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刊言 這次的系刊的主題是「校園中的政治」,而政治這個詞代表著兩種意涵: 其一是政治科學。 有人說「政治不要進入校園」 ,我想,他對政治的理解太過狹隘了。校園環境中,群體的形成、 決策的產生、權力分配的過程與影響,都是政治科學在探討的範圍,小至一個班級,大至整個 國家的教育。在這次的系刊中,校園專題結合政治學理論,納入課程精實、兼任助理納保的爭 議以及偏鄉教育政策等等的探討。此外,更邀請到社會系共同討論宿營活動,以各自的學術視 角分析,帶給大家不同的觀點。 若是要討論狹義的政治,其實它也無所遁形。每一項議題都存在著各式各樣的意識型態與價值 認同,今日舊校歌存廢的爭議,和那些因為選舉而引發的不論經濟、土地議題,都是。當我們 不在校園這樣學術自由的空間去討論它,喪失的只是培養思辨能力與民主素養的機會。 其二,是我們政治系。 在過去的半年,政治系迎接新夥伴的加入,共同經歷了許多時光。系刊種便有隊各個系隊共同 練習與奮戰的時刻、系上活動的紀錄…等,比較特別的是,今年參加文化盃的同學,率先發起 了罷唱的行動,更是珍貴難得的實踐過程。 這次系刊收錄較以往更多的文章,內容雖然不比其他刊物豐富完整,編輯也不甚熟悉,卻是學 術組組員與每位投稿的同學將理論與現實結合、將想法化為文字的機會,更期待能藉此平台, 讓更多系胞一同享受思辯的過程,因為學過政治而有的思辯。 最後,為什麼要談校園? 人的一生,將近五分之一的時間都在校園中度過,而這正是吸收最快,形塑價值觀的時刻,當 一群同年紀的孩子,長成了大人,那五分之一的年華,便會造就一個時代。 那麼,在十年、二十年後,你期待的,是一個人民莫不參與,缺乏思辨與討論,只看的見上位 者用秩序、用和平包裝一切衝突、殘破的虛偽世界,還是個人人能獨立思考,共同承擔社會興 衰的世界?正視政治吧! 社會就是書, 事實就是教材。 ─盧梭
104 上學期政治系學會學術長 政治二 廖宇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