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碇印象
目錄 003
緒論 004 創作動機與目標 006 範圍與對象 007 架構與流程
009 議題 010 色彩系統 012 PCCS表色系統 014 色彩意象空間 016 案例分析 019
基地 020 基地印象 022 基地資訊 022 地理位置 023 景點介紹 025 產業發展與現況活動
029
調查 030 調查方法 031 環境色彩現況調查 032 色彩意象空間問卷調查
042
策略 046 機能定位
049
分析 050 色彩分析
055
設計 000 建物立面 000 水岸變臉計畫 000 商圈廣場計畫 000 印象提升計畫 000 街區串連計畫
000
結語
000
附錄一
000
附錄二
001
002
緒論 Preface
003
創作動機與目標 Motivation & Goals
2008 年 11 月,台灣文化建設委員會為執 行「台灣生活美學運動計畫」,鼓勵直 轄市及縣 ( 市 ) 政府推動轄內城市 ( 鄉、 地區 ) 色彩系統規劃研究,整理城市色 彩,並建立城市色彩 ( 鄉、地區 ) 系統據 以進行,以提升生活品質、空間、環境 之美感新意象,並促進整體觀光效益。
本研究是以石碇市區為實證施基地,在 石碇發展觀光的因素下,而產生「變臉 計畫」。根據上述色彩對環境的影響與 動機,藉由此契機,建立石碇色彩系統 標準與範例,運用設計理念,為石碇重 新定義、注入新意象。
004
三大項目 藝術介入空間計畫
子計畫 藝術介入空間計畫 生活美學體驗營 生活美學理念推廣計畫 生活美學主題展 生活美學理念叢書出版計畫 台灣生活美學運動 城市色彩 提昇地方視覺美感方案 美麗台灣推動計畫 文化與教育結合方案 國際級地標環境藝術創作計畫
005
範圍與對象 Range & Objects
色彩是人類在視覺上極容易辨識且被感 覺到的,色彩除了影響人的生理及心理 反應外,也具有傳達環境意象的功能。 由於建築材料的關係,早期環境色彩多 與自然環境有關,近年來人工材料的進 步,因此如何運用色彩營造環境魅力這 個議題,逐漸受到重視。
006
架構與流程 Framework & Process
石碇重點地區
石碇地區親子自行車道整體規劃
核心價值
核心意象的塑造(變臉計畫)
環境特質
Environment Characteristics
文明歷史
Civilization History
觀光人文
Tourism Culture
氣象氣候
Climate and Weather
生態物種
Ecological species
水岸空間
Waterfront space
色彩+水岸
案例研究
現況分析 河道測量 水深與流速 粒徑調查 步道現況 交通動線 使用空間 觀光資源 建材演變 地方意見整理 五個分區 5 districts
建 築 立 面
吊腳樓
水岸變臉計畫
石碇之心、老街
商圈廣場計畫
石崁路動線
印象提升計畫
東街、西街
人文景觀軸線
集順廟廣場
空間焦點
建物色彩現況+語意色彩空間
策略與方法
007
防災+景觀
水 岸 空 間
翻轉水岸 水岸動線改善 拋石工法
008
議題 Issuu
009
色彩系統 Color System
色彩構成的基本要素為色相、明度、彩度三者之間的排列組合,用立體方式來 表示色彩的全體組織,稱為「色立體」。在色彩的命名方式上,大致可分為 2 類 : 「傳統色名」與「系統色名」。
系統色名上,較著名的有 Munsell Color Order System(1905)、Ostwald Color System、日本色研表色、Natural Color System(1979)、CIE 表色系統。每個系 統均有其優缺點,本設計將其整理並選出一較適合城市色彩調查使用的系統進 行操作。
010
優點; Mumsell Color Order System,1995 1.Mumsell Color Order System 經 過 光 學 驗 美國此為在混色系統中較普遍被使用,其將 證為正確的表色體系,作為色彩管理用。 色彩的色相、名度、彩度按照視覺之等階狀 2. 日本把此體系指定為日本工業管理規格。 態,將色相分置於圓周,明暗變化則依照高 缺點; 低狀態從外心往外圍變化。 1. 純色的明度與彩度不統一,在配色的使用 上有困難。 優點 : 1. 可做為混色時的參考資料 Ostwald Color System,19202 德 國 2. 表色系具有對稱性的構成,選擇同色調的 顏色非常方便 Ostwald 的色彩系統基本是建立在紅、綠、 3. 各色相之純白以及白、黑含量得比率統一, 藍三原色的比例上,其理論重點有下列幾 對配色很有價值,尤其對畫家、設計加在配 項 :1. 黑 色 是 物 體 吸 收 方 所 有 的 光 之 現 象 色思考上有很有幫助 2. 白色事物體反射所有的光之現象 3. 純色 缺點; 1. 不同色相雖然符號相同,但明度、彩度多 事物體反射特定波長的光之現象。 少有些差異 2. 因為成三角形排列,明度階無法在同一水 平線上,不容易對比。 優點 : 1. 此一系統注重於等差感覺,加入人對於色 PCCS 表色系統 ( 實用配色體系 ), 彩的心理四原色 1964 年 日 本 PCCS 系 統 擷 取 了 Munsell 系 2. 以其表色系統開發出色相、色調尺度與色 統中以色彩的三屬性來展開色彩空間概念, 彩形象尺度系統 3. 大多應用於城市色彩規劃與環境色彩 與 Ostwald 系統中的無色彩到純色等距之概 缺點 : 念特長,加以合併調和。 1. 由於是以描述的方式為色彩名稱,相較於 光學表色系統色彩較少。 Natural Color System,1979 為瑞典色彩機構 (Scandinavia Colour Institue) 於 1979 年發 表。基於 Hering 的對立純色學中 3 組對立 色 ( 白 -- 黑、紅 -- 綠、黃 -- 藍 ) 之概念發 展而成。
優點 : 1. 作為塗料 ( 油漆、水泥漆 ...) 色彩得比對 2. 色差控制最為嚴謹 缺點 : 1. 由於色差控制嚴格,許多細微的色差人較 難區別。
優點 : 1. 高度機械化的測色方法,不具有色感覺得 CIE 表 色 系 統,1931 國 際 照 明 委 員 會 CIE 個人差別 是 屬 於 混 色 系 的 光 學 表 示 法, 以 Young 2. 多半應用於照明設計 Helmholtz 的三原色作為理論基礎,取得光 學實驗上的正確測定、紀錄與數字得表示 缺點 : 法。 1. 因其所使用的器具價格不菲,故並不普遍 使用。
011
PCCS 表色系統
PCCS 體系以色彩三要素為基礎,但它將明度和彩度合成「色調」(Tone),將 色彩以色相 (Hue) 和色調 (Tone) 的觀念來討論。
(1) 色相 (Hue);
人類色覺基礎的主要色相有紅、黃、綠、藍四種色相,又稱心理四原色。這四 種色相的相對方向確立出四種心理補色色彩,在上述的 8 個色相中,等距離的 插入 4 種色相,成為 12 種色相的劃分。再將這 12 種色相進一步分割,成為 24 個色相。在這 24 個色相中包含了色光三原色,泛黃的紅、綠、泛紫的藍和色料 三原色紅紫、黃、藍綠這些色相。
(2) 明度 (value):
白色與黑色之間的色彩感覺。PCCS 把明度最高的白設為 9.5,把明度最低的 黑設為 1.0。因為色標不能印刷 1.0,所以明度階段是 1.5—9.5。
012
(3) 彩度 (chrom):
純度基準是從實際得到的色料中,收集了在高純度色彩領域中鮮豔程度的差別, 給每個色相制定出不同的基準。PCCS 的彩度階段長短不一致。紅 (R) 彩度 10 為最長;藍綠色 (BG) 彩度值為最短。
(4) 色調 (Tone):
以 12 個色調的位置來表達色彩、形容色相;而無彩色則分為 5 種色調, 其有 彩色 12 色調為:
鮮豔色調 (Vivid)
明亮色調 (Bright)
強烈色調 (Strong)
深色調 (Deep)
淺色調 (Light)
鈍色調 (Dull)
暗色調 (Dark)
淡色調 (Pale)
淺灰色調 (Light grayish)
灰色調 (Grayish)
暗灰色調 (Dark grayish)
013
色彩意象空間
色彩除了需要使用表色系統來進行色彩調查作業,在規劃階段,必須還要考量 到人對於色彩感覺與偏好。
小林重順(1990)進一步以不同色相色調的色彩共 130 色及 23 組二極色 彩語義形容詞進行群眾對色彩認知語義調查,經因 素分析,找出以 cool( 冷 ) - warm( 暖 )、soft( 軟 ) - hard( 硬 ) 為主 要二維向度構成的色彩意象空間 (Color Image Scale)。色彩意象空間同時結合語義意象空間與色彩意象空間,因此在此 量表空間上可以很容易就得到具某種語義意象的色彩。
014
015
案例分析 Case Study
案例名稱 :金門縣城市色彩計畫
金門推動「台灣生活美學運動計畫」,借由漢民黃曆記載之天干地支、五行方 位,表色彩、季節、時辰等象徵,不僅是生活的依賴,亦形成共同文化的特質, 在民間宗教、禮俗活動中最為彰顯。當下「金門」本土色彩已融入各文化活動 中,呈現多樣面貌,建立金門色彩系統乃位在全球化之文化發展趨勢,正扮演 新的面貌與價值,這是歷年來金門難得建立一套示範操作計畫。
緣起
• 田園、海洋、陽光──地貌、土質、氣候、生態
• 聚落風情──隱含對生活美學的境界和表現
• 「金門城市色彩美學」資源再活化
目的
• 以歷史沿革、文學、故事探尋生活記憶,找尋色彩規劃及創意的概念
• 找尋傳統聚落色彩,結合生態環境場域之視覺元素,應用於公共空間、閒置 場域及休閒駐腳
• 地方產業環境及文化活動空間做為實施色彩美感再造的思考場域
目標
營造歷史人文、藝術,兼具休閒觀光之金門城市
1. 街道巷道文化敘事及色彩美感再造
2. 休憩、落腳色彩景觀造形座椅設置、規劃和創作
3. 生態觀賞,場域色彩美感裝置
4. 軍事場域閒置空間再造美學和應用
016
017
018
基地 Site
019
基地印象 Site Impression
早期石碇以大菁、茶葉交易成為北臺灣的染業、茶業重鎮,西街上當時建造的 石頭屋、集順廟、老樹都見證了這段興盛時光。之後煤礦業盛極一時,為了解 決大批外來人口但腹地狹小的問題,便在東街發展出吊腳樓特殊的建築形式, 經濟重心也從西街往東街移動。串聯深坑與淡水的淡蘭古道也一直扮演著石碇 繁榮重要的角色。
020
溪水邊城吊腳樓
「水」在石碇扮演了重要的腳色,居民不僅從山溪取水飲用、灌溉、消防,還 提供了對外的運輸,提供大菁、茶葉等貨運便利而快速的交通方式。清朝時販 夫走卒主要穿著還是藍布衫,石碇的溪邊便堆滿了木桶,一匹匹布料染藍了石 碇溪,也染出了石碇的繁榮時光,這裡的吊腳樓延著長長的溪谷而建,道路串 連起吊腳樓,由空中俯瞰,溪谷、吊腳樓、道路一圈圈向外擴散,彷彿山中的 一道指紋。
021
基地資訊
022
(1) 大小山豬石 石碇西街的橋墩有相當特別的兩塊石頭,外型向似“山豬”又 因為大小兩塊石頭靠集在一起所以又稱作大小山豬石,是相當的特別 天然地理景觀,另外在景觀中的高架橋墩可別小看它,它可是全東南 亞最高的橋墩,北宜高速公路橋墩,到石碇可別錯過這邊的大小山豬 石喔。
(2) 東街溪中巨石 橋下有從前沒有橋的時候所渡河留下的巨石也是相當難得的景 象,假日休閒時間的話,可以來這邊體驗一下這邊的美景喔。
(3) 百年石頭屋 在石碇東街的街道裡有著近百年歷史的老屋,相當具有早期的石 碇特色,裡面有相當多的石器以及古老的製藥器材,讓您可以體驗一 下從前人生活在其中的感覺。石頭厝約民國前六年建造左邊兩邊,右 邊(廚房)則是數年後再建造完成。
(4) 吊腳樓 來到東街第一個映入眼簾的是這裡最特別的建築,過去在山區, 人們為了把房屋建築在理想的地方,有時不得不將建築的一部份懸空 撐起,所以石碇東街靠溪側的房子都用柱子支撐起來,由日據時代保 留至今,成為別具特色的建築。這裡特殊的吊腳樓建築形式,是居民 為解決腹地狹小所發展出來的。
(5) 遠光打鐵店 位於石碇區的遠光打鐵店,是台灣僅存的傳統打鐵店,從事打鐵行業 已有三十五年的老闆葉德茂表示,此店自祖父開始經營至今,具有一百多 年的歷史。 遠光打鐵店遠近馳名,有不少媒體及許多名人前來,採訪參觀,像現 任總 統陳水扁、前台北縣長蘇貞昌等,皆曾到此參訪,而老闆對自己的 作品所展現的自信,亦是此店遠近馳名的原因。
023
(6) 集順廟 集順廟創建於 1838 年,奉祀保儀尊王。相傳祭拜保儀大夫與保儀尊王可以保祐開墾山坡地順利 平安,而保儀大夫與保儀尊王為唐朝安史之亂時,死守睢陽城的張巡、許遠。二人死後被尊奉為神, 後來皇帝封張巡為保儀大夫,許遠為保儀尊王。 唐末黃巢之亂,有高、張、林三姓因為獲得保儀尊王保祐而得以平安遷往福建躲避災禍,到了清 代中葉又隨移民來台,並依賴保儀尊王保祐而得以開墾順利,成為三姓的保護神,此後神威顯赫聲名 遠播。廟內除主神保儀大夫外,在旁陪祀有「孚佑帝君」呂洞賓,而孚佑帝君最常被煤礦業者視為保 祐他們的神祇。
(7) 不見天街 在石碇東街的街道裡因為房屋距離很近,且為了充分利用空間,因此街道的上方均為建 築物所覆蓋,而成為名符其實的「不見天街」。街內曾是本區有名的菜街,而今僅有幾攤菜販 和以賣豆腐出名的老店,每到假日到此來參觀的人潮可是不少。
024
產業發展
1. 大菁 現在石碇國小下去那一條,當時很多人都在做染布用的 大青生意…」 (1) 石碇鄉最早之經濟作物 (2) 同治末年歸於全廢 (3) 一次大戰因染料爆漲,栽種者及面積激增,但僅一 時榮景 (4) 現石碇山區鞍部皆可見大菁 (5) 相傳坑內、十三股等地有藍泥製作之遺址
萃取藍靛 建藍染液
採割大菁
生葉浸水 溶出色素
撈出腐葉
濾渣
藍泥加水 稀釋
倒入木灰 鹼水
倒入木灰 鹼水
加入蜂蜜 、米酒
染色原理
染色原理 : 靛藍 製作過程 : 構圖製作
溶解還原
染色
清水濕潤
每天攪拌, 使其發酵
氧化發酵
靛藍
氧化
清洗
染色
染布工藝
A: 夾染、紮染、絞染 B: 縫染 C: 蠟染 D: 糊染 ( 型染 )
025
加入石灰水,攪拌 始藍靛和石灰結合
2. 煤礦 台灣北部煤田,分布於新竹縣大安溪至台北縣東海岸延長約百里之地區內,本 區煤礦則產自此一區域。北部煤田屬於第三紀層,煤礦大體分為三系統,及上部夾 煤層「五堵煤層」、中部夾煤層「四腳亭煤系」、下部夾層煤系,而以中、下夾煤 層為主。此二系煤層各陰地區不同,其厚薄亦迥異。煤層因連綿東西之大斷層與摺 層,「露頭線」隨處可。 根據石碇鄉志紀載,本鄉煤礦屬於石底煤礦,此礦區東西長十五公里,南北寬 四公里半,包括乎溪鄉及石碇鄉,共約六七 ‧ 五平方公里。其地理形勢,以基隆、 文山兩區接壤界之大湖格分水嶺為中心言之,恰佔有東西兩流域。東部流域屬於基 隆河本流上游地區,流長久公里;西部流域屬於新店溪支流景美溪上游,即大溪乾 溪上游地域,流長五公里。礦區內群山重疊,溪流湍急,可耕土地甚少。依據經濟 部礦務局資料顯示,石碇鄉礦區包含二坑、修紀煤礦、原允坑煤礦雄獅煤礦、順興 煤礦、裕盛煤礦、鴻成煤礦等。 日據時期,石碇鄉境內的石碇村與中民村,由當時的藤田組與礦業鉅子顏雲年 合資開發,組成「臺北炭礦株式會社」,中民村也因礦業的發展,經濟的活動型態 由「農業」轉變成為「礦業」。石碇鄉境內因煤礦的發展,大量外來人口移入,造 成了石碇村與中民村日漸繁榮。另外在石碇村,礦工大多開始在石碇的東街搭起簡 陋的房子,東街開始有為滿足礦工生活而開張的店家如查某間、戲院等,帶動了石 碇的商業,漸漸東街形成完整的街道形式,而其他礦坑周圍也相繼出現了一些聚落。 在過去石碇運煤方式如下 : (1) 日治時期 1917: 設置軍用輕便軌道,又名軌道,車名為抬車,隨著產業發展而延 長,過去運查與煤的私設便道有二 : A. 台北南門新店間,長 6.1 里 B. 景尾石碇間,長 1.6 里 (2) 平溪鐵路及萬新鐵路 (3) 菁景公路
026
3. 茶葉 茶葉繼染布業之後成為石碇主要的產業。當時石碇的狗寮仔埔,曾有英 國人來此設立商行,專事收購石碇所產的茶葉。由於收購的價格對當時的人 來說是蠻高的,於是導致了石碇居民的紛紛改種茶葉,加上石碇地區之氣候 正適宜茶葉的生長,故使得石碇地區與文山地區並列為臺灣東北丘陵之重要 茶葉產地。此時的石碇東西街,正位於「淡蘭古道」的交通樞紐位置上,其 由於佔據著水路交通之重心,逞交通之便,很快地便發展成為茶葉的主要集 散之地。
事實上,石碇西街的持續繁榮即主要得力於茶葉的交易。當時茶葉 的交 易多集中於集順廟廟埕進行,不僅繁榮了石碇西街的街景,同時也帶動了西 街對岸東街的發 展 。 日據大正五、六年間〈1916、1917 〉,石碇茶葉盛況臻於頂峰,石碇與 汐止及竹東同被列為當時臺灣的三大茶市 。 當時的石碇茶市仍位於今日石碇 西街石碇國小前的廣場之中,山中茶農將茶葉 一擔擔地挑來此地出售,而各 地的茶販亦湧來採購,廣場上人群磨肩擦踵,常擠得水泄不通,因此較晚到 校的學童甚至進不了學校 。 現今的石碇,依然是文山包種茶得主要產地。除此之外,每年亦都固定 舉行文山椪風茶的比賽。這種百年前即曾遠銷歐洲,並被歐洲人美稱為「東 方美人茶」的椪風茶,具有成熟的蜜香與軟甜的滋味,正是石碇目前亟欲推 廣而享譽全省的農作物,值得大家到石碇來一嚐究竟。
027
028
調查 Survey
029
調查方法 Survey Methodology 建物色彩 測色機現場測色與照片拍攝 () 建築物色彩 : 利用測色機測量,分別針對每棟建築物的基調色、強調色逐步測量 與紀錄。 (2) 自然色彩 : 單眼相機搭配色彩護照拍攝溪石與山景並存成 raw 檔。
色彩系統轉換 (1) 建築物色彩 : 將紀錄的 RGB 色票轉換 PCCS 色票。 (2) 自 然 色 彩 : 拍 攝 的 RAW 檔 以 Lightroom 軟 體 校 正 影 像, 在 使 用 繪 圖 軟 體 Photoshop 將照片轉換成色塊的點陣圖檔,並記錄 RGB 值的範圍, 並且轉換成 PCCS 色票。
色彩分析 將色票依照色系加以分類並標示建物色彩
030
問卷收集
研究工具製作及問卷調查
本研究選用小林重順色彩意象表的 30 組語意形容詞作為問卷。將石碇市區分為 石碇東街、石碇老街、石崁路與碇格路一段,針對該地區未來的期待進行勾選。
35
石碇東街 30
25
20
15
10
5
明朗
青春
鄉土
低俗
人工
隨性
冷冽
無趣
灰暗
古老
樸素
舒適
有特色
有魅力
精緻
明朗
青春
鄉土
低俗
人工
隨性
冷冽
無趣
灰暗
古老
樸素
舒適
有特色
有魅力
青春
鄉土
低俗
人工
隨性
冷冽
無趣
灰暗
古老
樸素
舒適
有特色
有魅力
精緻 清楚 藝術 都市 理智 沉悶 單調 普通 粗糙 複雜 平凡 拘束 華麗 夢幻 愉快 豐富 溫暖 整齊 優雅 自然
031
明朗
精緻
清楚
整齊
溫暖
豐富
愉快
夢幻
華麗
拘束
平凡
複雜
粗糙
普通
單調
沉悶
理智
都市
藝術
清楚 藝術 都市 理智 沉悶 單調 普通 粗糙 複雜 平凡 拘束 華麗 夢幻 愉快 豐富 溫暖 整齊
優雅 自然
0
優雅
0
自然 0
30
石碇西街 25
20
15
10
5
30
石崁路、碇格路一段 25
20
15
10
5
環境色彩現況調查 Environmental colors prevalence survey
石崁路
石碇大樓
032
石崁路
石碇環保局
石碇區公所
033
石碇之心、老街
王氏豆腐
034
石碇之心、老街
035
吊腳樓
036
吊腳樓
037
集順廟廣場、西街
038
集順廟廣場、西街
039
碇格路一段
040
集順廟廣場、西街
041
色彩意像空間問卷調查 Color Image Space Survey
石碇東街
有魅力 有特色 藝術
石碇西街
有特色 樸素的 自然
石崁路 碇格路一段
有特色 整齊 愉快
042
藉由色彩意象語意調查結果,得到受測者對於石碇市區整體未 來空間定位頗為一致,其中 " 有特色 " 的意象則是三個地區 所共同期待的。
043
044
策略 Tactics
045
機能定位
046
找出主要色相、色調, 利用彩度明度的改變, 將色彩調整到未來空 間定位。
找 出 主 要 色 相、 色 調 以 外 的 色 彩, 利 用 彩 度 明 度 的 改 變, 將 色 彩調整到未來空間定 位。
利用配 色 達 到 未 來 的 空間定位。
047
048
分析 Analysis
049
吊腳樓 色彩調查樣本 23 棟建築的基調色,色相主要集中在 ro( 泛紅的橙 ) 及 pB( 泛紫的藍 ),以 高明度及低彩度為主。
yO
Y
rY
gY
YG
O
yG
rO
G
yR
bG
R
BG
pR
BG
RP
gB rP
B P
bP
B
pB
V
p ltg sf
石碇之心、老街 色彩調查樣本 15 棟建築的基調色,色相主要集中在 yR( 泛黃的紅 ) 及 O( 橙 ),以中高明度 (4 及低彩度為主。
yO
rY
Y
gY
YG
O
yG
rO
G
yR
bG
R
BG
pR
BG
RP
gB rP
B P
l g d b p
050
bP
V
pB
B
集順廟廣場、西街 色彩調查樣本 35 棟建築的基調色,色相主要集中在 ro( 泛紅的橙 ) 及 Y( 黃 ),以高明度 及低彩度為主。 Y
rY
yO
gY
YG
O
yG
rO
G
yR
bG
R
BG
pR
BG
RP
gB rP
B P
bP
pB
V
B
p ltg g dk sf d dkg
石崁路 色彩調查樣本 27 棟建築的基調色,色相主要集中在 ro( 泛紅的橙 ) 及 yR( 泛黃的紅 ),以 高明度及低彩度為主。
yO
rY
Y
gY
YG
O
yG
rO
G
yR
bG
R
BG
pR
BG
RP
gB rP
B P
p ltg d sf g dp dk s
051
bP
V
pB
B
碇格路一段 色彩調查樣本 23 棟建築的基調色,色相主要集中在 ry( 泛紅的橙 ) 及 pB( 泛紫的藍 ),以 高明度 (6~9) 及低彩度 (1s~2s) 為主。
yO
rY
Y
gY
YG
O
yG
rO
G
yR
bG BG
R pR
BG
RP
gB rP
B P
p ltg d g dp dk
052
bP
V
pB
B
小結 依據調查結果顯示,石碇市區主要集中在 R( 紅 )~Y( 黃 ),且分布在〝中低明度〞及〝低 彩度〞為主。
石崁路
rO yR
O
yO
rY
Y
gY
YG
yG G bG
R pR RP
BG
rP
P
bP
V
pB
B
B
BG gB
O
O rO yR R pR RP rP
yO
P
rY
bP
Y
V
gY
pB
YG
B
yG G bG BG BG gB B
石碇 老街
石碇 西街
rO yR R pR RP rP
yO
P
rY
bP
Y
V
gY
pB
YG
B
yG G bG BG BG gB B
石碇 東街
O
yO
rY
Y
gY
YG
yG
rO
G
yR
bG
R
BG
pR
BG
RP
gB rP
碇格路一段
053
P
bP
V
pB
B
B
054
設計 Design
055
吊腳樓 - 藝術 現況
單色法
多色法
配色法
056
老街 - 有魅力 現況
單色法
多色法
配色法
057
石碇之心 - 有特色 現況
單色法
多色法
配色法
058
石崁路 - 整齊 現況
單色法
多色法
配色法
059
碇格路 - 樸素 現況
單色法
多色法
配色法
060
061
062
063
064
065
066
067
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