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face
畢業設計 「畢業設計的開始」保障了每個人的話語權,「展覽」則讓我 們在同一平台上看到各種設計的價值。 理念 集體是整合了每個人的特殊性和差異性所凝聚成的一股力 量,其中也包含了所有多元的可能性。我們藉由畢業展,珍惜 五年來的緣分與機會,將全班的集體意識整合成單一的出口發 聲,把此次展覽視為一次屬於大家的共同設計。 展覽 民國六十年,在「建築村」之後,由黃寶瑜建築師所設計的新 系館,建於學校外圍的新購校地,此位置使建築系的生活與附 近居民關係更緊密。位於系館後方有著一群退役軍人所開設的 幾間麵食館和他們的住所,是我們口中的「大觀園」。當時系 上外宿的學生大多住在這,課後打彈子或與退伍軍人互動,成 為了學生主要的生活圈。此後,學生決定了聚落的生氣,學校 越是發展,聚落也跟著成長。 但隨著學校周邊新房舍的新建,學生可以選擇相對寬敞的新宿 舍,大觀園面臨日漸沒落的處境。直到今天,這裡只剩少部分 的居民繼續在這生活,其他留下的是許多空房和殘破的家具。 現在大觀園與建築系的生活逐漸遠離,我們想要找回這段 關係。或許是從整理空房開始,讓這些閒置已久的空間有機會 被使用。我們期許能夠建立一個與居民互動的平台,透過畢業 展前後活動的介入,讓老社區的可能性被更多人看見。
Content
序 中原建築簡介 老師
018
036
054
078
開發啟動?
謝翊群
媒介城市
游智傑
蟯港新聚落
吳宗偉
草衙自造
132
孚
賴逸夫
水中動靜下的蹤影
劉奕琦
城市策展
洪佳緯
路邊暫停
高偉翔
空間失意
陳立蓁
空間的自我解讀
黃志華
草衙自造
陳毅哲
什麼都有的沒有 消逝之境_浮動劇場
096
蘇
市場.市場
小城故事
邱
粵
詹捷如 陳
箴
KANTOU阜閣
洪琬瑜
失落的地景
林多俐
Urban Vision
傅佳沺
燃後呢
劉俊緯
失控的個人化世界
李若綺
變動的地景
吳昱其
片段連結
林柏均
都市邊緣
陳翊綉
新.開發
張峻瑋
City Reset
劉沛慈
162
都市、生活、河水
施宜廷
168
灌注.時間
張皓鈞
水.權力
柯主安
都市靜脈
楊舜安
150
180
198
生活的厚度
林
毅
木柵巷弄間的異鄉人
周子筠
記憶的轉折線
卓秉賦
穿越千年
吳奕輝
CHUNG YUAN CHRISTIAN UNIVERSITY DEPT. OF ARCHITECTURE
004
210
228
246 258
276 288 294 306
潮起潮落
蔡維欣
精神崇拜與物質崇拜的對話
陳紫陽
「毛、孩子」的新世界
林立婷
拆除之後
蕭婷勻
家
記憶
江沛恩
擁擠的釋放
謝少淵
重生.沙坡尾
朱興誠
Lost Harbor
徐孝慈
市場‧市場
李景蓉
農事工寮新價值
劉千如
山林生活教育
黃巧沛
Weaving Wind
宋佳樺
Sign Recall Site
何采容
連結與鏈結
張文豪
水的自由慾場
梁濰凡
走吧!橋上見!
張德晟
街頭博物館
盧柏云
建築的組織重構
凌瑋祥
修補.生活
王瑩玥
頁碼
邱裕文老師組
水中動靜不明的蹤影 社區地下的自然場所
劉奕琦
Liu, Yi-Chi
基地
景美溪旁的鯉魚山 2
代價
體重減到3Xkg 在自然場所中,人們應該先理解自然,然後在自然中 尋求「隱蔽場所」。《場所精神》提出因為北歐有著 許多不同的自然力量,所以地表被切割各式各樣的地 貌而擁有豐富的「微結構」。在這許多自然「力量」 下,北歐人以移情的方式來接近自然,每個人都有自 己跟自然情感上的想像,在自然中找到個人的「隱蔽 場所」,因此我們在北歐神話中才會看到這些微小的 居住者:地精、矮人、侏儒......。 然而現代因為科學的進步,導致都市純粹的量化,讓 人們無法在失落的自然中找到心靈的映射。所以我想 在都市中試圖找到遺留下來的自然現象,讓人們身在 即使已科學化的生活,還是能有自然神話的想像空 間。李維史托所說的神話思想:「其特徵是,神話建 立起並不是直接通過其他有結構的組合而是通過使用 事件的存餘物和碎屑。 」 景美溪旁的鯉魚山也是一個被陸化的都市,但是地下 卻潛在著特別的地下水現象與河流漲退,我將這兩個 自然現象映射為水男孩與水女孩的蹤影,並在地下水 與建築之間置入新的介面,讓居民透過生活找到地下 水這不明的蹤影,兩個腳色呈現兩個軸線的變化在每 年輪流交替,從而產生個人想像中的神話。
1 48
1 基地現況
2 基地有幾處可發現地 下水的潛力(左圖), 藉由鑽探資料調查當 地的地質狀況與地下 水位,並推測岩層分 布(右圖)。
3 十月出剛進入河流的 枯水期,地下水位最 高,探點測得地下水 位從河岸到山頭遞增 。是因為鯉魚山集水 沿順向坡推擠流出。
4 進入冬季,地下水位 也漸漸退去。
5 五月梅雨季來臨,河 水暴漲,地下水開始 慢慢累積。
6 雨水由頁岩層與礫石 層滲透到地下水,兩 岩層在地面上呈帶狀 分布,礫石層分隔了 老屋群與社區大樓。 山腳下的山凹處為地 下水匯流區,對應到 老屋,經過社區大樓 ,再到河岸滲出。
49
9
10
11
6
7
8
6 〈第一章 不明〉 春雷過後的第一場雨,水女孩露出了蹤跡,她們一路拉著從山上、 道路、屋頂留下來的雨水以及雨水中夾帶著各種味道:石頭、瓦礫 、草、花香……,而這些味道一層層的瀰漫滲透在村民原有的街道及 生活之中,此時水男孩們也開始甦醒,原本寧靜的生活開始騷動了 起來……。 7 〈第二幕 不安〉 水男孩們開始依著味道,在村子裡尋找著女孩,他們彼此時而擦身 ,時而互相追逐,他們推擠著老房子,改變了村中的樣貌,有時候不 經意的出現在村民的身邊,彷彿召喚著村民們,加入他們的遊戲。 50
9 配置圖(第一二幕) 10 剖面圖(第一幕) 水位上升,沖刷到馬拉 巴栗與大鄧伯,產生沉 積物。 11 剖面圖(第二幕) 藤蔓與柱子開始被拉扯。
12
13
8
12 配置圖(第三幕) 13 剖面圖(第三幕) 地下水衝破黏土層形成 噴泉,拍打著地下的馬 拉巴栗。
8 〈第三幕 若隱若現的自由荒野〉 遍尋不著的水男孩開始施展他的力氣,他在村民的房子下,用力的 掀起一波波水花,村中的一切時而披上一層薄薄的輕霧,時而恢復 了原貌,村民們彷彿探險出許多村中的空間,在這片「荒野」中, 每個村民與水男孩有著獨題的相遇,同時找到了自己新的歸屬。
51
14
52
15
16
17
18
19
14 老屋群的生活空間因為柱子的 浮力,帶動藤蔓馬拉巴栗的上 升下降,產生不同的空間關係 。
15 局部配置圖(雨季) 山腳下引進河道擾動居民。
20
16 局部配置圖(乾季) 藤蔓沿著地下水匯集區間接與 地面老屋廢墟和社區大樓產生 關係。
17 局部剖面圖(雨季)
18 局部剖面圖(乾季)
21 19 配置圖(第四幕)
21 〈第四幕 河畔的低吟〉 20 剖面圖(第四幕) 河岸的拋物面鋁片對著河岸, 使湧泉坑聲音聚集。
當秋末的月光灑在溪面,水男孩們靜靜的在溪邊發出低鳴,村民重 新回到溪邊,聽著它們嗡嗡的思念,而這段屬於這個小村與水的故 事,將被不斷的傳頌著……。
53
李明澤老師組
城市策展 City represent
洪佳緯
Hung, Chia Wei
基地
基隆 / 港前商場 自訂項目
自訂 建築是種權力,他表現著決策者的思維與價值觀。 在現代的社會,經濟發展好像已成為一種不可抵擋的 力量,人呢?這這樣的洪流中好像已失去了太多我們 所擁有的。 一直以來我或者說大多數人的童年對海港的印象都是 大船入港的景象,而基隆因此在多數人的記憶裡也存 在著這樣超尺度的歧異地景,一個摸不到的烏托邦。 現代主義帶給每個城市一致的秩序,資本社會為我們 的生活建構出相似的價值觀,生活的片段因為長久的 習慣被遺忘,人因而失去部分的自我,同樣的事情發 生在不同的城市。 在基隆,一個為別人而生的城市,城市的邊界不斷的 提醒我們各種資本的運作與效率的執行,城市中充斥 著各種商業空間,造成公共空間的缺席,「人」被排 除於城市之外,而被層層系統保護的市中心如今早已 不再當年。 基地位於海港旁旭川河上的舊型商場,商場加蓋河川 已有三十年之久,失去的一樣是人的活動,地理的意 義與種種片段的生活記憶。這樣的地方現在已成為城 市中的黑暗空間,商場已無需如此龐大,而河川一樣 在地底下緩緩地流著,而人們一樣繼續地活著。 這個畢業設計試想為一種對於現在城市發展的反思與 提問,我試圖揭發揭發這樣的現代消費空間,作為階 段性的城市展覽,藉由拆的過程讓群眾看見原本的看 不見,每一次的揭發都在述說人/環境/城市三者的交 互關係。 策展人,揭發者,如何在原有邊界上重新定義,改變 地理上的關係也改變人的生活。觀眾,跳脫第一人 稱,站在一個觀察的角度去重新看待這個城市,會發 現同樣的事情不斷地發生在各處。 而值得期待的是,在這之後呢?基隆會長什麼樣子?
從歷史疊合來看,以往的基隆有著天然良 發人工築港,城市邊界迅速被改變,劃分 中心被層層系統層疊,中心卻指像一個逐
資本運作下的消費行為還在市中心掙扎, 年的榮景而城市空間卻還停滯不前。 「人」,在這樣的城市空間內,到處都是 間,城市中對於人的生活幾乎無法回饋, 外,城市的邊界就此建立於這個種網絡之
基地現況剖面 三十年前旭川河上加蓋商場,河川從此消 憶也就此失去。 2 54
2
良港,居民逐水而居。因商業開 分成有效率的交通網絡。基隆市 逐漸沒落的港口。
,時代的推演,基隆已不再有當 。商業區的發展下犧牲的卻是 是模組化快要活不過去的商場空 ,而居民也被排除於這個城市之 之下。
消失在基隆市地圖上,同時在地記
55
56
2
57
58
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