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en Tzu, Huang / 黃芊慈 Architecture Portfolio / 建築作品集 2015-2020
1
2
目錄
/ Contents
5
6-13
簡介
/ About me
半伴日誌
2020
老頑童傳家寶博物館
2019
聯溪
2018
辦公大樓暨水科學博物館
2017
咖啡廳暨鐵馬驛站
2016
/ Live together 14-19
/ Antiquities Museum
20-23
24-27
/ Connect with residents
/ Compound office building
28-31
/ Cafe & bike shop
3
4
簡介 / About me
2013-2015 慧燈高中 2015 中華大學建築系 2017 新北市社區規劃師 - 創意發想競圖 2018 台北智慧生態社區競圖 2018 創意狂想巢向未來競圖 佳作 黃芊慈
Chien Tzu, Huang
2018 海峽兩岸青年學子光明之城建築文化體驗營 銅獎 2018 寬泉聯合建築師事務所實習 2019 大晴國際室內裝修設計實習
1997
SKILLS
Yilan ,Taiwan
AutoCAD
+886-983-571-433 paula072020@gmail.com
2D
Sketchup Adobe Photoshop Adobe Illustrator Adobe InDesign Lumion render Power Director Revit Autodesk 3ds Max Rhino
5
半伴日誌
/ Live together 基地 : 寶山 , 新竹 , 台灣 Location : Baoshan, Hsinchu, Taiwan
城市化,家庭型態轉變,單人家戶逐漸上升,單人家戶可以滿足原有家庭的功能嗎 ? 未來的家可以如何被想像 ? 選擇竹科青年工程師為探討對象,實驗對於獨居者生活的模式、獨居者與社區間兩者平衡的模式。 Urbanization, changes in family patterns, single-person households are gradually rising, can single-person households meet the functions of the original family? How can a future home be imagined?
6
7
8
Program Resturant Resturant
Laundry Laundry
= Family
+
+
Alone Alone
Family
+....
Commerce…
become
Sleep
Laundry
Living room
Parking
Kitchen
Base
PLACE
自己
ROOM
HOME
與竹科人
FAMILY
與社區
對於脫離家庭型態的青年獨居者,比起家庭,他們更經常依附外界生活,像吃外食,自助洗衣店等,外 界的活動範圍成了家的延伸。利用此特點,將獨居者的房間只保留個人需求空間,其餘機能翻轉至家外, 透過“共”的空間滿足獨居者的生活,外界也成為家延伸的一部分,創造與大家一起共同生活的機會。
9
Concept
Community as forest Development
/ 生活帶
/ 書閣塔
/ 森林の階梯廣場
/ 居住帶
/ 商業帶
10
依森林間有不同屬性的生態關係,將設計分成不同帶狀特性 空間體驗,在創造森林樹冠交疊後產生渺小、巨大、陰暗、 明亮的空間感,人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場所進行活動,在不 同帶狀空間以不同的模式共同生活著。
Residential Patterns
PLACE
ROOM
HOME
私人空間 傢俱
住宅單元
大公共空間
/ PLACE
front
back
/ ROOM
個人模式
小團體模式
大團體模式
11
Model
Overall Design Model
Elevation / South
12
/ East
Detail Model View of Residential
Detail Model View of Room
Detail Model View of Library
Detail Model View of Stepped Square
/ North
/ West
13
老頑童傳家寶博物館 / Antiquities Museum
舊建築改建
基地 : 新埔 , 新竹 , 台灣 Location : Xinpu, Hsinchu, Taiwan
新埔的地理環境,帶來流動性的感受,將它帶入老玩童,希望能解開原有建物的封閉感,提升參觀品質。 賦予博物館新機能,創造表演空間,利用老玩童文物表演客家大戲,體現客家聚落生活,讓古物發揮其 價值,另外將博物館與地方特色產物結合,將地方的價值化為利益,創造地方創生空間,重燃地方元氣。 The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of Xinpu brings a feeling of mobility. I hope to bring mobility into the building, with the purpose of unlocking the closedness of the original building and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the visit.
14
Model
Overall Design Model
15
Concept
Program
B1-2F 利用地景,牆體由堤防延伸至建物內,創造出具有引 導性的線性空間,同時也圍塑出戶外、半戶外空間。
透過牆面引導,人會在水平與垂直向度空間 遊走,增加動線上的流動性。
利用天花板與地板的起伏,創造 3 度空間的流動感。
Section / AA'
16
機能空間 / 展示空間
3F 機能空間 / 餐廚學堂
建物中間為大挑空空間, 配合斜坡,為劇團表演範圍
Structure
/ Compare drawings
/ Overlap
Beam & Column
弧形牆體與原有結構拖開, 另外搭接樑系統。
Floor
Elevation
以輕構架的方式搭接,下層結構採鋼構 系統 (C 型鋼 ),上層結構採木構搭接。
BEFORE
AFTER
/ BB'
0
3
6
12 17
Site Plan
0 18
4
8
16
Plan
/ First Floor
/ Second Floor
Elevation / North
0
4
8
16
19
聯溪
智慧生態社區競圖
/ Connect with residents 基地 : 木柵三期重劃區 ( 力行國小及周邊地區 ) Location : Mucha, Taipei, Taiwan
基地景色優美,機能完善,主要為舊公寓居多,但因新住宅區的開發,人口遷入,進而影響基 地內人口的結構,導致居民之間缺少關懷與向心力。
景美溪在基地扮演重要的角色,居民的活動都是圍繞著景美溪,故以景美溪周遭改善生活上的 不便,並將閒置空間再利用,增加居民交流互動的機會。
Jingmeixi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base. The residents' activities are all around Jingmeixi. Therefore, the surroundings of Jingmeixi are used to improve the inconvenience of life and reuse the idle space to increase the opportunities for residents to interact and interact.
20
SITE
21
Program
A
A'
B
park
center
bridge
22
Section / AA'
居民穿越堤防動線改善
公園
環河道路
堤防
河濱公園
堤防花圃種菜
主觀式紅綠燈
KIOSK 健康測站
/ BB'
自行車道
紅外線感應器
自行車停留點
一壽橋閒置空間再利用
階梯式平台
人行道路
花園
菜園
一壽橋夜間
階梯式平台
涼亭菜園
23
辦公大樓暨水科學博物館複合式建築規劃設計 / Compound office building 基地 : 公館 , 台北 , 台灣 Location : Gongguan, Taipei, Taiwan
台北市公館區辦公大樓暨水科學博物館複合式建築規劃設計
LOHAS
UP
DN
UP
水科館
DN
水科館
將空間碎化,利用中介空間連接多個功能區域,帶入水的毛細現象與內聚力的概念,人的流動 動線好比水能夠滲透到每個空間,再透過節點連接將人匯集,改變以往室內封閉性的大樓規劃, 好比一個漫步關係模糊的小型生活圈。 Fragment the space, use the intermediary space to connect multiple functional areas, and change the previous indoor closed building plan, just like a small living circle with a stroll and ambiguous relationship.
24
建三甲 B1040506
柔化關係邊界,創造中介空間
Program CONCEPT
創造共同平台,讓不同使用者 能擁有一個共同暫留的地方。 利用商業空間串聯人潮較多的入口。
創造共同平台,讓不同使用者 能擁有一個共同暫留的地方。
柔化關係邊界,創造中介空間
內聚力
內聚力
創造共同平台,讓不同使用者
同種物質間,具有相互的吸引力 能擁有一個共同暫留的地方。 柔化邊界 , 創造中介空間
建物量體退縮、轉角,增加綠帶廣場範圍。 內聚力
毛細現象
毛細現象
水科館
水科館
商業空間
商業空間
企業大樓
企業大樓
幼稚園
幼稚園
流動性的人行動線。
Pedestrian circulation 戶外空間關係圖 戶外空間關係圖 流動性的人行動線。
錯層
全區配置圖 s:1/600
A’ 建物量體退縮、轉角,增加綠帶廣場範圍。 加綠帶廣場範圍。
建物量體退縮、轉 戶外
同種物質間,具有相互的吸引力 利用商業空間串聯人潮較多的入口。
內聚力
串聯人潮較多的入口。
利用商業空間串聯人潮較多的入
Split
步道間的
區配置圖 s:1/600 B’
同種物質間,具有相互的吸引力
建物量體退縮、轉角,增加綠帶廣場範圍。
毛細現象
層
Connect
錯層
Semi-outdoor 陽台、半戶外空間space
步道間的串連、設置休息平台 步道間的串連、設置休息平台
陽台、半戶外空間
流動性的人行動線。
錯層
1/600
入口。
DN
UP
DN
UP
DN
UP
DN
DN
UP
水科館
UP
商業空間 企業大樓 幼稚園
戶外空間關係圖 商業空間
UP
轉角,增加綠帶廣場範圍。
DN
UP
DN
DN
UP
UP
UP UP
DN
DN DN
DN
DN
UP
UP
DN
UP
DN
DN
UP
DN
UP
DN
UP
30
30
UP
25
UP
Plan
LOHAS / Basement One
B’
/ First Floor
UP
DN
UP
DN
水科館
水科館
DN
UP
DN
UP
DN
UP
商業空間
辦公大樓
辦公大樓
辦公大樓 商業空間 UP
DN
DN DN
UP
DN
UP
UP
UP
DN
DN
商業空間 水科館
DN
UP
水科館 DN
UP
DN
UP
展覽、市集空間
+500 舞台廣場
+500
DN
DN
UP DN DN
UP
DN
UP
DN
+500
展覽、市集空間 DN
+300
DN
+500 +300 UP DN
UP DN
+500 DN DN
UP
親水池
幼稚園
UP
DN
26
UP
一層平面配置圖 s:1/300
DN
二層平面圖 s:1/300
UP
DN
商業空間
B-B’ 剖面圖 s:1/300
A-A’剖面圖 s:1/300
Elevation
B-B’ 剖面圖 s:1/300
/ North
北向立面圖 s:1/300
北向立面圖 s:1/300
/ East
南向立面圖 s:1/300
東向立面圖 s:1/300
0
4
南向立面圖 s:1/300 8
16
西向立面圖 s:1/300
27
東向立面圖 s:1/300
咖啡廳暨鐵馬驛站 / Cafe & bike shop
基地 : 茄苳社區 , 新竹 , 台灣 Location : Jiadong Community, Hsinchu, Taiwan
Overall Design Model
基地位於新竹茄苳社區,四周面臨田地,將基地最優渥的自然體系融入建築 ,創造空間的虛實、釋放壓縮, 希望減少人與人、人與環境間的距離感,給自行車手享受生活中的漫步調。木平台連接活動中心、咖啡廳、 驛站,促使居民與自行車手的交流,更加認識茄苳社區。 Integrate the best natural system of the base into the building to create the reality of the space and release the compression, hoping to reduce the distance between people and people, and the environment, and give the cyclist a stroll in life.
28
Operate
activity center cafe bike
虛與實對比
平台連結三者
Natural Ventilation
Lighting
Landscape View
Floor Split
29
Site plan
Section / AA'
/ BB'
0 30
2
4
8
Model
Overall Design Model
Detail Model View
31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