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ng Kai's Portfolio

Page 1

Ka

i's

Po r

tfo

Selected Works 2019 - 2022

lio


cycus1027@gmail.com 0983-603-037 No. 487-4-13, Zhongzheng Rd., Xindian Dist., New Taipei City 231, Taiwan

( 逢甲大學 ) Bachelor 's Program of Architecture( 建築專業學位學士學程 ) Related coursework: Interduc�on to architecture and enviorment, working drawing, Building Informa�on Modeling(BIM)

( 楓川秀雅 建築室內研究室 ) Internship —

­ ( 晨晨大圖輸出影印店 ) Helper —

­ ( 響板咖啡 ) Sever

­ GRAT internship —

Volunteer

2


Contents

01

The Flowing Monuments -

十四張歷史紀念園區

04

2021 .09 | 2022 .05

02

Code ''T'' -

扇形車庫周邊規劃與乙級工業區提案

26

2021 .03 | 2021 .06

03

Between the Light -

逢甲舊教師宿舍改造

40

2019 .03 | 2019 .04

04

The Cross -

The Tall Building Artistically Considered

50

2020 .03 | 2020 .06

05

Rear Window -

學校走廊的二次可能

62

2020 .09 | 2020 .12

3


01 2021 .09 – 2022 .05

The Flowing Monuments 十四張歷史紀念園區 紀念性的重譯

《變動》 變動,是一種無處不見的現象,這樣的現象有各種不同的規模,小至每天人體身 上細胞的增減,大至整個宇宙的擴張,皆屬於這個詞彙所討論的範疇內。然而變動卻經 常被人們所忽略,其原因在於變動的週期之差異,以及改變的規模,對上述兩者的認知 差異,同時也就開始產生「永恆」的錯覺。 變動,是一種過程;是種平衡的描述;是大自然的規律;更是達成永恆的本質。

十四張,一個正在變動中的城市,面對城市發展及變遷,其中的古厝成為當中 看似永恆的存在,它們總以同樣的姿態接受著周邊的變化。而被搬遷的古厝,缺乏了 原先的空間意義,以紀念碑或是收藏品的形式擺放在土地之上。作為城市歷史的紀念 物,正如忒休斯悖論延伸的思考—兩棟同樣的大樓,因被建造的位置不同,其本質上 便出現了偏差。那重組後的古厝及城市,其對於本質的偏差該如何認知及修正?



【基地概述】 大坪林,屬於新店地區唯一的平原地帶,同時也是新店最早開發的地區。清 朝時期,開墾者多為泉州安溪人,將此地命名為「大坪林」意即廣大且平坦 的荒 ( 地 ) 林。到了 18 世紀中期,隨著大坪林圳的完工,後續的開墾者於此 區域依序建起「十四張」、「二十張」、「十二張」、「七張」、「寶斗厝」 等五個聚落,是為「大坪林五庄」。 其 中, 十 四 張 地 區 位 於 新 店 溪 右 岸, 若 是 以 現 今 來 說, 屬 右 圖 白 色 虛 線 的 範 圍, 而 十 四 張 因 為「 大 坪 林 渡 」 — 清 雍 乾 年 間 作 為 淡 水 河、 新 店 溪 進 出 口, 使 十 四 張 成 為 新 店 地 區 最 早 開 發 且 頗 具 規 模 的 聚 落。 伴隨發展,由行政區的南移;至萬新鐵路的興廢;使原先熱絡的十四張,成 為被遺忘的一塊土地,但也正因如此,其獨特的郊區風貌得以被保留。 高樓旁的田野,是我對這塊土地的美好的記憶,也是外地人給予這片土地— 世外桃源美稱的原因。十四張居民:機廠周邊開發區因為無法被觸及,對居 民而言新開發區域似乎只是窗外的景色。而伴隨著開發被遺忘的是這塊土地 的歷史,抑或是窗外的美景?

6


7


8


9


10


11


【發展策略】 第一階段:支援中心的建立 & 古厝的利用 我將基地選定於包含舊有聚落 ( 三合院 ) 的範圍內,而基地對於整個十四張開發區域而言,好比是整區的支援整 備中心,在開發案之初期輔以整體開發進行,並給予被拆除之建築物一個重新回饋土地的機會。以回收廠作為植入基地 的異質物,其扮演著整個開發計畫的縮影,並將古厝目前完好之區域保留,利用增建的方式去創造廠區內的開放空間, 擔任回收廠中可被人們介入的第一步,將原先封閉的回收廠 ( 設施 ) 轉變為可被公眾參觀的回收園區。藉此性質上的轉 換去暗示整個區域在經過開發後與整個大坪林的關係。 第二階段:轉運站視為身份辨識的指標 仰賴交通發展的 TOD 或是十四張居民,對內多半以公車為主要移動方式,而我預計將此處古厝周邊改建為巴士 轉運站。運用原先古厝的空間,並輔以轉運站的機能,以此彰顯十四張最原始的互動模式,並透過這日常的生活的一環, 去創造紀念物的公共性。 12


【配置關係】 基地中除了包含具備歷史意義的古厝群之外,更特別之處在於園囿這個界 定聚落間關係的特殊存在。 園囿:是屬於園林的範疇之內,其與園林的差異在於,界定的介面、目的 產生空間的主從關係之差異—首先園囿整個領域的界定是有別於園林中實 體的圍牆,取而代之的是樹林、鋪面及水池等柔性邊界所構成;再者從目 的去比較,園林是屬於如同花園般以觀賞性質為主,故其與建築之關係屬 於附屬的一方;而園囿在十四張內則是在當時為了防禦而建立的,內部建 築空間偏向附屬的存在,主要的空間實質上是內部非景觀的耕作地。而 十四張開墾的先民正是利用園囿的空間特色去創造十四張原始的雛形。而 設計將由此開始,在思考配置時企圖利用園囿本身的特殊空間型態,並在 新舊紋理交疊之下,去創造屬於十四張這塊土地特有的紋理,且透過階段 的計畫以呈現出作為紀念物的古厝與周邊的環境持續流動的狀態。 13


14


Phase 1 Ground Floor Plan

平面圖 1:1000 | 1. 廢棄物存進出區 2. 展覽大廳 3. 管理室 4. 特展區 5. 常設展覽區 6. 土石存放區 7. 地磅 8. 參觀大廳 平面圖 1:1000 | 9. 洗車區

0

5

10

20

50 (m)

15


16


Phase 2 Ground Floor Plan

平面圖 1:1000 | 1. 廢棄物存進出區 2. 展覽大廳 3. 管理室 4. 特展區 5. 常設展覽區 6. 土石存放區 7. 地磅 8. 參觀大廳 平面圖 1:1000 | 9. 洗車區 10.候車區 11. 公廁 12. 會議室 13. 司機休息室 14. 國道客運乘區 15. 市區公車搭乘區

0

5

10

20

50 (m)

17


6

18


0

2

1

2

5

3

1 4

5

剖面圖 1:100 |

1. 廢棄物存進出區 2. 控制室 3. 貓道 4. 參觀廊道 5. 土石存放區 6. 員工走道

19

(m)


1

20

1

1


0

1

2

5

1

剖面圖 1:100 |

1. 紀念館入口 2. 展覽大廳 3. 常設展覽區 4. 劉氏古厝

21

(m)


1

22

2

3

4


0

5

剖面圖 1:200 |

1

2

5

6

1. 會議室 2. 特展區 3. 廣場 4. 院程 5. 劉氏古厝 6. 園區步道

23

(m)


24


25


02 2021 .03 – 2021 .06

Code ''T'' 扇形車庫周邊規劃與乙級工業區提案 地標建築與歷史建築的再討論

1. 彰化市的未來性 因應大台中計畫,彰化市將透過捷運系統與台中接合,我認為這樣計畫之下的 彰化會被重新定義原先歷史古都的身分,但也因為這被重新定義的身分,使得沒落的 原因浮現出來—交通可及性的阻礙。原先因為鐵路的因素,前後站之間的聯繫被阻 斷,也導致了發展的不均衡。不過藉著高架化的發展,受阻隔的前後站重新被聯繫, 但在這樣都市紋理落差的衝突下,空間產生出不明確的狀態,也因為這樣的灰色地 帶,賦予了彰化市新的發展性。 2. 扇形車庫屬紀念物或建築物 日治時期扮演重要轉運角色的扇形車庫,於現今社會下,只保有旅遊景點的作 用性,原先屬於工業時代下獨特地產物,今日卻成為當地的觀光產品,然而高架化後 的扇形車庫,將再次面臨到角色轉換的可能。 『對於舊城而言,交通系統是一個雙面刃的存在,根據每個時代的需求,交通工具成 了一個都市發展的基礎,而今日將迎接高架鐵路的彰化,又該怎麼面對他帶來的變 革 ?』



【基地概述】 彰化在歷史中,曾是臺灣中部地區的重要都市,尤其基礎設施的規模可見彰化市的重要性。但卻在鐵路 通車後,台中市逐漸取代彰化市的都市機能,而彰化市的人口與產業基礎也漸漸被我們所遺忘。近年來,因快 速道路的開通,提昇了彰化市之可及性,而在不久的將來大台中計畫的實施,將縮短台中及彰化間的時間距 離。而我認為在這契機之下原先沒落的彰化市,將重現過去的繁榮。 車站成為一道新的介面去聯繫區域之間, 成為打開區域間重要的存在。 車站,本是連接都市間的中繼空間,但隨著時代的變遷,都市空間不足,導致了生活區域的劃分,也因 為鐵道系統的關係下,區域間斷裂的更加嚴重,但在今日將因為高架化而重新架構出不同的空間關係,車站由 中繼站轉化為都市孔隙,而軌道成為了都市獨特的地貌。過往的關係,在時代的推進下產生變化,也因為變化, 區域的發展出現了差異,而在未來的新舊關係中,矛盾與衝突成了彼此的定位。

28


【規劃策略】 針對未來彰化的新都市紋理,扇形車庫在規劃上扮演重要的角色,而透過前面所論述,扇形車庫及其周 遭在都市中扮演的是一個半開放空間。而針對這一半開放空間的身分去思考,在彰化市中人、車之間的關係該 如何被詮釋以因應高架帶來的衝突。 【空間佈局】 因此在空間的佈局上,透過既有的道路系統為基礎,並利用將拓寬的道路,將扇形車庫 ( 整個彰化車站 ) 視為公園系統,透過這系統使原先前後站由一定的喘息空間,重新縫補整塊扇形車庫及其周邊,而在主要基地 上,以高樓層的量體創造彰化市地標,藉此帶動起整個彰化,輔以洄游的人行空間及大眾運輸系統串聯其他彰 化地區。

29


30


31


5

4

6

32


扇形車庫周邊規劃與乙級工業區提案

0 1

5

10

20(m)

9

10

1

7

2

1

1 2

1 1 3

平面圖 1:1000 | 1.商鋪 2.梯廳 3.辦公室 4.公園入口 5.公廁 6.滑板公園 7.卸貨區 8.大廳 9.車道 10.廣場

33


3

4

1 4

5 2

6

4

9

6

5 4

7

6

34

2nd( ▲ ) , 3rd( ▼ )平面圖 1:400 | 1.書店 2.教室 3.半戶外空間 4.梯廳 5.廁所 6.展廳 7.卸貨區 8.倉儲 9.彈性空間

8


扇形車庫周邊規劃與乙級工業區提案

0 1

5

10

20(m)

1

3

1

4

2

3 5 5 4

4 1

4 2

4th( ▲ ) , 5th( ▼ )平面圖 1:400 | 1. 辦公室 2. 展銷中心 3. 彈性空間 4. 廁所 5. 討論室

35


3

1

4

5

4 2

36

6 , 7th平面圖 1:400 | 1. 辦公室 2. 展銷中心 3. 彈性空間 4. 廁所 5. 倉儲空間 6. 會議室

6


扇形車庫周邊規劃與乙級工業區提案

0 1

5

10

20(m)

1

2 4 4

3

2

8th平面圖 1:400 | 1. 辦公室 2. 接待中心 3. 彈性空間 4. 廁所

37


1

7

1

1

1

1

1

7 1

1

1

7

2

1

3

4

8 5

7

6

38

剖面圖 1:500 | 1. 展銷中心 2. 展廳 3. 彈性空間 4. 教室 5. 商鋪 6. 停車場 7. 廁所 8. 滑板公園


扇形車庫周邊規劃與乙級工業區提案

0 1

5

10

20(m)

1

1

1

3 1

3

7 1

3

2

2

2

4

5

6

剖面圖 1:500 | 1. 辦公室 2. 展廳 3. 展銷中心 4. 書店 5. 商鋪 6. 停車場 7. 挑空

39


03 2019 .03 – 2019 .04

Between the Light 一抹之間 - 逢甲舊教師宿舍改造 Book store Interior Design /

逢甲老師們曾經的宿舍,如今隱沒在矗立於宿舍前的六棵南洋杉,許久未被整 理的環境,將整棟舊宿舍與周邊,畫出一個清楚的界線。進入舊宿舍,位於中央的樓 梯成為貫穿整個空間的存在,除面臨道路的房間能夠獲取充足的陽光外,其他公共空 間便多數處於灰暗的狀態。 空間的處理上,安排「回」字型的遊歷空間,而為了達到最大且完整的平面, 首先將垂直動線由前方改至建築物的左側;再透過原先的結構系統、保留的三道磚牆, 去暗示舊有的空間元素,並輔以屋頂天窗及挑空的植入,使光線能夠在這些元素之中 穿梭,藉光線的移動去展現舊元素的獨特性。而在室內牆面的材質上利用混擬土作為 基色,舊磚牆以米白色得漆料來重新粉刷;至於書架則是搭配混凝土以深色的木頭為 基礎,試圖建構出較為靜謐的空間氛圍。於這樣的空間中,因為天窗的設立,使得陽 光的移動,成為粉飾每個物件表情的要素,藉著材料特有的表情 ( 紋理 )—宣告著材 料間的關係,同時也藉由那一抹斜陽穿過南洋杉所帶來的零碎的光線,替原本靜謐的 空間增添些活潑的氛圍。



42


43


4

1

5

2

44

1st平面圖 1:100 | 1. 吧檯 2. 閱讀區 3. 櫃台 4. 座位區 5. 倉庫

3


逢甲舊教師宿舍改造

0

1

2

5

(m)

2 1

3

2

2nd平面圖 1:100 | 1. 閱讀區 2. 陽台 3. 挑空

45


0

3

2

46

剖面圖 1:100 | 1. 閱讀區 2. 櫃台 3. 書架區

1

1

2

5

(m)


0

1

逢甲舊教師宿舍改造

0

2

1

2

5

5

(m)

5 4

1 2

剖面圖 1:100 | 1. 吧檯 2. 櫃台 3. 入口 4. 陽台 5. 書架區

3

47

(m)


48


49


04 2020 .03 – 2020 .06

The Cross The Tall Building Artistically Considered Tall building / New Office

辦公室最初只可說是一家處理訊息的工廠。如果你是一般職員、公務員、律師 或會計師,如此一來你的工作空間只需要一個坐著寫字的地方,一個地方來存放文件 和與同事接觸即可。因此辦公室產生。隨著公司機構的膨脹,辦公室變得越來越大, 越來越專業化,吞噬了都市中越來越多的空間,以及越來越多的人居住在那裡。然而 在今日根據麥肯錫全球研究所的數據,透過採用當前所知的技術,現今約 50%的工 作活動在技術上可以實現自動化。也因此辦公室的模式將進行改革,過去我們認知中 的辦公室—以獲得最大知識生產力為主。對應於此辦公室將面臨一波新的革命,當空 間不再如同以前追求的是一再的最多人為需求時,辦公空間將如何發展 ? 而對於這樣 的辦公空間的革新,辦公室原有的象徵意義又會產生什麼樣的變化 ? 在此我提出我所設想的情形,對應當代辦公應用多用於出租的模式,過往的一 棟高樓等於一間公司將不復存在。而原先的大樓因為樓層間分離的模式以利出租,但 是面對現今複雜的產業結構,層層分治的模式將無法使空間產出最大效益,而我這次 的設計目標正在於,透過改善樓層間的互動模式,達到多間公司合作以生產最大效益 的辦公大樓,也正因此,我更進一步地去談論所謂社交的原始定義,根據人與人之間 的互動距離,做為參考的依據,藉此在空間中創造新的社交機會,抑或是說新的社交 空間,透過互動距離的模組,辦公室內部的活動,也將由原本水平向的互動關係,擴 增到垂直向度也有了聯繫。



52


53


8

7

1

1

9

54


0 1

5

10

20(m)

0

5

10

20(m)

The Tall Building Artistically Considered

6 4 3 5

2

1st平面圖 1:400 | 1. 大廳 2. 多功能會場 3. 倉儲空間 4. 員工休息室 5. 雜物間 6. 地下室入口 7. 教室 8. 教室 9. 廣場

55


1

1

2

1

56

B1( ▲ ) , B2 , B3( ▼ )平面圖 1:400 | 1. 梯廳 2. 機房

1


0 1

5

10

20(m)

0

5

10

20(m)

The Tall Building Artistically Considered

4 2

4 5

5 3

3 5 4

1 4

2nd平面圖 1:400 | 1. 展場 2. 座位區 3. 廁所 4. 教室 5. 倉儲

57


3

2 4 5

1

1

5 4 2

3

3

2

4

1

1

4

2

3

58

Type A( ▲ ) , Type B( ▼ )平面圖 1:400 | 1. 辦公室 2. 會議室 3. 彈性空間 4. 廁所 5. 倉儲


0 1

5

10

20(m)

0

5

10

20(m)

The Tall Building Artistically Considered

2

3 1

1

1

3

2

4

3 1

1

1

3

4

Type C( ▲ ) , Type D( ▼ )平面圖 1:400 | 1. 互動會議室 2. 半戶外空間 3. 廁所 4. 挑空

59


1

3

1

1

3

1

1

3

1

1

3

1

4

4

4

4

4 1

3

1

1

3

1

2 4

4 2

1

3

1

1

3

1

2 4

4 2

1

3

1

1

3

1

5

6 6 6

60

剖面圖 1:500 | 1. 辦公室 2. 會議室 3. 倉儲 4. 挑空 5. 展場 6. 停車場


The Tall Building Artistically Considered

1

2

1 1

3

3

2

2

2

2

1

3

3 2

1

4

1

1

4

4

1

1

4

4

1

1

1

2

2

3

3

2

1

1

4

4

1

1

4

4

1

1 1

2

2

2

3

3

1 2

1

1

4

4

1

1

4

4

1

1 1

2 2

2 3

3

20(m)

1

4

2

10

1

1

1

5

1 2

2

0 1

1 2

1

5

6 7 7 7

剖面圖 1:500 | 1. 辦公室 2. 會議室 3. 倉儲 4. 5. 展場 6. 大廳 7. 停車場

61


05 2020 .09 – 2020 .12

Rear Window 學校走廊的二次可能 New School in Countryside

保護 ( 安全 ) 建築體能乘載人們、乘載著過去的歷史,隨著世代的變更,建築同樣產生著變化,但 對於人們而言最基礎的本質卻從未改變。 鄉村 都市鄉村化 ? 鄉村都市化 ? 在我的觀點下,鄉村是供應都市的必需品,藉此前提下, 鄉村其實會變成另一種的都市,他將提供出產並給予都市一個緩衝空間,而鄉村對於 都市的定位成為與自然之間的中介空間。 變動 當一個城鎮因為空間的安排而持續變動,而這邊所談的變動不只是短暫時間內的,而 是建立在某種因為居民或遊客的活動而產生抽象上的變動。而這其中也包括對於常態 與非常態之變動模式。



【基地概述】 過往年間土石流成為松鶴地區潛在的危機,經歷了多次風災及地震的騷擾,松鶴仍存在於此,時至今日 土石流仍然是居民難以忘懷的記憶。經歷土石之災的松鶴,長年因為地勢、河流之故,生活區域其實被分割的 十分明確。但其實在度過敏督利風災之後,原本分割地區的兩條溪 ( 松鶴一、二溪 ) 已被土石掩埋,如同今日 當地被留下的災難屋一樣成為當地對災害的意象。 對於未來的松鶴,我認為面臨到氣候的極端狀態,災害終究會再次出現在松鶴之中,並且我所設想的狀 態是,未來的某一天,可能又有類似的災害發生,民眾將不能再無所適從。而我設想以民眾的生活場所聯繫起 避難所需的空間,藉此將災害介入到民眾的生活區域,當避難場所以及生活場域被整合起來的同時,通道尤其 重要,因此透過道路的安排、區域的聯繫,藉此創造出〔多孔隙〕的一個新松鶴地區。「 土石成災,今日與土 石共存往日土石,開鑿串聯之窗口。」

64


【規劃策略】 針對未來新的鄉村運作模式,今日的松鶴在規劃上需重新整理原本鬆散的關係,而透過前面所論述,鄉 村在未來扮演的是一道聯繫的窗口,而這窗口扮演的是某種程度的開放性。而針對這一半開放的特質去思考, 在鄉村中的半開放空間及公共空間之間的聯繫去重新建立起原本斷裂的松鶴部落。 【空間佈局】 空間佈局上,透過既有的道路系統為基礎,並利用被填補的松鶴一、二溪,將兩區劃作是新的公園系統, 透過這兩者原先使松鶴斷裂的界線,重新縫補整塊松鶴地區,並透過原先最大的公共空間— 博愛國小 作為整區 的核心,串聯起整個松鶴,以雙環的道路系統連接遊客及居民,而公園及學校的開放空間使得松鶴成為多孔隙 的新型態鄉村。

65


【量體關係】 在整塊基地上,考慮到鄰近大甲溪,因此在地面層上的處理,盡可能減少量體的範圍,再來透過量體的錯 置,去創造更多的灰空間,而利用這些灰空間的開放與否搭配上動線的整理,創造出一種導引的空間感,並且透 過灰空間及實際量體的錯位,去創造外跟內能夠視線產生可視不可及的窗口,以此去回應我對大甲溪本身保有的 一種態度。 【教室設計】 在原先的一字型平面中,去考慮教室跟開放空間的關係,並透過將其拆解重組,使得原本相連的教室因為 走廊及開放空間的介入而改變其原先單一化的狀態,並透過不同尺度的走廊空間去重新定義邊界關係。再整合透 過雙廊的空間強化邊界的確定性,將內外關係透過人的活動範圍製造新的介面。 因應人數的變化,閒置空間的產生,得以使其他空間介入校園之中,接著根據動線的重新安排穿插,使得原先界 線分明的空間,產生新的可能性。 66


教室設計

教室設計

?

【設計目標】

?

1. 透過走廊空間及教室的平面關係,去重新 界定小學內部空間的邊界 2. 藉由教室空間本身的定義去發展出更能對 應變化的教學場所,以適應多變的未來需求

一字型 教室&開放空間分立

教室空間整合 教室&開放空間分立

3. 發展更自由的平面模式,並且重新定義走 廊在校園建築中的關係

一字型 教室&開放空間分立

教室空間整合 教室&開放空間分立

教室空間透過開放空間界定 走廊融入教室空間

開放空間與走廊整合 教室&走廊互相影響

67


68


69


70


0

台中市和平區博愛國民小學校舍改造

1st平面圖 1:400 | 1. 廣場 2. 多功能大廳 3. 音樂教室 4. 彈性空間 5. 教室 6. 辦公室 7. 警衛室 8. 實驗工坊 9. 遊樂場 1st平面圖 1:500 | 10. 發表室 11. 學生食堂 12. 中央廚房

0 1

5

5

10

10

20(m)

20(m)

71


72


0

台中市和平區博愛國民小學校舍改造

2nd平面圖 1:400 | 1. 多功能室內運動場 2. 廊道 3. 更衣室 4. 彈性空間 5. 露臺 6. 大廳 7. 等候區 8. 辦公室 9. 設備室 2nd平面圖 1:500 | 10. 討論室 11. 辦公室 12. 幼兒園 13. 閱讀區

0 1

5

5

10

10

20(m)

20(m)

73


1

74

2

3


台中市和平區博愛國民小學校舍改造

7

6

0

1

5

10 (m)

5

4

GL

剖面圖 1:250 | 1. 音樂教室 2. 彈性空間 3. 走廊 4. 廣場 5. 多功能室內運動場 6. 彈性空間 7. 廊道

75


76

8

7

9

10

1

2


台中市和平區博愛國民小學校舍改造

0

1

5

10 (m)

6

3

4

5

GL

剖面圖 1:250 | 1. 音樂教室 2. 彈性空間 3. 男廁 4. 女廁 5. 跨年級教室 6. 閣樓 7. 辦公室 8. 倉儲 9. 學生食堂 10. 廁所

77


78


0

台中市和平區博愛國民小學校舍改造

1

4

1

4

2

5

1

3

5

10 (m)

2

6 GL

剖面圖 1:250 | 1. 幼兒園教室 2. 廊道 3. 討論室 4. 多功能教室 5. 實驗工坊 6. 發表室

79


80


0

台中市和平區博愛國民小學校舍改造

1

1

2

5

2

3

剖面圖 1:100 | 1. 多功能室內運動場 2. 廊道 3. 廣場

81

(m)


K.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