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rtfolio 2011

Page 1

: ne mi of ce ie 吳 心悅

作品集 2011



吳 心悅

作品集 2011



吳 心悅

Raye Wu

實踐大學工業產品設計學系 畢業 國立鳳山高中 畢 PHONE: +886-956-973315 MAIL: e19870919@hotmail.com

Experience 2008 實踐大學工業產品設計學系 班級代表 2009 “翻”工設體驗營 籌劃幹部 實踐大學工業產品設計學系 系學會幹部 東海醫院設計工作室 實習生 2010 前端設計公司 實習生 2011 “PARTS”實踐工設新一代設計展 展場籌畫

Awards & Exhibition 2008 愛盲視障生活用品設計競賽 銀獎 “來”實踐工設 新一代設計展 參展 都市酵母-陽台計畫 參展 2009 都市酵母-黃色椅子計畫 參展 2010 “平行宇宙”實踐工設 新一代設計展 參展 2011 工藝所「工藝新趣」新工藝人才入籍活動 參與 2011年新一代設計競賽-工藝設計類 入圍 2011年新一代設計競賽-展場設計類 佳作 第三屆蕭壟設計新人獎 入圍 天下雜誌《酷設計100 III》作品選錄報導 “生產工藝”日本大阪校外邀展 參展 世界設計大會 實踐工設校外展 參展



對我而言,與人的相互關係,比設計本身更重要。 生活就是我的靈感來源, 而透過設計的過程, 學習傾聽、溝通修正,和培養設計人的責任感, 為獲得更多思考及微笑,用設計為美好的生命喝采。


RADICAL 部首 清潔用具設計 塑料,複合材質 320*300*1000 mm

自中文部首組成結構的概念─ 以同部首文字的共有語彙作發想延伸, 設想清潔工具共有及替換的組合型態。



Concept 在西方語系中常見字首字尾的詞彙變化, 而中文字則以「部首」架構的變化代表著不同的意涵, 同一部首的文字具有相關的涵義或型態; 以同部首文字的共有語彙作發想延伸, 思考相似物件可被共有或替換的可能。

Re Pro Extra Con - tion ment - able

一 人廴彳 心戈手木 气水火石示 竹糸艸 言車足辵金

文具用品

園藝用具

修繕工具

照明燈具

清潔用具

廚具餐具

從同一構成元素的相異物件做發想, 設想將掃除工具系統化操作, 思考部分元素的替換及更便利的使用方式。


=

+

透過共用握桿輕鬆更換不同用途的接頭,思考掃除工具的部分共有及替換便利性; 利用塑料彈性卡榫方便更換,可依使用需求選擇適當器具進行清潔, 縮小擺放空間及重視不同機能的使用舒適度。

近一步觀察人使用清掃用具的操作習慣,及市面上的掃具樣式統計歸納。 發現掃把具有特定的使用角度,以方便握持時貼平地面清掃; 但遇到牆角及櫥櫃底下時,大多還是會產生清潔死角, 因此考慮將掃具在使用方式及造型變化,發展出不同的功能形態,有效達到清潔目的。

45 70


Form Development 最一開始針對清掃死角,做造型轉換的考量。 試採用兩段式卡榫,輕鬆轉換直立握持清潔或與地面平行做低矮處清潔, 刷毛部份以45度斜角設計,方便貼近狹窄空間及角落等,讓使用上更加得心應手 。

考慮用轉軸及卡榫機構,可依場域變化做不同角度的機能轉換

運用塑料彈性作卡榫接合握桿,並設法降低摩擦碰撞。 45度斜角刷毛設計方便角落的清掃


最後考量卡榫方式易損壞難以控制, 僅保留刷毛、握桿及使用動作的操作角度探討, 回歸以單純掃具的形式做不同的造型發展, 及發展不同用途需求的刷毛形式; 站在人性化角度,設計重點強調舒適順手。


Details Configuration 經多次試驗操作及相關人因數據查考, 以掃把及除塵拖把的握持舒適度、便利性作主要訴求, 針對角落、狹小空間的清理方式、及刷毛與地面的貼合等做使用角度的修正, 強調握感與手腕操作的流暢度, 並將掃具的外觀型態及刷毛材質納入設計考量。

45

改善長型除塵拖把難以深入狹窄縫隙缺點, 外型設計向外延展45度斜角,

並增高厚度將除塵範圍延伸到側邊,

運用增加的厚度可直立拖把完成清潔。

45

45 70 角落的清掃往往艱鉅且易忽略,

比往常多出45度斜角的刷毛設計, 讓清理角落灰塵不再是難事

45

70

分析市面上掃具的傾斜角度,

考慮握持舒適度,將刷毛和握桿夾以70度角, 有助於貼近地面、減少手部負擔, 讓操作上更加順暢。


10

10

據人因統計,桿件與握把最佳傾斜角度為10度, 些微的傾斜角度能減少手腕扭轉壓力, 向後傾斜的握把能將上臂力延伸到掃具,減少施力。


微傾握把─考量使用姿勢,使施力握持更輕鬆 45度角掃把─前端45度斜角刷毛設計,方便掃除角落灰塵 橡膠刷毛掃把─利用橡膠產生靜電效果,有效集中清理寵物毛髮 除塵拖把─增加厚度延伸除塵範圍,以側邊厚度完成低處狹縫清理 依場域用途選擇適當組件,達到共有部首的概念訴求。




Radical 以”部首”作為系統化清潔用具的概念, 共用桿件以塑料卡榫接合,簡易更換各式接頭, 重視舒適順手的使用經驗,期許日常掃灑工作更加輕鬆省事。


Oggetto 物非物 花器設計 陶瓷,皮革,金屬釦件 80*80*200 mm ,100*100*280 mm 經歷時間推移而變化的花器,帶出自然美感與生命力, 提醒我們生命中稍縱即逝的美好事物。



Concept Oggetto,義大利文,指情境下與人密切相關的「物」。 ─《設計良品》 以《設計良品》書中對物的談論為楔, 我開始探討生活中被經常使用的物、與人切身相關的物、傳遞訊息的物...... 特別是看似不經意卻是精心挑選的,最容易被忽略日常器皿, 試著了解他們的用途,及他們跟人跟環境間存在什麼樣的關係。 對我來說,物不只是一個徒具功能的物件, 更是能從中思考其意義、文化意涵、環境與人之間關係的存在。

設計 Oggetto 良品

情境下與人密切相關的物

空想設計

功能性

實驗性 手感

融合

空間

構築

劇場型具象化

內涵

融合自然

民族特性 配戴性

材質特性

流動感

人.物之間的關係

文化

傳承

心理狀態 生活習慣

存在感

溝通

從書中搜尋相關概念作為發展的關鍵字根, 從發揚物本身的存在價值及其獨特個性發想,

律動

觸覺 DIY

Oggetto 質感

思考何為Oggetto的物件。

工藝


Oggetto

Environment

設想Oggetto在於生活中該有的感覺? 除了忠實扮演實用功能的角色,與週遭環境和諧而不唐突, 是不是還能保有其物本身獨特的性格及質感,而不淪為被忽略的配角? 從oggetto與人、空間、甚至是在時間軸上的協調性,探索彼此之間的新關係

人及使用物間的相互關係

Oggetto 環境

時間

環境與物之間的鏈結

以「器皿」觀點,探討生活中被棄捨或歷經時間而變化之物, 重新思考其存在的本質及變異的美感。 從空間中常被忽略的花器發想,想像在常態之外的各種可能變化, 嘗試以不同材質型態去定義它的形象及獨特性格, 轉化作為“具有生命感”的花器; 用花器及花材做為傳達情感的媒介物,串聯人與空間, 使花器與空間、觀者對應出新的連結。

思考各種材質的配搭與其可能性


Sketch Development 以”具有生命感的花器”為前提, 觀察到皮革兼具型塑優點及色澤會隨時間變化的特色, 因此,嘗試用裁切剩餘的皮料,以縫製手法重新塑造為花器; 使花器不只是裝承花的陪襯,也能具有自己獨特的美感及存在價值。 以生命力承載生命,不只花會改變樣貌,花器亦隨著時間的推進而變化, 透過花與花器、空間相互影響,對話,渲染出另一種氛圍體驗。

Phase 1

選定皮革縫製呈現的手法


Phase 2

考慮各種可能型塑的呈現型態

Final Detail Sketch 為保留皮革最自然的紋路表現, 在瓶身的曲度變化和皮革的延展程度做多次的試驗, 以獲得最佳的服貼效果及呈現型態。 用較厚實的皮革手工塑型縫製, 並以標籤及釦件增加細節, 強化視覺與觸覺的全新體感關係。





Oggetto 以皮料塑造出持續變化的花器,融入空間帶出自然的美和生命力, 使人感受時光的洗禮,觸及生命留下的痕跡, 透過物品的呼吸感受到生命中美好的意境與詩意。


Triskelon 立竹 家具設計 桂竹,皮繩 420*420*420 mm

以設計關注工藝,傳承傳統技藝的真誠感動, 激盪出新的樣貌、新的故事。



Concept 靈感源自對傳統台灣文化工藝的關注; 台灣是一個盛產竹的地方,竹工藝發展多元且豐富, 但隨經濟型態的轉變,傳統技藝瀕臨失傳... 期望將設計思維注入傳統竹工藝產業, 將被視為”廉價”的竹家具晉升為”價廉”之設計家具(less-price → priceless), 使竹管家具的價值更加提升,保留台灣工藝的文化價值。

傳統竹包管家具製作流程

竹包管技術應用 竹材本身具有取材便利、環保的優點, 包管家具主要架構是以不同粗細的竹管材, 利用鑿削、鑽洞、鑽孔、烘烤、彎曲等技巧,配合榫接技術製作組合而成。 技術精巧,且製作流程及成品十分環保; 能在最低耗材下,製作出堅固實用且質樸可親的作品。

在實際了解研究傳統竹包管家具的製程技術後, 從原有竹包管技法及竹材本身的特性發想, 思考用不同的設計方式傳承包管技術的精神, 以保留逐漸消逝的竹包管工藝,轉化作為新樣貌呈現。


以包管家具製作技術的變化,嘗試加入竹雕、竹編等各種不同之竹藝技術, 思考傳統包管家具的轉變;以設計觀點思考傳統技藝的精神及價值, 作為對環境真成及友好的綠設計。 概念著重於減少繁複製作工法,以真正減少製程中的資源消耗; 並捨去傳統竹凳支撐架構,發展出新的支撐型態。

集成竹

竹雕 型態修飾 包管特色

鑿削 鑽洞

榫接

烘烤

彎曲 鑽孔

板材運用

樣貌型態的改變

結構補強

收邊處理 裝飾

編織固定 增加強度 形成結構 竹編

材質實驗試作&概念草模

經過反覆測試修正後,將原本做為椅腳的竹管切削彎折,往椅面方向延伸, 打入竹釘固定後,即透過竹材本身強度成為坐面支撐結構。 製程上減少工作時序,顛覆傳統竹凳較為繁複的架構; 強調竹製家具環保特性、樸質形象及呈現其特殊材質美感。


思考不同材質配搭, 以竹管延展切削為發想方向

竹管剖面極限及可行性評估試驗

及其他可能的型態呈現

各元件間的關連結合方式考慮

製作技術及竹材耐重強度測試

發展不同以往的結構型態

坐面結構及 坐面形狀比例及乘坐舒適度試驗

編織方式設定


考量乘坐舒適度及承重耐力, 考慮結合集成板材或編織坐面等方式, 增加舒適坐感。

各階段思考修正方向 & 過程試驗模型

留意竹材細節修飾處理方式


切削&烘烤彎折

“立竹”之製作流程

切鑿&膠合

榫接卡合

烘烤彎折


40

371 40

120

40

40

420 420

30 150 (單位:mm)

竹籐編織

打入竹釘固定



捨棄傳統竹凳架構, 將椅腳竹管切削、延伸彎折成坐面, 以竹釘卡榫固定結構,下圍部份支持整個型態架構…, 每一部份皆為構成座椅不可或缺的元素,兼具支撐強度及環保特性。 運用竹材本身受力強度構成支撐結構,減少製作手續及時間, 重新定義竹座椅的型態架構,也保留最純粹的技藝精神。



以編織方式增加乘坐舒適度, 用打包帶、及薄竹片編織圖樣, 周圍以皮繩作細部修飾邊緣, 利用皮革摩擦力防止滑動, 且營造不同視覺效果及質感呈現。



Triskelon 採用傳統工藝素材技術,融入現代生活設計, 選用環保材料、減低製作工時程序..., 多一點用心思考只為保存最真誠樸實的文化記憶。


GUIDE 引 生活用品設計 塑料,強力磁鐵,電線 45*27*145 mm 讓設計更貼近使用者,也學習用設計影響生活。



Concept 在電器用品充斥的生活中,延長線是不可或缺的存在。 而把插頭置入插孔中,明眼人輕而易舉的動作, 對於使用觸覺來感知環境的視障者來說, 卻需要花費一些時間來摸索對位, 但直接觸摸插孔的動作卻具有觸電的危險,令人擔憂。

從導盲磚為發想, 運用視障朋友對週遭變化的高度敏感感知, 在延長線上做凸起變化作為導引至插孔的定位, 使視障朋友能利用他們觸覺的敏銳度, 輕鬆又安全的使用延長線。

Form Development 起先是以插座為發展方向, 利用插座外側向插孔處傾斜引導, 周圍些微突起為提示作用。 但考慮插座拔插的使用頻率及操作習慣, 改以機動性較高的延長線發展。

考慮以矽膠包覆延長線外殼輔助動作, 但需兩手操作,方便度不足。


最後回歸以最簡潔的方式在表面做突起的導軌, 讓單手也能方便操作。

一般延長線需花些時間找插孔位置

透過表面細微的起伏, 讓人自然的順著移動即可找到插孔位置, 點字般的凸點方便輔助定位。


Details Configuration 4

D

4

3

3

1

2

C

D

D

2

B

1

C

C

A D

B

4 1

C D

2

3

3

A

繪製

文件名

吳心悅

4

A

外殼上蓋

修正日期

4

3

2

1

C

2

D

A

1

C

A

文件名

B

繪製

吳心悅

蓋 外殼下

修正日期

1

2

3

A

4

145

R3

16 46

1

27

10

40

( 單位:mm )



延長線外殼以橡皮烤漆增加摩擦力,減少滑動; 底部附有強力磁鐵吸附使用。 使用時以凸點輔助插孔定位, 而插孔周圍些微內傾凹陷細節方便插入。 以不同顏色輔助弱視的使用者更方便辨別位置。




Guide 運用延長線表面凸起變化作導引, 使視障朋友能更自在又安全的體驗生活。


SOUND BAR 2.0 音響設計 塑料,不銹鋼,木頭 90*500*220 mm

以簡潔的型態,直覺式操作的音響設備, 回歸享受音樂的原點,聆聽最純粹的好聲音。



Concept 悠揚的音樂,為空間渲染上不同的氛圍,反應不同的心情, 但在狹小的空間限制之下,營造理想的相對音響定位總令人費神, 喇叭無法正確擺位,只會淪為擺設,浪費音效跟環繞感。 概念為改善傳統音響需要多個衛星音箱,佔用多處空間、重視擺位的特性, 使用同側音箱替代掉多個音箱,減少量體體積及避免喇叭擺位產生的誤差。 將繁複的音響配置化繁為簡,讓狹小空間限制之下的人們可以隨時輕鬆、自在地享受音樂。

為改善一般床頭音響指向式音源限制, 設定採用錄音室鑑聽喇叭「EmbracingSound」技術, 讓發聲單體不必刻意擺位包圍聆聽者,只需在同一側水平方向設置, 應映人在環境中的不同聆聽位置,也能一樣發出具有臨場感受。

傳統音箱須對應不同方向做出擺位設定

EmbracingSound技術,能將喇叭同側並排陳列

為呼應化繁為簡、更簡單的音樂播放體驗, 造型設計上則以更簡約精巧的型態呈現做發展方向, 思考從純粹型態、美感到產品功能/機構/人因介面的相互關係, 在基本型態下探討產品細節的呈現方式。


Form Development

從量體的切削、分割型態,針對產品細節的表現做探究。 透過縷空框架形成音箱懸空的視覺效果,並透過不同視角呈現不同的樣貌。

以一體成型式的橫向音響做設定, 以求更乾淨簡潔的型態,再針對細節部份做進一步設定。


Details Configuration

input

控制面板

輸入輸出端

藍芽

iphone/ipod

USB

iphone/ipod

音源線

cellphone

TV


模型試作─ 供近一步比例調整、細節修正


以簡潔切削的造型、輕薄化設計, 減低音響本體的厚重體積,呈現大方俐落感, 且在極簡的外觀上適度增添細節, 並透過金屬框架形成音箱懸空的輕量化視覺張力。






Sound Bar 2.0 擺脫狹小空間限制,及惱人的喇叭佈線問題, 以簡潔大方的橫向音響,融入空間, 帶來舒適愉悅的聆聽體驗。



每次的設計思考都承載了詮釋的觀點, 每次的作品都反映當下面對設計的態度, 在自我實現中成長茁壯, 與自我對話、與更多生命連結, 每件作品都是部分的自己。


ON THE ROAD 海報視覺設計 手繪,Illustrator 420*297 mm


ME


TOY DREAM 精細素描 鉛筆,半開素描紙*9 2280*1620 mm



A Piece of Mine 繪畫創作 複合媒材 393*546 mm



Thanks & Best Regards_

Design Portfolio 2011 吳心悅 Raye Wu PHONE: +886-956-973315 MAIL: e19870919@hotmail.com



fe li r fo n ig es 吳 心悅

作品集 2011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