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ected works 2017-2022

Page 1


個人簡歷 | Curriculum vitae

嬛 Hsuan Wu

Yilan,Taichung,Taiwan 1999 03 04 +886 988687075 s06750059@go.thu.edu.tw 排球 旅行 彈鋼琴 欣賞電影

Education 2021

私立東海大學景觀學系

2017

國立宜蘭高級中學

Academic Experience 2021

東海景觀系 36 屆畢籌會 副召 / 線上 3D 展籌備人

2019

東海景觀學系 36 屆系學會 行政股

2019

第一屆八校大二景觀設計聯合評圖 活動組組長

Competition Awards 2021/01

東海景觀學系三十六屆畢業設計

2021/05

景觀學會第十五屆全國景觀設計競圖

2020/11

東海景觀學系作品集競賽

2020/05

輔仁 & 東海景觀設計聯合評圖

2019/12

景觀學會第十四屆全國景觀設計競圖

2019/06

第一屆八校大二景觀設計聯合評圖

第四名 優選

第三名 設計組代表 佳作 特優

Work Experience 2021-now

吳志明建築師事務所 助理設計師

2020/07

ArchiBlur Lab / 共感地景創作 實習生

2018/07

象設計集團 樂駝規劃設計有限公司 實習生

Workshop Experience 2020/02

頭社參與式地理資訊系統工作坊

2019/10

兩岸大學生傳統園林建築文化工作坊

Skills Sketch, Handmade Model AutoCAD, Rhinoceros, Lumion,Sketchup,Enscape, InDesign, Illustrator, Photoshop,Kunsmatrix


CONTENTS 01 144x144x144 VOLUME:空間容積

02 又見一炊煙 農村在地翻轉計畫:綠峰山莊生態旅宿

03 聆聽島嶼的聲音 馬祖列島藝術採集工作坊

04 後疫情時代 : 公共空間型態再塑 05 滿庭芳 集合住宅設計

06 Rural La Casa 鄉間民宿設計

01-04

05-10

11-18

19-28

29-36

37-38


01 144x144x144 VOLUME:空間容積 基本設計 [ 獨立製作 ]

建築是形式操作的「實」,空間是邊界定義的「虛」。

量體大小 [ 144x144x144mm ]

這 套 案 子 練 習 用 12 根 木 條 與 12 個 木 塊 組 構 成 一 個

指導老師 [ 曾文冠 老師 ]

144*144*144mm 的實體及虛空構成,其中條與塊必須構成 連續的轉折空間。 口字型的塊體排列形成穩定的實空間,而量體中心的挑空 形成自然光撒落的光庭,構成量體內部的虛空間。 入口側面利用條狀格柵形成「虛」邊界,模糊走廊與外部 空間的邊界。二樓層立面的大面積開口讓立面形成窗景, 而空間產生前後貫通的穿透感。

Space and Shadow... 01


Project 1 | 144x144x144 VOLUME:空間容積

Top View : Positive and Negative Volume

Front Elevation : Entrance and Frame 02


Project 1 | 144x144x144 VOLUME:空間容積

B

A'

B'

A

Axomometric

03


Project 1 | 144x144x144 VOLUME:空間容積

Negative Space

Front

Rear

Ground floor plan

Second floor plan

Third floor plan

Front Elevation

Rear Elevation

Right Side Elevation

Left Side Elevation

Section A-A'

Section B-B'

04


02 又見一炊煙 農村在地翻轉計畫-綠峰山莊生態旅宿 景觀設計 [ 雙人設計 ] 協作夥伴 [ 徐庭萱 ] 指導老師 [ 吳佩玲 老師 ] 綠峰溫泉渡假山莊經營了廿年載,觀望了周邊

區位分析

的「八煙聚落」、「高厝聚落」及「三重橋」 地區的觀光發展,山莊主人提出了將此度假山 莊轉型的需求。 此基地本身擁有豐富的地熱資源、梯田景觀及 石厝屋建築文化。利用自身優勢及與周邊聚 落的外部機會,我們以參與者的角度提出「農 村在地翻轉計畫」,期望與多方合作打造「生 態旅宿體驗」,並翻轉現況使綠峰能夠永續經 營下去。 順應地形趨勢,我們將舊有的溫泉會館區改造 成生態旅宿體驗區,利用當地材料復刻石板 屋、引水復育水梯田,再現舊時的石板屋聚落 樣貌,並結合基地上半部的自然生態規劃遊憩 體驗,喚醒綠峰山莊的風土光景。

在這裡 在這裡 在這裡

05


Project 2 | 又見一炊煙 _ 涵構分析

台灣 ·新北市 金山里 綠峰渡假山莊周邊用地 1

2

定 位

關 鍵 人 物

裡,以最純樸的生活看見最純粹真實的你 裡,沒有都市叢林、熙來攘往,只有薄霧中的蟲鳴鳥叫 裡,我們一起見證綠峰重燃起的裊裊炊煙

06

3


Project 2 | 又見一炊煙 _ 綠峰生態旅宿整體配置圖

1

2 3

4

5 6 8

7

9

1 山中客廳 2 停車場

10

3 生態滯洪池 4 戶外休憩空間 5 綠峰山莊旅宿 6 生態溝 7 生態廚房

8 農村生態旅宿體驗區 9 生態地景體驗區 10 野草花園 11

11 鳥瞰草皮

07


Project 2 | 又見一炊煙 _ 綠峰山莊生態旅宿整體配置圖

農村文化深度旅遊架構 地方風土再現 石厝屋生態旅宿

遊憩式地景

體驗老式建築

生態廚房 體驗阿嬤的爐灶

生態農園

生態導覽 石厝屋生態旅宿

了解在地人文與自然環境

生態廚房

遊憩式地景 自主探索空間樂趣

石厝屋生態旅宿

生態農園 體驗水梯田耕作

山中客廳 進入綠峰的儀式感

山中客廳

綠峰生態旅宿全區鳥瞰圖

08


Project 2 | 又見一炊煙 _ 農村生態旅宿體驗區

農村生態旅宿體驗區

4 5 6 1 石厝屋民宿 2 菜園

3 生態廚房

4 生態導覽解說區 5 旱作體驗區 6 水耕體驗區 7 灌溉水圳 8 眺望涼亭

石厝屋再造 空間構想 : 將石厝屋再造後結合當地溫泉資源,附設湯屋。 質感選用:石板屋旅宿利用復刻石板屋找回農村回憶,以. 周邊自然資源的砌石、紅磚、瓦片為素材。

石板屋瓦

精緻湯屋

砌石

紅磚

礫石建材

瓦片

生態農園再造 水梯田復育 將舊時的小水圳重新引水至 +335~+341 高程的梯田,以灌溉旱 作區及水耕區。按當季種植的蔬果可供應旅客體驗自給自足的 生活,也可向周邊聚落販售。 旱作及水耕體驗區剖面透視圖 農耕、農村體驗區透視圖

水耕區

旱作區

旱作及水耕體驗區

石厝屋再造區

09


Project 2 | 又見一炊煙 _ 生態地景體驗區

生態地景體驗區

2

3 4

1 溜滑梯 2 攀爬網 3 踩木橋 4 水漥森林

綠峰山莊擁有豐沛的雨資源跟自然林地,因此我們將區內中海拔的山坡及 雜林區加以整理成生態觀察場域,導入溜滑梯、攀爬網以及木橋等木造遊 具,打造出遊憩地景及生態觀察場域。利用木屑法打造人行鋪面、擋草板 製作圓形植穴降低對環境衝擊。

複層植穴植栽配置 植穴內以複層形式種植蜜源及誘鳥植物。而生態植穴內的含水量隨著氣候 變化,積水成為水坑時成為動物棲息的適宜環境。

生態體驗區剖立面圖

草本 五節芒 紫花霍香葪 大花咸豐草 鵝兒腸

10


03 聆聽島嶼的聲音 馬祖列島藝術採集工作坊 田野調查 [ 2020 共感地景創作 Archiblur Lab ] 發展位址 [ 台中-台南-馬祖 ] 協作夥伴 [ 劉品毅.張詣忻.陳思穎 ] 過程導師 : 黃彥一.陳宣誠.蘇弘老師 ]

2020 年暑假在 共感地景 Archiblur 實習,在這裡 的兩個月我獲得許多啟發跟挑戰,其中帶給我 最多訓練的是這個馬祖列島藝術採集工作坊。 馬祖與眾不同的風土民情深深刻在我的腦海中, 建築與景觀高度融合的地景與細膩紋理都帶給 我空間上的新穎感知,也印證了旅讀對於設計 人的重要性及啟發性。 這套作品是採集工作坊的田野紀錄,從前置調 查到實地走訪的過程,我們紀錄水的紋理、植 物的樣態、建築的表情與人的故事。經過大量 資料採集之後,我們嘗試運用某種 Mapping 的方 式萃取出風土存在的潛力結構,找出更能彰顯 基地意義的設計方法。

馬祖列島田野調查地圖 Field

Inspired by〈製作地圖的施為:臆想、批評與 The Agency of Mapping: Speculation, Critique and 1

3

11


與發明〉 d Invention

12


Project 3 | 聆聽島嶼的聲音 _ 探索田野

Phrase1:探索田野 軍事及人文地景

Sketch at No.86 Stronghold

透過閱讀地圖,我們發現馬祖列島作為昔日 的防守前線,軍事據點及堡壘滿布海岸線, 形成密實的防護網。漁村聚落大部分順應高 聳的地形座落於海邊岬角。馬祖列島的地形 多變,造就獨一無二的戰地據點,提供了豐 富的「路徑」。地層變化的路徑、聲音的路徑, 風的路徑,故事的路徑,也是接近海的路徑。 在這些「路徑」中,以速寫及拓印的方式將 過程之所見所聞紀錄起來,並將每日的行程 製作成 One day Map。 北海坑道感知筆記

53 據點空間感知筆記 : 當時我嘗試用剖面及透視圖來紀錄在據點周邊進行游擊式探索的空間感受。

13


Project 3 | 聆聽島嶼的聲音 _ 探索田野

▼ 77 據點 - 坑道內部及舊射擊口

坑道內外尺度

坑道內空間序列

舊射擊口空間剖面

舊射擊口框景

▼後戰爭時代的鐵堡印象

鐵堡.51 據點 屋頂花園

勝利堡

14


Project 3 | 聆聽島嶼的聲音 _ 萃取風土

Phrase2:萃取風土 南竿的戰地據點地景 「據點地圖」顯示出我走過的所有據點。這些鑲嵌於岩壁上的據 點各有不同入口,有的是隱於懸崖上陡直的階梯步道;有的是坦 然開放的大門。而地面上有常見的城垛與機堡;在地面下,大部 分據點為了增加隱蔽性,設置了錯綜複雜的地道系統及砲口,因 而形成了連續且狹長的空間序列。

15


Project 3 | 聆聽島嶼的聲音 _ 地景探索

Phrase3:地景探索 1

53 據點戰地地景

我用微觀及空間感知的角度去探索據點建築與嵌入岩壁上 產生的「痕跡」,這些痕跡是人為建造的碉堡、機槍堡、 玻璃刀山、防禦用植物群落,以及海岸邊經過自然侵蝕後 裸露出的岩脈紋理。經過長時間的風化後成為和諧的地景。

16


Project 3 | 聆聽島嶼的聲音 _ 地景探索

Phrase3:地景探索 2 仁愛聚落人文地景 仁愛聚落是南竿最具典型的人文地景,我以手繪的方式紀錄從山 坡上的仁愛市集逐漸往下走至沙灘上的軌條岩及砲台。 在探索的過程中我在聚落看見了三種不同的建築樣態,有閩南式 屋舍、斷垣殘壁以及混凝土建築,還有居民利用當地磚石砌成的 庭院角落。我拍攝了這些砌石的紋理質感作為採集。

17


18 複寫紙拓印

錄音

樣本資料採集

場域故事採集

Sketch

撿拾

錄音

游擊式探索

觀察與紀錄

site / field

小型訪談

基本疊圖

基本數據收集

offsite

Fields

Phrase1:探索田野

De-territorialisation

工作 再造

Working Reworking

揭顯 過濾

Revealing Sifting

Speculating 臆想

相連

Relating

Assembling 組合

收集

Gathering

Extracts

Phrase2:萃取風土

採集工作的過程與脈絡

地下莖 Rihzome

遊戲板 Gameboard

層疊 Layering

漂移 Drift

Mapping

Phrase3:地景探索

?

Project 3 | 聆聽島嶼的聲音 _ 附錄

Provide a generative means

Drawing Out Invisible and visible


04 後疫情時代 : 公共空間型態再塑 Co-existing with the Virus Disease 畢業設計 [ 2020-21 Graduation Project ] 協作夥伴 [ 吳芳君 ] 指導老師 [ 陳建名 老師 ]

公園綠地服務範圍

在疫情嚴峻之時,人類的生活模式與習慣 產生巨變:在公共場合保持社交距離並配 戴口罩、在外用餐與停留需使用隔屏、與 外送員減少接觸等等······。因此,當人與 人之間的必須距離 1.5m,所需的社交空 間就比舊時還大。 在這套設計中,我們從疫情期間人類於戶 外運動休憩的需求切入,探討日常公共空 間的預防概念,從既有的公共空間類型作 延伸討論 ––「鄰里住宅、公園綠地及 學校操場」這三者,如何在疫情時代的變 異下與時俱進,抑或發展出嶄新的地景與 建築空間型態,反映該類型之於時代的價 值。 我們也針對非常時期在不適宜的空間尺度 強加臨時防疫設施的現象,進行改良設施 及如何妥善利用空間型態的發想。

19


1

2

3

台灣 ·桃園 平鎮區·新勢里 新勢公園·中壢國中·新勢國小

▲基地狀況統整

1

2

3

4

5

6

7

8

▲公園日常活動觀察 1- 觀景 2- 散步及騎自行車 3- 槌球 4- 打籃球 5- 極限運動 6- 遊樂場 7- 競走及跑步 8- 放風箏、拋接球、追逐、玩飛盤等

20


Project 4 | 後疫情時代 : 公共空間型態再塑 _ 策略

#1 防疫元素

#2 防疫策略

A - 地景變化元素

A1 下沉

A2 小丘

A3 扭轉

A4 皺褶

B2 透明板

B3 綠籬

B4 實心板

A5 洞穴

B - 垂直的物理阻隔

B1 自然材料

C- 自然界的元素

C1 風

D- 有效隔絕病毒材質

C2 植栽

E- 排列方式

E1 陣列

E2 門

D1 多 孔 隙

D2 銅

F- 分隔路線

E3 流線

F1 錯開

G- 平面圖示的變化

G1 單向

D3 粗糙面

G3 幾何色塊

樹冠層小徑 C2+F2

山洞 A5+F2

大風吹 C2+E1+C1

拼接透明罩 B2+D3

戶外共享面罩 A5+F2

枕頭土丘 A4

實心銅板 B4+D2

不理人椅 D1+F1

哈哈鏡 D2+E3

F2 複層

H- 感應

G2 平行

觀景盒子 B2+F2

H1 感應

捕蠅草般的椅子 H1

一閃一閃伸展台 H1

編織蜘蛛椅 D1+E1

#3 常態 / 非常時期空間再塑構想

常 態

1

2

3

1 活動空間調配

非 常 時 期

2 路徑改善 3 增加地景式空間

4 增設防疫站及消毒

5 標示單一行進方向 4

#4 基地周邊道路改善策略 ❶ 延平路一段:近公園側會設置雙向臨時人行道, 近新勢國小側則設置單向臨時行道,人流尖峰期會 增設一道成為雙向臨時人行道。

5

6 6 設置緩衝鋪面及隔

19 ❷ 中原路:增設雙側雙向臨時人行道。

Before

Before

After

After

❸ 老街溪河濱步道:將改善成雙側單向 人行道及自行車道作為常態使用。 Before

After

21


Project 4 | 後疫情時代 : 公共空間型態再塑 _ 整體配置圖

13

老 街 溪 河 濱 步 道

15 公園分區

8 6

3

10 9

1

8 5

20

7

19

8

13

4

18 17

2

16 延平路一段

11 B-B'

13 13 11

12

13

共融遊戲場分區

14

毒台 0

隔板

25

50m

整體配置平面圖

▼非常時期實名制登記區域

限制單向行進方向

1

東側草坪

11 操場

消毒台

2

入口廣場

12 吊椅花園

自助防疫站

3

公共廁所

13 籃球場

運動場擋板

4

樂活槌球場

14 共融遊戲場

臨時碎石鋪面

5

極限運動場

15 老街溪河濱步道

6

中央草坪

16 社區照護關懷據點

7

枕頭小土丘

17 土地公廟

8

波浪土丘

18 青年活動中心

單區限制人數

9

橋下草坪

19 活動中心廣場

單區限 1 組特定團體

10 觀景台

22

20 幻影盒子


Project 4 | 後疫情時代 : 公共空間型態再塑 _ 公園細部設計

細部設計 1 觀景台 #1 觀景盒子設計 提供使用者單獨使用的空間 使用規範 : 一間限一組特定團體 使用 / 時段登記

#2 扶手設計

2.5cm 防腐南方松 1cm 透明壓克力厚板 A'

#1 觀景盒子設計 A

B'

B

鋼結構

AA'

▲觀景台軸測圖

BB'

▲觀景盒子詳圖

非常時期活動模式

特定團體.單向路徑 人流管制.穿戴裝置

特定團體.時段登記

23

特定團體.時段登記


Project 4 | 後疫情時代 : 公共空間型態再塑 _ 公園細部設計

#2 扶手設計

設計臨時方向標示以提示使用者不要逆向

view b

view a

實名制登記 穿戴裝置

防疫臨時設置

特定團體.時段登記 人流管制.穿戴裝置

特定團體.時段登記 人流管制.穿戴裝置

特定團體.時段登記 人流管制.穿戴裝置

公園細部剖面 A-A' section 24


Project 4 | 後疫情時代 : 公共空間型態再塑 _ 運動場剖面 ❶

非常時期活動模式

❶ 特定團體.時段登記.加裝擋版

❷人流管制.單向路徑.穿戴裝置.加裝擋板

❸ ❹ 特定團體

25


Project 4 | 後疫情時代 : 公共空間型態再塑 _ 運動場剖面 ❶

國中運動場剖面 B-B' section 0

❺ 特定團體.銅製設施

體.穿戴裝置.腳部遊戲.銅製設施

❻ 特定團體.腳部遊戲

國小共融遊戲場 C-C' section

26

1.5 3m

0

1.5

3m


Project 4 | 後疫情時代 : 公共空間型態再塑 _ 公園細部設計

地景設計 枕頭小土丘 實名制登記

實名制登記

穿戴裝置

穿戴裝置

防疫臨時設置

防疫臨時設置

安全範圍

特定團體

日常情境

非常時期

防疫設施設計 1 自助式防疫站 實名制登記 穿戴裝置

防疫臨時設置

27


Project 4 | 後疫情時代 : 公共空間型態再塑 _ 運動場細部設計

防疫設施設計 2 國小遊樂場 蜘蛛椅改造 實名制登記

實名制登記

穿戴裝置

穿戴裝置

防疫臨時設置

防疫臨時設置

❶ 將遊具扶手處進行外套銅管處 理,搭配規律消毒,有效隔絕 病毒。 ❷ 利用桂花樹籬隔出蜘蛛椅單元 並創造單一路徑

日常情境

非常時期

防疫設施設計 3 國中運動場擋板 實名制登記

非常時期可快速組裝拆卸

透明塑膠布

穿戴裝置

防疫臨時設置

實名制登記 穿戴裝置

防疫臨時設置

日常情境

非常時期

28


05 滿庭芳 Wu's Family Residential Design 建築設計 [ 鄉村式集合住宅 ] 協作夥伴 [ 黃祉嘉 ] 農作區

過程導師 [ 吳志明 建築師 ]

住宅 蘭陽平原上的農地散布著農家「厝地」( 現在 機能配置

稱為甲、乙種建築用地 ),無數宜蘭農村子弟 世代居住在這些「厝地」上的平房,相傳近 二百餘年。到了當代,農地開始蓋上「農舍」, 「厝地」變成鄉村式的集合住宅社區。 本設計案基地位於宜蘭縣壯圍鄉村,緊鄰「掌 上明珠會館」之南側,建築用地-「厝地」 約 0.15 公 頃, 加 上 約 0.3 公 頃 的「 農 地 」。 「厝地」上興建的是會館主人的四個成家孩

子 們 的 住 宅, 以 及 祭 祀 用 的「 公 媽 廳 」。 農地則拿來種植多樣香草與金桔、檸檬等果樹

之農作物,供應「掌上明珠會館」餐飲的食材。 5

建築空間上除了滿足兄弟姊妹共四個家庭的居 住需求之外,還積極地提出增進彼此日常生活 之照應、情感交流與祭祀「公媽」等家族活動 的空間設計。利用實虛空間的進與退,營造出

中庭、花園及露台提供個人休息及四戶住家之 間對話的場所。

掌上明珠會館 1 大哥家 2 小弟家

基地範圍

3 大姊家 4 二妹家 5 社區入口 6 人行入口 7 訪客停車場 8 田園小徑 9 果園

29


Project 5 | 吳家鄉村住宅 _ 區位分析

Site

1

台灣.宜蘭 壯圍鄉.掌上明珠會館南側 3 特定農業區.甲種建築用地

2

公媽廳設於社區中心 下沉

上抬

宅區

軸線與量體關係

動線

實虛空間對話

整體規劃空間進程

6 7

吳家社區鳥瞰圖 30


社區整體平面配置圖 10

C A' 8

B

大福

路二

段1

10 巷

1 2

5 6

4 C'

B' A

1 大哥家 2 小弟家 3 大姊家 4 二妹家 5 社區入口 6 人行入口 7 訪客停車場 8 田園小徑 9 果園 10 掌上明珠

31


一層平面圖

3 3 1

2

5

4 5

4

6

6 8 7

11 9

10

10

10 1

11 4

2 5

5 6

10

3

3 1

11

6

1 多功能空間 2 電梯 3 陽台 4 乾料間 5 廚房 6 客廳 7 走廊 8 客房 9 公媽廳 10 車庫 11 浴廁

32

8


Project 5 | 吳家鄉村住宅 _ 平面配置圖

二層平面圖

8 3 1

2

5

6

6 5 7

2

5

3 5

6

8

6

6

5

5 8

7

7

1 3

1 多功能空間 2 電梯 3 陽台 4 洗衣間 5 浴廁 6 臥室 7 主臥室 8 衣帽間 9 露臺

33

5

1 3 9

5 4

8

4

3 3

2 9

5

3 9

7

4

6


Project 5 | 吳家鄉村住宅 _ 剖面透視圖

B-B' Section

大姊、小妹家立面透視圖

34


Project 5 | 吳家鄉村住宅 _ 剖面透視圖

C-C' Section

大哥、四弟家立面透視圖

35


Project 5 | 吳家鄉村住宅 _ 剖面透視圖

四弟家剖面透視圖

住宅區一層剖面透視圖 公媽廳

36


06 Rural La Casa 鄉間民宿 建築設計 [ 民宿 ] 過程導師 [ 吳志明 建築師 ] 發展階段 [ 基本設計 ]

此基地位在新竹縣尖石鄉公所的山坡地 上,為原住民保留地的農牧用地,海拔 高度為 +450~+470 公尺。業主於此進行 農業生產跟經營民宿。

1 3 2

1 入口 2 民宿 3 景觀步道 37


Project 6 | 鄉間民宿 _ 初步規劃配置

各層空間概念圖

內部空間

N

N

B1F Plan

1F Plan

S=1:200

S=1:200

露臺 / 外廊

室外

N

基地範圍

2F Plan

民宿頂視圖 S=1:200

民宿入口 S=1:200

38


Project 6 | 鄉間民宿 _ 概念模型

1F/B1F 實虛空間 / 穿透 / 錯置

空間尺度

39


2022 陽明交大建築展 GIA PROJECT REVIEW 登入真實 LOGIN TO REALITY

「真實現場的擬像」、「拓張設計的邊界與維度」、「直面挑戰創作的本質」

40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