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om Stop to Start 啟示的起始—鄒駿昇個展

Page 1

「當代藝術」作為一個時代的藝術標誌,試圖涵括或解釋 所有當下藝術思維的載體,其定義與範疇不斷被擴張解釋

從 ' 玩具槍 '(2010)到 ' 玩具車 '(2017)

也成為一種現象。我們仍可簡單解釋:當代藝術跨越國界,

鄒駿昇作品總是透著老時光的浸染,所謂的老時光並非僅

包含繪畫、雕塑、素描、版畫,說明書籍、攝影、建築與

止於畫面質地或色彩上的舊式表現,更多是對過往時代的

設計,電影和錄像,以及其他新型態的視覺表達形式,當

懷想。從最早的《玩具槍》系列,一直到《持續贈與的禮

代藝術的多元形式仍有待開發或理解。

物》,除了槍本身的暗指或隱喻,這些作品也透出鄒駿昇 對工業革命時期的時代想像:鋼鐵結構、大型工廠與機械、

因此,當代藝術家持續以各種視覺表達形式與內涵手段進 行一系列假說爭論和反駁,同時透過各種形態的展覽和裝 置,將其藝術創作展示於美術館或其他藝術展演平台中展 示甚至被收藏,逐漸完成不同藝術品種的融合與新實驗。

水泥結構或毀損建物、熱氣球或飛船、經過組織或規則化 的人群、大團漫開的濃煙,搭配畫面而使用靠近鐵屑或煤 灰的暗褐或灰黑色……,一個相對緩慢的時代感,就在鄒 駿昇的繪畫世界中產生了。

循著這條時代的線索,我們逐漸可以閱讀出作品中的緩速 感,而鄒駿昇也開始有意識或無意識地在畫面中收集更多

From Stop to Start 啟示的起始 一個新的閱讀視角

「緩慢時代」的象徵物、造型符號與色彩表現方式,也不 斷 增 強 這 些 象 徵 對 象 的 緩 速 浪 漫 意 義。 在《 勇 敢 的 小 錫 兵 》(2012)、《 禮 物 》(2014)、《 軌 跡 》(2015)等 繪

多次榮獲國際插畫獎項肯定,臺灣優秀年輕插畫家的光環

本作品之間,都不難發現這條時代線索,並在緩速時代的

如影隨形地環繞著鄒駿昇。然而,對他而言,插畫只是讓

基礎上,加入每個時代別具特色的的經典美感元素,這讓

藝術更平易近人的一種表現方式,創作在鄒駿昇身上以各

他的創作彷彿穿梭在不同國境與文化美感中,透過畫面對

種方式進行著,因為環境而產生不同感受與全新想法,進

新舊世代做出形式不同卻情感相近的跨時代呼應。

而影響到他的藝術表達形式,不僅從事繪本插畫,更投身 各類藝術創作,持續為世界帶來新的關注議題及視角。

2017 年 完 成 的《 玩 具 車 》 系 列 作 品 則 延 續《 玩 具 槍 》 與 《持續贈與的禮物》最初的創作理念,反映人性及社會價

鄒駿昇大學就讀師範學院,研究所則遠渡英國求學。在不

值的矛盾,並特意選用鮮豔的色彩、童趣的畫風,嘲諷又

同學習環境與文化差異的衝擊下,造就他在藝術創作與表

戲謔地將充滿矛盾的現實包裹在甜蜜的糖衣當中。

達上的各種獨立觀點與自我認同思維。也因此,我們很容 易從鄒駿昇的作品中發現一種屬於他自己獨特尋覓美感的

透過作品,鄒駿昇邀請觀者通過不同角度回頭審視與質疑

角度與表達方式。除了從日常生活中撿拾各種富含趣味的

我們的生活脈絡與現況,找尋那些潛藏其中,我們看到卻

輕巧靈感,鄒駿昇也關注著存在人性與社會價值之間的矛

視而不見選擇忽視的自我矛盾與社會現象。在速度感飛快

盾,並帶著古典質地美感的表現方式,創造出只屬於他自

的現代,鄒駿昇用獨特的美感觀點與視覺語彙,開啟每人

己獨特的創作世界。以這樣的觀看視角,重新回頭欣賞鄒

腦中的新地圖,召喚我們心靈的烏托邦。

駿昇的所有作品,我們將會找到更多有趣且富有深意的閱 讀面向。


藝術永遠會有新奇的角度,只要我們願意走一條新的路。

義 大 利 波 隆 納 插 畫 展 首 獎。 同 年 夏 天 結 束 六 年 英 國 生 活 返回臺灣,目前為吉日設計的負責人。

鄒駿昇在《The And》(2011)系列呈現了另一條有趣的 思考路徑,從被動的「看不見」到主動的「不看見」,對

近年來,鄒駿昇持續插畫創作,作品亦經常受邀在國內外

於一般人「日常所見卻視而不見」的集體現象,他刻意迴

展 出, 並 獲 得 英 國 康 藍 集 團、 臺 北 市 立 美 術 館、 英 國 山

避人物的正面描寫,反而細繪一個個耐人尋味的後腦勺,

葉 設 計 中 心、 華 沙 海 報 博 物 館 及 國 賓 飯 店 等 公 私 立 機 構

詳細記錄著不同人種、髮型與風格,賦予每一個神秘的後

的 收 藏。 此 外, 細 膩、 典 雅、 詼 諧 的 風 格 獲 得 GUCCI、

腦勺無限想像。這也清楚讀出鄒駿昇的創作哲學:或許閉

MONTBLANC、JOHNNIE WALKER 等 世 界 知 名 品 牌 的

起眼睛的不看並非盲目,而是為了開啟心裡的眼睛,找到

青 睞, 合 作 推 出 各 種 品 牌 形 象 商 品;2016 年 臺 北 世 界 設

屬於自己獨立的想像模式。

計 之 都 國 際 設 計 展 與 2017 年 義 大 利 波 隆 納 插 畫 展 台灣 主 題館的策展工作等,展現了豐富且多元的藝術才華。

閉起眼睛是一種啟示。我們一般人往往太過依賴視覺,而 僵固了閱讀世界的思考模式。不如閉上眼,試著用腦中的

學歷

想像,從新出發。

2009 Royal College of Art MA Communication Art & Design 2006 Kingston University MA Communication Design

From Stop to Start,啟示的起始,我們期待每一個人都 能找到專屬於自己的閱讀視角。

得獎紀錄 2017 義大利波隆納拉加茲獎 / 藝術類評審特別獎 2015 美國 3×3 國際當代插畫藝術競賽 / 繪本類金獎

關於藝術家

2011 美國 3×3 國際當代插畫藝術競賽 / 全場最大獎

鄒駿昇 Page Tsou

2011 義大利波隆納插畫展 SM 國際插畫大獎 / 首獎 2009 英國皇家藝術學院 Man Group 繪畫比賽 / 第三名

臺 中 豐 原 人, 自 幼 展 現 繪 畫 天 賦, 高 中 開 始 接 受 正 規

2008 英國皇家藝術學院 Man Group 繪畫比賽 / 第一名

美 術 訓 練, 大 學 主 修 中 國 水 墨 畫 與 平 面 設 計, 畢 業 後

2008 英國皇家藝術學院 JNW 繪畫比賽 / 第三名

曾 於 小 學 任 教。2005 年 赴 英 國 深 造, 前 後 進 入 金 斯 頓 大 學(Kingston University) 與 皇 家 藝 術 學 院(Royal

出版紀錄

College of Art)學習平面設計和視覺藝術。插畫作品多

2018 英國 Templar 出版社,《Tallest Tower, Smallest Star》

次 獲 得 國 際 獎 項 的 肯 定, 畢 業 時 被 法 國 時 尚 雜 誌 WAD 評

2016 英國 Templar 出版社,《Highest Mountain, Deepest

選 為 最 傑 出 新 銳 之 一。2009 年 於 東 倫 敦 成 立 工 作 室, 進

Ocean》 (已海外授權 19 國版權)

行 商 業 與 個 人 藝 術 創 作。2010 年 冬 天, 在 倫 敦 舉 辦 兩 次

2015 臺北市政府文化局,臺北建城 130 周年繪本《軌跡》

《The And》 系 列 個 展。2011 年 獲 得 美 國 3x3 國 際 當 代

2014 德國 gestalten 出版社,插畫年鑑《Visual Families》

插 畫 藝 術 競 賽 全 場 最 大 獎(best of show), 同 時 摘 下

(收錄作品)


xuexue 7F

4

5

1 3 6

2013 日本 Pie Books 出版社,插畫年鑑《Next Generation In Asia Creative》(收錄作品)

2

展間 1 諾亞方舟 Noah

2013 臺北市立美術館,繪本《禮物》 2012 德國 gestalten 出版社,插畫年鑑《Little Big Book》 (收錄作品)

「耶和華見人在地上罪惡很大,終日所思想的盡都是惡, 耶和華就後悔造人在地上,心中憂傷。耶和華說,我要將

2012 西班牙 SM 出版社,繪本《勇敢的小錫兵》

所造的人和走獸,並昆蟲,以及空中的飛鳥,都從地上除

2011 德國 gestalten 出版社,插畫年鑑《Illustrators

滅,因為我造他們後悔了。」(創世紀第 6 章 5-7 節)這

Unlimited》(收錄作品)

就是聖經中記載了上帝為何要滅絕人類的理由,也是諾亞 必需建造方舟的由來。連續四十天的滂沱大雨,淹沒了地

展覽經歷

表所有的高山,可以想見當時洪水來襲時,無數生靈驚狂

2017 《HIDE-AND-SEEK》個展 Pazo da Cultura de Pontevedra,

奔逃、哀鴻遍野的駭人場面。自古以來,人類因自身的惡

蓬特韋德拉,西班牙

行遭致災難臨頭的戲碼從未停止過。

2017 《HIDE-AND-SEEK》個展 ABC Museum,馬德里,西班牙 2014 《Page Magazine》個展 台灣創意設計中心,臺北,臺灣

2015 年 完 成 的《 諾 亞 方 舟 》, 藝 術 家 表 現 瀕 臨 絕 種 的

2014 《禮物》個展 臺北市立美術館,臺北,臺灣

動 物, 以 大 型 熱 氣 球 吊 掛 飛 往 安 全 居 所 的 場 景, 在 將 近

2013 《1/3 of page 個展》智邦藝術基金會,新竹,臺灣

2m×5m 的 巨 大 尺 幅 中, 帶 有 一 種 物 種 大 遷 徙 般 的 史 詩 風

2012 《Page Tsou x Herman miller》 個展,臺北,臺灣

格。大至鯨魚,小至狐狸,浩大的遷徙隊伍散佈於寬廣的

2011 《The And 個展》藝譔堂,臺北,臺灣

晴空中,井然有序地緩緩前行,完全沒有那種末日災難將

2011 《The And 個展》LAVA Gallery,倫敦,英國

至的緊張感與紛亂,反倒像是剛進城的馬戲團或是嘉年華

2010 《The And 個展》Badlambs,倫敦,英國

會的遊行隊伍。對比於聖經裡在洪水中載浮載沉的巨大木 造方舟,雖然鄒駿昇的熱氣球方舟多了一點浪漫與幽默,

其他經歷

但 仍 提 醒 著 觀 者, 上 帝 已 承 諾 不 再 以 天 災 毀 滅 地 上 的 生

2017 義大利波隆納插畫展臺灣館策展

靈,接下來的任何生態浩劫都將算在人類的頭上。

2017 Creative Quarterly Best 100 插畫類評審 2016 臺北世界設計之都 Visual Taipei 策展 2015 法國文化協會邀請至法國巴黎藝術村駐村

展間 2

2014 德國國際插畫競賽 illustrative 評審

禮物 The Gift

《 禮 物 》 是 鄒 駿 昇 的 第 一 本 中 文 繪 本 創 作。2013 年, 臺 北市立美術館為迎接即將開幕的兒童藝術教育中心,特地 邀請繪本藝術家鄒駿昇合作推出一本以兒童觀賞藝術作品 的 經 驗 為 主 題 的 繪 本 創 作。「 觀 看 」 向 來 是 鄒 駿 昇 思 索


xuexue 7F

4

5

1 3 6

2

藝 術 經 驗 的 重 要 議 題 之 一,《 禮 物 》 的 創 作 正 好 給 了 藝

格爾(Julia San Miguel)合作,改編自安徒生同名經典

術家一個梳理、驗證多年思考的機會。從構思醞釀之初,

童話故事的繪本,其故事情節的發展、角色的設定等都與

鄒駿昇多次造訪美術館,穿梭、遊走於各樓層的展場空間

原著有很大的不同。當初決定創作這個家喻戶曉的童話故

之中,時而駐足觀察,時而速寫紀錄不同訪客的參觀行為

事時,鄒駿昇首先思考的問題並不是如何去表現原著的內

與各種展出作品的陳列方式。甚至在美術館工作人員的帶

容,而是在現代的時空下該如何重新詮釋這個超過一個半

領下,進入一般觀眾無法涉足的庫房、機房及行政辦公等

世紀前的老故事。觀點是可以改變的,於是鄒駿昇將故事

空間,進一步了解到美術館展覽背後的繁複運作機制。此

的場景搬到二戰時期的倫敦,原本扛著槍準備奮勇殺敵的

外,藝術家在繪本中所傳達的許多觀點,也深受英國文化

士兵,變成了帶著擔架隨時營救弟兄的醫護兵;原本應該

藝術評論家約翰.伯格(John Berger)在《觀看的方式》

被送進壁爐火堆裡慢慢等著融化的悲慘遭遇,轉變成換下

(Ways of Seeing)一書中所提各種藝術見解的啟發。

軍裝與心儀的芭蕾舞女孩相偕走向未來的幸福結局。鄒駿 昇表示,《勇敢的小錫兵》故事的概念,主要是延續了之

《禮物》描寫的是一位原本對於藝術欣賞毫無信心與興趣

前 的《 玩 具 槍 》 系 列 作 品(2009) 中 探 討 人 性 及 社 會 價

的小男孩,在一段虛擬與超現實的美術館參觀經驗後,終

值的矛盾,以及反對暴力與戰爭的主張。

於 了 解 到 當 代 藝 術 創 作 的 多 樣 性, 並 發 現 透 過 豐 富 的 想 像 力 及 開 放 的 心, 觀 看 作 品 的 經 驗 可 以 是 有 趣 且 令 人 喜 愛 的。 最 後, 現 實 世 界 中 的 小 男 孩 克 服 了 接 觸 藝 術 的 恐

展間 3 + Alley

懼 感, 拿 著 父 親 送 給 他 的 禮 物: 一 張 美 術 館 的 入 場 券,

玩具槍 Toy Gun /

完 成 了 一 段 愉 快 的 藝 術 欣 賞 之 旅。 由 於《 禮 物 》 繪 本 中

持續贈與的禮物 The Gift that Keeps on Giving

的 場 景 細 節、 角 色 設 定 及 作 品 形 式, 皆 以 實 際 存 在 的 美 術 館 為 藍 本, 對 於 喜 好 參 訪 美 術 館 的 讀 者 而 言, 更 多 了

《玩具槍》系列反映了人性及社會價值的矛盾。當我們教

一 層 親 切 感。2014 年《 禮 物 》 繪 本 出 版 後, 隨 即 獲 得 該

育孩子們愛好和平的普世價值時,卻同時慣性地認同小孩

年 度 美 國 第 55 屆 Communication Arts 插 畫 獎、 第 33

愛玩槍,乃天經地義之事。於是,孩子們從小既透過各種

屆 American Illustration 插 畫 獎 以 及 美 國 3x3 國 際 當 代

戰爭遊戲被餵養著暴力與殺戮的種子。藝術家將蒐集到的

插 畫 藝 術 競 賽 優 選 等 國 際 獎 項 的 肯 定, 並 於 2017 年 榮 獲

各種造型可愛的玩具槍圖像,以有如外科醫生進行「顏面

波 隆 納 拉 加 茲 童 書 獎(Ragazzi Award) 藝 術 類 Special

復 原 」 手 術 般 地, 將 塗 佈 於 槍 身 表 面 的 鮮 麗 色 彩 一 一 剝

Mentions 的殊榮。

除,卸下偽裝的玩具槍搖身變為恐怖的殺人武器。結合了 手繪及電腦影像處理,玩具槍被重新賦予了陰冷的色調,

勇敢的小錫兵 EL SOLDADO DE PLOMO

並在槍身陰影處安排了戰爭蹂躪過後的各種殘破、死亡的 恐怖場景,加深了玩具槍所象徵的暴力特質。整齊羅列著

2012 年 由 西 班 牙 SM 出 版 基 金 會 推 出 的 西 文 版《 勇 敢 的

玩具槍的牆面,有如自然科學中的標本圖鑑,或是展現強

小 錫 兵 》(EL SOLDADO DE PLOMO) 成 為 鄒 駿 昇 的 第

大火力的武器展示櫥窗。

一 本 繪 本 創 作。 這 本 與 西 班 牙 童 書 作 家 茱 莉 亞. 聖. 米


xuexue 7F

4

5

1 3 6

2

《持續贈與的禮物》系列延伸了《玩具槍》系列所揭示的

鄒駿昇向來以細膩畫風及豐富故事性著稱,他喜歡在畫面

暴力主題。但這次作為暴力象徵的槍枝不再明顯易察。藝

中植入各種圖像線索,藉以傳達某種特殊的訊息但又給予

術家巧妙的在八張各自完整、獨立的畫作中,大量地挪用

讀者自由詮釋的可能性。例如在《舞之羽》那座陰暗、陳

了 英 國 19 世 紀 初 期 的 老 插 畫 元 素, 結 合 手 繪 與 電 腦 重 新

舊 的 城 市 中, 到 處 張 貼、 懸 掛 的 廣 告 招 牌 及 海 報 暗 示 了

調整拼貼,經過數位輸出後,再以炭筆加工繪製完成。系

這 座 城 市 的 歷 史 脈 絡; 代 表 威 權 統 治 的「 老 大 哥 」(Big

列作品的內容涵蓋了狩獵、軍隊、兵工廠、軍火買賣、動

Brother) 及 史 達 林 的 鬍 子, 加 深 了 城 市 陰 沉、 保 守 的 印

物 獵 殺、 迫 害 與 逃 難 等 主 題, 畫 面 中 隨 處 可 見 的 殘 破 玩

象。同樣地,插在魔術師帽子上的羽毛,無疑是象徵了藝

具,代表了受到戰爭摧殘的無辜人類。當我們的目光在滿

術 的 想 像 力 與 創 造 力, 但 它 同 時 也 可 以 是 驅 走 黑 暗 的 陽

佈各種繁複細節與戲劇性場景的畫面中四處游移時,逐漸

光、催人入夢的搖籃曲、或是一杯令人舒緩的好茶。在英

拼湊出一幅紛亂且破敗的戰爭意象。而就在我們想進一步

國倫敦學習、生活的經驗,讓鄒駿昇非常了解是什麼能讓

掌握畫面全局,自然地退後觀看時,一把黝黑且充滿煙硝

我們的生活與城市變得更豐富、更美好。

味的巨大手槍嚇然映入眼裡。透過《玩具槍》及《持續贈 與 的 禮 物 》 系 列 作 品, 藝 術 家 提 醒 世 人 暴 力 向 來 不 易 察 覺,它總是巧妙地隱藏在表象之下,伺機而出。

展間 4 The And

舞之羽 Dancing Feathers 在英國留學的日子,鄒駿昇開始畫起頭像。一開始全憑想 2010 年鄒駿昇應美國雕塑藝術家 Ray King 的邀請,參與

像力作畫,畫出一個人的五官、臉型、髮型與造型配件。

Ray King 在 新 北 市 蘆 洲 捷 運 站 所 進 行 的 公 共 藝 術 作 品 設

直 到 靈 感 枯 竭, 他 開 始 上 街 觀 察, 東 倫 敦 Shoreditch 區

置 計 畫。 相 較 於 Ray King 懸 吊 於 站 內 挑 高 圓 頂 下 的 大 型

充滿活力的街頭文化讓他筆下的頭像變得鮮活。某個搜集

羽 毛 裝 置 作 品《Dancing Feathers》, 鄒 駿 昇 則 以 平 面

滿三千顆頭像的沉靜午後,鄒駿昇突然驚覺:「我怎麼都

繪 畫 的 形 式 傳 達 公 共 藝 術 作 品 的 概 念。2011 年 鄒 駿 昇 以

沒畫過人的背面?甚至這個想法也在畫了三千顆頭之後才

《舞之羽》的插畫作品,參加該年度的義大利波隆納插畫

襲來?」

展,一舉奪得首獎的殊榮,接著又拿下美國 3X3 當代插畫 展全場大獎,成為國際插畫界備受矚目的新秀。評審團指

排隊、等電梯、搭手扶梯、汽機車後座、觀眾席,「後腦

出:鄒駿昇的作品相當精細,畫中表現傳統平面設計美感,

勺」,是這些時刻我們抬眼所見的風景。如此尋常,卻又

除了充分表現繪畫技巧,也富涵故事性,作品中對於環境

如此不尋常。只要我們不認真意識它,後腦勺之於我們就

的描述,流露出濃烈的人類情感,看待世界的方式具有強

有如一陣過眼雲煙,始終如謎。

烈的個人色彩。作品《舞之羽》原本只是作為捷運公司推 廣公共藝術設置計畫的文宣媒介,卻以優異的創作水準屢

「重要的並不是背面,而是為何我們總習慣忽略它?」於

獲國際獎項的肯定,成為藝術家插畫創作的重要里程碑。

是, 鄒 駿 昇 開 始 嘗 試 各 種 方 式 提 出 疑 惑 與 矛 盾: 鉛 筆 作 畫、拍照記錄、街頭錄像,開始從「頭」尋找它的相關聯


xuexue 7F

4

5

1 3 6

2

結。鄒駿昇描繪的後腦勺,缺乏眼神與表情,造型卻各有

自政府機關的臺北市政府文化局,為了慶祝臺北建城 130

殊異,並搭配檔案式展覽呈現理髮廳的空間與相關器具和

周年,邀集了不同領域的藝術家,從過去臺北產業發展脈

文宣,呼應理髮廳這個獨特的人間場域-人類裝飾形象的

絡為出發點,以當年運送物資的幾條重要鐵路沿線的萬華

場所,重新聚焦那些人們早已熟悉,卻從未真正留心關照

糖廍、華山車站、建國啤酒廠、松山菸場等產業據點,以

的日常場景。

及鐵道部臺北工場、臺北機廠等鐵路火車維修站為基地設 置公共藝術作品,《軌跡》是這項計畫中唯一以平面印刷

「慣性造成的制約,是個值得玩味的事。」鄒駿昇從對日

媒體為創作形式的作品。隨著都市現代化的進展,這些曾

常慣性進行另類思考出發,在人們熟悉的事物上動手腳,

經撐起經濟規模的產業設施,如今已相繼熄燈除役,成為

為 日 常 經 驗 抽 樑 換 棟, 最 後 造 成 矛 盾 的 效 果。 希 望 藉 由

訴說過往城市記憶的最佳代言者。

《The And》系列作品,領導觀眾有意識地跳脫日常生活 制約,追求某種心靈層次的自由,並鼓勵觀眾自由探索、

曾在英國倫敦留學、生活多年的鄒駿昇認為,倫敦的美與偉

想像,甚至創作出每個藏在後腦勺的獨特故事,讓作品成

大就在於它新舊並蓄的城市風貌與文化包容力。《軌跡》的

為和觀者互動的有機體。

創作,讓藝術家有機會傳達對於都市發展過程中,如何看待 與處理過往歷史的想法。繪本《軌跡》的敘事發展,藉由一

The And 錄像裝置作品

位老台鐵技工與他的狗,一路追捕一隻象徵了「更快、更 好、更理想」的未來生活的小鳥,帶領讀者沿著舊鐵道路線

錄像裝置作品為黑白畫質的影片,影片中,以日常生活常

穿梭於不同歷史建物與車站之間,回顧了過去生活場景的美

遇到的情境為主軸,不論是洗衣店、超市、街頭等各種情

好與趣味。最後,放棄追逐小鳥的技工,在臺北機廠的員工

境的轉換,畫面從頭至尾只截取主體(人)的背面,不斷

澡堂洗了一個舒服的熱水澡之後,悠閒地躺在戶外草地上享

重複出現強化主題《The And》。

受徐徐的涼風與暖暖的陽光。鄒駿昇表示:「我覺得《軌跡》 某些中心思想是在講一種慢活的重要性。在追求更快、更好

場域是一種決定性意義的開端,像一面凸透鏡般將所有能

的同時,其實也該記得原有的美好事物。」《軌跡》標示了

量集結的所在。當藝術本身與空間發生關係時,觀展的經

鄒駿昇繪本藝術創作的另一高峰,有別於以往繁複細節的處

驗會開始發酵、轉化,而不同於單層次的藝術欣賞。

理,單純、簡潔的線條,配以大片古樸、單純的色塊,賦予 了場景一種復古懷舊的氣息;並以大量陰影的運用,為畫 面增添了一絲有如夢境般的超現實感。此外,為了呼應「軌

展間 5

跡」的延續意象,繪本的內頁採用了經折裝的形式,巧妙地

軌跡 Trace

連結了各個不同的歷史場景,並以對角線的構圖,營造有如 火車緩緩前進的動感。《軌跡》繪本推出後,接連獲得美國

2015 年 完 成 的《 軌 跡 》 是 藝 術 家 鄒 駿 昇 繼《 勇 敢 的 小 錫

3 x 3 國際插畫藝術競賽繪本類金獎、英國 AOI 國際插畫競

兵 》(2012) 及《 禮 物 》(2014) 之 後 的 第 三 本 繪 本 創

賽 Final List,並入圍義大利波隆納插畫展。

作。《軌跡》是一件非常特別的藝術創作委託案,委託來


xuexue 7F

YVFYVF '

2F 4

5

1 3 6

2

展間 6

二樓學學食驗室

玩具車 Toy Car

Rainy Days and Mondays always get me down

2017 年完成的《玩具車》(Toy Car)系列作品為鄒駿昇

2011 年,畫了超過 3000 個頭像後,鄒駿昇開始思考:「為

本 次 展 覽 中 的 最 新 創 作。 延 續 2010 年 的《Toy Gun》 與

什麼人們總將目光的焦點集中於人的正面與五官,而不是

《The Gift that Keeps on Giving》理念,除了反映人性

背後?」於是,鄒駿昇發展了《The And》頭背後系列作

及社會價值的矛盾,經過繪本插畫創作的經驗積累,鄒駿

品,同時也創作《Rainy Days and Mondays always get

昇特意選用了鮮豔的色彩、童趣的畫風,將作為暴力象徵

me down》這個年曆。

的槍枝隱沒在可愛的玩具造型與輕鬆的遊戲情境中,並在 每件畫作的下方印上一句親切又日常的溫暖問候,嘲諷又

大多數的人們總因週末到來而歡欣,卻因星期一而憂鬱,

戲謔地將充滿矛盾的現實包裹在甜蜜的糖衣當中。

連 風 靡 1970 年 代 的 木 匠 兄 妹 樂 團(Carpenters) 都 為 此創作一曲《Rainy Days and Mondays always get me

「我大部分的作品都在談論一些嚴肅話題,但用兒童的純

down》(1971)。 透 過 這 個 只 有 週 間 五 天 並 刻 意 標 示 出

真和樂趣來包裝。」鄒駿昇認為,在我們早已習以為常的

每 個 星 期 一 的 年 曆, 鄒 駿 昇 試 圖 用 年 曆 形 式 表 達 生 活 態

生活中,看似一切風平浪靜,其實只要多加留意、仔細觀

度,扭轉普羅大眾對於星期一、週間與週末的既定刻板印

察,總藏有各種人性的自我衝突與矛盾。透過《玩具車》

象。被劃掉的歌詞「get me down」表示星期一與下雨天

系列作品裡的各種隱藏信號和意義,鄒駿昇邀請觀者一起

都是常態,沒必要感到心情沮喪或鬱悶。只要我們稍微換

進行一場和自己玩的遊戲,通過不同角度回頭審視與質疑

個角度思考,而不限制自己在慣性造成的制約中,每天都

我們的生活脈絡與現況,找尋那些潛藏其中,我們看到卻

可以像週末一般特別和有趣。

視而不見選擇忽視的自我矛盾與社會現象。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