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作品之前|當代與海
06
作品介紹|造一片海
08
前導作品|海島寫生
12
空間裝置|入海
14
程序寫生|最古老的風景
22
作品背後|創作團隊
海是承載時間的龐大量體。人類文明長河裡每個亦重亦輕的當下,最終都流進海裡。 而海載著無量記憶,踏著永恆不歇的賦格,緩慢地走向未來。
作品之前 |
當代與海
藝術家的話
水和大氣是渡過時間的試煉,留存下的古老的美。這份美似無常形而有其常理,在不斷轉變形 態的過程中留下最原始、純粹的風景。而海是世界上唯一能接受一切的量體,不僅容納時間與 空間,也容納人的脆弱與當下的不如意。這份包容一切也帶走一切的寬容,大概是海的另一份 遼闊,而看海的愉悅大概也包含了因為這份遼闊而得到的救贖與釋懷。
因此我想造一片海,珍藏海兩種層次的遼闊,透過程序寫生模擬它哲理上的美,也寄寓觀看當
景》(Seascapes) 時最初的提問,而這個問題恰巧呼應了博物館在當今社會所扮演的角色。國
立故宮博物院所實踐了的任務,即在時間的洪流裡,將來自過去的文物累積、保存、修復並呈 現,讓屬於歷史的片段記憶穿越時空,站在我們眼前。
一片海與博物館的相似之處,在於兩者共同面對著時間的命題。海洋是跨越時間的觀者,見證 生命的起源、文明更迭,也包容每一個獨立個體的情感意志;而博物館的存在,是人類想要理 解自己文明脈絡的企圖,從歷史的痕跡裡看穿時空,爬梳文化脈絡與知識是如何堆疊,而建構 出當今我們生活其中的世界,幫助我們理解在龐大時空裡自己所處的位置。而身處現代的我們 ,亦是這份實踐的一部分,進到博物館中、站在這些古老的文物面前,尋找自身與之的關聯。
02
|
時間與故宮
「 現代人可以看到與古人所見相同的風景嗎? 」這是日本藝術家杉本博司在製作攝影作品《海
當代與海|
下所感受到的傾刻溫柔。
03
仿寫生
發展概念
如何收藏一片風景? 「寫生」 可以說是人類最初擁有景致的一種方法,在西方油畫發展的傳統裡,
對於收藏家而言,買下一幅畫作,相當於擁有畫中所再現的物品。藉由寫生,畫家將視線所及的 範圍凝結至畫布上;藉由觀看,召喚一片風景。
對海的崇拜與愛慕是全體人類所共享的,過去曾有兩種不同維度的 「寫生」 :近代有日本攝影師杉 本博司在時間的主題上創作,《海景》(Seascapes)系列作品試圖全時間紀錄海洋,用長時曝光的
攝影手法,拉長單一畫面能蘊含的時間,流動的時間,在畫面上停留,層層堆疊,融為一體。而 中國山水畫的傳統提供了另外一種寫生角度, 「中國山水的意義概括了人的所有感覺,並不是唯 一視覺。」 (Escande, 2003)。南宋馬遠在 〈十二水圖〉 與 〈二十水景〉 中,以筆墨勾勒的水景情態
,把水紋的律動、水氣的觸感以及當下的感受,透過繪者的共同轉譯呈現出有別於西方寫實畫作 的意象。
杉本博司與馬遠,一者以垂直縱觀時間的流動,一者以橫向補捉當下感官的切面,而海洋是一個 乘載物理與時間的量體,我們試圖找尋一種屬於當代的寫生維度,來收藏這個龐大的體積。以程 序寫生打造一幅海洋的動態畫作,囊括海洋多維度的動態表現,結合空間裝置營造體感經驗,讓 海洋的量體自平面的影像流瀉至整體場域。
方北方所帶來的乾濕差異,使得對水氣與山水的呈現有著截然不同的氣韻。所謂山水寫生,不只 是將視覺經驗轉置到畫布上,更是將作畫時 「觀想」 超越現實的認知境界,師法自然並內化於心, 從自然山水之中找尋世界倫常的應證,做為對宇宙秩序的一種理解。
到了現代,科學的發展讓人類能夠轉換觀看自然的角度,我們能夠用科學的理論去貼近自然界的 動態,以物理方法將大尺度的量體解構至粒子的運動,科學家從最細微的角度,以小觀大,也找 到了另一種宇宙運作的規則。
文章,草稿上總有增刪,稿定以後,才加謄寫。而所謂 「草稿」 ,不只是模仿眼前所見,也飽含著 不斷琢磨的內心投入,可以說是正式開始創作之前,於筆亦於心全然投入的準備狀態,面對同個 山水,寫下各自的寄寓。
而《最古老的風景》,亦是嘗試呼應這份 「寫」 的精神,以電腦程序作為現代的寫生之筆,一則以取 現代物理科學對海洋運動的研究理論模擬眼前所見之風景,在巨觀與微觀角度之間切換自身與海 洋的距離;一則以畫面之細節與動態,具象化個人的感性經驗與想像,呈現實景內含的個人理解 與感性質地。以此,嘗試在科學之美與哲學之美間,共建出一套理解時間與空間的方式。
04
|
中國傳統寫生的 「寫」 可參照南齊謝赫的《畫品》所論之第六法 「傳模移寫」 ,一般的解釋,猶如書寫
當代與海|
從山水寫生到程序寫生
以科技為筆
中國傳統山水畫的底蘊是文人精神的投射,從巨觀的角度閱讀山水,隨著所處環境的不同,如南
05
作品介紹 |
造一片海
空間裝置
程序寫生
海島寫生
入海
最古老的風景
造一片海|
前導作品
|
06
07
共凝永恆於天水一色。 霧浪光影瞬息消長,
這是一場入海的儀式。
是每個人記憶中的一角。 海港的一角,
前導作品
海島寫生
造一片海| 海島寫生|
「海港的一角,是每個人記憶中的一角。」生活無意識地與海融合在一起,時常就這樣忽略了它的美。
|
08
若所謂藝術品的 「意境」 可以理解為藝術家內在意識所在之處,則此意識所居的空間,往往是游離於
現實、記憶與想像之間。一幅山水畫背後可說是蘊含了多重維度的空間概念:包含 「可視的外在世界 」 、 「不可視的內在的世界」 ,以及 「寄託了內在精神轉譯呈現的意境世界」 。三種空間之間此消彼長、
相輔相成。
前導作品結合實景拍攝,結合人工智慧深度學習的風格轉換技術,將能代表海港記憶的實景抽離, 置換成中國山水畫家所描繪的細膩水紋,讓視覺遠離我們既有的記憶,透過轉換而開啟對這片海景 的重新感受。實景作為一個 「外在世界」 ,而藝術作品中的情感作為 「內在世界」 ,兩者相互切換連結
,共建出 「轉譯了深層內在的視覺感受」 ,即作品與觀者、海島與中原、古人與我們共享的一份對水 的情迷。
09
馬遠與水景
造一片海| 海島寫生| |
10 11
馬遠(1190年-1279年),字遙父,號欽山,南宋
馬遠的山水畫另有一特徵,即邊角式的構圖。於
樹一幟,不受限於北宋以來建立的書畫傳統,創
煙滿紙、氣勢恢弘的山水畫法,也脫離北宋時的
畫院待詔。不論構圖、筆法或是意境等方面皆獨
立了 「水墨蒼勁」 一派的風格。畫水之著名作品有《 十二水圖》卷與《畫水二十景》卷,運用不同線條鉤 寫、間以渲染,偶參以想像,將水紋的各種姿態 展現的淋漓盡致,獨樹水法之大成。
寥寥一角之處由小現大,一掃過去重巒疊嶂、雲 全景式構圖,使景物變得簡潔,主體鮮明突出, 而意境卻依舊完整,其 「言有盡而意無窮」 的境界 飽富詩意的抒情效果,致有 「馬一角」 的稱號。
風格轉換
技術源自於研究學者Gatys所發表的論文
〈A neural algorithm of artistic style〉 透過對素材畫作進行深度學習,創建資料 庫並訓練後產生出一種風格模型,再以此
Neural Style Transfer
模型來轉換紀實影片之風格。
本段作品從馬遠所繪之水景中選出六種不 同的水紋描繪筆法,來對六段我們錄製的 台灣海港實景,進行動態的風格轉換。如 同想像八百多年前山水文人畫家馬遠,穿 越時間、離開內陸,來到了今日的海島, 感受並描繪一片海洋,讓不同時空切片裡 中對海的記憶,產生一段相異而共通的會 心對話。
造 一 片 海 | 入 海| |
12 13
「這是一場入海的儀式。」意識離開了尋常的經驗,開啟一場超越單一觀賞維度的旅程。 除了坐在岸邊,我們還曾用過什麼角度看入這片海?空間裝置將海的龐大具象化,像是從碩大的 海洋量體中擷取一塊立方放入展場。當觀者掀開層層的紗幔走入海中,如同建構一個 「意識要接 近海」 的過程。就像在現實經驗裡,我們離開生活日常,經歷一段旅程,也許一個山洞、一座橋 、一個急遽的彎道,也許雙腳踏過蔓草、翻過岩壁、踩踏砂石,在最後的最後,才看見海。
而當被撥動的紗幕反射光線,空間中的白噪音、布幔的質地與光影,共同營造出水底的粼粼水
波,又是另一層次的 「意識遠離」 。為了要見到這片古老風景,我們在真實世界踏上一段接近的
旅程,而在精神上,我們又何嘗不是已然陷溺於這份風景的深處?人的裡外各由兩種角度與距離 在接近海,意識便脫離與既有的印象經驗的連結,到達意識之外的時空。透過視、聽、觸的三 感的虛實營造,體現意識作為最終感官的意/外之境。
空 間 裝 置
入海
程 式 寫 生
最古老的風景
造 一 片 海 | 最 古 老 的 風 景| |
14 15
「霧浪光影瞬息消長,共凝永恆於天水一色。」
電腦模擬造一片海,巨觀的理解由微觀細節共同搭建。
造 一 片 海 | 最 古 老 的 風 景| |
16 17
大氣
與
水
海與天空是寫生的打底,以物理理論切入,運用電腦圖學理論,建構水的情狀與幾何動態,加上基本的光影表現,用數學模型搭建
出海的原型(Tessendorf, 2001)。加上以亂數運算模擬自然有機紋路的柏林雜訊(Perlin Noise) (Perlin, 1985),帶入亂數因子引 導動態表現,例如:時間錯位、自我複製與多重遞迴,創造有機的運動紋理。水天的邊界會是氛圍營造的關鍵,兩者邊界的模糊的 比例,呈現水氣與水相消相生的關係。而造浪的柏林雜訊,也運用在天空中雲的動態基底,故在加入更多型態細節之前,天與海呈 現出相仿的圖騰,呈現大氣與水的另一層關係,即出自相似的本源而以相異的型態共存,互相映照、幻變與循環。
《山水純全集》論山篇 新 「三遠論」 : 有近岸廣水、曠闊遙山者,謂之 「闊遠」 ;
有野霧暝漠,野水隔而仿佛不見者,謂之 「迷遠」 ; 景物至絕,而微茫縹緲者,謂之 「幽遠」 。
光影
與
浪
整體畫面建構出來後,再以畫面細節刻畫感性的觀看經驗。藝術家參考《山水純全集》的觀點,在 「空間感」 營造的方式中,重新詮 釋了三遠論裡的 「闊遠」 :透過光影搭建視覺的空間感,呈現三度空間中光線分子在場域中折射、反射、散射、色散等運動,共同 構成這份闊與遠。參照多篇物理圖學文獻並結合自身的觀察經驗,透過處理自然界水分子與大氣分子的碰撞與交互作用。如:浪 的陰影在運動消長時的色度變化、波峰的反光折射,以及向光或背光的透明感。另外透過不同反射點所帶來的色光差異,豐富畫 面色彩細節,也藉此刻畫出遠近的空間維度。
造 一 片 海 | 最 古 老 的 風 景| |
18 19
感性流動
與
霧
海的穿透感是映射,而大氣的穿透感是朦朧。大氣及水分子具有量體與密度的變化,運用兩種模擬大氣的理論,隨遠近與高低影 響濃密、光線的散射和色彩的揉和。《山水純全集》謂 「野水隔而仿佛不見者」 為 「迷遠」 ,在此以營造暝漠朦朧對應觀看此中觀水體 驗,在水煙淒迷之處投射深層的情感。
永恆
與
當下
在白色的海與黑色的海中,偶現展現時間質地的畫面。新 「三遠」 末句言: 「景物至絕而微茫縹緲者,謂之幽遠。」 作者詮釋 的 「幽遠」 不只有空間之遠,更有時間的久遠,運用畫面影格的堆疊與刻蝕,將時間的流逝(Time Lapse)做長時間的累積 。當每個片刻累積共存,模糊了片刻的邊界、消化大幅度的變動,便描繪出藝術家心中,時間安靜而優雅的質地。
五 種 心境
顏色是以知覺牽引情緒的流動,帶領心境的轉換。
藍色的海是最初步觸動,描繪的是觀海的甜美經驗,與其相應而生的感官愉悅。
白色的海是直覺的回歸,淡化色彩的刺激而凸顯感性細節,讓原生的愉悅感昇華。
墨色的海是對直覺的背叛,所見遠離既定的感官經驗,迷幻詭譎的氛圍牽引思想的衝突、遲疑與轉變。 灰色的海是未被定義的感受。清澈與濃稠皆為海,而極簡質樸如同這份接納而不去歸納或化約的寬容。 黑色的海是哲思的邀約,濃厚深邃的海將牽引最深層的體會。
作品背後 |
團隊介紹
謝啟民|藝術總監 & 視覺影像創作 團 隊 介 紹|
術、科學與科技」 博士,持續關注舞蹈劇場、電腦動畫、資訊演算
之跨域展演,專注於演算美學與表演藝術的深度對話。重要作品: 2014年與編舞家吳秀蓮創作《無常》,2016年與鋼琴家辛幸純教授 合作《拉威爾-加斯巴之夜》 。
22
|
交通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副教授,法國格勒諾柏理工高等學院 「藝
23
黃于芬|執行製作 & 開幕表演統籌 迷戀肢體創作、遊走於表演與理智思考之間。
“
海,作為一種具流動性的永恆量體,承載著你我何以存在於 此刻的脈絡。那流逝的水路刻畫出生命的痕跡,既深亦淺; 那闇黑的水面映照了人生的百態,有喜也悲;那飄渺的水霧 偶現你我獨特的記憶,似見非現。於是,渺小平凡如我,時 刻期待著與之交會的驚鴻一瞥 - 專屬於我自己的一片海。
”
黃雪蓓|藝術執行顧問 教、演、導,所需的天賦都是人的純善心靈。
“
在久遠的宇宙之初,大自然在造海的時候是否和我們一樣: 反反覆覆討論、試驗、推翻、再試驗。或許比我們還要難上 許多倍吧,不然怎會有滄海桑田的時空維度 ?因此,在看到 海的美時,要了解創造美的那份付出。
”
楊育姍|概念論述 & 刊物企劃統籌
書蟲,日曬會融化、淋雨會發霉,以矛盾與混亂為食。
最近覺得所謂 「關聯」 不只是一種像節點或介質一樣的東西,也 會是與事物本身同等需要創作、解析與全然關注的獨立個體。
”
團 隊 介 紹|
“
|
24 25
郭芷廷|音效技術執行&概念論述 持續努力在完美邏輯下,找尋訊息間的奇異連結。
“
理解與不理解,不過就是在這之間來回擺盪,找到一個當下能 夠達到的理想的平衡。如果不小心失衡了,就化作浪花,破碎 後重新來過。
”
李晉嘉|「海島寫生」影像設計 典型雙魚座,近期極度厭世,持續在尋找生命的太陽。
“
如日常生活般,海似有似無地承載著生命的個體,我們深 陷其中,也不在其中。
張喆|「海島寫生」影像設計暨執行 print(“Tool Man”)
“
在水中,如水一般地創作。
”
”
許宜蓁|「入海」裝置設計暨執行 雜食性技能,不斷開鑿創作的可能性。
海天一色,海的規律中自有其變化,彷彿透過作品中創作 出自然界裡不存在的全新現實。
”
團 隊 介 紹|
“
|
26 27
郭采瑀|「入海」裝置設計暨執行 擁有能夠發現生活中小驚喜的超能力,沾沾自喜。
“
我試著與遙遠的你對話,沿著你的文字走,在知識裡感覺 自己的渺小,跳脫時間的刻度,我們曾共同凝視著 ⸺ 讓遙遠的海洋停在這裡。
”
參考資料 |
1. 韓拙,《山水純全集》。清乾隆間寫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2. 宋 馬遠〈畫水二十景〉卷,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3. John Berger,《觀看的方式》,吳莉君譯。台北:麥田出版社,2010 。(原著“Ways of Seeing”於1972年出版 ) 4. Yolaine Escande,〈景觀:中國山水畫與 西方風景畫的比較研究I〉。《二十一世紀雙月刊》,2003。 5. 計鋒,〈從「寫生」的由來看山水畫的起源與演變〉。《二十一世紀雙月刊》,2012。 6. 杉本博司,《直到長出青苔》 (苔のむすまで),黃亞紀譯。台北:大家出版社,2013。
7. Ken Perlin, An image synthesizer. In Proceedings of the 12th annu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graphics and interactive techniques (SIGGRAPH '85). 8. Alain Fournier and William T. Reeves, “A Simple Model of Ocean Waves”, Computer Graphics, Vol. 20, No. 4, 1986, p 75-84. 9. Jerry Tessendorf, “Simulating Ocean Water.” In “Simulating Nature: Realistic and Interactive Techniques,
10. Huw Bowles, Daniel Zimmermann, Gioacchino Noris, Beibei Wang. Crest: Novel Ocean Rendering Techniques in an Open Source Framework. Siggraph 2017 Advances in Real-Time Rendering in Games course.
12. Eric Bruneton and Fabrice Neyret, Precomputed Atmospheric Scattering, Eurographics 2008. 13. Alex Evans, Fast approximations for global illumination on dynamic scenes. In ACM SIGGRAPH 2006 Courses (SIGGRAPH '06). 14. T. Strothotte and S. Schlechtweg. Non-photorealistic computer graphics: modeling, rendering, and animation. Morgan Kaufmann, 2002. 15. Gatys L A, Ecker A S, Bethge M. A neural algorithm of artistic style, 2015. 16. Ruder et al., Artistic style transfer for videos and spherical images, 2016.
28
|
11. Nishita et al., Display of The Earth Taking into Account Atmospheric Scattering, Siggraph 1993.
參 考 資 料|
” SIGGRAPH 2001 course notes, course 47.
29
|特別感謝| 洪惠冠、湯景光、陳一平、賴雯淑、林一平、陳信宏、盧鴻興、黎漢林、 浦莉安、莊潔、吳紹群、謝俊科、徐孝德、郭嘉真、謝錫堃、林宇軒、楊燿州、 吳秀蓮、林璟如、鐘世凱、曾淑美、徐一如、平珩、舞蹈空間舞團
文字編輯|楊育姍、郭芷廷 視覺設計|楊育姍、郭芷廷
出版日期|2018年 6月 12日 初版 展覽名稱|【科技松Techathon—故宮╳交大新媒體藝術展】Techathon—NPM x NCTU New Media Art Exhibition 作品名稱|最古老的風景 The Ancient Paysage 展覽地點|交通大學圖書館B1藝文空間展場 地址|30010新竹市東區大學路1001號
展覽日期|2018年 06月12日 (二) ~ 7月31日 (二)
主辦單位|國立故宮博物院、國立交通大學 承辦單位|國立交通大學藝文中心
執行單位|國立交通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
技術協力|國研院國家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儀器科技研究中心、左右國際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