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final project - NUTC ID。 LIN-YA-LIN / Liu Wei Ching

Page 1

Stage of Time 時間轉驛站 Perceive the existence of time 紀錄感知時間存在



目錄

1 2 3 4 5 6

時間概述

04

基地分析

08

使用者及機能

19

時間與空間

25

設計元素與材料

33

關於設計

40



前言

平日的步調快,卻覺得時間很漫長; 假日的步調慢,卻覺得時間過很快。 因每個人對時間的認知都有所不同。



1

時間概述


緣起

一日有多長?

曾仔細感受過,一日有多長嗎? 科技日益發展,使我們用更短時間完成工作, 但並未覺得時間增加了, 而科技幫我們省下的時間, 「去哪了?」

科技使我們失去置身在空間的感受, 何嘗不放慢節奏,品味當下、重構生活, 藉由空間體驗行塑新的生活樣貌, 使人感知「時間」的步調,思考生活的節奏。

我們重新定義空間, 以純粹、簡單的元素建構並賦予故事。 藉由設計改變人們對時間的感受, 藉此引人重新審思時間。 5


何謂時間

平常人對時間的定義局限於 「一日24小時、一年365日」這些概念, 但從科學角度而言,時間是四維向度, 也就是空間。

哲學角度 奧古斯丁在《懺悔錄》中的一句話: 「沒有人問我甚麼是時間,我就知道; 若有人問起,我就不知道。」 時間可能不存在,因為它只是人類構思, 為方便自己日常生活運作的東西。

6


心理學角度

愛因斯坦:「時間只是一種強烈的幻想。」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時間,也就是所謂的「生理時鐘」。 有人覺得工作一個上午,但其實只過了一兩小時;

玩樂了一天,但感覺只是一個上午。 這些都是大腦對時序、時距和時點的不同感知。

所以時間是主觀和人性化的, 不同人對其意識程度和認知也有不同。 人會因為所處空間的差異而感到時間節奏的不同。 我們認為時間的設計,其實就是感知的設計。

7


2

基地分析


基地選址

基地位於一中商圈內,一中商圈是因臨多所學校而崛起的大型商圈; 範圍包含三民路、一中街、太平路、育才街與育才南街、北路。 近年來更往一中街上方延伸,逐漸發展出一中新天地商圈(原益民商圈) 一中西門町等新興據點,為一中商圈注入更多元的文化, 行成機能日益完整的青少年商圈。

平日學生多,學生們每天過著一樣的生活;上學、放學、補習、下課 、回家……日復一日。能否給自己一個喘息的機會,放下手邊的雜念, 放慢步調去感受生活呢?


一中街繁榮的背後

一中街是因為日治時期所興建的多所學校而逐漸變得繁榮,學校的進駐帶來了人潮,同時也帶來了商機。 透過老榕樹提醒當地的歷史記憶,老榕樹的存在便是基地的在地精神。

10


中友百貨

一中街 三民路三段

臺中一中

一中停車場

育才北路

益民商圈 錦南街

基地坐落於一中停車場西側及中友百貨的東側。 位於多個購物商圈內,消費者年齡層廣泛。 11


南側及西側緊鄰鄰棟,

一中停車場開放且無

夏季季風不易吹進。

遮蔽物,東側迎季風。

三民路三段

一中停車場

商家

冬季直接迎季風;利用局部樹籬遮擋並保有生態環境。 夏季季風無法進入;透過牆面、周遭綠化以降低室內熱。

12


A

A

B

B

C

C

基地周遭 以基地內外的兩棵樹為主要核心擴散去綠化周造環境,並透過新的干涉, 去帶動周遭居民綠化的概念,同時作為居民和遊客的對話空間。 基地牆外的榕樹日治時期就存在,距今已有百年,被當地為「福樹」。


出入口

三民路三段(位於公車站牌旁)

一中街179巷

基地內的樹種,約4層樓高

店家(以服飾店為主)

位置上較為隱密

一中停車場

三民路三段

於兩棟矮房之間,隱蔽性更高

一中街

一中街179巷(較少人走進)

作為中友百貨與一中街來往的捷徑。 (優勢:不再人車爭道/又可增加建築曝光度,亦可帶動周遭商家。) 14


基地分析

15


遙想過去的生活情境,人們與當時榕樹的生活樣貌。將這個意象設計於驛站,向老榕樹致敬。

位置優勢:基地的座落位置不論是開車還是搭公車都相當方便。

16


設計動機

希望藉由驛站的空間設計,使人們忘卻時間所帶來的 壓力,並通過不同空間,用最本質的元素來喚醒身體 五感的敏感度,從而思考人生、體悟生活的節奏, 切勿迷失自己。

設計目標

讓人們能暫時忘卻時間的流逝,放慢步調生活。 強化五感,體驗空間的純粹,釋放內心的壓力。 走中獲取,在每一個空間獲取不同的人生體驗。

走中尋,尋生趣。

17


驛站?

古代:供傳遞文書、官員來往及運輸等中途 暫息、住宿、補給、換馬的處所。 現代:暫時休息、住宿的地方;也作為 臨時停留落腳的地方。

我們認為,驛站可以是出門在外的另一個「家」, 藉由短暫的停留,可以帶著另一種心情及收穫回家。

家的定義 而我們對於家的定義,是一雙拖鞋。 回到家後,你必定會換上一雙你習慣穿的拖鞋,又或者是光著腳丫子。 這是回家後必定做的第一件事。

18


3

使用者及機能


使用者

基地鄰近多所學校與商圈、百貨,周 遭客群以學生、上班、打工族居多。

20


獨立包廂?

辦公 有很多人喜歡在像咖發廳那樣氛圍的店裡做功課、 處理公事,可是那樣開放的公共環境中,真的能靜 下心地做完事嗎?有時轉換個心情,換一個空間, 換一個氛圍,靈感及精力或許就來了,換一個工作

K書

環境,為自己重新規劃時間吧。

獨立包廂,想帶給人的是一個獨特、舒適安靜的自在 的環境;不再是壓抑的辦公空間,也不再是喘不過氣 壓力

總是與時間賽跑

21

獨立包廂

的K書中心,不再有跟時間賽跑的壓力。


機能

包廂種類分為聚會型、休憩型、住宿型。

可以日租、月租,或是短短的幾個小時, 為自己充電一下,不悶在同一個地方做同樣的事。

會議室、讀書會

談公事

聚會(可煮食)

聊天談心

人們可以在包廂內做自己的事,且不受干擾。每個 包廂適合的活動也不相同。

EX:

22


驛站的營運模式

D/H

獨立包廂,安靜不受打擾,

自助空間,空間即訂即用,

不必擔心有別人進進出出。

不需經過繁複的預約流程。

分為以時計價的獨立空間。

會依據不同類型包廂而異,空間內所提供的物件會不同;座椅、充電、投影、音樂、廚房等。 價錢會以空間機能與大小而定。

23


租用流程

線上選擇租用的日期、時間,或是現場預訂。

使用信用卡或儲值點數付款。

完成付款後會給予一組該時段的房間密碼,並至櫃台領取房間供電卡。

於預訂的時間前5分鐘至櫃檯報到,輸入密碼及插入電卡方可使用包廂空間。

使用公共空間只需支付公共區域的費用

24


4

時間與空間


真正的時鐘:腦

被尊稱為美國心理學之父的威廉 ・ 詹姆斯(William James)在其經典之作 《心理學原理》(The Principle of Psychology)中,便曾提出了他對時間 知覺的看法。詹姆斯提到,「過去的時間」(time past)乃是人們注意力及 記憶運作的結果,而「現在的時間」(time present)便是建立在我們對於時間的感知。

26


以事件 - 勾起時間感知

提出對時間的假設, 當虛幻的時間需要被驗證,透過紀錄與觀察所留下的痕跡, 來證明時間的存在 透過「寫」、 「閱讀」,記錄當下的時間記憶。

日記本

留言紙捲

日記本:記錄當下心情,同時也可觀看他人的字句, 向書籍一樣可被長久保存。--較為秘密,需透過翻閱。 留言紙捲:使用者的留言會隨著時間的累加,漸漸覆蓋。 冥想空間:捕捉光影的瞬間。 被記錄→過道/框:透過過道深度和盒子空間的框, 觀看他人當下的行為(時間)。 冥想空間

27

盒子空間


重新定義空間格局

原本的隔間型式

製造角落空間

廊道通透、乏味、隱私性低。

隱蔽、趣味、小天地。

28


時間轉化帶入驛站 區隔之間往往通行者容易忽略掉,

10公分牆

被稱為通行穿越時間。 而這時間就是所謂位移空間的時間概念。 將時間轉化成人們不會輕易感受的「過道」上。

60公分牆(櫃體) 透過介面不同尺度的感受, 使人感知通行穿越時間, 產生瞬間位移, 進而感受時間的存在與變化。

牆與牆之間的虛空間

29


人的行徑尺度

側身

搬運、背包

坐臥

托運

行李

透過人的尺度重新定義過道空間,並賦予空間機能。

30


人的姿態聯想時間

行為:

行為+空間:

31

人的基本姿態。

空間型式改變人的姿態。

盒子空間

同處於一個空間,使用者們卻互不相見。


置入機能

每個人在同一時間點的行為不一樣。透過影,看到他人的生活行為,藉此思考自己的時間。

32


5

設計元素及材料


自然元素置入

光 借 光 的 投 影 強 化 人 的 視 覺 感 官 。

利 用 水 聲 弱 化 外 面 的 吵 雜 聲 。

模 糊 室 內 外 關 係 。

室 內 外 溫 差 產 生 的 瞬 間 感 知 。

利 用 聲 音 強 化 人 的 視 覺 感 官 。

運 用 於 牆 與 牆 , 內 與 外 之 間 的 關 係

。 34


元素定義 空間+元素+時間= 質變(情境)

被風吹起的落葉

時間流逝的牆面

因空間形成的風聲

水與光而成的彩虹

透過洞口而成的水霧

內外溫差產生的結露

並藉由路徑上的時間累積,得到心境的轉換,進而感知時間的存在。

35


元素運用

藉由一個短路徑,

綠,使視覺聚焦。

使內外形成對比。

利用水聲,弱化都市的吵雜聲。

光投影。

人們的聽覺和觸覺對時間間隔的估計最準確。由於年齡、生活經驗 和職業訓練的不同,人與人之間在時間知覺方面存在著明顯的差異。

藉由綠、水去斷開基地內外的關係,強化對比。並以光營造靜謐。 水流動的聲音:強化聽覺,感知時間。緩→靜→慢。 36


時間與材質

路徑上的變化與轉折

元素用於壁面或局部收邊材質 (鐵鏽版、石、木)

藉由路徑長度、轉折感知時間

時間用於空間上不外乎是利用光線及自然元素去設計;光線最明顯能感受到時間的變化,再來是四季的更迭。 而我們定義的時間是轉化在路徑上的空間變換及元素的運用去暗喻時間。

使人感知、體會。 37


材料、家具計畫

面上使用紋理深或有歲月感的木材或石材

過道收邊

以相同材質於過道的框上

壓縮過道

38


材料延伸

統一材質延伸天花板

39

壁面與床架的統一

材質延伸角落空間


6

關於設計


「過去、現在、未來的區分只不過是幻象而已,雖然這的確是很頑強的幻象。」 ── 愛因斯坦

41


設計發想

自然元素, 最容易使人感知到時間。

水元素, 水流生產生時間感。

路徑的延伸與累積, 加強對空間的感知。 材質的轉變 產生瞬間位移的知覺。

路徑厚度的疊加與轉折;因空間與自然的結合,時間便存在於當中。 透過活動行為,感知時間存在。 42


往一中街 全區平面圖 S:1/200

拆除圍牆, 43

改作格柵、樹籬。

基地原始資訊 總占地面積:582平方公尺 43


打通圍牆,串聯一中街與三民路三段。 44


外部路徑

45


內部路徑

繡板 一中街 綠籬

水聲

三民路三段 框景

透過材質 暗喻時間 繡板

青苔

木紋

植栽

自然因素

透過路徑上的時間累積,重新感知時間的存在。 46


冥想空間

影視 包廂

接待區 食堂 廚房 包廂

47

一樓全區配置圖


研究設計者的大衛 ・伊格曼(David Eagleman)進一步解釋,當我們所記憶的細節越多,那段時間之於我們就顯得越長。 伊格曼認為,這可以說明為何童年的時光總是較為漫長:因為當時的我們對很多事物都是初次接觸,大腦所記錄的訊息量 會比成人時期還多。

公車停靠站中友百貨

一中停車場

在熱鬧繁華的商圈中,人們無意間走進驛站, 透過框景,好奇內部的活動,進而吸引人入內休息。

48


半戶外休憩區

休憩區

睡眠 包廂

茶室

淋浴間/廁所

獨立包廂 等候休憩區 留言區

二樓平面圖S=1/100 49


看到他人所留下的簽名時間, 或許能讓人想起過去或幻想未來;

思考自身時間的規劃。

在網狀的地面上休息、聊天, 是鮮少會有的新鮮事,會讓人 覺得,當中的時間是較為久的。

採大面的玻璃開窗;當看到一 中街的人潮流動而自己靜止時, 會有錯覺覺得到自己的時間慢 了下來。 二樓等角圖 50


男廁

女廁

半戶外休憩區

休憩區

舒適包廂

睡覺/休憩盒子

獨立包廂

三樓平面圖S=1/100 51


每個盒子,都屬於一個時間。 這取決於人對這個空間的感知。 可能覺得時間快、也可能覺得慢。

如有提前預訂過夜,工作人員 會事先將床墊、被單整理出。

驛站中,也提供梳洗的空間, 除提供住宿者,也提供臨時需 要盥洗的遊客。

提供關於時間學的書籍, 教人如何重新感知時間。

三樓等角圖 52


A

A

B

B

C D

C D

1F

A-A 剖面圖 S=1/150 53

2F

3F

B–B 剖面圖 S=1/150


繡板

青苔

木紋

植栽

C-C 剖面圖 S=1/150

自然因素

D-D 剖面圖 S=1/150 54


空間定性定量-公共空間 屬性

公共(室內)

公共(室外)

55

空間名稱

坪數

設備

空間功能

可容納 人數

1F冥想空間

14

懶骨頭、投影、音響、 裝置

休憩、冥想、 體驗。

20

1F食堂

12

餐桌椅、半戶外平台

可攜帶外食進入休憩食用。

18

1F閱讀空間

4.2

桌子、坐墊、日記本

寫下自己的心情,也閱讀 他人心情。

4

2F等候區

6.8

舒壓按摩球、抱枕

供等候、休息時,按壓按 摩球,聊天放鬆。

8

2F留言區

8.6

留言紙捲、臥榻、筆

寫下心情、互相分享。

10

2F休憩區

4.3

桌椅

可帶外食進入享用。

4

3F休憩區

6.5

座椅、沙發

可俯瞰冥想空間裝置、觀 察他人、捕捉光影瞬間。

12

1F接待區(含平台)

15

櫃台、廁所、休憩

提供租賃服務、付款及休 憩等候。

20

2F半戶外休憩區

3.6

網狀地面、抱枕

提供休憩。

6

露臺

4.5

座椅

提供休憩。

8

每個人對空間的感知不同,因而有不一樣的時間感受。


空間定性定量-私密空間 屬性

私密

空間名稱

坪數

設備

空間功能

可容納 人數

影視廳

6.6

投影機、充電設備。

可供人們會議、讀書會、 電影欣賞等集會空間。

12

廚房

9

火爐、烤箱、吧檯、 半戶外休憩平台。

可舉辦生日聚會、煮食、 餐飲練習。

12

茶室

6

提供日式、中式茶具、 茶葉。

可泡茶聊天、體驗泡茶。

10

包廂A

2.4

座椅、軟墊。

提供休憩。

3

包廂B

2.4

影音設備、燈光。

可作為攝影的休憩空間。

3

睡眠包廂

6.6

浴室、廁所、床。

提供盥洗、睡眠。

4

書室包廂

10

提供「時間」相關書籍。 透過閱讀了解時間奧妙。

10

男盥洗室

4

吹風機、淋浴間、馬桶、 小便斗。

盥洗。

7

女盥洗室

4

吹風機、淋浴間、馬桶。

盥洗。

7

充電、坐墊。

可短暫休息、睡眠。

2

3F小盒子包廂

盒子包廂須將手機插入供電槽才可供電;使人們不一直注意時間的流逝。

56


2f等候區

影視包廂

57

食堂


2F 獨立包廂角落空間

2F 獨立包廂

2F 半戶外休憩空間

2F茶室包廂

58


半戶外庭園

戶外庭園

戶外庭園


入口 (一中街)


半戶外庭園

冥想空間

梯廳


2樓休憩區

2樓留言區

2樓留言區


冥想空間

日記本

留言紙捲

觀看→ 3F獨立盒子

冥想、獨立空間。

情感抒發。

心境的轉換。

A-A 剖面透視 透過紀錄與被記錄的活動行為,強化人們對時間的感知。 63


A

B

C

C

D

D

A

B

利用材質、垂直空間之關係,定義角落空間。

B-B 剖面透視 64


戶外空間串聯各層獨立包廂 閱讀空間

茶室

被尊稱為美國心理學之父的威廉・詹姆斯 在其經典之作《心理學原理》中,便曾提 出了他對時間知覺的看法。詹姆斯提到, 「過去的時間」乃是人們注意力及記憶運 作的結果,而「現在的時間」便是建立在 我們對於時間的感知。

透過視聽設備,改變人的感知。 抒發自己的生活,也閱讀它人的生活。

格柵圍牆, 降低鄰棟與鄰棟之間的封閉感

65

C-C 剖面透視


框景成為廚房包廂主牆的一部分

視覺延伸; 可看到外面人的流動與聲音, 外面的人可以聞到香氣。

廚房包廂

木格柵

格柵圍牆, 降低鄰棟與鄰棟之間的封閉感

格柵圍牆,降低封閉感。

D-D 剖面透視 66


注意力、記憶、感覺系統、心理狀態及過往經驗都會對個人所感受到時間造成影響; 嘗試一些你從來沒有體驗過的活動或是不常做的事。你的一天或許便不再是那樣的「二十四個小時」了。

質變

感知

事件

過道

時間只是一種錯覺。 流逝的不是時間,而是我們。

設計 - 林雅琳 / 劉為靖 67



Have you ever feel how long a day?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