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Page 1

0 0 1


002


0 0 3


004


0 0 5


006


人類可以自己改變時間的質感。 平淡無奇的活著,一年就四季; 慢慢思考跟觀察,一年有 365 天; 熱情跟不斷前進,時間,只是瞬間。

0 0 7

仔細咀嚼去體會,一年成 12 個月;


目次| Contents 13

自我的凝視|自傳

平面設計作品

Facing myself

Graphic design 23

裝禎設計類 尋找沒有傷害的藥| 2012 受夠了!教育| 2012 琴韻音緣| 2013

沒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禮之年| 2013 速讀力| 2014

第五十六號教室的奇蹟| 2014 留下來的影像| 2014 口袋雜誌| 2014 47

活動形象類 輕晨電 CD 專輯| 2012

三星公益計劃形象 Tshirt | 2013 紙規表海報| 2014

今日運逝電影形象| 2014 圖表海報展覽形象| 2014 73

008

標誌設計類


校外實習案例作品

初探攝影

School-Outside Practicum 77 馬廣濟飲品包裝| 2013

89

臺灣精品型錄設計| 2013

旅人觀察類 東京啓發| 2012 紐約衝擊| 2013

127

電影劇照類 電影《今日運逝》劇照| 2013 電影《綁架》劇照| 2014 島嶼天光 MV | 2014

嘉義覺醒音樂季| 2014

台南言論自由日演唱會| 2014 院子劇場《電母》劇照| 2014

0 0 9

協鋐機電多媒體網頁設計| 2013

Photography


010


邱 彥勛 | Chiu,Yen-Shun

幻小說與職業棒球。畢業,沒有高中可讀,進入長榮高職美術工藝科。 重考大學期間,遇見生命中的貴人,後就讀視覺傳達系平面設計組, 並於設計公司實習工作,對於平面設計熱情無比,對於工作求好心切 所造成的壓力,透過攝影作為抒發工作苦悶的發洩出口與個人興趣, 卻陰錯陽差地被邀請拍攝電影劇照,目前平面設計的各種工作與拍攝 電影劇照、舞台劇皆同時進行。 不對自己設限與框架身份。 是乖兒子、是壞同學、做設計師案子、裝攝影師樣子。

0 1 1

1992 年生於台南。三歲開始塗鴉家裡牆壁,十歲習畫。國中醉心於奇


012


關於

自我的

凝視

有錢人也 不比我快樂。

從有記憶以來,房間裡那整面牆壁的大書櫃,上百甚至千本的繪本、百

靜謐小巷裡的我們,似乎在童年就養成了獨處的本能,習慣靜靜地透過書本 環遊世界、自得其樂的長大。

我來自普通的中產家庭,但父母親給我的關愛與照顧從沒少過,小學時

就穿著 Nike 球鞋上學,初中擁有一臺酷炫的捷安特變速腳踏車,高中時就 拿著新穎的 SONY 小相機到處拍照。我的成長過程大致是如此的平順與幸 福,或許是因為什麼都沒缺乏過,因此倒也沒有過什麼慾望與缺憾,生活很 快樂。直到隨著年紀漸長,才赫然發現,這一切看似理所當然的愛與關懷, 不虞匱乏的物質生活,幸福快樂的童年,都是世界上最珍貴而且無可替代的 寶物。

0 1 3

科全書就陪著我跟弟弟過日子,還不識字時就老翻著繪本看圖說故事,住在


被體制遺棄 的螺絲釘。

現在來看自己的求學生涯,深深感受到的是那充滿生命力的年少輕狂與

勇敢,在鄉下海邊只有六個班級的國小上學,生活就是和同學在魚塭玩水, 在學校旁的紅樹林抓螃蟹、彈塗魚(當時的我甚至不會游泳),或在廟裡捉 迷藏、偶爾偷吃貢品。相較於聰明能幹的弟弟,我對於學習則是相對駑鈍也 不熱衷,光是生活在大自然之中就不亦樂乎。

國中進入都市的升學名校之後,則是既現實又殘酷的功利世界。在這裡

的老師永遠只關注兩件事,一是班排名,二是校排名。而身在這個美術課“借” 來考國文,音樂課考英文,體育課考數學的虛偽體制內,我從來都搞不懂這 一切是為了什麼,在那苦悶的慘綠歲月,男孩子們也只能將滿腔精力寄託在 球場上與金庸的武俠小說裡,總是有慷慨的同學帶一堆亂七八糟的小說交換 著看,其中的最大宗就是奇幻武俠與鬼怪小說,從金庸、古龍到哈利波特、 地獄列車又到養鬼吃人,越刺激變態的題材反而在班上越是搶手。 014

那年 13 歲的我,對於這種學習環境與生活雖然感到不對勁,卻也說不


太出個所以然,我們依照段考成績被分成 AB 兩班,前 15 名才能進 A 組班。 而老師對於 B 組班學生的唯一期望僅僅是「別吵」如此容易,我們的懵懂與 對未來的茫然,對於老師們來說一點都不重要,因為他們大多忙著出隔天的

直到現在,我從來不懂物理化學究竟是什麼東西,從國二那年背下第一

個元素符號開始,我沒有一瞬間了解這個東西究竟有什麼意義,所有的考試 我都不知道自己在寫什麼,寫下的每一個答案都是用猜的,甚至懷疑考卷上 的簽名究竟是不是我的名字,發考卷時,老師對於 A 班學生總是侃侃而談物 理化學的博大精深與應試時的答題竅門,而發到 B 班學生時,他就是搖頭, 似乎搖頭對他而言,是一種不忍對我們苛責的美德,而通常我們 B 組班的 考卷就這樣被搖過去了,老師也無意檢討,任由你們塗鴉、摺飛機。事隔多 年的今天再度想起物理化學,就好像做了一個很長的夢,夢本身沒有任何啟 發,只是讓我睡得很不安穩而已。

而越接近聯考,大家功課壓力越大,最恐怖的則是國三女生流行在午休

時間拿美工刀自殘,那呆滯眼神看著鮮血自手腕緩緩流出的噁心景象,著實 令我震撼難忘。被嚇習慣了以後,男生開始想著反正血流了也是浪費,不如

0 1 5

考卷。


來養小鬼幫助考試運,或許還能幫助作弊,於是開始七手八腳的研究各種陰 間傳說,在教室角落擺黃金葛聚陰,各種召靈遊戲例如碟仙、筆仙與錢仙之 類都試過,然而到了畢業離開學校那一天,我們終究沒有結交到任何「好兄 弟」,那一年我 14 歲。

上了高職就讀美工科開始,似乎也不得不對自己的未來著想,開始試著

掙扎,掙扎著浮出水面。人生至此,才開始認真看待「考試」,十多年來, 第一次感受到被老師投以「關愛」的眼神,只因為我成績好。從良當好學生 之後,最大的改變即是擁有更多的福利,可以自己選喜歡的座位,書包斜背、 瀏海超過眉毛之類的小特權,教官老師通常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甚至可直接 「空降」班長、社長等幹部職位(即使你不願意),營造一種能文能武的假 象,以利考大學時個人經歷好看。而令我最納悶的是,多數老師願意花十分 鐘和我檢討我拿 80 分的考卷是粗心錯了哪幾題,輕敲我的頭笑著說要再細 心,卻對於那些三、四十分的同學們連一個鼓勵眼神都吝嗇於給予。 在那些被大人惡意遺棄的同學眼裡, 我彷彿看到了以前那個 14 歲的自己。 016


走不同的路, 遇見更美的風景。

己還能拼也有熱情,身邊許多朋友不可思議的誇張指責我:「天啊,你有必 要浪費一年嗎!」但我想與其勉為其難地進入“第二志願”就讀,或許表面上 看起來和大家同一步伐,但心中終究有一份遺憾未解,而這遺憾會跟著我一 輩子。

另一方面我認為為了文憑而讀書是很可笑的事,大學真正的目的是幫助

你認清方向並具備找到理想工作的技術與能力,因此抱著“玩四年,混文憑” 的心態學非所好,這樣將來一定用非所學,但讀書的時間很短,工作卻是一 輩子的事,若你用非所學,那是浪費了多少寶貴的青春與金錢啊!這樣想想 周遭委屈自己“亂選”科系的同學是多麼短視近利,或許也有出自於害怕自團 體脫落的不安感吧。總之台灣大多數的人似乎都習慣求快,緊張兮兮的怕輸 在起跑點,大學畢業馬上要念研究所,拿到學位出了社會,還是急著生等、 升官,似乎任何事情都忍受不了落後別人一兩年,怕慢、怕浪費時間,但其

0 1 7

對於重考幾乎是不假思索的決定,並沒有什麼猶豫,只是單純地認為自


實若是時間空下來,也沒有什麼重要的事情要做。或許你匆忙的拼了一生,賺 到了美酒、跑車,得到了高薪、權利也搏得尊敬,然而一輩子的日拼夜拼,得 到了浮華虛榮才發現,最珍貴的其實是時間,而你的人生卻已接近終點,一輩 子在財富跟虛名中浪費時間,才看破人的一生,不過幾秒。

我深信只要方向走對了,沒有什麼地方是去不了的。或許在這 17 歲的人生

交叉口,我選擇了人煙罕至的重考路,而不隨波逐流,但我也因此看到了不一 樣的風景,我遇見了影響我生命的老師,他總是花很多時間教我們做一個正直 努力的人,而不是一股腦的講解數理公式,他說學校的分數不會跟著你一輩子, 但腦袋中的知識卻能讓你時刻都充滿著魅力,他總是說著年輕時家境不好而兼 了五份兼差,午夜回到家還要苦讀,即便如此,只要相信自己絕不放棄,最終 一定能成功。他在意成績不錯的同學,但他更關注那些不及格的人。他一視同 仁,即使已下課,他仍然堅持幫全班檢討完題目才最後一個離開 ... 即使每次都 超過午夜,但他從未放棄任何一個人。這才是一個真正的教育家,偉大的老師, 我常想,或許命運讓我多繞這一年,就是為了讓我一見他那張飽經歷練後謙卑 的睿智容顏。他是我一生的榜樣,成為我往後人生所追尋的理想目標。

018


未完, 待續 ... 從小我們能做自己的時間不多,自由地奔跑、任性的吵鬧都只存在於那牙

牙學語的成長片段。隨著年紀越大,身邊所有的人事物就已強迫勾勒出人生大 概的樣子,這就是社會。國小努力進入好的中學,國中費盡心力準備聯考,高 中準備報考知名大學,大學在煩惱出路職業。二十年來都在跟同儕競爭一個虛 擬的分數,在不同的年紀為著不同的課本下苦功,學到什麼不重要,只有絕對 的分數裁決貴賤,若不遵循這個規則就會被惡意遺棄,被大人唾棄,被社會丟 棄。 漸漸地,多數人被物質慾望與工作表現給支配,用勞力來供給一時的需求, 大多時間都奉獻給日復一日重複動作的工作,在社會這個巨大的工廠成為一顆 平凡的螺絲釘,不必也無法知道自己的價值,即使死亡了,對世界也不會有什 麼改變,畢竟這個社會並不缺一個上班的人。即使假日,也過得馬馬虎虎,跟 朋友去熱門的咖啡廳或餐廳排著隊消磨時間,抱怨自己的上司、另一半,然後

0 1 9


呆坐著幻想有一天能去歐洲長途旅行,接著拍照打卡,餐廳的風格、餐點不 重要;或許去電視報導的觀光景點到此一拍,風景、古蹟的歷史與文化也不 重要;人們習慣了如此膚淺片面的生活,不想了解內在,只想消費表面,但 又不懂為什麼,就跟從小學校給我們的洗腦教育,完全一模一樣。假日結束 又開始打卡上班,這種無休止的循環,造就了千千萬萬人的人生。

我恐懼著如此的未來,而讀設計與玩攝影,對我來說就是在這一切之外

的東西,並不是為了什麼目的,而是純粹為了自己而努力變得更好,透過設 計與攝影,我真切地感受到自己還活著,曾在某本書上看過一段話「人生最 大的風險不在於失敗,而是過著舒適卻平庸的生活。」因此現在的我,並不 想對自己設限或有什麼預設立場,我還想恃著年輕再努力一下,看看自己能 飛得多高多遠,因為我不是資本主義下的機器,而是活生生且有溫度的人。

020


即使在大自然面前,我只是滄海裡的一粟, 即使在浩瀚宇宙面前,我只是一顆繁星般的微弱, 既不偉大,而且渺小, 0 2 1

但只要我存在,我仍然要試著發光發熱,刻畫人生,渺渺。


022


0 2 3


024


尋找沒有傷害的藥

出版社:清涼音文化 規格:平裝 / 15.5 x 22.5 cm 封面選紙:日本美術紙

這本書的內容並不如市面上大眾醫療叢書般的用詞專業與艱澀難懂,而是 著重於許醫師個人行醫多年的心路歷程與許多身為一位醫師的糾結為難、感 觸與感悟的行醫筆記。 一開始我就想擺脫市面此類叢書俗套的設計“作者微笑沙龍照+巨大黑體 字標題”的走向,而以人體六大重要器官的單色寫實素描作為主視覺,本書 內容也不是理性、報告式的醫療教科書,而帶有個人感情與故事色彩,包括 了許醫師的夢想、面對生死的煎熬與對人生之感悟,因此我用較為文學性的 宋體字與排版,標題稍把中心點拉高,而主角益生菌療法,是一種和善、共 存療法,不帶給身體任何傷害,我不透過圖像的方式表現它,而利用整本書 溫和配色與調性呈現溫暖、和善、親切與溫柔的包覆著表面圖像的器官。

| 0 2 5

In search of Living Drugs.

作者: 許庭源

|裝 禎 設 計

Book Binding

【裝禎設計類】作品


026


So, 夠了。

出版社:清涼音文化 規格:平裝 / 15.5 x 22.5 cm 封面選紙:銅板紙

這本書主旨在於揭露專制的考試制度與毫無效率的教育體系,他認為台

灣教育的癥結就在於「考試」制度,所有的學校與老師都以分數成績為導向, 老師的焦點也就只是「如何考高分?」因此無關升學考試的東西一律不教, 因此只要會考試的孩子,就能取得資源,分數不好的孩子也因而自卑而自我 否定,全台灣的孩子一路成長都變成了「考試機器」。

因此在設計此書之初就有顛倒大眾對教育的思維與震撼深根蒂固的「考

試」觀念的想法,包括我自己這一代人,都是從小在不斷的考試中渡過的, 教育不就是為了協助孩子成長嗎?我在書封放上我拍的照片,是一個瘦弱小 學生背著偌大的書包狂奔,我把它解讀為「逃跑」,在這個冷漠、殘酷的世 界,多數的孩子都沒有體驗過學習的樂趣,伴隨成長的只有考試的壓力。

| 0 2 7

Enough! Education.

作者: 胡國強

|裝 禎 設 計

Book Binding

【裝禎設計類】作品


028


琴韻音緣

出版社:臺南市文化局 規格:平裝 / 15.5 x 22.5 cm 封面選紙:香氛紙

張愛玲曾說「在傳奇裡面尋找普通人;在普通人裡,尋找傳奇。」我想 本書的出版即非常貼切的詮釋了這句話,這是一本紀念這位低調而偉大鋼琴 教育家的回憶錄,它毫無疑問屬於不平凡的平凡大眾的人生故事。關於她的 低調奉獻、關於她的低調不張揚、關於他的謙卑,關於她一甲子的春風化 雨 ...... 在她化為天使之後,把人生的膠卷留在這裡。 對此書的定位即在溫和、內斂且帶有時代感的氛圍。因為客戶指定主視覺非 放這張照片不可,而相片本身已經泛黃且那個年代清晰度本身就不高,有點 濁濁的,因此影像本身就帶有很強烈的「陳舊感」,因此我在原書腰處用白 色粉彩輕輕地往上划著,製造出一種似雲若霧的輕盈感,選白色另一方面也 是為了拉高明視度,令書本不被黑色老照片給沈沈壓住,不至於過度沈重。

| 0 2 9

Taiwan's First Female Pianist.

作者: 張瑟瑟

|裝 禎 設 計

Book Binding

【裝禎設計類】作品


030


沒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禮之年

出版社:時報出版 規格:平裝 / 14.8 x 21 cm 封面選紙:銅板紙

《沒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禮之年》是村上春樹於 2013 年出版的長

篇小說。敘述一位 36 歲工程師多崎作,在女友的鼓勵下,決定一個個去拜 訪年少時集體遺棄他的摯友,展開關鍵旅程。

雖然主角是多崎作,但故事主軸始終圍繞在那四位拋棄他的好友,因此

我用圓形代表這四個人,用顏料渲染融合,代表這四個好友的團結、親密, 而在視覺上並不見主角多崎。多崎已經年近四十了,我想正因為清楚那個美 好時代已經過去了,才能夠如冷靜又透徹地說出:「各種美好的可能性,都 已被時間之流給吸入消失了。」最終我把多崎作的千思萬緒藏在書腰底,讀 者拿掉書腰後才會發現一個沈沒在書底的殘破半圓形,關鍵的四個顏色擦出 他的憂鬱、他的痛苦、這段友情的破敗。也呼應著這部小說的最終結局。

| 0 3 1

Colorless Tsukuru Tazaki and His Years of Pilgrimage.

作者: 村上春樹

|裝 禎 設 計

Book Binding

【裝禎設計類】作品


032


速讀力

出版社:晨星文化 規格:平裝 / 14.8 x 21 cm

封面選紙:美術紙

人類處理資訊的順序是先透過眼睛去“接收”再以超高速的傳導速度將畫

面傳送到大腦的“海馬迴”,將視覺資訊都變成記憶存放收藏。

而本書的主旨就是在教導人們在「眼睛接收→腦內傳導→海馬迴儲存」

的人類處理資訊的既定三步驟之上,學習加速此步驟,更快,更精確,更清 晰的工具書。在這本探討人類大腦運作與概念的書籍上,我希望以較為理性 的設計帶出本書的大腦科學研究與快速處理資訊的中心思想,清楚地傳達 「實踐本書就能增進自己」的專業信任感,因此我利用人腦閱讀的三步驟轉 化為小 icon,並且做理性的排列,分別是眼睛、高速傳導、與海馬迴,此書 一切理論的設計基礎根源。

| 0 3 3

一生つかえる速読力が 3 週間

|裝 禎 設 計

作者: 安藤一郎

Book Binding

【裝禎設計類】作品


034


第 56 號教室的奇蹟

出版社:高寶出版社 規格:平裝 / 17 x 23 cm 封面選紙:灰紙板雷雕

在洛杉磯某個充滿貧窮與暴力的地區裡,有一間非常不尋常的小學教

室,叫做「第 56 號教室」。這裡的孩子大多是移民之子,家境貧困,英文 也不是他們的母語。在這樣的環境下成長,他們似乎注定了一輩子平庸。但 是,事實上,這些孩子長大後就讀於全美頂尖學校,在各個領域都有不凡的 成就,而改變這一切的就是:雷夫老師。 我使用暗色較高磅數的灰紙板作為書封材質,以雷雕的方式刻出書名, 紙板下用黑色美術紙為底,象徵這個充滿貧窮與暴力的貧民地區,似乎看不 見希望的地方,而書腰部分則用鮮亮的黃製造出對比與註目度,暗示著在黑 暗的地方也能有光明真理的指引,而在這裡,這道光就是雷夫老師。 有光明才有影子,在最黑暗的地方才能看見最溫暖的光芒。

| 0 3 5

Teach Like Your Hair’s On Fire

作者: 雷夫.艾斯奎

|裝 禎 設 計

Book Binding

【裝禎設計類】作品


036


|裝 禎 設 計 | 0 3 7


038


留下來的影像:洪裕正攝影集

出版社:人間出版社 規格:平裝 / 20 x 20 cm 封面選紙:棉絮紙

這是一本在我出生五年前的老書,當下只是不經意地翻閱,卻意外地發 現這批影像帶著一種旁觀者的疏離、有種孤獨的、冷冷的調性,卻又矛盾的 充滿了拍攝者的情緒和真摯的情感,翻閱文字後才知道這本攝影集是他的好 友們為他出版的紀念他的,而洪裕正先生早在民國 75 年因為一件車禍爭執 被暴徒圍毆而離開人世,那年的他才 29 歲。他的早逝讓我感到死亡時刻在 監視生命的陰影,就好像怒放的鮮花,在他最蓬勃的時候,也可能教風雨給 打落 ...... 我不甘心他的早逝,所以我為這本書賦予新的生命,等我回過神後,天光已 經微微發亮,窗外的街道因為颱風將至的徹夜暴雨變成了一片汪洋,我把原 書靜靜握在手上,像這麼咫尺的感覺,怎麼會是天涯啊?

| 0 3 9

Images Left Behind A Collection of Photographs.

作者: 洪裕正

|裝 禎 設 計

Book Binding

【裝禎設計類】作品


040


同時傳遞對人生的未果。《留下來的影像》是嚴肅的緬懷與懷念,我挑出一 生命,兒在一旁感傷的人們就像是出版這本攝影集的友人,我對封面的雛形 想像就已十分接近這幅照片的樣子。

| 0 4 1

幅火車飛逝而人們在旁離情依依的照片,當下就感覺像洪裕正先生已逝去的

|裝 禎 設 計

封面概念沒有太跳躍抽象的思考,唯一企圖僅在保留影像本身的感情,


042


口袋雜誌

規格:騎馬釘 / 14.5 x 21 cm 封面選紙:銅版紙

目前市面上各種類型的雜誌非常齊全,從財經、體育、時尚、料理、音 樂 ... 五花八門的類型,於是我們思考這個社會的人們到底還需要閱讀什麼? 因為看似什麼都有了,在不斷的討論中發現,的確看似所有主題都已有專門 的雜誌了。於是我們反向思考,究竟我們“還”想要看到什麼?正因為什麼主 題都有人做了,那“沒有主題”,總沒有人做了吧? 我們都住在台灣。我們都生活在這塊土地,共同創造這個時代,一起刻 畫新的未來。於是我們的創刊理念就是打造一本屬於台灣現代風格的雜誌, 內容涵蓋設計、音樂、美食、旅遊、電影。在這個主權模糊、政治腐敗而生 活艱辛的時代,我們提供各種享受生活的小點子,讓人們能在雜誌裡會心一 笑,或許找到下一次休假旅遊的好地方,或許找到今天晚上晚餐的新靈感, 或許找到房間佈置的新點子。

| 0 4 3

BolSillo Magazine.

|裝 禎 設 計

Book Binding

【裝禎設計類】作品


044


|裝 禎 設 計 | 0 4 5

「口袋」是我們賦予它的名字,象徵它輕盈、簡單、方便攜帶、無壓力的創 刊理念,在這個躁動不安的混亂時代,用一點點閒暇時間放鬆自己,閱讀口 袋雜誌的輕鬆小品,一起輕度沈澱。


046


0 4 7


048


Exhibition Image

【活動形象類】作品

三星公益兒童棒球營

活動時間: 2014/8 活動地點:台東新生國中 主辦單位:台灣三星公司

Samsung Hope for Children.

三星 Samsung 公益計劃在全世界各地都有活動,主旨在幫助弱勢兒童的

們能夠獲得接觸教育、輔導、領袖能力即拯救醫療協助的機會。

這件案子是三星公益計劃資助台東新生國中少棒隊的營隊活動隊服標誌

設計,這項公益計劃除了資助金錢、電腦、數位化產品之外,也舉辦了棒球 營隊,並且邀請了美國克里夫蘭印第安人隊的台灣球員——陳俊秀選手來當 客座教練,指導這群小朋友。美國職棒大聯盟是現今世界上的最高殿堂,也 是所有棒球選手的終極夢想,此次營隊的教練也是知名旅美選手,因此在營 隊標誌設計上,我使用較為美式的風格,考慮到希望能夠讓小球員在活動過 後仍然能喜歡這件公益計劃的衣服,在設計表現上我也用了較為可愛的表 情,與直白的元素符號,棒球場圖形、星芒 ... 等,較為活潑的形象作為這次 營隊的隊服。

| 0 4 9

教育。透過此公益計劃捐贈三星產品給偏鄉學校,並且舉辦活動營隊使孩子

|活 動 形 象


050


|活 動 形 象 | 0 5 1


052


《今日運逝》電影形象設計

上映時間: 2014/5~8 月 主辦單位:崑山視訊傳播系 上映地點:青春影展&光點臺北

我除了負責電影本身的拍攝之外,《今日運逝》這部電影的視覺設計也

是由我來製作。

電影本身是嚴肅而暴戾的,形象是沈重的,骨子是諷刺的,笑點是深藏

心中的。那我想,它的容貌,應該是黑色的。電影中透過大量粗話、廢墟、 毒品、擄人勒贖的畫面帶出鬼迷心竅的荒謬,帶有鐘孟宏導演的作品《停車》 的味道,但並沒有耍笨賣傻企圖賺取罐頭笑聲的鏡頭,那些令人失笑啞然, 那些令人啼笑皆非,都靜靜的在影像之後,緩緩流動在觀者的心中,不明說, 留下空間想像。因此在設計上配合主角年輕、有品味且事業上狠心且果決的 形象設計富有速度感與流動感標準字,“星座運勢”則以星空流動的圖像作為 代表。

| 0 5 3

Good Dooms Days.

|活 動 形 象

Exhibition Image

【活動形象類】作品


054


|活 動 形 象 | 0 5 5


056


資訊視覺化圖表海報展

展覽地點:創意媒體學院 1F 主辦單位:崑山視覺傳達系

資訊視覺化設計課的期末展覽,平時人們對於圖表的形式不外乎就是長

條圖、圓餅圖等幾種類型,對於圖表的美醜似乎也並不特別重視,總是用文 書軟體裡面預設的幾種,因此這們課的主旨就是要創造出除了易讀性、並且 清晰好理解的圖表之外,還帶有創意與美感的圖表海報。

這次展覽的形象設計是由我來主導,此次展覽的主旨就是在平時理性、

制式化的表格中創造出美感,帶出理性資訊之外的視覺美感與表格創意。因 此一開始我就以兼具理性(資訊)與感性(視覺美感)的方向來發想,並且 將此次展覽命名為「橫跨美感與理解力」的呈現。在圖表的使用上最常見的 就是圓餅圖與長條圖,我也將這兩種圖表的形象化為主要視覺元素,再融合 許多表格常見的數學符號,作為展覽的主形象。

| 0 5 7

Creative Chart Poster of Information Visualtion.

|活 動 形 象

展覽時間: 2013/5

Exhibition Image

【活動形象類】作品


058


|活 動 形 象 | 0 5 9


060


紙規表筆記組

販售時間: 2013/9 地點:創意媒體學院

紙規表是設計師身邊的好幫手,在印前管理這門課時,我們五位組員共

同設計了一份 A 規格的紙規海報去做獨立開版,使用 80 磅的銅版紙印粉紅 色的特別色,然後另外製作了騎馬釘的小筆記本,自己用網板印刷繪製封 面,和紙規表作為一個包裝的組合。

由於我們在送檔的時候,並沒有把色票帶到現場,只好從原定的特別色

PANTONE 812C 改成 PANTONE 806C。

| 0 6 1

Not Just a Notebook.

|活 動 形 象

Exhibition Image

【活動形象類】作品


062


|活 動 形 象 | 0 6 3


064


參展海報 : 歲月時日

展覽時間: 2013/11 展覽地點:創意媒體學院 1F 主辦單位:崑山視覺傳達系

人初生之時就像一塊璀璨的寶石,有著一顆純真的心靈,隨著時間流逝

我們日漸成長,純潔的心靈卻也隨著現實社會的權利鬥爭、貪婪、勾心鬥角 而慢慢崩碎毀壞,而那默默活在內心角落、那最珍貴的初衷,就是我們最初 的夢想。 夢想讓我們的在黑暗的社會現實惡鬥中,保有一絲自己最初的良善存在。

| 0 6 5

Time Flies.

|活 動 形 象

Exhibition Image

【活動形象類】作品


066


輕晨電同名專輯設計

輕晨電 Morning Call 是在 2011 年組成的樂團,有感於現代社會與樂團

界普遍沈浸在一片搖滾吶喊的衝撞熱血中,希望有一些不同的音樂讓耳朵選 擇,或許是一些輕輕的聲音,輕描淡寫地描述一些睡前或早晨醒來偷偷跑進 腦袋的小想法,偶爾卻因為沿路風景招搖而峰迴路轉。

正如輕晨電對自己的述說,他們的音樂帶有些許電子與後搖的味道,許

多歌曲在合成器手演奏旋律較多的狀況下,主唱反而不是主角,而是回歸到 音樂、旋律本質的美好。輕晨電的音樂其實是很舒服輕鬆的,極適合慵懶的 窩在沙發上閉上眼睛,腳輕輕地跟著打拍子。在他們另類並且帶有流行感與 前衛的曲風,在設計這張唱片上我使用大量繽紛鮮豔的幾何圖形,帶出他們 的前衛感,透過幾何試圖隱約建構出一個空間,能夠在這個橫衝直撞的吵雜 世界裡,一起輕度沈澱的空間。

| 0 6 7

Morning Call : CD cover.

|活 動 形 象

Exhibition Image

【活動形象類】作品


068


|活 動 形 象 | 0 6 9


070


|活 動 形 象 | 0 7 1


072


0 7 3


074

雜誌標準字設計

電影形象標準字設計

眷村餐館標準字設計

建築廣告標準字設計

系列小說標準字設計

系列小說標準字設計


臺北電影節字體設計 |標 誌 設 計 | 0 7 5

海安路商圈旅遊手冊字體設計

詩集封面字體設計


076


0 7 7


馬廣濟飲品包裝設計 078


【校外實習類】作品

校外實習經歷 School-Outside Practicum.

在公司學到許多寶貴的經驗,最大的收獲是,從「做漂亮的東西」進步到「為 才能使「設計」更好。 在實習期間,經歷了食品的包裝盒、工業公司的形象與網站,臺灣精品的型 錄設計。一開始為馬廣濟公司重新設計他們原有的產品包裝,也是第一次用 大量手繪的圖案來設計。為啟銓熱處理工業公司製作出國參加工業展覽時的 系列海報,我對於工業、電機這類的設計從未接觸過,非常的不了解,一開 始的設計圖照著自己的喜好而畫的很「文學」,與科技、工業是完全不合襯 的走向,很莫名其妙地在電機海報上展現感性,經提醒過後才恍然大悟,不 是什麼設計都做得漂亮就好,還要考慮案子的需求與性質去做合適的設計。

| 0 7 9

設計而思考」,不再只是追求表面的美感,開始為每一件工作思考究竟如何

|校 外 實 習

我用大二的暑假申請校外實習,雖然僅只有短短兩個月的上班時間,但


080


|校 外 實 習 | 0 8 1

協鋐機電多媒體網頁設計


082


|校 外 實 習 | 0 8 3

協鋐機電多媒體網頁設計


084


|校 外 實 習 | 0 8 5

臺灣精品型錄設計


086


|校 外 實 習 | 0 8 7

臺灣精品型錄設計


088


|活 動 形 象 | 0 8 9


On the road

旅人 觀察

J a p a n , Tokyo

日本 東京

東京流浪 攝影的啟發

為了旅行而旅行, 前進就是最棒的事。 For my part, I travel not to go anywhere,but to go. I travel for travel’s sake.The great affair is to move. RobertLouis Stevenson

090


0 9 1


On the road

旅人 觀察

J a p a n , Tokyo

日本 東京

因為喜歡旅行所以接觸攝影, 因為愛上攝影所以更喜歡旅行。

和大多數人接觸攝影的動機一樣,我也是想為自己的旅行留下記錄而開

始接觸相機。出國前不久跟爸爸借了臺單眼就往機場出發,雖然肩上掛著單 眼,但那時的我其實對於光圈、快門、ISO 等攝影基礎完全不懂,當然也完 全不會操作,只知道開機跟快門的按鈕,七天的旅程中我都是用 P( 自動 ) 模 式在拍攝。或許是身為一個設計系學生的天性 (?) 使然,儘管操作不熟悉但 仍然很努力的想要拍下眼前珍貴壯麗的異國風情,對我來說,那時一直試著 拍出好看的照片,目的只是單純地作為我自身曾經「存在」於東京的證明吧。 而等我意識過來的時候,攝影已經融入我的生活了。

092


0 9 3

SONY R-1 / ISO 800 / 1/30


On the road

旅人 觀察

J a p a n , Tokyo

日本 東京

平日的淺草寺商圈仍然人滿為患, 有趣的是,多數都是外國觀光客,甚至比日本人還多。

094

SONY R-1 / ISO 160 / 1/400


0 9 5

SONY R-1 / ISO 160 / 1/320


On the road

旅人 觀察

J a p a n , Tokyo

日本 東京

接近午夜的 JR 地鐵站仍然擁擠,貌似多數是剛下班的日本人, 大家臉上都帶著一絲疲憊的神情,站滿人的車廂異常的沉靜。

096

SONY R-1 / ISO 800 / 1/30


0 9 7

SONY R-1 / ISO 400 / 1/30


On the road

旅人 觀察

J a p a n , Tokyo

日本 東京

突然昏倒的路人與他的朋友, 僅僅在一個紅綠燈號轉換的片刻, 騎著腳踏車的警察先生已匆匆趕到。 098


0 9 9


On the road

旅人 觀察

J a p a n , Tokyo

日本 東京

早上八點,西裝筆挺的人們魚貫從地鐵不斷的湧出, 每個人看起來都很像。

100

SONY R-1 / ISO 400 / 1/250


1 0 1

SONY R-1 / ISO 400 / 1/250


On the road

旅人 觀察

J a p a n , Tokyo

日本 東京

位在東京車站的皇居御苑週邊, 近乎一塵不染的幽靜環境與壯闊古堡, 園區幾乎無任何現代化的跡象, 仍然維持著一百多年前的氣息。 102

SONY R-1 / ISO 400 / 1/30


1 0 3


On the road

旅人 觀察

J a p a n , Tokyo

日本 東京

SONY R-1 / ISO 400 / 1/250

104


1 0 5


On the road

旅人 觀察

J a p a n , Tokyo

日本 東京

旅行就是離家遠行, 途中所發生的事。

在旅行中隨時會有新鮮或有趣的事物正在發生並等著你去發掘、記錄,

這也是旅行中最有趣的地方。 我不介意在旅途中迷路,因為我知道有很多願意幫助你的好心路人。 我不介意在旅行中掉錢,因為我從此記得小心謹慎。 我不介意在旅行中生病,因為我從此學會如何照顧自己。

我想,旅行就像一次短期的密集修行,透過不斷地觀察、思考和拍攝的

反覆動作,旅人的視野變得更加廣闊,在某種程度上作品也會變得更有深 度。當旅程中經歷的困境越多,越懂得如何與自己相處。於是旅人就把旅行 當作一種練習,學著笑看人生中的任何困境,然後發現沒有什麼難關是過不 了的,因為你很有智慧。 SONY R-1 / ISO 100 / 1/100

106

SONY R-1 / ISO 200 / 1/250


1 0 7


On the road

旅人 觀察

美 國 迷 走 4 0 天

USA, NewYork

美國 紐約

文化與種族 的衝突與幻滅 紐約—紐澤西—華盛頓—費城—美加邊境

118 108


1 0 9


On the road

旅人 觀察

USA, NewYork

美國 紐約

走出自己的象牙塔之後, 所發現的,並不是美好的事物。

在美國的台灣新銳攝影師樊為聖,在網路發表大量在紐約的攝影作品,

初探攝影的我受到了他許多的啟發;而好萊塢電影工業的發達與全球化,也 令人們心中對於那自由的夢想國度有著一份憧憬與好奇。不久後我用半年的 工資換了張直飛紐約的機票,投靠那遠在一萬三千公里外的阿姨,開啓了 四十天的美國夢。

經過十六小時的漫長飛行,抵達紐約時已是當地凌晨一點,我是當天最

後一架班機,冷清的機場只剩少數海關人員等待我們入關。排隊時就聽見美 國海關在大聲抱怨咒罵,大意是指這班中國來的班機害他必須加班;而在我 前面的老婦人因為聽太懂英文而緊張地反覆確認手中的紙條,即被白人海 關粗暴地抓住手掌往指紋記錄面板狠狠撞下,一面被以英文咒罵「聽不懂人 話」,當時那位婆婆那驚恐而無助的表情,我想這一生永遠都不會忘記。 EOS 7D / ISO 200 / 1/20

110

EOS 7D / ISO 200 / 1/100


1 1 1


On the road

旅人 觀察

USA, NewYork

美國 紐約

每個觀看影像的動作裡, 都有對意義的期望。

在美國的四十天旅程中,和美國的家人行經了紐約、紐澤西、費城、華

盛頓至美加邊境的尼加拉瓜瀑布。第一次來到歐美國家的興奮以及內心對於 世界知名強國的莫名憧憬,在這一個多月的旅程中著實的令我夢碎。

令我感到最深刻的是那毫不掩飾的惡意的種族歧視,在這樣的先進城市

中竟然屢次遭到無禮的對待,從機場海關到百貨專櫃至路邊小吃,雖不至於 每天但仍經常發生,起初以為是當地風土民情就是如此,不像台灣服務業熱 情微笑介紹或日本的哈腰鞠躬,但當遇到在我身旁的白人家人,他們卻馬上 換了一種矯揉造作的熱情態度。而或許是在當地感受到許多不友善與自己的 美麗幻想破滅,我在無意識中把快門關注在紐約骯髒的市容、數量驚人的流 浪漢與令人瞠目結舌的種族隔閡。(例如在餐廳永遠是黑人、白人、黃種人 各一桌,參觀華爾街清一色西裝筆挺的白人,與門口站崗的黑人警衛 ... 等 等。) 112

EOS 7D / ISO 100 / 1/1000


1 1 3

123


On the road

旅人 觀察

USA, NewYork

美國 紐約

這裡充滿了各種年代的水泥叢林與各品牌的高級轎跑車, 而在那些壯麗的建築之下,卻充滿著數量驚人的流浪漢。

114

EOS 7D / ISO 100 / 1/1250


1 1 5

EOS 7D / ISO 400 / 1/200


On the road

旅人 觀察

USA, NewYork

美國 紐約

這裡和臺北一樣的擁擠匆忙, 卻有遠比臺北更骯髒的市容與更無禮的交流。

116

EOS 7D / ISO 100 / 1/1250


1 1 7

EOS 7D / ISO 400 / 1/200


On the road

旅人 觀察

USA, NewYork

美國 紐約

這個繁華的城市令全世界人們趨之若鶩, 但身在這裡的人們,似乎許多並不這麼覺得。

118

EOS 7D / ISO 100 / 1/1250


1 1 9

EOS 7D / ISO 400 / 1/200


On the road

旅人 觀察

USA, NewYork

美國 紐約

這場由黑田博樹主投的比賽,鈴木一朗 敲出致勝安打的瞬間,全場美國人歡聲雷動。 130 120


1 2 1


On the road

旅人 觀察

USA, NewYork

美國 紐約

在可容納四萬人的洋基棒球場, 所有的售票員、速食店員、啤酒小販,清一色都是黑人。

122

EOS 7D / ISO 100 / 1/1250


1 2 3

EOS 7D / ISO 400 / 1/200


On the road

旅人 觀察

USA, NewYork

美國 紐約 134 126 124


1 2 5

133


126


1 2 7


Film photograph

電影 劇照

USA, NewYork Tainan, Kaohsiung

美南 台 國 高 紐雄 約

“劇照向來是一部電影的傳記和副產品, 它揭開著拍片的秘辛和心聲。”

138 126 128

《今日運逝》在僅有 12 度低溫

這是我學習攝影之後,第一個

的 一 月 清 晨 拍 板 開 鏡, 聽 說 多 數 劇

和 攝 影 相 關 的 案 子, 因 為 局 促 不 安

組工作人員前一晚才從台中租借電

所 以 戰 戰 兢 兢, 非 常 焦 慮 的 在 五 天

影 器 材, 開 著 製 片 廠 的 小 發 財 車,

拍攝期內按了將近一萬多次的快

載滿設備漏夜開車南下回來開鏡上

門。 在 電 影 前 製 準 備 時, 劇 組 就 對

工。 在 清 晨 五 點 這 種 時 間 開 工 第 一

我 的 照 片 非 常 肯 定, 促 使 我 反 常 的

場 在 豪 宅 裡 拍 攝 平 靜 對 話 的 戲, 大

大 量 按 快 門, 我 想 當 時 是 為 了 紓 解

家都顯得有些疲憊。

大家對我的期待而產生的焦慮吧。

EOS 5D III / ISO 1000 / 1/200


1 2 9


Film photograph

電影 劇照

USA, NewYork Tainan, Kaohsiung

美南 台 國 高 紐雄 約

攝影,在本質上, 即是暴力的。 「攝影乃現實之瞬間切片的去脈絡特

性,它粗暴地以一個挑選的瞬間,切

閱讀攝影評論下手,再以導演的角度

斷並且遮蓋所有其它的時間、空間、

去思考與推論這個故事的中心思想,

和延續的意義,進行了不僅是視覺上

將心思開始憑著劇情的發展隨著演員

的、更是意義上的暴力與壟斷。」

轉換心境,既然相片所展演出的現實

於是我轉而從研讀劇本與廣泛的

必然隱藏多於暴露,我試著隨著劇情

在拍攝期間,我不斷苦思與摸索

拍攝,並且把目的放在劇照的敘事,

如何清楚傳達出這部電影的精髓,而

希望透過「靜」的劇照來詮釋「動」

不是只是追求眼球刺激的照片,在觀

的電影,能令觀看這組劇照的觀者能

賞電影之前,透過劇照能夠清楚明確

夠有所理解。

的預覽這部電影的訴求與風格。 140 126 130

EOS 5D III / ISO 1000 / 1/200


1 3 1


Film photograph

電影 劇照

USA, NewYork Tainan, Kaohsiung

美南 台 國 高 紐雄 約

EOS 5D III / ISO 3200 / 1/100

142 126 132


1 3 3


Film photograph

電影 劇照

USA, NewYork Tainan, Kaohsiung

美南 台 國 高 紐雄 約

殺青戲在高雄港邊的廢棄貨櫃工廠, 我們在數百個貨櫃堆疊而成的鐵製大樓之間,彷彿被隔絕在另一個世界。 144 126 134

EOS 5D III / ISO 200 / 1/100


1 3 5


Film photograph

電影 劇照

USA, NewYork Tainan, Kaohsiung

美南 台 國 高 紐雄 約

EOS 5D III / ISO 100 / 1/50

148 126 136


1 3 7


Film photograph

電影 劇照

Taipei, SHU

臺北 世新

綁架 生理與精神的折磨, 意志力支配體能極限的突破。

《今日運逝》拍攝期間曾經待

身僵的不像話,在極度的疲憊與寒

在 片 場 連 續 工 作 35 個 小 時, 也 在

冷 交 互 摧 殘 之 下, 我 變 得 難 以 思

寒流來襲僅有十度的夜晚在海邊吹

考攝影,且無法專心地關注演員情

海風站到天亮,而世新廣電的畢製

緒,在拍攝期間拼命的要想辦法克

電影《綁架》也不遑多讓。

服生理上的痛苦,導致專注力嚴重 不足。所幸最終意志力還是克服了

對當時的臺北唯一個印象就是

冷,總是寒風刺骨的刮著。有一場

生理不適應,在拍攝的第二天開始 漸漸找到思考與痛苦共存的訣竅。

半夜的戲,氣溫只剩下個位數,全 150 138

EOS 5D III / ISO 1000 / 1/200


1 3 9


Film photograph

電影 劇照

Taipei, SHU

臺北 世新

EOS 5D III / ISO 100 / 1/100

152 140


1 4 1


Film photograph

電影 劇照

Taipei, SHU

臺北 世新

EOS 5D III / ISO 1000 / 1/200

156 142


1 4 3


F ai lcm hotograph i n gp myself

電 初影 探 劇 攝照 影

Taipei, SHU

臺北 世新

EOS 5D III / ISO 200 / 1/200

158 126 144


1 4 5


Film photograph

電影 劇照

Tainan, KSU

臺南 崑山

160 146

島 天 嶼 光


1 4 7


Film photograph

電影 劇照

我在崑山, 迎接島嶼天光。

Tainan, KSU

臺南 崑山

太陽花學運,喚起台灣學生群起捍衛民主的意識,學運的代表歌曲「島

嶼天光」,一時之間許多大學發起校園百人大合唱,我們也拍攝一部屬於崑 山的島嶼天光,就像聶永真設計紐約時報文宣上面意味著,「沒有人民的共 同參與, 黑暗之後的早晨還有什麼值得期待?沒有完整的民主價值存在, 明天我們還能期待甚麼?」

而照片記錄與提醒的,是時間跟歲月的消逝與「曾經」的證明,我們在

這世上的幾十年,或許只為短暫的一刻而活,雖然只能像花火般綻放一剎那 的燦爛和輝煌,但那一眼瞬間足夠讓我們回味一輩子,對於台灣在國際情勢 與政治,我們這些渺小的學生似乎使不上力,但為了自由與理想,我們站出 來發出一點微薄的聲音證明我們的曾經存在。 想起曾經讀到一段令人莞爾的文字,作者告訴朋友他的旅行觀: 我永遠會說的,發自肺腑的,希望一個人遵從自己內心地生活,不要被價值 觀習俗所束縛。他們說:操,我不想嗎?你以為都像你似的自由?我說,操! 这个世界巨你媽的美好,但我的自由不是白來的。 148

--- 摘自《這個世界啊,隨它去吧》


1 4 9

EOS 5D III / ISO 200 / 1/100


Film photograph

電影 劇照

Tainan, KSU

臺南 崑山

EOS 5D III / ISO 200 / 1/100

164 150


1 5 1


Film photograph

電影 劇照

Chiayi, WAKE UP

嘉義 酒廠

Wake Up 覺醒音樂季 言論自由日演唱會

對於現場表演的攝影工作,我一

直在思考究竟它除了忠實呈現舞台上 的「紀實」之外,我還能夠傳達什麼?

相對於拍攝電影劇照的案子有明

顯的故事架構與中心思想,我能透過 攝影去捕捉一部電影綿密的各種情 緒,因它都是有目的性的;但反之這 類現場表演我除了儘量追求視覺上的 構圖美感與平衡,試著想找出不一樣 的表現手法以外,但現階段的我,對 於現場表演照片的靈魂,似乎還是停 留在「複製現實」的片面淺白。 152

EOS 5D III / ISO 200 / 1/100


1 5 3

133


Film photograph

電影 劇照

Chiayi, WAKE UP

嘉義 酒廠

就算最後我們都要寫簡體字, 就算我們只會得到虛假的歷史, 站出來跟躲起來的差別在於, 至少你不會後悔,你沒有反抗過。 170 154

EOS 5D III / ISO 1000 / 1/100


1 5 5


Film photograph

電影 劇照

Chiayi, WAKE UP

嘉義 酒廠

EOS 5D III / ISO 200 / 1/100

156


1 5 7


Film photograph

電影 劇照

Kaohsiung

院子劇場

電 母

舞 台 劇

在大部份的日子裡, 我們習慣把自己誤會成一個好人。 雷公只會懲罰壞人。 可是,誰不是壞人?

原以為《電母》是重提神話傳說之作,但末路小花

將這個故事以直搗人物內心的纖細角度來詮釋,由故事 中婆媳各自的獨角戲來帶出大哉問——究竟何謂絕對的 善或惡?是非對錯是不是都因為先有了預設立場而武斷 的評論?

現場光線昏暗,雖然對於拍攝是一大挑戰,但在我

思考如何詮釋那細膩的獨角戲之中對於「立場」的糾結 與為了求生存(媳婦最後以身體向村長換取糧食)而產 生善惡道德觀的「矛盾」時,轉念一想,不如利用現場 光不足而延遲快門速度,創造出多個殘影動態,借由不 穩定的流動照片來隱喻在時代的大環境下求生存而無可 奈何的妥協。畢竟悲劇的是時代本身,但對或錯都只是 個人選擇。 158

EOS 5D III / ISO 1000 / 1/10


1 5 9


Film photograph

電影 劇照

Kaohsiung

院子劇場

EOS 5D III / ISO 800 / 4"

160


1 6 1

EOS 5D III / ISO 1600 / 1/10


Film photograph

電影 劇照

Kaohsiung

院子劇場

180 162

EOS 5D III / ISO 1600 / 1/60


1 6 3


「人生最大的風險不在於失敗,而是過著舒適卻平庸的生活。」 -Timothy Ferriss

164


1 6 5


166


1 6 7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