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報導2017年3月號423期

Page 1

科學月刊姊妹刊物

SciTech Reports

創刊於1982年

1

每月15號出刊

科技報導 423 S c i Te c h

Reports

2017.3月號

scitechreports.blogspot.tw

生質航空燃油的發展與規範--4 從2016生技產業白皮書看臺灣生物技術產業前瞻與願景--9 前臺大生命科學院學術倫理調查小組主席─閔明源教授專訪--12 從學術舞弊要點看臺大生科院處理郭案--18 論文作偽事件中審計部與教育部的責任--20 職業試探 適性揚才--20

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 將加入探索TRAPPIST-1星系行列 NASA, Probing Seven Worlds with NASA's James Webb Space Telescope, 2017/3/2.

TRAPPIST-1星系發現史 1999 年 利用2微米全天巡天(2MASS)發現TRAPPIST-1,當時僅以天球赤經緯命名:2MASS J23062928-0502285。

2016 年5 月 比利時列日大學研究團隊於2015年9~12月期間,利用位於智利的TRAPPIST望遠鏡觀測2MASS J23062928-0502285, 並將其編號為TRAPPIST-1。並以凌日法發現TRAPPIST-1b與TRAPPIST-1c,另外推測在b與c的外圍可能還有一顆行星 TRAPPIST-1d存在。研究論文於2016年5月發表於Nature期刊中。

2017 年2 月22 日 利用史匹哲太空望遠鏡(Spitzer Space Telescope)等觀測儀器,確認TRAPPIST-1擁有7顆行星圍繞。而原本TRAPPIST 望遠鏡推測TRAPPIST-1d的位置,實際上是來自TRAPPIST-1e、TRAPPIST-1f、TRAPPIST-1g的混合訊號,7顆行星編號 重新編號,從TRAPPIST-1b由內而外編號至TRAPPIST-1h。

科學月刊3月號【電影技術】上市! 當期介紹請見24版

【本刊訊】美國航太總署(NASA)

分。科學家將會著重於尋找TRAPPIST-1

在2017年2月底發布新聞稿表示,距離地

星系行星上是否有臭氧與甲烷,以確認

球約40光年處、名為TRAPPIST-1的紅矮

星球是否具有能提供生物生存環境。

星,擁有7顆行星圍繞,科學家推測其中

NASA新聞稿表示,因臭氧能保護星球避

學界、政策、產 業訊息外,並有學者專家針

3顆位於宜居帶,將深入研究行星上是否

免紫外線輻射,另外植物行光合作用的

對科技(含醫療)政策、教育、產業相關的時

存有液態水。

過程中,也會產生臭氧;科學家也會進

事發表評論或提供專業意見。竭誠歡迎關心

而觀察甲烷是否存在於行星上,這是為

臺灣科技發展的您,就上述方向踴躍投稿。

這7顆行星與TRAPPIST-1的距離,較 太陽系中行星與太陽的距離近,且7顆

了確認臭氧中氧的來源。

《科技報導》稿約 本刊為科技新聞刊物,除了提供當月重要的

寫作時請依照稿約: 一、 避免學術專業論文寫作格式。

行星彼此的距離也非常近。根據密度推

NASA系外行星探索計畫科學家哈金斯

測,TRAPPIST-1的行星b至g(由內而外

(Doug Hudgins)表示,詹姆斯韋伯太

6顆)應該都是由岩石組成,而研究團隊

空望遠鏡主要會觀測這7顆行星的氣候資

認為第7顆行星是由冰氣組成,但還需進

料,傳回地球供科學家研究,預計將解

括圖片),由作者自行負責。一經投稿,

開這些星球表面氣候的秘密。NASA戈達

即視同授權刊載。

一步深入研究確認。

二、 字數盡量在 2000至 5000 字內,可附相 關圖或表至多5張。

三、 請遵守著作權法,如有著作權爭議(包

四、 稿件刊出後 將致 贈當期刊物一本及 薄

根據NASA於3月2日的新聞稿表示,隨

德太空飛行中心的博士後研究員威克福

著這7顆行星的發現,預計在2018年發射

德(Hannah Wakeford)則表示,詹姆斯

的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James Webb

韋伯太空望遠鏡能觀察的波長覆蓋範圍

Space Telescope)將加入探索的行列。

較寬,我們將會透過光譜分析知道,在

真實姓名、聯絡方式、服務機關或就讀學校,

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主要是利用光譜

這幾顆星球上是否存有水、甲烷、一氧

並請於信件主旨中標示「科技報導投稿」。

學,分析光的波長,進而得知大氣成

化碳、二氧化物和氧氣等。

(稿酬將於刊出當月月底寄發,由第一 作者代表簽收)。 稿件請寄至 scimonth@gmail.com,註明


產官學研

中華民國一○六年三月十五日

科技報導

2

找到馬祖「藍眼淚」現象 並著手進行人工培育 海洋大學,海大大量人工繁殖夜光蟲重現馬祖藍眼淚,2017年2月23日。

【本刊訊】「藍眼淚」是在馬祖沿岸的

樣本採集,並萃取出小於20微米的所有微生

也因為馬祖「藍眼淚」出現屬於一種

海面上會發出夢幻的藍光,使每年4月開

物的核醣核酸(RNA),利用次世代定序

自然現象,雖然美麗夢幻,吸引了許多人

始都會掀起一股觀光客和攝影玩家爭相拍

技術將不同螢光素氧化酶(luciferase)定序

爭相目睹其風采,但也因「淚況」難以掌

攝、為之瘋狂的現象。而藍眼淚是什麼?

出來,發現高達85.1%~97.2%的螢光序列為

握,除了使觀光客撲空外,也成為馬祖發

是什麼生物的顏色?為什麼會發光?一直

夜光蟲所有,這也再次證實馬祖的藍眼淚現

展觀光的瓶頸之一。有鑒於此,為了解決

以來都是生態學家亟欲想知道的事,而現

象為夜光蟲所造成。

此一問題,海洋大學研究團隊從去年7月開

在,國立臺灣海洋大學研究團隊透過單離

海大研究團隊在進行每日採樣的過程

始進行人工大量培養,目前在初步的培養

培養的技術,發現導致藍眼淚現象的生物

中,發現「藍眼淚」的出現可能與環境因

上已經成功,此外,也突破技術瓶頸,開

就是「夜光蟲」。

子有關。通常藍眼淚的「淚況」最佳時

始著手於進行20公升的水體長期養殖,期

期,大約都發生在植物性浮游生物快速成

望未來能達到更高的養殖容積,已達展覽

長藻華期間,特別在藻華結束時夜光蟲的

標準,以促進馬祖觀光。

過去「藍眼淚」現象被認為是藻類或 蟲類所造成,候選生物有夜光藻、渦鞭毛 藻、介形蟲或夜光蟲等……。因此,海洋 大學為了更加深入了解藍眼淚,在馬祖進 行了每日採樣,研究團隊在馬祖介壽澳口 區域進行採集後,再利用單離培養發現此 螢光生物是夜光蟲。 除了透過單離技術外,在馬祖福澳港與介 壽澳口周遭海域利用浮游生物網進行大規模

數量會達到最高值,濃度高達每公升海水

除了持續深入對藍眼淚的研究與培育

超過300隻。初步證實夜光蟲大量出現為

外,也會在馬祖建立藍眼淚培育與生態中

植物性浮游生物所誘發,為一自然界微生

心,未來將提供遊客參觀與實地接觸藍眼

物食物網循環所造成的物種交替現象,並

淚的機會,也讓研究團隊除了進行研究工

非海域汙染生物。未來研究團隊也將持續

作外,同時也可以對觀光客進行藍眼淚知

進行更深入的調查研究,找出影響「藍眼

識的傳播,讓更多人認識藍眼淚生態。

淚」出現的關鍵因素,同時可以預測適合 觀賞「藍眼淚」的時節。


中華民國一○六年三月十五日

產官學研

SciTech Reports

3

IBM首次製成三角有機分子 預計應用於量子電腦 Niko Pavliček et al.,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triangulene, Nature Nanotechnology, 2017.

【本刊訊】捷克有機化學家克拉(Erich

前體(其與triangulene的差別在於多出的兩

研究,但這代表triangulene具有相當大的應

Clar)曾在1953年預言一種化學式為C22H12的

個電子與氫原子配對,分子結構穩定),

用潛力。

三角形有機分子,名稱為「triangulene」。

研究團隊在利用特殊探針,置於分子上

根據IBM新聞稿表示,這些不成對的電子

這種分子結構為單原子層,由六個環組合

方,使探針尖端放出電壓,誘導去除前體

具自旋特性,因此會使分子產生磁場,預計

成一個較大的三角形,而由於外圍的兩個碳

中的特定鍵結,成功移除兩個氫原子,得

將用於奈米材料中,對於量子電腦的發展也

原子仍有未配對的電子,會與周遭的物質

到triangulene。在經過真空、低溫環境實驗

將有所影響,未來將探索商業化的可能性。

反應,形成不穩定的結構。而由於分子不

後,此分子仍以穩定狀態存在。研究團隊還

論文第一作者帕弗立克(Niko Pavliček)表

穩定的特性,科學家一直無法在實驗室中

表示,他們發現triangulene能在金屬銅表面

示,這是一項具挑戰性的分子製成任務,因

合成出來。而在2017年2月中,美國IBM公

保持穩定四天的時間,此分子並不會與銅發

為他具有高反應性,另外他還具有磁性,我

司研究團隊發布論文表示他們以與往常不

生反應,雖原因未知、研究團隊還需更深入

覺得相當有趣。

同的方法在實驗室製出穩定的 triangulene。 過去科學家投入嘗試讓分 子互相反應,用以從原子建造 成更巨大的分子結構,以合成 的方式試圖製出。而此IBM研 究團隊則創新的嘗試利用「刪 去」方式,他們首先合成較大 的分子dihydrotriangulene作為

創刊於公元1982年1月 中華郵政北台字第1461號 執照登記為第一類新聞紙 行政院新聞局登記局版台誌字第3034號 訂 閱:全年12期1000元 劃 撥:0018482-3 科學月刊社 主 辦:台北市科學出版事業基金會 出 版 者:科技報導雜誌社 發 行 人:張之傑 總 編 輯:蔡孟利 副總編輯:林翰佐 林宮玄 編輯委員:王文竹 王伯昌 江建勳 曲建仲 李志昌 李武炎 周鑑恆 林秀玉 林宮玄 林翰佐 金升光 門立中 邱韻如 紀延平 黃向文 范賢娟 倪簡白 高憲章 張大釗 陳妙嫻 陳彥榮 陳鎮東 單維彰 景鴻鑫 曾耀寰 程一駿 程樹德 楊正澤 葉李華 葉偉文 廖達珊 管永恕 劉宗平 鄭宇君 鄭運鴻 韓德生 蘇逸平 主 編:文詠萱 編 輯:李依庭 美 編:王韻青 楊翔伊 業務經理:李金穗 行銷企劃:王弘奕 社 址: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125號 11樓之4 電 話:(02)2363-4910 傳 真:(02)2363-5999 E - m a i l: scimonth @ gmail.com 印 刷:赫偉有限公司 《本刊長期徵稿,請見頭版稿約》


焦點話題

中華民國一○六年三月十五日

科技報導

4

生質航空燃油的發展與規範 林威廷/工業技術研究院綠能所副研究員

蘇乾元/工業技術研究院綠能所研究員

萬皓鵬/工業技術研究院綠能所正研究員

郭彥廷/工業技術研究院綠能所研究員

自從萊特兄弟於1903年的「飛行者」試 飛成功以來,飛機已經成為現今人類社會 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然而蓬勃的飛航 運輸亦消耗大量的化石燃料,可能使現已 逐漸惡化的溫室效應更加嚴重。 以2015年為例,全球航空業光是主要燃 料Jet A-1燃油,全年共消耗了15億桶、碳排 量7.8億公噸,約占全球總碳排量的2%。為 減少航空業的碳排放對環境的衝擊,近10年 來各國已有許多民間及軍方機構著手進行 生質航空燃油的相關研發,希望部分或完 全取代自化石燃料的消耗,目前已有部分 航線的民航客機測試實際使用生質航空燃 油以進行整體應用評估。本文主要介紹生 質航空燃油的發展歷史,以及整理現有的 燃油生產規範及相關技術之現況,提供相

圖一:位於新竹的海軍第六燃料廠遺址。(林威廷攝影)

關領域研究者做為未來研究方向之參考。 性可符合噴射引擎需求,提供足夠的能量

21世紀初,全球暖化與能源永續成為各

密度及維持運輸時的安全性。1959年美國

國關注的環保議題,除了全世界開始有課

生質航空燃油的歷史最早可追溯至二次

材料試驗協會 (ASTM)訂定ASTM D1655

徵碳稅的呼聲,燃料成本占航空公司的營

大戰期間,英國、德國及日本等國因戰爭

規範,提供現今主流的純煤油噴射燃料Jet

運成本比例也隨著石油價格不斷攀高。譬

缺乏石油供給,故改採費托製程(Fischer-

A-1的規格標準(表一),目前全球大多參

如1990年代僅10~15%,到2014年已攀升到

Tropsch Process)從煤炭合成汽油,或是利

考ASTM D1655訂定噴射燃料的規範做為生

30%,基於能源價格波動及永續發展的考

用馬鈴薯或穀物等生質物醱酵生質酒精與

產Jet A-1燃料的標準,包括我國經濟部標準

量,使得生質航空燃油的研究成為熱潮,

汽油混摻,以維持戰機燃料的需求。日本

檢驗局的CNS 2558。

各國的民航機和軍方戰機開始測試在燃料

生質航空燃油的歷史

在1944年於臺灣新竹興建的「海軍第六燃 料廠新竹支廠」,就是以天然氣合成或糖

表一:ASTM D1655 對 Jet A-1 的規範(2014 年版)

蜜醱酵生產丁醇,再經由觸媒及加氫程序

特性

Jet A-1之標準值

生產航空燃料異辛烷,為臺灣生質燃料發

酸價(KOH/g)

最高0.1

閃點(℃)

最低38

凝固點(℃)

最高-47

展之始。 1939年德國飛機製造商亨克爾(Heinkel) 研發出人類史上第一架成功試飛的渦輪噴 射機,型號命名為He 178,讓噴射引擎逐 漸成為航空業的主流核心。噴射引擎的航

2

黏度(25℃,mm /s) 3

最高8.0

中混摻生質航空燃油,希望減少石油依賴 性外亦有減少碳排的優勢。 2007年綠色飛行國際公司(Green Flight International)在美國雷諾史提德機場,首 次以100% 生質燃料試飛Aero L-29 Delfín 型 飛機(如圖二),成為生質燃料應用於航 空燃料的里程碑。2008~2010年間,維珍航 空、紐西蘭航空、美國大陸航空及日本航 空等民航業者,陸續以波音737或747客機加

空燃油需求與活塞引擎需求不同,活塞引

密度(15℃,kg/m )

775~840

入混摻20~50 vol.%生質燃料的Jet A或Jet A-1

擎使用低閃火點的航空汽油以利點火,所

淨燃燒熱(MJ/kg)

最低42.8

試飛,料源包含椰子油、痲瘋樹油、亞麻

添加劑-抗氧化劑(mg/L)

最高24.0

完成的Dassault Falcon 20飛行測試甚至使用

芳香族(%)

最高25

100%生質航空燃油。在這些試飛紀錄中,

硫含量(ppm)

最高0.30

謂閃火點指可燃性物質揮發後發生閃爍起 火的溫度。而噴射引擎的航空燃油需有高 閃火點與高熱值特性,所謂熱值指物質燃

油及藻油等生質物,在2012年加拿大航空

燒為穩定氧化物所釋放的能量。煤油類 (Kerosene)或石腦油類(Naphtha)的特

結果顯示添加生質航空燃油的引擎無須先 進行特殊改造,飛行性能亦無受到嚴重影


中華民國一○六年三月十五日

焦點話題

響,且排氣較現有的化石燃料乾淨,其中 微粒和黑碳排放量更分別減少25%和49%。 2010年起各國軍方亦開始試用生質航空 燃油於航空兵器上,如美國海軍首先以F/ A-18黃蜂式戰鬥攻擊機加入混摻50 vol.%生 質燃料的JP-5,荷蘭皇家空軍亦於同年測試 AH-64阿帕契直升機燃料中混摻50 vol.%之 生質燃料進行飛行測試。 基於上述試飛結果的良好性能表現結 果,2011年起生質航空燃油開始有實際應 用於各國的商業航班。2011年6月,荷蘭皇 家航空為全球首家以混摻50 vol.%生質燃 料之航班運輸乘客的航空公司,當時的波 音737客機上搭載171名旅客從阿姆斯特丹 飛往巴黎。2011年11月,墨西 哥國際航空為首家以混摻生質 燃料的波音777客機橫跨大西 洋,乘載旅客從墨西哥城飛往 馬德里。目前商業航班使用的 生質航空燃油混摻比例為40~50 vol.%,雖然測試已證明民航客 機能以生質航空燃油完全替代 Jet A-1,但截至2016年為止尚無 商業航班實際使用100%生質航 空燃油的消息。

生質航空燃油的規範 有關生質航空燃油與合成航 空燃料的產品規格,是從2008 年開始陸續訂定相關的新燃料 規範,使其成為可添加於飛行 器的航空燃料。最早取得認可 的是南非Sasol公司以煤炭為 原料,經費托製程 (以含CO 及H2之合成氣催化產製液態 烴的技術)合成的異構烷航空 煤油(Isoparaffinic Kerosene, IPK),美國材料試驗協會於 2008年經Committee D02會議 後,認可Sasol的合成燃油可 100%完全替代傳統自石油生 產的航空燃油,並符合ASTM D1655之規範。 2009年,美國材料試驗協會 發布ASTM D7566,將各類的生 質航空燃油整合成同一規範下 管理,目的是確保這些替代性 航空燃油產品能符合飛航、運

圖二:全球首次使用 100% 生質航空燃油試飛的 Aero L-29 Delfín 之同型機。(Wikipedia)

SciTech Reports

5


焦點話題

中華民國一○六年三月十五日

科技報導

6

輸及保存的安全性,使飛機添加各類生質航

油,均視為符合D1655規範之燃油,或同等

技術需經ASTM D7566的5道關卡的審查,

空燃油後並不影響其性能表現,而目前規範

性質之產品,這有助於現有D1655燃油製程

才有機會納入規範並進行商業販售,審查工

中最高混摻比例為50 vol.%。此外,ASTM

與新D7566燃油製程無縫接軌,可減少改裝

作包含燃料生產者的研究報告、引擎及飛機

D7566也聲明規範下所生產及認證的航空燃

生產設備所需的門檻。任何生質航空燃油

製造者的研究報告、納入製造商回饋的最終 報告、ASTM對最終報告的投票審查及加入

表二:合成航空燃油的主要規範 規範名稱

D7566規格特性的投票審查。

單位

燃油生產原料

初版公布年分 最高混摻濃度(vol%)

生質航空燃油之各技術發展現況 ASTMD1655 美國材料試驗協會ASTM

以費托法製程將煤炭轉 化為燃油

1959年

100

目前通過ASTM D7566認可的生質航空 燃油生產技術共5項:包括FT-SPK(費托–

合成噴射燃油(從煤 ASTMD7566 美國材料試驗協會ASTM 炭、天然氣或生質物合

2009年

50

肪酸)、SIP(合成異構煤油)、ATJ-SPK

成) DefStan91-91

英國國防部標準DefStan

同ASTM D7566或個案 審定

合成煤油)、HEFA(加氫處理酯類及脂

(醇轉化合成煤油)、FT-SKA(費托–含 1994年

50

芳香族合成煤油)。另有16項技術申請審 查中,整理如表三資料所示。

AFQRJOS

聯合檢驗團體JIG

同ASTM D7566或 DefStan91-91

N/A

50

由於芳香族於生質航空燃油中可幫助燃 油系統的密封元件膨脹,以避免燃油從系


焦點話題

中華民國一○六年三月十五日

費托–合成煤油(FT-SPK,

研發單位 Sasol,Shell, Syntroleum

Fischer-Tropsch Synthetic

原料

芳香族含量

煤炭、天然

ASTM審查狀況 2009年通過

氣、生質物

Paraffinic Kerosene) 費托–含芳香族合成煤油

7

等技術,使生質料源經反應後轉化為可供

表三:生質航空燃油各生產技術之現況 生產技術

SciTech Reports

引擎使用之燃料。 表三中,奠基於費托製程的FT-SPK和FTSKA,均為多料源的生產技術,可採用煤 炭或天然氣等化石燃料,亦可使用同為碳

Sasol

(FT-SKA, Fischer-Tropsch

煤炭、天然

2016年通過

源的生質料源為進料。料源首先會氣化為 合成氣 (Synthesis Gas),再利用觸媒轉化

氣、生質物

Synthetic Kerosene with

為C3~C4之烯烴,接續以寡聚化及氫化合

Aromatics)

成航空燃油。FT-SKA為FT-SPK的改良版製

醇 轉 化 合 成 煤 油 ( AT J -

Gevo,Cobalt, Honeywell

澱粉、醣類、

SPK, Alcohol-To-Jet Synthetic

UOP, Lanzatech,Swedish

纖維素

Paraffinic Kerosene)

Biofuels, Byogy

加氫處理酯類及脂肪酸

Honeywell UOP,Neste

蔬菜油、動物

(HEFA, Hydroprocessed

Oil,Dynamic Fuels,

油、回收油

Esters and Fatty Acids)

EERC

2016年通過,但 最高30 vol.%混摻

程,差別在於FT-SKA是將費托製程中生成 的石油蠟加氫裂解,或是將苯進行烷基化 反應,生成高芳香族含量的FT-SKA燃料,

2011年通過

於2016年剛通過ASTM D7566的審查,有機 會成為第一種可供應100%生質航空燃油的

Honeywell UOP, Neste Oil,

技術。

Dynamic Fuels, EERC

ATJ-SPK類似於前述的費托製程技術,差

水熱催化(CH, Catalytic

Chevron Lummus

蔬菜油、動物

Hyd-rothermolysis)

Global,Applied Research

油、回收油

2015年底提出生產 者研究報告審查

Associates, Blue Sun

別在於烯烴的來源不是合成氣,而是以醣 類醱酵產出的乙醇或丁醇經脫水後生成, 接續以寡聚化及氫化產製航空燃油。此技

Energy

術的優勢在於可直接應用於已有生質酒精 加氫脫氧合成煤油(HDO-

Virent

澱粉、醣類、

纖維素

SK, HydroDeoxygenated

2015年提出OEM 研究報告審查

與巴西。

Synthesized Kerosene) 加氫脫氧芳香煤油(HDOSAK, Hydro-Deoxygenated

工廠之地區,譬如盛產玉米與蔗糖的美國

Virent

澱粉、醣類、

纖維素

2015年底前提出生 產者研究報告審查

HEFA與CH(水熱催化)均以植物油、動 物油或廢食用油為原料。HEFA將油品置於

Synthesized Aromatic

觸媒反應器中加氫反應,生成航空燃油及其

Kerosene)

它碳氫化合物。CH將油品水解於超臨界水

加氫解聚纖維素燃油 (HDCJ, Hydrotreated Depolymerized Cellulosic Jet) 合 成 異 構 煤 油 ( S I P, Synthesized Iso-Paraffinic)

H o n e y w e l l U O P,

纖維素

Licella,KiOR

Amyris, Total

澱粉、醣類、 纖維素

等待更新更多的

(高溫高壓、介於氣液之間的物質狀態)中

研究測試報告

催化反應,產品性質與輕原油(Light Crude

2014年通過,但最 高10 vol.%混摻

(資料整理自美國能源資訊署報告《The Flight Paths for Biojet Fuel》及國際民航組織 ICAO 官方網站)

Oil)相近,組成為柴油、煤油、石腦油及 液化石油氣的混合物,經分餾分離個別產品 後可做為生質航空燃油使用。 HDO-SK(加氫脫氧合成煤油)、HDO-

統中洩漏,所以審

SAK(加氫脫氧芳香煤油)及HDCJ(加

查結果會依照產品

氫解聚纖維素燃油)技術,則是直接使用

中芳香族含量,

醣類、澱粉或纖維素為進料,經過加氫脫

決定與傳統燃油

氧將醣類轉製為生質航空燃油。然而HDO-

(芳香族含量接近

SK及HDO-SAK之技術瓶頸在於醣類原料

25 vol.%)的最高

成本較高,即便是相對便宜的纖維素,也

混摻比例,通常以

需要額外的前處理製程生產水解醣後才可

50 vol.%為上限,

使用,故纖維素水解產醣技術為邁向商業

部分芳香族含量不

化應用的關鍵。HDCJ是直接將醣類原料加

足的產品則會下修

氫高溫解聚為液態產品,可直接獲得芳香

混摻比例至10~30

族含量高的生質航空燃油,未來可與其它

vol.%。燃料中碳

低芳香族含量的生質航空燃油混摻,提供

數範圍及含氧量則

100%無化石燃料之航空燃油。

關係到熱值的高

術大致上均包含裂

關於「工業技術研究院綠能所─ 生質熱電研究室」

解、寡聚化或氫化

承蒙經濟部能源局支持「永續生質能源

寡,故表三中的技


焦點話題

中華民國一○六年三月十五日

科技報導

8

關鍵技術研發計畫」,本單位(生質熱電

食作物做為料源,而產生與人爭糧的負面

(美金$2.3~15.6/L),但如完全倚賴原油

研究室)主要研究領域為利用農林資材及

影響。

產業價格起伏大的特性也非長遠策略,故 未來研究方向除了降低技術本身的成本之

廢棄物產製燃料、熱能及電力之技術,已 開發技術包含「生質物裂解產油技術」及

結論

外,也需考量不同地區應採取何種生質料

「木質纖維素解聚技術」。「生質物裂解

生質航空燃油的商業化發展不超過10年

源的種植、運輸及前處理策略,以搭配現

產油技術」是將農林資材在常壓、高溫及

時間,但已漸漸成為各國航空業減少碳排

有的石油化學工廠、生質燃料工廠進行最

缺氧的環境下裂解,使木質纖維素可產出

的替代性選擇,可做為未來能源價格攀升

小限度的設備擴增,可進一步拉近與化石

生質油及生質焦炭。生質油可應用於鍋爐

或石油蘊藏量短缺時的儲備方案。部分生

燃料的價格差距並短時間提升在市場上的

燃料,或是進一步油品改質後製造車用油

質航空燃油技術的產品含有較少的芳香族

競爭力。

品及化學品,生質焦炭則可做為土壤改質

成分,若需達成燃油料源無化石燃料(石

劑,應用於農業領域。「木質纖維素解聚

油、煤炭或天然氣)的目標,還需搭配其

1. 關於生質航空燃油之發展、規範與技術之延伸閱讀,可

技術」是生質液態燃料的關鍵料源技術,

它芳香族含量高的生質航空燃油混摻,故

參閱國際民航組織(http://www.icao.int)、國際航空協

本技術不同於常見的生物酶解聚,是以化

不需額外添加芳香族的FT-SKA、HDO-SAK

學法解聚農林資材的木質纖維素,產製富

及HDCJ等技術的發展值得進一步關注。

含單醣的醣類產品,醣類可提供後續醱酵

相較於目前自石油生產的Jet A-1價

或化學製程生產生質燃料(如生質乙醇或

格 (美金$0.39/L,IATA資料,2016年10

生質丁醇),可避免過去生質燃料使用糧

月),生質航空燃油的生產成本仍然偏高

延伸閱讀:

會(http://www.iata.org)、航空運輸行動組織(http:// www.atag.org) 之公開資料。 2. H.F.A. Elhaj and A. Lang, The Worldwide Production of Bio-Jet Fuels - The Current Developments Regarding Technologies and Feedstocks, and Innovative New R&D Developments, Technical Repor, 2014. 3. T. Radich, The Flight Paths for Biojet Fuel, Independent Statistics & Analysis, U.S. 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 2015.


焦點話題

中華民國一○六年三月十五日

SciTech Reports

9

從2016生技產業白皮書 看臺灣生物技術產業前瞻與願景 高啟明/臺大分子與細胞生物學博士、政大EMBA,是一名連續創業家,對生技 醫療產業有深入的參與,目前服務於臺大研發處

生技產業白皮書的重要性 與政策目標 經濟部每年發佈的「生技產業白皮書」,

年推出 「臺灣生物經濟產業發展方案」,

洲與澳洲,其平均成長率高達9.1%,拉丁

作為下一階段臺灣發展生物技術產業的政

美洲市場的成長率更高達11.7%,更顯示出

策依據。

這些地區對於藥品的需求日益增加。

其內容描述政府對生物科技產業的規劃與執

展望今年度的遠景,對製藥產業而言,

如果依藥品銷售領域來看,第一名為

行方向,並揭露最新全球與臺灣生物科技產

推動臺灣自主研發國際級新藥是最重要的目

癌症用藥,2015年的銷售額達到789.39億

業的統計資料,儘管篇幅高達400多頁,但

標。對醫療器材產業而言,推動高附加價值

美元。第二名為降血糖用藥,銷售額高達

卻相當值得讀者參考。在這本白皮書裡,政

之醫療器材進入國際市場及推行醫材服務驗

714.71億美元。第三名為疼痛疾病用藥,銷

策的延續性與資源投入的脈絡相當清晰,清

證平台是最重要的目標。對健康照護產業而

售額有561.91億美元。值得一提的是拜治療

楚揭示政府已將生技產業列為未來國家發展

言,推行ICT結合健康照護及推行健康促進

C型肝炎新藥Harvoni銷售額大增的影響,病

的五大創新產業項目之一。

建構完整的個人健康履歷制度是最重要的目

毒型肝炎用藥的整體成長率高達84%,為銷

生技產業有高知識密集、高報酬、中

標。就食品產業而言,提升食品安全能量及

售額成長率的冠軍,後勢看好。

度風險及產品週期長的特性。其關鍵創新

發展臺灣特色產品是最重要的目標。就農業

如果依藥品單項來看,2015全球有兩

要素分成三層,第一層是學研基礎研發能

產業而言,以強化全球競爭力之農業生技為

大藥品的銷售額超過100億美元,分別是

量,第二層是資金與硬體試驗設施,第三

發展重點。

Humira及Harvoni,前者是用來治療類風濕

層是人才培育與法規環境。剛好這三層關

性關節炎,後者是用來治療C型肝炎的複方

鍵因子都在經歷政策資源持續投入之後,

全球與臺灣生技產業發展現況

即將開花結果。

全球藥品市場介紹:根據IMS Health報告

得一提的是Humira是生技藥品,Harvoni是

從2016年生技產業白皮書裡可以看出,

顯示,2014年全球藥品市場銷售額正式突破

小分子藥品,兩者分別在藥品業擁有亮麗

2016年是技術商業化的關鍵一年,藉由政

一兆美元,比起2013年成長8.4%,其中北美

的銷售成果。根據FDA的統計顯示,2015年

府資源在上游學研界的不斷補助,橋接商

市場佔全球市場銷售額的38.4%,比起2013

共核准45個新藥上市,其中33個屬於小分子

業化的培育機制,最後與業界資源接軌,

年成長11.8%,更是驅動全球藥品市場成長

新藥,12個屬於生技藥品,核准新藥的數量

達成技術商品化的目標。行政院並在2016

的關鍵因素。此外,新興市場例如亞洲、非

更是創下自1997年以來的新高。仔細分析這

用藥,且可以用在合併HIV感染的治療。值


焦點話題

中華民國一○六年三月十五日

科技報導

10

些新藥,其中有41%為新製造方式、新劑型

的癌細胞,但這個領域最大的困難在於如何

巴西。根據BMI Espicom的統計,2015年醫

佔30%、新複方佔16%,至於新化學成分則

在體外有效活化自體免疫細胞,並大量被製

療器材的市場規模約有3239億美元,而先進

佔9%。

造去攻擊特定的癌細胞。

國家逐漸邁入高齡化則提供醫療器材市場未

此外,2015年全球前五大製藥公司分

全球學名藥市場介紹:學名藥在用途、

來的成長動力。美洲市場依然是醫療器材最

別為Pfizer、Novartis、Roche、Merck、

劑型、安全性、療效、品質、藥效特性與

主要的銷售地區,佔全球市場的48.8%;再

Sanofi,其銷售額分別為431.12億美元、

給藥途徑應該與專利藥相同或具有生物相

來是西歐市場,佔全球市場的23.8%,其次

424.67億美元、387.33億美元、352.44億美元

等性。但與專利藥不同的是,學名藥需在

才是亞太市場,佔全球市場的20.2%。另一

及348.96億美元,其研發經費佔銷售額分別

專利藥的專利過期或取得原開發廠的授權

個值得關注的後起之秀是東南亞國協,其中

為17.8%、19.9%、21.8%、18.8%及16.2%,

後,始得上市販售。根據EvaluatePharma的

最重要的三個國家分別是馬來西亞、泰國及

這些驚人的研發預算更是跨國企業競爭力

統計,2014年全球學名藥市場規模約為742

印尼,預估2014~2017年複合成長率分別是

的來源。

億美元,比2013年成長7%,其中美國是最

8.0%、11.5%及15.25%,後勢看好。

大市場。

臺灣生技市場介紹:根據經濟部統計,

大疾病療效較小分子藥物為佳,且副作用較

全球生物相似藥市場介紹:根據Global

2015年臺灣生技產業營業額為2986億新臺

小,已吸引眾多廠商投入,惟其成本仍居高

Business Intelligence的統計,2015年生物

幣,其中醫療器材產業營業額為1330億新臺

不下,成為極待克服的因素。預期2015年生

相似藥的市場規模約有200億美元。而

幣,應用生技產業營業額為884億新臺幣,

技藥品的市場規模為1830億美元。這類藥品

大部分最重要的生技藥品例如Humira、

製藥產業營業額為772億新臺幣。2015年整

又分成兩大類,其一是單株抗體,另一類是

Remicade、Enbrel、Rituxan、Lantus、

體出口值為1177億新臺幣,進口值為2241億

重組蛋白藥。以2015年FDA核准的12項生技

Avastin、Herceptin、Lucentis等專利都將陸

新臺幣,預估國內整體需求為4050億新臺

藥品為例,單株抗體佔其中的9項,其中7項

續於2015~2020年到期,這對於生物相似藥

幣,佔全球生技市場約為1%。綜觀以上分

更屬於First-in-Class,顯示單株藥品的高度特

的發展是一個很大的契機。

析,儘管製藥業的營業額最少,且營收很高

異性與敏感性已成為生技藥品的主力發展品

全球醫療器材市場介紹:2015年前十大

比例都來自於學名藥之代工,但因國內生技

項。另外值得一提的新興領域為癌症免疫療

醫療器材市場分別是美國、日本、德國、中

新藥的研發正陸續進入臨床試驗,儘管現在

法,此法欲藉由免疫系統的活化去殺死特定

國、法國、英國、義大利、加拿大、韓國及

只有研發與試驗尚未有營收,但長遠來看,

其中生技藥品對於癌症及自體免疫等重


中華民國一○六年三月十五日

焦點話題

SciTech Reports

11

新藥族群先蹲後跳的爆發力極為驚人,新藥

物技術產業進行政策定調。在這個階段,行

進入臨床試驗,在試驗解盲之後有機會在

公司一旦通過臨床二期之試驗,就有機會達

政院將生物經濟的範疇擴大到涵蓋健康、工

全球生技市場佔有一席之地。就發展威脅

成市值百億美金的夢想。

業與農業三大領域,並成立5個工作小組進

來說,生技產業的發展關鍵在人才,人才

行業務推動與跨部會協調,分別是製藥及其

的流動是無國界的,尤其是高端人才更是

服務業、醫療器材及其服務業、健康照護產

稀有,這部分因為臺灣國際化不足,稅制

生技政策大概是臺灣這幾年最不受政黨輪

業、食品產業及農業。最後希望藉由政策的

設計不友善,對吸引國際級高階人才的誘

替影響的產業政策,有其一貫的脈絡思維,

持續推動,能將生技產值擴大,創造更多的

因不足。

也有一批享譽國際的海內外專家學者,以無

就業機會,藉以嘉惠更多的民眾。

臺灣生技產業的推動政策

是中低階的生技研發人員,況且術業有專

私的態度共同擘劃臺灣生技產業的未來,相 當值得讚許。

平心而論,到目前為止,我們培育的都

臺灣生技產業發展策略與展望

攻,即便是學研界的頂尖研發人員都很難

環顧歷史,行政院於1995年公布「加強

臺灣生技產業發展軌跡與日本及韓國相

在技術商品化的過程裡有所著墨。因此,

生物技術產業推動方案」,決心進行法規增

似,策略上都先充實基礎研發能量,再談研

適時將研發成果交棒給具備國際歷練與全

修,強化研發能量及完善技轉機制,這是第

發成果的擴散,最後再形成產業化。就發展

球視野的人才來做商業化的規畫,才能有

一次政府有系統的以政策推動生物科技產業

優勢來說,我們有豐富的大學人力資源庫,

效串聯產業的價值鏈,提高臺灣生技產業

的發展。接著又在2009年推出「臺灣生技起

並因地利之便,可以專注研究華人地區特有

的競爭力。此外,我們擁有的發展機會,

飛鑽石行動方案」,以法人接棒的概念,強

的疾病。此外,我們有非常健全的醫療體系

其它國家也都具備,因此接下來如何完善

化藥品轉譯研究及醫材雛型品商品化,吸引

與臨床試驗能量,可以執行多國多中心的

基礎生活設施,藉由提供較好的條件,吸

民間資金挹注生技產業,在這個階段還有個

試驗案。還有一批海外高階人才陸續歸國創

引國際人才願意來臺服務與促進國際交

重要的政策措施就是完善許多生技園區並成

業,可以提供接軌歐美市場運作的寶貴經

流,並提升國內研發與管理水平,臺灣才

立育成整合中心,將軟硬體設備升級至國際

驗。同時我們的藥物審查法規與時效已跟歐

化的水準,以銜接後續開發的需求。2012年

美國家接近,具備新藥開發的審查經驗。醫

2016年是臺灣生技產業發展很重要的

行政院將鑽石行動方案給予增修,並公布

藥品的生產製造法規目前皆與國際接軌,完

一年,政府正研擬政策四箭來解決產業發

「臺灣生技產業起飛行動方案」,將重點擺

全符合PIC/S GMP的規範。

展的障礙。第一箭是擬修改生技新藥發展

在調整部會細緻分工,持續強化人才培訓,

若以SWOT剖析臺灣生技產業的優劣勢,

成立政府與民間合資的生技創投基金BVC以

就發展劣勢來說,相關上游學研界的研究

及推動醫療管理服務業,並以超級育成中心

選題仍未能充分滿足業界的需求,且國內

SIIC為整體方案之服務平台,將臺灣生技的

生技公司多為中小型企業,無法支撐龐大

未來擺在藥品、醫療器材及醫療管理服務等

的研發經費,即便是技轉之後,仍需要與

三大領域。

學研界保持密切的合作,才有辦法往前邁

最後,2016年行政院推出「臺灣生物經

進。此外,缺乏國際級的管理與行銷人

濟產業發展方案」,期待能為下一階段的生

才,無法將產業的品牌及智財效益發揮到 最大,那些具有跨 領域實務經驗的高 端人才更是鳳毛麟 角,沒有這些人才 的投入,技術商業 化的隔閡就無法有 效突破。但臺灣也 不是沒有機會,我

有機會在這場國際競爭中脫穎而出。

條例,放寬「高風險醫療器材」的認定範 圍,原本「高風險醫療器材」被侷限於植 入或置入人體內屬第三等級的醫療器材, 未來「高風險醫療器材」將放寬為「屬第 三等級的醫療器材」或「經臨床試驗核准 的第二等級的醫療器材」,範圍更大。放 寬後,將有更多的公司可適用租稅優惠, 提高研發參與的意願,也有助於生技公司 以科技事業核准函的方式取得進入資本市 場的門票。第二箭是擬修改科學技術基本 法,放寬技轉兼職規定,讓公立研究單位 人員及公立學校兼行政職教師可以擔任公 司董事,實質上參與公司的經營。第三箭 是放寬股票處分限制。目前公立研究單位 及學校研發成果取得的股票,視同國有財 產,不能任意處分,未來將排除限制,可 以處分,增加新創技轉時學校收取股票當

們的機會在於全球

授權金的意願。第四箭是擬修改產業創新

先進國家高齡化的

條例,將技術入股緩課稅規定的適用對

現象來臨,新興市

象,增列「創作人」,讓參與研究的學校

場對於健康概念及

教師也可適用,提高教師創業取得技術股

優質生技產品的需

的意願。當我們真正理解一個產業關於創

求陸續增加,委託

新與突破的核心要素時,才能以資源驅動

製造的需求增加,

它,進而對症下藥,才能擺脫口號式的管

以及後續本土自行

理。一旦產業發展的障礙都被排除了,則

開發的新藥將陸續

後續的開花結果就能水到渠成。


焦點話題

中華民國一○六年三月十五日

科技報導

12

前臺大生命科學院學術倫理調查小組主席 ──閔明源教授專訪 《科學月刊》編輯部採訪整理

《科學月刊》總編輯蔡孟利(以下簡稱

蔡:郭大維副校長在記者會特別強調

閔:因為我沒有看過記者會的內容,不

蔡):在1月13日臺大開完校教評會之

說,1月13日的報告只是針對第一作者跟

清楚郭副校長的說法。回歸到生科院本

後,生科院還有沒有繼續調查作為?

通訊作者的初步調查結果,其他共同作

身的報告,第一,所有作者我們都有去

閔明源教授(以下簡稱閔):生科院的

者的責任仍在調查中,屬於第二階段的

調查,但面臨很多調查上的困難。所以

調查小組最後一次開會是在1月9日。為

調查。但您說生科院到1月9日會議之後

在我們的報告裡,有把所有作者要負的

什麼在1月9日,因為遵循「國立臺灣大

接下來就沒有作為了,所以郭副校長所

責任都寫明。我們的認定裡面很多臨床

學教師違反送審教師資格規定及學術成

講的調查共同作者之部分,生科院已經

醫師能真的就只是提供臨床檢體與診

果舞弊案件處理要點」,我們在兩個月

沒有再進行了?

斷,還有論文的內容編輯。這些人都只

以內一定要把調查結案,所以1月9日已

閔:我不是特別委員會的委員,只是列

是列名在中間的作者群,非第一及通

經是我們在法定期限的最後日期了。1月

席說明生科院的調查過程。因為當初生

訊,所以對照一般生科領域的合作列名

9日開會當天,郭明良教授有親自來委員

科院把調查目標設定在NCB這篇,可是

習慣,我們沒有進一步的證據可以去證

會說明,我們覺得生科院能夠做的也只

醫學院他們要調查的論文非常的多,所

明他們是否違反了學術倫理。

能到此為止,所以就把報告整理完讓所

以我想學校第一個階段可能就設定先在

蔡:您是否能確定生科院的所有調查作

有委員看過,也對內容做了些討論之後

NCB這篇與2008年那篇JBC。因此,或許

為,在1月13日的記者會之後就沒有再進

就送給學校。報告送出之後,生科院的

郭副校長所謂的第一階段,可能是這兩

行?

階段性任務就已經結束了。在1月13日

篇的報告已經調查完,那後續還有其他

閔:對。但那是因為我們對所有作者都

校教評會上,不少委員,特別是來自醫

的報告……。

已經調查完畢了,不是只有完成第一跟

學院的委員還蠻讚賞我們的報告,他們

蔡:(插話)不是這樣。郭副校長很明

通訊作者的調查。

甚至覺得生科院做得比醫學院好。我不

確的說1月13日的會議只釐清第一跟通訊

蔡:所以生科院交給學校的報告裡面已

是說醫學院做得不好,因為醫學院要調

作者的責任,但是因為共同作者的責任

經完成了NCB這篇所有作者序的責任調

查的論文太多了,而我們只調查NCB這

需要很複雜的查證,所以是第二階段的

查?而不是像郭副校長所講的只有確認

篇……。

工作。

第一跟通訊作者?


中華民國一○六年三月十五日

焦點話題

SciTech Reports

13

閔:對。但就我列席委員會所了解的,

閔:所有的組成都是按照「國立臺灣大

醒這是需要保密的,大家不要把資料洩漏

副校長可能是在想說其它的論文尚在調

學教師違反送審教師資格規定及學術成

出去。

查。因為這幾位醫師不只出現在這篇而

果舞弊案件處理要點」作的。包括院教

蔡:我先確認一下,在會議進行的時

已,他們也出現在其他篇。

評主席,就是院長、當事人任職系所的

候,您有跟每一位委員確認是不是有利

蔡:我再確認一次,在1月13日的記者會

教評會主席,就是生化科學研究所所

益迴避的問題?但是並沒有簽任何有關

之後,生科院已經不再進行調查作為,因

長,我們兩個是當然委員,其他委員是

利益迴避的書面文件?

為你們已經在1月9日調查小組第五次會議

我主動邀請的。但我必需說這個事情沒

閔:對。

結束後,都已經很清楚的調查完畢?

有那麼多人願意來做,事實上的確是蠻

蔡:你有跟每位委員確認請大家注意

閔:對。

辛苦的差事。本來我覺得一位學校主管

保密,但只是沒有去簽保密協定的書

蔡:所以學校宣稱的繼續調查,事實上

研發事務的高層主管應該來參加,但是

面文件?

已經沒有生科院的部分,只有醫學院需

他推辭了,但推薦了醫學院另外一位同

閔:對。但所有的三等親、配偶、學術

要繼續進行調查?

仁加入。還有一位醫學院的同仁是因查

合作關係這些事項,生科院是有主動清

詩婷為毒理所的畢業生,所以我們也請

查過。

閔:對。但是我要釐清,這是我個人的 主觀認定,也是我報告給學校的意思。

毒理所所長加入。

因為我已卸任代理院長的職務,學校要

蔡:您用什麼方式確定大家都沒有利益

不要生科院再做進一步調查,那是新任

衝突的問題?

一起列名作者的。

院長的職權。

閔:就按照法規,第一,跟郭明良有沒有

蔡:這些都有確認過嗎?

蔡:所以目前生科院的調查小組算已經

師生關係?第二,有沒有三等親之內的關

解散了?

係。第三,配偶。第四是學術合作。在第

閔:沒錯,但這是本人主觀看法。事實

一次會議結束之後,毒理所所長說他有個

上依法本人結束代理院長後,需將主席

計畫是郭明良教授一個計畫中的協同主持

被控跟當事人私下接觸,但所長跟我說

移交新院長。本人之所以如此認為主要

人,主動向本人報告需迴避退出委員會。

是郭明良回去生化所辦公室剛好遇到

是,個人認為新院長應有權利重組他認

也因為這樣,生科院也做了清查有沒有計

他,只是同事碰面禮貌上打個招呼談一

為適合的調查小組成員。此外,因為之

畫合作相關的,確認其他委員都沒有。那

些事情,如果就被指控為私底下接觸,

前有退出調查小組的成員對本人的領導

第五點,相關利害關係人很難界定,第六

那是很大的誤解。但因為有委員跟我反

諸多質疑,因而本人將來也不會再任調

點其他應該迴避的就更加模糊了。但至少

映所長與郭明良接觸,我就去問所長到

查小組任何職務。

從第一到第四點,我們都問的非常清楚。

底是什麼事,問完之後大概不到三十分

蔡:在您當初組這個小組的時候,是如

但可能是我自己的行政經驗不足,也是基

鐘,就接到當初推薦這位委員的學校研

何去確認委員有沒有利益迴避的問題?

於信任,所以我沒有要委員簽書面的保密

發高層的電話,告訴我說醫學院要當事

有沒有要求委員切結沒有利益衝突?

協定。但我在每次會議完都跟各位委員提

人的系所主管迴避,不然會違反利益迴

蔡:那論文呢?論文上面的作者列呢? 閔:我們沒有任何委員與郭明良有論文

閔:對。我還是承認我經驗不足,所以 沒有請大家簽這些文件。委員之間可能 有一些意見衝突,例如生化科學所所長


焦點話題

中華民國一○六年三月十五日

科技報導

14

避原則。但我認為參照學校的法規,系

以決定只調查NCB那篇。那時學校從美

的事情。學校的特別委員會有沒有請ORI

所主管必需要在委員會裡面,但研發高

國的ORI(Office of Research Integrity)

專家去全面掃描,就我列席的了解,應

層堅持說醫學院就是這麼做。我只好問

邀請專家提供辨識偽造的影像軟體,我

該是有的,但確實有沒有這樣子做我不

生化科學所所長的意思,他表示離開剛

們也送兩位職員去受訓。但因為軟體在

知道。

好解脫了,所以他在那個階段也退出

使用上有些困難,所以學校現在還在跟

蔡:這個程序有點奇怪,您是因為列席

了。這件事情大家可以去公論算不算違

資訊中心確認要怎麼使用。

才知道學校有掃視過,但學校沒有任何

反利益迴避原則,雖然我佩服這位接受

蔡:所以到現在都沒有使用任何軟體確

正式的通知給生科院嗎?通知說他們已

媒體訪問的委員對調查小組的貢獻,但

認過?

經確認哪些是沒有問題的,哪些是需要

閔:在生科院沒有。但是我去列席特別

生科院協助調查的?

委員會時,有一位ORI影像分析的專家掃

閔:我去列席的時候是看到非常多掃視

蔡:在調查小組成立之後,你們是怎麼

過所有可能有問題的論文,當然辨識出

的結果,分成有問題跟沒問題,還細分

樣決定要調查哪些論文?

一些有問題的。但因為這些有問題的不

是小問題或大問題,算是非常專業的分

閔:郭明良教授在2013年因為擔任生科

屬於生科院的調查範圍,Hepatology那篇

析。我想學校邀請我去列席,或許就是

院長,職缺上是歸屬在生化科學所。在

是被辨識過沒問題的,我也有跟調查小

要讓我知道這些事。

他任職生科院期間,他指導的生化所學

組的委員們報告這件事情。

蔡:學校有沒有給你書面詳細資料說那

生只有兩位,但其中一位換指導教授,

蔡:我再確認一下,實際上郭明良到生

些有問題?是大問題或是小問題?

另外一位雖然畢業了,但是他的論文還

科院任職以後發表了11篇論文。但你們

閔:有,我在資料上面都有看到這些,

沒有正式對外發表,在郭明良現有已發

只根據PubPeer上面的指控決定調查目

都有列出來。

表的論文裡也沒有看到這位學生的名

標,並沒有主動對其他9篇做檢視?

是很多講法不夠厚道,這是我必需澄清 的事情。

字。所以我跟各位委員確認調查的範圍 就是郭明良教授在生科院任職期間的論 文,只要論文寫的聯絡單位為生科院, 我們就調查。

閔:沒錯。外界要求我們在非常短的時 間給出完整的報告,但就生科院來講, NCB這篇我們就忙到將近兩個月才處理 完。我是建議科技部或是教育部真的要

蔡:你有將那些文件帶回生科院嗎? 閔:那只是在會議上看的,不能帶出 來。 蔡:所以你沒有把資料帶回給其他委員 看?

蔡:總共有幾篇?

防範與處理這類事情,就要有全職、全

閔:11篇。11篇裡面2篇被PubPeer指控

天候專職的人員。委員們花很多時間去

有問題,其中一篇就是事件起始的那篇

看各種相關資料,但是要在兩個月的時

NCB,另一篇是2014年Hepatology的文

間裡面叫我們去看所有論文的資料,我

蔡:但是生科院是實際的調查單位,結

章。我們當初就是看這兩篇,包括那位

覺得真的是很為難。PubPeer是同儕檢舉

果生科院的調查委員並沒有辦法知道學

接受媒體訪問的委員也在場,大家都覺

的,我們認為這就是切入點,先從這個

校掃視的篩選結果?

得對Hepatology那篇的指控沒有理由,所

地方調查起,這是生科院能力上可以做

閔:對。這一點我承認是我的疏失,也

閔:對。學校有可能是保密作為,我尊 重。但我有跟調查小組委員們解釋。


焦點話題

中華民國一○六年三月十五日

SciTech Reports

15

許我該要求學校提供郭明良在生科院發

外部委員,但我們依據法規之規定,整

楚,所以我就徵求委員們的同意,請外

表的這11篇掃視結果。但是因為我在學

理了這些資料之後,送給兩位臺大以外

審委員一起來開會,兩位外審委員都十

校的會議上沒有看到除NCB之外有問題

的外審委員。

分幫忙的來開會。我們也一直極力邀請

的文章,所以我沒有請學校給我另外9篇

蔡:但造假早已經確定了,您希望外審

第一作者查詩婷與通訊作者郭明良教

掃視後的結果。

要審什麼?

授,前來針對難以用書面呈現的問題來

蔡:NCB那篇在11月中就已經撤稿,當

閔:就是認定各作者在論文裡的貢獻

時也確認有造假。所以是不是造假,在

度。

委員會不需要再多做調查。那調查小組

蔡:你們希望外審委員去確認此事?

是怎麼去擬定後續的調查事項? 閔:第一個就是我們需要給當事人答辯 的機會,還有請當事人說清楚他們在這 篇論文裡面的角色是什麼,以及他的貢 獻度。 蔡:關於調查的程序、調查的作為,委 員會有沒有SOP的討論? 閔:我們沒有去討論SOP,因為畢竟不

閔:對,因為依規定就是這個樣子,所 以請外審委員給我們意見。 蔡:調查小組希望外審委員給的意見是 他認為這些作者,譬如說第一作者是負 擔80%的責任,第二作者應該是負20%的 責任,是這樣嗎? 閔:沒錯,類似這個樣子。

做解釋,但是他們都不願意來。這就是 在調查上比較困難的原因,他們如果不 理會我們,甚至如果他們不提供書面資 料,我們怎麼調查下去?這真的是在目 前法規上非常為難的事情。 蔡:在第四次進來的兩位外審委員,他 的身份只是外審委員,應該不是調查小 組成員。這時候調查小組成員還合乎法 定的人數嗎? 閔:法定的人數是5至7位,所以還是有 合乎。但那時候我知道我只會代理生科

蔡:但外審委員怎麼有辦法去確認?他

院長到1月31日,所以我徵求委員們同

們沒有對所有作者做訪談、調查,怎麼

意,邀請有可能成為生科院長的鄭石通

有辦法憑書面資料就說各作者需負多少

教授來加入。因為我認為萬一我們的調

責任?

查沒有完成,我卸任後,主席的任務還

閔:沒錯,所以說學校這個處理要點碰

能順利銜接。

到大事情就窒礙難行。因此我們決議下

蔡:所以到了第四次等於是有6位委員加

次會議請外審委員一起來參加。

2位外審委員?

蔡:外審委員在第幾次會議加入?

閔:對。

者知不知情?通訊作者有沒有蓄意叫這

閔:第四次。

蔡:查詩婷跟郭明良在前四次都不願意

些第一作者或其他人去造假?不只通訊

蔡:所以第四次跟第五次皆有參加?

來接受訪談,但有提供書面說明。大家

作者的責任要釐清,還有其他掛名作者

閔:沒錯,那前面兩次我們是找不到外

很在乎的事是,他們所提供的資料是不

的責任也要釐清。此外還有請作者們提

審委員,第三次終於有人答應來幫忙,

是原始資料?包括他們實驗室的原始實

供論文的數據資料,我們才能從這些資

我們趕快把東西寄給他看,但就像您講

驗記錄本、跑膠的照片,那些實際原始

料去比對調查。有人說我們沒有任何的

的一樣,我們覺得這樣沒辦法調查清

的照片。

是每天都在處裡違反學術倫理的問題。 這麼大的事情,大家也都沒有夠多的經 驗,唯一的經驗是我剛代理院長時,生 科院有一個沒有引起社會那麼大注目的 違反學術倫理的案件,我唯一的經驗就 是這個。就像您說的,NCB這篇已經確 認造假了,所以要釐清的是誰造假,我 想那也是社會大眾關切的重點。通訊作


焦點話題

中華民國一○六年三月十五日

科技報導

16

閔:我們有請他們提供這些,但是他們

但他接受媒體訪問時,給大眾的感覺是

然後來發現這樣窒礙難行,但講比較自

沒有提供。在第五次會議時郭明良有來

他在委員會裡無能為力,所以他退出

私一點的話,生科院不想再去牽扯到11

接受訪談,但查詩婷仍沒來。

了。當然他受到攻擊是事實,不過如果

篇以外的東西了,對生科院的同仁來講

蔡:從第一次到第五次會議完全沒有提

將來我們開會的錄音可以公布的話,我

已經難以負荷了。

供實驗室的原始實驗記錄本,也沒有提

可以非常坦然的面對大眾說,他所要求

蔡:我說的是NCB這篇,有沒有就這篇

供這些影像資料的原始照片?

的任何事情我都沒有拒絕。

跟醫學院橫向的溝通?

閔:對,都沒有提供。當事人雖確實提

蔡:我再確認一次,委員會有列出詳細

閔:委員會之間沒有,但是我跟張上淳

供委員會許多實驗資料、影像與論文

的問題來請教這些共同作者,但是沒有

稿,但非原始電泳膠片與組織玻片。不

任何邀請他們來委員會說明的請求?

過委員會認為唯有原始資料才能釐清第

閔: 對,我們認為最主要的證人是郭明

一作者所謂標示錯誤與誤值的說辭。

良、查詩婷以及另一位共同通訊作者林

蔡:在第五次會議時,調查小組是用什

明燦。但是林明燦也是不來。其他的人

麼樣的形式跟郭明良談話?

我們只是用書面的方式詢問。

閔:我們開會的房間在院長辦公室的隔

蔡:林明燦也有書面回覆你們嗎?

壁,所以郭明良來的時候我請他到院長

閔:有,但是他書面的回覆就只是他提供

辦公室,然後在開會的房間用手機通訊

臨床檢體與臨床的診斷,就只是這樣子。

軟體,所有的委員把問題寫給我,由我

蔡:因為郭明良的實驗室也不在生科院

統一去問郭明良。然後,他們可以在隔

而在醫學院,調查小組有沒有討論要去

壁聽到郭明良的回答。委員若又有問題

他的實驗室調查?比如說翻閱他們的原

就再寫給我,由我來問他。

始記錄或者是電腦裡面的原始檔案?

蔡:但是在第五次之前,郭明良跟查詩

閔:沒有。這點那位退出的委員在媒體

婷都沒有來過委員會說明?

上也這樣的質疑,他如果在調查小組

閔:對。

會議上講我會考慮去做,但是他不在會

些。我只是認為困難度就在於這裡,我

蔡:您邀請了,但他們都沒有來?

議裡面講。他完全沒有要求要做這件事

們沒有能力做獨立的偵訊,第一,我們

情,但是他接受訪問說我們不做,這就

不是司法人員能力不足,第二,是人力

是我覺得他不厚道的地方。但如果真要

不足,第三是經驗不足。雖然發現到最

調查實驗室,依目前的分工規定,我們

後他們的說詞都一樣,但或許真的臨床

也只能調查在生科院的實驗室,但那就

醫師的貢獻就是這樣子,雖然也有可能

是一個空空的實驗室,沒有任何實驗在

是串供,但調查小組在種種不足之下沒

這個地方進行。我們無法去查他醫學院

有辦法進一步判斷。所以讓我覺得很奇

的實驗室,也許我們可以建議醫學院的

怪的是,科技部跟教育部的立場,他們

閔:對。 蔡:那其他作者呢?您有沒有請第一跟 通訊作者以外的其他作者來委員會解 釋? 閔:我們沒有邀請其他的通訊作者。事 實上我們有打算邀請,但一來外界跟學 校給我們很大的時間壓力,二來我們覺 得連兩位關鍵人物都邀請不來了,其他 的人就沒有那麼重要了。在這個過程裡 面我們一直持續想要邀請到郭明良和查 詩婷。 蔡:所以並沒有任何邀請其他共同作者 的作為?

調查小組去查。 蔡 : 這篇論文的 作者基本上都是 醫學院的成員, 甚至可說是醫學 院的產出物。生 科院的調查小組

閔:沒有,我們的確沒有正式要求其他

有沒有跟醫學院

的作者到場。都是以書面詢問與答覆。

的調查小組做

蔡:問他們什麼樣的問題?直接問說你

過任何橫向的聯

有沒有造假嗎?

繫討論,共同來

閔:所有的問題都是委員會的委員提出

處理這一篇的調

來討論的。包括那位接受媒體訪問的委

查?

員,他提出的尖銳問題我們都有請作者

閔:當初學校定

們回答,我還是非常感激他的貢獻,但

調是大家各自獨

我覺得他講話不厚道的原因是他的問題

立調查,這樣比

或是要求的事情,我從來沒有拒絕過,

較有公信力。雖

院長有過幾次討論,請他要注意調查我 們所知道的一些事情。 蔡:再回到共同作者的部分。生科院發 了一次問題去詢問他們的答覆,那有沒 有就他們的答覆再做進一步的追問? 閔:有啊,包括要求每位作者說清楚他 到底是做了哪些工作,還有一些數據是 從哪裡來的,這些我們都有問作者。 蔡:他們有回答嗎? 閔:有,但我們發現這是另外一個困難 的地方,他們回來的答覆都蠻類似的, 就參與臨床相關的等等。 蔡:串供嗎? 閔:有這樣的可能性,但我不去臆測這


中華民國一○六年三月十五日

焦點話題

SciTech Reports

17

給外界的印象就是,不相信臺大自己查

以說你不配合調查我就將你停權,不管

閔:我只是想跟大眾講這件事情對臺

自己能查出什麼來。

你有沒有違反學術倫理,就停權個3年、

大、對學術界傷害很重,我相信絕大部

蔡:您從哪些事情上感覺如此?

5年,看你要不要配合調查。可是這種手

分臺大人不會想要去掩護這件事情;絕

段臺大完全沒有,那你叫臺大調查,又

大部分的人,包括老師、學生都想讓事

等著拿鞭子鞭打我們的報告,這算什麼

情真相大白,還給我們一個乾淨的學術

部要臺大在很短的時間內交出完整的報

呢!事實上我對醫學院是非常的同情,

環境。生科院是非常努力地做,但我們

告,但是讓我們的感覺是他們又不相信

我們只針對NCB這篇就已經非常困難,

的人力不足,希望外界能夠給我們多一

這個報告,已經拿了鞭子在等我們報告

他們要面對那麼多篇,你給他幾個月的

點的時間。當然我結束代理院長之後,

出來後把我們鞭死。我認為生科院沒有

時間,2個月嗎?3個月?半年嗎?美國

已經不會再參與調查了,但是如果以後

人願意包庇這件事情,這件事情對生科

ORI的經驗,完成單一篇論文完整的調查

生科院還必需繼續調查的話,我希望外

院努力工作的老師及學生傷害非常大,

就需要半年的時間。

界多給些時間給臺大,因為依我的經

閔:媒體上很多報導說臺大自己查自 己,查不出什麼東西來。科技部跟教育

很多事情值得反省,我承認某些程

驗,一方面要縮短時間,一方面又要非

度上我也贊同那位委員的話,臺大查臺

常深入、精準的調查,那是不太可能的

可是我們能力就真的只是到此為止,

大可能很難查,但很難查不是因為我們

事情。那些外界對我們不滿的地方,不

科技部如果要防範這種事情,可以像美

要去掩蓋,掩蓋反而是我們最受傷的事

是我們不願意做,是我們能力與手段有

國的例子,研究經費贊助單位就去控告

情、臺灣的學術界最受傷的事情。可是

限,希望大家可以諒解。

造假者,讓檢調進來,如果需要學者專

實務上,包括調查手段跟方法,我們沒

業的幫忙我們非常願意幫忙,但是偵查

有任何公權力,像是去查封人家的實驗

的方法跟手段要檢調提供。大部分臺大

室,我們哪來的公權力。所以要讓檢調

人也是坦蕩蕩,臺大也一定是歡迎的。

進來,讓有公權力的進來,專業學術部

科技部事實上有很多手段可用,包括我

分我們可以協助。

們請人來說明,如果他不來的話我們也

蔡:最後有沒有什麼是您想要再補充讓

沒辦法,但是科技部有辦法,科技部可

大眾知道的?

我們不可能去掩蓋整個事情,師生們一 直在等事情的答案出來。

【附註】閔明源教授於2017年3月3日來函,就受訪內 容附加說明如下: 「生科院調查委員會於第三次會議決議,邀請郭明良 於第四次會議時親自到場說明,但郭表明有事不刻 前來;但於第五次會議有到場。」


焦點話題

中華民國一○六年三月十五日

科技報導

18

從學術舞弊要點看臺大生科院處理郭案 洪榮駿/臺大生科系暨法律系雙修畢業,美國杜克大學法學碩士,美國律師事務所專利代理人

外界對臺大學術倫理調查的處置顯有 不滿的聲浪,箇中原因無非是懷疑臺大

況亦遵循聘任、升等資格審查的學術倫理

採取了審查委員一間房間、被檢舉人一

調查程序。

間房間的做法,頗有「懸絲把脈」之

有包庇的可能,同時也不耐於處置時間

對於教師升等或聘任資格的相關審

感。僅管如此,持平的說,這或許已是

經時數月,調查過程密不通風,外界難

理,「學術舞弊要點」與「違反資格原

郭案的調查小組遵循「學術舞弊要點」

以查知,加深對臺大包庇的疑慮。

則」的思考原點,似將之定位作純然學

所能權衡的最大極限。毋寧是制度使

生科院調查小組主席閔明源教授與

校內部之作業,故無須慮及社會外界知

然,逼出「巧思」之必然。

《科學月刊》的訪談雖使外界首次得以

悉與參與之可能,此特性可由其祕密審

相對來說,試舉美國杜克大學「關於

窺知調查的過程,但相比於外界欲知之

查與利益迴避不限本系的設計上看出。

研究不端之政策與程序(Duke University

急切,這樣的說明對外界來說實在來得

也因為如此,正好與社會大眾厭惡郭案

Policy and Procedures Governing

太遲,而且仍只是間接而非正式的。其

的處置經時數月、過程不透明且有包庇

Misconduct in Research,以下簡稱『研

中關鍵的原因,恐怕在於郭案在臺大現

可能等疑慮相互對應、衝突。

究不端程序』)」為參考,被檢舉人在

行制度下的定位與社會期待之間,有本

詳言之,「學術舞弊要點」第十點

調查過程中皆有獲得調查委員會面談的

質上的落差與矛盾:前者的制度定位僅

規定審查應以祕密方式進行,這註定了

權利,也會收到含有委員會成員名單的

為應否解聘的調查一環,後者則期盼臺

外界不可能有辦法即時、準確、充分地

最終調查報告。「研究不端程序」仍要

大能藉調查昭明學術倫理。

得到調查過程的資訊。祕密處理制無論

求調查過程保密,但其大抵與維持評審

訪談中閔教授表明,生科院調查小組

在臺大的「學術舞弊要點」或教育部的

公平性、杜絕干擾審查無涉;綜觀其程

對郭案的處置係完全按照「國立臺灣大

「違反資格原則」中並不見相關釋理。

序內容,僅是為了保全被檢舉人的學術

學教師違反送審教師資格規定及學術成

追溯其理由,須詳於教育部的「資格審

信譽在調查出爐前不受到無謂的損害。

果舞弊案件處理要點(以下簡稱『學術

定辦法」,其第三十九條定明學校與教

類此的思考模式,大抵派生自並且同於

舞弊要點』)」。若爬梳此要點的「親

育部評審過程、審查人及評審意見等相

美國研究誠信辦公室(Office of Research

緣關係」與「遺傳特徵」,其係依據教

關資料應予保密者,是著眼於維持評審

Integrity)的學術倫理範示政策。

育部的「專科以上學校教師違反送審教

之公正性;反面具體來說,見於同條第

綜合以上,浮現出兩個面向的問題值

師資格規定處理原則(以下簡稱『違反

二項,是為杜絕請託、關說、利誘、威

得思考:其一,現行用於聘任、升等資

資格原則』)」而設,可以說兩者內容

脅或其他干擾審查情節嚴重之情事。相

料審查之制度是否應一體適用於學術倫

幾近相同。至於「違反資格原則」,則

似文字因此轉生於「違反資格原則」與

理的祕密審查?亦即,學術倫理問題的

是根據教育部「專科以上學校教師資

「學術舞弊要點」之中。

祕密審查究竟以何目的為宜,是現制的

格審定辦法(以下簡稱『資格審定辦

延續「資格審定辦法」維持評審公平

擴及評審公平性、杜絕審查干擾,抑或

法』)」所設。而「資格審定辦法」則

性、杜絕干擾審查的邏輯,「學術舞弊

僅應限於保全被檢舉人的學術信譽?兩

是根據「教育人員任用條例」與「教師

要點」第八點僅規定被檢舉人針對檢舉

者不同在於前者不但祕密於外界,亦祕

法」,用以辦理專科以上學校教師之聘

內容限期於二週內提出「書面」答辯、

密於被檢舉人;後者則以祕密於外界為

任、升等資格審查。

必要時再答辯,類此皆可使得被檢舉人

要,被檢舉人於調查中仍應享相當程度

也就是說,「學術舞弊要點」與「違反

不會與調查小組成員面對接觸。被檢舉

的資訊對等。

資格原則」兩者,原來主要是用來處理送

人的「口頭」答辯僅見於第十一點,但

本文無意討論教師升等、聘任過程

審教師資格,即教師升等或聘任的學術倫

其可以酌情允許之階段,已經是進入教

的祕密審查制度,此非郭案之範疇,亦

理問題。對於送審教師資格以外之違反學

評會的程序之後了。僅管「學術舞弊要

非外界矚目之原因。本文僅欲提出,在

術倫理問題,教育部的「違反資格原則」

點」並未明確指出在調查小組階段被檢

學術倫理調查案件中,若欲達成杜絕干

僅在第十四點簡略表示,學校應參酌「違

舉人得否「口頭」抗辯──這或許也是

擾審查之目的,是否以阻絕大多數審查

反資格原則」,於校內章則明定其處理原

閔教授所率之調查小組得以提出當面會

資訊(包括審查人身分等)於被檢舉人

則。臺大則根據該第十四點,將兩種狀況

談邀請的規定空隙──但被檢舉人無能

為必要?即令允許被檢舉人知悉審查人

的學術倫理問題簡單合併以「學術舞弊要

得知審查人的限制仍然是一致的。這也

身分,並非即無校內體制手段反制、嚇

點」解決,使教師其他違反學術倫理的情

因此變相展現在郭案最後一次會議中,

阻可能干擾作為。事實上,綜合「學


焦點話題

中華民國一○六年三月十五日

SciTech Reports

19

術舞弊要點」第二點與第四點,已提供

處,若比較於科技部的「學術倫理案件

關的行政機關較有可能。若比較美國研

了妨害評審公正性的各式處置。至以現

處理及審議要點(以下簡稱『學術倫理

究誠信辦公室的作法,在送發學術倫理

行「單盲」的方式從事,既難使被檢舉

要點』)」的利益迴避規定,「學術倫

調查最終報告予被檢舉人後,被檢舉人

人於調查程序之外避卻接觸調查小組成

理要點」於第十六點將任職同一系、

得請求進行聽證程序,公眾得以與聞

員,也使被檢舉人無法主張調查小組成

所、科或單位的人員也列為利益迴避對

(open to public);以及聽證請求若被研

員的利益迴避;更重要的是,此無異陷

象。如果外界肯認「學術倫理要點」對

究誠信辦公室拒絕,仍得向法院請求救

被檢舉人茫茫於祕密調查之中,對被檢

於同一系所單位人員之利益衝突預設為

濟等做法,或許值得我們思考。

舉人的保障似嫌不足。更何況,按照大

真,則實在與外界對於生科院調查郭案

此外,亦值得注意調查小組是否需要

學自治原則,大學教師資格評量為大學

以昭明學術倫理的期待、定位大相矛

法律專業人士之參議協助。仍舉美國杜

之自治權限,即使假設教育部的「資格

盾。事實上,臺大「學術舞弊要點」的

克大學「研究不端程序」為參考,其明

審定辦法」對聘任、升等資料所另加之

第七點更定明院、系科所教評會主席為

確規定進入調查程序後,負責調查的特

祕密審理要件及其相關設計可予承認,

調查小組當然成員,而其餘成員則依個

設調查委員會(ad hoc committee)應有

其亦無一體適用於學術倫理問題審理之

案專業領域,自系所、院教評會委員遴

一名法律顧問協助。事實上,臺大在處

必要;大學實應有其裁量空間,決定學

聘。若此者,豈非大與前開利益衝突預

理研究生學位論文學術倫理問題的「博

術倫理祕密審理之採否與其實質內涵。

設矛盾?

碩倫理要點」第六點也規定:審定委員

其二,關於學術倫理問題祕密審查之

究其實質,主要是因為臺大的調查

會由被檢舉人所屬學院院長、系所主

程度,學校是否得因社會矚目之程度而有

自始即附庸而襲用教師升等、聘任資格

任、院長遴聘之校內外專業、法律領域

所差異?社會大眾對於教師升等或聘任的

送審的概念設計,為教師資格送審的一

之公正學者及相關專家組成。「博碩倫

態度,多半會認定其為學校內部事務,並

環,因而制度定位為學校內部作業,亦

理要點」有關「法律領域」雖未必有強

非社會矚目之對象;相對的,學校如今之

無須慮及社會外界與聞之可能。與此對

制意涵,然其規定或許仍可供郭案適用

所以承受相當之輿論壓力,係因社會對於

照,臺大處理研究所學生學位論文學術

的學術倫理調查程序參考。根據《科學

學術倫理問題投與相當的目光。如前所

倫理問題的「國立臺灣大學博、碩士學

月刊》的訪談,在郭案中調查小組曾遭

述,大學實應有一己之裁量空間,決定學

位論文違反學術倫理案件處理要點(以

遇各式問題,舉凡在調查時對於利害關

術倫理問題祕密審理之內容與程度。因

下簡稱『博碩倫理要點』)」的第五點

係人等用語之疑義、利益迴避或保密協

此,欲以多少程度之公開來回應大眾的疑

及第六點雖仍規定由被檢舉人所屬學院

議之簽署、私下偶然接觸是否即觸發利

慮,權柄實已握於大學手中,無先驗之對

組成審定委員會,卻附有但書規定原系

益迴避、祕密文件分享之請求等等。類

錯可徵,應視乎祕密審查所欲保全的利益

所人員不超過三分之一。綜合以上,臺

此問題,若有法律專業人士協助,相信

得否確保。若從保全被檢舉人學術信譽的

大現行的教師學術倫理的制度定位,原

能有所裨益。此外,亦應考慮被檢舉人

角度出發,似應注意郭案與其他校內初肇

本就與外界期盼臺大藉公正、透明、明

在調查程序內是否應享類似保障。在其

舉發的學術倫理案不同,一開始被檢舉人

快的調查有本質上的衝突,如此的臺大

範示政策裡,對於被檢舉人的律師/非

的身分竟即遭揭示,迄今學術信譽已打擊

是否適合作為學術倫理調查的發動者?

法律個人顧問的建議保障,美國研究誠

殆盡,殘留幾希。因此,在這種情況下,

此其一。又如前述,如果臺大必欲踐行

信辦公室列示了研究機構的可選作法;

一定程度的程序公開反倒較有維護學術名

現行祕密審查的規範,則其能揭露予外

節之可能。退一步來說,即使遵循現行規

界者至多為會議時日、預定議事主題

範,包括臺大的「學術舞弊要點」、教育

等不涉實質評審內容的部分。社會大眾

部的「資格審定辦法」與「違反資格原

的焦躁心情能否為之撫平,恐怕殊堪懷

則」,其保密涉及的是評審過程、審查人

疑,此現狀下的臺大似不適合作為公眾

及評審意見等相關資料。從字面意義來

期待的調查的發動者其二。

看,其實仍不妨礙定期公布會議時日,預

綜合以上,除非能夠重新檢整臺大

定議事主題等作為,類此者既皆不涉實質

乃至教育部現行的相關制度,不然在現

評審內容,學校仍得權衡為之。

行制度的限制下,即使調查成員加以心

至於社會大眾對於臺大包庇的疑慮,

力,恐怕臺大內外人士對於學術倫理調

最為相關者應為利益迴避的規定。臺大

查仍會有窒礙不周之感;而如此賴乎調

「學術舞弊要點」第九點的迴避對象,

查成員端正一心自律的做法,即使一時

列為師生、三親等內之血親、配偶或三

片刻的結果滿足外界期待,也斷非長久

親等內之姻親或曾有此關係、學術合作

可恃之道。若欲回應外界以公正、透

關係、相關利害關係人、及依其他法規

明、明快調查昭明學術倫理之期待,以

應予迴避者。暫不論該文字有模糊之

臺灣之現況看來,恐怕只能期待與此相

依此,「研究不端程序」的相關規定如 下:「被懷疑有不端行為之人員有獲得 律師的權利,以其自己之費用;該人員 的律師可以在特設委員會中在場,但不 得代表該人員。律師的角色為觀察者, 可以私下向該人員提供意見,但不得嚴 重中斷調查的進行。」

以上個人意見供相關人士參考。


中華民國一○六年三月十五日

焦點話題

科技報導

20

論文作偽事件中審計部與教育部的責任 劉廣定/臺大化學系名譽教授

近月來發生了臺大醫學院與生命科學院

究經費報銷不實以致一些教授和研究人員遭

究成果可疑,不是什麼「人才」,也不堪

一些不肖教師與學生為追求虛無的卓越,發

到起訴,後因中研院長、國科會主委、教育

為人師表。

生多篇論文變造作偽而被外人揭露的事件,

部長與幾位相關的大學校長,出言袒護「學

現在反過來看,若研究成果竟然是偽造

不僅丟盡臺大的臉,也讓臺灣的學界騰笑國

術人才」而以「共業」之謬論,不了了之。

的,其經費報銷是否確實似可懷疑。況且,

際。加上當事人公開謊言卸責,校方態度搪

當時鄙人曾於民國102年1月7日《聯合報》

據悉這些有論文作偽的計畫主持人曾獲數千

塞敷衍,讓身為臺大人逾一甲子的筆者不僅

「民意論壇」投書說:

萬、甚至以億計之國家研究經費。是否審

痛心,對母校的未來憂心,更為臺灣學界道 德規範之淪喪而擔心。 臺大的校訓是敦品、勵學、愛國、愛人, 以敦品為先而知品德修養最為重要。不但應

「學術研究的重要原則包括:講求誠實道

計部應主動地秉公詳核其經費使用是否確

德,遵守規則約定。這也是大學教授應有的態

實呢?再者,如果作偽屬實,且情況嚴重

度。做不到,有失師表身分,也算不了『學術

者,教育部應註銷其研究所學位及教師資

人才』,其研究成果價值且可懷疑。」

格,方能維護臺灣學界之道德規範。

要求學生重視,臺大的教師本身更須身體力

換言之,筆者認為先有操守,才能談學

行,否則如何施教?猶記四、五年前有研

術成就。會在經費報銷上作假,則所謂研

這是審計部與教育部的職責所在,千萬 別再以「共業」的歪理為之解脫了。

職業試探 適性揚才 林曉慧/公共電視新聞部採訪組記者,主跑教育與體育路線,熟悉教育政策與校園現況

每隔幾個月,我總到髮廊報到,透過 髮色調整轉換身心的面貌。如同過往的經

問,就不愛了還繼續唸是什麼情況,他無

在,搞不好自己就是如此!自己的興趣是

奈的說,混學歷啊,不然怎麼辦。

什麼、做不做得來、以後有沒有出路,才

驗一樣,上色最耗時間,但這次我沒有

從上色到弄完頭,我一再想,他不是

睡意,和第一次服務的助理聊起天。聊著

特例,因為你我身邊,這樣的人確實存

十多歲,真有多少人清楚? 以筆者來說,國中只唸覺得有趣的科

聊著我突然好奇問,你以前是唸什麼的? 怎麼會進入美髮業,雖然現在越來越多男 性,從事美髮美容或時尚業,你咧?我這 一問,倒把他的話閘子給打開了。 30歲的他說,自己很晚入這行,在當 兵退伍後偶然接觸才發現是興趣,而是自 己有能力做的事。那你高職唸什麼呢?電 機啊,我噗嗞笑了出來,而且超大聲,我 說,未免也落差太大吧。他說,唉!國中 畢業時,不確定自己要幹嘛,書也不太會 唸,好同學說,不然一起去唸私立高職的 電機科。我問,那你不會唸的很辛苦嗎? 他說,倒也不會,反正就是跟著做,跟著 學,但三年後問題又來了,自己還是不想 做這領域的工作,所以又去唸二技,我追

圖一:北市中正國中國中教育會考5A++學生接受表揚。 (林曉慧攝影)


焦點話題

中華民國一○六年三月十五日

SciTech Reports

21

目,不會想太多,老師也只會叫你唸書。

事實是,隨著社會變遷,唸高職低

立祐德協和高中,每年至少承辦3所國中

到了三年級要繼續升學,有三種入學考

人一等的觀念漸漸改變,但只要學業成

400多位學生的職業探索,在半天到一天

試,分別是北區高中聯合招生(北聯)、

績夠,還是優先選擇高中。而這20多年

的時間內,學習相關課程,測試自己的性

北區高職聯合招生、北區五專聯合招生。

來,技職體系的孩子始終是多數,民國80

向能力。有國中生在電腦教室裡,看廣設

在25年前,公立高中只有12所,公立高

到87年,高中生從21萬增加到31萬,高

科同學繪圖,還有國中生在機械科老師帶

職更少,五專倒是選擇很多。才15歲,不

職學制有50萬上下的學生,約為3比7,

領下,按照說明書,自己組裝模型車。

知道興趣,加上不知職校要唸什麼科,在

之後五專紛紛改制、綜合高中設立,普

好同學的影響與慫恿下,以世新專科學校

通高中增設,到了104年,普通科33萬多

為第一志願。

人,職業科學生36萬多人,約是52.1比

成績出來,可以上臺北商專,這在當 時是女生公立五專的第一志願。差不多時 間,高中成績出來,錄取倒數第二志願華 僑中學,因為五專撕榜單比高中報到早一 天,一心只想唸世新的我,瞞著爸爸去撕 世新廣電科的單子。晚上老爸回到家知道

47.9。 不是說學業不好,只能唸高職,而 是唸高中,會很辛苦。──新北市三 峽國中輔導主任王雯華

以上公立高中,為什麼放棄。一整夜軟硬 兼施,隔天只好去拿回畢業證書,搭計程 車趕赴華僑中學,在11點58分抵達,成為 最後一個報到的錄取生。 三年的高中學習、很快樂,仗著點小 聰明錄取世新傳管系,四年後,機緣進入 電視臺,接著是十多年的節目、新聞專題 與即時新聞的經歷。回頭看,自己是幸運 的,愛說話、愛接觸人群、喜歡觀察人事 物,這些反倒成了做記者的利器。但一路 以分數唸上來,不管學校或家庭,根本沒 有提供我對自己性向與可能發展的探索機 會,也有可能大學畢業後,做了一分和志 趣不符的工作,又或是渾渾噩噩過日。

升學選擇 分數為主要依據 25年過去,情況有沒有改變?從聯考

需要去思考,然後以前玩過,現在 更 熟 悉 。 ──北 市 麗 山 國 中 學 生 謝 同學

15個職群將近90個科,別說國中生,很

要依據,但如何協助學生找到與趣和性

多大人,包括普通科老師也不清楚各科系

向,卻是更重要的事。臺師大心測中心

的教學內容。比如資料處理科做電腦應

研發的電腦化職涯性向測驗及情境式職

用,資訊科偏重硬體裝修。稻江護家實習

涯興趣測驗,從99年上線到103年已針

主任許嘉玲以餐飲料與家政科裡為例,餐

對13萬5千名國中生進行測驗,結果發現

飲科偏重創意料意,家政科則是宴客菜。

2成7學生有兩種興趣,1成4只有單一興

也因此,不給學生了解、體驗學習機會,

趣,4成5學生的興趣分化不明顯。交叉

怎會有機會知道?可惜這樣的探索,就算

分析更發現,5成2國中生在高中職階段

做最多也只有半天,尤其國三升學壓力,

的興趣和天賦沒有交集。十二年國教標

更難落實。不過在國中,還是有一批學生

榜適性揚才、多元進路,若沒有透過適

在三年級有這樣的機會,他們是參加技藝

性輔導,給他們發展多元智能的機會,

學程,也就是俗稱的技藝班。

也是空談。103年年底,研議近30年的 技術及職業教育法三讀通過,更明文規

表一:臺北市近三年國中技藝班概況 學年度—學期

校數

班級數/人數

與探索相關內容,高中及國中應安排到

103—1

20

100/2806

相關產業參訪,而國中可和技職校院或

103—2

22

98/2776

104—1

20

101/2896

104—2

20

104/2811

105—1

20

98/2759

105—2

19

88/2354

定,國中小課程綱要,應納入職業認識

職業訓練機構合作辦理技藝教育。

生的升學進路是否和過往一樣,仍舊用分

在在北市各小學,基本上是以搭配議題、

數取決?是不是不會唸書的孩子,就只能

融入教學活動,讓孩子們對某些領域的工

讀高職。

作有初步認識,比如低年級可搭配閱讀、

學生(105.7.7)

林同學

按分數唸普通高中或職業學校是主

臺北市幸安國小校長邢小萍指出,現

點,就怕自己上不了。──錄取高中

不太行。──北 市 麗 山 高 中 國 中 部

協和祐德高中實習主任指出,高職有

到高中職多元入學再到十二年國教,國中

填志願的時候有擔憂嗎?有一點

是難,現在確定我在這方面的能力

興趣天賦沒交集 適性發展成空談

這事非常憤怒,狂罵說要唸也唸公立的臺 北商專,唸什麼私立學校;再者,分數可

看說明書覺得很難,真的動手做還

繪本;高年級的班級,有的請家長來介紹

(資料來源:北市教育局)

活動,自己在先前服務的新生國小,則以 一個年級為單位,利用綜合活動請不同行

表二:新北市 101-105 年度國中技藝班統計

業的佼佼者分享甘苦,溜溜球專家楊元慶

年度

班級數

人數

高中可能還是第一優先,因為成

就曾是講者之一。還試驗過,讓孩子去爸

105

592

13463

績 夠 當 然 唸 高 中 。 ──國 中 生 家 長

媽工作場所一天的學習活動,效果還不

(102.3.16)

錯。簡單說,小學就是透過活動,融入議

104

597

13938

103

555

12757

102

517

11924

101

516

12594

(有填公立高職嗎)沒有,(為

題強化認識。

什麼沒填?)因為公立高中一定考

國中方面,有學校在一、二年級寒暑

得 上 , 所 以 就 都 填 高 中 ──李 同 學

假,和鄰近高職辦理營隊,不少學校在國

(99.6.18)

二的學期中安排到高職體驗。臺北市私

(資料來源:新北市教育局)


焦點話題

中華民國一○六年三月十五日

圖二:新北市三峽國中設計群技藝班,學生構思圖案。(林曉慧攝影)

科技報導

22

圖三:新北市三峽國中電機電子學群技藝班學生焊接電路版。 (林曉慧攝影)

國中技藝班並非每校都辦理,一來要耗

知道能否就業,但好多人都說,高職有

人家東西都幫他弄好,只要倒進鍋裡炒

費老師許多心力安排,二來也和學校所在

一技之長,可是這樣子說,跟來高職、

兩下就好了,結果現實是是兩節課備

地域性有關聯。以臺北市來說,近市中心

學畫畫的關聯是什麼?以後有沒有飯

料,後面三節課才開始做,做完之後還

的國中幾乎不會辦理,因為幾乎百分百要

吃?學生依舊不清楚。

要收拾,真的很辛苦。但學生實際體驗

升學,不管唸高中還高職,拼學科優於一

設計群技藝班的蔡同學說,繪畫、烹

之後發現,可能跟心理想的不一樣,經

切。新北市幅員廣闊,部分大型學校,勢

飪和美髮都喜歡,但自己最喜歡畫畫,

過試探後發現與自己想像不同,也是個

必得提供技藝班,讓對學科沒興趣的學生

之前家裡沒機會讓他接觸,因此選擇參

價值。

也有出路。基本上,多數學校是一周送學

加設計群技藝班。而本身不愛讀書,語

王主任指出,普遍價值是成績不好

生去高職上半天課,有老師指出,這樣的

言和算術不太在行。與其學不喜歡的東

就要唸高職,他觀察是,有些孩子不見

辦理型式,有利職校未來招生,國中老師

西,還不如從喜歡東西去鑽研。他說,

得不會唸,是不喜歡唸。先前曾帶過一

也較輕鬆,把人送過去就能直接做自己的

以前不會漸層,只會單色,也不會塗陰

個學生,八年級下學期時被鑑定閱讀障

事,比如改作業。

影,現在會了,加上老師讓他們做不同

礙,技藝競賽有學科測驗,也有題庫,

產品,每次成品出來會得到滿足,唸了

他怎麼唸就是不及格,後來進了高職唸

技藝班對自己的興趣更加喜歡。

了有興趣的,要考證照,怎麼就會唸,

新北市三峽國中輔導室清楚,送孩 子去職校,扣掉來回車程,學到很有 限,選擇在校內自辦技藝班,把因為少

離開設計群教室,再來到電機電子學

還過了?原因就在有些孩子資質不差,

子化,較少使用的空教室,改成簡易廚

群的實習教室,這裡清一色全是男生,

只是學習胃口被打壞了。另一個例子

房、實習教室,而輔導室和新北多所高

跟著光啟商工電機科老師,製作電子閃

是,一個學業成績不錯的學生原本要參

職合作,每週四上午10點到下午3點,

光警報器,從焊接電路板、接電線,全

加國中技藝比賽,但因為碰到學校段

由高職老師授課,讓學生學習內容更完

部由學生自己動手做。課程中的戴同學

考,班導怎麼樣也不讓他去參加,後來

整。但畢竟高職至少15學群,不可能每

說,先前在外面參加過課程,要焊一百

是家長簽下同意書,承諾若學科責任自

個都能提供,也有設備問題,像是動力

多個LED燈,焊一焊,意料外做的很順

負,學生才成行。王主任感嘆,遇到這

機械群的學生,下學期還是得去外面合

也很精緻,就來技藝班,媽媽也支持。

樣的老師,也只有無奈。如今,技術及

作的車廠見習。

另一位劉同學說,就是喜歡動手做,才

職業教育法明定,中小學得有職業試探

能仁家商設計科老師吳學宜說,接

來技藝班,但電機喜歡一點點,汽修也

的課程與活動,但家長和老師的觀念改

觸學生的第一件事是打破觀念,比如對

喜歡一點點,我問那怎麼辦?他說,就

了多少?老師又有多少能力去帶領學生

教育的了解是什麼。因為他發現教學時

是要東摸摸西摸摸,才會找出自己最喜

試探呢?

遇到一個問題,學生很容易認為,設計

歡的那一個。

就是美術或者朝著某個方向想,完全忽

三峽國中輔導主任王雯華說,技藝班

略興趣,把喜歡的東西都埋沒。所以他

裡面有興趣未明的孩子,也有少數不想

總先花時間讓學生看別人的作品、參考

上課才來的學生,但給機會試探絕對重

教材,看完會問學生想要什麼、喜歡什

要。以餐飲群為例,為這幾年的熱門科

麼,再把課程帶起來,這樣課程安排,

目,學生以為容易,因此較多人選擇參

延伸閱讀

才能在弄好的既定框架,按學生的特

加。目前校內的7個學群中,餐飲是唯一

1.統計處,高級中等學校概況統計,goo.gl/PE57q7。

性、屬性調整。否則曾遇過有些學生們

開2個班的,但也是唯一安排5節課。學

完全不知道來做什麼,已放棄升學也不

生以為,餐飲跟電視上做菜節目一樣,

2.教育部,技術及職業教育法,goo.gl/xpzq7j。 3.臺灣師範大學,〈調查:5成2國中生 興趣、天賦 沒交集〉,2013年11月29日。


中華民國一○六年三月十五日

全版廣告

SciTech Reports

23


中華民國一○六年三月十五日

全版廣告

科技報導

567 在時代浪潮中觀看

電影技術

一部電影的製作,從拍攝、剪接、音效、特效……到發行,樣樣都離不開科技。這一路走來,經歷多少阻 礙與前行?經過百年來的發展後,電影產業是否已邁向康莊大道,抑或是在這巨大的洪流中式微?電影從 何而來?它帶來了哪些科技技術、又帶走了什麼歷史……

封面故事

走入影像的虛實之間─

專訪鄭有傑導演的電影製作

與時俱進的電影科技

越顯清晰的影像─電影放映科技之現況

電影攝影的演化─告別膠片到數位的年代

片場內的拍攝術語

從紀錄到敘事─電影剪接起源與發展

科技與藝術交互輝映─電腦動畫的演進

專欄 解‧數 質數的故事

變‧化 環境與基因間的非典型遺傳:為什麼會這樣?

百年來的質數難題,至今依舊困擾著眾多數學能手……

物質不會憑空消失,只是轉變成另一種物質……

理‧物 全像光學

天‧地 把整個宇宙搬到你家—太陽系儀

藉由新世代科技,我們得以重現真實的立體影像。

運用精密機械,打造一個迷你宇宙!

科月哪裡

生‧動 環境與基因間的非典型遺傳:為什麼會這樣? 環境如何改變身體內的基因表現?

專訪

購買3月號

冠狀病毒之父如何對抗新興傳染病—賴明詔院士專訪 臺灣得以順利對抗SARS、登革熱等傳染病危機,基礎科學研究與遠見缺一不可。

網路商城 博客來/PC home/讀冊

評論

實體店面

臺大論文造假事件尚未落幕,我們能否從國外借鏡寶貴經驗?

金石堂/誠品

不造假數據的真實想像

敦煌/紀伊國屋/法雅客

彩色電子顯微鏡是怎麼一回事?

何嘉仁/其他傳統書店

金玉堂/諾貝爾/墊腳石

scimonth@gmail.com

106 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三段125號11樓之4

24


產官學研

中華民國一○六年三月十五日

SciTech Reports

近期研討會資訊 【第 50 次年會暨國際醫學影像學術研討會】 時間:2017 年 3 月 25~26 日 ■ 地點:新竹市/元培醫事科技大學 ■

【第三十二屆生物醫學聯合學術年會】 時間:22017 年 3 月 25~26 日 ■ 地點:臺北市/國防醫學院 ■

今年年會的主題是「醫事放射承先啟後,邁向下一個璀璨 50」,將有國 際放射技師會總會(ISRRT)與超過 150 位各國醫事放射領域專家將蒞臨 參加盛會。此外,兩天的學術活動,除了例行的學術論文發表、兩性教 育課程、感染控制課程與輻射防護課程外,增添了圓桌論壇會議、醫療 儀器最新發展介紹以及大會專題演講(包括醫學診斷、放射治療、核子

本屆生醫年會大會競賽獎之主題為「轉譯醫學(Translational Medicine)」, 與以往不同,三十二屆生物醫學聯合學術年會擴大為生化、細分、臨床生 化、毒物、生理、藥理、解剖、免疫、分子影像共九個學會共同舉辦。

醫學的現況與展望)。

【第十一屆科學史研討會】 時間:2017 年 3 月 25~26 日 ■ 地點:臺南市/南臺科技大學 ■

【臺灣醫學圖書館學會 2017 年國際研討會】 ■ ■

時間:2017 年 3 月 30~31 日 地點:臺北市/臺大醫院

為促進醫學圖書館館際交流與合作,提升臺灣醫學圖書館館員之國際見 本研討會主題包含天文史、數學史、醫療史、技術史、印刷史、科技

聞及經驗,舉辦「臺灣醫學圖書館學會 2017 年國際研討會暨第 39 屆

交流史、軍事技術史及其他科學史領域。歡迎學界先進、科技史同好

醫學圖書館工作人員研討會」,此次會議與臺大醫學院 120 週年院慶

和舊雨新知共襄盛舉

醫學圖書館國際研討會合併舉行。會中設有「海報發表會議」,開放國 內外圖書館學者專家及館員報名。

【2017 國際創新藥物制放研討會】 時間:2017 年 4 月 6~7 日 ■ 地點:新竹市/工研院 ■

【法國 TARA 探險船登船參觀活動(需網路預約)】 時間:2017 年 4 月 27~30 日 ■ 地點:基隆市/基隆港東 1 碼頭截流站 ■

TARA 探險船的船長說:「TARA 並不是一艘普通的船,她是由一種非常 本研討會議題包含有精準醫療 , ADCs 藥物,高分子奈米特殊新劑型,

輕的鋁金屬所構成,有別於鋼的金屬材料,鋁在接觸海水後不會生鏽,

法規相關分析挑戰等……。新藥新劑型未來發展趨勢,可以提供您發

加上船體呈扁圓形,因此 TARA 不會受到海洋冰層壓力的影響。」TARA

展或者投資新技術,新產品的參考。另外,您也可把握機會與講師,

的使命:「健康的海洋對於地球非常地重要,TARA 探險船帶著科學家

業界交流互動,共創雙贏的機會!

們航行於世界各個角落,讓他們一同研究瞭解海洋、海洋動植物,並 更進一步的保護牠們。

【資訊技術與產業應用國際研討會】 時間:2017 年 4 月 28 日 ■ 地點:臺北市/臺北城市科技大學 ■

知識經濟時代,如何利用資訊技術與系統為企業與組織更快速與有效 地服務顧客、解決問題、創造價值並進而提升其競爭能力,已成為企 業與組織永續經營的重要課題。研討會討論領域包含電子商務、資訊 科學與應用、資訊系統工程與技術、企業電子化、產業與組織資訊應 用等。

【第 24 屆張昭鼎研討會】 時間:2017 年 4 月 29 日 ■ 地點:臺北市/臺灣大學原子與分子研究所浦大邦講堂 ■

本屆的張昭鼎紀念研討會,我們將針對臺灣技職教育的未來發展,特 別是在新的工業技術革命時代來臨之際,該如何革新因應進行討論。 會中將邀請產、官、學各界人士齊聚腦力激盪,希望能對此攸關臺灣 未來發展的課題提供建言。

25


中華民國一○六年三月十五日

產官學研

科技報導

26

CRISPR/Cas9技術專利權的戰爭 MIT technology review, Patent Office Hands Win in CRISPR Battle to Broad Institute, 2017/2/15.

【本刊訊】CRISPR/Cas9系統為一種基因

專利商標局的判決出爐,認定張鋒團隊所

專利商標局認為兩方所申請的專利有所差

剪輯技術,能夠對生物的DNA序列進行修

申請的專利能夠持續擁有,原因在於在張

別,在不重疊與衝突的情況下,杜德納一

改、切斷等改變,而此系統最大的優點在

鋒之前,沒有人能夠證明CRISPR/Cas9技術

方的專利申請與張鋒的專利擁有權都可持

於操作容易,因此在應用上廣泛且可使用

能運用在真核細胞當中,與另一團隊所申

續進行與保留。

在各種不同模式生物上,對於未來的研究

請的並不衝突,因此張鋒所提出的專利得

有很大的幫助。

以通過並保留。

而此系統最早在2012年由加州大學伯克

而在這項判決中,專利商標局沒有取消

利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任何一方所申請的專利權,由杜德納在2013

杜德納(Jennifer Doudna)與其合作者卡彭

年3月所提出的專利申請也將繼續進行,

蒂耶(Emmanuelle Charpentier) 發表在Science期刊當中,提出 了這項技術能夠在試管中精準 的切割、修改DNA。而相關 的研究則在2013年由麻省理工 學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張鋒研究團隊發 表,透過運用CRISPR/Cas9技術 實際應用在動、植物等真核細 胞當中 。 而兩團隊卻為了CRISPR/Cas9 的專利權而爭鬧不休,CRISPR/ Cas9系統因本身為自然界生物 系統而不能申請專利,可申請 的是CRISPR基因編輯技術和相 關方法。於2013年3月,杜德納 申請了CRISPR/Cas9技術的專 利,此專利不限定在原核或真 核細胞中使用此技術。而在7個 月後,張鋒團隊也申請了在真 核細胞中使用 CRISPR/Cas9技 術相關專利,並使用了優先審 查服務(track one),快速的在 2014年4月獲得專利。此結果立 刻引發杜德納團隊不滿,要求 撤回張鋒團隊其專利。CRISPR/ Cas9技術的專利權戰爭也就此 展開。 雙方為此專利準備了大量資 料並由美國專利商標局(United States Patent and Trademark Office, USPTO)法官透過書面資料、 電話往來與相關辯論中進行判 斷此專利的歸屬。而在最近,

在這個判決出爐後,杜德納所屬的加州 大學柏克萊分校還是強調了杜德納與卡彭 蒂耶才是CRISPR/Cas9基因技術的第一發明 人,並可能將持續進行上訴的動作。


產官學研

中華民國一○六年三月十五日

SciTech Reports

27

電腦認知計算能力能有效診斷早期青光眼 IBM Research, Watson´ s detective work could help stop the“silent thief of sight" , 2017/2/20.

【本刊訊】青光眼是一種因眼睛神經

眼檢查。此外,在青光眼分析上,另一個

慢慢受破壞而導致逐漸失明的疾病,為常

重要的指標為在視網膜圖像中辨別從左到

研究人員也表示未來將繼續提升視網膜

見導致失明的眼疾之一。雖然疾病的進展

右的能力,而在這項分析上則有94%的信

圖像的醫學成像分析,也不侷限在青光眼

十分緩慢,但會慢慢地破壞患者視力,一

心水準。

的檢測,將包括了更廣泛範圍的眼部疾病

多專一性的治療與個人眼部管理建議。

開始會先由患者的側邊視力開始模糊、退

透過此研究的幫助下,對於眼睛早期發

如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白內障和與年齡相

化,隨著時間的推移下,視力範圍逐漸變

現與治療上有很大的幫助,也能夠大幅減

關的黃斑部病變。希望能夠透過電腦的分

窄,到最後連中心視力也受損,產生在後

少因青光眼後期大量的開刀手術。除此之

析,讓患者能夠有健康的眼睛、更加清晰

期眼睛視力不可逆的退化與失明。主要的

外,這項技術也提供更多臨床分析研究給

的視力。透過電腦分析醫學影像讓人們擁

早期治療方式有藥物、雷射或手術等。

醫生,給予他們更多的臨床資訊,提供更

有更好的生活。

然而,青光眼在前期由於從 視力外側周圍開始,因此一般 人並不會很快地察覺到,而錯 失了治療的黃金時期。根據數 據統計,有50%的病例並沒有 及時被發現,患者在不知情的 情況下逐漸失去他們的視力。 然而,及早發現所面臨的挑戰 在於除了能夠識別視網膜圖像 細微改變的專業臨床醫生有限 外,對於偏遠地區患者而言也 難以至大醫院進行精密檢查。 有鑑於此,若能透過早期檢測 發現不僅能夠保有最佳治療的 關鍵期,也對於患者往後的生 活產生重要的影響。 因此,IBM實驗室透過華森 認知電腦(Watson Cognitive Computer )的計算能力,透 過眼睛的醫學成像分析,分析 眼部影像中的視網膜圖像來檢 測並辨識各類眼睛疾病。且自 2015年以來,IBM實驗室已經 透過此方法分析了88000個視 網膜圖像並提供眼睛相關疾病 的檢測臨床結果。透過眼部解 剖結構的影像規則,辨別其可 能的早期眼部異常。 這項研究宣布了分析結 果,結果發現電腦能夠透過測 量兩眼間的視盤(optic disc) 與視杯(optic cup)距離比例 來推測是否罹患青光眼,並判 斷是否需要進行進一步的青光


產官學研

中華民國一○六年三月十五日

瘧原蟲引發特殊氣味 吸引蚊子吸食 Stockholm University, Why malaria mosquitoes like people with malaria, 2017/2/9。

科技報導

廣告索引 冷泉港........................................2 錫昌..........................................3 雙鷹..........................................5

【本刊訊】瘧疾是一種單細胞虐原蟲透過

而現今,有效阻止瘧疾的方法為透過殺蟲

寄主在蚊子,再藉由帶有瘧蚊蟲的蚊子的叮

劑、蚊帳與服用抗生素青蒿素等,然而目前

咬來傳播並感染人類或其他動物的疾病,瘧

所使用的殺蟲劑與抗生素有些已開始產生抗

原蟲會隨著血液流動至肝細胞發育與繁殖,

藥性,對於消滅瘧疾的效果有限。因此,必

並造成人體發燒、頭痛、嘔吐甚至嚴重會導

須不斷開發新藥物以遏止瘧疾的發生。而這

致死亡等症狀。

項發現有將有助於消滅帶有瘧原蟲的蚊子,

倍晶..........................................6 牟博士........................................7 益弘....................................... 8,17 洛科..........................................9 尚上.........................................10 睿嘉......................................... 11 承洺科技.....................................12 大華.........................................13 勵眾生活.....................................14 日龍.........................................15

為什麼蚊子會傾向攜帶有瘧疾生物的

科學家認為雖然在野外的環境下也受環境溫

血、造成短時間快速地傳染?近期斯德

度、濕度等因素影響,但是未來或許可以透

尚偉.........................................23

哥爾摩大學(Stockholm University)、瑞

過合成此氣味來吸引瘧疾蚊,蒐集並一起消

國家衛生研究院學術發展處.....................27

典農業科學大學(Swedish University of

滅掉。

Agricultural Sciences)與皇家 工學院(KTH Roy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的科學家發現蚊子 較喜歡吸食帶有瘧疾的血液, 原因是在於氣味上的改變。 研究發現,帶有瘧疾病 原蟲的血液中會帶有一種 分子,稱作「HMBPP((E)4-Hydroxy-3-methyl-but-2-enyl pyrophosphate)」,此物質是由 虐原蟲所產生,會刺激生物體內 的紅血球細胞釋放出更多的二氧 化碳和揮發性化合物,使蚊子對 其味道不可抗拒進而吸食。 此研究利用了Y型管進行實 驗,管子的一邊為一般正常人 類血液,另一邊為帶有瘧疾物 質的血液,在試驗了上百隻的 蚊子中,高達95%的蚊子傾向吸 食帶有瘧疾物質的血液。進一 步更發現這些蚊子在吸食帶有 瘧疾的血液後,即使是帶有濃 度非常低的HMBPP血液都會被 吸引而大量的吸食。 而被這些血液吸引後的瘧 疾蚊,會吸收更多帶有瘧疾的 血,導致體內會存在更多的虐 原蟲,科學家表示這些額外吸 收的血液會被用來餵養更多的 病原蟲,因為除了瘧原蟲需要 HMBPP物質才能生長之外,蚊 子與人類本身都不需要,而這 個循環也將使得瘧疾傳播能夠 更加快速。

智盛.........................................16

均泰.........................................28

28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