驅動城市藝術節
浩氏設計 楊奭凡
X
世紀當代舞團
驅動城市藝術節
主持 人 /浩 氏 設 計 楊 奭 凡 DESIGNHOUSE 浩氏設計創辦人兼創意總監-楊奭凡 ASWAN YANG, 台藝大劇場設計系講師,對於臨時性展演空間、國際展覽空間領域研究 極深,在歐美與亞洲地區,有接近二十年的設計相關經驗,實際操作超 過 1500 個以上的商業傳達設計案例,舉凡商展攤位設計、展示間、通 路店鋪設計等,並於 2009 年時榮獲 IF 傳達設計獎的殊榮,為華人於商 展類型作品得到國際大獎肯定的首例。
電 話 | 0 2 - 2 7 3 6 -7 6 66 E- m ail | a sw a n @ d esi g n h o u se. co m . t w 地 址 | 台 北 市 信 義 區 吳 興 街 1 18 巷 2 5 弄 2 號 公 司 網 址 | w w w. d esi g n h o u se . c o m . t w Face bo o k | w w w. f a c eb o o k . c o m / d esi g n h o u set a i p ei
世 紀 當代舞團/介紹 2000 年創立至今,由創辦人姚淑芬一 手栽培,演出過《PUB,怕不怕》、《 孵夢》、《走出.出走》、《閣樓》、 《大四囍》、《婚禮/春之祭》...等等知 名舞作。近年致力於臺灣舞蹈人才的養 成,定時舉辦跨國舞蹈交流,此次驅動 城市藝術節,以「RAM·記憶體」作為 主題,傾力促成台、港、日、韓等亞洲 四地的新生代舞者交流,令臺灣觀眾有 機會看見鄰近國家不同思維及特色的舞 蹈作品,培養出航世界的國際宏觀。 電話 | 02-2394-4354 E-ma il | ccdctw@yaho o .co m 地址 | 台北市中正區南昌路 一 段 10 8 巷 2 號 Fa ce b ook | www.fac eb o o k .co m /ccdct w
驅 動 城市藝術節 二流、分享、學習、合作...等,造就城市 十年來,不同國家中各城市的頻繁交
聯盟或網絡活動紛紅駭綠地蓬勃興盛,而本 團在 2011 年「台日雙邊城市交流」一案 中,以台北為中心點,邀請位於日本橫濱 的知名多媒體藝術表演團體 Nibroll 來台 合作,雙方各自創作三個舞碼,六個作品 進行共同演出,透過來自不同城市文化脈 動下的舞蹈養份,在彼此創作中找出當代 人在社會中所面臨的共同議題。 本案延續同一交流概念,將此次主題定為 「RAM·記憶體」,並擴大邀請到日本、韓 國、香港等城市團隊,每團舉薦兩位新生 代編舞家的獨舞作品;先由世紀當代舞團 所在的臺北為圓心,勾點出亞洲表演藝術 同樣活躍的城市,拉開彼此的藝術視角, 將獨身的藝術版圖擴散,以觀摩、競技的 切磋心情,展現該地的文化特色,也師習 他人/他城的經驗菁華,試想,若此模式可 成功複製至所有參與城市,輪流換人畫圓 ,則亞洲藝術交流的增溫速度,勢必可再 整體拉抬臺灣藝文發展的地位與胸襟。
《當 機 》 / 燕 樹 豪
《 停 。 看!聽?》/ 劉家瑞
《請你驅動你的人生!》/ 李 宗霖
世 紀 當 代舞團/ 創辦人 姚淑芬
《我與我自己》/ 許倩瑜
世 紀 當 代 編舞者團隊
《失 憶 中 的 玩 笑 》 / 編 舞 : 陳維寧(中)、編劇:Toru Sasaki(右)
《岔口》/ 洪紹晴
焦點對談: 楊奭凡 X 姚淑芬 用直覺的方式 , 欣 賞 身 體 的藝 術
圖/世紀當代舞團
「在舞團裡的人,不只是來跳舞而已,我還會要求他們十 八般武藝面面俱到,要會編舞,也要具備整理自己的思緒 並在作品中挹入議題的能力。這次的驅動城市藝術節以大 匯演的方式進行日、韓、港、臺間的跨國巡演,聚焦外國 代表與台北舞者間的交流。」
姚淑芬認為,臺灣人有創意、有理想、有性格、有 特色,但最大的弱點就是對外的積極度不足,將競 爭力空轉在自己的圈子裡,因此她選擇帶領世紀當 代舞團走出島國,藉由藝術對話從鄰近的國家開始 進行交流,尋揀相同膚色下的性格差異。
「近年來,舞團不停地在國際間遊走交流,在與各國舞者 對話的過程中,我們發覺臺灣對維持自己文化的國際觀普 遍不足,這同時也是最大的問題,相較於日本、韓國等鄰 近國家來講,臺灣人對自己的文化缺少了危機意識,時下 的臺灣接受太多西方的衝擊,卻時常忘記如何去表現出自 己的文化底藴,此消彼長下,我們的傳統文化開始隨著世 代的更迭逐漸在流失。希望能藉由這次的藝術節,讓觀眾 與舞者正視其它國家的文化發展步調,臺灣在各個面向的 個人創意與自發性都很強,但整體的方向不明,因此無法 正確地將每個人的力量擰成一股繩。」
對她而言,表演並不只是舞者展現肢體之美的工具 而已,它應該是有靈魂的個體,能藉由肢體表述自 己底心的思想。「這是我重視的事情,所以從成立 舞團以來,我一直都堅持瞭解每個團員的想法。」
文/張修銘
1
2
3
人 才與觀眾 的 養 成 世紀當代舞團從 2000 年成立至今,已為臺灣培 育出無數的舞蹈人才,相較於舞蹈人才的增長, 近年來,欣賞舞台演出的觀眾相較於歐美國家來 講仍是顯得稀薄,關於這一點,姚淑芬認為,儘 管臺灣人每天都用眼睛與耳朵接受著五花八門的 資訊炸彈,但打從心底,仍然受困於傳統的思考 裹足不前。 「當代舞的欣賞,其實可以學習用直覺性的思考 去觀賞與享受它,而非一定要有什麼獲得、啟發 的思考才有理由入場,舉例現代人都喜歡的輕鬆 娛樂,習以為常的看電影、喝下午茶、逛夜市, 難道就不能將舞台欣賞納入選項嗎?用平常心觀 賞藝術與設計,美的感受,就算看不懂,也是一 種享受!」 關於未來,舞團的國際化顯得勢在必行的,姚淑 芬也相信,世紀當代舞團的作品,絕對夠資格站 上國際舞台!
1. 《器官感性》/ 2012 年
2. 《孵夢》/ 2001 年
3. 《海洋狂歡節》/ 2004 年
「讓更多人認識舞團與現代舞,是這次驅動城市 藝術節的目的之一,希望藉由這次的交流,能讓 我們的舞者擁有更開闊的國際觀,順道帶動有意 成為編舞者的舞者轉型,為臺灣帶來更多優秀的 作品,儘管這些都還需要更多的時間才能慢慢發 酵,但都是身為寶島一份子的我們責無旁貸所必 須努力的!」
舞作晤談
停。看!聽
口 岔 ?
當機 「從舞者到 編 舞 者 之 路 」
我
與
我
自
己
玩 失憶中的
請你驅動
笑
你的人生
!
《 當 機 》 / 當 你想記,記不得,而我想忘,忘不掉 「可以的話,請讓自己留下每個回憶。」-燕樹豪
十年輕人大熱的街頭舞蹈,直到某次前往國家大劇院觀看《布蘭詩 九歲才開始學習舞蹈的燕樹豪,最初入門所接觸的舞種,為時下
歌》演出時,深受其波瀾壯闊的旋律及現場舞台演出的震撼吸引,才 至此一頭栽入舞蹈的仙境之洞裡。 「傳統舞蹈相較現代舞,有許多思維上的不同,二十世紀初首見的現 代舞,雖然發展時間較短,但沒有太多的規範及傳統的包袱,可以自 由的加入諸如多媒體、裝置,甚至是戲劇等豐富元素。」 「記憶,沒有永恆的存在卻存在於永恆;記憶體,一個暫存空間,可 能會長久的保留,也可能消失在無形,更有可能產生錯置、倒裝、交 叉的狀態。」適逢父親嚴重失智,因而有感而發選擇以記憶衰退作為 此次藝術節編舞主題出發點的燕樹豪,在舞台上以一臺電腦與兩座喇 叭作為主題裝置,藉由不斷的拆解與發現,傳達出以電子系統的當機 作為對記憶衰敗的想法及想像。 「我的作品需要觀眾投入一點點的想像力,在探討記憶的驅動城市藝 術節,我選擇逆向思考的方式,在觀眾習以為常記憶這件事情的時候 ,探究腦袋當機、甚至是無法記憶時的狀態。」 以生活環境經驗轉化為舞蹈訊息的舞作,藉由現代裝置傳達出情感訊 息的方式,就連設計師都不禁深受感動,而其中融合科技印象的舞台 裝置,打破了電子屏幕設備一向予人的冰冷印象,間接明證現代舞體 系不受傳統舞派所規範的最大特色。 「記憶看似沒有永恆,但他其實永恆的存在,年輕的時候,仗著記憶 體的充盈,我們肆意紀錄與刪除著倏來倏往的每道畫面,但隨著年紀 增加,當記憶體開始衰退的時候,人們往往才開始後悔當初沒有記得 的更多。可以的話,請讓自己留下每個回憶 ,不論是 好是壞,在某個年歲之後,我們終歸會於 其中 回頭尋索自己因年老而日漸淡薄的存在 感。我希望觀眾能從我的舞作中體會 到有別以往的舞蹈感受,並得到更多 的啟發。」 你是不是也有想記記不得,想忘忘不掉 的矛盾經驗?嘗試以混亂記憶的生活經驗撞 動你心扉的《當機》,以思考作為出發,挑戰 的正是看似井然有序的生活步調裡,如紙屑般混亂不堪的記 憶細節!
設 計 師 點 評 :「 不 論 是 創 作 還 是 設 計 , 作 品 形 式 跟 意 念 的 統 一 , 是 作 品 之 所 以 能 深 入 人 心 最 重 要 的理由,以自身生活週遭經驗作為出發點的作品,由失智一事看待記憶的混亂與不 完整,除了感慨,更多的是對時間的反省與珍惜。」
《停。看!聽?》/ 若隱若現的內心獨白 「很多很多情緒,無聲,卻不絕於耳。」-劉家瑞
想?沒有艱澀難懂的大道理,亦沒有故事起承轉合的啟示,由劉家 停下來做什麼?想回頭看些什麼?想在這一刻聽見什麼樣的聲音
瑞自編自舞的《停。看!聽?》,在舞台上以一個人的姿態,舞出對 於自我心境的探索、爭雜與變化,看似最簡單的舞作,卻實則探討著 最複雜難言的人心。 「平常我喜歡在眾人面前維持歡樂的樣子, 在舞台上,我戴上紅鼻子 ,象徵小丑以歡愉的方式取悅著他人,表演時所穿著的衣服,是一種 武裝更是一種防備,若隱若現地隱藏著渴望瞭解及解放的真正自我, 而所有守不住的內心情緒,都將表現在舞蹈的肢體動作上。」 在衣著的偽裝之外,劉家瑞甚至選擇於舞台上擺放一面長方形的鏡面 ,作為此次演出的裝置,藉以反射出另一個真實無欺的自己。儘管是 以缺乏安全感與壓抑的內心拉扯作為表演主軸,但他認為,這次演出 為觀眾所帶來的,並非是無謂的多餘壓力,而是一場必經的過程。 「我認為現代舞探討的面向很多,比較不會那麼拘謹,不侷限於同一 個表演形式,可以有許多跨領域的結合方式,看待現代舞,我會建議 以單純享受的心態來觀賞,現代舞自然會牽引投射出每個觀眾各自的 人生經驗,因此以第三者的方式來各自解讀作品想傳達的意思,會比 較輕鬆一點。」 「我的表演有話要說,但我希望觀眾能從表演中去尋找與解讀,由我 預告而引導出的答案,必定充滿不必要的期待與不自然的發展,《停 。看!聽?》這部劇只是一個可能,而我希望大家都能擁有各自的揣 測。」
「很多很多情緒,無聲,卻不絕於耳。」
設 計 師 點 評 :「 身 為 一 個 設 計 師 , 我 很 在 意 每 個 項 目 一 開 始 的 定 義 , 我 一 開 始 對 家 瑞 既 尋 求 展 現 又略顯隱晦的箇中意念感到矛盾,能從編舞者口中聽見不同思維的切入點,很有意 思!」
《 請 你 驅 動你的人生!》/ 要怎麼樣才能擁有夢 想 ? 「問題的答案,請你自己解讀。」-李宗霖
這溫暖與冷清、熱情與失望。「要怎麼樣才能有夢想?」以年 是個極端的時代,充滿大起大落,城市裡四處充滿了人情的
輕人一句迷惘的詢問作為線頭,年僅 22 歲的李宗霖所自編自演 的《請你驅動你的人生!》,不僅呈現出時代迷途人對人生的困 惑,同時也表達出時下年輕人對自我的質疑與焦慮。 「儘管現在我擁有夢想,但回望最初踏入舞蹈界的時候,其實自 己也是處在困惑與半被動的狀態,因此當我第一次聽見這句疑問 的時候,其實我也曾懷疑過自己,是不是真的在做自己所熱愛的 事情。歷經懷疑、摸索與確認,這次我希望成為那個能夠驅動他 人的人。」 「以記憶作為主題的時候,很多人都會選擇以回憶作為發想,但 這次我選擇一個不同的方向,我想如果城市是機械容器,那麼記 憶體就是生活在這裡的人們,這城市每天發生許多平凡的故事, 有很多很平凡、沒有夢想的人,但每個人又都真真切切是這個世 界的一份子;我希望這個舞作能夠成為一個驅動程式,驅動起觀 眾們的思緒與理想!」 以馬造型頭飾與簡單的桌椅作為舞台裝置的《請你驅動你的人生 !》,隱喻人們在工作時做牛做馬的鬱鬱不得志,以開玩笑、詼 諧的方式,期望激起迷途者的思考與共鳴,在追求小確幸的大環 境裡,尋揀那份手握夢想的大幸運。 「關於我的舞作,我傾向在這裡先留下想像的空間,在表演時留 給觀眾自己去作解讀,我希望我的作品就是一個驅動程式,觀賞 完後能夠驅動出每個人各自的人生方向,而非經由我的定義得到 一個既定的想像畫面。」
設 計 師 點 評 :「 我 一 直 很 羨 慕 藝 術 創 作 者 的 自 主 性 , 在 對 談 中 得 知 李 宗 霖 是 為 了 鼓 勵 表 弟 勇 敢 尋 夢,因而期望能以作品引導他人去驅動起自己的人生,讓我覺得十分感動!也再一 次證明了藝術創作者的自由與廣度。」
你 看見了嗎?一位信仰夢想的人, 正 站在無夢的思維點上,嘗試舞出迷途人的希望。
《岔口》/不論世事何如,放輕鬆 「人到最後,就是一個動物。」-洪紹晴
「人到最後,就是一個動物。」
舞像作 為 舞 台 裝 置 的 洪 紹 晴 , 藉
者出身,第一次編舞就只以影
由拍攝城市的街道曲線,表達城市 的記憶印象,從跑步、腳踏車到摩 托 車 ,從 各 種 速 度 形 式 的 流 動 感 中 看 待臺北這個城市。 最後帶到大自然,回 歸 大 自 然的懷抱。 「我的舞作名稱是《block》,中別名《岔口》。 討論到記憶體,大家都慣於想到內在感情面的東西, 而我選擇向外探討著眼所見得這個城市,因為城市就 是我從小記憶裡根深蒂固的區塊聚集,在我的舞作裡, 沒有太多的情緒,單純是我與記憶與影像間的關係,屬 於冷色調或是中性的作品,一如現代人向外面對不同群體 時,或多或少刻意保持的中性態度,我們往往在私密或自 然的領域,才能有最真誠的表現,也因此我最終選擇將記 憶裡的影像,導回大自然的懷抱。」 洪紹晴認為,自己想要傳達的東西很簡單,也很單純。「現 代城市生活中有過多的繁雜與物慾,促使現代人變得緊張而忙 碌,我希望透過舞蹈,讓更多人一起看見在城市中運動時的影 像,並在最後與舞者一起回歸到大自然的層面。我想,人需要的 永遠沒有想像的那麼多,不論世事如何,放輕鬆,生活就夠了。」 「舞者挑戰編舞者,尤其是自編自演,又是一個更大的挑戰,必需打 破身體的慣性動作,記住當下即興的靈感表露,常會有種當局者迷, 旁觀者清的迷惘感受。作為舞者,關鍵在於詮釋別人的作品,編舞則難 在於如何紀錄與取捨自己當下的感覺。」 這次的城市驅動藝術節,舞團給予編舞者很大的創作空間,也因此,觀眾不僅 可以看到單純的舞蹈演繹,更能從中看見許多編舞者對舞蹈的私密解讀。洪紹 晴是這麼形容編舞這件事:「對每位編舞者來講,每個舞作,都像是我們的嘔心 瀝 血 所 生出來的孩子。」
設 計 師 點 評 :「 在 我 既 知 的 印 象 裡 , 現 代 舞 是 奔 放 而 正 面 的 , 能 在 與 編 舞 者 的 交 流 過 程 中 , 聽 見 許 多 肢 體 乃 至 於 舞 台 影 像 背 後 一 體 兩 面 的 故 事 , 聽 見 創 作 者 更 深 層 的 內 心思考,是 很大的收獲。」
《 我與我自己》/ 幽深內心的多少自己 「享受生活的角色變換。」-許倩瑜
「儘管外在看起來如此,但內心的自己與外在的自己是截然不同 的。」-許倩瑜。10 歲開始學習舞蹈的她,是這麼看待自己 的。她認為現代人總是試圖把外在的自己裝飾的舒服漂亮,但在 與人接觸的時候,往往又期盼某君能洞穿的,是自己真實的內在 世界。「生活中有許多不同的角色扮演,我很享受在這樣的角色 變換裡。」 「最後決定這個題目之前,其實挑選了很久,一旦說服不了自己 就是再重新來過,為了要契合記憶體的主題,我還特地去找工程 師上了一課:什麼是記憶體?最後才決定用最生活化的內容,表 達出自我日常的記憶,並從中約會另一個自己。」 與同團其他的舞者較為不同,許倩瑜的作品裡,除了一般表演的 舞台裝置,還與芳療師合作,大膽融入了甜橙、玫瑰、薰衣草、 迷迭香等四種氣味,試圖藉由氣味牽引觀眾的潛意識。 「甜橙、玫瑰、薰衣草、迷迭香等四種氣味中。甜橙代表的是青 春少女般的純情;玫瑰則則是成熟女性的魅力暗示;薰衣草則是 一股平靜和諧的氛圍;迷迭香則代表一顆清醒的腦袋。我想要藉 由氣味的暗示,提示出舞者在舞台上想要傳達給觀眾的想法,進 而傳達出生活中各種的角色轉換。」 在氣味之外,許倩瑜亦在舞台上設計了一個用以紀錄日期、時間 的紀錄板,紀錄每段動作累計的時間,強調出生活習慣無形中所 積累的時間厚度;並在最後自己與自己的一段對話裡,以舞者與 衣服的對話形式,提示出自我心靈之間的深層對話。 「這次的藝術節以文化交流作為初衷,試圖刺激出台灣舞者不同 的思考,反思如何在當代舞中展現出屬於我們自己的文化特色, 不僅是很有衝擊性的交流,更能從表演中看見各國舞者肢體間相 異的細膩度及掌控度,欣賞舞蹈外,也歡迎大家前來觀看各國現 代舞者間的差別。」
設 計 師 點 評 :「 臺 灣 目 前 常 見 的 舞 台 表 演 形 式 中 , 還 較 少 看 見 融 合 入 4 D 嗅 覺 的 舞 台 元 素 , 聽 起來很特別,相信能為觀眾帶來口鼻清心的另類感受!對談過程中,也聽見編舞 者在製作舞台裝置時所面臨的技術瓶頸,這也是創意想像與實踐間的現實面。」
《失憶中的玩笑》/當戲劇思維與舞蹈思維交會! 「我們,要讓你們見識前所未見的怪東西!」-陳維寧、Toru Sasaki
在膾炙人口的舞蹈作品,藉由去年參與《亞洲表演藝術節》的機緣,亦與日 2007 年加入世紀當代舞團的陳維寧,作為舞團的資深成員,編創過許多
本 編 劇 家 To r u S a s a k i , 共 同 攜 手 操 刀 此 次 城 市 驅 動 藝 術 節 的 特 別 演 出 節 目 《失憶中的玩笑》。 「 我 與 To r u S a s a k i 的 初 次 相 遇 , 是 在 去 年 的 亞 洲 藝 術 節 , 其 後 我 們 進 行 過 很多次的對談,才構思出這個為時一個半小時的失憶作品,作為我們去年亞洲 藝術節的延伸。最有趣的是,在創作的過程中,他的腳本與我的編舞其實是分 頭進行的!」 像是她在譜著自己的曲,而他寫著他的段子,並在最後合流為一首動人心扉的 詩詞,等著舞者最後完美的唱和。「事實上,我曾有過一點點的妥協呢!」陳 維寧笑著說。在台日編舞、編劇的雙方交流中,最困難的就是創作時的溝通過 程 , 儘 管 To r u S a s a k i 認 為 雙 方 的 思 維 差 異 巨 大 到 雙 方 無 從 發 起 衝 突 , 但 不 同 於 To r u S a s a k i 的 認 知 , 陳 維 寧 認 為 , 儘 管 創 作 過 程 中 面 臨 過 這 種 甚 至 無 從討論的妥協,但拉扯平衡的結果,總是能逬生出計劃外的創作風景。 「由編舞者執掌視覺表現、編劇執掌時間燈光的舞蹈劇作《失憶中的玩笑》, 沿用亞洲表演藝術節的既定主題:米與稻,作為軸線,結合舞蹈、戲劇、歷史 、文化、語言,講述一個發生在老米倉的故事,該劇作為此次驅動藝術節的特 別演出節目,相較於其它舞作,融入了更多戲劇的表演基因,亦與舞台、觀眾 擁有更多的互動。」 以生活中每天上演的失憶劇碼作為概念架構的舞作,探討着人類多事而善忘的 習性,反省着普世生活裡無藥可救的固執;是誰忘了鑰匙在剛剛駛開的計程車 上?是誰反反覆覆在捷運車廂上遺下雨傘?就是你嗎?那可千萬別錯過這齣舞 作!在編劇的詼諧與編舞的寫實調性之下,配合日本喜劇演員與舞者們精準到 位的肢體表演,為時一個半小時的失憶劇碼,預備演繹著一場絕無冷場的直覺 性笑料體驗。
「我們,要讓你們見識前所未見的怪東西!」陳維寧、Toru Sasaki
設 計 師 點 評 :「 同 文 化 間 的 交 流 妥 協 是 很 常 見 與 不 容 易 的 一 件 事 情 , 但 在 台 日 組 合 的 交 流 中 , 能 夠 看 見 不 同 文 化 的 創 作 者 於 隔 閡 中 無 形 的 衝 突 、 妥 協 , 甚 至 是 彼 此 都 未 曾點明的暗 湧,跨領域、跨文化的台日交流,是這次城市驅動藝術節的亮點之一。
欲得培養之結果,必經等待之茹苦 「不夠無聊的時代,不 會 有 天 才 」-楊奭凡
「今天很開心來到這裡!我認為藝術創作者與設計者間, 本身的訓練方式原本就是不同的,而最大的不同,就是藝術 創作者較能如實於作品中自由表達自己的初衷,這點不只是我小時 候曾經嚮往過藝術創作的原因之一,也是我如今最羨慕的地方;看 到眾編舞者們能從編舞的過程中認識自己、表現自己,是一件很開 心的事情。」 「在發想裝置方面,編舞者與設計師有一個共通點,就是我們多 少都 必 需 站 在 對 方 的 立 場 與 角 色 , 去 傳 達 出 觀 眾 或 業 主 能 夠 理 解 的 畫面,但相對來講,舞台更能誠實表達出創作者的自由思 想;而設 計 師 則 必 需 更 多 聆 聽 、 解 讀 業 主 的 需 求 , 嚴 格 說 起 來 更 像 是 業 主 的 翻 譯 者,必需成為對方思考的代理人。」
「在與姚淑芬老師的對談中, 我也發現,藝術界與設計界的 大環境目前所遭遇的問題都差不 多,除了客戶群的開發,在培養人 才的過程更是艱難,一年只要能培養 出一個優秀的人才就已是萬幸的事情, 培養人才只能慢慢來,而等待成果發酵是 最辛苦的過程。」
「不夠無聊的時代,不會有天才!」最後,楊奭凡 認為,這個時代有太多有趣的東西能夠讓人分心, 要想要在一個領域出類拔萃,就必須要能夠忍受寂 寞與無聊。期待下次的對談!我們下次見!」
浩氏設計
世紀當代
對談
X
跨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