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報導7月號 463期

Page 1

科學月刊姊妹刊物

scimonth. com.tw

全方位視野 科技人關懷

1

創刊於1982年

科技報導 S c i Te c h

Reports

#463 2020.7月號 每 月 15 號 出 刊

你用的數位產品與服務 被企業壟斷了嗎?

1990年代若要上網,除了微軟 的IE瀏覽器外,我們幾乎別無選 擇,這現象源自軟硬體被綁定的 企業壟斷。如今,不僅智慧型手 機人手一支,大家也逐漸習慣軟 硬體分家的體驗,應用程式商店 更是有滑不完的好工具。然而, 除了裝置與軟體,現今正如火如 荼發展的5G行動通訊網路其實也 (pxfuel)

正面臨著類似的問題……☞

04 資訊生活

20 精選好讀

從軟體發展談企業壟斷行為 09 資訊生活

生物技術在輔導傳統農作物轉型的 應用-以越南木鱉果為例

過濾 JavaScript,手機不再裸奔!

25 精選好讀

12 科技智財

判讀肺炎徵狀的 AI 小幫手- MedCheX

由人工智慧所完成的發明, 是否能在美國被「法院認證」? 15 焦點話題 Where is WHO? 臺灣在全球衛生的舞台

29 書適圈 手機裡的健康存摺- 健康控管、疾病把關、就診紀錄一 手 Get !

科學月刊7月號 【5G行不行】上市! 當期介紹請見38版


2

二○二○年七月十五日

活動快訊

科技報導

近期研討會資訊 【從 PUS 到 STS:2020 科學傳播與教育研究生研討會】 ■

時間:2020 年 7 月 20 日 ■ 地點:屏東市∕屏東大學

自 1985 年公眾理解科學(Public Understanding of Science, PUS)提出以來,迄今已 有卅五年的科學傳播發展歷史。其中,科技與社會(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 STS)領域橫跨臺灣科學教育與科學傳播的現象,更足證兩造既相近也相異的旨趣。 據此,屏東大學科普傳播學系籌辦「2020 科學傳播與教育研究生研討會」,邀請研 究生共同投入科學傳播與教育領域探究。

【後疫時代企業必備的遠端部署及即時監控服務】 ■

時間:2020 年 6 月 17 日

地點:線上開辦,詳見 iThome 官網(https://www.ithome.com.tw)。

在這後疫情時代下,企業在軟體使用方式也逐漸在變化中,在家工作、遠端視訊已 經成為資訊科技(Information Technology, IT)人的部分日常,遠端部署和即時監控 等,更成為 IT 人需要瞭解的解決方法,以加快企業更快推出符合多變客戶的需求。 本次活動將介紹以開源為科技創新和建構未來的基石、容器化的趨勢、企業 IT 維運 上的考量、AIoT 應用範例分享等議題,歡迎大家踴躍參與。

【CYBERSEC 2020 臺灣資安大會 Resilience Matters 韌性決勝】 ■

時間:2020 年 8 月 12~13 日 ■ 地點:臺北市∕南港展覽二館

突如其來的疫劫,將全球帶入逆境,考驗人類與之對抗的韌性。短短數月,全球實 體連結瓦解,產業運作突圍轉型,仰賴數位化走向新正軌,卻同時帶給駭客更多操 作題材,讓已成常態的網路攻擊更加擴大戰場、火力全開。因此,臺灣資安大會將 以「Resilience Matters 韌性決勝」為主題,聚焦全球新常態下亟需正視的資安威脅 ――我們也許能防禦得當,但更可能身陷攻擊,一旦危機發生,我們是否具備應變、 恢復的韌性,決勝惡意的一方?

【2020 海洋科技成果論壇、產學媒合會及人才面談會】 ■

時間:2020 年 6 月 23 日 ■ 地點:基隆市∕臺灣海洋大學

臺灣四面環海,具有優良的先天條件發展海洋科技及水產養殖。此次活動由居海洋 生技領域穩執牛耳的臺灣海洋大學為主體,展現臺灣在海洋與生技領域的蓬勃商機, 並邀請產業界在當中挖寶,活動內容包括:海洋科技研發成果發表、研發成果產學 媒合會、學生創業團隊與國際產學聯盟成果 靜態展示,以及生技產業人才面談會。 相信產業界可在此找到最佳對接的成果與人才,並為產業界注入創新升級的活水!


SciTech Reports

二○二○年七月十五日

3


4

二○二○年七月十五日

科技報導

資訊生活

從軟體發展談企業壟斷行為 張宏鉦

交通大學通訊服務與軟體研究中心。

陳志成

交通大學通訊服務與軟體研究中心。

創刊於公元1982年1月 中華郵政北台字第1461號 執照登記為雜誌交寄 行政院新聞局登記局版台誌字第3034號 訂 閱:全年12期1000元 劃 撥:0018482-3 科學月刊社 主 辦:台北市科學出版事業基金會 出版者:科技報導雜誌社 發行人:張之傑 執行總監:趙軒翎 總編輯:林翰佐 副總編輯:趙軒翎 蔡政修 編輯委員:王文竹 王伯昌 曲建仲 江建勳 李武炎 李志昌 李精益 周鑑恆 林秀玉 林宮玄 邱韻如 金升光 金必耀 門立中 紀延平 范賢娟 倪簡白 高啟明 高憲章 張大釗 張敏娟

(Flickr-Christoph Scholz, https://flic.kr/p/TgHKvA)

陳妙嫻 陳彥榮 陳鎮東 單維彰 景鴻鑫 曾耀寰 程一駿 程樹德 黃正球 黃相輔 楊正澤 葉李華 廖達珊 管永恕 劉宗平 蔡兆陽 蔡孟利 蔡振家

什麼是壟斷? 壟斷,指的是一間企業所提供產

者在購買產品時不再有選擇權,進 而使消費行為被綁架。

品(包括無形的服務)在市場上獨

這樣的情形,不但會造成消費

占的情形。造成壟斷的原因很多,

者權益的傷害,對產業的發展與進

比較常見的是相關技術被壟斷的公

步也影響甚鉅。首先,由於壟斷企

業務經理:李金穗

司所掌握,其他企業由於無法達到

業為產品的唯一提供商,消費者行

業務助理:廖本翔

必須的技術水準而無法提供相同的

為變得毫無選擇的情況下,壟斷企

產品。另一種情形,則是惡性商業

業便能隨心所欲地控制產量,坐地

傳 真:(02)2363-5999

競爭,如不合理的削價策略、不對

起價的不合理交易也會變得頻繁。

E - mail:scimonth@gmail.com

等的宣傳資源以及不平衡的專利布

同時,由於缺乏競爭對手,此類企

局等,企業消長之下,會使得規模

業對產品的品質就不會有所要求,

較小的企業將被迫退出市場。無論

這使得消費者不僅無法買到期望中

是何種狀況,壟斷的發生會讓消費

的產品,也無法得到應有的售後

鄭宇君 鄭運鴻 韓德生 嚴如玉 嚴宏洋 蘇逸平 特約編輯:郭家銘 美術編輯:黃琳琇

社 址:臺北市羅斯福路三段77號7樓 電 話:(02)2363-4910

印 刷:赫偉有限公司

《本刊長期徵稿,請見40版稿約》


SciTech Reports

資訊生活

二○二○年七月十五日

5

服務。從長遠來看,壟斷產品的企

硬體設備和所搭配的作業系統,這

者也逐漸不再遙不可及。直至今

業也不會願意投入資金去做研發創

種現象是緣於當時的技術限制;電

日,我們在軟體的需求規格上還是

新,更是讓產業發展遲滯不前。

腦在開發時軟硬體就要相互配合設

會看到符合該開放式架構的「IBM

計,以致最後產品軟硬體必須綁在

PC相容機器」的字樣,而這個開放

一起。當時最大的電腦銷售商為

式架構也成為後世各產業軟硬體分

國際商業機器公司(International

家的啟發。

歷史上的軟體壟斷 從1940年代真空管電腦發明至 今,電腦的發展歷史不到百年,過 程中軟體資源壟斷層出不窮,有些 是因為技術發展的過渡期所帶來的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IBM),幾乎所有的電腦都由他們

微軟瀏覽器IE,

售出,可說是壟斷了電腦產業。

也是因壟斷而崛起的?

不過,由於IBM提出了支援

網際網路於1990年代快速發展,

x86處理器的開放式架構(open

幾乎所有個人電腦都配有一台數

architecture),使得遵循這個標準

據機供以撥接上網,而當時供上

架構的軟硬體都能相容,為電腦產

網用的瀏覽器裡,最火紅的就是

業開創了一個新時代。IBM這個開

網景(Netscape)公司所開發、與

早期的電腦軟硬體是綁在一起

放式架構,不但讓之後的電腦產業

該公司同名的領航家(Netscape

賣的,消費者無法自由選擇想要的

蓬勃發展,個人電腦對於一般消費

Navigator),它的市占率在全盛時

獨占,有些則是惡意的商業競爭, 這些都對後世產生相當大的影響。

軟硬體同筐的宿命


6

二○二○年七月十五日

期達70%以上。

科技報導

資訊生活 器卻因微軟的打擊而逐漸被遺忘。

PDA,圖一)問世,已有類似現在 智慧手機的功能,但不能隨自己需

網景的巨大的成功,引來當時作 業系統巨擘──微軟(Microsoft)

智慧型手機的出現,

求新增或移除應用程式(App),

的覬覦,於是微軟開發了一套名為

壟斷問題是否有解?

軟硬體同捆的缺點逐漸顯現出來。 PDA其實並沒有盛行很久,在價位

探索家(Internet Explorer , IE)的瀏

早期的手機,裡頭的軟硬體其實

覽器,並內建於旗下產品Windows

也綁在一起,只是當時手機僅作通

95之中。微軟的策略,是想利用自

話用,頂多附加個電話簿或鬧鐘的

家Windows產品的市占優勢將IE做免

簡單功能,消費者對軟硬體同捆帶

第一隻智慧型手機,是蘋果公司

費內建,以打擊當時還需付費的領

來的限制並無太大感覺。後來,個

(Apple Inc.)於2007年所推出的第

航家。雖然一開始IE因為效能不如

人數位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

一代iPhone(圖二)。與以往的手

還沒掉到能夠人手一機的程度時, 就被智慧型手機取代了。

預期而未對領航家造成太大影響, 但隨著IE的改進以及效能提升,領 航家瀏覽器的市占率節節敗退, 網景公司也因此潰不成軍,最終在 1998年11月被美國線上(American Online, AOL)公司收購。 取得市占優勢後,微軟趁勝追 擊,於1999年發布第五代探索家 (IE 5),不但內建於當時炙手可 熱的Windows 98 SE之中,還直接 與Windows 98 SE系統的所有視窗 介面相結合。如此一來,只要開起 一個資料夾視窗,就等同於開啟 一個IE,這波操作使得IE壟斷了瀏 覽器市場好一段時間。不過,該 壟斷行為其實一直被美國聯邦政 府注視著,美國聯邦政府甚至在 1998年5月對微軟提起「反托拉斯 法(Antitrust Law)」的訴訟,只 可惜此案最終在2001年以和解告 終。【編按:反托拉斯法又名「競 爭法」,目的是透過規範企業的反 競爭行為,來促進或維持市場的競 爭。】即使現今瀏覽器大多已能免 費取得且百家爭鳴,但領航家瀏覽

圖一:曾風靡一時的 PDA,後來逐漸被智慧型手機取代。(By KarleHorn - Own work, CC BY 3.0, Wikimedia)


SciTech Reports

二○二○年七月十五日

資訊生活

7

機最大的不同,就是它所搭載的作

應用程式商店服務消費者們。微軟

手機已達到軟硬體分家,所以市場

業系統──iOS:雖說當時的作業系

在嗅到智慧型手機的商機後,則是

上有各式各樣的手機可供選擇;基

統仍由蘋果提供,但手機本質已是

在2010推出搭載自家作業系統的

地台也已朝軟硬體分家方向發展,

軟硬體分家了,且iOS能讓使用者

Windows Phone,也有自己的應用

臺灣廠商目前已有能力生產各式的

透過線上商店下載自己所需要的應

程式線上商店,可惜商店豐富度不

小型基地台銷售於國際。

用程式,使手機實用性更高。

如iOS及安卓,只得以失敗告終。

然而,由於核心網路(Core

而iPhone能夠如此成功,最大

現今智慧型手機,作業系統還是只

Network)技術門檻過高,目前產

的原因正是那廣大的線上商店。

有iOS和安卓可以選擇,嚴格說起

品都是軟硬體同捆,且技術僅掌

蘋果早在iPhone推出之前就開始

來也是一種壟斷,但由於軟硬體分

握在少數大廠手裡。以第五代行

經營販售各種影音媒體的線上商

家以及任何人都能參與開發的應用

動通訊網路(5th Generation Mobile

店,也在iPhone推出後無痛轉型成

程式線上商店,使整個產業鏈不同

Networks, 5G)為例,目前全世

應用程式商店。在iPhone發布的

一般壟斷市場的有活力。

同年,Google也將收購來的安卓

界只有諾基亞(Nokia)、愛立信 (Ericsson)及華為能夠提供可使用

(Android)作業系統加以改良,以

行動通訊網路發展,

5G核心網路的產品。當然,也有一

開放原始碼的方式發布,並聯合多

也受企業壟斷影響!

些廠商因想打破這個局面而推出自

家硬體廠商發表多支搭載Android 的智慧型手機迄今,同樣以廣大的

企業壟斷的生態不只被手機影

己的5G核心網路,如美國Mavenir

響,行動通訊網路的演進,也在戰

與已被微軟收購的Affirmed、德國

局中扮演關鍵角色。行動通訊網路

FOKUS及香港ASTRI,雖然不像前

主要是由手機、基地台及核心網路

述公司的5G核心網路那般昂貴,

三個部份所組成,使用者透過手機

但也非唾手可得的產品。臺灣自行

連上基地台及核心網路便能享受行

研發的「開放原始碼5G核心網路

動通訊網路所帶來的服務。其中,

(free5GC)」,便是為了完成這些

圖二:首代 iPhone 的背面由鋁和塑膠製 成,與近來 iPhone 的機種相去甚遠。(By Robert Scoble from Half Moon Bay, USA Cropped and rotated by uploader from Nokia N97 next to iPhone, CC BY 2.0, Wikimedia)

圖三:行動通訊網路包含手機、基地台、核心網路。


8

二○二○年七月十五日

科技報導

資訊生活

變革而產生的,完全遵循國際標準

般消費者的抵制是相當有限的:一

在從事核心網路研究時,就因天價

所開發,且任何人皆可免費下載並

來消費者本身就因壟斷沒有選擇權

般的核心網路而無法將想法實現,

在任何電腦平台上安裝使用,完美

了,二來即使有較小型的產品提供

即使後來得到電信商的贊助願意出

地將5G核心網路抽離硬體枷鎖,使

者,消費者往往也會因惡劣的削價

借核心網路,但只有核心網路產品

得核心網路不再掌握於少數國際大

競爭選擇價格較低廉的方案,無形

而沒有軟體原始碼的狀況下,仍無

廠手中。期待未來,核心網路產品

成為企業壟斷的推手。解決壟斷問

法實現研究時所提出的機制,使研

也能有像手機一樣,能有廠商百家

題最終還是得要依賴具法律強制約

究留下一絲遺憾。臺灣所開發的免

爭鳴的那一天。

束力的政府單位來執行,否則就只

費核心網路free5GC著實令人振奮,

能指望有與壟斷企業的匹敵新技術

任何人皆可免費下載原始碼使用,

出現。

使得核心網路不再掌握於少數國際

後記 企業壟斷是商業模式上常見的獨

筆者有幸能見證軟體發展史上各

占行為,一般消費者因為對產品沒

個重要歷程,從個人電腦、手機及

有選擇權而在消費行為上被企業綁

行動通訊網路的基地台,無一不是

架。長遠來看,壟斷不但會使消費

從軟硬體分家開始避開壟斷行為的

者得不到高品質的產品,對產業的

發生。然而,核心網路長年仍由少

發展也是一大阻礙。即使如此,一

數企業所把持,筆者記得十多年前

大廠手中,除了為相關學術研究帶 來一股推力,其能搭載在任何電腦 硬體平台上,更為扼止企業壟斷迎 來一絲曙光。


SciTech Reports

資訊生活

二○二○年七月十五日

9

過濾JavaScript,手機不再裸奔! 洪朝貴

朝陽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系副教授。

你的手機, 被抓去「挖礦」了嗎? 每次在手機上用瀏覽器造訪陌 生的網站,都是在邀請對方把他的 JavaScript(JS)程式碼傳來你的手 機上執行、都是在冒險。例如手機 莫名其妙發燙,說不定就是因為造 訪含有挖礦JS程式碼的網站,成為 挖礦劫持(cryptojacking)的受害 者,幫別人賺取密碼貨幣。 而平時大家所信任的網站,甚 至也可能因站方不小心採用惡意程 式碼或資安防護出現漏洞,使得訪 客的裝置因此被植入惡意程式。 例如 2017年時,造訪美國英睿達 (pixfuel)

(Crucial)科技、運動品牌艾華朗 (Everlast)網路賣場以及1500多個 其它網站的許多訪客,他們的手機

避免手機受害的第一步:

校、我國政府、Google旗下(不含

都被徵召去當無償礦工。這些網站

關掉JavaScript吧

YouTube)等一兩打高度信任的網

的開發者使用了LiveHelpNow這個

所以,筆者在手機安裝了兩個瀏

站。此外,筆者也用它登入Google

工具來實作網站上的即時對話和線

覽器,把其中一個的JS關掉並以此

的帳號,畢竟用了太多Google的工

上支援功能,沒想到它竟內含挖礦

作為預設瀏覽器,如筆者在F-droid

具/服務,已經無法自拔,但至

程式碼Coinhive;挖礦還算是有感

〔註一〕市集上隨意找到的JumpGo與

少不會在Lightning上面做搜尋,

且客氣的,其它低調默默竊取隱私

Lightning瀏覽器。由於Lightning沒

以免陷入Google的過濾氣泡(filter

個資的JS程式碼,可能造成更大、

有關掉JS,所以筆者幾乎是以「白

bubble)太深【編按:即俗稱的同

更持久的危害。

名單」的方式在使用它,只造訪學

溫層,是網站針對個人化搜尋,進


10 二○二○年七月十五日

科技報導

資訊生活 衷辦法,就是安裝瀏覽器擴充套件

(virtual private network, VPN)〔註

凡是需要搜尋,或是在Lightning

uBlock Origin。這個套件預設採取

三〕攔截所有Apps的網路連線,逐一

上面看到其它超連結,筆者都手動

黑名單制,會根據用戶所訂閱的清

決定是否放行。順帶一提:安卓上

複製並改貼到JumpGo去。JumpGo

單來決定要封鎖哪些網站的JS,其

任何VPN的App都會攔截所有Apps

一裝好,第一件事就是到「設定」

它的一律放行。諸如uBlock Origin

的網路連線,所以必須很確定你信

的General Settings底下把JavaScript

或Adblock Plus之類的套件,雖然以

任它才可以使用;其它功能的Apps

關掉。你也可以用其它開放原始碼

擋廣告出名,但其實它們還可以阻

選到沒有原始碼的Apps就算了,

瀏覽器,絕大多數都有這個選項可

擋各種惡意網站,或臉書這種舖天

VPN類型的Apps請一定要堅持只用

以開關,但有可能放在「進階」

蓋地、全面追蹤用戶行為的社交媒

自由軟體(App很可能是免費下載

或其它選單底下。凡是不在心中白

體。至於到底要把哪些網站列為黑

的,但VPN服務當然會收費)。

名單的網站,一律用(關掉JS的)

名單,就看用戶決定訂閱哪些(網

JumpGo閱讀。

友整理分享的)清單。

而提供篩選後內容的結果】。

全球百大VPN公司中,有三

有一些網站如果關閉了JS就沒 辦法使用,但如果是工具類的網

手機裝置也有鎖子甲

站,經常可以找到自由軟體(free

教你如何運用Blokada

s o f t w a r e ) 〔註二〕版 的 應 用 程 式

在安卓系統的手機上,Firefox及同

(App)。例如Google地圖一定

一系列的瀏覽器(如IceCatMobile)

要開啟JS才能用,那就安裝替代

也可以安裝uBlock Origin等擴充套

品:可離線使用、不會追蹤你的

件,但是較多人使用的Chrome及同

OsmAnd開放街圖。至於沒有替代

一系列瀏覽器似乎並沒有支援此功

品的網站,如果因為關掉JS就無法

能的打算。

閱讀,那就先略過這個連結,等到

補給站 成屬中資,但是,高度言論 管制、國內禁用VPN、全面 監控民眾的中共政府,為什 麼要那麼熱心地為全球人士 提供免費VPN呢?(眨眼)

Blokada安裝好之後,只要進首 頁確認看到「Blokada is active」或

還好,f-droid 市集上有一個叫

「廣告阻擋已啟用」,手機的資安

Blokada的App,它的運作方式類

評等馬上從裸奔等級提升至鎖子甲

另外,也要進入安卓(Android)

似uBlock Origin,都是以用戶訂閱

等級,可以阻擋掉九成以上的JS攻

系統的「設定」=>「應用程式和通

的清單來決定是否阻擋網站。不

擊(下圖左)。想要瞭解自己使

知」=>「預設應用程式」,要求安

同之處在於,它的防護範圍不僅

用手機以來直到一分鐘之前這段

卓系統不論在哪一個App裡面遇到

限於單一瀏覽器App,而是整隻

期間到底被多少廣告網站偷窺(或

超連結的時候,都會以安全但難用

手機所有Apps的網路流量。【編

被更惡意的入侵),請點進「主機

的「禁用JS瀏覽器(以筆者而言是

按:Google Play 市集上的版本叫

記錄」查看,也可以點選並下拉主

JumpGo)」來開啟。

作Blokada Lite,在 網域名稱系統

畫面上方的橫弧線,動態地查看近

(Domain Name System, DNS)的

一兩分鐘內Blokada阻擋了多少個

層次運作,原則上較為粗糙,且用

網站,進而瞭解哪個App特別可疑

戶自己無法調整訂閱清單,但也有

(下圖中及右)。

回電腦上再看。

電腦瀏覽也有一套, 黑名單全部擋下來 在電腦上,有一個比較簡單的折

一些差強人意的阻擋效果。】它運

如果希望加強阻擋效果,可以

作的方式是化身為虛擬私人網路

進入「主機列表」,多勾選幾個


SciTech Reports

清單。甚至還可以按「+」手動從

查是不是Blokada造成的。

個網站上有許多清單可以挑選,多 到令人頭昏眼花。至於比較推薦哪

結語

Product.)」安裝Blokada對於提升手

據用量。建議不要勾選太多個。

機的安全確實很有幫助,但這並不 表示從此以後就可以高枕無憂。以 後再找機會跟大家分享筆者的「節

自己最常遇到的是無法留言和參與 各種討論。因此,凡是遇到網站或 App功能怪怪的時候,請記得先檢

延伸閱讀

1. Trend Labs,趨勢科技全球技術支援與研發 中心,〈挖礦劫持( Cryptojacking )攻擊 影響近 1,500 個網站〉,趨勢科技, https:// scimonth.pse.is/QQPHM,2017年12月4日。

Google Play 商店的軟體資源庫,裡頭只包含自

2. 洪朝貴,〈保護隱私的 f-droid 及 guardian project 自 由 軟 體 市 集 〉 , 玩 具 烏 托 邦 , https:// newtoypia.blogspot.com/2015/09/f-droidguardian-project.html,2015年9月28日。

由及開放原始碼軟體。

3. Abby Huang,〈報告:全球三成VPN龍頭公

慾手機」使用習慣。

不過,安裝Blokada可能使某些網 站或Apps的某些功能失效,如筆者

傳輸安全,並防止未經授權的人員竊聽流量。

說:「安全是一種過程,而非結 果。(Security is a Process, not a

流量減少,可能較省電也節省了數

網路間的加密連線,如此便可確保機密性資料的

資安專家施奈爾(Bruce Schneier)

單勾選得越多,缺點是會佔用大量

讓所有的Apps變慢;優點則是網路

不過,由於自由軟體的定義與是否收取費用無 〔註三〕所謂 VPN,指的是網際網路中從裝置到

些清單呢?這個我還沒有研究。清

記憶體,且每次連網的檢查可能會

11

關,因此自由軟體不見得是免費的。

網址或檔案新增過濾清單。例如 FilterList(https://filterlists.com)這

二○二○年七月十五日

資訊生活

〔 註 一 〕F-Droid 是 安 卓 系 統 裡 功 能 類 似 於

〔註二〕自由軟體可不受限制地自由使用、複

司屬中資翻牆更難、個資恐外泄中共〉,關

製、研究、修改和分發,相對的概念則是閉源

鍵評論網,https://www.thenewslens.com/ article/121877,2019年7月10日。

軟體(Proprietary Software)這種非自由軟體。

圖一:手機安裝好 Blokada 後的操作介面示意圖。(作者提供)


12 二○二○年七月十五日

科技報導

科技智財

由人工智慧所完成的發明, 是否能在美國被「法院認證」? 宋皇志

國立政治大學科技管理與智慧財產研究所副教授兼所長。

前文提要 筆者於《科技報導》462期〈人 工智慧所完成的發明能申請專利

格,無法與申請人簽訂僱傭契約,

記載為「DABUS」,姓氏(family

因此無法受雇於申請人,縱使有專

name)則記載為「人工智慧所完

利申請權也無法移轉給申請人。

成的發明(Invention generated by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嗎?〉一文中曾提到,歐洲專利

針對其中發明名稱為「吸引注

局(European Patent Office, EPO)

意力的元件和方法(Devices and

在補充說明中,塔勒宣稱本件發

於2018年收到兩件宣稱由人工智慧

Methods for Attracting Enhanced

明是由人工智慧DABUS所自動完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DABUS

Attention)」的發明,塔勒博士亦

成,而他本人為DABUS的法定代表

所獨力完成發明的專利申請案。這

向美國專利及商標局(US Patent

人(legal representative),故可繼受

兩件專利申請案將DABUS記載為發

and Trademark Office, USPTO)提出

取得本件發明的專利申請權,因而

明人,它的開發者塔勒(Stephen L.

專利申請。USPTO是引領全球專利

將自己記載為申請人(applicant)。

Thaler)博士宣稱擁有DABUS的所

實務進步的火車頭,對於前瞻科技

在專利申請權的讓與文件中,塔勒

有權故為其雇主(employer),因而

的專利議題常有突破性的見解,而

以DABUS法定代表人的身分幫讓

在這兩件專利申請案列為申請人。

這件AI所完成發明的專利申請案,

與人(assignor)DABUS簽署,再

在美國能否取得較好的結局呢?

幫自己本人以受讓人(assignee)

不過,EPO最後否准這兩件專利

名義簽署。USPTO於同年8月8日

申請案,理由是專利申請案的發明 人必須為「自然人」,申請書的發 明人欄位也必須記載「發明人的姓 與名」。回過頭來看,這兩件專利

發出補正通知,指出本件專利申請

美國專利商標局也收到

書未載明發明人的合法姓名(legal

直球對決的挑戰書

name),要求申請人限期補正。

申請案的發明人僅記載「DABUS」

這次的故事始於USPTO在2019

塔勒於8月29日提起申復請求撤

並不符合規定,且由於AI不具有法

年7月29日收到一件宣稱由人工智

銷該補正通知,最終於12月17日遭

人格,因而沒有在專利申請案被列

慧DABUS所獨力完成發明的專利

USPTO第一次駁回;他今(2020)

為發明人的權利。針對專利申請人

申請案,申請人填寫為「Stephen

年1月20日再次提起申復,要求重新

塔勒博士是否取得專利申請權的問

L. Thaler」。在申請書的發明人欄

檢視該駁回通知,唯USPTO仍於今

題,EPO認為,DABUS沒有法人

位中,發明人的名(given name)

年5月再次駁回申復,要求申請人於


SciTech Reports

科技智財

二○二○年七月十五日

13

兩個月內依據補正通知載明發明人

策考量,亦應准許專利申請案將AI

為,《美國專利法》確實要求發

的合法姓名,以免逕遭核駁。

列為發明人。首先,准許AI在專利

明人必須為自然人。首先是美國專

申請案中列為發明人可以提供人們

利法第101條開宗明義規定:「任

運用AI進行創新之誘因。其次,如

何發明新的且有用的製程、機器、

果發明分明是由AI完成卻不准專利

工藝品與物質組成或其改良者,皆

申請人將它列為發明人,豈非變相

得依本法之條件與要求申請取得

申請人塔勒主張,本件發明乃

鼓勵專利申請人將「不符發明人資

專利(Whoever invents or discovers

由人工智慧DABUS所獨力完成,

格的自然人」列為發明人?最後,

any new and useful process, machine,

並不存在任何夠資格的自然人能

公眾有知的權利,允許讓AI列名發

manufacture, or composition of matter,

被認列為發明人。《美國專利法》

明人,將有助於公眾了解誰才是專

or any new and useful improvement

(United States patent law)既然要

利真正的發明人。

thereof, may obtain a patent therefor,

申請人主張 將AI列名發明人的理由

求申請專利時必須記載真實的發明

subject to the conditions and

人,且並無明文限制發明人必須為

美國專利商標局認為

requirements of this title.)」。法條

自然人,本件自然必須將DABUS記

發明人必須為自然人

使用「whoever」,即有自然人之

載為發明人,並無任何不妥之處。 而塔勒進一步主張,基於多項政

針對人工智慧能否在專利申請

意,且美國專利法第115條要求發

中列為發明人的問題,USPTO認

明人宣誓,當然必須是自然人才能


14 二○二○年七月十五日

科技智財

科技報導

宣誓。發明人之宣誓必須包含「該

重申專利的發明人必須為自然人,

難道是暗示或要求申請人「造假」

個人(individual)相信他或她本

要求申請人依據補正通知載明發明

嗎?倘若,申請人真如USPTO的要

人(himself or herself)是原始的發

人的合法姓名。

求記載一位自然人作為發明人,那 麼專利申請書的發明人記載即屬錯

明人」,亦彰顯發明人必須為自然 人。此外,USPTO亦援引若干美國 聯邦巡迴上訴法院(United States Court of Appeals for the Federal Circuit)的判決來論述專利發明人 必須為自然人,國家或公司皆不得 為發明人。

結語 筆者對美國專利商標局之見解 持保留態度,認為其恐比EPO更以 「法匠」式的思維來處理AI發明能 否申請專利的問題。

誤,豈不同樣違反專利法的規定? 對於AI所完成的發明若要申請 專利,無論記載真實發明人或填寫 一位自然人「假冒」發明人都違反 法律規定,那無非就是宣告,AI所 完成的發明不能申請專利。如此跟

針對申請人所主張的三項政策考

本件專利申請人塔勒已一再重

專利法鼓勵「研發創新以提升人類

量,USPTO僅用一句話帶過,指

申,此發明是由AI所獨力完成,

科技文明」的立法宗旨是否不相違

出縱使有這些政策考量,其亦無法

並無任何自然人夠格被認定是發明

背,似有進一步商榷的空間。

凌駕專利法條文的平白用語(plain

人。然而,USPTO卻一再以通知

language)與法院對法條的詮釋。

書要求申請人載明發明人的合法姓

準此,美國專利商標局駁回申復,

名,且這個發明人必須是自然人,


SciTech Reports

二○二○年七月十五日

焦點話題

15

Where is WHO?臺灣在全球衛生的舞台 簡瑋廷

臺北醫學大學全球衛生暨發展碩士學位學程研究生;

邱亞文

臺北醫學大學全球衛生暨發展碩士學位學程主任暨教授;

邱弘毅

臺北醫學大學應用分子流行病學碩士學位學程主任暨特聘教授。

從今(2020)年三月到現在,筆

加拿大、英國、法國、

者群用了三期的篇幅,從COVID-19

德國、澳洲與紐西蘭

疫情切入,探究世界衛生組織

等八國,共同以口頭外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

交照會的方式,敦促

及國際衛生條例(International Health

接納臺灣成為WHA觀

Regulations, IHR)在全球防疫所扮

察員;另有超過有40

演的角色,以及WHO創立的緣由

位各國政要與600位各

與組織架構,也重溫73年來臺灣與

國議員,以多元方式

WHO的分分合合。

表達對臺灣參與WHO

臺灣除了WHO,在全球衛生場域 又該何去何從?這系列文章的最後

的支持。WHO於記者

圖一:第 73 屆 WHA 因全球 COVID-19 疫情改以精簡議程、 視訊會議的形式召開。(WHO)

會中回應表示,由於會員國意見不

霜,引發各界譁然。

一致,幹事長無權發出邀請,須經

而對我方而言,這亦將大幅削

大會全體會員國共同決定,臺灣與

弱臺灣參與WHO的支持力道。

會案亦已送交總務委員會(General

2020~2021年的WHO雙年度預算中,

Committee)。然而,由於本次會議

會員國會費共約9.5億美元,其中以

的時間與形式限制,又為避免模糊

美國最高,約佔22%,中國則首次

臺灣參與WHO的契機與困境

COVID-19議題的焦點,臺灣與會案

超越日本躍居第二(約12%),美

今年5月18日,第73屆世界衛

將延至今年下半年WHA實體會議時

國此刻的退出,將使中國成為WHO

再行討論。

會費最高的國家,加上中國國家主

一篇,筆者群將討論臺灣參與WHO 的契機與困境,並提出短中長期可 能的策略。

生大會(World Health Assembly, WHA)在全球COVID-19疫情的籠

第73屆WHA視訊會議才剛落

席習近平於今年WHA致詞時承諾

罩下,以精簡議程、視訊會議的形

幕,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John

未來兩年提供20億美元協助全球抗

式召開。連著這次,臺灣已連續四

Trump)就在5月29日的白宮記者

疫,中國很有可能成為WHO新的大

年未受邀參加,我國14個友邦也再

會拋出震撼彈,表示即日起終止與

金主;原本就已舉步維艱的臺灣參

度致函WHO幹事長譚德塞(Tedros

WHO的關係,並將援助WHO的資

與WHO之路,其阻力更可能隨著中

Adhanom Ghebreyesus),籲邀請臺

金(約每年4.5億美元)轉至其它值

國影響力的再提升而增加。

灣以觀察員身分參與WHA。

得挹注、具急迫性的全球公共衛生

回顧我國自1997年至今積極爭取

由於臺灣防疫成果獲國際關注,

項目。在全球COVID-19造成1000

加入WHO的歷程(請參見《科技報

支持臺灣參與WHA的聲浪創下近

萬人感染、50萬人死亡,且仍未見

導》461及462期〈What is WHO?

年新高,包括以美國、日本為首,

盡頭的現在,川普此舉猶如雪上加

臺灣與WHO的73年分合史〉),


16 二○二○年七月十五日

科技報導

焦點話題

2009年至2016年,臺灣連續八年獲

的比數鎩羽而歸,即使

得時任幹事長的陳馮富珍邀請,以

是美、日兩國雙雙投票

中華臺北(Chinese Taipei)為名、

支持的2004年,離成功

觀察員的身分參與WHA,顯見今

將我案納入大會議程都

年WHO聲稱「幹事長無權發出邀

還有一段不小的差距,

請」實為推託之辭。而歷年我國透

更遑論成功通過我案。

過友邦提案申請加入WHO或邀請

倘若WHA實體會議真

臺灣以觀察員身分參與WHA,包括

能如預期於今年10月、

1997年至2008年、2017年至2019年

11月間成行,「臺灣與

共15屆,在總務委員會每戰必敗,

會案」要擺脫過往的宿

委員會主席屢屢以我案尚未獲得共

命,我方仍有許多困難

識為由,不建議納入大會議程;即

亟需克服。

圖二:美國總統川普於 5 月 29 日白宮記者會表示,即日 起終止與 WHO 的關係。(Flickr-The White House, https:// flic.kr/p/2iEdz2q)

生署長(林奏延、楊志良、葉金

便是1997年、2004年、2007年3屆

如前所述,全球已有超過600位

川、涂醒哲及張博雅)都能共同出

在WHA大會上透過友邦促成公開

各國議員公開支持我國參與WHO,

面凝聚全民共識,立法院更應朝野

表決,仍皆分別以19票比128票、

反觀我國立法院仍未凝聚共識與聲

齊心以具體行動回應臺灣加入WHO

25票比133票、17票比148票懸殊

量;連跨越藍綠政府的5位歷任衛

的提案,主動爭取加入WHA觀察


SciTech Reports

焦點話題

二○二○年七月十五日

17

員之一的「國際國會聯盟(Inter-

臺灣曾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

Parliamentary Union, IPU)」,也是

數十年間,接受來自以美國為首,

展現我國意志的一大步。臺灣各醫

WHO、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ted

療衛生相關專業學會,如台灣公共

Nations Children's Fund, UNICEF)

衛生學會、台灣護理學會、中華民

以及洛克菲勒基金會(Rockefeller

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中華民國

Foundation)等組織的經費、物資

牙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等,都長年

與技術支援,包括臺灣瘧疾、天

耕耘於所屬專業的世界聯會組織,

花、狂犬病的根除,結核病防治、

亦應群起呼籲,從民間助攻我國政

婦幼健康以及醫護訓練等方面的發

方的種種努力,都讓「Taiwan Can

府爭取參與WHO。

展,都有國際醫療援助的投注。臺

Help」不僅僅是一句口號,這也證

灣對全球國際醫療做出的貢獻亦非

明了臺灣雖被排除於WHO之外,

從這次COVID-19疫情才開始,早自

卻不曾影響我們為國際醫療衛生盡

1962年我國派駐第一個常駐北非利

一己之力的決心,過去50年如此,

比亞的醫療團,臺灣就一直積極從

未來亦復如是。

從Taiwan can help 到Taiwan is helping 回顧2003年,嚴重急性呼吸道 症候群(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SARS)給了臺灣一次慘

圖三:臺灣已捐助超過 2000 萬片的醫用 口罩,支援全球第一線醫療人員需求。 (Twitter@MOFA_Taiwan)

受援國的角色轉變為援助國,至今 已逾半個世紀,從未間斷。

臺灣在全球衛生的其它舞台

而外交部也於1996年成立國際

2003年SARS爆發,臺灣的境遇

肆虐全球的COVID-19,臺灣透過

合作發展基金會(International

曾激起國際對臺灣的討論、同情與

一連串具前瞻性的超前部署措施,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Fund,

支持,然2003~2004年臺灣在WHO

已超過兩個月無新增本土病例,是

ICDF)並推行總體援助工作,醫

雖獲得空前的支持,亦遭遇中國空

全球極少數沒有爆發社區感染的國

療衛生更是其中重要的一環;醫療

前的阻力,最後「臺灣與會案」仍

家。在國內物資不虞匱乏的前提

衛生援助的方式也從過去單純派駐

功敗垂成。時隔17年,此次提案在

下,臺灣更已捐助全球超過2000

醫療團,漸轉為以醫療衛生基礎建

COVID-19疫情下宛如歷史重演,如

萬片的醫用口罩,並支援包含美

設、體系強化以及人員技術訓練為

今的國際情勢、中美關係較之當年

國、日本、歐洲、友邦、新南向政

主的方式,結合聯合國千禧年發

更加詭譎多變,臺灣又該如何避免

策目標國家、非洲以及中東地區等

展目標(Millennium Development

重蹈覆轍?除了WHO之外,臺灣有

疫情嚴重國家的第一線醫療人員需

Goals, MDGs)和永續發展目標

無其它的國際舞台?

求。除了口罩之外,臺灣也積極在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以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sia-

治療、技術、檢驗與疫苗等方面積

SDGs),確保臺灣在該領域與世

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

極與國際合作,喊出「Taiwan Can

界並進。非官方的國際慈濟人醫

APEC)為例,由於APEC並不屬

Help, and Taiwan is Helping!」的口

會、台灣路竹會與財團法人羅慧夫

於聯合國系統,同時也是臺灣目前

號,透過具體的貢獻,希望向國際

顱顏基金會等,過去數十年間在全

唯一能夠「正式參與」的政府間國

社會和WHO證明,納入臺灣絕對

球上百國進行醫療以及人道援助,

際組織,可能是臺灣除了WHO之

是對全球衛生百利而無一害的明智

成效卓著之外也大大提升了臺灣

外,可與國際衛生接軌的突破口。

之舉。

的國際能見度。無論官方或非官

臺灣近年積極配合APEC衛生安全

痛的教訓。17年磨一劍,如今面對


18 二○二○年七月十五日

科技報導

焦點話題

發展主軸,主、協辦許多醫療衛生

評,我方應提議於APEC架構下,

山包海,美國要在短時間內成立

計畫,如2019年衛生福利部中央健

在臺設置區域傳染病研究中心及區

一個新的組織完全取而代之,談

康保險署舉辦的APEC醫療資訊分

域重災物流調度中心,發揮臺灣位

何容易?但針對全球傳染病防治

享國際研討會、國民健康署舉辦的

處東南亞與東北亞戰略樞紐的地理

領域,2014年2月營運生效的「全

APEC慢性病及其危險因子之智慧

優勢,建立我國與區域內各方的合

球衛生安全議程(Global Health

照護國際研討會等,可說充分利用

作,以便即時對災難疫情進行救

Security Agenda, GHSA)」便是

我國強項,巧妙結合醫療衛生專業

助、有效率調度物資,以降低傷亡

可能的下手目標。GHSA是一個以

與資通訊高科技。而這次臺灣能在

和經貿衝擊。

COVID-19疫情中游刃有餘,健保大

另一方面,在川普宣稱

數據、醫療雲、電子圍籬等醫療資

終止與WHO的關係後,

訊臺灣優勢,絕對是不可抹滅的大

美國是否有可能「另起

功臣,臺灣也絕對有實力成為區域

爐灶」?WHO的發展已

甚至全球數位健康(digital health)

逾70年,組織涵蓋全球

的領頭羊,藉此開拓我國的全球衛

六大區域,轄下超過150

生舞台。乘著成功對抗COVID-19

個國家辦公室、7000名

疫情及「口罩外交」的聲勢與好

職員,功能職掌更是包

圖四:外交部於 1996 年成立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推 動醫療衛生援助我國友邦。(中華民國外交部)


SciTech Reports

二○二○年七月十五日

焦點話題

19

IHR為基礎,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

「世界建立新的互信防疫平台,臺

相關部會須建立機制並提供誘因與

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灣也會積極爭取加入。」臺灣不宜

經費,鼓勵從事全球衛生與發展的

and Prevention, CDC)為核心,聯

將所有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且

相關研究。

合WHO、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

應更積極加入全球各醫療衛生平台

歷經20年的奮鬥,立法院終於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與多邊組織,這些努力從來就不是

在今年5月15日三讀通過「公共衛

FAO)與世界動物衛生組織(World

為了與誰對抗,而是為了臺灣2378

生師法」,為臺灣公共衛生發展的

Organisation for Animal Health,

萬人民的健康人權,也為了實現全

重要里程碑,更是亞洲第一。臺灣

OIE)等國際組織,協助成員建置

球衛生「全民皆健康(Health For

的醫療衛生發展長期重「醫」輕

或提升其面對傳染性疾病核心能

All)」、「不遺漏任何一人(Leaving

「衛」,以保障全民健康的角度

力的網絡。近年,在疾病管制署

no one behind)」的普世價值。多

而言,實應「公衛先行,醫療在

的主導下,臺灣亦積極推動加入

年來,臺灣一本WHO創立的初衷,

後」,公共衛生的紕漏,後果可能

GHSA,除參與相關會議外,更與

實踐互助扶弱的精神,共同維護健

是醫療體系的崩潰,公衛專業對眼

康人權,已開始在全球衛生舞台發

下的疫情監測分析與群體健康政策

光發熱。

等更有重大助益。WHO是世界「衛

國際同步,於2016年邀請美國匹 茲堡大學醫學中心衛生安全中心

生」組織,從來就不是世界醫學組

(UPMC Center for Health Security) 的團隊來臺協助辦理與GHSA相關

臺灣加強全球衛生的

的自願性外部評核(Joint External

基石與展望

Evaluation, JEE)。

如果說臺灣最美的風景是人,最

臺灣在總統蔡英文的領導下走向

強的軟實力便是專業人才。全球衛

親美的路線,然而在川普宣布退出

生是個跨領域學門,除結合醫療和

WHO後,似讓臺灣加入WHO的支

公共衛生,亦須涉獵政治、經濟、

持聲量與基礎產生動搖,來自中國

法律、外交、資訊科技、社會發

的阻力更是有增無減。臺灣當然不

展、國際關係與系統思維等。臺灣

應放棄WHO這目前仍是全球最大、

要在全球衛生的舞台上立足,人才

最重要的國際政府間衛生機構,但

的培育是亟需強化的一環,我國應

誠如衛生福利部部長陳時中所言:

結合公、私部門,建立系統性的全 球衛生教育體制,將全 球衛生重點議題(如 WHO、SDGs等)編入 教科書,鼓勵大專院校

織(World Medical Organization), 醫療只是衛生體系其中的一環,不 代表全部;預防、保健本應重於治 療,公共衛生更是全球衛生的基 石。臺灣加入WHO可能為國際政 治所囿,但這從不曾阻礙臺灣追求 醫療衛生的卓越,臺灣自1995年實 施全民健康保險至今成果有目共 睹,聯合國列為2030年全球目標的 「全民健康覆蓋(Universal Health Coverage, UHC)」,對臺灣來說 已是令人引以為傲的現在進行式; 「公共衛生師法」在瘟疫蔓延的此 時通過並非巧合,象徵的是臺灣將 讓國際無法忽視的健康未來式。

設置全球衛生、國際組 織相關研究所,學術界 圖五:疾病管制署邀請美國團隊來台協助辦理與 GHSA 相 關的自願性外部評核 JEE。前排中坐者主席為前署長郭旭 崧教授。(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延伸閱讀

1. 邱亞文,《世界衛生組織:體制、功能與發

包括科技部、衛生福利

展》,第十、十一章,財團法人臺灣新世紀

部、教育部、國家衛生

文教基金會臺灣聯合國研究中心,2008年。

研究院、中央研究院及

2. 陳厚全、商東福、邱亞文,《國際衛生》,第 六、七、八、十五章,華杏出版社,2012年。


20 二○二○年七月十五日

科技報導

精選好讀

生物技術在輔導傳統農作物轉型的應用- 以越南木鱉果為例 陳宏秀

木鱉果研究專家,現從事木鱉果應用工作。

江晃榮

生化博士,曾任職生技中心、工研院及《科學月刊》總編輯。

前言:生物技術與農業

持保留態度。

因素使得北越產的木鱉果品質較南

1970年代興起的現代生物技

事實上,許多傳統農作物若能以

越佳。在越南,木鱉果原本只是一

術,是以遺傳工程為核心的新科

生物技術改良、研發出新的下游產

種野生的藤蔓野果,後來經人工大

技,有七成是應用在醫療保健方面

品,將可使這些作物能轉型,擺脫

量進行栽培,現已成為家喻戶曉、

(尤其是醫藥品及疫苗)的研發,

傳統種植及經營方式,本文即以越

人見人愛的美味水果。此外,由於

在農業應用上所占比例並不多,

南傳統農作物木鱉果為例說明。

木鱉果的生長有季節性,每年只有 3~4個月的適宜生長期(從10月開

知名度最高的應是基因改造植物 (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s, GMO),即為人熟知的基改黃豆、 玉米等。然而,重組DNA可能會有 無法預計產物出現,如1980年後期

天堂來的水果- 木鱉果成分有益人體健康 木鱉果(Momordica Cochinchinensis,

日本昭和電工以基因改造微生物生

圖一)的學名原意為「來自天堂的

產色胺酸(tryptophan)飲料,就

水果」,日本名叫南蠻黃烏瓜或南

曾在美國造成37人死亡及1500人的

蠻木烏瓜,原產地為中國雲南、廣

終身健康傷害。由於經過基因改造

東、廣西、江西、湖南和四川,以

的食物,長年食用後對人體有何影

及臺灣、越南、泰國等東南亞地

響仍有討論空間,所以有人對此仍

區,以越南較多;而越南語叫quả gấc,因此也簡稱gac。 目前,木鱉果已成為亞 洲,尤其是東南亞的榮 譽,號稱是「天堂來的 水果」。

始收穫,一直持續到2月),因此當 地居民會將過剩的木鱉果去皮去肉 後裝在容器中,並在外面覆蓋一層 油,如此一來便可將保存期延長至 一年。 傳統上來說,木鱉果被越南人 做成各種食物,這種在越南作為家 用種植的水果,具有非常溫和的風 味,因此非常適合與多種食品混合 使用。千年以來,越南傳統文化烹 調木鱉果的方式相當多元,如將木 鱉果假種皮的紅色部分和糯米混合 蒸煮成木鱉果糯米飯(Xoi gac, 圖二),或運用天然紅橘色的著色 性質,將果肉加入白色大米中製成 紅米,可作為婚禮、農曆新年和其

圖一:來自天堂的水果──木鱉果。(By Ron Diggity, CC BY 2.0, Wikimedia)

傳統越南社會

它喜慶節日中的一道傳統菜肴。此

早懂木鱉果的好

外,其種子外的假種皮用作兒童、

木鱉果原產於越南 和廣西的交界處,氣候

哺乳和懷孕婦女的最佳營養品。 當地人認為,木鱉果可促進成


SciTech Reports

精選好讀

二○二○年七月十五日

21

的良好來源。其中,β-胡蘿蔔素 是木鱉果外觀呈現天然橘紅色的原 因,也是天然抗氧化劑,具有治療 和預防癌症的作用。番茄紅素被用 作攝護腺健康的補充劑,也是食品 上的天然橘紅色著色劑。

營養素含量豐富 有益人體吸收 圖二:由木鱉果假種皮與糯米混蒸而成的越南傳統佳餚 Xoi gac,常見於婚禮或其它重大喜 慶中。(By 07:27, 3 December 2007 (UTC) - Self-photographed, Public Domain, Wikimedia)

木鱉果假種皮和種子中含有多量 的飽和及不飽和脂肪酸成分,如飽 和脂肪酸硬脂酸(stearic acid)、不

長及發揮保健作用,並視其為「健

起來的紅色漿狀構造為「假種皮

飽和脂肪酸的油酸(oleic acid)以

康守護神」。更特別的是,假種皮

(arillus)」,是木鱉果最有價值的

及有三個雙鍵的多元不飽和脂肪酸

可製成補藥作為孕婦、哺乳母親及

成分之一。

亞麻酸(linolenic acid, ALA)和亞

兒童的營養補充,年輕婦女亦把它

果實的部分則呈長橢圓形,其

油酸(linoleic acid, LA)。亞油酸

當作保持皮膚紅潤有光澤的至寶,

中,果皮表面有多數軟刺,成熟時

又稱亞麻油酸、十八碳二烯酸,是

甚至還有當地醫生用它來治療乾眼

呈紅色,約佔水果重量的17%,所

一種含有兩個雙鍵的ω-6脂肪酸,

(眼乾燥症)及夜盲症。過去,木

含的葉黃素(carotenoid lutein)對

可以替代飲食中的飽和脂肪酸。

鱉果藤常見長在越南農家門口的柵

眼睛中的黃斑健康非常重要,並且

假種皮中這些脂肪酸與類胡蘿

架上,唯越南當時正處於長期戰亂

可能是緩解與白內障和黃斑變性

蔔素共同存在,使人體極易吸收,

和封閉的狀態,直到近幾年經現代

相關的問題的補充劑,唯天然葉

這也正是木鱉果中類胡蘿蔔素的高

科學研究和西方媒體宣傳,人們才

黃素在商業上目前主要由萬壽菊

價值與獨特之處。此外,木鱉果種

漸漸瞭解木鱉果的潛在健康價值。

(marigolds)中提取。而假種皮及

子還富含脂肪酸和其它可能有用的

果皮間的果肉佔整顆木鱉果重量的

化合物,過去僅用於中藥(但通常

50%,為番茄紅素和β-胡蘿蔔素

是丟棄),目前生物技術正研究抗

集多種營養於一身的 神奇水果 種子顧肝、果肉護眼 由於木鱉果種子(圖三)呈扁 平圓板狀、中間稍隆起且外觀似 鱉甲,因而得名。每顆水果約有 30~40個種子,可作為傳統中藥 材,用於治療肝、脾及瘡等疾病, 也是不飽和脂肪的良好來源。而附 著於種子表面、將種子外側覆蓋

圖三:木鱉果的種子形狀相當特別,一字排開看起來與鱉甲有幾分相像。(By Omar hoftun - Own work, CC BY-SA 4.0, Wikimedia)


22 二○二○年七月十五日

科技報導

精選好讀

病毒及糖尿病治療用原料。目前,

或每公斤營養棒(nutrition bars)使

2004~2009年成長8%,以知名度高

木鱉果果皮及果肉也正研究抽取酵

用10毫克時都是安全的。

苦瓜為例2008~2009的總產值為132

素、研製醋及酒,而果肉及莖葉中

包埋(encapsulation)技術也是

萬5千美元,2018年則有150萬美

含有皂素(saponin)可用以生產無

食品加工生產中使用的一種方法,

元。而一般人較為陌生的木鱉果由

毒清潔用品,也有研究顯示對胃潰

目的在於進一步保護和穩定木鱉果

2000年後產值也成長迅速,每年約

瘍有改善效果。

假種皮中的生物活性(bioactive)

有6%,2017年已有100萬美元,因

整體來說,木鱉果所含的營養

成分。生物活性物質被包裹在碳水

此未來木鱉果可望成為苦瓜的市場

素含量更勝其它蔬果,如茄紅素是

化合物、纖維素、膠、脂質或蛋白

競爭者。

番茄的70倍(也是所有蔬果中含量

質的外壁內,以保護核心生物活性

至於乾燥木鱉果粉當前的價格,

最高的)、β-胡蘿蔔素是胡蘿蔔

成分,並使產品品質能維持更長的

來自中國的產品銷售價格為每公斤

的15倍、玉米黃質是黃玉米的33倍

時間。目前假種皮商品主要是單獨

1~12美元,而越南的產品銷售價

及枸杞的3倍。此外,除了高含量

加工成商品,或摻入其它產品(如

格為每公斤12~19美元,價錢高低

維生素E和C及前述的葉黃素,木

果汁、粉末和油)中,剩下的果肉

取決於假種皮的含量;與風乾粉相

鱉果亦含有必需脂肪酸、輔酶Q 10

和果皮也會製成粉末並摻入假種皮

比,木鱉果的凍乾粉通常在市場上

(Coenzyme Q10, CoQ10)、微量元

粉末產品中。

價格較高。而美國樂益活(Royal

素與酵素等成分。

此外,木鱉果假種皮可藉由多種

Tropics)1磅(454克)乾燥木鱉果

生物技術分離技術抽取果油,包以

假種皮的銷售價格為45美元(每公

生物技術如何應用在

膠囊後出售,目前已有生物技術研

斤99美元),其它水果產品的冷凍

木鱉果產品的研發?

究將冷凍乾燥的假種皮粉和果泥製

乾燥粉價格則較高,如目前草莓乾

成茄紅素、β-胡蘿蔔素和天然紅

粉每500克的價格為107美元(每公

色素進行銷售。另外,萬壽菊花雖

斤214美元)、巴西莓(棕櫚果)的

是目前用於保健用途的葉黃素主要

冷凍乾燥粉價格為每500克117~125

商業來源,但木鱉果果肉在未來有

美元(234~250美元/公斤)。

生物技術在輔導傳統木鱉果的轉 型有許多切入點。木鱉果有四大部 分可利用,即果皮、果肉、假種皮 及種子,除種子外均可製成乾燥粉 末,假種皮和種子中可提取油。目 前木鱉果粉已用在烹飪、烘焙、飲 料、保健品和化妝品的製造上。

可能被用作葉黃素的來源。而木鱉 果種子中也發現具有環狀蛋白質, 其中的抗病毒功能也是藥品原料研 發目標之一。

另外,類胡蘿蔔素的市場也是 相當值得討論的一環。根據BCC Research調查,2010年全球的市場

直 接 將 假 種 皮 冷 凍 乾 燥 〔註一〕

價值為近12億美元,到2019年增至

是最簡單的加工方法,此法通過美

14億美元。其中,β-胡蘿蔔素

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U.S. Food

木鱉果產品現有及

的市場價值為2.61億美元,葉黃素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FDA)公認

潛在市場價值

為2.33億美元,番茄紅素則為6600

為安全(generally recognized as safe,

澳洲國家園藝研究網路(National

萬美元。由此可知,木鱉果相關產

GRAS)的認證,因而在2010年美

Horticultural Research Network)針

業的出現,將可為不斷增加的類胡

國已核准用作食品添加劑。一般而

對新鮮蔬果的市場調查顯示,與傳

蘿蔔素市場提供高質量的類胡蘿蔔

言,每公斤飲料膳食補充劑和機能

統的葉菜類別相比,亞洲葫蘆科

素,預計到2021年該市場的價值將

性食品可使用20毫克假種皮粉末,

(包括苦瓜)的產值增長最快,

達到15億美元。


SciTech Reports

二○二○年七月十五日

精選好讀

23

研發木鱉果

評價自身優勢(strengths)、劣勢

術可將木鱉果等轉變成有用物質,

產品市場行銷分析

(weaknesses)、機會(opportunities)

本文所敘述內容是在越南實地工廠

以及威脅(threats)等四種情況。以

所完成的,拋磚引玉更期待其它植

木鱉果為例,相關資訊請見表一。

物原料也能轉換成有用物質。

科技介入一項新產品研發時需進 行可行性評估,包括市場調查及行 銷分析等,其中一種是優劣分析法 (SWOT analysis)。SWOT分析法

結語

是一種企業競爭態勢分析方法,也

近代科技發達時代許多構想都逐

是市場行銷基礎分析法之一,藉以

漸成真,傳統發酵技術融合生物技

〔註一〕冷凍乾燥是一個利用冷凍方式乾燥食 材的方法,通常會先冷凍食物,再降低周圍壓 力,使得食物中凍結的冰直接昇華並由固態變 為氣態。如此一來,易腐壞的食物就變得容易 保存,食物也更容易被運送。

表一:木鱉果產品市場行銷分析。

優 勢

弱 勢

S

木鱉果是越南古來就有的特產,越南外的其他國家雖己對原始木鱉果品種進行育種甚或基因改造,但 品質均比不上北越原始種。越南擁有可大量生產優良木鱉果的優勢,而且人工便宜,對生產各類產品 條件很好,政府開始重視發展木鱉果應用,對越南木鱉果生技產業是一大利基。

W

過去越南對木鱉果成分利用率低,只有少部分假種皮的抽取及應用,其餘的則丟棄或用作動物飼料。 越南較缺乏生物技術人力,需要更多的研發才行,且農民、消費者和其他潛在客戶對木鱉果的認識也 有限,加上科普教育不夠普及化,因此無法進行木鱉果高科技產品之研發。

1. 木鱉果用途是多方面的,越南木鱉果以往並未充分研發,目前引進生物科技已逐漸有多元產品出 現,發展機會非常大。 2. 木鱉果肉可加入糖質原料,並適時補充多種微生物進行發酵可得到富含酵素的木鱉果發酵液(一般 直接稱木鱉果酵素)。在先進國家(如美日等)各類不同途的酵素產品很多,如減肥、通便,抗老 化、糖尿病等,但就是缺少護眼用酵素,木鱉果酵素正好可扮演此一角色。 3. 由於木鱉果肉經發酵後除了酵素外還有維生素、礦物質、胺基酸、多醣體和β葡聚醣以及植化素 (茄紅素及胡蘿蔔素等)等營養素,能增強人體免疫系統或其它功能。 機 會

4. 富含酵素的木鱉果發酵液所含益生菌有乳酸菌、酵母菌以及醋酸菌等,除了護眼外另具多功能用 途,如可活化腸內有益菌、去除過剩活性氧、抗老化(anti-aging),更能消除疲勞、提高肝機能、 抑制高血壓,或預防動脈硬化、心臟病、老年癡呆症、肥胖、肝病、腎臟病以及糖尿病等問題。 5. 木鱉果根莖葉含有皂素(saponin)、木鱉果酸(α-hydroxy acids)、廣木香醇(costol)等成分。 以往越南原住民部落會把木鱉果的根莖搗碎和衣物一起浸泡當作洗滌劑,或是將根莖去皮後,以木 槌敲打成黏稠狀,直接放在衣物上搓揉去汙;此外也有挖取木鱉果的地下根搥打後取用汁液,塗抹 在頭髮上清洗汙垢。而利用木鱉果根莖葉為原料並加入菌種進行發酵,可成為環保酵素,用以製作 天然清潔劑、沐浴劑、洗髮劑及肥料等,以取代市面上化學合成劑的產品。

O T

6. 木鱉果根也是一種中藥材,跟無患子搭配調製使用,對於青春痘、毛囊炎的殺菌消炎效果比抗生素 還強,近來更發現木鱉果種子其中某些成分可作為西藥原料。 威 脅

由於木鱉果具有發展潛力,全世界都一致看好,因此有些先進國家已開始嘗試由育種著手,再配合既 有的研發生產科技,想進入木鱉果產品領域,越南有其先天優勢,但外來威脅與競爭仍需注意。


24 二○二○年七月十五日

精選好讀

科技報導


SciTech Reports

精選好讀

二○二○年七月十五日

25

判讀肺炎徵狀的AI小幫手-MedCheX 蔣榮先

成功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資訊長、成功大學資訊工程學系特聘教授,致力於AI、智慧醫療發展。

2019新冠病毒疾病(COVID-19)

團隊採用較常見的UNet與特

的散播造成全球性的嚴重疫情,各

徵金字塔網路(Feature Pyramid

大醫療院所與科研單位都在共同合

Network, FPN)作為模型基礎,接

首先是史丹佛大學教授吳恩達,

作來防堵疫情擴散,在防疫的過程

著利用臨床醫師標註完成的數千

在全世界最頂尖的人工智慧研討會

中,篩檢是非常重要的一環。胸腔

筆胸腔X光資料來訓練肺炎偵測模

──人工智慧促進協會(Association

X光(X-ray)亦是一項重要的檢

型,並建置預警系統。當患者拍攝

for the Advancement of Artificial

查指標,用來判斷病患是否出現肺

胸腔X光時,儲存資料的同時就會

Intelligence, AAAI)年會上發表論文

炎等徵狀。當受檢驗的患者數量過

經過模型掃描,並針對較高風險的

公布大型胸部X光資料集CheXpert,

多,或醫護人員人手不足時,便無

影像發出警訊,提醒臨床醫師優先

並徵求全世界AI高手使用該影像資

法即時做出診斷,甚至疏忽掉一些

進行該影像的判讀,而模型也會利

料集來參與競賽。資料包含超過22

較不明顯的病灶,容易造成防疫缺

用熱區圖(heatmap)來顯示風險較

萬張胸部X光照片,為過去15年來

口並使疫情加劇,需要耗費更多社

高的區域,以此來輔助醫療人員進

在史丹佛醫院進行胸部X光檢查的

會資源挽救。因此,MedCheX開發

行診斷。

超過6萬名患者所留存,同時還附有

團隊設想利用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相關技術來輔助醫 護人員,在判讀胸腔X光時給予可 疑病徵的資訊。

以經過授權,取得全部的去識別化 資料(de-identified data)。

完整的相關放射科醫師報告,報告

具專家註解的資料集誕生 過去,AI醫學影像的發展上, 一直存在一個難以跨越的瓶頸:

針對像是肺部病變、肺炎或是肋膜 積水等14項觀察進行多位專家標注 為陰性、陽性或不確定。

雖然能建立完整的胸部X光影像自

麻省理工學院緊接著公布含有

緣起:

動判讀模型,但始終缺乏具有放

超過37萬張胸部X光照片的資料集

自發性氣胸的預警模型

射學專家註解以及專家評估標準

MIMIC-CXR,提供過去五年來在美

該發想開始之前,MedCheX開發

的資料集,使得模型的精準度不

國哈佛大學醫學院貝斯以色列女執

團隊原先正專注於開發預警自發性

足,進而造成實用價值降低。直

事醫療中心(Beth Israel Deaconess

氣胸(spontaneous pneumothorax)

到在2019年初,美國史丹佛大學

Medical Center, BIDMC)所收集的

的AI模型。該模型可用電腦迅速

(Stanford University)與麻省理

部分資料,大家夢寐以求的資料集

自動判讀醫學影像,並對自發性

工學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終於可以公開取得,這也意味著更

氣胸高風險患者示警,為團隊開發

Technology, MIT)分別公布了美國

加精準的胸部X光影像自動判讀模

MedCheX奠定基礎並累積大量經驗

東西兩岸頂尖醫學中心的醫療影像

型開發條件已萬事俱備。

與資源。

資料集,才讓全世界的醫療團隊得


26 二○二○年七月十五日

影像細部特徵辨識與

不齊等。上述問題,在過去從未被

系統整體的優化

研究人員提出,直接導致傳統AI模

開發初期,團隊使用史丹佛大

科技報導

精選好讀

型在臨床上不能被使用。

別能力。 此外,為便於使用,開發團隊 著手建置透過胸部X光影像自動

學釋出的胸部X光影像來開發自動

瞭解問題來源後,研究團隊更

偵測肺炎的AI模型平台,使用以

偵測肺炎的AI模型,初期影像的辨

改策略,在深度學習中使用容錯

超文本預處理器(php)作為程式

識度相當高。接著,利用美國國家

性更佳的網路架構ResNeXt進行調

語言所搭建的Laravel框架,打造

衛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整與訓練。為加強模型對細緻特

出這套網頁應用程式,目前部署

Health, NIH)所公開的胸腔X光資

徵的擷取,團隊更改策略並重新

伺服器為阿帕契(Apache)。資

料集,從中挑選具有/無肺炎病徵

調整模型網路架構,在對病患影

料庫端使用Laravel Eloquent ORM

共3000筆資料進行對AI模型測試,

像特徵從粗糙到細緻的計算過程

〔註一〕 與MySQL 〔註二〕 相配合,

可惜辨識結果一直未達理想標準。

中,能更有彈性地保留原始真實資

達到能夠快速開發與維護的程式

經過團隊與臨床醫師數次的密集

訊。另一方面,團隊利用「金字塔

品質。認證部分使用Laravel框架

討論,發現最可能的原因應是公有

型特徵萃取法(pyramidal feature

中驗證(authentication)與授權

資料集影像品質不佳、資料來源過

representations)」,以階層式的設

(authorization)等多項所預先配置

於複雜、不同等級的醫院所拍攝之

計強化模型的感知視野,讓模型在

的認證系統,藉以實現安全的使用

影像目的不盡相同、標註水平參差

大小不同的病徵影像上有更好的識

者認證。通過Laravel Queue〔註三〕


SciTech Reports

的統一應用程式介面(application

療場域上協助防疫檢測、輔助醫護

programming interface, API),配

人員(paramedic)、快速找出潛在

合後端為Redis 〔註四〕 進行多項管

患者,以及降低社區感染風險。

理任務。

在輔助醫護人員吃緊的地方, MedCheX可能成為過濾新冠狀病毒

結語 藉由上述機制建構出安全及可 靠與快速的服務。使用者能夠透過 此平台,自行上傳資料進行影像預 測。基於病患個資的保護,本系統 目前僅接受影像檔(如jpg、png等

的第一道防線,當醫護人員透過系 統快速得到初步預測結果,也可從 中逐漸瞭解新冠狀病毒在胸腔X光 影像中所表現的症狀,讓醫護人員 能專注在治療高風險病患上,將資 源最大利益的分配。

個資問題產生。MedCheX是因應

27

〔註二〕結構化查詢語言(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 SQL)是用於訪問數據庫的標準化語 言,而 MySQL 則是一個由甲骨文(Oracle)公 司所支持的數據庫管理系統。 〔註三〕這種隊列(Queue)服務為不同的隊 列後端系統提供一個統一的 API,使用者可透過 這項服務,將一個耗時的任務做延遲處理,如 寄送

e-mail;如此一來,應用程式對網頁的請

求反應就會更快。這個概念如同一家餐廳的運 作,當客人的訂單(queue)送進廚房(Redis), 廚師(Queue

Worker)便會依訂單(queue) 上的食譜(Job)執行任務。 〔註四〕Redis 是一個記憶體內(in-memory) 的鍵值資料庫(key-value database),因此常 常被用在需要快取(cache)一些資料的場合, 藉此減輕後端資料庫的壓力。 〔註五〕醫療數位影像傳輸協定(Digital Imaging

常見的影像格式),避免使用者 有使用DICOM 〔註五〕 時所擔憂的

二○二○年七月十五日

精選好讀

〔註一〕這是免費開源 php 網頁框架 Laravel 內一個名為 Eloquent 的物件關聯對映(object relational mapping, ORM)結構。它可以幫助

COVID-19所導致的全球性疫情而開

使用者更簡便、安全地從資料庫中讀取資料,

發,現階段最大的目標,包括在醫

庫語言(如 SQL)。

透過程式語言(如 Ruby 或

Java)來操作資料

and Communications in Medicine, DICOM)是 一組對於醫學影像的處理、儲存、列印和傳輸 等方面的通用標準協定,包含檔案格式的定義 及網路通信協定。


28 二○二○年七月十五日

精選好讀

科技報導


SciTech Reports

書適圈

二○二○年七月十五日

29

手機裡的健康存摺- 健康控管、疾病把關、就診紀錄一手Get! 書 名∣《從 AI 到智慧醫療》 作 者∣蔣榮先 出版社∣商周出版 出版日∣ 2020 年 5 月 28 日 當人工智慧遇上健康醫療,會碰撞出什麼火花?WHO科技防疫黑客松獲 獎團隊領軍科學家,透過9大面向×30個議題,帶領我們認識──結合醫 療與科技的臺灣新優勢,創造出的健康幸福生活!

從0與1到生與死,AI正在翻轉醫療── ◆「行動醫療」:藉由整合穿戴式裝置資訊,理解自己身體狀況,落實自主健康管理; ◆「電子病歷」:AI自動分析工具,歸納、統整,協助醫師即時獲得所需資訊; ◆「線上問診」:提高醫院營運效率,在流行病疫情蔓延時減少感染風險,更是醫療資源不足時的救 命方案; ◆「負面情緒偵測」:現代人文明病增加,心理狀態分析有助於遠離憂鬱情緒及心理疾病; ◆「精準醫療」:基因檢測預防疾病發生,提供早期診斷,面對疾病界最棘手的癌症,大幅提升治癒 的機率; ◆「智慧病房」:輔助醫護人員,對於病人的照護、用藥安全更是一大保障; ◆「電腦輔助診斷」:以AI進行X光影像分析,優化治療精準度,成為醫療人員的第三隻眼睛; ◆「全民健保資料庫」:臺灣有國際上少見的完整資料庫,對醫療貢獻良多,可促進國民健康意識, 改善醫病關係。

本書作者蔣榮先教授為臺灣資訊傑出人才,任教於成大醫學院、擔任成大醫院資訊長,從事醫療科技 的尖端研究,並熟悉產業最新發展,深諳跨領域合作的必要性。 他以深入淺出的解說,配合大量生活應用實例、資訊圖表,描繪即將到來的AI智慧醫療新世界。值得 醫界、產業界、藥界、醫材界的學者、專家參考,同時適合對健康醫療科技新知有興趣的大眾閱讀。


30 二○二○年七月十五日

書適圈

科技報導

選取特定期間內的個人就醫、用藥及檢驗結果等存摺內 臺灣將進入超高齡社會,伴隨而來的是大幅增加 的醫療、照護需求,若能藉由手機內「健康存

摺」的功能與專家或親友緊密連結,不僅能有效 追蹤自身健康資訊,還可以接收專家建議,甚至 關心家人健康,一本健康存摺在手,好處無窮。

的資料,經由網路下載並允許第三方 App 進行加值使 用。 這樣一來,民眾就可以用平時每天習慣用的手機 App,協助進行健康管理。以檢驗為例,如果民眾在近 三年有多次檢驗醣化血紅素的紀錄,系統就會以圖表顯 示檢驗時間、檢測結果,進一步瞭解健康趨勢。此外,

有人做過一個比喻:如果人生是一連串數字,那麼健

手機版 App 還有推播的功能,例如每半年健保都有補

康是「1」,其它金錢、地位、財富、事業等的成就,

助一次洗牙的機會,而這些資訊也都可以透過 App 來

都是排在「1」後面的「0」;也就是擁有了健康,接著 擁有的其它事物才有意義,當然也越多越好。既然提到

推播與提醒,甚至提醒成人預防保健,及慢箋領藥與回 診建議時間等,進而提升國民的健康保健意識。

了數字與金錢,想必每位讀者都有好幾本銀行存摺在手 上,對於自己帳戶內有多少錢一清二楚,進出帳戶的金 額也都一目瞭然;但對於自身的健康情況,例如一整年

延伸運用

到底看了幾次病、看了哪些科別、曾經吃過哪些藥、做

健保署甚至規劃,配合民眾常用手機之趨勢,研議增

過哪些檢查等資訊,卻經常不太清楚,聽起來挺奇怪的!

加醫學影像檢視及下載功能,並提供最近三次「四癌」 (大腸癌、乳癌、口腔癌、子宮頸癌)篩檢結果,並將

主動式自我健康管理──「健康存摺」 為了讓一般民眾更能掌握自己的健康狀態,衛福部健 保署因此開發出來了健康存摺的應用。概念很簡單,就 是將個人的就醫情形、用藥紀錄及做過的檢驗(查)與 結果等上傳到安全的資料庫上。接著只要透過健保卡或 自然人憑證的驗證,就能登入健保署建置的「健康存摺 系統」(My Health Bank),取得自己過去的健保就醫 資料。當然也可以查詢或下載自己的健保卡狀況及領卡

自費預防接種紀錄、自費健檢資料納入健康存摺,這些 更充足的個人健康資訊,可望在近期逐步落實在讓民眾 有「知」的權利與「用」的福利。 其實健康存摺更能延伸其想像中的加值運用,如連結 衛教資訊、就醫評估、就醫提醒與個人切身相關之健康 推播等服務。例如民眾進行血糖檢查,就可以連結血糖 相關的衛教資訊;而有腎病或肝病篩檢的民眾,也可以 同時進行末期腎病評估、肝癌風險檢測等疾病評估。據 統計目前下載健康存摺者以年輕族群及30~49歲已婚女

紀錄、保險費計費及繳納明細等資料, 幫助民眾隨時

性(媽媽)族群的接受度最高,故未來首應考量這個族

隨地查詢或下載自己的「健康存摺」,若是存到自己的

群使用者關心的議題,以及預防保健上的需求。

行動儲存裝置(如隨身碟或手機等),就能將這些健康 資訊隨身攜帶。套一句常聽到的廣告詞──隨時掌握自 己健康狀況,及時調整自我健康管理方針。

當然我國在高齡化社會除了常見的「三高」(高血 糖、高血壓、高血脂)以外,還有很多其它共病的問 題,如心血管、腎臟病等都是國人常罹疾病。考量健康 存摺在未來使用上發展的完整性,未來內容中至少應涵

手機App管理健康

蓋各類慢性疾病之紀錄。

但是並非每位民眾,都熟悉如何將這些健康資訊放置

當健康存摺透過智慧型手機存取,並經加值軟體進

於手邊並且隨時隨地使用。所以健保署又設計了一個活

行多元化的應用後,我們就可以隨時監督自己的健康狀

化健康資訊的辦法,也就是在使用者授權同意下,可以

況了。未來可開放授權給信任的人來分享自己的醫療紀


SciTech Reports

書適圈

二○二○年七月十五日

31

錄,例如不僅可以隨時讓家庭醫師或家人了解自身的健

更能達到主動式的自我健康管理──也就是將我們這群

康情況,並討論自己的健康狀態,在控制飲食、作息

健康資料製造者所提供的資訊,更有感的回饋給提供

上,都能更有效的發揮功效。如此不但促進了國民健康

者。

意識,也能達到改善醫病關係效果。 筆者有一個朋友是血液透析腎病患者,就是我們一般

各國的做法

說的洗腎患者,飲食上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但是年

至於在其它各國中類似我國健康存摺的情況,如幅

紀大了老是忘記,例如特別是楊桃、奇異果及香蕉這幾

員廣大的美國,各大醫院與保險公司之山頭林立,醫療

種水果,洗腎患者不建議食用;甚至是有一些尿毒症前

法規亦為舉世最完備的國家,也將近在十年前,由美

兆的患者,也非常不推薦吃這幾種水果。這時候患者本

國國防部與退伍軍人部推出一個稱為「藍按鈕」(Blue

人如果不夠注意,很容易就會因為忽略而造成遺憾。至

Button)的個人健康紀錄與資料平台計劃,因執行成效

親好友透過共享健康存摺知道患者的情況後,便能協助

良好,近百萬人註冊使用,後於2012年正式轉由聯邦機

提醒,可以是一個很好的共同看顧健康之方式。

構美國衛生與公眾服務部接手,提供民眾更多元之健康

另外,健康存摺有別於傳統式醫療資料庫保存資料的

管理服務。例如允許在嚴謹協定下,第三方API介面開

概念,帶來了全新的想像,醫療資訊不再僅掌握於醫療

發者實現資料交換之「Blue Button+」服務。其它國家像

機構或政府單位手中,所有民眾都能夠隨時檢視自身的

是德國、澳洲政府以及韓國政府等國家之衛生機構,皆

醫療紀錄,不但對於本身的健康狀況有更詳細的認知,

曾推出全國性類似健康存摺的個人健康資料管理計劃。

台大醫院病理部誠徵生醫研究助理 本實驗室要徵聘一位研究助理,其工作為有關生物醫學的研究及藥物 在動物試驗上的觀察。其薪資依照科技部聘用人才的標準提供,工作 期間2年,隨時可開始。 有意願者請與本人聯絡,工作地點在台北市中山南路7號,台大醫院 三樓病理部實驗室。

台大醫院病理部 名譽教授 林欽塘 聯絡方式:0910-041-528 (02)2312-3456#65444 E-mail:ctl@ntu.edu.tw


32 二○二○年七月十五日

書適圈

科技報導

在全球被新型冠狀病毒肆虐期間,醫療資源短

值利用,以提供更多的服務。例如配合民眾使用手機以

缺,病患電子病歷無法共享,讓醫護人員在照護上

APP提醒健康檢查或是洗牙等服務,協助民眾整合個人健

捉襟見肘,美國衛生及公共服務部(HHS) 終於在

康資料。

2020年4月公布新規定,將以國家的力量推動病患自

當然民眾對自身健康資料仍保有高度自主權,包括資料

由存取健康資訊的能力,以改善病患在健康照護上

提供前須經嚴謹的身份認證程序,並自訂提供的資料範圍

的效能,日後民眾就能透過手機程式存取自己的健

與內容,傳輸過程的安全性也會受到高度保障。

康資訊,進而做出最佳的就醫決定。

如何將健保署的醫療資料,整合「台灣健康雲」、各行

新的規定受到科技業者的歡迎,包括 Google、微

政機關的開放健康資料,並進行加值應用在現階段確實具

軟與蘋果都公開支持,因為如此一來就開啟了科技

有高度開發潛力。上述加值並不一定要由政府機關來做,

業者切入此一原本相對封閉醫療市場的大好機會。

民間公司反而具有彈性以及創意,只要符合資通安全管理

至於在臺灣,透過健康存摺讓民眾可以下載個人

法規的公司或團體提出加值服務申請,針對不同產業之跨

近幾年的健康資料,達到個人化醫療資訊加值的應

界合作上,更容易激勵出新的火花。能夠透過軟體開發套

用,經過近六年的推廣,已有接近170萬民眾使用,

件與其它開放資料界接,共同營造資訊互通與安全應用之

不但可提供醫師診斷時或與家屬互動時更多明確的

效,不但促進民間健康產業的發展,也讓大家共同為全民

依據,也落實民眾知情與做好自我健康管理的目

健康貢獻一份力量。……【更多精彩內容請看《從AI到智

的,縮短過往醫病間醫療資訊不對等的狀況。

慧醫療》(商周出版)】

特別是記憶力逐漸衰退的高齡長者,有時候會忘 記或是不太確定上次看診時間,或是與這次回診之 間的身體變化狀況之詳細資料。基於這樣的原因, 透過資訊的統整,健康存摺勢必能夠協助民眾更了 解自己身體的長時間改善與追蹤狀況。

未來健康存摺軟體 開發套件(SDK)之發展 為了把健康資料還給民眾,並達到更進一步的加 值循環發展,健保署近日更完成健康存摺之開發軟 體開發套件(SDK),將資料與各大醫院或健康管 理資訊App結合,可透過社群軟體安全的帳號,讓民 眾更方便掌握自己與家人的健康。例如當手機下載 App後,可申請用臉書或Google帳號註冊,免去重新 輸入資料的困擾,透過社群平台在使用者同意的情 況下,開放第三方廠商介接及協助加值健康資料。 也就是說經由個人同意的方式,提供健康存摺之 部分或全部內容給第三方,將個人健康資訊做再加


SciTech Reports

二○二○年七月十五日

特別報導

33

唐獎永續發展獎 靈長動物學家珍古德獲獎 強調人應該尊重大自然和動物 趙軒翎

本刊副總編輯。

2020年唐獎永續發展獎由國際 知名靈長動物學家珍古德 (Jane Goodall)獲得,以表彰他在靈長類 動物研究的開創性發現,重新定義 人類與動物的關係,以及她終身在 地球環境保育工作上的貢獻。唐獎 以此獎項肯定她的研究和貢獻,是 世界邁向永續發展的重要基礎。 「珍古德的得獎項目可能是我 見過最多的!」中央研究院院士王 寶貫在介紹得主時這麼說。實際上 細數珍古德獲得的殊榮,例如國際 宇宙獎、法國榮譽軍團勳章、美國 總統親自頒發的美國國家地理學會 Hubbard獎章、被視為諾貝爾獎未涵 蓋的獎項外最高榮譽的京都獎基礎 科學獎等,可以看到全球各界對於 珍古德的研究與保育行動實踐上的 肯定。

(Flickr-www.sommer-in-hamburg.de, https://flic.kr/p/pxQgN1)

尚尼亞投入黑猩猩研究。她在1960

為「20世紀最偉大的學術研究之

年代發現黑猩猩會製造和使用工

一」。

具,里奇稱,「這一發現,破除了 只有人類才會利用工具的迷思,甚

新冠病毒的誕生

至因而影響到如何定義人類。」

是因為人不尊重自然

王寶貫曾問珍古德,當年去非

在這個新冠病毒疫情全球爆發的

洲坦尚尼亞研究時是否曾想過如果

一年,珍古德在英國的家中接受本

在當地待不下去,還有沒有其他的

次唐獎公布的採訪。

plan B?珍古德直白地回答,當時

「因為我們不尊重大自然、不尊

的她根本沒有任何計畫。她可能更

重動物,我們砍伐森林、壓迫動物

珍古德最讓人印象深刻的事蹟,

沒有想到,自己在坦尚尼亞的黑猩

的生存空間,讓本來生活圈不同的

不外乎當年年僅26歲的她,受人類

猩研究,後來被哈佛大學古生物學

物種有了互動,卻也讓新的病毒有

學家里奇(Louis Leakey)邀請到坦

家古爾德(Stephen Jay Gould)稱

機會傳播出來。」珍古德認為,這

從未想過的人生旅程


34 二○二○年七月十五日

特別報導

科技報導

次的疫情的發生應該歸咎於人類對

役的黑猩猩。當時她奔走在各個實

供的,其實仍然不適合於動物園展

於自然環境的破壞所導致。因為疫

驗室,看到黑猩猩被關起來作為實

示,這些仍是需要調整之處。

情,全球許多城市被迫封城、許多

驗動物的情形,珍古德語帶不捨,

地區經濟活動停止,「這讓都市人

甚至有些激動。然而她也提到,近

難得呼吸到新鮮空氣,或看到原本

年來生醫研究也漸漸將非必要進行

因為汙染而看不見的璀璨星空。」

動物實驗的項目,以較方便、花費

珍古德說,我們都應該趁著這次疫

更少的細胞、組織實驗等做取代,

情重新思考,人類如何更友善的與

因此也減少了許多實驗動物的犧

環境互動,而經濟活動又該如何為

牲。

了我們的下一代做改變,朝著綠色

每一個微小決定都能改變 人類要與其他生物和諧共存,為 實現這個永續發展的重要概念,珍 古德認為「教育」是重要的關鍵。 珍古德希望大家記得「人類並非唯 一」,我們應該去瞭解和尊重其他

對於全球各處林立的動物園,

物種,才能共同永續生活在這片土

珍古德也提到,近年來因為動物學

地上。這些事情並不是只有大人物

家的研究讓我們更了解動物的習

可以去做,而是每個人的課題。在

性,以此改善了動物園飼養動物的

採訪最後珍古德說,其實我們每個

另一方面,珍古德曾協助指導美

環境,也改善了飼養動物的生活品

人都可以做到的是,在做每個決定

國國家衞生院,終止了對黑猩猩的

質。然而她認為,有些很熱門的動

之前,想想這對環境、對動物的影

侵入性研究,改變生物醫學研究的

物,例如大象、企鵝等,因為生活

響是什麼,再去做「好的決定」。

過程,並有策略的安置在實驗中退

環境需求大過於人造動物園可以提

經濟的方向前進。

動物實驗與動物園的改變

(唐獎基金會提供)


SciTech Reports

二○二○年七月十五日

特別報導

35

成大打造環境氣候地圖 可望解決都市高溫問題 郭家銘

本刊特約編輯。

成功大學建築學系特聘教授林

取代,該地的氣溫就會升高,嘉義

子平,在科技部計畫的支持下,日

高鐵站的機車停車場即為一例。第

前與研究團隊打造出「都市環境氣

二,兩棟相鄰建築間的棟距、當地

候地圖」,並與臺灣各縣市政府合

的風向等因素,也會影響周圍環境

作,利用地圖資訊逐步解決各式建

的通風狀況。而交通與空調所帶來

築物所帶來的都市高溫。

的熱能輸出,更是造成都市高溫化

臺灣民眾在戶外活動時,多習

的元兇之一。

慣走在有陰影的地方,如建築物的

因此,林子平成立跨國、跨領

遮蔭處或連接建築物的廊道;即使

域的研究團隊,並研擬讓都市「退

沒有地方躲,也會準備陽傘避免日

燒」的計畫。團隊在臺北、新北、

曬。與西方人不同,臺灣人雖對日

臺中、臺南與高雄等五大都會區

射的耐受度較高,卻傾向待在相對

多處佈建溫濕度、風速與輻射感

較涼爽的地方,這種對低體感溫度

測器,並結合成大測量學系的高解

林子平於會中展示許多量測都市氣溫、濕

的追求,是否也體現在建築的設計

析度光達瞭解地面粗糙度,最終透

度、風速與輻射量等因子的儀器。(郭家

上面?林子平於會中提到,都市規

過成大工程科學系的大渦流模型與

劃與建築師在設計環境的同時,需

建築系的美化加工,完成都市環境

切合作,將科學數據轉化為政策以

探討當地人的熱舒適值,即人們認

氣候地圖。利用可視化的方法,團

及法令,像是〈台中市都市更新建

為較「舒適」的環境溫度範圍,以

隊便能獲取都市的土地使用、熱壓

築容積獎勵辦法〉中便以「基地通

期降低微氣候變化對民眾生活造成

力、通風路徑與建築耗能等資訊,

風率」量化評估建築基地的通風設

的影響。

並針對都市各區給予規劃及設計上

計,而高雄市工務局建管處與臺南

的建議。

市工務局建管科,也都透過林子平

針對影響都市溫度的因子,林

銘攝影)

團隊的長期監測資料,逐步完成都

子平進行深入解說。首先,在沒有

為了能降低都市氣溫,林子平

任何人工表面出現以前,原始環境

根據都市環境氣候地圖的資訊,提

中的草地對陽光具有較高的反射

出「降溫、通風與遮蔭」的概念,

有了都市環境氣候地圖的協助,

率(約為0.4~0.5),可透過向下

對應「多綠少空調、讓路給風走、

未來臺灣各地的建築設計定能更貼

的水流或蒸發的水氣將熱帶走。倘

遮蔭供人行」三大行動方案。此

近民眾需求,也期待更多縣市加入

若該環境被反射率較低的柏油表面

外,林子平也與中央及地方政府密

此計畫,改善你我的生活環境。

市降溫的建築法令。


36 二○二○年七月十五日

動態時報

科技報導

工研院攜手全家便利商店 強化臺灣科技零售實力 【本刊訊】工業技術研究院(以

今(2020)年年底進行試營運。

副院長張培仁則表示,面對臺灣少

下稱工研院)近日發表自主研發的 「易取智慧商店」,運用人工智慧

成本,也讓業者傷透腦筋。工研院

回應社會趨勢的科技產物

子、高齡化的社會趨勢,應能以科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發展出

工研院總營運長余孝先指出,

電腦視覺辨識以及多重感測技術,

臺灣便利商店超過一萬家,密集程

張培仁也提到,2019冠狀病毒

並開創具「高精準率、即時回饋與

度高居全球第二,可說與臺灣人的

疾病(COVID-19)疫情的衝擊,

利於佈建」三大特點的智慧零售技

生活密不可分,然而現階段許多便

迫使零售業開始追求數位轉型,以

術。工研院指出,目前院方已與全

利商店都陷入人手不足的窘境。此

期強化產業韌性。因此,工研院利

家便利商店簽約合作,且將於工研

外,偏遠地區或小型社區的消費者

用自身在AI、大數據的創新研發能

院光復院區建置智慧商店,預計於

仍有購物的需求,高昂的設店營運

力,與全家便利商店合作發展出商

技解決零售業勞動力不足的問題。

圖一:工研院於發表全臺首套易取智慧商店科技。圖中貴賓由左至右,分別為工研院巨資中心執行長馮文生、工研院總營運長余孝先、工 研院副院長張培仁、全家便利商店總經理薛東都、全家便利商店協理簡維國、全家便利商店中區營業本部北中營業部部長陳人豪。(工研 院提供)


SciTech Reports

二○二○年七月十五日

動態時報

37

圖二:工研院未來將持續加深「易取智慧商店」產業應用,運用

圖三:易取智慧商店 App,只要到出入口閘門掃碼,就能完成購物。(工

AI 人工智慧與大數據分析,協助臺灣零售業者加速數位轉型、強

研院提供)

化韌性。(工研院提供)

店智慧化、自動化、低接觸的零售

場、量販、零售百貨、物流以及倉

技術。

儲領域。

技術支援到位 庶務化繁為簡 易取智慧商店能在電腦視覺辨識 與多重感測技術的協助下,精準辨 識商品取放與消費者身分,正確率 達98%以上,亦可透過消費者手機 的App即時顯示商品種類與數量。 此外,以物聯網技術串聯商店內攝 影機與智慧貨架系統,可在強化運 算效率的同時,降低攝影機設置的 數量與成本,讓業者可進行快速佈 建。如此一來,店內商品的管理便 可進入自動化,如自動即時檯帳更 新、補貨提醒等,也降低了結帳與 清點的人力需求,讓人力投入在更 有價值的事物上。 工研院巨量資訊科技中心執行長 馮文生對此進一步解釋,該技術研

易取智慧商店的購物流程相當 簡單。首先,只要透過手機App掃

全家便利商店長期以來積極投入

描商店入口的QR code,就能開啟

數位創新布局,透過數據科技發展

閘門。接著,系統能即時辨識消費

智慧零售。此次雙方合作,不僅充

者拿取的商品種類與數量,並同步

分運用AI、大數據及人工智慧物聯

更新手機購物車資訊;若將商品放

網(AIoT)技術提升零售服務品

回貨架,商品即從購物車刪除。最

質、簡化店員勞務,更期待能共同

後,將手機App掃描商店出口的QR

發展出適合臺灣的智慧商店解決方

code就能開啟閘門,手機購物車便

案,並以這個方案協助國內零售產

會即自動完成結帳,不僅讓消費者

業做數位轉型,打造新的零售生態

免排隊、拿了就走,還能立即收到

系。全家便利商店總經理薛東都也

消費明細。

表示,將店舖作為跨領域、跨產業

AI人工智慧與大數據分析將是後

的科技實驗平台,積極運用多元數

疫情時代,零售業逆境突圍的最佳

位科技,可望減輕店舖勞務並增進

利器。未來,工研院也將持續加深

消費體驗。工研院為國際級應用研

易取智慧商店的產業應用,協助臺

究機構,並以市場需求導向發展解

灣零售業者加速數位轉型、強化韌

決方案,試營運期間的寶貴經驗,

性,讓產業有足夠的競爭力抵禦全

不僅可用以評估消費者需求,更是

球零售市場的劇變風險。

邁向科技零售業的元素之一。 新聞來源

〈 AI 人工智慧搶攻後疫情無人商機!工研院攜

發的目的並非是要取代傳統超商, 而是因應臺灣消費者的需求針對特

只要掃碼,

手「全家」打造「易取智慧商店」強化臺灣零

定場域展店,未來甚至可延伸到賣

就能接受服務!

2日。

售產業韌性〉,工業技術研究院, 2020 年 7 月


38 二○二○年七月十五日

科技報導

動態時報

美研究發現更多 可阻斷SARS-CoV 2感染人體的分子 【本刊訊】近來,全球受2019

毒利用RNA聚合酶(polymerase)

中,研究人員也發現,其它四種核

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

複製基因組(genome),達到自我

苷酸類似物和Sofosbuvir有類似的效

情肆虐,科學家也正努力研發可

複製、繁殖生長。換句話說,只要

果,只是程度不一樣。

行的藥物與疫苗。美國哥倫比亞

能中止病毒的RNA聚合酶反應,就

大學(Columbia University)與威

可以阻斷它的成長。

透過這樣的發現,研究人員最 終選出11種含有不同化學結構與特

斯康辛麥迪遜分校(University of

因此,研究團隊製作針對可能

徵的核苷酸類似物,並對它們抑制

Wisconsin-Madison),日前篩選

有效的分子做篩選,並建立分子庫

SARS-CoV以及SARS-CoV-2聚合酶

出可抑制病毒複製的「候選分子

(library of molecules),期能從

反應的效果進行實驗。結果發現,

(candidate molecules)」,可望作

中找到具藥物開發潛能的分子。一

有六種可立即中止聚合酶反應,

為日後新藥開發的參考。研究發表

開始,研究人員根據治療C型肝炎

兩種的中止效果有些延遲,其餘

於近日《抗病毒研究》(Antiviral

(hepatitis C)的藥物──索非布

則對該反應無效;其中能立即中止

Research)期刊。

韋(Sofosbuvir)與SARS-CoV-2的

SARS-CoV-2聚合酶反應的分子,

要打敗這個病毒,首先得瞭解它

分子特性及病毒在基因組複製上的

包括阿巴卡韋(Abacavir)、更昔

運作的方式。COVID-19肇因於嚴

需求進行分析,並推論Sofosbuvir

洛韋(Ganciclovir)以及司他夫定

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症冠狀病毒2

代謝後的核苷酸類似物(nucleotide

(Stavudine)的三磷酸鹽。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analogue)三磷酸鹽可中止SARS-

此次研究中,共有五種(包含上

Coronavirus 2, SARS-CoV 2),該病

CoV-2的聚合酶反應。之後的實驗

述三種藥物)在病毒治療上的安全 性已獲美國食品與藥品監督管理局 (U.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FDA)認可。研究團隊在研究中也 提到,一旦在細胞培養實驗中證實 這些藥物抑制病毒複製的潛力,便 可迅速找到治療COVID-19的候選分 子。未來,期待新藥能成功開發, 以利全球疫情降溫。

新聞來源

(Pixabay)

Steffen Jockusch et al., A library of nucleotide analogues terminate RNA synthesis catalyzed by polymerases of coronaviruses that cause SARS and COVID-19, Antiviral Research, 2020.


SciTech Reports

科學月刊

二○二○年七月十五日

39


40 二○二○年七月十五日

科技報導

動態時報

國衛院選定DNA疫苗平台 作為新冠病毒疫苗開發主軸

廣告索引 貝克曼........................ 2 錫昌.......................... 3 雙鷹.......................... 5

【本刊訊】去(2019)年底全球爆

開發主軸,看中的是DNA疫苗快速

發2019新冠病毒疾病(COVID-19)

生產的優勢,除此之外,也能強化

疫情,各國除傾力於防疫工作,也

臺灣在疫苗開發技術上的互補性,

希望能盡快找到可用的疫苗。國家

避免同類型疫苗開發的風險。

尚偉.......................... 8 洛科......................... 13 日龍......................... 14 川富......................... 16 矽新......................... 18 勵眾生活..................... 26

衛生研究院(以下稱國衛院)於疫

經過動物免疫與功效評估後,

情爆發時,便已啟動疫苗開發計

實驗結果證實目前的DNA疫苗可

畫,利用現有技術平台與臺灣生

產生非常高的中和病毒抗體效價,

牟博科技..................... 32

物製劑廠合作,並推動胜肽疫苗、

且能促使免疫反應趨向T h 1輔助細

人事廣告.................. 24, 31

DNA疫苗、重組病毒疫苗以及次單

胞(helper cells)的免疫反應。該

元疫苗等疫苗開發平台。經動物試

實驗結果意味著,此疫苗能減少產

盼能結合雙方的資源與經驗,加速

驗進行免疫與功效評估後,國衛院

生有害反應的風險,也呼應世界衛

疫苗研發的進程,並且建立臺灣在

將以DNA疫苗作為後續疫苗的開發

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新冠病毒疫苗上的自主研發生產能

主軸。

WHO)提出新冠病毒疫苗需產生

力,也確保未來人人皆有疫苗可供

Th1免疫反應的建議。

施打。

疫情爆發之初,臺灣疫苗廠商所 進行的疫苗開發工作均以「重組蛋

此次DNA疫苗開發,國衛院與國

白技術」作為主要的開發策略。國

光生技旗下子公司安特羅生物科技

衛院指出,此次選擇DNA疫苗作為

股份有限公司簽署產學合作計畫,

東京未來式................... 27 益弘......................... 28

新聞來源

〈國衛院選定DNA疫苗平台作為新冠病毒疫苗開 發主軸〉,國家衛生研究院,2020年7月1日。

《科技報導》稿約 本刊為科技新聞刊物,除了提供當月重要的學界、政策、產業訊息外,並有學者專家針對科技(含醫療)政策、教 育、產業相關的時事發表評論或提供專業意見。竭誠歡迎關心臺灣科技發展的您,就上述方向踴躍投稿。寫作時請 依照稿約: 一、避免學術專業論文寫作格式。 二、字數盡量在2000至3500字內,可附相

關圖或表至多5張。

三、請遵守著作權法,如有著作權爭議(包括圖片),由作者自行負責。一經投稿, 即視同授權刊載。 四、稿件刊出後將致贈當期刊物一本及薄酬(稿酬將於刊出當月月底寄發,由第一作者代表簽收)。 稿件請寄至scimonth@gmail.com,註明真實姓名、聯絡方式、服務機關或就讀學校,並請於信件主旨中標示「科

技報導投稿」。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