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
特輯
青春的不完美 成就了完美的青春 青春 X〈聽說桐島退社了〉
戰鬥吧,這才是我們的世界 青春 X《擊壤歌》
如歌似夢 第十 一期
二零 一四
六 ‧
AFTER MODERN LITERATURE
現代文學 ‧
青春
青春 X 約翰休斯
三十年前後的風采 霸凌專題
這是真事。
發刊言 堂堂邁入第二個十期的《後.現代文學》,第十一期做了許多嶄新的嘗試。
封面標題的字體及內頁的版面安排,經全體編輯群通過後就此固定。未來《後.現代文學》將以老朋友般令人熟悉與安 心的風貌持續與大家見面,隨著刊物的經營日漸穩定,能見度不斷成長,我們也更能專注在文藝批評與純文學創作本身, 呈現量多質精的作品給長期支持後現文的朋友們。 本期後現文以「青春」作主題,內容十分豐富而完整。包含兩篇影評剖析日本與美國的青春電影,藉《擊壤歌》談青春 的如歌似夢、探問青春與時代如何結合、以及最後回歸身體,種下青春最私密的想望—─三首赤子之心般晶瑩剔透的 詩。另有四篇極短篇創作,環繞青春無可迴避的黑暗元素-霸凌與隱匿。我們嘗試從不同面向與層次切入,希望對於「青 春」,做一次廣泛且深入的辯證。
刊物編輯期間,正逢太陽花學運如火如荼。筆者為本期專欄的寫作取材,特別在一次與友人餐敘之際提問:「什麼是青 春?」。一位長期關注社運,在 323 當晚在行政院內靜坐而被驅離的他對著我說:「青春,就是打死不退。」說這話時 他目光炯炯,笑得比平常還要堅定。 你的青春,在那之後又是什麼樣子的呢? 後現文編輯群 二零一四年夏
編輯群
以文會友
主編 臺大電機系四年級 蘇誼炘 第 12 期「變態」徵稿啟事 副主編
「在外面的世界裡,許多人是並未意識到自己的歪斜而過著日子的。」
臺大心理系二年級 李艾澄
-村上春樹《挪威的森林》
文字編輯
「變態」,指與「正常」偏離的狀態。流行語中所謂「壞掉了」、「有
臺大法研所一年級 李翎瑋
病」等,都可以泛指一種變態的情境。然而什麼是有病?什麼是壞掉?
臺大法律系四年級 陳芃叡
所謂完好無缺陷,所謂正常又是指什麼呢?正常的世界在哪裡,變態
臺大哲學系三年級 張華安
的事物是不是真的令人髮指而不能親近呢?第 12 期《後.現代文學》,
臺大歷史系三年級 袁育霖
邀請您一起揭開變態的面紗,迎接壞掉的小確幸!
臺大圖資系一年級 林倢安
〈壞掉的小確幸〉http://paper.udn.com/udnpaper/PID0030/247616/web/ )
( 註:引自胡晴舫
輔大英文系三年級 廖皓淳 歡迎各方寫手來稿,體裁不限,電影、音樂、書籍、戲劇、及各類藝 美術編輯
術評論,或詩、小說、散文等純文學創作皆可。
臺大圖資系一年級 林倢安
請在 9/8(暫定)前寄至收件信箱, 非針對專欄的評論與創作也歡迎來稿!
公關
後現文信箱:aftermodernliterature@gmail.com
臺大心理系二年級 李艾澄 後現文網路平台 財務
網路刊物:http://after-modern-literature.blogspot.tw
臺大法律系四年級 陳芃叡
Facebook 粉絲專頁:http://www.facebook.com/afterML
目次 5
影評 聽說桐島退社了 「戰鬥吧,這才是我們的世界」 書評 擊壤歌 如歌似夢
11
約翰休斯青春電影 三十年前後的風采
14
霸凌專題 這是真事。
18
賦詩青春
20
彼時我是如此衰老,如今卻更年輕了…… 造詩者:致我們的年代 我只想
後 現 ‧代文學
《後 ‧ 現代文學》不是後現代主義文學 ( 雖然兩者不互斥 )。要知道《後 ‧ 現代文學》是什麼, 就得先問問什麼是《現代文學》。《現代文學》是 1960 年由當時就讀臺大外文系三年級的白先勇 所創辦的文學性刊物,主力成員們如王文興、陳若曦、李歐梵、歐陽子、余光中、姚一葦、柯慶 明等,其後也多投入台灣創作、學術領域。
這份刊物在台灣文壇形成一波風潮,最後在 1984 年停刊。於臺大圖書館可調閱館藏。2010 年, 臺大校內刊物性社團興盛,但卻沒有以純文學、藝術創作與評論等為主題的全校性刊物,因此一 群來自臺大各科系的學生共同創立社團發行刊物,取名《後 ‧ 現代文學》,期許號召校園中關注 藝文的學生,成為校內藝文創作與討論的平台。
特輯介紹 後
我們。青春。我們的青春。
現代文學 ‧
青春二字,是我們都琅琅上口的詞彙。 但找找青春相關的電影、書籍與音樂紀錄,人人對於青春的定義可是大不相同。
青春,可能是愛情,可能是一支全壘打。 可能是汗水淚水自臉龐淌下,發光的一瞬。 可能是不為年齡所礙,永遠掛念的夢想。 我們不停追問,什麼是青春。
4
《聽說桐島退社了》提醒我們,青春總還可以是什麼。可以美好得冒泡,可以殘酷得流血。 《擊壤歌》告訴我們,青春是一首如夢的歌,總有夢醒的時候,歌總有唱完的時候。 約翰休斯的青春電影,探問青春與青春以外的衝撞-青春是叛逆的,青春是不想長大的。
難道我們總能大剌剌談論,難道青春就沒有任何必須隱瞞的嗎? 霸凌專題──「這是真事」,將觸手伸入青春最難啟齒的部分。
青春一定只能成為過去嗎? 有時時代點燃了我們心頭的火,我們將發現自己更加年輕,卻又已經寫好墓誌銘了。 而別忘了,青春的原始出於身體的蠢動,最私密的想望開枝散葉。 矛盾。不堪。反叛。虛幻。 「青春的不完美,成就了完美的青春。」 還願意這樣想的,或許才是真正懂得青春的人呢。
第十一期
特輯 青春
影評 聽說桐島退社了
後 現代文學 ‧
<聽說桐島退社了>是改編自日本作家朝 井遼小說的同名電影。2012 年 8 月於日本 上映。2013 年 3 月於台灣金馬奇幻影展上 映,2013 年 6 月 在 台 灣 正 式 上 映。2012 年獲得有「日本奧斯卡」之稱的日本電影 金像獎,三項肯定:最佳影片、最佳導演 ─吉田大八,最佳剪輯─日下部元考。
5
「戰鬥吧, 這才是我們的世界」 ◎
蘇誼炘
如 果你從朋友那兒聽說了這樣一部電影,而以為看完就會知道一個名叫「桐島」的人退出社團的真正 原因,卻在看完之後在心裡滴咕著:「蛤?所以桐島為什麼要退社?」而判斷這只是部失敗的懸疑推理 片的話,那就真的是浪費了被譽為「可能是 21 世紀最好的青春電影 1」的〈聽說桐島退社了〉。 但這種被觀影者誤讀的可能,卻恰好是本片的一個巧妙安排。重點並不在退社的本身,而在於桐島── 全校的風雲人物,在片中卻是個消失的存在,只在最後疑似在屋頂出現,面貌模糊。單單一人之退社, 卻掀起滔天巨浪,把有關和無關的人一併捲入海中,在激流裡赤裸地亂舞、掙扎。直到發燙的夕陽終於 寧靜地灑落,心存餘悸的觀影者才能微抬發抖的手,指著安靜的赤色水面上頭,輕浮著的斷腿殘肢,失 聲喊道「…那就是『青春』?」
1 2012 日本電影旬報
二零一四 ‧ 六
特輯 青春
後 現代文學 ‧ 憧憬:被實果憧憬的小霞:「對不起,我摸不出來。」
6 「 青春」二字是無法給出簡單定義的,就算是受
大眾認可的青春元素:社團、愛情、夢想等等, 在每個個體上的體現往往不盡相同。為了包羅青 春的複雜性,本片採用了為數可觀的角色,卻能 在動態影像的不斷流動當中,精準地在角色裡注 入迥異的青春色彩。這必須歸功於本片利用重疊 的時間軸,把一日裡同時發生的事件,用不同角 色的視角切割,等於同樣一件事情重複進行,但 每次僅由單一角色的觀點切入,而又有幾個事件 是只讓特定的角色看見。藉此,觀影者更能夠蒐 集每個人在意的眼光與心境的轉化,層層剝開每 件事的結構與動因。時間軸如此安排,意味著視 角與畫面的選取,以及片段的剪輯必須非常到位, 才能讓故事緊湊進行又不失自然,本片也因此獲 得了日本奧斯卡最佳剪輯的肯定。 於是,本片究竟包羅了何等的青春樣貌呢?
憧憬 「我再怎麼努力 , 也就只能這樣而已阿」 「憧憬」出自對特定人物的欽羨與嚮往,但多半 是夾帶著嫉妒與自卑的。而青春的體現在於,初 次面對這種複雜情緒的青澀與不安。 本片中,桐島想當然爾作為被憧憬的對象,他凸 顯了所謂「社團隊」與「回家隊」的差別,以同 時兼具兩者優點的方式──既在排球部活躍又能 兼顧課業和女友。一個對高中生來說接近完美的 存在,桐島無預警地退部並在校園裡消失,造成 的晃動異常劇烈。 首當其衝的是排球部,部員小泉不得不頂替自由 防守的位置,表現卻遠不及桐島,強烈的自卑伴 隨眾人焦灼或嘲弄的眼神籠罩小泉,終於逼迫他 揪住接任隊長久保的領口失控大吼。無法符合期 望又無法逃離現狀的痛苦,就像面對一顆顆猛力 的殺球,他永遠不能如桐島般飛身撲救成功,膝 蓋總先跪到了地上。 能體會小泉心情的是羽球部的實果。憧憬死去的 姐姐和同部的小霞,讓她對倒地的小泉禁不住泛
第十一期
特輯 青春
後 現代文學 ‧
愛情:暗戀宏樹的澤島:「我今天想要做個了結。」
7 淚。對比眾人之於消失的桐島,實果之於小霞- 憧憬與被憧憬-面對面的真實互動耐人尋味,例 如:實果摸著小霞結實得「能擊出那種殺球」的 手,小霞慌張地說:「對不起,我摸不出來。」 小霞從原本對實果難以理解,到在屋頂上為實果 摑了出言侮辱小泉的沙奈一巴掌,究竟是單純地 以為實果喜歡小泉,還是終於對實果那份憧憬著 自己的心情有所體會? 對於憧憬帶來的絕望,本片沒有提供任何解法。 但與其去對抗那份絕望,不如去消解顛倒的「憧 憬」本身,尋找一個不懷抱憧憬也能堅持下去的, 一個「真心喜歡著」的理由。
愛情 「所以我今天想做個了結」 缺少愛情的青春變得索然無味,但暗戀的苦澀總 先刺傷舌尖。 管樂部部長澤島與電影部部長前田,各自有著暗 戀的對象──宏樹和小霞。懷著同樣的情感,笨 拙得可愛的表達,原本毫不相干的兩人產生了交
集與碰撞,也巧妙地觸發了許多片中的事件。但 回歸到兩人本身,當初次面對愛情破滅時的壓抑 與宣洩在鏡頭前毫無保留,情感的力度才足以召 喚觀影者深埋心中的古老記憶,溫柔得令人想哭。 無論是澤島目睹宏樹跟沙奈激烈地擁吻,還是前 田撞見小霞親手為龍汰繫上許願手環,痛苦的感 覺在當下是無法表達的,多的是故作堅強,抓緊 手中的劇本,吹響走音的旋律。藝術成為兩人情 緒昇華或決堤之處,不管換來的是撫慰亦或更多 的失落。在片尾,兩人似乎都得到暫時的平靜, 在電影與管樂中找回原本的自己,但原本的自己, 已經不在了吧。 彷彿印證了「社團隊」的預言,為社團投注熱情 的人沒有得到愛情的庇祐,然而在片中堂堂的三 對情侶:宏樹被沙奈利用為爭鬥的工具,桐島消 失後莉莎變得驕蠻又任性,身為龍汰女友的小霞 與前田曖昧不明。這些就是他們所嚮往的愛情 嗎? 也許,就算告別了青春,也沒人明白什麼是/什 麼不是,或者都不是/或者都是,真正的愛情, 或者,那一點都不重要。
二零一四 ‧ 六
特輯 青春
後 現代文學 ‧ 爆炸:前田的愛情與鏡頭前的小霞一同染血,華麗的死亡。
8 爆炸 「把他們都給我撕成碎片」 憧憬和愛情或許是私密的情感,但青春從來就不 只是被放大的個人。我們被扔到集體規訓的學校 生活當中互相監視著、排擠與被排擠著。 「不知何時,你的臉上忽然冒出一顆痘痘,又腫 又痛的,但你更在意每個人好像都在背後笑你, 讓 你 不 自 覺 地 一 直 去 摸、 去 擠。 但 越 摸 它 就 越 大,越擠它就越痛,痛到就連不再碰它時,還能 感覺到神經在顫抖。笑聲越來越響。直到有一天 ──」 誰說青春不能是一隻隻沾滿血腥的手? 當以為桐島在屋頂上的排球部員、莉莎與沙奈、 實果與小霞、宏樹、龍汰、友弘等一群人,衝入 了以前田為首的電影部正在拍片的現場時,衝突 一觸即發。 桐島遺留的空缺巨大得可笑,暴躁的情緒瀰漫; 電影部長期被邊緣化,在拍片過程中屢遭阻撓和 破壞,跟光鮮亮麗的「回家隊」巨大的對立浮上 檯面,更夾雜著前田對於龍汰把小霞搶走的私怨。 彷彿一切都為了這場衝突做準備似的,夕陽灑落
第十一期
的屋頂加溫了所有人內心的扭曲,最後沸騰、爆 炸。 背景演奏著激昂的華格納進行曲。投射在前田鏡 頭底下的,是穿著制服的活死屍,啃噬著無辜學 生的流腸破肚、斷腿殘肢。不,在前田眼中那些 學生並不無辜,而是他想要打倒的對象,用自己 對殭屍電影的信仰。妄想和現實的界線一剎那模 糊,電影部員有意識地演出活死屍,控訴的正是 只因桐島消失便現出原形的眾人們,成為了活死 屍卻不自知。<活死屍學生會>比<擦去吧!我 的熱淚>什麼的,還要真實,還要青春! 但那也只是幾秒鐘的鏡頭罷了。前田終究無法阻 止現實滲透到他的妄想當中,鏡頭凝固在他面前 倒下的小霞,鮮血從她嫩白的脖子泉湧而出,前 田大叫一聲,畫面停止了,攝影機重重地摔落在 地。 結果,什麼都沒有錄到。
特輯 青春
後 現代文學 ‧
青春:前田:「我們得在這世界活下去才行。」
9 青春 「戰鬥吧,這才是我們的世界」 衝突結束,頹喪的電影部收拾著屋頂的殘局,其 中一位部員走向前,跟前田確認被闖進來的眾人 打斷的那句台詞。 「戰鬥吧!這才是我們的世界。 我們得在這世界活下去才行。」 坦白說來,第一次看本片時對如此的情節安排感 到不適,當時覺得自己純粹是一種對教條式結論 的反叛。但看了第二遍、第三遍以後進行省思, 或許我是因為無法接受這句話的前提所致。 我們對青春的想像與懷念總是美得冒泡,但當一 部電影將青春異化至此,卻開始攪動起那些不願 想起,卻又真實存在的記憶。那些放棄憧憬、對 愛情失望、什麼也沒留下的青春歲月,讓人很難 再持有任何的信念,在青春化為泡影的世界裡載 浮載沉。 但那不就成了活死屍嗎? ( 不 知 道 聽 過 多 少 次 了「 這 是 個 人 吃 人 的 世
界。」) 如果說,本片是要從反面呈現「青春」像活死屍 一般的狀態來使人警惕,那麼前田對部員說的「要 背清楚」應該更重要才是。
青春? 「我什麼都不是,我說真的」 電影理當在屋頂的高潮褪去後落幕的。似乎已經 夠了,我們自以為瞭解的青春。但在本片的最後, 又將鏡頭重新聚焦在宏樹身上。究竟是為了什 麼? 我以為,那是為了再次挑戰青春的定義。 青春蘊含了一種自我意識的跳躍:從單純地在鏡 子裡認出自己,到面臨許多成長中的第一次,開 始去做關於「自己」的信念與行為的種種決定。 我要變成誰或是我不要變成誰,我喜歡誰或是我 要喜歡誰,我討厭誰或是我要討厭誰──這些關 於「憧憬」、「愛情」、「爆炸」的原型,都是
二零一四 ‧ 六
特輯 青春
後 現代文學 ‧ 青春?:被前田對電影的堅持震懾住,絕望無助的宏樹。
10 從這種「可以為自己做決定」的自我意識衍生而 來。 把持何種信念、從事何種行為,決定的基礎在於 對個人,以及對世界的理解,而信念與行為帶來 的後果又回過頭來形塑基礎,像是麥克風和擴音 喇叭放在同處所產生的正回饋,個人性之鳴響被 不斷放大。加以處於青春階段的個體,往往又會 對自己放大檢視──我們待在鏡子前的時間越來 越長,端詳突出的喉結或隆起的胸部,或是不斷 撥弄額前的瀏海-自我形象的過度在意同時暴露 出了對於世界理解的未熟與片面。這種傾斜催生 的「反叛」、「中二」的性格,也往往是探討青 春的切入點。 自我意識的跳躍,個人性的放大過程,以及在「爆 炸」中所提到的,放大的個人與個人之間無可避 免的衝撞,匯集成了青春的一組命題。 但對於宏樹來說,個人的放大過程似乎並不存在。 那我們還能稱其為「青春」嗎? 在桐島的陰影籠罩之下,宏樹的個人性受到壓迫 而幾乎完全消失。從每天下課去打籃球,只為了 等待桐島排球部的練習結束,到跟桐島上同一家 第十一期
升學補習班,他對桐島的極度依賴可見一斑。儘 管擁有同樣出眾的外貌與運動萬能,讓周遭的人 對他總是懷抱著憧憬、甚至愛情,但他就像是一 個被打磨到發光的表面,這些青春的元素一放上 去,就滑開了,宏樹這面鏡子似乎只能映射出桐 島的樣子。於是,在桐島消失以後,他就像被拋 棄的桐島的影子一般,自我意識的薄弱浮出表面: 空白的進路調查表被他摺得爛爛地收進褲袋;上 課漫不在乎地眺望著窗外;面對曾經熱心投入的 棒球隊,隊長邀他回去比賽他卻不置可否;被沙 奈輕易地利用了去傷害暗戀著他的澤島;在屋頂 爆發的激烈衝突當中,宏樹的聲音或形影,竟然 完全沒有出現。他始終沉浸在桐島不告而別的慍 怒與哀傷當中,蜷縮在不可知的未來的蠻荒當中, 放逐自我。 宏樹否定了我們自以為瞭解的青春命題,自我意 識的薄弱使他無法為自己作出決定,也就無法進 入自我放大的過程。
特輯 青春
後
片末,只剩他和前田還在同一片澄紅色寧靜的海 中浮沉,似乎象徵著他們都是「主流」青春下的 受害者。宏樹會主動向默默收拾著屋頂殘局的前 田搭話,一方面也是基於這種同病相憐之感。另 一方面,宏樹也想知道,支撐著前田瘦小的身軀 的,讓他在夕陽底下看起來如此巨大的,是類似 「夢想」的東西嗎?
現代文學 ‧
但是,宏樹反而先被前田強大的自我意識給徹底 擊倒了。 「我是不可能……成為電影導演的。」 前田絕對不是沒有夢想的,而是在追求夢想的路 途中,同時認清了現實,認真地對待自己。那不 同於「我再怎麼努力,也就只能這樣而已啊」的 自我貶抑,而是就算知道夢想不一定能夠達成, 也從不輕言放棄的堅持。相較之下宏樹根本不知 道自己該追求什麼。是成為另一個桐島嗎?還是 棒球?他連做選擇的力氣也都沒有,更何況堅持。 而在前田眼中那令人欽羨的外表,諷刺的是,如 今幾乎成為宏樹的全部了。 「我什麼都不是,我說真的」 與其說是包羅青春的各種可能,毋寧說是一步步 瓦解觀影者對青春的認知。本片從「桐島──泡 影般的美好青春」、「活死屍們──排除異己的 狂妄青春」,到「前田──不得不活下去的戰鬥 青春」,卻在最後橫出了像宏樹如此無助無語的 絕望境地。鏡頭定在緊握著撥給桐島手機的宏樹, 面對棒球場抽泣的背影-或許用「青春的背面」 來形容桐島影子般的宏樹最為貼切。曾聽說過這 麼一句話,「真理的背面還是真理」,青春不也 是如此!
11
後
二零一四 ‧ 六
特輯 青春
書評 擊壤歌
朱天心筆下的青春 ──
現代文學 ‧
如歌似夢
後 12
1
3
青春如歌,歌似夢。而今,你會用甚麼文字描繪記憶裡 的青春。那個年代,天空總是很高很藍,你的人生立場最單 純,靈魂最磅礡大志,沒有回不回得去的悵惘,因為一切就 是當下,每個當下都是永恆。 然而我們很難將「青春」描繪地深刻,尤其是那半大不小, 既不願再被稱作小孩,卻又害怕真正成為大人的人生轉換 期,太多感受往往被遺落,不容易將回憶裡的畫面連同心境 一併重現出來。因此,我想先勾勒出的是青春的「感覺」而 非青春的「事件」,用「感覺」導引出一幕幕珍貴的過去, 加重這段歲月在我們生命中的意義。因為,我們成為今天的 我們,是自那些年,我們做了那些事。
林倢安 ◎
第十一期
2
1 1984 年三三書房出版之第二十一版 2 2001 年聯合文學出版 3 2010 年聯合文學經典版
於是我選擇了朱天心的《擊壤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鑿井而飲,耕田而食,帝力于於我何有哉?」這首上古質樸 的曲調,正是學生時代的經典寫照。我以為那是人生中唯 一一段既理解人世道理,又能活得很純粹,順應天光作息生 活的日子。可以投注所有熱情在夢想未來,而不須擔心天塌 下來誰來幫忙撐;可以與周遭朋友坦誠相待,而沒有利益競 爭的心結糾纏;更不必一肩扛起沉重的社會責任,赤裸裸接 招真實世界的冷酷與自私。現今,即使我推掉所有課外活動 專注念書,將生活改回從前那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地規律, 那心境到底也不會一樣了。
特輯 青春
青春的幸福與包袱
青春心靈的跌宕起伏
細讀朱天心書寫的青春,我們發現青春之所以令 人懷念,不只有年少的清純,更有真心。化名為 「小蝦」的她用浪漫的方式生活,滿懷壯志理想 與對待朋友的真誠。最討厭作假,因此她總是願 意看見「真」的一面,欣賞朋友們的好,諒解她 們的尖銳,用寬闊的心擁抱身邊的人。寫朋友的 文字清新悠遠如歌,讓我們不由自主也想起曾經 走進生命裡特別重要的朋友與青澀的過往,才發 現原來,相處的點點滴滴是這些日子之所以珍貴 的原因。每個感動的剎那,每個心有靈犀的眼神, 最可貴的友情不一定要永遠聯繫,而是在許多年 之後偶然回憶起的,是彼此依然的笑容;因為相 互的理解與寬容,讓友情帶來的快樂昇華成幸福。
所以為什麼要長大。如果成長必然要打碎對溫暖 世界的想像,看見所愛戴的長輩也是人也很脆弱, 發覺所有的黑暗其實從來就存在,那我不想成為 真正的大人。「我總好喜歡孩提時後對父母親那 種綿綿的孺慕,就像是對天父一樣,我永遠不希 望有發現他們跟我一樣也同是人的時候,所以我 一直不要長大。」可真的能夠留得住青春嗎?是 不是等到以後回想,我們才能給自己解答。於是 小蝦選擇認真活在當下,依舊與朋友天天一起享 受青春無比的自由,即使大考將至;這麼美好的 日子就要過去了,沒有時間再悵惘更多。我想李 白「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寫的就 是這種心情吧,不是對生命的浪費,而是對青春 最誠實的交代。
然而真實世界的包袱,是從古至今高中學生擺脫 不掉的「升學考試」夢魘。教育體制下的青春, 每個人都得用一樣枯燥無味的方式把讀書當作過 生活,卻沒有人老老實實向我們說明現在的努力, 與未來我們想成為的那種人有甚麼關係。年輕的 靈魂於是積累很多很深的迷惘。有太多繽紛的夢 想和想做的事,可夢想與人生現階段的責任離得 真遙遠。「然而這真是一個累人的世界。」小蝦 獨自走著,眼淚模糊了雙眼,將路燈暈成七彩光 團。不只有眼睛,還有視線,人生的路,都那麼 迷茫。 作者以簡單的記敘手法,將記憶裡的情感深刻呈 現出來。這些青春的故事也許沒有一件與我們的 相同,但我們卻仍然能夠在自己的記憶中找到相 似的感受──「青春」可能就是這麼一回事,想 叛逆、想走出制式的體制,因為不確定自己的位 置與形狀。我們漸漸發現,從前以為的世界,好 像跟現實不一樣。
也許這些交代只為證明「永遠」的可能。可不管 如何挽留,青春終將會逝去。「我怕榮華富貴原 一夢,更怕仍愛此夢太分明。」小蝦討厭熱鬧, 因為害怕熱鬧過後的冷清。但青春,卻真真是一 場夢,夢裡夢外都太讓人依戀那浪漫美好的心境, 即使過期了,發酵了,變酸了,還是不願醒過來。 耽溺於世上所有的美,卻不懂該如何為留住這些 美而活出絢麗的色彩。我想起作家周芬伶寫道: 「生命有時候真美得令人想哭。」看不到青春之 後更遠的故事,甚至覺得嘎然而止的生命,是瀟 灑,是永恆的存留。
夢醒時分 青春的永恆 記得第一次讀這本書時的感動與感激,那切實的 青春懷想,讓我以為終於有人理解那脆弱的青春。 因此決定,此生就這般游移、浪蕩下去吧,其餘 的,我沒有力氣再想。 然而,當所有的幻想愁苦抵達高點,我才突然發 覺自己根本沒有資格迷惘。時間依舊在流逝,未 來仍然依靠那只成績單決定,朱天心在最後一刻 緊急撥開蔓延叢生的迷惘考進台大,開始新的人 二零一四 ‧ 六
現代文學 ‧
如夢的歌
後
如歌的夢
13
特輯 青春
後
生階段,被賦予新的責任,可我知道自己是無以 為繼。「總會留下點什麼吧,留下什麼,我們便 成為什麼樣的人。」電影《藍色大門》的台詞給 我深深的震撼;青春的迷惘或許讓人無法確定未 來的方向,但迷惘過後的一無所有卻更真實,更 殘酷。我還是要留下什麼,不管如何對生命沒有 壞處的那些「什麼」。
現代文學 ‧
於是毅然將心情與生活導回常軌。我在現今這個 時間點回頭觀望那段憂鬱的年少,慶幸最後我終 究決定相信真實的籌碼。當然,對人生的迷惘還 在,不會因為我清醒了,努力考進大學而改變, 但新的生活、新的際遇卻讓我得以站在不同的人 生高度去解決當年的難題。走得夠遠,也許答案 會明朗。依舊為美的事物與理想傾倒,但我不會 選擇活在那些美之中;不是擁有就是永恆,活在 當下才是永恆。
14
文末的跋〈行行且遊獵篇〉,記述「擊壤日子」 的後續。脫離那段人生目標被限制的生活,長大 的小蝦被賦予高度的自由,有新的體悟,更高的 志向。也許走出安定生活,感受到天地的開闊, 我們才找到年少鬱鬱迷茫的出口;而「行行且遊 獵」於世間,是所有年輕生命最嚮往的境界。
今年夏天 北台灣最強大的文化系列活動就在後門咖啡
曬書節
7.1 - 8.31
衛 城、 八 旗、 左 岸、 讀 癮、 櫻 桃 園、 天 培、 巨 流、 我 們、 稻 鄉、 主 流、 玉 山 社、 奇 異 果、 群 學、 紅 桌、前 衛 ... 等 上 千 種 書 籍 四 五 折 起 嘉 惠 各 位 書 蟲。
文化座談 7.5 起 孫友聯、楊弘任、高榮志、鄭雅菱、王鼎元、苗博雅、葉浩、張 素玢、丘光、朱淑娟、恆春兮、鐘聖雄 ... 等,持續入陣超強卡司。
我以為自己離開中學的青春已經夠久,可以用客 觀的方式去回顧與重現,卻仍然被那種純粹的心 境所感動。不過現在,我早已不在乎這一切不會 永恆;即使可以回到那些單純,解除此刻背負的 人生壓力,我仍然不想重來,因為回憶裡的事物 總是最好。我想讓它以最美的方式成為生命中的 一部份。「流水它帶走光陰的故事改變了我們, 就在那多愁善感而初次回憶的青春。」聽歌手羅 大佑唱著,讓光陰帶走屬於青春的輕狂與惆悵。 如 果 你 對 這 場 如 歌 的 夢 還 有 懷 念, 請 讀《 擊 壤 歌》;如果你對這首如夢的歌還有熱情,讓我們 動筆用文字珍藏。
後
紀錄片 ( 導演座談、新片介紹 ) 7.1 起 吳 汰 紝、 陳 志 漢、 張 師 嘉、 許 志 漢、 黃 開 璟、 甘 育 瑜、 簡 意 臻、 李 孟 津 ... 等 導 演 親 臨 現 場 面 對 面。
讀劇星期五 7.18 - 8.22,每週五 19:30 演出者:妖山劇作者聯盟
詩歌朗誦節 8.4,19:00 - 20:00 印卡 不插電演唱會 勞動服務 8.6 19:00 - 20:30 bio 樂團
8.23 19:00 - 20:00
畫展 7.1 - 7.31 張如安作品展 攝影展 8.1 - 9.30 《南風》鐘聖雄攝影展 ※ 本 系 列 活 動 入 場 皆 採 取 基 本 消 費1杯 飲 料※ 海報:來日設計 http://lairidesign.tumblr.com/ 詳情請參考後門咖啡網站: https://www.facebook.com/CafeBackstage332/events
第十一期
特輯 青春
三十年前後的風采 廖皓淳
現代文學 ‧
◎
後
─ ─ 記約翰休斯的青春電影和叛逆的青春
15
談 到青春,或許會讓人想起電影《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高中男生的熱血,《九降風》中的輕 狂與掙扎,或者是《藍色大門》中的青澀,抑或是《歌舞青春》中的活潑熱烈……而我卻一定會想起約 翰休斯電影中,對年輕人各個面向,都極盡深刻地描摹出一幕幕動人的情景。
提及已故影人約翰休斯 (John Hughes, 1950-2009),對九○後的觀眾而言,較熟悉的不外乎其所編 / 製的 《小鬼當家》(Home Alone, 1990)、《101 忠狗》(101 Dalmatian, 1996)、《飛天法寶》(Flubber, 1996) 等, 這時的他已不再執導電影,所編製的作品,風格也較偏向家庭喜劇,是他在九○後電影事業的另一個高 峰;只是對於九○後的年輕觀眾而言,大概不知道其實在八○年代,休斯編導了一系列校園青春 YA 片 (Young Adult),這類小成本大賣座的青春片得到了當時青少年的認同,不但是他在電影事業的第一波成 功,更影響、刻劃了整個八○年代美國青少年的價值觀及次文化;及至 2009 年休斯驟逝,儘管一代青 春教父殞落,他的經典如《早餐俱樂部》(The Breakfast Club, 1985)、《翹課天才》(Ferris Buller’s Day Off, 1986),在三十年後的今日看來,仍然歷久不衰。 諸如,十幾二十歲的年輕人所在意的愛情的夢幻、友情的和諧、親情的衝突,休斯全都記錄到他的電影 裡了。
二零一四 ‧ 六
特輯 青春
後
** 八○的美國年輕人間,或許隱隱之中還是有著階 級差異吧,因而談戀愛也總能看到其中的階級落 差,女孩好像嚮往著帥氣多金的白馬王子。 《粉 紅佳人》(Pretty in Pink, 1986) 是休斯編製而大賣 的青春片,女主角安蒂 (Andie) 出身貧民區的平凡 家庭,爸爸不太可靠 ( 工作面試還要女兒提醒 ), 生活還過得去;布雷 (Blane) 是富家公子,身旁圍 繞的不外乎也是有錢人家的子女──他們倆就這 樣在學校裡展開一段跨階級的戀愛!可是愛情中 不只是兩人相愛,還有太多他人的價值判斷及自 我的矛盾,就像布藍到學校頂樓時他人覺得奇怪, 因為那是中下階層的學生才會去的地方,上流都 在室內;他要載安蒂回家時她不願意,她激動地 說「我不想要你看到我住的地方」( 表示她家不像 他那樣富有 ),種種衝突,都在在顯示了兩個人戀 愛時,相處多麼不易,但修成正果時,卻又那麼 甜美。
現代文學 ‧ 16
而在這些演員中,飾演安蒂的茉莉林瓦德 (Molly Ringwald),在銀幕上總是一個平凡但勇於追求愛 情的少女;男主角安德魯麥卡錫 (Andrew McCarthy) 在青春片大盛的八○年代,亦是這類型片中 迷人的白馬王子,於是年輕人們在他們身上彷彿 看見自己,進而產生自我認同;這樣的電影,也 展現兩人相愛時不在乎他人眼光、極力消弭差異, 讓當時的青少年們認同浪漫、嚮往愛情。
粉紅佳人 Pretty in Pink
第十一期
同儕的眼光,更是青少年們不得不面對的難題: 總是羨慕 ( 嫉妒 ) 人緣好的,煩惱交不交得到朋友 ──休斯的電影中有那些很酷的人,也有那些不 那麼酷的人。就像《翹課天才》中,主角弗里斯 (Ferris) 叱吒風雲,全校同學都喜歡他,覺得他 酷斃了;相較之下《摩登保姆》(Weird Science, 1985) 中的兩個少年蓋瑞 (Gary) 和懷德 (Wyatt) 可 沒那麼幸運。這兩個瘦弱白嫩的男孩子,簡直是 校園魯蛇,他們兩個看著女孩們上體操課,想上 前搭訕她們,不斷自我催眠自己很受歡迎,卻被 惡霸作弄,落得當著她們的面出了大糗。他們是 那麼地想要變酷、引人矚目,更渴望交到女友, 然而卻總是出盡洋相,被人當成呆子,一天受科 學怪人故事 (Frankenstein) 的啟發,用電腦「創 造」出麗莎 (Lisa),一個擁有超能力的真人美女 娃娃,並且在與她的相處過程中,給那些看不起 他們的人一點顏色瞧瞧,也學著如何經營人際關 係,順利交到女朋友。這是一部成長電影,蓋瑞 和懷德藉由麗莎的幫助,建立自我形象和認同感, 肯定了自己,於是人不會一輩子是魯蛇,魯蛇也 可以成為酷哥。
翹課天才 Ferris Buller’s Day Off
特輯 青春 上標籤,然而經過一天相處,當他們看清自我價 值時,雖然改變不了什麼,卻能帶著自信,告訴 處罰他們留校的老師:運動員、天才、神經病、 公主、罪犯,沒錯,這就是我們,你們眼中早已 定型的樣子;那又如何?
後
這原本互相看不順眼的五個人,卻在這一天中幾 小時的相處下,敞開了彼此心門,了解對方的痛 處,更培養出一種只屬於他們五個之間的默契。 休斯藉由這些主角們處理了親情問題及同儕相處 的矛盾,讓《早餐俱樂部》成為偉大的經典,也 讓本片的主題曲〈Don’t You〉,藉樂團 Simple Minds 的音樂,唱出了整部片的韻味,成功引起 當時年輕人的共鳴,因而到今天仍被不斷地搬 演:從美國著名卡通《辛普森家庭》,到艾瑪史 東 (Emma Stone) 主 演 的《 破 處 女 王 》(Easy A, 2010)、音樂電影《歌喉讚》(Pitch Perfect,2012) 等,不斷向這部片連同這首曲致敬──因為,《早 餐俱樂部》傳達了年輕人的傲骨,讓青年們肯定 自身價值、不輕易妥協,這樣的精神,早已深深 進入一代又一代青少年心中了。
這些電影,不但給予青少年們對未來的憧憬與解 答、深深刻劃出青少年們的形象與心境,更表現 出其努力反抗一套「大人」所建構出、制式而威 權的價值體系。晴空萬里的一日,難道應該浪費 生命,被鎖在教室聽死氣沉沉的老師講課?於是 Ferris 毅然決然蹺課放自己一天假,享受青春, 因為他說 :「人生過得很快,如果你不偶爾停下來 看看,你可能就失去它了。」(Life moves pretty fast. If you don’t stop and look around once in a while, you could miss it.)《早餐俱樂部》的五個 主角,原本早厭倦了師長及他人以「最簡單的詞 和最方便的定義」,主觀而偏狹地在他們身上貼
現代文學 ‧
一九八四年三月二十四日,《早餐俱樂部》故事 的 起 點, 掀 開 了 故 事 的 扉 頁; 二 ○ 一 四 年 三 月 二十四,在台灣,太陽花學運歷經一星期,學生 們的作為不也是被以「最簡單的詞和最方便的定 義」( 也就是「暴民」) 看待嗎?那麼,為什麼學 生還是要不斷發聲,勇於衝撞體制──大概也是 「叛逆的青春」一言以蔽之吧!
後
來自家人的期待與壓力,也是青少年們在這段尷 尬 時 期 常 摩 擦 出 的 不 快。《 早 餐 俱 樂 部 》(The Breakfast Club, 1985) 中,五位主角在星期六的早 上被送至學校察看,每個人都有各自的困境,很 大部分是源自父母親對他們寄予重望:安迪的爸 爸永遠逼著他,要他當個第一名的運動員,布萊 恩的父母只許他在課業表現拿 A,不允許任何一 科不及格;一家人的期待,卻成了青年們無形的 重擔甚至枷鎖,時至今日諸多親子關係失衡不也 如此?克萊兒是個千金小姐,但家庭關係早已失 衡,雙親總是嚷著要離婚;艾莉森的父母對她置 之不理;約翰對其他四個人總是針鋒相對,或許 是因為他知道也羨慕,其他人的家庭無論如何都 比自己家中,那個只會對他咆哮、拳腳相向的爸 爸來得好。從他們每個人身上,都能看出親子間 相處不完美的種種。
17
早餐俱樂部 The Breakfast Club
二零一四 ‧ 六
特輯 青春
極短篇─ ─霸凌專題
這是
後 現代文學 ‧ 18
導言 《後・現代文學》102-2 學期社課之一「霸凌與隱匿──電影《告白》」,以電影闡述校園霸凌經驗,討論 文學文本與社會中霸凌行為的互動關係。社課並舉辦主題徵文,廣納全校同學進行來稿,並限定以「這是 真事」為開頭增加敘事實境感,與「青春」的主題結合,觀看青春除了夢幻、純真面向外的另一種樣貌。
◎
玉吐
◎
言火
「這是真事。
這是真事。
我叫阿德,國中的時候加入過幫派。我們班上的小 幫派在我國二的時候成立,成立大典就在某一天午 休。 大 家 站 上 講 台, 買 了 可 樂 和 蘋 果 西 打, 用 透 明的塑膠杯乾杯慶祝。這個幫派叫『天掛』,有人 熱血地牽了竹聯幫的線才成立的,成員有些是在 學校裡混得還不錯的學生,也有一些,是在學校 裡老是被欺負的那種人。我加入這個小幫派動機 很簡單:抽屜不用再被人藏菸、繡了學號姓名的外 套不用再借給別人穿去爬牆買雞排、不用再被隔壁 班的小黑找去『湊錢』,湊不到還要被吆喝跪下磕 頭。只要不用再過這種日子,可以每天好好地到學 校,過完一天再平安回家,天掛的人要我作什麼 事都可以。天掛的很多人應該都是這樣加入的。 天掛成立的那一天我有幾個人就把自己的課桌椅用 立可白刻上『天掛』和自己的名字。刻完了『天掛 阿德』,覺得我有家了,那天整個下午心情都很好, 唱著歌離開學校,好像這輩子都沒有被欺負過,也 沒有挨過打。」
國中畢業旅行,半夜到隔壁房間打牌,打到一半想上廁所。 阿達笑著把往廁所走的我拉住,用唇語說:「阿雨和阿露, 在裡面,洗澡。」 我一臉疑惑地看著阿達,他笑著對我扮鬼臉,其他人也都安 靜地笑著。 廁所傳出像是水濺在地上的聲音。 在班上,每個人都喜歡捉弄阿雨。因為阿雨不生氣,或者是 看不出會生氣。阿雨總是在笑。 阿露也常笑,但不同於阿雨的苦笑,是一種不懷好意的笑, 在捉弄阿雨時尤其會露出。阿露捉弄人的方式有點低級,像 是抓小雞雞。我也曾經被他抓過。 此時廁所的門開了,阿露笑著走出來。他的手裡似乎拈著個 什麼,還來不及看清楚阿露就藏到身後去,不過像是一個皺 縮的套子,裡頭似乎有一些白白的東西。 我不知道後來發生了什麼,只記得離開時阿露被團團圍住。 我只好回自己房間上廁所。阿雨在我離開前,並沒有從廁所 出來。
第十一期
真事。 白哲
◎
後
◎
特輯 青春
ㄇㄇ
就像拳頭。梁靜記得國中,雄仔身旁一群囉嘍,他稱他 ─ Michel Davis(1988), Ancient Tragedy and the Ori們廢物,只有程德是代言的右手。彼時轉學生剛來班上 gins of Modern Science 無朋友,他們喊黑臉的她觀音媽,常藉口迎神攔道,向
現代文學 ‧
這是真事。 這是真事。時間只是挪動辨認的樣子。 The formula for tragedy, ta mathemata pathemata (things suffered are things learned) means both that 料鮮起鍋時間對,吃起來就脆爽,程德包龍鳳腿邊說, we must experience things to know them and that our 客人靜默,她的紅絲巾與墨鏡讓他不自在。重點是餡料 experiences will be painful, that it will not be possible 比例,他補一句。梁靜覺得很熟悉。 for us to be neutral to them.
她請錢財花。
19
出手的總是程德,因而白目清仔笑他當老二那麼爽手槍 也免打,被揍到只剩一口氣。雄仔說,這樣不對,出手 的重點是比例。 所以梁靜全聽見,流言與當事人的比例。轉學生逃家偷 錢搞同學,沒人叫她破麻,臉上疙瘩般豆花,更像櫃裡 沒人清的蟾蜍乾。 班費遺失。轉學生廁所被堵,雄仔說拿出來沒回應,呈 德貼著她摑兩下,暫停,然後將手拽進褲襠裡。這就對 了,他說。 老闆遞過塑膠袋。 梁靜想起,雄仔開班會宣布找回伍佰塊。
以上這段你乍看之下可能看不太懂的內文呢,其實我也 不知道它和霸凌有沒有關啦!但反正只要我加上了「這 是真事」,你就得看啦。如果這不是霸凌,那什麼才是 霸凌呢?
二零一四 ‧ 六
特輯 青春
賦詩青春
後
彼時我是如此衰老, 如今卻更年輕了…… 1
現代文學 ‧
◎
張華安
「應該絕對地現代。」── Rimbaud
20
站在講台上轉一圈,躍出窗戶
邊界之無意義、空間之外有空間
夢必須是現實──明天就是今天
才在思考如何打破循環的時間
深愛歷史所以燒掉歷史課本
意志的重力就已引導啟蒙的光;
用 iPhone 搜尋 Aristotle 的《政治學》
在貨幣的燃燒裡看見新世界的誕生
疼愛父母如同他們是孩子,重新學習
倏而因濃煙再次衰老目盲;
一切毀滅之必要──如同生命
無悔所有失敗的實驗、願前人的屍骨
讓我們成為四季、暴雨、光與風
賦予我們深厚的大地──疊向天空的堡壘;
甚至穿透金屬的植株;
DNA 的螺旋梯上,打破它
愛不只必須重新創造,當你撞碎所有螢幕
讓我們回到不斷上升的同一平台上
血淋淋來到這裡──
堅毅靈巧的手彼此相握──
你將同時感到憤恨的狂沙
不怕被太陽熔化,卻怕哪天真理竟自身熄滅;
刮傷文明的肌膚;你將和人結成社群
彼時、黑暗也可以是我們的嚮導
持筆拿刀。再跋涉吧,
使我們不致迷失、遠離光彩琉璃;
朝那永不可及的地平線前進:
於是永恆的嬰孩無限凝視 創造之焰就要從最深最暗處迸出──
____________ 1 “Ah but I was so much older than/ I am younger than that now…” ──Bob Dylan “My Back Page”
第十一期
「一桿筆該比秤重或輕?」沒人回答
後
什麼是詩眼?單眼或許知道 看,狼群在廣場上獨自慶幸著呢
現代文學 ‧
蕤生 ◎
造詩者: 致我們的年代
特輯 青春
終於詩法院網羅了我 以偽造文青罪。造詩者們 紛紜著正義: 「不能詩的不是吃!」 「他的筆是多血的觸,絕非龍蝦。」 終於詩藏武器罪、自以為詩罪……等 天賦的行動代號,都成為我 食品安全標章零零二零一四。驗詩官
當教室囚禁了宇宙
定讞:「下鄉野放,照樣造詩!」
洪荒靜止十八歲。不放榜也不放晴
「不種麵粉改種〈蒹葭〉,
以情書為成績單,我尋找郵筒
都市新美學就不會鬧飢荒啦……」
卻被老造詩者選入課文
驅逐外來種,我向公寓佃農們推廣
條條鞭笞我的無聊:
最潮的革命花語。誰知聞言
「戀愛是清淺裡的複沓鐘聲,
稻草人竟偷穀跑啦!麻雀們無奈
要輪迴如蝸,慢慢爬才好……」
高喊「推翻造物者」集體絕食
佝僂式構句,宛如結繩記事的
「窮人不種鑽石,」祂開示:
他的背脊,懸我的激情於刑台
「種風,種雨,種草莓──」
「或許他的歷史是行板
未及收割遲來的驚蟄,我為群蟻分食
但不如歌?」
回首去年冬至,仍是春夢一片啊……
逃離造詩工作室,我後退
(八十年後,請改寫我的遺囑為
曾經滄海如今已是無韻的
五十行,星辰將為我墓誌
社會化進行曲,紙上都更
天使將乘電子花車,謳歌
不造神只造詩,文學民主
記者未完的神話,一如我
假日上街摘些新開的百合
遺容與時俱進,在此安息
填入花瓶待售,就像文青
這結局絕非國語課本的惡
的,鏡頭總是等,待意象,的吧
搞塗鴉而是小學生的自由詩!)
二零一四 ‧ 六
21
特輯 青春
後
我只想
現代文學 ‧ 22
◎
李翎瑋
我只想在你的身體種下植物
黎明之前我不再想聽見
等待春天歸來,等待你的等待
下一個雨後將無鳥鳴
像漁人面對大海的溫馴
手有觸覺
像島嶼的耐性
但雙眼未冥
像沉默 夜復一夜
落種已成
你滿佈種子的身軀
你身已完竣
是向陽乍暖
我只想閱讀 我只想不再言語
你皮膚的皺褶與肌肉紋理如織
讓最初破土的草皮
指尖漸漸擁有世界的眉目
依然潮溼的
但已失去雙眼
你冷峻的側臉
我只想
有獸的足印 荒煙覆沒,植栽吐芽 我最終埋下移盆的木本。
在清晨甦醒 醒前觸摸你身體的植被 私處有雨過的嫩綠 心口有花
第十一期
「在外面的世界裡,許多人是並未 意識到自己的歪斜而過著日子的。」 - 第十二期 ‧ 十月中旬
後 ‧ 現代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