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報導2017年2月號422期

Page 1

科學月刊姊妹刊物

SciTech Reports

創刊於1982年

1

每月15號出刊

科技報導 422 S c i Te c h

Reports

2017.2月號

scitechreports.blogspot.tw

走訪高職科大,探技職教育現況--4 臺灣能源轉型之重要立法--8 臺大「論文造假」流行後的省思--11 1月13日臺大學術倫理調查結果記者會問答實況記錄--14 臺大進行了什麼樣的造假調查――專訪張智芬教授--19 不當之研究行為該如何調查?--21

糖尿病晶片檢測系統 更快速且精準 科技部,〈糖化血色素適體在糖尿病檢測的應用〉,2017年1月17日。

糖尿病(diabetes)是一種代謝性疾

研究團隊結合醫療與工程,研發出微

病,占臺灣10大死因之一,若疏忽血糖

流體生醫晶片技術,檢測受測者體內的

控制,嚴重時會導致視網膜疾病以及相

糖化血色素。此研究首先在微流體晶片

關的其他眼部疾病、腎衰竭引起的尿毒

上進行自動化快速篩選分別對糖化血色

症、血管與神經病變以及非創傷性的手

素及血色素(Hb)具有高專一性與高親

足截肢,是不可忽視的慢性疾病。

和力的核酸適體。用先前已篩選出的2組

而現今,糖尿病的常見檢測為血漿內 血糖量測,但隨著進食多寡與時間和個

適體成功地在微流體晶片上進行自動化 糖化血色素檢測。

體生理差異,容易導致結果的誤判與差

微流體晶片尺寸僅為5.3公分x4.3公

異。因此現以糖化血色素(HbA1c)取

分,可自動化利用調控液體傳導而進行

代,而傳統以抽血方式及大型糖化血色

高專一性適體分別抓取血漿中糖化血色

素分析儀(高效能液相層析儀)來進行

素與血色素,再經由微型混合與清洗過

檢測糖化血色素,需耗時至少120 分鐘,

程以減少干擾。最後會再利用有螢光物

並且病人必須至有遺棄的大型醫院進行

質標定的高專一性適體與反應物結合多

檢測,耗時又不方便。

寡,測量其螢光強度,藉由螢光數值換

科學月刊2月號【錄音工程】上市! 當期介紹請見24版

《科技報導》稿約 本刊為科技新聞刊物,除了提供當月重要的 學界、政策、產 業訊息外,並有學者專家針

有鑒於此,由清華大學動力機械工程

算出血漿中糖化血色素在血色素中所佔

學系李國賓教授與成功大學醫學檢驗生

的比例。也因為此儀器的全自動化,可

事發表評論或提供專業意見。竭誠歡迎關心

物技術學系謝淑珠教授及清華大學光電

大幅降低因人為干擾的誤差,時間也縮

臺灣科技發展的您,就上述方向踴躍投稿。

工程研究所李明昌教授共同研發出糖化

短為30分鐘,讓醫生能透過此數據精準

寫作時請依照稿約:

血色素適體(aptamer)的糖尿病檢測方

評估糖尿病病情與作為醫師用藥依據。

一、 避免學術專業論文寫作格式。

法,不只檢測時間縮短,更不需要舟車 勞頓至大醫院檢查。 適體又稱為人工抗體,可與特定目標

由於此檢測的優點在於不需要大型儀 器進行量測,因此未來的晶片檢測儀將 可能與一般診所進行合作,希望能在診

分子進行結合的寡核酸序列。與目前常

所、小型醫院、安養院及老人中心等需

用的抗體相較,適體具有可快速化學合

要監測血糖的機構採用,而糖尿病患者

成、高穩定性、高親和力與價格低的優

也能以此做為居家自我檢測的工具。了

勢。此研究也是透過應用了2條適體取代

能及時的知曉自身身體情況外,快速的

傳統三明治式抗體方法,能更快速辨識

檢驗也能夠在結果快速出爐後提供醫生

糖化血色素,能大大減少檢測的時間和

進行醫療並開立處方。

經濟成本。

對科技(含醫療)政策、教育、產業相關的時

二、 字數盡量在 2000至 5000 字內,可附相 關圖或表至多5張。

三、 請遵守著作權法,如有著作權爭議(包 括圖片),由作者自行負責。一經投稿, 即視同授權刊載。 四、 稿件刊出後 將致 贈當期刊物一本及 薄 (稿酬將於刊出當月月底寄發,由第一 作者代表簽收)。 稿件請寄至 scimonth@gmail.com,註明

真實姓名、聯絡方式、服務機關或就讀學校, 並請於信件主旨中標示「科技報導投稿」。


產官學研

中華民國一○六年二月十五日

科技報導

2

人工智慧系統 預測心臟衰弱與存活率 Timothy J. W. Dawes et al., Machine Learning of Threedimensional Right Ventricular Motion Enables Outcome Prediction in Pulmonary Hypertension: A Cardiac MR Imaging Study, Radiology, 2017.

【本刊訊】「肺動脈高血壓」是因肺

心臟功能耗時測量來進行判斷,此方法判

的治療方式。而透過此3D虛擬心臟所預測

動脈壓力過高,導致心臟必須運用更多壓

斷的準確度低。有鑑於此,英國倫敦帝國

的診斷準確率為80%,相較於傳統方法判

力,才能將血液送出,而當肺動脈壓力越

學院(Imperial College London)透過人工

斷的成功率60%還高。而此項技術的研究

來越高,對於心臟的負荷就會越來越重,

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開發出一

成果也發表在《放射學》(Radiology)期

最後可能造成右心室肥大並且隨著時間造

套能識別心臟衰弱與患者的生存率,且比

刊中。

成漸進性損傷最後造成衰竭,甚至死亡。

當前傳統的方法更快和更準確。

研究人員也認為,這項技術不僅能夠

在英國,有7000人飽受肺動脈高血壓影響

這項科技使用了帝國學院內的250名患

提供肺動脈高壓患者的病況預測,未來

並且有高達三分之一的病患在診斷後的5

者的歷史數據,分析了每個患者的心臟跳

更可能作為其他類型的心臟病患者,用

年內會死亡。

動時的磁共振成像(MRI)影像,在每拍

於預測其他心臟病患者的情況,來補充

而現今肺動脈高血壓的治療為藥物治療

跳動期間觀察心臟的30000個不同位點,

醫生的醫學診斷結果,目標是希望能夠

(血管舒張劑、抗凝血劑等),讓血液更

建立出了一顆3D虛擬心臟,並將患者多

有更精準的預測且良好的治療,讓患者

容易流過肺部或透過肺移植等治療方式。

年來的心臟診療數據與此虛擬心臟數據結

能夠存活更久。

在治療之前,此疾病需進行檢查,並判斷

合,就能預測患者的心臟情況與患者的存

患者目前的病況發展為何,以選擇最適當

活率。

此團隊的下一步的計畫則是想將此軟體 運用在不同醫院內的患者,進行更多的測

的治療方法。反之,若沒有慎選,在無法

由於此系統透過計算能在幾秒鐘內執行

試與修正,最終目標希望能將此軟體改良

對症下藥的情況下,則會造成患者的心臟

分析,且在沒有人為的干預情況下同時分

得更準確,並提供患者更精確的治療,讓

衰竭甚至死亡。

析了圖像、血液與其他檢查的數據。可以

患者能夠及時的對症下藥,免於最終進行

及時幫助醫生在正確的時間提供患者正確

肺部移植。

然而當前的醫生只能藉由手動測量患者


產官學研

中華民國一○六年二月十五日

SciTech Reports

3

同步輻射中心發現恐龍化石年代最久遠膠原蛋白 國家同步輻射中心,〈科學新發現! 天然防腐劑保存恐龍膠原蛋白達1.95億年〉,2017年2月7日。

【本刊訊】由國家同步輻射研究中心李

近年來越來越多證據顯示,在某些特定條件

鐵黏結層是由赤鐵礦微粒聚晶組成,主要成

耀昌等人組成的研究團隊,利用國家同步

下,膠原蛋白等有機物質可能在化石裡保存

份為血紅素及其他含鐵蛋白分解後的產物,

輻射研究中心的加速器光源,在1.95億年

數億年。

其中鐵離子扮演抗氧化劑的角色,降低膠原 蛋白被分解的機率。

前雲南祿豐龍肋骨化石的微血管通道中,

李耀昌表示,利用加速器光源進行非破

發現完整的膠原蛋白及赤鐵礦微粒聚晶

壞性檢測,呈現膠原蛋白在化石中的原始樣

李耀昌表示,DNA非常脆弱,經過數億

(Hematite),這是目前已知保存完整的膠

貌,也了解膠原蛋白週圍環境的影響因子,

仍然存在的機會微乎其微。但即使未能取

原蛋白中,年代最久遠的。

有助解開膠原蛋白保存1.95億年的關鍵。

得恐龍DNA,未來若進一步將膠原蛋白作

和過去科學家將恐龍骨頭溶解後再萃取

在此研究中發現,祿豐龍的膠原蛋白被

「蛋白質序列解析」,並比對現生生物中的

出膠原蛋白的破壞性檢測不同,此研究使

「赤鐵黏結層(Hematite Cementation)」緊

恐龍近親,例如:鳥類、鱷魚等,將有助科

用10微米高解析度「同步輻射紅外光譜顯微

密包覆著,功能類似食品的防腐抗菌包裝,

學家瞭解恐龍的生理機制,可望揭開恐龍

術(IMS)」在厚度約30微米的化石試片,

能保護膠原蛋白不被細菌等外來物分解。赤

起源及演化之謎。

進行非破壞式二維空間掃描, 並比對「分子指紋(Molecular Fingerprint)」後,證實在祿豐 龍肋骨化石的微血管通道中發現 第一型膠原蛋白,而第一型膠原 蛋白為血管壁的主要成份。 傳統古生物學家認為,化石 內只會留下骨頭等礦物質,有 機物質在石化過程中會消失。

創刊於公元1982年1月 中華郵政北台字第1461號 執照登記為第一類新聞紙 行政院新聞局登記局版台誌字第3034號 訂 閱:全年12期1000元 劃 撥:0018482-3 科學月刊社 主 辦:台北市科學出版事業基金會 出 版 者:科技報導雜誌社 發 行 人:張之傑 總 編 輯:蔡孟利 副總編輯:林翰佐 林宮玄 編輯委員:王文竹 王伯昌 江建勳 曲建仲 李志昌 李武炎 周鑑恆 林秀玉 林宮玄 林翰佐 金升光 門立中 邱韻如 紀延平 黃向文 范賢娟 倪簡白 高憲章 張大釗 陳妙嫻 陳彥榮 陳鎮東 單維彰 景鴻鑫 曾耀寰 程一駿 程樹德 楊正澤 葉李華 葉偉文 廖達珊 管永恕 劉宗平 鄭宇君 鄭運鴻 韓德生 蘇逸平 主 編:文詠萱 編 輯:李依庭 美 編:王韻青 楊翔伊 業務經理:李金穗 行銷企劃:王弘奕 社 址: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125號 11樓之4 電 話:(02)2363-4910 傳 真:(02)2363-5999 E - m a i l: scimonth @ gmail.com 印 刷:赫偉有限公司 《本刊長期徵稿,請見頭版稿約》


焦點話題

中華民國一○六年二月十五日

科技報導

4

走訪高職科大,探技職教育現況 林曉慧/現任公共電視新聞部採訪組記者,主跑教育與體育,尤其教育達十多年,歷經九 任教育部長,熟悉教育政策與校園情況

親自動手做、務實致用,是技職教育最 重要的精神,也是最重要的特色,而技職 教育培養的無數技術人才,在不同時期, 推了臺灣經濟一把,不過民國84年之後, 臺灣推動新一波教育改革,技職專科紛紛 升格科技大學,偏重學科、荒廢實作,而 高職(技術性高中)被弱化,升學進路更 為暢通,加上社會氛圍影響,逐漸走向升 學導向,教育部統計,103年高職生升學比 率已達86.6%,技職教育曾被批評走歪了20 年!如何找回技職教育價值,政府102年推 動為期五年、總經費兩百億的第二期技職 再造計畫;103年年底,研議近30年的技術 及職業教育法三讀通過,而教育部規劃107 年開始將再投入百億,推動第三期技職再 造計畫。技職教育走到現在情況如何,有 哪些價值被找回?現場又有多少改變呢? 本文主要從高職端與升學進路一窺究竟。

校園實作狀況 11月上旬周二下午,彰化秀水高工的學 生們一如往常學習,川庭中庭,女教官示 範如何安全打靶,教學大樓各教室,老師 們教著國文、英文一般學科,上課時的校 園其實頗安靜,唯獨實習工場內的機組持 續運轉,發出轟隆轟隆的聲響,靠近時要 講話,得放大音量。在這裡,傳統銑床、 進階的CNC銑床、全靠面板控制的加工 機,都由機械加工科1~3年級的學生操做。 走廊上也很熱鬧,代表學校準備去日本, 參加一年一度史特林引擎比賽的學生們, 忙著測試,希望熱帳冷縮原理奏效,輪軸 被驅動往前進。 「做好史特林引擎要2~3周時間,加熱

彰化秀水高工機械加工科於校內實習工場實作。(林曉慧攝影)

上媽媽也支持就唸了,更重要的是,未來

教合作班至少有30年歷史,順德工業公司

工作應比較好找。

就是長期合作的廠商。

學校與業界合作

建教合作對我們最大的優點,是這麼

實習工場再往裡走,是另一群機械科建 教班的學生們操作全自動的加工機。秀水 高工建教班採輪調式,也就是三個月在學 校、三個月去合作廠商。二年級的劉同學 說,當初選建教班就是因為學校有和廠商 合作,可以學到業界東西。而一年級進來 時,沒想到操作機台那麼危險:「以為機 械嘛,不就按個鈕什麼都不必做,學了學 才知道確實,自動式的確是只要按鈕,但 若沒傳統手動操做的基礎,也不會知道怎 麼操做!」 同時間,建教班另一批學生則合作廠 商操做機台,不同的是,這裡有師傅或領 班一對一指導。二年級的林同學說:「學

多年來幫我們培養,可以認同我們公 司文化的同仁。――順德工業公司人資 處長楊玉玫 楊處長說,公司的核心技術是模具,模 具是需要時間去札根,更重要的是,模具 其實是工藝產品。在日本,都要有1、20 年以上經驗的老師傅才有辦法加工出一個 模具,楊玉玫語重心長的說,每年和秀工 合作十名學生,輪調過來時,期望以師徒 制栽培技術,也讓學生受到關注,三年下 來,學生才會有意願留下來,這麼多年下 來,每年約有6個願意留下來,建教生留用 率6成,算是很高。 彰化秀水高工校長曾錦章指出,民國

校跟這邊學的都不一樣的東西,學校學的

90年高中職多元入學實施後,秀工高三

解說的,是實用技能班機械科模具組三年

是車床,這邊是打程式,且程式又都不

畢業生,平均有近5成升學,4成就業,

級的賴同學。因為去年代表學校去日本比

一樣。所以要問領班,不然打錯就弄錯

就業導向高的實用技能班與建教班,就

賽,這次是將自身經驗傳授給學弟們。被

了。」

業力落在60%上下。這個數字若和全國相

管太細會失敗。」手拿著引擎興奮的向我

問起當初怎麼會唸高職,而且還是實用技

中部地區是臺灣械工業重點發展的地

比,高出不少。教育部統計,高職生就

能班,他說國中時因為老師提過高職銑床

方,位於彰化的秀水高工,北有臺中工業

業率:民國96年14.7%,接著持續下降;

課程(國中技藝班),對技術產興趣,加

區南有福興工業區、東有南崗工業區,建

民國100年11.0%;民國101和102年略為回


焦點話題

中華民國一○六年二月十五日

SciTech Reports

5

學生操作全自動加工機。(林曉慧攝影)

是73.94與65.11%。但用途還是利於升學, 如果當上國手,更能以技優保送進入國立 科技大學。 學生拿著史特林引擎解說。(林曉慧攝影)

全教總政策部主任張文昌,是松山家商 升到12.6%;民國103年時創下新低,只

精進了,產業特性不一樣了,所謂的黑

資訊處理科的老師,他直言,目前大部分企

有8.2%。反倒是升學率逐年攀升,民國

手,勞力密集已然改變,就以工作環境來

業用人還是以學歷做為主要門檻,期待學生

96年76.5%,民國103年達到最高峰,來到

說,全為冷氣廠房,也不是家長所想還是

就業,證照應成為依據,也就是國家建立證

86.6%。

在廠房內揮汗作業。」

照制度,即使他有一個比較高的學歷,不見 得會比一個拿到某一個項目的甲級證照的學

建教生的留用率6成上下,一般生幾乎 升學,每年招募新人很吃力,以105年上 半年來說,只補了1、2個人進來,機工

為何不直接就業?因為學歷重要啊。

生更有機會取得更高的待遇跟更多的工作機

――高職建教班李同學

會 ,專業技術才有可能養成。

處長張宏志感嘆,「現在應徵已經都找

比起大家都有證照,至少大學證書是

就以技能檢定在勞動部,但高職職業

不到本科系人才,偏離主題太遠了,應

進 入 職 場 的 門 票 。 ――高 職 建 教 班 劉

類科專業實習科目所學的內容,幾乎無法

徵到的通常是餐飲科、資料處理科的,

同學

對應,這個問題存在多年,依舊無解。於 是在校園,學生為了考證照,拚命練習,

但學生進來這塊很辛苦,業者也得再花 時間從頭教起。」

企業進用人力仍以學歷為門檻

反倒是該動手做的實習,卻有可能打混過 去。而學歷膨風、有學歷沒能力、沒相對

人資處長楊玉玫進一步指出,家長對

已具備基礎技術實力,繼續升學仍舊是

這行業的認知,也是找不到人的另一個原

多數學生的想望,更弔詭的是,平均每位

因。「面試過程裡,就算有本科系孩子,

高職畢業生手上都有兩張丙級證照,少數

民國92~101年,高職餐旅群科人數從

二分之一的人會因為家人認為這行業太辛

還會拿到甲級,按教育部統計,工業類與

7000多人增加到2萬多人,以民國105年全

苦、環境不好,但事實上,臺灣傳統產業

商業類,檢定合格率逐年攀升,104年分別

國四技二專統測來說,12萬多人報考,報

應的能力,在餐飲服務科系也是如此。


中華民國一○六年二月十五日

焦點話題

科技報導

6

名餐旅有2萬4千多人,去年5月,我在北市

餐飲某集團,擔任人力招募與教育訓練的

以秀水高工來說,參與計畫的學生畢

大安高工考場,隨機訪問兩個學生。

主管,他最常抱怨的就是,每次好不容易

業後可直接到中部的朝陽科大、建國科

找到人,做完訓練送到現場後,就會有人

大,或往南一點的雲科大就學,同時也在

因為工時長、長期站著,又或是最開始薪

合作廠商工作,兼顧升學與就業。目前唸

水只有基本盤,無法忍受提早落跑。

建國科大機械工具組產學班二年級的林同

剛上高中時不會想到這個,因為當初 畫畫也是興趣。――協和工商廣設科唐 同學 因為我國中選科的時候,是分數上那

學說:「因為家境不好,出來工作分攤家

技職學校找回實作力

計,每天8點上班到下午4點,休息一下6點

邊,我就上那邊,我後來發現我比較

動悉這些問題,技職校院和設有餐飲相

去上課,上到9點多再回工廠。」問他累不

喜歡這方面的事情。――內湖高工資訊

關校系的普通大學,這幾年透過與廠商合

累,他說當然累,但賺到錢幾乎存起來,

科龔同學

作實習,又或是以臺灣首府大學為例,讓

再過2年多畢業,有這些經驗,又有學歷,

餐飲科近日晉為熱門,技專校院紛紛開

學生到董事會旗下的蓮潭會館工作,並把

就算不留廠,找工作感覺比較容易。

設相關科系,民國97學年唸餐飲的學生3

校內餐廳交給學生管理經營,在學時不致

萬8千人,民國101學年已是6萬6千多人。

與業界脫節。

比實作力、談就業力,高職建教班與實 用技能班還是技職校院的產學班,自然不

不想重蹈國中升職校的覆轍,高職升學的

而不分學群,政府在民國95年開始推動

在話下,但無論如何,礙於經費、廠商配

路上,似是不少人找到志趣跨考,但這裡

產學攜手專班,從高職端連結到科大,十

合意願,要找回技職學生該有的實作力,

面,難保沒人受環境影響,認為餐飲市場

年來花費超過4億2千多萬,參與學生數從

這些班別並非主流,而既然考試會領導學

大有可為而選。我的一個好友長期在跨足

596增加到5749人。

習,教育部規劃,透過入學方式調整。


中華民國一○六年二月十五日

焦點話題

SciTech Reports

臺北科技大學校長、技專校院招生策進

舊沒有公布全校註冊率,依然從各校日間

會主任委員姚立德指出,越來越多學校,

部學士班註冊率仍能一探究竟。國立大學

納入實務選才機制,102學年開始,技專甄

註冊率超過9成,但有17校註冊率低於6成。

選二階以面試取代書面審查,甄選比率可 到40%與60%,民國106年開始,二階直接 實作,比率更可到6成。在以統測成績為主 的登記分發,目前除了設計,其他學群很

105 年大專日間部學士班註冊率低於 6 成。

學校

測驗中心商討,設計沒動手做,就寫不出 答案的題型。」教育部技職司長楊玉惠認

技專校院與普通大學 課程內容應區別 調整課程與入學方式,技專校院才能和 一般普通大學做出區別,然而另一個艱巨 的難題,是少子化衝擊高等教育,技職校 院也難以逃過。在所謂105學期第一波大限 來臨前,位於較偏遠地區的私立技職校院 首當其衝。民國103年高鳳技術學院,永遠

教育部技職司解釋,這些學校註冊率低 於6成,不代表學校不優,因為有些學校的 辦學,條件水準都是在一定水準以上,純 粹很多是因為交通。還強調,註冊率只是 單一指標,而這幾年,學校若連2年全校註

18.74

大漢技術學院

42.13

有積欠老師薪水,校務評鑑不良的學校才

和春技術學院

43.28

會列入輔導觀察名單。

育達科技大學

43.45

華梵大學

43.84

變更停辦辦法,規定學生太少、評鑑差、

亞太技術學院

46.15

重大行政疏失與財務不佳等四類由專科改

中州科技大學

46.62

制的技術學院、技術學院改名科大的學

為,以政策引導,至少能改善學生不重視 實習課,馬虎鬼混,只想拚升學的情況。

註冊率降低原因

南榮科技大學

難測出實作力,且顧慮不可能大規模在專 業科目考試進行操做,姚立德說:「正與

註冊率(%)

7

冊率低於6成,學生少於3000人,又或是曾

無獨有偶,註冊率公布後2週,教育部發 出新聞稿,發布最新修正的專科以上學校

校,得命其改制專科,以符合校務發展規

臺灣觀光學院

47.73

康寧大學

48.00

比對大專觀察輔導名單指標與修正後大

臺灣首府大學

50.57

專變更停辦指標,其實就是同一個標準,

南亞技術學院

51.20

模,求學校永續經營。

技職司長楊玉惠說,目前有十所私立大專 列入改善與停辦輔導,而且多半是技職校

遠東科技大學

52.55

院居多,若學校要轉型,改招五專生也是

明道大學

53.92

一條路,原則上不會強迫改制。

臺北海洋技術學院

54.42

高苑科技大學

55.49

換,提供獎學金給學業成績優秀的學生,

元培科技大學

57.70

人,110學年為20.4萬人,111學年為19.1萬

104與105年學年註冊率為100%。

華夏科技大學

59.02

人,接下來一路下降,117學年又是農曆虎

技術學院相繼退場;民國104年興國管理學 院被教育部勒令下學期停招,在董事會改 組由中信集團接手後,改名中信金融管理 學院,僅開設企管,財經與財法三個系, 主打可到集團實習,將學生送至國外交

民國105年12月29日,教育部公布全國158 所大專校院各系所與新生註冊率,即便依

(來源:大專校院新生註冊率查詢系統,https://stats. moe.gov.tw/enrollweb/Default.aspx)

教育部為目前有困境的學校提供另一條 路,實際上,還是因應少子化衝擊,不得 不提出的對策。105學年大專新生為25.5萬

年的孩子,預估15.8萬人,大一新生驟減 十萬人。


時事評析

中華民國一○六年二月十五日

科大技院回辦五專 學校意願不大 按照105年註冊率,五專是各學制裡最高 的,平均高達95.4%,可是並非如此就能提 高學校意願。106年度大專校長會議在高雄 舉行,我隨機訪問幾位科大校長與副校長。

合政府政策,保留五專學制,但招生很吃 力,以機械工程科五專部來說,104學年 註冊率為60.0%,105學年則像像溜滑梯一 樣,只有27.27%。周校長進一步強調,雖 然技術與職業教育法103年三讀通過,規 定國中小得納入職業試探課程,但畢竟還

只是把搶學生的戰場提前三年。――育達

沒真正大規模落實,在這之前,學生職校

科技大學副校長莊謙亮

畢業再到技院或科大,接受4年養成,仍

莊副校長說,改回五專,就必須招收國 中生,得和高中職競爭,以現在一般家長

科技報導

8

技職體系仍艱難 少子化對技職校院的衝擊,單靠改制 無法解決,技職教育強調的實作、務實致 用,在第二期技職再造計畫的挹注下,略 有改善!過去20年,專科紛紛改制,技職 生重升學,當年種下的因,不可能在短期 就收到改善成果,技職體系的處境,仍然 艱困。

舊是絕大多數家長與學生的想法,要再回 頭比較難。

的觀念,可能還是傾向讓小孩唸完大學,

不過龍華科技大學長校長、私立科大校

拿到文憑,將來工作比較容易。黎明技術

院協進會理事長葛自祥倒是提出另一個建

學院校長周錦東則點出另一個問題,五專

議,如果產業有五專人力需求,是可以鼓勵

整體招生是不錯,尤其是護理,但特別在

辦的好的學校,在招生總量管制的前提下,

工科,沒想像中的好。以黎明技術學院為

擴大五專部的招生,若只是為了不讓學校退

例,因為工專起家,改制技術學院後,配

場而改辦,教育品質還是令人擔憂。

延伸閱讀 1. 教育部統計處,96到103學年高中職畢業生升學就業概 況。http://stats.moe.gov.tw/files/chart/高級中等學校畢業 生升學就業概況.html。 2. 職業科生取得丙級技術士證照比率,http://stats.moe.gov. tw/files/important/OVERVIEW_H08.pdf。 3. 新生推估人數,http://stats.moe.gov.tw/chartweb/Default. aspx?rptvalue=s2。

電業法修正草案三讀審議通過

臺灣能源轉型之重要立法 高銘志/國立清華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副教授;電業法修正草案一百問平台創辦者

今(2017)年1月11日立法院三讀審議

再生能源發電業及售電業,可自行選擇直接

分離制度。於廠網分工(約新法公布施行

通過,50年來最大修正之《電業法》修正

銷售電能予用戶或台電公司,抑或透過輸配

後6~9年)後,除經電業管制機關核准外,

草案(簡稱:新法),以開放綠電先行原

電業轉供代輸電能予用戶。換句話說,民眾

輸配電業不得兼營發電業或售電業,且不

則,允許再生能源發電業與再生能源售電

未來將具綠電購買選擇權,未必須向台電公

得交叉持股。如此台電公司之既有體制,

業進入電力市場,打破以往單一公司獨占

司購電,亦可直接向再生能源發電業或售電

依此亦將面臨重大變革,其下業務將須於

電力市場之歷史。且於未來6~9年廠網專業

業者購買再生能源電能。

會計制度上區分為發、輸、配、售四大區

分工後,現存綜合電業將轉型為控股母公

除開放再生能源發電業及售電業進入售電

塊之分離會計制度。又於廠網專業分工

司,其下切割成發電子公司與輸配子售電

市場外,新法賦予再生能源發電業諸多優惠

後,台電公司又將面臨組織之重大轉型,

公司,並將於2025年達成非核家園之目標。

之誘因措施,包括在電力系統安全穩定之前

即由現有一家綜合電業,分割為三家公

臺灣電業自由化,自1995年迄今,相關修正

提下,取得優先併網、調度之權利;轉供代

司,即控股母公司、發電子公司與輸配售

草案已6次進出立法院,惟均因所涉層面甚

輸電能之費用,可依其電力排碳係數標準取

子公司。

廣,致延宕20年之久。此次修法7度闖關,

得優惠之權利;如使用再生能源之自用發電

(四)開放傳統發電業與再生能源售電業

終有突破,可謂甚為艱辛。正因全面電業

設備,亦可全額銷售;且於一定規模以下,

新法公布施行後,將以開放傳統發電業市

自由化影響頗鉅,而於氣候變遷下之能

豁免繳交電力開發協助金及準備備用容量。

場取代現行台電公司招標之單一買方模式,

源轉型國際趨勢下,此次修法改採二階段

(二)電業管制機關之設置

因此傳統能源之電力市場亦將於新法予以開

修法方式,新法僅是作為能源轉型及第二

由中央主管機關指定電業管制機關外,

放。惟須注意的是,新法僅開放傳統能源發

階段電業自由化之前置規劃,因此嚴謹地

中央主管機關得邀集政府機關、學者專家及

電業之發電市場,而非賦予其銷售電能予用

說,新法應係作為第二階段電業自由化前

相關民間團體召開電力可靠度審議會、電業

戶之權利,因此傳統能源發電業,並無法透

置之能源轉型法案。

爭議調處審議會。

過直供或轉供代輸銷售電能予用戶,僅能躉

(三)廠網分離(分工)

售予台電公司(公用售電業)。

新法之精神與重點,概述如下: (一) 綠能先行 新法經總統令公布施行後1~2.5年,開放

本法公布施行後,輸配電業應建立依經

除開放傳統發電業之發電市場外,新法

營類別分別計算盈虧,不得交叉補貼之會計

亦開放再生能源發電業之售電市場,使其


時事評析

中華民國一○六年二月十五日

第一階段修法

開放綠電業 (1~2.5年內)

SciTech Reports

9

直轄市或縣(市)主管機關推動電力開發

開放綠電業+台電廠網分工

與社區和諧發展事宜。 量售

(十一)自用發電設備之鬆綁

傳統發電廠

台電發電廠

輸電

配電

高效率自用發電設備,及再生能源之自

量售 售電

用戶 全面開放用戶 購電選擇權

用發電設備,其銷售電能之比例,可以較 傳統自用發電設備高。

綠能售電業 代輸 綠電直供

綠能發電業

用戶(費率不管制)

不同看法,筆者建議

控股母公司

台電廠網分工

本次修法以能源轉型為其主軸之立意良

(6~9年內)

善,惟相較於2015年溫室氣體減量管理法通 發電

輸電

配電

售電

圖一:改革後之電業結構。(資料來源:經濟部,快速瞭解電業改革)

過後,外國駐臺單位(如歐洲經貿辦事處) 之歡迎恭賀;及對比2009年再生能源發展條 例通過時,再生能源產業界以及民間團體的

可藉由直供或以轉供代輸之方式,銷售電

應舉辦公開說明會。並得邀集政府機關、

歡欣鼓舞,似未引發共鳴。此從,立法院經

能予用戶。另亦開放再生能源售電業,藉

學者專家及相關民間團體召開審議會。

濟委員會召開修正草案之公聽會時,朝野

此實現所謂綠色電力公司之理念。

(八)政策性電價減免優惠及分攤機制

黨團邀請之專家學者所陳述之意見,可見端

供給自來水、電車、電鐵路等公用事

倪。乃至於三讀前夕,環保團體及再生能源

新法公布施行後,用戶不僅可向台電公

業、各級公私立學校、庇護工場、立案社

團體,亦表達不同意見,認為新法並未立即

司購買電能,亦可連結至再生能源發電業

會福利機構及護理之家用電,其收費應低

分割現存之綜合電業。事實上,從上述正反

設置之線路(直供),直接向再生能源發

於平均電價。資金來源,得由各該目的事

立法,即可知電業自由化所涉之爭議及不同

電業及售電業購買綠電。當然,也可用既

業主管機關編列經費支應。

面向之立場甚多,然而持平而論,從能源轉

有線路,直接跟再生能源發電業或再生能

(九)發電業超額營收之用途規範

型過渡的修法而言,新法仍已朝向邁進電業

(五)用戶之綠電選擇權全面開放

源售電業購買(轉供)。

發電業於年度分派盈餘時,若全年純益

自由化之步伐,應予以鼓勵。當然不可否認

超過實收資本總額,超過相當比例時,應

地是,從能源轉型及積極獎勵再生能源之立

作為加強機組運轉維護,與投資降低污染

場而言,最直接之方式即是修正再生能源發

售電能之電力排碳係數應符合電力排碳係

排放之設備及再生能源發展之用

展條例。

數。這也突顯出本次修法之主軸――以能

(十)電力開發協助金之法制化

(一)管制機關之設計,在尚未全面電業

(六)電力排碳係數 公用售電業銷售電能予其用戶時,其銷

源轉型為核心。

為促進電力發展營運、提升發電、輸電

自由化時,應堪足以對應能源轉型之需求

(七)電價及相關價格決定之程序機制法

與變電設施周邊地區發展及居民福祉,發

從電業自由化的角度而言,新法所設

制化

電業及輸配電業應依生產或傳輸之電力度

之電業管制機關,其層級與獨立性備受外

數一定比例設置電力開發協助金,以協助

界討論,認有檢討之空間。本文肯認在電

中央主管機關訂定電價及相關費率前,


中華民國一○六年二月十五日

時事評析

科技報導

10

業自由化之前提下,此些討論均有其立論

(environment)、經濟(economy)之能源

而相較於我國近2、30年來公用事業之管

基礎。但如從新法係第一階段能源轉型

政策目標。環保、能源穩定供應、與經濟

制革新,多僅採取會計分離模式而已,此次

之角度而言,因並未全面自由化,而於

效率,便是此種廠網分工模式下,能夠帶

電業法,罕見地導入更進一步之法人分離模

達成能源轉型之前提下,開放再生能源直

來較優之調和方式。

式,似乎也引發如通訊自由化學者之稱許。

供及轉供代輸與用戶綠電購買選擇權。新

以世界其他國家之經驗,採取程度較

況且,綜合電業拆解(或廠網分離)程

法所設之電業管制機關,應尚能適度回應

為嚴格之所有權分離、或者獨立調度中心

度更高的電力市場,對於綠電發展,也未

新法開放程度之需求,故是否須導入類似

(independent system operator, ISO)等模式,

必是好事。高度廠網分離之情況下,恐怕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或相當於英國氣電管

多是因其在前述發電業之開放,採較大規模

將不利於發展大量綠電所需之相關硬體設

制局(Office of Gas and Electricity Markets,

之綠灰不分的模式,故當然需要搭配廠網分

施,特別是輸配電網路之發展。先廠網分

OFGEM)、美國聯邦能源管制委員會

離之設計,必須更加嚴格。然而,目前三讀

工後,再到更深度之廠網分離,也可以讓

(Federal Energy Regulatory Commission,

通過之電業法,既然僅採取綠電開放模式,

既有電業,「逐漸適應」市場之新交易型

FERC)規模之獨立管制機關,應是第二階

則在廠網分離議題上,回應此種規模較小之

態與可能之系統課題。這對於維持系統穩

段全面電業自由化始應予討論之議題。

開放模式,自然是採「廠網分工」即可。否

定,也有莫大幫助。

電業管制機關之導入,也可讓管制機關 之成員「循序漸進」地逐漸 學習,以迎接下一步更大規 模的自由化。 (二)再生能源發電業及售 電業之開放,呈現符合國情 之能源轉型模式 新法開放發電業之選擇 上,不同於國際立法例之模 式,未採「不區分綠灰電發 電業」搭配「以用電規模, 循序漸進開放用戶選擇權 (從大用戶到小用戶)」之 模式,而是完全聚焦於再生 能源。一方面參酌國際,亦 考量我國國情,予以適度調 整具本土特色之能源轉型模 式。第一、只讓綠能發電者 與售電者獨享此自由權;第 二、不分大小用戶,讓全體 用戶都可以享受到綠電選擇 權;第三、除了此種開放主 軸外,也針對綠能發電業者 有一系列之優惠措施(如前 述之優先併網、優惠輸配電 費等)。 (三)廠網分工,也呼應目 前開放之程度 三讀通過之電業法在針 對再管制之重要議題,廠網 分離(工)之議題上,也 深具前述因應自由化規模 與程度而「逐步調適」之 特色,足以平衡兼顧「三 E」(能源(energy)、環境

則難免有不合比例原則之疑慮。


中華民國一○六年二月十五日

時事評析

SciTech Reports

11

臺大「論文造假」流行後的省思 金傳春∕臺大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與預防醫學研究所教授及臺灣公共衛生促進 協會顧問。自1986年至今,長期關注高等教育議題,曾撰寫〈如解臺灣通識教 育習題〉、〈最具影響力的美國教育家科爾〉等80多篇高教文章

2016年11月中臺大發生「論文造假」

隊,操控升遷或搶佔高職,讓多數年輕

事件時,筆者恰在美國開會,好友問:

教師資源匱乏而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卻被

調查記者會後,深切體會:

「怎回事?」由於公共衛生學院已於

強求產出頂尖期刊的論文!造假多篇的學

(一)科學研究者應勇於發揮知識分子的

1993年自醫學院獨立,一時怎麼也想不

院,往昔要求論文積分點數,近年力求精

道德勇氣,杜絕「造假」

通為何有多篇造假論文是在擁有最勤學年

進,改為各領域的前百分比期刊,越改越

輕一代、孕育許多傑出生醫校友與囊括最

糟!此舉與歐美一流大學重視論文的科學

多中研院院士的母院完成,而又能刊登於

貢獻作風迥異。究竟是不誠實的狼群已成

不同年的國際知名期刊?讓原本單純的科

隊在先?還是在此不合理的升等制度下,

學探索,抹上惡意的烏雲!初步調查知摧

若巧遇投機者,只要領頭羊一招手,隨即

毀臺大校譽的黑手行為,已在數種國際頂

催生不少追求科研速成的臨床醫師與研究

尖學刊馳騁十多年,且肇事者含教師群,

人員搭乘跨領域的順風車扶搖直上?造就

這些年來應也潛移默化教出不少上行下效

跨多科、所的另群易升遷、甚被推薦勇奪

的徒子徒孫!又因高層行政首長缺高風亮

各獎的常勝軍,校風丕變,更忘了臺大校

節和遠見、無壯士斷腕魄力與似蝸牛的行

訓「敦品勵學」!是否惡劣升遷制度有推

政效率,事發兩個多月後,被調查的相關

波助瀾之效?還是參與者的人文教育不足

負責人仍在大學任教,每天發揮主導影響

引發價值觀錯亂而致禍?有待社會科學學

力!無可諱言,教授有傳道教化重任,絕

者深入探究。

不能卸責反最先責罰博士後研究員為代罪

事發後,不少人問:「這是臺大醫學院

綜觀2017年1月13日臺大校方的第一波

深信絕大多數的臺大與國內生醫研究 者是兢兢業業做研究,然而此「造假怪 象」已在校內流行了一段時間,「感染 源」仍持續存在,問題會以「等差級數」 呈現,但「人傳人」的傳播途徑會突顯 「等比級數」上升,因此未來防治需杜絕 「感染源」與「打斷傳染途徑」雙管齊 下。此時,教育界的自省團結力與凝聚共 識,最為重要。平心而論,科學研究和人 文傳統的建立,特需優良體制與具遠見、 學養、無私的領導者前瞻擘畫,加上國家 社會的鼎力支持,歷經數十年(甚或百 年),才能生根和結果。

獨有的現象,還是臺大校園也已沉淪?抑

(二)教師應嚴以律己遵守倫理,才能正

臺大取之於納稅人大量的社會資源,

或是全臺灣四處可見的怪象?」至此,驚

確教導學生與研究人員

加上5百億的補助與校務基金,並享有

覺學術界的知識分子不能再沉默,亟需自

最痛心是研究生夙夜匪懈獲得實驗結

各界的高度信賴與尊重,應肩負最大的

省後挺身凝聚正義力量,盡速撥亂反正,

果後,指導教授卻以公關方式轉交另一學

社會責任,卻僅圖利於少數頭頭與其團

導至正向影響。

者當第一作者,而學生卻無從置喙的亂

羔羊,豈可背道而馳?


時事評析

中華民國一○六年二月十五日

科技報導

12

象!雖然許多歐美澳大學設有科學、倫

教師升等在著名學府僅需提出3~5篇最

位,為何專業不足者仍可通過博士口試?

理及社會(science, ethics and society)的

佳論文,供切實評審其貢獻及解決了哪些

又一帆風順快速升至教授?更令人訝異的

碩博士生必修課程;但若老師尚無廉正

重大問題,若規定績優論文加分需領域排

是居然還被成功推薦奪得多種獎?為何每

(integrity)是非,即使有尖端的科技發

名前15%的國際期刊,實忽視最重要的每

一環節均出了問題?難道是評審委員僅看

展、再高深的學術研究,也無法完全杜絕

個環節科學貢獻的本質,卻以毫無價值判

論文篇數而無口試篩選?或是睜一隻眼、

諸多沽名釣譽的學術詐騙者橫行。希冀此

斷、空洞又不經慎密思考的期刊影響係數

閉一隻眼而不願得罪人的唯唯諾諾者佔多

次臺大論文造假的流行,敲響臺灣自學術

量化評比論文的重要性,完全缺乏求真

數?還是臺大少數高層主管權力過大而喜

研究者至社會賢達提升倫理與正義的警

理、真知的學術探究態度,不負責地誤導

好拉拔自己人馬已成宿習?並沒有傅校長

鐘,並系統化客觀分析國內外違反教研倫

年輕教師與大學的未來!

對師資嚴格要求而擋掉人情包袱的堅持!

學術研究絕非一蹴可幾。即使諾貝爾

因此未來臺大與有類似問題的其他大

(三)建立多元拔擢優秀大專院校教師體

獎主與我國院士也常由排名在15%外的學

學首長的擇選制度,需痛改前非,深入討

制,特注重身教操守與學生人格養成

刊累積努力;只要資深教授水準夠高,人

論後全面改革,做法應首重品格操守、價

才激勵人才,造假、走後門、亂塞人馬入

值觀與教育理念,絕不能再仰賴內部連名

系所及推薦唯我族類搶佔要職等等似圖謀

與選票機制,防杜追求名利歪風!尤其近

掌控更多資源的共生結構,根本不會出

年臺大的行政首長出線太重視內部取才與

現!也不致破壞整體臺灣科學的多年國際

票數,對外求才若渴的胸襟不足,遴選委

信譽,還要校方費時調查。更難過的是調

員也起不了大作用,由兩次校長選舉一再

理的實例,製作教材,以茲警惕。

尊重他人智慧與努力是教師應有的操 守,不當掛名有違教育真諦。為何臺灣此 問題這麼嚴重?是否因國內向來未嚴格審 察教師道德志節、求實科學態度及尊重研 究生貢獻?還是不當升等制度屢釀後患?

查委員有不少近年被臺大高層聘任與有意

發生醫學院投票部隊多只選該院一人而勝

追溯造假論文如何起源?發現學習者

角逐首長者,未落實利益迴避,又出現不

出的缺失,讓校園自選校長後,黑幫利益

實驗數據從未失敗、意外漂亮而得師長默

齒的多次報復,至今仍未公布真相,難讓

交換遠大於教育理想與社會責任,校風不

許,造假論文屢次快速投稿著名期刊成

人信服!

振!有志者遠離行政,久而久之,淡泊名

功,甚而食髓知味,速增參與者;再加上 假論文多的該院教師升等過度重視科學引

因此,大學教師升等應首重教育熱 誠、哲學觀、身教與教法,並嚴審是否

利者少,難以栽培具知識分子風骨的領航 將才!

文指數(Science Citation Index, SCI)高的

有違學術倫理;其次是實質評審學術研

十多年前,遇見哈佛大學醫學院的癌症

國際學刊,對本土化的領域及用心教學與

究的發明、洞見或提出新治療法,以及

大師福克曼(Dr. Moss Judah Folkman)

臨床服務的醫師實不公平;長期下來,嚴

具體的社會服務貢獻(如減少疾病發生

教授兼臨床醫師,他滿懷熱忱,時刻動腦

重打擊敬業不屑追求名利者的士氣!事發

率、降低致死率、推動民間教化、協助

筋思考研究問題,70歲仍參加細胞訊息學

後,坦言教授先遭報復,噤聲者增。再再

改進政策等等),即多元化的升等評

會學習。續讀了資料,發現在福克曼年輕

顯示急需徹底檢討該單位的評鑑制度、過

量,如同有能跑百米的,有會撐竿跳

時,資深教授早看中他的熱誠,為了請他

程及甚或掌握資源主其事者對教育理念與

的,也有少數像楊傳廣十項全能的,要

接任波士頓兒童醫院外科主任,還特找來

正確人生哲學觀的漠視!必須盡早修正。

鼓勵所有奮進於某項工作而貢獻卓著

外科高手教他,於是福克曼34歲即成為哈

者,讓教師人才

佛大學小兒外科教授,是該校醫學院最年

多元化,才能教

輕的教授。可見一流大學培養教育學術領

出活潑、敢創新

導人才首重慧眼識英雄的氣魄與胸襟,尋

及青出於藍的下

覓能擔當大任者,再悉心拓增歷練,有循

一代。

序以進的相知相惜感人作法。唯有真正的

顯然地,重 視大學教師與行

人才,方有惜才的襟懷。 (五)大學的人文教育有待加強

政主管的人格操

臺大醫學院有得全國聯考生物醫學組

守、明辨是非的

最高分的秀異學子而教之的福氣,惜人文

人文素養及改進

教育不足,升等、評鑑、得獎、爭取高額

多元評量的升等

研究經費等己利取代好奇心,反成為科學

制度,誠為臺大

研究的驅動力,急功近利旺,完全抹煞追

當務之急!

求科學真理的崇高精神與鍥而不捨的精進

(四)大學行政

態度。越高職者掌握越豐的校內外資源,

首長選才制度急

多年來學術分贓加上獎項評審的人謀,中

需釜底抽薪改革

生代突然警醒校內已漸形成串聯龍、虎、

大學是教育單

豹、狼、蛇的強大共生勢力,年輕教師噤


中華民國一○六年二月十五日

若寒蟬,難怪4年前臺大校長遴選委員會

時事評析 首長選罷規則,屏除選舉歪風;

SciTech Reports

13

文化。臺大應以尋求真理為目的,以人類

(2)強化教師陣容、德性操守及盡速改

尊嚴為人格,以增厚民生為工作目標。」

見滿懷憧憬的年輕教/醫師之仗義直言!

進教師評估制度:竭心盡力爭取最

未來臺大首當急務是在校務會議成立「校

(六)近親繁殖難養成高品質的秀異人才

優師資,寧缺勿濫;並依各院∕所

務改革委員會」,由下至上、由內至外,

遺傳學警示近親繁殖小鼠(in-bred

發展特色與師資需求,建立合理的

發揮臺大人的己達達人的人文關懷與氣

mice)較難抗外來感染,因此學院中的

評估制度,絕不能僅看研究表現,

魄,蔚為風氣,闡楊傅校長的「貢獻這所

壓縮教師誠願教學的時間與熱忱;

大學於宇宙」的人文精神,將危機逆轉為

來醫學校區,出席者多為50歲以上,未

老師、研究人員與同學越多元化,彼此 相互學習成長,又能拓寬胸襟。在執筆 《遠見雜誌》哈佛專輯時,發現異質化 是優質的前驅步驟;若該校有12棟學生 宿舍,不會同棟宿舍有2學子來自同一 國,寧願費時募款自開發中國家找來第 13位學生,可見關切教育者是念念不忘 未來社會需要怎樣的人才,如傅斯年校 長的高瞻遠矚。惜全臺灣聯考常勝軍久 在同一學院下奮戰,加上親屬、師生、 學長∕姊等密切關係,同質性過高,反 減少年輕時的廣泛視野。未來禮遇外聘 優秀人才,才能展現大學的新生命力。

臺大與臺灣的高等教育力挽狂瀾有5項 重要任務: (1)建立長遠的優良體制:尤其是行政

(3)招考博士生與延攬教師前嚴格把關:

深省後捨我其誰的澎湃奮進力。傅校長地

大學首長宜鼓勵自己子女∕學生先

下有知,一定深盼臺大人能振衰起敝,再

至他處歷練,降低近親繁殖阻礙大

度引領臺灣高教匯為正義洪流。臺大教育

學發展,讓真正有解決問題能力、

辦好,才不辜負社會的殷殷厚望!

懷抱教育理想與科學研究熱誠者專 注追求真理,才能闖出一片天;

(4)校方高層需廣開言路:建立校務改 進委員會的常設機制,敬邀傑出校 友,齊心協力提早發現問題,杜絕

新年新氣象,誠願以「計利當計天下利, 求名應求萬世名,立業需立不朽業」,與 所有關切我國高等教育與科研健全發展者 及愛護校譽的臺大校友共勉之。

流行後患;

(5)校友會宜協助提振大學學風,可仿 效國外大學提供任行政職教授的彈 性研究費,不必向外申請,協助他

致謝:特此感謝生物醫學界前輩、年輕學者、

專心校務,防杜資源錯置。

長期關注我國大學發展與科學生根的仁人志士

憶起傅斯年校長在臺大校慶明示「辦大 學為的是學術、是青年、是中國和世界的

及海內外臺大校友熱心協助本文審閱,提供精 闢見解。


時事評析

中華民國一○六年二月十五日

科技報導

14

1月13日臺大學術倫理調查結果記者會問答實況記錄 記者李依庭編輯整理

2016年11月,臺灣大學郭明良教授與相關人員在匿名論文同儕審查網站PubPeer上,遭質疑論文圖片 重複使用,疑似違反學術倫理。臺灣大學於1月13日針對郭明良等人違反學術倫理案,召開階段性記 者會,由臺灣大學副校長郭大維負責說明。

《科學月刊》總編輯蔡孟利(簡稱蔡總

郭副校長:所以我們在PubPeer上面做了相

是不是就不需要負第一作者需要負的責任呢?

編):《科學月刊》》兩個月來長期在追蹤

關的調查,把所有郭明良教授在上面可能出

只因為他拿了別人的data來寫,所以認定他不

這件事情。有關於這份聲明的第4點,臺大

現的論文,我們每一篇都做了檢查,之後挑

是第一作者,他不足以擔任第一作者,他就

說現在已經累積調查16篇,但是實際上在去

出來這16篇,這第一點。

沒有必要負造假之責呢?這是第二點。

年12月4號,於PubPeer上面有很明顯證據指

第二點,共同作者的調查正在進行當

第三點,我剛剛很清楚地問,楊校長在

控有問題的論文,包括楊泮池校長有7篇、

中,包括楊校長。那在下一波的階段,我們

上次記者會說,他有4篇論文正在進行勘

張正琪有10篇、林明燦有7篇、陳昆鋒有9

的重點不只在這2篇撤稿的論文,還有包括

誤,但我們不曉得是不是有真正在進行勘

篇、郭明良有18篇。我第一個問題是,臺大

其他的共同作者,我們希望能夠盡快釐清他

誤!能不能請他公布他跟期刊交涉勘誤過程

是用什麼的標準決定只調查這16篇,而其他

們的責任,這是第二點。

中的這些細節,以及是哪些地方需要勘誤?

那些都不需要調查?

第三點,JBC這篇論文這篇論文其實它是

到底那些地方是造假,還是真的只是無心之

第二個問題,在上次楊校長開記者會的

根據一位學生的碩士論文來的,而這位學生

過?能不能公布原始資料?謝謝。

時候,有說到他那4篇有掛名的論文,目前

的碩士論文由林明燦教授整理之後投稿。而

郭副校長:從PubPeer上面調查出來的資

正在勘誤之中,但是在這份報告中,完全沒

這個論文發生了一些問題之後,我們發現林

料,上面有些指控,我們會先看他指控到底

有提到楊校長的論文。能不能請臺大提供楊

教授在這個部分的貢獻度其實不足以擔任第

是不是有理。其實參與調查的成員裡面,

校長那4篇正在勘誤的論文,他跟期刊編輯

一作者。另外一方面來說,其實對於一些內

包括在美國ORI辦公室(美國學術倫理辦公

的勘誤通訊過程以及勘了哪些誤?那些勘誤

容他也沒有辦法講得清楚,沒有辦法做足夠

室)非常高階、而且是發明Image(圖像)

之處的原始資料能不能提供給大家?

的說明,這很清楚他並不是第一作者,他沒

調查工具的作者,直接就上面可能的質疑來

第三個問題,有關於聲明的第4點之第3項

有這樣的貢獻,他不應該作為第一作者。所

查證是否造假,這些調查成了論文調查的基

提到JBC2008那篇,這邊只說林明燦教授對

以我今天跟各位報告的是在這2篇很清楚的

礎,跟各位知道的學術論文調查是一樣的,

論文的貢獻度不足以擔任第一作者,明顯違

撤稿論文裡,第一作者跟通訊作者有他的責

我們不會去做任何的釐清。就像各位知道,

法學術倫理。但問題是林明燦教授就是這篇

任,而所有的共同

論文的第一作者,而且那篇論文整篇就只有

作者,我們都還在

6個圖,從第一張圖到第六張圖都造假,若

清查和調查當中,

第一作者不負責,那到底是誰要負責?我想

謝謝。

就先提三個問題,請臺大回答。

蔡總編:臺大不要

臺灣大學副校長郭大維(簡稱郭副校長):

迴避我的問題,我

首先跟各位報告調查的這16篇論文,我們事

第一個問題是,臺

實上從包括PubPeer上面提到的很多可能的

大用什麼樣的標準

論文都拿出來掃過。在20幾篇我們掃過的論

去檢驗哪些論文是

文裡面,有很多論文其實也不是跟郭明良教

需要調查?如果臺

授有關係的,所以我們後來查證的結果,選

大有一個合理的標

出了這些應該要進一步往下調查的。我們同

準,能不能把你們檢

樣也從PubPeer裡面掃了這些所有的paper,

驗的過程,完整的上

我要跟各位報告,PubPeer是一個匿名網

網,這是第一點。

站,所以這個匿名…(蔡總編插話)

第二點,副校長一

蔡總編:我想知道臺大是用什麼樣的標準來

直在說林明燦他不足

篩選說哪些需要調查、哪些不需要調查?

以當第一作者,那他


中華民國一○六年二月十五日

時事評析

SciTech Reports

15

我們調查的論文也不會是當初一開始各位看

法跟各位報告他最後該受到的懲處,因為還

授這並不是最後,撤稿這2篇論文的第一作

到的幾篇。PubPeer是一個匿名網站,可以

必須要看他另外8篇還犯了哪些違反學術倫

者跟通訊作者的責任已經非常清楚,可是,

隨時寫很多東西在上面,因此我們必須要查

理的作為,整體他應該受到什麼樣的處分。

我們還懷疑裡面有一些東西還要查更清楚,

證,我想這是勿枉勿縱,是必須要做的事。

蔡總編:目前已經撤稿的2篇,NCB跟

包括郭明良教授除了在指導跟監督上面,還

第二個,所有的共同作者,包括楊校

JBC,他所犯的錯誤已經是在學術界最嚴重

有沒有可能有其他的問題。

長,這些相關論文我們需要確認這些論文中

的造假,而且是蓄意造假。難道臺大沒有辦

各位也曉得我們有約談郭明良教授,他

每一個人所負的責任、做的事情是什麼,也

法就這2篇論文去做第一波的處置嗎?難道

也提供了厚厚一本他與研究人員的交談相

包括有沒有勘誤等等,這些資料都是調查小

要每一篇論文都是蓄意造假才能做處置嗎?

關資料。我們也在清查這件事情,若要證

組在處裡的資料。可是必須要跟各位講,在

任何學術的人只要有一篇造假,那就完蛋

明他不是作假、不是他教唆,當然都必須

調查的過程中,這些部分是必須要進行保密

了,更何況現在已經有2篇是證據確鑿。

要有證據來查明是或不是,這都需要一些

的,我們不能對外揭露,不能干擾到整個調

郭副校長:跟各位解釋一下,凡是有學術

時間。我必需要跟所有社會大眾抱歉,因

查的進行,所以很抱歉,我們沒有辦法提供

造假,根據他犯的問題輕重當然必須要做

為有16篇論文,每一篇論文裡面的作者其實

這個資料。

處分,這是必然的。各位已經看到了在我

有好幾位;那另外有的論文在2004年,各位

第三個,其實我跟各位提到,郭明良教

們的初步調查結果裡面,郭明良教授有一

可以思考在2004年,現在有些共同作者該如

授跟其他共同作者違反學術倫理之作為還要

個部分我們已經非常確定,其他部分我們

何想辦法找到他。

進一步調查。我今天跟各位報告的是有三件

還在清查,有多少事情有犯意,還有他負

另外跟各位報告在調查過程中,我們也

事情已經非常清楚,也就是我剛跟各位提到

了多少責任在裡面等等。第二個部分各位

發現了一些問題,希望當事人說明。各位都

郭明良教授違反學術倫理的部分、查詩婷博

看到查詩婷博士這裡,其實已經非常的清

知道這必須要有程序正義,要他回答到底是

士違反學術倫理的部分、林明燦教授他違反

楚,可是我們還要看還有沒有其他的論

不是他犯的錯誤。犯了什麼樣的錯誤,要交

的部分。可是他們還有其他的責任還在調

文、還有負什麼樣的責任。

叉的詰問,另外要送給外面的人來做審查,

查,因為必須查清楚,到底有哪幾篇論文、

當然,對於學術造假這件事情臺大非常

所以必須非常嚴謹的走過程序,而不能夠沒

重視,他們都應該要負起他們應該負的責

有相關的證據就說這個人該負責任。所以我

任,絕對是的!可是我們希望能夠調查清

跟各位報告,非常抱歉,我們需要多一些時

記者(未說明單位):請問現階段還有沒有

楚,而且需要跟各位報告,處理的過程中

間來調查這件事情。

辦法對郭教授有任何的懲處?那現階段臺大

涉及的人比較多,這16篇論文裡面其實有不

記者(中央社):我跟副校長確認一下,

會進行什麼樣的處理呢?

少作者,必須要交叉詰問、提出證據、檢

你的意思是說郭明良他現在的責任指導跟

郭副校長:如剛剛與各位說明,我們希望把

驗他們的所有圖片,我們一個一個來查清

監督的疏失,但無法確認說這些是不是他

所有論文都走過程序,我們就可以看清楚哪

楚到底誰有什麼樣的責任,那這必須要講

教唆的,是不是?

篇論文犯了什麼錯誤、需要負什麼樣的責

得非常清楚,而不能夠含糊帶過。這是為

郭副校長:他指導監督這麼多年來,這麼

任,最後決定他要接受什麼樣的學術倫理處

什麼在這個階段,我們不立刻談他應該要

多論文有錯誤,很明顯已經有違反學術倫

分。因此現在是第一個階段,我們還沒有辦

負的責任,我們必須查清楚所有人、包含

理了。那當然您剛提到的部分,這些論文

共同作者,誰做錯

我們正在清查,包括他提供的、跟我們去

了什麼事情,最後

問的所有的證據,這裡面有沒有他蓄意還

來跟各位、跟社會

是等等其他的造假問題,目前正在清查這

大眾報告他做錯哪

件事。那我們希望能夠做到誰做錯、跟違

些事情、他所受到

反什麼樣的學術倫理,把他的責任給釐清

的處分是什麼樣的

出來。他當然要負起他的責任,所以結果

處分。

如果是的話,那他當然要面臨處分。

負了什麼樣的責任,之後才能一併的跟大家 說明,謝謝。

作假的人他當

記者(聯合報):想先問一下副校長,後

然要負起責任,我

續的調查時程會怎麼走,最終的結果有沒

們在第3階段的時

有預訂什麼時候可以出爐?第二個問題是

候會跟各位報告,

說,因為調查小組在調查過程當中蠻受各

這些人犯了哪些錯

界關注,這幾日有一些傳聞傳出來,就是

誤,所以,再次強

有調查小組的教授好像疑似在論文被像是

調其實現在跟各位

報復式的檢舉,然後退出調查小組。這個

報告這3個部分,

部份校方有沒有去了解?

郭明良教授、查詩

郭副校長:根據我們的規定,在開始啟動調

婷博士跟林明燦教

查2個月內要有結果,如果真的需要更多時


中華民國一○六年二月十五日

時事評析

科技報導

16

間的話,可以再延長。如果調查報告出來

有調查清楚的話,我們不希望貿然公布。

常頻繁。1、2月還會繼續進行所有的調查工

的話,最後結果出來的2個月內校教評會也

所以我們在共同作者調查這個部分,再往

作,我們希望給各位一個確切的時間,就像

必須要有決議。也就是說2個月最多再加2個

下的調查結果一定會包括楊校長跟其他共

各位的期待一樣,也告訴他們是有期限在上

月,然後校教評再2個月,最多在半年內一

同作者,只要我們來得及查到多少,將會

面,在剛剛在校教評會也重申了時間限制,

定要完全的完成。我必須跟各位報告,其實

公布給各位,絕對不會做任何的隱瞞。

我們希望他們一定要達到。所以其實我沒有

教育部也是規定4個月得以延長2個月,那科

現在我們是先對撤稿的這2篇的第一作者

辦法告訴各位確切的時間,因為他們非常努

技部是初步審查3個月再加2個月,2個部分

跟通訊作者,先把他的責任告訴各位,當

力在做。我也很抱歉我沒有辦法告訴各位一

可以各延長1個月。為什麼是這樣子呢?其

然,裡面還有一些共同作者,也正在清查責

定在什麼時候,但是我絕對不希望看到花了

實原因是在於說大家的調查必須要非常的嚴

任、做交叉的詰問。所以這件事情都在進行

6個月的時間才把這件事情調查出來。其實

謹,必須要看證據來說話。這個是第一點,

當中,不會刻意的迴避任何一位共同作者。

我跟各位一樣非常非常焦慮這件事情,很抱

記者(蘋果日報):第一就是你們的新聞

歉我沒辦法跟各位報告一定的時間,不過我

稿上面講說12月底已經函覆科技部報告現階

覺得一定不會超過6個月,我們一定要把所

段的調查結果。但現在不是說都沒有回覆

有事情都走完。

那也跟各位報告,我們的2個院的調查小組

嗎?怎麼之前的說法好像跟現在的說法又

蔡總編:這些有問題的論文,並不是因為

在共同作者的部分,其實也在持續的調查當

不太一樣?之前說完全都沒有給教育部跟

實驗無法被重複出來,而都只是因為圖形

中,所以這部分我們並沒有停下來。

科技部任何的報告。這是第一點。第二點

本身做了某種修改或者是錯誤使用。您提

第二個問題,為什麼在調查的過程中,

要確認你們那6個月的時間,剛講6個月的時

到您從國外請了一位影像處理專家,所以

關於調查小組成員我們必須要保持祕密,原

間是從去年11月開始算起,那現在算是第一

可以很快去篩選哪些需要調查、哪些不需

因就在於不希望我們的調查工作有任何干

階段嗎?那第二階段是什麼時候?第三階

要調查。所以臺大有沒有可能分兩個層

擾,所以不論是我們目前的訪談,各位都知

段又是什麼時候?這個應該講清楚。

次,能不能先跟科學界說明,到底有哪些

郭副校長:我想蘋果日報問的問題是我們

論文已經是錯誤的、是造假的,先跟科學

在第5項調查進度的說明。的確,教育部

界、跟社會大眾講,哪些論文是造假、是

跟科技部都來文請我們回覆目前的調查進

錯的,請大家不要再繼續引用;究責稍後

度,我們有回覆,可是我們的回覆在調查

我們可以接受,因為那的確需要較久時間

報告結果出來之前,並沒有告訴他們內容

沒錯。但是到底臺大上了幾篇假的論文,

是什麼,我們僅告知會議時間。所以內容

能不能先公告給大家知道?

另外我必須要指出一件事情,那就是

大概為我們分別在什麼時候舉行會議、舉

郭副校長:我們也很想知道那些論文是有

調查小組的成員不需要跟校教評會的主席

行了幾次。因為報告還沒有出來,所以並

問題的,所以我們也在清查包括圖片的部

(學術副校長)報告。調查小組的成員是

沒有提供報告內容。而調查小組的成員除

份。那圖片部分其實我們裡面有很多篇論

獨立進行的,我不知道他們是誰在裡面。

了主席是院教評會的主席,根據規定我知

文也查出來哪一些圖片可能有問題,那當

至於那個人是不是,對不起我不知道!

道是誰之外,其他的人都不知道,我們也

然我們也正在查到底誰用了這些圖片,誰

那當然這也反映一件事情,如果真的

不能夠對外透露,也沒有跟教育部報告這

需對那些圖片或資料的問題負責。我們希

是,那更是需要小心,應該讓整個調查過

件事情,所以對外都沒有公開。那至於說

望能夠盡快地跟社會大眾報告,這8篇論文

程要非常公正,不要影響到調查的公平性

是不是有人知道所以引起有人辭職,這我

到底哪些是有問題的,當然包括誰應該負

跟公正性,謝謝。

毫無所悉,這是第一個部分。

什麼樣的責任。我們一定會跟大家講這件

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我們也會依照這個方 式來進行,我想這是第一個部分,所以時間 上我們會希望能夠盡快的再往下走。

道要做些隔離,所以當然在這調查裡面有很 多東西不能都由不同一個人跟他講,那大家 可能發生訊息不當流通的問題,所以當然我 們必須要保密。這個保密也包括調查小組的 人員,他不能受到干擾,如果他受到干擾, 他得到的調查結果可能會不公正。

事情,那正在調查當中。

記者(未說明單位):有關於這次論文造

第二個部分,我們會進行多久?其實我

假的所有主要當事人都已經有初步的調查

跟各位一樣感到非常焦慮,因為這件事情

蔡總編:我剛的問題並不是說我們要知道誰

結果了,就是唯獨漏了楊校長,因為楊校

不趕快調查出來,對臺大的校譽有非常大

做了假的圖片,我們只希望臺大能先跟社會

長的部分是學術界跟社會大眾最關切的一

的影響,對整個學校的工作推動也產生影

大眾、跟科學界講,到底現在有哪幾篇論文

個部分,請問是什麼原因?還有副校長剛

響。我跟各位一樣非常非常的焦慮,院的

是不能相信的;在寫計畫的時候、在做實驗

提到說有8篇論文需要繼續調查,那是不是

調查小組也是一樣,這部分我們承擔著非

的時候不要再去引用了,他是假的。究責是

楊校長所共同掛名的4篇都包含在這8篇需要

常非常多的壓力!

誰造假,這是第二階段的問題。

繼續調查的部分?

我們知道社會的期待,我們會努力去

既然你都有辦法快速的從PubPeer接近2、

郭副校長:目前有8篇我們覺得還要繼續

做,規定雖然是6個月,我們不希望、絕對

30篇挑出16篇,就代表臺大有能力去決定有

進行調查,原因也就在必須要釐清所有人

不希望超過6個月,當然很希望趕快去進

哪些圖片是偽造的、哪些不是偽造的,那為

的責任,那裡面的共同作者當然有包括楊

行!我跟各位報告,其實就像剛各位看到在

什麼到了這16篇忽然又慢了下來?因為這些

校長,還有好多位其他的共同作者都在裡

第1頁提到的,我們院的調查小組其實一直

問題論文不是因為實驗重複不出來的,他是

面。我們正在釐清他們的責任在哪裡,沒

在走,包含生命科學院跟醫學院,其實非

圖片出問題,那既然前面有辦法快速的篩


中華民國一○六年二月十五日

時事評析

SciTech Reports

17

選,為什麼沒有辦法快速地先讓大家知道哪

就是郭明良教授跟查詩婷都是有違反學術

30日本校人事室就收到這個郭明良教授就

些是假的?特別在去年12月大家計畫都寫

倫理,而這兩位都已經在臺大請辭,假設

11月25日辭職的內容補充自願退休之意。

了、都交出去了,如果引用了這些假的論

之後是視情節輕重來懲處的話,最重的懲

郭明良教授是在11月28日簽了名,這是第

文,怎麼辦?

處大概可以到什麼樣的處分?謝謝。

一點。

郭副校長:我們跟各位一樣,也正在查這

郭副校長:違反學術倫理這件事情,不論

當然,郭明良教授到底辭職了沒有?學

件事情。其實這些論文的圖片也正在清

辭職與否、不論是在臺大與否,都應該負

校對這件事情也希望郭明良教授能夠給本

查,這樣的調查其實要非常嚴謹,兩張圖

起責任,所以不會因為任何人離職或是離

校一個明確的答覆。所以其實本校12月的

片要不斷地做高解析度比對,這是要花很

開臺大就不調查。有就是有,沒有就是沒

時候,我們也請郭明良教授能夠回覆,在

多時間的。

有,這是第一點。

12月14日的當天下午我們聯繫到了郭明良

不過,因為目前要調查的有16篇,我們

第二點,這樣的學術調查之後的結果,

教授的助理,請他轉知郭明良教授到底他

先階段性進行,先把最清楚的處理掉,接

在臺大最重的是解聘。那當然還不只這樣

什麼時候要辭職、還是要退休、還是做其

著第二波的論文還有他的共同作者。所以

子,我們的調查還會報告至教育部,會影

他的事情?到目前為止,據我了解,本校

我們排了優先權順序,以這樣的方式來進

響未來他在國內找教職。所以最後再回到

還沒有收到進一步的答覆。

行,第一個優先權是針對非常清楚違反學

第一點來說,不管一個人是不是離開臺

第二,郭明良教授在剛剛提到的嚴孟

術倫理的論文,跟他的第一作者與通訊作

大,他違反學術倫理就是違反學術倫理,

祿教授這件事情,是不是有不當的對價關

者,我們花了非常多力氣在這邊。同時我

這件事情會跟著他一輩子。

係,這件事情上面,教育部已經展開調

們也正在調查相關的共同作者,第二波包

記者(蘋果日報):我確認一下郭明良教授

查,本校目前也配合調查正在進行。

括其他論文及他的共同作者。這些論文相

到底辭職了沒有?另外嚴醫師這個部分好像

(林主秘:不知道還有沒有其他的問題,

關圖片的調查是相當複雜的,我們將工作

都沒提到,這是不是也在調查範圍之內?

如果沒有,今天已經到7點多了,謝謝大家

安排了優先的順序,第一個優先順序就是

郭副校長:我先回答第一個問題,郭明良

今天能夠來到我們的記者會,沒有其他的

今天跟各位報告的調查結果。我們也很希

教授到底辭職了沒有?其實郭明良教授在

問題,記者會就到此告一段落。)

望把所有可能有錯誤的論文盡快來告訴大

今年在11月25日在媒體提出辭呈,當時本

郭副校長:我想我最後代表臺灣大學跟所

家,目前也努力在做這件事情。

校並沒有收到書面的紙本的辭職,所以11

有社會大眾致上歉意,謝謝!

記者(未說明單位):因為現在初步認定

月28日本校有洽郭明良教師本人。那11月


中華民國一○六年二月十五日

全版廣告

科技報導

18


時事評析

中華民國一○六年二月十五日

SciTech Reports

19

臺大進行了什麼樣的造假調查──專訪張智芬教授 記者李依庭編輯整理

張智芬為臺灣大學醫學院分子醫學研究所專任教授,曾為調查委員會成員之一,於2017年1 月7日發表聲明宣布退出委員會,本刊於1月13日臺大記者會後數日專訪張智芬教授。

蔡孟利總編(以下簡稱蔡):在1月13日

針對這篇。但事實上我後來有上去查,

圖片裡面判斷任何事情。我認為要調查

郭副校長的記者會中留有很多疑問,第一

還有另外一篇,可是可能被洗版洗掉

這個事件,真相在他的實驗記錄本。

是在PubPeer上面顯示臺大有問題的論文

了,所以沒有深究。而NCB這篇論文裡

蔡:所以他不是給一正式的實驗記錄

有5、60篇,副校長稱經過嚴格的篩選只

有很多可追究的地方,因為它是2016年

本,只給你們他整理過的?

剩下十幾篇。我們想要知道的是,不管是

的論文,所以應該有實驗室的記錄本,

生科院或是醫學院,在決定哪幾篇要拿進

我們應該要好好地看看實驗記錄本。因

委員會審查時,篩選的標準是什麼?

為一篇大型論文的研究到投稿,需多年

張智芬教授(以下簡稱張):生科院一

的時間,這幾年的實驗記錄本應該要全

開始就決定只調查屬於生科院任職期間

部拿出來看。但開會時,居然沒有什麼

蔡:所以都是影印的,不是給你們最原

發表的論文,基本上一開始就是搜尋查

人同意說要看實驗記錄本。

始的東西?

到2篇,有一篇覺得不是那麼嚴重,嚴重

蔡:委員會在決定要調查這一篇的時

張:是的。

的是Nature Cell Biology那篇,所以大家

候,有沒有決定調查程序?

蔡:我還原一下那天郭副校長的記者會

就決定看這篇論文。但是我比較覺得奇

張:我認為開會應該要有結構,訂定時

現場。我一開始問說60篇怎麼變成只有

怪的是,委員會一開始就認為這篇論文

間表及預定達到的相關目標,但是在

10幾篇需要調查?郭副校長說他們有一

是造假,而且造假的太明顯,那有什麼

這個調查委員會,並沒有什麼清楚的步

個程序,先經過判斷說哪些是重要、哪

好調查的?所以要做的事應是在委員會

驟。之所以沒有清楚的調查程序及結

些不重要,所以才只調查10幾篇。再

決定要處理哪些問題,是要談共同作者

構,應是主席沒有這方面的經驗。其

來,他也說委員會有一個完整的程序,

中誰只是掛名、造假的內容是誰造成、

實,這類事情在本國及他國二十餘年來

必須要交叉詰問,要提出證據、檢驗他

是共同造假還是單一人造假?如果是單

已發生多次,這麼多的前例可循,如果

一造假,而其他作者的責任如何介定?

主事者能做足功課,這個調查委員會的

這些問題均未討論或分配工作,所以這

進行,就能順利而有章法。

是我一直覺得模糊的地方……。

蔡:委員會只跟郭明良聯繫,並沒有跟

蔡:您說的「屬於生科院任職期間」是

查詩婷聯絡?

用年代來分嗎?以郭明良到職?

張:有,但是查詩婷並沒有露面。

張:對,郭明良到生科院。

蔡:那郭明良有到委員會親自說明過嗎?

蔡:所以是以通訊作者,其他作者的時

張:在我當委員的時候,曾經有要求他

間不管,以通訊作者到職的時間為準。

露面,但是約錯時間了。

但另一篇不查的、「覺得不是那麼嚴

蔡:所以在您離開委員會之前,完全沒

們有想過要醫學院的那些作者也來進行

重」是誰決定說不需要調查的?

有跟那篇論文的作者見過面?沒有當面

相關調查程序嗎?

張:是我們大家拿出來看之後的共同決議。

質問的機會?作者們也沒有提供任何原

蔡:有什麼樣的標準來衡量嗎?

始資料給委員會?

張:沒有,應該說是看了之後的感覺,

張:郭明良有提供一些實驗結果的影印

貢獻是什麼。只有林本仁醫師提供的數

我不太記得了。那次工作人員印給我們

照片。

據資料較多,其他的回覆都是:「給予

大家看PubPeer上面的指控,有些指控讓

蔡:您覺得完整嗎?

臨床資料分析」。這裡面就出現了有趣

人覺得牽強模糊,所以覺得說沒有必要

張:根本無從看起。根本沒辦法從那些

的問題,因為NCB這篇談的是大腸癌

張:對。 蔡:那些圖也是影印的? 張:對,都是影印的。

們的所有圖片,所以要花很多時間。但 至少在生科院您參與過的會議中,並沒 有照郭副校長講的那樣子去嚴謹的照步 驟進行? 張:我們並沒有全部看,我們一開始就 選擇在生科院期間所發表的論文,的確 就只是2篇。那一篇我們覺得並不嚴重, 所以就只選擇NCB這篇。的確有經過篩 選的程序,就在委員會內自己篩選。 蔡:NCB那篇有些作者是醫學院的,你

張:我們在一次會議提出說,請醫學院 的那幾位醫師說明他在NCB這篇裡的


時事評析

中華民國一○六年二月十五日

科技報導

20

的起始癌症細胞,結果論文的第二作者

張:我是委員會主席接洽的,主席是說

讓我覺得好太多了,開始有比較實質的

是耳鼻喉科專科醫師,請問耳鼻喉科的

當時他先找另一位醫學院教授,但他推

討論,請注意,一共只有五次的會議。

醫師如何貢獻大腸癌病人的臨床調查資

薦由我來參加。我也考慮了一陣子,我

第五次會議,我沒有參與。

料?第三作者是口腔所的張正琪教授,

曾想過不要惹這個麻煩,但我是那種好

蔡:臺大校方的說法好像是生科院跟醫學

第四作者朱家瑜是皮膚科醫師,我更不

奇心會超越避免麻煩想法的那種人。因

院如火如荼的同步進行調查,但從您的敘

懂皮膚科對大腸癌的臨床資料有什麼貢

為這篇論文我之前看過,那時候曾和有

述聽起來變成生科院什麼都不能做?

獻。然後再來一位是李維駿,萬芳醫院

些專家討論過其中一些實驗,就質疑其

張:能做的很有限。

泌尿科醫師,我查過他跟郭明良有很多

中的可行性,所以同意來參加,看看到

合作的論文。根據他們的醫學專科,合

底發生了什麼事情。我是一個強調根據

理的推測是,實質參與的是林本仁及林

邏輯,建立架構處理事情的人,處理後

明燦,林明燦是這篇論文的共同通訊作

的答案和預期相同或不相同都沒關係

者,所以根據原本的調查原則,應該在

(yes or no it doesn´ t matter),但要有處

醫學院也要調查。

理事情的邏輯。好,那回答你第二點,

蔡:NCB這篇光通訊作者就有醫學院

有沒有簽保密,沒有,利益迴避也都沒

跟生科院,大部分作者也都是醫學院的

有,全部都沒有!我也是後來才知道當

人,所以生科院到底要如何進行調查?

時有兩位委員正在競選生科院院長。大

萬一今天造假的人不是查詩婷,是這些

家都說我很勇敢,我不是勇敢我只是好

醫生,那生科院能做什麼事情?在內部

奇,好奇這整個網絡結構的發生,這個

你們有沒有想到這些可能性?

網絡的種子到底散播了多大,這是我們

張:我們並沒有討論。

要注意的。

蔡:我先確認一下,NCB不是投稿的第

蔡:所以大家沒有條列哪些是該利益迴

一本期刊,之前投稿而被拒絕的期刊是

避的條件?

哪幾本?

張:我曾經在校務會議裡面提過科學倫

域專才,可能是請生技公司做的,但文

張:應該有投Cancer Cell及Cell Stem

理審查這件事,要有實驗記錄本,副校

章裡面沒有提到任何代工的公司。基本

Cell,被退稿,然後NCB也至少2次的修

長說這跟法律有關,我們不能夠隨便調

上,我不認為這篇論文的所有作者,是

訂(revision)。

人家的記錄本;利益迴避是科學倫理審

因為多種跨領域內容所以被蒙騙,另外

蔡:所以被Cancer Cell退稿,那他們有

查最重要的事情。可是當利益衝突出現

此篇論文數據牽涉到病理分析,但作者

提供投Cancer Cell時候的版本嗎?

的時候,他又忘了這是法律問題,明明

群裡並沒有病理醫師,致謝欄裡也未提

在法律上要考慮的問題他竟然沒有考

及病理分析是由誰完成。

張:我們都有要求他提供。我們委員會 裡有一位非常優秀的委員很仔細的比對

蔡:為什麼沒有直接跟外界說明生科院 只能夠查這篇,那篇確定有造假,但裡 面人員我們無法查,所以問題都給醫學 院算了。結果生科院還撐了五次會,這 是我不能理解的部分。 張:我認為能做的事情就是確認每個作者 「造假的貢獻度」。在委員會裡面又有 提到另外一件我最不滿意的事情,就是有 委員說,因為跨領域所以大家搞不清楚造 假。我很困惑,為什麼在調查這件事情的 時候,我們的委員要為作者辯解。 蔡:您覺得什麼樣才是跨領域? 張:就我的觀點,NCB這一篇有一些實

慮。臺灣大學有法學院,一開始應該要

驗,需要生物資訊的人協助分析,這是 跨領域合作。但作者群裡沒有這種跨領

蔡:林明燦是這篇的共同通訊作者,照

有法律諮詢,要怎麼建立這個委員會,

道理說,郭明良如果有責任,林明燦也

怎麼去實踐真正的調查工作,竟然沒有

應該有一樣的責任。委員會在討論的時

做,這是我非常不理解的地方。

候有沒有談到這一點?

領域,也覺得離譜到極點。

蔡:生科院的委員會,總共有多少人?

張:說只負責臨床分析,這裡面共有5位

蔡:當初委員會成員是用什麼樣的原則

那院內跟院外的老師比例?

醫師負責臨床分析,這是我完全沒辦法

去遴選的?有沒有簽保證自己沒有什麼

張:因為一直在變動,一位委員因與郭

接受的部分。所以這件事情還突顯兩個

利益迴避以及保密協定的文件?

明良有合作計劃關係,在第二次會議退

問題,一是該不該掛名?二是掛名是掛

張:就如校長講的,成立獨立委員會由

出;還有一位委員在事發後由於長官部

歷史共業嗎?

郭副校長負責,那郭副校長就很直接的

屬關係,曾與涉案者有未公開之接觸,

蔡:一次開會耗時多長?

根據「臺灣大學違反送審教師資格規定

在第四次會議後退出委員會。我所參加

張:將近2個鐘頭。有一次我發脾氣說,

及學術舞弊案」的處理要點成立。那就

的第二、三次會議中,調查成員組成6人

不能把所有的責任都推給查詩婷,可是

是由本校教師評審委員會……,什麼叫

均為臺大校內人士(四位生科院、二位

那次我發脾氣之後的禮拜天,我就上了

教評委員會呢?通常就是主任、院長這

醫學院),無任何校外委員,到第四次

第一次PubPeer,我在想可能是巧合,後

些人組成的。當然還有找醫學院的人參

小組會議,才加入2位校外委員參與。

來繼續去開會。在12月28日我收到要交

加。其中一位曾經和郭明良有合作關

蔡:所以第四次加入的校外委員並沒有

給學校的最初報告,我非常不同意那個

係,這位委員在第二次會議時已退出。

參與真正實質的討論?

報告。

蔡:您是誰接洽的?

張:在第四次會議,加入的校外委員,

蔡:是誰寫的報告?

過了,他非常非常的認真,把前前後後 的圖片變動,還有作者的變動都有好好 地看過。他的結論是,即使他不是生醫


時事評析

中華民國一○六年二月十五日

SciTech Reports

21

張:那個報告就是把開會的記錄結合在

年代久了或找不到的,要怎麼處理?

的制度或做法,才能夠有效防杜?

一起,我說這是叫合併的會議記錄,不

張:如果有其他的重複實驗數據也可

張:第一,處罰的公正性很重要,只有

叫報告。12月28日我回了封信給所有委

以,或重做實驗是另一選項。

對的處罰可以阻嚇再發生。其實倫理是

員,在29日我就有4篇研究主題完全不

蔡:就您了解,期刊在接受勘誤時,會

我們從小教育的根本,我們從小就被要

要求作者提供原始數據嗎?

求不可以作弊、說謊。科學倫理是屬於

張:老實說,期刊論文審查者永遠有一

長期內在良知良心的表現,這不是我們

個心證是,相信作者。可以根據經驗

今天上個倫理課就獲得的,當科學研究

判斷數據是否合理,例如說有些抗體是

之目標很單純的是求真理,造假不會發

不具特異性的,或有些實驗的可行性不

生,當然,人非聖賢,孰能無過。而學

高,我們會據此提出質疑,審查者只能

術界應有預防措施,有嚴謹的審核制

做到這樣。

度,就不會讓造假擴大、蔓延,造成國

同的論文在PubPeer,這個關聯性也未免 太高了。我在第一時間叫第一作者去回 覆PubPeer上兩篇論文的評論,根據其英 文寫法及回覆時間點,應該是台灣科學 家所為。本來我不想再理會那個胡亂找 碴的,但元旦後回辦公室看電腦,不得 了!又在上面說我是造假,沒想到又收 到一封匿名的信,就是那個herpesvirus 的信,還副本給我的主管,分醫所的所 長,也是臺大現任的研發長。信的標題 是這是Dr. Chang的major mistakes in―― 我看到那封信就真的很生氣,去找實驗 記錄本,我將相關實驗記錄本的記錄照 相,但後來想想,應該是沒有用的,所 以只好去找實驗數據原始影像檔。所以 我覺得這件事簡直是浪費我的時間,我 在為學校做這些事情,還要被攻擊,我 們郭副校長居然不知道這件事,他不知 道我除了要去努力研讀相關資料及論文 外,還要去處理這種事,學校到現在還 沒有跟我說一聲道歉。所以我就很生氣 地回了那封信,同時副本給其他生醫界 人士。 蔡:因為你那封信同時副本給很多人, 許多人都猜測那些人是委員? 張:我直覺得有些人應該要知道這件事 情,所以我就副本給那些人,以傳達 我的情緒,這些人不全是委員。目的其 實很簡單,希望他們知道發生了什麼事 情,為什麼我要退出委員會。 蔡:不過從妳在PubPeer上被攻擊這件事

蔡:但這可能會有漏洞。就像這次事件 有作者就說是誤用,不小心貼到控制

家聲譽受損。所以我覺得這是根本的教 育問題,整個社會的道德教育問題。

組。若第二篇也是誤用,第三篇又是誤

蔡:那您覺得懲罰要到什麼的程度才

用,結果連續四篇都以誤用跟不同期刊

夠?科技部現在了不起就是停權,教育

勘誤。像這樣奇怪的事情,委員會裡面

部的話,除非是升等論文或是學位論文

有沒有討論到?

造假才有處罰,如果造假跟升等或學位

張:因為生科院特別強調我們就只看這

無關,教育部也是兩手一攤。

一篇,所以你要說的事情是醫學院,醫

張:這就是學校的事了。學校應根據犯

學院的調查委員會該想的事。如果一個

錯的程度給予應得的懲罰,學校對於這

實驗室若有這種慣性,這個慣性是會散

件事情也要有一個宣示,以盡到大學對

出去的,這是我覺得最嚴重的事。就像

社會道德所負的責任。

傳染病一樣,如果他帶著一個學生,這

蔡:如果就檯面上已撤稿的2篇,林明燦

個學生用這招也發表的很好,又到某一

一篇是共同通訊作者,另外一篇是第一作

個學校帶另一批學生,如果散佈了十二

者,但他還是不動如山,您怎麼看待?

年之後,就是非常嚴重的問題!勢必造

張:臺大人到底要給自己多少尊嚴就自

成劣幣驅逐良幣。

己決定吧!尊嚴是自己爭取來的。如

蔡:郭副校長一直說他找了一個很厲害

果我們的整個社會對誠信的要求就是高

的外國人,這個外國人就是發明那個影

的,這種事情其實就會少。我們不可能

像檢查工具的人。生科院有被教導用那

零汙染,但是要降到最小值。

個影像工具去檢查嗎?

我也要呼籲最後可能會被懲罰的人,

張:沒有。

他們絕對都是很聰明的,因為是很聰明

蔡:所以生科院完全沒有郭副校長講的

的人,犯不著以造假過日子,這是我的

檢查程序?

結論。

情聯想到,在委員會裡面,有沒有討論過

張:沒有,因為我們只有那篇,那篇已

什麼樣才叫無心之過?什麼樣算是造假?

經很明顯了,不用再去檢查了吧!

張:基本上造假論文可粗略分為三種:

蔡:最後我再確認幾點:第一、郭明良

(1)抄襲(2)刪掉及修改不合意的數

從頭到尾並沒有跟所有的委員見過面,

據(3)根據推理,堆砌假數據發表假的

談過話;查詩婷也沒有真正露過面、說

新理論。實驗記錄本可知其端倪。所以

過話。第二、他們沒有提供真正的原始

檢查實驗記錄本是很重要。如果是無心

數據,只是影印的複本。第三、至少在

之過,不會在一篇論文中出現大量的錯

您離開委員會之前,委員們也沒有去過

誤圖表。

郭明良的實驗室做過任何調查。

蔡:但若是十幾年前的論文,很難保留完

張:沒有。

整的實驗記錄,而且很多原始數據就存在

蔡:經過這次事件,對於這類嚴重的學

電腦裡面,電腦若壞了就沒有了。像這種

術倫理問題,您覺得應該要建立什麼新


中華民國一○六年二月十五日

時事評析

科技報導

22

不當之研究行為該如何調查? 李威昇/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成癮醫學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

一陣PubPeer旋風,吹出臺灣學術界的

研究機構要立即通知政府部門:

(2)在適當狀況下,給被指控的科學家研

業障重重。面對已爆和未爆的學術舞弊案

(1)公眾健康或安全存在風險;

究記錄複製版,或合理的、被監控的

件,沒有實證就未審先判,絕對違反科學 精神。然而,違反學術倫理的調查程序和 個別科研人員是否有不當研究之行為的判 定標準,在臺灣卻尚未建立SOP(標準作業

(2)政府部門的資源或利益遭受威脅; (3)研究活動應該暫停; (4)有足夠證據顯示違反民事或刑事法律;

存取權。 (3)採取所有合理且實際的努力,來取得 調查過程中所發現的額外實驗記錄或 證據之監護權。例外情況如第一點,

流程)。在此簡介美國如何處理科學研究

(5)需要政府保護調查人員的利益;

之不當行為,供臺灣學術界參考。

(6)研究機構相信提早公開訊問或調查結

科學儀器,監護權可能侷限於由儀器

果,可讓適當行動及早展開以保全證

拷貝出來的資料或證據,只要這些複

據並保護相關人員權益;

製檔案的證據力與儀器內的原始檔幾

一、聯邦政府部門與研究機構的責任 政府部門與研究機構是共同承擔科研責 任的夥伴。政府部門對公款補助的科學研

(7)研究社群或大眾對此事有知的權利。

當研究記錄或證據包含與他人共用的

乎相當即可。

究有最終監督權,但研究機構須承擔預防

當檢舉案件涉及多個政府部門經費時,

(4)依據法規 § 93.317規定保存研究記錄

與察覺內部不當行為的主要責任,並負相

應指派一個部門領導協調各部門的應對措

與證據。除非監護權移轉到「美國衛

關的學術倫理案件之調查和裁決的責任。

施。各部門可依據相關法律、法規、政策

生和公眾服務部」、或「誠信辦公

不當研究行為案件的處理分為三階段:

和契約做行政處置。政府部門審查機構調

室」書面通知機構不再需要保存記

(1)訊問:評估檢舉案是否充分舉證以及

查結果與裁決處置後,可視需求啟動額外

錄,機構必須在調查完成後安全地保

的監督或調查程序。政府部門審查完成

存調查相關記錄七年。若「衛生和公

後,將依法採取適當行政措施,並通知被

眾服務部」或「誠信辦公室」因調查

檢舉人與研究機構;若不服政府部門處置

或審查需求必須進行法庭或其他分

措施可依程序申訴。

析,機構必須轉移監護權或提供副本

二、學術倫理案件研究資料的封存

給相關政府部門。

是否需要啟動調查; (2)調查:展開對被檢舉人的調查並詳載 調查結果,依調查記錄建議後續作為 (包括駁回案件、認定確有不當行 為、或施行其他補救措施); (3)裁決:審閱調查結果與建議,並決定

當科學家被檢舉有研究不當行為,若

三、不當研究行為的責任歸屬

研究經費為國家補助款,機構有義務封存

在案件的調查初始階段,由於無從得知

所有相關實體(如實驗記錄簿、切片樣本

參與研究的科學家中有哪位實際犯了不當

若是直接向政府部門檢舉,政府部門

等)及電子資料。封存通常在機構通知被

研究行為,因此參與研究的所有科學家都

通常會將檢舉案件交付被檢舉人所屬的機

檢舉人前進行,機構有權取走及保存被檢

會一起被指定為答辯者。當完整調查結果

構,並依其調查結果做初步回應;但政府

舉人及合作同僚實驗室裡所有的硬碟。這

出爐,除非該科學家被發現有實質捏造、

部門亦可不經研究機構而自行啟動調查,

是明定在《美國聯邦管制法規42 C.F.R. §

偽造或剽竊行為,否則我們不應判定該科

此狀況包括:認定研究機構並未準備好依

93.305》中的事項,其規定「美國衛生和公

學家有學術舞弊情事。

法處理學術倫理案件、必須主動介入以保

眾服務部」補助的研究若涉及不當行為,

障公眾利益與安全、或檢舉案件涉及的機

受補助機構必須:

室主持人)為資淺科學家在實驗室的行為

(1)在機構通知被檢舉人前或當下,立即

負責。但研究不當行為政策和法規並未承

若是研究機構主動發現或接獲檢舉,

採取合理且實際的步驟,以獲取對研

認雇主責任理論(respondeat superior),此

經初步訊問後,證據足以成案並展開調查

究不當行為訴訟所需的全部研究記錄

與雇主須對僱員的行為負責的訴訟不同。

時,研究機構應主動通知政府相關之補助

與證據之監護權,盤點記錄與證據,

在不當研究行為的訴訟中,每位科學家只

部門。調查結束後,研究機構需轉呈政府

並安全地扣押它們。例外的是研究

會依自己的行為被證明清白或定罪,其皆

部門一份調查證據記錄、調查報告、機構

記錄或證據包含與他人共用的科學儀

根據科學家對實驗和研究記錄實際做了什

裁決建議書、以及被檢舉人對裁決建議的

器,監護權可能侷限於由儀器拷貝出

麼,而非基於對下屬的監督作為。

書面回覆。研究機構裁決完畢,亦須將最

來的資料或證據,只要這些複製檔案

若資淺科學家犯錯,但該行為僅歸因於

終裁決與處置方式轉呈政府部門。

的證據力與儀器內的原始檔幾乎相當

非蓄意的錯誤或草率(例如由於經驗或訓

即可。

練不足所致),沒有發現意圖誤導實驗結

適當處置方式。

構規模過小而無力自行調查等。

在訊問或調查過程中,若有下列狀況,

機構經常急著要督導之科學家(或實驗


中華民國一○六年二月十五日

產官學研

SciTech Reports

23

果的證據時,此時會判定資淺者沒有從事

同的圖像兩次、在論文中放入從未進行的實

套用張智芬教授的名言:「尊嚴是自己

不當之研究行為。當資淺者只得到輕微的

驗結果、對圖使用誤導性的說明文字等,全

爭取來的。」盼望藉由建立與執行完善的

懲罰,調查委員會可能會回頭審視實驗室

都是實驗室主持人的錯。雖然這些狀況最終

學術倫理案件處置程序,能讓臺灣科學家

主持人,其所管轄之資淺科學家所犯之錯

的意義可能是「主管的錯誤」,但以不當研

們重拾學術尊嚴!

是因為實驗計畫書不足以偵測或防止被檢

究行為來看卻並非是「主管的過錯」。失職

舉的研究疏失?或是實驗室主持人表達了

的主管可能需要被強制改善實驗室的培訓管

很高的期望,但不曉得資淺者因此被迫不

理和制訂新實驗計畫書,但失職的主管不一

嚴謹地快速進行實驗?又如果案件涉及許

定等於學術舞弊。先前的判例顯示,只有實

2. Paul Thaler, Co-Chair & Karen Karas, Discovery Versus

多出版物和相關實驗時,該怎麼處理?

驗室主持人自己實際上偽造數據、捏造數據

Sequestration-Dealing with Complex Electronically Stored

在這些情況下,調查委員經常會決定讓 實驗室主持人負起責任:資淺科學家使用相

或剽竊,才能視為學術舞弊;「不良的監 督」不構成學術舞弊的要件。

延伸閱讀 1.FEDERAL POLICY ON RESEARCH MISCONDUCT https://www.aps.org/policy/statements/federalpolicy.cfm

Information (ESI) in Research Misconduct Cases, 2016/11/4. 3. Karen Karas & Paul Thaler, Co-Chair, Research MisconductGuilt by Association, 2017/2/2.

日本太空垃圾蒐集計畫失敗 JAXA,http://www.jaxa.jp/。

【本刊訊】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

JAXA在2017年1月31日宣布任務失敗。

載有太空人的太空船與其相撞,將會威

構(JAXA)與日本百年漁網製造商合

太空垃圾指繞行地球的人造物體,多

脅太空人生命安全。此任務原計畫內容

作,在2016年年底發射了太空垃圾搜

不具作用,包含發射後的火箭、固態火

是利用700公尺長的鋼網,將太空垃圾拖

集器,預計要利用鋼網將圍繞在地球周

箭燃燒殘渣等,這些太空垃圾對於太空

行至較低的運行軌道,並讓太空垃圾在

圍的太空垃圾帶回地球大氣層後燒毀。

任務存有潛在風險,若人造衛星、太空

墜落時與大氣層摩擦後焚毀。

然而,執行任務的衛星無法展開鋼網,

飛行器與其相撞會造成儀器損毀,若是


中華民國一○六年二月十五日

全版廣告

科技報導

566 cover story

你可曾想過,一張音樂專輯是如何完成的?

〈一首樂曲的誕生─錄音、混音與母帶後期製作〉 〈掌控全場的技術─現場演出聲音處理〉 〈聲音美感呈現─效果器初探〉 〈苦澀絕望的愁要用力的唱─草東沒有派對樂團專訪〉

評論

臺大論文造假事件尚未落幕,我們能否從國外借鏡寶貴經驗? 臺大敢進行這種規格的調查嗎? 你知道怎麼處理圖片嗎?

專訪

臺灣微中子實驗先鋒─李世昌院士 為了成就世界頂尖的科學研究,臺灣該如何突破障礙達成目標?

專欄

解.數 畢氏定理與世界上最長的證明 為了解決看似簡單的問題,數學家寫出了前所未見的數學證明⋯⋯ 理.物 摩爾定律已到盡頭? 越做越小的電晶體,即將面臨物理極限的挑戰。 生.動 表觀遺傳學是什麼? 生物所面臨的飢餓困境,竟可能影響後代的生理體質? 變.化 日本福島核災食品該不該進口臺灣?

天.地 宇宙恆星之最 跑得最快、形狀最圓、體積最大⋯⋯一窺恆星的宇宙紀錄!

科月哪裡買

面對可能進口的核災食品,我們的疑慮是否有所根據?

【實體店面】 金石堂/誠品 金玉堂/諾貝爾/墊腳石 敦煌/紀伊國屋/法雅客 何嘉仁/其他傳統書店 【網路商城】 博客來/PC home/讀冊

購買2月號

scimonth@gmail.com 106 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三段125號11樓之4

24


產官學研

中華民國一○六年二月十五日

SciTech Reports

近期研討會資訊 【2017 年全球開放教育研討會】 時間:2017 年 3 月 8~10 日 ■ 地點:高雄市/高雄師範大學 ■

2017 年研討會主軸為「開放參與」,因應今年的主題,大會沒有制定正 式的主題軌,而歡迎所有有關開放教育的各種建議;包括正式與非正式 教育,小學、中學和高等教育,開放教育實踐、項目、政策、研究、合 作和影響,開放數據、開放存取、開放科學、開放的組織、自由軟體等。

【第 50 次年會暨國際醫學影像學術研討會】 時間:2017 年 3 月 25~26 日 ■ 地點:新竹市/元培醫事科技大學 ■

【第 24 屆中華民國人因工程學會暨年會暨學術研討會】 時間:2017 年 3 月 11~12 日 ■ 地點:金門縣/金門大學 ■

研討會主題包含人因工程與智慧工廠、物聯網於高齡長照服務之應用、 大數據分析、醫療人因與病人安全、高齡人因工程、生物力學、認知人 因、電腦輔助人因工程、消費產品人因設計、文化差異、人員可靠 、 壓力與心智工作負荷、教育訓練系統、運輸與交通、虛擬實境、視覺作 業績效、工作生理學、人因標準等。

【第三十二屆生物醫學聯合學術年會】 時間:2017 年 3 月 25~26 日 ■ 地點:臺北市/國防醫學院 ■

今年年會的主題是「醫事放射承先啟後,邁向下一個璀璨 50」,將有 國際放射技師會總會(ISRRT)與超過 150 位各國醫事放射領域專家將 蒞臨參加盛會。此外,兩天的學術活動,除了例行的學術論文發表、 兩性教育課程、感染控制課程與輻射防護課程外,增添了圓桌論壇會 議、醫療儀器最新發展介紹以及大會專題演講(包括醫學診斷、放射

本屆生醫年會大會競賽獎之主題為「轉譯醫學(Translational Medicine)」, 與以往不同,三十二屆生物醫學聯合學術年會擴大為生化、細分、臨床生 化、毒物、生理、藥理、解剖、免疫、分子影像共九個學會共同舉辦。

治療、核子醫學的現況與展望)。

【第十一屆科學史研討會】 ■ ■

時間:2017 年 3 月 25~26 日 地點:臺南市/南臺科技大學

【臺灣醫學圖書館學會 2017 年國際研討會】 ■ ■

時間:2017 年 3 月 30~31 日 地點:臺北市/臺大醫院

為促進醫學圖書館館際交流與合作,提升臺灣醫學圖書館館員之國際 本研討會主題包含天文史、數學史、醫療史、技術史、印刷史、科技

見聞及經驗,舉辦「臺灣醫學圖書館學會 2017 年國際研討會暨第 39

交流史、軍事技術史及其他科學史領域。歡迎學界先進、科技史同好

屆醫學圖書館工作人員研討會」,此次會議與臺大醫學院 120 週年院

和舊雨新知共襄盛舉。

慶醫學圖書館國際研討會合併舉行。會中設有「海報發表會議」,開 放國內外圖書館學者專家及館員報名。

【2017 第 24 屆張昭鼎紀念研討會-前瞻工業 5.0 下的技職教育】 時間:2017 年 4 月 29 日 ■ 地點:臺北市/臺大校區內的中研院原分所演講廳 ■

臺灣昔日技職教育所培育出的人才,曾經是推動臺灣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然而在過去年的教育改革中,技職體系原本的實作特色,漸漸的被淹沒在競逐升格、競逐學 生、競逐排名與競逐經費的虛務中逐漸淡去。直至今日,當我們最近開始再談各種產業的 4.0、5.0 的升級與再造的課題時,才驚覺,原來我們能夠仰賴的中間技術人才 之培育體系,已出現與產業現實各種難以銜接上的危機。 本屆的張昭鼎紀念研討會中,我們將針對臺灣技職教育的未來發展,特別是在新的工業技術革命時代來臨之際,該如何革新因應進行討論。會中將邀請產、官、學各界 人士齊聚腦力激盪,希望能對此攸關臺灣未來發展的課題提供建言。

25


產官學研

中華民國一○六年二月十五日

科技報導

26

抗癌藥物具有化療與光療效果 有效殺死癌細胞 中興大學,〈興大研究抗癌雙效新劑型 結合化療與光療〉,2016年1月5日。

癌症治療,現今的治療方法主要為

許 多 年 , 並 從 螢 光 顯 微 鏡 中 發 現 了 N V-

細胞實驗中可觀察到經過第一次的化學

手術將腫瘤切除、放射治療與化學治療

12P分子,再經過研究與開發,將此分

治療後,癌細胞已大幅減少,緊接著第

等,依照著癌細胞的擴散程度進行不同

子為做成一劑卻有雙重療效的新藥物。

二次的光療在低照光度下就能將癌細胞

方式的治療。而現在,科學家又找到癌

此藥物研究成果則發表在ACS Applied

全數消滅。

症了新療法,由國立中興大學生醫工程

Materials & Interfaces期刊中。

此藥物的優點在於具有標靶功能,能

研究所教授張健忠與化工系博士陳俊瑋

這次的研究則是透過先以化學治療進

夠在不傷害正常細胞下殺死癌細胞,並

所研發的新型藥劑——NV-12P,是一種

行癌細胞抑制,再用光動力治療進行第

且只透過一種藥物就能夠對癌細胞進行

結合化學治療(Chemotherapy)與光動

二次治療。首先,研究人員先合成此水

雙重打擊,除了可降低藥物運輸的成本

力治療(photodynamic therapy)的藥

溶性化學分子NV-12P,將此分子送入細

外也能縮短療程,且在細胞實驗中能殺

物,將2種不同的治療優點結合,提供更

胞中,此分子具有辨識癌細胞粒線體的

死全數癌細胞,而目前此療法也進入了

好的治療效果。

特性,因此能夠附著在癌細胞上殺死或

動物實驗階段,期望在動物實驗也能有

現今對於癌症的治療不勝枚舉,而近

抑制一部份癌細胞的活性,而也因為易

良好的療效。

年來為了提升癌症治療的藥效性,許多

溶於水的特性,所以在第一階段的化學

研究人員會進行雙重治療,也就是將2

治療能順利代謝,從體內排除。

現今癌症治療所面臨的主要問題為癌 細胞的轉移與產生抗藥性,因此,若此

種不同的治療方式結合,並透過奈米的

再者,繼續透過光動力治療進行第二

藥物能快速並有效地將癌細胞殺死,未

物理性進行藥物的運輸施藥,透過小分

輪的攻擊,由於此分子本身也是一種光

來將是研究治療的一項新方向,也為癌

子讓藥物能夠有效地進入體內殺死癌細

感藥物,能夠以特定的波長光照射癌細

症治療帶來更多的希望。

胞,希冀有更好的療效產生。

胞,此時的光與此分子內的光感物質會

研究團隊已投入於光動力治療研究

發生化學作用,進而殺死癌細胞。在此

澳洲利用大豆油製成石墨烯 大幅降低製作成本 Dong Han Seo et al., Single-step ambient-air synthesis of graphene from renewable precursors as electrochemical genosensor, Nature Communications, Vol. 8, 2017.

【本刊訊】2004年物理學家海姆

研究人員將大豆油加

(Andre Geim)與諾渥蕭洛夫(Konstantin

熱至800度,分解其碳

Novoselov)成功從石墨中分離出石墨烯

結構,再將其放置於鎳

(Graphene),其優點包含導電性強、透

(Ni)金屬片上,使其快

明、可撓性等,為世上最薄且最堅硬的奈

速冷卻,形成均勻石墨烯

米材料,適合用於製造透明觸控螢幕、半

薄膜,最後會將石墨烯薄

導體、太陽能板等。海姆與諾渥蕭洛夫也

膜移至玻璃上。相較過

因製出石墨烯而獲得2010年諾貝爾物理學

去,石墨烯需在長時間高

獎。然而,因為其製作成本較其他材料昂

溫、高壓、真空中的環境

貴許多,成為其商業化的最大阻力。

下製作,CSIRO研究團隊

(CSIRO)

澳洲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CSIRO)

的新技術「GraphAir」顯

徐東漢(Dong Han Seo,音譯)等人利用

得更簡單、更安全,也更

大豆油製出石墨烯,並將此新技術取名為

快速。徐東漢表示,此技術產生的石墨烯

步希望能使用其他廢油(如燒烤或是烹飪

「GraphAir」,由於原料便宜,突破性的降

性能與傳統方式製作的石墨烯相當,且這

剩油),轉化成石墨烯薄膜。研究團隊強

低石墨烯製作成本,預計將擴大石墨烯的

項技術有望降低石墨烯生產成本。

調,我們將努力把廢棄油轉化為有用的東

商業用途。

根據CSIRO新聞稿表示,研究團隊下一

西,希望能將廢物轉換為黃金。


產官學研

中華民國一○六年二月十五日

SciTech Reports

27

發現人體第79個器官 J Calvin Coffey and D Peter O'Leary., The mesentery: structure, function, and role in disease. The Lancet, 2016.

【本刊訊】器官被認定為是身體一個

研究人員也表示對於它的關鍵功能目前

於腹部內的疾病有一個系統性的了解與

獨立的部分,且有維持生命的特定功能,

並不完全清楚,但未來醫生在診斷腹部

全面性完整的診斷。

像是心臟為一個肌肉器官,透過此器官推

的疾病時,可將腸系膜列入觀察與了

未來也期待有更多的醫生加入腸系膜

動循環系統中血管的血液,提供身體血

解,科菲也表示未來若能更進一步研究

的相關研究,有更多的臨床發現,創造

液中氧氣以及養分。而人體中有主要5個

腸系膜,或許能夠減少腹部侵入式的手

出一個腸系膜的科學新領域,這項研究

重要器官,分別為心臟、腦、肝臟、肺

術與併發症,讓患者有更好的復原。

的發現也顯示了不論現今的科學醫學多

和腎臟。除此之外,一般認為還有另外

研究人員也表示第一步已建立了解剖

麼的發達與成長,在我們的身體總是會

73個器官在體內,發揮各自作用並保持

結構,下一步是釐清功能,若能了解其

有更多意想不到的新發現與更多能夠學

著身體的健康。但近期,身體器官被科

功能,並與其他疾病進行連結,或是將

習的地方。

學家發現其實不是現今認為的78個,而

腸系膜的基礎科學領域建立,讓醫生對

是79個,而第79個器官為腸 系膜(mesentery),此項發 現也發表在《刺胳針》(The Lancet)醫學期刊上。 其實很早就有腸系膜構造 的提出,世界上最早提出腸 系膜可追朔到1508年描繪出 此器官的義大利文藝復興藝 術家達文西(Leonardo da Vi n c i ) , 雖 然 他 很 早 就 描 繪出了腸系膜的結構,但是 卻長期被忽略,縱使他的繪 畫和隨後的一系列醫學圖片 顯示著腸系膜是一個連續的 結構,但是,在過去的一個 世紀,研究腸系膜的醫生普 遍認定腸系膜為是一個由不 同部位分別所組成的碎片結 構,較無醫學上的意義。 然而,最近由愛爾蘭利默 里克醫院大學(University Hospital Limerick)的科菲 (J Calvin Coffey)教授與研 究人員透過詳細的顯微鏡檢 查,且在過去4年來收集的證 據顯示,腸系膜應當被歸類 為一個獨立的器官。因為透 過觀察發現腸系膜其實是一 個連續的結構,由腸道連接 到腹部的雙層腹膜折疊,能 將腸器官固定在腹部壁上。 現在,將過重新分類後, 最新的醫學解剖學書已將腸 系膜定義為新器官。但是,


中華民國一○六年二月十五日

產官學研

高壓物理新突破 哈佛大學製出金屬氫 Ranga P. Dias and Isaac F. Silvera, Observation of the Wigner-Huntington transition to metallic hydrogen, Science, 2017/1/26.

科技報導

廣告索引 冷泉港........................................2 錫昌..........................................3 洛科..........................................5

【本刊訊】物理學家杭亭頓(Hillard Bell

(Paul Loubeyre)質疑斯爾維拉與迪亞斯僅

益弘....................................... 6,13

Huntington)和魏格納(Eugene Wigner)在

觀察到金屬光,就認定其為金屬氫並沒有說

承洺科技......................................7

1935年時,曾預測若是將氫氣置於壓力高於

服力。另外還表示由於實驗尺度小、壓力

大氣壓25萬倍的環境中,氫原子核會失去

大,其實驗成果精準度讓人質疑。盧拜爾認

日龍......................................... 11

對電子的束縛能力,氫氣將會變成金屬氫

為要讓結果更具說服力,他們應該重複測

睿嘉.........................................13

(metallic hydrogen),許多科學家在這段時

量、記錄不同壓力下樣本的變化。斯爾維拉

智盛.........................................14

間中嘗試加壓氫氣,試圖製出金屬氫。然

對此表示,研究團隊將在有限的實驗空間中

而,就算將氫氣加壓至超過數百萬被大氣

製造更多的金屬氫,目前他擔心做了更多測

均泰.........................................27

壓力,皆未有人完成這項預測。

試會破壞研究團隊現有的金屬氫,但在未來

雙鷹.........................................28

近日由美國哈佛大學教授 斯爾維拉(Isaac Silvera)、 博士後研究員迪亞斯(Ranga Dias)組成的研究團隊發表論 文表示他們在實驗室中製出金 屬氫。研究團隊利用鑽石高壓 砧法(diamond anvil cell)加壓 微量氫氣,並維持在低溫,當 壓力達495萬倍大氣壓力時, 氫氣發出類似金屬的光芒,推 測為金屬氫,幫助科學家了解 物質性質問題,在材料學上也 將有廣泛應用,包含室溫超導 體等。研究成果於1月26日發 表於Science期刊。 斯爾維拉表示,一直 以來預測金屬氫為亞穩態 (metastable),這表示移除壓 力後,將維持其金屬狀態。 迪亞斯表示,若是金屬氫能 在室溫中穩定,則室溫超導 體將會改變人類的生活,像 是增加高速懸浮列車電子設 備效率、提供能量產生與儲 存方面該善方案等。另外金 屬氫也能在火箭推進劑中發 揮關鍵作用,幫助人類探索 太空。斯爾維拉表示,若能 將金屬氫轉換為分子氫,釋 放出的能量足以推動火箭。 然而,根據Nature新聞網表 示,有許多科學家對於此實驗 論文表示懷疑。法國原子能委 員會科學家、同樣在嘗試製 作金屬氫的物理學家盧拜爾

將會繼續嘗試實驗。

勵眾生活......................................9 台灣莎多利斯.................................10

牟博士.......................................15 尚偉.........................................18

28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