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茶.石茶-南港包種茶原鄉再生計畫

Page 1


目 錄 壹

04 緒論

12 計畫與法規

20 自然分析

30 人文分析

人口現況 32 動線 33 資源分布 35

歷史背景 41 產業 46

52 現況分析

現況空間盤點 54 景觀分析 61 建築特色 68

茶樹種植管理 69 茶葉採收 70 茶園地景 71

2

計畫緣起 6 計畫目標 7 基地區位及計畫範圍 8

國土利用計畫 9 土地使用分區 9 計畫流程與方法 10

上位與相關計畫 14 相關法規 15

氣候 22 地形地勢分析 25 地質土壤分析 27

水資源 28 生態資源調查分析 29


競合關係 74

72 理論導入

潛力與限制 78 課題與對策 78

76 潛力與課題

82 規劃設計

規劃願景 84 設計 95

3



壹 、 緒論


壹、緒論

第一節、計畫緣起 南港為包種茶故鄉,據載清光緒 11 年(1885 年),福建安溪人王水錦、魏靜時來臺, 赴臺北府淡水廳大內樟腦寮(今臺北市南港區大坑一帶),發現舊庄氣溫、雨量、土質等 相當適合茶樹的生長,於是引進茶樹在該處種植,日治時期茶農為提升茶葉市場競爭力致 力於改良產茶與製茶技術,使南港成為包種茶的栽種發源地,稱之為「茶山」。 日據末期,南港茶業(包種茶)漸漸沒落,煤礦與磚瓦業正蓬勃興起,自民國五十年 代逐漸沒落;臺灣省政府在民國 45 年將南港部分土地劃設為工業區後,鋼鐵、化工、紡織、 電子、印刷、汽車、食品……等各類產業相繼設廠,雖然工廠的遷入帶給南港繁榮,但也 因工廠排放濃密黑煙,使南港成為人們口中的「黑鄉」。

近年來政府大力推動多項大型重大建設, 包含東區門戶計畫、南港展覽館二館、國家生 技發展園區、高鐵南港站、生態環保科技園區… 等,使得南港區域的地貌發展形成大大的變化。 在一次次的都市重劃與產業轉型下,舊莊 里不斷被排除在外,隨著農友年紀漸長,缺乏 年輕人傳承茶業,且當地土地持分複雜,拓墾 困難,年輕人為了生計離開茶山,僅剩少數的 老茶農還守著他們的茶園、守著舊莊被忽視、 遺忘的文化。

6

1-1-1 計畫緣起圖


- 南港包種茶原鄉再生計畫 -

第二節、計畫目標 本計畫將藉由南港舊莊茶山的歷史脈絡延續產業再生,將產業文化與地景做結合,進而 將南港茶山文化的精神發揚,進而重現南港包種茶的昔日風景。 1 提升在地居民對於地方產業的在地認同 2. 利用舊有產業老匠師經驗、技術打造在地品牌使南港包種茶業文化再現、傳承 3. 在地產業文化與地景結合打造地方特色景觀 4. 打造友善、低碳旅遊環境 5. 創造具有在地特色之環境教育場域以茶為主的生態博物館

打造友善、低碳旅遊環境 在地產業文化與地景結合打造地方特色景觀

1-2-1 計畫目標圖

創造具有在地特色之環境教育場域以茶為主的生態博物館 提升在地居民對於地方產業的在地認同

利用舊有產業老匠師經驗、技術打造在地品牌使南港包種茶業文化再現、傳承

7


壹、緒論

第三節、基地區位及計畫範圍

本次規劃計畫基地範圍位於台北市南港區最東端舊莊里,昔稱「舊庄」,周邊環山其 山群俗稱南港「茶山」,為包種茶的發源地。

台 北 市

南 港 區

1-3-1 基地區位圖

1-3-2 計畫範圍圖

8

舊 莊 里


- 南港包種茶原鄉再生計畫 -

第四節、國土利用計畫 - 台北市南港區都市計畫 結合生態、居住、產業等機能,創造 兼具生態特色與產業之優良居住環 境,建構永續發展的生態城市

1-41- 南港區都市計畫圖

第五節、土地使用分區 計畫內部多數為原生林,其次為果園 用地。

1-5-1 土地使用分區圖

9


壹、緒論

第六節、計畫流程與方法

1-6-1 計畫流程圖

10


- 南港包種茶原鄉再生計畫 -

11



貳 、 計畫與 法 規


貳、計畫與法規

第一節、上位與相關計畫 計畫工作名稱 公告日期 計畫內容與本案規劃之關係 主要內容 台北市政府產業發展 105 年度 輔導本市農民達成「地產地 1. 在地特色農產品行銷推 局 - 建立地方產業特 銷」之綠色生產,針對在地 廣 色、發展精緻農業 特色農產品,協助進行農業 2. 拍攝農業特色行銷紀錄 產業輔導、推廣、行銷等地 片 區資源整合與輔導工作,以 3. 補助茶苗更新 達到本市農業振興,同時結 4. 閒置農地復耕 合地區資源,串連人力資源 與地方之意識整合,啟動地 區產業振興契機。 臺北市南港區都市計 105. 8. 29 二、配合都市再生引導工業 畫主要計畫 區內老舊聚落轉型,塑造產 ( 第二次通盤檢討 ) 案 業與生活共存共榮新形態。 三、配合產業發展引入產業 就業人口,提供優質住宅或 公共住宅,檢討土地使用, 吸引青年就業及定居。 四、檢視無使用需求公共設 施用地,配合政策需求或實 際使用情形檢討。 台北市政府產業發展 105 年度 輔導本市農民達成「地產地 1. 在地特色農產品行銷推 局 - 建立地方產業特 銷」之綠色生產,針對在地 廣 色、發展精緻農業 特色農產品,協助進行農業 2. 拍攝農業特色行銷紀錄 產業輔導、推廣、行銷等地 片 區資源整合與輔導工作,以 3. 補助茶苗更新 達到本市農業振興,同時結 4. 閒置農地復耕 合地區資源,串連人力資源 與地方之意識整合,啟動地 區產業振興契機。

14


- 南港包種茶原鄉再生計畫 -

第二節、相關法規 一、相關法規

法令名稱 法令內容 產業創新條例 第 1 條 為促進產業創新,改善產業環境,提升產業競爭力,特制定本條例。 本條例所稱產業,指農業、工業及服務業等各行業。 第5條 直轄市、縣(市)政府得訂定地方產業發展策略;訂定時,應會商各中央 目的事業主管機關。 各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得獎勵或補助直轄市、縣(市)政府,以推動地 方產業發展。 第7條 各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應輔導或補助艱困產業、瀕臨艱困產業、傳統產 業及中小企業,提升生產力及產品品質;並建立各該產業別標示其產品原 產地為台灣製造之證明標章。 第9條 各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得以補助、獎勵或輔導方式,推動下列事項: 一、促進產業創新或研究發展。 二、提供產業技術及升級輔導。 三、鼓勵企業設置創新或研究發展中心。 四、協助設立創新或研究發展機構。 五、促進產業、學術及研究機構之合作。 六、鼓勵企業對學校人才培育之投入。 七、充裕產業人才資源。 八、協助地方產業創新。 十、其他促進產業創新或研究發展之事項。 前項補助、獎勵或輔導之對象、資格條件、審核基準、申請程序、核定機 關及其他相關事項之辦法,由各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定之。 第 16 條 為鼓勵產業發展品牌,對於企業以推廣國際品牌、提升國際形象為目的, 而參與國際會展、拓銷或從事品牌發展事項,各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得 予以獎勵、補助或輔導。 第 26 條 為鼓勵產業永續發展,各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得補助或輔導企業推動下 列事項:協助企業因應國際環保及安全衛生規範、推動溫室氣體減量與污 染防治技術之發展及應用、鼓勵企業提升能資源使用效率,應用能資源再 生、省能節水及相關技術、產製無毒害、少污染及相關降低環境負荷之產 品。 第 27 條 各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應鼓勵政府機關(構)及企業採購軟體、創新及 綠色產品或服務。

15


貳、計畫與法規

法令名稱 法令內容 水土保持法 第 1 條 為實施水土保持之處理與維護,以保育水土資源,涵養水源,減免災害, 促進土地合理利用,增進國民福祉,特制定本法。 水土保持,依本法之規定;本法未規定者,適用其他法律之規定。 第3條 本法專用名詞定義如下: 一、水土保持之處理與維護:係指應用工程、農藝或植生方法,以保育水 土資源、維護自然生態景觀及防治沖蝕、崩塌、地滑、土石流等災害之措施。 二、水土保持計畫:係指為實施水土保持之處理與維護所訂之計畫。 三、山坡地:係指國有林事業區、試驗用林地、保安林地,及經中央或直 轄市主管機關參照自然形勢、行政區域或保育、利用之需要,就合於下列 情形之一者劃定範圍,報請行政院核定公告之公、私有土地: ( 一 ) 標高在一百公尺以上者。 ( 二 ) 標高未滿一百公尺,而其平均坡度在百分之五以上者。 五、特定水土保持區:係指經中央或直轄市主管機關劃定亟需加強實施水 土保持之處理與維護之地區。 七、保護帶:係指特定水土保持區內應依法定林木造林或維持自然林木或 植生覆蓋而不宜農耕之土地。 第7條 中央主管機關應加強水土保持推廣、教育、宣導及試驗研究,並會同有關 機關訂定計畫實施之。 第8條 下列地區之治理或經營、使用行為,應經調查規劃,依水土保持技術規範 實施水土保持之處理與維護: 一、集水區之治理。 二、農、林、漁、牧地之開發利用。 三、探礦、採礦、鑿井、採取土石或設置有關附屬設施。 五、於山坡地或森林區內開發建築用地,或設置公園、墳墓、遊憩用地、 運動場地或軍事訓練場、堆積土石、處理廢棄物或其他開挖整地。 六、防止海岸、湖泊及水庫沿岸或水道兩岸之侵蝕或崩塌。 八、都市計畫範圍內保護區之治理。 九、其他因土地開發利用,為維護水土資源及其品質,或防治災害需實施 之水土保持處理與維護。 第9條 各河川集水區應由主管機關會同有關機關進行整體之治理規劃,並針對水 土資源保育及土地合理利用之需要,擬定中、長期治理計畫,報請中央主 管機關核定後,由各有關機關、機構或水土保持義務人分期分區實施。 第 10 條 宜農、宜牧山坡地作農牧使用時,其水土保持之處理與維護,應配合集水 區治理計畫或農牧發展區之開發計畫,由其水土保持義務人實施之。

16


- 南港包種茶原鄉再生計畫 -

法令名稱 法令內容 水土保持法 第 12 條 水土保持義務人於山坡地或森林區內從事下列行為,應先擬具水土保持計 畫,送請主管機關核定,如屬依法應進行環境影響評估者,並應檢附環境 影響評估審查結果一併送核: 一、從事農、林、漁、牧地之開發利用所需之修築農路或整坡作業。 二、探礦、採礦、鑿井、採取土石或設置有關附屬設施。 三、修建鐵路、公路、其他道路或溝渠等。 四、開發建築用地、設置公園、墳墓、遊憩用地、運動場地或軍事訓練場、 堆積土石、處理廢棄物或其他開挖整地。 前項水土保持計畫未經主管機關核定前,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不得逕行核 發開發或利用之許可。 第 16 條 下列地區,應劃定為特定水土保持區: 二、主要河川上游之集水區須特別保護者。 三、海岸、湖泊沿岸、水道兩岸須特別保護者。 五、山坡地坡度陡峭,具危害公共安全之虞者。 六、其他對水土保育有嚴重影響者。 第 19 條 經劃定為特定水土保持區之各類地區,其長期水土保持計畫之擬定重點如 下: 二、主要河川集水區:以保護水土資源,防治沖蝕、崩塌,防止洪水災害, 維護自然生態環境為重點。 三、海岸、湖泊沿岸、水道兩岸:以防止崩塌、侵蝕、維護自然生態環境、 保護鄰近土地為重點。 經劃定為特定水土保持區之各類地區,區內禁止任何開發行為,但攸關水 資源之重大建設、不涉及一定規模以上之地貌改變及經環境影響評估審查 通過之自然遊憩區,經中央主管機關核定者,不在此限。 前項所稱一定規模以上之地貌改變,由中央主管機關會同有關機關訂定之。

17


貳、計畫與法規

法令名稱 法令內容 山坡地保育 第 1 條 利用條例 山坡地之保育、利用,依本條例之規定;本條例未規定者,依其他法律規定。 第3條 本條例所稱山坡地,係指國有林事業區、試驗用林地及保安林地以外,經 中央或直轄市主管機關參照自然形勢、行政區域或保育、利用之需要,就 合於左列情形之一者劃定範圍,報請行政院核定公告之公、私有土地: 一、標高在一百公尺以上者。 二、標高未滿一百公尺,而其平均坡度在百分之五以上者。 第6條 山坡地應按土地自然形勢、地質條件、植生狀況、生態及資源保育、可利 用限度及其他有關因素,依照區域計畫法或都市計畫法有關規定,分別劃 定各種使用區或編定各種使用地。 前項各種使用區或使用地,其水土保持計畫由直轄市或縣 ( 市 ) 主管機關視 需要分期擬訂,報請中央主管機關核定後公告實施;其變更時,亦同。 第9條 在山坡地為下列經營或使用,其土地之經營人、使用人或所有人,於其經 營或使用範圍內,應實施水土保持之處理與維護︰ 一、宜農、牧地之經營或使用。 二、宜林地之經營、使用或採伐。 三、水庫或道路之修建或養護。 四、探礦、採礦、採取土石、堆積土石或設置有關附屬設施。 五、建築用地之開發。 九、其他山坡地之開發或利用。 第 11 條 山坡地有加強保育、利用之必要者,其水土保持處理與維護,應依直轄市 或縣 ( 市 ) 主管機關指定方式實施之。 第 12-1 條 宜農、牧地完成水土保持處理,經直轄市或縣 ( 市 ) 主管機關派員檢查合格 者,發給宜農、牧地水土保持合格證明書。 宜林地完成造林後,經直轄市或縣 ( 市 ) 主管機關派員檢查合格屆滿三年, 其成活率達百分之七十者,發給造林水土保持合格證明書。 第 13 條 政府為增進山坡地之利用或擴大經營規模之需要,得劃定地區,辦理土地 重劃、局部交換或協助農民購地,並輔導農民合作經營、共同經營或委託 經營。 第 19 條 志願從事農業具有經營計畫之青年,得依農業發展條例之規定,開發或承 受公有山坡地。

18


- 南港包種茶原鄉再生計畫 -

法令名稱 台北市土 地使用分 區管制自 治條例

法令內容 第十章 保護區 第七十五條 在保護區內得為下列規定之使用: 一 允許使用 第四十九組:農藝及園藝業。 二 附條件允許使用 (一)第四組:托兒教保服務設施。 (二)第六組:社區遊憩設施。 (三)第八組:社會福利設施。 (四)第十組:社區安全設施。 (五)第十二組:公用事業設施。 (六)第十三組:公務機關。 (七)第十六組:文康設施之(四)區民、里民及社區活動中心 ( 場所 )。 (九)第三十七組:旅遊及運輸服務業之(六)營業性停車空間、(七)計程 車客運、小客車租賃、小貨車租賃、民間救護車經營業之車輛調度停放場。 (十)第三十八組:倉儲業之(三)遊覽車客運業之車輛調度停放場。 (十二)第四十四組:宗祠及宗教建築 (十六)第五十組:農業及農業設施。 (十七)第五十一組:公害最輕微之工業之(四)製茶業。 第七十五條之一 在保護區內得為前條規定及下列附條件允許使用: 三 室外露天遊憩設施及其附屬之臨時性建築物。 四 造林或水土保持設施。 五 為保護區內地形、地物所為之工程設施。 第七十五條之二 保護區內原有合法建築物(包括農舍及農業倉庫)拆除後之新 建、增建、改建或修建,限於原地建造並以一戶一幢為原則,但得為獨立或雙 併住宅。第七十五條之三 保護區內之合法建築物,經 第七十六條 保護區內建築物之建蔽率及高度不得超過下表規定: 建築物種別 建蔽率高度(公尺)。

19



參 、 自然環境 調查分析


參、自然環境資源調查與分析

第一節、氣候 一、氣溫與相對溼度 南港區的氣候類型為副熱帶季風氣候,夏季氣溫高,冬季受東北季風的影響,寒冷多 雨。其年平均溫約在 22、23° C 左右,一年中溫度最低的月份在 2 月,約為 16.3° C;最 高溫在 7 月時侯,約為 29.7° C。其中以 7 月及 8 月氣溫為最高,平均在 29.5℃左右,最 低為 1.2 月,平均在 16.6C 左右,全年平均溫度約 23.7 ℃。相對溼度南港區年平均相對 溼度介於 75%〜 81%間,上半年(1 〜 6 月)相對溼度約為 80%〜 85%下半年(7 月 〜 12 月)的 70%〜 80%,為適合發展戶外休閒活動之氣候。 月份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平均

103 年 17.2

16.9

19.3

22.3

25.2

28

30.5

30

29.5

24.6

22.1

16.4

23.5

104 年 16.4

17.1

18.7

22.4

26

29.7

29.8

28.5

27.2

25.1

23.2

18.7

24.2

105 年 16.2

15.5

17.4

23.5

26.5

29

30.1

29.9

27.8

26.9

22.4

20

24.4

106 年 18.0

16.9

18

22.2

25.4

27.9

30.3

30.9

29.2

25.3

22.2

17.6

24.1

107 年 16.7

15.4

20.2

23.1

27.6

27.1

28.2

27.5

26.3

21.3

21.1

17.8

22.7

16.3

18.7

22.7

26.1

28.3

29.7

29.3

28

24.6

22.2

18.1

23.7

年份

平均

16.9

3-1-1 氣溫圖

22


- 南港包種茶原鄉再生計畫 -

二、雨量 南港區近 5 年平均兩量約 203.56 公厘,以夏季較多,冬季較少,但降雨日數反以冬 季為多。夏季午後對流系統及颱風與其所引進旺盛盛西南氣流所帶來的兩量,其中以梅雨 鋒面降水為主 ,月份為 5~10 月。冬季,並沒有帶來太多之降水,僅有秋季 9 〜 10 月降 雨量較大,因而夏季及秋季的降水量遠大於冬春。以近五年每月降雨量檢視,降兩季及與 非降雨季之雨量差距大,降雨季洪患,枯水期限水等因素須納入規劃考量。夏季之熱帶對 流性雷陣雨及夏、秋時期的颱風,加上冬季東北季風受南港迎風山丘地形的影響,南港的 雨量比臺北市其他地區較為豐沛。 月份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平均

103 年 19.5

212.5 153.5

87.5

604

431.5 234.5

130

206.5

68.5

84.5

99.5

194.3

104 年

24

83.5

181.5

89.5

342.2 242.5 158.5

787

393

132

37.5

66

211.4

105 年

228

90

254.5

199

556

359

143.5

23

237.7

106 年

44

127

158.5 118.5

152

127.5

229

67

104.5 145.4

96.9

84.1 203.56

年份

一月

二月

107 年 242.5 163.5 平均

23

54

287

353.5 244.5 115.5

114

725.5 229.5

35

5.5

14.5

139.5

298

111.6 135.3 154.2 109.7 276.5 351.7 201.3

269

191.5 746.5 340

272.5

337.4 315.7

3-1-2 雨量圖

23


參、自然環境資源調查與分析

三、風向 南港地區受東北季風與西南季風影響,1 至 5 月盛行風向為北風及東北風 6 月起盛行 風向轉為西風或西南風,直至 9 月漸漸轉為東北風。風速約介於 1.5 〜 2.5m / sec 之間。

3-1-3 夏至風花圖

3-1-4 冬至風花圖

24


- 南港包種茶原鄉再生計畫 -

第二節、地形地勢分析 一、地勢坡向 南港區位屬臺北盆地東緣,地形南高北低。南側屬丘陵地形之南港山系,高度約在 100 至 300 公尺左右,山陵脊線大致呈東西至東北走向,平均坡度超過 40%以上地區主 要分布於行政區南側與東南側邊界;北側屬基隆河沖積平原,地勢平坦,為主要都市發展 地帶。

3-2-1 地勢圖

3-2-2 坡向圖

25


參、自然環境資源調查與分析

二、坡度 本區域之坡度多為三級坡與五級坡,三級坡佔有 34.370% 五級坡則占有 38.334%, 其中多數較為平坦之一 ~ 三級坡過去多為茶園種植空間,其餘坡度較為陡峭者多為山壁, 本次計畫欲規劃坡度較為平坦之區域提供未來使用者使用,滿足各式遊憩體驗之需求。

3-2-3 坡度圖

坡度級別 一級坡 二級坡 三級坡 四級坡 五級坡 六級坡 總面積 (m3) 平均坡度 (%)

26

坡度範圍 ≦ 5% 5% < S ≦ 15% 15% < S ≦ 30% 30% < S ≦ 40% 40% < S ≦ 55% 55% < S ≦ 100% 5644375 37.12%

面積 (m3) 565625 142500 1940000 100000 2163750 732500

100%

比例 (%) 10.021 2.524 34.370 1.771 38.334 12.977


- 南港包種茶原鄉再生計畫 -

第三節、地質土壤分析 本區土壤在地表 3 至 5 公尺為赭色粘土層、黑色粘土層約在地面下 4 至 5 公尺,礫 層約在 50 至 50 公尺之間,赭色粘土層 ( 沖積岩表層土 ) 主要分布於基隆河沿岸地區。地 質主要以中新世之砂頁岩層為主,而於基隆河沿岸地區則為全新世之砂、礫石組成之未固 結沖積層。

3-3-1 地質圖

27


參、自然環境資源調查與分析

第四節、水資源 一、地表逕流 南港區是淡水河水系的三大支流中,基隆河流域的範圍。 南港區內主要的溪流有大坑溪、四分溪、山豬窟溪等。大坑溪自光明寺以南部分向西 北方向流去,至舊莊地區有山豬窟溪,此山豬窟溪源自山豬窟山東坡,自南向北流人大坑 溪。在姆指山與大坪山之間有四分溪目西南向東北斜貫南港區,流經南深橋後,即匯入大 坑溪。大坑溪則轉向東北,穿流過縱貫鐵路、北基公路的南港橋後,形成一段曲流地形後, 即匯入基隆河。

1. 大坑溪

2. 山豬窟溪

28

3-4-1 地表逕流圖

大坑溪又名為舊莊溪或東勢坑溪,位於台灣北部,屬於淡水河水系,為 基隆河的支流,全長約 8.7 公里,流域面積約 20.8 平方公里,流經舊莊、 橫科地區,在流經小南港山後,在南港展覽館東邊轉了個大彎,匯入基 隆河,為南港與汐止的界河。 民國 89 年象神颱風和民國 90 年納莉颱風來襲,降下大量雨水,使河 水暴漲,無法流入基隆河,造成南港地區嚴重淹水。現在已完成截彎取 直工程,並築起堤防,淹水情形得以改善,卻也改變了河流原本的美麗 面貌。 山豬窟溪,屬於山豬窟流域。山豬窟溪於舊莊街一、二段分段處(212 公車總站旁)匯入大坑溪(南港與汐止以此溪分界),之後與四分溪匯流, 一路流向基隆河。


- 南港包種茶原鄉再生計畫 -

第五節 生態資源調查分析 一、生態資源分布

二、在地特色物種

根據「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特有生物 研究保育中心」調查報告數據繪製南港 地區生物分布取樣圖,其中鳥類物種多 樣性豐富種類多達 63 種,兩棲爬蟲有 218 種,被子植物則有 91 種、蕨類 14 種,也因周圍多為山坡樹林及部分綠地, 在生態萌芽發展的情況下,創造了生物 多樣性豐富的環境。

在生態如此豐富的南港茶山中,其中較 具有代表性的有 種植包種茶的茶園 - 清新烏龍 滿山遍野的金針花海 隨處可見的南港區花 - 桂花 以及在夜晚閃爍零星光點點綴著孤寂茶 山的 - 紅胸黑翅螢、大端黑螢、黃緣螢

3-5-1 生態資源分布圖

3-5-2 在地特色物種分布圖

桂花

桂花

金針花

螢火蟲

29



肆 、 人文環境 調查分析


肆、人文環境資源調查分析

第一節、人口現況 一、人口成長 南港區自民國 90 至 107 年,人口之自然增加數逐年趨緩,而社會增加數多為負值, 顯示此一期間遷出數大於遷入數,有人口外移現象。99 年以後本區人口才逐漸轉為正成 長,自 105 年後又開始有下滑趨勢,如下圖所示。

4-1-1 人口成長圖

二、人口結構

人口年齡組成以 15 至 64 歲之青壯年人口為主。老年人口自民國 80 年之 5.31%上升 至 107 年之 12.89%,顯示人口結構已進入世界衛生組織定義之高齡化社會。

三、人口分布及密度

南港區內人口密度最高者為東新里(43,742 人 /km2),規劃範圍內新富里 (35,150 人 /km2))、中南里 (3,053 人 /km2)、中研里 (5,254 人 /km2)、舊莊里 (1,712 人 / km2),而人口密度最低者為九如里(1122 人 /km2)。

4-1-2 人口分布圖

1509

1586

3625

2838

1500

1977

1870

2018

2784

2981

1755

1737

2151

2020

3529

3622

2532

2254

2420

3873

4134

7909

7588

3776

4911

4967

4970

6850

7877

4382

4588

5515

5212

9252

9801

6694

5706

5655

3485

1934

2036

3836

3744

1792

2413

2410

2433

3323

3780

2092

2189

2670

2549

4507

4829

3297

2810

2714

3303

1939

2098

4073

3844

1984

2498

2557

2537

3527

4097

2290

2399

2845

2663

4745

4972

3397

2896

2941

女數

6788

男數

2933

總人數

32

47641 120448 58843 61605

戶數

里別 總計 南港 中南 新富 三重 東新 新光 東明 西新 玉成 合成 成福 萬福 鴻福 百福 聯成 舊莊 中研 九如 仁福 重陽


- 南港包種茶原鄉再生計畫 -

第二節、動線 一、生活動線 以茶山居民來說主要聯外動線為舊莊街二段,區域內另設有南港系統交流道用於連接 國道三號及五號也是國道五號的起點,基地道路東側則是連接汐止區及石碇區。

4-2-1 生活動線圖

╭以茶山居民來說主要聯外動線為舊莊街二段,道路東側則是連接新北市汐止區及石碇 區,區域內有南港系統交流道也是國道五號的起點,旅客經過率高,停留率低,也為此區 域帶來了更多商機與潛力。

33


肆、人文環境資源調查分析

二、公車動線 公車為本區域內唯一之大眾運輸工具,來訪遊客大多從事健行、騎乘自行車、觀賞夕 陽、攝影、等活動,其中部分來訪遊客是為品茗而來。區域內之公車動線主要為小 5。

4-2-2 公車動線圖

╭大眾運輸經舊莊街二段沿線聚落及景點,以公車站設點位置可視居民及遊客停落點為在 茶山的高點位置,在山腳處設有一巴士總站提供了具有轉乘潛力的空間。

34


- 南港包種茶原鄉再生計畫 -

三、步道系統 本次計畫範圍內設有各式各樣的步道,有是過去為了茶園而設置的產業步道,有的則 是為了後續觀光所設置的觀光步道,各式步道四散各處也有著各式不同的特色,但卻零碎 四散各處,缺乏串聯,本次計畫欲透過節點與茶山上各式資源點整合將步道與景點串聯, 達到觀光與環境教育效果。

4-2 -3 步道系統圖

╭步道以栳寮古道與桂花步道群做落於茶山的範圍裡,栳寮古道是早期先民挑茶的產業步 道,桂花步道則經時間演變成觀光步道,錯落山間的步道系統,可以提高各區域間的可及 性。 名稱 更寮古道 ( 栳寮步道 ) 桂花林步道 環山步道 桂花吊橋步道 桂花吊橋親水步道 桂花亭步道

總長 約 2 公里 600 公尺 360 公尺 380 公尺 120 公尺 250 公尺

步行時間 約 1.5 小時 約需 30 分鐘 約需 20 分鐘 約需 20 分鐘 約需 10 分鐘 約需 15 分鐘

35


肆、人文環境資源調查分析

第三節、資源點分布 一、生活節點 本計畫研究區域聚落屬散村型聚落,內生活據點多與茶農業相關,觀光資源落點於海 拔 200 公尺後半段,多是茶葉相關觀光設施,其中設有最重要的南港茶葉示範場、各式 各樣的茶莊、茶園、百年大樟樹、余氏古厝、魏靜時故居、觀景平台與桂花吊橋等,而 海拔 200m 前半則是生活設施與歷史遺址,周邊亦設有軍人公墓、胡適紀念館、中研院、 舊莊圖書館、南港展覽館及捷運系統等便民設施,皆是可以作為串連使用的空間。

4-3-1 生活節點圖

1. 南港茶葉示範場 5. 桂花亭平台

2. 余氏古厝 6. 桂花吊橋

3. 大樟樹 7. 煤礦露層

4. 魏靜時故居

╭觀光資源落點於海拔 200 公尺後半段,多是茶葉相關觀光設施,而海拔 200m 前半則 是生活設施與歷史遺址,皆是可以作為串連使用的空間。

36


- 南港包種茶原鄉再生計畫 -

1. 南港茶葉示範場

2. 余氏古厝

3. 大樟樹

4. 魏靜時故居

5. 桂花亭平台

6. 桂花吊橋

7. 煤礦露層

臺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為進一步提昇南港包種茶的製茶水準,並配合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提倡發展精緻、休閒農業之政策,自民國 80 年起 於舊庄地區規劃擘建南港茶葉製造示範場,規劃面積約為二點九公 頃,於 91 年完成,現委外由南港區農會經營。 營業時間為:星期一休館,星期二至星期五上午 9:00 - 17:00, 星期六至星期日上午 9:00 - 19:00。 位於南港舊莊路二段 316 巷 5 號余家,是間完整土埆厝三合院,過去 是擁有 13 棟建築的聚落,日本時代此地為 67 番地,現今已十分罕見, 屋主余仁貴指出,二百年前先祖由安溪來台,在此定居,老厝在百年 前曾因陳秋菊抗日,民軍於附近襲殺一日本巡查,遭日警報復於燒莊 時波及,重建後保持至今。 屋外有一株高 20 公尺,胸圍 270 公分的老樟樹,佇立在老厝入口處, 老樟樹在日治年代曾被樟腦專賣會社列入砍伐名單,在余家私賄下, 倖存下來。 早期到達南港墾殖的先民,以務農為主,光緒十一年 (1885 年 ) 福建 安溪人魏靜時、王水錦見大坑地區(後改大豐里,今為舊莊里)適合 發展茶業,於是引進福建安溪包種茶在該處種植,使南港成為臺灣包 種茶發源地。日治時期,台北農會在大坑里栳寮設茶葉講習所,民國 九年,全省茶葉界人士都集中到南港,舉行包種茶講習會,由魏靜時、 王水錦兩人負責傳授,使南港成為包種茶研製的重鎮。 光復初期,茶葉外銷大幅銳減,南港茶農與工人紛紛轉業,使南港茶 葉為之蕭條,六十年代以後,茶葉內銷市場蓬勃興起,南港茶農才漸 漸重拾老本行。 寬敞的桂花亭、涼亭與平台,可以容納不少使用者,是附近不少居民 與茶農們休息交流的好去處,不但舒適還能遠眺周邊田園山景,在夜 間更是能欣賞整個大坑地區與茶山行成的夜景。 走過一段桂花林步道,來到大坑溪谷邊,橫跨溪水之上的桂花吊橋可 說是南港山上的祕密花園,小橋流水,精緻迷你,橋頭兩側有著兩只 古意昂然的茶壺,像是隨時奉茶般,歡迎遊客的到來。 南港除了是包種茶的產區之外,過去也是產煤的重鎮,二次大戰後, 當地人力曾經大量投入採煤礦,以致於荒廢了茶園,使得茶葉產量大 受影響,而且隨之而來的重工業進駐南港,形成一片煙囪林立的景象。 直到 80 年代重工業遷離南港才結束。至今南港山上仍可見裸露的礦 層,在南港茶葉製造示範場上方的第二停車場,可見一座清楚裸露的 煤礦層小丘,過去當地人經常撿拾這些零碎的煤渣帶回家當作燃料。

37


伍、現況環境資源調查分析

二、教學據點 本計畫研究區域內設有 17 所教育機構,分別是 8 所國小、4 所國中、3 所高中、1 所大學 1 所社區大學、,未來可透過規劃與在地產業進行串聯,提升在地認同與認知。

三、宗教據點

4-3-2 教學據點分布圖

本次研究區域內設有多間宮廟,南港區信仰特色為土地公廟眾多,無論是舊莊茶山或 南港街區,都有土地公廟庇佑往來旅客及守護居民。

4-3-3 宗教據點分布圖

38


- 南港包種茶原鄉再生計畫 -

四、綠地資源 本次計畫研究區域受群山環繞屬於人口密度較低之區域、且周邊設有些許鄰里公園, 生態資源豐富,因此具有創造更豐富之生態體驗空間之潛力。

4-3-4 綠地資源分布圖

╭區域內綠地公園多屬觀光功能,給在地居民使用的日常休憩場所佔為少數,應多著重於 各居民可休憩之場所

39


肆、人文環境資源調查分析

五、農業據點 1. 茶園 茶園資源為本次計畫之研究重點,也是本區域賴以為生的產業,區域內設有各式大大小小 的茶業栽植空間、加工與銷售空間,其中南港茶葉示範場為期中最具特色之景點及重點銷 售空間,因此本計畫欲透過規劃轉型茶園空間,發揮其教育、生態、產業特色,賦予舊庄 新生,提升在地認同並推廣在地產業,重現往日榮景。 復耕歷史演進 民 國 62 年、80 年 及 107 年 的 航 照圖中的茶園漸漸減少、而利用 過去年代至今所使用過的茶園面 積做為復耕茶園的依據。 107 年

80 年

62 年

4-3-5 農業據點分布圖

200 公尺以上,因此多數茶 莊與加工廠設在 200 公尺以上,而多數茶師加工廠 與居住處相隔不遠,可以加強此部分的居民使用空 間。

整合

╭ 茶葉適合生長於海拔

魏靜時茶園 環山茶行 福壽茶園 金瓜茶園 東興茶園 余軟茶園 陳圡城茶園 余記茗茶 / 桂之鄉 欽明有機茶園 崧峰茶園 南山馨茶園 開韻茶坊 復古有機茶園 添進有機茶園 寶樹堂茶莊

40

魏坤源 廖文益 余福壽 余金瓜 王東興 余軟 陳圡城 余淑萍 / 莊文章 余欽明 潘賜福 潘章 楊志宗 陳添福 陳添進 陳錦榮

台北市南港區舊莊街二段 232 巷 6 號 台北市南港區舊莊街二段 238 號 台北市南港區舊莊街二段 245 巷 1 號 台北市南港區舊莊街二段 245 巷 2 號 台北市南港區舊莊街二段 255 巷 10 號 台北市南港區舊莊街二段 316 巷 3 號 台北市南港區舊莊街二段 318 號 台北市南港區舊莊街二段 318 之 1 號 台北市南港區舊莊街二段 318-2 號 台北市南港區舊莊街二段 322 號 台北市南港區舊莊街二段 322 號 台北市南港區舊莊街二段 326 號 台北市南港區舊莊街二段 328 號 台北市南港區舊莊街二段 332 號 台北市南港區舊莊街二段 334 號

4-3-6 茶園演進圖

╭為達產業復興,將民國 60 年至 107 年的歷史航照圖疊 圖得知茶園面積逐漸減少, 導致產業默默消逝,因此本 計畫欲透過地方創生手法將 茶園復耕使地方技藝傳承、 形象重塑,重現南港包種茶 原鄉的記憶重現


- 南港包種茶原鄉再生計畫 -

第四節、歷史背景 一、南港區早期產業概況

早期南港產業發展是由清領安溪人引進茶葉種植,以包種茶來帶動南港一帶的經濟發 展。南港在光復之前,是以第一級產業為主的鄉村,由於地理環境適合,移民於現今舊莊 里與臺北縣汐止市山區發展茶業。日治後期,因「棄茶種稻」政策,加上二次世界大戰後, 南港發現煤礦,導致茶業沒落之後,漸由煤礦業與磚瓦業開始蓬勃出現,這也是為何南港 雖為包種茶原鄉,卻也漸漸被世人所淡忘的原因之一。

( 一 ) 南港煤礦史 南港在光復之前,是以第一級產業為主的鄉村,由於地理環境適合,時安溪移民於現 今舊莊里與臺北縣汐止市山區發展茶業。日治時期,茶業沒落,煤礦與磚瓦興起,成為南 港工業發展的開端。 日治後期,因「棄茶種稻」政策,加上二次世界大戰後,南港發現煤礦,導致茶業沒 落之後,漸由煤礦業與磚瓦業開始蓬勃出現,從松山磚廠周遭還保留部分的磚窯,可看得 出當時繁盛的景況,工業發展也自此時開始萌芽。1950 年代大量工廠進駐,使南港成為 北臺灣的重工業中心,由於當時煙囪林立,經常排放黑煙,遂有「黑鄉」之名。 大坑地區的煤礦業興起後,茶葉一度沒落,多數轉往礦場謀生,種茶當成副業,直到 礦場陸續歇業停採,茶產業才又恢復,現今舊莊街二段兩旁茶莊林立,而礦業遺跡幾乎消 失怠盡。 原名金龍煤礦,位於舊莊路二段 282 號,開業時間最長,

至民國 60 多年才廢坑。舊莊街二段為礦場之產業道路改建

南 而成,早年曾鋪設輕便鐵道從大坑至中南街南港火車站, 大 用以運送煤礦。董事長王志賢,礦長郭水和,民國 43 年開 煤 採,民國 67 年收坑,開採 24 年期間,總產量 147,137 公 礦

噸,年平均 6,130 公噸,公司登記記載於民國 74 年 6 月 8

日解散。 位於舊莊街二段 282 號,即天然茶莊的對面,如今僅剩下

錦 興 煤 礦

房屋的地基和幾根柱子。屋後的礦場更是一團混亂,早已 被崩塌的土石所埋沒。

錦興煤礦風坑口位於事務所正後方的山上,水平距離將近

百公尺,可經由舊莊街二段 232 巷栳寮古道到達,該礦係 由王列盟所經營,王列盟為南港聞人王欽德之子,王家除

經營錦興煤礦外,亦擁有新豐煤礦、新富煤礦 ( 後新和煤礦 ) 和永生戲院 ( 中南路 140 號 )。 礦區號碼礦業字第 1165 號,臺濟採字第 2504 號。礦區面

4-4-1 煤礦資源分布圖

錦 積 45 公頃 19 公畝 98 公厘,本礦在光復前由新興煤礦 ( 林 山 本源家 ) 經營,光復後改由俞石堂開採經營後一時停採, 煤 民國 45 年再由俞石堂開平水坑至民國 49 年底,民國 51 礦 年元月由王定福開設斜坑。

41


肆、人文環境資源調查分析

南大煤礦、錦興煤礦、錦山煤礦皆位於台北市南港區舊莊里舊莊街二段,早年從大坑 開始曾鋪設輕便鐵道至中南街的南港火車站,用以運送煤礦。 舊莊的煤礦業係日治時期才開始發展,明治 31 年 (1898)4 月 6 日神代辰三郎申請石 炭礦採掘許可,位置在南港舊莊大坑庄民地,礦區共 186,025 坪。大正 3 年 (1914)12 月 27 日賀田金三郎申請礦區許可證,位置在舊莊及石碇橫科庄地內,礦區共 19,368 坪,之 後陸續有基隆炭礦株式會社及林本源 ( 五份坑 ) 等來此經營採礦。 巷內兩側的建築係用來放置礦坑作業工具,左側第一 間是牌仔間,礦坑入坑前需至此登記,將自己的名牌掛在 入坑的板子上,出坑後再取下,以利清點坑內作業人數, 隔壁則是電池室,放置礦工隨身攜帶的照明設備。牌仔間 旁邊有一座由鋼筋水泥搭蓋的建築,係用來清洗煤炭的地 方,煤礦由坑內開採出來後,常會夾帶土石和泥沙,需經 過清洗後才能交貨,洗煤場前方原本是堆放煤炭的礦埕, 現已搭蓋起平房。

水泥橋往大坑溪上游望,南大煤礦舊坑口位置大約在 溪流轉彎處,即舊莊街道路下面排水涵管流出的地方,由 於大坑溪經過整治,兩旁設置生態工法的卵石籠,加上舊 莊街的拓建,坑口早已滅失。

在大坑溪下游的溪畔,原本有一座煉燒煤磚的石頭 窯,興建於日治時期,利用南大煤礦所產的煤礦來煉製煤 磚,不過在某一年因為大雨,造成溪流氾濫淹沒煤窯,煤 窯內部的高溫碰到溪水,結果引發爆炸,煤窯因而毀壞廢 棄,後來原址蓋起鐵皮屋,石頭窯遺跡已不復見。

42


- 南港包種茶原鄉再生計畫 -

( 二 ) 先民腳印的遺產 - 南港包種茶

南港包種茶開端 清朝時期,由於臺灣烏龍茶價高於其他地區,茶商為了生存故將臺灣烏龍茶運往福 州,再改良成包種茶(當時在福州通稱為「花香茶」),成為烏龍茶改製包種茶的先驅。 福建同安縣茶商吳福源,有鑑於臺灣茶葉運往福建置成包種茶的高風險、高成本與高運 費,帶著製茶師渡海來臺,在臺北設立「源隆號」專門產製包種茶,將生產的茶葉由淡水 運往東南亞各地,開啟了臺灣包種茶外銷之始。 南港包種茶的故鄉 南港在光復前,主要是以第一級產業為主的鄉村,南港的包種茶最早自清光緒十一年 由福建安溪茶農王水錦、魏靜時引進,並且改良在台北州七星郡大內樟栳寮(今南港大 坑)一帶種植,而「包種」之名源於用方形的毛邊紙內外兩層相襯,裝入四兩重的茶葉包 成四方包,最外層再蓋上茶名及行號章號,故名為「包種」。 日治時期,日本大量砍伐樟樹,使得原本南港從事樟腦加工的業者與農民紛紛改種茶 樹,而樟腦業也逐漸蕭條;為提升臺灣茶葉產量,日本政府於南港大坑(舊莊)設立包種 茶產製中心─「茶葉傳習所」,也使南港成為臺灣包種茶重鎮,每年春、秋講習所舉辦包 種茶講習會,全省茶葉業者皆聚集於此,同時臺北大稻埕茶商也常往來南港茶山,銷售茶 葉至國內外各地。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因為供應糧食與兵器的不足,南港茶山上許多茶園被下令改 種番薯,製茶機器也被改製成兵器,南港茶山因而荒廢,戰爭的爆發使茶葉無法銷至國 外,使南港茶產業蕭條,許多茶農紛紛改從事礦業,同時文山包種茶興起取代南港包種 茶,規模與名聲也越來越大,致使人們逐漸淡忘了曾是包種茶先驅的南港茶山。 光復初,由於政府不太注重茶業的發展,加上南港許多山地被徵收為兵工廠等軍事用 地,山豬窯也被徵收為垃圾掩埋場,南港茶葉經濟依舊蕭條。直至民國六十年左右臺北市 政府開始提撥大量經費輔助更新茶園,亦輔導臺北市南港區農會、臺北市農會規劃每年舉 辦「優良包種茶比賽」及「包種茶製造技術比賽」,提供茶農互相切搓的機會以提高茶葉 品質。

茶葉傳習所遺址

優良包種茶比賽

43


肆、人文環境資源調查分析

魏靜時與王水錦 臺灣包種茶的原鄉在南港,甚至臺灣製茶的母法都來自於南 港。 西元 1885 年(清光緒十一年),當時南港大坑栳寮的茶農 魏靜時(1853-1929)與王水錦(1844-1924),分別研發出 「文山式包種茶」與「南港式包種茶」的種仔茶烘培技術法。 用四方紙二張,內外相襯來包裝俗稱種仔茶的清心烏龍茶, 漸漸被簡稱為「包種茶」。 南港式製造法 1909 年,魏靜時的南港包種茶,參加日本博覽會獲頒特等獎。 1910 年,日本進行台灣茶葉普查及技術調查,記載南港有兩 種製茶技術,特別優良: 以傳統烏龍茶為主的重發酵製法,茶色紅,味甘甜,散發濃 香,因普見於文山郡,定名為文山式製造法 以清心烏龍茶的輕發酵製法,清心烏龍茶香氣清淡、味甘潤, 而呈蜜黃色。因獨見於南港,定名為南港式製造法。

印有魏靜時圖像的南港包種茶四兩包

魏靜時先生像

南港包種茶製法為臺灣製茶法範本 1916 年(大正五年),日人於栳寮(今舊莊街二段二三二巷山坡地)設「包種茶產製研 究中心」,聘任時年 63 歲的魏靜時擔任茶葉製造講師,他的技術就傳開來。 當時王水錦 72 歲且目盲,由他的姪子王玉慶來擔任講師。 自此台灣茶業邁向新紀元,全台製茶技術統一,魏靜時的製茶法成為最好的標準,大陸傳 統製法在台灣結束。 魏靜時過世時,日本昭和天皇還贈予「白櫻花狀」表揚,並尊稱他為「台茶之父」。

由臺灣總督府代表,贈送一面 『白櫻花狀』尊稱『包種茶元祖』

報紙尊稱魏靜時為包種製茶恩人

日據時期南港屬於七星郡內湖庄,南港大坑之包種茶,因王水錦與魏靜時之技術冠絕 全台,開創出不必熏香,自然有花香的製作法而聲名大噪。 台北州農會主辦,在南港大坑開辦的包種茶講習會,有春秋二季,因為技術優良,參 加的學員相當踴躍,還有遠自新竹而來,甚至還傳至新竹(橫山)舉辦南港式製法的講習 會。

44


- 南港包種茶原鄉再生計畫 -

關於魏靜時

魏靜時誕生(咸豐癸丑年二月二十七日)

魏靜時 27 歲,眼見樟腦加工不易,無利可圖,遂從事茶葉栽培及製 造工作。

光緒 11 年,魏靜時包種茶發明成功,對外公佈。是一種新的茶葉製 造方式,震驚茶葉界。從此,台灣茶葉新紀元開始。大陸傳統製造方 式,慢慢在台灣茶葉界結束。茶名為「南港包種茶」。

民國前二年,魏靜時之「南港包種茶」參加日本博覽會獲得頒特等獎。

日本平鎮茶葉試驗所(今茶葉改良場前身),公佈魏靜時南港包種茶 製造法是最好的製茶法,取名為「南港式製造法」,鼓勵茶葉界學習。 民國 5 年(大正 5 年),日本在台政府為改進台灣茶葉,選擇南港 大坑栳橑(今南港區舊莊街 2 段 232 巷山坡地)為「包種茶產製研 究中心」,並聘任魏靜時(時年 63 歲)為「茶製所講師」,培訓技 術人員及茶農,進行台灣茶葉全面性改良及製茶技術統一工作。魏靜 時是台灣第一位茶農身分的茶葉製造講師,由當時政府任聘,負責台 灣茶葉全面性改革及技術統一工作。 民國 15 年,魏靜時 73 歲,領導包種茶外銷快速增加為九百萬斤, 南港的製茶技術執台灣茶葉之牛耳,成為台灣茶葉的重鎮。 民國 18 年(昭和 4 年),魏靜時亡故,享壽 76 歲。當時七星郡守 代表日本政府親臨拜祭,盛況感人,滿山白布以名人感念,為感謝魏 靜時茶師對台灣茶業界的貢獻,奠定台灣茶業的基礎。其功甚偉,並 代表日本昭和天皇頒贈「白櫻花狀」,對一代茶師的禮敬,尊稱「台 茶之父」。

45


肆、人文環境資源調查分析

第五節、產業 一、關於茶 台灣茶產地分布圖 台灣由於氣侯溫暖、潮溼且雨量均勻,故自古即產有茶樹,從南到北、從平地到高山 都有植茶。若依產量而分,主要有北部文山茶區、新竹苗栗茶區、南投茶區、南投杉林溪 茶區、南投仁愛茶區、台中梨山茶區、嘉義阿里山茶區等。此外三峽茶區、宜蘭茶區、桃 園茶區、高雄茶區產量也不少。

台灣茶葉產地分布圖(依本紀畫繪製)

46


- 南港包種茶原鄉再生計畫 -

台灣茶產地分布表 縣市 台北市 新北市 桃園縣 新竹縣 苗栗縣 台中市 南投縣 雲林縣 嘉義縣 高雄市 屏東縣 台東縣 花蓮縣 宜蘭縣

茶名稱 南港包種茶、木柵鐵觀音茶 文山包種茶、石門鐵觀音、三峽龍井茶 / 碧螺春、海山包種茶、林口龍壽茶 龍潭龍泉茶、蘆峰烏龍茶、壽山茗茶、大溪武嶺茶、復興梅臺茶、楊梅秀才茶、 平鎮金萱茶 關西六福茶、湖口長安茶、東方美人茶 / 膨風茶 苗栗烏龍茶、苗栗膨風茶 梨山茶、福壽山茶、嶺茶 鹿谷凍頂茶、松柏長青茶 ( 埔中茶 )、青山茶、竹山烏龍茶、竹山金萱、杉林溪 烏龍茶、玉山烏龍茶、二尖茶、霧社廬山烏龍茶、日月潭紅茶、阿薩姆紅茶、 紅玉紅茶、大禹嶺茶 林內雲頂茶、古坑高山茶 梅山烏龍茶、瑞里龍珠茶、仙葉茶、阿里山珠露茶、竹崎高山茶、阿里山烏龍 茶 六龜茶 滿州港口茶 鹿野福鹿茶、大麻里太峰高山茶 瑞穗天鶴茶、鶴岡紅茶 冬山素馨茶、礁溪五峰茶、大同玉蘭茶、三星上將茶

台灣茶類發酵程度

台灣茶培火程度

47


肆、人文環境資源調查分析

台灣特色茶 台灣特色茶 包種茶

凍頂茶

白毫烏龍茶 椪風茶 東方美人茶

高山茶

鐵觀音

滿州港口茶

綠茶 紅茶

48

特色介紹 包種茶產於台灣北部山區,以台北的南港、坪林、烏來、石碇、新店所產 最負盛名,其餘較低海拔各地茶區亦見,且各具特色。該茶外觀呈條索狀, 色澤墨綠,水色蜜綠鮮豔略金黃,香氣清香幽雅似花香,滋味甘醇滑潤帶 活性。是著重香氣的茶業,香氣愈濃郁品質愈高級。 凍頂茶產於南投鹿谷山區,海拔 500~800 公尺之特色茶。凍頂茶因製造過 程經過布球揉捻 ( 團揉 ),外觀聚結成半球形,色澤墨綠、水色金黃亮麗, 香氣濃郁、滋味醇厚甘韻足,飲後回韻無窮,是香氣、滋味並重的台灣特 色茶。 白毫烏龍茶為台灣名茶之最,全世界僅見於台灣。由採自受茶小綠葉蟬吸 食之青心大冇幼嫩茶芽,經手工攪拌控制發酵,使茶葉產生獨特的蜜糖香 或熟果香,為新竹北埔、峨眉及苗栗頭份所產特色查。白毫烏龍茶以芽尖 帶白毫愈多愈高級而得名,其外觀不重條索緊結,而以自毫顯露,枝葉連 理,白、黃、紅褐相間,猶如花朵為其特色,水色呈琥珀色,其熟果香、 蜜糖香,滋味圓柔醇厚。 「高山茶」為海拔 1,000 公尺以上茶園所產製的半球型包種茶 ( 俗稱烏龍 茶 )。主要產地為嘉義、雲林、南投縣內海拔 1,000~1,500 公尺新興茶區。 因為高山早晚雲霧籠罩,平均日夜溫差大,紫外線強盛,致使茶葉所含兒 茶素類等苦澀成分較低,而茶胺酸及可溶氮等對甘味有貢獻之成分含量提 高,且芽葉柔軟,葉肉厚,果膠質含量高,因此高山茶具有色澤翠綠鮮活, 滋味甘醇,滑軟,厚重帶活性,香氣淡雅,水色蜜綠顯黃及耐沖泡等特色。 雖說中國亦有鐵觀音,但中國地區的產品還是數與輕發酵且綠茶化的產 品。台灣的鐵觀音目前產於石門、石桌及木柵地區,特別是木柵的正欉鐵 觀音,特殊的觀音韻,成熟並略帶酸味口感的熟果香,絕對是中國鐵觀音 望塵莫及的。 該茶茶菁不經萎凋直接殺菁製茶,並以低溫長時間炒出烏龍的熟茶味,嚴 格說來,該茶屬綠茶類及部分發酵的眉茶之間。該茶區是台灣唯一以實生 苗繁殖茶苗的茶區,茶樹主根系發達,雖然品種繁多,但口味與品質倒是 蠻一致的。該茶是全台少見遵古法製茶的特色茶之一,苦澀味較重,風味 獨特,產量少但饜品很多。 台北三峽市全台目前最主要的炒菁綠茶生產區,該區的龍井綠茶、碧螺春 綠茶在最近喝綠茶抗癌的風潮下,再度受到重視,在未來中國與越南綠茶 湧入之時,該區的茶業必然遭遇最嚴重之衝擊。 論及紅茶,大家可能以為錫蘭、阿薩母、大吉嶺、祈門最富盛名。事實上 南投日月潭、魚池以阿薩母大葉種所製的紅茶,品種不輸其他國外產的紅 茶,部分優質品甚至有特殊的薄荷味或蘋果香味,不是加味紅茶所能比擬 的。


- 南港包種茶原鄉再生計畫 -

關於包種茶

包種茶開端 清朝時期,由於臺灣烏龍茶價高於其他地區,茶商為了生存故將臺灣烏龍茶運往福 州,再改良成包種茶(當時在福州通稱為「花香茶」),成為烏龍茶改製包種茶的先驅。 福建同安縣茶商吳福源,有鑑於臺灣茶葉運往福建置成包種茶的高風險、高成本與高運 費,帶著製茶師渡海來臺,在臺北設立「源隆號」專門產製包種茶,將生產的茶葉由淡水 廳大內樟腦寮 ( 今臺北市南港區大坑一帶 ) 運往東南亞各地,開啟了臺灣包種茶外銷之始。

南港包種茶起源 早期台灣茶葉外銷主力為烏龍茶,後因競爭激烈而出現以薰花處裡的「台灣包花 茶」。至 1881 年,由福建省泉州府安溪縣來台之王水錦和魏靜時二人各自研發出新的製 茶技術。 魏靜時的「南港式製造法」,比傳統烏龍茶簡單,不僅免經薰花處理,香氣益更勝, 震驚茶界;王水錦的「文山式製造法」則將武夷茶製造法改良,泡出得茶湯較紅,味熟香、 甘醇。魏、王二氏皆以「青心烏龍」茶菁製造,北部地區俗稱「包種茶」。 包種茶簡介 「包種」之名源於用方形的毛邊紙內外兩層相襯,裝入四兩重的茶葉包成四方包,最外 層再蓋上茶名及行號章號,故名為「包種」。 包 是部份發酵茶中發酵程度較輕的一種茶葉。 種 是一種青茶,起源於福建安溪縣,是台灣茶水中的著名代表茶種。 茶 適製季節春、冬及秋末品質較佳。 製造茶葉中兒茶素類僅 8 - 18%被氧化。 乾茶外觀色澤碧綠。 茶湯由蜜綠至蜜黄或金黃色。 滋味甘醇帶有活性,香氣清純具花香。 形狀分為條形 ( 南港、文山 ) 半球形 ( 凍頂、阿里山、高山茶等 ) 及球形 ( 木柵鐵觀音 ) 適合製作包種茶的茶樹品種,包括青心烏龍、臺茶十二號、臺茶十三號、臺茶十四號等。 春、夏、秋、冬四季皆可採收,以春、冬茶品質最好。 茶屬性、五行春屬木、冬屬水、屬「陰」茶。秋屬金、帶土性、屬中性茶葉。 文山式製茶 南港式製茶 「王派」( 王水錦的製茶法,又稱「文 「魏派」( 魏靜時的製茶法,又稱「南港式包種茶 山式包種茶製造法」),這種製茶法主 製造法」),魏靜時改良當時的包種茶製成,使製 要是改良了不加香花炒製,但仍讓茶 作包種茶不像烏龍茶的過程繁複,也不須倚賴薰花 香氣四溢。 加工。 石仙氣的南港包種茶 南港茶山(大坑茶山)。海拔約兩百到三百公尺的小山崙,整個茶山地形很像畚箕, 故 又名畚箕湖山。山地雨量適中,山泉甘冽,土壤中含有沙壤,是理想的茶區。 這樣的地質種出的茶,喝起來有石礦味,被稱為「石仙氣」 。 南港包種茶比賽-每年五月及十一月舉辦的春、冬季優良包種茶比賽。 繳交參賽茶葉至少一點 ( 一點為 22 台斤 ),邀請專家來做評審,評審的項目大致分茶葉的香氣茶水的色澤 茶菁中有無雜質,共十五種。

比賽茶等級分為特 (12000$/1 斤 )、頭 (5000$/ 一斤 )、貳 (2900$/ 一斤 )、參等 (1900$/ 一斤 )、優良 (1000$/ 一斤 )。

49


肆、人文環境資源調查分析

包種茶的新生命──南港茶葉示範場 為了振興南港製茶,將其知名度提升,使銷量更好,臺北市建設局於民國七十一年正 式設立觀光茶園,並配合農委會提倡精緻、休閒農業政策,於民國八十年起,在舊莊路地 區規劃南港茶葉製造示範場,民國九十一年七月正式落成啟用。 南港茶葉製造示範場為提供市民假日休憩的場所,不像其他觀光農場的嘈雜,南港茶 山多了一份清幽,早期,為了推廣南港茶山的休閒機能,安排茶農安排茶農們於周休二日 排班,輪流到茶葉製造示範場幫市民做義務導覽,講解製茶過程,其實茶葉製造示範場的 功能還有很大的發揮空間,這裡擁有好空氣,風景也好,還有好茶,沒有推廣出去真的可 惜。

南港包種茶-製茶捌式 壹之型、手工採收 : 採收以嫩葉與嫩芽為主,以一心二葉之品質最佳,採茶過程茶 葉葉面需保持完整,否則將降低茶葉品質,採摘茶樹新長出的 芽或葉作原料製造而成,這些被採下的新葉,就叫做「茶菁」, 採收以對口葉質柔軟,葉肉肥厚,色澤呈淡綠色這為佳,茶葉 的採摘時間大都在上午十點下午三點之間。 貳之型、日光萎凋 : 又稱「走水」,採下來的茶青,放置於室外,平舖在茄藶上, 讓陽光使其自然消失一部分水分,或由機器進行熱風萎凋,使 茶菁的細胞內水分蒸發,隨著氧化的化學電話而發酵。原先青 綠色的葉片會漸漸轉為暗綠色,而葉片也因水分消失開始軟化, 待茶菁變軟後就要移到室內。 參之型、室內萎凋、手工浪菁 室內萎凋架 : 經過一段適當時間日光萎凋後,須將茶菁移至室內靜置萎凋。 室內萎凋須要靜置,為了讓水分從葉緣水孔和葉底氣孔蒸發掉, 和浪菁用雙手或機器不斷翻動茶菁,藉由翻動來調節茶業醱酵 的程度交互進行。將裝備茶菁的茄藶放置在專用架上進行室內 萎凋,也讓茶間有空氣流通可以進行萎凋,這就是為何茶葉價 差如此之大,香氣濃且回甘,純天然,所以不定時要注意茶葉 本身變化,就連香味也要確保品質。

50


- 南港包種茶原鄉再生計畫 -

肆之型、機器浪菁 浪菁機 : 將茶菁放入浪菁機裡,透過機器不斷地轉動,茶菁在裡面 翻動,用來調節,控制茶菁發酵的程度,藉由機器的搖動, 茶葉的互相摩擦引起細胞破損。空氣進入葉肉細胞促進發 酵作用,機器浪菁可加速茶葉的走水與發酵,讓茶業之香 氣與滋味達到頂點。 伍之型、炒菁 利用高溫炒著破壞茶業中酵素活性。以停止繼續發酵。放 進「殺青機」以高溫將茶葉炒熱或蒸熟,破壞發酵作用的 酵素活性來使茶青停止發酵,保有包種茶特有之香氣與香 味。殺菁時可利用迴轉或是圓筒炒菁機來進行。 陸之型、揉捻 將炒菁完的茶葉置於底盤,藉由上方機器的滾動使其成條 索狀。具有關鍵性的影響步驟。將炒菁後的茶葉置入揉捻 機內,使其滾動形成條索狀,由於受到揉壓,因此有部分 汁液被擠出而黏附於表面,如此在沖泡時便可很容易地溶 解於茶湯之中。 柒之型、烘焙 利用熱風烘乾揉捻後的茶葉,使茶葉達到七八成的乾燥程 度。一般我們所謂的生茶與熟茶,主要是指焙火而言,揉 捻後的茶葉為停止其發酵作用,並使茶葉體積收縮便於儲 存,須經由乾燥機烘乾茶葉,取出後放入乾燥機進行乾燥, 利用高溫破壞殘留再揉捻茶葉中的酵素。 捌之型、乾燥 箱型烘乾機 茶葉經過乾燥機烘乾後,再一致此烘乾機作最後乾燥的手 續,使茶葉含水量低於 4%,以保持茶葉的品質及釋放茶 香,茶葉經過乾燥步驟後,以箱型乾燥機進行最後焙火步 驟,降低水分以利茶葉品質的保存,並將文山包種茶香氣 藉由焙火程序完全釋放出來,溫度過高香氣則容易消失同 時容易帶火澆味。

51



伍 、 現況環境 調查分析


伍、現況環境資源調查分析

第一節、現況空間盤點

觀光資源落點於海拔 200 公尺後半段,多是茶葉相關觀光 設施,而海拔 200 前半則是生活設施與歷史遺址,皆是可 以作為串連使用的空間。

因茶葉適合生長於海拔 200 公尺以上,因此多數茶莊與加 工廠設在 200 公尺以上,而多數茶師加工廠與居住處相隔 不遠,可以加強此部分的居民使用空間。

基地周圍設有些許教育機構 ( 小學 ),在地具有特色的包 種茶產業可與地方小學教育合作,不僅提高曝光率,也能 藉此將漸漸消逝的傳統技術流傳。

區域內綠地公園多屬觀光功能,給在地居民使用的日常休 憩場所佔為少數,應多著重於各居民可休憩之場所

大坑溪是在本區域主幹道舊莊街二段旁的重要水源,常有 居民在下游處釣魚,上游端則可以清楚看見野溪型態的大 坑溪錯落於步道群中,清澈的溪流與山景成為了在地具有 潛力的良好戶外休憩、環境教育場域。 步道以栳寮古道與桂花步道群做落於茶山的範圍裡,栳寮 古道是早期先民挑茶的產業步道,桂花步道則經時間演變 成觀光步道,錯落山間的步道系統,可以提高各區域間的 可及性。 大眾運輸經舊莊街二段沿線聚落及景點,以公車站設點位 置可視居民及遊客停落點為在茶山的高點位置在上坡處有 一巴士總站提供了具有轉乘潛力的空間。 舊莊街二段為舊莊里生活大動線,至台北市區及新北市其 他區域都經此路段是為重要的通道,也為此區域帶來了更 多商機與潛力。

54


- 南港包種茶原鄉再生計畫 -

以上述資源盤點後,可得出基地內有五大區域在未來規劃上較具潛力空間,分別為巴士 站、魏靜時故居、步道空間、余氏古厝群、茶葉示範場,來敘說現況空間分配,以作為未 來規畫依據。

5-1-1 空間現況盤點分析圖

余氏古厝群

舊莊巴士站

為舊莊里的公車總站,居民 可在此處轉乘公車,環境中 有人行道與一小公園。

南港茶葉示範場

魏靜時故居 魏靜時茶師曾 居 住 於 此, 曾為栳寮設茶 葉 講 習 所、 辦理包種茶講 習會,由魏靜 時、王水錦兩 茶師負責傳 授,使南港成 為包種茶研製 的重鎮。

余家,是 間完整土 埆厝三合 院,現今 已十分罕 見,屋外 有一株高 20 公尺, 胸圍 270 公分的老 樟樹,佇 立在老厝 入口處。

桂花步道區

為提供市民假日 休憩的場所,南 港茶山多了一份 清幽,茶葉製造 示範場的功能還 有很大的發揮空 間。

由「桂花林步道」、「環 山步道」、「桂花吊橋步 道」、「桂花吊橋親水步 道」、「桂花亭步道」五 段步道所組成的一條賞花 親水步道。

55


伍、現況環境資源調查分析

巴士站現況

╭ 6 米街會車有危險疑慮,而左側辦 公室以鐵皮搭建方式對茶山的觀景感 欠佳,也不明顯,缺乏一處顯示特色 的空間。

╭此區域為進入茶山前小型停車空間, 使用率高。

╭邊坡與鐵皮圍籬所塑造的空間使得 街道有壓縮感。

56

╭大坑溪以護欄維護,少數地方 具有階梯可親近水源。

5-1-2 入口空間盤點分析圖

╭前段舊莊路二段邊有使用者於周末釣魚, 邊坡以混泥土堆疊成,路旁有路邊停車行 為,河川與道路間關係,可以考慮開放


- 南港包種茶原鄉再生計畫 -

魏靜時故居

╭為過去茶師居住之遺址空間 是具有象徵歷史記憶之空間, 建築外觀多已殘破不堪,雜草 叢生,隱約可見破碎的磚牆及 石窗為較為傳統的建築樣式。

57

5-1-3 魏靜時故居盤點分析圖

╭為在地茶農過去堆放製茶機具 之場所,現今已無再使用。


伍、現況環境資源調查分析

余氏古厝群

5-1-4 余氏古厝群盤點分析圖

58


- 南港包種茶原鄉再生計畫 -

步道空間

5-1-5 步道空間盤點分析圖

59


伍、現況環境資源調查分析

茶葉示範場

5-1-6 茶葉示範場盤點分析圖

60


- 南港包種茶原鄉再生計畫 -

第二節、景觀分析 透過景觀視野分析可以發現到位在台北市南港區舊莊里的南港茶山,雖為未開發之區 域,但也因為如此才能擁有良好的生態景觀,過去滿山遍野的茶園散佈其中,如今只可看 到零星茶園與過去產業遺留下的種種痕跡,未來欲透過景觀手法將本區域內之不良景觀及 產業遺址,運用在地元素與產業進行活化,打造屬於台北都市輕旅的新地標。

5-2-1 景觀分析點分布圖

61


伍、現況環境資源調查分析

62


- 南港包種茶原鄉再生計畫 -

63


伍、現況環境資源調查分析

64


- 南港包種茶原鄉再生計畫 -

65


伍、現況環境資源調查分析

66


- 南港包種茶原鄉再生計畫 -

67


伍、現況環境資源調查分析

第三節、建築特色

除了現代的鋼筋混凝土結構建築,南港茶 山上尚擁有著過去先民所遺留下來的智慧 - 土 角厝,早期大坑地區 ( 今南港區東南端,行政 區為舊莊里東南部 ) 為北台灣茶產業的重要起 源地,在地農民多就地取材,用唾手可得的石 塊、土、泥等,所疊砌而成,外可遮風避雨, 內可保溫,冬暖夏涼。大多數的土角厝多為親 友與鄰居合力完成,可看出農村人互助合作的 情懷。

╭具有歷史與地方記憶的土角厝數量日漸減少且多已損壞部分建材皆已被鐵皮所取代。

結構形式

結構形式

不同砌法代表不同身分的人居住處或建 物功能性的不同,土角厝上的各式紋 理,皆代表著土角厝過去的歷史與興衰

建材 ( 就地取材 ): 木材、石 材、土、泥、石磚、竹構成 1. 厝頂 - 馬背、瓦鎮、屋瓦 2. 厝身 - 山牆、門、窗 3. 地基 - 鋪面

馬背山牆屬於閩式中簡單的木形構造

出屐起出檐形式: 在牆身添加斗形及拱,使屋 簷向外延伸的方式稱之。 石條窗 : 除支撐外也具 有通風採光及防盜功 能,中國傳統以奇數為 陽數,故直條紋的窗一 律用奇數 此區域建築形式主要以閩式建築為主

68

平石砌

利用磚、石材 打鑿成高度相 當的石條,再 層層堆砌而成, 較有秩序感 人字砌 將大小相近的石塊,左右傾 斜四十五度交錯疊砌,形成 「人」字。這種砌法的施工 困難度、強度、費用都較高


- 南港包種茶原鄉再生計畫 -

第四節、茶種植管理

此區茶園生長環境,於平均海拔 250~400 公尺,屬中低海拔產茶區;良好的氣候條件, 氣溫溫和、多霧、雨量充沛,以及土壤富含岩礫,有機質含量低,酸性較強、土壤貧瘠適 合茶樹生長;茶樹栽種品種有青心烏龍、四季春、台茶十二號、台茶十三號、台茶十四號, 其中以青心烏龍 ( 茶農俗生種仔茶 ) 種植量最多。南港包種茶具有獨特清香和特有的「石 仙氣」( 指茶的岩石味 ),是因為南港茶山土壤下為灰石層,石礫大小剛好足夠讓茶樹扎 根更深,吸收土壤內的養分,而孕育出獨特香味,這也是日據時代南港茶無可取代的原 因。

舊莊里雨量圖 ( 本計畫繪製 )

舊莊里溫度圖 ( 本計畫繪製 )

茶園種植方式多順應地勢與地形,多採等高耕作法和砌石駁坎,前者耕作法可增加雨 水滲透進地表的機會並儲積雨水,減少地表水快速流失導致的土壤沖蝕,提高土壤保水 力,後者以混凝土或是砌石所築成之護坡設施,可防止及攔阻填土或開挖坡面所造成之崩 塌,以穩定邊坡,減少沖蝕。

茶樹水分需求量較稻作低,旱田生產的茶產量較低,但若給水過多,茶葉水含量高, 加工困難不易操作,生產的茶葉則較差;此區氣候條件佳,傳統農民多依賴雨水自然給水, 但茶園旁也有水塔提供缺水時水分補給;新型態茶園,則多加設管線提供水分,增加產量。

採用慣行農法是在地也是現代農民普遍採用方式,透過農藥殺菌、殺蟲、防蟲防菌, 快速效果佳,這樣的農法讓病蟲與細菌產生抗藥性,是種惡性循環;自然農法則採用天然 方式,耗費人力,採收狀況較差,但對生態環境好。 下表為茶樹農法比較 防治手法 勞動效益 生態回饋 土地壓力 慣性農法 農藥噴灑 人力少、速度快 病蟲產生抗藥性 土地惡性循環 自然農法 自然資材栽種 人力多、速度慢 茶樹草類共存共榮 土地負荷力小

69


伍、現況環境資源調查分析

第五節、茶葉採收 茶葉採收後稱為茶菁;採收一年共五季,時間主要分為春茶、夏茶 ( 第一次、第二次 )、 秋茶、冬茶。 季節 春茶 夏茶 秋茶 冬茶 時間 四 月 中 旬 至 五 月 上 六 月 上 旬 至 八 月 中 八 月 下 旬 至 九 月 中 十 月 下 旬 至 十 一 月 旬 旬 旬 中旬 節氣 清明製穀雨 芒種至大暑 秋分至白露 霜降至立冬 產製 包種春茶 紅茶及東方美人茶 桂花茶 包種冬茶及冬片

雖然現今茶產業多採機械式採收為主,人工採收為輔;依據茶品用途,茶菁採收分為 人工採收與機械式採收,人工採收耗時、耗力、品質較佳、單價較高,多由茶農自產自 製自銷為傳統茶;反觀機械採收快速、人力少、品質較差、單價廉價,機械採收茶菁則多 與加工廠契作作為商茶,而南港茶山因地形較為陡峭較無法以機械式採收,多為傳統人工 採收,雖能兼顧較佳的茶葉品質成本卻也跟著提高,人口也因成本的提高漸漸轉往其他行 業,勞動人口的缺乏,導致了在地舊有的傳統產業也跟著漸漸消失。 勞動效益 茶菁品質 銷售單價 人工採收 耗時、耗力 品質較佳、葉形完整 單價較高 機械採收 快速、人力少 品質較差、葉形破碎 單價較低 採收工法比較表

70

銷售客群 傳統茶 ( 沖泡茶葉 ) 商用茶 ( 罐裝飲料 )


- 南港包種茶原鄉再生計畫 -

第六節、茶園地景 茶園景觀主要分為三種,主要動線旁茶園與次動線內茶園及步道系統周邊茶園;主要 動線旁茶園,位於道路旁車流量大,緊鄰街道房舍,較容易發現注意但不易親近,形成此 區特色景觀;次級動線上茶園則相反,狹隘的道路車流量少,道路兩側圍繞茶園與林帶, 人與茶關係容易親近,周遭環境舒適;步道系統周邊茶園,少了車流的人行空間,群山環 繞,不時可見茶園散落在步道周邊,更為茶園增添許多生機,也使人能更自由自在地觀賞 親近茶園生態。 動 線 旁 茶 園 5-6-1 動線旁茶園立面圖

次 動 線 內 茶 園 5-6-2 次動線內茶園立面圖

步 道 系 統 周 邊 茶 園 5-6-3 步道系統周邊茶園立面圖

╭「茶」建立當今發展的基礎,也奠定了舊莊里的經濟基礎與生活空間;因受時代改變, 一級產業採茶期人力短缺,二級產業茶廠漸漸消逝,三級產業通路不佳,飲茶與買茶人口 減少等危機,更影響地景的改變,「茶」文化開始逐漸消失;因此我們需保留現有茶產業, 延續茶歷史,轉型茶產業生產、加工、行銷方式,讓傳統與新技術、新觀念結合,建立在 地茶品牌,振興茶現況,進而推廣包種茶文化,扭轉對於茶的既有印象。

71



陸 、 理論導入


陸、理論導入

第一節、競合關係

競合即競爭又合作之高層次競爭關係,其目的是為了樹立共贏理念、提高競爭優勢, 競爭中求合作,合作中有競爭。競爭與合作是不可分割的整體,通過合作中的競爭、競爭 中的合作,實現共存共融,一起發展,合作競爭並不是意味著消滅了競爭,它只是從企業 自身發展的角度和社會資源優化配置的角度出發,促使企業間的關係發生新的調整,從 單純的對抗競爭走向了一定程度的合作。競合成功的三大要素:貢獻(Impact)、親密 (Intimacy) 和遠景 (Vision),競合是企業長期發展的策略,透過各方面整合,達到組織間 組織間的互相合作與學習。 相應對策 : 透過大台北地區相關茶產業分析比較過後,活動性質大多以包種茶產業為 主軸發展相關活動,所以將在南港舊庄地區規劃以休憩、體驗、教育等性質空間打造都市 近郊小旅行新景點,做完整性的呼應達到競合的理論關係,促進遊客對於台灣茶產業的認 識與好奇、增加大台北地區茶產業景點旅遊意願。

6-1-1 競合關係圖

74


- 南港包種茶原鄉再生計畫 -

利用各茶產業聚落特色比較,打造南港在地獨特的風情與多樣化的空間。 針對大台北地區相關茶產業分析比較過後,活動性質大多以包種茶產業為主軸發展相 關活動,所以將在南港舊庄地區規劃以休憩、體驗、教育等性質空間打造都市近郊小旅行 新景點,做完整性的呼應達到競合的理論關係,促進遊客對於台灣茶產業的認識與好奇、 增加大台北地區茶產業景點旅遊意願。

A. 深坑 老街文化、茶行

C. 坪林 茶藝推廣、休閒遊憩

B. 貓空 休閒遊憩、茶藝推廣

D. 石碇 老街文化、茶行

6-1-2 競合關係圖

地名 石碇 深坑 坪林 貓空

遊憩性質 老街文化、茶行 老街文化、茶行 品茗、茶藝、老街文化、茶園、茶餐 漫步、纜車、品茗茶餐、茶藝

停留時間 1-2 小時 1-2 小時 0.5 天 -1 天 0.5 天 -1 天

╭除了運用舊莊特有茶產業規劃生態教育空間外,也利用在地其他資源,如 : 舊有傳統民 居 - 土角厝、農村菜圃及原始自然林等,創造屬於舊莊的遊憩活動。

75



柒 、

課題與 對策


柒、潛力與課題

第一節、潛力與限制 潛力因子

限制因子

1. 位在台北市區一處較為安寧不受都 自然層面 市喧囂嘈雜,較為生態,步調較為輕鬆 1. 基地地形屬山坡地,部分地形陡峭。 之自然郊山。 1. 擁有在地特色包種茶產業遺留下之 聚落及地景。 2. 基地內多產業所遺留下之閒置空間 人文層面 ( 廢耕茶園、傳統老屋 )。 3. 基地內因受到大坑溪阻隔,「橋」 成為了在地生活具有特色的紋理。 交通層面

1. 基地入口處設有巴士總站,是本區 域重要的大眾運輸中心。

1. 南港過去為工業發展重鎮,多鐵皮 工廠造成觀感不佳。 2. 基地鄰進都市,多青年人外移至市 區工作造成產業沒落。 1. 基地位在都市邊緣,僅有一條公車 動線易達性較差。

第二節、課題與對策 自然層面

課題 舊有茶園空間多已廢耕多數農田成閒置用地,傳統產業漸漸消失 對策 復耕舊有茶園空間,推動有機自然農法栽種,結合教育與體驗遊程賦予茶園新價值 ,不僅增加產值也使傳統產業得以延續

78


- 南港包種茶原鄉再生計畫 -

人文層面

課題 產業的沒落導致了青年人口的外移,僅剩下老茶農獨守著茶園與傳統文化 對策 1. 提供地方茶師導覽、傳授技術、生產空間,配合深淺度教學、體驗等茶產業的相 關遊程規劃,發展出專屬於包種茶的生態博物館,藉此吸引更多工作機會 2. 結合地方教育機構將傳統產業融合體驗課程,藉此透過教育了解地方傳統產業引 發興趣 3. 透過茶園的復耕及體驗經濟的導入,將農舍空間轉型為民宿,不僅能提供旅遊居 住空間,還能促進茶農與遊客間的交流,帶動地方經濟

課題 基地擁有多處閒置空屋、特色節點缺乏規劃 對策 導入多元體驗的活動空間,重憶過去產業榮景,提升紀念價值

課題 南港茶山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與產業文化,卻無完整規劃及茶產業無系統化經營

,使人無法輕易了解當地文化 對策 透過規劃體驗教育遊程結合集章遊戲與導覽,設立茶產業教育解說空間,促進在 地居民與旅客間的交流,整合地方茶產業,形成自主產業鏈 ,深入了解地方產業 人文特色。

79


柒、潛力與課題

交通層面 課題 基地入口處設有巴士總站,上山卻僅有一條公車路線 對策 將總站導入自行車租賃系統與電動巴士,藉由公車轉乘自行車,減少廢氣量排放推 廣綠色交通,打造都市慢活輕旅行

課題 基地內多處步道,未形成系統及紊亂 對策 道統整,增加故事元素及指標設施,結合在地特色 ( 土角厝、茶園等 ) 串聯,在步 道中也能感受出地方文化

80


- 南港包種茶原鄉再生計畫 -

81



捌 、 規劃設計 與構想


捌、規劃設計與構想

第一節、規劃願景 提升在地茶文化認同與茶產業價值,結合內外部資源、人才、創意,轉型傳統產業建 立在地品牌與低碳旅遊體驗,讓產業、人、環境共生在這片土地上。

關 於

盼在地守護傳統產業的居民, 能因為石仙氣的南港包種茶而感自豪, 期望未來來訪南港 遊客可以享受如何

泡一壺好茶,

品一盞佳茗

進而了解關於南港包種茶的故事

第二節、規劃定位

以在地居民及產業之需求,創造在地多樣性之活動空間,將原有的傳統包種茶產業轉 型使地方經濟提升,以規劃吸引訪客停留及活動,滿足「茶居」 、「茶食」、 「茶旅」 等需求,打造台北近郊旅遊新亮點。

84


- 南港包種茶原鄉再生計畫 -

第三節、整體概念

85


捌、規劃設計與構想

互動是建立情感的首要條件,有了互動才能使區域與區域間的情感更為緊密, 好比現在的南港茶山與南港區,雖然南港茶山為南港區地理上互相連接,但 提及南港地區時卻鮮少有人能道出,南港擁有包種茶如此傳統且具有歷史意 義的產業,多數人眼中的南港印象是充滿現代且冰冷的科技產業,因此本計 畫欲透過茶居、茶食、茶旅三個面向的目標進而使旅客與居民滿足共享空間、 共同學習、共用農食等目的,增加地方向心力與土地自明性,翻轉世人對於 都市中繁忙的步調缺乏人情冷暖,農村生活只能出現在鄉下的既有印象。

86


- 南港包種茶原鄉再生計畫 -

第四節、規劃構想 ( 一 ) 活化空間 將閒置空間 ( 廢耕茶園、老舊傳統建築 ),規劃為居民聚會空間、 商店、教室或餐廳,提供遊客及居民使用,增加青年就業機會,規 劃各節點、街道及步道系統的串聯,能讓人們更輕易地了解到在地 產業文化及歷史。 ( 二 ) 休憩活動 規劃休憩空間場域,提供居民休憩聚會,也能讓來訪南港舊莊的遊 客 ( 健行、自行車 ) 在此停留休憩。 ( 三 ) 交流互動 居民與訪客除了能在休憩空間交流談天,也能透過各節慶、社區活 動促進交流。 ( 一 ) 產業轉型 除了將產品外銷至其他地區外,將部分留在當地進行販賣,或是結 合農村特色餐點、土雞城等,達成地產地銷,讓人了解從產地到餐 桌的過程。 ( 二 ) 體驗結合 將傳統茶產業結合體驗活動,從茶的摘採、翻炒、揉捻及烘製等傳 統茶葉製造過程由淺入深自行體驗,增加外來訪客對於傳統茶產業 的認識與創新。 ( 三 ) 生態教育 體驗課程結合教育機構,利用復耕廢棄茶園,規劃步道深入探索, 提供教學與教育活動,提升在地產業與生態永續,打造屬於南港茶 山的生態博物館。

( 一 ) 季節性遊程 透過產業及當地資源分析,四季皆有不同的產業與風景,如 : 夏季 以生態旅遊為主,冬春則可以茶產業相關遊程為主規劃遊程。 ( 二 ) 人口回流 藉由產業轉型、活動導入及增加青壯年就業機會,找回漸漸消逝的 活力。 ( 三 ) 產業永續 藉由體驗活動,讓人們更深入認識產業,藉此創造地方特色,使原 本外移人口回鄉工作,延續傳統包種茶技術再創新。

87


捌、規劃設計與構想

第四節、規劃手法 STEP1 修復 - 復耕過去因產業沒落後廢耕的茶田,找回地方往日榮景,尋回地方最初的 記憶。

盤點舊有已廢耕茶園空間

挑選視野較好,較易接觸 且較為平坦適合活動之廢 耕茶園空間進行復耕

為南港茶山帶來往日生 機,成為日後產業轉型的 基礎

STEP2 重建 - 尋找在地文化特色節點,整合具有產業特色之產業地景文化與在地生活節 點串聯,活化賦予新機能。

整合產業特色地景 ( 茶園 )、 地方生活點與動線串聯形 成在地生活網絡

挑選時代變遷之地方特色 節點,活化給予新機能

藉由據點中的地方元素, 找尋舊有的茶山記憶

STEP3 延續 - 透過地方節點的串聯,機能的活化及體驗經濟的導入,促進產業經濟,形 成自主產業鏈。

在地文化、產業資源整合

88

利用產業特色,提供體 驗式活動及教學空間

永續茶山


- 南港包種茶原鄉再生計畫 -

第五節、規劃主軸

既有紋理延續

地方資源整合,給予發展機會

縱向延伸,擴展範圍

給予區域明確定義,形成網路

呼應周邊環境 ╭運用現有的橫向之生活軸線,利用點與縱向做鏈結,進而形成人文網絡,給予南 港茶山定位方向。

89


捌、規劃設計與構想

第六節、提升在地產業- 包種茶與它們的產地 包種茶故事 - 產業再生

包種茶在南港,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早期南港產業發展是由清領安溪人引進茶葉種 植,以包種茶來帶動南港一帶的經濟發展。種植面積曾達三百多公頃,後因戰亂及住民大 量外流,今僅餘五、六十公頃,在進口茶引進過後更是漸漸失去競爭力,而漸漸消失在南 港產業中,在南港區長達一個世紀的包種茶產業,從種植採收到加工為南港地區創造了許 多屬於這裡的故事,儘管在大環境的競爭下包種茶產業漸漸被削弱,但無疑的是包種茶在 南港地區寫下了一段輝煌的歷史。

關於廢耕茶園由誰來耕植 ? 如何耕植 ? 專業在地茶農 - 提供各種茶園相關技術指導

學生及孩童團體

茶園耕植相關知識傳授 製茶工法教學 茶園管理辦法 茶園生態解說

中淺度旅遊遊客 - 回游人口 了解茶園

學習並了解地方產業文化 - 多元學習 了解茶山生態的同時透過親身體驗滿足 茶園維護需求

透過環教體驗遊程共同維護茶園 深度旅遊遊客 - 回游人口

提供創意與想法 提供人力

做出屬於自己的包種茶 從茶園的耕植到維護 提供創意與想法 提供人力

90

社區發展協會、組織、社區大學

增加對於地方認同、凝聚力 推廣地方產業 共同維護地方產業環境 提供創意與想法 提供人力


- 南港包種茶原鄉再生計畫 -

第七節、發展體驗型經濟 「體驗」是一種讓人快速留下記憶的方式,透過親自體驗記住每一過程,每當過程結束 後,體驗過的記憶是恆久存在的,不僅是腦海中的畫面,場景中的畫面也留下著曾經走過 的身影,將地方具有觀光潛力的特色景點,給予體驗式經濟,如 : 採茶體驗、製茶體驗、 茶食製作、古宅探訪、茶染體驗等……。

第八節、深度旅遊 目前年參訪人數為 23,631 人,目前聯結運用周邊觀光遊憩資源,推展動、靜態體驗之旅, 包含踏足歷史民居 - 土角厝、走過山谷茶園之美、品嘗茶山風為佳餚、認識無毒農產與在 地生活風情、體驗農村創意 DIY、啜飲在地好佳茗,期望未來上述體驗形經濟活動導入, 納入深度旅遊點位,使深度旅遊更加完整難忘。

第九節、生活語彙指認與萃取 抽取基地內重覆出現素材以作為設計元素,以利後續設計階段時將在地自明性更佳凸顯, 遊客於此地遊玩時更能了解在地風情。

91


捌、規劃設計與構想

第八節、實質計畫 閒置空間計畫 :

基地內建築空屋與閒置土地多,將舊有閒置建築空間更新,導入活動從事如 : 包種茶學院、 研發處、茶室各式茶產業活動等; 閒置土地推動茶園復耕、社區菜圃、社區客廳等相關 常民活動,活化空間再利用,使在地居民擁有新的交流活動空間產生,並導入外部人才, 增加產業相關深度體驗遊程與社區共鳴藉此將包種茶文化發揚光大。

復耕計畫 :

將過去部分已廢耕茶園、農田復耕,復耕農田採用自然農法栽培,友善土地與環境,茶園 地景帶動人進入農村中,了解茶的一生藉此引發對茶的重視,使茶產業有新發展。

交通服務設施與動線計畫 :

建立多元化交通方式,汽機車、公車、自行車、步行系統等,運用不同的速度,體驗遊程 農村風光,增設相關交通服務性設施節點,提供多元且便捷遊覽茶山的方式。

92


- 南港包種茶原鄉再生計畫 -

農村環境 ( 茶山風情 ) 營造計畫 : 舊有建築外觀年久失修,老舊聚落房舍,斑駁牆 面部分翻新保留部分斑駁空間提供教育解說;鐵皮搭建建物,材質更新; 龐大量 體之廠房,透過各式景觀手法 ( 立面替換、焦點轉移、垂直綠化 ),讓建築融入周 遭環境中,提升環境視覺景觀美質;現況街道空間與茶園空間受圍籬阻隔,使人無 法親近茶園空間,未來將將人行空間做延伸給予聯接

活動導入計畫 :

除了在地的一到三級產業活動外,導入其他活動,如針對居民的社區交流、作品展覽空間 等,針對外來遊客的體驗經濟,藉由現有空間,讓在地居民帶領解說體驗,帶給遊客心靈 上的滿足、也藉此提升居民成就、並將在地產業價值提升、推廣等。 魏靜時茶園 / 魏坤源 茶師 舊莊里 / 張瑞芳 里長

環山茶莊 / 廖文財 茶師

93


體驗茶農一日工作如日光萎 凋、採摘茶菁,進而認識茶 園生態

捌、規劃設計與構想

第九節、遊程規劃 遊程時序分為夏季與冬季兩種 配套,配合了春、冬茶的採收時 間,分為深度旅遊與一日遊。 活動時間 步道健行 魏靜時故居 余氏古厝群 桂花步道群 各式茶田 茶葉示範場

活動時間 整理茶場 日光菱凋 採摘茶菁 加工茶菁

夏季

整理茶場、挑茶梗

採下的茶菁,萎凋、浪菁、 炒菁、揉捻、烘乾得到最好 的茶葉

加工茶菁

深度旅遊 3~4 小時 1.5~2 小時 1.5~2 小時 1~2 小時

╭配合茶農日出而作、日落而 息,把茶葉的狀態照顧到最好

騎乘登山

步道健行

藉由茶農分享經驗,了解包 種茶的生長環境、採收、製 作過程、歷史淵源等

了解茶山歷史

品茗

提供特色建築 - 土角厝手作 場域

以茶葉浸泡,藉由不同的紮 法,創造出獨一無二的染布 古厝風情再現

茶染體驗製作 4.5 月 為 螢 火 蟲 出 沒 高 峰 期,賞螢成為夜間生態旅遊 的熱門活動

螢火蟲觀察營

茶園型態教學 採收茶菁 一日茶農

品茶 賞山景 散步 休憩

學習製茶過程

賞螢

利用茶葉元素製作相關茶食 如 : 包種茶油麵線、茶凍、 包種茶酥

製作茶食 手作染布 賞景 散步

慢步 賞山景、 茶園型態

漫旅 賞山景、茶園型態

╭遊程地圖 : 將沿線茶莊、茶餐廳位置點出後, 利用綠交通方式上山而達各區域位置。

94

欣賞茶山風光,藉由沿路步 道景觀及植物解說,近距離 觀察茶樹生長及茶園景色

將親手製作出的茶葉浸泡 出一盞盞好喝的茶

冬季

2 小時 1.5~2 小時 1.5~2 小時 1~2 小時 1.5~2 小時 1~2 小時

慢旅騎乘欣賞茶山風光、茶 園景色

8-9-1 全區遊程規劃圖

茶農互動 休憩 慢步 賞山景 享用茶食 參與主題活動 參觀古厝意象 賞山景、茶園型態


- 南港包種茶原鄉再生計畫 -

第十節、規劃機能分區 ╭結合茶山內具有特色點如巴士站、魏靜時茶師故居、余氏古厝群、南港示範茶業製造 場,運用舊莊路二段作為全部點位的主要串聯,而步道群則針對行走旅客,作為拜訪茶 莊、茶師的要道,進而構成舊莊茶山的茶產業創生藍圖。 ╭動線串聯 : 將沿線茶莊、茶餐廳位置點出後,利用綠交通方式上山而達各區域位置。

余氏古厝群周邊,古厝具 有先民生活的遺跡與手作 染坊,修復既有的土角厝, 重建觀光客與在地居民新 的關係,以延續土角厝在 南港的價值。

重點細部設計區 重點細部設計區

巴士總站位在南港茶山與 舊莊區的交界地帶,是此 區域內的重要節點之一, 這裡缺少了在地居民的休 憩 空 間, 將 定 位 成 親 水、 轉運、茶販所等複合式共 享空間。

魏靜時茶師故居是茶山非 常重要的產業紀念位置, 也曾是茶葉講習所,將定 位成深度旅遊的茶葉講習 教 室、 住 宿、 生 態 教 育 等 多樣性的共享空間。

8-10-1 全區規劃藍圖

南港茶葉示範場,為南港 茶山的重點景點,定位成 遊客中心與教育解說之功 能,方便遊客快速了解關 95 於茶的種種故事。


捌、規劃設計與構想

茶之驛

巴士總站位在南港茶山與舊莊區的交界地帶,是此區域內的重要節點之一,其擁有鄰近大坑溪的優 勢卻沒有任何與水相關的互動,在這裡也缺少了在地居民的休憩空間,因此將其定位成親水、轉運、 茶販所等複合式共享空間。

設計構想

茶園,為南港茶山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更可以說是代表著南港包種茶興衰的代表之物,因此我 們利用茶園的相關元素;梯田的茶樹及其所需的光 ( 透空 )、水等元素 ( 山邊溝意象 - 草溝 基地排水 ), 打造有如茶園一般的縮影意象,基地中的人就好比穿梭於茶樹與大地間的能量,任其體驗、探索關 於茶的種種故事。

機能分區

水岸觀景休憩區 : 將停車區屋頂空間再利,始之不僅僅只是綠 化的屋頂棚架設施,除了提供停車區採光之虞,也能成為轉運 公園的一部分,在較高的視野提供觀景與休憩功能。 梯田意象 : 利用在地茶園特色「梯田」打造意象 空間,重現地方文化精神。

大客車停車場 : 維持原有 大客轉運停車之上下車功 能與空間,改變原有傳統 巴士為電動巴士,減少碳 排放推廣綠色交通。

小客車停車場 : 設置 小客車停車空間,方 便提供純買茶的遊客 使用。

轉運公園 : 在提供轉運功能之餘, 提供在地居民與遊客一個方便且鄰 近的良好休憩空間,整合轉運、商 鋪與綠地之休憩場域。 辦公區、茶販所與自行車 租賃站 : 保留原有巴士站 之辦公區功能,並增加茶 販所方便提供買茶客戶使 用,導入自行車租賃功能, 提供更多元的上山方式。

B-B' 剖面圖

96

A-A' 剖面圖

南向立面圖


全區平面配置圖

- 南港包種茶原鄉再生計畫 -

地上 2F

地上 1F

西向立面圖

東向立面圖

樓梯設施方便使用者穿梭在各樓層間, 也藉此象徵能量在茶樹中傳遞的過程

透空後的複層空間,以植栽與光的穿透象徵 茶所需的種種元素,藉此形成茶園般的縮影

電梯設施方便使用者 穿梭在各樓層間,也 藉此象徵能量在茶樹 中傳遞的過程 辦公區域、賣店與自行車租賃 站結合水岸空間提供更多元運 用的轉運空間

高點的座椅空間提供 休息小憩及觀景功能

親水步道空間打破原有大坑溪沿線 水泥護岸,使人與水關係更為緊密

北向立面圖

97


捌、規劃設計與構想

茶憶道

余氏古厝群周邊,古厝具有先民生活的遺跡與手作染坊,修復既有的土角厝,重建觀光客與 在地居民新的關係,以延續土角厝在南港的價值。

空間議題

機能分區

觀 景 平 台: 可以眺望山 景, 將 茶 山 一覽無疑

交流空間:以百年大樟樹 所設置的休憩平台,感染 老樹老邁記憶。

入 口 意 象: 以竹圍塑出 竹林感廊架

手作教室:三棟簍空半殘 承重牆組成,增設竹架構 承鏤空狀的土角厝樣式, 使用者可達成浸染的感受。

復耕茶園:步道延伸 至茶園,以有機農法 栽植,沿著步道可以 進入泡茶所。

98

古 厝 記 憶 廊 道: 軟 簳 相 連 出 的 棚 架, 在 手 作 教 室與故事館的中間意象, 可以通往桂花平台 泡茶所:茶莊與土角厝相連 的空間,以竹圍繞使在地居 民與觀光客交集,形成一處 茶的交流場所。

導覽空間:古宅三合院, 將內部導入土角厝故事 館、 茶 具 展 示 間, 形 成 「說的空間」。


- 南港包種茶原鄉再生計畫 -

設計構想

茶染,是此區域的技術產業,居民所居住的土角厝是地方的特色建築,因此我們以「染」作為 設計主軸,分為三種層面,空間、行為及場所精神,空間上利用陽光與廊架之間產生的光影變 化作為「浸染」,行為上以觀光客的角度用手「染」出屬於自己的茶染布,最後從無知至學習 過程中,習得技術而「染」成地方的精神場所。

平面配置圖

場景圖

99


捌、規劃設計與構想

茶研所

此為魏靜時茶師遺址與教學場所的遺址,保留這些建築供給深度旅遊客來時可以居住、學 習製茶、進而達成與魏靜時茶師共用記憶空間、共同學習製茶方式,共享茶葉製成的農 食。周邊則與過去歷史的茶園做疊圖,尋找復耕的可能性。

100


茶之識

- 南港包種茶原鄉再生計畫 -

此原為南港茶葉製造示範場,將示範場內功能延續,並導入了遊客中心與博物館機能,使 得示範場功能提升了一個層次,外部空間則是提供了染布廣場,顯示出舊莊除了茶業外還 有其他的產業可以支持舊莊的地方創生,東邊的環山步道將舊有的茶園做疊圖,可將此地 列為有機茶園的示範空間,配合前分析所述說的步道與茶園間的連結示範。

101


捌、規劃設計與構想

茶事道 此為桂花步道群的節點選定與串聯,連結各家茶莊與景點的動線計畫,透過步道群使人可 以用"走"的方式進入空間,增加各茶師與旅客間的互動、教授、傳承,進而把舊莊茶文 化的特色與之延續。

102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