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E YI-CHEN TKUARCH EA1-EA4 Portfolio

Page 1

T U D O A

[ 2019 ] lee yi-chen

amkang niversity epartment f rchitecture



1

L E E Y I - C H E N P o rtfo l i o


CONTENT 00

M Y P ORT F OL IO

01

WHO AM I

02

A RC H IT E C T U R E D ES IG N P ROJE C T 1

Installation of Corner P ROJE C T 2

Blue dye artist house P ROJE C T 3

Slowly Taipei P ROJE C T 4

Seth City P ROJE C T 5

Neverland


LEE YI-CHEN

Personal Name Age Date of Bir th

Y i- che n L e e 24 1 9 96 /0 7 /08

Education

Skills A d o b e i l l u s t r a to r A d o b e Ind e s i g n A d o b e P h o to s h o p A d o b e P re m i e re Adobe Af ter Effects

Tamk ang Un i ve r s i t y D e par tme nt of A rch i te cture E A 4

Experience

A u to c a d S ke tc h u p

Yuan-Ke n A rch i te cture Wo r k s ho p

R h i no

Tr ans D e s i gn

Grasshopper Python


EA1

...more than space elements / people /installation

4

Tamkang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


Installation of Corner 仔細觀察我們經常走路的角落的空間,發現它們是由許多看似自然的元素組合而成的。然而, 每 個 元 素 都 有 自 己 的原 則 , 即 使 是 自 然 , 它 們 也 影 響 著 人 們 的 行 為 。

5

L E E Y I - C H E N P o rtfo l i o


site 基

地 位 置 位 於 淡 江 建 築 系 館 入 口 的 玄 關 空 間。 內 層 的 紅 色 I 型 鋼 與 外 層 玻 璃 帷 幕, 構 成 了 挑 高 的 系 館入口。

地 位 置 扮 演 著 連 接 系 館 與 校 園 的 重 要 節 點, 每 個 從 飛 機 平 台 要 進 入 系 館 的 人 , 都必須經過此地。

璃 帷 幕 外 牆 將 外 頭 的 光、 風 與 綠 蔭 都 帶 進 了 入 口 空 間。 挑 高 空 間 連 接 了 二、 三 樓 的 系 館 中 庭 與 大 四 工 作 室, 使 得 由 入 口 進 入 的 自 然 元 素, 得 以 沿 著 空 間 流 串 在 系 館 中, 也 將 系 館 中 人 們 的 活 動, 由 玻 璃 帷 幕 展 示出去。

about the project 作 6

品 由 三 個 部 分 構 成, 主 體 由 木 材 作 為 主 要 結 構, 將 基 地 空 間 分 成 四 個 部 分, 再 結 合 鋁 片 圍 塑 成 的 四 個 大 小 不 同 量 體 , 作 為 置 入 在 系 館入口的裝置。

片 的 高 反 射 性 ,將 基 地 的 空 間 元 素不斷產生反射, 讓 各 種 元 素 在 鋁 片 圍 塑 出 來 的 空 間 內 重 新 組 構, 形成連接戶外與室內的第三空間。

Tamkang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


Project 1 : Installation of Corner

concept 現

實 與 虛 幻 是 這 次 設 計 的 主 要 概 念。 透 過 對 基 地 空 間 的 觀 察 , 做 出 回 應 基 地 的 裝 置。

合 裝 置 與 基 地 的 材 料 選 擇, 用 了 灌 注 的 技 法, 設 計 能 夠 與 基 地 紋 理 完 全 吻 合 的 水 泥 灌 注 接 點。 同 樣 是 採 取 了 原 本 空 間 中 的 元 素 ,再 將 其重構變形,轉變 成為連接裝置與空間的元素。

7

L E E Y I - C H E N P o rtfo l i o


EA2

...life and work

u r ba n c o n te x t / l i v i n g s pa c e / o p e n s pace


Blue dye artist house 一個隱身於齊東老街中,隔絕華山文創園區的喧鬧,專屬於藍染創作者的居處。結合藍染 工作需求與住家生活的機能,回應齊東老街藝術脈絡,串聯日式宿舍轉型的藝文空間。


site 華山文創園區

10

台北書畫院 台北琴道館 齊東日式宿舍

地 面 積 約 為 730 平 方 公 尺。 基 地 位 於 忠 孝 東 路 與 金 山 南 路 的 交 會 處, 華 山 文 化 創 意 產 業 園 區 南 側 的 街 廓。 緊 鄰 齊 東 街 的 日 式 宿 舍 群, 包 括 齊 東 詩 社 、 臺 北 琴 道 館 和 臺 北 書 畫 院 等 著 名 文 化 景點。

地 位 置 雖 然 與 華 山 文 創 園 區 在 同 一 個 區 域, 卻 因 為 隱 身 於 齊 東 老 街 中 ,造 就 基 地 鬧中取靜的優勢。 再 者, 基 地 位 在 齊 東 老 街 中 的 位 置, 又 恰 好 在 連 接 台 北 琴 道 館 與 齊 東 日 式 宿 舍 群 的 中 介 空 間。

顧 及 到 基 地 的 脈 絡 下, 希 望 能 將 齊 東 老 街 中 具 有 歷 史 意 義 的 藝 文 空 間 串 聯 起 來 ,活化老街空間。

Tamkang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


Project 2 : Blue dye artist house

about blue dye 藍

染 的 工 作 流 程 與 技 法, 都 成 為 設 計 的 研 究 範 圍。 將 藍 染 工 作 所 需 要 的 特 殊 空 間 形 式, 與 藝 術 創 作 者的居住空間作結合。

step 1.

step 2.

step 3.

設計花樣

印泡清水、染劑

漂洗定色

11

依 照 製 作 花 紋 的 方 式 不 同, 又 分 為 : 夾 染、逢染、絞染、蠟 染 、 紥 染 、 型 染

花 樣 設 計 完 成 後, 進 行 染 色 的 動 作。 被 綑 綁、 夾 住 或 是 蠟 覆 蓋 的 區 域 將 不 會染色。

L E E Y I - C H E N P o rtfo l i o

最 後 將 多 餘 的 染 劑 洗 掉 ,然後陰乾。


concept 蠟

染 , 為 藍 染 當 中 程 序 較 為 複 雜 的 技 法, 是 透 過 在 布 料 的 雙 面 先 用 蠟畫出圖案,再 將 其 染 色 。

念 模 的 操 作 手 法, 是 將 基 地 以 及 周 遭 城 市 當 作 畫 布, 利 用 蠟 翻 模 , 翻 轉 出 基 地 紋 理 。 也 透 過 不 同 的 脫 模 方 法, 觀 察 空 間 在 量 體中的呈現。

space concept.

urban context.

空間翻轉操作 利用不同的脫模方式, 觀 察 蠟 在 灌 注 後 所 形 成 的 空 間 形 式 。

基地紋理翻轉 將基地當作畫布,翻轉都市舊古道的歷史痕跡。

1. 虛 空 間 實 像 化

12

2. 實空間圍塑出的虛空間

Tamkang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


Project 2 : Blue dye artist house

concept model.

13

L E E Y I - C H E N P o rtfo l i o


diagram

1. 機能的翻轉

3. 私密空間的開放性

將 原本較為私密的 空 間 - 自 宅 部 分 置 於 一 樓 ,並 且 將工 作 室 與 自 宅 的動線分開,再 將 過 度 空 間 置 入 。

在 自 宅 中, 利 用 相 對 應 的 開 窗 方 式, 為 創 作 者 家 庭 成 員 保 留 私 密 性 的 空 間, 同 時 又 能 夠 與 每 個 家 人 互 動, 創 造 出 私 密 空 間 的 開放性。

500 平方公尺

14

2. 實虛轉換

4. 城市與量體關係

量 體 安 排 上, 將 公 領 域 向 上 抬 高, 釋 放 一 樓 大 量 虛 空 間 作 為 公 共 空 間 使 用, 並 結 合 基 地 保 留 的 樹, 再 連 結 台 北 琴 道 館 的 動 線 上 ,創造能使人停 留 的 節 點 空 間 。

在 自 宅 中, 利 用 相 對 應 的 開 窗 方 式, 為 創 作 者 家 庭 成 員 保 留 私 密 性 的 空 間, 同 時 又 能 夠 與 每 個 家 人 互 動, 創 造 出 私 密 空 間 的 開放性。

Tamkang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


Project 2 : Blue dye artist house

Sh o wro o m

B l u e d ye s t u d i o Ki d s ' b e d ro o m

15 Meeting room

Master bedroom

L E E Y I - C H E N P o rtfo l i o


final design 展

示 廳 採 用 挑 高 的 玻 璃 帷 幕 設 計。 提 供 長 形 的 作 品 足 夠 的 展 示 空 間, 並 且透過玻璃牆面展示在整體建築的最外 側。

於 中 庭 提 供 給 遊 客 的 獨 立 樓 梯, 連 接到二樓的藝術家工作室與展示 廳。 整 體 空 間 圍 繞 著 原 基 地 所 保 留 下 的 大 榕樹,為開放空間提 供 核 心 的 節 點 。

16

Tamkang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


Project 2 : Blue dye artist house

染創作中,由於布料無法被太陽光長時間 直 接 曝 曬, 須 藉 由 陰 乾 的 方 式 晾 乾 , 所 以 在 整 個 工 作 室 的 大 面 開 窗 設 計, 採 用 向 北 面 的 拉 門 設 計, 並 在 每 個 室 內 外 的 交 界, 設 計 大 量 半 戶 外 空 間 , 來 避 免 陽 光 直 接 地進入室內。

工 作 者 自 宅 餐 廳 部 分, 經 由 天 井 間 接 引 入 的 光 線 到 達 一 樓 用 餐 區, 在 展 區 部 分 也 利 用 特 殊 開 窗 方 式 , 限 制 光 源 入 射角度及範圍。

17

L E E Y I - C H E N P o rtfo l i o


EA3

...about a community

u r ba n d e s i g n / re g e n e r a t i o n / t i m e s l o t

18

Tamkang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


Slowly Taipei / 場域的凝結與再生 / 機能完善的微社區 / 凝結的時間帶 / 新的社會流動

19

L E E Y I - C H E N P o rtfo l i o


site analysis 都市經濟重心轉移

北 的 歷 史 沿 著 淡 水 河 向 內 發 展 ,一 直 到 18 世紀中, 除 了 官 方 廳 署 漸 漸 轉 移 至 臺 北 艋 舺 外, 艋 舺 的 移 民 速 度 與 開 墾 速 度 也 頗 為 驚 人 。 位 於 臺 北 盆 地 中 心 的 艋 舺, 背臨平原,經過水利系統不斷地開展,形成物產豐饒的廣 大腹地,而人口增加也使各種需求快速擴張,這些因素造 就 了艋 舺 的 商 業 優 勢 。

1

9 世紀中期,尚未淤積的淡水河,依舊可航行來自閩南 一 帶 的 戎 克 船。 大 稻 埕 碼 頭 所 帶 來 的 航 利 , 除 了 方 便 移 民人潮上岸外,更可帶動商業的運作。於是大稻埕逐漸得 到發展,與艋舺共同成為臺北市的兩大聚落。

大同區

1

970 年 代 與 1 980 年 代 為 臺 北 市 的 迅 速 發 展 期, 城 市 的 商 業 重 心 從 這 時 候 開 始 逐 漸 東 移 至 臺 北 東 區,1 990 年 代之後,各種主要 建設更集中於信義計畫區。

信義 區

萬華區

大同區老年人口比例 ( 里 )

20

經濟重心轉移後的人口流失 保安里

玉泉里

< 1 07 年 1 月 > 台 北 市 老 人 總 人 口 數 : 441 , 2 6 0 台北市總人口數:2682,721 老 人 佔 百 分 比 : 1 6 . 45 。

景星里

著 經 濟 重 心 東 移, 加 上 臺 北 橋 的 交 通 模 式, 導 致 大 橋 頭 社 區 的 沒 落, 除 了 年 節 期 間 迪 化 街 的 年 貨 大 街 帶 來 的 人 流 以 外, 其 餘 時 間 當 地 多 數 為 老 年 人 口 。 有 的 是 隨 著 清 朝 政 府 來 台 開 墾 的 外 來 移 民, 有 的 是 北 上 發 展 的 南 部 異 鄉 遊 子, 時 代 過 去, 獨 留 下 的 是 老 弱 無 法 再 出 外 工 作 的身體,以及隨著身旁朋友一個個離去的感慨。

Tamkang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


Project 3 : Slowly Taipei

design principle 然

而, 當 地 獨 有 的 都 市 紋 理、 歷 史 建 築、 適 宜 的 街 道 尺 度 以 及 緊 鄰 河 畔 的 基 地 潛 力, 成 了 最有可能促使當地重生的契機。

site

%&"'$ % &"

教堂

1. 保留舊有在地生活而衍生的空間 2. 慢節奏且更舒適的步行空間 3. 延續周邊都市紋理 4. 重新為社區帶回青年人流 5. 創造新的社會階級流動 6. 公共空間的充分利用 21 警局

捷運出口

綠地 保留的歷史建物 領域性空間 時間性管制徒步區 商店 路徑

L E E Y I - C H E N P o rtfo l i o


社會住宅

社區花園 / 文創市集 直排輪練習場

戶外電影院 主廣場 - 劇場空間 創客工作室 休閒運動器材區

雕塑公園 / 戶外展覽空間

台北橋故事館

水岸遊戲區

背包客棧

人文藝廊

22 historic space

g reen

迪化休閒運動公園

大同區內除迪化街休閒 運 動 公 園、 延 平 河 濱

教堂

公園位於最南與最北之 外, 就 無 其 他 綠 地。 故 希望在基地的西方 ( 大 教 堂 為 早 期 迪 化 街 的 末 端,

大同區

又因為周遭量體圍塑出虛

綠 帶, 並 且 透 過 綠 地 使 歷史街區與河岸連結。

空 間, 藉 此 做 為 與 基 地 連 結的節點。

同 區 中 部 ), 置 入 條 狀

以此作為延三夜市進入迪

延平河濱公園

化 街 區, 並 連 接 河 岸 綠 地 的連結空間。

Tamkang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


Project 3 : Slowly Taipei

principle diagram

PUTTING IN THE PUBLIC APARTMENT

PUTTING IN THE MARKET LINE

CHANGEABLE WALL

VIEW TO RIVER

PEOPLE FROM MRT

COMBINATION OF THE TWO STREET

UNDERGROUND CAR FLOW

23 maker shop street

L E E Y I - C H E N P o rtfo l i o


concept 隨

著 人 口 快 速 成 長, 科 技 日 趨 發 達 , 人 們 對 城 市 的 未

來 想 像 沒 有 設 限。 然 而, 儘 管 身 邊 的 事 物 不 斷 地 改 變 了 , 在 每 個 人 的 心 中 , 對家的 依 賴 ,卻能永恆存在。

會住宅所提供的使用者,有很大的可能只是短暫的 停 留 在 這 個 城 市 中, 等 到 租 約 到 期, 則 必 須 得 離 開 。 而 對 於 這 樣 的 人 , 他 們 對 於 家 的想像,又是什麼 ?

是, 我 希 望 提 供 來 到 這 裡 居 住 的 人 們 , 透 過 走 回 家 的 路 上, 經 過 轉 角 的 咖 啡 廳, 穿 過 隔 壁 鄰 居 家 的 小 花 園, 以 及 與 每 天 在 固 定 時 間 運 動 的 老 人 家 打 招 呼 。 這 般 更 生 活 化、 更 人 性 化 的 都 市 意 象, 讓 搬 到 這 個 住 宅 的 人 , 可 以 更 快 地 找 到 屬 於 自 己 的 歸 屬感。

elements 24

社區的延伸

包 含 他 人 的 場 景片段

路徑上的行走經驗 可見 的 內 部 場 景 外部場景

風的主要流動

- 空中花園 - 景觀陽台

延續外部場景

可感受的外部元素

次要流動

- 半戶外活動空間 - 工作陽台

Tamkang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


Project 3 : Slowly Taipei

inbabitants analysis 生活歸屬感程度分析

過 分 析 不 同 使 用 者 族 群 的 活 動 時 間 與 行 為 模 式, 重 新 排 列 其居住單元的組合 樣 態 。

小家庭

獨居老人

歸屬感程度 日常作息時間

3

6

9

12

15

18

21

歸屬感程度

24

日常作息時間

3

6

9

12

15

18

21

24

3

6

9

12

15

18

21

24

母 子

單親家庭

單身宅

歸屬感程度 日常作息時間

3

6

9

12

15

18

21

歸屬感程度

24

日常作息時間

母 子

住宅單元關係 單親家庭

單身宅

核心家庭

單親家庭

單親家庭

核心家庭

單身宅

單親

單親

家庭

家庭

老人宅

老人宅

單親家庭

老人宅

老人宅

單親家庭

單親家庭

L E E Y I - C H E N P o rtfo l i o

過 分 析 後 的 結 果, 能 夠 從 族 群 與 族 群 間 的 生 活 作 息 時 間 , 分 配 其 單 元 的 相 對 應 空 間。 一 方 面 能 夠 增 加 鄰 與 鄰 之 間 的 照 護 關 係 ,也 能 避 免 不必要的打擾, 保留私密性。

25


public space 住宅與開放空間關係

群 體 間 的 連 結 模 式, 將 帶 來 不 同 的 公 共 空 間 組 合。 除 了 為 社 區 提 供 多 樣 的 共 同 活 動 空 間,更是回應都市紋 理 的 重 要 中 介 空 間 。

老人宅

Type A

單親家庭

單親家庭

A

單親家庭

老人宅

A'

老人宅

單身宅

老人宅

單親家庭

單親家庭

老人宅

26 Type B

單身宅

單身宅

B

老人宅

老人宅

B'

核心家庭 單親家庭

老人宅

核心家庭

單親家庭

老人宅

Tamkang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


Project 3 : Slowly Taipei

p la za 2

大廳 蔬果販 賣 部

幼兒園

單身宅 一樓店面

水池廣場 p la z a 1

p la z a 3

1. 延續社區開放空間 pa rk

m a ker street

h is toric s t re e t

27 c om m u nit y park

2. 地面層動線

水池廣場

照護中心

共享餐廳

咖啡廳

G rou n d F l oo r P l an

L E E Y I - C H E N P o rtfo l i o

3. 地面層軸線姓


plan

28

2

Floor Plan

Tamkang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

0

1

3

6m


Project 3 : Slowly Taipei

29

3

Floor Plan

L E E Y I - C H E N P o rtfo l i o

0

1

3

6m


elevation

30

N

or th Elevation

Tamkang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


Project 3 : Slowly Taipei

31

S

o u t h El e va t i o n

L E E Y I - C H E N P o rtfo l i o


model

32

Tamkang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


Project 3 : Slowly Taipei

33

L E E Y I - C H E N P o rtfo l i o


EA4 ...new world

ur ban de s ig n / i ma gi n a t i o n fu tu re / po s t-n a t u re

34

Tamkang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


Seth City / 對時代的態度 / 真實世界的重新演繹 / 文句中的空間

35

L E E Y I - C H E N P o rtfo l i o


Se t h ca ps u l e

H u m a n wo r l d

囊-

人類世界 -

賽 斯 族 群 的 主 要 居 住 地。 由 原 先 作 為 人 類 V R 遊 戲 場 景 改 建 而 來, 並 且 逐 漸 依 照 賽 斯 人 的 生 活 型 態 持 續 的

在 變 種 人 賽 斯 的 出 現 後, 人 類 世 界 為 了 因 應 日 漸 擴 增 的囊,也相對的對原本的生活樣貌進行改變。

修建,擁有豐富的人 造自然生態。

36

Tamkang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


Project 4 : Seth City

the world in the story 小

說 的 架 構 建 立 在 未 來 50 年 後 的 人 類 世 界 , 透 過 新 人 種 - 賽 斯 的出現,以及主角透過賽斯人的角度所觀看的人類世界,重新 審 視 現 代 社 會 中 , 在 心 理 的、 身 理 的 種 種 價 值 觀。 並 且 設 想 在 未 來 人種出現後的世界樣貌會是如何。

Pa n d o i s l a n d 潘朵島 為 了 隔 離 部 分 被 人 類 認 為 不 好 的 賽 斯 人, 而 產 生 出 的 第三世界。這裡的賽斯人因為不受到囊的保護,因而 產生出與囊內不同的生活型態。

37

L E E Y I - C H E N P o rtfo l i o


Seth capsule

Be watched

No freedom

Artifical nature system

囊與大樓並存在都市中,並且受到注視。

賽斯人無法由內而外看見人類世界,也無法

囊 內 有 先 進 的 科 技, 來 支 持 人 造 的 自 然 系

自由離開囊。

統。

一 位 沈 迷 於 夢 行 者 的 玩 家, 某 天 在 大 腦 第 4 6b 區 出 現 了 新 的 神 經 細 胞 突 觸, 導 致 在 他 腦 中 的 訊 息 能 夠 直 接 藉 由 腦 波 傳 遞 ,不 需 再 透 過 語 言 。 政府立法給了變異人新的種族名稱 「 賽 斯 」, 也 下 令 關 閉 並 改 造 當 初 遊 戲 佈 景 的 場 地, 當 作 賽 斯 人 的 庇 護所,讓他們發展該種族的文明。

38

Dreamwalker Game Stage

Giant Forest

Artifitial Nature System

Tamkang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


Project 4 : Seth City

Capsule section 囊 的 本 體 建 構 在 夢 行 者 遊 戲 場 景 的 基 礎 下, 巨 木 群 的 內 部 結 構, 即 是 大 型 機 械 工 廠 , 替 囊 的 內 部 製 造 出 自 然 的 外 表 象, 並 且 支 撐 整 個 囊 的 自 然 現 象運轉。 伺室 Chamber 藻田 A l ga e fi e l d

普烏 Puu

L E E Y I - C H E N P o rtfo l i o

39


Chamber

巨大的球體白天依靠植物吸 收 光 能, 轉 化 能 量 後 儲 存 在 囊 體 中, 晚 上 散 發 早 上 所 吸 收 的 光 能, 照 亮 整 個 外 皮 層 下的空間。 Huge sphere absorbs light energy during the day, and releases at night.

40

牆體由桁架系統以及水分控 制 開 合 的 光 孔 所 組 成。 光 孔 白天時依照太陽光的強弱影 響 外 皮 層 的 水 分 多 寡, 控 制 光 孔 大 小, 調 整 光 線 進 入 伺 室的量。 The wall hole is controlled by moisture to adjust the light into the chamber.

Tamkang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


Project 4 : Seth City

Puu

座位區被懸掛在結構 體 的 周 圍, 使 得 從 座 位區就可看見藻田的 完整景色。 The seating area is suspended by structure to make the algae landscape be visible.

41

結構下半部則是食物 製 造 所, 負 責 採 集 後 的 食 物 保 存 、 運 送, 以 及 製 造 食 品 的過程。 The lower part is a food production tank to breed, harvest and process the food.

L E E Y I - C H E N P o rtfo l i o


Aglae Field 雨水收集器位於藻田的 最 上 方, 藉 由 輸 送 管 將 雨水運送過濾至藻田內 部儲存。

過濾系統會將上方收集 的 雨 水, 以 及 囊 裡 的 可 再 生 水 重新過使用。

Collector is above the algae field to achieve the most efficient rain harvest.

The rain is purified by the machine, and finally stored at the bottom of the algae field.

42

Tamkang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


Project 4 : Seth City

Seth capsule final design 伺室 Chamber

普烏 Puu 43 藻田 Alg a e fi e l d

L E E Y I - C H E N P o rtfo l i o


Pando Island

space priciple

第 三 百 五 十 二 囊 位 處 於 城 市 邊 陲 區 域, 被 拿 來 作 為 扔 棄 作 廢 科 技 產 品 的 地 區。 由 於 輻 射 物 質 大 量 散 發, 加 上 產 品 受 到 風化作用導致的金 屬 元 素 外 洩 。

囊內元素

政 府 把 需 要 被「 特 別 管 理 」 的 賽 斯 人 遷 移 到 該 地 方 去, 好 維 持 囊 的 運 作 , 同 時 不違背當初說要保 護 他 們 的 約 定 。

concept diagram

C o n ce pt

City 44

Pro te ct

自然元素

Tamkang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


Project 4 : Seth City

texture transformation 外顯空間

Be moved to the Pando Island

量體碎化

good Seth

bad Seth

利 用 被 人 類 丟 棄 的 電 子 廢 棄 物, 改 造 成 可 以 重 新 使 用 的 材 料, 用 來 建 造 潘 朵島的大部分建物。

路徑連接

PCB

TIRE

皮層紋理 45

老者空間

computer host

L E E Y I - C H E N P o rtfo l i o

wire


46

Tamkang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


Project 4 : Seth City

47

L E E Y I - C H E N P o rtfo l i o


EA4

...children hospital

big data an a l y s i s / te ch n o l o gy us i n g / the r a p e u t i c l a n d s c a p e 48

Tamkang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


Neverland 大數據的時代 透過軟體輔助大量資訊分析 將資訊圖表化 作為空間規劃的依據來源

49

L E E Y I - C H E N P o rtfo l i o


issue

看診時間加倍

保 資 源 不 足 , 在 近 幾 年 來 成 為 台 灣 的 重 要 議 題 之 一。 除 了 在 高 齡 化 社 會 下 , 老 年 人 的 照 護 問 題 備 受 關 注 以 外, 其 實 在 台 灣, 一 直 被 忽 略 的 兒 童 健 保 問 題 , 更 是 造 成 台 灣 孩 童 的 醫 療 環 境 落後的重要原因。

童因為比較不會表達身體的狀況,導致看診的時間比成人多 出 兩 倍, 以 及 需 要 更 多 的 醫 療 人 員 輔 助 看 診。 加 上 健 保 給 付 制 度, 是 以 看 診 的 病 患 數 量 做 計 算 , 導 致 越 來 越 少 的 醫 生 願 意 投 入兒童醫療體系, 進 而 導 致 醫 療 人 力 不 足 的 惡 性 循 環 。

3-5 min

15-25 min

健保給付不足

VS

50

4000 ................ ? 台 灣每一位兒科醫 生 , 每 年 平 均 需 要 負 責 大 約 4 0 0 0 位 的 病 童 。

Tamkang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

醫療人力不足


Project 5 : Neverland-Children hospital

option 科

技應該 取 代 誰 ?

行親職者的最好案例,就是隔代教養。但如果連隔代教養都會有問題,那 麼機器 人 是 否 真 的 適 合 取 代 雙 親 ? 我 們 的 答 案 是 否 定 的 。

以 我 們 希 望 透 過 A I 系 統 輔 助 醫 療 人 員, 透 過 科 技 資 訊 的 輔 助 , 減 少 不 必 要的醫 療 資 源 浪 費 , 更 透 過 大 數 據 的 分 析 , 讓 簡 單 醫 療 家 庭 化 。

51

L E E Y I - C H E N P o rtfo l i o


睡覺前

芳療放鬆 降低照明 降低色溫

濕度過高

運行除濕機

細菌過多

紫外線殺菌

proposal

開窗簾 空調升溫 增加日照

體溫偏低

立 醫 院 轉 介 的 療 養 村。 在 較 低 醫 療 成 本 的 環 境 中, 將 簡 單 醫 療家庭化,舒緩兒 童 健 保 資 源 不 足 的 現象。

體溫36°C

過 AI 輔助家庭成員進行基礎治 療, 降 低 療 養 照 護 人 員 需 求 。 療養村提供精準的 、客 製 化 的 物 理 環 境,降低休養期間,疾 病 復 發 、感 染 的可能性。

醫生 M 景觀治療花園

設備

L

醫療設備

空氣設備

物質傳輸 資訊傳輸

設備

M

環控設備

流水控制設備

裝置 設備

教具設備

器材存放設備

土壤檢測設備

52

L 醫療中心

L 學習中心

環控設備

S

使用者

藥品存放設備

天氣檢測設備

配發設備

照明設備

S 病房 環控設備

灌溉設備 家長

醫療設備

環控設備

投影設備

病童

音響設備 L 全息大廳

M 營養管理 供餐設備

環控設備 M 客廳

Tamkang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

醫療設備

用餐設備 清洗設備


Project 5 : Neverland-Children hospital

53

L E E Y I - C H E N P o rtfo l i o


user analysis

Children 87.5 %

住院期間,最不願意回想起來的事 ? 孤單 醫療餐

看到自己不喜歡吃的食物

無聊 無 法學習

無法學習

1

治療

吃藥、復健

6

3

行動不便,需要輔具支持

侵 入 性 醫 療行為 醫 院 的味道

10

打針、抽血、點滴

10

只有四面牆,沒有遊戲空間

藥味、消毒水味

7

環 境枯燥 不 能進食 其他

醫療儀器的聲音

7

行 動不便

親人在我身邊陪伴,可以減少住院時的不適感。

太多陌生人進出病房

3

儀 器噪音

54

無法自主行動,且無事可做

11

怕生

同意

一個人待在病房

6 5

不能進食

2

82.5 %

1

同意

bo r in g

tre a t me n t

u n f re e

醫院帶給病患家的感覺,可以減少住院的不適感。

Tamkang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


Project 5 : Neverland-Children hospital

Caregiver 對於照護 / 醫治病童的經驗是 ?

家長在兒童康復的過程當中, 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

乖巧

13

好動

17

善於表達

7

不善表達

19

逃避

17 17

恐懼害怕 調皮

7

55 l o nl y

96.2 %

run away

scared

做什麼事會讓病童心情比較好 ?

同意

轉移注意

67

探病 放風

需要學習基礎醫療知識,在必要時協助護理人員

其他

L E E Y I - C H E N P o rtfo l i o

21 1

陪他玩遊戲、教她學習、陪她聊天 帶她喜歡吃的食物

15

帶他離開病房,去別的地方走走 安全感


全台兒童就診原因合計

1

5-9歲 37%

呼吸系統疾病

5-9歲 40%

消化系統疾病

2

56

0-4 5-9 10-14

Tamkang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

3

其他徵狀 與臨床和實驗室 的異常發現 0-4歲 39%


Project 5 : Neverland-Children hospital

呼吸系統疾病就診原因

5-9歲

37% 42.6%

57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和流行性感冒 其他急性下呼吸道感染

25.5%

其他上呼吸道疾病

18.6%

氣喘

6.3% 5.3%

肺炎 其他

1.7%

L E E Y I - C H E N P o rtfo l i o


principle 療養村提供病人數量

療養村預計提供 每 年 16 2 0 0 個 病 童 進 行 治 療, 減 少 原 先 台 北 市 病 童 住 院 人 口 比 例 的 三 分 之 二。 達 到 舒 緩 醫 療 人 力 不 足 的問題。

Neverland Patient Taipei city Children Patient

Technology

25825 人/年

62%

+ Accurate physical environment

16200 人/年

+ Information analysis + Reducing labor

Space design 58

台北市住院人口比例改變

+ More space for children p atients + Comfortable space for caregivers

+ Cit y garden

Children Patient

Children Patient

25825 人/年

9625 人/年

4%

12%

Before

Tamkang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

After


Project 5 : Neverland-Children hospital

story 透過對個案的一日生活想像,作為療養 村 設 計 前 , 對 設 計 準 則 的 要 求提點。

59

L E E Y I - C H E N P o rtfo l i o


technology system A

I 科 技 的 介 入, 讓 病 童 不 論 在 哪 個 療 養 村 的 哪 個 空 間 , 其 身 體 狀 況 的 各 項 資 訊 , 都 會 透 過 身 上 的 裝 置 或 是 A IOT 的 收 集, 被納入環 境 調 整 的 考 量 內 。

穿

戴行智 慧 裝 置 ,也 會 將 病 童 的 即 時 狀 況 ,傳 送 到 家 長 的 裝 置 上 ,讓 家 長 不 再 過 度 擔 憂 。穿 戴 裝 置 也 會 提 供 緊急救援資訊, 同時對 醫 療 人 員 發 送 警 訊 , 也 會 提 供 家 長第 一 時 間 的 緊 急 措 施 。

童身邊的裝置系統,可以結合病童的幻想朋友設定,讓病童擁有可以陪伴在側的玩伴。幻想朋友也會協助醫療人員回傳 病童狀 況 , 並 且 給 予 病 童 心 理 上 的 支 持 , 發 揮 同 儕 效 應 。

AIOT

PL AY AREA

GARDEN

60

S e c t i o n C o nc e p t

Tamkang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

FAMILY R OOM


We arble De vice

Friend

Wearble Device

代替朋友的角色 陪伴病童度過住院時光

#$%

Nursing Robot

Emotional Support

Attention

Data Collection

AI Assistant

利用同儕效應,鼓勵病童治療 同時蒐集病童健康資訊回傳AI

^&*

輔助家庭照護者 提供基礎病理分析

Daily care

與醫療系統整合 提供緊急醫療救護知識


site 根 500 M

site 台北兒童樂園舊址

據我們所做的調查結果,台北市中山區的住院病童人數是最多的,所以我們將療養村的實驗 基地放置在,位於中山區的台北兒童樂園舊址。

地位處重要交通要道旁,但卻擁有豐富綠地,以及安靜的環境。周邊機能更是豐富多樣 : 台 北市立美術館,圓山花博基地,還有文化保存的歷史古蹟。豐富的機能能讓來到這裡居住的 病童,無須經過長途跋涉,就可以到達療養村周邊散心。

中山區

62

台北市

s

ite Plan

Tamkang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

0

0.5

1.5

3KM


Project 5 : Neverland-Children hospital

63

2

Floor Plan

L E E Y I - C H E N P o rtfo l i o

0

0.5

1.5

3KM


ward design 除

了 病 房 以 外 的 空 間, 照 護 者 的 空 間 也 是 極 其 重 要 的。 我 們 將 照 護 者 的 休 息 空 間 獨 立 出 來, 藉 由 視 覺 上 的 連 接, 讓 病 童 與 照 護者可以同時得到 最 好 的 休 息 。

利 用 擴 增 實 境 的 刻 記 技 術, 為 孩 童 提 供 與 其 他 孩 童 遊 玩 的 空 間。 家 長 則 可 以 透 過 穿 戴 裝 置, 進 到 M R 練 習 室 , 學 習 基 礎 的 緊急醫療措施。

CHILD WARD CONCEPT CHILD R OOM

PL AY AREA

f amily room PL AY AREA

FAMI LY R OOM

GARDEN

64 child room

FA M I LY R O O M

GARDEN

g ard en P L AY A R E A

p layg rou n d DN

UP

C H I L D WA R D

Tamkang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


Project 5 : Neverland-Children hospital

hologram hall 小

朋 友 的 遊 戲 空 間, 不 該 受 到 牆 面 的 限 制。 而 是 藉 由 他 們 的 想 像,創造出無邊界的空間。

65

L E E Y I - C H E N P o rtfo l i o


playground 儘

管身體是病痛 的 , 成 長 仍 在 繼 續 。 +Active Play

計 出 不 同 種 類 的 遊 樂 場。 我 們 認 為, 小 朋 友 在 遊 戲 場 玩 樂 的 同 時 , 是不斷的透過觸覺、嗅 覺 、聽 覺 、視 覺 , 在探索世界,訓練他 們 的 各 種 技 能 。

+Creative Play

+Sensor y Play

們希望創造出多種的遊戲場,讓孩 子們運用他們的身體還有心靈,來 回應他們所處的環境 還 有 他 人 。

66

+Active Play

+Creative Play

+Sensor y Play

Tamkang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


Project 5 : Neverland-Children hospital

67

L E E Y I - C H E N P o rtfo l i o


A

-A' Section

Hologram Hall

68

Child Ward

MR Learnig Classroom

Tamkang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


Project 5 : Neverland-Children hospital

B

A

B

A’

B’

-B' Section

Hologram Hall

69

Playground Child Ward

L E E Y I - C H E N P o rtfo l i o


70

Tamkang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


PORTFOLIO [ 2019 ] lee yi-chen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