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書評
打開《蘋果內幕》,問題仍舊比答案多
蘋果的管理方式能學嗎? 「沒有任何一家公司,能夠輕易模仿蘋果文化。」在蘋果與賈伯斯脫鉤之後,誰的傳奇 會更持久雋永?個人還是組織?世界又會變得怎麼樣?面對這個問題,我們能問的仍 舊比答案還多。
文◎溫肇東
︽賈 後,討論蘋果或賈伯斯的書還有人
伯斯傳︾在台灣狂賣三十七萬本之
顆星的最多︶,少數人覺得沒有太多﹁新
上的書評基本上也不錯︵平均四顆星,給五
蘋果有太多成功的產品故事,︽賈伯斯傳︾
常相左,是商管學院﹁又愛又恨﹂的教材。
賈伯斯的﹁傳奇作為﹂,和商管學院教的常
停,繼任的庫克似乎也穩定了局面。蘋果及
舊,蘋果對三星、hTC的官司仍然動作不
的任務:最受人敬重與最神秘的美國公司是
都在現場,我想他應有達到本書原文副標題
面試場景,都活靈活現,非常生動,彷彿他
會、產品研發、設計、新產品發表會,或是
斯基說故事的功力確實有一套,在描述董事
悉作者所提及的場合與故事。我覺得藍辛
意﹂,我想那是因為在美國的讀者相對較熟
中雖有提到每一項產品開發的緣由及部分經
如何做到的。
要看嗎?經過快一年了, iPhone5 問世火紅依
過,但畢竟傳記比較是圍繞在﹁人﹂,從企 業組織或管理的觀點,蘋果成功的方式別人
克,因而廣受注意與重視。他做了很多功
︵ Adam Lashinsky ︶在二 ○○ 八年於︽財 星︾雜誌正確預測了蘋果未來的執行長是庫
︽蘋果內幕︾的作者亞當.藍辛斯基
次的管窺及幾次往返矽谷的經驗,書中描述
選,中午也意外地到其員工餐廳用餐。因那
其創新、產品開發設計、蘋果商店及人才徵
﹁大學關係部﹂的一位同仁在庫比辛諾的蘋
決定PC又終結PC
課,寫這本書時並沒有直接訪問到賈伯斯或
的場景,多少能具象地浮現,有助於理解其
模仿得來嗎?
庫克,但他能以其長期的﹁洞察﹂、從各種
字裡行間的意涵。那我們從這諸多賈伯斯及
探究最神秘的美國公司
資料及有限的訪談︵因為蘋果的員工也很怕
蘋果的﹁內幕﹂,又能學到些什麼?能省思
蘋果是很難被參訪的,二 ○○ 七年政大科 管所透過大中華地區的總經理安排,有幸由
接受採訪︶,﹁拼湊﹂出一些蘋果內部的運
些什麼?
訊、應用軟體以及零售。除了動畫是在皮
產業,包括個人電腦、動畫、音樂、行動通
賈伯斯這一生和蘋果﹁開創﹂了﹁多個﹂
果總部接待我們,三個多小時的會談環繞在
作,以及賈伯斯個人的領導和決策方式,多 少對大家最想知道的﹁後賈伯斯時代,蘋果 還能紅多久?﹂提供一些線索。 看過本書的台灣朋友都予稱讚;亞馬遜
2012/9/26 上午1:09
書房.indd 92
92
No.1334 2012.09.27-10.03 The Journalist 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