街的重建工程作設計師和公 共宣傳統籌。1995 年,何氏獲美國國家藝術基金會研究獎助金,研究波士 頓、紐約、費城、三藩市和洛杉磯市歷史悠久的唐人街獨特的物理和視覺樣 式。她為 Northgate Group LLC 創辦人之一,積極參與位於波特蘭市唐人街首 個亞裔長者住屋計劃 Pacific Tower。波特蘭蘭蘇園、美洲同源總會及 Transition Project Inc 董事會成員。2004 年加入 MulvannyG2 Architecture 任 職高級建築師。除了作為建築師及城市設計師,何氏亦任教於哥倫比亞大學、 香港大學、俄勒岡大學和波特蘭州立大學。
關於九龍城寨研究錄像(1991),香港 何巽於1991至1992年間以富布賴特學者的身份,進行了為期十個月的九龍城 寨研究計劃,包括逾十四小時的錄像拍攝,作為「視頻映射」練習的一部份。 她一邊在稠密的城寨漫遊,一邊拍攝,其路線提供了如偷窺者的視角,穿插 着與各種店主交談的片段,記錄了九龍城寨在清拆前、居民開始搬遷的那段 時間。
討論 何巽在自己的研究著作《An architectural study on the Kowloon Walled City: preliminary findings》的前言指出,她有志研究「九龍城寨的建築和居民之 1 間的相互關係」 。這部著作提醒我們,城寨裡曾住著一群人,賦予城寨生 命力,並改造這個地方。 你聽過有關九龍城寨的故事嗎?你對這個地方「非刻意的設計」有甚麼感想? 你又如何塑造你身處的環境?請寫下並分享其他於無意識下被更改用途的空 間例子。
1
何巽,《An Architectural Study on The Kowloon Walled City Preliminary Findings, Hong Kong, 》 (香港,1993 )。 41
附加資料:
伸延閱讀
九龍城寨雖然已被拆卸,二十年後它依然對許多建築師、設計師、各國訪客來說是一個引人入 勝的建築城市現象。在九十年代早期,不少人曾經嘗試記錄及研究這個奇特的空間和結構發展,
<3D 九龍城砦 kowloon walled city>。取自 We are making 3D model of Kowloon Walled City 網頁: http://3d.kowloon–walled–city.info/top/en,2013 年 10 月 5 日。
以及居於當中的社群。 <MulvannyG2 Architecture Welcomes Suenn Ho as Senior Designer>。取自 MulvannyG2 Architecture 網頁:http://www.mulvannyg2.com/en– us/ink/NewsItem.aspx?From=Archive&Category=1&ItemID=125,2004 年 6 月 2 日。
最近,有好些不同的嘗試,希望能重新表述或重現城寨。(2013 年《南華早報》就曾刊發一篇 九龍城寨拆卸二十週年的專題2,報導日本某商場裡的迷你城寨3。)你能找到更多類似的二次 創作和模仿嗎?你如何看這種對消失的空間所作的重新表述?請考慮一下這種重現的意圖,以
<Suenn Ho Champions Old Town Chinatown: Old Town Chinatown Crier: The Crier>。取自 Old Town Chinatown Neighborhood Association 網頁: http://www.oldtownchinatown.org/pdf/newsletter–2005–fall.pdf,2005 年秋季刊。
及跟原建築物有多相像。
Barbara Basler, <Hong Kong Journal; The Walled City, Home to Huddled Masses, Falls>。取自 《紐約時報》網頁: http://www.nytimes.com/1992/06/16/world/hong–kong–journal–the– walled–city–home–to–huddled–masses–falls.html,1992 年 6 月 16 日。 EDW Lynch, <Photos of the Final Years of Hong Kong’s Notoriously Overcrowded Kowloon Walled City>。取自 Laughing Squid 網頁: http://laughingsquid.com/photos–of–the–final–years–of– hong–kongs–notoriously–overcrowded–kowloon–walled–city/,2013 年 9 月 24 日。 Rebekah Rhoden, <Kowloon Walled City Photographed by Greg Girard and Ian Lambot>。取自 Lost At E Minor 網頁:http://www.lostateminor.com/2013/09/27/kowloon–walled–city– photographed–by–greg–girard–and–ian–lambot/,2013 年 9 月 27 日。 Julian Ryall,<Arcade brings Kowloon Walled City back from the dead … in Japan: Kowloon's infamous slum is recreated in an amusement park in Kawasaki – from its eerie, narrow corridors right down to the rubbish>。取自《南華早報》網頁: http://www.scmp.com/news/asia/article/1321559/arcade–brings–kowloon–walled–city–back–dead– japan,2013 年 10 月 1 日。
2
<Kowloon Walled City: Life in the City of Darkness>。 取自香港《南華早報》: http://www.scmp.com/news/hong-kong/article/1191748/kowloon-walled-city-life-city-darkness , 2013 年 3 月 16 日。 3 <Arcade brings Kowloon Walled City back from the dead… in Japan>。取自香港《南華早報》: http://www.scmp.com/news/asia/article/1321559/arcade-brings-kowloon-walled-city-back-deadjapan,2013 年 10 月 1 日。 42
第四章
塑造標誌性的建築物:概念與呈現 一幢大樓的形象是如何產生及被使用? 導論
建築與所在地存在著一種角力,通過一系列複雜的機制互相定義。
一幢建築物的形象,如何透過照片被塑造出來?建築元素如何被強調,其目 的何在?
憑著標誌性、備受傳媒關注的形式,建築對城市的形象能起著關鍵作用。從 Andreas Gursky 的香港上海匯豐銀行照片及Iwan Baan 的「鳥巢」體育場的 照片中可見一斑。建築亦能利用當地的材料、類型和技術進行創造或即席取 材,例如嚴迅奇的竹亭、都市實踐的土樓公舍和艾未未的草場地工作室和寓 所。建築同時能發揮即時作用,應對地方出現的特殊情況,如家琨建築設計 事務所的《再生磚》計劃,在2008年四川大地震就地取材,迅速應對當時的 狀況。
建築物如何代表和塑造一個城市的自我身份?考慮一下某些地標建築物的特 質,它們都是為了體現和代表所在國家或城市。為甚麼這些建築物相對上更 有「代表性」? 除此之外,為建築項目建立形象還有其他別的原因嗎?有沒有其他方式訴說 建築物的種種故事?除建立建築物的「形象」外,還能達到甚麼目的?參看
個案 11「再生磚計劃」。
活動 請選擇一幢為人熟悉的建築物。選擇五張有關這建築物的圖片,並展示給其 他人看。試解釋這些圖片最能代表這幢建築物的原因。 一張照片如何呈現建築物作為一件物件、作為城市的一部份或作為一幢有功 能性的大樓等不同面貌?你可以留意一下照片的拍攝距離、照片中是否包括 人的活動,及照片如何被剪裁,以強調主體的特點。
伸延閱讀 Dear Deyan,<Can we still believe in iconic buildings?>。取自 Prospect Publishing 網頁: http://www.prospectmagazine.co.uk/magazine/canwestillbelieveiniconicbuildings/#.UsmmR9IW18E ,2005 年 3 月 16 日。 Rich Heap,<Iconic Buildings: Only We Can Decide>。取自 The Global Community for 21st Century City Decision Makers 網頁: http://www.ubmfuturecities.com/author.asp?section_id=242&doc_id=525200, 2013 年 6 月 14 日。 Dessen Hillman,<How To Make Architecture, Not Art>。取自 ArchDaily 網頁: http://www.archdaily.com/337603/how–to–make–architecture–not–art/,2013 年 3 月 1 日。 Fred Kent,<Toward an Architecture of Place: Moving Beyond Iconic to Extraordinary>。 取自 Project for Public Spaces 網頁:http://www.pps.org/reference/toward–an–architecture–of–place– moving–beyond–iconic–to–extraordinary/。
43
附加資料: 你能辨認出以下這建築地標的名字及它們的所在城市嗎?
佩重納斯大廈,雙峰塔,吉隆坡 艾菲爾,巴黎 聖索菲亞大教堂,伊斯坦堡
大笨鐘,倫敦 泰姬瑪哈陵,阿格拉 羅浮宮,巴黎
悉尼歌劇院,悉尼 帝國大廈,紐約
羅馬競技場,羅馬
畢爾包古根漢美術館,畢爾包 中央電視台總部大樓,北京 中國銀行大廈,香港
44
個案 9 / 展品 47- 48
Iwan Baan 鳥巢 #3 及廣州歌劇院 #1
Baan 拍攝 Zaha Hadid 設計的廣州歌劇院中的觀眾,捕捉了中國現時建築界
關於 Iwan Baan (荷蘭,1975 年出生)
種種野心之間存在的諷刺、矛盾和割裂。觀眾的舉止和沉悶的表情跟歌劇院
Iwan Baan 也許是同輩建築攝影師中最受追捧的佼佼者。他的攝影技巧別樹
充滿動感和戲劇感的設計相映成趣,形成強烈對比。
一幟,鏡頭下的建築物,哪怕最具標誌性的建築物,都不是抽離於人群的個 體,而是人文植根於空間的情境之中。曾跟不少建築師緊密合作,包括王澍、
Baan 的作品把歌劇院放進觀眾的語境之中,反映現實中一般人如何看待這 些遠近聞名的建築項目,突顯理想和現實之間的差距。
馬岩松、OMA/Rem Koolhaas、Zaha Hadid、Herzog & de Meuron、Steven Holl 等,其跨度之廣,令他得以傲視同儕,廣泛紀錄二十一世紀初中國以至其他 地區建築的驚人發展。
展品 48 廣州歌劇院 #1 2010 彩色照片
討論 Baan 也曾拍攝過沒有觀眾在場的歌劇院。請找找看,並對比兩張照片,討 論兩者風格的差別,以及所表達的不同訊息。試從不同距離拍攝同一幢建築 物,當中有人和無人各一。對比一下兩張照片的不同之處。 建築物在畫面中的大小,以及人跟建築物之間的關係,如何影響照片的感覺? 你有沒有想過,為甚麼建築物的照片裡,畫面總是沒有人或缺乏人的活動痕 跡?這會構成甚麼分別? 你喜歡用攝影手法頌揚建築物的宏偉,還是透過攝影師操控的鏡頭揭示跟建 築物有關的真人真事?這兩種拍攝方向,作用有何分別?
活動 請檢視畫面裡的人。你認為他們在想甚麼?想像一下他們可能對這個空間設 計有甚麼反應。寫下他們腦海裡的想法,並把劇本演繹出來。
45
展品 47
討論 請找出另一張拍攝鳥巢的照片,並跟這作品比對一下。兩者有何異同?同一
鳥巢#3 2007 彩色照片
座建築物,兩張照片各自訴說著甚麼不同的故事? 攝影師透過他的鏡頭,邀請你用另一個角度去看建築物。這些建築工人有著 怎樣的故事呢?誰在背後實現像鳥巢這樣的建築工程?試想像建築工人在建 造的時候在思考什麼?當你考慮過他們擔當的角色後,會對建築物有不一樣 的想法嗎? 現在請把焦點轉到不同類型的觀眾。你認為這些地標建築的形象是為誰而 「製造」的? 想想一系列的著名建築項目,討論「形象建造」的本質以及其對於今天建築 的影響。 你覺得「鳥巢」這個暱稱如何?你能舉出其他有別名的建築物嗎?這些別名 或暱稱如何有助塑造建築物的形象?請聯想其他跟這照片有關的建築物—— 是不是看來像巨人的家?
著名荷蘭攝影師 Iwan Baan 擅長透過拍攝建築物及城市以層次豐富的方式訴 說有關建築的故事。這幀照片攝於 2008 年,當時鳥巢體育館尚在興建之中, 攝影師將觀者的注意力由著名的建築物轉移到建築工人身上。停頓的時空予
伸延閱讀
人反思:寂寂無名、被人遺忘的工人忙裡偷閒,坐在體育場工地前看電視;
<Preview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National Stadium – The Main Stadium for the 2008 Olympic Games in Beijing>。取自 Iwan Baan 網頁: http://iwan.com/photo_National_Olympic_Stadium_Beijing_2008_Herzog_&_de_Meuron.php。
而背景的建築物則是本身正在建造中、在某程度上主要為了傳媒消費而興建 的北京地標。
Karen Burshten,<Top 13 Nicnames for Iconic Buildings>。取自 The Daily Traveller 網頁: http://www.cntraveler.com/daily–traveler/2012/05/architecture–buildings–best–nicknames, 2012 年 5 月 18 日。
46
個案 10 / 展品 50
Andres Gursky 香港上海滙豐銀行 1994
展品 50 Andreas Gursky( 德國,1955 年出生) 《 香港上海滙豐銀行 1994》 1994 彩色照片
關於 Andreas Gursky (於德國,1955 年出生) Andreas Gursky 是一名視覺藝術家,目前在德國杜塞道夫生活及工作。1978 至 1981 年間就讀埃森福克旺藝術大學(Folkwangschule)專攻攝影,師承 Otto Steinert;1981 至 1987 年間於德國杜塞道夫國立藝術學院 (Kunstakademine Dusseldorf)受教於 Hilla and Bernd Becher 夫婦,二人作品 個性鮮明,擅長以冷靜、有系統的分類手法拍攝工業機械及建築物。這對 Gursky 影響甚深,引發他發展出大幅彩色相片的拍攝風格,以俯視角度拍攝 建築物及風景照片。曾於多個主要文化機構參與個展及聯展,包括德國杜塞 道夫藝術皇宮基金會博物館同名展覽(Stiftung Museum Kunstpalast,2012)、 紐約 MOMA「50 Artists, 50 Years」(2012)、畢爾包古根漢美術館「The Inverted Mirror」(2012)、倫敦維多利亞與艾伯特博物館「Postmoderism: Style and Subersion, 1970 to 1990」(2012)、1990 及 2004 年威尼斯雙年展、 1996 年及 2000 年悉尼雙年展。2013 年東京國立藝術中心個展,2014 年大阪 國立國際美術館個展。
討論 藝術家鏡頭下的這幢香港地標建築給你甚麼新角度和印象? 這幢建築物的照片把焦點集中於其獨特的骨架結構。攝影師玩弄光影,淡化 了外在特徵,讓大樓變得抽象,把注意力集中在室內的活動之上。請用意想 不到的拍攝角度或不尋常的布局,拍下城中其他地標建築,為建築物塑造一 個與眾不同的形象。試想想,除了建築物本身,你還希望強調甚麼?你有沒
關於香港上海滙豐銀行1994(1994),香港
有甚麼故事或訊息希望透過這張圖片告訴別人?
著名攝影師Andreas Gursky選擇在晚上拍攝香港上海 匯豐銀行,顛倒這座標誌性的建築。原本最令人觸目的 創新大樓結構在黑暗中消失,最而代之的是一排排燈火通明 的窗格,揭示室內的種種活動。照片以藝術家著名的大幅 尺寸呈現,充分顯示他對受全球化影響的地方的濃厚興趣 和尖銳的觸角。
47
個案 11 / 展品 58
家琨建築設計事務所 / 劉家琨 再生磚
Bird’s Nest #3, 2007 and Guangzhou #1, 2010 關於《再生磚》(2008–)
關於劉家琨(中國,1956 年出生)
《再生磚》是2008年四川省汶川大地震後,旨在協助當地災民—尤其是農村 地區的災民,利用廢墟中的瓦礫展開重建工作的一個計劃,用麥、混凝土、 沙及倒塌樓房的碎片( 這些樓房往往是不合規格的)就地製成新的磚塊。在 這種下放的生產過程之中,《再生磚》啟發了各種物料再生的可能性,超越 了一般的物料循環再用。該項目在汶川大地震後仍繼續進行,但物料已改為 使用被清拆了樓房的瓦礫。
劉家琨是家琨建築設計事務所創辦人兼首席建築師。設計項目曾於國際多地 展出,包括德國「中國青年建築師作品展」(Chinese Young Architects’ Work Exhibition)、法國「中國當代建築展」(Chinese Contemporary Architecture Exhibition)、「NAI 中國當代建築」、俄羅斯國際建築展(International Architecture Exhibition)、威尼斯建築雙年展。第七屆亞洲建築師協會 ARCASIA 榮譽獎、2003 年中國建築藝術獎、建築實錄中國獎、遠東建築獎、 中國建築學會建築創作大獎、奧迪藝術設計大獎。項目於不少建築雜誌刊出, 如《A + U》、《AV》、《Area》、《MADE IN CHINA》、《AR》等。曾於世 界各地學院任講座嘉賓,包括麻省理工學院、皇家藝術學院、巴黎夏佑宮和 中國不少大學。
討論 當天災摧毀一切,我們如何能從廢墟中重建家園?我們能不能從廢墟中找到 一些元素,讓我們能重建家園? 建築師如何在諸如天災之類的不幸情勢中,重新評估自己的角色? 試想想其他回應天災人禍的建築方案例子。
伸延閱讀 <Rebirth Brick Proposal>。 取自家琨建築設計事務所網頁:http://www.jiakun– architects.com/projects/11rebirth_brick_proposal,2008 年 5 月。 <Jiakun Liu, Alessi designer>,取自 OFFICINA ALESSI 網頁: http://www.alessi.com/en/1/435/jiakun–liu Andrea Chin,<venice architecture biennale 08: 'rebirth brick' in the chinese pavilion>。 取自 designboom 網頁: http://www.designboom.com/architecture/venice–architecture–biennale–08– rebirth–brick–in–the–chinese–pavilion/,2008 年 9 月 15 日。 Richelle db,<liu jiakun: rebirth brick project>。取自 designboom 網頁: http://www.designboom.com/architecture/liu–jiakun–rebirth–brick–project/,2011 年 12 月 12 日。
48
第五章
判批性的未來:想像與提案 為未來提出想像力豐富的建築計劃,目的何在?
「未來」的概念在建築領域中向有悠久的歷史—— 將想像化為現實或烏托邦, 同時也可以是反烏托邦。
導論 不同年代的人,他們住的房子是怎樣的?請由石器時代開始,搜集一下不同 年代的典型住處或房屋種類。今天的房屋是怎樣的?明天的房屋又會是甚麼 樣子的呢?你認為,為甚麼風格和趨勢會隨著時間而轉變?建築技術的進步
許多建築提案游弋於虛構與真實、漸進與顛覆之間,透過對未來的投射反映 現狀。MAD的《北京2050》和開放建築的《二環2049,北京》展現了在社 會、環境和其他問題下,中國首都出現翻天覆地轉變的想像;Steven Holl 的 當代萬國城和土人設計的瀋陽建築大學稻田校園實現了對理想的願景;建築 同時可帶有具批判性的觀察,如MAP Office的《Homes for China 》和 《Homescapes》及又一山人的《爛尾》照片,展示建築既可以是渴望的象 徵,也可以是過火的標記。
很可能正是風格轉變的其中一個原因。有關這個題目,請參看第六章。 建築師不單設計與興建城市,還會重新構想城市,以此突破界限,提供有遠 見的觀點,有時也包含批判及挑釁的成分。
參看個案 12 和 13「北京 2050」和「二環路」。你認為,為甚麼建築師會為 2050 年的中國想出這樣的設計和城市解決方案?建築師在他們的未來計劃 書中,針對今天的甚麼狀況提出意見?
活動 除了建築師以外,其他人對未來的形象有怎樣的想法?試從其他媒介,例如 電影、藝術或文字等尋找它們表現未來的方式。你認為哪一些最有可能發 生?試與別人分享這些例子並解釋原因。 伸延閱讀 Rachel Nuwer,< Will we ever... live in underwater cities?>。取自 BBC 網頁: http://www.bbc.com/future/story/20130930–can–we–build–underwater–cities,2013 年 9 月 30 日。 <Life in 2050: How much space will you have to live in?>。取自 BBC 網頁: http://www.bbc.com/future/story/20130529–how–living–space–changes–by–2050 ,2013 年 5 月 9 日。 Postcards from the future 網頁: http://www.postcardsfromthefuture.co.uk/
49
個案 12 / 展品 37
MAD 北京 2050,中國北京
關於《北京 2050》(2006),中國北京
關於 MAD(中國)
《北京 2050》就 2050 年中國首都的未來發展提出了三大構想:在中央商務
MAD 於北京創立,是中國其中一家最知名及頂尖的當代建築公司,2004 年 由馬岩松創立。馬氏畢業於北京建築工程學院,後獲耶魯大學建築碩士。曾 與 Zaha Hadid 共事,以大膽瘋狂見稱,其作品充滿未來感,探索東方對自然 本質的定義的當代詮釋。MAD 的建築設計常以概念性的研究方向入手,在 今天的中國語境中舉足輕重。
區上空建設浮游之島;將天安門廣場及長安大街轉化為公園和林蔭大道;在 老城區的胡同裏安裝「泡泡」,提供公共設施。這幅未來的宏圖,建基於對 北京無論是過去或當下的社會、結構和思想發展的批判性關注。整個概念是 從 MAD 創辦人之一馬岩松於耶魯大學作為研究生時的一個項目演變出來。 2009 年,一個設施完備的「泡泡」在傳統的北京四合院中誕生。
2006 年,MAD 一鳴驚人,成為中國同行中首家贏得一項國際設計大賽的公 司,獲委約興建位於加拿大安大略省米西索加的夢露大廈(Absolute Tower, 是次工程的成功促成興建另一座雙子塔)。MAD 廣泛受傳媒報導,並多次 參展,包括 2008 年威尼斯建築雙年展。除了夢露大廈雙子塔,其他建築工 程計劃包括內蒙古鄂爾多斯市一所博物館,以及北京「胡同泡泡 32 號」。
展品37.1 《 北京2050:中央商業區上空的浮游之島》 2006 木、塑料及油彩
活動 請重新想像你的家,想像在未來、或者下一個世紀時你的生活會如何?房子 會飄浮半空嗎?會有不尋常的形狀嗎?會不會有給外星訪客住的房子或者飛 翔的車輛? 試以繪畫或模型創作出你想像的未來建築物和城市。在想像的未來世界中, 你會在做甚麼?為甚麼你認為將來會是這樣子?
50
展品37.2
討論 儘管 MAD 的「胡同泡泡」的確曾於 2009 年被建成實體,這些計劃其實不
《 北京2050:天安門廣場》 2006 木、塑料及油彩
大可能實行——你認為提出計劃的價值何在?
展品37.3 《 北京2050:胡同泡泡》 2006 木、塑料及油彩
< 胡同泡泡 32 號 伸延閱讀 MAD Architects 網頁: http://www.i–mad.com/。 leeji choi,<MAD architects: 'hutong bubble 32', Beijing>。 取自 desingboom 網頁: http://www.designboom.com/architecture/mad–architects–hutong–bubble–32–beijing/, 2009 年 8 月 23 日。 Sarah Housley,<Hutong Bubble 32 by MAD>。 取自 Dezeen 網頁: http://www.dezeen.com/2009/09/14/hutong–bubble–32–by–mad/,2009 年 9 月 14 日。 Brendan McGetrick,<Hutong Bubble>。 取自 ICON 網頁:http://www.iconeye.com/read– previous–issues/icon–077–%7C–november–2009/hutong–bubble,2009 年 11 月。 Nicole Saieh,<Beijing Hutong Bubble / MAD>。取自 ArchDaily 網頁: http://www.archdaily.com/50931/beijing–hutong–bubble–mad/ , 2010 年 2 月 24 日。 51
個案 13 / 展品 41
OPEN 建築事務所 二環 2049,北京
關於《二環 2049,北京》(2009–2011)
關於 OPEN 建築事務所 (中國)
《二環2049,北京》旨在於2049年前,將擁堵的北京二環路改造成「市肺」,
OPEN 建築事務所設於北京,由李虎及其妻子王文菁於 2006 年創辦。李虎
這將是中國冀盼的未來百年。馬路將被轉移至地下,地面會由公園、文化、 康樂及體育設施組成的綠化帶所取代。二環路是依照北京歷史悠久的老城牆
畢業於清華大學及美國萊斯大學,曾主理紐約建築師 Steven Holl 北京辦事 處,統籌知名建築工程如北京 Linked Hybrid(當代 MOMA)、深圳萬科中心、
而建,老城牆在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不久便已夷為平地。雖不明確,
南京四方美術館、成都來福士廣場等。作為當代中國建築實踐的一代翹楚,
但「開放建築」的建議,令人想起中國建築師梁思成當時推動保護城牆用作 公園這個著名卻未成功的計劃。
OPEN 以其實驗類型學見稱,推動進取的城市規劃,著重建築的社會及可持 續發展的潛能。其作品廣受報導,著名計劃包括秦皇島歌華營地體驗中心、 清華大學海洋研究中心,以及北京外圍一座即將完工的高中校舍。
展品41.1 《 二環2049,北京》(2009 –2011) 2011 數碼印刷紙本 由建築師捐贈
展品41.2 《 二環2049,北京》(2009 –2011) 2011 雙屏幕錄像 片長:9’ 58” 由建築師捐贈
52
第六章
數碼工具:虛擬與現實 科技進步如何影響建築設計、呈現和施工?
數碼年代不但為建築的實踐帶來了轉變,同時亦影響了對建築的理解、消費、 建造和概念化。
導論 今天數碼科技如何影響建築物的設計、呈現和施工?請討論一下在二十一世 紀,技術如何影響建築設計和施工。為甚麼你覺得繼續探索新的範疇十分重 要?
電腦輔助設計令從前無法實現的建築形式變得可能,如 MAD 的夢露大廈的 起伏曲線;它也能產生新的建築含義,像朱锫建築事務所和都市實踐共同設 計的數字北京,就令人想起條碼和電路板。此外,數碼製造技術結合網上平 台令建築專業知識和生產方式得以重新分配,例如 davidclovers 的 《Immuring》。數碼建構的空間製造出完全虛擬的城市,可以用作分析工具, 如香港三維空間數據;也可以是一個虛構、模擬現實的城市,如曹斐的《人 民城寨》。
你覺得建築師的角色、手藝和專業技術如何因應這些科技變化而有所轉變? 電腦數碼模擬已成為最普及的方式,將設計展示予客戶、規劃委員會和傳 媒。「電腦輔助設計」(Computer Aided Design,簡稱 CAD)最初為了軍事 目的而開發,後來卻迅速發展,取代了大部份辦公室裡的繪圖板。這種方式 能整合大型項目裡數以千計的文件,並可以隨時更新內容。雖然,設計的初 期依然會使用模型或手繪圖來幫助構思,但 CAD 已幾乎完全取代建築設計 過程中的生產或工作藍圖的人手繪圖。 有些人會為了手繪技巧的失傳而感到惋惜。你有甚麼看法呢?草圖素描和製 作模型依然是建築學院和專業考試中的關鍵要素,你覺得為甚麼這些技術有 其重要之處嗎?
活動 科技進步不斷突破極限,令不可能變得可能。你覺得未來的建築實踐會怎 樣?今天,有甚麼建築項目是不可能被設計、呈現和建成的?試想像在未來 當建築師會是甚麼樣子的?
伸延閱讀 Matthew Allen,<Archeology of the Digital>。取自 Domus 網頁: http://www.domusweb.it/en/architecture/2013/05/15/archaeology_of_thedigital.html, 2013 年 5 月 15 日。 Timothy Carter,<Smart cities: The future of urban infrastructure>。取自 BBC 網頁: , http://www.bbc.com/future/story/20131122–smarter–cities–smarter–future, 2013 年 11 月 22 日。 Emilie Chalcraft,<In the future we might print not only buildings, but entire urban sections>。取 自 Dezeen 網頁: http://www.dezeen.com/2013/05/21/3d–printing–architecture–print–shift/, 2013 年 5 月 21 日。 <Archaeology of the Digital, 7 May to 27 October 2013>。取自The Canadian Centre for Architecture (CCA) 網頁: http://www.cca.qc.ca/en/exhibitions/1964–archaeology–of–the–digital, 2013年。 53
個案 14 / 展品 38
davidclovers 與 C.E.B Reas Immuring
nd
2 (Ring 2049,)2009-2011 關於《Immuring》 2008–2010
關於 davidclovers(香港)
Lunar House是一座在Hometta.com出售、面積有2,300平面呎的投機性房產, 而《Immuring》就是為其外牆系統而設的探索性原型。用家可以購買平面圖 及其他輔助工具,並在網上建造房子。為Lunar House製造的《Immuring》三 面原大可麗耐板上,嵌有LED照明和電腦繪製的線條,形成密集的網絡,揭 示建築師如何對通過數碼化設計及構造審視二維和三維形式之間關係。
davidclovers 由 David Erdman 及 Clover Lee 創辦,2007 年在美國成立,住宅、 室內設計和展覽的設計、策劃和製作。二人既是學者,亦從事創作,其設計 項目強調建築的體量和物料影響。發展項目的辦事方式既反映其學術背景的 心思慎密、講求數據,也顯現二人作為創作人一絲不苟、著意創新的能力。 建築項目結合數碼模型製作和傳統施工程序,將天花、窗戶、燈光和其他建 築元素以獨特的方式結合起來,大大影響空間、活動和生活習慣。
展品 38
2009 年,davidclovers 遷往香港,並完成九個建築項目。較大型的淺水灣發 展項目部分仍在興建之中,包括一幢住宅大樓及三個相鄰的樓宇大堂;而水 池「Waterscape」、更衣室、遊樂場和咖啡室「Breakers」均已於近期完工。 位於紐約上州的 Butterfly House 亦預計於 2013 年落成。中國大型住宅發展 項目裡的車房及一個由亭台組成的網絡則預計於 2014 年完工。二人曾在世 界各地擔任講座嘉賓,項目刊於亞洲、歐洲及美國不少建築雜誌、報章及書 籍。作品曾多次獲國際大獎,並於頂級藝術機構及重要聯展中展出,包括威 尼斯、北京和韓國等地的雙年展。
《Immuring》 2008– 2010 Lunar House三面原大立牆原型;蝕刻及浮雕可麗耐®、LED照明
伸延閱讀 David Clovers 網頁:http://www.davidclovers.com/。
項目鳴謝: 《 Immuring》 項目的發展有賴以下各方支持: 杜邦中國、捷高興業(香港); 合作伙伴:恒豪 (上海)William Koh and Associates (洛杉磯), 英海特 (香港)、AHL Lighting and Media Facades (深圳) 及 Tortoise Industries (洛杉磯)
54
個案 15 / 展品 40
MAD 夢露大廈,加拿大密西沙加
nd
2049, 2009-2011 關於夢露大廈(2 2006Ring –2012 ),加拿大密西沙加
關於 MAD(中國)
總部設於北京的MAD,2006年憑著多倫多密西沙加市一座超高層公寓樓的 設計方案在國際競賽中奪標,從此嶄露頭角。夢露大廈最終由兩座摩天大樓 組成,展露出有機的曲線,令MAD成為中國最具實驗精神的傑出建築事務所 之一。
MAD 於北京創立,是中國其中一家最知名的頂尖當代建築公司,2004 年由 馬岩松創立。馬氏畢業於北京建築工程學院,後獲耶魯大學建築碩士。曾與 Zaha Hadid 共事,以大膽瘋狂見稱,其作品充滿未來感,探索東方對自然本 質的定義的當代詮釋。MAD 的建築設計常以概念性的研究方向入手,在今 天的中國語境中舉足輕重。 2006 年,MAD 一鳴驚人,成為中國同行中首家贏得一項國際設計大賽的公 司,獲委約興建位於加拿大安大略省米西索加的夢露大廈(Absolute tower, 是次工程的成功促成另一座雙子塔的增建)。MAD 廣泛受傳媒報導,並多 次參展,包括 2008 年威尼斯建築雙年展。除了夢露大廈雙子塔,其他建築 工程計劃包括內蒙古鄂爾多斯市一所博物館,以及北京「胡同泡泡 32 號」。
伸延閱讀 <MAD architects: absolute towers completed>。取自 designboom 網頁: http://www.designboom.com/architecture/mad–architects–absolute–towers–nearing–completion/ , 2012 年 12 月 12 日。
圖片由 Iwan Baan 及 MAD 提供
55
個案 17 / 展品 36
曹斐 人民城寨
展品 36 《 人民城寨的誕生》 2007 2nd 模擬錄像 希克藏品捐贈
Ring 2049, 2009-2011 關於曹斐(中國,1978 年出生) 曹斐的攝影、錄像裝置和新媒體藝術作品,探討現今傳媒飽和社會中的角色 扮演、夢幻空想和虛擬現實的一面。她的創作中融合其他人的慾望和幻想, 尖銳地捕捉各人身處中國當代語境,歷逢巨變,然後在幻想破滅的情況之下 對自身的想像。曹斐近期的項目《人民城寨》(2008-2011)分別於德國古根漢 博物館(2010)、東京資生堂藝廊(2009)、倫敦 Serpentine 畫廊(2008)及在橫濱 藝術三年展(2008)展出。她曾參與多個國際性項目和展覽,包括第 17 及 15 屆悉尼雙年展(2006/2010)、第 52 屆威尼斯雙年展(2007)、莫斯科雙年展 (2005)、上海雙年展(2004)、第 50 屆威尼斯雙年展(2003)。各地美術館亦有 展出曹斐的錄像創作,包括紐約古根漢美術館、紐約國際攝影中心、紐約現 代藝術博物館、紐約當代藝術中心、巴黎當代藝術中心東京宮、巴黎市立現 代美術館、東京森美術館。與此同時,曹斐也入選了 2010 年 Hugo Boss 藝 術獎的提名,並在 2006 年獲得了中國當代藝術獎(CCAA)最佳青年藝術家的 獎項。
伸延閱讀
關於《人民城寨》(2007)
曹斐 網頁:http://www.caofei.com/。
曹斐於2008年開展一項長期計劃︰《人民城寨》,運用網上遊戲平台「第二 人生」(Second Life)建設自己的虛擬烏托邦,並以線上遊戲身份「中國翠 西」身兼參與者和觀察者的角色。《人民城寨》當下旨在評論中國城市發展 超資本主義的更迭,訴述一個有關改變自我、角色扮演和錯位慾望的廣闊虛 擬空間,亦是一個結合藝術、設計、建築、文學、電影、政治、經濟與社會 的平台,揭露虛實之間的種種界線。
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