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庄严经论释 ——胜乘妙音 (中) 益西彭措堪布
译讲
目 录 大乘庄严经论释(中) ··························· 1 弘法品第十三 ····························1 随修品第十四 ·························· 31 教授品第十五 ·························· 50 业伴品第十六 ·························· 86 度摄品第十七 ·························· 93 供养品第十八 ·························167 亲近品第十九 ·························176 梵住品第二十 ·························186
弘法品第十三
1
大乘庄严经论释(中) ——胜乘妙音 益西彭措堪布
译讲
弘法品第十三 求法诸菩萨求得圣法后无颠倒而证悟,彼时对法无 有悭吝普为一切众生演说,由此自得圆满诸波罗蜜多复 能成熟其他有情,故无有较此更殊胜的方便,所以此处 宣说弘法品。 己二、对众生传讲圣法分五:一、应无悭传讲圣法 之理;二、传法之必要;三、如何传法之方式;四、所 传圣法之自性;五、摄义。 庚一、应无悭传讲圣法之理 难得复不坚,愍苦恒喜施, 况以法利世,增长亦无尽。 略释:世间身、命、资财来之不易且不坚实,对此 三种不坚之法菩萨尚且以悲悯恒时欢喜施舍诸苦难众 1
2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中)
生,何况大法得之不难、以法利益世间能令圣法增长而 无穷尽,是故菩萨数数法施更不必说。 藏译: 诸坚固 1 命及受用,虽难得亦无心要; 以极喜意恒广施,一切苦厄有情众; 于诸有情广利益,普施法说非极难; 极作施舍亦无尽,非仅一施何待言。 身命要以往昔积累广大资粮才能得到,受用须以远 渡重洋等受诸苦行才能获得,彼等难得却终归坏灭,无 有实义,纵知如是,然为满苦难众生的心愿,菩萨尚能 以极欢喜之心作大布施,恒时能舍国政等广大受用。相 比之下,广大、无尽的证法能令一切众生今生后世都获 利乐,故较财施更不寻常,具有可信任的大义;且佛陀 出世与佛法住世时,求法者本人的得法也不必历经入海 寻宝般的巨大艰辛,极易修持;又即便作极广大法施, 自相续的佛法非但不会穷尽,反而何时何处均得增长, 因此菩萨非仅一次以法布施更不待言,如是菩萨求法后 定会为人演说。 庚二、宣讲圣法之必要
1
坚固:菩萨之异名。
弘法品第十三
3
自证不可说,引物说法性, 法身寂灭口,悲流如蟒吸, 彼修得果故,修说非无义, 但闻及不闻,修说则无理。 略释:世尊不说自所证法,由不可说故,然为接引 众生复以方便而说法性。如同巨蟒吐气可吸百兽入于其 口,如是诸佛以大悲流现教法吸引群生至如来之口—— 寂灭法身。 诸佛以方便宣说自所证境,虽然各别自证智所证非 言思所及,然依教法修持能得各别自证智之果,故彼修 持与佛教法并非无义。倘若仅闻法能见真谛,则彼修持 便成无理;又若不闻法可入修行,则彼闻法亦成无理。 藏译: 各别自证所证故,佛陀世尊未说法; 彼大悲主如巨蟒,说理以如息诸法; 于彼士夫相应法,普引寂静口之门; 究竟清净大等同,清净安立于无尽。 略释:以证法唯是各别自证智所证、非言语可说故, 佛陀世尊实未曾说法;然彼大悲主佛陀如同巨蟒,以如 涎般的如理说法——十二分教法,普引所化众生入于如 3
4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中)
来寂静涅槃之口,即真实安立众生于究竟清净、广大、 等同诸佛、恒时无尽之波罗蜜多中。 最究竟的证法是圣者各别自证智所证,不属文字、 词句的范畴,然而虽能获得以彼法之词句所诠的教法, 但若对彼不作广泛闻思,也决定不能获得证法,故所闻 思的教法是世尊所说能得各别自证智的方便法门。何以 故?因为圣者相续中的证法是各别自证智所证,若无各 别自证智,则不能直接宣说,故证法唯以各别自证智现 量能证,诸佛从未以字、词、句之形相法宣说。以各别 自证智所证非字、词、句能如实表达,亦即彼者远离世 间的语言分别念、譬喻以及比量,故称为各别自证。与 了知世间的瓶、柱等有为法及虚空等无为法根本不同, 真如唯以具足圣者智慧而各别自证。如果说世间禅定境 界尚非未得定者所能思维,那么出世的智慧境界非以世 间闻思等所能测度则更不必说。既如此,为何又说诸甚 深经典中宣说了如来密意、了义、自证智所证之义呢? 如来出有坏悲愍一切有情,可以大蟒喻来宣说:有大蟒 阿扎嘎,背可种田、能纳百川,张口吐涎似大河一泻千 里,诸兽视为净水饮用,结果中涎毒而死,大蟒遂把所 有野兽吸入其口,如是佛如大蟒,由具以四种理证无倒 宣说的诸经典,如大蟒吐气可吸众人,以十二部经之教
弘法品第十三
5
法将如兽之所化众生全都引入正法之道,最终吸入如来 之口——苦惑息灭的涅槃法身,即真实安置一切众生于 二障清净之最胜清净、具十力等广大功德之最胜安乐、 与一切如来等同之最胜我、永久无尽之最胜常有波罗蜜 多中。 藏译: 由见彼具瑜伽修,如是凡修非无义; 如是但凡善逝教,彼亦不是无意义; 某谓以唯作听闻,即可见则修无义; 或谓未闻唯以修,即可见则教无义。 略释:由具止观瑜伽的修持能见彼各别自证之境, 故凡止观之修并非无义;以诸如理所说之法能引行人入 于解脱道,故凡善逝之教亦非无义。若非如此,唯以听 闻即可见无我义,则修应成无义;又若不闻唯以自修即 可见无我义,则教法成无义。 以各别自证智所证的如来究竟法身,仅由词句直接 宣说能如是证悟成佛的众生绝不会有,但能获得究竟法 身之因——甚深真如及诸方便门,依靠对如理宣说的教 法无倒闻思修之道无欺能得圣者各别自证智,而无误通 达不可思议、各别自证之境——真如,最终现前如来智 5
6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中)
慧法身,因此各别自证境虽无法以文字直接表达,然依 教法亦可间接宣说,故具止观的瑜伽行者的修持并非无 意义,依彼能出生各别自证智,修行具有如是的意义。 为使修行不颠倒,诸佛为众生宣说了经部等法也不 是无意义。因为:不契真如修持的外道修持大我等不是 解脱道;而修无倒所说诸法本性之法——无我等,先是 听受且对其义思维而获得定解,后依此定解修持,最终 会产生亲见真如的各别自证。 倘非如此,则仅以闻无我等法便应现量证悟其义, 当下得解脱,所谓的修持也就毫无意义可言。又若未听 闻无我等圣法而可自修彼义,则宣说诸经论应成无义, 也就不须宣讲了,但如此定不可能。若欲得诸圣者如实 见法性的各别自证智慧,首须听闻圣法,而后思维其义 产生定解,再后应专注一缘修持彼义,因此初学者最初 须生起听闻的智慧,故听受与所讲的佛法如是具有大义 与大必要。 庚三、如何传法之方式分二:一、菩萨如何传法; 二、佛陀如何传法 辛一、菩萨如何传法分三:一、菩萨传法方式之分 类;二、义妙;三、文巧
弘法品第十三
7
壬一、菩萨传法方式之分类 阿含说证说,谓口谓通力, 通力谓相好,余色及虚空。 略释:诸菩萨说法有阿含说、证说两种差别,其中 阿含说是以口力而说,证说是以神通力而说,在通力说 中又有相好说、树林说、虚空说等种种说法的差别。 藏译: 胜菩萨说者,由教证自在, 一切口和色,虚空亦出生。 在胜解行地,从导师佛菩萨前听闻后,依所闻如实 宣讲,称为依教宣说;在一至七地之间,由证悟法界力 而说;在三清净地,以无分别智慧及神通任运故,自在 传法。有此三种。或者在第八地等,以自在之加持力, 从自他口中传出美妙歌声以及乐器弹奏所发等的音声 中产生演说正法之音,墙或乐器等一切色法任一均能传 出法音,甚至虚空亦能传出正法的妙音。 壬二、义妙 无畏及断疑,令信亦显实, 如此诸菩萨,说成就应知。 以多闻故,能广演法义(无畏 ..);以自己对法无疑 7
8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中)
惑故,能断他疑(断疑 ..);以自己安住正法故,他人对 自己所说深信不疑、依教奉行(令信 ..);开示轮回与解 脱的本性(显实 ..),应知 ..具有如是四种功德,即是所谓 的菩萨说法圆满。彼如《梵天王问经》所说 2 ,多闻后 为令正法久住世间故,广弘圣法;以自己的智慧宣说法 要并净化自心,如是智慧会越来越敏锐,能断他人的疑 惑;以自安住圣法作圣士夫之事业,故他人恭敬听受其 言;以宣说四谛自性之轮涅或世俗胜义二谛,故具大义。 美语及离醉,无退 无不尽, 1
2
3
4
种种及相应,令解 非求利, 5
6
7
8
及以遍教授,复次成就说。 9
由九种传法圆满者,即①殊胜的弘法菩萨虽遭他人 反驳,亦不出恶语,是柔和语(美语);②虽拥有赞颂、 恭敬等,但离我慢(离醉);③传法不以身心疲劳而生 厌心(无退);④无覆藏传讲及内容丰富故,成为明显 (无不尽);⑤以种种语义无有重复而宣说(种种); ⑥不违正量、具有理证而宣说(相应);⑦以世间通俗
2
《梵天王问经》云:“菩萨四法具足则能开于广大法施。何等为四?一 者摄治妙法;二者自慧明净;三者作善丈夫业;四者显示染净。”
弘法品第十三
9
的字、词、句宣说故,令人易解其义(令解);⑧远离 求恭敬利养之心,故为无染(非求利);⑨精通一切乘 故说三乘法义,故为遍行(遍教授)。 具足如是功德者称为义妙,故是所谓的说法圆满。 壬三、文巧 不细及调和,善巧亦明了, 1
2
3
4
应机亦离求,分量与无尽。 5
6
7
8
①诸佛子说法的语音不细,因音声不弱,非有者能 闻有者不闻,而是周遍闻法眷属,人皆能闻;②所谓调 和,即温和、悦耳、可意之贤妙;③所谓善巧(善说), 即开示意义的字句分明;④若以不通用之语宣说,人不 易解,然以世间共通的规范语、句宣讲,易解其义,故 称明了;⑤随顺所化之相续,故为应机或随机,如是宣 说能入其耳;⑥不求利养,故为离求或不依财利;⑦若 繁多生厌故,多少适中相应理解者,即是适量(分量); ⑧能广演无尽,故为广大。经云:“八种语功德,周遍、 贤妙、显明、义显、悦耳、无著、适合、无尽。”当知 可分别与上述功德对应。 虽说不执著利养是心之功德,然此处应理解为:作 9
10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中)
利养者并非以有赞叹、利养则传讲,若无利敬则不传讲, 我认为此义应从远离心之过失的角度来解释。 举名及释义,随乘亦柔软, 1
2
3
4
易解而应机,出离 随顺故。 5
6
7
8
宣讲的词句也有八种功德。 ①举名:归摄其义而宣说故,易抓要点。 ②释义:彼义详细广演故,于义易生定解。 ③随乘:随顺所化三乘种性而说各各相应之乘,故 是随乘。 ④柔软:以能诠之字、词、句以及所诠之义次第不 乱,故乐闻。 ⑤易解:即以通用的字、词、句宣说。 ⑥应机:即相应所化相续而说。 ⑦出离:即宣说出离三界之圣者道。 ⑧随顺:即随顺八正道而说。 总之,以上所说即是殊胜菩萨之文字圆满,经云: “文字有八种功德:应理之句、文字具足、随从、随顺、 承诺、相应、随似、圆满趋入智者加行之资粮。”此等 功德应与前说对照,即是①具三种正量之应理句,以文 字略说;②按照略说广讲;③与乘相应;④真实者乃字、
弘法品第十三
11
词、句,宣讲方式无有错乱,故无有不乐闻;⑤随和者, 与心相顺;⑥通俗者即是承诺,如是如是了知故,应机 者与彼法器相应;⑦宣说圣道故,随顺涅槃;⑧相应与 圆满趋入智者加行的资粮,应作两种对照:智者是预流 向到阿罗汉向之间的七位补特伽罗,彼等圆满见修道之 资粮,彼者和八圣道相似,坚慧论师于大疏中如是宣说 的。 辛二、佛陀传法之方式 菩萨字成就,如前义应知, 声有六十种,是说如来事。 佛陀说法的妙音无量且不可思议,然若归纳而言, 当知如《宣说密意不可思议经》中所说有六十妙音支分。 即: (1)如水性能滋长草木一般,佛语能长养一切有 情之善根,故名润泽音。 (2)如华丽天衣着身极为舒适,但闻佛语即令今 生内心悦意,故名柔软音。 (3)宣说二谛、缘起、菩提分等法,故名可意音。 (4)不同牧童等凡俗之语,所说都是圣者诸天之 语,故名意乐音。 11
12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中)
(5)是出世大智慧——断除二障的无分别智慧之 后得,故名清净音。 (6)离烦恼随眠,故名无垢音。 (7)以世间通用的字词显明(易解),故名极明 亮音。 (8)具有破外道等邪见之力,故名善力音或具力 音。 (9)以如语奉行可出三界,故名乐闻音。 (10)一切邪外不能摧毁其语,故名不绝音。 (11)由闻心生欢喜,故名雅悦音。 (12)可调伏一切贪等烦恼,故名调伏音。 (13)不同于外道的五火苦行等,佛所制学处容易 受持,非如刺般难行,故名无刺音。 (14)(对犯戒者)宣说由堕罪真实还净之方便— —忏悔与防护等,非束手无策,故名不涩音。 (15)以说三乘故调伏一切种性,故名善调音。 (16)以佛语和雅动听,令人不愿暂舍而洗耳恭听、 不生散乱,故名悦耳音。 (17)以佛语能生等持令身轻安喜乐,故名身倚音。 (18)以胜观令心满足,故名心了音。 (19)以能断一切疑、令心生喜,故名心喜音。
弘法品第十三
13
(20)以定除无明、邪执故,依次名喜生音、乐生 音。 (21)以信受可无欺证果故听闻佛语不生悔心,故 名无热恼音。 (22)是圆满闻所成慧之来源,故名能持智音。 (23)是圆满思所成慧之来源,故名能持解音。 (24)无隐藏而说,故名不隐覆音。 (25)随得自利者乃预流等八位之补特伽罗、诸十 地菩萨以及一切佛,彼等声闻菩萨也见佛语能随得自 利,于佛语生喜,故名可爱音。 (26)未得自利的凡夫人为得自利愿趣入佛语,故 名渴仰音。 (27)甚深各别自证智所证之法界、无分别智慧以 及诸菩提分法均是不可思议,佛语真实宣说彼等诸法, 故名教敕音。或者显现种种外境之业力、瑜伽士之等持 境界、如来境界、药力咒力四者非凡夫所能思议故,以 佛语宣说,对彼等不应臆测,有者认为当如是解释。 (28)开示蕴、界、处、度、地等广大可思议法, 故名令解音。
13
14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中)
(29)不违三种正量 3 而宣说,故名相应音。 (30)随机教化,与彼相续相应,故名有益音。 (31)对同一内容以不同侧面宣说,然从不同名称 的角度又可有不同的理解,如经中从不同方式反复宣说 般,故名离重音。 (32)令邪外恐惧,故名狮子音。以狮子吼能令群 兽惊怖,如是诸邪外无法堪忍说无我等法之威势。 (33)大众遍闻,故名象音。此象非人间大象,是 天象埃巴那等,彼象出声非无力、嘶哑,如是佛语亦 离此二过,大疏中如是宣说。 (34)佛语深远显赫,近闻不大,远闻不小,远近 平等,故名深沉雷音。大疏中如是解释。 (35)水晶宫龙王之语温和具说服力,可令一切龙 子等内心信服,同样以佛语,天人非天等普皆乐闻,故 名龙音。 (36)一切众生的音声中,乾达婆音最为优美,故 名紧那罗音或乾达婆音。 (37)神鸟迦陵频伽之音相续不断能出种种与前不 同的妙音,同样,佛语不间断产生不同的妙音,有者解
3
三种正量:即现量、比量、教量。
弘法品第十三
15
释为:迦陵频伽妙音一触耳根即引心专注倾听,其音消 逝则愿再闻,同样佛语闻后又有欲闻之心,(故名迦陵 频伽音。) (38)梵音悠扬流畅故非短促而止,如是佛语无急 促之过,能传远方,(故名梵音。) (39)共命鸟音极为吉祥,欲求成事者闻彼音,是 一切事业决定成办之祥兆,同样听到佛语能成办一切 世出世间之义,为吉祥之兆,以闻佛语诸事可成故, (名为共命鸟音。) (40)佛语严密何人亦不敢违越,尽皆服从,故如 帝释天王音。 (41)天鼓奏响令非天败退、天神胜利的乐音,非 天闻声逃之夭夭,如是佛语胜伏一切邪外,即初转法 轮时谁人听闻皆能胜伏魔等诸方,(故名天鼓音。) (42)人天虽赞然无我慢,故无高慢, (名离慢音。) (43)如来传法虽遭邪魔外道等的非理呵斥亦无怯 心,故无卑态,(名不卑音。) (44)梵语毕伽那,即声之义。此处如来宣说三 世一切诸法尽契实际或如实说一切所知明处,或可理 解成以声之法相表达意义,亦可理解为佛语具声明之 理,故随行一切音声。 15
16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中)
(45)以不失正念,故无词句不全、遗忘,或对所 要宣说的一切教法无一遗忘,名词无有变化,如是为 利益所化令使生起善根,(故名离不正音。) (46)一切增上以及究竟之事业均宣说无余故,无 不具足,(故名无不足音。) (47)远离希求利养等之杂染,故是无贪(音)。 也有译本译为无羞(音)。 (48)为眷属宣说佛法时不为邪魔等所怖,故名不 怖音。也有译本译作无失落。 (49)于说法心无疲厌,从不遮止传法,故名欢喜 音。 (50)无余通达一切明处,于一切所知法凡有所问 均无碍解答,故名说一切义(音)。周遍宣讲,故广 大或周遍。 (51)对一切善根未生具烦恼者,方便令得利益; 对无烦恼者令知教法之义,故名无烦恼音(善友音)。 (52)传法相续不断,故名常流音。 (53)以种种字、词、句显示,故名严饰音。 (54)一音说法,天人龙畜等各闻其声,故名圆满 一切音。 (55)一音说法,所化众生各随根器而得解,故名 令一切根器满足音。
弘法品第十三
17
(56)随最初如何立誓,乃至究竟之间,何时也不 舍弃、空耗,故名不毁呰音。或可解释为:佛说入此 道者能得其果,以自得实证故,一切有情不能毁谤, 故名不毁呰音。 (57)何时众生可调即应机教化,无有错过,对利 他无有动摇、迁变,(故名不变音)。 (58)不说不应理或不善妙音,出语不疾亦无吞吐, 故名不躁急音。 (59)佛前闻佛语清晰,不大不小,而于远处、他 方诸所化世界中安住的众生亦同佛前可清晰听受,故 名一切眷众普闻音。 (60)以说法无碍故,可以一切有事譬喻圆满宣说 一切法义,故名一切种成就音。 开演及施设,建立并总举, 别说与断疑,略广皆令解。 无著释云:“开演者,谓言说也。施设者,谓诸句 也。建立者,谓善相应也。如是分别开示,如其次第总 举、别说、断疑,使义浅近易解,令听受者于所说法得 决定故。略者一说,彼利根人速得解故。广者重说,彼 钝根人迟得解故。” 藏译: 17
18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中)
语 极合理句,示 分别 断疑, 1
2
3
4
5
具作数数说,略说 繁复说。 6
7
8
以佛语传法的方式有八种,即①以名显示事物的本 体,如说“柱子”;②以句显示事物的差别,如说“柱 子的无常”,以具正量而显示,故极应理,即是具足要 义或根本而宣说;③以略说宣讲;④其义广说或分别宣 说;⑤以理论断除疑惑;⑥以能立的根据反复多次宣说; ⑦为利根略说;⑧为钝根广讲。有此八种。关于此等经 中如是说:“开演、施设、建立、分别、解释、显明、 略说、真实广说。”即①以名宣说事物的本体;②以句 宣说该事物的差别,通过这种方式为随信之补特伽罗以 句宣说“一切有为法皆是无常”,为随理者通过理证成 立无常,此是根本或具义或以量安立;③以略说的方式 建立论体;④彼义详细广说为分别;⑤尔后断除疑惑为 解释;⑥为了无颠倒通达义,以种种方式反复宣讲为显 明;⑦以略说总纲即能领会要义者为其仅略说要点;⑧ 须广泛讲解者为其详细广讲,乃宣说或真实宣说。 说者及所说,受者三轮净, 复离八种过,说者净应知。 上述八种之中,前二者是以何者说,中间四者是如
弘法品第十三
19
何宣说,后二者是为谁说,如是诸佛传法的八种方式, 说者、所说及受者三轮清净,因为如来已究竟无分别智 慧,虽传法然于三轮无缘,故是极为清净。应知不仅如 此,如来传法复离八种语言过失。何为八种?颂曰: 懈怠及不解,拒请 不开义, 1
2
3
4
及以不断疑,断疑不坚固, 5
6
厌退及有吝,如是八种过, 7
8
诸佛无彼体,故成无上说。 ①贪执倚卧之乐、不欢喜传法之懈怠 ..。 ②虽传法但自未如实领悟或句义表达的不明显,导 致所须了知的法不 .能解 .义。 ③以不愿传法而拒请 ..。 ④所谓不开义 ...,即不说了义法、宣说不了义法,或 者未作广讲,故听者对法义不能明了。 ⑤虽已讲解然对所化众生的疑问未断除。 (不断疑) ⑥远离疑问须在在以种种方式抉择,然未以如是的 方式宣说。(断疑不坚固) ⑦以传法劳累之想生疲厌心。(厌退) ⑧于法悭吝而有覆藏。(有吝) 19
20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中)
以上是语言方面的八种过失,由于已彻断此等过 失,故承许如来的说法为无上说。 此处后八种也就是由远离前八种的违品的角度,① 无懈怠宣说;②与理相应故了知意义;③不拒请法,以 略说方式宣讲;④由广说而断除不开义;⑤真实断疑; ⑥须抉择宣说者对其繁复而说;⑦须详细宣说才知义者 对其无疲厌宣说;⑧仅说总纲便能领会者对其无悭吝 说。如是对应,实际意义上是合理的,但在坚慧论师的 注释中未见如是对应。 庚四、所传圣法之自性分二:一、总说所传圣法之 体相;二、别说密意、意趣 辛一、总说所传圣法之体相 此法随时善,生信喜觉因, 义正及语巧,能开四梵行, 不共他相应,具断三界惑, 自性及无垢,是行为四种。 所谓的圣法是怎样的呢?即具足三善、二妙、四功 德者乃是善逝之圣法。其具体所指是什么?以听闻圣法 是产生清净信解的因,故为初善;以思维圣法能得定解, 是产生欢喜的因,故为中善;以修习圣法是产生智慧的
弘法品第十三
21
因,故为后善,如是圣法于初中后三时唯一善妙。所谓 二妙,即具足无颠倒真实宣说所知法——世俗谛与胜义 谛,称为义妙;随顺世间共许的语言,以字、句圆满宣 说,故容易了知、忆持,称为文巧。具足四功德的梵行 圣道是以教法来宣讲。应知此处“梵”是指涅槃,如经 云:“成就梵,成就清凉,成就涅槃。”把获得涅槃的 圣道称为梵行,此圣道具有四种功德:①圣道唯有内道 行持,与外道等他宗不共,故为纯一;②圣道能断三界 一切烦恼,故为圆满,因为世间道虽能趣至有顶,但仍 会退堕,故能断一切三界烦恼之道唯一只是圆满圣道; ③圣道如虚空、水晶,自性清净无漏,故为清净;④以 圣道断除暂时垢染,不复退转,能使自心成为无漏自性, 故为鲜白。承许具足四种梵行的功德。 诸佛随顺所化众生的根机意乐而宣说佛法,故有许 多内容是以密意与意趣的方式宣说的,若对彼等密意不 能如理了知,则会导致仅持表面的句义、不了知真实了 义,也不知具密意的不了义法以及依文字表面颠倒会 义,故分明辨别是极为重要的。 辛二、别说密意、意趣分三:一、宣说四种密意; 二、宣说四种意趣;三、宣说八种对治密意及其功德 21
22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中)
壬一、宣说四种密意 所谓令入节,相节对治节, 及以秘密节,是名为四节。 声闻及自性,断过亦语深, 次第依四义,说节有四种。 (所谓四种密意,即)令补特伽罗趣入之密意、法 的体相之密意、为调伏所化相续中罪过之对治密意、文 句实际表达的隐义须把世间的共称转变为他义而宣说 的转变密意。以下依次宣说彼等之义。 ①为了使不能趣入法无我的诸声闻进入解脱道,以 此密意宣说人我无有、蕴等诸法存在,实际是依遍计所 执人我无有、名言中依他缘起法成立为密意而如此宣说 的。 ②宣说无自性、无生,并不是说名言中成立的诸法 根本不成立,以及连生灭的显现也不成立,其密意实际 是以胜义的体相或体性而说的。比如说遍计所执、依他 起、圆成实三自性时,遍计所执根本没有法相,故称无 相;依他起之心与心所产生的境、义、身一切生灭显现, 虽有生灭之相然唯以因缘缘起力如是显现,其本质体性 无有生灭,故称为无生体性;圆成实者自性涅槃、寂静、
弘法品第十三
23
空性、胜义无自性。 ③对治密意,如同前者,为调伏补特伽罗相续的过 失,故佛说:“往昔毗婆尸佛即我身是。”等八种。下 文将会一一说到。 ④转变密意者,指非依文字表面之义,语言深奥。 如云:“不坚坚固解,善住于颠倒,为烦恼所恼,速得 大菩提。”等。此颂如果依文取义,似乎说的是不得菩 提之因,但实际上梵文“沙”一词有散乱、精华二义, 其前加否定词“短阿”变为“阿沙”,即是无有散乱 的殊胜心学或定学,对此了知为精华或坚固。常、乐、 我、净四种分别念是对有事的颠倒妄想,彼等再颠倒即 是善住于通达无常、痛苦、无我、不净的殊胜智慧学处 之中。(第三句是)为利益有情被长久苦行的苦恼所恼 则能获得殊胜菩提之义。大疏中将前三句与胜解行地、 见道、修道分别对照,实际与定学、智慧、精进三者对 照更适合。如是有此四种密意。 壬二、宣说四种意趣 平等及别义,别时及别欲, 依此四种意,诸佛说应知。 略释:应知诸佛说法依于四种意趣,即平等意趣、 23
24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中)
别义意趣、别时意趣、别欲意趣。如说“往昔毗婆尸佛 即我身是”,实际意在“一切佛法身平等”,即是平等 意趣。如说“一切法无生”,实际意在胜义的体相如是, 即是别义意趣。如说“若人愿见阿弥陀佛,一切皆得往 生”,实际意在他时往生,即是别时意趣。比如同是布 施,对此人布施赞叹,对彼人布施呵斥,其用意是观待 不行善者为殊胜,观待持戒等,布施为下劣,即是别欲 意趣(补特伽罗意乐意趣)。 ①平等意趣:如佛说“往昔毗婆尸佛即我身是”, 其实所想的是“一切诸佛的法身平等”。 ②别义意趣:以胜义别义为密意而说一切法无自 性、无生无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 ③别时意趣:对一点善根也不能造下的懈怠者说: “若人发愿往生阿弥陀佛刹土,仅仅发愿定得往生。” 其实所想的是他世或某时往生。 ④补特伽罗意乐意趣(别欲意趣):观待能广行布 施者赞叹布施,观待以少许布施即满足者呵斥布施等或 者宣说不希有,观待仅以布施便执为特殊殊胜者宣说布 施较持戒下劣、赞叹持戒为殊胜。 如是应知有此四种意趣,以意趣而宣说的彼等在在 处处均有出现。在《摄大乘论》中有种种宣说。
弘法品第十三
25
壬三、宣说八种对治密意及其功德 轻佛及轻法,懈怠 少知足, 1
2
3
4
贪行及慢行,悔行 不定等。 5
6
7
8
如是八种障,大乘说对治, 如是诸障断,是人入正法。 略释:为断除轻佛、轻法、懈怠、少知足、贪行、 慢行、悔行、不定等八种障碍,在大乘经中宣说彼等的 对治,具体即是①为对治轻佛障,经云“往昔毗婆尸佛 即我身是”;②为对治轻法障,经云“于无量恒河沙佛 所修行大乘乃得生解”;③为对治懈怠障,经云“若众 生愿生安乐国土,一切当得往生”;④为对治少知足障, 经中有时赞布施行,有时呵布施行;⑤为对治贪行障, 经说诸佛国土极妙乐事;⑥为对治慢行障,经说或有佛 土最胜成就;⑦为对治悔行障,经云或有众生于佛菩萨 起不饶益事得生善道;⑧为对治不定障,经中诸佛授记 声闻当得作佛及说一乘。如是受持大乘之人当断一切善 行之中断过失——八种障碍,是人恒时入于正法。 所谓为对治八种障碍而说胜乘法门,即是: ①(为对治轻佛障):“人寿百岁时出世的释迦牟 尼佛,法体较小,寿仅八十,不清净的器世间中所化众 25
26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中)
生也具有五浊 4 ,而圆满劫时出世的毗婆尸佛等,彼等 如来较我本师殊胜。”为对治此轻佛障碍,故说“彼时 毗婆尸佛即我身是”,其意趣是“诸佛法身平等故无贤 劣”,而诸所化众生则认为“毗婆尸佛即我本师,无有 差别”。 ②(为对治轻法障):诸婆罗门认为:独许婆罗门 族、王族等高贵种性,此外猎人等不能入,而佛的教法 连猎人等低贱种性也能行持,故极易入。由此而轻视正 法。为对治此轻法障,故说:于如恒河沙数佛前恭敬承 事乃得入于证悟大乘佛法的眷属行列,若未如是积资, 则难证悟。由此能断正法易得的轻法之心。 ③(为对治懈怠障):对少许善根也不能造的懈怠 者说:若人愿生西方,则得生彼佛刹土;若仅称念无垢 月光佛名号,能得无上菩提等;若持诵某咒能灭五无间 罪等……如是懈怠者也能以发愿、持名、诵咒积累善根, 以此因缘未来某时当如所说定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以 及成正等觉等,仅依此因会越来越精进,能断除散乱。 ④(为对治少知足障):为对治以少许善根便满足 者,如对仅以布施而满足者赞叹持戒的功德,又以“布
4
五浊:即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
弘法品第十三
27
施劣于持戒”而诈现呵斥,赞叹无漏善根超胜世间有漏 善根。 ⑤(为对治慢行障):某些众生以自己的身体、财 富心生高慢,为对治其慢心,赞叹佛菩萨的妙身及广大 财富,彼听闻后心想:世间的身财无论多好也不算希有。 ⑥(为对治贪行障):为对治对世间低级财富、五 种妙欲的贪执,赞叹清净佛刹的无量财富、安乐,令彼 对自性痛苦之轮回的一切妙欲如见呕吐物般心生厌离。 ⑦(为对治悔行障):有人以无知曾伤害佛菩萨, 其后心生后悔而忧恼,成了如实趋入善业的障碍,为对 治此障故说“虽曾伤害佛菩萨亦可往生善趣”,如是能 令彼消除忧悔。彼想:对佛菩萨伤害尚且得生善趣,若 作利益则其功德更不必说。如是起信,逐渐增长善根。 本来伤害佛菩萨必感苦报,然以佛菩萨的愿力当来可得 生善道,故如是而说对治密意。 ⑧(为对治不定障):菩萨不定种性者往昔行菩萨 道,后声闻等善知识令彼入声闻乘,若舍菩萨行便会由 大乘退转,为对治此障,故说声闻乘也最终证佛果,如 是宣说一乘能使欲入声闻涅槃者也转入大乘。 如是轻佛轻法等八者是众生的障碍,为对治诸障而 27
28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中)
宣说大乘的殊胜。以大乘所说的上述八种对治能断一切 补特伽罗的障碍或趣入大乘的一切过患。若人能背诵上 述宣说八障之对治的两首偈颂,且能分别解释其义,则 能得十种功德。是哪十种功德呢?(颂曰:) 若文及若义,二偈勤受持, 功德数有十,是名胜慧者。 善种得圆满,死时欢喜胜, 1
2
受生随所欲,念生智亦成, 3
4
生生恒值佛,闻法 得信慧, 5
6
7、8
远离于二障,速成无上道。 9
10
略释:若能由文及义精勤受持以上二偈而不忘行 持,则当成就十种功德,是人名为殊胜具慧有情。何为 十种功德?即于纯一大乘种性中作一切长养;死时得无 上喜悦;死后得随欲受生;一切生中能忆宿命;所生之 处恒得值佛;从彼佛闻大乘法;成就增上信根;成就增 上慧根;得远离烦恼、所知二障;速得成就无上菩提。 ①对一切大乘法生信解故,令一切大乘种性或界得 增长。 ②死时得殊胜欢喜。
弘法品第十三
29
③死后可随所欲而受生。 ④一切生中能忆宿命。 ⑤一切生中值遇诸佛。 ⑥从彼佛得闻大乘胜法。 ⑦于大乘信解。 ⑧获得通达彼义之智慧。 ⑨得首楞严等等持门及无尽宝箧等陀罗尼门。(此 处汉译本译文是“远离于二障”) ⑩最终速得无上菩提。 庚五、结赞说法功德而摄义 慧善及不退,大悲名称远, 巧便说诸法,如日朗世间。 略释:彼菩萨以善慧无倒而说,以不退恒时而说, 以大悲离求而说,以名称遍扬可信服而说,以知调伏众 生的善巧方便随机而说,由具足此五种因,故能善说诸 法导引众生多生恭敬,譬如日出朗照世间。 如是具有能无倒宣说诸法的善慧、恒时说法无有疲 厌、不求利养对一切众生具有大悲、具足六波罗蜜多、 于世间得圣者智者之名、具足了知为人传授何法应机等 说法的殊胜方便,由此菩萨所善说者为圣者妙法,以弘 29
30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中)
扬佛法故,在一切士夫中如大日轮光茫四射,并且如得 光热或成熟果实等广作利益般,利益一切众生。 《大乘庄严经论·弘法品第十三》释竟
随修品第十四
31
随修品第十四 如是求法后,具多闻之士应当修法,故次宣说随修 品。 己三、修法分三:一、总说;二、别说;三、摄义 庚一、总说分五:一、知一切义;二、知一切法; 三、法随法行;四、同得悟入;五、随修相应之法 经中如是宣说修法的分类: “知一切义,知一切法, 法随法行,同得悟入,随修相应之法。”以下依此五句 次第宣说。 辛一、知一切义 于二知无我,于三离邪正, 菩萨如是解,是名知义人。 略释:若菩萨于人法二者由解无有能取所取而了知 无我,于空、无愿、无相三等持远离邪正。即以空性等 持于无遍计所执上知为无而不执实有;以无愿等持于依 他起三界心心所苦之自性上知为有而不起希愿;以无相 等持于圆成实上知离戏而有,而不执诸相,如是三种世 间等持能引出世间智,故非颠倒(离邪),其体为世间
32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中)
性,故非真实(离正),菩萨如是能解,则名知义之人。 藏译: 具慧于二中,离颠倒真实, 由三于人法,知二无我相。 彼胜解行地的具慧菩萨对二谛或“遍计所执法无、 依他起圆成实法有”二者远离所谓的颠倒、真实,因为: 在胜解行地已通达二无我,彼者随顺真如,故观待于世 间其他心识不是颠倒,因此说远离颠倒;但仍属世间, 故观待于出世间的心识又非真实。因此是远离彼二的自 性。 如是以胜解行地的空、无愿、无相三种等持,遍知 人、法二种无我。即是:①以空性等持通达人、法仅仅 是名、相、语言、表示、假立,了解遍计所执是无自性 的空性后,人我没有所取、能取的本体,色声等法我也 没有所取、能取的本体,因此遍知二我如兔角般实际意 义中根本不存在。 ②能取、所取二者的现基——依他起的心与心所虚 妄分别念,在名言中能成立,因为烦恼杂染与轮回的种 种痛苦无欺真实而存在,谁也无法否认,若无此等,则 所安立的轮回与涅槃也根本不能成立,然对轮涅二者的 成立谁也没有诤论故。如是虽有依他起,但被痛苦的根
随修品第十四
33
源——虚妄分别心与贪等烦恼染污而成具过失(之法), 故了知彼者不是希愿之处,以无愿等持通达其自性。 ③圆成实是以二我及二取空之自性,故彼如同火的 热性与水的湿性一般是一切诸法的法性,本来存在,因 为彼者若无,二我及二取则应成有,如是法性圆成实虽 然存在,但没有任何二取戏论之相,故远离言说、寂灭 思维的分别念,彼者以无相等持而了知。 故如是遍知有、无之义,或遍计所执依他起是世俗 谛、圆成实为胜义谛,对此二谛如实分别有与无的差别, 故云“知一切义”。 辛二、知一切法 如是知义已,知法犹如筏, 闻法不应喜,舍法名知法。 略释:如是初学菩萨已知义后,应知能诠的教法仅 如渡河暂须的船筏,到岸则须舍弃,故不应以唯闻而生 欢喜,当进而舍离文字的耽著修持自心,如是则名为知 法。 何为“知一切法”呢?如是已了知经藏所说之义, (次应知法),即经等名、字、句积聚自性的能诠的一 切诸法,犹如渡河虽不能无船,然到岸则船的作业已毕,
34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中)
故此时不再须依船筏,如是为了知意义而组成的名、字、 句之相的诸法,应知如船,只是暂时之方便断除仅闻词 句而满足,主要对句、义生起思维智慧,若能如是则是 所谓的知法。 辛三、法随法行 凡夫有二智,即通二无我, 为成彼智故,如说随法行。 在胜解行地的凡夫阶段,依靠听闻、思维佛法所生 的智慧通达义与法,如前所述那样远离真实与颠倒,在 二种无我以影相或总相的方式通达之后,为使彼妙慧成 为圆满清净即出世间的智慧自相,故从煖位开始至世第 一法位之间越来越增上修持,这就是所谓的法随法行。 辛四、同得悟入 成就彼智时,出世间无上, 凡住初地者,所得皆同得。 尔后,在一地极喜地,彼见道菩萨获得一切初地菩 萨平等所得的出世间无分别智慧,超越一切声闻缘觉当 得无上菩提。以现量证悟法性故,与凡入欢喜地的菩萨 相同,即是所谓的“同得”,故称为同得悟入。 辛五、随修相应之法
随修品第十四
35
见道所灭惑,应知一切尽, 随次修余地,为断智障故。 应知诸地中,无分别建立, 次第无间起,如是说随行。 随修相应之法者即是修道的修行。此前获得见道 故,真实断尽了见道所断的一切烦恼,随后为断所知障, 从二地开始到十地之间修习,即是极加行。何者是能断 罪障的智慧呢?即以后得位安立所知法的世间智慧能 了知尽所有法,以根本慧定之无分别智慧如实了知如虚 空般的法性。彼二智慧以一者后产生另一者的方式不断 轮番修习,次第相续地产生。如是在其余二地等时随念 已见之法性而修行,即是所谓的“随修相应之法”。 如是相应于经中所说修法的五种分类,已总说了从 胜解行地至修道十地之间的修法方式。 庚二、别说分三:一、修行之顺缘;二、修行之本 体;三、以喻显示如何修行 辛一、修行之顺缘 修行的顺缘共有四种妙轮,即安住顺境、依止圣士 夫、自发善愿、宿植福善,若能具足此四妙轮,修行便 会圆满,故在此处宣说。
36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中)
唐译: 易求及善护,善地亦善伴, 善寂此胜土,菩萨则往生。 藏译: 具慧何修境,易得及善住, 福地及良友,瑜伽具乐德。 具慧者修行的环境应是:生存资具不费辛劳便可获 得(易求);无有盗贼、野兽等侵害的安宁之地(善护); 水土调和、疾病不生、无麻风癣疥等病的悦意善地(善 地);与同戒同见的善友共住(善住);修习瑜伽的障 碍——白日人流往来、夜晚声音喧杂等,无有此等禅定 荆棘(善寂)。在如是具安乐的胜地,修行能得增长, 相反,如果身处具违缘之地,则成为修行的障碍,因此 首应观察环境,须不放逸,不可不观察而随意在任何场 所中修行。 唐译: 多闻及见谛,巧说亦怜愍, 不退此丈夫,菩萨胜依止。 藏译: 菩萨具多闻,见谛善说悲, 无怯圣士夫,当知是为善。
随修品第十四
37
因为是出生一切功德的最胜助缘,故须依止圣士 夫。所依止的圣士夫的法相如何呢?即已入大乘的菩萨 于教法具足多闻、于证法诸真谛精通故见其义、善为人 说或说法善巧、为利他无有厌倦(怜愍不退),当知此 等圣士夫即是所应依止的大善知识。 唐译: 善缘及善聚,善修及善说, 善出此五种,是名自正胜。 藏译: 善所缘善依,善方便定生, 善加行之性,说为清净依。 什么是自发善愿?即修法者本人对大乘教法有寻 求之心,以三种智慧而观修,故为善所缘。不以少善根 为足,尽力积聚福慧资粮,故为善依(善聚)。某时心 若掉举即思其过患而以寂止之作意断除;某时心若怯 弱、昏沉即思维佛菩萨的功德、禅定的功德以及诸法的 自相与共相,如是策励自心修持胜观而断除怯心与昏 沉;某时远离沉掉,即应于此境修持等舍安住不动,如 是寂止、胜观、等舍三者是诸修行人修定的大方便,故 应具足。不可仅仅以自地为满足,更寻上上地道的功德, 故为定生或能趣上善(善出)。于某道以寂止、胜观的
38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中)
方式恒时趣入,即是善加行之自性。如是对五种善妙义 一心专注或具备发愿铠甲,即是自发善愿。 唐译: 可乐及无难,无病与寂静, 观察此五种,宿植善根故。 藏译: 喜及生有暇,无病及禅定, 善辨之因者,以往作福德。 以往昔积累福德之力,方得今生安住顺境、值遇善 知识、正法等,令心获得欢喜(可乐);远离八无暇具 足闲暇之身(无难);身无疾病堪能修法(无病);内 心清明堪能等持(寂静);对二谛义具足善辨的智慧(观 察)。此五者的能作因是宿世已植福善,在今生现前其 报,如以烟推知有火一般,应当了知均为宿世福德所感。 辛二、修行之本体(大乘修行的本体即无缘智慧与 不舍弃众生的大悲,宣说彼者)分二:一、略说;二、 复次广说 壬一、略说 以下“远离于法界”等三颂宣说了不是观察轮回过 患后刻意断除烦恼的无缘智慧。“菩萨处地狱”等两颂
随修品第十四
39
宣说舍弃众生独自寻求解脱与大乘修法相违。如将彼等 连贯起来讲解,(当知)小乘行者执著以道断除实有之 烦恼,断后获得涅槃,他们对轮涅有强烈的过患与功德 之想,(认为)断除烦恼(方能)趋入涅槃;而菩萨具 有以烦恼本无自性故烦恼自得解脱的善巧——无分别 智慧,由此虽不舍轮回然亦不被轮回的过患所染而行持 菩萨行,最终所获得的是不住轮涅的大涅槃,故以下宣 说以无缘智慧证悟轮涅大平等性。 远离于法界,无别有贪法, 是故诸佛说,贪出贪余尔。 《般若十万颂》云:“我未曾说除贪之外另有出贪 之法。”如是对嗔恚、愚痴亦如是而说。此中密意是由 贪便能解脱贪,余法不能为之。因为除法界外再无余法, 一切法的本性或体性或自性决定唯一只是法界真如,与 法界异体的法极微尘许也不存在,故佛的密意即在于 此,所以宣说“贪等即是解脱贪等”。 由离法性外,无别有诸法, 是故如是说,烦恼即菩提。 于贪起正思,于贪得解脱, 故说贪出贪,嗔痴出亦尔。 如是了知烦恼自性本来清净后,若能通达烦恼本自
40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中)
解脱,则不须依靠其他对治力。若有烦恼其本体不是解 脱,则谁也无法使其解脱、将其断除。因此,显宗了义 经典中宣说诸法本来无缚无脱,如是果乘密宗《喜金刚 续·二观察语瑜伽品》云:“决定诸有事清净,即是所 谓之真如。”又云:“自证本来清净性,非以余净得解 脱。”如是等等,此诸密要均同一味,更无任何差别。 如是宣说无明与菩提同一,其所指也是法界之外更无余 法,因此烦恼自性即是菩提,对此具慧菩萨了知佛的密 意后也如是承许,如诸经所说“烦恼即菩提金刚之基” 等。 问:既然以烦恼便可解脱烦恼,为何所有的具惑众 生不同得解脱? 此问没有如实了知密意。(因为所谓束缚,只是) 彼等不知贪等之真如反而由生起此等彼等的执著相而 束缚。菩萨已证得贪等烦恼的真如法界自性,故能从平 庸的贪等烦恼中得到解脱,是故以贪心等即能解脱彼贪 心等,因为不见有贪等的有事与形相存在,故不生任何 贪嗔。因此证悟贪等自性,则现证本来无尽与本来无生 之义,获得无尽、无生智慧之大菩提。“贪等本体虽是 实有然已断尽,在自相续中不复生起”如是而了知的声 闻菩提对真如愚昧,如《现观庄严论》云:“若有余实
随修品第十四
41
法,而于所知上,说能尽诸障,吾以彼为奇。”圣无著 菩萨在《摄大乘论》中亦云:“具大方便之菩萨,惑成 菩提之助缘,轮回本寂之法性,是故善逝无有边。”诸 如“轮回即涅槃”、“烦恼即菩提”之类的教理在显宗 也有明说。若不能以智慧如是证悟,则不能获得轮涅不 住的大菩提。在果乘中则不隐藏地直接宣说与此证悟相 应的方便道,由此(亦知彼)是成佛的捷径。 其次宣说不舍众生的方便即是成就大菩提的方便。 菩萨处地狱,为物不辞苦, 舍有发小心,此苦则为剧。 虽恒处地狱,不障大菩提, 若起自利心,是大菩提障。 略释: 菩萨为利众生置身于地狱之中不辞大苦,若舍弃三 有轮回发小乘自了心,菩萨以此退大乘道之苦最为深 重。此义应如何理解?因为菩萨为利众生虽恒处地狱, 但不会由此而障碍广大、清净的菩提功德,故不以此为 苦;但若起自利希求小乘涅槃之心,则是成就大菩提的 严重障碍,故为大苦。 藏译: 为有情住地狱之,难忍苦无损菩萨,
42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中)
寂有功过住劣乘,分别善不害具慧, 具慧住狱恒常中,无垢菩提广不断, 余乘寂分别自利,极乐处亦作间断。 为了众生的利益入地狱受烧煮等无尽的痛苦,对诸 佛子来说,不仅不会造成身心的损害以及成为大乘的道 障,反而由此会产生如幻如化的智慧、为利益众生而善 披悲心铠甲。由对寂静涅槃执为功德、对轮回执为过患 而入小乘道的种种分别念看似善法,其实是具慧菩萨之 道的障碍。为何这么说呢?(因为)具慧菩萨安住地狱 时只有片刻之苦,不会永久或长时障碍大菩提的无二障 之十力等广大功德,如匝哦女和力士巴夏达的传记那 样。(相比之下,)在余乘声缘的道果中,为了自利欲 断烦恼、寂灭痛苦,唯一为自己寻求安乐,尔时彼者虽 然暂得安乐,但却障碍了无上菩提的成就,如虽已入大 乘道但以眷属的邪行舍弃无上菩提的发心而入声缘涅 槃者一般。 壬二、广说分二:一、无缘智慧;二、不舍之大悲 癸一、无缘智慧 无体及可得,此事犹如幻, 性净与无垢,此事则如空。
随修品第十四
43
一切诸法胜义中无与显现中有,此二者凡夫视为相 违不能证悟其义,故而心生怖畏。对于“自性虽无烦恼 然以暂时客尘染污清净”产生相违之想,由此对大乘不 起信心且生恐惧,这是由于不知甚深密意而导致的,如 能了知其理,则绝对不会有相违之处。为什么呢?因为 以仅有显现而言,此等法虽然存在,但如幻化梦境般并 非实有,故在名言中虽然有见但于胜义中不见相,故证 悟如虚空般,所以有缘、无缘二者并不相违。 譬如工画师,画平起凹凸, 如是虚分别,于无见能所。 譬如清水浊,秽除还本清, 自心净亦尔,唯离客尘故。 譬如善巧画师依靠符合法度的绘画技艺,以种种色 彩描绘各种图画,画面上虽无真实的高低起伏,然于眼 前所见的手、足、面等均有高低起伏的显现,同样,在 未如实证悟诸法实相的虚妄分别心前,能所二取虽无有 他体之相,但却似有显现。因为有实相与现相不同的显 现,故实际无有而显现,如是有显现也并不相违。 虽然自性清净,然后时远离垢染时显现清净,二者 并不相违。譬如清水与尘虽不会互相融入,但与尘混合 则变为浊水。水的自性与尘土并不是无别溶合。水性是
44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中)
水,但显现为污浊,后来变成清水时,也只是原有的水 性现为净水,并非从污水中另外产生,净水不过是原有 的水去尘离垢而已。同样,虚空虽然自性清净但也可有 有云无云的差别;从污泥中取出的黄金虽然本体无垢, 但也有有垢、无垢的分位差别。 已说心性净,而为客尘染, 不离心真如,别有心性净。 与比喻相同,虽然自性本净,但显现上也有净与不 净的差别。自心的本性或实相即承许恒常本来无垢的自 性光明。与心之本性并非不可分离的偶然罪垢——贪等 非理作意的烦恼,以彼等染污自心,故除无可染污的法 性光明心外,其余心识分别或虚妄分别心并不是光明。 无垢法性心或光明智慧指的就是所谓的心之自性或本 性——明空双运。 癸二、不舍之大悲 菩萨念众生,爱之彻骨髓, 恒时欲利益,犹如一子故。 由利群生意,起贪不得罪, 嗔则与彼违,恒欲损他故。 如鸽于自子,普覆生极爱,
随修品第十四
45
如是有悲人,于生爱亦尔。 慈与嗔心违,息苦苦心反, 利则违无利,无畏违畏心。 对待一切众生,菩萨如母爱独子般,无有虚假唯有 发自内心的大慈之心,因此是如此的发心恒时饶益有 情,何时也不舍弃。为了利益众生,菩萨生起对众生的 贪爱,以此菩萨不会造下堕罪,因为这种贪爱是执众生 为我所而不舍弃。然而倘若如是安住慈悲心、发菩提心 的菩萨对众生产生嗔心,则与“一切众生成为我所执” 相违,因为若生嗔心则会舍弃彼等而成损害,故经云: “即便菩萨多劫之中造作贪爱之罪,亦不及刹那生起嗔 心的罪重。”因此,以慈心摄受众生,即是对众生的慈 爱,但应知这并非是烦恼的贪爱。比如在家菩萨对自己 的妻儿虽有贪爱心,然此贪爱与大慈心并不相违,故彼 贪爱对菩萨不造成任何堕罪,比如鸟类中的鸽子较其他 鸟类贪心尤大,故对自子极为爱执,从蛋壳孵出一直到 双翼坚固之间,始终怀抱幼子,以自己的身体、翅羽覆 护,源此慈心,何时也不会对自子生起嗔心。同样,菩 萨对其他众生也视如亲子,因为菩萨本是欲令众生得安 乐之具慈心者,与生起害心之因的嗔恚根本相违。为什 么呢?因为菩萨唯欲息灭众生的烦恼与痛苦,故与使人
46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中)
生起痛苦的害他之心相违。再者,菩萨欲奉献自己的身 财受用饶益有情,故与欺骗众生的狡诈心相违;菩萨以 利乐之水滋润众生的心田,唯以见菩萨身、闻菩萨名即 能从怖畏中得到救度,故与殴打等粗暴行为相违。 因此,发自内心深处、无有狡诈之心、唯以大慈大 悲不舍众生,以及以无分别智慧断除执轮涅为他体的执 著,此二者乃是菩萨的殊胜修法。 辛三、以喻宣说如何修行 善行于生死,如病服苦药; 善行于众生,如医近病者; 善行于自心,如调未成奴; 善行于欲尘,如商善贩卖; 善行于三业,如人善浣衣; 善行不恼他,如父于爱子; 善行于修习,如钻火不息; 善行于三昧,如财与信人; 善行于般若,如幻师知幻; 是名诸菩萨,善行诸境界。 为获得无上菩提,菩萨故意在轮回中受生,然于轮 回无有贪执,断除一切有情的痛苦,并且担荷起对有情
随修品第十四
47
的利乐之事。 比如病人努力寻找疗病的妙药,虽然了知轮回的痛 苦但却能承许,好比虽知药味苦涩,但为了治病而尽力 医治一样接受轮回。为获得远离一切二障疾病、二利任 运的大菩提,从而趣入轮回而不是舍弃轮回。 如同具有悲心与善心的医师对于被痛苦所折磨的 病人对症下药一般,(如是菩萨)为使一切众生遣除烦 恼病而广施正法妙药,成办各种利乐。 如同为使不听吩咐等的刚强仆人顺从,主人以打等 作调伏一般,自心为烦恼控制而成刚强、对利他生厌等, 以如理作意而制伏,对自己内心的种种不良之心进行严 厉的治罚,此义在《宝积经》中以驯服野马的比喻已经 宣说 5 。 如同为了养家育子从极微劣的财货起家不断增值 升高而谋取盈利的商人一般,依靠自己所拥有的妙欲财 富,通过布施而成办五种妙欲功德及受用圆满,尔后为 一切众生发放布施、成办利乐,即是布施的修法。 如同染色师对各类衣物精勤浣洗并且再再染种种
5
《大宝积经卷第一百一十二·普明菩萨会第四十三》云: “譬如善调马师 随马/悷即时能伏。行者亦尔。随心所向即时能摄不令放逸。”
48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中)
色一样,菩萨清净自己身语意的十不善业且广修十善, 即是戒律的修法。 如同在成长过程之中尚未成熟的少年,因为行为不 检而作出一些轻微的罪行,但父亲对他不仅不起嗔心反 更以慈爱关怀,同样,具安忍菩萨面对众生以愚痴而造 下各种罪行,非但不作危害、无有嗔恨,而且不断地增 上修持悲心。 如同求火者摩擦草叶,在未起火前不断用力摩擦一 样,(菩萨)在善根未圆满前,不会中途停滞,以大精 进心恒时修法。 如同令保信人掌管宝库以及一切资产,彼虽可自由 提取然无贪著自利而取一般,菩萨虽使胜行禅定学处未 圆满者得以圆满,然对禅定无有贪染。 如同幻师以幻化咒语与缘起物聚和可化现出种种 马象等有法,但幻师心知这仅仅是幻变的现象实际并不 存在,同样菩萨虽成办诸波罗蜜多,然对一切所知法均 了知其自性,依此智慧二谛双运而作修持。 如是对应比喻所宣说的意义,承许是菩萨如何修 行。
随修品第十四
49
庚三、摄义 常勤大精进,熟二令清净, 净觉无分别,渐渐得菩提。 以上所述如是具有恒常行持无量波罗蜜多的大精 进故,对于圆满二资或成熟自他极为精勤而修持,此即 是以无有烦恼所知垢染、三轮无分别的殊胜智慧,从资 粮道开始直至十地究竟之间依次修行,定能入于无上菩 提。 《大乘庄严经论·随修品第十四》释竟
50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中)
教授品第十五 尔后,令修法增上的因即是教授与随示,故于此处 宣说教授品。 戊三、教授与随示分四:一、如何求得教诫;二、 对教诫如理作意;三、由此行道之相;四、教诫的深义 己一、如何求得教诫 行尽一僧祇,长信令增上, 众善随信集,亦具如海满。 聚集福德已,佛子最初净, 极智及软心,勤修诸正行。 自后蒙诸佛,法流而教授, 增益寂静智,进趣广大乘。 略释:菩萨尽一大阿僧祇劫不断修行,尔时长养信 心令极增上。当信心增上时,一切众善也随之积聚,如 是相续中的善根具足,如同大海水湛然圆满。如是聚集 福德后,佛子得最初清净、多闻之极智、离盖障之软心、 以调柔之心堪能勤修诸正行。从此以后,菩萨以等持力 能于十方佛前得法流教授,由此增益奢摩他与毗钵舍 那,于广大乘进趣深入。
教授品第十五
51
藏译: 僧祇劫定生,信解令极增, 如以水满海,亦以众善圆。 如是积资粮,佛子本清净, 善知及善心,于修极加行, 尔时从法流,从诸佛得到, 止及大智故,得广大教授。 在胜解行地,经一大阿僧祇劫积累资粮,定能获得 出世初地的果位,尔时对大乘道的信心能不断增上,如 四方大河汇入大海般,依靠福慧资粮的诸善法亦令相续 中的清净功德得以圆满,之后在世第一法位边际趣入无 垢圣地。 如上所述,积累资粮的佛子在往昔多劫之中便已相 续无染、持戒清净、广闻大乘深广之法并如实精通其义, 且以相续不存五盖的柔软心趋入加行道修持,即是极加 行。由于往昔积资已得圆满,故已具证悟初地智慧的因 缘。此时可成就法流等持。什么是法流等持呢?即由安 住某等持中,可于无量佛前闻受无量圣法的教诫,并能 对其句义相续不间断地受持。如是利根人在资粮道便可 获得法流等持,但也有某些补特伽罗到世第一法位方能 获得的说法。当此等持成就时能使功德不断增上,安住
52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中)
法流等持的菩萨由等持力可于诸多殊胜善知识出有坏 正等觉前,为获得一地圣者智慧之因——广大寂止与胜 观智慧,获得数十万经典无量教诫的广大教授。 己二、对教诫如理作意分二:一、对教诫以思如理 作意;二、对教诫以修如理作意 庚一、对教诫以思如理作意 想名及了句,思义亦义知, 1
2
3
4
法总亦义求,六心次第起。 5
6
略释:如是已得教授之后,次应生起如理作意的六 种心,即①根本心;②随行心;③观察心;④实解心; ⑤总聚心;⑥希望心。与颂词对应如下: ①想名:即根本心,首先对经藏等法观察无有二义, 唯是想名聚集而已。 ②了句:即随行心,其次依照文句决定了知其差别 与次第故。 ③思义:即观察心,其次对于文义以心正思惟故。 ④义知:即实解心,对于所思维之义如实了知故。 ⑤法总:即总聚心,再将前面的种种法义归摄而总 观故。
教授品第十五
53
⑥义求:即希望心,对于彼义趣,寻求证悟其义。 藏译:(①根本心) 首先勤律仪,契经等之法, 抉择无二义,心住经等名。 求得教授之后,首先精勤持戒的菩萨对于经藏等十 二部教法,即对能抉择显示无二取或远离有无的无二真 如之义的经典,如《十地经》《楞伽经》《月灯经》等, 心安住其名,也就是“此经名为如是”而作思惟,此即 是根本心。 藏译:(②随行心) 由是如次第,观察句差别。 尔后,彼持戒者依次思惟经典的词句,从“如是我 闻”开始到最后圆满之间的所有词句都细细思惟,全经 品、颂、文字各有多少也详细观察,此称为随后观察或 随行心。 藏译:(③观察心) 各别中如理,辨别彼之义。 此二句解释为“于经典各别之中”也未尝不可,然 依坚慧论师的大疏则应解释为对各别意义如理思维。实 际上,对经典的词句观察后,句义应如是如是而了知, 而辨别所诠义与能诠句中,所谓“义”者,包括数、量、
54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中)
分别、各别分别四种。 ①数:即五蕴、十八界、十二生处的数目。如色蕴 可分为十处和法界一方的无表色,共十一法;受可分为 由六种触所生的受等。总之,对异门义以计数而作观察。 ②量:对于数目不增益亦不损减,决定数量,对彼 体相各别衡量而思惟。 ③分别:对于安立如是数目决定之法如安立色等之 根据,以具足正量而寻思。 ④各别分别:对以上三种内容的自相、总相分别观 察思维。 总而言之,即是观察所诠义划分的数目、如数不增 不减而衡量、以理观察如是安立此数目的理由以及对每 一内容的自相总相分别辨别。
A
能诠字“ ”等单独无法表示意义,但合字成词、 连词成句、连句成段、合段成文,便可宣说所诠之义。 如是文字具有无义与有义二种观察,此称为观察心。 藏译:(④实解心) 由定持彼义。 对各句义之相与意义的数量等及其分类与体相,以 智慧无误地了知,即是实解心。 藏译:(⑤总聚心)
教授品第十五
55
于法作总聚。 以此四种心对经藏等法的句义,不只是概略而是极 详细地作抉择后,所谓于法作总结即是将所有的经典义 作归纳,(心中决定)其要义唯是如此如此而作思维, 如《十地经》广说十地的安立,一切均可归纳在十地中, 故所有内容均可归摄于一个经名“十地”的所诠义中, 如是归纳于根本心者,把一切内容归纳于一法中,称为 归纳心(总聚心)。 藏译: 当得彼义故,由此彼发愿。 总而言之,在众多经典中虽然作广泛宣说,但有些 宣说道的功德,有些宣说次第,有些宣说果,有些宣说 所断等,此等虽然都应如实了知,但由领会到目前自己 所应修持之法的精华要义唯在此点,如是而将实修关要 归纳,如是对经典所说之义无疑惑时,对经典所说如十 地等义,为使自己获得,瑜伽士生起勇猛的希求心,定 要成就此种佛法的境界,称为发愿心。 以六种心如实作意经藏等教法之义,共有十一种作 意。 唐译: 有求亦有观,一味将止道,
56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中) 1
2
3
4
观道及二俱,拔沈并抑掉, 5
6
7
8
正住与无间,于中亦尊重, 9
10
11
置心一切缘,作意有十一。 颂词中显示了十一种作意。即⑴有寻有伺作意;⑵ 无寻有伺作意;⑶无寻无伺作意;⑷寂止作意;⑸胜观 作意;⑹二相应作意;⑺起相作意;⑻摄相作意;⑼舍 相作意;⑽恒修作意;⑾恭敬作意。与颂词分别对应如 下: ⑴有求:指有寻有伺作意,以意言相续观察诸法。 ⑵有观:指无寻有伺作意,虽然无寻亦以意言相续 观察诸法。 ⑶一味:指无寻无伺作意,在远离意言的境界中相 续观察诸法。 ⑷止道:指寂止作意,仅缘诸法的名句。 ⑸观道:指能观作意,仅缘诸法的意义。 ⑹二俱:指二相应作意,能于一时同缘名、义。 ⑺拔沉:指起相作意,若缘名心入于昏沉时能策励 奋起。 ⑻抑掉:指摄相作意,若缘义心入于散乱时能摄持
教授品第十五
57
不散。 ⑼正住:指舍相作意,若心入于平等能安住于舍心。 ⑽无间:指恒修作意,能依于正住修习不会废弃。 ⑾尊重:指恭敬作意,能于修行过程中尊重名、义。 藏译: 由意言相续,所求别别察, 作意无所诠,一味而所伺。 颂中“意言”指的是意分别。 ⑴以意识对名、义混淆而了知如是如是之义,即是 分别意识,依靠分别意识对圣教的句义不间断地寻求并 且思维观察,即是初禅未至定以及初禅普通正行的有寻 有伺之心。 ⑵无寻有伺则是初禅的殊胜正行以及获得二禅之 心,这是坚慧论师注释中的观点。 ⑶到入三禅与四禅正行时,寻与伺二者均无,故以 意言的寻伺不能宣说,而于三摩地中一味而所伺。 以上有寻有伺作意等三者是心识体性的三种分类。 藏译: 法名此亦摄,当知为止道; 观道者当知,观察彼诸义; 双运之道者,当知摄彼二。
58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中)
⑷(寂止作意)也可摄于六心中安住法名的根本心 以及安住法句的随行心。所谓将全经之义摄入一法句 中,比如将宣说般若经的众多句、义如《般若十万颂》 等摄为“般若波罗密多”一法句中,应知即是寂止之道。 ⑸将彼经之义以数、量等四种方法作观察,应知即 是胜观之道。 ⑹所谓止观双运之道,当知即是摄彼句、义二者, 在止观未双运时,以寂止缘句,以胜观缘义;一旦二者 双运之时,则于句义无有分别而一时能缘,以止观双运 而作观修。 以上寂止作意、胜观作意、双运作意三者是从道的 方面所作的分类。 藏译: 坚持昏沉心,而掉举当静, 由此所缘中,平等而住舍。 又以境可分三种相,即寂止相、起相与舍相。 ⑺当心散乱掉举时,思维散乱与轮回的过失,令不 外散,住心于内,称为寂止相作意。 ⑻当心昏沉、怯弱时,观修胜观相作意,对佛陀与 等持的功德或诸法的自相与共相作意,令心拔除怯弱而 奋起。因为掉举与胜观相似,故以胜观不能对治,应以
教授品第十五
59
寂止作意对治;昏沉、怯弱、睡眠则与寂止相似,故应 以胜观对治。总之,怯弱心以胜观相作意对治;掉举心 以寂止相作意对治。 ⑼远离怯弱与掉举的平等时,应安住此境界中不动 摇,以舍相作意安住其中。 藏译: 其中常所为,及恭敬相违。 如是一切修行都应以⑽恭敬作意与⑾恒修作意二 者不断修持。对上述的九种作意,并非短期趣入而应恒 常作意,且应对彼道欢喜恭敬而趣入。 庚二、对教诫以修如理作意 唐译: 系缘将速摄,内略及乐住, 1
2
3
4
调厌与息乱,或起灭亦尔, 5
6
7
所作心自流,尔时得无作, 8
9
菩萨复应习,如此九住心。 略释:生起十一种作意后,再须修习九种住心,即 ①安住心;②摄住心;③解住心;④转住心;⑤伏住心; ⑥息住心;⑦灭住心;⑧性住心;⑨持住心。九种住心
60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中)
与颂词对应解释如下: ①系缘:指安住心,心安住于所缘不令外散故。 ②速摄:指摄住心,若觉察心散乱即刻摄持故。 ③内略:指解住心,觉察心后能更加内摄故。 ④乐住:指转住心,见禅定功德转而乐住故。 ⑤调厌:指伏住心,心若不安乐应折伏故。 ⑥息乱:指息住心,见散乱过失令散乱止息故。 ⑦起灭:指灭住心,贪忧等烦恼生起时即时令其息 灭故。 ⑧所作心自流:指性住心,所作任运已成自然之性 故。 ⑨尔时得无作:指持住心,不由作意得总持故。 如是修习便可得心安住。 藏译: 由专注所缘;令相续不散; 由速知散乱,于彼复专注; 具慧辗转增,令心住于内; 由是见功德,故于定住心; 见散乱过故,不喜彼令寂; 贪心不喜等,起令如是寂; 由是勤解仪,于心加行等;
教授品第十五
61
由修彼未作,得自然出生。 仅以思维智慧不能现证道之功德,故应专心修持。 首先若不将欲界之心内收安住,则刹那亦不安住,如闪 电风云般变化,似海浪般难以平息,因此应以九种住心 的方便次第把分别念调伏。修持内在真实安住等持的方 式是: ①(安住):对某境自心一缘专注地安住。 ②(相续住):虽如是安住,然刹那亦不能安稳、 向他法动摇时,于前所缘的相续中如是心不外散而以正 念不断护持相续而住。 ③(数数住):虽如是安住然不能长时安住其中, 当向他法散乱时,应迅速察觉到“我心已散逸于他境”, 尔后又缘前境内心专一数数而住。 ④(近安住):如是数数修习不断护持相续,若能 安住片刻之相续,则此具慧菩萨应极精勤地辗转增上, 令心于前境专一而摄,此即是近安住心。 ⑤(调伏住):尔后自心较前稍得安住时,为使自 己明见摄心内住的功德,应当生起“若心能得三摩地该 有多好”,如是对三摩地生喜并且寻求,以此令心得调 伏。 ⑥(寂静住):如是以对三摩地之欢喜并且希求,
62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中)
虽能令心多少安住于一境之中,然被以往散乱的串习力 转为散乱时,应思惟:“此散乱如劫夺三摩地的盗贼, 有极大危害。”如是见散乱的过患,故我今不应随彼散 乱,应精勤修持一切功德根本的三摩地。如是止息由散 乱之因对三摩地所生的不欢喜心,乃是第六安住法—— 寂静住心。 ⑦(最寂静住):如是通过精勤,自心较前更有增 进,虽能稍稍安住,但有时仍会生起贪、忧与沉掉等各 种随烦恼,此时也应如上所说而思惟:“若为此烦恼控 制则终不能修成等持,故有大过;若不被其控制,则能 成就神通等诸殊胜功德的根本——等持,因此无论如何 也不能随此等可恶的分别念作意。”如是对贪心等分别 观察或依止对治或置之不理而作止息,即是最寂静住。 ⑧(专注一趣住):尔后彼精勤持律仪者内心精进 修习第八住心,得到能自然生起的境界,若依精勤努力 观修,则其余分别念不能中断住心一境,此称为勤作住 心。 ⑨(等持住):在勤作住心的境界中不断修习护持 后,获得不必精勤努力自心任运安住于一境中无有勤
教授品第十五
63
作,乃是最后第九种安住,称为相应等持的欲心一境 6 。 九种住心方便者,经云:“安住,正住,摄住,近 住,寂住,最寂住,一续住,等持住。” 唐译: 下倚修令进,为进习本定, 净禅为通故,当成胜软心。 起通游诸界,历事诸世尊, 最上软心得,供养诸佛故。 未入净心前,五种称扬得, 器体成净故,堪进无上乘。 念念融诸习,身倚及心倚, 圆明与见相,满净诸法身。 略释:当菩萨已得住心时,身心获得下品轻安。为 了增上轻安,进而修习根本定。若问:为何再修根本定? 答为了发起诸神通以及成就最胜柔软心,是故进修根本 定。 诸菩萨为了前往无量世界历经无量劫数于无量诸 佛前承事供养并闻受正法,故而发起诸种神通。为何要 开发神通呢?因为以最上软心可供养诸佛,以供养诸佛
6
欲心一境:欲界中最细微之心。
64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中)
为因,更得成就第一殊胜柔软心。 如是得殊胜心后,便可获得未入净心前的五种诸佛 称扬。得到五种称扬则能令法器成为清净,故而堪能进 入无上乘。何为五种功德呢?即是: ①融习:即一一刹那消融一切习气聚。 ②身倚:即修习轻安遍满全身。 ③心倚:即修习轻安充满内心。 ④圆明:即圆解一切法空。 ⑤见相:即见无分别相作为后得清净之因。 如是为了圆满、清净一切种法身,常作如是五种因 也。 藏译: 由是令身心,得到大轻安, 当知作意等,彼令彼增长, 长时行增长,此得根本定。 已得无勤自然安住之心后,再安住此境界不断串习 而修,彼瑜伽士身能得轻安故调柔,心亦得轻安,亦即 身轻盈安乐,于修善极为堪能;心明清无染周遍欢喜的 觉受,于善所缘获得堪能,(如是)得小品、中品轻安 后,(会生起)如影般轻薄并且清净的广大轻安,应知, 能得初禅者是具粗寂相的作意,依此作意次第断除欲界
教授品第十五
65
粗中细三品烦恼、增上等持后,瑜伽士便可获得超越下 地的初禅正行。同样,应知渐次以具粗寂相的作意,乃 至第四禅正行之间,以这种方式修法。以上宣说了如何 修习等持的方法。 藏译: 彼求神通者,由修堪能胜, 由定所得通,彼由成就门, 于无量佛陀,供养闻法故, 行诸世间中,以此于诸佛, 无量劫承传,其中承侍故, 心成胜堪能。 此处开始宣说获得等持的功德。在获得四禅正行 时,寻求神通、获得禅定正行者清净以爱、见、疑为主 的自地烦恼后转为殊胜堪能时,由彼堪能清净禅定,故 得到神变等五种神通。依此方便,彼瑜伽士为对无量如 来广兴供养并闻受正法,周游十方国土,以此种方式于 无量劫中对无量如来恭敬供养,此处所说的无量劫并不 是象三大阿僧祇劫那样,而是超越算数的无量劫之义, 之所以能如是乃因心已获得等持之力,由已对殊胜福田 的十方诸佛广作无量恭敬,发心清净的瑜伽士心得殊胜 堪能,故能随欲趣入。
66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中)
藏译: 由是彼等前,得五种利益, 由是清净器,成为无上者, 彼身诸粗重,于刹那转尽, 于诸身心亦,被轻安充满, 诸法现一切,当解无间断, 清净之因者,未分别亦见, 如是为圆满,法身及净故, 诸具慧持彼,一切恒常因。 由是,彼菩萨在登地前会得到五种得地前相,是哪 五相呢? ①彼内心堪能者已成当生超胜声缘的一地智慧的 无上法器,因此于每一刹那中断尽成为身之恶取处者— —一切以散乱心所摄如猿猴般蹦跳等以及以身粗重而 心不悦意对行善不堪能,也就是在阿赖耶上存在的身心 不调柔的恶取处之习气得以清净,这是第一种功德。 ②身心恒常以轻安充满,这是第二种功德。 以上两种功德如染衣房对布等以种种染汁浆洗,如 是以寂止水清净身体的不堪能,令身心周遍轻安之乐。 ③对经藏等圣法并非某些了知、某些不知,而是对 于一切圣教的所诠义,内心明了恒时不断,这是第三种
教授品第十五
67
功德。 ④获得圣者地的前相,如体内不生虫等、梦中沐浴、 得佛授记等,获得如《十地经》所说各种得地的梦兆, 此等前相不必刻意追求即能见到,这是第四种功德。 以上二者是以胜观所生的相兆。 ⑤为了圆满证悟究竟法身、清净所断二障,具慧者 于入定、出定恒时受持究竟断证之因,这是第五种功德。 此者寂止与胜观共同角度的相兆。 在坚慧论师的大疏中,则是①断除身心之恶取处, ②、③身体充满轻安之乐与内心周遍轻安之乐二者分开 表述,④、⑤不间断正法光明与见知真相,以此五者宣 说了五种功德,又说“受持圆满法身获得清净之因”是 能受持。此处是按照《摄大乘论》中所说宣说了五种功 德。教授品从开始到此处宣说五功德以上,宣说的是凡 夫位菩萨于胜解行地所获得的证法与功德。 己三、由此行道之相 唐译: 尔时此菩萨,次第得定心, 唯见意言故,不见一切义。 为长法明故,坚固精进起,
68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中)
法明增长已,通达唯心住。 诸义悉是光,由见唯心故, 得断所执乱,是则住于忍。 所执乱虽断,尚余能执故, 断此复速证,无间三摩提。 略释:尔时菩萨次第而得定心,以不见自相总相所 摄的一切义唯见意言,即是菩萨煖位;为了增长法明故, 发起坚固精进,如是法明已得增长通达唯心而安住,即 是菩萨顶位;此中菩萨若见一切义全是心光,由见万法 唯心故,得以断除所执散乱,即是安住菩萨忍位;如是 所执散乱虽断尚余能执散乱故,为断除此能执散乱,进 而速证无间三摩地。 唐译: 远离彼二执,出世间无上, 无分别离垢,此智此时得, 此即是转依,以得初地故, 后经无量劫,依净方圆满。 略释:尔时远离能取所取的执著,超出世间得无上 智慧,以能所二取分别无有故,是无分别;以息灭见道 所断烦恼故,是离垢;菩萨尔时远尘离垢得法眼净。此 离垢即是菩萨转依位,因为已得初地故。此依是在胜解
教授品第十五
69
行地经历无量劫方得清净圆满。 唐译: 尔时通法界,他自心平等, 平等有五种,五无差别故。 略释:尔时菩萨通达平等法界,由此能观他身即是 自身,亦得心平等。问:此时得几种心平等?答:平等 有五种,五无差别故。①无我平等,即于自他相续不见 有我,无差别故;②有苦平等,即于自他相续所有诸苦, 无差别故;③所作平等,即于自他相续欲作断苦,无差 别故;④不求平等,即于自他所作不求回报,无差别故; ⑤同得平等,与其他菩萨所得相同我亦得此,无差别故。 藏译: 由同彼成立,菩萨以等引, 意所诠之外,终未见诸境。 当增法现故,普发坚精进, 由增长法现,转住于唯心。 由是诸现境,成于心极现, 尔时彼所取,当断除掉举。 由是彼仅是,能取之掉举, 身尔时速得,无间三摩地。 如此彼无间,断能取掉举,
70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中)
此等如次第,当知为煖等。 在资粮道获得特殊的寂止与胜观后,彼菩萨专一安 住于等持中,获得意言或分别念之外不见“离心别有一 切外境义”的煖位明得定。为了由明得定进证明增定, 坚固菩萨精勤,即是顶位明显增长或明增定。如是发起 精进后,证法煖相得到广大增长,远离外境等自相法, 安住于唯识中。如何安住唯识呢?对外色等一切显现, 如于梦境中知梦一样,彼等法皆由自心显现,此外无有 自相的外境法存在。彼时断除缘色等外境法的散乱,不 再显现。尔后彼瑜伽士仅剩执心还有之分别或散乱尚未 断除,此时处在忍位趣入真如一方定(印顺定)时。若 想:彼时既无所取法,如何有能取法呢?如是思维,则 彼二者速能平等证悟,无间相邻与见道,即是世第一法 位所谓的无间定之时。什么是“无间”呢?如是于通达 无有能取的忍位后,断除能取之散乱后无间能入初地, 故称世第一法位是无间定。以上所说依照次第,应知是 煖位等四加行道。 藏译: 由是彼无上,出世之智慧, 无分别无垢,得远离二取。 彼之转依已,许是为初地,
教授品第十五
71
此以阿僧劫,成究竟清净。 以下宣说世第一法位后无间获得见道。入世第一法 位的菩萨将获得超胜声缘的无上出世间智慧,见三轮无 分别,断除见道所断烦恼故无垢,得远离能所二取。经 云:“于法得无尘无垢之法眼。”断除能所二取故无尘, 断除见道所断故无垢;或者忍是无尘,因为是烦恼障、 所知障的对治无间道,智是解脱道,故称无垢;所谓“于 法”者,即于一切诸法的法性真如如实见之眼或智慧眼。 如是产生无分别智慧是菩萨阿赖耶的转依,亦即承许为 圣者初地。初地须经历多长时间才能获得呢?如是转依 一地者于胜解行地经一大阿僧祇劫,行持无量菩萨行而 得圣者地,此后轮回过失根本不会产生,故是极为清净。 藏译: 法界平等性,由证彼尔得, 常于诸有情,得同我之心。 于有情无我,若以及所为, 不求报心等,是佛子同他。 得地的功德差别。在法界中,凡夫法与圣人法等一 切诸法无有差别,现量证悟此平等性,由此亦证得五种 平等。即证悟一切有情无我平等;以愚痴而受的痛苦等 一切有情苦均是平等应断之事;彼等有情皆平等应断业
72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中)
惑;如同令自己入道获得灭谛是自利无有求报恩心,如 是把其他有情安置于灭、道,利他如利己,对彼有情也 无有希求报恩之心;此佛子内心得如是平等,与得圣地 的其他佛子断证功德平等或相同。 唐译: 诸行虚分别,净智了无二, 解脱见所灭,如是说见道。 略释: 此中菩萨于三界诸行唯一见是虚妄分别,以极清净 出世间智慧了达无有能所二取,解脱见道所断烦恼,如 是说名菩萨初得见道。 藏译: 三界诸有为,非清净遍计, 智慧极清净,以无二义见, 彼等无之体,由见脱所断, 尔时见之道,定说所谓得。 如是已说趣入他利之方便,再说证悟智慧之差别。 得初地菩萨,于欲界色界的五蕴与无色界的四蕴等 三界一切有为法,唯一见是众生各自相续中的虚妄心与 心所,除心与心所外更无余法,在后得位以世间清净智 慧照见唯识,如《十地经》云:“嗟!诸佛子,三界唯
教授品第十五
73
识。” 以何种智慧见呢?以无分别智慧障碍极清净、无能 所二取而见。因为以入定无分别智慧对自、他、唯识均 不得,彼者如虚空般虽然清净无有二取,然以无二义故 由后得智慧了知除心以外无有余法,见彼心显现种种 法,如梦如幻般之显现,得见道菩萨现量证悟无有二取 的本体圆成实,因此解脱一切见所断障碍,彼时决定可 说已获得见道。 唐译: 无体及似体,自性合三空, 于此三空解,此说名解空。 应知缘无相,悉尽诸分别, 此中无愿缘,不真分别尽。 略释:菩萨见道时了达无体空、似体空与自性空共 三种空性,以此说菩萨解空。无体空即遍计所执性,以 彼相无体故;似体空即依他起性,其相无有如遍计所执 之体故;自性空即圆成实性,以彼自性空为其自体故。 应知菩萨缘无相等持,灭尽诸分别相,此中无有可希愿 的所缘,虚妄分别心已得无尽。 藏译: 知无之空性,如是知有空,
74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中)
以及自性空,是所谓知空; 无相诸分别,所谓清净尽; 成无愿之彼,非清净遍计。 另外,可说得见道者了知三种空性,即依后得清净 世间智慧或依辨认所知法的智慧了知遍计所执如同绳 蛇无有之空性;同样,了知依他起虽不象凡夫假立之法 相般成立然有现基依他起相之空性;了知圆成实本离二 取故自性即是空性,因此称彼见道者了知空性,如是三 等持中的空性等持宣说后,无相等持之基或境者,是从 色法乃至涅槃之间一切诸法此者彼者的诸分别相真实 灭尽,名为灭谛,《俱舍摄要论》亦云:“灭谛之体相 者,于何处灭?真如之中;以何者灭?道谛;息灭何者? 诸分别念。”无愿等持之基或境者,即是虚妄分别—— 不清净依他起,彼虚妄分别心是烦恼障、所知障种子的 依处,也是生老等种种痛苦之因,故不是所愿之境。 唐译: 此时所得法,一切菩提分, 应知彼菩萨,同得如见道。 略释:此时所得四念处等一切菩提分法,应知彼菩 萨得见道时亦同时得此法。 藏译:
教授品第十五
75
佛子菩提分,一切种种相, 恒常与见道,许是共同得。 佛子随菩提分之四念处等三十七菩提分的一切种 种相,恒常是不分离,承许与忍智十六刹那自性之见道 同时获得,当获得出世间的最初无漏道时,成熟清净往 昔在胜解行地所修持的四念处等诸法,也能现前此后所 修的诸上上道的一切功用。 唐译: 觉世唯诸行,无我唯苦着, 无义自我灭,大义依大我。 略释:此菩萨觉知一切世间唯是诸行实无有我,众 生妄计只是执著痛苦。此中菩萨断除无义我见,依于大 我见作利益一切众生事之大义。 唐译: 无我复我见,无苦亦极苦, 益彼不求报,以利自我故。 略释:此中诸菩萨无有自身的无义我见,然有他身 的大义我见;无有自身所起诸苦,然有他身所起诸苦。 菩萨如是无有望报之心,故利益众生不求回报。何以如 是呢?因为菩萨利益众生时即是利益自我故,别无他 求。
76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中)
唐译: 自脱心最上,他缚即坚广, 苦边不可尽,如是应勤作。 略释:菩萨由自断除见道所断烦恼,故自心解脱; 此解脱由无上乘故是为最上,然由一切众生相续所起烦 恼,故为他苦所缚,即是坚固广大。以众生界无边犹如 虚空故苦边不可穷尽。以众生如是痛苦无尽,菩萨应为 众生断苦而精勤不息。
唐译: 自苦不自忍,岂忍他诸苦, 此生及穷生,翻彼谓菩萨。 略释:众生对于自身的痛苦尚且不能自忍,岂能安 忍他身诸苦?更何况一期生苦乃至穷生死际不可思议 之苦?然菩萨与彼相反,悉能安然忍受,由此而说彼者 为菩萨。 唐译: 于他行等爱,利彼不退转, 希有非希有,他利自利故。 略释:菩萨对于一切众生之行平等爱心无有差别,
教授品第十五
77
利益之心无有退转,此种不退转事在世间可称希有,然 此希有也不算希有,何以故?因为他人得益即是菩萨自 己得益故。 赞叹一地菩萨的希有功德,宣说如颂: 但凡慧摄诸有情,无我知唯是大苦, 由断无义自我见,得到大我见大义, 此无我见见为我,于无苦成为极苦, 于自如何行自利,于善利他不望报, 由胜解脱解脱心,难忍之缚久远缚, 究竟痛苦未见亦,极度加行亦作也, 不想一生自之苦,尚不能载更何况, 一切轮回诸苦聚,菩萨较彼成相反, 佛子于诸有情喜,但凡慈心行不退, 彼于轮回极希有,自他等故非如彼。 菩萨以智慧了知一切众生二我虽空但仅以无明产 生行等缘起生的依他起有为法,通达虽无感受者然仅仅 以业惑使果报三种痛苦的自性增广,断除无义迷乱自性 的我见、以自他平等的自性大我见能对无量有情成办广 大利乐的大义的菩萨,虽无我执见然把其他有情视为 我,也就是说,自己虽然现证二我无有实性,但未如是 证悟的诸有情以自现迷乱执二我为实有而感受种种痛
78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中)
苦,菩萨把众生的痛苦执为我所,为了遣除迷乱如梦境 般的痛苦,尽未来际不会舍弃精勤,是故自己从有漏法 中解脱故远离痛苦,然以其他有情的痛苦而极苦,如同 爱子得病的母亲,亲自承当起遣除一切有情的痛苦,因 为得地后自己远离五种怖畏,故于随他人痛苦不生厌 倦,五种怖畏是:无有生活来源的怖畏;无有赞叹等名 声的怖畏;以眷属邪行的怖畏;堕入恶趣的怖畏;死亡 的怖畏。此五种怖畏(得地菩萨)均彻底超越。 依靠属于殊胜解脱的殊胜大乘证悟的一地智慧,彼 心于见断障碍中得到解脱,然以发誓承当利他的重任, 与无量有情平等,故是无尽。由尽未来际不舍弃发誓承 当,故时间再漫长亦不得边际之久远束缚后,虽然何时 也不见一切有情痛苦穷尽的边际,但为断除彼等的痛 苦,乃至痛苦边际之间,诚心极度加行或精勤,所以投 生轮回中自己勤行波罗蜜多,且亲自去做安置他人于波 罗蜜多的事业,故极为希奇。因为在世间,何须说许多 世间人能于无量生世中如是行持,即便自己一生的痛苦 也不能接受或承当,如是对自己的痛苦尚无安忍力,何 况尽世间界安住期间将一切痛苦无余总集(于一身), 又怎能真实承受呢?彼等内心一刹那也未曾思维过。诸 菩萨恰恰相反,虽不必为自利承受痛苦,然为利益有情
教授品第十五
79
具有承受无量痛苦的安忍力,因此诸佛子从内心深处对 无量有情具有欢喜与慈爱,为利益彼等精勤或加行,对 他人的邪行等不生厌倦,此者于三有界中极其希有,然 因获得自己与一切有情平等性也不为希奇,如同为自己 作自利并不为希奇一样。 唐译: 余地说修道,二智勤修习, 无分别建立,净法及众生。 修位二僧祇,最后得受职, 入彼金刚定,破诸分别尽。 转依究竟净,成就一切种, 住此所作事,但为利群生。 略释: 一地之后的其余二至十地说是修道,彼等诸地修习 何者呢?答:二智勤修习,二种智慧即无分别智与如所 建立智。其中无分别智即出世智,如所建立智即后得清 净世间智。问:此二智慧有何作用?答:以无分别智慧 成熟佛法,以如所建立智成熟众生。 此后在修道位经历第二、第三阿僧祇劫,最后至十 地究竟得受职灌顶。受职后入金刚喻定,断尽一切分别。 问:由何义名为金刚喻定?答:由此定能破分别随眠,
80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中)
故名金刚喻定。因为永离一切烦恼障与所知障,故成就 一切种智。安住此无学位中,乃至穷众生生死际,示现 成道以及示现涅槃。问:此事何所为?答:但为利群生。 即如是所作唯一只为利益一切众生也。 宣说修道与究竟道者,如颂云(藏译): 由彼诸余地,于此修道中, 修二种智慧,故极作加行。 彼无分别智,作修习佛法, 如是安立他,成熟诸有情。 二僧祇圆满,修道之究竟。 由修道最后,菩萨得灌顶, 金刚喻禅定,得分别不坏。 由转依究竟,无一切障垢, 任何利生故,能作极成办, 得一切种智,无上之果位。 得一地后,彼菩萨于二至十地之间的九地是修道, 以修习入定根本智与后得清净世间智二种智慧故,净除 烦恼障与所知障,此亦,无分别智慧能清净成就十力、 四无畏等如来诸法的违品,故能成熟自己;此外的后得 智慧能如实安立十地之体相及功德等诸尽所有法,以此 能成熟诸有情,示现成就正等觉以及为一切有情广转妙
教授品第十五
81
法轮。再经两大阿僧祇劫的圆满修持,能究竟圆满修道, 当到达十地究竟时,即是修道之究竟。从二至七地之间 可称为有勤修道,此间须延置一大阿僧祇劫;从八至十 地之间,可称为无勤修道,此间须延置一大阿僧祇劫。 在获得修道的最后十地后,彼菩萨蒙十方如来放大 光明赐予大法王补处灌顶,以此获得以执相分别念不能 摧毁的金刚喻定,就连二取显现的细微习气也得以根 除,故由远离二障及习气的究竟转依,无有一切障碍的 大断;安住十一无学地中为一切有情乃至虚空界之间广 作利益、示现种种事业之大事业或一切有情中殊胜的大 悲;于一刹那间无碍现见一切所知法的大证,如是能得 具足此三大的无上果位。 己四、宣说教授与随示的殊胜功德 唐译: 牟尼尊难见,常见得大义, 以闻无等法,净信资养心。 若于教授中,法门如欲住, 如人拔险难,佛劝亦如是。 世间极净眼,胜觉无分别, 譬如大日出,除幽朗世间。
82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中)
佛子善集满,成就极广定, 恒受尊教授,能穷功德海。 略释:相续不清净的众生极难亲见佛陀世尊,而菩 萨则因大教授,常得现前见佛而得大义利,因为常闻无 等正法,常起极深净信而资养心地。 如果菩萨于教授时中或于如来法门内心想安住,则 如有人堕在深坑有能捉发悬掷高岸,如是诸佛见彼菩萨 乐住于寂灭深坑,以强力安置彼于佛果高岸。 其后若菩萨得成佛果,则永远息灭一切世间法而得 最极清净之眼,尔时名为得无分别胜觉,譬如日轮大出, 能破幽暗朗照世间。 如是佛子恒常积善根故,相续中善根充满,于诸佛 世尊前恒时领受教授的菩萨成就具胜观的极广大三摩 地后,能行于一切功德海之彼岸——佛果之中。 藏译: 如是常见难见佛,由无等闻生信力, 以彼恒常心满足,如是岂不成大义。 于法门中清净住,如来常作亲教授, 如导由过失稠林,以相引至菩提中。 如教授品中所说一般,如是积累资粮,相续不清净 的有情极难见到的能仁如来能恒时面见,并于佛前如是
教授品第十五
83
闻受无等大乘教法,也就是说,由如理听闻大乘教授所 生的清净信心自然恒时充满相续的菩萨怎能说宣说教 授与随示不具大义呢?因为无疑彼无须精勤便能获得 大菩提,故无有较此更具大义者。 对于安住如是三摩地法门者,诸善逝恒常现量传授 教言,如陷泥沼和污水中不能自拔者,力士强力抓其头 发轻易掷于岸上,依善逝的加持和宣说教授,将彼补特 伽罗从罪恶深渊的轮回中以大悲威力引度至于无上菩 提的果位。 藏译: 诸佛恒善称,自利清净行; 诃斥诸邪行,持止观胜者; 凡所破所依,佛说大瑜伽; 顺间断诸法,佛如理此说。 所谓教授与随示的差别,对于成为所断断除、所得 证得的方便之关要的殊胜窍诀新说的即是教授,此亦, 如来的教法即是了知所化的界、根、意乐后相应而作宣 说,故定能成办有义;所谓随示,即已得教授后,为再 三熟谙其义而反复系统地随示教义。因此,对诸菩萨恒 时自利或所修之义——行持禁恶行戒、摄善法戒、饶益 有情之殊胜戒学,诸佛宣说:“善男子,如是善哉!”
84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中)
赞叹其功德并加勉励,对失坏戒律的邪行者说彼过失而 作呵斥。心不动安住于殊胜的三摩地学处,行持辨别所 知的殊胜智慧学处。胜解行地菩萨在诸佛面前如理听闻 教授时,佛宣说等持与智慧的违品、应断的过失与应依 止的顺道功德,并且宣说佛教之中能使寂止寂止与胜观 瑜伽广泛增长的顺缘法及其障碍法,如是与殊胜戒律、 等持、智慧学处的本体以及彼等的违品,相应的诸法, 无颠倒而宣说,听闻教授与随示的菩萨修习三学并断除 其违品、依止相应的诸法、获得广大的止观瑜伽后,便 能得地。 藏译: 以见彼极净,无分别菩提, 映覆诸世间,虽无明暗大, 亦得尽消除,由是如大日, 出生于东方,为有情道炬。 如是恒常积善满,从佛恒得大教授, 菩萨胜心广大定,得已究竟功德海。 以智慧见诸烦恼障清净。由无分别自性成为三轮分 别所知障对治的殊胜菩提道,以出世间能映蔽一切声闻
教授品第十五
85
缘觉与世间,获得断除烦恼障、所知障大黑暗的妙力后, 犹如灿烂日轮冉冉升起,普照一切众生,世间日轮不能 照明为他物所遮蔽的黑洞,但此佛日传讲佛法能断除众 生的无明黑暗,故为前所未有的大日轮或如升起能普照 十方世界的大日,于此世间光明赫奕。如是恒常积累二 资善根,故如大海为江河所充满般,自相续极为盈满, 于真实能仁正等觉前恒时接受广大教授的菩萨,具胜观 之心的三摩地广阔获得后,从一地至佛地之间,趣入无 量功德之海的彼岸。 《大乘庄严经论·教授品第十五》释竟
86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中)
总摄云:众多净信解,求法及说法,如是而随 修,净教授随示。 如是于此宣说第五义庄严——随菩提分之本 体,首先发起广大净信寻求深广诸经论之文词以及 彼所宣说的内容,求法后为人传讲,对法的意义实 修而修行,使修法增胜之因即是领受教授与随示, 方可趣入圣地。此等五品乃是菩提分法,实是具方 便及波罗蜜多、供养、依止、四无量及菩提分诸品 的总纲,是故总标于此处。 丁二、真实随菩提分品分六:一、何者能摄具方便 品;二、以此方便所摄波罗蜜多及四摄品;三、供养、 依止、四无量品;四、随菩提分品;五、于彼能依功德 品;六、行持彼者及地之分位即究竟地品
业伴品第十六 戊一、何者能摄具方便品分二:一、方便所摄之业; 二、能摄之三种方便 己一、方便所摄之业
业伴品第十六
87
唐译: 譬如大地种,任持四种物, 如是三种业,建立一切善。 略释:此偈显示菩萨集起业方便。譬如大地可以任 持大海、诸山、草木、众生四物,如是以身、口、意三 业能聚集一切诸善——布施等波罗蜜多以及一切菩提 分法。 藏译: 如是稠林及,有情以及山, 及诸河所依,一切皆大地。 如是诸智者,彼三业一切, 于布施等中,说作是善依。 譬如森林、一切士夫、诸山与诸河的所依何时何地 都是大地,坚固外境的诸山、森林、江河等以及动摇有 情世界的一切有情皆依大地而存在,如是智者诸菩萨的 身、语、意三业也于一切时中,布施等与三十七菩提分 等,总之一切善业不依三门的丝毫也无有,故一切善法 的依处说是三门之业。
88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中)
己二、能摄三种方便分三:一、无厌;二、断除小 乘作意;三、无分别智慧 庚一、无厌 唐译: 难行业能行,应形无量劫, 身口心自性,拔彼不退转。 略释:此偈显示菩萨救他业方便。为了救护众生, 菩萨于诸多难行之业均能力行,在无量世界经历无量劫 数应形化现作种种的难行事业,虽然如是为救拔众生处 处久受勤苦,但菩萨身口意三业的自性终无退转。 藏译: 极难行之业,种种之体别, 以多劫究竟,具正精进者, 诸佛子等以,身语意自性, 诸业于此中,无成厌离心。 极难行之业——布施身体与受用、成办有情利益、 忍受眷属的邪行等种种业的本体可分为无量,此亦,在 多劫之中方能究竟须修持三大阿僧祇劫故长远披精进
业伴品第十六
89
大铠甲的诸佛子,于此轮回之中,虽然行持身、语、意 自性的种种业,但其内心不生丝毫疲厌,因为依靠种性 力以及对诸善法串习之因,一切时中不但不生怯弱、疲 厌,反如添薪柴之烈火,三门自然趣入于福德与智慧的 善根聚,并且无有厌足。由此宣说了拔除疲厌。 庚二、断除小乘作意 唐译: 如人怖四害,深防为自身, 菩萨畏二乘,护业亦如是。 略释:此偈显示菩萨自护业方便。如人怖畏毒物、 刀杖、霹雳、怨敌四害,为了利益自身而谨慎防护,如 是菩萨畏惧二乘发心,深自防护自己的三门诸业。为何 如是呢?因为发小乘心断大乘种性如刀杖、令未发起的 大乘善根不能发起如毒物、已发起的大乘善根复令息灭 如霹雳以及是得佛果之能障如怨敌故。 藏译: 如欲自利者,自于彼遮除,
90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中)
即毒和刀杖,霹雳及敌人; 如是佛子亦,遮除二劣乘; 三业之自性,是为作遮除。 如同欲求自利的诸士夫为了防护自身,不食剧毒, 于利刃、雷击、敌众中不愿接触而避开一般,同样,诸 佛子也于彼劣乘声闻缘觉二者之中,将自己身语意的自 性作遮除,一切三门之业都不为趋入小乘之果。何以如 此呢?小乘自利的作意强,故舍弃了对有情的悲心,没 有圆满证悟所知真如的二种无我空性智慧,因此,小乘 与无上菩提道相违故,趣入彼道乃是大乘的险地。 庚三、无分别智慧 唐译: 作者业所作,三轮不分别, 得度净业海,功德无有边。 略释:此偈显示菩萨清净业方便。菩萨于作者、业、 所作三轮由见彼不可得故,三轮不分别而得清净,由三 轮清净故业得清净,以此度越业海到达彼岸,功德无有
业伴品第十六
91
边际。 藏译: 恒常无分别,非作者非业, 及业之所作,于三相不见, 由是为持彼,清净之方便, 以无边净业,行于彼究竟。 诸菩萨以恒时证悟二种无我的智慧了知所知的真 如,故对任何法均无有分别。此义如何?即对作善业的 作者及其业布施等也不分别,并对精勤布施等所作之三 轮不见有此等彼等之相,以自然修习三轮无缘之智慧 故,若具足如是的无分别智慧,则对诸有情的痛苦与邪 行以及长时等,何时也不生疲厌,证悟平等性后,对有 寂的功德与过患之相以及真实执有自他之相世间人相 续中有的平庸之想等,何时也不会产生,诸善根无有以 执相而迷乱的染污获得清净故,此无分别智慧乃是大乘 道无量方便法中的最关要之法。因此,此菩萨由真实受 持修持布施等一切道法之方便——无分别智慧的缘故, 三门无论行持何种善业均能成为清净,并且趣入无量功
92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中)
德的彼岸,即是获得正觉。令布施等无量广大以及甚深 法能清净的,即是无分别智慧波罗蜜多,故(唯有)以 彼所摄的布施等,方能得到出世波罗蜜多之名。不必说 世间,即便声闻缘觉也无有如是的智慧。若以窍诀归摄 此方便品的内容,则如遍知龙钦巴所云:“一切善根若 依三殊胜摄持,则能成为大乘之道。”即可归摄于此句 之中。若具足“加行殊胜之发心、正行殊胜之无缘、后 行殊胜之回向”此三法,则能于大乘道不生疲厌、断除 小乘作意且以无分别智慧摄持此三的内容均已含摄,菩 萨布施等三门一切善道若以此要诀摄持,便可成为大乘 之道。 《大乘庄严经论·业伴品第十六》释竟
度摄品第十七
93
度摄品第十七 之一 戊二、以此方便所摄波罗蜜多及四摄品分三:一、 使自己圆满如来诸功德的六度;二、成熟其他有情的四 摄法;三、彼二者之摄义 己一、使自己圆满如来诸功德的六度分二:一、总 标略说;二、其义广说 庚一、总标略说 数 相 次第 名,修习 差别 摄, 1
2
3
4
5
6
7
治障 德 互显,度十义应知。 8
9
10
一切大乘法的修持若作归摄,可摄于此六种波罗蜜 多之中,故道的正行仅仅如此,彼在四摄、供养、依止、 四无量、菩提分等各个不同的阶段,依于不同的修持之 名与不同之相而开成无量法门,因此首先宣说六波罗蜜 多,彼者分十:①六波罗蜜多的数目决定;②六波罗蜜 多各个的体相;③彼等的次第;④布施等各个词释;⑤ 对波罗蜜多如何修习之相;⑥六波罗蜜多彼等之内分
94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中)
类;⑦一切善法归摄于六波罗蜜多之中;⑧断除六波罗 蜜多的违品;⑨六波罗蜜多的功德;⑩诸波罗蜜多中每 一度均可含摄他度故互相决定。 庚二、其义广说(依略说次第)分十:一、六波罗 蜜多的数目决定;二、六波罗蜜多各个的体相;三、彼 等的次第;四、布施等各个词释;五、对波罗蜜多如何 修习之相;六、六波罗蜜多彼等之内分类;七、一切善 法归摄于六波罗蜜多中;八、断除六波罗蜜多的违品; 九、六波罗蜜多的功德;十、诸波罗蜜多中每一度均可 含摄他度故互相决定 辛一、六波罗蜜多的数目决定 宣说数目决定的四种根据。 唐译: 资生身眷属,发起初四成, 第五惑不染,第六业不倒。 施彼及不恼,忍恼是利他, 有因及心住,解脱是自利。 不乏亦不恼,忍恼及不退, 归向与善说,利他即自成。 不染及极敬,不退有二种,
度摄品第十七
95
亦二无分别,具摄大乘因。 不着及不乱,不舍亦增进, 净惑及智障,是道皆悉摄。 为摄三学故,说度有六种, 初三二初一,后二二一三。 略释: 藏译: 受用身眷属邪行,彼四圆满增上生, 常不行于烦恼方,于诸所作无颠倒。 其一,为成办增上生与决定胜二种功德而宣说六波 罗蜜多者。①以布施在流转轮回的诸生世中一切资具圆 满;②以持戒人天所依之身圆满;③以安忍眷属圆满; ④以精进所作圆满。此四者为增上生。⑤以静虑调伏自 相续故恒时压伏烦恼,故不随转于烦恼;⑥以智慧通达 总的取舍以及四谛、波罗蜜多的违品与对治故,能无倒 趣入轮涅诸事。此二者为决定胜。因此彼六不必再多, 若少则不能归摄,故安立波罗蜜多的数目为六。 藏译: 精勤利有情,施不害忍作, 住解脱所依,行一切自利。
96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中)
令不穷不害,忍害行不退, 令喜善说故,利他即自利。 如是其二,为成办自他二利而安立六波罗蜜多者。 如果从自利角度而言,菩萨为利有情精进之时,以布施 他人而作饶益;以持戒不害他命;以不取不与取物等对 人不作损害;他人作损害然不报复而以安忍作利益;解 脱的所依——静虑,比如心若入定则决定见真实义,能 令解脱即是智慧。颂词中的“所依”是彼二者的所依— —精进,因为精进之后则心能入定而修持胜观。此三者 是行持一切自利。如是成办他利有三,成办自利有三, 共安立为六。 又诸菩萨不顾自利主要行持利他,故以六波罗蜜多 修持他利者,即是以布施诸贫穷者给予所须之物,由此 令诸有情受用不缺;以持戒对一切有情不作损害;以安 忍对损害自己的有情不生嗔心并且忍受;以精进于行利 他不生疲厌;以静虑隐蔽之事能现量了知,显示神变, 令诸有情生信并且欢喜;以智慧能善说圣法故成办他 利。修持他利即是成办殊胜自利,因为纵然唯一对自利 努力精勤亦不能获得大菩提,而精勤利他暂时也可自然 成办自利,究竟能使自己获得无上菩提,因此依靠六度
度摄品第十七
97
能任运产生自他二利。 藏译: 于受用不乐,恭敬二不退, 瑜伽无分别,大乘尽是此。 其三,一切大乘菩萨的行为均可摄于六波罗蜜多中 之数目决定。对外之五欲受用与内之任何一事,不乐无 贪且对人无有任何不发放的布施。于戒学起极恭敬心, 即便细微恶作罪也不沾染。对于有情所作的损害与苦行 二者不生疲厌,即是安忍与精进,也就是说,依靠安忍 有情所作的损害以及各种苦行都极安忍,以精进饶益一 切有情,一切难行均能行持不生疲厌并且精勤无量,或 者对积累福慧二资不生疲厌,即是安忍与精进,因为以 安忍断除违品、以精进趣入对治故。以静虑安住于一缘 专注安住的殊胜瑜伽,以及以智慧对任何相均无有分 别,二者是寂止与胜观。因此,归摄一切大乘义仅此六 波罗蜜多,无有不摄于此中者。 藏译: 于境无贪道,禁贪散乱道, 不舍他有情,增及诸障净。 由作于三学,佛正说六度,
98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中)
以初三后二,二学一连三。 其四,若以殊胜三学而言(决定波罗蜜多的数目), 对五欲境不贪著之道,即是布施,因为普施一切所有。 严禁于得彼贪欲境后令心散乱之道,即是持戒波罗蜜 多,由此以世间琐事而各种散乱能禁止不入。以有情虽 作颠倒行为和各种损害然不舍弃彼者之道,即是安忍。 使善根不断增上之道即是精进。静虑与智慧是清净罪障 之道,因为以静虑清净烦恼障,以智慧主要清净所知障, 或者静虑是二障压伏之道,智慧是二障根除之道,如是 已宣说彼六道按三学角度佛真实宣说六波罗蜜多,其义 如何呢?初三者——布施、持戒、安忍即是戒律学处, 因为不贪之布施道即是持戒之因,禁止之道即是戒律学 处的本体,不舍弃之道安忍是助伴(眷属),若具此三, 则能受持净戒。以静虑与智慧二者显示二学,也就是说, 静虑即是殊胜定学,智慧即是殊胜慧学。所谓一即精进, 归属于三学,因为彼等五种波罗蜜多应以恭敬加行、恒 常加行之精进修持,故于彼等发起精进者可归属于三学 之中。 以上即是波罗蜜多数目的安立。
度摄品第十七
99
辛二、六波罗蜜多各个的体相 藏译: 坏施之障分,具无分别智, 令诸愿圆满,成熟有情三。 坏戒之障分,具无分别智, 令诸愿圆满,成熟有情三。 坏忍之障分,具无分别智, 令诸愿圆满,成熟有情三。 坏精进障分,具无分别智, 令诸愿圆满,成熟有情三。 坏定之障分,具无分别智, 令诸愿圆满,成熟有情三。 坏慧之障分,具无分别智, 令诸愿圆满,成熟有情三。 每一度均有四相,其义如何呢? 以布施而言,坏障分悭吝,即离悭吝是彼发心;具 足助伴三轮无分别智慧,由证人法无我故不见施者、施 物、受者的自性;以布施令受者的一切所愿圆满;布施 的作用,以布施摄受有情后,随顺彼等各自的种性于声 闻、缘觉、大乘道中令得成熟,究竟安置于三乘果位。
100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中)
如是布施具有四相。 同样,坏持戒的障分破戒;具足无分别智慧摄持之 助伴,不见能持、所持、持戒三轮;以持戒对有情无害 心及伤害之加行,令彼等所愿圆满;以持戒令有情满愿 而摄受,先安置于戒律中,后令于三乘中成熟。 坏安忍的障分嗔恚;具足助伴能忍、所忍、安忍三 轮不缘的无分别智慧;以作损害时不还报故,令彼所愿 圆满;以安忍安置有情于三乘中而作成熟。 坏精进的障分懈怠;具足助伴精进者、所精进、精 进三轮不缘的无分别智慧;有情作业作其助伴而成办他 利故,令彼所愿圆满;以精进安置有情于三乘中而作成 熟。 坏静虑的障分散乱;具足助伴能修、所修、静虑三 轮不缘的无分别智慧;以神变、神通令有情的所愿圆满; 以静虑安置有情于三乘中而作成熟。 坏智慧的障分我见等邪慧(愚痴);具足助伴士夫、 智慧、修持三轮不缘的无分别智慧;以断疑令有情的所 愿圆满;一切有情以三乘法得三种成熟。 唐译: 分别六度体,一一有四相, 治障及合智,满愿亦成生。 略释:六度的体相一一均有四相,即是①治障;②
度摄品第十七
101
合智;③满愿;④成生。 ①治障:即布施等六度依次对治悭贪、破戒、嗔恚、 懈怠、散乱与愚痴。 ②合智:即六度均以无分别智慧摄持而共行。 ③满愿:即布施对求财者随其所欲而作施舍;持戒 对求戒者随其所欲以身口意护持而教授;安忍对悔过者 给予欢喜;精进对作业者随顺帮助;静虑对修定者随欲 传授三摩地教言;智慧对有疑者随欲断疑。 ④成生:即先以布施摄受,后以三乘法随顺根机而 作成熟,依此类知,其余度也是先安立于戒等中,后以 三乘法而作成熟。 辛三、彼等的次第 藏译: 依于前生后,有劣及胜故, 粗及细之故,彼等说次第。 安立六度的次第有三种根据: 其一,依靠前前产生后后的次第。若对种种受用贪 著则不能舍家受持戒律,若无贪著则能作到。首先,不 贪著受用的布施即是持戒之因,故最先宣说;品行恶劣 者不能忍受谩骂等,而禁恶行者堪能,故安忍之因持戒 于布施后宣说;对寒热饥渴等苦不堪忍故不能发起精
102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中)
进,具安忍者能发起精进,故持戒后宣说安忍;具足行 善恒时精进,则能成办内心安住之静虑,故安忍后宣说 精进;若具有心得安住之三摩地,则可生起通达诸圣谛 的智慧,故精进后宣说静虑;如是静虑为因,见真谛的 智慧为果,故最后宣说智慧,彼等是按照由因果之理产 生的次第宣说的。 (其二,)又较后后前前为低劣,较前前后后为殊 胜,故先说劣者,后说殊胜者。即是世间虽有布施者, 但能严禁三门恶行者更为希有,故布施为下品,持戒为 上品。同样,虽严禁恶行,但他人损害较彼难忍;纵能 忍受,于善法恒时发起精进较其难行;虽具足些许精进, 但以等持调柔内心较其更难;内心虽成就四禅、四无色 界心,但证悟真谛的智慧较其更为稀有难得。易修者烦 恼粗重,难修者观待彼而言烦恼微薄、功德广大,故从 布施至智慧之间的次第如是而作安立。 (其三,)又以“粗及细之故”,诸粗相先说,诸 微细者后说,即诸粗相易入易行,诸微细者观待粗相而 言与前者相反。布施,从国王大臣等乃至仆人、下劣屠 夫之间均能随分趣入,故是易知易行,是粗相,持戒较 彼微细,安忍较彼更细,乃至智慧之间越来越微细,故 较前前,后后的自性微细。从布施乃至智慧之间,由易
度摄品第十七
103
行易入之粗者以及与彼相反的微细安立次第,如是而宣 说。 唐译: 前后及下上,粗细次第起, 如是说六度,不乱有三因。 略释:安立六波罗蜜多的次第有三种因,即①前后 因;②下上因;③粗细因。 ①前后因:即依于前前,后后得以生起,具体是: 由不顾资财故受持戒;行持戒后能起安忍;安忍后能起 精进;精进后能起静虑;静虑后能通达实相。 ②下上因:即前前为下、后后为上,布施较持戒为 劣,持戒较安忍为劣,乃至静虑较智慧为劣。 ③粗细因:即前前为粗、后后为细,粗者为施,细 者为戒,乃至粗者为定细者为智。为何名粗?由易趋入 易行持故。为何名细?由难趋入难行持故。 辛四、布施等各个词释 藏译: 作施舍贫者,得清凉忍忿, 胜加行持心,知胜义故说。 何故称为布施?梵语“檀那”,“檀”义为贫穷, “那”义为舍弃,故能舍贫穷名为布施,因为布施财物
104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中)
能使受施者今生舍弃贫穷,布施者则于他世能得广大财 富,故能舍弃贫穷。如是具戒者,梵语“尸罗”,“尸” 义为清凉,“罗”义为获得或取,故为获得清凉,若具 戒今生远离种种以贪著外境为因所生的王法制裁等各 种罪行的热恼,以及来世不堕恶趣,可得人天安乐以及 最终涅槃安乐的清凉。安忍,梵语“羼提”,“羼”义 为尽,“提”义为能作,能令自相续的嗔心穷尽,故名 为安忍,此处颂词中的“与”等是连词,易解故不解释, 他处也应如是了知。精进,梵语“毗梨耶”,“毗”义 为殊胜或最胜,“梨耶”义为加行(或精勤),能于殊 胜的出世间善法加行故,亦名胜加行。静虑,梵语“禅 那”,义即受持,能持心一境而不散乱,故名静虑。智 慧梵,语“般若”,(省略而言)“般”义为胜义,“若” 义为了知,故是了知胜义,此等解说是按照声明学梵文 归摄与补充的不共宣说方式而解释。彼等梵文若直接译 为藏文的“云巴”(布施)等共称译法,应知也具有如 此词释。 唐译: 除贫亦令凉,破嗔与建善, 心持及真解,是说六行义。 略释:能除贫穷故名施;能令清凉故名戒,由守持
度摄品第十七
105
净戒能息烦恼热故;能破嗔恚故名忍,由安忍能破除嗔 恚令彼穷尽故;能建善故名进,由精进力可成就善法故; 能持心故名定,由静虑摄心不乱故;能解真法故名慧, 由智慧了达胜义实相故。 辛五、对波罗蜜多如何修习之相 藏译: 一切修于事,及如是作意, 意乐与方便,自在说为依。 如何修持从布施到智慧之间的波罗蜜多法呢?一 切六波罗蜜多各自的修持方式有依止有事而修、依止作 意而修、依止意乐而修、依止方便而修、依止自在而修, 共五种。其义如何? (一)所谓有事,即义或事,依止布施等波罗蜜多 有事而修持者分四:依止因、依止报、依止发愿与依止 智慧力。 ①依菩萨种性力之因,无论受生于何处,不须他人 劝导,也能对修持布施等六波罗蜜多产生欢喜心。 ②由往昔对于修持波罗蜜多串习故,在其他生世中 得到自然趋入六波罗蜜多的身依。
106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中)
③无论生于何处,均发愿:“愿对身体受用能不贪 著而布施”等。以修持波罗蜜多的发愿力而修波罗蜜多。 ④以智慧分别观察,了知受用不坚实、无精华义后, 趋入布施等波罗蜜多,了知其功德而如理修行。 (二)依止作意修持,分四种作意: ①信解作意,即如宣说六波罗蜜多的大乘诸经中所 说,产生信心与胜解,能使波罗蜜多界得以增长。 ②味作意,即生起“往昔我所作布施等功德诚为善 妙”之想,如是观其功德,并且忆念往昔所作而令心生 喜。 ③随喜作意,即对十方世界所有修持布施等波罗蜜 多者如自己修持般生起欢喜而随喜。 ④希望作意,即愿未来自他无论生于何处均能如是 修持波罗蜜多,如是发愿对修持波罗蜜多生起欢喜心。 (三)依止意乐修持,分六:无厌或无满足意乐; 广大意乐;胜喜意乐;利益意乐;不染意乐;善净意乐。 ⑴无厌意乐可分四种,以布施为例,①于所施物无 厌者,即是对一有情为作利益并且成熟,以满恒河沙数 世界七宝布施一个有情,菩萨不会生起“我对彼已布施 如此之多,今已足矣”的想法;②于施身无厌意乐者,
度摄品第十七
107
每一刹那为一有情布施恒河沙数身体,也不会生起“我 已施身如此多数,今已足矣”的想法,净修无厌足意乐 而修行;③于时间无厌意乐者,为一有情如是布施身体 受用,乃至恒河沙数劫中,须臾也不间断,然不会产生 “如此多劫之中我均布施如是内外物,今已足矣”的想 法,反而生起不厌足意乐;④于有情无厌意乐者,如是 菩萨于恒河沙数劫中,为一有情布施满恒河沙数世界七 宝及以身命,为把有情安置于无上菩提而作成熟,如是 为二有情、三有情乃至尽有情界,同样安置于无上菩提 果位,纵然令一切有情皆成佛道,亦不生今已满足之心, 如是修心发起无厌足意乐,方能生起无有疲厌。 ⑵广大意乐者,如是于每刹那中无不修布施等波罗 蜜多乃至成就菩提藏果位间亦相续不断的意乐,为广大 意乐。 ⑶胜喜意乐者,如是以布施等摄受并得成熟的彼等 有情,生起“彼等有情实为我得无上菩提之助伴”的欢 喜心,如是彼所益有情却不能生如是的欢喜心,对彼有 情极为感恩并且欢喜。 ⑷胜利意乐者,菩萨如是饶益有情,不会生起我已 利益彼有情的想法,反而生起所利益有情于我饶益之
108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中)
心,若无利益对境的有情,我必不能圆满无上菩提的资 粮,利益彼等我方能得无上菩提果位,故彼有情于我作 大饶益,如是思维之故。 ⑸不染意乐者,菩萨虽对有情以布施等如是广作饶 益,然无求回报心,也无有对增上生异熟果的希求,为 利有情如此行持而不贪著自利。 ⑹善净意乐,菩萨作广大布施,并非自享其果,以 彼善根悉皆回向一切有情得无上菩提果位。 以上布施的六种意乐,持戒至智慧之间也可同样对 照。 三千大千世界满中大火,彼处无有水等一切安乐 具,即于彼地,非仅受一身之苦,而是如恒河沙数身; 非仅百劫千劫等可计数劫,而是如恒河沙数劫寿;非仅 以某一行为,而是以行住坐卧四威仪从一刹那持戒乃至 终成无上菩提正觉,虽圆满所有戒蕴,然彼菩萨不生“我 已圆满戒蕴今已满足”的想法,如是智慧亦可如是对照 无厌意乐。乃至广大意乐等,均与此上所述共同。 (四)依止方便修持者,从“无论行持何种波罗蜜 多均无对此者彼者的三轮所缘”的角度,宣说了三种方 便法,但实际以无分别智慧摄持,则能成就一切作意及
度摄品第十七
109
佛功德法并能清净故,称为方便法。 (五)依止自在修持者,在三清净地获得自在时, 能对诸波罗蜜多无勤任运行持,由此最终获得佛位身语 意圆满后,为利有情任运趣入六波罗蜜多,彼有身、行、 说法三种自在,即一于法报二身、二于化身、三于语言 宣说佛法,三者悉皆自在。 唐译: 物与思及心,方便并势力, 当知修六行,说有五依止。 略释:物即事,思即作意,心即意乐,势力即自在。 解释与藏译相同。 辛六、六波罗蜜多之内分类 诸波罗蜜多虽然分类无量,若归纳而分,每一波罗 蜜多均可分为自性等六种,各以二颂宣说,共十二颂。 藏译: 作施舍诸境,依于根本心, 圆满身和用,摄受二令圆, 彼相应无悭,施法财无畏, 由通解彼施,智者作净修。
110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中)
布施波罗蜜多的分类: ①布施的自性或本体者:对功德福田、利益福田、 痛苦福田,施予外内义或诸物,为本体或自性。 ②因或处者,依止无贪等三种善心。 ③果为获得圆满身及受用。 ④作用者,利人以及自己于他世得大受用,故能摄 受自他有情,以财施与法施圆满福慧。 ⑤具足者,彼布施与无有悭吝无二而具足。 ⑥分类者,无误宣说经典句义为法施,施舍内外物 为财施,于王难、盗贼、水火等灾难中救护为无畏施, 有此三种,如是了知布施的本体、因等,诸智者菩萨真 实而修持。 唐译: 施彼及共思,二成亦二摄, 具住不悭故,法财无畏三。 略释:布施波罗蜜多具有六义。 ①施彼:即布施自性,以己物施予受者为自性。 ②共思:即布施因,以无贪善根与思俱生为因。 ③二成:即布施果,以受用成就及身成就为果。所 谓身成就,如《五事经》所说,施食得五事,即得命、
度摄品第十七
111
得色、得力、得乐,得辨。 ④二摄:即布施业,以能圆满自他二摄及大菩提为 业。 ⑤具住不悭:即布施具足,以具足安住于不悭吝中 为具足。 ⑥法财无畏三:即布施分类,以法施、财施、无畏 施为分类。 藏译: 六支寂意持,善趣令作住, 所依寂无畏,功德聚相应, 世俗得法性,诸住戒中有, 由通解彼戒,智者作净修。 ⑴戒律的本体具有六种分支:①具足清净戒;②仪 轨圆满;③行境圆满;④严持别解脱戒;⑤于微细罪亦 生畏惧;⑥诸学处真实受持而学。彼者一者守护清净戒 律;二者如律使用法衣等,不为圣者所呵;三者远离妓 女、屠场、酒肆等非行境五处 7 ;四者按照出离心的戒 律;五者微细罪亦不染;六者圆满修学一切学处。
7
非行境五处:即杀生处、妓院、酒肆、王宫与屠户。
112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中)
⑵因,即以出离心摄持。 ⑶果,即能得善趣,能获取内心无悔、今生得安乐、 赐予成就内心自在的等持。 ⑷作用,即如大地为一切百谷之所依,成一切善法 之依处,能息烦恼热,今生断除罪过或报复等畏惧,他 世无有三恶趣的畏惧。 ⑸具足,即三门安住于善根的福资粮具足。 ⑹相应或分类,即于阿阇梨、堪布前经祈祷劝请受 别解脱戒,为世俗戒;禅定与无漏二戒是法性所得戒, 此戒唯如是安住戒律的诸能依补特伽罗才有,余者不 具。“由遍解彼戒,智者作净修。” 唐译: 六支灭有边,善道及持等, 福聚具足故,二得为二种。 略释:持戒波罗蜜多具有六义: ①六支:即戒自性,以住具戒乃至受学诸学处为自 性。 ②灭有边:即戒因,灭是涅槃,以为求涅槃出离三 有边而受戒为因。 ③善道:即戒果,以善趣及得住心境之禅定为果。
度摄品第十七
113
④持等:即戒业,以能持、能静、无畏为果。能持, 即戒能持一切功德如同大地;能静,即戒能止息一切烦 恼热;无畏,即持戒能不起一切怖畏以及诸罪、仇敌等。 ⑤福聚具足:即戒具足,由一切时处行持身语意三 善故具足福德聚。 ⑥二得为二种:即戒分类,二得是世俗得与法性得, 世俗得摄别解脱戒,法性得摄禅定戒、无漏戒。 藏译: 耐怨安受知,依慈悲法故, 净说五利益,彼能作二利, 苦行主遍应,其中许三相, 由通解彼忍,智者作净修。 安忍: ①本体:以耐怨害忍、于苦安受之苦忍以及不畏甚 深法义忍三者为本体。 ②因:悲愍有情故,对有情所造的损害堪忍或不为 所动;安住清净戒并依止闻法故,产生其余二种安忍。 ③果:真实宣说五种利益:无诤论故,怨恨极少;
114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中)
多善友故,不被离间;现世身心喜乐;临终安然而逝; 死后往生善趣。有此五种利益。 ④作用:安忍能使自己安乐、令他不生痛苦,故能 作自他二利是其作用。 ⑤具足:一切苦行之中安忍为首要,并具一切功德, 是具足之义。 ⑥分类:如前宣说本体时所说,安忍承许为三相。 “由通解彼忍,智者作净修。” 唐译: 不报耐智性,大悲及法依, 五德并二利,具胜彼三种。 略释:①不报耐智性:是三种安忍自性,“不报” 指他毁忍自性,“耐”指安苦忍自性,“智”指观法忍 自性。 ②大悲及法依:是安忍之因,一以大悲为因,二以 法依为因,法依即依靠持戒与多闻。 ③五德:是安忍之果,安忍得五种果——得少憎愱、
度摄品第十七
115
得不坏他意、得喜乐、得临终不悔、得身坏生天。 ④二利:是安忍之业,由上述三种忍能作自利利他 二种业。 ⑤具胜:是安忍具足,安忍难行故名最胜,具足最 胜之故。 ⑥彼三种:是安忍分类。彼安忍者有三类——他毁 忍、安苦忍及观法忍。 藏译: 于善依净喜,信心及愿欲, 念住增功德,对治诸染污, 无贪等功德,相应其中七, 由通解精进,智者作净修。 精进: ①本体:对善法生起真实欢喜。 ②因:即对善法生起信心与胜解,并对修善生起愿 欲。 ③果:不断增长正念等一切功德。
116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中)
④作用:对诸杂染作对治。 ⑤具足:具足无贪等一切清净功德。 ⑥分类:彼精进分类有七种,以境分,有精进三学 的三种精进;以本体分,有身心二种精进;以加行分, 有恭敬精进、恒时精进二种。如是为七种分类。或以其 他异门分,戒学身之精进可分为五根随行所生的五种精 进心所,心学和慧学与意识随行所生二者是心之精进。 如是宣说了七种分类。 “由通解精进,智者作净修。” 唐译: 于善于正勇,有信有欲故, 念增及对治,具德彼七种。 略释:①于善于正勇:是精进自性,非其余业中勇 猛,故说“善”;非外道解脱中勇猛,故说“正”。 ②有信有欲故:是精进之因,由信与欲,精进能得 发起。 ③念增:是精进之果,由精进可发起正念、禅定故。
度摄品第十七
117
④对治:是精进之业,能作诸杂染的对治,如经中 所说:“起精进者能得乐住,不杂诸恶不善法故。” ⑤具德:精进具足,由具有无贪等五德故。 ⑥彼七种:是精进分类。彼精进者有七类:学戒精 进、学定精进、学慧精进、身精进、心精进、恒常精进 及恭敬精进。 藏译: 心者住于内,依念住精进, 令使生喜乐,通住得自在, 诸法之首要,有彼等三相, 由通解禅定,智者作净修。 静虑: ①本体:心不散于外而一缘内住。 ②因:依止不忘失所缘的正念、恒时修习之精进而 生。 ③果:身心得轻安,由能转生远离欲界苦的色界故, 能生喜乐。 ④作用:能获得自在神变等神通,能自在得天住、
118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中)
梵住与圣住。天住即四禅与四无色定,梵住即无量心, 三解脱门等即圣者住。 ⑤具足:具足一切白法的主要功德,依靠心得自在 能成就殊胜功德,成为解脱与解脱智之能依故。 ⑥分类:所依之入者,唯有具禅定者,他人不具。 彼者分为三类,以对治支而分,有寻伺二俱、无寻有伺、 无寻无伺三种,其义此前已说;或以功德支而分,二禅 之下具足欢喜,三禅具足乐受,四禅以上具足舍受,有 此三者。 “由通解禅定,智者作净修。” 唐译: 心住及念进,乐生亦通住, 诸法之上首,彼种三复三。 略释:①心住:是定自性,即心内摄而住。 ②念进:是定因。有正念故不忘失所缘,依靠精进 故禅定得以生起。 ③乐生:是定果,令生喜乐,以禅定之果——色界 等不为苦所害之故。
度摄品第十七
119
④通住:是定业。通即五神通,住即三住——圣住、 天住、梵住,由禅定能令五通与三住均得自在。 ⑤诸法之上首:是定具足。如经所说:三摩地为一 切法之上首。 ⑥彼种三复三:是定分类,彼具禅定者的种类可分 二种三类,即有寻有伺、无寻有伺、无寻无伺三类或者 善俱、乐俱、舍俱三类。 藏译: 善分辨所知,依于三摩地, 极解脱染污,智慧善说命。 为诸法最胜,其中有三相, 由通解智慧,智者作净修。 智慧: ①本体:对尽所有与如所有的一切所知法以无颠倒 而真实辨别。 ②因:此见真谛义的智慧之因,即是依于三摩地。 ③果:能解脱诸杂染。以世间智慧能暂息烦恼,以 出世声缘智慧能断烦恼障随眠,以证悟二无我的大乘智
120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中)
慧能断二障随眠。 ④作用:以世间经商、耕种等精通治生的智慧只能 暂时维生,但比其更殊胜的甚深广大正法甘露,能使善 根慧命不间断,究竟成就永恒的大菩提,故是殊胜慧命 的所依,以善说善根能得生存故。 ⑤具足:具足成为一切法的殊胜器——智慧波罗蜜 多的功德,诸般若经云:“一切波罗蜜多中,智慧波罗 蜜多为上首、根本与最胜。” ⑥分类:所依之入者,具慧补特伽罗方有,余者不 具。其智慧分类者,此处以主要智慧而言,世第一法位 以下世间与出世间微小声缘智慧,出世间大智慧是圣者 菩萨的智慧,有此三种分类。 “由通解智慧,智者作净修。” 正择与定持,善脱及命说, 诸法之上首,彼亦有三种。 略释:①正择:是智慧自性,因为远离邪业与世间 治生所识之业、正抉择出世间法故。 ②定持:是智慧因,由禅定能持智慧如实通达法故。
度摄品第十七
121
③善脱:是智慧果,即于杂染中得善解脱。 ④命说:是智慧业,即是长养慧命与说法,因为慧 命者是以无上真实抉择作为生命的缘故。 ⑤诸法之上首:是智慧具足,如经所说:般若者一 切法中上故。 ⑥彼亦有三种:是智慧分类。彼具慧者有世间、下 品出世间以及上品出世间三类。 辛七、一切善法摄于六波罗蜜多中 藏译: 诸善法当知,散定及二俱, 由各别二度,分别而摄之。 地、波罗蜜多、菩提分、摄善法戒等一切法均可摄 于六波罗蜜多中。何以如此?此即是诸善法由归纳而 言,以不入定散乱位所摄的一切善根与以定心所摄的一 切善根,以及是定不定二俱法者,当知如安忍与精进, (如是)可摄于此三类中。其中,不入定善法由六波罗 蜜多前二者布施与持戒归摄,因为布施须以身施舍故, 为不入定之本体;戒也有别解脱戒、禅定戒与无漏戒三 种,别解脱戒的身语七种能断是不入定,因为不是以心
122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中)
所摄法故;以禅定与智慧二者,归摄入定一切善,因为 禅定是真实入定的自性,其中也含禅定戒与无漏戒之戒 体;智慧之中,闻思智慧包含在不入定中,修智慧包含 在入定中,因彼为胜观故;安忍与精进二者,若为趣入 不入定的布施持戒时所具有,则包括在不入定中;若为 修寂止与胜观时所具有,则可包括在入定中。 唐译: 一切白净法,应知乱定俱, 六度总三双,是类皆悉摄。 略释:一切白净法即是布施等一切波罗蜜多法,应 知彼等可以总摄为三种,即散乱法、定法、定不定二俱 法。六度总分为三双,由每两度,以上三类均可分别而 摄,即散乱法以前二度布施持戒摄,定法以后二度禅定 智慧摄;定不定二俱法以中二度安忍精进摄。 辛八、断除波罗蜜多之违品 藏译: 菩萨之布施,未不无贪著, 亦非贪著性,未不无贪著。 菩萨之持戒,未不无贪著, 亦非贪著性,未不无贪著。
度摄品第十七
123
菩萨之安忍,未不无贪著, 亦非贪著性,未不无贪著。 菩萨之精进,未不无贪著, 亦非贪著性,未不无贪著。 菩萨之禅定,未不无贪著, 亦非贪著性,未不无贪著。 菩萨之般若,未不无贪著, 亦非贪著性,未不无贪著。 菩萨之布施远离七种违品,彼为何者?①于资财生 起耽著而不愿施舍,是其违品,断除彼故于资财无有贪 著;②见人来乞,不即时布施,推延时间,断除彼推延 等故不会延误;③仅以此施而为满足,或已对如此多有 情布施,或于此处在如是长时之中布施,无有此种偏堕 的满足,而以对有事、地点、时间、补特伽罗无偏堕故, 没有对满足的耽著;④于布施果报也无希求之耽著;⑤ 施后于未来得大资财之异熟无有耽著;⑥于违品悭吝及 贪心随眠无有耽著,即无少许悭吝染著而作布施;⑦于 作意及分别念散乱无耽著,即以布施等回向于声缘菩提 的作意以及缘三轮的分别念均已断除。 菩萨之持戒,①于破戒无耽著;②于推延无耽著; ③于一方满足无耽著;④于以持戒对他人不作损害等无
124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中)
有求报之耽著;⑤于有漏异熟无耽著;⑥于烦恼随眠无 耽著;⑦于劣乘作意及执著三轮之分别念无耽著。 菩萨之安忍,①对以嗔恚扰乱相续损害他人无耽 著;②对不及时安忍推延无耽著;③对以少许微薄安忍 感到满足无耽著;④对“若对彼安忍则彼应对自己报恩” 无耽著;⑤对“若修安忍未来可得相好庄严、眷属众多 之异熟”无耽著;⑥对违品嗔心之随眠无耽著;⑦对劣 道作意及分别念之散乱无耽著。 菩萨之精进,①对违品懈怠现前无耽著;②对不即 时趣入善法之推延无耽著;③对少许精进即感满足无耽 著;④对精进利他而望彼回报也无耽著;⑤对未来成就 一切事业等异熟无耽著;⑥对违品散乱之随眠无耽著; ⑦对劣道作意及三轮执著无耽著。 菩萨之禅定,①对违品散乱现前无耽著;②对欲将 来修持之推延无耽著;③对少许禅定即感满足无耽著; ④对以禅定利他而望报无耽著;⑤对希求身无疾病及投 生上界之异熟无耽著;⑥对违品散乱随眠无耽著;⑦对 劣道作意及三轮分别之散乱无耽著。 菩萨之智慧,①对常断见等邪慧现前无耽著;②对 推延“以恭敬心依止善知识以及闻思等”无耽著;③对 少许智慧即感满足无耽著;④对“我传法予彼,希求彼
度摄品第十七
125
人回报利益”无有耽著;⑤对“如是修学智慧未来当成 智者之异熟果”之想法无耽著;⑥对邪慧随眠无耽著; ⑦对回向小乘涅槃及三轮实执分别念散乱无耽著。 唐译: 檀离七着故,不着说七种, 应知余五度,障治七皆然。 略释:菩萨行布施远离七种耽著的缘故,说有七种 不耽著。七种耽著是:①资财著;②慢缓著;③偏执著; ④报恩著;⑤果报著;⑥障碍著;⑦散乱著。其中障碍 著是指布施所治的悭贪;散乱著中,散乱有两种:一者 下意散乱,求小乘故;二者分别散乱,分别三轮故。 应知其余持戒等五度也各有七种耽著障碍,远离七 种耽著故,也各说为七不耽著。 辛九、六波罗蜜多之功德 宣说六波罗蜜多每一均具有广大、无求、大义、无 尽四种功德。 藏译: 佛子遇求乞,自命亦常施; 慈悲亦他酬,不欲不求果; 以布施亦置,众生三菩提;
126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中)
施以智摄故,世间尽长住。 ①诸佛子菩萨遇人来乞,即便自己的生命也能布 施,则其他物品更何须说,此布施也并非某一时期,而 是尽轮回边际恒时布施,此为布施的广大功德;②以悲 心发起但为利他而行布施,既无于他希求回报之心,亦 不求后世布施的悦意异熟果,是为无求;③以彼布施摄 受后,安置一切士夫于各自意乐的三种菩提,是为大义; ④彼布施以三轮无缘智慧摄持,不同于世间果报成熟后 便穷尽,亦不同声缘得涅槃后便穷尽,能得不住轮涅二 边的大涅槃,乃至尽未来际于世间不穷尽而安立者,是 为无尽功德。 藏译: 佛子恒受持,约勤自性戒; 不贪求上趣,得净亦不食; 以彼戒亦置,众生之菩提; 戒以智摄故,世间尽长住。 ①诸佛子恒时乃至得大菩提果之间,真实摄受圆满 的禁恶行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之三种戒律自性, 此即是声闻等不具有的广大功德;②不求彼持戒果—— 得生善趣,虽得善趣然对善趣安乐不起耽著,是为无求
度摄品第十七
127
功德;③由彼戒令一切士夫安置于三种菩提,是具大义; ④彼戒以无分别智慧摄持故,于诸世间成为何时亦不穷 尽之宝藏,即是无尽功德。 佛子极难行,如是忍他害; 非求上无能,非怖畏见利; 以无上忍置,众生三菩提; 忍以智摄故,世间尽长住。 ①诸佛子为成办难行——成熟一切有情及为令自己 圆满诸如来法,久时于轮回中故意受生,并且对寒热饥 渴等苦毫无畏惧,同样能安忍一切人为损害,是为广大; ②修持安忍并非寻求自得善趣安乐,具神通威力故,并 非于人无能为力,亦非惧怕彼有情而修安忍,乃是远离 五种怖畏故,不是以对自己有利方才安忍,故无希求; ③以无上安忍安置一切士夫于三菩提者,是具大义;④ 彼安忍以智慧摄持,故于诸世间中无有穷尽,是无尽之 功德。 藏译: 佛子作无比,披甲加行勤; 灭自他染聚,令得圣菩提; 以彼精进置,有情三菩提;
128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中)
精进以智摄,世间尽长住。 ①诸佛子的意乐铠甲与随修加行自性的精进者,于 烦恼无杂染故,超越世间精进,并且证悟二种无我及修 持自他二利故,超越声闻缘觉之精进,并且是难以测度 之时方之精进故,无比勤作,是为广大;②彼能摧毁自 他烦恼聚,获得殊胜菩提,是为无求;③以彼精进安置 一切士夫于三种菩提,是具大义之功德;④精进以智慧 摄持故,于诸世间成为无有穷尽,是无尽之功德。 佛子具众定,成就一切禅; 以胜禅乐住,慈慧依下界; 以彼禅定置,众生三菩提; 禅定以智摄,世间尽长住。 ①诸佛子具足众多首楞严等三摩地并修持一切四 禅等及解脱、遍处定、胜处定等,是为广大;②以殊胜 禅定安乐安住,并对其味无有贪著,以悲心投生下界之 处,是为无求;③以禅定安置一切士夫于三菩提中,是 为大义;④以智慧摄持禅定故,于诸世间成为无尽,是 为无尽功德。 诸佛子遍知,一切所知法; 于寂尚不贪,何况于轮回;
度摄品第十七
129
以彼智慧置,众生三菩提; 智慧摄有情,世间尽长住。 ①诸佛子通达一切真如如所有法以及尽所有所知 法,是为广大功德;②于涅槃尚不产生贪求之心,于轮 回则更不待言,于一切轮涅显现,世俗中证悟如幻,胜 义中证悟平等故,是为无求功德;③以彼智慧安置一切 士夫于三种菩提,是为具大义功德;④彼智慧不住轮涅 边际故,其本体与大悲心无离无合,故能摄持一切有情 于诸世间成为无有穷尽者,为何时亦不间断并且周遍, 故是无尽功德。 如是当知广大、无求、大义、灭尽者,为布施等一 切波罗蜜多之四种功德。 唐译: 恒时舍身命,离求愍他故, 因施建菩提,智摄施无尽。 恒时守禁勤,离戒及善趣, 因戒建菩提,智摄戒无尽。 恒时耐他毁,离求畏无能, 因忍建菩提,智摄忍无尽。 恒时誓勤作,杀贼为无上,
130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中)
因进建菩提,智摄进无尽。 恒时习诸定,舍禅下处生, 因定建菩提,智摄定无尽。 恒了真余境,佛断尚不着, 因智建菩提,悲摄智无尽。 广大及无求,最胜与无尽, 当知一一度,四德悉皆同。 略释:六波罗蜜多的利他功德分别是: ①诸菩萨于一切时布施自己的身命给予一切求者; 以大悲为因悲愍他故,不求报恩与悦意果报;唯由此施 安置一切众生于三菩提中;且以无分别智慧摄持布施, 乃至无余涅槃之间功德无尽。 ②诸菩萨于一切时守护禁勤,亦即守护三聚戒—— 律仪戒、摄善法戒以及饶益有情戒,其中初戒以禁防为 体,后二戒以勤勇为体;如是持戒,不耽著得戒与悦意 果报;后二种与上述相同,以下均是如此。 ③诸菩萨于一切时能安受一切众生的轻毁;如是安 忍,不求报恩及善趣,并非怖畏与无能。 ④诸菩萨于一切时披宏誓铠甲、无比勤作而精进;
度摄品第十七
131
菩萨修持精进只为杀自他烦恼贼以及为得无上菩提。 ⑤诸菩萨于一切时摄无边三摩地而修习,由大悲故 舍弃无上禅乐而于下劣处受生。 ⑥诸菩萨于一切时了达真如平等相以及其余无边 差别相;诸菩萨修般若尚不执著佛涅槃,何况求生死。 如是当知每一度均有广大、无求、最胜、无尽四种 功德。 又复分四:一、六波罗蜜多的清净功德尤为超胜; 二、宣说殊胜之相;三、以赞叹布施举例宣说;四、别 说精进功德。 一、六波罗蜜多的清净功德尤为超胜。 藏译: 乐见求乞者,不喜及愿亦, 施主具悲故,具胜常映覆。 第一对布施的赞叹。 乞求者见布施者生起欢喜心,见后当自己所愿满足 得到布施时心中欢喜,未见布施者及未以布施满愿时不 生欢喜,内心恒时愿见布施者并愿彼能以布施圆满自己 的意乐。
132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中)
布施者菩萨于诸有情具有慈悲心,故见乞求者与圆 满布施时生起欢喜,若远离彼二则不欢喜,发愿能见乞 求者并对其圆满布施。彼三比乞求者的欢喜等更为殊 胜,故恒时能超胜彼乞求者的三种心。 与乞求者见施者所生的欢喜相比,菩萨见乞求者所 生的欢喜更为超胜;与乞求得布施后心得满足所生的欢 喜相比,菩萨于彼圆满布施后所生的欢喜更为超胜等, 故菩萨布施尤为清净超胜。 藏译: 由慈于有情,命受用妻等, 恒施令欢喜,彼舍何不护? 圣不顾心等,无畏悲普施, 于他损害之,邪语如何说? 欲等利具悲,极畏他生苦, 精勤调有情,远离语过三。 舍一切具悲,善巧缘起法, 彼诸意烦恼,岂能作相容? 持戒的清净功德。具悲心者对诸有情尚且恒时以自 己的生命、资财、妻儿等作布施,无有少许不悦而极为
度摄品第十七
133
欢喜,何况断除为自利而杀生、不与取与邪淫,彼菩萨 为何不护持呢?故具足断除三种身恶的清净戒,菩萨圣 者不顾自己的身体性命,对一切有情具有慈悲心,故能 舍自己所拥有的一切,彼者怎会说欺骗、伤害他人的不 真实颠倒妄语呢?因为说妄语或是为了自己的身体与 生命,或是为了亲友等个别人的利益,或是为了损害怨 敌等,由此心不平等而说妄语;又或是遭遇王法或盗贼 等的畏惧,或是担忧自己的妻儿受用等分离而说妄语。 然菩萨无有彼等因故,绝不可能说妄语。 如是对一切有情愿作平等饶益的具慈爱者,若人产 生痛苦则自己极生怖畏,愿彼不生痛苦,为调伏诸有情 的烦恼而一心专注精进,故依上述次第,远离语言过失 ——宣说由对亲友与非亲友心不平等而说的离间语、愿 他人痛苦的恶语以及增长烦恼的绮语。菩萨能极远离此 三种过失。 布施所拥有的一切以及对人具大悲心、通达缘起法 的智者,怎会容受意之贪嗔痴三盖所生的诸烦恼。应知 自己所拥有的一切尚且施予他人,则于他人财物生贪定
134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中)
不合理等,依次应如是而对应。 藏译: 具悲尔时于伤害,以及利他之痛苦, 恒利他想转得喜,彼任于何岂当忍。 安忍清净者。对具有慈爱的菩萨而言,何时他人作 损害时,为利益他人,对自己所受的痛苦生起“此是殊 胜菩提之因、圆满安忍之方便”的想法,不产生损害与 痛苦之想,反对彼生起殊胜利益想,并以乐想而得欢喜, 故彼菩萨对任何安忍的对境生起安忍又有何难?彼无 不忍之心,就如鱼入于水、以火净身之火兽入火无有任 何不忍一般。 藏译: 于他有情无别想,较自更胜恒慈他, 难行之故于悲等,精进无难极艰难。 精进清净者。诸菩萨于他有情无有他想,证悟自他 平等,虽然自己已证自他平等之义,但缘未如是证悟的 一切有情,爱他胜己,为利一切有情行持无量苦行,因 此,具大慈爱的彼菩萨为利他行持伟大的精进行,无有
度摄品第十七
135
丝毫困难,以爱他胜己的菩提心,为利他而行苦行,世 间人及诸声闻缘觉是很难行持的。 藏译: 三禅定乐少,自乐贪转坏, 转尽许有惑,菩萨者相反。 禅定清净者。世间人与声闻缘觉三者的禅定,若观 待菩萨禅定而言则为少乐;世间的有漏安乐、声缘的无 漏禅定仅仅是自相续满足,对他人不能以安乐来满足; 诸世间,因为具有我执而寻求轮回安乐,诸声闻缘觉寻 求自己得涅槃安乐,诸世间人耽著轮回,诸声缘人耽著 涅槃;世间者的禅定安乐会失坏,声缘禅定则于无余涅 槃时会灭尽;世间者未断除二障,声闻缘觉未断所知障, 故承许具有愚痴。但菩萨的禅定恰恰与彼等相反,大乘 禅定具有无量的安乐,广大并且多种;饶益他众;以无 分别智慧对轮涅无有耽著;在一切生世中均能产生故无 失坏,五蕴于无余界中亦不断尽,二障均已断除故无愚 痴,具足此六者。 藏译:
136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中)
犹如夜触手,如暗灯智三, 具悲之智者,如日光无比。 智慧清净之功德。其义如何呢?世间的闻思修智慧 犹如无有光明的黑暗中以手触摸寻物般,尚未现量证悟 无常、痛苦等有法的真如实相,仅依比量衡量而已;声 闻缘觉的智慧犹如封闭容器中的灯光或屋洞中若放油 灯仅仅照明彼处一样,仅证自相续中五蕴无人我而断烦 恼障之智慧而已;而第三种智慧,具悲心菩萨的智慧则 如日光,能照明一切方隅,是无与伦比,因为圆满证悟 如所有二种无我以及无错乱证悟尽所有轮涅所摄的诸 法,故断除二障证悟二谛。 唐译: 得见及遂愿,并求合三喜, 菩萨喜相翻,彼退悲极故。 略释:此偈显示布施波罗蜜多清净功德。彼乞求者 对于菩萨生三种欢喜——得见时生喜、满愿时生喜以及 求见求满愿时生喜,因彼不见不满愿时不生喜故。菩萨 于一切时对于乞求者则有相反的三种欢喜——见乞求 者生喜、满求者愿生喜以及求见求满彼愿时欢喜,应知,
度摄品第十七
137
彼求者三喜不如菩萨,因为菩萨大悲具足的缘故。 唐译: 自身财眷属,由悲恒喜施, 彼三远离行,何因不禁守。 不顾及平等,无畏亦普施, 悲极有何因,恼他而妄语。 平等利益作,大悲惧他苦, 亦勤成熟生,极远三语过。 普施及有悲,极善缘起法, 何因不能耐,意地三烦恼。 略释:四偈显示持戒波罗蜜多清净功德。 菩萨对于自己的身、财、眷属,由大悲故,尚能恒 时欢喜布施于人,何况对于他身、他财、他眷属的三种 远离戒行——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为何不能禁守 呢? 菩萨不顾自己的身命,对于自他得平等心,远离五 种怖畏,以一切物普施一切,如是菩萨悲愍至极,更有 何因会损恼他人而说妄语?因为凡说妄语,或为自利, 或为利益所爱,或为怖畏,或为求财,然菩萨远离如是 一切妄语之因故。 菩萨于一切众生恒时作平等利益,怎会坏人眷属而
138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中)
说离间语?菩萨大悲恒时欲拔众生之苦,但见众生受苦 即生惧怕,怎会欲令他苦而说恶语?菩萨恒时精勤成熟 一切众生,怎会不成熟他人而说绮语?是故菩萨能极远 离此三种语过。 菩萨由普施一切物故,远离贪烦恼;由大悲故,远 离嗔烦恼;由极善巧缘起法故,远离邪见烦恼。如是菩 萨为何会容受意地的三种烦恼? 唐译: 损者得益想,苦事喜想生, 菩萨既如是,忍谁何所忍。 略释:菩萨对于损害者生起得饶益想,对于受苦事 中更生欢喜想,菩萨既能如是,无有生起不饶益想之处 以及痛苦想之处,则对谁人生起安忍又对何事生起安 忍? 唐译: 菩萨他想断,爱他过自爱, 于他难行事,精进即无难。 菩萨他想既已断除,一切时中爱他胜过自爱,如是 为他难行之事精进,又有何难? 唐译: 少乐二自乐,着退尽痴故,
度摄品第十七
139
是说三人禅,菩萨禅翻彼。 略释: 以世间禅与二乘禅而言,①世间禅少乐;②声闻禅 与缘觉禅寻求自乐;③世间禅执著自见,二乘禅执著涅 槃;④世间禅退失;⑤二乘禅于无余涅槃时穷尽;⑥世 间禅具足有染愚痴,二乘禅具足无染愚痴。如是说世间、 声闻、缘觉三者之禅,菩萨禅与彼相反,多乐、自乐、 他乐、不著、不退、无尽、无痴。 唐译: 暗触及二灯,如是三人智, 譬如日光照,菩萨智无比。 略释:譬如黑暗中以手触物,凡夫人的智慧亦如是, 以比量衡量而已;譬如室中二灯照物,声缘人的智慧亦 如是,仅见人无我空性而已;譬如日光照物,菩萨智慧 亦如是遍照一切万法故。 二、宣说殊胜之相。 藏译: 施所依及事,因以及回向, 出处智及田,处等门许胜。 戒所依及事,因以及回向, 出处智及田,处等门许胜。
140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中)
忍所依及事,因以及回向, 出处智及田,处等门许胜。 精进所依事,因以及回向, 出处智及田,处等门许胜。 禅定所依事,因以及回向, 出处智及田,处等门许胜。 智慧所依事,因以及回向, 出处智及田,处等门许胜。 布施等六波罗蜜多,每一个都具足八种殊胜,因此 是殊胜。八种殊胜者,即①所依殊胜;②有事殊胜;③ 根据殊胜;④回向殊胜;⑤因殊胜;⑥智殊胜;⑦田殊 胜;⑧处殊胜。具足此八种,故为波罗蜜多、最圣、殊 胜的功德。 初者布施。①布施者不是凡夫、声闻、缘觉,而是 菩萨,故为所依;②所施物或有事,声闻只布施衣食等 少许财物;法也只布施声闻藏;又仅对今生有难而布施 无畏,较其更殊胜者,布施难施的广大资财以及头颅手 足等;布施大乘法;超越轮涅边际安置于大菩提为主的 无量布施;③根据者,即发心,并非如声闻般发欲乐信, 而是主要见众生有痛苦以悲心而作布施;④殊胜回向 者,布施的果报不为人天安乐,亦不回向声缘菩提,而
度摄品第十七
141
是为一切有情回向获得无上圆满菩提;⑤殊胜因者,宿 世以无贪等三种善根摄持布施,并于阿赖耶识上具有真 实修行的习气,无论生于何处,均能不断行持布施波罗 蜜多,此是近取因如种子般,根据或发心——悲心者则 是俱有缘,如水与田等助缘般;⑥殊胜智者,即布施以 三轮无缘的无分别智慧摄持。 ⑦田者分五:婆罗门与商人等自己虽有少许财富然 亦乞求者,是乞求田;病人等是痛苦田;无衣食者是无 依田;为积财而行恶业者是颠倒行田;具戒律与智慧等 功德者是功德田。声闻与世间规以功德田为主;菩萨具 悲心故以痛苦田为主;为遣除痛苦,尤其为转变痛苦之 因而作布施,对功德田等也应理适当而作布施。 痛苦田者,愈卑贱痛苦愈深重者,作为布施对境则 愈加殊胜。譬如对众多富人布施,不如施一穷人;对穷 人布施,不如布施穷人中悲惨者;如是布施饿鬼较其殊 胜,而对悭吝饿鬼布施功德尤大。 功德田者,愈高贵者功德愈大。譬如对无数普通者 布施,不如施一清净戒者;如是声闻、缘觉乃至佛陀之 间,依次愈加超胜。 如是利他重于自利的诸菩萨对于布施对境——具
142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中)
有痛苦之因果者,尤其作布施,以彼是殊胜田之故。 ⑧处者即是安住何处布施之依止,分三:依止信解、 依止作意与依止三摩地。此三者与上述求法品中的三者 相同,也就是说,信解依止者,即对宣说波罗蜜多的大 乘法如实相信;作意依止者,即对以往所作布施生起希 有想,对他人布施生起随喜,对自他未来将作布施生起 欢喜;三摩地依止者,即以自在虚空藏等三摩地而作布 施,于如来地获得三身后自在利他。 如是承许由所依等八事作布施的菩萨比世间众及 声缘的布施更为超胜。 从持戒至智慧之间,各波罗蜜多亦如是分类,缘大 乘田的法将其他众生安置于其中是最殊胜,安置于声缘 则非如是,应知除此二者之外,其余均无差异。 持戒者。①所依者,即由菩萨守护;②有事者,即 菩萨律仪戒、摄善法戒与饶益有情戒三种;③根据者, 即对有情生起悲心;④回向即无上大菩提;⑤因即宿世 修习戒律;⑥智即以无分别智慧摄持;⑦田即缘大乘法 后将一切有情安置于彼中;⑧以三种依止——依止信 解、作意、三摩地的方式守护戒律。 安忍之有事即耐怨害忍、于苦无畏忍与于深法信解
度摄品第十七
143
忍,余者如前相同了知。“忍所依及事,因以及回向, 出处智及田,处等门许胜。” 精进之有事即意乐精进、加行精进与饶益有情精 进。“精进所依事,因以及回向,出处智及田,处等门 许胜。” 静虑之有事即今生安住安乐之静虑、修持神通之静 虑与饶益有情之静虑三种。 “禅定所依事,因以及回向, 出处智及田,处等门许胜。” 智慧之有事即通达世俗谛之智慧、通达胜义谛之智 慧与饶益有情之智慧三种。 “智慧所依事,因以及回向, 出处智及田,处等门许胜。” 在基或有事之中最为殊胜者,当知下、中、上之类 别而划分。 唐译: 依类缘回向,因智田依止, 如是八种胜,无上义应知。 略释:此偈显示波罗蜜多具有八种无上功德,应知 即是每一波罗蜜多都具有所依、种类、助缘、回向、因、 智、田、依止如是八种殊胜,故为无上。以布施为例, ①所依即菩萨;②种类即物施、无畏施与法施;③助缘
144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中)
即以大悲发起;④回向即求无上菩提;⑤因即以宿世串 习布施之习气为因;⑥智即以无分别智慧不见布施之三 轮;⑦田即乞求田、痛苦田、无依田、恶行田与具德田; ⑧依止即依止信解、作意与三摩地。由所依等八种无上, 故布施成为无上。如同布施八种无上,持戒等五种波罗 蜜多之八种无上亦复如是。 三、以赞叹布施举例宣说。 藏译: 菩萨之布施,一乐多劫中, 受损亦成喜,更况与此反。 菩萨之布施若为利益一个有情,将自己的一切资财 都作布施,即便自己将于多劫之中为贫穷之苦所害,然 其内心无有不喜而极其欢喜,相反以法与财布施能令众 多有情得到利乐,自己也可长久得利乐,对此内心欢喜 更不必说。此是对有情生起悲心的缘故。 藏译: 有情任何故求财,智者舍彼诸有情, 诸凡夫为身求财,智者施彼数百回。 凡当舍身尚不苦,时于恶事何待言, 此出世彼由此喜,凡此彼者无更上。
度摄品第十七
145
诸有情为获得财物,寻求极短缺、极珍贵的财物而 爱重守护,然诸坚固菩萨则将短缺、珍贵之物施予一切 众生,自己从不守财。此是不贪之功德。 一切凡夫为自己的生命与身体寻求财物并作积累, 而菩萨则将自身数百次施予他人,何时自己的身体与生 命虽作布施然内心不生痛苦,观待身体而言,易布施的 外物能无厌布施更何待言。此是无厌之功德。 如是对布施身体与生命无有疲厌极为欢喜的菩萨, 其功德超越一切世间之行境。彼菩萨以施身所得的殊胜 安乐超越出世间声缘圣者,为彼上首,因为声缘圣者无 有如菩萨般的安乐故。菩萨于如是布施欢喜,从不间断 不仅不生疲厌,并且对此生起极胜欢喜。 藏译: 犹如具慧施一切,来求凡夫喜故喜, 如是所求诸济物,得所欲者未同喜。 犹如具慧菩萨布施身体及一切财物,故来求彼等的 众人得如是布施而生欢喜,菩萨因见有情得利益而自生 欢喜,如是此乞求者即便于菩萨处获得所欲之物,也不 能生起菩萨那样的欢喜,故诸菩萨对彼田如是慈爱。 藏译:
146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中)
具慧施物故无财,然思惟自有财富, 如是乞者圆诸用,未有如彼有财想。 此具大智慧菩萨将自己拥有的一切布施后,此时自 己虽无丝毫财物,然会生起“我由布施将所有财物变为 宝藏”的想法,认为自己极具财物。乞求者于菩萨处获 得广大财物后未有如彼菩萨般我今已具广大财物之心, 因为彼对财物仍具悭吝而处于极贪著之中。此是布施果 报广大之功德。 藏译: 如是此具慧,以善施如理; 所求令满足,如是思利彼; 如是诸乞者,由得极多财; 施者所求因,以是思难计。 如彼具慧菩萨以恭敬圆满心愿无有傲慢地善施,如 理对寻求身财的诸乞求者以各各所欲而满足,对彼有 情,菩萨生起“此是我圆满波罗蜜多以及获得无上菩提 的助伴,对我作广大饶益”之想般,如是诸乞求者在获 得广大众多财物后,对布施者不能产生“此等财物皆由 他布施予我”等的想法,也对彼不生报恩之心。 藏译:
度摄品第十七
147
如由路边树,受用具胜果; 有情由任取,如何广大财; 自远离财物,随意作行持; 舍乐具受用,除菩萨非余。 譬如于众人行走之大路边长着一棵果实满枝的大 树,众人无有疑惧地从果树上摘取果实随意受用,如是 一切有情将菩萨的广大财物毫无疑虑地各自取受,心想 “彼无有不作施舍之对境”,毫无顾虑地受用其财物。 菩萨不欢喜积财,将所有财物都作布施,具有无尽财物 的彼菩萨,除彼菩萨之外,谁人也没有。此处后二颂是 决定之功德。 以悲心为利他而作布施的此殊胜为例,修持戒律等 其他波罗蜜多也与此相同,是以大悲心主要饶益他人的 行为。 唐译: 施一令得乐,多劫自受苦, 尚舍为爱深,何况利翻彼。 乞者随所欲,菩萨一切舍, 彼求为身故,利彼百种施。 舍身尚不苦,何况余财物,
148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中)
出世喜得故,起苦是无上。 乞者一切得,得喜非大喜, 菩萨一切舍,喜彼喜大故; 乞者一切得,有财非见富, 菩萨一切舍,无财见大富; 乞者一切得,非大饶益想, 菩萨一切舍,得大饶益想。 乞者自在取,如取路傍果, 菩萨能大舍,余人无是事。 略释:菩萨布施一众生令其得安乐自己须于多劫受 苦,尚且无有吝惜而作施舍,只为爱深故,何况与彼相 反,以布施自身多劫中能获大利益呢? 随乞求者所欲菩萨一切悉皆施舍,彼乞求者为了自 身一切都想得到,而菩萨为利他故百种均可施舍。 菩萨舍身时尚且不生痛苦,何况身外财物,因为菩 萨超出世间,得到殊胜欢喜故,因为是以施身痛苦而转 成安乐,故如是起苦是菩萨之无上。 乞求者一切均得,彼等得喜非是大喜,而菩萨一切 皆舍,于众生得财而生欢喜,此喜是为大喜。乞求者一 切均得,虽得财物然非见彼生起富足想,而菩萨一切均
度摄品第十七
149
舍,虽无财物然见彼生起大富想。乞求者一切均得,然 不能生起得大饶益想,而菩萨一切皆舍,此由此生起得 大饶益想。乞求者可自在获取所须,如取路边树果毫无 顾虑,而菩萨则能随意作大施舍,除菩萨外,余人无有 此事。 四、别说精进功德分二:一、略说;二、广说 (一)略说 藏译: 主要彼因业差别,分别所依之差别, 别以四间断对治,善说谓通解精进。 ①精进是诸波罗蜜多中主要之殊胜;②彼之原因; ③精进之业差别;④相差别;⑤所依差别;⑥对治四种 违缘之差别。应知诸善逝如是宣说。 (二)其次广说 藏译: 善法之内精进胜,如是由彼后当得, 精进即得现法乐,及得出世世间类, 由精进得有用欲,由精进净应极转, 以精进出坏聚故,以精进胜佛菩提。 ①于一切资粮善法中,精进为最殊胜。
150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中)
②彼之原因者。若问:为何殊胜呢?依靠精进随后 能获得诸善法资粮,若无精进则不能获得任何白法或善 法,资粮的多少依赖于精进的大小,因为依彼而获得故。 若问:禅定与智慧能降伏烦恼,为何彼等不是最殊胜? 答:虽然如是,但若未生精进则彼等亦不能产生,故一 切善法之因是精进,由此角度故说是最殊胜。 ③以业而分别者。若发起精进则即时能得殊胜现量 的安乐,比如即便世间平凡众生也为遣除疾病与贫穷等 发起精进,结果现世便能得益,又于寂止及胜观精进者 即生便能获得禅定与胜观的功德一般,依靠精进,即生 后世能成就一切世出世间的功德:对世间十善精进,能 获得于三有界中享受人天悦意的安乐;对四禅及无色界 定精进,能获得并非彻底清净具足可变之四禅四无色天 中受生;对四谛与缘起义精进,则能超越萨迦耶见获得 声缘涅槃的解脱;于大乘正法精进,则能获得殊胜菩提 正觉果位。 藏译: 复又减及增精进,解脱自在舍障分, 安住真如作转变,精进大义别释名。 首先披甲之精进,如理安住加行勤,
度摄品第十七
151
无怯不退不满足,诸佛正说一切相。 ④相之差别者。复又具足四正断之精进者:已生恶 令息灭、未生恶令不生故能摧坏过失,未生善令生起、 已生善令增长之精进,是为资粮道;具足五根之精进是 解脱之自在,即是能于解脱自在之精进;五力之精进是 断除违品之精进;于菩提分时,为趣入真如之精进;于 八圣道时,正精进圣道即是能作转依之因。行持波罗蜜 多之精进者,为获得如来之大义的精进,超越声闻缘觉 的精进,故承许释名为“大义”,加上具大义的简别。 另外,最初意乐善法之精进,即是恭敬精进(披甲 精进);尔后,如所发誓愿对善法如理发起精进者是恒 时精进(加行精进)。就本体分有此两类。于修持广大 道果无怯弱之精进、不畏违品之精进以及于对治力不知 满足之精进等、各种精进的分类,是诸如来所说。 藏译: 由依勤三乘士夫,意乐心弱广大故, 别精进下中及胜,许彼少义及大义。 ⑤所依之差别。依靠于三乘道精进的声闻、缘觉、 菩萨补特伽罗的意乐依次具足微弱、中品、广大故,从
152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中)
其余所依而分为下中上三品精进。此三品中前二者仅仅 趣入自利故,具小义;后者成办自他二利故,应承许是 具大义之精进。 藏译: 具精进受用无胜,具精进烦恼无胜, 具精进厌离无胜,具精进不为得胜。 ⑥以四种违缘之对治力而分类。毁坏受用之违缘、 以烦恼之违缘、以疲厌之违缘、以退失所得功德之违缘 四者皆以精进可以断除,即是:若具精进,不会以耽著 受用而败,由修持彼因故;具有精进,不会以烦恼而败, 由发起彼之对治力故;具有精进,对修持布施等加行法, 不会生起疲厌而败,由具足不知足精进故。具有精进者 可获得任何功德法,且无败退,因为乃至如来地之间均 可依精进力而成就故。 唐译: 胜因依业种,对治等异故, 如是六种义,精进有差别。 精进有六种差别,即⑴最胜差别、⑵因差别、⑶依 止差别、⑷业差别、⑸种差别与⑹对治差别。
度摄品第十七
153
唐译: 白法进为上,进亦是胜因, 及得诸善法,进则为依止。 ⑴最胜差别,由一切白法中精进为最殊胜故。 ⑵因差别,由精进是无上因故。 ⑶依止差别,由依止精进可成就一切善法故。 唐译: 现乐与世法,出世及资财, 动静及解脱,菩提七为业。 ⑷业差别有七种:①得现法乐住;②得世间法;③ 得出世间法;④得资财;⑤得不究竟可动摇之静定;⑥ 得断身见之解脱;⑦得菩提。 唐译: 增减及增上,舍障亦入真, 转依与大利,六说精进种。 ⑸种差别有六种:①增减精进,即四正勤,以四正 勤:减过——已生恶令断、未生恶令不生;增德——已 生善令增长、未生善令生故。②增上精进,即五根,以 五根对解脱法作增上故。③舍障精进,即五力,以五力
154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中)
障碍不能障故。④入真精进,即七菩提分,由见道趣入 真如故。⑤转依精进,即八圣道分,由修道是究竟转依 之因故。⑥大利精进,即六波罗蜜多,由自利利他故。 唐译: 种复有五异,弘誓将发行, 无下及不动,第五说无厌。 种差别复有五种:①弘誓精进(披甲精进),即于 道精勤披甲之精进;②发行精进(加行精进),即由此 如理安住于道之精进;③无下精进(无怯精进),即于 广大所证之无怯精进;④不动精进,即不为寒热等苦所 动之精进;⑤无厌精进,即不以少为足之不满足精进。 唐译: 三种下中上,由依三乘尔, 亦二下上觉,利有小大故。 由依三乘行人的差别,依次有下中上三种精进,此 三种精进又可摄为二种——下觉与上觉,因为依声缘二 乘行人唯作自利故,仅为小利;依大乘行人作自他二利 故,许为大利。 唐译:
度摄品第十七
155
财著烦恼著,厌著知足著, 四著不能退,对治分四种。 ⑹对治差别。由精进能对治四种耽著而有四种不 退,故说四种对治差别。以布施为例,四种耽著即是① 财著,于财极悭吝故;②烦恼著,于财起贪染故;③厌 著,于布施有退屈故;④知足著,以稍作布施即欢喜满 足故。而精进布施者能对治此四种耽著,能得不退,其 余波罗蜜多也依此类知。 辛十、诸波罗蜜多中每一度均可含摄他度故互相决 定 藏译: 相互摄故差别故,法性之故及因故, 于六波罗蜜多中,当知是为相定者。 布施等各自的反体不同然于一个本体上其余均可 具足,故是相互含摄;每一度均可分为六度;又何处有 布施等六度中的一度则以法性力其余种种波罗蜜多也 具有;布施等能成为其他波罗蜜多之根据或因故,由此 四因,应知六波罗蜜多均可互相含摄。 ⑴若问:彼此相互含摄是如何的呢?对布施,也具
156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中)
足断除悭吝、纳受布施,并具足饶益有情戒;施时安忍 邪行并堪能施舍受用,是安忍的侧面;对布施有信心、 恒时行施是精进;一心趣入不为违品散乱所夺的角度是 禅定;通达布施清净与不清净等的布施法相是智慧;获 得虚空藏三摩地后布施是禅定,以彼摄受而法施是智 慧。另外,菩萨的布施度是以无分别智慧摄持故,具足 证悟真如的智慧。其余波罗蜜多也应如是了知。 戒律也是在摄善法戒之中一切波罗蜜多均可含摄, 即:为利他而守戒故,实际也是布施;具戒故自然亦安 忍他人之损害;对具戒勤作,自然具有精进;于戒一心 修持的角度,具有禅定;通达堕罪与非堕罪等戒律之安 立是尽所有智,对戒律无有三轮所缘是如所有智。 安忍本身即能利他、以安忍的方式饶益他人、对布 施能安忍故,布施也具足;安忍本身能禁嗔恚恶行以及 是一切苦行中最主要者,故也是摄善法戒;对安忍精进, 具足精进;行持诸波罗蜜多时能受一切苦,此中即含其 余波罗蜜多;心无动摇能一心安住的角度即是禅定;思 抉法忍与了知修持安忍的方式以及证悟安忍无有自性 的角度也是智慧。
度摄品第十七
157
精进者,相应其余一切波罗蜜多故,所有其余诸波 罗蜜多的角度均有。 静虑者,成办事业的静虑之中,其余诸波罗蜜多悉 皆含摄。从静虑能饶益他人的角度,即是布施;从获得 禅定戒的角度,即是持戒;不为散乱所夺之安忍;对静 虑以恭敬与恒时之加行精进;四神足之观神足即是智 慧,另外具足如所有智与尽所有智,如上所述。 智慧者,善巧方便智慧之中可包含其余波罗蜜多, 因为是以智慧修持布施、持戒、安忍、精进、禅定,若 无彼者,则一无所成。 ⑵分类者,布施之布施等每度均可分六,故成三十 六种,如上求法品中所述般。自安住六波罗蜜多并令他 安置于其中,即是布施;远离悭吝等六种违品,即是持 戒;于行持难行具六种安忍,即是安忍;六种欢喜,即 是精进;除所缘外六种不散乱,即是禅定;六种三轮无 分别,即是智慧。 于一施舍心上,从具有遣除违品、于对治加行、欢 喜、不散乱、辨别的角度,故六者无离而有。持戒等其 他法也圆满具足为利他而布施之心等。
158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中)
⑶所谓“法性之故”,即是以宣说波罗蜜多之能诠 经典可归摄一切波罗蜜多法的所诠义,有者解释为所诠 义之波罗蜜多含摄能诠的一切大乘经典。以世俗法性包 含的方式,于某一所造色之物体上,可具足因四大般, (同样)六波罗蜜多中有任何一者,其余支分全都具足, 是法性故。以胜义无分别智慧摄持时,其余一切波罗蜜 多在具一切相空性中成为一味,故以法性无余含摄。 《般 若摄颂》云: “如赡部洲之百千树木。”等,以影相之喻, 宣说了在智慧波罗蜜多中,一切法均成一味平等般。 ⑷所谓“因故”,譬如若对受用不贪则能护戒;若 具戒则能安忍他人损害;若具安忍则能发精进;而以精 进心能入定;若入定则如实证悟实相真实义。不仅如此, 就如布施般趣入一个波罗蜜多,由此对成办其余诸波罗 蜜多定会有益,无利益者一个也不会有。 唐译: 相摄及差别,依法亦为因, 六度互相成,一切种分别。 略释:六波罗蜜多互相含摄,有四种义:①相摄; ②差别;③依法;④为因。
度摄品第十七
159
己二、宣说四摄分五:一、本体;二、数量决定; 三、四摄法之作用;四、四摄法之分类;五、四摄之功 德 庚一、本体 藏译: 等施说彼修,以自亦随行, 为许爱语及,利行及同事。 以布施摄受者,如前所述布施波罗蜜多,此外并无 他义;六波罗蜜多之自相与共相为人如实宣说并开示 者,即是爱语;如是令诸有情行持六波罗蜜多并将彼等 安置于其中,即是利行;令他有情修持波罗蜜多自己随 他修持波罗蜜多,即是同事。如是于波罗蜜多宣说、令 修与随他修,以此宣说了爱语等四摄中的后三者。 唐译: 布施将爱语,利行并同利, 施平及彼说,建立亦自行。 所谓四摄即布施摄、爱语摄、利行摄与同利摄。 “施 平”即布施摄;“彼说”即以宣说彼波罗蜜多义之爱语 摄; “建立”即以建立众生于波罗蜜多中之利行摄; “自 行”即建立他后自己也如是行之同事摄。
160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中)
庚二、数量决定 藏译: 利益之方便,令持及令入, 如是以随入,当知为四摄。 四摄法中初者布施能遣除他人的寒热饥渴等故对 身体利益之方便;以爱语遣除对诸波罗蜜多法相的无 知、邪知与疑惑后,心中能无误令持诸波罗蜜多之方便; 利行者是令入实修诸波罗蜜多之方便;如是同事者,是 能再再趣入诸波罗蜜多之方便,也就是说,如果传法者 自己行持彼法,已安置于波罗蜜多中的其他众生也会随 彼而修。故将所化有情摄受为眷属后并将其成熟之方 便,应知即是四摄法,不能超过此数,若缺少也不能含 摄故。 唐译: 摄他四方便,即是四摄性, 随摄亦摄取,正转及随转。 摄受他众的四种方便,即是四摄性。布施是随摄方 便,即以财施随顺他人身体而生起摄受;爱语是摄取方 便,即以宣说六度法令无知、邪知、疑惑者能摄取六度 之义;利行是正转方便,即以利行令众生行持六度而转
度摄品第十七
161
入诸善;同利是随转方便,即以随如何教他,自亦如说 而行,由此令众生生信而随行。 庚三、四摄法之作用 藏译: 首先成器事,其次为信解, 再而使修行,最后为净治。 以第一摄能将诸有情转变成法器,以布施受用而饶 益的彼等有情对该菩萨生起欢喜心后,是成为所讲法能 闻之器的摄法;以第二爱语能对波罗蜜多以及具真实之 法产生信解;以第三利行能令他修持诸波罗蜜多;以第 四同事能反复行持波罗蜜多,能净治一切垢染。 唐译: 令器及令信,令行亦令解, 如是作四事,次第四摄业。 四摄之业次第即是以布施令器,以爱语令信,令利 行令行,以同利令解。其中,以财物布施而令成闻法之 器,以爱语遣除未知、邪知与怀疑而令生决定信解,以 利行令如法修行,最后以同利能令彼等得解脱。 庚四、四摄法之分类分二:一、摄为两类;二分为 三类
162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中)
辛一、摄为两类 藏译: 以财及说法,于所缘法等, 由二摄之门,许为四摄事。 可摄为以财摄受与以正法摄受两种。以正法摄受也 可分为所缘法等三类。布施是以财摄受,其余三者是以 正法摄受,故如是摄为两种,其中以正法摄受具体分三 后,承许为四摄法。以正法摄受,有所缘之法、修习之 法、清净之法三种,前者是具足六波罗蜜多的经等法, 故彼者以爱语宣说;修习之法者以利行修持;清净之法 以同事方式能净治悭吝等诸波罗蜜多违品之垢染故。 唐译: 四体说二摄,财摄及法摄, 财一法有三,次第摄四摄。 此四摄体,佛在余处说为二摄——财摄和法摄,其 中财摄摄第一布施,法摄摄后三爱语、利行、同利,因 为法有三种——所缘法、所行法、所净法,以所缘法摄 即是爱语摄,以所行法摄即是利行摄,以所净法摄即是 同利摄,如是次第摄四摄。 辛二、分为三类
度摄品第十七
163
藏译: 由分别之门,下中胜摄事, 约有义无义,一切义当知。 若以相分类,声闻的四摄法即是劣摄,因为不能利 他故;缘觉之摄受超胜声闻不及菩萨,故为中品;诸菩 萨的四摄法称为殊胜摄受,因为能入二利故。菩萨将有 情安置于声闻、缘觉、菩萨三乘也次第成下、中、上三 品的摄受。又若以摄受者的角度而分,住胜解行地的诸 菩萨以四摄法摄受而成熟有情,除少量有情成熟外,对 绝大多数来说不能受益,因为尚未证悟法性真如以及不 能了知有情意乐等故;一至七地之间的菩萨以四摄法成 熟有情,则绝大多数可成熟,故是具义,然仅有少量不 能成熟;住八、九、十地的菩萨以四摄法摄受众生并且 成熟彼等一切,也就是说,连一个有情也不空耗故,当 知是一切具义。 唐译: 下中上差别,如是四摄种, 倍无及倍有,亦纯合三益。 四摄种类有下中上三种差别,即各别安置三乘种性 于三乘之中依次为菩萨之下摄、中摄与上摄。又,胜解
164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中)
行地期间之摄倍无益,绝大多数有情不能受益故;一至 七地期间之摄倍有益,能成熟绝大多数有情故;八地以 上之摄纯有益,决定能令众生成就故。如是合计有三种 利益差别。 庚五、四摄之功德 藏译: 诸具摄众者,清净依此理, 普成一切义,赞为善方便。 已摄及将摄,及凡现时摄, 以见彼普同,此熟有情道。 欲摄受眷属的诸菩萨,若如实依止此方便,则能成 办一切有情利益,此处再无其他更殊胜的方便,其为诸 佛所极赞。是故过去的所有佛菩萨往昔已摄受一切有 情,同样未来当摄受以及现在正摄受,彼等皆以四摄法 而摄受故,此四摄法决定是成熟一切有情的唯一妙道。 唐译: 菩萨欲摄众,依此四方便, 大利及易成,得赞三益故。 四摄于三世,恒时摄众生,
度摄品第十七
165
成就众生道,非余唯四摄。 略释:菩萨欲摄受徒众,一切都须依靠此四摄作为 方便。为什么呢?因为四摄可成办一切大利、是安乐易 行之方便且为诸佛所称扬。此四摄于三世之中恒时摄持 一切众生,过去已摄、现在正摄、未来当摄,故此四摄 是成就众生之道,非余诸道,唯是四摄。 己三、彼二者之摄义 藏译: 如是恒不著财心,寂制精勤度住性, 轮回境相无分别,彼是摄持有情众。 如是恒常以对财物不贪之心趣入布施;以贪等因所 生的诸不善业道寂静之戒律;以安忍令相续不为嗔心所 扰乱之禁制;具足精进波罗蜜多;心不散于外境而安住 内在三摩地之安住自性;以智慧轮回内之五蕴与境之色 等外法以及彼二者之相无有分别之菩萨,首先成熟自 己,(后)以四摄法摄受有情众并能成熟。 唐译: 不著及寂静,能耐将意勇, 不动并离相,亦摄摄众生。
166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中)
略释:如是以布施不耽著受用、以持戒寂静三门不 善、以安忍能耐怨苦、以精进勇悍行于六度、以静虑住 心不动、以智慧内于轮回外于诸境中离相之菩萨,亦以 四摄法摄持有情众生。 《大乘庄严经论·度摄品第十七》释竟
供养品第十八
167
供养品第十八 戊三、供养依止四无量品分四:一、供养如来;二、 依止善知识;三、修持四无量心;四、彼等摄义 己一、供养如来分二:一、供养之本体;二、供养 之分类 庚一、供养之本体 藏译: 极净心相应,圆二资粮故, 于佛以依等,现非现供养。 于成佛有义,以与愿相应, 不作三所缘,是圆满供佛。 以具足清净的发心,为了圆满二资粮的必要,诸如 来福田供养法衣、钵、伞盖、胜幢、鲜花等供品,也含 摄发起恭敬心听闻佛法等,总之以种种供品供养。 以何种方式供养呢?若是如来殊胜化身应世之时, 则现量对如来作供养;若如来已不住世,应内心观想诸 善逝,于佛塑像、画像、佛塔前作供养,是非现量供养, 如是有两种。若遇如来出世作供养令佛欢喜,并发愿对 自己及一切众生成为有利,福田如来、供养者自己与所
168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中)
供物,对此三者不缘此等彼等之相,即是圆满供养如来, 也就是说,如明观十方诸佛,于佛前作无量供养并恒时 发愿:愿我为一切有情能圆满二资。于胜义谛中,供养 的三轮无缘境界中若作供养,可称为如理圆满之供养。 庚二、供养之分类 藏译: 无量有情等,令圆满成熟, 别由物心门,胜解及发愿。 1
2
大悲及安忍,及净行之门, 3
3
4
专注依及证,解脱 真如性。 5
6
7
因以及回向,所依事出处, 8
9
智慧及田等,处供养尽说。 成熟无量有情是供养如来的种分类,因为利益有情 是善逝生起欢喜的殊胜供养。此亦,为令有情相续中生 起供养如来之心并令彼等作供养等为主,由此而宣说佛 法令彼成熟,视此为善逝欢喜的供养而作供养。 又以布施财物作供养,如以法衣、鲜花等种种物供 养,不观待物品以心作供养,有此两类。
供养品第十八
169
意念供养若分类,从信解到真如之间有九种。 ⑴信解者。以心观佛生起净信,将无主以及有主的 世出世间一切供品观想供养。虽是以心供养,然于此处 宣说了信解、意乐、自在三种供养。 第一对宣说供养如来之法的大乘经所诠义产生净 信,也是一种以心供养。 第二意乐者,有觉味、随喜、欢喜、不满足、广大、 胜喜、饶益、无烦恼、善心九种。此等也是以心供养。 此亦,①忆起自己往昔所作的供养以及对自己现在所作 供养心想如此为善,即是觉味;②对他人供养生起随喜; ③对自他未来所作供养产生希望;④所供物、供养境以 及供养时间无有局限,是无量故,即是不满足;⑤不间 断供养乃至安坐菩提树下之间欲作供养,即是广大心; ⑥对以供养成熟之田——一切有情产生慈爱,即是胜喜 心;⑦以彼供养欲饶益一切有情之心;⑧无有贪心及我 慢等,对有漏法之果报无有希欲故,即是无烦恼;⑨将 彼供养回向一切有情获得无上菩提果,即是善心。 第三自在供养者,依靠虚空藏三摩地等供养诸如 来,此亦是以心供养。 ⑵发愿者,发起无上菩提心后,无论在哪一生世中,
170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中)
均成办自他二利,愿以无量供品供养诸善逝。如此发愿 也是以心供养,也可说为所依。 ⑶生起欲拔除一切有情痛苦的大悲,也成供养诸善 逝。 ⑷为成熟自他一切有情,寒热饥渴等安受苦忍,也 是对诸如来的一种供养。 ⑸真实行持六种波罗蜜多,也是对诸如来的供养。 ⑹如理作意之基——无常、苦、空、无我,内心专 注此义而对一切有法观察,也是供养如来。 ⑺得一地后证悟法性,现量通达二种无我而生正 见,也是一种对如来的供养。 ⑻诸声闻解脱烦恼障,也是诸声闻对如来的一种供 养。 ⑼以诸菩萨次第修持地及诸波罗蜜多而供养如来, 以最终断除二障的真如,获得无上大菩提,也是对如来 的一种供养。 此外还有八种供养的分类: ①一切功德究竟圆满的佛陀是殊胜的供养田,缘彼 生起净信,即是供养的根据。 ②供养之异熟为圆满二资获得无上菩提而作回向。 ③所依或基是供养境诸佛。
供养品第十八
171
④所供是有事与种种意乐所供。 ⑤因是发愿值遇如来出世后作供养。 ⑥智慧是不缘供养三轮。 ⑦供养之必要是为成熟无量有情而供养,故田即是 一切有情。 ⑧处(依止)是依止有事供养与依止意乐供养,彼 二说为处(依止)。若想:所供物与处二者有何差别? 由间接亦显示“依止心之信解等如是具足的补特伽罗”, 我想是有差别的。 如是以八种分类尽摄上述四颂之义后宣说了八种 供养。 唐译: 依物缘回向,因智田依止, 如是八供养,供养诸如来。 略释:略说供养如来有八种,即①依供养;②物供 养;③缘起供养;④回向供养;⑤因供养;⑥智供养; ⑦田供养;⑧依止供养。 唐译: 现前不现前,衣服饮食等, 深起善净心,为满于二聚。 常愿生佛世,三轮不分别, 成熟诸众生,最后十一种。
172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中)
略释:此二偈显示上述八种供养之义。 ①现前不现前:即依供养,依于现在、过去、未来 诸佛而供养故。 ②衣服饮食等:即物供养,以衣服等而供养故。 ③深起善净心:即缘起供养,以深净信心而供养故。 ④为满于二聚:即回向供养,为圆满福慧二聚而供 养故。 ⑤常愿生佛世:即因供养,由有宿愿愿生于佛世令 我有益不虚供养故。 ⑥三轮不分别:即智供养,设供、受供、供具三轮 不可得故。 ⑦成熟诸众生:即田供养,众生是田,教彼供养令 种善根故。 ⑧最后十一种:即依止供养。所谓依止供养亦有十 一种,即⑴依止物,由依财物而供养故;⑵依止思惟, 由依味思惟、随喜思惟、希望思惟故;⑶依止信,由深 信大乘发菩提心故;⑷依止愿,由发起弘深誓愿故;⑸ 依止悲,由怜愍众生故;⑹依止忍,由难行能行故;⑺ 依止行,由诸波罗蜜多故;⑻依止正念,由如法不倒故; ⑼依止正见,由如实觉了故;⑽依止解脱,由声闻烦恼 灭故;⑾依止真实,由得大菩提故。 藏译:
供养品第十八
173
因以及果性,自作及他作, 利养及恭敬,由修之门二。 少供及大供,有慢及无慢, 加行及有情,由愿门承许。 此外供养之分类,过去所作供养为因、现在所作供 养是果,以及现在所作供养为因、未来所作供养是果, 即是由等流如是安立成为因果的三世之供养。 供养自身与身支以及闻法、思惟等自己的供养或者 内供;让人作供养以及将自己的法衣等物作供养是他供 或外供。 以法衣、饮食、敷具等供养是利养供养,顶礼、合 掌、迎接、起立、赞颂等是恭敬供养,彼二也是少供或 粗供;又以闻思修修持正法作供养是大供或微妙供,如 是有二种。也有说以修法分,小乘修法是小供或微薄, 大乘修法是大供或丰厚, (“由修之门二,少供及大供” ) 颂中此句仅是与前句对照而无单独宣说。 对供养之三轮没有以无分别智慧摄持是具我慢供 养,以无分别智慧摄持是无我慢供养,对彼二安立下品 供养与殊胜供养之名。 加行供养也可分两类,在未来他时供养是远供,当 即或生起供养心时供养是近供。同样,以有情供养分二
174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中)
种,隔世供养是于两世或多世间断供养后又作供养;当 即供养是无论生于何处即时作供养。此二者也是远近供 养。以发愿分,有今世发愿供养与一切生发愿供养,彼 二也次第是近供与远供。彼等如是而承许也。 唐译: 因果及内外,粗细与大小, 亦远近差别,是名供养种。 供养的种类差别有因果、内外、粗细、大小、远近 的差别。即: ①以过去供养为因,现在供养为果,或以现在供养 为因,未来供养为果。 ②以自供养为内,令他供养为外。 ③以利养供养为粗,以随顺供养为细。 ④以劣供养为小,以胜供养为大,其中三轮分别之 有慢者为劣,三轮无分别之无慢者为胜。 ⑤以后时供养为远,以今时供养为近;或以隔世供 养为远,以无间供养为近;又以发愿未来欲供养者为远, 发愿现在即供养者为近。 藏译: 以自之心供诸佛,信解法意乐自在, 无分别普摄方便,一切入一义故胜。
供养品第十八
175
成为殊胜供养之差别者,缘大乘法生起信解,意乐 安住于觉味、随喜乃至善心九心之中,以获得虚空藏等 三摩地对供养自在,以三轮无分别之方便普摄,以及从 八地成就无勤任运无分别智慧,彼时一个菩萨作供养, 于其所作供养之中,安住彼地的一切菩萨也以和合方式 入一义而作供养,故与彼等菩萨皆入一义,因此比世间、 声闻、缘觉的供养更为殊胜。 唐译: 供养诸如来,最上由自意, 信心通方便,和合五胜故。 略释:问:如何供养如来方为最上供养? 答:以五种自意供养如来是最上供养,即 ①净信:于大乘法所说供养法门生净信故。 ②深心:安住于味心、随喜心至善净心之中故。 ③神通:依虚空藏等三摩地故。 ④方便:以无分别智之方便摄持故。 ⑤和合:一切诸大菩萨和合一果入一切果故。 《大乘庄严经论·供养品第十八》释竟
176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中)
亲近品第十九 己二、依止善知识分三:一、依止善知识的方式; 二、彼之分类;三、宣说殊胜差别 庚一、依止善知识的方式分二:一、略说;二、广 说 辛一、略说 藏译: 依止所依事,根据与回向, 因以及智慧,处之门善说。 依止善知识有:①所依善知识之相;②以何基或以 何事依止;③依止之根据;④为何必要而作回向;⑤修 善知识欢喜之因;⑥由彼通达智慧;⑦清净情器世间; ⑧安住何处依止。以此八事而善说。 唐译: 如前供养佛,略说有八种, 亲近于善友,应知八亦然。 如前供养如来中所略说的八种,应知亲近善知识亦 有八种,即①依亲近;②物亲近;③缘起亲近;④回向 亲近;⑤因亲近;⑥智亲近;⑦田亲近;⑧依止亲近。
亲近品第十九
177
辛二、广说 藏译: 善知识调寂极寂,功德增上勤教富, 究证真性具善说,大悲自性舍退依。 恭敬利养及承侍,由修等门依善师, 如是事具慧于法,知愿时住行善师。 于彼无求敬养敬,为所办故作回向, 如师所教而修行,此故彼心真恭敬。 以善巧心解三乘,为办自乘故精勤, 为熟无量有情故,亦为清净净土故, 为行法缘当依止,具德善师非为财。 ⑴所依善知识者,①以增上戒学禁制相续,故诸根 调伏;②以定学寂静烦恼、散乱;③以慧学寂灭烦恼、 分别念;④所依止者在持戒、多闻等功德方面比自己超 胜,如是依止方能增上善根,若依止与自己平等或不及 者,则其必要不大;⑤彼善知识对为人宣说圣法等应具 精进心;⑥以于圣法多闻而教富;⑦证法——四谛、缘 起、空性等真如极为抉择而证悟;⑧具足以名词文连贯 且显明的方式善巧说法;⑨对所化徒众具慈悲心;⑩远 离如对传法无意乐不善说或除稍讲外平常不会恒时努
178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中)
力宣说等。应依止具有如是功德者。 ⑵值遇善知识后,应如何依止呢?顶礼、迎接、欢 送、起立,以微笑与欢喜的目光注视等,以身恭敬;赞 叹,依教而宣说,对上师说恭敬语与柔和语等,是语恭 敬;内心生起清净信心,应以三门恭敬而依止。 利养者,供养法衣、敷具等上师所须之物,是以财 依止;承侍者,以承侍供养、浴身、按摩等作仆使以及 一切应作之事均去勤作的方式依止,是以外物依止的方 式;遵奉彼善知识所传之法以闻思修的方式法随法行而 依止善知识,是修行依止,此亦是以内物依止。如是以 内外物依止善知识,是依止的根本。 ⑶根据或相者,是了知根据。就象对善知识以信心 依止那样,彼具慧弟子对所闻法断除轻慢心、盗法心、 寻过失心,发起定欲通达彼法之心,时不时去善知识前 闻法,而善知识修定、用餐等非时则不应去。有时当去 之时,应以身心调柔之行为恭敬而去善知识前或行,何 时也不应有不恭敬与傲慢的行为。 ⑷回向者,若问:依止善知识应为何种目的而回向 或应以何种动机而依止呢?“如是依止善知识,若依止 智者或具名声者,自己也将成为智者或具名声者,由此
亲近品第十九
179
可获得恭敬利养。”应断除此种想法,或者不能为彼目 的而回向,而“为诚心修持善知识所说的三学善法而依 止善知识,我若依止彼闻思修行,愿能修圣者之道并证 悟法性之义”,以此发心力为得义之成就而作回向。 ⑸因者,善知识欢喜是宣说正法并是使依止成为有 义之因,故性格稳重的贤善弟子依善知识所说以实修修 持,由此能令善知识的心真实获得欢喜。 ⑹智慧者,由善知识前闻法能通达声缘菩萨三乘并 以自心证悟三乘,这是以依止善知识所得的智慧,如是 通达三乘后,诸菩萨不修声缘乘,而自乘者即是大乘, 修习自他二利,为获得大菩提果而努力精勤。 ⑺清净刹土者,依止善知识后,为清净内有情界, 以闻法等为成熟无量有情以及为清净外器世间——佛 刹具足珍宝大地、如意妙树、甘露清流等庄严圆满,为 清净世间界而依止善知识听闻佛法。 ⑻处者,是安住于何处而作意。譬如父母、兄弟等 平分共有财物时,各说我要此者而领取其应取之量般, 彼菩萨具足分享正法的功德,依止善知识并不是为享用 财物之量而依止。菩萨以财摄持时,也有(被摄众生) 不以法为主反认为由得财而须闻法,并非如此依止。此
180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中)
即是处。 唐译: 调 静 除 德增,有勇 阿含富, 1
2
3
4
5
6
觉真 善说法,悲深 离退减。 7
8
9
10
⑴依亲近。具足十种功德的善知识应堪亲近。十种 功德即是: ①调伏:以与戒相应故诸根调伏。 ②寂静:以与定相应故心内住寂静。 ③除惑:以与慧相应故烦断寂灭。 ④德增:功德不比弟子低劣或等同故,是功德增胜。 ⑤有勇:于利他极为勇猛精进。 ⑥经富:以多闻故教授富足。 ⑦觉真:究竟现证真如。 ⑧善说:说法具善巧。 ⑨悲深:不为利养故大悲深切。 ⑩离退:恒时恭敬说法远离退屈。 唐译: 敬养及给侍,身心亦相应, 愿乐及以时,下心为缘起。 ⑵物亲近有三:①财亲近,即以财物恭敬供养 ;
亲近品第十九
181
②身亲近,即随顺给侍;③心亲近,即给侍时身心相应。 ⑶缘起亲近有三:①愿乐,即发起愿精进求法之意 乐而往善知识处闻法;②知时,即应时而往、非时不去; ③除慢,即去时远离不敬傲慢的行为。 唐译: 为离于贪着,为求随顺行, 随顺如所教,以此令彼喜。 ⑷回向亲近。即亲近善知识不为贪著利养,但为依 教随顺修行。 ⑸因亲近。即如善知识所教授而随顺修行是亲近善 知识之因,因为以此随顺可令善知识心生欢喜故。 唐译: 善解于三乘,自乘令成就, 成生及净土,为法不为财。 ⑹智亲近。即于善知识前听闻以智慧善解三乘后, 菩萨唯一为成就自乘而精进。 ⑺田亲近。田有两种——众生田与佛土田,菩萨为 了成熟所化田——无量有情故以及为清净佛土故,亲近 善知识听闻圣法。 ⑻依止亲近。菩萨唯以法利具足为依止,故亲近善
182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中)
知识,不以财利具足为依止故。 庚二、依止之分类 藏译: 具慧依止因及果,法门随行外听闻, 心之瑜伽有我慢,及无慢而依善师, 具慧行以及加行,发愿等门依善师。 彼具慧依止善知识因果分类者,宿世依止善知识为 因,现在依止是果;现在依止为因,后世依止为果,如 是有过去、现在、未来三种依止。 依止善知识后,遵照彼教言与随示修持而获得法门 三摩地后,随行彼或与证悟相应而依止善知识佛菩萨是 内依止;以财等依止善知识是外依止。 在善知识前仅听传法音声而依止是粗或略,因为内 心随他人音声转故;具足思维、修持的心之瑜伽是细或 微,因为对意义内心思维故。 又“对彼我已恭敬依止”,如是具实执傲慢心为劣; 对自己、善知识以及所依止之事三轮不执著,无我慢心, 故成为殊胜之依止善知识。 彼具慧依止善知识,以有情可分远近二者,以加行
亲近品第十九
183
可分远近二者,以发愿也可分远近二者,如是共有六种 依止善知识法。彼等如何?有情今生依止是近依止,间 隔多世后方依止是远依止;加行者,即便在今生中也于 未来某时依止,或他世也不是当即依止而是在多世间隔 后方依止,是远依止,现在即时依止与来世即时依止是 近依止;发愿也相同,发愿今生依止为近依止,来世之 中发愿依止为远依止。此三者仅仅是能依、加行及意愿 强弱的分类而已。 唐译: 因果及随法,内外与粗细, 胜劣亦远近,是谓种差别。 亲近善知识的种类差别有: ①因果差别:过去亲近为因,现在亲近为果;现在 亲近为因,未来亲近为果。 ②随法差别:即善知识所传法门,随其差别而修行。 ③内外差别:令善知识欢喜是内,供养财物等是外。 ④粗细差别:仅仅听闻为粗,内心思惟为细。 ⑤胜劣差别:有慢亲近为劣,无慢亲近为胜。 ⑥远近差别:今时亲近为近,后时亲近为远;隔世 亲近为远,无间亲近为近;发愿未来亲近为远,发愿现
184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中)
在亲近为近。 庚三、宣说殊胜差别 藏译: 由自心依胜知识,信解法意乐自在, 无分别摄持方便,一切行一义故胜。 以自心依止殊胜善知识者,对大乘法生起殊胜信心 而依止;以九心依止与上述对照而了知;自在者是获得 三摩地而依止,即以虚空藏三摩地供养无量财物而依 止,以陀罗尼不忘持句义等而依止;以无分别之方便摄 持;八地以上彼等菩萨的事业均圆融一体而趣一义。若 具足此五种分类中的任何一者,则较其他依止更为殊 胜。 唐译: 亲近善友胜,自意五如前, 信心通方便,和合等别故。 亲近善知识如前所述般由五种自意故成最胜。 ①净信:对于大乘经中所说亲近善知识处生起净 信。 ②深心:以具足味心、随喜心乃至善净心而深心依 止。
亲近品第十九
185
③神通:依虚空藏等三摩地而亲近。 ④方便:依无分别智慧摄持而亲近。 ⑤和合:诸大菩萨以一果入一切果故。 《大乘庄严经论·亲近品第十九》释竟
186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中)
梵住品第二十 己三、修持四无量心分二:一、宣说四无量心;二、 别说悲心 庚一、宣说四无量心分六:一、本体;二、所缘; 三、分类;四、果;五、违品;六、功德 辛一、本体 藏译: 智梵住舍障,应无分别智, 所缘入三相,成熟诸有情。 菩萨的四无量心具足四相,即①菩萨相续中的梵住 ——慈悲喜舍四者次第遣除各自的违品——嗔心、恼害 心、诸不喜心、以贪嗔心不平等;②具足无分别智慧助 伴;③趣入缘有情、缘法以及无缘三相;④作用不舍一 切有情并令成熟,具足此四种法相。此亦,以慈心断嗔 愿值遇安乐为第一;修慈心者、所缘有情、所修慈心此 三轮无缘为第二;趣入三缘为第三。 凡夫与诸外道的慈心观我与一切有情皆实有故,是 缘有情;声缘的慈心虽(证悟)所谓的我与有情均无实
梵住品第十九
187
有,然缘仅是五蕴多分、无常、痛苦自性的诸多法后生 起慈心;得地菩萨与佛的慈心于胜义中有情与法皆无 缘,也就是说,虽然自性空,但诸有情如幻化般在自相 迷乱之中感受痛苦,证悟彼等本体是空性后,虽无缘同 时能利益无量有情。 缘有情之四无量者是凡夫、外道、声缘、菩萨、佛 陀五者所共,缘法慈等是声闻、缘觉、菩萨、佛陀四者 所共,无缘慈等是诸佛菩萨之不共。如是为《瑜伽师地 论》中所说。 《圣者智慧无尽经》云: “初发心诸菩萨的 慈心缘有情,未现量证悟二无我故;一至七地之间入于 行位的诸菩萨是缘法慈,现量证悟清净法界故;八地以 上诸得无生法忍者的慈心是无缘,无分别念同时无勤能 生慈心故。”如是宣说也。 唐译: 梵住有四种,一一有四相, 治障与合智,转境及成生。 略释:菩萨之梵住有慈悲喜舍四无量心,一一均有 四相,即: ①治障:即对治四种障分。 ②合智:即得三轮无分别智慧的对治为殊胜。
188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中)
③转境:即转于众生缘、法缘、无缘等三相之中。 ④成生:即成熟众生。 辛二、所缘 藏译: 诸智者愿彼等乐,为苦所困以及乐, 具烦恼者及诸论,彼真如性中极转。 彼义真如性之故,以得寂灭清净故, 二业烦恼得尽故,慈心为无所缘也。 诸坚固菩萨的慈等四无量心的所缘者:缘愿得安乐 之有情,慈心是愿有情具足安乐的心态;悲心是愿具苦 的悲惨有情远离痛苦的心态;喜心是缘具安乐有情愿彼 不离安乐的心太;舍心是缘以遇乐受及亲友等生贪、遇 苦受及怨敌等生嗔的具烦恼有情,愿其对彼等不生贪 嗔、无有贪嗔住平等舍的心态。以此等宣说了缘不同内 心之有情的差别。 缘法慈者,缘宣说四无量心的大乘经后,所缘众生 观为仅仅是有为法之相。 无缘慈者,缘所缘四种有情以及大乘法二取空之真 如后极为转入。
梵住品第十九
189
无缘慈等实际意义可分四类,缘众生及诸法真如 故,可称为无缘慈,由彼对我法以及内外均无缘故,于 八地得无生法忍时获得寂灭分别念与勤作,以四无量心 的种子增长究竟后,无有勤作、寻思而任运故,成为极 其清净,故将彼安立为无缘慈等;慈之身语二业虽是慈 心等流生起,然以摄于色蕴中故,彼等无有分别,故安 立为无缘慈;断尽诸贪嗔等烦恼,故诸圣者的慈心称为 无缘,因为以对所缘境特别耽著故对诸烦恼称为心之所 缘故,如经云:“遣除心结故断缘。”如是之缘无有故, 由此理也是慈等无缘。如是依四种根据,慈心乃为无缘。 唐译: 乐苦喜烦恼,如是众生缘, 法缘说彼法,无缘即彼如。 及彼如义故,忍位得清净, 身口业所摄,亦尽诸烦恼。 略释:问:何种众生是众生缘?何种法与无缘是法 缘及无缘? 四种众生聚是众生缘,即①求乐众生聚;②有苦众 生聚;③有喜众生聚;④烦恼众生聚。其中,以慈心对 于求乐众生聚生起与乐行;以悲心对于有苦众生聚生起
190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中)
拔苦行;以喜心对于有喜众生聚生起不离行;以舍心对 于因诸苦乐受起烦恼的众生聚生起令离行。此即是众生 缘。 缘宣说彼四种无量心的大乘经,即是法缘。 缘真如于诸法无分别者,即是无缘。 以及由四种根据安立无缘慈之含义:①由彼缘真如 义故;②于八地无生法忍位时由断除无量心的障分而令 一切善根得清净故;③由慈心等起的身口二业所摄者, 是色法故,安立为无缘;④由诸烦恼是所缘,烦恼之所 缘断故,说为无缘。 辛三、分类 藏译: 彼等动不动,以贪谓非受, 菩萨不动摇,离贪而极住。 慈等四无量心后来具坏失或减退者,称为动摇;具 安住或增上者,称为不动摇,彼者无有退失;虽得四无 量等持然对禅定以贪受味并以彼知足,不求上界功德, 是具烦恼;不受味及不知足者,称为无烦恼之无量心。 如是共有四类。其中诸菩萨的四无量是不动摇,彼者远
梵住品第十九
191
离受味与知足的贪心而安住,不是动摇与具烦恼二者。 唐译: 有动及不动,亦啖及不啖, 应知四梵住,如是行差别。 略释:四梵住应知有四种行差别,即动摇、不动、 啖、不啖,其中动者退失分,可退故;不动者安住分及 成殊胜分,不可退故;啖者染污,贪著希求乐味无大心 故;不啖者不染污也。此四种行是梵住的差别,而诸菩 萨的梵住安住于不动及不啖中,不住于动摇与啖中。 藏译: 非根本性小,中以及劣地, 意乐劣有慢,别彼劣胜性。 此外四无量心的分类:依于非入定欲界心的四无量 是小品;色界无色界称为入定,此亦,彼初禅可分三处: 梵众天、梵近天或梵辅天、大梵天;二禅分少光天等三; 三禅分少净天等三;四禅分无云天等三,无烦天等五净 居天,共八种 8 。其中,梵众天之四无量为小品,梵近
8
二禅有少光天、无量光天、极光天;三禅有少净天、无量净天、遍净天; 四禅有无云天、福生天、广果天,以及五净居天——无烦天、无热天、善 现天、善见天、色究竟天。
192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中)
天之四者为中品,大梵天之四无量为大品,如是为入定 地所安立的小、中、大三品无量,其中小中二品可摄于 小品中,如是有小品、大品二种。 又所谓的劣地即是下下地劣,上地相续中的无量为 超胜。胜解行地所修四无量下劣且是小品,一地所修超 胜并且广大;又一地之彼四下劣,二地彼四超胜,观待 彼彼地而安立大小。 所谓“意乐劣”,由不能利他故,声缘的四无量是 小品;一至七地之间具分别念之勤作故,具我慢是小品。 如是非入定及入定的小品、中品二者,劣地——下 下地意乐下劣具我慢,彼等劣故是小品。其余入定时之 大品,非劣地之上上地,非意乐低劣的佛菩萨之无量心, 八地等三清净地无有分别念之勤作故不具我慢,彼等的 四无量当知即是殊胜或大品。 唐译: 前六及前二,下地亦下心, 相似等为下,翻下则为上。 略释:下上之差别可分五类:①前后:即观待根本 定上界之无量心,非根本定之欲界无量心前六品为下; ②前二:即观待广大根本定,梵众天、梵近天之小品、
梵住品第十九
193
中品为下;③下地:即观待上地,前七地菩萨为下;④ 下心:即声缘之四无量心为下;⑤相似:即未得无生法 忍菩萨为下。应知与五种下品相反者即是上品。 辛四、果 以梵住住之,具慧生欲界, 因此圆资粮,亦成熟有情。 一般而言,修四无量心之果能往生色界,然恒常安 住于此等梵住的诸具慧菩萨心极调柔,以具足不可思议 等持故,恒常为利有情而转生于欲界之中,即是异熟果; 诸菩萨修持四无量心由此令福慧资粮圆满,即是自在转 或增上果;具足四无量心的诸菩萨,使未入佛法诸有情 趣入佛法,而已入者亦令辗转增上而成熟,即是依靠精 进的丈夫果或士用果;以今生串习,于未来一切生中永 远不离梵住,即是等流果;四种梵住远离违品嗔心等四 者,即是离系果。 藏译: 遍不离梵住,远离彼障分, 放逸亦彼缘,不以难忍变。 串习梵住达到修量之瑞相,即是纵然在嗔等的对治 慈心等未特意修而平庸安住或无有防护之时,产生嗔心
194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中)
等缘虽无尽现前,但仍不可能退失慈心等,此即是串习 梵住并且远离违品的象征与瑞相。此义若以宣说果之旁 述的角度而言,则可摄于彼科判中,若单独划分作为串 习四无量之瑞相的第五科判,则应分七个科判。 唐译: 所生欲界报,满聚亦成生, 不离及离障,具足五为果。 略释:以四梵住能得几种果?以四梵住为因可得五 果。 ①为利有情受生于欲界是异熟果。 ②二资粮聚圆满是增上果。 ③成熟众生是士用果。 ④一切生中不离梵住是等流果。 ⑤所生之处恒时远离嗔等障碍是离系果。 唐译: 设遇重障缘,及以自放逸, 欲知菩萨相,梵心无退转。 略释:在此四梵住中,以何等为菩萨之相?此菩萨 相可由两种情况下梵心不动而了知,即假设遭遇重障因 缘然心终无变异,或以自放逸、能治不现前时心亦无异, 则此即是菩萨相。
梵住品第十九
195
辛五、违品 菩萨嗔心及,恼不喜以及, 嗔欲贪相应,成众多过患。 以烦恼自害,害他亦害戒, 坏等所求劣,护法佛所诃, 诤及讥刺等,他生诸无暇, 坏已得当得,故心得大苦。 菩萨不具四无量的过患。若以有情不遇安乐之想而 为置彼于痛苦中欲作杀、打等损害之心,是慈心的违品; 以身作打等损害,是欲离苦之悲心的违品;见具安乐有 情时以嫉妒于彼生不欢喜心,是喜心的违品;见受苦或 仇怨等有情时生害心,见享乐及亲友时生欲界贪心,是 舍心的违品。如是若有四无量心的违品,则将获得损害 身心之种种痛苦的过患。如何产生诸多过患呢? 以嗔心恼害心等烦恼造杀生等罪,使自己今生遭杀 或捆缚、他世转生于地狱等中,被痛苦摧毁。彼等烦恼 对他人的生命、财产、妻儿等亦作损害,以此摧毁有情。 并且如是入者,退失所受戒,故戒也被摧毁。 此坏戒者会生如是之心:“我已舍弃诸圣者所赞叹 的转生善趣之道,反趣入罪重凡夫所依之道——恶趣
196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中)
道,我今已被摧毁。”如是心生忧恼与后悔,并且内心 沮丧、怯弱。坏戒者往日的施主们也对彼说:“此人是 造罪者,非布施处。”从而不作任何供养,同样其他人 也对彼轻视,不把他作为供养处,由此衣食资具等利养 微薄。昔日具足戒时,常有天等护卫,此时则呵斥,并 且从此之后不再护持。世尊也曾在戒律中以种种方式呵 责:“此比丘非是比丘,坏沙门法,如骡之行,似同死 尸!”等,彼者也将得到如此呵责。诸具梵行者亦对彼 坏戒者说: “吾等与彼不应共住。 ”以此种言语抑贬与诤 论,进行制罚及驱摈等羯磨。“某人已失坏戒律而造下 此等彼等的罪业”,在诸方隅传扬彼之恶名。 坏戒补特伽罗不仅今生遭受诸多痛苦,他世也将转 生地狱等各种无暇之处。以往相续中所得多闻、戒律、 四无量等也将随之失坏,未得的功德也不能获得,故于 未得者中也将失坏。内心产生极度后悔与难忍忧恼的巨 大痛苦。 此等是由不具慈等对治而令违品诸烦恼增长的过 患。 唐译: 四梵有四障,嗔恼忧欲故, 菩萨具此障,多种过失起。
梵住品第十九
197
如是诸烦恼,起则有三害, 自害亦害彼,及以尸罗害。 有悔亦失利,失护及师舍, 治罚并恶名,如是六呵责。 后身诸难堕,梵住今亦退, 心数亦苦得,复次三过生。 略释:四梵住慈悲喜舍依次有四种障碍,即嗔心、 恼害心、不喜他乐心以及贪嗔之偏袒心,菩萨若具有此 四种障,更会引起多种过失。 即如是诸烦恼——嗔等违品生起时,则有三害:自 亦于现时及未来中行痛苦故,为自害;亦害其他有情的 生命财产,为害彼;为烦恼所控制而行杀生等俱害自他 者,为害尸罗。 复由坏戒得六种呵责,即①自呵责,由有忧悔故; ②他呵责,由失利养故;③天呵责,由失拥护故;④大 师呵责,由大师所舍故;⑤梵行呵责,由智慧梵行人如 法治罚故;⑥十方人呵责,恶名流出故。 又有后得三种过失:①堕难,即由破戒恶业后世感 受恶报;②退行,即相续已得梵住等退失,未来当得者 不得;③苦生,即由彼等生起难忍心苦。
198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中)
辛六、功德 诸过于慈等,善住而不生, 非染为利他,不舍于轮回。 如是诸佛子,于众生慈等, 具德独子亦,不如诸有情。 上述此等诸过,对于如实安住四无量心者,无论何 时也不会产生,因为具四无量者以智慧力不为贪等烦恼 所染,故非具烦恼,然以悲心为利有情不舍轮回受生于 轮回后成熟有情。(彼者)如何呢?诸佛子对一切有情 以慈等四无量心广作利益,这是一切平凡众生所不具 者,虽然父母对自己具功德之独子有悦意慈爱,但彼等 也生不起如菩萨之慈心。 唐译: 善住梵住人,远离彼诸恶, 生死不能污,不舍济群生。 如人有一子,有德生极爱, 菩萨于一切,起梵胜过彼。 略释:善安住四梵住之人得二种功德:①舍离烦恼, 如前所说过失悉皆远离故;②不舍众生,为成熟众生生 死不能染污故。问:如何了知此梵住功德最为尊胜。以
梵住品第十九
199
譬喻说明,如人有一具功德之独子,必定生起极慈爱心, 然彼菩萨于一切众生所起慈悲喜舍四梵住更胜于彼。 庚二、别说悲心分九:一、大悲之所缘;二、缘有 情悲心所得之果;三、具智慧之悲心的作用;四、悲心 之分类;五、宣说大悲之差别;六、赞叹悲心之功德; 七、宣说产生悲心之因;八、菩萨之悲心以平等超胜; 九、成立殊胜之悲心 辛一、大悲之所缘 藏译: 炽燃 敌所胜,苦别 暗所蔽, 1
2
3
4
住诸难行道,具大及实缚, 5
6
贪掺毒美食,于道转极迷, 7
8
住迷途 力小,悲悯诸有情。 9
10
悲心所缘分十: ①欲界诸众生对五种妙欲产生强烈贪心,诸菩萨缘 此心念:呜呼!此等有情无有满足,以贪欲火炽燃故不 得自主。如是生悲。 ②同样,虽已入善道然以魔障作违缘后为彼所使舍 弃行善者,缘等亦生悲心。
200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中)
③受生三涂感受难忍苦报者以及虽生善趣然为生 老病死等苦所逼迫者,缘彼等亦生悲心。 ④已入苦因身语意之罪行杀生等却不知彼果—— 感受地狱等苦为无明黑暗所覆者,即屠夫、猎人、盗贼 等造恶业者,缘彼等亦生悲心。 ⑤对解脱始终无法生起寻求心的诸断种性补特伽 罗,于无边生世中漂泊轮回入极难行之险道者,缘彼等 亦生悲心。 ⑥于此教法之外的外道——具足我与我所见等种 种恶见的大束缚者,缘彼等亦生悲心。 ⑦仅仅把禅定、无色定视为解脱与安乐而贪著者, 如贪杂剧毒之悦意美食而享用般,虽暂得安乐然终归退 失之相故,未出轮回,故缘彼等亦生悲心。 ⑧为得解脱,诸外道执五火焚身、跳崖等颠倒戒禁 为解脱道后寻求解脱,彼等迷失真实正道,故缘此亦生 强烈悲心。 ⑨声闻与菩萨不定种性者已入声缘道,此虽是趣入 解脱之道,然(彼等是)于成办自他二利的大乘道中迷 失而入劣道者,缘此亦生悲心。 ⑩虽已入大乘道然顺缘资粮不圆满被违缘所制无 法如实修行的羸弱众生,缘彼等亦生悲心。
梵住品第十九
201
如是依靠十种对境而生的悲心亦成十类。 唐译: 炽然及怨胜,苦逼亦闇覆, 住险将大缚,食毒并失道, 复有非道住,及以瘦涩者, 如此十众生,大悲心所缘。 略释:菩萨大悲以十种众生为所缘: ①炽燃众生,即贪著欲染者。 ②怨胜众生,即修善时为魔障碍者。 ③苦逼众生,即沉溺于三涂苦海者。 ④暗覆众生,即恒时造恶而不知业报者。 ⑤住险众生,即恒时造恶而不知业报者。 ⑥大缚众生,即欲求解脱然为种种坚固恶见所缚之 外道者。 ⑦食毒众生,即如贪杂毒美食之贪著禅味者。 ⑧失道众生,即于真实解脱道迷谬入于颠倒戒禁之 增上慢者。 ⑨非道住众生,即于下乘之不足种性者。 ⑩瘦涩众生,即福慧二资未圆满的入大乘者。 如是十种众生,是菩萨大悲所缘境界。
202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中)
辛二、缘有情悲心所得之果 藏译: 断恼害胜菩提种,生乐令忧所欲因, 施体性及依于法,佛子不远于菩提。 (以有情悲心)获得何种果呢?①诸具悲心者对诸 有情断除殴打等恼害,即是离系果;②积累殊胜菩提种 子之二种资粮,即是增上果;③令他产生离苦之乐及为 彼自受寒热劳累等种种痛苦,即是士用果;④诸具悲心 者欲生何处能如愿生彼,能作此所欲之因,即是异熟果; ⑤以往昔多世串习悲心故,未来生中也能令悲心增上并 相续不断产生者,是悲心的自性或自流体性,即是等流 果。如是依止悲心五法的诸佛子离无上菩提不远,速疾 能得彼果。 唐译: 障断及觉因,与乐亦爱果, 自流五依故,是人去佛近。 略释:此偈显示大悲得果。①障断,即离系果,障 分损害断除故;②觉因,即增上果,利益众生故;③与 乐,即丈夫果或士用果,以大丈夫所作能与人安乐、安 受诸苦故;④爱果,即异熟果,得可爱果故;⑤自流,
梵住品第十九
203
即等流果,未来自能不断生起殊胜大悲故。当知如是菩 萨去佛菩提则为不远。 辛三、具智慧之悲心的作用 藏译: 大悲胜悲系轮回,诸苦自性及无我, 由了知彼无厌离,为患极害亦不变。 见世间苦性,悲主如是知, 除彼苦方便,怖畏不厌离。 具大悲菩萨以殊胜智慧力通达轮回所摄的内外一 切法均是无常、具足三苦以及由彼所分痛苦的多类,并 通达彼等法均是空性无我后,不会以轮回痛苦生起厌离 而以悲心行持利他,以智慧通达轮回无自性故,以轮回 过患生老病死等苦以及贪嗔等烦恼,对彼(纵然)极微 细的任何损害也不会有。 把所有世间的三种痛苦观作自苦,对他人具足慈 爱,以及了知断除彼苦的方便是苦因之集后,也能如实 通达彼之对治道及灭等,是故对他苦不会置之度外而生 悲心忧苦,然由了知遣除彼苦的方便,不以彼苦而生厌 离。
204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中)
唐译: 生死苦为体,及以无我性, 不厌亦不恼,大悲胜觉故。 见苦自性时,知苦生悲苦, 亦知舍方便,恒修不厌生。 略释:菩萨了知生死中一切具缚众生均是痛苦之自 性,故以大悲为除苦于生死不生厌离,不住涅槃;菩萨 以殊胜智慧了知轮回无自性,故纵为轮回之业烦恼极度 损害亦不为恼,不住生死。菩萨观见世间苦之自性时, 知苦而生大悲忧苦,然菩萨亦如实了知舍离痛苦之方 便,故知已恒修,不以此苦而厌离。 辛四、悲心之分类 藏译: 具大悲性之悲悯,自性及各别抉择, 往昔已习相应者,坏障分得清净四。 对于具悲心自性之菩萨的悲悯,①有“自性”,即 是以种性力成为悲心之自性者;②对于有无悲心之功 过,一切有情无有自主漂泊于三苦之海中以及彼等曾无 数次作过自己的亲友,且彼等虽平等希求安乐、不愿受
梵住品第十九
205
苦然所行与所愿相违等种种观修悲心的方便各别观察; ③具足往昔串习悲心;④获得损坏违品嗔心、恼害等的 清净悲心。可分此四种,后者是对任何有情亦不生贪嗔 的离贪悲心。如是有自性、各别观察、修持、离欲四种 悲心。 唐译: 自性与数择,宿习及障断, 应知菩萨悲,如此四差别。 略释:应知菩萨的悲心有四种差别,即:①自性, 成自然故;②数择,见功德过失故;③宿习,由宿世久 修故;④障断,由得离欲断除所治恼害障碍清净故。 辛五、宣说大悲之差别分二:一、真实;二、以喻 宣说彼之深义 壬一、真实 藏译: 非平等常非增上,非修之门非离贪, 非无所缘任非悲,如是无悲非菩萨。 ①若无平等的悲心则不是大悲,即成如凡夫及声闻 缘觉的悲心。此义如何呢?如缘感受苦苦的诸有情,虽 能生悲,然对具乐受与具舍受者不能生悲,此为不平等
206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中)
故,并非大悲。诸菩萨不论有情感受有漏苦、乐、舍何 者,均见不出三苦,如对无间地狱诸众生生悲般,乃至 对有顶有情也同样能生平等悲心,故可称平等大悲。 ②如有时能生悲心,有时不能生,此是凡夫悲心; 诸声缘虽对有情也具悲心,然于无余涅槃时会穷尽间断 故,非常恒故,不说大悲;菩萨之悲心于一切学道位中 相续产生,入无余涅槃界亦不穷尽,故是常恒,可称大 悲。 ③又非担荷利他的增胜悲心者,是世间人夹杂自利 对亲友等产生我所执而发起的悲心,仅对利益自己之人 生悲心;诸声缘未证自他平等无担荷利他之意乐故,彼 等的悲心不可称大悲;菩萨得初地后,现量证悟自他平 等的法性,故就意乐而言,自利、利他无有差别,具足 担荷利他的增胜悲心,可称大悲。 ④见何种有情痛苦后,虽仅具此慈悲,然远离从痛 苦中救度的事业修行之门,此非大悲,如诸声缘亦有对 一切具苦有情之悲心然不作拔苦的修行般,诸菩萨尽轮 回际对一切有情成办利乐故,彼等可谓具大悲者。 ⑤诸有情对亲人虽有悲心然非常恒,有时亦生嗔 恨,对怨敌具嗔心故未离烦恼;以及诸声缘圣者虽无真 实嗔心,然未断彼细微习气故,彼等的悲心亦不能称大
梵住品第十九
207
悲;诸菩萨对悲心违品——嗔心、恼害心之习气,离贪 故,是为大悲。 ⑥虽具悲心然于悲心三轮之相非无缘,故不是大 悲。具无分别智慧者方是大悲。有者承许此悲心八地以 上成熟无分别智慧时具有,然对总的圣者菩萨相合而言 也未尝不可。如是宣说的此菩萨大悲究竟至于无缘大悲 任运成就、获得如来地时,称为如来大悲。怜心与悲心 虽是同一对字 9 ,然有非敬称与敬称的差别,其义虽同, 但为何要加“大”的简别,应如上所述而了知。 如是宣说非平等、非常恒等六种悲心不是大悲,反 之,具六种差别者为大悲。如上所述无大悲愍者也不可 称具大悲菩萨。 唐译: 非等亦非常,非深亦非顺, 非道非不得,翻六悲如是。 略释:非平等、非恒常、非深极、非随顺、非净道、 非不得是非大悲的六种差别,与此六相反则是大悲的六 种差别,即: ①平等:对于乐受等众生所生诸受均知是苦故。
9
指两种不同语文中相对的原文。
208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中)
②常恒:乃至无余涅槃亦无尽故。 ③深极:入地诸菩萨得自他平等故。 ④随顺:对一切众生的苦难如理救拔故。 ⑤净道:所对治之违品恼害心得断除故。 ⑥不得:得无生法忍时诸法不可得故。 壬二、以喻宣说彼之深义 藏译: 大悲与忍以及思,发愿投生熟有情, 初根后果具殊胜,此为悲之大树也。 譬如妙树有根茎枝叶花果六种,如是大悲心者,也 具有欲拔一切有情苦之大悲;由此为利他安忍种种难 行;思维种种利益有情之方便;发愿一切生中能得圆满 利益有情之身、受用、眷属与处;以愿力任生何处均能 数数取能作自他二利之投生;以彼方便成熟有情。 初者大悲如同后五者之根本,即是菩萨一切功德如 根本般之前行, 《无尽智慧经》云: “尊者舍利子,如呼 吸是士夫命根之前行,如是为真实行持大乘故,菩萨之 大悲乃是前行。”如《圣者嘎亚日经》云: “菩萨菩提心 之根本乃是大悲,有情为所缘,最后成熟有情则如妙树 成熟胜果,此是大悲大妙树。”是故,依靠大悲之根出
梵住品第十九
209
生为利有情而安忍种种痛苦之茎,依靠安忍之茎出生思 维拔有情苦方便之枝,由思维方便之枝出生“仅以一生 不能利益无边有情故发愿持一切生中渐次有情无量投 生”之叶,由发愿之叶出生为利有情而随欲转生之花, 由转生之花出生成熟一切有情之果。如是大悲如妙树般 值得赞叹。 藏译: 若无大悲根,无难忍行者, 具慧不忍苦,不思利有情, 若离此思心,于清净善生, 发愿亦不成,若不得善生, 不能熟有情。 广说彼者。第一若无树根则余者皆不能出生,譬如 若无树根则不能出生树茎乃至果实等,若无如树根般之 大悲,则以心不能安忍为利有情所取受的种种难行,如 世人对亲友等具怜愍,为利益彼等虽难亦能发起精勤, 而为利益他人则不能精勤,又如诸声缘亦不能作为利有 情之难行般,然诸菩萨以大悲力为利有情何时亦不舍弃 难行。 彼具慧菩萨为了利他若自己不能安忍种种痛苦时, 则不会思维利益有情的此等彼等之方便,虽具方便然自
210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中)
不能修持故,也不会对其思维。 倘若远离利益有情之思心,菩萨不会发起“为利有 情而投生为不杂恶业之胜身以及不为自利发心所染污 之清净”的胜愿,因为菩萨发愿是为利益有情而投生于 轮回,并非如世人由欲得善趣安乐之心而作善根以及诸 声缘断除投生轮回。 以愿力于此三有若未获得能利益有情的殊胜身,由 此不能成熟诸有情,或如世间人以业力得异熟身不能利 益有情,或如声缘般断绝生死故不能利益有情般。 如是若无大悲之根,则如茎之安忍乃至如果之成熟 有情五者绝不可能产生。 藏译: 大悲润为慈,彼苦以乐广, 由如理作意,枝增长广大, 以愿流不断,叶取舍二缘, 以修故华茂,当知果有义。 宣说若具根则余者亦可随生之义。 如妙树根,若得水润,则其根坚固及增长后,由彼 广大增生树茎乃至果实般。根本大悲之水或水润,坚慧 论师的大疏中如是说为“润即是慈”。有些论述中,把
梵住品第十九
211
滋润解释为以细小根须吸取水分而增长,故可称为“足 饮”般根本之根本,虽然如此,但彼本属根的所摄范畴, 而把根本说为悲心自体方是此处所说之义,因为慈、悲 二者以法性力一者具足另一必具,故并非悲心自体不是 根本、另有慈心认定为根本,而是以令悲心之根增长的 顺缘慈心如水滋润,于大疏中如是宣说。若照此理解则 为善妙,因为颂中有“大悲润为慈”(唐译“根生以慈 润”),且大疏中也如是宣说,故我认为“滋润”义为“以 诸根须吸取水分令得长养、滋润”,此处“滋润”应作 动词解。 因此,为能令悲心之根增长,如水之滋润者即是慈 心,以慈心如水般滋润悲心之根后,将令悲心增长,也 就是说,缘一切具苦有情而发起愿彼离苦的悲心,由此 则会产生愿彼等具足安乐的慈心故,以欲作彼等之利 乐,见诸有情如同极疼爱的悦意子般,当爱子得病时父 母忧伤,对于令彼离苦获得安乐的方便精进,不想此是 精进苦行的痛苦,而唯以服药等方便是对彼有益的发 心,于此精进产生欢喜心。同样,对有情具有慈爱的菩 萨为了利他虽受身心诸苦,然以欲作利他的慈心若能对
212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中)
彼有利则非痛苦,应是殊胜之受,生起得安乐想,以彼 将令无所不忍的安忍树茎广大增长。 如是以安忍之茎不断增长为因,能增长利他的方便 法门——二种无我、神通、以二谛所摄的色等一切法以 及如理作意等无量种种的方便。 由此利他思维之枝得以增广,以彼因于无量生死中 发起相续不断利益一切有情的大愿相续,前前微小之发 愿旧叶逐渐掉落,较前广大增胜的胜愿新叶不断增上而 生长,以及成就了成熟他相续的花果成办之缘彼二者之 愿,是故将成就投生之花以及以受生之身彼等能成熟无 量有情之果,即是当知有或产生花果彼二,如同妙树也 以自己的近取因以及水土等助缘二者和合出生花果般, 同样菩萨之投生以及成熟他相续是由菩萨自己的愿力 以及对境众生二者而成就。 唐译: 悲忍思愿生,成熟次第说, 大根至大果,悲树六事成。 略释:以下数偈宣说大悲如树。大悲妙树以六事成 就,即大悲、安忍、思惟、胜愿、胜生、成熟,此六事
梵住品第十九
213
依次喻如根茎枝叶花果六位,即此树以大悲为根,以安 忍为茎,以利益众生思惟为枝,以胜生愿为叶,以所得 胜生为花,以成熟众生为果。 唐译: 无悲则无忍,如是六次第, 胜生若不得,成熟众生无。 略释:为何六事安立如此之先后次第?因为:若无 大悲,则不能发起大苦难行忍;若无大苦难行忍,则不 能发起利益众生思惟;若无利益众生思惟,则不能发起 胜生愿;若无胜生愿,则不能向胜生处;若不向胜生处, 则不能成熟众生。 唐译: 根生以慈润,茎擢以乐广, 念正则增枝,愿续则长叶, 内缘成为华,外缘成为果, 当知悲根等,如是次第成。 略释:喻义之前后次第何以有如此相似之处? ①根生以慈润:悲以慈润能令滋生,由有慈爱见他 受苦而生悲故,是故以悲为根。
214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中)
②茎擢以乐广:忍以乐想能令抽擢,由菩萨利他, 以苦生安乐想,乐想生已能令安忍得广大故,是故以忍 为茎。 ③念正则增枝:思以正念能令增进,由安忍增广后 能于利他事中生起正念故,是故以思为枝。 ④愿续则长叶:愿以相续能令长成,由前灭后生, 譬如叶长,落故抽新,是故以愿为叶。 ⑤内缘成为华:生以内缘成为实,由自身成熟则受 生不虚,是故以生为花。 ⑥外缘成为果:以外缘成为实,由他身成熟则利益 不虚,是故以成熟众生为果。 当知悲根等以如是次第成立。 辛六、赞叹悲心之功德分二:一、总说三种异门; 二、别说难点 壬一、总说三种异门 一、产生大功德 藏译: 大悲功德出生处,于诸有情不兴悲, 如是如彼等苦亦,兴悲当生乐无量。
梵住品第十九
215
大悲是究竟果地十力、四无畏等无量功德的源泉自 性,故具慧者谁不于有情生悲,理应兴悲。若想:对有 情生悲,为彼等义自己也感受痛苦,甚为难忍。实际并 非如此,菩萨虽如是为众生利益而痛苦,或如是为彼等 众生的利益发起悲心而受苦,然此苦与其他痛苦根本不 同,因为以悲心所生或痛苦可令一切苦次第消尽并能产 生超胜声缘及一切世间的无量安乐故。 二、不贪之功德 藏译: 诸悲摄慧主,心尚不住寂, 更何况贪著,世间乐自命。 若想:发起悲心贪爱众生后,以执著岂不束缚? 不然!以悲心摄持相续的诸菩萨对如声缘般寂灭痛 苦之涅槃尚且意无贪著并不住,何况对如世间凡夫般于 有漏世乐及自身命生贪呢?故对轮涅何法亦无贪爱之 心。 三、超胜之功德 藏译:
216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中)
但凡为慈心无罪,及出世间亦非有, 以诸慧悲慈无罪,以及是为出世间。 在世间,母亲对孩子慈等,如是慈爱并非无罪,亦 非超出世间,因为贪著孩子等为彼等造罪以及对与彼诸 不和处则生嗔恨等,由彼夹杂烦恼故,并非无罪;具法 我、人我之我执迷乱故,未超世间。诸具慧菩萨悲愍一 切有情而生的慈心则无罪过并超世间。 藏译: 痛苦具浪无明暗,凡是依彼而成之, 引出世间之方便,如是何不成无罪。 世间菩提缘觉之,诸阿罗汉无彼慈, 较彼其余何需说,如何不成出世间。 若问:如何无罪?依于果——漂泊于三苦波涛汹涌 或动荡的轮回以及彼因——不知四圣谛之无明黑暗的一 切世间者,为将彼等引渡至解脱的大方便因——菩萨相 续中的慈心与悲心彼等如何不成无罪?可信任是最殊 胜之无罪。 如何是超出世间?于此世间,即便证悟尽无生智的 利根独觉罗汉亦无如此之事,此外的声闻、世间人又何
梵住品第十九
217
需说。如此慈悲心如何不是出世间呢?即连出世者声闻 缘觉尚且超越,故是出世间,此不必说。 唐译: 大悲利益作,谁于他不起, 于苦胜乐生,乐生由悲故。 略释:以大悲可作一切利益,故谁于他有情不起大 呢?应兴大悲。因为虽于利他之苦然大悲可生起殊胜安 乐故。 唐译: 菩萨悲自在,寂静尚不住, 世乐及身命,此爱云何起? 略释:此偈说大悲无著。一切世间均爱执世乐以及 自己的身命,一切声缘虽不爱世乐及自身命,然于涅槃 有耽著心,菩萨不然,以大悲自在故,于寂静涅槃尚且 不住,何况对于世乐及身命的二种耽著云何生起? 唐译: 贪爱非无障,世悲亦世间, 菩萨悲爱起,障尽亦过世。 略释:此偈说大悲爱胜。世人于亲友之贪爱并非无
218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中)
障,因为贪爱自体即是障碍;世间悲心虽不是障仍属世 间,因为具有我执。而菩萨的悲爱既无罪障亦超世间, 此即是大悲慈爱最胜之所在。 唐译: 有苦及无智,大海及大闇, 拔济以方便,云何不障尽? 罗汉及缘觉,如是悲爱无? 何况余世间,岂得不过世? 略释:于果之有苦大海、因之无智大暗中能作拔济 之方便即是大悲,故此大悲云何不成障尽? 阿罗汉、辟支佛尚且无有如是大悲慈爱,何况其余 世间者,如是菩萨大悲岂不超越出间。 对以上所说“为利他虽苦也是安乐”之义广说者, 即是: 壬二、别说难点 藏译: 菩萨无痛苦,以悲凡是苦, 于彼初起畏,触已极欢喜。 由悲所生之痛苦,映蔽一切世间乐,
梵住品第十九
219
诸已办利亦不具,较此何有更希有? 可以解释为:诸菩萨彼时虽然自无痛苦,或按大疏 所说,“为了令他无苦以慈悲为他利自心受苦”此点不 成怖畏之处。诸劣慧者心想:若细想众生痛苦时,极为 怖畏且难忍受,与有情无量相等,痛苦也有无量,故于 彼苦谁能遣除?对布施头颅手足及各别有情恩将仇报 的邪行亦极难忍;倘若受生于轮回中,则有生老病死, 并于此间还须受种种痛苦;具苦有情众多故,如果自己 承受彼等之苦,则自己何时方能从苦中解脱?不应这样 想而令心怯弱。何以故?于有情生悲所生的此种痛苦如 所述般,仅仅于最初胜解行地时会生怖畏而已,因为尚 未得自他平等性、未通达轮回及彼痛苦之空性故,因此 对诸具菩萨种性者,最初不宜以轮回痛苦及对彼生厌离 心的法门作主要宣说,而须说悲心、诸法如幻以及赞叹 佛菩萨的功德,如是同经中所说般。 在所谓“触”即得圣者初地后,证悟法界遍行的体 相时,由得自他平等之心,以悲心为救度一切具苦有情, 纵然真实受地狱之苦,然以此成为救度他人之大义故, 对菩萨而言,此因唯成大乐,如此之乐为诸世间天人、 声缘所无故,成为一切安乐中之殊胜及上品。如是以悲 心所生的痛苦能映蔽一切天人等世间安乐,并且寻求自
220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中)
利的诸声缘罗汉也不具如是安乐,较此何有更希有者? 如是虽于得地后不畏轮回痛苦,但从胜解行地仅仅 思维轮回自性而了知是大苦聚,然以种性力及愿力等, 即便于凡夫位菩萨也不会去思维轮回前际等不可思议 之处后使自心怯弱,因为:无始至今,自他一切有情于 此三有中感受种种苦,虽有时也感受种种安乐,然以今 观昔,此诸感受已无任何利害;虽然未来无边,如是有 情界亦无穷尽,但新生的佛菩萨亦如是无尽故,又虽然 世间边际、虚空边际、有情边际及痛苦边际也是不可思 议,但其自性本如幻化故,如同有情界之时方无边际般, 若我也生起“随学三世诸佛菩萨之行行持伟大菩萨之 道”的铠甲发心后,祈祷诸佛菩萨愿能如是成就,进而 将一切善根为此作回向,(如此)则于大乘道中不会退 转且速得无畏之安慰。 藏译: 坚固者之具悲施,凡是作布施之乐, 其中受用三界者,较彼乐一分未能。 为利有情以大悲,不舍苦性诸轮回, 诸大悲主利他故,何以不能取彼苦。 以坚固菩萨于他具悲之布施,对布施的回报与异熟 无所希求,唯一为利他而施,自不守财施舍予人,如是
梵住品第十九
221
以圆满利他的布施所生的安乐,若与受用三界资财的诸 安乐相比,后者不及菩萨相续所生布施安乐的百千等分 之一。如是诸菩萨虽为利他在显现上感受痛苦,但实际 彼相续中不仅无有任何痛苦,且以施身及一切受用所生 的欢喜,为任何世乐所不能及,故诸菩萨何以会受轮回 之苦?应知何时亦无痛苦,为利有情以大悲何时也不舍 弃痛苦自性的轮回,彼具悲者为饶益一切有情为何不取 受彼等有情之苦?应能全然纳受他人的一切痛苦。 藏译: 具慈菩萨悲布施,受用以及由彼慈, 以摄受生及彼力,慈之乐得烦增长。 “具慈菩萨悲、布施、受用以及”,颂末的“增长” 此词是句尾通用词故,应对此三词一一对应连接,即以 慈心行施能增长悲心、增长布施及增长受用。增长之因 者,即以悲心力行施,一切生中悲心能不断增长;以悲 心力,一切生中布施不断增长;以布施力,一切生中受 用不断增长。 由彼增长三种安乐果者,即由发心欲拔除有情痛苦 的悲心,能生安置一切有情于安乐的慈心,在行施时, 于彼菩萨能增长由慈心所增长的安乐,如母亲赐予孩子 饮食、财物时以慈心对彼母引生欢喜般;尔后,以彼施
222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中)
摄受有情所生的增长安乐者,即见彼布施对有情有利益 后,在菩萨相续中能增长殊胜安乐;以及彼布施所得安 乐,是以布施力使诸菩萨具有无尽受用后,对一切有情 具饶益能力故,由彼力所生的安乐,对诸菩萨能得增长, 因为若无受用则虽欲布施然不能满受者愿,而具有受用 故,见满彼愿增长殊胜欢喜。如是诸菩萨于有情能作多 少利益便能生起多少安乐欢喜故,为了以承担拔除他苦 能成自己得安乐,虽舍弃身体受用然非痛苦,生起安乐 故。 唐译: 得悲诸菩萨,舍苦而起苦, 彼初起苦怖,证时欣乐甚。 略释:此偈说大悲无厌。诸得悲菩萨欲舍弃他苦而 生起自苦,仅由最初胜解行地时未证自他平等性以及未 如实知苦之法性故,于生起痛苦中产生怯怖。一旦证悟 二者,则于起苦之中产生极欢喜的安乐。 唐译: 悲苦最希有,苦胜一切乐, 更乐悲生故,办非有况余。 略释:此偈说大悲苦胜。由悲悯有情而利他所生的 痛苦最为希有,即此悲苦超胜于一切世间的安乐。何以
梵住品第十九
223
如此?彼菩萨更以悲苦为乐,因为此苦从大悲生故。彼 安乐所作已办的阿罗汉尚且无有,何况其余世间? 唐译: 施与悲共起,能令菩萨乐, 三界中乐受,比此无一分。 略释:此偈说大悲施胜。如果布施与大悲共同生起, 则能生起菩萨的殊胜安乐。三界中的乐受相比于大悲布 施所生的安乐,不及其一分。 唐译: 生死苦自性,不舍由悲故, 起苦利他因,云何舍不习。 略释:此偈说大悲忍苦。菩萨由大悲故,不舍痛苦 自性的生死。既然菩萨起苦是利他之因,为何会舍弃生 死而不修习安受自苦呢? 唐译: 悲施财三果,悲者恒增长, 爱生及摄生,资生复三乐。 略释:此偈说大悲施果。菩萨大悲恒能增长三果— —增悲增施与增财,因为:由修习大悲能令悲之自体增 长,故是增悲;由悲自在能令布施增长,故是增施;由
224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中)
施自在能令财增长,故是增财。由此三果能生起三乐— —爱生乐、摄生乐与资生乐,即以悲为因生起爱生乐, 以施为因生起摄生乐,以财为因生起资生乐。 藏译: 以悲广大所增长,以施所熟及所乐, 普所引伸及所引,于诸弱者如是说。 彼诸菩萨布施的方式。如一极懈怠之人,亲友对彼 教诫“汝不应如是懈怠,应如此如此”般, (大悲劝进:) 诸菩萨以悲心行施时,汝应以如此悲心广作种种伟大布 施;彼之异熟受用亦当如此增长;且应以布施成熟诸有 情并且受者内心能得满足之乐,施者也以圆满布施安乐 故,作自他二者安乐的事业;又应普遍引导其余有情积 累福慧资粮,并于无上菩提果逐渐牵引或引导。如是, 如同对布施众生之串习力薄弱者劝进而宣说般。 唐译: 悲长及施增,成生亦乐起, 牵来复将去,大悲劝如是。 略释:此偈说大悲劝进菩萨行持六种功德。大悲劝 言:“菩萨汝修习我令我滋长;汝舍资财令布施增进; 汝应以布施成熟众生;汝应以布施生起自乐;汝若布施
梵住品第十九
225
能引来无上菩提二资粮聚;汝若布施当于无上菩提逐渐 趋近。” 藏译: 大悲以诸苦为苦,凡未生乐令得乐, 故此大悲于他乐,若得生已自作乐。 具嫉妒有情见人安乐时内心不喜,见人痛苦时则心 欢喜,而诸菩萨与彼恰恰相反,由悲心力以他苦即是自 苦故,在未拔除具苦众生的痛苦令彼生起安乐之前,自 己何以产生安乐?如见爱子被剧烈病痛所折磨的母亲 一般。是故,由具慈悲对其他有情以自己令生安乐后, 由予人安乐之乐,自己能得安乐,如母亲为孩子寻药并 令服用后,当孩子于病中得到解脱安乐时,母心也得安 乐般,如是维摩诘大士亦云: “乃至一切有情之病未愈, 我病亦不能愈。”如是所说也。 唐译: 苦者悲诸苦,不施云何乐, 以令自乐故,施乐拔他苦。 略释:此偈说大悲乐胜。诸菩萨以悲而生起诸苦, 故名为苦者。苦者菩萨悲悯众生的苦难,以他苦为自苦 故,若不予人安乐如何能得自乐?菩萨施众生乐拔众生 苦时,即是菩萨自作安乐。 藏译:
226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中)
大悲主恒于自施,如教不作求自乐, 以诸受用令他乐,然非异亦非自乐。 以彼乐而乐自施,所得果亦施有情, 若汝于自有所有,极于彼等施作果。 施者虽不贪受用,然而得众多善资, 我非贪求彼等乐,如是我具施不断。 我恒以慧一切财,尽布施他由得此, 当知由是汝施主,不贪求果受用也。 假使汝得果不施,非是于施真欢喜, 如是刹那亦未施,非是于施真欢喜。 未作则不引生果,如是待报非我者, 不待汝报而出生,是为予他极施果。 上文所说无贪之广说者。 诸具悲菩萨以悲心如阿阇梨恒常对自己所作布施 教授应如彼彼而作等。如何教授呢?彼彼财物不欲自己 守护得安乐,当以自己种种受用令他安乐,如是教授并 作随示。此处在大疏中虽然宣说了如阿阇梨般的悲心对 如弟子般的布施作教诫,意义虽同然易理解故,如上所 说也见可以。 倘若虽以众多受用令他得乐,然而仅求自获其果的 布施并非菩萨所应修持,因为诸菩萨对自利、利他无有 分别,由人苦即是我苦、他乐即是自乐故,布施所得果
梵住品第十九
227
也发愿成熟于一切有情,令彼等得安乐而作布施。倘若 或者对于他人不能成熟,则由自己与有情无分别故, (实 成)不欲彼果之安乐于自己产生。由彼等有情得安乐则 自己亦得安乐故,是故断除如剧毒般的我爱执后,我随 学诸菩萨勤修着重珍爱他人故,以我已作的布施应同施 果一并施予一切有情。如是而作教诫。 是故若布施对自己能作产生受用等事,应对彼等有 情极成利益,由此对我作了利益,如是以悲心对施作教 诲,将布施及其果报均施他人。 如是布施之果也对他人发自内心而施舍,施者诸菩 萨于自利无贪,虽不希求得受用,然恰恰值遇丰富受用 与妙好之物,此是因果缘起之法性。如是果报成就时, 我也不会希求有漏安乐,因为依靠受用圆满,我唯一希 欲具足于多世相续之中趋入对众生有利的行施而已,我 恒以慈悲,所拥有的一切受用不为自己乐享而是对人布 施。你应观察此理。是故布施你应了知:我对施果应无 所求。 倘若你仅仅对人布施受用资财而不将施果施予他 人,则并非是对一切来世受用不贪而欢喜布施的菩萨, 如此在今生之中即便仅一刹那未对布施信解而有不欲 布施之心,亦成立不算对于以悲心为利他布施具有欢 喜。
228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中)
布施你不作布施则不引生果报,故好似对回报有所 执著,如此执著施果之回报,则非是于人悲悯之我者或 应理故,布施你应远离对回报之执著,对布施异熟果也 不应生起我所执,应将彼对人极为布施。 如是以悲心似对布施宣说教诫,对一切身体、受用 及善根不能为自利而贪爱,为利他应作布施,如是宣说 了净心的教授。 唐译: 悲者教自施,施彼勿自求, 施报愿不受,有愿还以施。 施及于施果,普施于一切, 彼乐我乐故,施彼我无须。 略释:以下数偈说大悲教授。 大悲教言:“汝施布施他人时莫求自乐,他乐若无 则汝自乐亦无,因此即便施果亦当发愿不受而施有情, 设若有果仍将此果还施有情。如是以所施与施所得果一 并普施一切有情,因为以彼有情安乐为自乐故,凡有所 施之果当施一切众生。” 唐译: 轻财而以施,来多复来好, 不用而自来,还用展转施。
梵住品第十九
229
悲者以大悲,尽施及常施, 应作如是施,慎勿求施果。 若我不乐施,施果不施时, 施无一刹那,以无施爱故。 不作不与果,与果与作者, 是汝观恩过,与我不相似。 如果轻财而用以布施,则虽不求财而财自来,并且 广大而妙好,如是若得如此受用还用布施,由此资财来 而复来,菩萨施而复施。 悲者菩萨以大悲无余布施且恒常布施,应作如是无 间布施,慎勿希求布施果报。 倘若我对于施果不施,则非是欢喜布施,若有一刹 那不生施心,也是无有布施欢喜心的缘故。 菩萨教诲布施:若人行汝布施,汝方赐予其果,即 是汝观待报恩之过失,我则不然,此即是汝与我不相似; 若人行汝布施汝仅赐予此人果报,汝是观待报恩者,我 则不然,所行施果尽施一切众生,此即是汝与我不相似。 藏译: 诸佛子以大悲施,无罪以及清净依, 能引生乐者以及,具摄护无求无染。 诸佛子以大悲施,一切广大胜及常, 喜及无染及清净,趋入菩提趋善也。
230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中)
以悲心布施之功德摄义而赞叹。 诸佛子以悲心作布施也分六种: ①无罪者,即对他人无害而行施,也就是说,夺人 受用而布施别人,或杀害有情以彼肉布施,或对受者歧 视并以饿鬼、馋鬼等语呵斥令彼心生痛苦而作布施等, 无有如是对他人的损害,如理善作布施也。 ②清净依或基之布施者,不会未经观察将毒品、兵 器等不净物作布施,善作观察后布施清净之物。 ③、④能引生乐之布施者,以布施摄受后将彼安置 于善根中,引起彼等有情在来世中获得善趣及解脱果的 安乐。以及由彼施远离对自己的眷属、妻儿、奴仆等的 一切损害后,不留存彼等份内应得之财;或虽将妻儿等 施予他人然不违背彼等心愿;或首先了知最终彼等不会 生起巨大痛苦后而布施,若彼等极其痛苦以及将自己的 眷属布施给残忍的罗刹、夜叉等则不施,总之,对属于 自己的眷属无有损害者即是随护布施。 ⑤无求之布施者,知道有情贫乏,为利益彼等虽未 乞求却自己亲手对其布施,不寻其他布施对境,或者无 有仅对此施不于彼施的选择福田之偏袒而平等布施。 ⑥无染或无贪之布施者,即不求报恩与异熟而行 施,此处是从清净过患的角度宣说。 又从功德角度宣说布施一切或尽施等九类:
梵住品第十九
231
①一切布施:即一切内外物无有丝毫不施。 ②广大布施:即非微小或少许而是多量广大之布 施。 ③殊胜布施:即不施残缺、腐坏及不可受用的资财, 以色形香味圆满及贵重优质之物作布施。 ④恒常布施:即非短时施后中止而是恒常行施。 ⑤欢喜布施:即无有悭吝对任何乞求者无有分别以 欢喜心布施。 ⑥离执布施:即于回报异熟无求而施。 ⑦清净布施:与上述“清净依”同义,即布施清净 之物。 ⑧回向菩提之布施:即布施不回向于善趣安乐及声 缘涅槃,普于一切有情获得无上菩提而回向故,趋入菩 提。 ⑨回向善根之布施:与上述“能引生乐之布施”同 义,即以布施摄受众生后,趋入善或安置。 唐译: 无障及净句,利彼亦自量, 无求与无著,悲者如是施。 ①无障:即不以抢夺他物行施. ②净句:即不以毒物、兵器、酒烟等不净物布施。 ③利彼:即以布施摄受众生时将彼等安置于善根
232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中)
中。 ④自量:即不令自己的眷属有损害而行施。 ⑤无求:即众生或无心求或未口求,但见彼等匮乏 即自然而施。 ⑥无著:即不求报恩及异熟而施。 唐译: 尽广胜常喜,离着亦清净, 回向于二处,菩提及善根。 略释:①尽施:即以内外一切物布施。 ②广施:即以多物布施。 ③胜施:即以妙好圆满之物布施。 ④常施:即一再布施。 ⑤喜施:即无悭吝不拣择欢喜而施。 ⑥离著施:即不求报恩、异熟而施。 ⑦清净施:即以清净物布施。 ⑧回向菩提施:即回向大菩提。 ⑨回向善根施:即为摄受众生入善根而施。 藏译: 如何三乐所满意,大悲主以悲成喜, 诸享受者以受用,不能成为如是喜。 如是由布施所生的安乐如何呢?即欢喜布施的安
梵住品第十九
233
乐、欢喜利他的安乐以及欢喜圆满菩提资粮的安乐,以 此三乐满意的具悲菩萨以自己所拥有的一切资财作布 施所得的安乐,所欲皆得之人享用受用亦不能生起如是 之乐。此处的具受用者在大疏中解释为:菩萨所施之对 境如欲获得所愿也得不到如施者般的欢喜。一般诸享受 善趣圆满受用者何时亦不能感受如菩萨行施所生的欢 喜,这样解释亦可。 《般若摄颂》云: “庄严四洲如唾尘, 彼得不及施生喜。”如是所说也。 唐译: 有财而自用,及用施众生, 得喜施喜胜,三乐养心故。 略释:此偈说大悲受用差别。菩萨有财自己受用所 生的欢喜与用财布施众生所生的欢喜相比,施喜为胜。 何以故?因为由布施心中能生三种欢喜——布施喜、摄 他喜与菩提资粮满足喜。 辛七、宣说生起悲心之因 藏译: 悲悯贫及悲暴恶,悲错乱及悲放逸, 悲悯为境所主者,以及悲悯著邪者。 由彼苦乐因,菩萨生大悲,
234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中)
因师自性修,菩萨之悲也。 对远离六度修行的诸有情产生悲心。 对以悭吝令心相续贫乏不能作少许布施的众生,以 悲心宣说悭吝的过失与布施的功德后,将彼等安置于布 施法中;相续恶劣可恶者行持杀生等罪业,以悲心对彼 等宣说持戒之法后安置于戒律中;对相续被嗔心扰乱的 众生以悲心宣说嗔心的过患及安忍的功德后安置于安 忍中;以喜爱平庸琐事之懈怠不作善业的放逸众生,以 悲心对彼等宣说具足能断懈怠的精进法后安置于精进 中;对妙欲五境以不自在恒常心散乱的众生,以悲心宣 说静虑诸法后安置于静虑中;对有漏诸蕴执为常乐我净 的颠倒耽著众生,以悲心宣说邪慧过患后安置于真实智 慧中。 菩萨生起悲心之缘有四种。所缘缘者,是于一切三 界有漏乐受以变苦周遍、于一切苦受以苦苦周遍、于一 切舍受以行苦周遍,故任受何者均不超越痛苦故,缘彼 后兴悲。颂云“由彼苦乐因”大疏中解释为苦乐舍三受 之随眠,然彼者是习气之自性,故是舍受,在未断除彼 随眠之间,再再引生苦乐二受故,行苦之微细苦也是彼 者,或者具有苦乐受的有漏蕴彼因也可解释为行苦。实 际中缘具有三苦的有情后,菩萨生起悲心。
梵住品第十九
235
由其他生世中串习悲心,在阿赖耶上积累了悲心习 气,是悲心之因缘;从善知识处闻受正法而生悲心者是 增上缘;由前前悲心自性产生后后悲心,诸前前者是等 无间缘。如是由因缘等三者中产生菩萨的悲心。 唐译: 悭恶嗔放逸,缘着及邪着, 如是六蔽者,悲令六度增。 略释:此偈说大悲增长诸度。悭者,即是少物亦不 能舍;恶者,即是破戒及恼害他人;嗔者,即是于稍不 饶益便起大嗔;放逸者,即是于诸善不精进行;缘著者, 即是五欲乱心;邪著者,即是外道无慧执著邪道。如是 为六过所障蔽之人,菩萨以大悲说其过失令彼等六波罗 蜜多得以增长。 唐译: 苦乐不苦乐,因力及善友, 自体相续流,大悲四缘义。 略释:此偈显示生悲之缘。 ①所缘缘:苦受为苦苦,乐受为坏苦,不苦不乐受 为行苦,由缘具三受的有情生起大悲。 ②因缘:即于阿赖耶识中所藏大悲因种之力。 ③增上缘:即是大乘善友。
236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中)
④等无间缘:即是悲心自体相续而流,以前前刹那 悲心产生后后刹那悲心。 辛八、菩萨之悲心以平等超胜 藏译: 菩萨之大悲,知等意乐故, 修故无贪故,无缘清净故。 菩萨的悲心当知是平等。其义如何呢?诸世间众虽 对亲友眷属能生悲心然对怨敌不生悲心反生嗔心,对诸 中间者也不能生悲;声闻缘觉只对具痛苦者兴悲,而对 一切有情不能产生平等悲心,故彼等悲心不是平等;菩 萨之悲心如上所述对具有三苦的有情从有顶乃至无间 地狱无有分别地产生平等大悲,是故如是对一切有情具 有如是意乐发心故,由意乐平等故,悲心也平等。 如救度地狱等有情之痛苦般,如是乃至有顶之间救 度一切有情故,由修行平等故,悲心平等。 对任何种类的有情均无贪嗔,由远离贪心故,悲心 平等。 于我、有情、悲心三轮之相无缘,通达一切皆一味 空性故,悲心平等。 三轮无缘的智慧从第八地获得,无有精勤及清净相
梵住品第十九
237
之动摇,于此地以上能获得清净故,悲心平等。 唐译: 行相及思惟,随顺与离障, 不得亦清净,六义悲平等。 略释:大悲以四缘生起,又当如何得平等呢?大悲 平等有六种: ①行相平等;即对具有三受之众生平等知是苦故。 ②思惟平等:即由平等怜愍,平等愿拔彼等之苦。 ③随顺平等:即以修行平等救济。 ④离障平等:即平等不作恼害。 ⑤不得平等;即自他及悲三轮平等不可得。 ⑥清净平等:即八地无生法忍时平等得故。 辛九、悲心超胜 藏译: 以自心慈等,胜解修法及, 意乐及自及,无分别一胜。 就一般修持慈等四无量心而言,色界诸天及声闻缘 觉虽然也有,但菩萨修持四无量心较彼等更为超胜者, 即诸菩萨以自心修持慈等,以往昔生中修持慈等之习 气,在今生来世中也不断增上,故如是修行较其他修行
238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中)
更为超胜。对宣说四无量心的诸经典具足胜解并具信心 以及具足上述九种意乐差别、对三摩地自在或者尤于八 地等时无勤能任运产生慈心等自在,菩萨修持慈等四无 量心者对修者、对境有情、所修四无量心以无有相执的 无分别智慧摄持,从获得第八地后进入彼等的所有菩萨 事业均圆融一体而趣一义之殊胜,故是超越殊胜。 唐译: 慈等令无上,自意修亦五, 信心通方便,和合如前说。 略释:如前由五种自意修习可令四梵住得成无上, 即是: ①由净信:即由对大乘经所说梵住处生起净信。 ②由深心:即由九种心修持梵住。 ③由神通:即由虚空藏等三摩地而得自在。 ④由方便:即以无分别智慧摄持。 ⑤由和合:即以一果入一切果故。 己四、彼等摄义 藏译: 如是于世尊,生起清净信, 以物大恭敬,具极相续供;
梵住品第十九
239
恒依具众德,能利善知识, 悲悯于众生,当得诸成就。 如是如上所述,对诸正等觉出有坏具有不可思议功 德之自性产生信解的清净心,以法衣、妙衣、鲜花、薰 香等物供养,并顶礼、赞扬、转绕等以及依教奉行而修 持,以大恭敬作供养,彼供养亦非短期而具足长期供养 故,能获得自他二利之一切世出世间成就;如是前文所 说善知识的功德,另有诸多经藏等以及教典中宣说善知 识的功德,若依止具有如是功德的善知识,则能产生众 多无量功德,在今生以及所有生世中恒常依止作利益的 善知识将会得到一切成就;对一切有情具有以爱怜自性 的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对众生已作利益,也能获得成就。 以供养依止二者主要宣说自利,以四无量心主要成 办他利,如是于大疏中宣说。一般而言,任何一者皆能 成办二利。 《大乘庄严经论·供依无量品第二十一》释竟
(尚未定稿,请勿翻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