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3
室內環境 通風 通風塔 利用熱氣流上升、冷氣流下降之原理,集合室內 的熱氣,從通風塔排出,緩和室內炎熱的程度。
複層玻璃 複層玻璃是由兩塊以上之平板玻璃彼此以內含乾燥 劑之膠條相隔,並以內外膠接合塗佈密封,玻璃之
間充滿乾燥空 氣而成。
室內環境 Low-E 玻璃 遮陽、特殊開窗型式設計
誘導式通風窗 配合熱浮力通風原理,於氣流場分佈區域設置通風窗, 使氣流依壓差原理產生對流,達到通風換氣之目的。
因地制宜之通風設計
適當通風方式運用
04
05
室內環境 隔音 利用建築空間與材料,塑造室內空間音響性質的技術。 音源側及傳播路徑作噪音防制。運用建築隔音構造與構 件(隔音牆、隔音門(窗)、樓(牆)板),減少室內噪音量 之技術。由被動控制進而到主動控制。 隔音牆 利用隔音牆來阻隔外部傳遞之噪音。
吸音材 吸音材料將吸收的部份入射聲能轉換為熱能,來達到 吸音的效果。一般改善噪音的工程中,所使用的吸音 材料大多為多孔吸音材,利用材料內互通的孔隙,使 聲波進入材料的孔隙中,經由多次的反射與吸音材表 面互相作用,而能將大部份的聲能以熱能的形式消耗 ,減少穿透吸音材的聲能。
室內環境 低噪音震動設備採用 選用產生較少噪音及震動的機械設備,並加強機 具與建築構造體及設備管路間連結的防振措施, 以降低機具噪音與振動。
設備管道間隔音防震設計
外側吸音門與隔音櫃
06
07
室內環境 採光 防眩光技術 照明燈具發光強度太高時,若不具遮光罩遮光格柵等 防眩光裝置時,容易造成眩光,輕者易使眼睛不適, 影響工作效率。為改善照明環境避免眩光,調整照明 燈具形式、作業面位置、室內裝修等。
良好之防眩光角
防眩光格柵示意圖
室內環境 室內建材 建材中的有毒物質隨著室內裝修而逸散並附著於室內 環境,對於長時間生活於建築室內環境的人們而言, 直接且長期暴露於該空間中,對身體健康有相當大的影響。 目前國內裝修類建材分類有如下: 地板類-地毯,PVC 地磚,木質、高架地板 牆壁類-合、夾、纖維、石膏板,壁紙,防音材 天花板-礦纖天花板、玻纖天花板、夾板 填縫劑與油灰類-矽利康、環氧樹脂 塗料類-油漆等各式水性、油性粉刷塗料 接著(合)劑-油氈、合成纖維、聚氯乙烯 門窗類-木製門窗 傢具類-衣櫥、櫃檯成品、沙發 其他材料-塑膠製品 所謂健康綠建材即對人體健康不會造成危害的建材,換言 之,健康綠建材為低逸散、低污染、低臭氣、低生理危害 特性之建築材料,目前訂定以「低甲醛」及「低揮發性有 機化合物」逸散為指標。
08
09
基地保水 雨水貯集滲透設施
在戶外空地內設置滲透陰井、滲透側溝、滲透排水管、 貯留廣場、地下雨水貯留礫石層,增加基地內雨水暫 留容量,以促進雨水入滲土壤中。設法讓雨水暫時留 置於基地上,再以一定流速讓水滲透循環於大地,當 基地保水性能越佳時,基地涵養雨水的能力也越好。 滲透井及滲透管 平行式的『滲透管』、『滲透溝』及鑽掘垂直式 的『滲透井』,以人為輔助的方式補注地下水 製造有利於水循環系統構築的保水基盤。
貯集滲透空地 在暴雨來時可作為雨水儲留之空間,將滿溢之雨水排 至排水道,雨停後緩後緩緩滲入至地底下,可減緩都 市的尖峰逕流量,降低短時間內過多的雨水逕流量對 於都市排水設施的負荷。
基地保水 透水鋪面 採用透水鋪面長期而言則可能具有藉地表水滲透,達到涵 養地下水之正面效益。戶外鋪面裝修材,其特性為可讓雨 水穿透鋪面,滲透進入土壤中。
人工地盤雨水貯集設施 在人工地盤或屋頂上設置雨水貯留設施,增加基地內貯留 雨水容量,並將雨水暫時截留於種種窪凹的空間上,再讓 其慢慢滲透循環的作法。
10
11
水資源 節水器具使用 有省水標章的省水馬桶、省水水龍頭等器材
雨水回收再利用 台灣常年多雨,但是卻常缺水,因此如果善加利 用雨水,對於水資源的開源方面,有很大的貢獻 將屋頂、外牆、基地面所收集的雨水與筏基內積 水,儲存後再用在沖廁、澆灌、洗車上。
水資源
12
13
水資源
綠化 基地綠化改善 利用建築物基地內戶外空地之自然土層及建築物屋頂、外牆 、陽台……等人工地盤覆土層來種植各種植物,用以淨化空 氣、調節氣候、增加基地涵養水的能力。 植物多樣性 提高綠地多樣化,使綠地都有成為良好生物棲地的潛力,擁 有豐富且多樣物種的綠地,才能長期維持生態的健全、平衡。
多層次綠化 在大空間區域應盡量種植喬木,其次再種 植棕櫚樹,然後應在零散綠地空間種滿灌 木。在喬木及棕櫚樹下方的綠地應盡量 密植灌林,以符合多層次綠化功能。
14
15
綠化 原生植物 為使綠化後的植物能儘速融入相鄰地區天然林的 生態體系,達成環境保護目的,建議應使用原生 植物進行綠美化,塑造綠帶生態走廊。
人工地盤綠化 於築物屋頂及人工地盤上廣植植物,以淨化氣 、調節氣候、美化景觀。人工地盤綠化需考慮許 多先天條件因素及限制條件,如覆土深度、荷 重、防水、防根及防風等。
CO2 減量
16
建築產業的 CO2 排放量主要起因於能源使用,包括:空調、照明、電機等「日 常使用能源」,也包括使用於建築物上的鋼筋、水泥、紅磚、磁磚、玻璃等 建材的「生產能源」。而建築 CO2 減量對策乃是藉由節約建材來間接縮減地 球 CO2 排放量。 符合 CO2 減量指標之設計手法 「結構合理化」是節約建材
「建築輕量化」則是降低
與降低 CO2 排放量的有效方
CO2 排放量最有效的方
法。為降低建材的使用量,首
法,因為建築物的輕量化
重合理而經濟的結構系統設
設計直接降低建材的使
計,亦即盡量使建築物的跨距
用,因此於進行室內裝修
設計合理化,保有均勻對稱的
時,可考慮採用輕量隔間
平面、立面、剖面等設計,減
化的設計手法,進而減少
少不必要的造型結構荷重。
建材的生產耗能與 CO2 排
「木構造」也是 CO2 減量指 標獎勵的對象,雖然台灣目前
放量。 使用「再生建材」同時亦
少有木造建築物,然而未來在
可達到 CO2 減量與廢棄物
地球環保考量下應值得推廣
減量的功能。
使用。
17 減少建築產生之廢棄物 所謂廢棄物係指建築施工及日後拆除過程所產生之工程不平衡土方、棄土、 廢棄建材、逸散揚塵等足以破壞周遭環境衛生及人體健康之營建相關污染 物,以倡導更乾淨、更環保的營建施工為目的,藉以減緩建築開發對環境的 衝擊並降低民眾對建築開發的阻力,進而增進生活環境品質 符合廢棄物減量指標之設計手法 對於既有建築物之廢棄物減量手法,主要則是盡量使用回收再生建材,以減 少建材生產能源、CO2 排放量與營建廢棄物的產生。
日常節能
18
室內照明節能改善 高效率照明燈具 利用省電光源、省電燈具、調光設備,降低照明用電密度 照明自動控制系統 室內電燈電路回線,常以一若干全區方式設計,並採用手動控制;當其分區 設計如劃定的區域範圍過大,會產生一啟動電源開關後,造成全區燈源全部 開啟。此種設計方式,因燈源全部開啟起後,某些區域無須作業時,卻為全 區燈源開啟,造成浪費電力。為解決此種設計的缺點,有效的節能方式為分 區單獨控制方式為主
電子安定器安裝示意圖
自然採光導光板與自動照明控制
19
日常節能
導光設施 導光板即光棚設施對建築物自然採光之助益相當大,其方式為在建築採光窗 際裝設一水平遮陽設施,其功用除了可直接阻擋太陽的直射光與熱外,更可 間接利用光棚設計將太陽光反射至天花板,再經天花板將自然光導入室內較
深處。在建築物門窗外側裝設反射板,讓自然光折射擴散至室內的採光方法, 以減少照明用電、並可將自然光引入不易自然採光的空間。
生物多樣性 符合生物多樣性指標之設計手法 生態綠網之設計 避免基地內留設之綠地配置過於破裂、零散,以免 造成生物遷移、覓食、求偶、遺傳基因交流的障礙, 並盡量將基地內、外許多綠地連成一個網狀交流的綠 地系統,以期能對生態環境有所助益。 小生物棲地之設計 小生物棲地之設計是泛指一切由微生物至高級動物構 成的生活條件基盤,亦即「具備某種特定環境條件, 可讓某些生物族群足以賴以生存的有限區域」,包括 :水域生物棲地、綠塊生物棲地、多孔隙生物棲地。 在不干擾人類生活之前提下,應盡可能在基地內一隅 保留枯木、樹根、亂石堆、土丘、岩洞等充滿孔洞的 「多孔隙環境」以便容納水分空氣、滋養微生物。
20
21
生物多樣性 植物多樣性之設計 綠地環境的「植物多樣性設計」主要在培育植物 物種、氣候、空間之多樣性,以創造多樣化生物 棲地條件,並且亦納入「原生植物與誘鳥誘蝶植 物綠化」與「多層次雜生混種綠化」之評估,以 形成生物鍊中共生共榮的有利關係,使綠地具有 更高之涵養水源、淨化空氣、調節氣候、隱蔽、 美觀及提供生物棲地的功能。
土壤生態之設計 「土壤生態」之評估內容包括:「表土保護」與「有機園藝」兩部分。 「表土保護」必須在工程施工前將所有表土先移至其他場所集中保護,以待 完工前再移入現場作為地面的覆蓋表土。同時為了使得被保護之表土免於乾
燥風化,而傷害土壤中微生物的生存,必須將表土置於有灑水養護之陰涼處, 上面並可種植豆科植物或以落葉草皮覆蓋。待建築開發完成後,再將表土回 填至基地內綠地之上層 1.0m 左右作為滋養綠地之基礎。 「有機園藝」亦為保護「土壤生態」之重要部分,其主要為盡量利用有機堆
肥作為園藝肥料的來源,避免使用農藥、化肥、殺蟲劑、除草劑等化學藥劑, 以免破壞土壤中生物之存活空間。
汙染改善 污水垃圾改善指標 一般生活雜排水 所有生活雜排水管確實接管至污水處 理設施或地下水道,由其住宅建築每 戶必須有專用洗衣空間並設有專用洗 衣排水管接至污水系統 專用洗衣雜排水 必須設置截留器並定期清理,同時將 排水管確實接管至污水處理設施或污 水下水道 專用廚房雜排水 必須設置截留器並定期清理,同時將 排水管確實接管至污水處理設施或污 水下水道 專用浴室雜排水 排水管確實接管至污水處理設施或污 水下水道
22
23
汙染改善
垃圾處理與分類 解決垃圾問題的二大原則即垃圾減量及可回收垃圾重複使用。為了 減少垃圾量,改善垃圾場環境,進行垃圾分類、垃圾冷凍壓縮、垃 圾處理場綠美化等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