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國民中小學暨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社會領域課程綱要

Page 1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 國民中小學暨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


壹、基本理念 ....................................................... 1 貳、課程目標 ....................................................... 1 參、時間分配及科目組合 ............................................. 2 肆、核心素養 ....................................................... 3 伍、學習重點 ....................................................... 6 一、學習表現 ...................................................... 6 (一)國民小學 .................................................... 6 (二)國民中學及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 ............................... 8 二、學習內容 ..................................................... 13 (一)國民小學 ................................................... 14 (二)國民中學及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必修課程 ...................... 17 (三)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加深加廣選修課程 ........................ 36 陸、實施要點 ...................................................... 47 一、課程發展 ..................................................... 47 二、教材編選 ..................................................... 47 三、教學實施 ..................................................... 49 四、教學資源 ..................................................... 50 五、學習評量 ..................................................... 50 柒、附錄 .......................................................... 51 附錄一:社會領域學習重點與核心素養呼應表參考示例 ................ 51 附錄二:議題適切融入領域課程綱要 ................................ 62 附錄三:學習內容說明 ............................................. 93


壹、基本理念 社會領域的主要教育功能為傳遞文化與制度,培養探究、參與、實踐、反思及創新的 態度與能力;其理念在於涵育新世代的公民素養,以培育公民面對各種挑戰時,能做出迎 向「共好」的抉擇,並具社會實踐力。 社會領域課程綱要(以下簡稱「社會領綱」)根植於《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 綱》 (以下簡稱「總綱」) 「適性揚才、終身學習」之願景,以人文與社會科學相關知識為基 礎,循序發展。課程主要包括「歷史」、「地理」及「公民與社會」三學科的旨趣與探究方 法,呈現以下特色: 一、以學生為學習主體,考量不同背景(包括文化、族群、城鄉、性別及身心特質等)學 生的多元生活經驗,並兼顧生涯探索及發展,提供自主學習空間。 二、顧及不同地區、族群及學校類型的特色,提供課程發展之彈性。 三、社會領域透過多重策略達成領域內的縱向連貫、區隔與橫向整合: (一)各教育階段領域/科目皆以涵育公民素養為指引,透過不同主題或形式的探究與 實作活動,提供本領域中各科目的協同及議題融入的空間。 (二)各教育階段領域/科目皆強調根植於生活世界的體驗與思辨,兼顧知識內容、情意 態度與實踐能力的多方面綜合發展。 (三)考慮各學習階段的循序發展以及本領域內各科目間互補合作需要,對學習內容做 有意義的區隔,避免內容過多與不必要的重複。 四、依據國民教育之共同原則,強化國小、國中與高級中等學校的縱向連結,並兼顧各類 型高級中等學校特色功能間的橫向連結。

貳、課程目標 社會領域課程旨在培育學生面對未來、開展不同生涯所需的公民素養,其目標如下: 一、發展個人的主體意識,以及自律自治、自發精進與自我實現的素養。 二、提升獨立思考、價值判斷、理性決定與創新應變的素養。 三、發展民主社會所需之溝通互動、團隊合作、問題解決及社會參與等公民實踐的素養。 四、增進對歷史、地理、公民與社會學科及領域知識的探究與理解能力。 五、發展跨學科的分析、思辨、統整、評估與批判的能力。 六、培養對於族群、社會、地方、國家和世界等多重公民身分的敏察覺知,並涵育具有肯 認多元、重視人權和關懷全球永續的責任意識。

1


參、時間分配及科目組合 社會領域各教育階段之時間分配及科目組合如下: 教育階段 國民小學 國民中學 學習階段 年級 類別

必修 加深加廣選修

備註

第二學習階段

第三學習階段

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

第四學習階段

3節/週

八 3節/週

第五學習階段

十一

十二

18學分 24學分

一、國民小學教育階段: 銜接第一學習階段之生活課程,以統整方式架構課程。 二、國民中學教育階段: 在領域課程架構下,除實施領域教學外,經學校課程發展委員會通 過後,亦得實施歷史、地理、公民與社會的分科教學,同時可在不同年級 彈性修習不同科目,不必每個科目在每學期/每週都修習,但應維持領域 學習總節數,每科學習節數平均分配,不得減少。例如:若以每學期二科 目方式安排,六學期中每科目可採0-2節的方式規劃,以減少每學期/每週 所修習的科目數。 三、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教育階段: 在領域課程架構下,以實施歷史、地理、公民與社會的分科教學為 原則,並透過多元的探究學習、探究與實作選修課程等,強化課程整合 與應用。整體社會領域的時間分配及科目配置建議如下: (一)部定必修課程每科目總學分數6學分,可在不同年級規劃修習不同 科目,以達成《總綱》 「高一及高二每學期部定必修科目之開設以 十二科以下為原則」的規範。 (二)部定必修課程建議一學期配置4-6學分、所開設科目每科目以2-3 學分為原則,並於兩學年內授完。 (三)加深加廣選修課程建議於高二、高三實施。課程規劃如下: 類別 名稱(學分數) 族群、性別與國家的歷史 科技、環境與藝術的歷史 歷史 (3學分) (3學分) 地理 空間資訊科技(3學分) 社會環境議題(3學分) 公民與社會 現代社會與經濟(3學分) 民主政治與法律(3學分) 探究與實作:歷史學探究(2學分) 探究與實作:地理與人文社會科學研究(2學分) 探究與實作 探究與實作:公共議題與社會探究(2學分)。 說明:上述各科目可彈性安排為一學期2學分或兩學期各1 學分。

2


肆、核心素養 下表係依循《總綱》各教育階段核心素養之具體內涵,結合社會領域之基本理念與課 程目標,並根據學生身心發展狀況,訂定各教育階段社會領域核心素養之具體內涵。以下 分國民小學、國民中學及高級中等學校等三個教育階段說明,期培養學生在「自主行動」 、 「溝通互動」與「社會參與」等三大面向循序漸進,成為均衡發展的現代國民。 總綱 核心 素養 面向

總綱 核心素養 項目

A1 身心素質 與 自我精進

A 自主 行動

A2 系統思考 與 解決問題

A3 規劃執行 與 創新應變

社會領域核心素養具體內涵 總綱核心素養 項目說明 具備身心健全 發展的素質, 擁有合宜的人 性觀與自我 觀,同時透過 選擇、分析與 運用新知,有 效規劃生涯發 展,探尋生命 意義,並不斷 自我精進,追 求至善。 具備問題理 解、思辨分析、 推理批判的系 統思考與後設 思考素養,並 能行動與反 思,以有效處 理及解決生 活、生命問題。 具備規劃及執 行計畫的能 力,並試探與 發展多元專業 知能、充實生 活經驗,發揮 創新精神,以 因應社會變 遷、增進個人 的彈性適應 力。

國民小學教育 (E)

國民中學教育 (J)

高級中等學校教育 (U)

社-E-A1 認識自我在團體 中的角色,養成 適切的態度與價 值觀,並探索自 我的發展。

社-J-A1 探索自我潛能、 自我價值與生 命意義,培育合 宜的人生觀。

社-U-A1 探索自我,發展潛 能,肯定自我,規 劃生涯,健全身心 素質,透過自我精 進,追求幸福人 生。

社-E-A2 敏覺居住地方的 社會、自然與人 文環境變遷,關 注生活問題及其 影響,並思考解 決方法。

社-J-A2 覺察人類生活 相關議題,進而 分析判斷及反 思,並嘗試改善 或解決問題。

社-U-A2 對人類生活相關 議題,具備探索、 思考、推理、分析、 批判、統整與後設 思考的素養,並能 提出解決各種問 題的可能策略。

社-E-A3 探究人類生活相 關議題,規劃學 習計畫,並在執 行過程中,因應 情境變化,持續 調整與創新。

社-J-A3 主動學習與探 究人類生活相 關議題,善用資 源並規劃相對 應的行動方案 及創新突破的 可能性。

社-U-A3 對人類生活相關 議題,具備反省、 規劃與實踐的素 養,並能與時俱 進、創新應變。

3


總綱 核心 素養 面向

總綱 核心素養 項目

B1 符號運用 與 溝通表達

B 溝通 互動

B2 科技資訊 與 媒體素養

B3 藝術涵養 與 美感素養

C 社會 參與

C1 道德實踐 與 公民意識

社會領域核心素養具體內涵 總綱核心素養 項目說明 具備理解及使 用語言、文字、 數理、肢體及 藝術等各種符 號進行表達、 溝通及互動的 能力,並能了 解與同理他 人,應用在日 常生活及工作 上。 具備善用科 技、資訊與各 類媒體之能 力,培養相關 倫理及媒體識 讀的素養,俾 能分析、思辨、 批判人與科 技、資訊及媒 體之關係。 具備藝術感 知、創作與鑑 賞能力,體會 藝術文化之 美,透過生活 美學的省思, 豐富美感體 驗,培養對美 善的人事物, 進行賞析、建 構與分享的態 度與能力。 具備道德實踐 的素養,從個 人小我到社會 公民,循序漸 進,養成社會 責任感及公民 意識,主動關 注公共議題並 積極參與社會

國民小學教育 (E)

國民中學教育 (J)

高級中等學校教育 (U)

社-E-B1 透過語言、文字 及圖像等表徵符 號,理解人類生 活的豐富面貌, 並能運用多樣的 表徵符號解釋相 關訊息,達成溝 通的目的,促進 相互間的理解。

社-J-B1 運用文字、語 言、表格與圖像 等表徵符號,表 達人類生活的 豐富面貌,並能 促進相互溝通 與理解。

社-U-B1 運用語言、文字、 圖表、影像、肢體 等表徵符號,表達 經驗、思想、價值 與情意,且能同理 他人所表達之意 涵,增進與他人溝 通。

社-E-B2 認識與運用科 技、資訊及媒體, 並探究其與人類 社會價值、信仰 及態度的關聯。

社-J-B2 理解不同時空 的科技與媒體 發展和應用,增 進媒體識讀能 力,並思辨其在 生活中可能帶 來的衝突與影 響。

社-U-B2 善用各種科技、資 訊、媒體,參與公 共事務或解決社 會議題,並能對科 技、資訊與媒體的 倫理問題進行思 辨批判。

社-E-B3 體驗生活中自 然、族群與文化 之美,欣賞多元 豐富的環境與文 化內涵。

社-J-B3 欣賞不同時空 環境下形塑的 自然、族群與 文化之美,增 進生活的豐富 性。

社-U-B3 體會地理、歷史及 各種人類生活規 範間的交互影響, 進而賞析互動關 係背後蘊含的美 感情境。

社-E-C1 培養良好的生活 習慣,理解並遵 守社會規範,參 與公共事務,養 成社會責任感, 尊重並維護自己 和他人的人權, 關懷自然環境與

社-J-C1 培養道德思辨 與實踐能力、尊 重人權的態度, 具備民主素養、 法治觀念、環境 倫理以及在地 與全球意識,參 與社會公益活

社-U-C1 具備對道德、人 權、環境與公共議 題的思考與對話 素養,健全良好品 德、提升公民意 識,主動參與環境 保育與社會公共 事務。

4


總綱 核心 素養 面向

總綱 核心素養 項目

C2 人際關係 與 團隊合作

C3 多元文化 與 國際理解

社會領域核心素養具體內涵 總綱核心素養 項目說明 活動,關懷自 然生態與人類 永續發展,而 展現知善、樂 善與行善的品 德。 具備友善的人 際情懷及與他 人建立良好的 互動關係,並 發展與人溝通 協調、包容異 己、社會參與 及服務等團隊 合作的素養。 具備自我文化 認同的信念, 並尊重與欣賞 多元文化,積 極關心全球議 題及國際情 勢,且能順應 時代脈動與社 會需要,發展 國際理解、多 元文化價值觀 與世界和平的 胸懷。

國民小學教育 (E)

國民中學教育 (J)

高級中等學校教育 (U)

人類社會的永續 動。 發展。

社-E-C2 建立良好的人際 互動關係,養成 尊重差異、關懷 他人及團隊合作 的態度。

社-J-C2 具備同理與理 性溝通的知能 與態度,發展與 人合作的互動 關係。

社-U-C2 發展適切的人際 互動關係,並展現 相互包容、溝通協 調、社會參與及服 務等團隊合作的 精神與行動。

社-E-C3 了解自我文化, 尊重與欣賞多元 文化,關心本土 及全球議題。

社-J-C3 尊重並欣賞各 族群文化的多 樣性,了解文化 間的相互關聯, 以及臺灣與國 際社會的互動 關係。

社-U-C3 珍視自我文化的 價值,尊重並肯認 多元文化,關心全 球議題,以拓展國 際視野,提升國際 移動力。

5


伍、學習重點 學習重點包含「學習表現」與「學習內容」二部分,提供課程設計、教材發展、教科用 書審查及學習評量的架構,並透過教學加以實踐。 「學習表現」與「學習內容」可以有不同 的對應關係,在該學習階段內,視領域/科目的特性,彈性加以組合。「社會領域學習重點 與核心素養呼應表參考示例」 (詳參附錄一)係舉例說明學習重點與核心素養的呼應關係, 透過學習重點落實本領域核心素養,並引導跨領域/科目的課程設計,增進課程發展的嚴謹 度。「議題適切融入領域課程綱要」(詳參附錄二)係為豐富本領域學習的示例,使各項議 題可與社會領域的學習重點適當結合。 一、學習表現 社會領域的「學習表現」包含認知歷程、情意態度與技能行動,以「理解及思辨」 、 「態度及價值」和「實作及參與」做為領域的共同架構,再依各教育階段及領域/科目的 特性,加以展現。社會領域學習表現的構面及項目共同架構如下: 構面

1.理解及思辨

2.態度及價值

項目

a.覺察說明 b.分析詮釋 c.判斷創新

a.敏覺關懷 b.同理尊重 c.自省珍視

3.實作及參與 a.問題發現 b.資料蒐整與應用 c.溝通合作 d.規劃執行

下列之學習表現,依各教育階段順序呈現,包括構面、項目及條目,編碼說明如下: 1.第 1 碼為「構面及項目」 , 「構面」依序以阿拉伯數字編號, 「項目」依序以英文小 寫字母編號。國民中學與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若為領域共同的學習表現,則第 1 碼前以「社」標示,若為各科目內涵則第 1 碼前以「歷」、「地」 、「公」標示。國 民小學因採領域教學,故未有科目之標註。 2.第 2 碼為「學習階段」,以羅馬數字編號,Ⅱ代表第二學習階段(國民小學 3-4 年級) 、Ⅲ代表第三學習階段(國民小學 5-6 年級) 、Ⅳ代表第四學習階段(國民 中學) 、Ⅴ代表第五學習階段(高級中等學校)。 3.第 3 碼為流水號。 (一)國民小學 構面

條目

項目

1. 理 解 a. 覺 察 1a-Ⅱ-1 及思 說明 辨 1a-Ⅱ-2 1a-Ⅱ-3

第二學習階段 辨別社會生活中的事 1a-Ⅲ-1 實與意見。 分辨社會事物的類別 1a-Ⅲ-2 或先後順序。 舉例說明社會事物與 環境的互動、差異或 變遷現象。 6

第三學習階段 舉例說明探究社會領 域的意義及方法。 舉例說明在個人生活 或民主社會中對各項 議題做選擇的理由及 其影響。


構面

條目

項目 b. 分 析 1b-Ⅱ-1 詮釋

第二學習階段 解釋社會事物與環境 1b-Ⅲ-1 之間的關係。 1b-Ⅲ-2

1b-Ⅲ-3

c. 判 斷 1c-Ⅱ-1 創新

2. 態 度 a. 敏 覺 2a-Ⅱ-1 及價 關懷 值 2a-Ⅱ-2 b. 同 理 2b-Ⅱ-1 尊重 2b-Ⅱ-2

c. 自 省 2c-Ⅱ-1 珍視

2c-Ⅱ-2

3. 實 作 a. 問 題 3a-Ⅱ-1 及參 發現 與

判斷個人生活或民主 1c-Ⅲ-1 社會中各項選擇的合 宜性。 1c-Ⅲ-2

關注居住地方社會事 物與環境的互動、差 異與變遷等問題。 表達對居住地方社會 事物與環境的關懷。 體認人們對生活事物 與環境有不同的感 受,並加以尊重。 感受與欣賞不同文化 的特色。

2a-Ⅲ-1

2a-Ⅲ-2 2b-Ⅲ-1

2b-Ⅲ-2

省思個人的生活習慣 2c-Ⅲ-1 與在群體中的角色扮 演,尊重人我差異,避 免對他人產生偏見。 2c-Ⅲ-2 澄清及珍視自己的角 色與權利,並具備責 2c-Ⅲ-3 任感。 透 過 日 常 觀 察 與 省 3a-Ⅲ-1 思,對社會事物與環 境提出感興趣的問 題。

7

第三學習階段 檢視社會現象中不同 的意見,分析其觀點 與立場。 理解各種事實或社會 現象的關係,並歸納 出其間的關係或規律 性。 解析特定人物、族群 與事件在所處時間、 空間脈絡中的位置與 意義。 評論社會議題處理方 案的優缺點,並提出 個人的看法。 檢視社會現象或事件 之間的關係,並想像 在不同的條件下,推 測其可能的發展。 關注社會、自然、人文 環境與生活方式的互 動關係。 表達對在地與全球議 題的關懷。 體認人們對社會事物 與環境有不同的認 知、感受、意見與表現 方式,並加以尊重。 理解不同文化的特 色,欣賞並尊重文化 的多樣性。 反省自己或社會的價 值觀、偏見與歧視,並 探究其緣由。 體認並願意維護公民 價值與生活方式。 澄清及珍視自己的公 民身分,並具備對國 家及文化的認同感。 透過對時事的理解與 省思,提出感興趣或 令人困惑的現象及社 會議題。


構面

條目

項目 b. 資 料 3b-Ⅱ-1 蒐整 與應 用 3b-Ⅱ-2 3b-Ⅱ-3

c. 溝 通 3c-Ⅱ-1 合作 3c-Ⅱ-2

第二學習階段 透過適當的管道蒐集 與學習主題相關的資 料,並判讀其正確性。 摘取相關資料中的重 點。 整理資料,製作成簡 易的圖表,並加以說 明。 聆聽他人的意見,並 表達自己的看法。 透過同儕合作進行體 驗、探究與實作。

3b-Ⅲ-1

3b-Ⅲ-2

3c-Ⅲ-1

3c-Ⅲ-2

3c-Ⅲ-3 d. 規 劃 3d-Ⅱ-1 執行 3d-Ⅱ-2 3d-Ⅱ-3

探究問題發生的原因 3d-Ⅲ-1 與影響,並尋求解決 問題的可能做法。 評估與選擇可能的做 3d-Ⅲ-2 法,嘗試解決問題。 將問題解決的過程與 結果,進行報告分享 或實作展演。 3d-Ⅲ-3

第三學習階段 透過適當的管道蒐集 社會議題的相關資 料,並兼顧不同觀點 或意見。 摘取及整理社會議題 相關資料的重點,判 讀其正確性及價值, 並加以描述和解釋。 聆聽他人意見,表達 自我觀點,並能與他 人討論。 發揮各人不同的專 長,透過分工進行團 隊合作。 主動分擔群體的事 務,並與他人合作。 選定學習主題或社會 議題,進行探究與實 作。 探究社會議題發生的 原因與影響,評估與 選擇合適的解決方 案。 分享學習主題、社會 議題探究的發現或執 行經驗,並運用回饋 資訊進行省思,尋求 調整與創新。

(二)國民中學及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 構面

條目

項目

1.理 解 a. 覺 察 社 1a-Ⅳ-1 及思 說明 辨 歷 1a-Ⅳ-1

歷 1a-Ⅳ-2

地 1a-Ⅳ-1 地 1a-Ⅳ-2

國民中學 發覺生活經驗或社會 現象與社會領域內容 知識的關係。 理解以不同的紀年、 歷史分期描述過去的 意義。 理解所習得歷史事件 的發展歷程與重要歷 史變遷。 說明重要地理現象分 布特性的成因。 說明重要環境、經濟 8

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 歷 1a-Ⅴ-1 藉 由 史 事 的 主 題 脈 絡,建立時間架構,觀 察事件與事件間的關 聯性。 歷 1a-Ⅴ-2 說明相關歷史事件或 人物在歷史發展中的 重要性。 歷 1a-Ⅴ-3 比較過去與現在的異 同,並說明過去與現 在的關聯性。 地 1a-Ⅴ-1 分辨地理基本概念、 原理原則與理論的意


構面

條目

項目

國民中學 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 與文化議題間的相互 義。 關係。 地 1a-Ⅴ-2 釐清地理基本概念、 公 1a-Ⅳ-1 理解公民知識的核心 原理原則與理論的內 概念。 涵。 地 1a-Ⅴ-3 說明以地理視野觀察 地表現象及議題的方 法。 公 1a-Ⅴ-1 說明社會生活的現象 及其成因。 公 1a-Ⅴ-2 釐清公民知識的核心 概念。 b. 分 析 社 1b-Ⅳ-1 應用社會領域內容知 歷 1b-Ⅴ-1 連結歷史知識與現今 詮釋 識解析生活經驗或社 生活,並運用歷史知 會現象。 識分析社會現象或變 歷 1b-Ⅳ-1 運用歷史資料,解釋 遷。 重要歷史人物與事件 歷 1b-Ⅴ-2 辨識、解釋不同歷史 間的關聯。 時期的變遷與延續。 歷 1b-Ⅳ-2 運用歷史資料,進行 歷 1b-Ⅴ-3 選用及組織資料,提 歷史事件的因果分析 出合乎邏輯的因果關 與詮釋。 係與歷史解釋。 地 1b-Ⅳ-1 解析自然環境與人文 地 1b-Ⅴ-1 運用地理基本概念、 景觀的相互關係。 原理原則,解釋相關 地 1b-Ⅳ-2 歸納自然與人文環境 的地表現象。 互動的結果。 地 1b-Ⅴ-2 連結地理系統、地理 公 1b-Ⅳ-1 比較社會現象的多種 視野與地理技能,分 解釋觀點。 析地表現象的內涵。 地 1b-Ⅴ-3 連結地理系統、地理 視野與地理技能,解 析地表現象的特性。 公 1b-Ⅴ-1 運用公民知識解釋相 關社會現象。 公 1b-Ⅴ-2 區辨社會現象的多種 解釋觀點。 c. 判 斷 社 1c-Ⅳ-1 評估社會領域內容知 歷 1c-Ⅴ-1 檢視特定歷史解釋所 創新 識與多元觀點,並提 反映的觀點。 出自己的看法。 歷 1c-Ⅴ-2 綜合歷史知識與史料 歷 1c-Ⅳ-1 區別歷史事實與歷史 證據,提出個人的分 解釋。 析與詮釋。 歷 1c-Ⅳ-2 從多元觀點探究重要 歷 1c-Ⅴ-3 反思並評論重要歷史 歷史事件與人物在歷 事件的影響。 史中的作用與意義。 地 1c-Ⅴ-1 以地理系統、地理視 地 1c-Ⅳ-1 利用地理基本概念與 野的觀點進行議題探 技能,檢視生活中面 討。 對的選擇與決策。 地 1c-Ⅴ-2 思辨各種社會及環境 9


構面

條目

項目

國民中學 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 地 1c-Ⅳ-2 反思各種地理環境與 議題,並能進行整合 議題的內涵,並提出 評價。 相關意見。 地 1c-Ⅴ-3 跨領域/科目整合相 公 1c-Ⅳ-1 運用公民知識,提出 關知能,反思各種社 自己對公共議題的見 會及環境議題,並提 解。 出看法或解決策略。 公 1c-Ⅴ-1 反思並評論相關公民 知識。 公 1c-Ⅴ-2 整合公民知識,論述 自己的主張,並能提 出合理的論證。 2.態 度 a. 敏 覺 社 2a-Ⅳ-1 敏銳察覺人與環境的 歷 2a-Ⅴ-1 連結本土歷史經驗與 及價 關懷 互動關係及其淵源。 他國的歷史發展,深 值 社 2a-Ⅳ-2 關注生活周遭的重要 化對史事脈絡的理 議題及其脈絡,發展 解,發展全球視野。 本 土 意 識 與 在 地 關 歷 2a-Ⅴ-2 關懷世界不同文化的 懷。 歷史變遷,以及文化 社 2a-Ⅳ-3 關心不同的社會文化 傳承的議題。 及其發展,並展現開 地 2a-Ⅴ-1 敏銳察覺社會及環境 闊的世界觀。 變遷的內涵。 地 2a-Ⅴ-2 連結地理視野、地理 系統的概念,體認生 活中各種現象的全球 關連。 公 2a-Ⅴ-1 關注社會生活相關課 題及其影響。 b. 同 理 社 2b-Ⅳ-1 感受個人或不同群體 歷 2b-Ⅴ-1 理解時空背景對歷史 尊重 在社會處境中的經歷 事件發展或人物的影 與情緒,並了解其抉 響。 擇。 歷 2b-Ⅴ-2 理 解 並 尊 重 不 同 文 社 2b-Ⅳ-2 尊重不同群體文化的 化、宗教、族群、種 差異性,並欣賞其文 族、性別歷史發展的 化之美。 獨特性與主體性。 社 2b-Ⅳ-3 重視環境倫理,並願 地 2b-Ⅴ-1 具 備 地 方 感 與 鄉 土 意維護生態的多樣 愛,關懷其他地區的 性。 社會及環境議題。 地 2b-Ⅴ-2 尊重文化的多樣性, 欣賞各種人地交互作 用所塑造的地景。 地 2b-Ⅴ-3 理解地理環境的系統 運作,體認環境倫理 的內涵。 公 2b-Ⅴ-1 同理個人或不同群體 在社會處境中的經歷 10


構面

條目

項目

國民中學

c. 自 省 社 2c-Ⅳ-1 珍視

社 2c-Ⅳ-2 社 2c-Ⅳ-3

從歷史或社會事件 中,省思自身或所屬 群體的文化淵源、處 境及自主性。 珍視重要的公民價值 並願意付諸行動。 欣賞並願意維護自然 與人文之美。

3.實 作 a. 問 題 社 3a-Ⅳ-1 及參 發現 與

發現不同時空脈絡中 的人類生活問題,並 進行探究。

b. 資 料 社 3b-Ⅳ-1 蒐整 與應 用 社 3b-Ⅳ-2

適當選用多種管道蒐 集與社會領域相關的 資料。 利用社會領域相關概 念,整理並檢視所蒐 集資料的適切性。 使用文字、照片、圖 表、數據、地圖、年表、 言語等多種方式,呈 現並解釋探究結果。

社 3b-Ⅳ-3

11

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 與情緒。 公 2b-Ⅴ-2 尊重或肯認社會中的 不同主張及差異。 歷 2c-Ⅴ-1 審視重要的歷史爭議 事件,理解歷史作為 共同記憶的政治意 涵。 歷 2c-Ⅴ-2 省思歷史發展的多重 面向,珍視融合多元 族群、文化的社會體 系及人權的價值。 地 2c-Ⅴ-1 省思日常生活方式的 意涵,珍視日常生活 的智慧。 地 2c-Ⅴ-2 珍視不同空間尺度的 環境永續價值,並願 意付諸行動保護。 公 2c-Ⅴ-1 肯認自我或不同群體 的主體性。 公 2c-Ⅴ-2 珍視並願意維護重要 的公民價值。 歷 3a-Ⅴ-1 覺察當代事件與歷史 的關係,啟發問題意 識,並進行問題釐清 與探究。 地 3a-Ⅴ-1 根據地理系統與地理 視野的觀點,利用地 理技能的方法發掘各 種社會及環境問題。 地 3a-Ⅴ-2 分析問題形成的背景 與內涵,提出解決問 題的可能策略。 公 3a-Ⅴ-1 界定當代社會生活的 相關問題。 歷 3b-Ⅴ-1 根據主題,進行歷史 資料的蒐集、整理與 分類。 歷 3b-Ⅴ-2 研 讀 或 考 察 歷 史 資 料,分析其生成背景 與其內容的關係。 歷 3b-Ⅴ-3 分辨歷史事實、史料 證據與歷史解釋,說 明歷史解釋不同的原 因,並檢視證據的適


構面

條目

項目

國民中學

c. 溝 通 社 3c-Ⅳ-1 合作 社 3c-Ⅳ-2

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 切性。 歷 3b-Ⅴ-4 應用歷史資料,藉以 形成新的問題、呈現 自己的歷史敘述,或 編製歷史類作品。 地 3b-Ⅴ-1 從各式地圖、航空照 片圖、衛星影像,網路 與文獻、實驗、田野實 察等,蒐集和解決問 題有關的資料。 地 3b-Ⅴ-2 選擇統計方法、地理 資訊系統等適當工具 進行資料分析與歸 納。 地 3b-Ⅴ-3 從各類資料辨識現象 的型態、關聯與趨勢, 解讀資料蘊含的意 義。 公 3b-Ⅴ-1 善用多種策略蒐集公 民與社會生活相關資 料。 公 3b-Ⅴ-2 分析並運用公民與社 會生活相關資料。 聆聽他人意見,表達 歷 3c-Ⅴ-1 聆聽他人並陳述自己 自我觀點,並能以同 的觀點,檢視自己的 理心與他人討論。 盲點與偏見,形成新 理解成員特質並相互 的觀點。 學習與合作。 歷 3c-Ⅴ-2 透過討論、說服、辯 論、協商等方式尋求 相互理解。 地 3c-Ⅴ-1 參與小組討論,與他 人共同思考資料的意 義並判別資料的可靠 性。 地 3c-Ⅴ-2 參與小組討論,與他 人共同討論解決問題 的有效方法。 地 3c-Ⅴ-3 團隊協力共同解決問 題。 公 3c-Ⅴ-1 傾聽他人意見並澄清 彼此觀點。 公 3c-Ⅴ-2 善用討論形成共識。 公 3c-Ⅴ-3 整合成員特質並展現 團隊合作成效。 12


構面

條目

項目

國民中學 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 d. 規 劃 社 3d-Ⅳ-1 規劃與執行社會領域 歷 3d-Ⅴ-1 規劃、執行歷史類作 執行 的問題探究、訪查、創 品的創作或展演。 作或展演等活動。 歷 3d-Ⅴ-2 對於具有價值立場的 社 3d-Ⅳ-2 提出保存文化資產、 公共議題,進行歷史 改善環境或維護社會 性的分析與討論,並 正義等可能方案。 付諸行動。 社 3d-Ⅳ-3 執行具有公共性或利 地 3d-Ⅴ-1 透過小組合作,發掘 他性的行動方案並檢 各種社會或環境問 討其歷程與結果。 題,規劃解決問題的 執行策略。 地 3d-Ⅴ-2 小組合作共同執行解 決問題的策略,並發 表執行成果。 地 3d-Ⅴ-3 檢 討 執 行 策 略 的 成 效,並提出改善的方 案。 公 3d-Ⅴ-1 規劃具有公共性或利 他性的行動方案並評 估其影響。 公 3d-Ⅴ-2 落實具有公共性或利 他性的行動並反思與 修正。

二、學習內容 「學習內容」強調領域/科目的知識內涵,社會領域依各教育階段及領域/科目的特 性,陳述其基礎的學習內容,並注重學習階段間的縱向連貫,避免不必要的重複。教師、 學校、地方政府或出版社得依其專業需求與特性,與「學習表現」雙向結合後進行適當 的轉化,以發展有效教學、適性學習。各教育階段另編有相關學習內容的說明供作參考, 詳見附錄三。 下列之學習內容,依各教育階段呈現,包括主題軸/主題、項目及條目,編碼說明如 下: 1.第 1 碼為「主題軸/主題及項目」 , 「主題軸/主題」依序以英文大寫字母編號, 「項 目」依序以英文小寫字母編號。國民中學與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部分,第 1 碼前 以「歷」、「地」、「公」標示該科目內涵。國民小學因採領域教學,故未有科目之 標註。 2.第 2 碼為「學習階段」,以羅馬數字編號,Ⅱ代表第二學習階段(國民小學 3-4 年級) 、Ⅲ代表第三學習階段(國民小學 5-6 年級) 、Ⅳ代表第四學習階段(國民 中學)、Ⅴ代表第五學習階段(高級中等學校)。 3.第 3 碼為流水號。 13


(一)國民小學 國民小學教育階段的學習內容以「互動與關聯」 、 「差異與多元」 、 「變遷與因果」 及「選擇與責任」等四個主題軸為統整架構,統整「歷史」 、 「地理」 、 「公民與社會」 三學科的相關學習主題。 此四個主題軸在闡釋社會領域是統整有關自我、他人、環境之間相互產生關聯 的知識。 「互動與關聯」在探究社會中個人與群體、人與自然環境,以及人在社會環境與 制度(如:政治與法律、經濟活動、科技發展、全球議題等)的互動情形,並探討 其關聯性,也強調尊重、合作、永續等價值的重要性。 「差異與多元」在探究個體、群體組織(如:居民、家庭、族群等)在生活環境、 社會與文化的差異,也強調尊重多元的重要。 「變遷與因果」在探究不同的時間與空間條件下,各種社會事物與環境間的變 遷過程,並強調其因果關係。 「選擇與責任」在探究多元社會中,個人在追求自身發展、參與社會的經濟活動 及公共事務時,必須做出合宜的選擇,並負起應盡之責任。 條目 主題軸 項目 第二學習階段 第三學習階段 A. 互 動 a. 個 人 Aa-Ⅱ-1 個人在家庭、學校與社 Aa-Ⅲ-1 個人可以決定自我發展 與關 與群 會中有各種不同的角 的特色,並具有參與群 聯 體 色,個人發展也會受其 體社會發展的權利。 影響。 Aa-Ⅲ-2 規範(可包括習俗、道 Aa-Ⅱ-2 不同群體(可包括年齡、 德、宗教或法律等)能導 性別、族群、階層、職業、 引個人與群體行為,並 區域或身心特質等)應 維持社會秩序與運作。 受到理解、尊重與保護, Aa-Ⅲ-3 個人的價值觀會影響其 並避免偏見。 行為,也可能會影響人 際關係。 Aa-Ⅲ-4 在民主社會個人須遵守 社會規範,理性溝通、理 解包容與相互尊重。 b. 人 與 Ab-Ⅱ-1 居民的生活方式與空間 Ab-Ⅲ-1 臺灣的地理位置、自然 環境 利用,和其居住地方的 環境,與歷史文化的發 自然、人文環境相互影 展有關聯性。 響。 Ab-Ⅲ-2 交通運輸與產業發展會 Ab-Ⅱ-2 自然環境會影響經濟的 影響城鄉與區域間的人 發展,經濟的發展也會 口遷移及連結互動。 改變自然環境。 Ab-Ⅲ-3 自然環境、自然災害及 經濟活動,和生活空間 的使用有關聯性。

14


主題軸

條目

項目 c.權力 Ac-Ⅱ-1 、規 則與 人權

Ac-Ⅱ-2

d. 生 產 Ad-Ⅱ-1 與消 費 Ad-Ⅱ-2 e. 科 技 Ae-Ⅱ-1 與社 會

第二學習階段 兒童在生活中擁有許多 Ac-Ⅲ-1 權利(可包括生存權、學 習權、表意權、隱私權、 Ac-Ⅲ-2 身體自主權及不受歧視 的權利等)與責任(可包 括遵守規範、尊重他人 或維護公共利益等)。 Ac-Ⅲ-3 遇到違反人權的事件, 可尋求適當的救助管 道。 Ac-Ⅲ-4

個人透過參與各行各業 Ad-Ⅲ-1 的經濟活動,與他人形 成分工合作的關係。 人們透過儲蓄與消費, 來滿足生活需求。 人類為了解決生活需求 Ae-Ⅲ-1 或滿足好奇心,進行科 學和技術的研發,從而 改變自然環境與人們的 Ae-Ⅲ-2 生活。 Ae-Ⅲ-3

f. 全 球 Af-Ⅱ-1 關連

不 同 文 化 的 接 觸 和 交 Af-Ⅲ-1 流,可能產生衝突、合作 和創新,並影響在地的 生活與文化。 Af-Ⅲ-2 Af-Ⅲ-3

B. 差 異 a. 個 體 Ba-Ⅱ-1 與多 差異 元

人 們 對 社 會 事 物 的 認 Ba-Ⅲ-1 識、感受與意見有相同 之處,亦有差異性。

15

第三學習階段 憲法規範人民的基本權 利與義務。 法律是由立法機關所制 定,其功能在保障人民 權利、維護社會秩序和 促進社會進步。 我國政府組織可區分為 中央及地方政府,各具 有不同的功能,並依公 權力管理公共事務。 國家權力的運用會維護 國家安全及社會秩序, 也可能會增進或傷害個 人與群體的權益。 消費者權益的保障,需 要消費者、業者與政府 共同努力。

科學和技術發展對自然 與人文環境具有不同層 面的影響。 科學和技術的發展與人 類的價值、信仰與態度 會相互影響。 科學和技術的研究與運 用,應受到道德與法律 的規範;政府的政策或 法令會因新科技的出現 而增修。 為了確保基本人權、維 護生態環境的永續發 展,全球須共同關心許 多議題。 國際間因利益競爭而造 成衝突、對立與結盟。 個人、政府與民間組織 可透過各種方式積極參 與國際組織與事務,善 盡世界公民責任。 每個人不同的生活背景 與經驗,會使其對社會 事務的觀點與感受產生 差異。


主題軸

項目 b. 環 境 Bb-Ⅱ-1 差異 c. 社 會 Bc-Ⅱ-1 與文 化 的 Bc-Ⅱ-2 差異

條目 第二學習階段 居民的生活空間與生活 Bb-Ⅲ-1 方式具有地區性的差 異。 各個族群有不同的命名 Bc-Ⅲ-1 方式、節慶與風俗習慣。 家庭有不同的成員組成 方式;每個家庭所重視 的價值有其異同。 Bc-Ⅲ-2

C. 變 遷 a. 環 境 Ca-Ⅱ-1 與因 的變 果 遷 Ca-Ⅱ-2

居住地方的環境隨著社 Ca-Ⅲ-1 會與經濟的發展而改 變。 人口分布與自然、人文 Ca-Ⅲ-2 環境的變遷相互影響。

b. 歷 史 Cb-Ⅱ-1 的變 遷

居住地方不同時代的重 Cb-Ⅲ-1 要人物、事件與文物古 蹟,可以反映當地的歷 史變遷。 Cb-Ⅲ-2

c. 社 會 Cc-Ⅱ-1 的變 遷

各地居民的生活與工作 Cc-Ⅲ-1 方式會隨著社會變遷而 改變。 Cc-Ⅲ-2

d. 政 治 【本項目於第三學習階段學習】 的變 遷

Cd-Ⅲ-1

Cd-Ⅲ-2

e. 經 濟 【本項目於第三學習階段學習】 的變 遷

16

Ce-Ⅲ-1 Ce-Ⅲ-2

第三學習階段 自然與人文環境的交互 影響,造成生活空間型 態的差異與多元。 族群或地區的文化特 色,各有其產生的背景 因素,因而形塑臺灣多 元豐富的文化內涵。 權力不平等與資源分配 不均,會造成個人或群 體間的差別待遇。 都市化與工業化會改變 環境,也會引發環境問 題。 土地利用反映過去和現 在的環境變遷,以及對 未來的展望。 不同時期臺灣、世界的 重要事件與人物,影響 臺灣的歷史變遷。 臺灣史前文化、原住民 族文化、中華文化及世 界其他文化隨著時代變 遷,都在臺灣留下有形 與無形的文化資產,並 於生活中展現特色。 個人在團體中的角色會 隨著社會變遷產生改 變。 族群的遷徙、通婚及交 流,與社會變遷互為因 果。 不同時空環境下,臺灣 人民透過爭取權利與政 治改革,使得政治逐漸 走向民主。 臺灣人民的政治參與及 公民團體的發展,為臺 灣的民主政治奠定基 礎。 經濟型態的變遷會影響 人們的生活。 在經濟發展過程中,資 源的使用會產生意義與 價值的轉變,但也可能


主題軸

項目

D. 選 擇 a. 價 值 Da-Ⅱ-1 與責 的選 任 擇 Da-Ⅱ-2

b. 經 濟 Db-Ⅱ-1 的選 擇 c. 參 與 Dc-Ⅱ-1 公共 事務 的選 擇

條目 第二學習階段 時間與資源有限,個人 Da-Ⅲ-1 須在生活中學會做選 擇。 個人生活習慣和方式的 選擇,對環境與社會價 值觀有不同的影響。 滿足需要的資源有限, Db-Ⅲ-1 在進行各項消費時要做 評估再選擇。 班級與學校公共事務的 Dc-Ⅲ-1 安排,可以透過師生適 切的討論歷程做出決 定。

第三學習階段 引發爭議。 依據需求與價值觀做選 擇時,須評估風險、結果 及承擔責任,且不應侵 害他人福祉或正當權 益。 選擇合適的理財規劃, 可以增加個人的財富並 調節自身的消費力。 團體或會議的運作可以 透過成員適切的討論歷 程做出決定。

(二)國民中學及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必修課程 依照《總綱》規範,國民中學得彈性採取分科或領域教學,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 以分科教學為原則。歷史、地理、公民與社會三科目分別規劃歷史考察、田野實察、 延伸探究等多元形式的探究學習,可做為三科目進行領域統整教學的平台。以下分 別從歷史、地理、公民與社會呈現第四及第五學習階段(必修)的學習內容,以呈 現第四及第五學習階段之間的縱向連貫關係,供課程發展及教材編選的參考。 1.歷史 國中及普高必修歷史課程的規劃從人民的主體觀點出發,主題安排略古詳今, 空間推移由近及遠,採動態分域架構,各以臺灣、中國和世界為重點,強調分域間 的互動。國中歷史課程採長時段的通史架構設計,建立學習者對當代世界形塑過程 的基本認識。普高歷史必修課程依時序選擇基本課題設計主題,透過歷史資料的閱 讀和分析,培養學習者發現、認識及解決問題的基本素養。 國中歷史課程及普高歷史必修課程皆設計歷史考察,強調做中學,並鼓勵與地 理、公民與社會或其他科目適當協作,以拓展學習者的視野和統整能力。教師可透 過引導學生閱讀與解析歷史資料、實地踏查、訪談,或進行各類歷史創作與展演, 提升學生的歷史思維(參考學習表現)。歷史考察可視課程規劃,在學期中選取適 當時段進行。

17


(1)國民中學 主題 項目 A. 歷 史 的 基 礎觀念 B.早期臺灣 a. 史 前 文 化 與臺灣原 住民族 b. 大 航 海 時 代的臺灣 C. 清 帝 國 時 a. 政 治 經 濟 期的臺灣 的變遷 b. 社 會 文 化 的變遷 D. 歷 史 考 察 (一)

條目 歷 A-Ⅳ-1

紀年與分期。

歷 Ba-Ⅳ-1 歷 Ba-Ⅳ-2

考古發掘與史前文化。 臺灣原住民族的遷徙與傳說。

歷 Bb-Ⅳ-1 歷 Bb-Ⅳ-2 歷 Ca-Ⅳ-1 歷 Ca-Ⅳ-2 歷 Cb-Ⅳ-1 歷 Cb-Ⅳ-2 歷 D-Ⅳ-1 歷 D-Ⅳ-2

歷 Ha-Ⅳ-1 歷 Ha-Ⅳ-2

十六、十七世紀東亞海域的各方勢力。 原住民族與外來者的接觸。 清帝國的統治政策。 農商業的發展。 原住民族社會及其變化。 漢人社會的活動。 地方史探究(一)。 從主題 B 或 C 挑選適當課題深入探究,或規劃 與執行歷史踏查或展演。 殖民統治體制的建立。 基礎建設與產業政策。 「理蕃」政策與原住民族社會的對應。 現代教育與文化啟蒙運動。 都會文化的出現。 新舊文化的衝突與在地社會的調適。 中華民國統治體制的移入與轉變。 二二八事件與白色恐怖。 國家政策下的原住民族。 臺海兩岸關係與臺灣的國際處境。 經濟發展與社會轉型。 大眾文化的演變。 地方史探究(二)。 從主題 E 或 F 挑選適當課題深入探究,或規劃 與執行歷史踏查或展演。 商周至隋唐時期國家與社會的重要變遷。 商周至隋唐時期民族與文化的互動。

歷 Hb-Ⅳ-1 歷 Hb-Ⅳ-2

宋、元時期的國際互動。 宋、元時期的商貿與文化交流。

歷 Ia-Ⅳ-1 歷 Ia-Ⅳ-2

明、清時期東亞世界的變動。 明、清時期東亞世界的商貿與文化交流。

歷 Ib-Ⅳ-1 歷 Ib-Ⅳ-2

晚清時期的東西方接觸與衝突。 甲午戰爭後的政治體制變革。

E. 日 本 帝 國 a. 政 治 經 濟 時期的臺 的變遷 灣 b. 社 會 文 化 的變遷

歷 Ea-Ⅳ-1 歷 Ea-Ⅳ-2 歷 Ea-Ⅳ-3 歷 Eb-Ⅳ-1 歷 Eb-Ⅳ-2 歷 Eb-Ⅳ-3 F.當代臺灣 a. 政 治 外 交 歷 Fa-Ⅳ-1 的變遷 歷 Fa-Ⅳ-2 歷 Fa-Ⅳ-3 歷 Fa-Ⅳ-4 b. 經 濟 社 會 歷 Fb-Ⅳ-1 的變遷 歷 Fb-Ⅳ-2 G. 歷 史 考 察 歷 G-Ⅳ-1 (二) 歷 G-Ⅳ-2 H. 從 古 典 到 a.政治、社會 傳統時代 與文化的 變遷、差 異與互動 b. 區 域 內 外 的互動與 交流 I. 從 傳 統 到 a. 東 亞 世 界 現代 的延續與 變遷 b. 政 治 上 的 挑戰與回 應

18


主題

項目 c. 社 會 文 化 歷 Ic-Ⅳ-1 的 調 適 與 歷 Ic-Ⅳ-2 變遷 J. 歷 史 考 察 歷 J-Ⅳ-1 (三) K. 現 代 國 家 a. 現 代 國 家 歷 Ka-Ⅳ-1 的興起 的追求 歷 Ka-Ⅳ-2 b. 現 代 國 家 歷 Kb-Ⅳ-1 的挑戰 歷 Kb-Ⅳ-2 L. 當 代 東 亞 a. 共 產 政 權 歷 La-Ⅳ-1 的局勢 在中國 歷 La-Ⅳ-2 b. 不 同 陣 營 歷 Lb-Ⅳ-1 的互動 歷 Lb-Ⅳ-2 M. 歷 史 考 察 歷 M-Ⅳ-1 (四) N. 古 代 文 化 a. 多 元 並 立 歷 Na-Ⅳ-1 的遺產 的 古 代 文 歷 Na-Ⅳ-2 化 b. 普 世 宗 教 歷 Nb-Ⅳ-1 的 起 源 與 歷 Nb-Ⅳ-2 發展 歷 Nb-Ⅳ-3 O. 近 代 世 界 a. 近 代 歐 洲 歷 Oa-Ⅳ-1 的變革 的興起 歷 Oa-Ⅳ-2 歷 Oa-Ⅳ-3 b. 多 元 世 界 歷 Ob-Ⅳ-1 的互動 歷 Ob-Ⅳ-2 歷 Ob-Ⅳ-3 P. 歷 史 考 察 歷 P-Ⅳ-1 (五) Q. 現 代 世 界 a. 現 代 國 家 歷 Qa-Ⅳ-1 的發展 的建立 歷 Qa-Ⅳ-2 歷 Qa-Ⅳ-3 b. 帝 國 主 義 歷 Qb-Ⅳ-1 的 興 起 與 歷 Qb-Ⅳ-2 影響 歷 Qb-Ⅳ-3 c. 戰 爭 與 現 歷 Qc-Ⅳ-1 代社會 歷 Qc-Ⅳ-2 歷 Qc-Ⅳ-3 R. 歷 史 考 察 歷 R-Ⅳ-1 (六)

條目 城市風貌的改變與新媒體的出現。 家族與婦女角色的轉變。 從主題 H 或 I 挑選適當課題深入探究,或規劃 與執行歷史踏查或展演。 中華民國的建立與早期發展。 舊傳統與新思潮間的激盪。 現代國家的建制與外交發展。 日本帝國的對外擴張與衝擊。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立。 改革開放後的政經發展。 冷戰時期東亞國家間的競合。 東南亞地區國際組織的發展與影響。 從主題 K 或 L 挑選適當課題深入探究,或規劃 與執行歷史踏查或展演。 非洲與西亞的早期文化。 希臘、羅馬的政治及文化。 佛教的起源與發展。 基督教的起源與發展。 伊斯蘭教的起源與發展。 文藝復興。 宗教改革。 科學革命與啟蒙運動。 歐洲的海外擴張與傳教。 美洲和澳洲的政治與文化。 近代南亞與東南亞。 從主題 N 或 O 挑選適當課題深入探究,或規劃 與執行歷史踏查或展演。 美國獨立與法國大革命。 工業革命與社會變遷。 民族主義與國家建立。 歐洲帝國的擴張。 亞、非、美三洲的發展及回應。 第一次世界大戰。 戰間期的世界局勢。 第二次世界大戰。 從兩極到多元的戰後世界。 從主題 Q 挑選適當課題深入探究,或規劃與執 行歷史踏查或展演。

19


(2)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 主題 項目 A. 如 何 認 識 過去? B. 多 元 族 群 a.原住民族 社會的形 成 b. 移 民 社 會 的形成 C. 經 濟 與 文 a.經濟活動 化的多樣 性 b.山海文化

D. 現 代 國 家 a.臺、澎、金、 的形塑 馬如何成 為一體? b. 追 求 自 治 與民主的 軌跡 E. 歷 史 考 察 (一) F. 中 國 與 東 亞 G. 國 家 與 社 a. 國 家 的 統 會 治 b. 社 會 的 組 織 H. 人 群 的 移 a. 近 代 以 前 動與交流 的人群移 動與交流 b. 近 代 以 後 的移民 I. 現 代 化 的 a. 傳 統 與 現 歷程 代的交會

歷 A-Ⅴ-1 歷 Ba-Ⅴ-1 歷 Ba-Ⅴ-2 歷 Bb-Ⅴ-1 歷 Bb-Ⅴ-2 歷 Ca-Ⅴ-1 歷 Ca-Ⅴ-2 歷 Cb-Ⅴ-1 歷 Cb-Ⅴ-2 歷 Cb-Ⅴ-3 歷 Da-Ⅴ-1 歷 Da-Ⅴ-2 歷 Da-Ⅴ-3 歷 Db-Ⅴ-1 歷 Db-Ⅴ-2 歷 Db-Ⅴ-3 歷 E-Ⅴ-1 歷 F-Ⅴ-1 歷 Ga-Ⅴ-1 歷 Ga-Ⅴ-2 歷 Gb-Ⅴ-1 歷 Gb-Ⅴ-2 歷 Ha-Ⅴ-1

歷 Ha-Ⅴ-2 歷 Hb-Ⅴ-1 歷 Hb-Ⅴ-2 歷 Ia-Ⅴ-1 歷 Ia-Ⅴ-2 歷 Ia-Ⅴ-3 b. 戰 爭 與 和 歷 Ib-Ⅴ-1 平 歷 Ib-Ⅴ-2 歷 Ib-Ⅴ-3 J. 歷 史 考 察 歷 J-Ⅴ-1 (二) K. 臺 灣 與 世 歷 K-Ⅴ-1 界 L. 歐 洲 文 化 a. 古 代 文 化 歷 La-Ⅴ-1 與現代世 與 基 督 教 歷 La-Ⅴ-2 界 傳統 歷 La-Ⅴ-3

條目 誰的歷史?誰留下的史料?誰寫的歷史? 我群界定、原住民與原住民族的分類。 當代原住民族的處境與權利伸張。 早期移民的歷史背景及其影響。 戰後來臺的各方移民。 臺灣歷史上的商貿活動。 臺灣歷史上的土地問題。 原住民族的語言、傳統信仰與祭儀。 多元的信仰與祭祀活動。 從傳統到現代的文學與藝術。 從地方到中央。 國際局勢與臺灣地位。 教育、語言與基礎建設。 日治時期的人權情況與政治、社會運動。 戰後的民主化追求與人權運動。 戰後的社會運動。 從主題 B、C 或 D 挑選適當課題深入探究,或規 劃與執行歷史踏查或展演。 可以在什麼樣的脈絡中討論中國史? 傳統政治權威的類型。 戶籍、土地或賦役與國家統治的關係。 民間社會組織的型態。 社會組織與國家的互動。 從漢、晉到宋、元時期東亞人群移動的特色與影 響。 明、清時期東亞人群移動的特色與影響。 十九世紀以後東亞的人群移動。 十九世紀以後東亞人群移動的變遷及其影響。 西方文化傳入東亞的影響。 東亞國家對西方帝國主義的回應。 民間社會與現代化的激盪。 東亞地區人民在二十世紀重大戰爭中的經歷。 共產主義在東亞的發展歷程及對局勢的影響。 區域合作與經貿統合的追求。 從主題 G、H 或 I 挑選適當課題深入探究,或規 劃與執行歷史踏查或展演。 可以在什麼樣的脈絡中討論世界史? 神話與哲學。 中古基督教世界。 文藝復興。 20


主題

M. 文 化 的 交 會與多元 世界的發 展 N. 世 界 變 遷 與現代性

O. 歷 史 考 察 (三)

項目 b. 個 人 、 自 歷 Lb-Ⅴ-1 由、理性 歷 Lb-Ⅴ-2 歷 Lb-Ⅴ-3 a. 伊 斯 蘭 與 歷 Ma-Ⅴ-1 世界 歷 Ma-Ⅴ-2 b. 西 方 與 世 歷 Mb-Ⅴ-1 界 歷 Mb-Ⅴ-2 歷 Mb-Ⅴ-3 a. 冷 戰 期 間 歷 Na-Ⅴ-1 的 世 界 局 歷 Na-Ⅴ-2 勢 b. 冷 戰 後 的 歷 Nb-Ⅴ-1 世界局勢 歷 Nb-Ⅴ-2 歷 Nb-Ⅴ-3 歷 O-Ⅴ-1

條目 從宗教改革到啟蒙運動。 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 民主傳統及其現代挑戰。 伊斯蘭文化的發展與擴張。 伊斯蘭世界與西方的互動。 歐洲與亞洲的交流。 歐洲與非、美兩洲的交流。 反殖民運動的發展。 冷戰期間的政治局勢。 社會運動與反戰。 現代性與現代文化。 「西方」與「反西方」。 全球化與多元文化。 從主題 L、M 或 N 挑選適當課題深入探究,或規 劃與執行歷史踏查或展演。

2.地理 (1)國民中學 學習內容主要依據《總綱》和社會領綱的基本理念與課程目標,並參考國 際地理聯合會公布之《2016 地理教育國際憲章》揭櫫的基本精神而研訂。研訂 的方向有四:1.以培養核心素養為導向,學習內容兼顧學科知識、技能及核心 素養的連結;2.強調領域內的縱向連貫,既銜接國小階段的學習經驗,也提供 高中學習內容加深加廣的基礎;3.注重領域間的橫向聯繫,既考慮與歷史、公 民與社會的分工,也提供跨領域教學的平台;4.重視學生自主探究和小組合作 學習。 研訂的學習內容,具備以下特色:1.以環境系統、區域特色和全球關連架 構學習內容的基礎,擬訂「基本概念與臺灣」 、 「區域特色」與「地理議題」三 個主題,每一主題同時著重不同空間尺度、空間分布及其交互作用、人地關係 等基本概念。2.三個主題包含十七個項目,由立足臺灣至關懷全球,並以人類 活動和自然環境間的互動來探討區域特色,經由當今議題展望永續發展。3.每 一項目精簡而開放,除配合節數縮減外,也預留教師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 4.每一項目下的條目,皆提出「問題探究」可作為教師設計小組合作學習的基 礎,也提供進行協同教學的平台;教師實施問題探究時,可自訂具體的議題, 引導學生透過小組合作學習,進行議題的探討。5.每學期設計一個田野觀察或 訪查,以提供地理、歷史和公民與社會統整教學的平台。

21


主題 項目 條目 A. 基 本 概 念 a. 世 界 中 的 地 Aa-Ⅳ-1 全球經緯度座標系統。 與臺灣 臺灣 地 Aa-Ⅳ-2 全球海陸分布。 地 Aa-Ⅳ-3 臺灣地理位置的特性及其影響。 地 Aa-Ⅳ-4 問題探究:臺灣和世界各地的關聯性。 b. 臺 灣 的 地 地 Ab-Ⅳ-1 地形與海岸的分類。 形與海域 地 Ab-Ⅳ-2 臺灣主要地形的分布與特色。 地 Ab-Ⅳ-3 臺灣的領海與經濟海域。 地 Ab-Ⅳ-4 問題探究:土地利用或地形災害與環境倫理。 c. 臺 灣 的 氣 地 Ac-Ⅳ-1 天氣與氣候。 候與水文 地 Ac-Ⅳ-2 臺灣的氣候特色。 地 Ac-Ⅳ-3 臺灣的水資源分布。 地 Ac-Ⅳ-4 問題探究:颱風與生活。 田野觀察 配合 Aa、Ab、Ac 的學習內容,觀察學校附近自然環境的特色。 教師可指導田野觀察準備工作,如調查紀錄方式,並可與其 他學科教師配合《總綱》揭櫫之議題協同設計。 d. 臺 灣 的 人 地 Ad-Ⅳ-1 臺灣的人口成長與分布。 口與文化 地 Ad-Ⅳ-2 臺灣的人口組成。 地 Ad-Ⅳ-3 多元族群的文化特色。 地 Ad-Ⅳ-4 問題探究:臺灣人口問題與對策。 e. 臺 灣 的 產 地 Ae-Ⅳ-1 臺灣農業經營的特色。 業發展 地 Ae-Ⅳ-2 臺灣工業發展的特色。 地 Ae-Ⅳ-3 臺灣的國際貿易與全球關連。 地 Ae-Ⅳ-4 問題探究:產業活動的挑戰與調適。 f. 臺 灣 的 區 地 Af-Ⅳ-1 聚落體系與交通網絡。 域發展 地 Af-Ⅳ-2 都市發展與都市化。 地 Af-Ⅳ-3 臺灣的區域發展及其空間差異。 地 Af-Ⅳ-4 問題探究:原住民族文化、生活空間與生態保育 政策。 田野觀察 配合 Ad、Ae、Af 的學習內容,觀察學校附近的人文景觀,並 使用「心智圖」或語言、文字、圖像、影音等符號形式呈現其 觀察結果。教師可與其他學科教師配合《總綱》揭櫫之議題協 同設計。 B.區域特色 a.中國(一) 地 Ba-Ⅳ-1 自然環境的地區差異。 地 Ba-Ⅳ-2 傳統維生方式與人口分布。 地 Ba-Ⅳ-3 人口成長、人口遷移與文化擴散。 b.中國(二) 地 Bb-Ⅳ-1 產業活動的轉型。 地 Bb-Ⅳ-2 經濟發展的地區差異。 地 Bb-Ⅳ-3 經濟發展與全球關連。 地 Bb-Ⅳ-4 問題探究:經濟發展與環境衝擊。 c. 大 洋 洲 與 地 Bc-Ⅳ-1 自然環境與資源。 兩極地區 地 Bc-Ⅳ-2 全球氣候變遷的衝擊。 地 Bc-Ⅳ-3 區域發展與戰略競合。 地 Bc-Ⅳ-4 問題探究:大洋洲與臺灣原住民族文化的連結。

22


主題

項目 田野觀察

d. 季 風 亞 洲 (一)東 北亞 e. 季 風 亞 洲 (二)東 南亞和南 亞 f. 西 亞 與 北 非

田野觀察

g.漠南非洲

h. 歐 洲 與 俄 羅斯

i.美洲

田野觀察

C.地理議題

a. 臺 灣 的 地 名文化

b. 臺 灣 的 農 業與食品 安全

條目 配合 Ba、Bb、Bc 的學習內容,觀察學校附近與原住民族或漢 人有關的文化地景或文化資產,教師可與其他學科教師配合 《總綱》揭櫫之議題協同設計。 地 Bd-Ⅳ-1 自然環境背景。 地 Bd-Ⅳ-2 產業與文化發展的特色。 地 Bd-Ⅳ-3 東北亞經濟發展的成就與挑戰。 地 Bd-Ⅳ-4 問題探究:臺灣與東北亞的文化交流。 地 Be-Ⅳ-1 自然環境背景。 地 Be-Ⅳ-2 多元文化的發展。 地 Be-Ⅳ-3 經濟發展與區域結盟。 地 Be-Ⅳ-4 問題探究:東南亞和南亞新興市場與臺灣產業 發展的關聯。 地 Bf-Ⅳ-1 自然環境與資源。 地 Bf-Ⅳ-2 伊斯蘭文化的發展與特色。 地 Bf-Ⅳ-3 國際衝突的焦點。 地 Bf-Ⅳ-4 問題探究:伊斯蘭文化與西方文化的互動。 配合 Bd、Be、Bf 的學習內容,觀察學校附近具有異國色彩的 商店分布,並使用主題地圖或語言、文字、圖像、影音等符號 形式呈現其觀察結果,教師可與其他學科教師配合《總綱》揭 櫫之議題協同設計。 地 Bg-Ⅳ-1 自然環境與資源。 地 Bg-Ⅳ-2 漠南非洲的文化特色與影響。 地 Bg-Ⅳ-3 現代經濟的發展與挑戰。 地 Bg-Ⅳ-4 問題探究:漠南非洲的公平貿易議題。 地 Bh-Ⅳ-1 自然環境背景。 地 Bh-Ⅳ-2 產業活動的發展與文化特色。 地 Bh-Ⅳ-3 現代經濟的發展與區域結盟。 地 Bh-Ⅳ-4 問題探究:歐洲發展綠能的原因與條件。 地 Bi-Ⅳ-1 自然環境背景。 地 Bi-Ⅳ-2 移民與產業活動的發展。 地 Bi-Ⅳ-3 經濟發展的區域差異。 地 Bi-Ⅳ-4 問題探究:南美洲熱帶雨林的開發與保育。 配合 Bg、Bh、Bi 的學習內容,觀察並統計日常生活用品的生 產製造國來源,及說明隱含的意義,教師可與其他學科教師 配合《總綱》揭櫫之議題協同設計。 地 Ca-Ⅳ-1 「臺灣」地名的由來與指涉範圍的演變。 地 Ca-Ⅳ-2 鄉鎮市區(或縣市)地名的由來與變遷。 地 Ca-Ⅳ-3 聚落地名的命名與環境、族群文化的關係。 地 Ca-Ⅳ-4 問題探究:地名和生產活動、產物命名等商品行 銷的關係。 地 Cb-Ⅳ-1 農業生產與地理環境。 地 Cb-Ⅳ-2 食物運銷與國際貿易。 地 Cb-Ⅳ-3 飲食文化與食品加工、基因改造食物。 地 Cb-Ⅳ-4 問題探究:從地理觀點探究食安問題的原因與 解決策略。 23


主題

項目 田野訪查

條目 1.教師可與其他學科教師配合《總綱》揭櫫之議題協同設計, 訪查學校附近地名蘊含的意義。 2.教師可與其他學科教師配合《總綱》揭櫫之議題協同設計, 訪查並統計學校附近賣場的農產品生產國家來源及其蘊含 的意義。 (以上二活動可擇一執行)

(2)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 學習內容主要依據《總綱》和社會領綱的基本理念與課程目標,並參考國 際地理聯合會公布之《2016 地理教育國際憲章》揭櫫的基本精神而研訂。研訂 的方向有四:1.以培養核心素養為導向,學習內容兼顧學科知識、技能及核心 素養的連結;2.以學科方法、重大議題和學科應用三個面向,作為設計課程的 主軸;3.學習內容具備深化探究能力、陶養系統思維和豐富生活智能的功能; 4.重視學生自主探究和小組合作學習。 研訂的學習內容,具備以下特色:1.以地理技能、地理系統、地理視野三 個地理核心素養為主題:地理技能指地理學獲得知識、解決問題的慣用方法與 技術,有助於科學方法的完整性;地理系統係從系統的角度,討論地理學的基 本概念;地理視野則從地理的角度理解區域文化的特色、區域問題的內涵、解 決區域問題的策略。2.配合學分數縮減,精簡項目與條目,預留教師引導學生 自主學習的空間。3.每一項目均提出「問題探究」作為教師設計小組合作學習 的基礎,也提供進行「協同教學」的平台。4.設計田野實察活動,實察主題可 由教師協同其他學科領域教師共同規劃。 主題 項目 條目 A.地理技能 a. 研 究 觀 點 地 Aa-Ⅴ-1 地理學的傳統與觀點。 與 研 究 方 地 Aa-Ⅴ-2 研究問題的發想。 法 地 Aa-Ⅴ-3 資料的來源與蒐集。 地 Aa-Ⅴ-4 資料整理、分析與展示。 地 Aa-Ⅴ-5 問題探究:解決問題的策略與步驟。 b.地理資訊 地 Ab-Ⅴ-1 地理資訊的組成與特性。 地 Ab-Ⅴ-2 地理資訊系統的功能。 地 Ab-Ⅴ-3 問題探究:地理資訊的生活應用。 c.地圖 地 Ac-Ⅴ-1 地圖本質與要素。 地 Ac-Ⅴ-2 地圖種類及其用途。 地 Ac-Ⅴ-3 問題探究:地圖判讀與使用。 B.地理系統 a.氣候系統 地 Ba-Ⅴ-1 氣候要素。 地 Ba-Ⅴ-2 大氣環流與洋流。 地 Ba-Ⅴ-3 氣候類型。 地 Ba-Ⅴ-4 氣候與自然景觀帶。 地 Ba-Ⅴ-5 問題探究:氣候、水資源與人類生活。

24


主題

項目 b.地形系統

田野實察 B.地理系統

c. 人 口 與 環 境負載力 d.聚落、流通 路線與區 域 e. 都 市 與 城 鄉關係

f.產業活動

g.世界體系

C.地理視野

a. 臺 灣 與 世 界

b. 東 亞 文 化 圈的形成 與發展 田野實察 C.地理視野

c. 東 西 文 化 的接觸與 區域發展 (以東南 亞或南亞 為例) d. 從 孤 立 到 樞紐(以 澳、紐為 例)

條目 地 Bb-Ⅴ-1 地形營力。 地 Bb-Ⅴ-2 各類地形系統。 地 Bb-Ⅴ-3 地形辨識。 地 Bb-Ⅴ-4 問題探究:地形與人類生活。 教師可與其他學科教師配合《總綱》揭櫫之議題,協同設計 探究主題及實施方法。 地 Bc-Ⅴ-1 人口成長與人口轉型。 地 Bc-Ⅴ-2 人口移動與人口分布。 地 Bc-Ⅴ-3 問題探究:人口動態與環境負載力。 地 Bd-Ⅴ-1 聚落系統。 地 Bd-Ⅴ-2 運輸與交通。 地 Bd-Ⅴ-3 中地體系。 地 Bd-Ⅴ-4 問題探究:中地概念與生活。 地 Be-Ⅴ-1 都市成長與都市化。 地 Be-Ⅴ-2 地價與土地利用。 地 Be-Ⅴ-3 都市內部空間結構。 地 Be-Ⅴ-4 問題探究:都市機能與城鄉關係。 地 Bf-Ⅴ-1 產業系統與類別。 地 Bf-Ⅴ-2 產業分布與區位選擇。 地 Bf-Ⅴ-3 資訊革命與知識經濟。 地 Bf-Ⅴ-4 問題探究:產業發展與變遷。 地 Bg-Ⅴ-1 區域互賴與不平等交換。 地 Bg-Ⅴ-2 擴散與反吸。 地 Bg-Ⅴ-3 核心-半邊陲-邊陲體系。 地 Bg-Ⅴ-4 問題探究:區域發展的反思。 地 Ca-Ⅴ-1 臺灣自然環境的特殊性。 地 Ca-Ⅴ-2 臺灣的原住民族與南島語族。 地 Ca-Ⅴ-3 臺灣的移民社會與多元文化。 地 Ca-Ⅴ-4 問題探究:臺灣經濟發展與世界的關聯。 地 Cb-Ⅴ-1 東亞文化圈形成的環境背景。 地 Cb-Ⅴ-2 經濟崛起與轉型的歷程。 地 Cb-Ⅴ-3 人口與環境問題。 地 Cb-Ⅴ-4 問題探究:國家間的競爭與合作。 教師可與其他學科教師配合《總綱》揭櫫之議題,協同設計 探究主題及實施方法。 地 Cc-Ⅴ-1 東西文化接觸的環境背景。 地 Cc-Ⅴ-2 多元的文化景觀。 地 Cc-Ⅴ-3 經濟發展與轉型。 地 Cc-Ⅴ-4 問題探究 1:東南亞國協的發展與挑戰。 問題探究 2:南亞新興經濟體的發展與挑戰。 (以上兩個問題探究可擇一執行) 地 Cd-Ⅴ-1 自然環境背景與位置的特殊性。 地 Cd-Ⅴ-2 原住民族、移民與移民社會的發展。 地 Cd-Ⅴ-3 產業發展與地緣樞紐。 地 Cd-Ⅴ-4 問題探究:原生物種與環境永續。 25


主題

田野實察

項目 條目 e. 伊 斯 蘭 世 地 Ce-Ⅴ-1 自然環境的特殊性。 界 的 形 成 地 Ce-Ⅴ-2 文化異同。 與發展 地 Ce-Ⅴ-3 資源爭奪。 地 Ce-Ⅴ-4 問題探究:區域紛爭與發展機會。 f. 歐 洲 文 明 地 Cf-Ⅴ-1 自然環境與文明發展的關係。 的 發 展 與 地 Cf-Ⅴ-2 工業革命與海外發展。 擴散 地 Cf-Ⅴ-3 區域競爭、合作與歐盟。 地 Cf-Ⅴ-4 問題探究:西方文化圈的形成與特色。 g. 超 級 強 國 地 Cg-Ⅴ-1 美國的環境背景。 的 興 起 與 地 Cg-Ⅴ-2 多元族群共同塑造的文化特色。 挑戰 地 Cg-Ⅴ-3 產業發展與都市文明。 地 Cg-Ⅴ-4 問題探究:美國發展的前景與挑戰。 h. 南 方 區 域 地 Ch-Ⅴ-1 南方區域的意涵。 的 發 展 與 地 Ch-Ⅴ-2 自然環境背景。 挑 戰 ( 個 地 Ch-Ⅴ-3 列強入侵與殖民。 案 , 以 中 地 Ch-Ⅴ-4 殖民地式經濟。 南 美 洲 、 地 Ch-Ⅴ-5 問題探究:現代發展的優勢與挑戰。 漠南非洲 為例,二 選一) i.全球化 地 Ci-Ⅴ-1 發展條件的空間差異。 地 Ci-Ⅴ-2 交通革新與全球化。 地 Ci-Ⅴ-3 經濟地理空間重組。 地 Ci-Ⅴ-4 世界都市。 地 Ci-Ⅴ-5 問題探究:全球化的貢獻與挑戰。 教師可與其他學科教師配合《總綱》揭櫫之議題,協同設計 探究主題及實施方法。

3.公民與社會 學習內容由四大主題所構成,分別為「A.公民身分認同及社群」 、 「B.社會生活 的組織及制度」 、 「C.社會的運作、治理及參與實踐」以及「D.民主社會的理想及現 實」 。主題 A 關於「我是誰?我的、我們大家的(多元)公民身分的問題」 ,主題 B 關於「我們的社會、國家、市場、法律,是如何制度化、組織化的?」,主題 C 關 於「我們的社會、國家、市場、法律如何運作與改變?公民為何及如何參與?」, 主題 D 關於「當代公共議題的理想與現實,包括民主、正義、多元等多重爭議面向 的學習」。 為使國中、高中教育階段能銜接發展並減少重複,茲將國中與高中必修的學習 內容並列,以呈現其連貫及區隔。此外,課綱「條目」的撰寫主要以提問方式呈現, 旨在指引分析、思辨與探究的重要,避免知識內容的片段累積。 學習內容亦包含「延伸探究」有關的提示建議。 「延伸探究」並非專題研究,活 動方式宜多元靈活,教師可依學生學習需求彈性實施,並可視探究課題與歷史、地 26


理或其他科目適當協作。 主題 A. 公 身 認 及 群

項目

民 a. 公 民 分 身分 同 社

b.權力、 權 利 與 責 任

c. 國 家 與 認 同

條目 國民中學 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 公 Aa-Ⅳ-1 什麼是公民? 公 Aa-Ⅴ-1 公 民 身 分 如 何 演 公 Aa-Ⅳ-2 現代公民必須具備 變?為什麼從特定 哪些基本的德性? 群體,漸次擴張至普 為什麼? 遍性身分? 公 Aa-Ⅴ-2 我國的公民權利如 何發展與落實? 【 延 伸 探 為什麼我國憲法、原 究】 住民族基本法賦予 原住民族具有民族 的地位和自治的權 利?對於原住民族 的公民身分有什麼 意義? 公 Ab-Ⅳ-1 民主國家中權力與 公 Ab-Ⅴ-1 為什麼人是權利主 權利的差別及關聯。 體,且享有平等的權 公 Ab-Ⅳ-2 學生們在校園中享 利能力?為什麼在 有哪些權利?如何 自然人之外,還有法 在校園生活中實踐 人的概念? 公民德性? 公 Ab-Ⅴ-2 為什麼部落、原住民 各民族、原住民族都 有權利能力? 公 Ab-Ⅴ-3 民主國家中,人民或 政府如何才會被賦 予法律上的義務或 責任(包括學生參與 校園民主及學生自 治的責任)? 公 Ab-Ⅴ-4 國家的權力行使,為 什麼必須權責相 符? 【 延 伸 探 高級中等教育法對 究】 學生在學校的權利 與義務有何規範? 對於高中學生的影 響為何?高中學生 在學校還有其他權 利與責任嗎? 【本項目於第五學習階段學習】 公 Ac-Ⅴ-1 國家主權和人民的 日常生活有什麼關 係? 公 Ac-Ⅴ-2 為什麼公民身分是 現代國家認同的基 礎? 27


主題

條目

項目

d. 人 尊 與 世 權

國民中學

性 公 Ad-Ⅳ-1 嚴 普 人 公 Ad-Ⅳ-2

B. 社 會 a.個人、 公 Ba-Ⅳ-1 生 活 家 庭 的 組 與 部 織 及 落 公 Ba-Ⅳ-2 制度

公 Ba-Ⅳ-3

公 Ba-Ⅳ-4

公 Ba-Ⅳ-5

b.團體、 公 Bb-Ⅳ-1 志 願 結 社 與 公 公 Bb-Ⅳ-2 共 生 活 c.規範、 公 Bc-Ⅳ-1 秩 序 與 控 制

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 公 Ac-Ⅴ-3 為什麼多元身分認 同的建構、肯認與保 障,和國家政策關係 密切? 公 Ad-Ⅴ-1 國際人權公約與相 關國際組織(包括聯 合國與非政府組織 等)如何促成普世人 權的實現? 公 Ad-Ⅴ-2 我國如何將國際人 權公約的相關主張 融入法律制度中?

為什麼保障人權與 維護人性尊嚴有 關? 為什麼人權應超越 國籍、種族、族群、 區域、文化、性別、 性傾向與身心障礙 等界限,受到普遍性 的保障? 為什麼家庭是基本 【本項目於第四學習階段學習】 及重要的社會組 織? 在原住民族社會中, 部落的意義與重要 性是什麼?為什 麼? 家人間的親屬關係 在法律上是如何形 成的?親子之間為 何互有權利與義 務? 為什麼會產生多樣 化的家庭型態?家 庭職能如何隨著社 會變遷而改變? 公權力如何介入以 協助建立平權的家 庭和發揮家庭職 能? 除了家庭之外,個人 公 Bb-Ⅴ-1 為什麼人民的志願 還會參與哪些團 結社受到相關法律 體?為什麼? 的規範?會產生什 民主社會中的志願 麼影響? 結社具有哪些特 徵?對公共生活有 什麼影響? 為什麼會有社會規 公 Bc-Ⅴ-1 社會規範如何維護 範?法律與其他社 社會秩序與形成社 會規範有什麼不 會控制?在什麼情 同? 形下,規範會受到質 28


主題

項目

d. 國 家 與 政 府 e. 政 府 的 組 成

f. 法 律 的 位 階、制 定 與 適用

g. 憲 法 與 人 權 保 障

條目 國民中學 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 公 Bc-Ⅳ-2 日常生活規範與文 疑而改變? 化有什麼關係? 公 Bc-Ⅴ-2 社會規範對個人追 公 Bc-Ⅳ-3 社會規範如何隨著 求自我實現以及社 時間與空間而變 群的資源分配,會產 動?臺灣社會之族 生哪些影響? 群、性別、性傾向與 【 延 伸 探 就我國而言,既有性 身心障礙相關規範 究】 別文化規範如何影 如何變動? 響個人追求自我實 現?性別文化規範 和性騷擾、性暴力或 性別霸凌的關係為 何? 公 Bd-Ⅳ-1 國家與政府的區別。 公 Bd-Ⅴ-1 我國國家主權在憲 【 延 伸 探 對國中學生而言,政 法上如何界定?有 究】 府有哪些政策可以 何爭議? 讓人民感到幸福? 公 Be-Ⅳ-1 民主國家的政府體 公 Be-Ⅴ-1 民主國家有哪些常 制為什麼須符合權 見的政府體制?與 力分立的原則? 我國的政府體制有 公 Be-Ⅳ-2 為什麼政府的職權 什麼差異? 與行使要規範在憲 公 Be-Ⅴ-2 民主國家中央與地 法中? 方政府的權力分享 公 Be-Ⅳ-3 我國中央政府如何 原則有哪些?我國 組成?我國的地方 中央與地方政府之 政府如何組成? 間如何劃分權限? 【 延 伸 探 我國原住民族追求 究】 自治的訴求有哪 些?與目前的地方 自治有哪些基本差 異?為什麼? 公 Bf-Ⅳ-1 法治與人治的差異。 公 Bf-Ⅴ-1 法律如何制定、修改 公 Bf-Ⅳ-2 憲法、法律、命令三 與廢止? 者為什麼有位階的 公 Bf-Ⅴ-2 法律如何解釋與適 關係? 用? 【 延 伸 探 原住民族基本法或 究】 其他基本法,其法律 位階之效力為何? 和一般的法律有何 不同? 公 Bg-Ⅳ-1 為什麼憲法被稱為 公 Bg-Ⅴ-1 憲法與基本權利的 「人民權利的保障 保障,有什麼關聯? 書」? 基本權利的限制,有 何範圍?國家如何 促進基本權利的實 29


主題

條目

項目

國民中學

h.干涉、 公 Bh-Ⅳ-1 給 付 行 政 與 救 濟 公 Bh-Ⅳ-2

為什麼行政法與我 們日常生活息息相 關?為什麼政府應 依法行政? 人民生活中有哪些 常見的行政管制? 當人民的權益受到 侵害時,可以尋求行 政救濟的意義為 何?

i. 犯 罪 公 Bi-Ⅳ-1 與 刑 罰

國家為什麼要制定 刑法?為什麼行為 的處罰,必須以行為 時的法律有明文規 定者為限? 國家制定刑罰的目 的是什麼?我國刑 罰的制裁方式有哪 些? 在犯罪的追訴及處 罰過程中,警察、檢 察官及法官有哪些 功能與權限?

公 Bi-Ⅳ-2

公 Bi-Ⅳ-3

30

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 現? 公 Bg-Ⅴ-2 憲法如何規範國家 公權力之行使以保 障人權? 【 延 伸 探 國家必須經由立法 究】 授權才能限制人民 的基本權利,什麼樣 的限制是侵犯人性 尊嚴而不得為之? 公 Bh-Ⅴ-1 人民日常生活如何 受到行政法的影 響?行政法有哪些 重要的原理原則? 公 Bh-Ⅴ-2 行政行為要達成實 質正義,為什麼必須 先有公平合理的程 序?行政程序有哪 些的基本原則? 公 Bh-Ⅴ-3 人民的權益因行政 公權力違法或不當 而受損時,人民如何 尋求行政救濟? 公 Bi-Ⅴ-1 國家為什麼要以刑 罰的方式處罰人 民?犯罪的一般成 立要件有哪些? 公 Bi-Ⅴ-2 為什麼罪刑法定主 義是刑法的最高原 則?有哪些重要內 涵? 公 Bi-Ⅴ-3 國家如何追訴、處罰 犯罪行為?為什麼 被告未經審判確定 有罪前,應推定其為 無罪?為什麼被告 與被害人的權利應 受到保障? 公 Bi-Ⅴ-4 法院的事實認定與 自由心證主義。 【 延 伸 探 「刑法的最後手段 究】 性」或「刑法的謙抑 思想」與現代社會對 公平正義的期待有 何關聯?為什麼?


主題

項目 j. 民 事 權 利 的 保 障 與 限制

k. 兒 童 及 少 年 的 法 律 保障

l. 資 源 有 限 與 分 配

條目 國民中學 公 Bj-Ⅳ-1 為什麼一般契約只 要雙方當事人合意 即可生效,而有些契 約必須完成登記方 能生效?契約不履 行會產生哪些責 任? 公 Bj-Ⅳ-2 為什麼一般人能自 由訂立契約,而限制 行為能力人訂立契 約原則上必須得法 定代理人同意? 公 Bj-Ⅳ-3 侵權行為的概念與 責任。 公 Bj-Ⅳ-4 智慧財產權為什麼 需要保障?日常生 活中,如何合理使用 他人的著作?侵害 著作權須負的法律 責任有哪些? 公 Bj-Ⅳ-5 社會生活上人民如 何解決民事紛爭? 這些解決方法各有 哪些優缺點? 公 Bk-Ⅳ-1 為什麼少年應具備 重要的兒童及少年 保護的相關法律知 識?我國制定保護 兒童及少年相關法 律的目的是什麼? 有哪些相關的重要 保護措施? 【 延 伸 探 我國制定保護兒童 究】 及少年的相關法律, 對兒童及少年來說, 是保護或是限制? 公 Bl-Ⅳ-1 個人與家庭為什麼 需要做選擇?如何 選擇? 公 Bl-Ⅳ-2 如何計算某項選擇 的機會成本? 公 Bl-Ⅳ-3 如何使用機會成本 的概念來解釋選擇 行為? 31

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 公 Bj-Ⅴ-1 為什麼消費者保護 契約、勞動契約的資 方不能享有完全的 締約自由,必須被多 加限制?如何判斷 其限制的合理性? 公 Bj-Ⅴ-2 所有權的物權特性 與保障。 公 Bj-Ⅴ-3 配偶之間的財產應 如何規範方屬合 理? 公 Bj-Ⅴ-4 現行民法繼承制度 如何保障人民的財 產權? 【 延 伸 探 保護私有財產(例如 究】 智慧財產權與所有 權)與促進公共利益 如何調和?

公 Bk-Ⅴ-1

為什麼少年的刑事 司法程序與成年人 不同?

公 Bl-Ⅴ-1

廠商與政府有什麼 資源?如何決定資 源的用途?


主題

項目

m.誘因

n. 交 易 與 專 業 分 工

o. 供 給 與 需 求

條目 國民中學 公 Bl-Ⅳ-4 價格如何影響資源 分配? 公 Bl-Ⅳ-5 不同分配資源的方 法,各有哪些優缺 點? 公 Bm-Ⅳ-1 家庭與學校如何透 過誘因影響學生的 行為? 公 Bm-Ⅳ-2 為什麼不同人對同 一誘因的反應不 同? 公 Bn-Ⅳ-1 個人與家庭如何解 決食衣住行的需 求? 公 Bn-Ⅳ-2 人為什麼從自給自 足轉向交易? 公 Bn-Ⅳ-3 自願的交易為什麼 對雙方都有利? 公 Bn-Ⅳ-4 臺灣開放外國商品 進口的利弊。 【本項目於第五學習階段學習】

p. 貨 幣 公 Bp-Ⅳ-1 的 功 能 公 Bp-Ⅳ-2 公 Bp-Ⅳ-3 公 Bp-Ⅳ-4

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

公 Bm-Ⅴ-1 公 Bm-Ⅴ-2

公 Bn-Ⅴ-1 公 Bn-Ⅴ-2

專業分工的影響。 決定一國進出口某 項商品的主要因素。

消費者對某單位產 品的願付價格是如 何決定的? 公 Bo-Ⅴ-2 某產品的市場需求 線是如何決定的? 公 Bo-Ⅴ-3 需求的變動與需求 量的變動有什麼不 同? 公 Bo-Ⅴ-4 廠商某單位產出之 願售價格如何決 定? 公 Bo-Ⅴ-5 某產品的市場供給 線是如何決定的? 公 Bo-Ⅴ-6 供給的變動與供給 量的變動有什麼不 同? 貨 幣 為 什 麼 會 出 【本項目於第四學習階段學習】 現? 使用儲值卡和使用 貨幣的差異。 使用信用卡與儲值 卡的差異。 買賣外幣通常透過 銀行,哪些人會想要 32

公 Bo-Ⅴ-1

價格高低對誘因的 影響。 政府政策如何影響 誘因,進而改變人民 行為?


主題

條目

項目

q.

C. 社 會 a. 的 運 作、治 理 及 參 與 實踐

b.

c.

國民中學 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 買外幣?哪些人會 想要賣外幣? 國 民 【本項目於第五學習階段學習】 公 Bq-Ⅴ-1 國 民 所 得 如 何 衡 所得 量? 公 Bq-Ⅴ-2 國內生產毛額如何 衡量? 公 Bq-Ⅴ-3 國民所得與國內生 產毛額的關係。 民 主 公 Ca-Ⅳ-1 日常生活和公共事 公 Ca-Ⅴ-1 民主治理的核心概 治理 務中的爭議,為什麼 念是什麼?我國有 應該以非暴力的方 哪些民主治理的實 式來解決? 踐? 公 Ca-Ⅳ-2 行政機關在政策制 公 Ca-Ⅴ-2 民 主 治 理 如 何 課 定前,為什麼應提供 責? 人民參與和表達意 【 延 伸 探 我國民主治理的實 見的機會? 究】 踐經驗中,存在哪些 公 Ca-Ⅳ-3 中學生如何參與校 挑戰及困境? 園公共事務的決策 過程? 公 共 公 Cb-Ⅳ-1 民主社會的公共意 公 Cb-Ⅴ-1 媒體與社群網路的 意見 見是如何形成的? 所有權或產製過程, 有什麼特性? 如何影響公共意見 公 Cb-Ⅳ-2 媒體與社群網路在 的形成? 公共意見形成的過 公 Cb-Ⅴ-2 公共意見形成過程 程中,扮演什麼角 中,可能存在哪些媒 色?閱聽人如何覺 體近用與媒體再現 察其影響? (可包括族群、性 別、性傾向或身心障 礙等群體之再現)的 不平等? 【 延 伸 探 在臺灣社會的實例 究】 中,公共意見如何影 響公共政策的制 訂?如何發揮對政 府監督與制衡的作 用? 政 治 公 Cc-Ⅳ-1 民主社會中的政治 公 Cc-Ⅴ-1 我國公民如何透過 參與 參與為什麼很重 選舉參與中央及地 要? 方政治? 公 Cc-Ⅳ-2 民主社會中為什麼 公 Cc-Ⅴ-2 除了選舉之外,我國 常用投票來做為重 還有哪些重要的政 要的參與形式? 治參與形式及管 公 Cc-Ⅳ-3 公平投票有哪些基 道? 本原則? 【 延 伸 探 社會處境不利的群 33


主題

條目

項目

國民中學 【 延 伸 探 中學生有哪些政治 究】 參與的管道?可能 會面臨哪些限制? d. 勞 動 公 Cd-Ⅳ-1 為什麼勞動參與是 參與 重要的? 公 Cd-Ⅳ-2 家務勞動的分擔如 何影響成員的個人 發展與社會參與? 其中可能蘊含哪些 性別不平等的現 象? 公 Cd-Ⅳ-3 為什麼需要立法保 障公平的市場勞動 參與?

e. 市 機 與 格 制

場 【本項目於第五學習階段學習】 能 價 管

f. 市 場 公 Cf-Ⅳ-1 競爭 公 Cf-Ⅳ-2

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 究】 體面臨什麼樣政治 參與機會與資源上 的不平等? 公 Cd-Ⅴ-1 為什麼勞動參與可 以促成社會發展與 經濟永續? 公 Cd-Ⅴ-2 「個別勞動權益」和 「集體勞動三權」的 內涵為何?為什麼 政府需透過個別與 集體勞動法制相關 規定來保障平等的 市場勞動參與? 【 延 伸 探 自主的勞動關係為 究】 什麼是重要的?如 何發展自主的勞動 關係? 公 Ce-Ⅴ-1 市 場 價 格 如 何 決 定? 公 Ce-Ⅴ-2 市場機能如何影響 資源分配? 公 Ce-Ⅴ-3 為什麼經由市場機 能可以達到經濟效 率? 公 Ce-Ⅴ-4 為什麼政府的價格 管制會降低經濟效 率? 公 Cf-Ⅴ-1 單一廠商漲價與所 有廠商聯合漲價之 效果有何不同? 公 Cf-Ⅴ-2 為什麼政府需要關 心廠商的聯合漲 價?

廠商間的競爭對消 費者有何影響? 廠商可能的競爭方 式有哪些? 公 Cf-Ⅳ-3 為什麼新廠商越容 易加入某一市場,則 該市場的競爭程度 越高? g. 外 部 【本項目於第五學習階段學習】 公 Cg-Ⅴ-1 成本 公 Cg-Ⅴ-2 D. 民 主 a. 公 平 公 Da-Ⅳ-1 社 會 正義 的 理 想 及 現實 公 Da-Ⅳ-2

日常生活中所說的 公 Da-Ⅴ-1 「公不公平」有哪些 例子?考量的原理 或原則有哪些? 日常生活中,個人或 34

外部成本如何影響 我們的日常生活? 政府如何解決外部 成本的問題? 個人權利跟公平正 義(包括程序、匡正 等)有什麼關聯?每 個人都受到「無差別 對待」對於追求社會


主題

條目

項目

國民中學 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 群體可能面臨哪些 公平正義有什麼重 不公平處境? 要性? 公 Da-Ⅳ-3 日常生活中,僅依賴 公 Da-Ⅴ-2 群體權利跟公平正 個人或團體行善可 義有什麼關聯?在 以促成社會公平正 什麼情形下,特定群 義的實現嗎? 體受到「差別對待」 會成為追求社會公 平正義的積極原 則? 公 Da-Ⅴ-3 為什麼社會的不同 群體,對於「公平正 義」的理解與追求會 有衝突? 【 延 伸 探 民主社會如何解決 究】 「公平正義」有關的 爭議? b. 社 會 公 Db-Ⅳ-1 個人的基本生活受 公 Db-Ⅴ-1 國家為促進社會安 安全 到保障,和人性尊嚴 全,為什麼需要社會 及選擇自由有什麼 救助、社會福利和社 關聯? 會保險等多種制度 公 Db-Ⅳ-2 為什麼國家有責任 的規劃? 促成個人基本生活 公 Db-Ⅴ-2 我國社會安全制度 的保障? 有哪些常見的難題 與辯論(包括公平、 責任與效率之間如 何權衡)? 【 延 伸 探 全民健保如何能確 究】 保國民享有合理的 醫療資源,但又能避 免資源濫用? c. 多 元 公 Dc-Ⅳ-1 日常生活中,有哪些 公 Dc-Ⅴ-1 不同文化之間為何 文化 文化差異的例子? 會有摩擦或衝突? 公 Dc-Ⅳ-2 不同語言與文化之 公 Dc-Ⅴ-2 我國目前有什麼具 間在哪些情況下會 體政策,促進不同文 產生位階和不平等 化之間的平等? 的現象?為什麼? 【 延 伸 探 實現文化平等與普 公 Dc-Ⅳ-3 面對文化差異時,為 究】 世人權有什麼關 什麼要互相尊重與 聯?二者之間可能 包容? 存在的一致性與緊 張關係是什麼?為 什麼? d. 全 球 公 Dd-Ⅳ-1 可以用哪些現象或 公 Dd-Ⅴ-1 全球化會對國家治 關連 議題來理解「全球化 理帶來哪些挑戰? 過程」? 我國面臨的議題有 35


主題

條目

項目

國民中學 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 公 Dd-Ⅳ-2 全球化帶來哪些影 哪些? 響?人們有哪些回 公 Dd-Ⅴ-2 我國在全球競爭與 應和評價? 合作關係中的地位 公 Dd-Ⅳ-3 臺海兩岸關係對我 與處境為何?臺海 國的國際參與有什 兩岸關係如何影響 麼影響? 我國的國際地位與 處境? 公 Dd-Ⅴ-3 全球永續發展的理 念有哪些?全球化 及永續發展之間有 什麼緊張關係?個 人與國家如何面對 這些挑戰? 【 延 伸 探 國際非政府組織(包 究】 括國際原住民族組 織或環境組織)在全 球永續發展議題有 哪些作為或行動? 面臨哪些困境? e. 科 技 公 De-Ⅳ-1 科技發展如何改變 公 De-Ⅴ-1 科技發展如何提升 發展 我們的日常生活? 公共生活的參與? 公 De-Ⅳ-2 科技發展對中學生 又會造成什麼樣的 參與公共事務有什 參與不平等? 麼影響? 公 De-Ⅴ-2 科技發展會衍生哪 【 延 伸 探 日常生活中,國中學 些倫理或法律問 究】 生如何因應科技帶 題? 來的風險? 【 延 伸 探 為什麼追求科技發 究】 展時要重視「科技風 險治理」? f. 貿 易 【本項目於第五學習階段學習】 公 Df-Ⅴ-1 為什麼會產生貿易 自 由 自由化? 化 公 Df-Ⅴ-2 貿易的管制與開放 對哪些人有利?對 哪些人不利? 公 Df-Ⅴ-3 世界貿易組織在國 際間所扮演的角色 有哪些?

(三)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加深加廣選修課程 社會領域規劃歷史、地理、公民與社會加深加廣選修課程共 24 學分,可供學生 自由選修。其中各科目均規劃 2 學分的探究與實作選修,學校可彈性安排為一學期 2 學分或兩學期各 1 學分,提供跨科目或跨領域共同備課、分組教學或協同教學的 彈性空間,以深化素養學習。各選修課程之「學習表現」請參照第五學習階段各科 36


目所列,另規劃各加深加廣選修課程之「學習內容」如下: 1.歷史 歷史選修課程分為「族群、性別與國家的歷史」 、 「科技、環境與藝術的歷史」 , 及「探究與實作:歷史學探究」 ,鼓勵跨科目、跨領域討論、思考與當代世界相關 的重大歷史議題,並從事歷史學相關的「探究與實作」活動。 (1)族群、性別與國家的歷史(3 學分) 主題 項目 條目 P.原住民、移 a.原住民族 歷 Pa-Ⅴ-1 原住民族的傳統社會、傳統領域與知識體系。 民與殖民 歷 Pa-Ⅴ-2 原住民與外來者的互動。 歷 Pa-Ⅴ-3 殖民統治下的原住民、原住民族。 歷 Pa-Ⅴ-4 原住民族的權利復振運動與現代國家的角色。 b. 移 民 與 殖 歷 Pb-Ⅴ-1 人群移動的背景與型態。 民 歷 Pb-Ⅴ-2 移民社會的形成與認同問題。 歷 Pb-Ⅴ-3 殖民與反殖民運動。 歷 Pb-Ⅴ-4 殖民的影響與對殖民經驗的省思。 Q. 性 別 與 歷 a. 女 性 與 政 歷 Qa-Ⅴ-1 歷史中的女性領袖。 史 治 歷 Qa-Ⅴ-2 國族主義下的女性。 歷 Qa-Ⅴ-3 女性權利的提升。 b. 性 別 與 社 歷 Qb-Ⅴ-1 傳統社會中的性別角色。 會 歷 Qb-Ⅴ-2 婚姻與家庭的變遷。 歷 Qb-Ⅴ-3 歷史上的宗教與性別。 歷 Qb-Ⅴ-4 性別平等運動的發展。 R. 現 代 戰 爭 a. 戰 爭 與 歷 歷 Ra-Ⅴ-1 戰爭的殺戮及其影響。 與國家暴 史傷痛 歷 Ra-Ⅴ-2 戰爭宣傳的操作。 力 歷 Ra-Ⅴ-3 戰爭的創傷與集體記憶。 b. 國 家 暴 力 歷 Rb-Ⅴ-1 現代的國家暴力。 與 轉 型 正 歷 Rb-Ⅴ-2 轉型正義的追求與反思。 義 (2)科技、環境與藝術的歷史(3 學分) 主題 項目 條目 S. 醫 療 與 科 a. 疾 病 與 醫 歷 Sa-Ⅴ-1 多元的醫療傳統。 技 療 歷 Sa-Ⅴ-2 疾疫傳布的過去與現在。 b. 科 技 與 社 歷 Sb-Ⅴ-1 交通運輸的發展與國家治理。 會 歷 Sb-Ⅴ-2 能源利用與生活方式的改變。 歷 Sb-Ⅴ-3 媒體的發展與社會變遷。 T. 環 境 與 歷 a. 物 種 與 文 歷 Ta-Ⅴ-1 大航海時代的物種交流與影響。 史 明 歷 Ta-Ⅴ-2 育種技術與人類社會。 b. 文 明 與 環 歷 Tb-Ⅴ-1 環境變遷與消失的文明。 境 歷 Tb-Ⅴ-2 石化產業的發展與衝擊。 歷 Tb-Ⅴ-3 永續發展的省思。 U. 藝 術 與 文 a. 藝 術 與 人 歷 Ua-Ⅴ-1 西方古代傳統到現代藝術。 化 文 歷 Ua-Ⅴ-2 中國的書畫藝術。

37


主題

項目 b. 文 化 與 生 歷 Ub-Ⅴ-1 活 歷 Ub-Ⅴ-2 歷 Ub-Ⅴ-3

條目 宗教信仰與節慶的意義。 戲劇、文學與大眾生活。 科技、環境與藝術創作。

(3)探究與實作:歷史學探究(2 學分) 本課程強調從具體案例中,透過相關歷史資料的閱讀、整理與分析,學習 什麼是史料、歷史事實是如何建構的,以及歷史解釋是怎麼形成的,並探究歷 史敘述中的觀點問題,及其所產生的爭議。最後,希望學生可以運用相關的歷 史資料,規劃、執行合乎不同時代的歷史類作品創作與展演,或進行歷史類小 論文的研究與撰寫。「歷 Va-Ⅴ-1 為什麼學歷史?」與「歷 Vc-Ⅴ-3 學習歷史 的意義」可以作為本課程的導論與總結。 主題 項目 條目 V. 歷 史學 探 a.歷史、史料 歷 Va-Ⅴ-1 為什麼學歷史? 究 與史實 歷 Va-Ⅴ-2 什麼是史料? 歷 Va-Ⅴ-3 歷史事實如何建構? b. 歷 史 著 作 歷 Vb-Ⅴ-1 歷史著作選讀。 與 歷 史 寫 歷 Vb-Ⅴ-2 歷史著作分析。 作 歷 Vb-Ⅴ-3 如何寫作歷史? c. 歷 史 解 釋 歷 Vc-Ⅴ-1 歷史解釋怎麼形成? 與反思 歷 Vc-Ⅴ-2 歷史敘述中的觀點問題。 歷 Vc-Ⅴ-3 學習歷史的意義。 參考實例 教師可針對高中必、選修相關主題或其他歷史課題,選擇適當材料進行教學,並引導 學生進行歷史課題探究與書寫。 例如: 1.探究西方「國家」概念的發展、 「西方現代性」的擴張與影響,以及非西方國家的現代化 歷程與調適,並反思「西化」與「現代化」的關聯。 2.針對臺灣原住民族政治地位、民族分類、身分、土地、語言、祭儀、狩獵文化等重大課 題,請擇一探究其於不同政權統治時期的政策、演變及其影響。 3.探究澳洲、加拿大、紐西蘭或臺灣的政治領袖向原住民族道歉的歷史淵源、內容及後續 的政策。 4.流轉、離散,是移民與殖民的核心。思考移民為什麼離開家鄉?從故土到他鄉的處境如 何?帝國和殖民地交流互動,到底譜寫出怎樣的歷史與文明? 5.歷史上有哪些女性領袖?這些女性領袖的作為是如何被書寫的?歷史上有哪些女性權利 曾經被提出,它們又是怎麼被實踐的?在爭取女性權利的過程中,國家扮演了什麼樣的 角色? 6.探究傳統歷史書寫中性別受到忽視或扭曲的現象,並藉由諸如影片、文本閱讀或訪談等 形式,反思追求性別平等、婚姻平權(含同性婚姻)的歷史背景及其進程與影響。 7.探究二十世紀以來兩次世界大戰與地區性戰爭對人類歷史發展的影響,透過影片或文本 閱讀來理解戰爭的無情,以及倖存者的處境,進而省思人類應如何避免戰爭。 8.探討課堂所舉近代國家暴力事例中,國家權力的運作特徵,以及其在群眾與社會文化上 所造成的負面影響,並藉由諸如影片、文本閱讀或參訪等形式,引導學生探討轉型正義 的合理性與正當性,及其所可能造成的衝突與矛盾。 38


9.透過疾病醫療、健康照護或生命抉擇的過程探討其文化、意義及其對個人、家庭、國家 的影響。 10.思考從用「雙手」到使用「工具」是否為科技的開始?從臉書社團、網路購物,或茉莉 花革命探究網路與媒體對社會生活造成的衝擊。 11.大航海時代開啟的世界文明交會中,有哪些物種的交流?對人類歷史產生哪些衝擊?如 金魚、稻米等育種技術如何演進?科技育種對人類社會又有何利弊? 12.以歷史上消失的文明為例,探討環境變遷對人類社會的影響。或從石化產業的角度出發, 探索其帶來的經濟發展及環境衝擊,進而引導思索永續發展的可能性。 13.從古代傳統到後現代思潮中西方視覺藝術的演變及對社會文化的意義。比較西方的發 展,與中國書畫藝術的視覺表達,並討論不同呈現型式在藝術表達上的文化意義。 14.認識家鄉的節慶與民俗活動,進而發現其所具有的意義及特色,並從中培養尊重及欣賞 的態度。 2.地理 地理選修課程的學習內容,主要依據《總綱》和社會領綱的基本理念與課程目 標,並參考國際地理聯合會公布之《2016 地理教育國際憲章》揭櫫的基本精神, 在部定必修課程的基礎上,以加深加廣為定位,提供學生有更多元適性的學習機會, 達成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目標。研訂的方向有四:1.以培養核心素養為導向,學習 內容兼顧學科知識、技能及核心素養的連結;2.以學科方法、重大議題和學科應用 三個面向,作為設計課程的主軸;3.學習內容具備深化探究能力、陶養系統思維和 豐富生活智能的功能;4.重視學生自主探究和小組合作學習的機制。 選修課程包括「空間資訊科技」 、 「社會環境議題」和「探究與實作:地理與人 文社會科學研究」 ,其特色如下:1.「空間資訊科技」 :了解現代社會中空間資訊科 技的重要性,包括概念、方法與技術及其在社會生活、社區營造、行政管理、資源 經理、學術研究等空間議題的應用與反思。2.「社會環境議題」:了解環境和人類 之間的動態關係,在不同的環境議題下,思考如何維持生態、社會、經濟的永續發 展與調適方式。條目皆為問句形式,以問題引導教與學的思辨。3.「探究與實作: 地理與人文社會科學研究」 :將地理學的研究方法應用在不同的人文社會與環境議 題,讓學生以分組探究、實作的方式進行學習,並以多元的方式展現研究成果。 (1)空間資訊科技(3 學分) 主題 項目 D.空間概念 a.空間內涵 地 Da-Ⅴ-1 地 Da-Ⅴ-2 b.空間思考 地 Db-Ⅴ-1 地 Db-Ⅴ-2 地 Db-Ⅴ-3 E. 空 間 資 訊 a.資料來源 的獲取與 處理

地 Ea-Ⅴ-1 地 Ea-Ⅴ-2 地 Ea-Ⅴ-3

條目 空間的意義與維度。 空間的類別與社會性。 空間思考的要素。 空間思考與空間資訊。 問題探究:利用地圖觀察或標定某地表現象的 發生地點,討論其空間分布型態與成因。 空間資料的種類與獲取。 網路圖資服務平台。 自願性地理資訊。 39


主題

項目 b. 資 料 處 理 地 Eb-Ⅴ-1 與呈現 地 Eb-Ⅴ-2 地 Eb-Ⅴ-3 地 Eb-Ⅴ-4 地 Eb-Ⅴ-5

F. 空 間 資 訊 a. 環 境 與 防 的應用 災 b. 人 文 與 社 會

地 Fa-Ⅴ-1 地 Fa-Ⅴ-2 地 Fb-Ⅴ-1 地 Fb-Ⅴ-2 地 Fb-Ⅴ-3 地 Fb-Ⅴ-4

c. 空 間 決 策 與民眾參 與 G. 地 理 媒 體 a. 地 圖 的 分 的反思 析與思辨

地 Fc-Ⅴ-1 地 Fc-Ⅴ-2 地 Fc-Ⅴ-3 地 Ga-Ⅴ-1 地 Ga-Ⅴ-2 地 Ga-Ⅴ-3 b. 地 理 媒 體 地 Gb-Ⅴ-1 的影響 地 Gb-Ⅴ-2 地 Gb-Ⅴ-3

H. 空 間 資 訊 a. 探 究 與 實 地 Ha-Ⅴ-1 的實作 作 地 Ha-Ⅴ-2 地 Ha-Ⅴ-3

條目 空間資料的處理。 空間資料的分析。 空間資訊的呈現。 地圖設計。 問題探究:針對特定地理議題繪製主題地圖, 進行議題討論。 環境品質的查詢與評估。 災害潛勢地圖的查詢。 文史研究應用。 公共衛生應用。 產業與商業應用。 都市計畫應用。 (以上條目可四選二進行介紹) 公眾參與式地理資訊系統與社區發展。 空間資訊與人道救援。 公民科學與智慧城市。 製圖目的與資訊傳播。 地圖的解讀與批判。 主流地圖與對抗性地圖。 空間資訊結合社群網站的影響力。 地理媒體與空間隱私權。 問題探究:應用地理媒體向他人分享自己對某 個社會空間議題的看法。 以網路地圖為平台共同參與規劃學校或社區的 空間。 家鄉特定空間議題。 疊合全臺活動斷層與某種重要設施的圖層,評 估災害風險。 (以上條目可三選一進行實作)

(2)社會環境議題(3 學分) 主題 I.環境變遷

項目 a.氣候變遷

地 Ia-Ⅴ-1 地 Ia-Ⅴ-2 地 Ia-Ⅴ-3 地 Ia-Ⅴ-4 地 Ia-Ⅴ-5 b. 自 然 災 害 地 Ib-Ⅴ-1 與 土 地 退 地 Ib-Ⅴ-2 化 地 Ib-Ⅴ-3 地 Ib-Ⅴ-4 地 Ib-Ⅴ-5 地 Ib-Ⅴ-6

條目 氣候變遷發生的原因為何? 極端氣候事件的發生頻率是否正在變化? 氣候變遷如何影響人類的生活? 為何國際社會對氣候變遷的反應有別? 國家與個人如何調適氣候變遷的影響? 什麼是自然災害? 什麼是土地退化? 自然災害和人類生活有何關係? 土地退化對人類生活有何影響? 如何避免或減少自然災害與土地退化的衝擊? 原住民族傳統生態知識(TEK)和生態永續有何 關係?

40


主題 項目 J. 資 源 與 能 a. 水 資 源 和 地 Ja-Ⅴ-1 源 海洋資源 地 Ja-Ⅴ-2

b.能源

K. 人 口 與 糧 a.人口議題 食

地 Ja-Ⅴ-3 地 Ja-Ⅴ-4 地 Ja-Ⅴ-5 地 Jb-Ⅴ-1 地 Jb-Ⅴ-2 地 Jb-Ⅴ-3 地 Jb-Ⅴ-4 地 Jb-Ⅴ-5 地 Ka-Ⅴ-1 地 Ka-Ⅴ-2 地 Ka-Ⅴ-3 地 Ka-Ⅴ-4

b.糧食議題

地 Kb-Ⅴ-1 地 Kb-Ⅴ-2 地 Kb-Ⅴ-3 地 Kb-Ⅴ-4

條目 水資源的豐缺和人類活動有何關係? 水資源的開發與分配和國家、區域的經濟發展 有何關係? 海洋資源的開發利用和人類活動有何關係? 海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如何影響國際關係? 水資源和海洋資源如何永續利用? 化石能源的開發利用和人類活動有何關係? 核能是否為乾淨且安全的能源? 化石能源的產銷如何影響國際關係? 除了核能外,化石能源還有哪些替代能源? 替代能源是否可以取代化石能源的主要地位? 人口倍時和人口分布有何空間差異? 為何有些國家具備人口紅利,有些國家卻出現 人口負利? 國際移民和區域社會、經濟與政治有何關係? 當一地區同時出現人口數量與人口結構問題 時,人口政策如何擬訂? 全球農業系統生產的糧食是否足夠供應目前人 口所需? 糧食供應和國民健康有何關聯? 綠色革命與基因改造食物能否解決糧食問題? 縮短食物里程能否增進國家糧食供應的穩定 性?

(3)探究與實作:地理與人文社會科學研究(2 學分) 主題 項目 條目 L. 地 理 的 研 a.研究流程 地 La-Ⅴ-1 研究的分類。 究法 地 La-Ⅴ-2 發掘問題的方法。 地 La-Ⅴ-3 蒐集和解析資料的技能。 M. 地 理 方 法 a. 環 境 與 生 地 Ma-Ⅴ-1 疾病擴散的空間分析。 的應用 態景觀 地 Ma-Ⅴ-2 原住民族傳統生態知識(TEK)與生活方式的 (四項目選 變遷。 二) 地 Ma-Ⅴ-3 都市化與都市生態環境的變遷。 (以上條目可三選一或自訂) b. 文 史 與 藝 地 Mb-Ⅴ-1 移民與區域發展。 術 地 Mb-Ⅴ-2 文學、藝術作品中的地理歷史文化背景。 地 Mb-Ⅴ-3 文化資產、歷史現場與現代發展的關係。 (以上條目可三選一或自訂) c. 法 規 與 產 地 Mc-Ⅴ-1 法規、制度、地權與地理景觀塑造。 業活動 地 Mc-Ⅴ-2 工商業活動的區位選擇。 地 Mc-Ⅴ-3 國土規劃與區域經濟發展。 (以上條目可三選一或自訂) d. 觀 光 與 休 地 Md-Ⅴ-1 農業生產、食物消費、飲食文化與地理環境。 閒 地 Md-Ⅴ-2 地方文化與觀光產業的發展。 地 Md-Ⅴ-3 生態旅遊的意涵與省思。 (以上條目可三選一或自訂) 41


主題 N.地理方法 的實踐

項目 條目 a. 探 究 與 實 教師可與其他學科教師合作,指導學生學習。 作 地 Na-Ⅴ-1 從學習經驗及日常生活中發掘有意義的問題。 地 Na-Ⅴ-2 設計解決問題的策略。 地 Na-Ⅴ-3 蒐集、分析、解釋資料。 地 Na-Ⅴ-4 展現成果:依教學環境的實際情況,使用各種形 式展現以上活動的成果,撰寫心得報告、製作海 報、拍攝照片或影片、繪製各式地圖以及撰寫小 論文等,並鼓勵學生參加各種比賽。

3.公民與社會 公民與社會選修課程分為「現代社會與經濟」 、 「民主政治與法律」及「探究與 實作:公共議題與社會探究」。其中「現代社會與經濟」及「民主政治與法律」係 由社會科學不同學科知識範疇出發,搭配可彈性實施之「延伸探究」 ; 「探究與實作: 公共議題與社會探究」則引導學生從日常生活現象的議題或問題出發,培養社會探 究能力的四個要項:「發現與界定問題」、「觀察與蒐集資料」、「分析與詮釋資料」 及「總結與反思」。 (1)現代社會與經濟(3 學分) 主題 項目 條目 E. 社 會 不 平 a. 社 會 階 層 公 Ea-Ⅴ-1 什麼是階層化?不同的社會學理論如何解釋階 等與社會 化與社會 層化所蘊含的資源分配不均等現象? 運動 不平等 公 Ea-Ⅴ-2 社會階層化如何表現在經濟資源、文化資本、社 會資本與政治權力等不同面向? 公 Ea-Ⅴ-3 家庭的社會經濟地位如何影響子女的教育機 會?民主社會有什麼重要機制促進社會流動? 公 Ea-Ⅴ-4 社會階層化現象與族群、性別、身心障礙等因素 的關係為何?這些因素如何造成社會不平等現 象? b.社會運動 公 Eb-Ⅴ-1 什麼是社會運動?為什麼會出現社會運動?社 會運動為什麼是公民參與的重要形式? 公 Eb-Ⅴ-2 臺灣有哪些社會運動曾對社會變遷形成重大影 響? 公 Eb-Ⅴ-3 社會運動與政黨活動及壓力團體有什麼區別? 【 延 伸 探 科技與社群媒體對於晚近臺灣社會運動的發展 究】 有什麼影響? F. 景 氣 波 動 a.物價膨脹 公 Fa-Ⅴ-1 經濟成長率對人民有何影響? 與經濟成 公 Fa-Ⅴ-2 比較各國的國民所得時,為何要使用購買力平 長 價指數? 公 Fa-Ⅴ-3 如何衡量生活成本的變動? 公 Fa-Ⅴ-4 物價膨脹的原因有哪些? b. 薪 資 與 勞 公 Fb-Ⅴ-1 勞動市場的薪資如何決定? 動市場 公 Fb-Ⅴ-2 為什麼受薪者關心的是實質薪資,而非名目薪 資? 公 Fb-Ⅴ-3 政府訂定基本工資對勞動市場可能造成什麼影 42


主題

項目

條目 公 Fb-Ⅴ-4

c. 景 氣 波 動 公 Fc-Ⅴ-1 與失業 公 Fc-Ⅴ-2 公 Fc-Ⅴ-3 公 Fc-Ⅴ-4 d. 利 率 與 固 公 Fd-Ⅴ-1 定投資 公 Fd-Ⅴ-2 公 Fd-Ⅴ-3 e. 中 央 銀 行 公 Fe-Ⅴ-1 與 貨 幣 政 公 Fe-Ⅴ-2 策 公 Fe-Ⅴ-3

響? 工廠外移、國際移工增加、生產的自動化與服務 業數位化,如何影響本地勞動市場? 為什麼國外的景氣衰退會導致臺灣也出現景氣 衰退? 景氣衰退對於薪資與就業有哪些影響? 失業可分為哪幾種類型?失業率如何衡量? 「怯志工作者」為什麼會影響失業率? 可貸資金市場上,哪些人是主要的需求者?哪 些人是主要的供給者? 資金借貸的價格為何? 景氣波動如何影響利率? 貨幣政策如何影響廠商的固定投資? 為什麼寬鬆貨幣政策有提振景氣的效果? 寬鬆貨幣政策可能有哪些副作用?

(2)民主政治與法律(3 學分) 主題 項目 G. 民 主 政 治 a. 民 主 政 治 公 Ga-Ⅴ-1 與世界秩 的 變 遷 發 公 Ga-Ⅴ-2 序 展 b. 中 國 政 治 與區域和 平 c. 國 際 政 治 與世界秩 序

H. 法 律 與 社 a. 釋 憲 制 度 會生活 與人權保 障

b. 行 政 行 為 與法律救 濟

條目 審議民主與代議民主的變遷有什麼關聯? 民主社會為什麼會產生公民不服從?公民不服 從的正當性與爭議有哪些?會產生哪些法律後 果與對社會的影響? 公 Gb-Ⅴ-1 中國的政治有哪些特性?面臨哪些挑戰? 公 Gb-Ⅴ-2 中國的政治與經濟發展如何影響區域和平和臺 海兩岸關係? 公 Gc-Ⅴ-1 為什麼當代國際組織的成員通常是民族國家或 經濟體? 公 Gc-Ⅴ-2 有哪些因素會產生國際衝突?常見的國際衝突 型態與解決機制有哪些? 公 Gc-Ⅴ-3 國際的政治結盟與世界秩序的變動會受到哪些 因素的影響? 【 延 伸 探 國際政治權力與世界地圖及區域名稱有什麼關 究】 聯? 公 Ha-Ⅴ-1 為什麼適用法令時應考量合憲性的問題?當發 生法令的合憲性疑義時,聲請大法官解釋的程 序為何? 公 Ha-Ⅴ-2 有哪些大法官解釋,立下重要人權保障的里程 碑? 公 Hb-Ⅴ-1 為實踐公共利益的公權力與應受法律拘束的公 權力,如何影響人民的日常生活? 公 Hb-Ⅴ-2 如何判定行政處分的合法性?人民提起訴願或 行政訴訟的重要程序要件有哪些? 公 Hb-Ⅴ-3 什麼情況下人民可以請求國家賠償?什麼情況 下國家應對人民補償損失?國家為什麼要賠償 或補償人民? 43


主題

項目 c. 民 事 關 係 公 Hc-Ⅴ-1 與權利保 障 公 Hc-Ⅴ-2 【延伸探 究】

條目 民法對於財產權、身分權與人格權的保障有什 麼基本差異? 人格權的保障與公益之間應如何衡量? 侵害他人的財產權與侵害他人的人格權,其賠 償責任與範圍有何差異?如何判斷其差異的合 理性? d. 資 訊 生 活 公 Hd-Ⅴ-1 現代社會中資訊生活為什麼需要有規範?有什 與刑法規 麼重要性? 範 公 Hd-Ⅴ-2 在刑法中與高中生密切相關的資訊生活重要法 律規範有哪些? 【 延 伸 探 在資訊生活中,一般人較常觸犯的法律規範有 究】 哪些? (3)探究與實作:公共議題與社會探究(2 學分) 「公共議題與社會探究」是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公民與社會」新增的選 修課程。本課程以「問題」或「議題」為基礎,其設計與規劃的主旨有四:1. 透過公共問題或議題的探究實作,引導學生學習社會科學的推論與思考方法; 2.透過對社會公共議題的界定問題、蒐集資訊與分析詮釋,培養學生分析與思 辨不同立場、價值或觀點的能力,增進對社會重要議題的理解,並能掌握人們 對議題的思考與決定的差異本質;3.以公民素養學習為指引,從探究日常周遭、 社會,以及全球關連的公民議題,進而發展學生溝通表達以及參與社會改良的 公民行動能力;4.提供學生加深加廣的學習,並能兼顧學術性向的探索以及銜 接大學學習的準備,以達成適性揚才和終身學習的國民基本教育目標。 本課程的探究與實作應該包括四個要項: 「發現與界定問題」 、 「觀察與蒐集 資料」 、 「分析與詮釋資料」 ,以及「總結與反思」 。這四個要項構成每一「問題」 或「議題」探究的主要步驟與學習重點,缺一不可。「發現與界定問題」是對 想要探究的議題或現象提出具體的研究問題,有可能是指認一個尚待說明的現 象,探究一個現象形成的原因,或是影響現象存在的機制; 「觀察與蒐集資料」 是針對研究問題進行資料搜集,搜集資料的方式與資料性質因研究問題而異; 「分析與詮釋資料」著重證據基礎,可運用不同的分析工具與分析方式,說明 資料如何回答研究問題;「總結與反思」是導引學生思考社會探究的意義,以 及在探究過程中,所可能形成的其他研究問題。 課程實施可從「社會參與行動方案」 、 「日常生活的意義理解與探究」 、 「經 驗事實的描繪與量化探究」以及「規範或論述的反思探究」的實作取徑中,擇 一或選擇混合取徑進行探究。探究問題或議題的選取與確定,可由教師協助誘 發引導,或由學生自發提出。下表所列之實例屬於參考性質,教師可依據學生

44


學習條件、學校在地特性、以及環境與資源條件,引導學生選定探究實作的題 目。 社會探究的要項 1.發現與界定問題 2.觀察與蒐集資料 3.分析與詮釋資料 4.總結與反思

實作取徑 1.社會參與行動方 案:教師引導學生 討論,選擇特定公 共議題,以「改變 現況」為目的,採 取行動,並對於行 動歷程加以反思, 以提升解決問題 的能力。 2.日常生活的意義 理解與探究:人們 的行動往往隱含 特定的意義和價 值,理解人們對特 定生活事務和現 象所賦予的意義, 有助於深度探索 不同文化以及各 群體的相互理解。

3.經驗事實的描繪 與量化探究:對可 觀察的行為、態度 或情境進行測量 或描繪,蒐集彙整 既有的測量數據, 並對測量結果與 所描繪之現象的 影響因素,提出可 能的初步解釋。以 培養依據掌握之 證據推論,進而系 統性理解社會現 象的能力。 4.規範或論述的反 思探究:既有的規 範或論述,可能蘊 含特定的價值與 偏見,也可能存在 不同立場的爭辯

參考實例 1.公共倡議的多媒體製作、小劇場或行動劇等。 2.成立公益社團或建立公益網站。 3.投書或撰寫遊說說帖。

1.地景地標、文物或歷史故事是否應該保存與 如何保存,人們持有什麼態度?是否不同? 為什麼? 2.世界各地發生的重大政治或者經濟事件,如 何影響到我們的日常生活?反之,我們的日 常生活固定活動,是否可能影響到遠方的人、 事、物、生態環境? 3.當社區出現城鄉移民或者外籍移民時,人們 會如何反應?分析並解釋? 4.理解、詮釋多樣的文化或儀式活動,以及這些 文化儀式活動對其成員的價值意義。 以上部分專題探究,可運用地理資訊系統或史 料證據研究。 1.參訪學校或社區附近各類的市場(例如:農產 市場、花市、夜市、3C 電子產品等) ,調查訪 問產品從產地到零售的價格為何,並討論價 格決定的方式。 2.探究生活周遭基本工資與實際工資間之差 異,說明為何有些地區的工資會低於基本工 資,有些地區實際工資則高於基本工資。 3.針對學校所在的縣市,觀察行政首長及議會 議員的政黨背景,說明該政黨贏得縣市首長 選舉或是成為議會多數的原因,以及對於歷 次投票率、得票率的變遷的分析或解讀。 4.選擇任何民意調查,了解其運作過程,分析其 可信度與媒體的報導,並分析其與周遭人的 意見是否一致還是有落差? 1.以任一社會爭議事件(例如:勞資爭議、經濟 開發與環境影響評估爭議、原住民族土地開 發爭議、刑法修改爭議等)進行探究,蒐集與 閱讀爭議事件所涉及的相關規範,以及不同 立場行動者提出的論述,分析與反思各種不 同立場的爭辯與衝突。 45


社會探究的要項

實作取徑 參考實例 與衝突,針對社會 2.以持續的社會爭議為例(例如:人權、性別、 生活的規範或論 族群、移民等) ,探究社會多數意見分布情形, 述提出批判思考, 而贊成與反對的主要論述理由有哪些?應如 以培養反思探 究 何檢驗或思辨其相關論述的合理性? 能力。 3.觀察或解讀媒體內容可能隱含的刻板印象、 偏見或歧視等。 4.輻射食品與菸品都對人體有害,為什麼政府 禁止輻射食品的進口,卻允許菸品進口?

46


陸、實施要點 一、課程發展 (一)社會領域的課程發展宜與生活及科技脈動連結,關懷本土、培養國際思維,重視 全球重要議題,使學生不僅能認同自己的國家與文化,也能實踐世界公民的角色。 (二)國小採領域統整課程設計。國中得依學校實際條件,彈性採取領域或分科教學。 普高以分科教學為原則,並透過跨領域/科目專題、探究與實作等課程,強化跨領 域或跨科目的課程統整與應用。 (三)為增進社會領域學習的豐富性,並培養學生在地關懷與國際視野,學校課程發展 應適切融入各項議題(參考附錄二:議題適切融入領域課程綱要)。 (四)學校進行社會領域課程發展時,宜聚焦於學校本位、學習者中心、問題導向及團 隊合作等精神,結合學生興趣、教師專業、生活環境、社會時事與議題等,培養 學生觀察、訪問、調查、蒐集資料、繪製圖表與主題地圖、專題報告等探究與實 作能力,以落實社會領域課程理念。學校應提供學生實作發表的展現機會,每學 年可舉辦一次社會領域學習成果發表會,亦可鼓勵學生參與各項校外展演或競賽。 (五)社會領域可結合其他部定領域學習課程或校訂課程,將本領域學習融入整體學校 本位課程發展。 (六)原住民族重點學校的社會領域課程發展,應儘量結合原住民族歷史、文化、地理 及公共議題,從族群發展角度規劃課程內容。 二、教材編選 (一)社會領域之教材編選或教科用書編寫應依據學習重點,融入核心素養的內涵,進 行適切的縱向銜接與學科間的橫向統整,避免不必要的重複。 (二) 「學習內容」中的各主題軸/主題、項目及條目,並不代表教材各冊次與各章節之 名稱及順序。編選教材或編寫教科用書時,可重新安排組合各項學習內容,形成 各具特色的教材架構,但須以領綱基本理念為依據,並遵守以下教材編選(八) 至(十二)項所示要點。 (三)為落實各學習階段的「學習表現」 ,編選教材或編寫教科用書時,應將「學習表現」 與相關的「學習內容」結合,設計符合整合性、脈絡性、策略性及活用性的學習 教材,讓學生得以發展社會領域核心素養。 (四)教材編選或教科用書編寫應具時代性與前瞻性,考量學生生活經驗及社會脈動, 結合相關議題並兼顧多元觀點,回應不同族群與文化的特性,避免刻板印象、偏 見、歧視與威權內容,文字敘寫不應落入單一族群或性別的觀點;同時,若干文 化習俗潛藏之偏見與歧視,應加以檢視與省思。 47


(五)教材編選或教科用書編寫應能反映當今學界的重要研究成果,避免過多艱澀的定 義,或類型化、表淺化、零碎化與教條化的學習素材。 (六)教材編選或教科用書編寫應衡量社會領域於各教育階段實際授課節數或學分數, 國中及普高並宜參考附錄三之建議節數,注意整體學習內容分量的適切性。 (七)學校得因應地區特性、學生特質與需求,選擇或自編教材。全年級或全校且全學 期使用之自編自選教材,應送學校課程發展委員會審查。 (八)國小之教材編選或教科用書編寫採領域統整課程設計,除應選擇合適之主題以發 展統整性教材外,每一個單元至少設計一項探究活動,每學期另需統整該學期所 學內容,至少規劃一個主題探究與實作單元。 (九)歷史科之教材編選或教科用書編寫另應符合下列規範: 1.國中:採分域架構,從人民的主體觀點出發,以由近及遠、略古詳今為原則規劃。 各分域分別為學習總節數的三分之一,採長時段的通史架構設計,著重結構變 遷,並強調不同區域互動。每個分域安排兩個歷史考察,以利達成學習表現所揭 櫫的目標。 2.普高必修:採分域架構,每個分域各二學分。每二學分安排四個主題和一次歷史 考察。各個主題依時序脈絡設計專題,探討與當代世界攸關的基本歷史課題。強 調發現、理解、面對問題和提出解決方案的批判性和創造性思維能力。 3.普高選修:分為「族群、性別與國家的歷史」 、 「科技、環境與藝術的歷史」及「探 究與實作:歷史學探究」 ,鼓勵跨科目、跨領域討論、思考與當代世界相關的重 大歷史議題,並從事歷史學相關的「探究與實作」活動。 (十)地理科之教材編選或教科用書編寫另應符合下列規範: 1.國中與普高必修每學期均規劃一個田野觀察、田野訪查或田野實察,作為教師設 計以小組合作學習或協同教學之用,教科用書可不另編撰內容。 2.國中以三個主題架構學習內容,「基本概念與臺灣」約為總學習節數三分之一、 「區域特色」約為二分之一、 「地理議題」約為六分之一。各主題宜根據環境系 統、區域特色與全球關連三個地理學科素養,建構其學習表現與內容。世界各區 域或國家的發展都有其特定的時空脈絡,而呈現多樣性,以臺灣為自然或人文 環境系統的案例時,應注意其適宜性,必要時應選用世界其他案例,以為對比。 3.普高必修地理以地理技能、地理系統和地理視野三個地理學科素養架構其學習 重點,發展 19 個學習項目共六學分,每一學分學習內容的項目以二至四項為原 則。 4.普高選修之「空間資訊科技」 、 「社會環境議題」 、 「探究與實作:地理與人文社會 科學研究」 ,教材編選重點在學科方法之展現、重大議題之討論及學科在日常生 48


活的應用,並考慮批判與思辨的教材內容,且反映重要人文社會科學研究的銜 接。 (十一)公民與社會科之教材編選或教科用書編寫另應符合下列規範: 1.國中與普高必修課程的教材編選與教科用書編寫,應掌握民主社會的公民養成 與學習之原則,著重從公民身分思考社會如何建構、如何參與社會的運作以及 所面對的理想與現實之挑戰,避免以社會科學分論的方式,組織教材及教科用 書。 2.普高選修之「現代社會與經濟」 、 「民主政治與法律」 ,應掌握學術性向試探與銜 接大學學習的原則,編寫適度深化、著重批判與思辨的教材,並能反映重要的社 會科學原理與議題。 3.教科用書之編撰應反映學習內容條目的提問精神,提供探究學習及發展高層次 思考與問題解決能力的學習素材。 (十二)普高歷史、地理、公民與社會三科目之「探究與實作」加深加廣選修是整合社 會領域的學科內容知識、含有探究本質的實作課程。教師可針對普高必修、選 修相關主題或其他課題,選擇適當教材,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其過程包括選擇 議題、蒐集資料、分析、研究與發表等實作項目。相關教材之選擇或編纂應多 元而有彈性,符合領域之理念與目標,並考慮學生、學校或地方特色,斟酌環 境與資源等各種條件,得毋須送教科用書審定機關審定,以符合「探究與實作」 的課程需求。 三、教學實施 (一)教師應依據社會領綱的基本理念、課程目標、核心素養及學習重點,結合各地區 自然、族群或文化特色,設計具有探究精神與重視提問的有效教學活動,引導學 生學習。 (二)在國小採領域教學方式整合學習內容;在國中依各學科旨趣設計學習內容,並以 學習表現為依據,設計多元的探究學習進行整合;在普高則以不同學科架構設計 分科學習內容,並以學習表現與多元的探究學習進行整合。 (三)教學實施應以開放多元的態度,強調民主社會中理性溝通、尊重差異的重要性。 (四)教學實施宜靈活運用各種策略,除了知識傳授外,更需提供學生實地踏查、參與 互動及力行實踐的機會,以培養學生探究、創造與省思的能力,以及主動學習的 態度。 (五)為提升教學成效,教師宜藉由教學研究會或專業學習社群,加強社會領域內的研 討與相關領域間的課程聯繫,可開設跨領域/科目之專題、實作或探索體驗課程, 並依課程需求採協同教學,以促進教學的效果。 49


(六)為強化課程的整合與應用,教師可依學生學習需求,彈性實施歷史考察、田野實 察或其他形式的探究學習,活動方式宜多元靈活,其實施原則如下: 1.國中的歷史考察、田野觀察或其他形式的探究學習,可整合歷史、地理、公民與 社會三科目協同實施,並可利用彈性學習課程或課餘時間進行。 2.普高必修課程的歷史考察、田野實察或其他形式的探究學習,可跨學科共同設計, 其主題可視教學環境或學生特性而調整深度與廣度,並可利用彈性學習時間或 課餘時間進行。 3.教師實施探究學習課程與教學時,應引導學生以誠信、同理或客觀等原則進行, 並須尊重與維護探究對象的相關權益。 (七)普高實施社會領域加深加廣選修課程時,學校宜結合其他領域/科目選修課程,於 每週課表中開設共同選修時段,讓學生依其生涯進路及興趣,自由選擇修習不同 課程。 (八)普高加深加廣選修課程中的「探究與實作」為專題類課程,學校可依學生生涯發 展、學校發展特色、師資調配(含協同教學)等彈性組合開課,提供跨科目/領域 共同備課或協同教學的彈性空間,以深化素養學習。 四、教學資源 (一)學校應依主管機關公布之設備基準,建置社會領域或歷史、地理、公民與社會的 專科教室,並充實必要的教學設備與物品。 (二)學校可運用研究機構、社區、產業、民間組織等資源,或與各界人力資源協力合 作,以精進課程與教學。 (三)學校可因應校本特色,建置社會領域教學資源分享平台,支援課程發展與教學研 究。 (四)學校應依設備基準及學校課程計畫等,提供歷史考察、田野實察或其他形式探究 學習所需之各種軟、硬體設備及相關行政支持。 五、學習評量 (一)學習評量應依據社會領域之課程目標、核心素養、學習表現及學習內容,兼重學 習歷程與結果,採用紙筆測驗、作業練習、實作評量、田野實察、專題報告、檔 案評量等多元形式,以診斷學習問題,並檢視學習成效。 (二)評量的內容應考量學生身心發展、個別差異及文化差異,配合核心素養及學習表 現內涵,勿流於零碎的知識記憶,而應兼重高層次的認知、情意、技能表現及其 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訂定評量標準。 (三)教師進行學習評量後,須分析評量結果作為教學反思、調整及補救教學的參考。 50


柒、附錄 附錄一:社會領域學習重點與核心素養呼應表參考示例 社會領域學習重點 學習表現 學習內容 2c-Ⅱ-2 澄清及珍視自己的 Aa-Ⅱ-1 個人在家庭、學校與 角色與權利,並具備 社會中有各種不同 責任感。 的角色,個人發展也 2c-Ⅲ-1 反省自己或社會的 會受其影響。 價值觀、偏見與歧 Cc-Ⅲ-1 個人在團體中的角 視,並探究其緣由。 色會隨著社會變遷 2c-Ⅲ-2 體認並願意維護公 產生改變。 民價值與生活方式。 社 2c-Ⅳ-1 從歷史或社會事件 歷 Ba-Ⅳ-2 臺灣原住民族的遷 中,省思自身或所屬 徙與傳說。 群體的文化淵源、處 歷 Ka-Ⅳ-1 中華民國的建立與 境及自主性。 早期發展。 地 1c-Ⅳ-1 利用地理基本概念 歷 Ob-Ⅳ-1 歐洲的海外擴張與 與技能,檢視生活中 傳教。 面對的選擇與決策。 地 Af-Ⅳ-4 問題探究:原住民族 文化、生活空間與生 態保育政策。 地 Bg-Ⅳ-4 問題探究:漠南非洲 的公平貿易議題。 公 Aa-Ⅳ-2 現代公民必須具備 哪些基本的德性? 為什麼? 歷 2a-Ⅴ-1 連結本土歷史經驗 歷 Db-Ⅴ-2 戰後的民主化追求 與他國的歷史發展, 與人權運動。 深化對史事脈絡的 歷 K-Ⅴ-1 可以在什麼樣的脈 理解,發展全球視 絡中討論世界史? 野。 地 Aa-Ⅴ-1 地理學的傳統與觀 歷 2c-Ⅴ-2 省思歷史發展的多 點。 重面向,珍視融合多 地 Ca-Ⅴ-3 臺灣的移民社會與 元族群、文化的社會 多元文化。 體系及人權的價值。 地 Ca-Ⅴ-4 問題探究:臺灣經濟 地 2c-Ⅴ-1 省思日常生活方式 發展與世界的關聯。 的意涵,珍視日常生 公 Bc-Ⅴ-2 社會規範對個人追 活的智慧。 求自我實現以及社 地 3d-Ⅴ-3 檢討執行策略的成 群的資源分配,會產 效,並提出改善的方 生哪些影響? 案。 公 2c-Ⅴ-1 肯認自我或不同群 體的主體性。

51

社會領域核心素養 社-E-A1 認識自我在團體中 的角色,養成適切的 態度與價值觀,並探 索自我的發展。

社-J-A1 探索自我潛能、自我 價值與生命意義,培 育合宜的人生觀。

社-U-A1 探索自我,發展潛 能,肯定自我,規劃 生涯,健全身心素 質,透過自我精進, 追求幸福人生。


社會領域學習重點 3d-Ⅱ-1

3d-Ⅲ-1

3d-Ⅲ-2

社 3d-Ⅳ-3

歷 1b-Ⅳ-2

歷 1c-Ⅳ-2

地 1c-Ⅳ-2

歷 1a-Ⅴ-3

歷 3b-Ⅴ-3

地 1b-Ⅴ-1

地 1b-Ⅴ-2

地 1b-Ⅴ-3

公 1b-Ⅴ-2

學習表現 探究問題發生的原 因與影響,並尋求解 決問題的可能做法。 選定學習主題或社 會議題,進行探究與 實作。 探究社會議題發生 的原因與影響,評估 與選擇合適的解決 方案。 執行具有公共性或 利他性的行動方案 並檢討其歷程與結 果。 運用歷史資料,進行 歷史事件的因果分 析與詮釋。 從多元觀點探究重 要歷史事件與人物 在歷史中的作用與 意義。 反思各種地理環境 與議題的內涵,並提 出相關意見。

比較過去與現在的 異同,並說明過去與 現在的關聯性。 分辨歷史事實、史料 證據與歷史解釋,說 明歷史解釋不同的 原因,並檢視證據的 適切性。 運用地理基本概念、 原理原則,解釋相關 的地表現象。 連結地理系統、地理 視野與地理技能,分 析地表現象的內涵。 連結地理系統、地理 視野與地理技能,解 析地表現象的特性。 區辨社會現象的多

學習內容 居住地方的環境隨 著社會與經濟的發 展而改變。 都市化與工業化會 改變環境,也會引發 環境問題。 土地利用反映過去 和現在的環境變遷, 以及對未來的展望。

Ca-Ⅱ-1

Ca-Ⅲ-1

Ca-Ⅲ-2

歷 Ea-Ⅳ-3 歷 Ka-Ⅳ-2 歷 Qb-Ⅳ-2 地 Ac-Ⅳ-3 地 Ac-Ⅳ-4 公 Ab-Ⅳ-2

公 Bl-Ⅳ-5

歷 Da-Ⅴ-3 歷 Ga-Ⅴ-2 歷 Ma-Ⅴ-2 地 Aa-Ⅴ-5 地 Bd-Ⅴ-4 地 Ce-Ⅴ-4 公 Cf-Ⅴ-2

公 Dd-Ⅴ-3

52

「理蕃」政策與原住 民族社會的對應。 舊傳統與新思潮間 的激盪。 亞、非、美三洲的發 展及回應。 臺灣的水資源分布。 問題探究:颱風與生 活。 學生們在校園中享 有哪些權利?如何 在校園生活中實踐 公民德性? 不同分配資源的方 法,各有哪些優缺 點? 教育、語言與基礎建 設。 戶籍、土地或賦役與 國家統治的關係。 伊斯蘭世界與西方 的互動。 問題探究:解決問題 的策略與步驟。 問題探究:中地概念 與生活。 問題探究:區域紛爭 與發展機會。 為什麼政府需要關 心廠商的聯合漲 價? 全球永續發展的理 念有哪些?全球化 及永續發展之間有

社會領域核心素養 社-E-A2 敏覺居住地方的社 會、自然與人文環境 變遷,關注生活問題 及其影響,並思考解 決方法。

社-J-A2 覺察人類生活相關 議題,進而分析判斷 及反思,並嘗試改善 或解決問題。

社-U-A2 對人類生活相關議 題,具備探索、思考、 推理、分析、批判、 統整與後設思考的 素養,並能提出解決 各種問題的可能策 略。


社會領域學習重點

公 3d-Ⅴ-1

1c-Ⅲ-1

1c-Ⅲ-2

3d-Ⅱ-1

3d-Ⅲ-2

社 3a-Ⅳ-1

社 3b-Ⅳ-1

社 3d-Ⅳ-1

社 3d-Ⅳ-3

歷 3a-Ⅴ-1

歷 3b-Ⅴ-4

地 1c-Ⅴ-1

學習表現 種解釋觀點。 規劃具有公共性或 利他性的行動方案 並評估其影響。 評論社會議題處理 方案的優缺點,並提 出個人的看法。 檢視社會現象或事 件之間的關係,並想 像在不同的條件下, 推測其可能的發展。 探究問題發生的原 因與影響,並尋求解 決問題的可能做法。 探究社會議題發生 的原因與影響,評估 與選擇合適的解決 方案。 發現不同時空脈絡 中的人類生活問題, 並進行探究。 適當選用多種管道 蒐集與社會領域相 關的資料。 規劃與執行社會領 域的問題探究、訪 查、創作或展演等活 動。 執行具有公共性或 利他性的行動方案 並檢討其歷程與結 果。

覺察當代事件與歷 史的關係,啟發問題 意識,並進行問題釐 清與探究。 應用歷史資料,藉以 形成新的問題、呈現 自己的歷史敘述,或 編製歷史類作品。 以地理系統、地理視 野的觀點進行議題

學習內容 什麼緊張關係?個 人與國家如何面對 這些挑戰? Ab-Ⅱ-2

Ab-Ⅲ-2

Ab-Ⅲ-3

歷 Fa-Ⅳ-4 歷 Qc-Ⅳ-3 地 Ad-Ⅳ-4 地 Cb-Ⅳ-4

公 Ba-Ⅳ-4

公 Da-Ⅳ-2

歷 Db-Ⅴ-3 歷 Ia-Ⅴ-3 歷 Lb-Ⅴ-3 地 Bc-Ⅴ-3 地 Cd-Ⅴ-4 地 Ci-Ⅴ-5 53

社會領域核心素養

自然環境會影響經 濟的發展,經濟的發 展也會改變自然環 境。 交通運輸與產業發 展會影響城鄉與區 域間的人 口遷移及 連結互動。 自然環境、自然災害 及經濟活動,和生活 空間的使用有關聯 性。

社-E-A3 探究人類生活相關 議題,規劃學習計 畫,並在執行過程 中,因應情境變化, 持續調整與創新。

臺海兩岸關係與臺 灣的國際處境。 從兩極到多元的戰 後世界。 問題探究:臺灣人口 問題與對策。 問題探究:從地理觀 點探究食安問題的 原因與解決策略。 為什麼會產生多樣 化的家庭型態?家 庭職能如何隨著社 會變遷而改變? 日常生活中,個人或 群體可能面臨哪些 不公平處境? 戰後的社會運動。 民間社會與現代化 的激盪。 民主傳統及其現代 挑戰。 問題探究:人口動態 與環境負載力。 問題探究:原生物種 與環境永續。 問題探究:全球化的

社-J-A3 主動學習與探究人 類生活相關議題,善 用資源並規劃相對 應的行動方案及創 新突破的可能性。

社-U-A3 對人類生活相關議 題,具備反省、規劃 與實踐的素養,並能 與時俱進、創新應 變。


社會領域學習重點

地 1c-Ⅴ-2

地 1c-Ⅴ-3

公 1c-Ⅴ-2

公 3d-Ⅴ-2

3c-Ⅱ-1 3c-Ⅲ-1

社 3b-Ⅳ-3

社 3c-Ⅳ-1

社 3c-Ⅳ-2 歷 1a-Ⅳ-1

社會領域核心素養 學習表現 學習內容 探討。 貢獻與挑戰。 思辨各種社會及環 公 Bc-Ⅴ-1 社會規範如何維護 境議題,並能進行整 社會秩序與形成社 合評價。 會控制?在什麼情 跨領域/科目整合相 形下,規範會受到質 關知能,反思各種社 疑而改變? 會及環境議題,並提 公 Cg-Ⅴ-2 政府如何解決外部 出看法或解決策略。 成本的問題? 整合公民知識,論述 自己的主張,並能提 出合理的論證。 落實具有公共性或 利他性的行動並反 思與修正。 聆聽他人的意見,並 Aa-Ⅱ-2 不同群體(可包括年 社-E-B1 表達自己的看法。 齡、性別、族群、階 透過語言、文字及圖 聆聽他人意見,表達 層、職業、區域或身 像等表徵符號,理解 自我觀點,並能與他 心特質等)應受到理 人類生活的豐富面 人討論。 解、尊重與保護,並 貌,並能運用多樣的 避免偏見。 表徵符號解釋相關 Aa-Ⅲ-4 在民主社會個人須 訊息,達成溝通的目 遵守社會規範,理性 的,促進相互間的理 溝通、理解包容與相 解。 互尊重。 使用文字、照片、圖 歷 A-Ⅳ-1 紀年與分期。 社-J-B1 表、數據、地圖、年 歷 Lb-Ⅳ-1 冷戰時期東亞國家 運用文字、語言、表 表、言語等多種方 間的競合。 格與圖像等表徵符 式,呈現並解釋探究 歷 Nb-Ⅳ-2 基督教的起源與發 號,表達人類生活的 結果。 展。 豐富面貌,並能促進 聆聽他人意見,表達 地 Aa-Ⅳ-1 全球經緯度座標系 相互溝通與理解。 自我觀點,並能以同 統。 理心與他人討論。 地 Ca-Ⅳ-3 聚落地名的命名與 理解成員特質並相 環境、族群文化的關 互學習與合作。 係。 理解以不同的紀年、 公 Ca-Ⅳ-3 中學生如何參與校 歷史分期描述過去 園公共事務的決策 的意義。 過程? 公 Cb-Ⅳ-1 民主社會的公共意 見是如何形成的? 有什麼特性?

54


社會領域學習重點 歷 1a-Ⅴ-1

歷 3c-Ⅴ-2

地 3b-Ⅴ-1

地 3b-Ⅴ-3

地 3c-Ⅴ-1

公 3b-Ⅴ-2 公 3c-Ⅴ-2 1b-Ⅲ-1

3b-Ⅱ-1

學習表現 藉由史事的主題脈 絡,建立時間架構, 觀察事件與事件間 的關聯性。 透過討論、說服、辯 論、協商等方式尋求 相互理解。 從各式地圖、航空照 片圖、衛星影像,網 路與文獻、實驗、田 野實察等,蒐集和解 決問題有關的資料。 從各類資料辨識現 象的型態、關聯與趨 勢,解讀資料蘊含的 意義。 參與小組討論,與他 人共同思考資料的 意義並判別資料的 可靠性。 分析並運用公民與 社會生活相關資料。 善用討論形成共識。 檢視社會現象中不 同的意見,分析其觀 點與立場。 透過適當的管道蒐 集與學習主題相關 的資料,並判讀其正 確性。

歷 Da-Ⅴ-1 歷 Hb-Ⅴ-1 歷 Mb-Ⅴ-1 地 Aa-Ⅴ-3 地 Aa-Ⅴ-4 地 Ac-Ⅴ-2 公 Cc-Ⅴ-2

Ae-Ⅱ-1

Ae-Ⅲ-2

Ae-Ⅲ-3

社 3a-Ⅳ-1

社 3b-Ⅳ-1

發現不同時空脈絡 中的人類生活問題, 並進行探究。 適當選用多種管道 蒐集與社會領域相 關的資料。

歷 Fb-Ⅳ-2 歷 Ic-Ⅳ-1 歷 Qa-Ⅳ-2 地 Bf-Ⅳ-3 地 Cb-Ⅳ-3 55

學習內容 從地方到中央。 十九世紀以後東亞 的人群移動。 歐洲與亞洲的交流。 資料的來源與蒐集。 資料整理、分析與展 示。 地圖種類及其用途。 除了選舉之外,我國 還有哪些重要的政 治參與形式及管 道?

人類為了解決生活 需求或滿足好奇心, 進行科學和技術的 研發,從而改變自然 環境與人們的生活。 科學和技術的發展 與人類的價值、信仰 與態度會相互影響。 科學和技術的研究 與運用,應受到道德 與法律的規範;政府 的政策或法令會因 新科技的出現而增 修。 大眾文化的演變。 城市風貌的改變與 新媒體的出現。 工業革命與社會變 遷。 國際衝突的焦點。 飲食文化與食品加

社會領域核心素養 社-U-B1 運用語言、文字、圖 表、影像、肢體等表 徵符號,表達經驗、 思想、價值與情意, 且能同理他人所表 達之意涵,增進與他 人溝通。

社-E-B2 認識與運用科技、資 訊及媒體,並探究其 與人類社會價值、信 仰及態度的關聯。

社-J-B2 理解不同時空的科 技與媒體發展和應 用,增進媒體識讀能 力,並思辨其在生活 中可能帶來的衝突 與影響。


社會領域學習重點 學習表現 公 Cb-Ⅳ-2

公 De-Ⅳ-2

歷 3b-Ⅴ-2

歷 3b-Ⅴ-3

地 3a-Ⅴ-1

地 3a-Ⅴ-2

地 3b-Ⅴ-2

公 3a-Ⅴ-1 公 3b-Ⅴ-1

2b-Ⅱ-2 2a-Ⅲ-2

研讀或考察歷史資 料,分析其生成背景 與其內容的關係。 分辨歷史事實、史料 證據與歷史解釋,說 明歷史解釋不同的 原因,並檢視證據的 適切性。 根據地理系統與地 理視野的觀點,利用 地理技能的方法發 掘各種社會及環境 問題。 分析問題形成的背 景與內涵,提出解決 問題的可能策略。 選擇統計方法、地理 資訊系統等適當工 具進行資料分析與 歸納。 界定當代社會生活 的相關問題。 善用多種策略蒐集 公民與社會生活相 關資料。 感受與欣賞不同文 化的特色。 表達對在地與全球 議題的關懷。

歷 Db-Ⅴ-3 歷 Na-Ⅴ-2 地 Ab-Ⅴ-2 地 Ab-Ⅴ-3 地 Ac-Ⅴ-3 公 Cb-Ⅴ-1

公 Cb-Ⅴ-2

公 De-Ⅴ-2

Bc-Ⅱ-1

學習內容 工、基因改造食物。 媒體與社群網路在 公共意見形成的過 程中,扮演什麼角 色?閱聽人如何覺 察其影響? 科技發展對中學生 參與公共事務有什 麼影響? 戰後的社會運動。 社會運動與反戰。 地理資訊系統的功 能。 問題探究:地理資訊 的生活應用。 問題探究:地圖判讀 與使用。 媒體與社群網路的 所有權或產製過程, 如何影響公共意見 的形成? 公共意見形成過程 中,可能存在哪些媒 體近用與媒體再現 (可包括族群、性 別、性傾向或身心障 礙等群體之再現)的 不平等? 科技發展會衍生哪 些倫理或法律問 題?

各個族群有不同的 命名方式、節慶與風 俗習慣。 族群或地區的文化 特色,各有其產生的 背景因素,因而形塑 臺灣多元豐富的文 化內涵。 臺灣史前文化、原住 民族文化、中華文化

Bc-Ⅲ-1

Cb-Ⅲ-2 56

社會領域核心素養

社-U-B2 善用各種科技、資 訊、媒體,參與公共 事務或解決社會議 題,並能對科技、資 訊與媒體的倫理問 題進行思辨批判。

社-E-B3 體驗生活中自然、族 群與文化之美,欣賞 多元豐富的環境與 文化內涵。


社會領域學習重點 學習表現

社 2a-Ⅳ-3

社 2b-Ⅳ-2

關心不同的社會文 歷 Na-Ⅳ-1 化及其發展,並展現 開闊的世界觀。 歷 Na-Ⅳ-2 尊重不同群體文化 的差異性,並欣賞其 地 Ad-Ⅳ-3 文化之美。 地 Af-Ⅳ-4

地 Ca-Ⅳ-3

公 Ba-Ⅳ-2

公 Bc-Ⅳ-2 歷 2a-Ⅴ-2

歷 2b-Ⅴ-2

地 1a-Ⅴ-3

地 2b-Ⅴ-2

地 2b-Ⅴ-3

公 1a-Ⅴ-2 公 2a-Ⅴ-1

關懷世界不同文化 的歷史變遷,以及文 化傳承的議題。 理解並尊重不同文 化、宗教、族群、種 族、性別歷史發展的 獨特性與主體性。 說明以地理視野觀 察地表現象及議題 的方法。 尊重文化的多樣性, 欣賞各種人地交互 作用所塑造的地景。 理解地理環境的系 統運作,體認環境倫 理的內涵。 釐清公民知識的核 心概念。 關注社會生活相關 課題及其影響。

歷 La-Ⅴ-1 歷 La-Ⅴ-2 歷 Ma-Ⅴ-1 地 Ba-Ⅴ-4 地 Cc-Ⅴ-2 地 Cg-Ⅴ-2 公 Da-Ⅴ-2

公 Dc-Ⅴ-2

57

學習內容 及世界其他文化隨 著時代變遷,都在臺 灣留下有形與無形 的文化資產,並於生 活中展現特色。 非洲與西亞的早期 文化。 希臘、羅馬的政治及 文化。 多元族群的文化特 色。 問題探究:原住民族 文化、生活空間與生 態保育政策。 聚落地名的命名與 環境、族群文化的關 係。 在原住民族社會中, 部落的意義與重要 性是什麼?為什 麼? 日常生活規範與文 化有什麼關係? 神話與哲學。 中古基督教世界。 伊斯蘭文化的發展 與擴張。 氣候與自然景觀帶。 多元的文化景觀。 多元族群共同塑造 的文化特色。 群體權利跟公平正 義有什麼關聯?在 什麼情形下,特定群 體受到「差別對待」 會成為追求社會公 平正義的積極原 則? 我國目前有什麼具 體政策,促進不同文 化之間的平等?

社會領域核心素養

社-J-B3 欣賞不同時空環境 下形塑的自然、族群 與文化之美,增進生 活的豐富性。

社-U-B3 體會地理、歷史及各 種人類生活規範間 的交互影響,進而賞 析互動關係背後蘊 含的美感情境。


社會領域學習重點 2c-Ⅱ-1

2a-Ⅲ-2 2b-Ⅲ-1

學習表現 省思個人的生活習 Ac-Ⅱ-1 慣與在群體中的角 色扮演,尊重人我差 異,避免對他人產生 偏見。 表達對在地與全球 議題的關懷。 體認人們對社會事 物與環境有不同的 認知、感受、意見與 Ac-Ⅲ-2 表現方式,並加以尊 重。

Af-Ⅲ-1

社 2b-Ⅳ-3

社 2c-Ⅳ-1

社 2c-Ⅳ-2 社 3d-Ⅳ-2

社 3d-Ⅳ-3

重視環境倫理,並願 意維護生態的多樣 性。 從歷史或社會事件 中,省思自身或所屬 群體的文化淵源、處 境及自主性。 珍視重要的公民價 值並願意付諸行動。 提出保存文化資產、 改善環境或維護社 會正義等可能方案。 執行具有公共性或 利他性的行動方案 並檢討其歷程與結 果。

歷 Fa-Ⅳ-2 歷 Lb-Ⅳ-2 歷 Qc-Ⅳ-3 地 Ab-Ⅳ-4

地 Bf-Ⅳ-4

地 Bi-Ⅳ-4

公 Ad-Ⅳ-2

公 Bb-Ⅳ-1

58

學習內容 兒童在生活中擁有 許多權利(可包括生 存權、學習權、表意 權、隱私權、身體自 主權及不受歧視的 權利等)與責任(可 包括遵守規範、尊重 他人或維護公共利 益等)。 法律是由立法機關 所制定,其功能在保 障人民權利、維護社 會秩序和促進社會 進步。 為了確保基本人權、 維護生態環境的永 續發展,全球須共同 關心許多議題。 二二八事件與白色 恐怖。 東南亞地區國際組 織的發展與影響。 從兩極到多元的戰 後世界。 問題探究:土地利用 或地形災害與環境 倫理。 問題探究:伊斯蘭文 化與西方文化的互 動。 問題探究:南美洲熱 帶雨林的開發與保 育。 為什麼人權應超越 國籍、種族、族群、 區域、文化、性別、 性傾向與身心障礙 等界限,受到普遍性 的保障? 除了家庭之外,個人 還會參與哪些團 體?為什麼?

社會領域核心素養 社-E-C1 培養良好的生活習 慣,理解並遵守社會 規範,參與公共事 務,養成社會責任 感,尊重並維護自己 和他人的人權,關懷 自然環境與人類社 會的永續發展。

社-J-C1 培養道德思辨與實 踐能力、尊重人權的 態度,具備民主素 養、法治觀念、環境 倫理以及在地與全 球意識,參與社會公 益活動。


社會領域學習重點 歷 2c-Ⅴ-2

歷 3d-Ⅴ-2

地 2b-Ⅴ-1

地 2c-Ⅴ-2

地 3c-Ⅴ-2

公 2c-Ⅴ-2 公 3d-Ⅴ-2

3c-Ⅱ-1 3c-Ⅲ-1

3c-Ⅲ-2

社 2b-Ⅳ-2

社 3c-Ⅳ-1

社 3c-Ⅳ-2

學習表現 省思歷史發展的多 重面向,珍視融合多 元族群、文化的社會 體系及人權的價值。 對於具有價值立場 的公共議題,進行歷 史性的分析與討論, 並付諸行動。 具備地方感與鄉土 愛,關懷其他地區的 社會及環境議題。 珍視不同空間尺度 的環境永續價值,並 願意付諸行動保護。 參與小組討論,與他 人共同討論解決問 題的有效方法。 珍視並願意維護重 要的公民價值。 落實具有公共性或 利他性的行動並反 思與修正。 聆聽他人的意見,並 表達自己的看法。 聆聽他人意見,表達 自我觀點,並能與他 人討論。 發揮各人不同的專 長,透過分工進行團 隊合作。 尊重不同群體文化 的差異性,並欣賞其 文化之美。 聆聽他人意見,表達 自我觀點,並能以同 理心與他人討論。 理解成員特質並相 互學習與合作。

歷 Db-Ⅴ-3 歷 Ib-Ⅴ-2

歷 Nb-Ⅴ-2 地 Ba-Ⅴ-5 地 Ca-Ⅴ-2 地 Cb-Ⅴ-3 公 Ad-Ⅴ-1

公 Bc-Ⅴ-1

Bc-Ⅱ-2

Bc-Ⅲ-1

歷 Cb-Ⅳ-1 歷 Ia-Ⅳ-2 歷 Qb-Ⅳ-2 地 Ad-Ⅳ-4 地 Af-Ⅳ-4

地 Bg-Ⅳ-4 59

學習內容 戰後的社會運動。 共產主義在東亞的 發展歷程及對局勢 的影響。 「西方」與「反西 方」。 問題探究:氣候、水 資源與人類生活。 臺灣的原住民族與 南島語族。 人口與環境問題。 國際人權公約與相 關國際組織(包括聯 合國與非政府組織 等)如何促成普世人 權的實現? 社會規範如何維護 社會秩序與形成社 會控制?在什麼情 形下,規範會受到質 疑而改變? 家庭有不同的成員 組成方式;每個家庭 所重視的價值有其 異同。 族群或地區的文化 特色,各有其產生的 背景因素,因而形塑 臺灣多元豐富的文 化內涵。 原住民族社會及其 變化。 明、清時期東亞世界 的商貿與文化交流。 亞、非、美三洲的發 展及回應。 問題探究:臺灣人口 問題與對策。 問題探究:原住民族 文化、生活空間與生 態保育政策。 問題探究:漠南非洲 的公平貿易議題。

社會領域核心素養 社-U-C1 具備對道德、人權、 環境與公共議題的 思考與對話素養,健 全良好品德、提升公 民意識,主動參與環 境保育與社會公共 事務。

社-E-C2 建立良好的人際互 動關係,養成尊重差 異、關懷他人及團隊 合作的態度。

社-J-C2 具備同理與理性溝 通的知能與態度,發 展與人合作的互動 關係。


社會領域學習重點 學習表現 公 Bn-Ⅳ-2 公 Ca-Ⅳ-1

歷 3c-Ⅴ-1

歷 3c-Ⅴ-2

地 3c-Ⅴ-3 地 3d-Ⅴ-1

地 3d-Ⅴ-2

公 2b-Ⅴ-1

公 3c-Ⅴ-3 2b-Ⅱ-2 2c-Ⅲ-3

聆聽他人並陳述自 己的觀點,檢視自己 的盲點與偏見,形成 新的觀點。 透過討論、說服、辯 論、協商等方式尋求 相互理解。 團隊協力共同解決 問題。 透過小組合作,發掘 各種社會或環境問 題,規劃解決問題的 執行策略。 小組合作共同執行 解決問題的策略,並 發表執行成果。 同理個人或不同群 體在社會處境中的 經歷與情緒。 整合成員特質並展 現團隊合作成效。 感受與欣賞不同文 化的特色。 澄清及珍視自己的 公民身分,並具備對 國家及文化的認同 感。

歷 Bb-Ⅴ-2 歷 Hb-Ⅴ-2

歷 Na-Ⅴ-2 地 Bg-Ⅴ-4 地 Cc-Ⅴ-4 地 Ce-Ⅴ-2 地 Ce-Ⅴ-4 地 Cf-Ⅴ-3 公 Dc-Ⅴ-1 公 Dc-Ⅴ-2

Af-Ⅱ-1

Af-Ⅲ-1

Af-Ⅲ-3

社 2a-Ⅳ-1

敏銳察覺人與環境 歷 Fa-Ⅳ-4 的互動關係及其淵 源。 歷 Ha-Ⅳ-2 60

學習內容 人為什麼從自給自 足轉向交易? 日常生活和公共事 務中的爭議,為什麼 應該以非暴力的方 式來解決? 戰後來臺的各方移 民。 十九世紀以後東亞 人群移動的變遷及 其影響。 社會運動與反戰。 問題探究:區域發展 的反思。 問題探究 1:東南亞 國協的發展與挑戰。 文化異同。 問題探究:區域紛爭 與發展機會。 區域競爭、合作與歐 盟。 不同文化之間為何 會有摩擦或衝突? 我國目前有什麼具 體政策,促進不同文 化之間的平等? 不同文化的接觸和 交流,可能產生衝 突、合作和創新,並 影響在地的生活與 文化。 為了確保基本人權、 維護生態環境的永 續發展,全球須共同 關心許多議題。 個人、政府與民間組 織可透過各種方式 積極參與國際組織 與事務,善盡世界公 民責任。 臺海兩岸關係與臺 灣的國際處境。 商周至隋唐時期民

社會領域核心素養

社-U-C2 發展適切的人際互 動關係,並展現相互 包容、溝通協調、社 會參與及服務等團 隊合作的精神與行 動。

社-E-C3 了解自我文化,尊重 與欣賞多元文化,關 心本土及全球議題。

社-J-C3 尊重並欣賞各族群 文化的多樣性,了解


社會領域學習重點 學習表現 社 2a-Ⅳ-3 關心不同的社會文 化及其發展,並展現 開闊的世界觀。 社 2b-Ⅳ-1 感受個人或不同群 體在社會處境中的 經歷與情緒,並了解 其抉擇。 社 2b-Ⅳ-2 尊重不同群體文化 的差異性,並欣賞其 文化之美。

歷 Ob-Ⅳ-1 地 Aa-Ⅳ-4 地 Ae-Ⅳ-3 地 Bc-Ⅳ-4

公 Dc-Ⅳ-3

公 Dd-Ⅳ-2

歷 2a-Ⅴ-1

歷 2c-Ⅴ-2

地 2a-Ⅴ-1 地 2a-Ⅴ-2

公 2b-Ⅴ-2 公 2c-Ⅴ-2

連結本土歷史經驗 與他國的歷史發展, 深化對史事脈絡的 理解,發展全球視 野。 省思歷史發展的多 重面向,珍視融合多 元族群、文化的社會 體系及人權的價值。 敏銳察覺社會及環 境變遷的內涵。 連結地理視野、地理 系統的概念,體認生 活中各種現象的全 球關連。 尊重或肯認社會中 的不同主張及差異。 珍視並願意維護重 要的公民價值。

歷 Ib-Ⅴ-3 歷 Nb-Ⅴ-3 地 Bg-Ⅴ-1 地 Bg-Ⅴ-4 地 Cf-Ⅴ-4 公 Dd-Ⅴ-1

公 Df-Ⅴ-3

61

學習內容 族與文化的互動。 歐洲的海外擴張與 傳教。 問題探究:臺灣和世 界各地的關聯性。 臺灣的國際貿易與 全球關連。 問題探究:大洋洲與 臺灣原住民族文化 的連結。 面對文化差異時,為 什麼要互相尊重與 包容? 全球化帶來哪些影 響?人們有哪些回 應和評價? 區域合作與經貿統 合的追求。 全球化與多元文化。 區域互賴與不平等 交換。 問題探究:區域發展 的反思。 問題探究:西方文化 圈的形成與特色。 全球化會對國家治 理帶來哪些挑戰? 我國面臨的議題有 哪些? 世界貿易組織在國 際間所扮演的角色 有哪些?

社會領域核心素養 文化間的相互關聯, 以及臺灣與國際社 會的互動關係。

社-U-C3 珍視自我文化的價 值,尊重並肯認多元 文化,關心全球議 題,以拓展國際視 野,提升國際移動 力。


附錄二:議題適切融入領域課程綱要 壹、前言 「議題」係基於社會發展需要、普遍受到關注,且期待學生應有所理解與行動的一些 課題,其攸關現代生活、人類發展與社會價值,具時代性與前瞻性,且常具高度討論性與 跨學門性質。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本乎總綱「自發」、「互動」及「共好」之基本理念,為 與社會脈動、生活情境緊密連結,以議題教育培養學生批判思考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提升 學生面對議題的責任感與行動力,並能追求尊重多元、同理關懷、公平正義與永續發展等 核心價值。 依《總綱》 「實施要點」規定,各領域課程設計應適切融入性別平等、人權、環境、海 洋、品德、生命、法治、科技、資訊、能源、安全、防災、家庭教育、生涯規劃、多元文 化、閱讀素養、戶外教育、國際教育、原住民族教育等議題。各領域/科目可發揮課程與教 學之創意與特色,依需求適時融入,不受限於上述議題。同時隨著社會的變遷與時代的推 移,議題內涵亦會發生改變或產生新議題,故學校宜對議題具備高度敏覺性,因應環境之 變化,活化與深化議題內涵,並依學生的身心發展,適齡、適性地設計具創新、前瞻與統 整之課程計畫。 為促進議題教育功能之發揮,各領域/科目「課程綱要」已進行《總綱》所列議題之適 切轉化與統整融入。學校、教師及教材研發、出版與審查等相關教育人員應依循各領域/科 目「課程綱要」內容,並參考本說明,落實議題融入課程與教學之責任。學校亦可於彈性 學習課程/時間及校訂課程中據以規劃相關議題,將議題的精神與價值適切融入學校組織 規章、獎懲制度及相關活動,以形塑校園文化,提升學生學習成果。 議題教育的實施包含正式與非正式課程,學校課程的發展與教材編選應以學生經驗為 中心,選取生活化教材。在掌握議題之基本理念與不同教育階段之實質內涵下,連結領域 /科目內容,以問題覺知、知識理解、技能習得及實踐行動等不同層次循序引導學生學習, 發展教材並編輯教學手冊。教師教學時,除涵蓋於領域/科目之教材內容外,可透過領域/ 科目內容之連結、延伸、統整與轉化,進行議題之融入,亦可將人物、典範、習俗或節慶 等加入教材,或採隨機教學,並於作業、作品、展演、參觀、社團與團體活動中,以多元 方式融入議題。經由討論、對話、批判與反思,使教室成為知識建構與發展的學習社群, 增進議題學習之品質。 各該教育主管機關應提供資源以落實議題融入教育,有關《總綱》所列各項議題之完 整內涵說明與融入方式等,可參閱「議題融入說明手冊」與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 各領域/科目之課程手冊。

62


貳、議題學習目標 為使各領域/科目課程能適切進行議題融入,並落實教育相關法律及國家政策綱領,以 下臚列十九項議題之學習目標,提供學校及教師於相關課程或議題教學時進行適切融入, 以與領域/科目課程作結合。 議題 學習目標 理解性別的多樣性,覺察性別不平等的存在事實與社會文化中的性別權力 1 性別平等教育 關係;建立性別平等的價值信念,落實尊重與包容多元性別差異;付諸行 動消除性別偏見與歧視,維護性別人格尊嚴與性別地位實質平等。 了解人權存在的事實、基本概念與價值;發展對人權的價值信念;增強對 人權教育2 人權的感受與評價;養成尊重人權的行為及參與實踐人權的行動。 認識與理解人類生存與發展所面對的環境危機與挑戰;探究氣候變遷、資 3 環境教育 源耗竭與生物多樣性消失,以及社會不正義和環境不正義;思考個人發展、 國家發展與人類發展的意義;執行綠色、簡樸與永續的生活行動。 體驗海洋休閒與重視戲水安全的親海行為;了解海洋社會與感受海洋文化 海洋教育4 的愛海情懷;探究海洋科學與永續海洋資源的知海素養。 具備科技哲學觀與科技文化的素養;激發持續學習科技及科技設計的興 科技教育5 趣;培養科技知識與產品使用的技能。 增進能源基本概念;發展正確能源價值觀;養成節約能源的思維、習慣和 能源教育6 態度。 具備探究家庭發展、家庭與社會互動關係及家庭資源管理的知能;提升積 7 家庭教育 極參與家庭活動的責任感與態度;激發創造家人互動共好的意識與責任, 提升家庭生活品質。 認識原住民族歷史文化與價值觀;增進跨族群的相互了解與尊重;涵養族 8 原住民族教育 群共榮與平等信念。 增進道德發展知能;了解品德核心價值與道德議題;養成知善、樂善與行 品德教育 善的品德素養。 培養探索生命根本課題的知能;提升價值思辨的能力與情意;增進知行合 生命教育 一的修養。 理解法律與法治的意義;習得法律實體與程序的基本知能;追求人權保障 法治教育 與公平正義的價值。 增進善用資訊解決問題與運算思維能力;預備生活與職涯知能;養成資訊 資訊教育 社會應有的態度與責任。 建立安全意識;提升對環境的敏感度、警覺性與判斷力;防範事故傷害發 安全教育 生以確保生命安全。 認識天然災害成因;養成災害風險管理與災害防救能力;強化防救行動之 防災教育 責任、態度與實踐力。 了解個人特質、興趣與工作環境;養成生涯規劃知能;發展洞察趨勢的敏 生涯規劃教育 感度與應變的行動力。 認識文化的豐富與多樣性;養成尊重差異與追求實質平等的跨文化素養; 多元文化教育 維護多元文化價值。 養成運用文本思考、解決問題與建構知識的能力;涵育樂於閱讀態度;開 閱讀素養教育 展多元閱讀素養。 強化與環境的連接感,養成友善環境的態度;發展社會覺知與互動的技能, 戶外教育 培養尊重與關懷他人的情操;開啟學生的視野,涵養健康的身心。 63


國際教育

養成參與國際活動的知能;激發跨文化的觀察力與反思力;發展國家主體 的國際意識與責任感。

8 項議題所涉之教育相關法律及國家政策綱領如下: 註 1:性別平等教育之教育相關法律或國家政策綱領有:《性別平等教育法》、《性別平等政策綱領》、《消 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施行法》等。 註 2:人權教育之教育相關法律或國家政策綱領有:《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 約施行法》、《兒童權利公約施行法》、《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施行法》等。 註 3:環境教育之教育相關法律或國家政策綱領有:《環境教育法》、《國家環境教育綱領》等。 註 4:海洋教育之教育相關法律或政策綱領有:《國家海洋政策綱領》等。 註 5:科技教育之教育相關法律或政策綱領有:《科學技術基本法》等。 註 6:能源教育之教育相關法律或政策綱領有:《能源發展綱領》等。 註 7:家庭教育之教育相關法律或政策綱領有:《家庭教育法》等。 註 8:原住民族教育之教育相關法律或政策綱領有:《原住民族基本法》、《原住民族教育法》、《原住民族 語言發展法》等。

參、議題適切融入之學習主題與實質內涵及學習重點舉例說明 一、議題之學習主題與實質內涵 有鑒於性別平等、人權、環境、海洋教育議題為延續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已具完整 之內涵架構,有利延伸規劃各領域/科目課程之適切融入,並能豐富與落實核心素養之 內涵,故以性別平等、人權、環境、海洋教育議題為例,呈現其學習主題與實質內涵, 以作為課程設計、教材編審與教學實施之參考。 有關本領域融入議題之選擇、作法與示例參考說明,可參閱「社會領域課程手冊」 。 教育階段

議題實質內涵 國民中學 高級中等學校 性 J1 接 納 自 我 與 性 U1 肯定自我與 他人的性傾 尊重他人的 向、性別特質 性傾向、性別 與性別認同。 特質與性別 認同,突破個 人發展的性 別限制。 性 J2 釐 清 身 體 意 性 U2 探究社會文 象的性別迷 化與媒體對 思。 身體意象的 影響。 性 J3 檢視家庭、學 性 U3 分析家庭、學 校、職場中基 校、職場與媒 於性別刻板 體中的性別 印象產生的 不平等現象, 偏見與歧視。 提出改善策 略。

國民小學 性 E1 認 識 生 理 性 別、性傾向、 性別特質與 性別認同的 生理性別、性 多元面貌。 傾向、性別特 質與性別認同 多樣性的尊重 性 E2 覺 知 身 體 意 性 象對身心的 別 影響。 平 等 性 E3 覺 察 性 別 角 教 色的刻板印 育 性別角色的突 象,了解家 破與性別歧視 庭、學校與職 的消除 業的分工,不 應受性別的 限制。 性 E4 認 識 身 體 界 性 J4 身體自主權的 限與尊重他 尊重與維護 人的身體自 議題/學習主題

64

認 識 身 體 自 性 U4 主權相關議 題,維護自己

維護與捍衛 自己的身體 自主權,並尊


教育階段

國民小學 主權。

議題/學習主題

性 E5

認識性騷擾、 性侵害、性霸 凌的概念及 其求助管道。

性 E6

了解圖像、語 言與文字的 性別意涵,使 用性別平等 的語言與文 字進行溝通。 解 讀 各 種 媒 性 J7 體所傳遞的 性別刻板印 象。 性 J8

性騷擾、性侵 害與性霸凌的 防治

語言、文字與 符號的性別意 涵分析 性 E7

科技、資訊與 媒體的性別識 讀

性 E8

性 E9 性別權益與公 共參與

議題實質內涵 國民中學 高級中等學校 與尊重他人 重他人的身 的身體自主 體自主權。 權。 性 J5 辨識性騷擾、 性 U5 探究性騷擾、 性侵害與性 性侵害與性 霸凌的樣態, 霸凌相關議 運用資源解 題,並熟知權 決問題。 利救濟的管 道與程序。 性 J6 探 究 各 種 符 性 U6 解析符號的 號中的性別 性別意涵,並 意涵及人際 運用具性別 溝通中的性 平等的語言 別問題。 及符號。

了 解 不 同 性 性 J9 別者的成就 與貢獻。 檢視校園中 空間與資源 分配的性別 落差,並提出 改善建議。 性 J10

性 E10 辨 識 性 別 刻 性 J11 板的情感表 達與人際互 性別權力關係 動。 與互動 性 E11 培 養 性 別 間 合宜表達情 感的能力。 65

解 析 各 種 媒 性 U7 體所傳遞的 性別迷思、偏 見與歧視。 解讀科技產 品 的 性 別 意 性 U8 涵。

認 識 性 別 權 性 U9 益相關法律 與性別平等 運動的楷模, 具備關懷性 別少數的態 度。 探究社會中 資 源 運 用 與 性 U10 分配的性別 不平等,並提 出解決策略。 去 除 性 別 刻 性 U11 板與性別偏 見的情感表 達與溝通,具 備與他人平 等互動的能 力。

批判科技、資 訊與媒體的 性別意識形 態,並尋求改 善策略。 發展科技與 資訊能力,不 受性別的限 制。 了解性別平 等運動的歷 史發展,主動 參與促進性 別平等的社 會公共事務, 並積極維護 性別權益。 檢視性別相 關政策,並提 出看法。 分析情感關 係中的性別 權力議題,養 成溝通協商 與提升處理 情感挫折的 能力。


教育階段

國民小學

議題/學習主題

性 E12 了 解 與 尊 重 家庭型態的 多樣性。 性別與多元文 性 E13 了 解 不 同 社 化 會中的性別 文化差異。

人 E1

認識人權是 與生俱有的、 普遍的、不容 剝奪的。

人 E2

關心周遭不 公平的事件, 並提出改善 的想法。

人 E3

了解每個人 需求的不同, 並討論與遵 守團體的規 則。

人 E4

表達自己對 一個美好世 界的想法,並 聆聽他人的 想法。 欣賞、包容個 別差異並尊 重自己與他

人權的基本概 念

人權與責任

人 權 教 育

人權與民主法 治

人權與生活實 踐 人 E5

議題實質內涵 國民中學 高級中等學校 性 J12 省 思 與 他 人 性 U12 反 思 各 種 互 的性別權力 動中的性別 關係,促進平 權力關係。 等與良好的 互動。 性 J13 了 解 多 元 家 性 U13 探 究 本 土 與 庭型態的性 國際社會的 別意涵。 性別與家庭 性 J14 認 識 社 會 中 議題。 性別、種族與 性 U14 善 用 資 源 以 階級的權力 拓展性別平 結構關係。 等的本土與 國際視野。 人 J1 認 識 基 本 人 人 U1 理解普世人 權的意涵,並 權意涵的時 了解憲法對 代性及聯合 人權保障的 國人權公約 意義。 對人權保障 的意義。 人 J2 關 懷 國 內 人 人 U2 探討國際人 權議題,提出 權議題,並負 一個符合正 起全球公民 義的社會藍 的和平與永 圖,並進行社 續發展責任。 會改進與行 動。 人 J3 探 索 各 種 利 人 U3 認識我國重 益可能發生 要的人權立 的衝突,並了 法及其意義, 解如何運用 理解保障人 民主審議方 權之憲政原 式及正當的 理與原則。 程序,以形成 公共規則,落 實平等自由 之保障。 人 J4 了解平等、正 人 U4 理解人權與 義的原則,並 世界和平的 在生活中實 關係,並在社 踐。 會中實踐。 人 J5 了 解 社 會 上 人 U5 理解世界上 有不同的群 有不同的國 體和文化,尊 家、族群和文 重並欣賞其 化,並尊重其 66


教育階段

議題實質內涵 國民小學 國民中學 高級中等學校 議題/學習主題 人的權利。 差異。 文化權。 人 E6 覺 察 個 人 的 人 J6 正 視 社 會 中 人 U6 探討歧視少 偏見,並避免 的各種歧視, 數民族、排除 歧視行為的 並採取行動 異類、污名化 產生。 來關懷與保 等現象,理解 護弱勢。 其經常和政 治經濟不平 等、種族主義 等互為因果, 並提出相關 的公民行動 方案。 人 E7 認 識 生 活 中 人 J7 探 討 違 反 人 人 U7 體悟公民不 不公平、不合 權的事件對 服從的人權 理、違反規則 個人、社區/ 法治意涵,並 人權違反與救 和健康受到 部落、社會的 倡議當今我 濟 傷害等經驗, 影響,並提出 國或全球人 並知道如何 改善策略或 權相關之議 尋求救助的 行動方案。 題。 管道。 人 E8 了 解 兒 童 對 人 J8 了 解 人 身 自 人 U8 說明言論自 遊戲權利的 由權,並具有 由或新聞自 需求。 自我保護的 由對於民主 人 E9 認識生存權、 知能。 社會運作的 身 分 權 的 剝 人 J9 認識教育權、 重要性。 奪與個人尊 工 作 權 與 個 人 U9 理解法律對 嚴的關係。 人生涯發展 社會上原住 人 E10 認 識 隱 私 權 的關係。 民、身心障礙 與 日 常 生 活 人 J10 了 解 人 權 的 者等弱勢所 的關係。 起源與歷史 提供各種平 人 E11 了 解 兒 童 權 發展對人權 權措施,旨在 利宣言的內 維護的意義。 促進其能擁 人權重要主題 涵 及 兒 童 權 人 J11 運 用 資 訊 網 有實質平等 利公約對兒 絡了解人權 的社會地位。 童基本需求 相 關 組 織 與 人 U10 認 識 聯 合 國 的維護與支 活動。 及其他人權 持。 人 J12 理解貧窮、階 相關組織對 級剝削的相 人權保障的 互關係。 功能。 人 J13 理解戰爭、和 人 U11 理 解 人 類 歷 平對人類生 史上發生大 活的影響。 屠殺的原因, 人 J14 了 解 世 界 人 思考如何避 權宣言對人 免其再發生。 67


教育階段

國民小學

議題/學習主題

環 E1

環 E2 環境倫理

環 E3

環 E4

環 境 教 育

環 E5

永續發展

環 E6

環 E7

環 E8 氣候變遷

參與戶外學 習與自然體 驗,覺知自然 環境的美、平 衡、與完整 性。 覺知生物生 命的美與價 值,關懷動、 植物的生命。 了解人與自 然和諧共生, 進而保護重 要棲地。

議題實質內涵 國民中學 高級中等學校 權 的 維 護 與 人 U12 認 識 聯 合 國 保障。 的各種重要 國際人權公 約。 環 J1 了 解 生 物 多 環 U1 關心居住地 樣性及環境 區,因保護所 承載力的重 帶來的發展 要性。 限制及權益 環 J2 了解人與周 受損,理解補 遭動物的互 償正義的重 動關係,認識 要性。 動物需求,並 環 U2 理解人為破 關切動物福 壞對其他物 利。 種與棲地所 環 J3 經由環境美 帶來的生態 學與自然文 不正義,進而 學了解自然 支持相關環 環境的倫理 境保護政策。 價值。 環 J4 了 解 永 續 發 環 U3 探討臺灣二 展的意義(環 十一世紀議 境、社會、與 程的內涵與 經濟的均衡 相關政策。 發 展 ) 與 原 環 U4 思考生活品 則。 質與人類發 環 J5 了解聯合國 展的意義,並 推動永續發 據以思考與 展的背景與 永續發展的 趨勢。 關係。 環 J6 了 解 世 界 人 環 U5 採行永續消 口數量增加、 費與簡樸生 糧食供給與 活的生活型 營養的永續 態,促進永續 議題。 發展。

覺知經濟發 展與工業發 展對環境的 衝擊。 覺知人類的 生活型態對 其他生物與 生態系的衝 擊。 覺知人類過 度的物質需 求會對未來 世代造成衝 擊。 覺知人類社 會有糧食分 配不均與貧 富差異太大 的問題。 認 識 天 氣 的 環 J7 溫度、雨量要 素與覺察氣 候的趨勢及 極端氣候的 現象。 68

透 過 「 碳 循 環 U6 環」,了解化 石燃料與溫 室氣體、全球 暖化、及氣候 變遷的關係。

探究國際與 國內對氣候 變遷的應對 措施,了解因 應氣候變遷 的國際公約


教育階段 議題/學習主題

災害防救

國民小學 環 E9 覺 知 氣 候 變 遷會對生活、 社會及環境 造成衝擊。 環 E10 覺 知 人 類 的 行為是導致 氣候變遷的 原因。

環 E11 認 識 台 灣 曾 經發生的重 大災害。 環 E12 養 成 對 災 害 的警覺心及 敏感度,對災 害有基本的 了解,並能避 免災害的發 生。 環 E13 覺 知 天 然 災 害的頻率增 加且衝擊擴 大。

環 E14 覺 知 人 類 生 存與發展需 要利用能源 及資源,學習 在生活中直 接利用自然 能源或自然 能源資源永續 形式的物質。 利用 環 E15 覺 知 能 資 源 過度利用會 導致環境汙 染與資源耗 竭的問題。 環 E16 了 解 物 質 循 環與資源回

議題實質內涵 國民中學 環 J8 了解台灣生 態環境及社 會發展面對 氣候變遷的 脆弱性與韌 性。 環 J9 了解氣候變 遷減緩與調 適的涵義,以 及台灣因應 氣候變遷調 適的政策。 環 J10 了 解 天 然 災 害對人類生 活、生命、社 會發展與經 濟產業的衝 擊。 環 J11 了 解 天 然 災 害的人為影 響因子。 環 J12 認 識 不 同 類 型災害可能 伴隨的危險, 學習適當預 防與避難行 為。 環 J13 參 與 防 災 疏 散演練。 環 J14 了 解 能 量 流 動及物質循 環與生態系 統運作的關 係。 環 J15 認 識 產 品 的 生命週期,探 討其生態足 跡、水足跡及 碳足跡。 環 J16 了 解 各 種 替 代能源的基 本原理與發 展趨勢。 69

高級中等學校 的精神。 環 U7 收集並分析 在地能源的 消耗與排碳 的趨勢,思考 因地制宜的 解決方案,參 與集體的行 動。

環 U8

環 U9

環 U10 環 U11

環 U12

環 U13

環 U14

從災害防救 法規了解台 灣災害防救 的政策規劃。 分析實際監 測數據,探究 天然災害頻 率的趨勢與 預估。 執行災害防 救的演練。 運用繪圖科 技與災害資 料調查,繪製 防災地圖。

了解循環型 社會的涵意 與執行策略, 實踐綠色消 費與友善環 境的生活模 式。 了解環境成 本、汙染者付 費、綠色設計 及清潔生產 機制。 了解國際及 我國對能源 利用之相關


教育階段 議題/學習主題

海洋休閒

議題實質內涵 國民中學

國民小學 收利用的原 理。 環 E17 養 成 日 常 生 活節約用水、 用電、物質的 行為,減少資 源的消耗。 海 E1 喜 歡 親 水 活 海 J1 動,重視水域 安全。 海 E2 學 會 游 泳 技 巧,熟悉自救 知能。 海 J2 海 E3 具 備 從 事 多 元水域休閒 活 動 的 知 識 海 J3 與技能。

海 E4

海 E5 海 洋 教 育

海 E6 海洋社會

認 識 家 鄉 或 海 J4 鄰近的水域 環境與產業。 探討臺灣開 拓史與海洋 的關係。 了 解 我 國 是 海 J5 海洋國家,強 化臺灣海洋 主權意識。 海 J6

海 J7

海 E7

海洋文化

海 E8

海 E9

閱讀、分享及 海 J8 創作與海洋 有關的故事。 了解海洋民 俗活動、宗教 海 J9 信仰與生活 的關係。 透過肢體、聲 70

參與多元海 洋休閒與水 域活動,熟練 各種水域求 生技能。 認識並參與 安全的海洋 生態旅遊。 了解沿海或 河岸的環境 與居民生活 及休閒方式。 了解海洋水 產、工程、運 輸、能源、與 旅遊等產業 的結構與發 展。 了解我國國 土地理位置 的特色及重 要性。 了解與日常 生活相關的 海洋法規。 探討與海洋 相關產業之 發展對臺灣 經濟的影響。 閱讀、分享及 創作以海洋 為背景的文 學作品。 了解我國與 其他國家海 洋文化的異 同。

高級中等學校 法律制定與 行政措施。 環 U15 了 解 因 地 制 宜及友善環 境的綠建築 原理。 海 U1

海 U2

海 U3

海 U4

海 U5

海 U6

海 U7

海 U8

海 U9

熟練各項水 域運動,具備 安全之知能。 規劃並參與 各種水域休 閒與觀光活 動。 了解漁村與 近海景觀、人 文風情與生 態旅遊的關 係。 分析海洋相 關產業與科 技發展,並評 析其與經濟 活動的關係。 認識海洋相 關法律,了解 並關心海洋 政策。 評析臺灣與 其他國家海 洋歷史的演 變及異同。 認識臺灣海 洋權益與戰 略地位。 善用各種文 體或寫作技 巧,創作以海 洋為背景的 文學作品。 體認各種海 洋藝術的價 值、風格及其


教育階段 議題/學習主題

國民小學 音、圖像及道 具等,進行以 海洋為主題 之藝術表現。

海 E10 認 識 水 與 海 洋的特性及 其與生活的 應用。 海 E11 認 識 海 洋 生 物與生態。 海 E12 認 識 海 上 交 通工具和科 技發展的關 係。

海洋科學與技 術

議題實質內涵 國民中學 海 J10 運 用 各 種 媒 材與形式,從 事以海洋為 主題的藝術 表現。 海 J11 了 解 海 洋 民 俗信仰與祭 典之意義及 其與社會發 展之關係。 海 J12 探 討 臺 灣 海 岸地形與近 海的特色、成 因與災害。 海 J13 探 討 海 洋 對 陸上環境與 生活的影響。 海 J14 探 討 海 洋 生 物與生態環 境之關聯。 海 J15 探 討 船 舶 的 種類、構造及 原理。

高級中等學校 文化脈絡。 海 U10 比 較 我 國 與 其他國家海 洋民俗信仰 與祭典的演 變及異同。

海 U11

海 U12

海 U13

海 U14

海 U15

海 E13 認 識 生 活 中 海 J16 常見的水產 品。 海洋資源與永 海 E14 了 解 海 水 中 續 含有鹽等成 份,體認海洋 海 J17 資源與生活 71

認 識 海 洋 生 海 U16 物資源之種 類、用途、復 育與保育方 法。 海 U17 了解海洋非 生物資源之

了解海浪、海 嘯、與黑潮等 海洋的物理 特性,以及鹽 度、礦物質等 海洋的化學 成分。 了解海水結 構、海底地形 及洋流對海 洋環境的影 響。 探討海洋環 境變化與氣 候變遷的相 關性。 了解全球水 圈、生態系與 生物多樣性 的關係。 熟悉海水淡 化、船舶運 輸、海洋能 源、礦產探勘 與開採等海 洋相關應用 科技。 探討海洋生 物資源管理 策略與永續 發展。 了解海洋礦 產與能源等 資源,以及其


教育階段 議題/學習主題

國民小學 的關聯性。 海 E15 認 識 家 鄉 常 見的河流與 海洋資源,並 珍惜自然資 源。 海 E16 認 識 家 鄉 的 水域或海洋 的汙染、過漁 等環境問題。

議題實質內涵 國民中學 高級中等學校 種類與應用。 經濟價值。 海 J18 探 討 人 類 活 海 U18 了 解 海 洋 環 動對海洋生 境污染造成 態的影響。 海洋生物與 海 J19 了 解 海 洋 資 環境累積的 源之有限性, 後果,並提出 保護海洋環 因應對策。 境。 海 U19 了 解 全 球 的 海 J20 了 解 我 國 的 海洋環境問 海洋環境問 題,並熟悉或 題,並積極參 參與海洋保 與海洋保護 護行動。 行動。

二、議題適切融入「社會領域課程綱要」學習重點舉例說明 議題融入社會之內容涵蓋議題之知識、情意與行動,重視對議題認知與敏感度之提 升、價值觀與責任感之培養,以及生活實踐之履行。進行議題教育時,透過本領域之學 習重點與議題實質內涵之連結、延伸、統整與轉化,培養學生對議題探究、思辨與實踐 的能力。下表僅先列舉性別平等教育、人權教育、環境教育與海洋教育四項議題之學習 主題與實質內涵,其融入本課程綱要「學習重點」之示例,作為教材編選與教學實施之 參考。 議題

學習主題 性 E1

性 E2

性 別 平 等 教 育

生理性別、性 傾向、性別特 質與性別認 同多樣性的 尊重

性 J1

性 J2

性 U1

實質內涵 建議融入課程綱要學習重點之示例 認識生理性別、性傾向、 2c-Ⅱ-1 省思個人的生活習慣 性別特質與性別認同的 與在群體中的角色扮 多元面貌。 演,尊重人我差異,避 覺知身體意象對身心的 免對他人產生偏見。 影響。 2c-Ⅲ-1 反省自己或社會的價 值觀、偏見與歧視,並 探究其緣由。 Aa-Ⅱ-2 不同群體(可包括年 齡、性別、族群、階層、 職業、區域或身心特質 等)應受到理解、尊重 與保護,並避免偏見。 接納自我與尊重他人的 社 2c-Ⅳ-1 從歷史或社會事件中, 性傾向、性別特質與性 省思自身或所屬群體 別認同。 的文化淵源、處境及自 釐清身體意象的性別迷 主性。 思。 公 Bc-Ⅳ-2 日常生活規範與文化 有什麼關係? 肯定自我與接納他人的 歷 Cb-Ⅴ-2 多元的信仰與祭祀活 性傾向、性別特質與性 動。 72


議題

學習主題 性 U2

性 E3

性 J3 性別角色的 突破與性別 歧視的消除

性 U3

性 E4 身體自主權 的尊重與維 護

實質內涵 建議融入課程綱要學習重點之示例 別認同。 地 Ab-Ⅴ-3 問題探究:地理資訊的 探究社會文化與媒體對 生活應用。 身體意象的影響。 公 2c-Ⅴ-1 肯認自我或不同群體 的主體性。 覺察性別角色的刻板印 2c-Ⅱ-1 省思個人的生活習慣 象,了解家庭、學校與職 與在群體中的角色扮 業的分工,不應受性別 演,尊重人我差異,避 的限制。 免對他人產生偏見。 2c-Ⅲ-1 反省自己或社會的價 值觀、偏見與歧視,並 探究其緣由。 Ad-Ⅱ-1 個人透過參與各行各 業的經濟活動,與他人 形成分工合作的關係。 Ba-Ⅲ-1 每個人不同的 生活背 景與經驗,會使其對社 會事務 的觀點與感受 產生差異。 檢視家庭、學校、職場中 地 Bg-Ⅳ-4 問題探究:漠南非洲的 基於性別刻板印象產生 公平貿易議題。 的偏見與歧視。 公 Cd-Ⅳ-2 家務勞動的分擔如何 影響成員的個人發展 與社會參與? 其中可 能蘊含哪些性別不平 等的現象? 公 Dc-Ⅳ-1 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文 化差異的例子? 分析家庭、學校、職場與 歷 Db-Ⅴ-3 戰後的社會運動。 媒體中的性別不平等現 地 Bc-Ⅴ-1 人口成長與人口轉型。 象,提出改善策略。 公 1b-Ⅴ-1 運用公民知識解釋相 關社會現象。 公 3d-Ⅴ-1 規劃具有公共性或利 他性的行動方案並評 估其影響。 公 Cb-Ⅴ-2 公共意見形成過程中, 可能存在哪些媒體近 用與媒體再現(可包括 族群、性別、性傾向或 身心障礙等群體之再 現)的不平等? 認識身體界限與尊重他 2b-Ⅲ-2 理解不同文化的特色, 人的身體自主權。 欣賞並尊重文化的多 樣性。 Aa-Ⅱ-2 不同群體(可包括年 齡、性別、族群、階層、 73


議題

學習主題

實質內涵

性 J4

認識身體自主權相關議 題,維護自己與尊重他 人的身體自主權。

性 U4

維護與捍衛自己的身體 自主權,並尊重他人的 身體自主權。

性 E5

認識性騷擾、性侵害、性 霸凌的概念及其求助管 道。

性 J5

辨識性騷擾、性侵害與 性霸凌的樣態,運用資 源解決問題。

性騷擾、性侵 害與性霸凌 的防治

74

建議融入課程綱要學習重點之示例 職業、區域或身心特質 等)應受到理解、尊重 與保護,並避免偏見。 Ac-Ⅱ-1 兒童在生活中擁有許 多權利(可包括生存 權、學習權、表意權、 隱私權、身體自主權及 不受歧視的權利等)與 責任( 可包括 遵守規 範、尊重他人或維護公 共利益等)。 社 2c-Ⅳ-1 從歷史或社會事件中, 省思自身或所屬群體 的文化淵源、處境及自 主性。 地 Ba-Ⅳ-3 人口成長、人口遷移與 文化擴散。 公 Ad-Ⅳ-2 為什麼人權應超越國 籍、種族、族群、區域、 文化、性別、性傾向與 身心障礙等界限,受到 普遍性的保障? 公 2c-Ⅴ-1 肯認自我或不同群體 的主體性。 公 Bc-Ⅴ-2 社會規範對個人追求 自我實現以及社群的 資源分配,會產生哪些 影響? Ac-Ⅱ-1 兒童在生活中擁有許 多權利(可包括生存 權、學習權、表意權、 隱私權、身體自主權及 不受歧視的權利等)與 責任( 可包括 遵守規 範、尊重他人或維護公 共利益等)。 Ac-Ⅱ-2 遇到違反人權的事件, 可尋求適當的救助管 道。 公 Bc-Ⅳ-3 社會規範如何隨著時 間與空間而變動?臺 灣社會之族群、性別、 性傾向與身心障礙相 關規範如何變動? 公 Bk-Ⅳ-1 為什麼少年應具備重


議題

學習主題

實質內涵

性 U5

探究性騷擾、性侵害與 性霸凌相關議題,並熟 知權利救濟的管道與程 序。

性 J6

探究各種符號中的性別 意涵及人際溝通中的性 別問題。

語言、文字與 性 U6 符號的性別 意涵分析

性 E7

解析符號的性別意涵, 並運用具性別平等的語 言及符號。

解讀各種媒體所傳遞的 性別刻板印象。

科技、資訊與 媒體的性別 識讀

75

建議融入課程綱要學習重點之示例 要的兒童及少年保護 的相關法律知識?我 國制定 保護兒童及少 年相關法律的目的是 什麼?有哪些相關的 重要保護措施? 【 延 伸 探 就我國而言,既有性別 究】 文化規範如何影響個 人追求自我實現?性 別文化規範和性騷擾、 性暴力或性別霸凌的 關係為何? 公 Bk-Ⅴ-1 為什麼少年的刑事司 法程序與成年人不 同? 社 2a-Ⅳ-2 關注生活周遭的重要 議題及其脈絡,發展本 土意識與在地關懷。 歷 1c-Ⅳ-2 從多元觀點探究重要 歷史事件與人物在歷 史中的作用與意義。 地 Ad-Ⅳ-3 多元族群的文化特色。 歷 1c-Ⅴ-1 檢視特定歷史 解釋所 反映的觀點。 公 2b-Ⅴ-2 尊重或肯認社會中的 不同主張及差異。 公 Bc-Ⅴ-1 社會規範如何維護社 會秩序與形成社會控 制?在什麼情形下,規 範會受到質疑而改 變? 1b-Ⅲ-1 檢視社會現象中不同 的意見,分析其觀點與 立場。 2c-Ⅱ-1 省思個人的生活習慣 與在群體中的角色扮 演,尊重人我差異,避 免對他人產生偏見。 2c-Ⅱ-2 澄清及珍視自己的角 色與權利,並具備責任 感。 2c-Ⅲ-1 反省自己或社會的價 值觀、偏見與歧視,並 探究其緣由。 Aa-Ⅱ-1 個人在家庭、學校與社


議題

學習主題

實質內涵

性 J7 性 J8

性 U7

性 U8

性 E8 性 E9

性別權益與 公共參與

解析各種媒體所傳遞的 性別迷思、偏見與歧視。 解讀科技產品的性別意 涵。

批判科技、資訊與媒體 的性別意識形態,並尋 求改善策略。 發展科技與資訊能力, 不受性別的限制。

了解不同性別者的成就 與貢獻。 檢視校園中空間與資源 分配的性別落差,並提 出改善建議。

性 J9

認識性別權益相關法律 與性別平等運動的楷 模,具備關懷性別少數 的態度。 性 J10 探究社會中資源運用與 分配的性別不平等,並 提出解決策略。 76

建議融入課程綱要學習重點之示例 會中有各種不同的角 色,個人發展也會受其 影響。 公 Cb-Ⅳ-1 民主社會的公共意見 是如何形成的?有什 麼特性? 公 Cb-Ⅳ-2 媒體與社群網路在公 共意見形成的過程中, 扮演什麼角色?閱聽 人如何覺察其影響? 地 3b-Ⅴ-2 選擇統計方法、地理資 訊系統等適當工具進 行資料分析與歸納。 地 3b-Ⅴ-3 從各類資料辨識現象 的型態、關聯與趨勢, 解讀資料蘊含的意義。 地 Ab-Ⅴ-3 問題探究:地理資訊的 生活應用。 公 Cb-Ⅴ-2 公共意見形成過程中, 可能存在哪些媒體近 用與媒體再現(可包括 族群、性別、性傾向或 身心障礙等群體之再 現)的不平等? 公 De-Ⅴ-1 科技發展如何提升公 共生活的參與?又會 造成什麼樣的參與不 平等? 1b-Ⅲ-3 解析特定人物、族群與 事件在所處時間、空間 脈絡中的位置與意義。 Bc-Ⅲ-2 權力不平等與資源分 配不均,會造成個人或 群體間的差別待遇。 Cb-Ⅲ-1 不同時期臺灣、世界的 重要事件與人物,影響 臺灣的歷史變遷。 社 2a-Ⅳ-2 關注生活周遭的重要 議題及其脈絡,發展本 土意識與在地關懷。 地 Ad-Ⅳ-4 問題探究:臺灣人口問 題與對策。 公 Bk-Ⅳ-1 為什麼少年應具備重 要的兒童及少年保護 的相關法律知識?我


議題

學習主題

實質內涵

性 U9

了解性別平等運動的歷 史發展,主動參與促進 性別平等的社會公共事 務,並積極維護性別權 益。 性 U10 檢視性別相關政策,並 提出看法。

性 E10 辨識性別刻板的情感表 達與人際互動。 性 E11 培養性別間合宜表達情 感的能力。

性別權力關 係與互動

77

建議融入課程綱要學習重點之示例 國制定 保護兒童及少 年相關法律的目的是 什麼?有哪些相關的 重要保護措施? 歷 Db-Ⅴ-3 戰後的社會運動。 公 2b-Ⅴ-1 同理個人或不同群體 在社會處境中的經歷 與情緒。 公 3d-Ⅴ-2 落實具有公共性或利 他性的行動並反思與 修正。 公 Aa-Ⅴ-1 公民身分如何演變? 為什麼從特定群體,漸 次擴張至普遍性身 分? 公 Aa-Ⅴ-2 我國的公民權利如何 發展與落實? 公 Bj-Ⅴ-4 現行民法繼承制度如 何保障人民的財產 權? 2b-Ⅱ-1 體認人們對生活事物 與環境有不同的感受, 並加以尊重。 2b-Ⅲ-1 體認人們對社會事物 與環境有不同的認知、 感受、意見與表現方 式,並加以尊重。 2c-Ⅱ-1 省思個人的生活習慣 與在群體中的角色扮 演,尊重人我差異,避 免對他人產生偏見。 3c-Ⅲ-2 發揮各人不同的專長, 透過分工進行團隊合 作。 Aa-Ⅱ-1 個人在家庭、學校與社 會中有各種不同的角 色,個人發展也會受其 影響。 Aa-Ⅱ-2 不同群體(可包括年 齡、性別、族群、階層、 職業、區域或身心特質 等)應受到理解、尊重 與保護,並避免偏見。 Aa-Ⅲ-3 個人的價值觀會影響 其行為,也可能會影響


議題

學習主題

實質內涵 性 J11 去除性別刻板與性別偏 見的情感表達與溝通, 具備與他人平等互動的 能力。 性 J12 省思與他人的性別權力 關係,促進平等與良好 的互動。

性 U11 分析情感關係中的性別 權力議題,養成溝通協 商與提升處理情感挫折 的能力。 性 U12 反思各種互動中的性別 權力關係。

性 E12 了解與尊重家庭型態的 多樣性。 性 E13 了解不同社會中的性別 文化差異。 性 J13 了解多元家庭型態的性 別意涵。 性 J14 認識社會中性別、種族 與階級的權力結構關 係。 性別與多元 文化

性 U13 探究本土與國際社會的 性別與家庭議題。 性 U14 善用資源以拓展性別平 等的本土與國際視野。

78

建議融入課程綱要學習重點之示例 人際關係。 社 3c-Ⅳ-1 聆聽他人意見,表達自 我觀點,並能以同理心 與他人討論。 歷 Bb-Ⅳ-2 原住民族與外來者的 接觸。 歷 Qa-Ⅳ-2 工業革命與社會變遷。 公 Dc-Ⅳ-2 不同語言與文化之間 在哪些情況下會產生 位階和不平等的現 象?為什麼? 公 Dc-Ⅳ-3 面對文化差異時,為什 麼要互相尊重與包 容? 歷 Db-Ⅴ-3 戰後的社會運動。 公 Bj-Ⅴ-4 現行民法繼承制度如 何保障人民的財產 權? 公 Da-Ⅴ-3 為什麼社會的不同群 體,對於「公平正義」 的理解與追求會有衝 突? 2b-Ⅱ-2 感受與欣賞不同文化 的特色。 Bc-Ⅱ-2 家庭有不同的成員組 成方式;每個家庭所重 視的價值有其異同。 歷 Eb-Ⅳ-1 現代教育與文化啟蒙 運動。 歷 Eb-Ⅳ-2 都會文化的出現。 歷 Ic-Ⅳ-2 家族與婦女角色的轉 變。 地 Ad-Ⅳ-3 多元族群的文化特色。 地 Bf-Ⅳ-2 伊斯蘭文化的發展與 特色。 公 Ba-Ⅳ-4 為什麼會產生多樣化 的家庭型態?家庭職 能如何隨著社會變遷 而改變? 歷 Bb-Ⅴ-1 早期移民的歷史背景 及其影響。 歷 Bb-Ⅴ-2 戰後來臺的各方移民。 歷 Na-Ⅴ-2 社會運動與反戰。 地 Ca-Ⅴ-3 臺灣的移民社會與多 元文化。


議題

學習主題

實質內涵

人 E1

認識人權是與生俱有 的、普遍的、不容剝奪 的。

人權的基本 人 J1 概念

認識基本人權的意涵, 並了解憲法對人權保障 的意義。

人 U1

理解普世人權意涵的時 代性及聯合國人權公約 對人權保障的意義。

人 E2

關心周遭不公平的事 件,並提出改善的想法。

人 J2

關懷國內人權議題,提 出一個符合正義的社會 藍圖,並進行社會改進 與行動

人 權 教 育

人權與責任

79

建議融入課程綱要學習重點之示例 公 Aa-Ⅴ-2 我國的公民權利如何 發展與落實? 公 Dc-Ⅴ-2 我國目前有什麼具體 政策,促進不同文化之 間的平等? 2b-Ⅲ-2 理解不同文化的特色, 欣賞並尊重文化的多 樣性。 Ac-Ⅲ-1 憲法規範人民的基本 權利與義務。 Af-Ⅲ-1 為了確保基本人權、維 護生態環境的永續發 展,全球須共同關心許 多議題。 地 Ad-Ⅳ-3 多元族群的文化特色。 公 Ad-Ⅳ-1 為什麼保障人權與維 護人性尊嚴有關? 公 Bg-Ⅳ-1 為什麼憲法被稱為「人 民權利的保障書」? 歷 Na-Ⅴ-1 冷戰期間的政治局勢。 公 Ad-Ⅴ-1 國際人權公約與相關 國際組織(包括聯合國 與非政府組織等)如何 促成普世人權的實 現? 2c-Ⅱ-2 澄清及珍視自己的角 色與權利,並具備責任 感。 2c-Ⅲ-1 反省自己或社會的價 值觀、偏見與歧視,並 探究其緣由。 Bc-Ⅲ-2 權力不平等與資源分 配不均,會造成個人或 群體間的差別待遇。 歷 Fa-Ⅳ-2 二二八事件與白色恐 怖。 地 Ad-Ⅳ-4 問題探究:臺灣人口問 題與對策。 公 Ad-Ⅳ-2 為什麼人權應超越國 籍、種族、族群、區域、 文化、性別、性傾向與 身心障礙等界限,受到 普遍性的保障?


議題

學習主題 人 U2

人 E3

人 J3

人權與民主 法治

人 U3

實質內涵 建議融入課程綱要學習重點之示例 探討國際人權議題,並 歷 2c-Ⅴ-2 省思歷史發展 的多重 負起全球公民的和平與 面向,珍視融合多元族 永續發展責任。 群、文化的社會體系及 人權的價值。 歷 Na-Ⅴ-2 社會運動與反戰。 公 Ad-Ⅴ-2 我國如何將國際人權 公約的相關主張融入 法律制度中? 了 解 每 個 人 需 求 的 不 2b-Ⅱ-1 體認人們對生活事物 同,並討論與遵守團體 與環境有不同的感受, 的規則。 並加以尊重。 2b-Ⅲ-1 體認人們對社會事物 與環境有不同的認知、 感受、意見與表現方 式,並加以尊重。 Ac-Ⅲ-2 法律是由立法機關所 制定,其功能在保障人 民權利、維護社會秩序 和促進社會進步。 探索各種利益可能發生 地 Bg-Ⅳ-4 問題探究:漠南非洲的 的衝突,並了解如何運 公平貿易議題。 用民主審議方式及正當 公 1c-Ⅳ-1 運用公民知識,提出自 的程序,以形成公共規 己對公共議題的見解。 則,落實平等自由之保 障。 認識我國重要的人權立 歷 2c-Ⅴ-2 省思歷史發展 的多重 法及其意義,理解保障 面向,珍視融合多元族 人權之憲政原理與原 群、文化的社會體系及 則。 人權的價值。 歷 Ba-Ⅴ-2 當代原住民族的處境 與權利伸張。 歷 Db-Ⅴ-2 戰後的民主化追求與 人權運動。 公 Bg-Ⅴ-1 憲法與基本權利的保 障,有什麼關聯?基本 權利的限制,有何範 圍?國家如何促進基 本權利的實現? 公 Bg-Ⅴ-2 憲法如何規範國家公 權力之行使以保障人 權?

80


議題

學習主題 人 E4

人 E5 人 E6

人 J4 人 J5

人 J6

人權與生活 實踐

人 U4 人 U5

人 U6

實質內涵 建議融入課程綱要學習重點之示例 表達自己對一個美好世 2c-Ⅱ-1 省思個人的生活習慣 界的想法,並聆聽他人 與在群體中的角色扮 的想法。 演,尊重人我差異,避 欣賞、包容個別差異並 免對他人產生偏見。 尊 重 自 己 與 他 人 的 權 3c-Ⅱ-1 聆聽他人的意見,並表 利。 達自己的看法。 覺察個人的偏見,並避 Aa-Ⅲ-4 在民主社會個人須遵 免歧視行為的產生。 守社會規範,理性溝 通、理解包容與相互尊 重。 Ba-Ⅱ-1 人們對 社會事物的認 識、感受與意見有相同 之處,亦有差異性。 了解平等、正義的原則, 社 3d-Ⅳ-3 執行具有公共性或利 並在生活中實踐。 他性的行動方案並檢 了解社會上有不同的群 討其歷程與結果。 體和文化,尊重並欣賞 地 Af-Ⅳ-4 問題探究:原住民族文 其差異。 化、生活空間與生態保 正視社會中的各種歧 育政策。 視,並採取行動來關懷 地 Bf-Ⅳ-4 問題探究:伊斯蘭文化 與保護弱勢。 與西方文化的互動。 地 Ca-Ⅳ-3 聚落地名的命名與環 境、族群文化的關係。 公 Ad-Ⅳ-2 為什麼人權應超越國 籍、種族、族群、區域、 文化、性別、性傾向與 身心障礙等界限,受到 普遍性的保障? 公 Db-Ⅳ-1 個人的基本生活受到 保障,和人性尊嚴及選 擇自由有什麼關聯? 公 Dc-Ⅳ-3 面對文化差異時,為什 麼要互相尊重與包 容? 理解人權與世界和平的 歷 2b-Ⅴ-2 理解並尊重不同文化、 關係,並在社會中實踐。 宗教、族群、種族、性 理解世界上有不同的國 別歷史發展的獨特性 家、族群和文化,並尊重 與主體性。 其文化權。 歷 2c-Ⅴ-2 省思歷史發展 的多重 探討歧視少數民族、排 面向,珍視融合多元族 除異類、污名化等現象, 群、文化的社會體系及 理解其經常和政治經濟 人權的價值。 不平等、種族主義等互 歷 Na-Ⅴ-2 社會運動與反戰。 為因果,並提出相關的 地 Bg-Ⅴ-3 核心-半邊陲-邊陲體 公民行動方案。 系。 81


議題

學習主題

人權違反與 救濟

實質內涵

人 E7

認識生活中不公平、不 合理、違反規則和健康 受到傷害等經驗,並知 道如何尋求救助的管 道。

人 J7

探討違反人權的事件對 個人、社區/部落、社會 的影響,並提出改善策 略或行動方案。

82

建議融入課程綱要學習重點之示例 地 Cd-Ⅴ-2 原住民族、移民與移民 社會的發展。 地 Cg-Ⅴ-2 多元族群共同塑造的 文化特色。 公 3d-Ⅴ-1 規劃具有公共性或利 他性的行動方案並評 估其影響。 公 Ab-Ⅴ-2 為什麼部落、原住民各 民族、原住民族都有權 利能力? 公 Da-Ⅴ-1 個人權利跟公平正義 (包括程序、匡正等) 有什麼關聯?每個人 都受到「無差別對待」 對於追求社會公平正 義有什麼重要性? 公 Dc-Ⅴ-2 我國目前有什麼具體 政策,促進不同文化之 間的平等? 3a-Ⅲ-1 透過對時事的理解與 省思,提出感興趣或令 人困惑的現象及社會 議題。 3d-Ⅱ-1 探究問題發生的原因 與影響,並尋求解決問 題的可能做法。 Ac-Ⅱ-2 遇到違反人權的事件, 可尋求適當的救助管 道。 歷 Fa-Ⅳ-2 二二八事件與白色恐 怖。 地 Bc-Ⅳ-4 問題探究:大洋洲與臺 灣原住民族文化的連 結。 地 Bf-Ⅳ-3 國際衝突的焦點。 公 Bh-Ⅳ-1 為什麼行政法與我們 日常生活息息相關? 為什麼政府應依法行 政? 公 Bh-Ⅳ-2 人民生活中有哪些常 見的行政管制?當人 民的權益受到侵害時, 可以尋求行政救濟的 意義為何?


議題

學習主題 人 U7

人 E10 人 E11

人權重要主 題 人 J8 人 J9 人 J10

人 J11 人 J12 人 J13 人 J14

實質內涵 建議融入課程綱要學習重點之示例 體悟公民不服從的人權 歷 Db-Ⅴ-3 戰後的社會運動。 法治意涵,並倡議當今 歷 Lb-Ⅴ-3 民主傳統及其現代挑 我國或全球人權相關之 戰。 議題。 地 Cb-Ⅴ-3 人口與環境問題。 公 Bh-Ⅴ-2 行政行為要達成實質 正義,為什麼必須先有 公平合理的程序?行 政程序有哪些的基本 原則? 公 Bh-Ⅴ-3 人民的權益因行政公 權力違法或不當而受 損時,人民如何尋求行 政救濟? 認識隱私權與日常生活 3a-Ⅲ-1 透過對時事的理解與 的關係。 省思,提出感興趣或令 了解兒童權利宣言的內 人困惑的現象及社會 涵及兒童權利公約對兒 議題。 童基本需求的維護與支 Ac-Ⅱ-1 兒童在生活中擁有許 持。 多權利(可包括生存 權、學習權、表意權、 隱私權、身體自主權及 不受歧視的權利等)與 責任( 可包括 遵守規 範、尊重他人或維護公 共利益等)。 Af-Ⅲ-1 為了確保基本人權、維 護生態環境的永續發 展,全球須共同關心許 多議題。 了解人身自由權,並具 歷 Qa-Ⅳ-1 美國獨立與法國大革 有自我保護的知能。 命。 認識教育權、工作權與 歷 Qb-Ⅳ-3 第一次世界大戰。 個人生涯發展的關係。 歷 Qc-Ⅳ-2 第二次世界大戰。 了解人權的起源與歷史 歷 Qc-Ⅳ-3 從兩極到多元的戰後 發展對人權維護的意 世界。 義。 地 Ad-Ⅳ-4 問題探究:臺灣人口問 運用資訊網絡了解人權 題與對策。 相關組織與活動。 地 Bg-Ⅳ-4 問題探究:漠南非洲的 理解貧窮、階級剝削的 公平貿易議題。 相互關係。 地 Cb-Ⅳ-4 問題探究:從地理觀點 理解戰爭、和平對人類 探究食安問題的原因 生活的影響。 與解決策略。 了解世界人權宣言對人 公 Ad-Ⅳ-2 為什麼人權應超越國 權的維護與保障。 籍、種族、族群、區域、 文化、性別、性傾向與 83


議題

學習主題

實質內涵

人 U8

說明言論自由或新聞自 由對於民主社會運作的 重要性。 人 U9 理解法律對社會上原住 民、身心障礙者等弱勢 所提供各種平權措施, 旨在促進其能擁有實質 平等的社會地位。 人 U10 認識聯合國及其他人權 相關組織對人權保障的 功能。 人 U11 理解人類歷史上發生大 屠殺的原因,思考如何 避免其再發生。 人 U12 認識聯合國的各種重要 國際人權公約。

環 E1

環 E3

環 境 教 育

環境倫理

環 J1 環 J2

環 J3

參與戶外學習與自然體 驗,覺知自然環境的美、 平衡、與完整性。 了解人與自然和諧共 生,進而保護重要棲地。

了解生物多樣性及環境 承載力的重要性。 了解人與周遭動物的互 動關係,認識動物需求, 並關切動物福利。 經由環境美學與自然文 學了解自然環境的倫理 價值。 84

建議融入課程綱要學習重點之示例 身心障礙等界限,受到 普遍性的保障? 公 Dd-Ⅳ-1 可以用哪些現象或議 題來理解「全球化過 程」? 公 Dd-Ⅳ-2 全 球 化 帶 來 哪 些 影 響?人們有哪些回應 和評價? 歷 Ba-Ⅴ-2 當代原住民族的處境 與權利伸張。 歷 Db-Ⅴ-2 戰後的民主化追求與 人權運動。 地 Ch-Ⅴ-3 列強入侵與殖民。 公 Ab-Ⅴ-2 為什麼部落、原住民各 民族、原住民族都有權 利能力? 公 Ad-Ⅴ-2 我國如何將國際人權 公約的相關主張融入 法律制度中? 公 Da-Ⅴ-2 群體權利跟公平正義 有什麼關聯?在什麼 情形下,特定群體受到 「差別對待」會成為追 求社會公平正義的積 極原則? 公 Db-Ⅴ-1 國家為促進社會安全, 為什麼需要社會救助、 社會福利和社會保險 等多種制度的規劃? 2a-Ⅱ-1 關注居住地方社會事 物與環境的互動、差異 與變遷等問題。 2a-Ⅲ-2 表達對 在地與全球議 題的關懷。 Ab-Ⅲ-3 自然環境、自然災害及 經濟活動,和生活空間 的使用有關聯性。 地 Ab-Ⅳ-4 問題探究:土地利用或 地形災害與環境倫理。 地 Af-Ⅳ-4 問題探究:原住民族文 化、生活空間與生態保 育政策。 地 Bi-Ⅳ-4 問題探究:南美洲熱帶 雨林的開發與保育。


議題

學習主題 環 U1

環 U2

環 E4 環 E6

環 E7

永續發展

環 J4

環 J5 環 J6

實質內涵 建議融入課程綱要學習重點之示例 關心居住地區,因保護 歷 Db-Ⅴ-3 戰後的社會運動。 所帶來的發展限制及權 地 3a-Ⅴ-1 根據地理系統與地理 益受損,理解補償正義 視野的觀點,利用地理 的重要性。 技能的方法發掘各種 理解人為破壞對其他物 社會及環境問題。 種與棲地所帶來的生態 地 3a-Ⅴ-2 分析問題形成的背景 不正義,進而支持相關 與內涵,提出解決問題 環境保護政策。 的可能策略。 地 Cd-Ⅴ-1 自然環境背景與位置 的特殊性。 地 Cd-Ⅴ-4 問題探究:原生物種與 環境永續。 地 Ch-Ⅴ-5 問題探究:現代發展的 優勢與挑戰。 公 Aa-Ⅴ-2 我國的公民權利如何 發展與落實? 公 Ab-Ⅴ-4 國家的權力行使,為什 麼必須權責相符? 公 De-Ⅴ-2 科技發展會衍生哪些 倫理或法律問題? 覺知經濟發展與工業發 3a-Ⅲ-1 透過對時事的理解與 展對環境的衝擊。 省思,提出感興趣或令 覺知人類過度的物質需 人困惑的現象及社會 求會對未來世代造成衝 議題。 擊。 Ab-Ⅲ-3 自然環境、自然災害及 覺知人類社會有糧食分 經濟活動,和生活空間 配不均與貧富差異太大 的使用有關聯性。 的問題。 Af-Ⅲ-1 為了確保基本人權、維 護生態環境的永續發 展,全球須共同關心許 多議題。 了 解 永 續 發 展 的 意 義 地 Ab-Ⅳ-4 問題探究:土地利用或 (環境、社會、與經濟的 地形災害與環境倫理。 均衡發展)與原則。 地 Bb-Ⅳ-4 問題探究:經濟發展與 了解聯合國推動永續發 環境衝擊。 展的背景與趨勢。 地 Cb-Ⅳ-4 問題探究:從地理觀點 了解世界人口數量增 探究食安問題的原因 加、糧食供給與營養的 與解決策略。 永續議題。 公 Bl-Ⅳ-5 不同分配資源的方法, 各有哪些優缺點? 公 Dd-Ⅳ-2 全 球 化 帶 來 哪 些 影 響?人們有哪些回應 和評價?

85


議題

學習主題

氣候變遷

實質內涵 建議融入課程綱要學習重點之示例 環 U3 探討臺灣二十一世紀議 地 2c-Ⅴ-1 省思日常生活方式的 程的內涵與相關政策。 意涵,珍視日常生活的 環 U4 思考生活品質與人類發 智慧。 展的意義,並據以思考 地 2c-Ⅴ-2 珍視不同空間尺度的 與永續發展的關係。 環境永續價值,並願意 環 U5 採行永續消費與簡樸生 付諸行動保護。 活的生活型態,促進永 地 Ba-Ⅴ-5 問題探究:氣候、水資 續發展。 源與人類生活。 地 Bc-Ⅴ-3 問題探究:人口動態與 環境負載力。 地 Cd-Ⅴ-4 問題探究:原生物種與 環境永續。 公 3d-Ⅴ-2 落實具有公共性或利 他性的行動並反思與 修正。 公 Bl-Ⅴ-1 廠商與政府有什麼資 源?如何決定資源的 用途? 公 Bm-Ⅴ-2 政府政策如何影響誘 因,進而改變人民行 為? 環 E8 認識天氣的溫度、雨量 2a-Ⅲ-1 關注社會、自然、人文 要素與覺察氣候的趨勢 環境與生活方式的互 及極端氣候的現象。 動關係。 環 E9 覺 知 氣 候 變 遷 會 對 生 3d-Ⅲ-2 探究社會議題發生的 活、社會及環境造成衝 原因與影響,評估與選 擊。 擇合適的解決方案。 環 E10 覺知人類的行為是導致 Af-Ⅲ-1 為了確保基本人權、維 氣候變遷的原因。 護生態環境的永續發 展,全球須共同關心許 多議題。 環 J7 透過「碳循環」 ,了解化 地 Ac-Ⅳ-3 臺灣的水資源分布。 石燃料與溫室氣體、全 地 Ac-Ⅳ-4 問題探究:颱風與生 球暖化、及氣候變遷的 活。 關係。 地 Bb-Ⅳ-4 問題探究:經濟發展與 環 J8 了解臺灣生態環境及社 環境衝擊。 會發展面對氣候變遷的 脆弱性與韌性。 環 J9 了解氣候變遷減緩與調 適的涵義,以及臺灣因 應氣候變遷調適的政 策。

86


議題

學習主題 環 U6

環 U7

實質內涵 探究國際與國內對氣候 變遷的應對措施,了解 因應氣候變遷的國際公 約的精神。 收集並分析在地能源的 消耗與排碳的趨勢,思 考因地制宜的解決方 案,參與集體的行動。

環 E12 養成對災害的警覺心及 敏感度,對災害有基本 的了解,並能避免災害 的發生。 環 E13 覺知天然災害的頻率增 加且衝擊擴大。

災害防救

建議融入課程綱要學習重點之示例 地 1c-Ⅴ-1 以地理系統、地理視野 的觀點進行議題探討。 地 1c-Ⅴ-2 思辨各種社會及環境 議題,並能進行整合評 價。 地 Ba-Ⅴ-5 問題探究:氣候、水資 源與人類生活。 地 Bf-Ⅴ-4 問題探究:產業發展與 變遷。 地 Ci-Ⅴ-5 問題探究:全球化的貢 獻與挑戰。 公 3d-Ⅴ-2 落實具有公共性或利 他性的行動並反思與 修正。 公 Dd-Ⅴ-3 全球永續發展的理念 有哪些?全球化及永 續發展之間有什麼緊 張關係?個人與國家 如何面對這些挑戰? 2a-Ⅲ-1 關注社會、自然、人文 環境與生活方式的互 動關係。 3d-Ⅱ-1 探究問題發生的原因 與影響,並尋求解決問 題的可能做法。 Ab-Ⅲ-3 自然環境、自然災害及 經濟活動,和生活空間 的使用有關聯性。 地 Ab-Ⅳ-2 臺灣主要地形的分布 與特色。 地 Ac-Ⅳ-4 問題探究:颱風與生 活。 地 Ae-Ⅳ-4 問題探究:產業活動的 挑戰與調適。

環 J10 了解天然災害對人類生 活、生命、社會發展與經 濟產業的衝擊。 環 J11 了解天然災害的人為影 響因子。 環 J12 認識不同類型災害可能 伴隨的危險,學習適當 預防與避難行為。 環 J13 參與防災疏散演練。 環 U8 從災害防救法規了解臺 地 3b-Ⅴ-1 灣災害防救的政策規 劃。 環 U9 分析實際監測數據,探 究天然災害頻率的趨勢 與預估。 地 3b-Ⅴ-2 環 U10 執行災害防救的演練。 環 U11 運用繪圖科技與災害資 87

從各式地圖、航空照片 圖、衛星影像,網路與 文獻、實驗、田野實察 等,蒐集和解決問題有 關的資料。 選擇統計方法、地理資 訊系統等適當工具進 行資料分析與歸納。


議題

學習主題

環 E14

環 E15

環 E16 環 E17

環 J14

環 J15 能源資源永 環 J16 續利用 環 U12

環 U13

環 U14

環 U15

實質內涵 建議融入課程綱要學習重點之示例 料調查,繪製防災地圖。 地 Ab-Ⅴ-3 問題探究:地理資訊的 生活應用。 地 Ba-Ⅴ-5 問題探究:氣候、水資 源與人類生活。 地 Bb-Ⅴ-4 問題探究:地形與人類 生活。 覺知人類生存與發展需 Ce-Ⅲ-2 在經濟發展過程中,資 要利用能源及資源,學 源的使用會產生意義 習在生活中直接利用自 與價值的轉變,但也可 然能源或自然形式的物 能引發爭議。 質。 Da-Ⅱ-2 個人生活習慣和方式 覺知能資源過度利用會 的選擇,對環境與社會 導致環境汙染與資源耗 價值觀有不同的影響。 竭的問題。 了解物質循環與資源回 收利用的原理。 養成日常生活節約用 水、用電、物質的行為, 減少資源的消耗。 了解能量流動及物質循 地 Ac-Ⅳ-3 臺灣的水資源分布。 環與生態系統運作的關 地 Bh-Ⅳ-4 問題探究:歐洲發展綠 係。 能的原因與條件。 認識產品的生命週期, 公 Bl-Ⅳ-4 價格如何影響資源分 探討其生態足跡、水足 配? 跡及碳足跡。 公 Bl-Ⅳ-5 不同分配資源的方法, 了解各種替代能源的基 各有哪些優缺點? 本原理與發展趨勢。 了解循環型社會的涵意 歷 Db-Ⅴ-3 戰後的社會運動。 與執行策略,實踐綠色 地 3d-Ⅴ-1 透過小組合作,發掘各 消費與友善環境的生活 種社會或環境問題,規 模式。 劃解決問題的執行策 了解環境成本、汙染者 略。 付費、綠色設計及清潔 地 Ba-Ⅴ-5 問題探究:氣候、水資 生產機制。 源與人類生活。 了解國際及我國對能源 地 Be-Ⅴ-4 問題探究:都市機能與 利用之相關法律制定與 城鄉關係。 行政措施。 地 Bf-Ⅴ-1 產業系統與類別。 了解因地制宜及友善環 地 Bf-Ⅴ-4 問題探究:產業發展與 境的綠建築原理。 變遷。 公 Bo-Ⅴ-1 消費者對某單位產品 的願付價格是如何決 定的? 公 Cg-Ⅴ-1 外部成本如何影響我 們的日常生活? 公 Cg-Ⅴ-2 政府如何解決外部成 88


議題

學習主題

實質內涵

海 J1

海 J2 海 J3 海洋休閒

海 U2 海 U3

海 洋 教 育

海 E4 海 E5

海洋社會

海 J4

海 J5 海 J6 海 J7

建議融入課程綱要學習重點之示例 本的問題? 公 Dd-Ⅴ-3 全球永續發展的理念 有哪些?全球化及永 續發展之間有什麼緊 張關係?個人與國家 如何面對這些挑戰? 參與多元海洋休閒與水 地 Ab-Ⅳ-1 地形與海岸的分類。 域活動,熟練各種水域 地 Ab-Ⅳ-3 臺灣的領海與經濟海 求生技能。 域。 認識並參與安全的海洋 地 Af-Ⅳ-3 臺灣的區域發展及其 生態旅遊。 空間差異。 了解沿海或河岸的環境 與居民生活及休閒方 式。 規劃並參與各種水域休 歷 Cb-Ⅴ-1 原住民族的語言、傳統 閒與觀光活動。 信仰與祭儀。 了解漁村與近海景觀、 歷 Cb-Ⅴ-2 多元的信仰與祭祀活 人文風情與生態旅遊的 動。 關係。 地 Bb-Ⅴ-4 問題探究:地形與人類 生活。 地 Cd-Ⅴ-4 問題探究:原生物種與 環境永續。 認識家鄉或鄰近的水域 2a-Ⅲ-1 關注社會、自然、人文 環境與產業。 環境與生活方式的互 探討臺灣開拓史與海洋 動關係。 的關係。 Ab-Ⅱ-1 居民的生活方式與空 間利用,和其居住地方 的自然、人文環境相互 影響。 Ab-Ⅱ-2 自然環境會影響經濟 的發展,經濟的發展也 會改變自然環境。 了解海洋水產、工程、運 歷 Bb-Ⅳ-1 十六、十七世紀東亞海 輸、能源、與旅遊等產業 域的各方勢力。 的結構與發展。 歷 Fa-Ⅳ-4 臺海兩岸關係與臺灣 了解我國國土地理位置 的國際處境。 的特色及重要性。 地 Aa-Ⅳ-3 臺灣地理位置的特性 了解與日常生活相關的 及其影響。 海洋法規。 地 Ab-Ⅳ-3 臺灣的領海與經濟海 探討與海洋相關產業之 域。 發 展 對 臺 灣 經 濟 的 影 地 Ae-Ⅳ-3 臺灣的國際貿易與全 響。 球關連。

89


議題

學習主題 海 U4

海 U5 海 U6 海 U7

海 E8

實質內涵 分析海洋相關產業與科 技發展,並評析其與經 濟活動的關係。 認識海洋相關法律,了 解並關心海洋政策。 評析臺灣與其他國家海 洋歷史的演變及異同。 認識臺灣海洋權益與戰 略地位。

了解海洋民俗活動、宗 教信仰與生活的關係。

海 J8

海洋文化

閱讀、分享及創作以海 洋為背景的文學作品。 海 J9 了解我國與其他國家海 洋文化的異同。 海 J10 運用各種媒材與形式, 從事以海洋為主題的藝 術表現。 海 J11 了解海洋民俗信仰與祭 典之意義及其與社會發 展之關係。 海 U8

善用各種文體或寫作技 巧,創作以海洋為背景 的文學作品。 海 U9 體認各種海洋藝術的價 值、風格及其文化脈絡。 海 U10 比較我國與其他國家海 洋民俗信仰與祭典的演 變及異同。 90

建議融入課程綱要學習重點之示例 歷 Bb-Ⅴ-1 早期移民的歷史背景 及其影響。 歷 Bb-Ⅴ-2 戰後來臺的各方移民。 歷 Ca-Ⅴ-1 臺灣歷史上的商貿活 動。 地 Ba-Ⅴ-5 問題探究:氣候、水資 源與人類生活。 地 Ca-Ⅴ-1 臺灣自然環境的特殊 性。 地 Ca-Ⅴ-4 問題探究:臺灣經濟發 展與世界的關聯。 公 Dd-Ⅴ-2 我國在全球競爭與合 作關係中的地位與處 境為何 ?臺海兩岸關 係如何影響我國的國 際地位與處境? 2a-Ⅲ-2 表達對 在地與全球議 題的關懷。 Ab-Ⅲ-1 臺灣的地理位置、自然 環境,與歷史文化的發 展有關聯性。 Bc-Ⅲ-1 族群或地區的文化特 色,各有其產生的背景 因素,因而形塑臺灣多 元豐富的文化內涵。 歷 Ba-Ⅳ-2 臺灣原住民族的遷徙 與傳說。 地 Ab-Ⅳ-3 臺灣的領海與經濟海 域。 地 Af-Ⅳ-3 臺灣的區域發展及其 空間差異。 地 Af-Ⅳ-4 問題探究:原住民族文 化、生活空間與生態保 育政策。 公 Bc-Ⅳ-2 日常生活規範與文化 有什麼關係? 歷 Cb-Ⅴ-1 原住民族的語言、傳統 信仰與祭儀。 歷 Cb-Ⅴ-2 多元的信仰與祭祀活 動。 地 Ca-Ⅴ-2 臺灣的原住民族與南 島語族。 地 Cc-Ⅴ-2 多元的文化景觀。


議題

學習主題 海 J12 海 J13 海 J14 海 J15 海 U11

海洋科學與 海 U12 技術 海 U13 海 U14 海 U15

實質內涵 探討臺灣海岸地形與近 海的特色、成因與災害。 探討海洋對陸上環境與 生活的影響。 探討海洋生物與生態環 境之關聯。 探討船舶的種類、構造 及原理。 了解海浪、海嘯、與黑潮 等海洋的物理特性,以 及鹽度、礦物質等海洋 的化學成分。 了解海水結構、海底地 形及洋流對海洋環境的 影響。 探討海洋環境變化與氣 候變遷的相關性。 了解全球水圈、生態系 與生物多樣性的關係。 熟悉海水淡化、船舶運 輸、海洋能源、礦產探勘 與開採等海洋相關應用 科技。

建議融入課程綱要學習重點之示例 地 Ab-Ⅳ-1 地形與海岸的分類。 地 Ac-Ⅳ-2 臺灣的氣候特色。 地 Ac-Ⅳ-4 問題探究:颱風與生 活。

地 1b-Ⅴ-1

地 1b-Ⅴ-2

地 3b-Ⅴ-2

地 Ba-Ⅴ-2 地 Ba-Ⅴ-5 公 Dd-Ⅴ-3

海 E15 認識家鄉常見的河流與 2a-Ⅲ-2 海洋資源,並珍惜自然 資源。 Ab-Ⅱ-2 海 E16 認識家鄉的水域或海洋 的汙染、過漁等環境問 題。 Ce-Ⅲ-2

海洋資源與 海 J16 認識海洋生物資源之種 永續 類、用途、復育與保育方 法。 海 J17 了解海洋非生物資源之 種類與應用。 海 J18 探討人類活動對海洋生 態的影響。 海 J19 了 解 海 洋 資 源 之 有 限 性,保護海洋環境。 海 J20 了解我國的海洋環境問 題,並積極參與海洋保 91

社 3d-Ⅳ-3

地 Ab-Ⅳ-3 地 Ab-Ⅳ-4 地 Af-Ⅳ-4

公 Dd-Ⅳ-2

運用地理基本概念、原 理原則,解釋相關的地 表現象。 連結地理系統、地理視 野與地理技能,分析地 表現象的內涵。 選擇統計方法、地理資 訊系統等適當工具進 行資料分析與歸納。 大氣環流與洋流。 問題探究:氣候、水資 源與人類生活。 全球永續發展的理念 有哪些?全球化及永 續發展之間有什麼緊 張關係?個人與國家 如何面對這些挑戰? 表達對 在地與全球議 題的關懷。 自然環境會影響經濟 的發展,經濟的發展也 會改變自然環境。 在經濟發展過程中,資 源的使用會產生意義 與價值的轉變,但也可 能引發爭議。 執行具有公共性或利 他性的行動方案並檢 討其歷程與結果。 臺灣的領海與經濟海 域。 問題探究:土地利用或 地形災害與環境倫理。 問題探究:原住民族文 化、生活空間與生態保 育政策。 全球化帶來哪些影


議題

學習主題

實質內涵 護行動。 海 U16 探討海洋生物資源管理 策略與永續發展。 海 U17 了解海洋礦產與能源等 資源,以及其經濟價值。 海 U18 了解海洋環境污染造成 海洋生物與環境累積的 後果,並提出因應對策。 海 U19 了解全球的海洋環境問 題,並熟悉或參與海洋 保護行動。

92

建議融入課程綱要學習重點之示例 響?人們有哪些回應 和評價? 地 3d-Ⅴ-1 透過小組合作,發掘各 種社會或環境問題,規 劃解決問題的執行策 略。 地 3d-Ⅴ-2 小組合作共同執行解 決問題的策略,並發表 執行成果。 地 Ba-Ⅴ-5 問題探究:氣候、水資 源與人類生活。 地 Cd-Ⅴ-4 問題探究:原生物種與 環境永續。 地 Ci-Ⅴ-5 問題探究:全球化的貢 獻與挑戰。 公 3d-Ⅴ-1 規劃具有公共性或利 他性的行動方案並評 估其影響。 公 Dd-Ⅴ-3 全球永續發展的理念 有哪些?全球化及永 續發展之間有什麼緊 張關係?個人與國家 如何面對這些挑戰?


附錄三:學習內容說明 一、國民小學 主題軸 項目 A. 互 動 a. 個 人 與關 與 群 聯 體

階段 第二 學習 階段

Aa-Ⅱ-1

Aa-Ⅱ-2

第三 學習 階段

Aa-Ⅲ-1

Aa-Ⅲ-2

Aa-Ⅲ-3

Aa-Ⅲ-4

b. 人 與 環境

第二 學習 階段

Ab-Ⅱ-1

Ab-Ⅱ-2

條目 個人在家庭、學校 與社會中有各種 不同的角色,個人 發展也會受其影 響。 不同群體(可包括 年齡、性別、族群、 階層、職業、區域 或身心特質等)應 受到理解、尊重與 保護,並避免偏 見。 個人可以決定自 我發展的特色,並 具有參與群體社 會發展的權利。

說明

社會是由許多個體組成。了 解自己有 權決定 自我的發 展,並且可能突破傳統風俗 或社會期待的限制。個人也 有權利參與及引導社會發展 的方向。

規範(可包括習 俗、道德、宗教或 法律等)能導引個 人與群體行為,並 維持社會秩序與 運作。 個人的價值觀會 影響其行為,也可 能會影響人際關 係。 在民主社會個人 須遵守社會規範, 理性溝通、理解包 容與相互尊重。 居 民 的 生 活 方 式 1.居住地方可以指部落、社 與空間利用,和其 區或村(里) 、鄉(鎮市區) 、 居住地方的自然、 縣(市)等行政區域。 人 文 環 境 相 互 影 2.可從學生生活經驗所及的 響。 空間範圍,探討人與自然 環境的互動及其形塑的人 文景觀。 自然環境會影響 經濟的發展,經濟 的發展也會改變 93


主題軸

項目

階段 第三 學習 階段

Ab-Ⅲ-1

Ab-Ⅲ-2

Ab-Ⅲ-3

c.權力、 規 則 與 人 權

第二 學習 階段

Ac-Ⅱ-1

Ac-Ⅱ-2

第三 學習 階段

Ac-Ⅲ-1

Ac-Ⅲ-2

Ac-Ⅲ-3

條目 說明 自然環境。 臺灣的地理位置、 自然環境,與歷史 文化的發展有關 聯性。 交通運輸與產業 發展會影響城鄉 與區域間的人口 遷移及連結互動。 自然環境、自然災 害及經濟活動,和 生活空間的使用 有關聯性。 兒 童 在 生 活 中 擁 1.參考我國憲法、世界人權 有許多權利(可包 宣言、聯合國兒童權利公 括生存權、學習 約及相關文件的精神,引 權、表意權、隱私 導學生探討與理解兒童權 權、身體自主權及 利,避免流於名詞的列舉 不受歧視的權利 與記誦。 等)與責任(可包 2.引導學生認識自己所擁有 括遵守規範、尊重 的基本權利,理解保障及 他人或維護公共 促進這些權利對自己身心 利益等)。 健全發展的意義與重要 性,並探討自己可以如何 避免權利受到不法侵害或 如何保護自己。 3.引導學生探討權利與責任 的關聯。 遇 到 違 反 人 權 的 以學生生活經驗出發,包括 事件,可尋求適當 體罰、歧視、剝奪、霸凌及 的救助管道。 性平事件等。 憲 法 規 範 人 民 的 說明平等、自由及參與政治 基本權利與義務。 等權利,與納稅、服兵役、 受國民教育等義務。 法律是由立法機 關所制定,其功能 在保障人民權利、 維護社會秩序和 促進社會進步。 我 國 政 府 組 織 可 以具體事例引導學生扼要探 區 分 為 中 央 及 地 討中央及地方政府主管事務 方政府,各具有不 之關聯性,另其組織及職權 同的功能,並依公 則於國中階段學習。 權力管理公共事 務。 94


主題軸

項目

階段 Ac-Ⅲ-4

d. 生 產 與 消 費

第二 學習 階段

Ad-Ⅱ-1

Ad-Ⅱ-2

e. 科 技 與 社 會

第三 學習 階段

Ad-Ⅲ-1

第二 學習 階段

Ae-Ⅱ-1

第三 學習 階段

Ae-Ⅲ-1

Ae-Ⅲ-2

Ae-Ⅲ-3

f. 全 球 關連

第二 學習 階段

Af-Ⅱ-1

條目 國家權力的運用 會維護國家安全 及社會秩序,也可 能會增進或傷害 個人與群體的權 益。 個人透過參與各 行各業的經濟活 動,與他人形成分 工合作的關係。 人們透過儲蓄與 消費,來滿足生活 需求。 消費者權益的保 障,需要消費者、 業者與政府共同 努力。 人類為了解決生 活需求或滿足好 奇心,進行科學和 技術的研發,從而 改變自然環境與 人們的生活。 科學和技術發展 對自然與人文環 境具有不同層面 的影響。 科學和技術的發 展與人類的價值、 信仰與態度會相 互影響。 科學和技術的研 究與運用,應受到 道德與法律的規 範;政府的政策或 法令會因新科技 的出現而增修。 不同文化的接觸 和交流,可能產生 衝突、合作和創 新,並影響在地的 生活與文化。

95

說明

可強調各行各業職業平等及 性別平等的概念。

可就有關消費者權益的時事 新聞加以舉例。

可優先從臺灣的社會脈絡中 取材,以協助學生產生深刻 理解,包括觀摩或參與原住 民族祭儀活動的適切態度與 注意事項,探討新住民/國際 移工文化活動、生活方式與 本地的互動等。


主題軸

項目

階段 第三 學習 階段

Af-Ⅲ-1

Af-Ⅲ-2

Af-Ⅲ-3

B. 差 異 a. 個 體 與多 差異 元

b. 環 境 差異

c. 社 會 與 文 化 的 差異

第二 學習 階段

Ba-Ⅱ-1

第三 學習 階段

Ba-Ⅲ-1

第二 學習 階段 第三 學習 階段

Bb-Ⅱ-1

第二 學習 階段

Bc-Ⅱ-1

Bb-Ⅲ-1

條目 為了確保基本人 權、維護生態環境 的永續發展,全球 須共同關心許多 議題。

說明 全球共同關心的議題可包括 飢餓、犯罪、疾病、環境保 護、生物保育、尊嚴勞動、 經貿或科技研究等,可選擇 適當議題,考量不同尺度的 社會脈絡(全球、區域、國 內外),來引導學生進行學 習。

國際間因利益競 爭而造成衝突、對 立與結盟。 個人、政府與民間 組織可透過各種 方式積極參與國 際組織與事務,善 盡世界公民責任。 人們對社會事物 的認識、感受與意 見有相同之處,亦 有差異性。 每個人不同的生 活背景與經驗,會 使其對社會事務 的觀點與感受產 生差異。 居民的生活空間 與生活方式具有 地區性的差異。 自然與人文環境 的交互影響,造成 生活空間型態的 差異與多元。 各 個 族 群 有 不 同 1.著重及早學習尊重不同文 的命名方式、節慶 化的生活方式與風俗習 與風俗習慣。 慣,以避免校園歧視。 2.各族群有其命名傳統,應 予尊重。可以原住民族或 新住民的命名、書寫或表 述方式為例,進行探討。 3.各族群的節日、慶典、祭 儀有其傳統,反映其社會 組織、生產方式及生活環 境等特性,應加深了解並 予尊重,避免僅聚焦在表 面的儀式與活動。 96


主題軸

項目

階段 Bc-Ⅱ-2

第三 學習 階段

Bc-Ⅲ-1

Bc-Ⅲ-2

C. 變 遷 a. 環 境 與因 的 變 果 遷

第二 學習 階段

Ca-Ⅱ-1

Ca-Ⅱ-2

第三 學習 階段

Ca-Ⅲ-1

Ca-Ⅲ-2

b. 歷 史 的 變 遷

第二 學習 階段

Cb-Ⅱ-1

第三 學習 階段

Cb-Ⅲ-1

條目 家庭有不同的成 員組成方式;每個 家庭所重視的價 值有其異同。 族群或地區的文 化特色,各有其產 生的背景因素,因 而形塑臺灣多元 豐富的文化內涵。

說明

引導學生觀察臺灣不同族群 或地區的文化特色,探討這 些特色形 塑發展 的時空脈 絡,透過理解其形成背景, 而對這些文化特色產生欣賞 與珍視的情懷。 權 力 不 平 等 與 資 學生除了解負面的差別待遇 源分配不均,會造 往往來自權力與資源的分配 成 個 人 或 群 體 間 不均外,更要了解政府為保 的差別待遇。 障弱勢族群的生存與權益, 實施積極的差別待遇政策。 可以偏鄉地區或弱勢學生的 教育機會均等為例,進行討 論。 居住地方的環境 隨著社會與經濟 的發展而改變。 人口分布與自然、 人文環境的變遷 相互影響。 都市化與工業化 會改變環境,也會 引發環境問題。 土地利用反映過 去和現在的環境 變遷,以及對未來 的展望。 居 住 地 方 不 同 時 1.為了認識居住地方的歷史 代的重要人物、事 變遷,建立學生的時序概 件與文物古蹟,可 念是重要的;製作年代圖 以反映當地的歷 表是建立時序概念的有效 史變遷。 學習方式之一。學生可以 利用實物、照片、圖畫及 不同時期臺灣、世 文字等方式,製作主題式 界的重要事件與 的年代圖表。 人物,影響臺灣的 2.時序概念的學習可以從學 歷史變遷。 生熟悉的時間點往前倒 敘,也可以採取民國、公 元等紀年方式。 3.歷史分期是史家進行探究 所設定的架構。在國小教 97


主題軸

項目

階段

條目

Cb-Ⅲ-2

c. 社 會 的 變 遷

第二 學習 階段 第三 學習 階段

d. 政 治 的 變 遷

第二 學習 階段 第三

說明 育階段可以擇定幾個時期 中的重要人物或事件,透 過歷史故事、傳記、日記、 照片、圖畫等素材,引導 學生認識其時代特色與重 要變遷,並將人事放在其 所處時空背景中做思考、 討論。不宜採取廣泛、簡 略的長時段通史概述。 4. 在選取 重要事 件與人物 時,宜考量人物背景的多 樣性,可包括年齡、性別、 族群、階層、職業、區域 或身心特質等。 本條目指稱的「原住民族」 是從歷史文化的角度思考, 包含法定原住民族、平埔族 群及其他原住民族群。

臺灣史前文化、原 住民族文化、中華 文化及世界其他 文化隨著時代變 遷,都在臺灣留下 有形與無形的文 化資產,並於生活 中展現特色。 Cc-Ⅱ-1 各 地 居 民 的 生 活 與工作方式會隨 著社會變遷而改 變。 Cc-Ⅲ-1 個 人 在 團 體 中 的 角色會隨著社會 變遷產生改變。 Cc-Ⅲ-2 族群的遷徙、通婚 引導學生 覺察族 群的遷徙 及交流,與社會變 (如:原住民族的集團移住、 遷互為因果。 大陸軍民遷臺) 、通婚(如: 跨國婚姻、原漢通婚、原住 民族間通婚)或交流(如國 際或城鄉交流活動增進跨族 群的理解、修正刻板印象) , 可能導引社會變遷;另一方 面,社會變遷也可能使族群 的遷徙、通婚或交流,變得 更容易、更頻繁,或更困難、 更曲折。 【本項目於第三學習階段學 習】 Cd-Ⅲ-1

不同時空環境下, 98


主題軸

項目

階段 學習 階段

e. 經 濟 的 變 遷

第二 學習 階段 第三 學習 階段

條目 臺灣人民透過爭 取權利與政治改 革,使得政治逐漸 走向民主。 Cd-Ⅲ-2 臺 灣 人 民 的 政 治 參與及公民團體 的發展,為臺灣的 民主政治奠定基 礎。 【本項目於第三學習階段學 習】 Ce-Ⅲ-1

Ce-Ⅲ-2

D. 選 擇 a. 價 值 與責 的 選 任 擇

第二 學習 階段

Da-Ⅱ-1

Da-Ⅱ-2

b. 經 濟 的 選 擇

第三 學習 階段

Da-Ⅲ-1

第二 學習 階段

Db-Ⅱ-1

說明

經濟型態的變遷 會影響人們的生 活。 在 經 濟 發 展 過 程 1.可就人力資源或自然資源 中,資源的使用會 等,擇例進行探討。 產 生 意 義 與 價 值 2. 人力資 源可包 括國際移 的轉變,但也可能 工。探討國際移工時,可 引發爭議。 引導學生探討並反思在臺 國際移工的處境,以及國 人出國工作可能面臨的問 題。 時間與資源有限, 個人須在生活中 學會做選擇。 個 人 生 活 習 慣 和 人們對生活習慣和方式的選 方式的選擇,對環 擇,背後可能隱含某種對自 境 與 社 會 價 值 觀 然與人際的態度和理念。簡 有不同的影響。 樸、清貧、慢活、奢華或炫 富等生活方式的選擇,都會 對環境與社會價值產生不同 的影響。建議儘量以具體案 例引導學 生進行 反思與實 作。 依據需求與價值 觀做選擇時,須評 估風險、結果及承 擔責任,且不應侵 害他人福祉或正 當權益。 滿足需要的資源 有限,在進行各項 消費時要做評估 再選擇。 99


主題軸

項目

c. 參 公 事 的 擇

與 共 務 選

階段 第三 學習 階段

Db-Ⅲ-1

第二 學習 階段

Dc-Ⅱ-1

第三 學習 階段

Dc-Ⅲ-1

條目 選擇合適的理財 規劃,可以增加個 人的財富並調節 自身的消費力。 班級與學校公共 事務的安排,可以 透過師生適切的 討論歷程做出決 定。 團體或會議的運 作可以透過成員 適切的討論歷程 做出決定。

說明

引導學生透過模擬或實作的 案例,探究共同討論及做決 定的適切歷程、方法與態度。

團體或會議運作的探究,可 包括組織運作、人員選派、 議事討論等不同面向。

二、國民中學及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必修課程 (一)歷史 主題 A.歷史的 基礎觀 念

1.國民中學 項目

條目 說明 建議節數 歷 A-Ⅳ-1 紀年與分期。 時間脈絡是建立歷史認識 1 的重要起點,探討表述時間 的紀年法和判別不同時代 特色的分期法,是理解歷史 變遷的觀測站。這一主題的 建議如下: 1.選擇古今中外幾個不同 的紀年法,討論它們與公 元紀年法的不同,並感受 它們與當代的時間距離。 2.以世界幾個不同區域的 歷史分期為例,討論因變 遷的步調不一,或論者觀 點的差異而形成的不同。 B.早期臺 a.史前文 歷 Ba-Ⅳ-1 考 古 發 掘 與 1.本課綱在臺灣所屬這個 5 灣 化與臺 史前文化。 分域指稱的「原住民族」 灣原住 歷 Ba-Ⅳ-2 臺 灣 原 住 民 與「原住民」,是從歷史 民族 族的遷徙與 文化的角度思考,包含法 傳說。 定原住民族、平埔族群及 其他原住民族群。 2.臺灣最早的主人們沒有 留下文字資料,要追索他 們在臺灣的足跡,考古資 料和口頭傳說是最重要 的兩個途徑。這一項目建 議討論: 100


主題

項目

條目

b.大航海 歷 Bb-Ⅳ-1 時代的 臺灣 歷 Bb-Ⅳ-2

十六、十七世 紀東亞海域 的各方勢力。 原住民族與 外來者的接 觸。

C.清帝國 a.政治經 歷 Ca-Ⅳ-1 時期的 濟的變 臺灣 遷 歷 Ca-Ⅳ-2

清帝國的統 治政策。 農商業的發 展。 原住民族社 會及其變化。 漢人社會的 活動。

b.社會文 歷 Cb-Ⅳ-1 化的變 遷 歷 Cb-Ⅳ-2

D.歷史考 察(一)

歷 D-Ⅳ-1 歷 D-Ⅳ-2

地方史探究 (一)。 從主題 B 或 C 挑選適當課 題深入探究, 或規劃與執 行歷史踏查 或展演。

101

說明 建議節數 (1)學校附近的史前遺址 或原住民族部落。 (2)南島語族的遷徙與原 住民族的分布。 臺灣是東亞交通的輻輳之 地,十六、十七世紀來到亞 洲的歐洲人,和早就生活在 臺灣的原住民族,以及從事 走私貿易的中、日商人,產 生了對抗、競爭、合作等種 種互動。這一項目建議討 論: 1.東亞海域各方人群和勢 力在臺灣的遭遇與互動。 2.原住民族(包含平埔族 群)與外來者的接觸、回 應與處境。 在清帝國統治之下,移入邊 7 區臺灣的漢人帶動經濟發 展,形塑社會結構,並對原 住民族(包含平埔族群)社 會造成影響。這一主題建議 在上述脈絡下討論: 1.清帝國的族群政治。 2.臺灣農、商業關係緊密的 經濟特質。 3.帝國體制內外原住民族 (包含平埔族群)社會、 文化的動態(包括土地流 失問題)。 4.漢人在臺灣的活動特色。 1.歷 D-Ⅳ-1 與歷 D-Ⅳ-2 1-2 可合併規劃。 2.參考之探究課題或活動 如下: (1)訪談家族或週遭長輩 的歷史。 (2)臺灣歷史人物資料的 調查、報告或展示, 並留意不同性別的歷 史人物。 (3)與當地原住民有關的 歷史與文化探究。


主題

項目

條目

E.日本帝 a.政治經 歷 Ea-Ⅳ-1 國時期 濟的變 的臺灣 遷 歷 Ea-Ⅳ-2 歷 Ea-Ⅳ-3

b.社會文 歷 Eb-Ⅳ-1 化的變 遷 歷 Eb-Ⅳ-2 歷 Eb-Ⅳ-3

F.當代臺 a.政治外 歷 Fa-Ⅳ-1 灣 交的變 遷 歷 Fa-Ⅳ-2 歷 Fa-Ⅳ-3 歷 Fa-Ⅳ-4

b.經濟社 歷 Fb-Ⅳ-1 會的變 遷 歷 Fb-Ⅳ-2

殖民統治體 制的建立。 基礎建設與 產業政策。 「理蕃」政策 與原住民族 社會的對應。 現代教育與 文化啟蒙運 動。 都會文化的 出現。 新舊文化的 衝突與在地 社會的調適。 中華民國統 治體制的移 入與轉變。 二二八事件 與白色恐怖。 國家政策下 的原住民族。 臺海兩岸關 係與臺灣的 國際處境。 經濟發展與 社會轉型。 大眾文化的 演變。

102

說明 建議節數 (4)當地有形或無形文化 遺產的調查、參訪與 報告。 日本帝國以現代化國家的 6 管理技術統治臺灣,其統治 體制與經濟措施兼具現代 化與殖民化的特色。這一主 題建議在上述脈絡下討論: 1.帝國政策對臺灣原、漢民 族的衝擊,包括土地及林 野政策等。 2.西式的學校教育體制、都 會文化等呈現的和、洋並 存現象。 3.所謂「在地社會」,應包 括原住民族(包含平埔族 群)社會與漢人社會。 有關當代臺灣的歷史變遷, 除了項目、條目已經明示的 課題,這一主題可留意討 論: 1.1945 年以後移入臺灣的 中華民國統治體制,以及 其後因應民主化運動所 推動的政治改革。 2.不同性別、族群在二二八 事件與白色恐怖時期受 難的情形、受難者家庭及 社會所受到的影響,以及 歷史真相與和解的關係。 3.原住民族(包含平埔族 群)的身分認定、教育、 語言、土地等統治政策的 影響,與原住民族的回應 及權利復振。 4.金門、馬祖在臺海兩岸關 係變動中所扮演的角色, 以及 1970 年代以後臺灣 面臨的外交困境。 5.農山漁村在經濟發展中 的角色與變化,以及人們 因應產業新型態的選擇 與活動。 6.從人民生活經驗出發,不

7


主題 G.歷史考 察(二)

項目

條目 歷 G-Ⅳ-1 歷 G-Ⅳ-2

地方史探究 (二)。 從主題 E 或 F 挑選適當課 題深入探究, 或規劃與執 行歷史踏查 或展演。

H.從古典 a.政治、 歷 Ha-Ⅳ-1 到傳統 社會與 時代 文化的 變遷、 差異與 歷 Ha-Ⅳ-2 互動

商周至隋唐 時期國家與 社會的重要 變遷。 商周至隋唐 時期民族與 文化的互動。

b.區域內 歷 Hb-Ⅳ-1 外的互 動與交 歷 Hb-Ⅳ-2 流

宋、元時期的 國際互動。 宋、元時期的 商貿與文化 交流。

103

說明 建議節數 同時期社會的流行文化。 1.歷 G-Ⅳ-1 與歷 G-Ⅳ-2 1-2 可合併規劃。 2.參考之探究課題或活動 如下: (1)訪談家族或週遭長輩 的歷史。 (2)臺灣歷史人物資料的 調查、報告或展示, 並留意不同性別的歷 史人物。 (3)與當地原住民有關的 歷史與文化探究。 (4)當地有形或無形文化 遺產的調查、參訪與 報告。 從古典封建到郡縣帝國時 6 期,政治的分合與社會結構 的變遷往往和人民的生活 息息相關。不同人群與文化 的互動往往各為主體、超越 政治界域,型態多樣且面向 不一。這一項目可以擇要討 論: 1.這個時期統治階級如何 維繫政權、選拔官僚,和 形塑社會區別的重要措 施及對人民生活的影響。 2.這個時期不同民族在宗 教禮俗、飲食服飾、生活 方式或學術思想上有哪 些重要的特色與交流。 在東亞地區逐步進入世界 網絡的時代中,這個地區國 際秩序的變遷往往與政軍 衝突,及商貿、文化的交流 互為表裡。這一項目可以擇 要討論: 1.兩宋期間國際間以對抗 與征服為主的軍政關係、 蒙古帝國建立的國際新 秩序。 2.宋、元時期海上與陸路的 商貿網絡,以及宗教、學 術、技藝等文化交流。


主題 項目 條目 說明 建議節數 I.從傳統 a.東亞世 歷 Ia-Ⅳ-1 明、清時期東 這一項目建議擇要討論: 7 到現代 界的延 亞 世 界 的 變 1.明、清時期東亞世界政治 續與變 動。 體制與國際關係的變遷。 遷 歷 Ia-Ⅳ-2 明、清時期東 2.明、清時期東亞世界的商 亞世界的商 貿網絡與文化交流,包括 貿與文化交 海盜、「倭寇」與海商的 流。 活動、經典傳播與傳教活 動。 b.政治上 歷 Ib-Ⅳ-1 晚 清 時 期 的 十九世紀中葉以後,東亞歷 的挑戰 東 西 方 接 觸 史由東西世界之間的大幅 與回應 與衝突。 接觸與衝突拉開序幕。這一 歷 Ib-Ⅳ-2 甲 午 戰 爭 後 部分建議擇要討論: 的 政 治 體 制 1.鴉片戰爭及其對天朝體 變革。 制的挑戰,可著重此時期 東西接觸的歷史意義。 c.社會文 歷 Ic-Ⅳ-1 城 市 風 貌 的 化的調 改 變 與 新 媒 2.日本的明治維新、甲午戰 爭的影響,以及實施變法 適與變 體的出現。 與新政以應付新變局的 遷 歷 Ic-Ⅳ-2 家 族 與 婦 女 歷程。不必詳述戰爭經 角色的轉變。 過、條約內容或變法與新 政的項目。 3.若干地區如何從鄉村成 為新興城市的歷程,及民 眾在食衣住行育樂等方 面的改變。 4.個人與家族關係的變遷, 個人生命從家族中逐漸 解放,不再只是扮演家族 傳承的角色。婦女角色與 地位的變遷,可舉天足運 動、受教權、婚姻自主權 與參政等方面為例。 以上重點在反思文化接觸 與變遷的歷程與可能樣態。 J.歷史考 歷 J-Ⅳ-1 從主題 H 或 I 參考之探究課題或活動如 1-2 察(三) 挑 選 適 當 課 下: 題深入探究, 1.姓氏是怎麼來的?是父 或規劃與執 系或母系? 行 歷 史 踏 查 2.明清時期東西方文化交 或展演。 流的探討。 3.東亞國家因應變局方式 的比較。

104


主題 項目 條目 K.現代國 a.現代國 歷 Ka-Ⅳ-1 中 華 民 國 的 家的興 家的追 建立與早期 起 求 發展。 歷 Ka-Ⅳ-2 舊 傳 統 與 新 思潮間的激 盪。 b.現代國 歷 Kb-Ⅳ-1 現 代 國 家 的 家的挑 建制與外交 戰 發展。 歷 Kb-Ⅳ-2 日 本 帝 國 的 對外擴張與 衝擊。

L.當代東 a.共產政 歷 La-Ⅳ-1 亞的局 權在中 勢 國 歷 La-Ⅳ-2 b.不同陣 歷 Lb-Ⅳ-1 營的互 動 歷 Lb-Ⅳ-2

中華人民共 和國的建立。 改革開放後 的政經發展。 冷戰時期東 亞國家間的 競合。 東南亞地區 國際組織的 發展與影響。

105

說明 建議節數 中華民國的建立及其面對 6 的挑戰與當代政治密切相 關,這一主題建議擇要討 論: 1.廿世紀初,從帝國崩解到 民國建立的歷程,毋須述 及「軍閥」派系或割據的 情形。重點在思考中華民 國建立的意義,以及為何 會有「軍閥」割據的背景。 2.五四新文化運動時期,各 種新思潮的傳入,以及對 中國傳統社會(包括兒童 與女性)的影響。重點在 考察新舊思潮間的衝突 與調適。 3.中華民國建立後,其建立 現代國家制度的歷程,著 重北京政府的體制以及 國民政府時期從訓政到 憲政的歷程,以及外交發 展。 4.日本軍國主義的形成,二 戰期間日本對中國、東南 亞與大洋洲的侵略,以及 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東亞 地區人民飽受戰爭之苦 的歷程。 廿世紀以後,東亞歷史的重 7 要發展之一是中國共產黨 的成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 的建立,及東亞國家間更為 密切的互動。這一主題建議 擇要討論: 1.中共建黨、國共內戰對中 國政局的影響、中共建國 後在冷戰局勢中的重要 動態,及文化大革命對中 國及國際社會的影響。 2.中共改革開放後對中國、 東亞其他國家的影響,及 中國社會政治運動(如天 安門事件)對中國及國際 社會的影響。 3.討論此一時期東亞地區


主題

M.歷史考 察(四)

項目

條目

歷 M-Ⅳ-1

N.古代文 a.多元並 歷 Na-Ⅳ-1 化的遺 立的古 產 代文化 歷 Na-Ⅳ-2

從主題 K 或 L 挑選適當課 題深入探究, 或規劃與執 行歷史踏查 或展演。 非洲與西亞 的早期文化。 希臘、羅馬的 政治及文化。

b.普世宗 歷 Nb-Ⅳ-1 教的起 源與發 歷 Nb-Ⅳ-2 展 歷 Nb-Ⅳ-3

佛教的起源 與發展。 基督教的起 源與發展。 伊斯蘭教的 起源與發展。

O.近代世 a.近代歐 歷 Oa-Ⅳ-1 界的變 洲的興 歷 Oa-Ⅳ-2 革 起 歷 Oa-Ⅳ-3

文藝復興。 宗教改革。 科學革命與 啟蒙運動。

106

說明 建議節數 戰爭或對抗所形成的背 景與影響,毋須詳敘韓 戰、越戰,以及冷戰時期 戰爭或兩大陣營對抗等 細節。 4.東南亞地區國際組織角 色的轉換和對臺灣的影 響,毋須詳敘國際組織的 法源或組成的經過。 參考之探究課題或活動如 1-2 下: 1.戰爭陰影下不同性別、族 群人民的處境。 2.當代東亞的國際關係及 臺灣的處境。 以非洲與西亞地區為起點, 6 擇要討論幾個重要的古代 文化遺產,不必詳敘細節。 1.非洲可以埃及文化為主; 西亞早期可以蘇美、巴比 倫及波斯為主。 2.希臘、羅馬的政治演變與 文化特色。 這一項目建議擇要討論: 1.佛教的起源與傳播。 2.基督教的起源及歐洲中 古的基督教特色。 3.伊斯蘭教的起源及政權 擴張。 以上不必詳敘細節,重點在 討論普世宗教所形塑的文 化樣貌及世界版圖。 近代世界的重大發展之一, 7 是歐洲的興起。這一項目建 議擇要討論: 1.文藝復興的起源及其革 命性的影響,可以人文主 義及藝術發展為例。 2.宗教改革的原因及其影 響,可兼論其後歐洲主要 政治勢力的變動。 3.科學革命與啟蒙運動的 時代背景與影響。


主題

P.歷史考 察(五)

項目 條目 b.多元世 歷 Ob-Ⅳ-1 歐 洲 的 海 外 界的互 擴張與傳教。 動 歷 Ob-Ⅳ-2 美 洲 和 澳 洲 的政治與文 化。 歷 Ob-Ⅳ-3 近 代 南 亞 與 東南亞。

歷 P-Ⅳ-1

Q.現代世 a.現代國 歷 Qa-Ⅳ-1 界的發 家的建 展 立 歷 Qa-Ⅳ-2 歷 Qa-Ⅳ-3

b.帝國主 歷 Qb-Ⅳ-1 義的興 起與影 歷 Qb-Ⅳ-2 響 歷 Qb-Ⅳ-3

從主題 N 或 O 挑選適當課 題深入探究, 或規劃與執 行歷史踏查 或展演。 美國獨立與 法國大革命。 工業革命與 社會變遷。 民族主義與 國家建立。

歐洲帝國的 擴張。 亞、非、美三 洲的發展及 回應。 第一次世界 大戰。

107

說明 建議節數 近代世界的形塑,可從歐洲 的海外擴張來開啟討論。這 一項目建議擇要討論: 1.哥倫布與歐洲的海外擴 張,耶穌會及其向東亞傳 教。 2.歐洲人抵達前後的美洲 與澳洲,及美洲、澳洲原 住民族對歐洲海外擴張 的回應,並可兼及歐洲殖 民的影響。 3.以蒙兀兒帝國的統治、英 國東印度公司及荷蘭東 印度公司的殖民為主,並 可兼及其與臺灣、中國的 關係。 參考之探究課題或活動如 1-2 下: 1.雅典民主、羅馬共和與現 代民主的關係。 2.普世宗教的探訪,並留意 宗教中的性別課題。 3.文藝復興的藝術探究。 歐美的政治組織和物質生 12 活在十八世紀中葉後經歷 重大變化。這一項目建議在 上述脈絡下擇要討論: 1.美、法的政治發展特色。 2.英國工業革命對人民物 質、經濟及社會生活的影 響。 3.民族主義與十九世紀拉 丁美洲、德國和義大利的 建國。毋須詳述建國過 程,只須強調民族主義的 影響。 十九世紀的工業革命之後, 現代歷史的大勢是歐洲在 亞、非、美三洲的擴張。這 一項目建議擇要討論: 1.歐洲帝國擴張的基本背 景。 2.亞、非、美三洲的在地發 展與世界互動的脈絡,以 及西方帝國擴張的影響,


主題

項目

條目

c.戰爭與 歷 Qc-Ⅳ-1 現代社 會 歷 Qc-Ⅳ-2 歷 Qc-Ⅳ-3

R.歷史考 察(六)

歷 R-Ⅳ-1

戰間期的世 界局勢。 第二次世界 大戰。 從兩極到多 元的戰後世 界。

從主題 Q 挑 選適當課題 深入探究,或 規劃與執行 歷史踏查或 展演。

說明 建議節數 並可與十九世紀東亞與 西方的衝突對照。 3.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基本 背景和歷程。 廿世紀前半,世界局勢受兩 次世界大戰影響;後半,則 由美、蘇兩極的關係,經冷 戰、區域衝突而趨向多元。 這一項目建議擇要討論: 1.兩次大戰期間蘇聯共產 政權的建立,以及義大 利、德國的極權發展。 2.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基本 背景與重大影響。 3.冷戰時代美、蘇兩極勢力 與第三世界的發展。 參考之探究課題或活動如 1-3 下: 1.現代文化的探究。 2.從臺灣看世界或從世界 看臺灣。 3.全球化到多元互動的意 義。 4.戰爭與現代社會的歷史 記憶,並留意不同性別、 族群的歷史記憶。

2.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 主題 A. 如 何 認 識 過 去?

項目

條目 歷 A-Ⅴ-1 誰的歷史? 誰留下的史 料?誰寫的 歷史?

B. 多 元 族 a. 原 住 歷 Ba-Ⅴ-1 群社會 民族 的形成 歷 Ba-Ⅴ-2

我群界定、原 住民與原住 民族的分類。 當代原住民 族的處境與 權利伸張。

108

說明 我們是誰?從何而來?走 向哪裡?是哪些人書寫的 歷史定義了我們?這一主 題建議從提問開始思考歷 史。 探討這個項目,可留意以下 問題: 1. 原 住 民 個 人 、 各 部 落 (社)、各群、各族如何 界定自己與他人?以及 不同時期他者如何稱呼 與分類原住民、原住民 族。 2.在探討當代原住民族的 處境前,應對國中所學不 同政權的原住民政策及

建議節數 2

8


主題

項目

條目

b. 移 民 歷 Bb-Ⅴ-1 社 會 的 形 成 歷 Bb-Ⅴ-2

早期移民的 歷史背景及 其影響。 戰後來臺的 各方移民。

C. 經 濟 與 a. 經 濟 歷 Ca-Ⅴ-1 文化的 活動 多樣性 歷 Ca-Ⅴ-2

臺灣歷史上 的商貿活動。 臺灣歷史上 的土地問題。

b. 山 海 歷 Cb-Ⅴ-1 文化

原住民族的 語言、傳統信 仰與祭儀。 多元的信仰 與祭祀活動。 從傳統到現 代的文學與 藝術。

歷 Cb-Ⅴ-2 歷 Cb-Ⅴ-3

D. 現 代 國 a. 臺 、 歷 Da-Ⅴ-1 家的形 澎 、 塑 金、馬 歷 Da-Ⅴ-2 如 何 成 為 歷 Da-Ⅴ-3 一 體?

從地方到中 央。 國際局勢與 臺灣地位。 教育、語言與 基礎建設。

109

說明 建議節數 其對原住民族的影響有 簡單的回顧與討論。 3.原住民族(包含平埔族 群)權利、社會文化復振 的歷程與發展。 探討這個項目,可留意以下 問題: 1.早期移民著重清帝國時 期閩粵兩省赴臺移民者, 探討其移臺選擇、渡海過 程、抵臺生活適應等。 2.條目所謂「各方移民」, 除中國大陸各省及地區 移民之外,亦包括由滇 緬、大陳列島等地來臺 者,以及 1980 年代以後 的婚姻移民與國際移工。 探討這個項目,可留意以下 10 問題:海島臺灣的經濟特質 有兩個核心:一是對外,有 賴以謀利的商貿活動;一是 對內,有農業、山林等產業, 及其所關涉的土地問題(包 括原住民族土地課題)。 探討這個項目,可留意以下 問題: 1.「多元的信仰」包含佛教、 道教、民間宗教、基督宗 教、伊斯蘭教,及原、漢 的信仰改宗及其與自身 傳統文化的可能衝突。 2.「從傳統到現代的文學與 藝術」包含原、漢的文學 與藝術。 臺、澎、金、馬形成一體的 12 歷程有外在國際情勢發展 的影響,亦有內部體制變 革、政策引導的歷史脈絡, 探討這個項目,可留意以下 問題: 1.十七世紀以降的歷史變 遷,可以由地方建制至中 央憲政、從威權到民主的 發展,探討臺澎金馬名詞 連結出現的時序過程。


主題

項目

條目

b. 追 求 歷 Db-Ⅴ-1 自 治 與 民 主 的 軌跡 歷 Db-Ⅴ-2

歷 Db-Ⅴ-3

日治時期的 人權情況與 政治、社會運 動。 戰後的民主 化追求與人 權運動。 戰後的社會 運動。

E. 歷 史 考 察(一)

歷 E-Ⅴ-1

從主題 B、C 或 D 挑選適 當課題深入 探究,或規劃 與執行歷史 踏查或展演。

F. 中 國 與 東亞

歷 F-Ⅴ-1

可以在什麼 樣的脈絡中 討 論 中 國 史?

G. 國 家 與 a. 國 家 歷 Ga-Ⅴ-1 社會 的 統 治 歷 Ga-Ⅴ-2

傳統政治權 威的類型。 戶籍、土地或 賦役與國家 統治的關係。 110

說明 建議節數 2 國際處境:包括因戰爭而 締結的條約、相關的宣 言、決議文及公報等。 3 探討現代國家基礎條件 的發展,可包括國民教 育、兩次「國語」運動、 交通設施、時間與度量衡 制度等。 探討這個項目,可留意以下 問題: 1.日治時期的人權情況,以 及臺灣人民向殖民者要 求政治參與權利,並透過 社會運動爭取農民和勞 工權益的歷程。 2.戰後臺灣人民對於政治 民主化的追求與人權運 動,包括二二八事件與白 色恐怖時期對人權的侵 害,以及相關轉型正義的 追求與推動。 3.戰後的社會運動包括消 費者運動、族群平權運 動、居住權運動、性別平 等運動,或環保運動等。 參考之探究課題或活動如 4 下: 1.臺灣「歷史現場」的探索 與展演。 2.臺灣歷史人物的探索與 展演,並留意不同性別的 歷史人物。 3.跨國婚姻、國際移工與當 代臺灣社會,並可留意其 中的性別相關課題。 「中國」的意義曾經歷哪些 2 歷史變遷?中國的歷史是 孤立發展的嗎?我們可能 如何認識和探究中國的歷 史? 這個主題探討的重點在不 10 同類型的傳統政權如何論 述其統治正當性、國家採取 哪些措施協助統治、維繫權 力,並從人民的主體觀點反


主題

項目 條目 b. 社 會 歷 Gb-Ⅴ-1 民 間 社 會 組 的 組 織的型態。 織 歷 Gb-Ⅴ-2 社 會 組 織 與 國家的互動。

H. 人 群 的 a. 近 代 歷 Ha-Ⅴ-1 移動與 以 前 交流 的 人 群 移 動 與 交流 歷 Ha-Ⅴ-2

從漢、晉到 宋、元時期東 亞人群移動 的特色與影 響。 明、清時期東 亞人群移動 的特色與影 響。

b. 近 代 歷 Hb-Ⅴ-1 以 後

十九世紀以 後東亞的人 群移動。 111

說明 建議節數 省傳統政治結構下人民的 可能境遇。可留意以下問 題: 1.探討和比較東亞地區傳 統政治權威的類型,可以 漢帝國如何藉由祖宗家 法、儒術,或律令建構其 政治權威為例,比較不同 時期、區域的差異。 2.可以戶籍的編製、檢覈, 土地的丈量登錄或賦役 的徵集、管理措施為例, 討論傳統國家如何統治 人民的技術,不必繁言縷 述制度的沿革或細節。 3.可以選擇不同社會組織 形成或瓦解的歷史為例, 探討傳統國家與社會的 互動。 這個項目探討的重點在引 10 導思考近代以前人群移動 現象背後的動力與影響。可 留意以下問題: 1.漢、晉與宋、元之間,東 亞人群移動的因素可能 包括戰爭、災疫、商貿或 宗教(如道教、佛教)等 因素。 2.明、清時期東亞人群移動 的因素可能包括國家政 策所主導的國內人群移 動或自發地向海外遷徙 的人群移動。可就明代中 晚期後的向東南亞的移 民與清代向臺灣、關東與 內蒙地區的移民,擇例討 論並進行相互比較分析。 3.不同時期因人群的移動 所帶來的文化交流與相 互影響,可包括政經重心 的轉移、文化與宗教的傳 佈等。 這個項目探討的重點在引 導思考近現代東亞人群移 動的事例、類型、背後的動


主題

項目 條目 的 移 歷 Hb-Ⅴ-2 十 九 世 紀 以 民 後東亞人群 移動的變遷 及其影響。

112

說明 建議節數 力,及其造成的影響。可擇 要討論以下問題: 1.東亞人群的移動 (1)十九世紀以後,朝鮮 半島上的人群,由於 自然災害、政經狀況 不穩,以及日本的入 侵而往中國移動。 (2)十九世紀中葉以後, 日本由於國際局勢與 國內政經環境的改變 出現往北海道的移民 拓殖及以美洲為主的 移民潮。甲午戰爭後, 也開展了對臺灣、中 國東北與朝鮮的計畫 性移民。 (3)十九世紀中葉以後, 大量人群自中國流 出,包括輸往美、歐 與東南亞的華工以及 前往日、韓,主要以 商業經營為目的之人 群。 (4)十九世紀中葉以後, 因宗教衝突所出現的 人群移動,包括中國 雲南、甘寧青地區及 新疆相繼發生穆斯林 與清政府的衝突,最 後導致大量教徒移往 東南亞、中亞、俄國 等地。 2.東亞人群移動的影響 (1)文化的交流:人群移 動將原鄉文化帶至異 地,並在地化的過程, 另一方面也扮演著文 化回輸的角色。 (2)認同的變遷:人群的 移動也觸發當地社會 的排外風潮,而移民 也逐漸產生文化與國 族認同的改變。


主題 項目 條目 I. 現 代 化 a. 傳 統 歷 Ia-Ⅴ-1 西 方 文 化 傳 的歷程 與 現 入東亞的影 代 的 響。 交會 歷 Ia-Ⅴ-2 東 亞 國 家 對 西方帝國主 義的回應。 歷 Ia-Ⅴ-3 民 間 社 會 與 現代化的激 盪。

b. 戰 爭 歷 Ib-Ⅴ-1 與 和 平 歷 Ib-Ⅴ-2

歷 Ib-Ⅴ-3

東亞地區人 民在二十世 紀重大戰爭 中的經歷。 共產主義在 東亞的發展 歷程及對局 勢的影響。 區域合作與 經貿統合的 追求。

113

說明 建議節數 這個項目探討的重點在近 10 代東亞國家追求現代化的 過程中,傳統與現代交會的 歷程,及其所面對的重大挑 戰。可留意以下問題: 1.明末清初與晚清西方宗 教文化傳入中國歷程的 異同,及其對東亞國家的 政治制度、經濟發展與社 會文化有何影響? 2.中國、日本或越南等國政 府面對西方帝國主義入 侵時的回應,可從中國的 自強運動、變法運動、立 憲運動、辛亥革命,日本 的明治維新,與越南的革 命運動等擇例討論並進 行相互比較分析。 3.西方文化東來後民間社 會的反應,可探討知識分 子的論述、家族倫理與女 性地位的變遷或洋貨對 生活的影響等。 這個項目探討的重點在東 亞國家追求現代化的歷程 中,為何經常試圖透過戰爭 達成政治的大一統?戰爭 是促成或阻礙了國家的現 代化?建議可留意以下問 題: 1.由人民的角度出發,擇例 討論中國、日本、臺灣、 東亞其他國家人民在二 十世紀重大戰爭的經歷, 進而反思人類如何避免 戰爭,追求和平。 2.擇例討論東亞地區共產 主義國家的成立、發展與 其對國內政局、周邊國家 及其他區域的影響。 3.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東 亞地區國家在區域統合 與經貿統合等相關組織 的變遷,例如:東南亞公 約組織、東南亞國協與亞


主題

項目

條目

J. 歷 史 考 察(二)

歷 J-Ⅴ-1

從主題 G、H 或 I 挑選適 當課題深入 探究,或規劃 與執行歷史 踏查或展演。

K. 臺 灣 與 世界

歷 K-Ⅴ-1

L. 歐 洲 文 a. 古 代 化與現 文 化 代世界 與 基 督 教 傳統 b.個人、 自由、 理性

歷 La-Ⅴ-1 歷 La-Ⅴ-2

可以在什麼 樣的脈絡中 討 論 世 界 史? 神話與哲學。 中古基督教 世界。 文藝復興。

歷 La-Ⅴ-3 歷 Lb-Ⅴ-1 歷 Lb-Ⅴ-2 歷 Lb-Ⅴ-3

M. 文 化 的 a. 伊 斯 歷 Ma-Ⅴ-1 交會與 蘭 與 多元世 世界 界的發 歷 Ma-Ⅴ-2 展

從宗教改革 到啟蒙運動。 資本主義與 社會主義。 民主傳統及 其現代挑戰。

伊斯蘭文化 的發展與擴 張。 伊斯蘭世界 與西方的互 動。 114

說明 建議節數 太經濟合作會議等為例, 說明東亞地區從競爭走 向合作的歷程,進而思考 區域統合與國際和平的 重要性。 參考之探究課題或活動如 4 下: 1.傳統國家和社會存在哪 些衝突?如何處理? 2.近代有哪些族群衝突? 如何處理? 3.和平如何可能? 認識世界的歷史可以從哪 2 些脈絡出發?為什麼除了 認識自己的歷史,還要認識 世界的歷史? 這一主題探究的重點是歐 10 洲文化的遺產,及其在現代 世界的意義。可留意以下問 題: 1.神話與哲學、基督教傳統 與文藝復興的遺產,在形 塑歐洲現代性上所扮演 的角色。 2.對個人、自由與理性等價 值的尊重,是民主政治、 公民權利發展的重要基 礎。探討它們的崛起與宗 教改革、啟蒙運動的關 係,及這些價值在資本主 義、社會主義中的反映。 3.民主傳統自十八世紀發 展以來,曾經歷演變,也 遭遇挑戰,可擇要討論女 性參政權和族群平等權 的發展、法西斯政權的崛 起,或網際網路對民主實 踐的影響。 這一主題探究的重點是伊 10 斯蘭與「西方」在現今多元 的世界中所扮演的角色。可 留意以下問題: 1.伊斯蘭教從源起到發展 成一個普世宗教,它和歐


主題

N. 世 界 變 遷與現 代性

O. 歷 史 考 察(三)

項目 條目 說明 建議節數 b. 西 方 歷 Mb-Ⅴ-1 歐 洲 與 亞 洲 洲基督教之間的互動,及 與 世 的交流。 其與亞洲大部分地區的 界 歷 Mb-Ⅴ-2 歐洲與非、美 關係。 兩洲的交流。 2.十八世紀以降「西方」概 歷 Mb-Ⅴ-3 反 殖 民 運 動 念興起的歷史意義,但非 的發展。 以西方價值為中心理解 歐洲與世界的多面向互 動。 3.透過奴隸制度與三角貿 易,以及西方國家與原住 民互動衝突兩大議題,探 討亞、非、美三洲的互動 交流,從而思考西方霸權 殖民過程中文明與暴力 的兩面性,以及現代反殖 民運動的發展。 a. 冷 戰 歷 Na-Ⅴ-1 冷 戰 期 間 的 這一主題探究的重點是第 10 期 間 政治局勢。 二次世界大戰後現代世界 的 世 歷 Na-Ⅴ-2 社 會 運 動 與 的發展,及其後續影響。可 界 局 反戰。 留意以下問題: 勢 1.冷戰期間以美、蘇為代表 的兩極勢力對政治和社 b. 冷 戰 歷 Nb-Ⅴ-1 現 代 性 與 現 會的影響。 後 的 代文化。 世 界 歷 Nb-Ⅴ-2 「 西 方 」 與 2.社會運動與反戰氛圍在 後冷戰時期世界局勢多 局勢 「反西方」。 元發展上所扮演的角色。 歷 Nb-Ⅴ-3 全 球 化 與 多 3.對現代性的認識與對現 元文化。 代文化的思考。 4.對西方霸權與「反西方」 浪潮的省思。 5.全球化與多元文化發展 的趨勢。 歷 O-Ⅴ-1 從主題 L、M 參考之探究課題或活動如 4 或 N 挑選適 下: 當 課 題 深 入 1.科技、環境與未來的世 探究,或規劃 界。 與 執 行 歷 史 2.西方為何興起? 踏查或展演。 3.權力與體制如何影響我 們?可留意其中涉及的 性別面向。

115


(二)地理 1.國民中學 主題 項目 條目 A. 基 本 概 a.世界中 地 Aa-Ⅳ-1 全 球 經 緯 度 念與臺 的臺灣 座標系統。 灣 地 Aa-Ⅳ-2 全 球 海 陸 分 布。 地 Aa-Ⅳ-3 臺 灣 地 理 位 置的特性及 其影響。 地 Aa-Ⅳ-4 問題探究:臺 灣和世界各 地的關聯性。 b.臺灣的 地 Ab-Ⅳ-1 地 形 與 海 岸 地形與 的分類。 海域 地 Ab-Ⅳ-2 臺 灣 主 要 地 形的分布與 特色。 地 Ab-Ⅳ-3 臺 灣 的 領 海 與經濟海域。 地 Ab-Ⅳ-4 問題探究:土 地利用或地 形災害與環 境倫理。 c.臺灣的 地 Ac-Ⅳ-1 天氣與氣候。 氣候與 地 Ac-Ⅳ-2 臺 灣 的 氣 候 水文 特色。 地 Ac-Ⅳ-3 臺 灣 的 水 資 源分布。 地 Ac-Ⅳ-4 問題探究:颱 風與生活。 田野觀察 配合 Aa、Ab、Ac 的學習內 容,觀察學校附近自然環 境的特色。教師可指導田 野觀察準備工作,如調查 紀錄方式,並可與其他學 科教師配合《總綱》揭櫫之 議題協同設計。 d.臺灣的 地 Ad-Ⅳ-1 臺 灣 的 人 口 人口與 成長與分布。 文化 地 Ad-Ⅳ-2 臺 灣 的 人 口 組成。 地 Ad-Ⅳ-3 多 元 族 群 的 文化特色。 地 Ad-Ⅳ-4 問題探究:臺 116

說明

建議節數 4-5

問題探究:土地利用或地 形災害與環境倫理,可引 介原住民族傳統領域的概 念。

4-5

4-5

依實際教 學自行配 置

討論臺灣人口議題時,可 關注重男輕女傳統觀念和 人口成長、性別比例的關 係。

4-5


主題

項目

e.臺灣的 產業發 展

f.臺灣的 區域發 展

田野觀察

B. 區 域 特 a. 中 國 色 (一)

b. 中 國 (二)

條目 灣人口問題 與對策。 地 Ae-Ⅳ-1 臺 灣 農 業 經 營的特色。 地 Ae-Ⅳ-2 臺 灣 工 業 發 展的特色。 地 Ae-Ⅳ-3 臺 灣 的 國 際 貿易與全球 關連。 地 Ae-Ⅳ-4 問題探究:產 業活動的挑 戰與調適。 地 Af-Ⅳ-1 聚 落 體 系 與 交通網絡。 地 Af-Ⅳ-2 都 市 發 展 與 都市化。 地 Af-Ⅳ-3 臺 灣 的 區 域 發展及其空 間差異。 地 Af-Ⅳ-4 問題探究:原 住民族文化、 生活空間與 生態保育政 策。 配合 Ad、Ae、Af 的學習內 容,觀察學校附近的人文 景觀,並使用「心智圖」或 語言、文字、圖像、影音等 符號形式呈現其觀察結 果。教師可與其他學科教 師配合《總綱》揭櫫之議題 協同設計。 地 Ba-Ⅳ-1 自 然 環 境 的 地區差異。 地 Ba-Ⅳ-2 傳 統 維 生 方 式與人口分 布。 地 Ba-Ⅳ-3 人口成長、人 口遷移與文 化擴散。 地 Bb-Ⅳ-1 產 業 活 動 的 轉型。 地 Bb-Ⅳ-2 經 濟 發 展 的 地區差異。 地 Bb-Ⅳ-3 經 濟 發 展 與 117

說明

建議節數

討論各種產業的發展過程 時,可同時關注女性勞工、 同工不同酬等相關課題。

4-5

問題探究:原住民族文化、 生活空間與生態保育政策 可引介原住民族傳統領域 的概念。

4-5

人文景觀可從 Ad、Ae、Af 選擇主題,並適時融入性 別空間相關課題。

依實際教 學自行配 置

1.可說明臺灣漢文化與中 國原鄉人口成長、人口 遷移、文化擴散的關聯 性。 2.可探討中國實施計畫生 育政策對性別結構轉變 的影響,以及未來可能 面臨的問題。

4-5

4-5


主題

項目

c.大洋洲 與兩極 地區

田野觀察

d.季風亞 洲(一) 東北亞

e.季風亞 洲(二) 東南亞 和南亞

f.西亞與 北非

條目 全球關連。 地 Bb-Ⅳ-4 問題探究:經 濟發展與環 境衝擊。 地 Bc-Ⅳ-1 自 然 環 境 與 資源。 地 Bc-Ⅳ-2 全 球 氣 候 變 遷的衝擊。 地 Bc-Ⅳ-3 區 域 發 展 與 戰略競合。 地 Bc-Ⅳ-4 問題探究:大 洋洲與臺灣 原住民族文 化的連結。 配合 Ba、Bb、Bc 的學習內 容,觀察學校附近與原住 民族或漢人有關的文化地 景或文化資產,教師可與 其他學科教師配合《總綱》 揭櫫之議題協同設計。 地 Bd-Ⅳ-1 自 然 環 境 背 景。 地 Bd-Ⅳ-2 產 業 與 文 化 發展的特色。 地 Bd-Ⅳ-3 東 北 亞 經 濟 發展的成就 與挑戰。 地 Bd-Ⅳ-4 問題探究:臺 灣與東北亞 的文化交流。 地 Be-Ⅳ-1 自 然 環 境 背 景。 地 Be-Ⅳ-2 多 元 文 化 的 發展。 地 Be-Ⅳ-3 經 濟 發 展 與 區域結盟。 地 Be-Ⅳ-4 問題探究:東 南亞和南亞 新興市場與 臺灣產業發 展的關聯。 地 Bf-Ⅳ-1 自 然 環 境 與 資源。 地 Bf-Ⅳ-2 伊 斯 蘭 文 化 的發展與特 118

說明

建議節數

4-5

依實際教 學自行配 置

4-5

4-5

4-5


主題

項目

田野觀察

g.漠南非 洲

h.歐洲與 俄羅斯

i.美洲

條目 色。 地 Bf-Ⅳ-3 國 際 衝 突 的 焦點。 地 Bf-Ⅳ-4 問題探究:伊 斯蘭文化與 西方文化的 互動。 配合 Bd、Be、Bf 的學習內 容,觀察學校附近具有異 國色彩的商店分布,並使 用主題地圖或語言、文字、 圖像、影音等符號形式呈 現其觀察結果,教師可與 其他學科教師配合《總綱》 揭櫫之議題協同設計。 地 Bg-Ⅳ-1 自 然 環 境 與 資源。 地 Bg-Ⅳ-2 漠 南 非 洲 的 文化特色與 影響。 地 Bg-Ⅳ-3 現 代 經 濟 的 發展與挑戰。 地 Bg-Ⅳ-4 問題探究:漠 南非洲的公 平貿易議題。 地 Bh-Ⅳ-1 自 然 環 境 背 景。 地 Bh-Ⅳ-2 產 業 活 動 的 發展與文化 特色。 地 Bh-Ⅳ-3 現 代 經 濟 的 發展與區域 結盟。 地 Bh-Ⅳ-4 問題探究:歐 洲發展綠能 的原因與條 件。 地 Bi-Ⅳ-1 自 然 環 境 背 景。 地 Bi-Ⅳ-2 移 民 與 產 業 活動的發展。 地 Bi-Ⅳ-3 經 濟 發 展 的 區域差異。 地 Bi-Ⅳ-4 問題探究:南 美洲熱帶雨 119

說明

建議節數

依實際教 學自行配 置

漠南非洲的公平貿易課 題,可關注產銷過程中利 潤分配及產地勞動的性 別、童工等問題。

4-5

4-5

4-5


主題

項目

田野觀察

C. 地 理 議 a.臺灣的 題 地名文 化

b.臺灣的 農業與 食品安 全

田野訪查

條目 林的開發與 保育。 配合 Bg、Bh、Bi 的學習內 容,觀察並統計日常生活 用品的生產製造國來源, 及說明隱含的意義,教師 可與其他學科教師配合 《總綱》揭櫫之議題協同 設計。 地 Ca-Ⅳ-1 「臺灣」地名 的由來與指 涉範圍的演 變。 地 Ca-Ⅳ-2 鄉鎮市區(或 縣市)地名的 由來與變遷。 地 Ca-Ⅳ-3 聚 落 地 名 的 命名與環境、 族群文化的 關係。 地 Ca-Ⅳ-4 問題探究:地 名和生產活 動、產物命名 等商品行銷 的關係。 地 Cb-Ⅳ-1 農 業 生 產 與 地理環境。 地 Cb-Ⅳ-2 食 物 運 銷 與 國際貿易。 地 Cb-Ⅳ-3 飲 食 文 化 與 食品加工、基 因改造食物。 地 Cb-Ⅳ-4 問題探究:從 地理觀點探 究食安問題 的原因與解 決策略。 1.教師可與其他學科教師 配合《總綱》揭櫫之議題 協同設計,訪查學校附 近地名蘊含的意義。 2.教師可與其他學科教師 配合《總綱》揭櫫之議題 協同設計,訪查並統計 學校附近賣場的農產品 120

說明

建議節數

依實際教 學自行配 置

4-5

4-5

依實際教 學自行配 置


主題

項目

條目 生產國家來源及其蘊含 的意義。 (以上二活動可擇一執 行)

說明

建議節數

說明

建議節數 3-4

2.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 主題 項目 條目 A. 地 理 技 a. 研 究 地 Aa-Ⅴ-1 地 理 學 的 傳 能 觀 點 統與觀點。 與 研 地 Aa-Ⅴ-2 研 究 問 題 的 究 方 發想。 法 地 Aa-Ⅴ-3 資 料 的 來 源 與蒐集。 地 Aa-Ⅴ-4 資料整理、分 析與展示。 地 Aa-Ⅴ-5 問題探究:解 決問題的策 略與步驟。 b. 地 理 地 Ab-Ⅴ-1 地 理 資 訊 的 資訊 組成與特性。 地 Ab-Ⅴ-2 地 理 資 訊 系 統的功能。 地 Ab-Ⅴ-3 問題探究:地 理資訊的生 活應用。 c.地圖 地 Ac-Ⅴ-1 地 圖 本 質 與 要素。 地 Ac-Ⅴ-2 地 圖 種 類 及 其用途。 地 Ac-Ⅴ-3 問題探究:地 圖判讀與使 用。 B. 地 理 系 a. 氣 候 地 Ba-Ⅴ-1 氣候要素。 統 系統 地 Ba-Ⅴ-2 大 氣 環 流 與 洋流。 地 Ba-Ⅴ-3 氣候類型。 地 Ba-Ⅴ-4 氣 候 與 自 然 景觀帶。 地 Ba-Ⅴ-5 問題探究:氣 候、水資源與 人類生活。 b. 地 形 地 Bb-Ⅴ-1 地形營力。 系統 地 Bb-Ⅴ-2 各 類 地 形 系 統。 地 Bb-Ⅴ-3 地形辨識。 121

4-5

若介紹地圖投影時,應著 重於介紹地圖投影的變形 及合宜應用的案例。

5-6

8-9

地形可考量尺度的差異進 行地形演育的系統說明。

6-7


主題

項目

田野實察

B. 地 理 系 c. 人 口 統 與 環 境 負 載力

d.聚落、 流 通 路 線 與 區 域 e. 都 市 與 城 鄉 關 係

f. 產 業 活動

g. 世 界 體系

條目 說明 地 Bb-Ⅴ-4 問題探究:地 形與人類生 活。 教師可與其他學科教師配 合《總綱》揭櫫之議題,協 同設計探究主題及實施方 法。 地 Bc-Ⅴ-1 人 口 成 長 與 人口轉型。 地 Bc-Ⅴ-2 人 口 移 動 與 人口分布。 地 Bc-Ⅴ-3 問題探究:人 口動態與環 境負載力。 地 Bd-Ⅴ-1 聚落系統。 地 Bd-Ⅴ-2 運輸與交通。 地 Bd-Ⅴ-3 中地體系。 地 Bd-Ⅴ-4 問題探究:中 地概念與生 活。 地 Be-Ⅴ-1 都 市 成 長 與 都市化。 地 Be-Ⅴ-2 地 價 與 土 地 利用。 地 Be-Ⅴ-3 都 市 內 部 空 間結構。 地 Be-Ⅴ-4 問題探究:都 市機能與城 鄉關係。 地 Bf-Ⅴ-1 產 業 系 統 與 類別。 地 Bf-Ⅴ-2 產 業 分 布 與 區位選擇。 地 Bf-Ⅴ-3 資 訊 革 命 與 知識經濟。 地 Bf-Ⅴ-4 問題探究:產 業發展與變 遷。 地 Bg-Ⅴ-1 區 域 互 賴 與 區域發展的反思可與地理 不平等交換。 視 野 的 學 習 內 容 適 度 結 地 Bg-Ⅴ-2 擴散與反吸。 合。 地 Bg-Ⅴ-3 核心-半邊陲 -邊陲體系。 地 Bg-Ⅴ-4 問題探究:區 域發展的反 122

建議節數

依實際教 學自行配 置 2-3

4-5

3-4

7-8

3-4


主題

項目

C. 地 理 視 a. 臺 灣 野 與 世 界

b. 東 文 圈 形 與 展

亞 化 的 成 發

田野實察

C. 地 理 視 c. 東 西 野 文 化 的 接 觸 與 區 域 發 展 ( 以 東 南 亞 或 南 亞 為 例)

條目 說明 思。 地 Ca-Ⅴ-1 臺 灣 自 然 環 境的特殊性。 地 Ca-Ⅴ-2 臺 灣 的 原 住 民族與南島 語族。 地 Ca-Ⅴ-3 臺 灣 的 移 民 社會與多元 文化。 地 Ca-Ⅴ-4 問題探究:臺 灣經濟發展 與世界的關 聯。 地 Cb-Ⅴ-1 東 亞 文 化 圈 形成的環境 背景。 地 Cb-Ⅴ-2 經 濟 崛 起 與 轉型的歷程。 地 Cb-Ⅴ-3 人 口 與 環 境 問題。 地 Cb-Ⅴ-4 問題探究:國 家間的競爭 與合作。 教師可與其他學科教師配 合《總綱》揭櫫之議題,協 同設計探究主題及實施方 法。 地 Cc-Ⅴ-1 東 西 文 化 接 1. 可 以 東 南 亞 或 南 亞 為 觸的環境背 例,闡述東西文化接觸 景。 的環境背景,以及東西 地 Cc-Ⅴ-2 多 元 的 文 化 文化接觸對當地文化景 景觀。 觀、經濟發展之影響。 地 Cc-Ⅴ-3 經 濟 發 展 與 2.討論東南亞或南亞的文 轉型。 化景觀時,可關注當地 地 Cc-Ⅴ-4 問題探究 1: 的性別課題。 東南亞國協 的發展與挑 戰。 問題探究 2: 南亞新興經 濟體的發展 與挑戰。 (以上兩個 問題探究可 擇一執行) 123

建議節數 3-4

4-5

依實際教 學自行配 置 5-6


主題

項目 條目 d. 從 孤 地 Cd-Ⅴ-1 自 然 環 境 背 立 到 景與位置的 樞 紐 特殊性。 ( 以 地 Cd-Ⅴ-2 原住民族、移 澳 、 民與移民社 紐 為 會的發展。 例) 地 Cd-Ⅴ-3 產 業 發 展 與 地緣樞紐。 地 Cd-Ⅴ-4 問題探究:原 生物種與環 境永續。 e. 伊 斯 地 Ce-Ⅴ-1 自 然 環 境 的 蘭 世 特殊性。 界 的 地 Ce-Ⅴ-2 文化異同。 形 成 地 Ce-Ⅴ-3 資源爭奪。 與 發 地 Ce-Ⅴ-4 問題探究:區 展 域紛爭與發 展機會。 f. 歐 洲 地 Cf-Ⅴ-1 自 然 環 境 與 文 明 文明發展的 的 發 關係。 展 與 地 Cf-Ⅴ-2 工 業 革 命 與 擴散 海外發展。 地 Cf-Ⅴ-3 區域競爭、合 作與歐盟。 地 Cf-Ⅴ-4 問題探究:西 方文化圈的 形成與特色。 g. 超 級 地 Cg-Ⅴ-1 美 國 的 環 境 強 國 背景。 的 興 地 Cg-Ⅴ-2 多 元 族 群 共 起 與 同塑造的文 挑戰 化特色。 地 Cg-Ⅴ-3 產 業 發 展 與 都市文明。 地 Cg-Ⅴ-4 問題探究:美 國發展的前 景與挑戰。 h. 南 方 地 Ch-Ⅴ-1 南 方 區 域 的 區 域 意涵。 的 發 地 Ch-Ⅴ-2 自 然 環 境 背 展 與 景。 挑 戰 地 Ch-Ⅴ-3 列 強 入 侵 與 ( 個 殖民。 案 , 地 Ch-Ⅴ-4 殖 民 地 式 經 124

說明 討論紐西蘭時,可兼顧毛 利民族與歐洲移民之互動 (如衝突、和解及合作關 係)。

建議節數 3-4

3-4

本項目可著重於歐洲文明 的興起、擴散,與西方文化 圈形成的地理背景。

4-5

4-5

3-4


主題

田野實察

項目 條目 以 中 濟。 南 美 地 Ch-Ⅴ-5 問題探究:現 洲 、 代發展的優 漠 南 勢與挑戰。 非 洲 為 例 , 二 選 一) i. 全 球 地 Ci-Ⅴ-1 發 展 條 件 的 化 空間差異。 地 Ci-Ⅴ-2 交 通 革 新 與 全球化。 地 Ci-Ⅴ-3 經 濟 地 理 空 間重組。 地 Ci-Ⅴ-4 世界都市。 地 Ci-Ⅴ-5 問題探究:全 球化的貢獻 與挑戰。 教師可與其他學科教師配 合《總綱》揭櫫之議題,協 同設計探究主題及實施方 法。

(三)公民與社會 主題 項目 階段 條目 A. 公 民 a. 公 民 國 民 中 公 Aa-Ⅳ-1 什 麼 是 公 身 分 身分 學 民? 認 同 及 社 群

公 Aa-Ⅳ-2

普 通 型 公 Aa-Ⅴ-1 高中

現代公民 必須具備 哪些基本 的德性? 為什麼? 公民身分 如 何 演 變?為什 麼從特定 群體,漸 次擴張至 普遍性身 125

說明

建議節數

3-4

依實際 教 學自行 配 置

說明 建議節數 探討公民、國民與其 2 他身分(例如:移民、 難民等)的差別;著 重公民在憲法上的 法定資格與參與公 共事務的權利及主 動性。 擇要探討公民德性 對於實現憲政民主 的重要,包括尊重與 肯認不同價值、願意 參與公共事務等。 從權利主體與權利 2 內涵的擴展,擇要分 析公民身分的演變, 包括女性和少數群 體獲得平等公民權 的演變歷程。


主題

項目

階段

條目 分? 公 Aa-Ⅴ-2 我 國 的 公 民權利如 何發展與 落實?

【延伸探究】為什麼我 國憲法、原住民族基本 法賦予原住民族具有民 族的地位和自治的權 利?對於原住民族的公 民身分有什麼意義? b.權力、 國 民 中 公 Ab-Ⅳ-1 民 主 國 家 權 利 學 中權力與 與 責 權利的差 任 別 及 關 聯。

公 Ab-Ⅳ-2

普 通 型 公 Ab-Ⅴ-1 高中

公 Ab-Ⅴ-2

學生們在 校園中享 有哪些權 利?如何 在校園生 活中實踐 公 民 德 性? 為什麼人 是權利主 體,且享 有平等的 權 利 能 力?為什 麼在自然 人之外, 還有法人 的概念? 為什麼部 落、原住 民 各 民 族、原住 民族都有 126

說明

建議節數

舉實例討論我國從 威權體制到民主政 治的歷程中,各項公 民權利(公民自由 權、政治權、社會權、 文化權等)的落實經 驗,包括普遍性權利 和差異性權利。

說明權力是支配的 力量,權利則是免於 人們受到權力濫用 的傷害,確保生存尊 嚴,並能促進公共利 益;消極權利與積極 權利的說明並重。 說明學生在校園中 的權利受憲法及相 關法律(包括兒童權 利公約及其施行法 等)之保障,並舉例 探討實踐公民德性 對校園生活的重要 性。 著重介紹權利主體 的基本概念,並以志 願結社、地方或民族 自治團體為例,說明 現代法治國家中法 人的概念。

著重探討原住民族 集體權利能力,包括 原住民族基本法第 21 條所提及的部落 諮商同意權或其他

2

2


主題

項目

階段

條目 權 利 能 力? 公 Ab-Ⅴ-3 民 主 國 家 中,人民 或政府如 何才會被 賦予法律 上的義務 或 責 任 (包括學 生參與校 園民主及 學生自治 的 責 任)? 公 Ab-Ⅴ-4 國 家 的 權 力行使, 為什麼必 須權責相 符? 【延伸探究】高級中等 教育法對學生在學校的 權利與義務有何規範? 對於高中學生的影響為 何?高中學生在學校還 有其他權利與責任嗎? c. 國 家 普 通 型 公 Ac-Ⅴ-1 國 家 主 權 與 認 高中 和人民的 同 日常生活 有什麼關 係? 公 Ac-Ⅴ-2

公 Ac-Ⅴ-3

為什麼公 民身分是 現代國家 認同的基 礎? 為什麼多 元身分認 同 的 建 構、肯認 與保障, 和國家政 策關係密 切? 127

說明 權利能力。

建議節數

以我國的實例說明 (包括高級中等教 育法第 53 條的規 定),著重探討正當 程序的重要性。

分析國家權力對人 民的生活影響至鉅, 權力必須有可課責 性,方能使國家審慎 運用權力。

擇例探討國家主權 廣泛表現在日常生 活中,可包括發行貨 幣、證明身分或頒布 法律等,如何影響人 民的日常生活。 著重公民身分的保 障是現代民主國家 運作的基礎,探討公 民的國家認同並非 指效忠統治者。 以種族、族群、區域、 文化、性別、性傾向 或身心障礙等面向 舉例探討。

2


主題

B. 社 會 生 活 的 組 織 及 制度

項目 階段 條目 d. 人 性 國 民 中 公 Ad-Ⅳ-1 為 什 麼 保 尊 嚴 學 障人權與 與 普 維護人性 世 人 尊 嚴 有 權 關? 公 Ad-Ⅳ-2 為 什 麼 人 權應超越 國籍、種 族、族群、 區域、文 化、性別、 性傾向與 身心障礙 等界限, 受到普遍 性 的 保 障? 普 通 型 公 Ad-Ⅴ-1 國 際 人 權 高中 公約與相 關國際組 織(包括 聯合國與 非政府組 織等)如 何促成普 世人權的 實現? 公 Ad-Ⅴ-2 我 國 如 何 將國際人 權公約的 相關主張 融入法律 制度中? a.個人、 國 民 中 公 Ba-Ⅳ-1 為 什 麼 家 家 庭 學 庭是基本 與 部 及重要的 落 社 會 組 織? 公 Ba-Ⅳ-2 在 原 住 民 族 社 會 中,部落 的意義與 重要性是 什麼?為 什麼? 128

說明

建議節數 2

從「世界人權宣言」 擇要探討人權普世 化是促進自由、正義 與世界和平不可或 缺的基礎。

2

擇例探討我國立法 院批准或通過的相 關人權公約或公約 施行法,使國際公約 的人權保障,具有國 內法律之效力。 探討家庭的初級社 會化意義及與其他 社會制度的關係。

探討部落是原住民 族體現文化、認同、 政治、生產分配的在 地連結點,且為原住 民族自治的基礎。

6


主題

項目

階段

條目 公 Ba-Ⅳ-3 家 人 間 的 親屬關係 在法律上 是如何形 成的?親 子之間為 何互有權 利 與 義 務? 公 Ba-Ⅳ-4

公 Ba-Ⅳ-5

b.團體、 國 民 中 公 Bb-Ⅳ-1 志 願 學 結 社 與 公 共 生 活 公 Bb-Ⅳ-2

普 通 型 公 Bb-Ⅴ-1 高中

為什麼會 產生多樣 化的家庭 型態?家 庭職能如 何隨著社 會變遷而 改變? 公權力如 何介入以 協助建立 平權的家 庭和發揮 家 庭 職 能? 除了家庭 之外,個 人還會參 與哪些團 體?為什 麼? 民主社會 中的志願 結社具有 哪 些 特 徵?對公 共生活有 什 麼 影 響? 為什麼人 民的志願 結社受到 相關法律 的規範? 129

說明 建議節數 以婚姻、出生及收養 等方式來說明配偶、 血親及姻親的親屬 關係,並以法律的相 關規定(包括大法官 釋字 748 號解釋), 探討婚姻成立的要 件,及配偶間或親子 間相互的權利與義 務。 探討家庭型態與職 能的多樣性,避免過 度強調單一理想家 庭型態。

擇例探討家庭職能 的發揮,有賴公權力 提供資源與排除壓 迫,可包括育嬰照護 等責任的承擔以及 家庭暴力的防治等 面向。 說明公民有權成立 或加入各種自主性 的人民團體,來保障 或實踐自己的權利; 擇例以國中生可能 參加的團體(包括社 區組織)加以探討。 著重探討志願結社 的特徵及對公共生 活的影響,而非志願 結社的類型。

著重分析立法規範 的理由,並討論是否 可能侵害憲法所保 障之人民結社權。

2

1


主題

項目

階段

條目 會產生什 麼影響? c.規範、 國 民 中 公 Bc-Ⅳ-1 為 什 麼 會 秩 序 學 有社會規 與 控 範?法律 制 與其他社 會規範有 什 麼 不 同? 公 Bc-Ⅳ-2 日 常 生 活 規範與文 化有什麼 關係?

公 Bc-Ⅳ-3

普 通 型 公 Bc-Ⅴ-1 高中

公 Bc-Ⅴ-2

說明

探討影響日常生活 規範的文化因素,可 包括習俗、信仰、儀 式、語言、審美、倫 理價值或性別關係 等。 社 會 規 範 擇要探討社會規範 如 何 隨 著 如何反映社會結構 時 間 與 空 與文化的演變。 間 而 變 動?臺灣 社會之族 群、性別、 性傾向與 身心障礙 相關規範 如 何 變 動? 社 會 規 範 著重探討社會規範 如 何 維 護 並非僅透過強制力 社 會 秩 序 來維護,並擇例討論 與 形 成 社 規範(種族、族群、 會 控 制 ? 性別、性傾向或身心 在 什 麼 情 障礙等相關規範)持 形 下 , 規 續受到質疑時,也有 範 會 受 到 改變的可能。 質疑而改 變? 社 會 規 範 擇例探討社會規範 對 個 人 追 可能對特定群體(可 求 自 我 實 包括種族、族群、性 現 以 及 社 別、性傾向或身心障 群 的 資 源 礙等)較為不利,進 分 配 , 會 而影響群體成員個 產 生 哪 些 人的人生目標設定 影響? 與自我實現之可能。

130

建議節數

3

1


主題

項目

階段

d. 國 家 國 民 與 政 學 府

普 通 高中

e. 政 府 國 民 的 組 學 成

普 通 高中

條目 說明 建議節數 【延伸探究】就我國而 言,既有性別文化規範 如何影響個人追求自我 實現?性別文化規範和 性騷擾、性暴力或性別 霸凌的關係為何? 中 公 Bd-Ⅳ-1 國 家 與 政 說明國家是由人民 1 府 的 區 組成,政府可以運用 別。 國家權力;著重探討 民主國家的政府須 得到人民的定期授 權。 【延伸探究】對國中學 生而言,政府有哪些政 策可以讓人民感到幸 福? 型 公 Bd-Ⅴ-1 我 國 國 家 說明我國憲法對國 1 主 權 在 憲 家主權的宣示,並探 法 上 如 何 討我國主權及領土 界 定 ? 有 疆域的界定所面臨 何爭議? 之爭議。 中 公 Be-Ⅳ-1 民 主 國 家 著重探討民主國家 6 的 政 府 體 採行權力分立之目 制 為 什 麼 的,消極在於避免政 須 符 合 權 府濫權,積極則在保 力 分 立 的 障人民的權利。 原則? 公 Be-Ⅳ-2 為 什 麼 政 探討有限政府是憲 府 的 職 權 政精義之所在,且政 與 行 使 要 府主要職權常在憲 規 範 在 憲 法中規範,以維持其 法中? 明確性與穩定性。 公 Be-Ⅳ-3 我 國 中 央 著重說明各級政府 政 府 如 何 組成的原則,而非介 組 成 ? 我 紹組織架構的細節。 國的地方 政府如何 組成? 型 公 Be-Ⅴ-1 民 主 國 家 著重探討內閣制與 6 有 哪 些 常 總統制的區別,並比 見 的 政 府 較與我國體制的差 體 制 ? 與 異。 我國的政 府體制有 什 麼 差 131


主題

項目

f. 法 律 的 位 階、制 定 與 適用

階段

條目 異? 公 Be-Ⅴ-2 民 主 國 家 中央與地 方政府的 權力分享 原則有哪 些?我國 中央與地 方政府之 間如何劃 分權限? 【延伸探究】我國原住 民族追求自治的訴求有 哪些?與目前的地方自 治有哪些基本差異?為 什麼? 國 民 中 公 Bf-Ⅳ-1 法 治 與 人 學 治 的 差 異。 公 Bf-Ⅳ-2 憲 法 、 法 律、命令 三者為什 麼有位階 的關係? 【延伸探究】原住民族 基本法或其他基本法, 其法律位階之效力為 何?和一般的法律有何 不同? 普 通 型 公 Bf-Ⅴ-1 法 律 如 何 高中 制定、修 改 與 廢 止? 公 Bf-Ⅴ-2

g. 憲 法 國 民 中 公 Bg-Ⅳ-1 與 人 學

說明

建議節數

擇要討論聯邦制與 單一制的區別,並依 據我國憲法及地方 制度法,探討我國中 央與地方政府間的 事權分配原則。

基於統治者和法律 的關係,探討人治和 法治的區別。 探討憲法、法律與命 令的不同效力,並比 較三者的位階關係。

1

著重在以實例探討 民主國與法治國的 理念下,法律的制 定、修改與廢止的正 當程序。 法 律 如 何 擇要探究法律解釋 解 釋 與 適 原則,可包括法治國 用? 運作的原則、誠實信 用原則或禁止權利 濫用原則等,並擇例 說明解釋之目的在 於使法律適用更為 明確與妥適。 為什麼憲 法被稱為 「人民權

2

132

1


主題

項目 權 保 障

h.干涉、 給 付 行 政 與 救 濟

階段

條目 說明 建議節數 利的保障 書」? 普 通 型 公 Bg-Ⅴ-1 憲 法 與 基 1.擇例說明凡是維 3 高中 本權利的 護人性尊嚴或人 保障,有 格自主發展所不 什 麼 關 可或缺之重要利 聯?基本 益,皆應明列於 權利的限 憲法成為基本權 制,有何 利。國家除應避 範圍?國 免侵犯基本權 家如何促 利,更應積極促 進基本權 進其實現。 利 的 實 2.探討國家為調和 現? 公共利益時,可 透過法律的正當 程序,適當限制 基本人權,但仍 不得侵犯人性尊 嚴。 公 Bg-Ⅴ-2 憲 法 如 何 著重探討政府權力 規 範 國 家 行使須受憲法規範, 公 權 力 之 且公權力之行使,必 行 使 以 保 須遵守法律保留、明 障人權? 確性、平等及正當程 序等原則,必要時須 受司法審查其合憲 性、合法性與合理 性。 【延伸探究】國家必須 經由立法授權才能限制 人民的基本權利,什麼 樣的限制是侵犯人性尊 嚴而不得為之? 國 民 中 公 Bh-Ⅳ-1 為 什 麼 行 探討行政法的意義 3 學 政 法 與 我 及政府應依法行政 們 日 常 生 的理由,並以實例說 活 息 息 相 明人民在行政法中 關 ? 為 什 的權利與義務。 麼政府應 依 法 行 政? 公 Bh-Ⅳ-2 人 民 生 活 著重以我國實例說 中 有 哪 些 明。 常見的行 政管制? 133


主題

項目

階段

條目 當人民的 權益受到 侵害時, 可以尋求 行政救濟 的意義為 何? 普 通 型 公 Bh-Ⅴ-1 人 民 日 常 高中 生活如何 受到行政 法 的 影 響?行政 法有哪些 重要的原 理原則? 公 Bh-Ⅴ-2 行 政 行 為 要達成實 質正義, 為什麼必 須先有公 平合理的 程序?行 政程序有 哪些的基 本原則? 公 Bh-Ⅴ-3 人 民 的 權 益因行政 公權力違 法或不當 而 受 損 時,人民 如何尋求 行 政 救 濟? i. 犯 罪 國 民 中 公 Bi-Ⅳ-1 國 家 為 什 與 刑 學 麼要制定 罰 刑法?為 什麼行為 的處罰, 必須以行 為時的法 律有明文 規定者為 限? 134

說明

建議節數

擇例探討行政法的 重要原理原則及其 維護公益、保障人權 與實現正義的功能。

4

以實例說明人民提 起訴願或行政訴訟, 以行使權利救濟,並 介紹我國行政法院 訴訟審級制度,進而 探討審級制度保障 人權、維護人民權益 及實踐司法正義的 目的。 探討刑法制定的目 的,以及罪刑法定主 義的意義與重要性。

4


主題

項目

階段

條目 公 Bi-Ⅳ-2 國 家 制 定 刑罰的目 的 是 什 麼?我國 刑罰的制 裁方式有 哪些? 公 Bi-Ⅳ-3 在 犯 罪 的 追訴及處 罰 過 程 中,警察、 檢察官及 法官有哪 些功能與 權限? 普 通 型 公 Bi-Ⅴ-1 國 家 為 什 高中 麼要以刑 罰的方式 處 罰 人 民?犯罪 的一般成 立要件有 哪些? 公 Bi-Ⅴ-2 為 什 麼 罪 刑法定主 義是刑法 的最高原 則?有哪 些重要內 涵? 公 Bi-Ⅴ-3 國 家 如 何 追訴、處 罰犯罪行 為?為什 麼被告未 經審判確 定 有 罪 前,應推 定其為無 罪?為什 麼被告與 被害人的 權利應受 到保障? 135

說明 探討刑罰可預防、處 罰及矯正犯罪的功 能,並擇要討論我國 刑罰的主要制裁方 式。

建議節數

說明刑事訴訟程序 主要有偵查與審判 二部分,並擇要探討 警察、檢察官和法官 在程序中的功能與 權限。

探討刑罰的性質與 倫理譴責意涵,並著 重討論犯罪成立所 須的嚴格要件。

探討國家要定義人 民犯罪,必須透過立 法權制定法律的理 由,並以實例討論罪 刑法定主義的重要 內涵。 從人權保障的觀點, 探討被告與被害人 在犯罪追訴與處罰 程序中,應有的權利 保障,並討論我國普 通法院訴訟審級制 度的意義。

5


主題

項目

階段

條目 公 Bi-Ⅴ-4 法 院 的 事 實認定與 自由心證 主義。

【延伸探究】 「刑法的最 後手段性」或「刑法的謙 抑思想」與現代社會對 公平正義的期待有何關 聯?為什麼? j. 民 事 國 民 中 公 Bj-Ⅳ-1 為 什 麼 一 權 利 學 般契約只 的 保 要雙方當 障 與 事人合意 限制 即 可 生 效,而有 些契約必 須完成登 記方能生 效?契約 不履行會 產生哪些 責任? 公 Bj-Ⅳ-2 為 什 麼 一 般人能自 由訂立契 約,而限 制行為能 力人訂立 契約原則 上必須得 法定代理 人同意? 公 Bj-Ⅳ-3 侵 權 行 為 的概念與 責任。 公 Bj-Ⅳ-4

智慧財產 權為什麼 需 要 保 障?日常 生活中, 如何合理 使用他人 的著作? 136

說明 以我國實例探究自 由心證主義的基本 意涵,包括論理法則 與經驗法則等重要 原則。

建議節數

擇例比較兩種類型 契約的不同及其理 由,並探討因為故意 或過失而不履行契 約時,他方可採取的 法律手段。

6

擇例探討法律限制 契約自由,有保護限 制行為能力人權益 或維護公益的用意。

擇例探討因故意或 過失侵害他人的身 體或物品者,所須負 擔的賠償責任。 討論智慧財產權的 基本意涵及保護智 慧財產權的目的,並 擇例探討學生如何 合理使用他人的著 作,以及侵害著作權 須負的法律責任。


主題

項目

階段

條目 侵害著作 權須負的 法律責任 有哪些? 公 Bj-Ⅳ-5 社 會 生 活 上人民如 何解決民 事紛爭? 這些解決 方法各有 哪些優缺 點? 普 通 型 公 Bj-Ⅴ-1 為 什 麼 消 高中 費者保護 契約、勞 動契約的 資方不能 享有完全 的締約自 由,必須 被多加限 制?如何 判斷其限 制的合理 性? 公 Bj-Ⅴ-2 所 有 權 的 物權特性 與保障。

公 Bj-Ⅴ-3

公 Bj-Ⅴ-4

說明

建議節數

從權力與資源不對 等的觀點,探討消費 者保護法、勞動基準 法中對資方締約自 由的限制,並判斷上 述限制的合理性。

5

著重以民法第 767 條探討所有權的意 義、保障及物權的特 性(包括直接支配 性、保護之絕對性、 排他性及優先性)。 配 偶 之 間 說明法定夫妻財產 的 財 產 應 制,並探討其合理 如 何 規 範 性。 方 屬 合 理? 現 行 民 法 擇要說明現行民法 繼 承 制 度 繼承制度的基本規 如 何 保 障 定,並以實例探討對 人 民 的 財 於被繼承人之債權 產權? 人及繼承人保障的 合理性。

137


主題

項目

k. 兒 童 及 少 年 的 法 律 保障

階段

條目 【延伸探究】保護私有 財產(例如智慧財產權 與所有權)與促進公共 利益如何調和? 國 民 中 公 Bk-Ⅳ-1 為 什 麼 少 學 年應具備 重要的兒 童及少年 保護的相 關法律知 識?我國 制定保護 兒童及少 年相關法 律的目的 是什麼? 有哪些相 關的重要 保 護 措 施? 【延伸探究】我國制定 保護兒童及少年的相關 法律,對兒童及少年來 說,是保護或是限制? 普 通 型 公 Bk-Ⅴ-1 為 什 麼 少 高中 年的刑事 司法程序 與成年人 不同?

l. 資 源 國 民 中 公 Bl-Ⅳ-1 有 限 學 與 分 配

個人與家 庭為什麼 需要做選 擇?如何 選擇?

公 Bl-Ⅳ-2

如何計算 某項選擇 的機會成 本? 如何使用 機會成本 的概念來

公 Bl-Ⅳ-3

138

說明

建議節數

探討我國為保護兒 童及少年而制定的 相關法律之理念與 精神,可包括兒童權 利公約及其施行法 (含一般性意見 書)、勞動基準法、 少年事件處理法、兒 童及少年福利與權 益保障法或兒童及 少年性剝削防制條 例等。

3

分析少年事件處理 法的立法意旨及兒 童權利公約第 10 號 一般性意見的精神, 並擇例探討國家對 於少年在刑事司法 上的保障及限制。 1.從日常生活出發, 探究經濟學中所 稱的資源。 2.從資源有限且有 多種用途的觀 點,說明選擇的 必要。 在面對某資源只有 兩項用途時,分別說 明選擇這兩項用途 的機會成本。

1

4


主題

項目

m.誘因

階段

條目 解釋選擇 行為? 公 Bl-Ⅳ-4 價 格 如 何 影響資源 分配? 公 Bl-Ⅳ-5 不 同 分 配 資源的方 法,各有 哪些優缺 點? 普 通 型 公 Bl-Ⅴ-1 廠 商 與 政 高中 府有什麼 資源?如 何決定資 源 的 用 途?

國 民 中 公 Bm-Ⅳ-1 學

家庭與學 校如何透 過誘因影 響學生的 行為?

公 Bm-Ⅳ-2

為什麼不 同人對同 一誘因的 反 應 不 同? 139

說明

建議節數

使用機會成本的概 念,探討價格變動如 何影響人的選擇。 舉例說明家庭與學 校裡資源分配的方 法,並比較不同分配 方法的利弊。 1.舉例探討當廠商 有三種以上的選 擇時,該如何做 決定。 2.若某廠商有能力 生產 A、B 兩產品, 但目前僅生產 A 產品,可分別討 論以下兩種狀況 對廠商生產決策 的影響: (1)A 產 品價格不變,但 B 產品的價格上 漲; (2)B 產品價 格不變,但 A 產 品的價格上漲。 3.舉例探討政府因 預算有限,在決 策時需考慮機會 成本。 1.從日常生活出發, 探究經濟學中所 稱的誘因,包含 正向誘因與負向 誘因。 2.舉例說明家庭與 學校所提供的金 錢誘因與非金錢 誘因。 探討同樣的誘因對 不同人可能產生不 同的影響。

4

1


主題

項目

階段 條目 普 通 型 公 Bm-Ⅴ-1 價 格 高 低 高中 對誘因的 影響。 公 Bm-Ⅴ-2 政 府 政 策 如何影響 誘因,進 而改變人 民行為? n. 交 易 國 民 中 公 Bn-Ⅳ-1 個 人 與 家 與 專 學 庭如何解 業 分 決食衣住 工 行 的 需 求? 公 Bn-Ⅳ-2 人 為 什 麼 從自給自 足轉向交 易? 公 Bn-Ⅳ-3 自 願 的 交 易為什麼 對雙方都 有利? 公 Bn-Ⅳ-4 臺 灣 開 放 外國商品 進口的利 弊。 普 通 型 公 Bn-Ⅴ-1 專 業 分 工 高中 的影響。

公 Bn-Ⅴ-2

o. 供 給 普 通 型 公 Bo-Ⅴ-1 與 需 高中 求

公 Bo-Ⅴ-2

決定一國 進出口某 項商品的 主 要 因 素。 消費者對 某單位產 品的願付 價格是如 何 決 定 的? 某產品的 市場需求 線是如何 決定的? 140

說明

建議節數 2

擇例探討政府採用 金錢或非金錢誘因 對人民行為的影響。

舉例說明日常生活 的食衣住行,有一些 是自行生產的,有一 些是交易而來。

3

從成本或品質擇例 探討。

從商品價格的角度 擇例探討。

從生產該產品的本 國廠商與本國消費 者的角度擇例探討。 國內交易與國際貿 易會導致專業分工, 擇例探討其對產能 等影響。 討論絕對利益與比 較利益的差異,並探 討交易雙方如何依 據其比較利益生產 並銷售(出口)產品。

3

4


主題

項目

階段

條目 說明 公 Bo-Ⅴ-3 需 求 的 變 動與需求 量的變動 有什麼不 同? 公 Bo-Ⅴ-4 廠 商 某 單 位產出之 願售價格 如 何 決 定? 公 Bo-Ⅴ-5 某 產 品 的 市場供給 線是如何 決定的? 公 Bo-Ⅴ-6 供 給 的 變 動與供給 量的變動 有什麼不 同? p. 貨 幣 國 民 中 公 Bp-Ⅳ-1 貨 幣 為 什 擇例探究人類曾使 的 功 學 麼 會 出 用過哪些物品作為 能 現? 貨幣,並分析其具備 的特性與功能。 公 Bp-Ⅳ-2 使 用 儲 值 卡和使用 貨幣的差 異。 公 Bp-Ⅳ-3 使 用 信 用 卡與儲值 卡 的 差 異。 公 Bp-Ⅳ-4 買 賣 外 幣 說明匯率是指 1 單 通 常 透 過 位外國貨幣可以交 銀 行 , 哪 換多少新臺幣,並擇 些 人 會 想 例討論。 要 買 外 幣?哪些 人會想要 賣外幣? q. 國 民 普 通 型 公 Bq-Ⅴ-1 國 民 所 得 以廠商為例,探討為 所得 高中 如 何 衡 何廠商生產活動所 量? 創造的產值越高,員 工與老闆合計的所 得也越高。 141

建議節數

2

3


主題

項目

階段

條目 說明 公 Bq-Ⅴ-2 國 內 生 產 說明計算臺灣的國 毛 額 如 何 內生產毛額時,須扣 衡量? 除生產過程中使用 的國外進口品之價 值。 公 Bq-Ⅴ-3 國 民 所 得 擇例說明平均每人 與 國 內 生 國民所得或平均每 產 毛 額 的 人國內生產毛額越 關係。 高的國家,平均而言 人民的生活水準也 越高。 C. 社 會 a. 民 主 國 民 中 公 Ca-Ⅳ-1 日 常 生 活 分析暴力所造成的 的 運 治理 學 和 公 共 事 傷害,並討論非暴力 作、治 務 中 的 爭 解決爭議符合民主 理 及 議 , 為 什 的開放與學習價值 參 與 麼 應 該 以 的理由。 實踐 非暴力的 方式來解 決? 公 Ca-Ⅳ-2 行 政 機 關 在政策制 定前,為 什麼應提 供人民參 與和表達 意見的機 會? 公 Ca-Ⅳ-3 中 學 生 如 何參與校 園公共事 務的決策 過程? 普 通 型 公 Ca-Ⅴ-1 民 主 治 理 說明國家與人民不 高中 的 核 心 概 只是統治的關係,也 念 是 什 有協力的可能,並以 麼 ? 我 國 實例探討人民對行 有 哪 些 民 政權的參與。 主治理的 實踐? 公 Ca-Ⅴ-2 民 主 治 理 探討民主課責除了 如 何 課 透過議會及輿論監 責? 督外,也包括行政過 程的透明性、回應性 及代表性。 142

建議節數

3

2


主題

項目

階段

條目 【延伸探究】我國民主 治理的實踐經驗中,存 在哪些挑戰及困境? b. 公 共 國 民 中 公 Cb-Ⅳ-1 民 主 社 會 意見 學 的公共意 見是如何 形成的? 有什麼特 性? 公 Cb-Ⅳ-2 媒 體 與 社 群網路在 公共意見 形成的過 程中,扮 演什麼角 色?閱聽 人如何覺 察 其 影 響? 普 通 型 公 Cb-Ⅴ-1 媒 體 與 社 高中 群網路的 所有權或 產 製 過 程,如何 影響公共 意見的形 成? 公 Cb-Ⅴ-2 公 共 意 見 形成過程 中,可能 存在哪些 媒體近用 與媒體再 現(可包 括族群、 性別、性 傾向或身 心障礙等 群體之再 現)的不 平等? 【延伸探究】在臺灣社 會的實例中,公共意見 如何影響公共政策的制 訂?如何發揮對政府監 143

說明

建議節數

探討民主社會如何 經過反覆的公開自 由辯論而形成公共 意見,且形成之後仍 具有變動性。

2

探討媒體組織的所 有權及其守門過程 可能存在資訊過濾、 再現或壟斷等問題, 並以我國的實例討 論其與公共意見形 成的關聯。

2

1.探討媒體近用權 和媒體監督的重 要性。 2.擇例探討公共意 見形成過程中, 可能出現的媒體 近用與媒體再現 之不平等現象。


主題

項目

階段

條目 督與制衡的作用? c. 政 治 國 民 中 公 Cc-Ⅳ-1 民 主 社 會 參與 學 中的政治 參與為什 麼 很 重 要? 公 Cc-Ⅳ-2 民 主 社 會 中為什麼 常用投票 來做為重 要的參與 形式? 公 Cc-Ⅳ-3 公 平 投 票 有哪些基 本原則? 【延伸探究】中學生有 哪些政治參與的管道? 可能會面臨哪些限制? 普 通 型 公 Cc-Ⅴ-1 我 國 公 民 高中 如何透過 選舉參與 中央及地 方政治? 公 Cc-Ⅴ-2 除 了 選 舉 之外,我 國還有哪 些重要的 政治參與 形式及管 道? 【延伸探究】社會處境 不利的群體面臨什麼樣 政治參與機會與資源上 的不平等? d. 勞 動 國 民 中 公 Cd-Ⅳ-1 為 什 麼 勞 參與 學 動參與是 重要的?

公 Cd-Ⅳ-2

家務勞動 的分擔如 何影響成 員的個人 發展與社 會參與? 144

說明

建議節數 2

著重探討不同層級 公職人員選舉制度 的特性,而非著重公 職人員選舉項目和 年齡等相關規定。 著重在分析不同的 參與形式及管道對 民主政治的重要性。

可以從族群、性別、 性傾向或身心障礙 等不同面向進行探 究。 探討家務勞動與市 場勞動對個人與社 會的重要性,強調勞 動並非僅為賺取薪 資。

3

2


主題

項目

階段

條目 其中可能 蘊含哪些 性別不平 等 的 現 象? 公 Cd-Ⅳ-3 為 什 麼 需 要立法保 障公平的 市場勞動 參與?

說明

從雇主相對擁有較 多權力與資源的角 度,探討立法保障受 僱者的工作權、勞動 條件、職場安全衛生 及就業安全等勞動 權益的理由。 普 通 型 公 Cd-Ⅴ-1 為 什 麼 勞 探討家務勞動與市 高中 動 參 與 可 場勞動的差異、互補 以 促 成 社 及貢獻。 會發展與 經 濟 永 續? 公 Cd-Ⅴ-2 「 個 別 勞 1.擇要討論個別勞 動權益」 動權益保障和集 和「集體 體勞動三權的內 勞 動 三 涵。 權 」 的 內 2.透過個別與集體 涵為何? 勞動法制的相關 為什麼政 規定,探討國家 府需透過 為什麼要保障勞 個別與集 動權益。 體 勞 動 法 3.舉例說明參與工 制相關規 會的必要性。以 定來保障 案例說明受僱者 平等的市 自主成立或參與 場勞動參 工會,處理勞資 與? 糾紛的重要性, 如理解勞動申訴 機制、建立勞資 協商機制、夥伴 關係並促成社會 對話。 【延伸探究】自主的勞 可以勞動關係中的 動 關 係 為 什 麼 是 重 要 重大人權危害問題 的?如何發展自主的勞 為例(不限本國或國 動關係? 際移工)進行探究。 e. 市 場 普 通 型 公 Ce-Ⅴ-1 市 場 價 格 以市場均衡的概念 機 能 高中 如 何 決 擇例探討市場價格 與 價 定? 如何決定。 145

建議節數

2

6


主題

項目 格 管 制

階段

條目 公 Ce-Ⅴ-2 市 場 機 能 如何影響 資 源 分 配? 公 Ce-Ⅴ-3 為 什 麼 經 由市場機 能可以達 到經濟效 率? 公 Ce-Ⅴ-4 為 什 麼 政 府的價格 管制會降 低經濟效 率?

f. 市 場 國 民 中 公 Cf-Ⅳ-1 競爭 學

公 Cf-Ⅳ-2

公 Cf-Ⅳ-3

普 通 型 公 Cf-Ⅴ-1 高中

公 Cf-Ⅴ-2

g. 外 部 普 通 型 公 Cg-Ⅴ-1 成本 高中

廠商間的 競爭對消 費者有何 影響? 廠商可能 的競爭方 式 有 哪 些? 為什麼新 廠商越容 易加入某 一市場, 則該市場 的競爭程 度越高? 單一廠商 漲價與所 有廠商聯 合漲價之 效果有何 不同? 為什麼政 府需要關 心廠商的 聯 合 漲 價? 外部成本 如何影響 我們的日 常生活? 146

說明 討論市場機能的意 涵並擇例分析價格 的變動具有改變資 源分配的功能。 討論市場機能的意 涵,擇例說明並分析 經濟效率。

建議節數

討論價格管制的意 涵,並擇例分析外在 條件變動對商品價 格的影響及其原因, 並進而討論政府價 格管制的效果。 2

擇例探討家庭與學 校附近,商家常見的 競爭方式,包括價格 與非價格競爭。

探討在競爭市場裡, 若某廠商漲價而其 他廠商不漲與所有 廠商聯合漲價的結 果有何不同。

2

從公平交易法對聯 合行為的規範與管 制加以探討。

舉例說明何謂外部 成本。

2


主題

項目

階段

條目 公 Cg-Ⅴ-2 政 府 如 何 解決外部 成本的問 題?

D. 民 主 a. 公 平 國 民 中 公 Da-Ⅳ-1 社 會 正義 學 的 理 想 及 現實

公 Da-Ⅳ-2

公 Da-Ⅳ-3

普 通 型 公 Da-Ⅴ-1 高中

公 Da-Ⅴ-2

日常生活 中所說的 「公不公 平」有哪 些例子? 考量的原 理或原則 有哪些? 日常生活 中,個人 或群體可 能面臨哪 些不公平 處境? 日常生活 中,僅依 賴個人或 團體行善 可以促成 社會公平 正義的實 現嗎? 個人權利 跟公平正 義(包括 程序、匡 正等)有 什 麼 關 聯?每個 人都受到 「無差別 對待」對 於追求社 會公平正 義有什麼 重要性? 群體權利 跟公平正 義有什麼 關聯?在 147

說明 建議節數 擇例探討政府可透 過直接管制、課稅、 界定財產權的方式 解決外部成本的問 題。 從利益、負擔、貢獻 2 與需求等不同角度, 探討日常生活中,人 們如何判斷是否公 平。

探討結構性或非結 構性因素所造成的 個人或群體(族群、 性別、性傾向或身心 障礙等)之排除、剝 削、暴力與無助感。 擇例分析善行並不 完全等同公平正義 的實現。

2

探討無差別對待可 能惡化社會不平等, 因此須對特定群體 採取積極平權措施,


主題

項目

階段

條目 什麼情形 下,特定 群體受到 「差別對 待」會成 為追求社 會公平正 義的積極 原則? 公 Da-Ⅴ-3 為 什 麼 社 會的不同 群體,對 於「公平 正義」的 理解與追 求會有衝 突? 【延伸探究】民主社會 如何解決「公平正義」有 關的爭議? b. 社 會 國 民 中 公 Db-Ⅳ-1 個 人 的 基 安全 學 本生活受 到保障, 和人性尊 嚴及選擇 自由有什 麼關聯? 公 Db-Ⅳ-2 為 什 麼 國 家有責任 促成個人 基本生活 的保障? 普 通 型 公 Db-Ⅴ-1 國 家 為 促 高中 進社會安 全,為什 麼需要社 會救助、 社會福利 和社會保 險等多種 制度的規 劃? 公 Db-Ⅴ-2 我 國 社 會 安全制度 有哪些常 148

說明 建議節數 可包括種族、族群、 性別、性傾向或身心 障礙等之討論。

擇例探討種族、族 群、性別、性傾向或 身心障礙等群體的 文化,及其在社會中 的位置,如何影響其 對公平正義的不同 觀點。 可從原住民族土地 正義、環境正義、性 別平權等面向探究。 2

著重分析相關制度 的必要性,而非描述 制度的規劃細節。

3


主題

項目

階段

條目 見的難題 與 辯 論 (包括公 平、責任 與效率之 間如何權 衡)? 【延伸探究】全民健保 如何能確保國民享有合 理的醫療資源,但又能 避免資源濫用? c. 多 元 國 民 中 公 Dc-Ⅳ-1 日 常 生 活 文化 學 中,有哪 些文化差 異 的 例 子?

公 Dc-Ⅳ-2

不同語言 與文化之 間在哪些 情況下會 產生位階 和不平等 的現象? 為什麼? 公 Dc-Ⅳ-3 面 對 文 化 差異時, 為什麼要 互相尊重 與包容? 普 通 型 公 Dc-Ⅴ-1 不 同 文 化 高中 之間為何 會有摩擦 或衝突? 公 Dc-Ⅴ-2 我 國 目 前 有什麼具 體政策, 促進不同 文化之間 的平等? 【延伸探究】實現文化 平等與普世人權有什麼 關聯?二者之間可能存 在的一致性與緊張關係 149

說明

建議節數

擇例探討種族、族 群、移民、性別、性 傾向、身心障礙或信 仰等群體之生活經 驗和生命歷程的差 異,並須避免刻板類 型化。 以臺灣不同語言和 不同群體的文化擇 例探討,包括族群、 移民、性別、性傾向、 身心障礙或信仰等。

2

擇例探討文化多樣 性的益處,以及缺乏 尊重的負面影響。

擇例探討我族中心、 權力位階、歧視偏 見、壓迫等現象及其 原因。 從我國促進族群文 化平等的相關法律 與政策擇例說明。

1


主題

項目

階段

條目 是什麼?為什麼? d. 全 球 國 民 中 公 Dd-Ⅳ-1 可 以 用 哪 關連 學 些現象或 議題來理 解「全球 化 過 程」? 公 Dd-Ⅳ-2 全 球 化 帶 來哪些影 響?人們 有哪些回 應 和 評 價? 公 Dd-Ⅳ-3 臺 海 兩 岸 關係對我 國的國際 參與有什 麼影響? 普 通 型 公 Dd-Ⅴ-1 全 球 化 會 高中 對國家治 理帶來哪 些挑戰? 我國面臨 的議題有 哪些? 公 Dd-Ⅴ-2 我 國 在 全 球競爭與 合作關係 中的地位 與處境為 何?臺海 兩岸關係 如何影響 我國的國 際地位與 處境? 公 Dd-Ⅴ-3 全 球 永 續 發展的理 念 有 哪 些?全球 化及永續 發展之間 有什麼緊 張關係? 個人與國 150

說明

建議節數 2

擇例討論不同區域 或群體受全球化之 影響有差異,避免片 面推崇全球化。

以貼近國中學生生 活經驗之具體實例, 探討「一中原則」對 我國國際參與之影 響。 從經濟、社會及環境 三個面向,探討全球 化對國家治理的挑 戰。

國際組織常以「國 家」為會員身分的單 位,擇例探討「一中 原則」對我國國際參 與的限制,並比較我 國在不同國際組織 中的參與程度及使 用名稱。

2


主題

項目

階段

條目 家如何面 對這些挑 戰? 【延伸探究】國際非政 府組織(包括國際原住 民族組織或環境組織) 在全球永續發展議題有 哪些作為或行動?面臨 哪些困境? e. 科 技 國 民 中 公 De-Ⅳ-1 科 技 發 展 發展 學 如何改變 我們的日 常生活? 公 De-Ⅳ-2 科 技 發 展 對中學生 參與公共 事務有什 麼影響? 【延伸探究】日常生活 中,國中學生如何因應 科技帶來的風險? 普 通 型 公 De-Ⅴ-1 科 技 發 展 高中 如何提升 公共生活 的參與? 又會造成 什麼樣的 參與不平 等? 公 De-Ⅴ-2 科 技 發 展 會衍生哪 些倫理或 法 律 問 題? 【延伸探究】為什麼追 求科技發展時要重視 「科技風險治理」? f. 貿 易 普 通 型 公 Df-Ⅴ-1 為 什 麼 會 自 由 高中 產生貿易 化 自由化? 公 Df-Ⅴ-2

貿易的管 制與開放 對哪些人 有利?對 151

說明

建議節數

1

探討數位落差及資 訊近用與族群、階 級、區域、性別或身 心障礙不平等之關 聯。

2

可著重探討基因或 生物科技所衍生的 倫理、法律與社會議 題。

從交易成本下降及 貿易管制的放寬與 解除探討貿易自由 化。 著重探討貿易自由 化後,對本國消費者 與廠商可能產生的 影響。

2


主題

項目

階段

條目 哪些人不 利? 公 Df-Ⅴ-3 世 界 貿 易 組織在國 際間所扮 演的角色 有哪些?

說明

建議節數

三、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加深加廣選修課程 (一)歷史 主題 P. 原 住 民、移 民 與 殖民

1.族群、性別與國家的歷史(3 學分) 項目 條目 a. 原 住 歷 Pa-Ⅴ-1 原住民族的傳 民族 統社會、傳統 領域與知識體 系。 歷 Pa-Ⅴ-2 原住民與外來 者的互動。 歷 Pa-Ⅴ-3 殖民統治下的 原住民、原住 民族。 歷 Pa-Ⅴ-4 原住民族的權 利復振運動與 現代國家的角 色。

b. 移 民 歷 Pb-Ⅴ-1 與 殖 民 歷 Pb-Ⅴ-2

歷 Pb-Ⅴ-3 歷 Pb-Ⅴ-4

人群移動的背 景與型態。 移民社會的形 成與認同問 題。 殖民與反殖民 運動。 殖民的影響與 對殖民經驗的 省思。

152

說明 建議節數 世界各地的原住民族都有 15 其傳統社會、傳統領域與知 識體系,但受到外來者的衝 擊,面臨生活空間的流失與 社會地位的弱化。隨著各地 原住民族主體意識的崛起, 而產生原住民族權利與社 會文化復振運動,包括美、 加、紐、澳地區的原住民族 歷史發展與社會處境。從上 述國家或地區擇一事例討 論當地原住民族的傳統文 化,外來者曾帶來哪些衝 擊,當代原住民族權利復振 運動發展歷程中有哪些重 要課題,國家有哪些具體措 施復振原住民族權利,並據 此思考臺灣自身的問題。 戰爭、殖民統治或其他因 素,都可能造成人群移動。 探究這一項目,可從以下著 手: 1.選擇一個地區或事例,探 討當時人群移動的背景 與影響,可包括離散與認 同的課題。 2.選擇一個地區或事例,探 討殖民統治的背景與歷 程、殖民者和被殖民者不 同的選擇與回應,以及脫 殖民地化後當地人的回 應與反思。


主題 項目 條目 Q. 性 別 a. 女 性 歷 Qa-Ⅴ-1 歷史中的女性 與 歷 與 政 領袖。 史 治 歷 Qa-Ⅴ-2 國族主義下的 女性。 歷 Qa-Ⅴ-3 女性權利的提 升。

b. 性 別 歷 Qb-Ⅴ-1 與 社 會 歷 Qb-Ⅴ-2 歷 Qb-Ⅴ-3 歷 Qb-Ⅴ-4

R. 現 代 a. 戰 爭 歷 Ra-Ⅴ-1 戰 爭 與 歷 與 國 史 傷 歷 Ra-Ⅴ-2 痛

傳統社會中的 性別角色。 婚姻與家庭的 變遷。 歷史上的宗教 與性別。 性別平等運動 的發展。

戰爭的殺戮及 其影響。 戰爭宣傳的操 作。 153

說明 建議節數 傳統的歷史書寫一向以男 15 性為中心,以女性為主體的 書寫觀點經常受到忽略。探 究這一項目,可從以下著 手: 1.女性領袖不僅深刻影響 歷史,也反映了時代的性 別觀念。 2.女性在國族主義和戰爭 中受到的動員與宰制,可 擇要討論「強國保種」觀 念下的女性、女性從軍、 戰爭中的女性醫護員和 慰安婦。 3.女性受教權的發展與女 權意識的興起,包括女性 參政權的爭取。 傳統性別秩序與性別體制 看似天經地義,實則與特定 的歷史脈絡與社會文化相 關。探究這一項目,可從以 下著手: 1.傳統的經濟、婚姻、家庭 如何建構性別角色?擇 要討論「男耕女織」觀念 的形成、原住民族社會的 性別分工、西歐十七世紀 核心家庭的形成。 2.產業、社會變遷影響下, 既有的性別關係鬆動,出 現新性別意識的發展與 平等權利的追求。 3.宗教中的女性神祇與女 性地位的變遷,可包括媽 祖地位的變遷、原住民女 祭司、新教中的女性領導 人物。 4.廿世紀以來性別平等運 動中的重大課題,包括不 同性別認同、性傾向的權 益追求。 戰爭不僅造成人命死傷,也 15 帶來心理創傷並形塑集體 記憶。建議從廿世紀兩次世 界大戰或地區性戰爭中擇


主題 家 暴 力

項目

b. 國 暴 與 型 義

家 力 轉 正

條目 說明 建議節數 歷 Ra-Ⅴ-3 戰爭的創傷與 一事例進行探究與反思,可 集體記憶。 從以下著手: 1.以兩次世界大戰、以阿戰 爭、越戰或敘利亞內戰為 例,探討戰爭的殺戮、破 壞對人民與環境造成的 影響。 2.戰爭的各方如何從事對 敵我雙方的宣傳?又如 何正當化其「不得已之 惡」? 3.戰爭造成個人與群體創 傷,國家則透過教育、紀 念物等途徑形塑集體記 憶。可從德國、日本或其 他國家的事例中擇一探 究並反思臺灣的經驗。 歷 Rb-Ⅴ-1 現代的國家暴 現代國家以違反人權的手 力。 段對人民施加暴力傷害的 歷 Rb-Ⅴ-2 轉型正義的追 事例所在多有,如何回復受 求與反思。 害者權利、追求轉型正義的 課題亟待討論。探究這一項 目,建議從廿世紀的德國、 南非、捷克或西班牙等國家 中,擇一事例討論,可從以 下著手: 1.現代國家如何施加國家 暴力,包括動員國家公部 門力量非法監聽、妨害秘 密,無故逮捕、羈押、刑 求,未經審判而行刑,或 任意沒收財產等侵害人 權的行為。 2.國家邁入自由化與民主 化的過程中,如何面對過 去的「不正義」問題,包 括「誰」應該為過去負 責?要如何負責?以及 在追求轉型正義的過程 中可能引發的政治、族群 或種族衝突的問題。可從 1945 年二次大戰戰勝國 於倫敦會議所簽署的「紐 倫堡規章」,及各國推動 轉型正義的事例進行探 154


主題

項目

條目

說明 究並反思臺灣的經驗。

建議節數

2.科技、環境與藝術的歷史(3 學分) 主題 項目 條目 S. 醫 療 a. 疾 病 歷 Sa-Ⅴ-1 多元的醫療傳 與 科 與 醫 統。 技 療 歷 Sa-Ⅴ-2 疾疫傳布的過 去與現在。

b. 科 技 歷 Sb-Ⅴ-1 與 社 會 歷 Sb-Ⅴ-2

歷 Sb-Ⅴ-3

交通運輸的發 展與國家治 理。 能源利用與生 活方式的改 變。 媒體的發展與 社會變遷。

155

說明 建議節數 疾病醫療、健康照護或生命 15 抉擇的過程不僅反映生活 文化,也構成生活文化的具 體內涵。探究這一項目,可 從以下著手: 1.傳統醫療活動的多元風 貌。可以臺灣的民俗醫 療、中醫與西醫為例,探 討不同醫療文化的特色 與發展、不同醫療文化衝 突與融合的發展歷程,以 及其之所以並行於臺灣 社會的文化背景。 2.疾疫意義的古今之別,以 及它們對人類社會的影 響。可以傳統中國對「疫」 的理解為例,參照歐洲對 黑死病、天花,或當代臺 灣對風土病、流行病、傳 染病、職業病的認識,並 探討它們對人群生活、國 家公衛政策的影響。 交通運輸、能源利用與溝通 媒體等科技的變遷與不同 時期的國家社會型態相表 裡。探究這一項目,可從以 下著手: 1.交通運輸網絡的發展與 國家治理的關係。可包括 棧道的修築、驛站的設 置、運河的開鑿、公路或 鐵路的鋪設。 2.從木材、燃煤、石油到再 生能源等的利用,對人類 的生活方式或生態環境 造成了哪些影響或衝擊。 3.從電報、廣播、報紙、電 話、電視、網際網路到行 動裝置,媒體的發展在人 際關係、商業貿易、政治 變遷與國家決策上扮演


主題

項目

條目

T. 環 境 a. 物 種 歷 Ta-Ⅴ-1 與 歷 與 文 史 明 歷 Ta-Ⅴ-2 b. 文 明 歷 Tb-Ⅴ-1 與 環 境 歷 Tb-Ⅴ-2 歷 Tb-Ⅴ-3

U. 藝 術 a. 藝 術 歷 Ua-Ⅴ-1 與 文 與 人 化 文 歷 Ua-Ⅴ-2 b. 文 化 歷 Ub-Ⅴ-1 與 生 活 歷 Ub-Ⅴ-2 歷 Ub-Ⅴ-3

大航海時代的 物種交流與影 響。 育種技術與人 類社會。 環境變遷與消 失的文明。 石化產業的發 展與衝擊。 永續發展的省 思。

西方古代傳統 到現代藝術。 中國的書畫藝 術。 宗教信仰與節 慶的意義。 戲劇、文學與 大眾生活。 科技、環境與 藝術創作。

156

說明 建議節數 了哪些角色。 環境與物種是文明賴以存 15 續的重要資源。探究這一主 題,可從以下著手: 1.大航海時代以來,不同地 區物種的交流除為人類 的生存提供更多選擇,也 帶來新的挑戰。可以選擇 適當的面向探討。 2.早期的育種活動除改變 糧食的供應,也改變人類 和其他物種的夥伴關係。 晚近的育種活動,則引發 對環境和健康衝擊。可以 選擇適切個案探討。 3.人類在規劃環境、利用資 源使得更利生存的同時, 對自然環境也造成嚴重 的衝擊。可以選擇史上若 干古文明的消失作為事 例探討。 4.廿世紀石化產業的發展, 在能源、生產、衛生等各 個方面徹底改變人類歷 史的軌跡,也帶來致命的 危機。可以選擇適當案例 討論和評估其角色。 5.永續發展是當代人類必 須面對的重要課題,思考 傳統生活經驗對這一課 題可能有哪些貢獻? 藝術與文化可以彰顯不同 15 文明的特質。探究這一主 題,可從以下著手: 1.以視覺藝術為主軸,對照 歐洲重視寫實、透視法與 中國強調寫意的這兩個 藝術傳統,並觀察他們如 何反映不同的文化特質、 歷史變遷或人文精神。 2.以宗教、戲劇(包括電影 類)和文學為學習對象, 或結合科學、環境與藝術 創作,鼓勵學習者參與田 野觀察,不限特定文本或


主題

項目

條目

說明 解讀脈絡,引導學生討論 文化的重要性,以及與生 活的可能關係。

建議節數

說明 空間的社會性是指人們日 常生活中所接觸的空間不 全然是自然空間,而是結合 人類活動的社會空間,反映 不同族群社會的歷史意義 及文化與價值觀。

建議節數 1-2

(二)地理 1.空間資訊科技(3 學分) 主題 項目 條目 D. 空 間 a. 空 間 地 Da-Ⅴ-1 空間的意義與 概念 內涵 維度。 地 Da-Ⅴ-2 空間的類別與 社會性。

b. 空 間 地 Db-Ⅴ-1 思考 地 Db-Ⅴ-2 地 Db-Ⅴ-3

E. 空 間 a. 資 料 地 Ea-Ⅴ-1 資訊 來源 的獲 地 Ea-Ⅴ-2 取與 處理 地 Ea-Ⅴ-3 b. 資 料 地 Eb-Ⅴ-1 處 理 與 呈 地 Eb-Ⅴ-2 現 地 Eb-Ⅴ-3 地 Eb-Ⅴ-4 地 Eb-Ⅴ-5

空間思考的要 素。 空間思考與空 間資訊。 問題探究:利 用地圖觀察或 標定某地表現 象的發生地 點,討論其空 間分布型態與 成因。 空間資料的種 類與獲取。 網路圖資服務 平台。 自願性地理資 訊。 空間資料的處 理。 空間資料的分 析。 空間資訊的呈 現。 地圖設計。 問題探究:針 對特定地理議 題繪製主題地 圖,進行議題 討論。

157

3-4

4-5

6-7


主題 項目 F. 空 間 a. 環 境 資訊 與 防 的應 災 用 b. 人 文 與 社 會

地 Fa-Ⅴ-1 地 Fa-Ⅴ-2 地 Fb-Ⅴ-1 地 Fb-Ⅴ-2 地 Fb-Ⅴ-3 地 Fb-Ⅴ-4

c. 空 決 與 眾 與

間 地 Fc-Ⅴ-1 策 民 參 地 Fc-Ⅴ-2 地 Fc-Ⅴ-3

G. 地 理 a. 地 圖 地 Ga-Ⅴ-1 媒體 的 分 的反 析 與 地 Ga-Ⅴ-2 思 思辨 地 Ga-Ⅴ-3

b. 地 理 地 Gb-Ⅴ-1 媒 體 的 影 響 地 Gb-Ⅴ-2 地 Gb-Ⅴ-3

H. 空 間 a. 探 究 地 Ha-Ⅴ-1 資訊 與 實 的實 作 作 地 Ha-Ⅴ-2

條目 環境品質的查 詢與評估。 災害潛勢地圖 的查詢。 文史研究應 用。 公共衛生應 用。 產業與商業應 用。 都市計畫應 用。 (以上條目可 四選二進行介 紹) 公眾參與式地 理資訊系統與 社區發展。 空間資訊與人 道救援。 公民科學與智 慧城市。 製圖目的與資 訊傳播。 地圖的解讀與 批判。 主流地圖與對 抗性地圖。 空間資訊結合 社群網站的影 響力。 地理媒體與空 間隱私權。 問題探究:應 用地理媒體向 他人分享自己 對某個社會空 間議題的看 法。 以網路地圖為 平台共同參與 規劃學校或社 區的空間。 家鄉特定空間 158

說明

建議節數 2-3

3-4

公民科學是指由一般社會 大眾參與的科學探索活動, 例如經由網路共同進行的 觀察與資料收集工作。

3-4

對抗性地圖或稱反製圖 (counter mapping) ,有別 於官方地圖或主流地圖,是 特定群體或小眾為了表達 其另類觀點所製作的地圖, 用意是凸顯被忽略的空間 內涵及歷史正義問題。 地理媒體泛指能傳播地理 資訊的載體,舉凡紙本地 圖、電子地圖、地理資訊系 統、衛星影像、全球定位系 統、有定位功能的手機、可 以標註地點資訊的相片或 社群網站等皆屬之。

3-4

參考普高必修 A.「地理技 能」中的 a.「研究觀點與 研究方法」,引導學生進行 探究。

8-12

3-4


主題

項目

條目 議題。 地 Ha-Ⅴ-3 疊合全臺活動 斷層與某種重 要設施的圖 層,評估災害 風險。 (以上條目可 三選一進行實 作)

說明

建議節數

說明

建議節數 7-8

2.社會環境議題(3 學分) 主題 項目 條目 I. 環 境 a. 氣 候 地 Ia-Ⅴ-1 氣候變遷發生 變遷 變遷 的原因為何? 地 Ia-Ⅴ-2 極端氣候事件 的發生頻率是 否正在變化? 地 Ia-Ⅴ-3 氣候變遷如何 影響人類的生 活? 地 Ia-Ⅴ-4 為何國際社會 對氣候變遷的 反應有別? 地 Ia-Ⅴ-5 國家與個人如 何調適氣候變 遷的影響? b. 自 然 地 Ib-Ⅴ-1 什麼是自然災 災 害 害? 與 土 地 Ib-Ⅴ-2 什麼是土地退 地 退 化? 化 地 Ib-Ⅴ-3 自然災害和人 類生活有何關 係? 地 Ib-Ⅴ-4 土地退化對人 類生活有何影 響? 地 Ib-Ⅴ-5 如何避免或減 少自然災害與 土地退化的衝 擊? 地 Ib-Ⅴ-6 原住民族傳統 生 態 知 識 (TEK)和生態 永續有何關 係? 159

8-9


主題 項目 條目 說明 J. 資 源 a. 水 資 地 Ja-Ⅴ-1 水資源的豐缺 國際關係的指涉範疇包括 與 能 源 和 和人類活動有 國際合作、國際競爭和國際 源 海 洋 何關係? 衝突。 資源 地 Ja-Ⅴ-2 水資源的開發 與分配和國 家、區域的經 濟發展有何關 係? 地 Ja-Ⅴ-3 海洋資源的開 發利用和人類 活動有何關 係? 地 Ja-Ⅴ-4 海洋資源的開 發與利用如何 影響國際關 係? 地 Ja-Ⅴ-5 水資源和海洋 資源如何永續 利用? b.能源 地 Jb-Ⅴ-1 化石能源的開 發利用和人類 活動有何關 係? 地 Jb-Ⅴ-2 核能是否為乾 淨且安全的能 源? 地 Jb-Ⅴ-3 化石能源的產 銷如何影響國 際關係? 地 Jb-Ⅴ-4 除了核能外, 化石能源還有 哪些替代能 源? 地 Jb-Ⅴ-5 替代能源是否 可以取代化石 能源的主要地 位? K. 人 口 a. 人 口 地 Ka-Ⅴ-1 人口倍時和人 與 糧 議題 口分布有何空 食 間差異? 地 Ka-Ⅴ-2 為何有些國家 具備人口紅 利,有些國家 卻出現人口負 利? 160

建議節數 8-9

8-9

7-8


主題

項目 地 Ka-Ⅴ-3

地 Ka-Ⅴ-4

b. 糧 食 地 Kb-Ⅴ-1 議題

地 Kb-Ⅴ-2

地 Kb-Ⅴ-3

地 Kb-Ⅴ-4

條目 國際移民和區 域社會、經濟 與政治有何關 係? 當一地區同時 出現人口數量 與人口結構問 題時,人口政 策如何擬訂? 全球農業系統 生產的糧食是 否足夠供應目 前人口所需? 糧食供應和國 民健康有何關 聯? 綠色革命與基 因改造食物能 否解決糧食問 題? 縮短食物里程 能否增進國家 糧食供應的穩 定性?

說明

建議節數

7-8

3.探究與實作:地理與人文社會科學研究(2 學分) 主題 項目 條目 說明 L. 地 理 a. 研 究 地 La-Ⅴ-1 研究的分類。 的 研 流程 地 La-Ⅴ-2 發掘問題的方 究法 法。 地 La-Ⅴ-3 蒐集和解析資 料的技能。 M. 地 理 a. 環 境 地 Ma-Ⅴ-1 疾病擴散的空 可進行自然科學領域協同 方 法 與 生 間分析。 教學。 的 應 態 景 地 Ma-Ⅴ-2 原住民族傳統 用 觀 生 態 知 識 (四項 (TEK)與生活 目 選 方式的變遷。 二) 地 Ma-Ⅴ-3 都市化與都市 生態環境的變 遷。 (以上條目可 三選一或自 訂)

161

建議節數 4

12-14


主題

項目 條目 b. 文 史 地 Mb-Ⅴ-1 移民與區域發 與 藝 展。 術 地 Mb-Ⅴ-2 文學、藝術作 品中的地理歷 史文化背景。 地 Mb-Ⅴ-3 文化資產、歷 史現場與現代 發展的關係。 (以上條目可 三選一或自 訂) c. 法 規 地 Mc-Ⅴ-1 法規、制度、地 與 產 權與地理景觀 業 活 塑造。 動 地 Mc-Ⅴ-2 工商業活動的 區位選擇。 地 Mc-Ⅴ-3 國土規劃與區 域經濟發展。 (以上條目可 三選一或自 訂) d. 觀 光 地 Md-Ⅴ-1 農業生產、食 與 休 物消費、飲食 閒 文化與地理環 境。 地 Md-Ⅴ-2 地方文化與觀 光產業的發 展。 地 Md-Ⅴ-3 生態旅遊的意 涵與省思。 (以上條目可 三選一或自 訂) N. 地 理 a. 探 究 教師可 與其 他學 科教 師合 方 法 與 實 作,指導學生學習。 的 實 作 地 Na-Ⅴ-1 從學習經驗及 踐 日常生活中發 掘有意義的問 題。 地 Na-Ⅴ-2 設計解決問題 的策略。 地 Na-Ⅴ-3 蒐集、分析、解 釋資料。 地 Na-Ⅴ-4 展現成果:依 教學環境的實 162

說明 可進行社會領域、語文領域 及藝術領域等協同教學。

建議節數

可進行社會領域協同教學。

可進行自然科學領域、社會 領域及綜合活動領域等協 同教學。

16-18


主題

項目

條目 際情況,使用 各種形式展現 以上活動的成 果,撰寫心得 報告、製作海 報、拍攝照片 或影片、繪製 各式地圖以及 撰寫小論文 等,並鼓勵學 生參加各種比 賽。

說明

建議節數

(三)公民與社會 1.現代社會與經濟(3 學分) 主題 項目 條目 說明 建議節數 E. 社 會 a. 社 會 公 Ea-Ⅴ-1 什 麼 是 階 層 9 不平 階 層 化?不同的社 等與 化 與 會學理論如何 社會 社 會 解釋階層化所 運動 不 平 蘊含的資源分 等 配不均等現 象? 公 Ea-Ⅴ-2 社會階層化如 何表現在經濟 資源、文化資 本、社會資本 與政治權力等 不同面向? 公 Ea-Ⅴ-3 家庭的社會經 濟地位如何影 響子女的教育 機會?民主社 會有什麼重要 機制促進社會 流動? 公 Ea-Ⅴ-4 社會階層化現 著重探討這些因素的交織 象與族群、性 性及少數群體的內在壓迫。 別、身心障礙 等因素的關係 為何?這些因 素如何造成社 會不平等現 象? 163


主題

F. 景 波 與 濟 長

氣 動 經 成

項目 條目 b. 社 會 公 Eb-Ⅴ-1 什麼是社會運 運動 動?為什麼會 出現社會運 動?社會運動 為什麼是公民 參與的重要形 式? 公 Eb-Ⅴ-2 臺灣有哪些社 會運動曾對社 會變遷形成重 大影響? 公 Eb-Ⅴ-3 社會運動與政 黨活動及壓力 團體有什麼區 別? 【延伸探究】科技與社群媒 體對於晚近臺灣社會運動的 發展有什麼影響? a. 物 價 公 Fa-Ⅴ-1 經濟成長率對 膨脹 人民有何影 響? 公 Fa-Ⅴ-2 比較各國的國 民所得時,為 何要使用購買 力平價指數? 公 Fa-Ⅴ-3 如何衡量生活 成本的變動? 公 Fa-Ⅴ-4 物價膨脹的原 因有哪些? b. 薪 資 公 Fb-Ⅴ-1 勞動市場的薪 與 勞 資如何決定? 動 市 公 Fb-Ⅴ-2 為什麼受薪者 場 關心的是實質 薪資,而非名 目薪資? 公 Fb-Ⅴ-3 政府訂定基本 工資對勞動市 場可能造成什 麼影響? 公 Fb-Ⅴ-4 工廠外移、國 際移工增加、 生產的自動化 與服務業數位 化,如何影響 本地勞動市 164

說明 擇例探討社會運動雖可能 伴隨社會成本,也同時具有 公民參與的價值。

建議節數 6

以原住民族、性別(包括反 性暴力)、勞工、環境或其 他社會運動等為例探討。 擇例探討社會運動涉及社 會價值的倡議,但不一定像 政黨和壓力團體有明確的 執政意圖和利益目標。

2

以消費者物價指數進行探 討。 著重以貨幣發行量進行討 論。 3 考量物價指數的影響加以 探討。


主題

項目 c. 景 氣 公 Fc-Ⅴ-1 波 動 與 失 業 公 Fc-Ⅴ-2

公 Fc-Ⅴ-3

公 Fc-Ⅴ-4

d. 利 率 公 Fd-Ⅴ-1 與 固 定 投 資

公 Fd-Ⅴ-2

公 Fd-Ⅴ-3

e. 中 銀 與 幣 策

央 公 Fe-Ⅴ-1 行 貨 政 公 Fe-Ⅴ-2

公 Fe-Ⅴ-3

條目 場? 為什麼國外的 景氣衰退會導 致臺灣也出現 景氣衰退? 景氣衰退對於 薪資與就業有 哪些影響? 失業可分為哪 幾種類型?失 業率如何衡 量? 「怯志工作 者」為什麼會 影響失業率? 可貸資金市場 上,哪些人是 主要的需求 者?哪些人是 主要的供給 者? 資金借貸的價 格為何?

說明

建議節數

1.擇要討論景氣波動的現 象。 2.探討臺灣出口占國內生 產毛額高比例的影響。

2

著重探討銀行、家庭與廠商 的不同角色。

2

著重從「利息」的支付與「利 率」的計算來進行分析理 解。 景氣波動如何 著重探討景氣、廠商固定投 影響利率? 資意願、資金供給與利率的 關係。 貨幣政策如何 影響廠商的固 定投資? 為什麼寬鬆貨 幣政策有提振 景氣的效果? 寬鬆貨幣政策 可著重探討其對物價與房 可能有哪些副 地產價格的影響。 作用?

3

2.民主政治與法律(3 學分) 主題 項目 條目 說明 G. 民 主 a. 民 主 公 Ga-Ⅴ-1 審議民主與代 探討審議民主何以受到重 政 治 政 治 議民主的變遷 視及其對代議民主可能的 與 世 的 變 有什麼關聯? 影響。 界 秩 遷 發 公 Ga-Ⅴ-2 民主社會為什 序 展 麼會產生公民 不服從?公民 165

建議節數 5


主題

項目

b. 中 政 與 域 平

國 治 區 和

c. 國 政 與 界 序

際 治 世 秩

H. 法 律 a. 釋 憲 與 社 制 度 會 生 與 人 活 權 保 障

條目 說明 不服從的正當 性與爭議有哪 些?會產生哪 些法律後果與 對社會的影 響? 公 Gb-Ⅴ-1 中國的政治有 著重探討中華人民共和國 哪些特性?面 的黨國體制和經濟改革如 臨哪些挑戰? 何影響其政治,而非介紹其 政治制度的細節。 公 Gb-Ⅴ-2 中國的政治與 分析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發 經濟發展如何 展及其影響。 影響區域和平 和臺海兩岸關 係? 公 Gc-Ⅴ-1 為什麼當代國 際組織的成員 通常是民族國 家或經濟體? 公 Gc-Ⅴ-2 有哪些因素會 產生國際衝 突?常見的國 際衝突型態與 解決機制有哪 些? 公 Gc-Ⅴ-3 國際的政治結 從國際政治權力的結構與 盟與世界秩序 消長加以探討。 的變動會受到 哪些因素的影 響? 【延伸探究】國際政治權力 可結合地理選修 Ga-Ⅴ-2 與世界地圖及區域名稱有什 「地圖的解讀與批判」加以 麼關聯? 探討。 公 Ha-Ⅴ-1 為什麼適用法 令時應考量合 憲性的問題? 當發生法令的 合憲性疑義 時,聲請大法 官解釋的程序 為何? 公 Ha-Ⅴ-2 有哪些大法官 解釋,立下重 要人權保障的 里程碑? 166

建議節數

5

5

4


主題

項目 條目 說明 建議節數 b. 行 政 公 Hb-Ⅴ-1 為實踐公共利 1.以實例說明為確保公共 4 行 為 益的公權力與 利益,公權力必須積極 與 法 應受法律拘束 作為,因而衍生人民行 律 救 的公權力,如 政法上的義務、限制人 濟 何影響人民的 民權利的干涉行政與提 日常生活? 供人民利益的給付行 政。 2.探討政府依法行政的必 要性與實踐方法,並以 大法官解釋為例分析公 權力如何被拘束。 公 Hb-Ⅴ-2 如何判定行政 擇例探討人民如何判斷行 處 分 的 合 法 政機關的行政處分是否違 性?人民提起 法或不當,並分析當人民因 訴願或行政訴 不法或不當的行政處分而 訟的重要程序 致個人權益或公共利益受 要件有哪些? 損時,進行權利救濟的重要 程序要件。 公 Hb-Ⅴ-3 什麼情況下人 1.擇例探討國家賠償的類 民可以請求國 型與要件。 家賠償?什麼 2.擇要討論特別犧牲原則 情況下國家應 與徵收制度,並分析國 對人民補償損 家賠償、損失補償與社 失?國家為什 會補償概念的不同。 麼要賠償或補 償人民? c. 民 事 公 Hc-Ⅴ-1 民法對於財產 以實例說明財產權、身分權 4 關 係 權、身分權與 與人格權,並比較其保障的 與 權 人格權的保障 基本差異。 利 保 有什麼基本差 障 異? 公 Hc-Ⅴ-2 人格權的保障 以實例說明衡量侵害人格 與公益之間應 權的不法性時,須衡量公益 如何衡量? 與私益,公益大於私益時, 則不構成不法性。 【延伸探究】侵害他人的財 產權與侵害他人的人格權, 其賠償 責任 與 範 圍 有 何差 異?如何判斷其差異的合理 性? d. 資 訊 公 Hd-Ⅴ-1 現代社會中資 探討現代社會中資訊生活 3 生 活 訊生活為什麼 應具有的基本禮儀與遵守 與 刑 需要有規範? 的法律規範,並引導學生思 法 規 有 什 麼 重 要 考該等規範的重要性。 範 性? 167


主題

項目

條目 說明 公 Hd-Ⅴ-2 在刑法中與高 以實例探討在刑法中與高 中生密切相關 中生密切相關的資訊生活 的資訊生活重 重要法律規範。 要法律規範有 哪些? 【延伸探究】在資訊生活中, 一般人較常觸犯的法律規範 有哪些?

168

建議節數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 技術型高級中等學校


目 次 壹、基本理念 .......................................................1 貳、課程目標 .......................................................1 參、時間分配及科目組合 .............................................2 肆、核心素養 .......................................................2 伍、學習重點 .......................................................5 一、學習表現 .....................................................5 二、學習內容 .....................................................8 (一)歷史......................................................8 (二)地理......................................................9 (三)公民與社會...............................................10 (四)社會探究與實作 ...........................................13 陸、實施要點 ......................................................14 一、課程發展 ....................................................14 二、教材編選 ....................................................14 三、教學實施 ....................................................15 四、教學資源 ....................................................16 五、學習評量 ....................................................16 柒、附錄 ..........................................................17 附錄一:社會領域學習重點與核心素養呼應表參考示例 ................17 附錄二:議題適切融入領域課程綱要 ................................22 附錄三:學習內容說明 ............................................41


壹、基本理念 社會領域的主要教育功能為傳遞文化與制度,培養探究、參與、實踐、反思及創新的 態度與能力;其理念在於涵育新世代的公民素養,以培育公民面對各種挑戰時,能做出迎 向「共好」的抉擇,並具社會實踐力。 社會領域課程綱要(以下簡稱「社會領綱」)根植於《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 綱》(以下簡稱「總綱」)「適性揚才、終身學習」之願景,以人文與社會科學相關知識 為基礎,循序發展。課程主要包括「歷史」、「地理」及「公民與社會」三學科的旨趣與 探究方法,呈現以下特色: 一、以學生為學習主體,考量不同背景(包括文化、族群、城鄉、性別及身心特質等)學 生的多元生活經驗,並兼顧生涯探索及發展,提供自主學習空間。 二、顧及不同地區、族群及學校類型的特色,提供課程發展之彈性。 三、社會領域透過多重策略達成領域內的縱向連貫、區隔與橫向整合: (一)各教育階段領域/科目皆以涵育公民素養為指引,透過不同主題或形式的探究與 實作活動,提供本領域中各科目的協同及議題融入的空間。 (二)各教育階段領域/科目皆強調根植於生活世界的體驗與思辨,兼顧知識內容、情意 態度與實踐能力的多方面綜合發展。 (三)考慮各學習階段的循序發展以及本領域內各科目間互補合作需要,對學習內容做 有意義的區隔,避免內容過多與不必要的重複。 四、依據國民教育之共同原則,強化國小、國中與高級中等學校的縱向連結,並兼顧各類 型高級中等學校特色功能間的橫向連結。

貳、課程目標 社會領域課程旨在培育學生面對未來、開展不同生涯所需的公民素養,其目標如下: 一、發展個人的主體意識,以及自律自治、自發精進與自我實現的素養。 二、提升獨立思考、價值判斷、理性決定與創新應變的素養。 三、發展民主社會所需之溝通互動、團隊合作、問題解決及社會參與等公民實踐的素養。 四、增進對歷史、地理、公民與社會學科及領域知識的探究與理解能力。 五、發展跨學科的分析、思辨、統整、評估與批判的能力。 六、培養對於族群、社會、地方、國家和世界等多重公民身分的敏察覺知,並涵育具有肯 認多元、重視人權和關懷全球永續的責任意識。

1


參、時間分配及科目組合 領域/科目 名稱 歷史 地理

社會

說明

學分

6-10 公民與社會

1.「社會領域」包括「歷史」、「地理」、「公民與 社會」三科目,各校可依群科屬性、議題融入、學 生生涯發展、學校發展特色、師資調配(含協同教 學)等彈性開設,每科目 2-4 學分,學生至少修習 二科目以上。 2.可開設跨科目統整型、探究型或實作型之社會探究 與實作課程 2 學分。 3.建議各校於第一學年每學期彈性開設 2-4 學分,第 二學年開設 2 學分,合計 6-10 學分。

肆、核心素養 下表係依循《總綱》各教育階段核心素養之具體內涵,結合社會領域之基本理念與課 程目標,並根據學生身心發展狀況,訂定各教育階段社會領域核心素養之具體內涵。以下 分國民小學、國民中學及高級中等學校等三個教育階段說明,期培養學生在「自主行動」、 「溝通互動」與「社會參與」等三大面向循序漸進,成為均衡發展的現代國民。 總綱 核心 素養 面向

總綱 核心素養 項目

A1 身心素質 與 自我精進 A 自主 行動

A2 系統思考 與 解決問題

社會領域核心素養具體內涵 總綱核心素養 項目說明 具備身心健全 發展的素質,擁 有合宜的人性 觀與自我觀,同 時透過選擇、分 析與運用新知, 有效規劃生涯 發展,探尋生命 意義,並不斷自 我精進,追求至 善。 具備問題理解、 思辨分析、推理 批判的系統思 考與後設思考 素養,並能行動 與反思,以有效 處理及解決生 活、生命問題。

國民小學教育 (E)

國民中學教育 (J)

高級中等學校教育 (U)

社-E-A1 認識自我在團體 中的角色,養成 適切的態度與價 值觀,並探索自 我的發展。

社-J-A1 探索自我潛能、 自我價值與生命 意義,培育合宜 的人生觀。

社-U-A1 探索自我,發展 潛能,肯定自我, 規劃生涯,健全 身心素質,透過 自我精進,追求 幸福人生。

社-E-A2 敏覺居住地方的 社會、自然與人 文環境變遷,關 注生活問題及其 影響,並思考解 決方法。

社-J-A2 覺察人類生活相 關議題,進而分 析判斷及反思, 並嘗試改善或解 決問題。

社-U-A2 對人類生活相關 議題,具備探索、 思考、推理、分 析、批判、統整與 後設思考的素 養,並能提出解 決各種問題的可 能策略。

2


總綱 核心 素養 面向

總綱 核心素養 項目

A3 規劃執行 與 創新應變

B1 符號運用 與 溝通表達

B 溝通 互動

B2 科技資訊 與 媒體素養

B3 藝術涵養 與 美感素養

社會領域核心素養具體內涵 總綱核心素養 項目說明 具備規劃及執 行計畫的能力, 並試探與發展 多元專業知能、 充實生活經驗, 發揮創新精神, 以因應社會變 遷、增進個人的 彈性適應力。 具備理解及使 用語言、文字、 數理、肢體及藝 術等各種符號 進行表達、溝通 及互動的能力, 並能了解與同 理他人,應用在 日常生活及工 作上。 具備善用科技、 資訊與各類媒 體之能力,培養 相關倫理及媒 體識讀的素養, 俾能分析、思 辨、批判人與科 技、資訊及媒體 之關係。 具備藝術感知、 創作與鑑賞能 力,體會藝術文 化之美,透過生 活美學的省思, 豐富美感體驗, 培養對美善的 人事物,進行賞 析、建構與分享 的態度與能力。

國民小學教育 (E)

國民中學教育 (J)

高級中等學校教育 (U)

社-E-A3 探究人類生活相 關議題,規劃學 習計畫,並在執 行過程中,因應 情境變化,持續 調整與創新。

社-J-A3 主動學習與探究 人類生活相關議 題,善用資源並 規劃相對應的行 動方案及創新突 破的可能性。

社-U-A3 對人類生活相關 議題,具備反省、 規劃與實踐的素 養,並能與時俱 進、創新應變。

社-E-B1 透過語言、文字 及圖像等表徵符 號,理解人類生 活的豐富面貌, 並能運用多樣的 表徵符號解釋相 關訊息,達成溝 通的目的,促進 相互間的理解。 社-E-B2 認識與運用科 技、資訊及媒體, 並探究其與人類 社會價值、信仰 及態度的關聯。

社-J-B1 運用文字、語言、 表格與圖像等表 徵符號,表達人 類生活的豐富面 貌,並能促進相 互溝通與理解。

社-U-B1 運用語言、文字、 圖表、影像、肢體 等表徵符號,表 達經驗、思想、價 值與情意,且能 同理他人所表達 之意涵,增進與 他人溝通。

社-J-B2 理解不同時空的 科技與媒體發展 和應用,增進媒 體識讀能力,並 思辨其在生活中 可能帶來的衝突 與影響。

社-U-B2 善用各種科技、 資訊、媒體,參與 公共事務或解決 社會議題,並能 對科技、資訊與 媒體的倫理問題 進行思辨批判。

社-E-B3 體驗生活中自 然、族群與文化 之美,欣賞多元 豐富的環境與文 化內涵。

社-J-B3 欣賞不同時空環 境下形塑的自 然、族群與文化 之美,增進生活 的豐富性。

社-U-B3 體會地理、歷史 及各種人類生活 規範間的交互影 響,進而賞析互 動關係背後蘊含 的美感情境。

3


總綱 核心 素養 面向

總綱 核心素養 項目

C1 道德實踐 與 公民意識

C 社會 參與

C2 人際關係 與 團隊合作

C3 多元文化 與 國際理解

社會領域核心素養具體內涵 總綱核心素養 項目說明 具備道德實踐 的素養,從個人 小我到社會公 民,循序漸進, 養成社會責任 感及公民意識, 主動關注公共 議題並積極參 與社會活動,關 懷自然生態與 人類永續發展, 而展現知善、樂 善與行善的品 德。 具備友善的人 際情懷及與他 人建立良好的 互動關係,並發 展與人溝通協 調、包容異己、 社會參與及服 務等團隊合作 的素養。 具備自我文化 認同的信念,並 尊重與欣賞多 元文化,積極關 心全球議題及 國際情勢,且能 順應時代脈動 與社會需要,發 展國際理解、多 元文化價值觀 與世界和平的 胸懷。

國民小學教育 (E)

國民中學教育 (J)

高級中等學校教育 (U)

社-E-C1 培養良好的生活 習慣,理解並遵 守社會規範,參 與公共事務,養 成社會責任感, 尊重並維護自己 和他人的人權, 關懷自然環境與 人類社會的永續 發展。

社-J-C1 培養道德思辨與 實踐能力、尊重 人權的態度,具 備民主素養、法 治觀念、環境倫 理以及在地與全 球意識,參與社 會公益活動。

社-U-C1 具備對道德、人 權、環境與公共 議題的思考與對 話素養,健全良 好品德、提升公 民意識,主動參 與環境保育與社 會公共事務。

社-E-C2 建立良好的人際 互動關係,養成 尊重差異、關懷 他人及團隊合作 的態度。

社-J-C2 具備同理與理性 溝通的知能與態 度,發展與人合 作的互動關係。

社-U-C2 發展適切的人際 互動關係,並展 現相互包容、溝 通協調、社會參 與及服務等團隊 合作的精神與行 動。

社-E-C3 了解自我文化, 尊重與欣賞多元 文化,關心本土 及全球議題。

社-J-C3 尊重並欣賞各族 群文化的多樣 性,了解文化間 的相互關聯,以 及臺灣與國際社 會的互動關係。

社-U-C3 珍視自我文化的 價值,尊重並肯 認多元文化,關 心全球議題,以 拓展國際視野, 提升國際移動 力。

4


伍、學習重點 學習重點包含「學習表現」與「學習內容」二部分,提供課程設計、教材發展、教科用 書審查及學習評量的架構,並透過教學加以實踐。「學習表現」與「學習內容」可以有不 同的對應關係,視領域/科目的特性,彈性加以組合。「社會領域學習重點與核心素養呼應 表參考示例」(詳參附錄一)係舉例說明學習重點與核心素養的呼應關係,透過學習重點 落實本領域核心素養,並引導跨領域/科目的課程設計,增進課程發展的嚴謹度。「議題適 切融入領域課程綱要」(詳參附錄二)係為豐富本領域學習的示例,使各項議題可與社會 領域的學習重點適當結合。 一、學習表現 社會領域的「學習表現」包含認知歷程、情意態度與技能行動,以「理解及思辨」、 「態度及價值」和「實作及參與」做為領域的共同架構,再依各科目的特性,加以展現。 「社會探究與實作」具跨學科之性質,其學習表現包含於歷史、地理、公民與社會三科 目之條目,不另訂之。社會領域學習表現的構面及項目共同架構如下: 構面

1.理解及思辨

2.態度及價值

項目

a.覺察說明 b.分析詮釋 c.判斷創新

a.敏覺關懷 b.同理尊重 c.自省珍視

3.實作及參與 a.問題發現 b.資料蒐整與應用 c.溝通合作 d.規劃執行

下列之學習表現包括構面、項目及條目,編碼說明如下: 1.第 1 碼為「構面及項目」 , 「構面」依序以阿拉伯數字編號, 「項目」依序以英文 小寫字母編號;第 1 碼前以「歷」、「地」、「公」標示該科目。 2.第 2 碼為「學習階段」,以羅馬數字Ⅴ代表第五學習階段(高級中等學校)。 3.第 3 碼為流水號。 構面 項目 1.理解及思辨 a.覺察說明

歷 1a-Ⅴ-1 地 1a-Ⅴ-1 地 1a-Ⅴ-2 地 1a-Ⅴ-3

b.分析詮釋

公 1a-Ⅴ-1 公 1a-Ⅴ-2 歷 1b-Ⅴ-1 歷 1b-Ⅴ-2

5

條目 比較過去與現在的異同,並說明過去與現在 的關聯性。 分辨地理基本概念、原理原則與理論的意 義。 釐清地理基本概念、原理原則與理論的內 涵。 說明以地理視野觀察地表現象及議題的方 法。 說明社會生活的現象及其成因。 釐清公民知識的核心概念。 連結歷史知識與現今生活,並運用歷史知識 分析社會現象或變遷。 指出歷史現象的成因,推論其因果關係,並 分析歷史事件的影響。


構面

項目 地 1b-Ⅴ-1 地 1b-Ⅴ-2 地 1b-Ⅴ-3

c.判斷創新

公 1b-Ⅴ-1 公 1b-Ⅴ-2 歷 1c-Ⅴ-1 歷 1c-Ⅴ-2 地 1c-Ⅴ-1 地 1c-Ⅴ-2 地 1c-Ⅴ-3 公 1c-Ⅴ-1 公 1c-Ⅴ-2

2.態度及價值

a.敏覺關懷

歷 2a-Ⅴ-1 歷 2a-Ⅴ-2

地 2a-Ⅴ-1 地 2a-Ⅴ-2

b.同理尊重

公 2a-Ⅴ-1 歷 2b-Ⅴ-1 歷 2b-Ⅴ-2 地 2b-Ⅴ-1 地 2b-Ⅴ-2 地 2b-Ⅴ-3 公 2b-Ⅴ-1 公 2b-Ⅴ-2

6

條目 運用地理基本概念、原理原則,解釋相關的 地表現象。 連結地理系統、地理視野與地理技能,分析 地表現象的內涵。 連結地理系統、地理視野與地理技能,解析 地表現象的特性。 運用公民知識解釋相關社會現象。 區辨社會現象的多種解釋觀點。 綜合歷史知識與史料證據,提出個人的分析 與詮釋。 批判評析各種歷史議題,並提出處理問題的 方法。 以地理系統、地理視野的觀點進行議題探 討。 思辨各種社會及環境議題,並能進行整合評 價。 跨領域/科目整合相關知能,反思各種社會 及環境議題,並提出看法或解決策略。 反思並評論相關公民知識。 整合公民知識,論述自己的主張,並能提出 合理的論證。 運用歷史知識了解環境問題的成因,發展本 土歷史意識與地方關懷。 連結本土歷史經驗與他國的歷史發展,深化 對史事脈絡的理解,發展全球視野,關懷世 界不同文化的歷史變遷,以及文化傳承的議 題。 敏銳察覺社會及環境變遷的內涵。 連結地理視野、地理系統的概念,體認生活 中各種現象的全球關連。 關注社會生活相關課題及其影響。 理解時空背景對歷史事件發展或人物的影 響。 理解並尊重不同文化、宗教、族群、種族、 性別歷史發展的獨特性與主體性。 具備地方感與鄉土愛,關懷其他地區的社會 及環境議題。 尊重文化的多樣性,欣賞各種人地交互作用 所塑造的地景。 理解地理環境的系統運作,體認環境倫理的 內涵。 同理個人或不同群體在社會處境中的經歷 與情緒。 尊重或肯認社會中的不同主張及差異。


構面

項目 c.自省珍視

歷 2c-Ⅴ-1 地 2c-Ⅴ-1 地 2c-Ⅴ-2

3.實作及參與

a.問題發現

公 2c-Ⅴ-1 公 2c-Ⅴ-2 歷 3a-Ⅴ-1 地 3a-Ⅴ-1 地 3a-Ⅴ-2

公 3a-Ⅴ-1 b.資料蒐整與 歷 3b-Ⅴ-1 應用 歷 3b-Ⅴ-2 地 3b-Ⅴ-1

地 3b-Ⅴ-2 地 3b-Ⅴ-3 公 3b-Ⅴ-1

c.溝通合作

公 3b-Ⅴ-2 歷 3c-Ⅴ-1 地 3c-Ⅴ-1 地 3c-Ⅴ-2

d.規劃執行

地 3c-Ⅴ-3 公 3c-Ⅴ-1 公 3c-Ⅴ-2 公 3c-Ⅴ-3 歷 3d-Ⅴ-1 歷 3d-Ⅴ-2 地 3d-Ⅴ-1 地 3d-Ⅴ-2 7

條目 省思歷史發展的多重面向,珍視融合多元族 群、文化的社會體系及人權的價值。 省思日常生活方式的意涵,珍視日常生活的 智慧。 珍視不同空間尺度的環境永續價值,並願意 付諸行動保護。 肯認自我或不同群體的主體性。 珍視並願意維護重要的公民價值。 覺察日常事物與歷史的關係,並進行問題釐 清與思考。 根據地理系統與地理視野的觀點,利用地理 技能的方法發掘各種社會及環境問題。 分析問題形成的背景與內涵,提出解決問題 的可能策略。 界定當代社會生活的相關問題。 根據主題,進行歷史資料的蒐集、整理與分 類。 研讀或考察歷史資料,分析其生成背景與其 內容的關係。 從各式地圖、航空照片圖、衛星影像,網路 與文獻、實驗、田野實察等,蒐集和解決問 題有關的資料。 選擇統計方法、地理資訊系統等適當工具進 行資料分析與歸納。 從各類資料辨識現象的型態、關聯與趨勢, 解讀資料蘊含的意義。 善用多種策略蒐集公民與社會生活相關資 料。 分析並運用公民與社會生活相關資料。 聆聽他人並陳述自己的觀點,檢視自己的盲 點與偏見,形成新的觀點。 參與小組討論,與他人共同思考資料的意義 並判別資料的可靠性。 參與小組討論,與他人共同討論解決問題的 有效方法。 團隊協力共同解決問題。 傾聽他人意見並澄清彼此觀點。 善用討論形成共識。 整合成員特質並展現團隊合作成效。 規劃、執行歷史類作品的創作或展演。 對於具有價值立場的公共議題,進行歷史性 的分析與討論,並付諸行動。 透過小組合作,發掘各種社會或環境問題, 規劃解決問題的執行策略。 小組合作共同執行解決問題的策略,並發表


構面

項目

條目 地 3d-Ⅴ-3 公 3d-Ⅴ-1 公 3d-Ⅴ-2

執行成果。 檢討執行策略的成效,並提出改善的方案。 規劃具有公共性或利他性的行動方案並評 估其影響。 落實具有公共性或利他性的行動並反思與 修正。

二、學習內容 技術型高級中等學校社會領域/科目的學習內容,主要依據《總綱》和社會領綱的基 本理念與課程目標而研訂,並依社會領域/科目的特性,陳述其基礎的知識內涵。 依照《總綱》規範,高級中等學校教育階段以分科教學為原則。技術型高級中等學 校各科目學習內容研訂的方向有三:1.以培養核心素養為導向,兼顧學科知識、技能及 情意態度的連結;2.理論與實用並重,考量學生職涯規劃與職業發展的需求;3.重視學 生自主探究的空間。 以下分別呈現「歷史」 、 「地理」 、 「公民與社會」及「社會探究與實作」的學習內容, 另編有相關學習內容的說明供作參考,詳見附錄三。教師、學校、地方政府或出版社得 依其專業需求與特性,與「學習表現」結合進行適當的轉化,以發展有效教學、適性學 習的教材。學習內容包括主題、項目及條目,編碼說明如下: 1.第 1 碼為「主題及項目」 , 「主題」依序以英文大寫字母編號, 「項目」依序以英 文小寫字母編號。第 1 碼前以「歷」、「地」、「公」標示該科目。 2.第 2 碼為「學習階段」,以羅馬數字Ⅴ代表第五學習階段(高級中等學校)。 3.第 3 碼為流水號。 (一)歷史 歷史的學習內容由六大主題構成,除必選主題 A「如何認識過去?」之外,並 針對學生的多元背景,嘗試從生活的角度出發,選擇有關飲食文化、服飾、建築、 交通,與科技之變遷相關的五大主題進行規劃。主題 B 至 F 以統整性、專業性原則 設計,期待在國中的學習基礎上,整合臺灣、中國與世界的歷史知識,增進學生的 人文深度,從而了解其專業的文化縱深。 教師可參酌《總綱》所揭櫫之議題,並審酌學校群科屬性、學生學習需求與生 涯發展,以及跨領域/科目之協同教學需要,彈性選擇各項目。 主題 項目 A.如何認識過 歷 A-Ⅴ-1 去? B.飲食文化的 a.飲食、作物、 歷 Ba-Ⅴ-1 世界 環 境 的 互 動 歷 Ba-Ⅴ-2 與影響 歷 Ba-Ⅴ-3 8

條目 誰的歷史?誰留下的史料?誰寫的歷史? 人類飲食發展的概況。 環境、文化與食物。 飲食的交流與作物的傳播。


主題

C.服飾的歷史

D.建築的歷史

E.交通的歷史

F.科技的歷史

項目 b. 臺 灣 的 飲 食 發展與當代 全球的飲食 趨勢 a. 服 飾 的 由 來 與功用 b. 臺 灣 服 飾 的 發展與流行 時尚 a.建築、環境與 文化意涵 b. 臺 灣 建 築 的 發展 a. 交 通 路 線 與 運輸工具的 變遷 b. 臺 灣 的 交 通 發展 a. 傳 統 工 藝 與 現代科技 b. 臺 灣 科 技 產 業與全球化 的發展

歷 Bb-Ⅴ-1 歷 Bb-Ⅴ-2

條目 臺灣飲食的發展與變化。 當代的飲食趨勢。

歷 Ca-Ⅴ-1 歷 Ca-Ⅴ-2 歷 Cb-Ⅴ-1 歷 Cb-Ⅴ-2

服飾的發展。 服飾的實質與象徵意義。 臺灣多元的服飾發展。 流行與復古。

歷 Da-Ⅴ-1 歷 Da-Ⅴ-2 歷 Db-Ⅴ-1

影響建築發展的自然環境與技術。 建築的功能與反映的時代文化意涵。 臺灣建築的多元面貌。

歷 Ea-Ⅴ-1 歷 Ea-Ⅴ-2

交通發展與運輸工具的起源。 交通改良與革新。

歷 Eb-Ⅴ-1

臺灣交通的變革與影響。

歷 Fa-Ⅴ-1 歷 Fa-Ⅴ-2 歷 Fb-Ⅴ-1 歷 Fb-Ⅴ-2

工藝與科技的起源。 科技的改變與創新。 臺灣現代科技產業的發展。 臺灣科技與社會生活。

(二)地理 地理的學習內容聚焦於地理技能、地理系統以及地理視野三大主題,以地圖、地 理資訊、田野實察、環境系統、生態景觀、產業活動、文化資產、生活世界、國際 探索、全球化與在地化等十大項目作總體呈現,引導學生從宏觀的角度探究日常生 活的問題。 教師可參酌《總綱》所揭櫫之議題,並審酌學校群科屬性、學生學習需求與生涯 發展,以及跨領域/科目之協同教學需要,彈性選擇各項目。 主題 A.地理技能

項目 a.地圖

b.地理資訊

c.田野實察

地 Aa-Ⅴ-1 地 Aa-Ⅴ-2 地 Aa-Ⅴ-3 地 Aa-Ⅴ-4 地 Ab-Ⅴ-1 地 Ab-Ⅴ-2 地 Ab-Ⅴ-3 地 Ac-Ⅴ-1 地 Ac-Ⅴ-2

9

條目 地圖的本質、要素及其用途。 古地圖與現代地圖。 日常生活常用的地圖。 問題探究:繪製日常生活中的主題地圖,並 討論該主題空間分布特性與成因。 地理資訊的查詢與建置。 地理資訊的分析與解讀。 問題探究:練習地理資訊系統的生活運用。 田野在那裡? 實察什麼?


主題

項目

條目 地 Ac-Ⅴ-3 地 Ac-Ⅴ-4

B.地理系統

a.環境系統

地 Ba-Ⅴ-1 地 Ba-Ⅴ-2 地 Ba-Ⅴ-3

b.生態景觀

地 Bb-Ⅴ-1 地 Bb-Ⅴ-2 地 Bb-Ⅴ-3

c.產業活動

地 Bc-Ⅴ-1 地 Bc-Ⅴ-2 地 Bc-Ⅴ-3 地 Bc-Ⅴ-4

d.文化資產

地 Bd-Ⅴ-1 地 Bd-Ⅴ-2 地 Bd-Ⅴ-3

e.生活世界

地 Be-Ⅴ-1 地 Be-Ⅴ-2 地 Be-Ⅴ-3

C.地理視野

a.國際探索

地 Ca-Ⅴ-1 地 Ca-Ⅴ-2 地 Ca-Ⅴ-3 地 Ca-Ⅴ-4

b. 全 球 化 與 在 地 Cb-Ⅴ-1 地化 地 Cb-Ⅴ-2 地 Cb-Ⅴ-3

從何察起? 問題探究:以校園或社區為田野,進行實察 並觀察問題進而提出可能改善建議。 大氣圈、岩石圈(表層)、水圈及生物圈的 有機關聯。 環境負載力與環境問題。 問題探究:利用古今地圖或地理資訊平台, 探索學校所在地的環境系統與日常生活的 互動關聯。 自然與人文生態景觀。 生態景觀的經營與管理(案例)。 問題探究:規劃並完成一個符合「生態體驗」 的活動。 產業系統與類別。 產業的跨國產銷結構。 全球布局與在地經營。 問題探究:訪問學校附近某項產業的經營 者,認識該產業的發展機會與挑戰。 有形與無形的文化資產。 文化資產的保存與活化。 問題探究:踏查學校所在地的文化資產,討 論活化利用的行動方案。 食、衣、住、行等日常生活體系的變遷。 藝術、文學、戲劇、歌謠與遊戲等的地理想 像。 問題探究:配合在地與各群科特色,共同設 計一個具有地理想像的相關活動。 世界文化遺產。 世界強權的競合與區域發展。 世界都市的興起。 問題探究:探討大航海時代以來,跨國的人 口移動與物產流動現象。 交通革新與全球化。 全球在地化與在地全球化。 問題探究:運用媒體呈現生活中的全球在地 化與在地全球化現象,並說明其蘊含的意 義。

(三)公民與社會 公民與社會的學習內容由四大主題構成,分別為「A.公民身分認同及社群」、 「B.社會生活的組織及制度」 、 「C.社會的運作、治理及參與實踐」以及「D.民主社 會的理想及現實」 。主題 A 關於「我是誰?我的、我們大家的(多元)公民身分的 問題」 ,主題 B 關於「我們的社會、國家、市場、法律,是如何制度化、組織化的?」 ,

10


主題 C 關於「我們的社會、國家、市場、法律如何運作與改變?公民為何及如何參 與?」 ,主題 D 關於「當代公共議題的理想與現實,包括民主、正義、多元等多重 爭議面向的學習」。 學習內容條目主要以提問方式呈現,旨在引導高層次思考及問題解決能力。教 師教學應涵蓋四大主題,但可審酌學生學習需求與生涯發展,考量學校群科屬性與 綜合活動領域開課情形,或參酌《總綱》所揭櫫之議題及跨領域/科目之協同教學 需要,彈性選擇學習內容之項目與條目並調整節數。 主題 項目 A.公民身分認 a.公民身分 同及社群 b.國家與認同

公 Aa-Ⅴ-1 公 Ab-Ⅴ-1

B.社會生活的 a. 親 密 關 係 與 公 Ba-Ⅴ-1 組織及制度 性別結構 公 Ba-Ⅴ-2 b. 憲 法 保 障 與 公 Bb-Ⅴ-1 行政救濟 公 Bb-Ⅴ-2 公 Bb-Ⅴ-3 c. 民 事 權 利 的 公 Bc-Ⅴ-1 保障與限制 公 Bc-Ⅴ-2 公 Bc-Ⅴ-3 d.犯罪與刑罰

公 Bd-Ⅴ-1 公 Bd-Ⅴ-2

公 Bd-Ⅴ-3 公 Bd-Ⅴ-4 e. 資 源 有 限 與 公 Be-Ⅴ-1 分配 f.誘因 公 Bf-Ⅴ-1 g. 交 易 與 專 業 公 Bg-Ⅴ-1 分工 公 Bg-Ⅴ-2

11

條目 公民身分如何演變?我國的公民權利如何 發展與落實? 國家主權和人民的日常生活有什麼關係? 國家和多元身分認同的關係為何? 建立親密關係與維持個體自主的界線為 何? 親密關係的互動如何受性別刻板印象與性 別分工等結構因素影響? 憲法作為人民權利的保障書,與公權力的規 範有何關聯? 如何透過行政法落實憲法對人民基本權利 的保障? 行政公權力違法侵害人民權益時,人民如何 尋求行政救濟? 生產者或雇主為何不能享有完全的締約自 由?如何判斷限制契約自由的合理性? 為何需要保障智慧財產權?如何衡平智慧 財產權與社會公益? 現行民法繼承制度 如何保障 人民 的財 產 權? 犯罪的一般成立要件為何?國家為何要以 刑罰的方式處罰人民? 為什麼程序正義是重要的?國家於犯罪的 追訴及處罰過程中,如何確保程序正義的實 現? 為什麼現代資訊生活需要規範?刑法中有 哪些相關規定? 為何少年的刑事司法程序與成年人不同? 個人、廠商和政府在資源有限的前提下,如 何進行資源的分配? 政府政策如何影響誘因,進而改變人民行 為? 專業分工的影響。 決定一國進出口某項商品的主要因素。


主題 項目 C. 社 會 的 運 a.公共意見 作、治理及 參與實踐

b.政治參與

公 Ca-Ⅴ-1 公 Ca-Ⅴ-2

公 Cb-Ⅴ-1 公 Cb-Ⅴ-2

c.勞動參與

公 Cc-Ⅴ-1

公 Cc-Ⅴ-2 d. 薪 資 與 勞 動 公 Cd-Ⅴ-1 市場 公 Cd-Ⅴ-2 公 Cd-Ⅴ-3 公 Cd-Ⅴ-4 D.民主社會的 a.社會安全 理想及現 實 b.多元文化

公 Da-Ⅴ-1

c.全球關連

公 Dc-Ⅴ-1

公 Db-Ⅴ-1

公 Dc-Ⅴ-2

d.科技發展

公 Dd-Ⅴ-1

e.人權保障 f.公平正義

公 De-Ⅴ-1 公 Df-Ⅴ-1

g.貿易自由化

公 Dg-Ⅴ-1 公 Dg-Ⅴ-2

12

條目 媒體與社群網路的所有權或產製過程,如何 影響公共意見的形成? 公共意見形成過程中,可能存在哪些媒體近 用與媒體再現(可包括族群、性別、性傾向 或身心障礙等群體之再現)的不平等? 我國公民如何透過選舉參與中央及地方政 治? 除了選舉之外,我國還有哪些重要的政治參 與形式及管道? 個人進入職業生活的準備為何?國家如何 透過法律與政策保障平等的勞動市場參 與? 發展自主的勞動關係何以是重要的?如何 發展自主的勞動關係和落實產業民主? 勞動市場的薪資如何決定? 工廠外移及國際移工增加如何影響本地勞 動市場的薪資與就業情況? 生產自動化及服務業數位化如何影響本地 勞動市場薪資與就業情況? 政府訂定基本工資對勞動市場可能造成什 麼影響? 國家為促進社會安全,為何需要社會救助、 社會福利和社會保險等多種制度的規劃? 我國目前有什麼具體政策,促進不同文化之 間的平等? 面對全球化,為何需珍視我國的本土文化? 我國本土文化產業如何調適與創新? 我國在全球競爭與合作關係中的地位與處 境為何?臺海兩岸關係如何影響我國的國 際地位與處境? 科技發展對社會價值與制度造成哪些影 響?又衍生出哪些倫理或法律問題? 當代人權保障面臨哪些重大的爭議? 為什麼社會的不同群體,對於「公平正義」 的理解與追求會有衝突? 貿易的管制與開放對哪些人有利?對哪些 人不利? 世界貿易組織與重要國際經貿組織在國際 間所扮演的角色為何?


(四)社會探究與實作 「社會探究與實作」是整合社會領域的學科內容知識、含有探究本質的實作 課程,共 2 學分,其目的在透過議題探究的實際操作,培養學生發現、認識及解決 社會生活問題或議題的公民素養。 「社會探究與實作」宜由領域內各科目教師或其他領域相關教師協同實施。 實作議題的選定應具有公共性或利他性,並注重學生學習需求、因應學校群科特性, 且宜結合地方人文、歷史、生態與環境特色等條件。附錄三之參考實例為提示建議 性質,教師可彈性靈活運用。 主題 項目 A.社會探究及 a. 發 現 及 界 定 Aa-Ⅴ-1 其歷程 問題 Aa-Ⅴ-2 b.規劃及探究

條目 如何從個人經驗與社會現象中,察覺有意義 的公共問題或議題? 根據觀察所得以及資料的蒐集與整理,確定 所欲探究的公共問題或議題。 回答問題所需要的資料有哪些?如何蒐集 資料? 如何確認所蒐得資料的有效性與真實性? 如何分析所蒐得的資料?如何以所蒐得的 資料為基礎進行合理的解釋或推論? 探究的結果為何?如何呈現探究結果? 反思探究經驗:注意、感覺或聯想到什麼? 影響是什麼?有什麼要改變的?需要採取 什麼行動?

Ab-Ⅴ-1 Ab-Ⅴ-2 Ab-Ⅴ-3

c.總結、行動及 Ac-Ⅴ-1 反思 Ac-Ⅴ-2

13


陸、實施要點 一、課程發展 (一)社會領域的課程發展宜與生活及科技脈動連結,關懷本土、培養國際思維,重視 全球重要議題,使學生不僅能認同自己的國家與文化,也能實踐世界公民的角色。 (二)社會領域在領域課程架構下,採分科教學為原則,並透過跨領域/科目專題、探究 與實作等課程,強化課程統整與應用。 (三)為增進社會領域學習的豐富性,並培養學生在地關懷與國際視野,學校課程發展 應適切融入各項議題(參考附錄二:議題適切融入領域課程綱要)。 (四)學校進行社會領域課程發展時,宜聚焦於學校本位、學習者中心、問題導向及團 隊合作等精神,結合學生興趣、教師專業、生活環境、社會時事與議題等,培養 學生觀察、訪問、調查、蒐集資料、繪製圖表與主題地圖、專題報告等探究與實 作能力,以落實社會領域課程理念。學校應提供學生實作發表的展現機會,每學 年可舉辦一次社會領域學習成果發表會,亦可鼓勵學生參與各項校外展演或競賽。 (五)社會領域可結合其他部定領域學習課程或校訂課程,將本領域學習融入整體學校 本位課程發展。 (六)原住民族重點學校的社會領域課程發展,應儘量結合原住民族歷史、文化、地理 及公共議題,從族群發展角度規劃課程內容。 二、教材編選 (一)社會領域之教材編選或教科用書編寫應依據學習重點,融入核心素養的內涵,進 行適切的縱向銜接與學科間的橫向統整,避免不必要的重複。 (二) 「學習內容」中的各主題、項目及條目,並不代表教材各冊次與各章節之名稱及順 序。編選教材或編寫教科用書時,可審酌學生學習需求、生涯發展以及各群科屬 性,彈性選擇學習內容的項目及條目,以形成各具特色的教材架構,惟仍應符合 下列規範: 1.歷史學習內容之六大主題,主題 A 為必選,其餘五大主題可彈性選擇。 2.地理之學習內容應包括三大主題。 3.公民與社會之學習內容應包括四大主題。 (三)為落實「學習表現」 ,編選教材或編寫教科用書時,應將「學習表現」與相關的「學 習內容」結合,設計符合整合性、脈絡性、策略性及活用性的學習教材,讓學生 得以發展社會領域核心素養。 (四)教材編選或教科用書編寫應具時代性與前瞻性,考量學生生活經驗、學校群科屬 性、地方產業發展特色及社會脈動,結合相關議題並兼顧多元觀點,回應不同族

14


群與文化的特性,避免刻板印象、偏見、歧視與威權內容,文字敘寫不應落入單 一族群或性別的觀點;同時,若干文化習俗潛藏之偏見與歧視,應加以檢視與省 思。 (五)教材編選或教科用書編寫應能反映當今學界的重要研究成果,避免過多艱澀的定 義,或類型化、表淺化、零碎化與教條化的學習素材。 (六)教材編選或教科用書編寫宜兼顧學理基礎與生活實例,亦可加列「自學內容或議 題」、「討論問題」及「延伸學習資源與書目」等,以因應學生自學進修之需求。 (七)教材編選或教科用書編寫應衡量社會領域實際授課節數與學分數,並宜參考附錄 三之建議節數,注意整體學習內容分量的適切性。 (八)學校得因應地區特性、各校群科屬性、學生特質與需求,選擇或自編教材。全年 級或全校且全學期使用之自編自選教材,應送學校課程發展委員會審查。 (九)「社會探究與實作」係以探究為本質的實作課程,強調社會領域學科內容知識的 整合。教師可參考附錄三所提供實例或其他課題,選擇適當教材,引導學生進行 探究;其過程包括選擇議題、蒐集資料、分析、研究與發表等實作項目。相關教 材之選擇或編纂應多元而有彈性,符合領域之理念與目標,並考慮學生、學校或 地方特色,斟酌環境與資源等各種條件,得毋須送教科用書審定機關審定,以符 合「探究與實作」的課程需求。 三、教學實施 (一)教師應依據社會領綱的基本理念、課程目標、核心素養及學習重點,結合各地區 自然、族群或文化特色以及各校群科屬性,設計具有探究精神與重視提問的有效 教學活動,引導學生學習。 (二)教師教學應審酌學生學習需求與生涯發展,考量群科屬性與綜合活動領域開課情 形,或參酌《總綱》所揭櫫之議題及跨領域/科目之協同教學需要,並根據實際開 課學分數,彈性調整學習內容份量。 (三)教學實施應以開放多元的態度,強調民主社會中理性溝通、尊重差異的重要性。 (四)教學實施宜靈活運用各種策略,除了知識傳授外,更需提供學生實地踏查、參與 互動及力行實踐的機會,培養學生探究、創造與省思的能力,以及主動學習的態 度。 (五)為提升教學成效,教師宜藉由教學研究會或專業學習社群,加強社會領域內的研 討與相關領域間的課程聯繫,可開設跨領域/科目之專題、實作或探索體驗課程, 並依課程需求採協同教學,以提升教學的效果。 (六)田野實察或其他形式的探究學習,以及社會探究與實作課程,可跨學科共同設計, 其主題可視教學環境或學生特性而調整深度與廣度。教師實施探究學習課程與教 15


學時,應引導學生以誠信、同理或客觀等原則進行,並須尊重與維護探究對象的 相關權益。 (七)教師可利用彈性學習時間或課餘時間,引導學生進行社會生活相關問題的實作探 究,以提升其思辨判斷、分析統整及參與實踐等能力。 四、教學資源 (一)學校應依主管機關公布之設備基準,建置社會領域或歷史、地理、公民與社會的 專科教室,並充實必要的教學設備與物品。 (二)學校可運用研究機構、社區、產業、民間組織等資源,或與各界人力資源協力合 作,以精進課程與教學。 (三)學校可因應校本特色,建置社會領域教學資源分享平台,支援課程發展與教學研 究。 (四)學校應依設備基準及學校課程計畫等,提供田野實察或其他形式探究學習所需之 各種軟、硬體設備及相關行政支持。 五、學習評量 (一)學習評量應依據社會領域之課程目標、核心素養、學習表現及學習內容,兼重學 習歷程與結果,採用紙筆測驗、作業練習、實作評量、田野實察、專題報告、檔 案評量等多元形式,以診斷學習問題,並檢視學習成效。 (二)評量的內容應考量學生身心發展、個別差異及文化差異,配合核心素養及學習表 現內涵,勿流於零碎的知識記憶,而應兼重高層次的認知、情意、技能表現及其 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訂定評量標準。 (三)教師進行學習評量後,須分析評量結果作為教學反思、調整及補救教學的參考。

16


柒、附錄 附錄一:社會領域學習重點與核心素養呼應表參考示例 社會領域學習重點 歷 2a-Ⅴ-2

歷 2c-Ⅴ-1

地 2a-Ⅴ-1 地 2c-Ⅴ-1

地 2c-Ⅴ-2

公 2c-Ⅴ-1 歷 1b-Ⅴ-1

歷 1c-Ⅴ-1

歷 1c-Ⅴ-2

地 1b-Ⅴ-2

地 1b-Ⅴ-3

地 1c-Ⅴ-1

學習表現 連結本土歷史經驗與 他國的歷史發展,深 化對史事脈絡的理 解,發展全球視野,關 懷世界不同文化的歷 史變遷,以及文化傳 承的議題。 省思歷史發展的多重 面向,珍視融合多元 族群、文化的社會體 系及人權的價值。 敏銳察覺社會及環境 變遷的內涵。 省思日常生活方式的 意涵,珍視日常生活 的智慧。 珍視不同空間尺度的 環境永續價值,並願 意付諸行動保護。 肯認自我或不同群體 的主體性。 連結歷史知識與現今 生活,並運用歷史知 識分析社會現象或變 遷。 綜合歷史知識與史料 證據,提出個人的分 析與詮釋。 批判評析各種歷史議 題,並提出處理問題 的方法。 連結地理系統、地理 視野與地理技能,分 析地表現象的內涵。 連結地理系統、地理 視野與地理技能,解 析地表現象的特性。 以地理系統、地理視 野的觀點進行議題探 討。

歷 Cb-Ⅴ-2 地 Be-Ⅴ-1 地 Be-Ⅴ-2

公 Ba-Ⅴ-1

公 Cc-Ⅴ-1

公 Cc-Ⅴ-2

學習內容 流行與復古。 食、衣、住、行等日常 生活體系的變遷。 藝術、文學、戲劇、歌 謠與遊戲等的地理想 像。 建立親密關係與維持 個體自主的界線為 何? 個人進入職業生活的 準備為何 ?國家如何 透過法律與政策保障 平等的勞動市場參 與? 發展自主的勞動關係 何以是重要的?如何 發展自主的勞動關係 和落實產業民主?

歷 Ca-Ⅴ-2 服飾的實質與象徵意 義。 歷 Fa-Ⅴ-2 科技的改變與創新。 地 Ba-Ⅴ-1 大氣圈、岩石圈(表 層)、水圈及生物圈的 有機關聯。 地 Ba-Ⅴ-2 環境負載力與環境問 題。 公 Be-Ⅴ-1 個人、廠商和政府在資 源有限的前提下,如何 進行資源的分配? 公 Cd-Ⅴ-2 工廠外移 及國際移工 增加如何影響本地勞 動市場的薪資與就業 情況? 公 Cd-Ⅴ-3 生產自動化及服務業 數位化如何影響 本地 勞動市場薪資與就業 情況? 17

社會領域 核心素養 社-U-A1 探索自我,發展 潛能,肯定自 我,規劃生涯, 健全身心素質, 透過自我精進, 追求幸福人生。

社-U-A2 對人類生活相 關議題,具備探 索、思考、推理、 分析、批判、統 整與後設思考 的素養,並能提 出解決各種問 題的可能策略。


社會領域學習重點 學習表現 公 1b-Ⅴ-2 區辨社會現象的多種 公 Dc-Ⅴ-2 解釋觀點。 公 3d-Ⅴ-1 規劃具有公共性或利 他性的行動方案並評 估其影響。 公 Df-Ⅴ-1

歷 3d-Ⅴ-1 歷 3d-Ⅴ-2

地 1c-Ⅴ-3

地 3d-Ⅴ-1

地 3d-Ⅴ-2

公 1c-Ⅴ-2

公 3d-Ⅴ-2

歷 3c-Ⅴ-1

地 1b-Ⅴ-1

地 3b-Ⅴ-1

規劃、執行歷史類作 品的創作或展演。 對於具有價值立場的 公共議題,進行歷史 性的分析與討論,並 付諸行動。 跨領域/科目整合相 關知能,反思各種社 會及環境議題,並提 出看法或解決策略。 透過小組合作,發掘 各種社會或環境問 題,規劃解決問題的 執行策略。 小組合作共同執行解 決問題的策略,並發 表執行成果。 整合公民知識,論述 自己的主張,並能提 出合理的論證。 落實具有公共性或利 他性的行動並反思與 修正。 聆聽他人並陳述自己 的觀點,檢視自己的 盲點與偏見,形成新 的觀點。 運用地理基本概念、 原理原則,解釋相關 的地表現象。 從各式地圖、航空照 片圖、衛星影像,網路 與文獻、實驗、田野實 察等,蒐集和解決問 題有關的資料。

歷 Ca-Ⅴ-1 歷 Ea-Ⅴ-2 地 Ac-Ⅴ-4

地 Bb-Ⅴ-3

地 Bd-Ⅴ-3

公 Bg-Ⅴ-1 公 Bg-Ⅴ-2

學習內容 我國在全球競爭與合 作關係中的地位與處 境為何? 臺海兩岸關 係如何影響我國的國 際地位與處境? 為什麼社會的不同群 體,對於「公平正義」 的理解與追求會有衝 突? 服飾的發展。 交通改良與革新。 問題探究:以校園或社 區為田野,進行實察並 觀察問題進而提出可 能改善建議。 問題探究:規劃並完成 一個符合「生態體驗」 的活動。 問題探究:踏查學校所 在地的文化資產,討論 活化利用的行動方案。 專業分工的影響。 決定一國進出口某項 商品的主要因素。

社會領域 核心素養

社-U-A3 對人類生活相 關議題,具備反 省、規劃與實踐 的素養,並能與 時俱進、創新應 變。

歷 Cb-Ⅴ-1 臺灣多元的服飾發展。 社-U-B1 歷 Db-Ⅴ-1 臺灣建築的多元面貌。 運 用 語 言 、 文 地 Aa-Ⅴ-1 地圖的本質、要素及其 字、圖表、影像、 用途。 肢體等表徵符 地 Aa-Ⅴ-4 問題探究:繪製日常生 號,表達經驗、 活中的主題地圖,並討 思想、價值與情 論該主題空間分布特 意,且能同理他 性與成因。 人所表達之意 地 Be-Ⅴ-3 問題探究:配合在地與 涵,增進與他人 各群科特色,共同設計 溝通。 一個具有地理想像的 相關活動。 18


社會領域學習重點 學習表現 公 3b-Ⅴ-2 分析並運用公民與社 公 Cb-Ⅴ-2 會生活相關資料。 公 3c-Ⅴ-2 善用討論形成共識。 公 Dg-Ⅴ-1

歷 3b-Ⅴ-2

地 3a-Ⅴ-1

地 3b-Ⅴ-2

公 3a-Ⅴ-1 公 3b-Ⅴ-1

研讀或考察歷史資 料,分析其生成背景 與其內容的關係。 根據地理系統與地理 視野的觀點,利用地 理技能的方法發掘各 種社會及環境問題。 選擇統計方法、地理 資訊系統等適當工具 進行資料分析與歸 納。 界定當代社會生活的 相關問題。 善用多種策略蒐集公 民與社會生活相關資 料。

歷 Fa-Ⅴ-2 地 Ab-Ⅴ-1 地 Ab-Ⅴ-2 地 Ab-Ⅴ-3 公 Bd-Ⅴ-2

公 Ca-Ⅴ-1

公 Ca-Ⅴ-2

公 Dd-Ⅴ-1

歷 2a-Ⅴ-2

歷 2b-Ⅴ-2

地 2b-Ⅴ-1

連結本土歷史經驗與 他國的歷史發展,深 化對史事脈絡的理 解,發展全球視野,關 懷世界不同文化的歷 史變遷,以及文化傳 承的議題。 理解並尊重不同文 化、宗教、族群、種族、 性別歷史發展的獨特 性與主體性。 具備地方感與鄉土

歷 Da-Ⅴ-1 歷 Da-Ⅴ-2 地 Bb-Ⅴ-1 地 Bd-Ⅴ-3

地 Be-Ⅴ-2

公 Da-Ⅴ-1 19

學習內容 除了選舉之外,我國還 有哪些重要的政治參 與形式及管道? 貿易的管制與開放對 哪些人有 利?對哪些 人不利? 科技的改變與創新。 地理資訊的查詢與建 置。 地理資訊的分析與解 讀。 問題探究:練習地理資 訊系統的生活運用。 為什麼程序正義是重 要的?國家於犯罪的 追訴及處罰過程中,如 何確保程序正義的實 現? 媒體與社群網路的所 有權或產製過程,如何 影響公共意見的形 成? 公共意見形成過程中, 可能存在哪些媒體近 用與媒體再現(可包括 族群、性別、性傾向或 身心障礙等群體之再 現)的不平等? 科技發展對社會價值 與制度造成哪些影 響?又衍生出哪些倫 理或法律問題? 影響建築發展的自然 環境與技術。 建築的功能與反映的 時代文化意涵。 自然與人文生態景觀。 問題探究:踏查學校所 在地的文化資產,討論 活化利用的行動方案。 藝術、文學、戲劇、歌 謠與遊戲等的地理想 像。 國家為促進社會安全,

社會領域 核心素養

社-U-B2 善用各種科技、 資訊、媒體,參 與公共事務或 解決社會議題, 並能對科技、資 訊與媒體的倫 理問題進行思 辨批判。

社-U-B3 體會地理、歷史 及各種人類生 活規範間的交 互影響,進而賞 析互動關係背 後蘊含的美感 情境。


社會領域學習重點

地 2b-Ⅴ-2

地 2c-Ⅴ-2

公 1a-Ⅴ-2 公 2a-Ⅴ-1 歷 2c-Ⅴ-1

歷 3d-Ⅴ-2

地 3d-Ⅴ-1

地 3d-Ⅴ-2

地 3d-Ⅴ-3

公 2c-Ⅴ-2 公 3d-Ⅴ-2

歷 3c-Ⅴ-1

地 3c-Ⅴ-2

地 3d-Ⅴ-1

學習表現 愛,關懷其他地區的 社會及環境議題。 尊重文化的多樣性, 欣賞各種人地交互作 用所塑造的地景。 珍視不同空間尺度的 環境永續價值,並願 意付諸行動保護。 釐清公民知識的核心 概念。 關注社會生活相關課 題及其影響。 省思歷史發展的多重 面向,珍視融合多元 族群、文化的社會體 系及人權的價值。 對於具有價值立場的 公共議題,進行歷史 性的分析與討論,並 付諸行動。 透過小組合作,發掘 各種社會或環境問 題,規劃解決問題的 執行策略。 小組合作共同執行解 決問題的策略,並發 表執行成果。 檢討執行策略的成 效,並提出改善的方 案。 珍視並願意維護重要 的公民價值。 落實具有公共性或利 他性的行動並反思與 修正。 聆聽他人並陳述自己 的觀點,檢視自己的 盲點與偏見,形成新 的觀點。 參與小組討論,與他 人共同討論解決問題 的有效方法。 透過小組合作,發掘 各種社會或環境問

學習內容 為何需要社會救助、社 會福利和社會保險等 多種制度的規劃?

社會領域 核心素養

歷 Fb-Ⅴ-1 臺灣現代科技產業的 發展。 歷 Fb-Ⅴ-2 臺灣科技與社會生活。 地 Bb-Ⅴ-3 問題探究:規劃並完成 一個符合「生態體驗」 的活動。 地 Bc-Ⅴ-4 問題探究:訪問學校附 近某項產業的經營者, 認識該產業的發展機 會與挑戰。 地 Bd-Ⅴ-3 問題探究:踏查學校所 在地的文化資產,討論 活化利用的行動方案。 公 Bc-Ⅴ-2 為何需要保障智慧財 產權?如何衡平智慧 財產權與社會公益? 公 Bf-Ⅴ-1 政府政策 如何影響誘 因,進而 改變人民行 為?

社-U-C1 具備對道德、人 權、環境與公共 議題的思考與 對話素養,健全 良好品德、提升 公民意識,主動 參與環境保育 與社會公共事 務。

歷 Ca-Ⅴ-2 服飾的實質與象徵意 義。 歷 Cb-Ⅴ-2 流行與復古。 地 Bc-Ⅴ-4 問題探究:訪問學校附 近某項產業的經營者, 認識該產業的發展機 會與挑戰。 地 Be-Ⅴ-3 問題探究:配合在地與 各群科特色,共同設計

社-U-C2 發展適切的人 際互動關係,並 展現相互包容、 溝通協調、社會 參與及服務等 團隊合作的精 神與行動。

20


社會領域學習重點 學習表現 學習內容 題,規劃解決問題的 一個具有地理想像的 執行策略。 相關活動。 公 2b-Ⅴ-1 同理個人或不同群體 公 Cd-Ⅴ-4 政府訂定基本工資對 在社會處境中的經歷 勞動市場可能造成什 與情緒。 麼影響? 公 3c-Ⅴ-3 整合成員特質並展現 公 Db-Ⅴ-1 我國目前有什麼具體 團隊合作成效。 政策,促進不同文化之 間的平等? 歷 2a-Ⅴ-2 連結本土歷史經驗與 歷 Ba-Ⅴ-3 飲食的交流與作物的 他國的歷史發展,深 傳播。 化 對 史 事 脈 絡 的 理 歷 Bb-Ⅴ-1 臺灣飲食的發展與變 解,發展全球視野,關 化。 懷世界不同文化的歷 歷 Fb-Ⅴ-2 臺灣科技與社會生活。 史變遷,以及文化傳 地 Ca-Ⅴ-2 世界強權的競合與區 承的議題。 域發展。 歷 2c-Ⅴ-1 省思歷史發展的多重 地 Cb-Ⅴ-2 全球在地化與在地全 面向,珍視融合多元 球化。 族群、文化的社會體 地 Cb-Ⅴ-3 問題探究:運用媒體呈 系及人權的價值。 現生活中的全球在地 地 2b-Ⅴ-1 具 備 地 方 感 與 鄉 土 化與在地全球化現象, 愛,關懷其他地區的 並說明其蘊含的意義。 社會及環境議題。 公 Dc-Ⅴ-1 面對全球化,為何需珍 地 2b-Ⅴ-2 尊重文化的多樣性, 視我國的本土文化? 欣賞各種人地交互作 我國本土文化產業如 用所塑造的地景。 何調適與創新? 地 2b-Ⅴ-3 理解地理環境的系統 公 Dg-Ⅴ-2 世界貿易組織與重要 運作,體認環境倫理 國際經貿組織在國際 的內涵。 間所扮演的角色為 公 2b-Ⅴ-2 尊重或肯認社會中的 何? 不同主張及差異。 公 2c-Ⅴ-2 珍視並願意維護重要 的公民價值。

21

社會領域 核心素養

社-U-C3 珍視自我文化 的價值,尊重並 肯認多元文化, 關心全球議題, 以拓展國際視 野,提升國際移 動力。


附錄二:議題適切融入領域課程綱要 壹、前言 「議題」係基於社會發展需要、普遍受到關注,且期待學生應有所理解與行動的一些 課題,其攸關現代生活、人類發展與社會價值,具時代性與前瞻性,且常具高度討論性與 跨學門性質。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本乎總綱「自發」、「互動」及「共好」之基本理念,為 與社會脈動、生活情境緊密連結,以議題教育培養學生批判思考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提升 學生面對議題的責任感與行動力,並能追求尊重多元、同理關懷、公平正義與永續發展等 核心價值。 依《總綱》 「實施要點」規定,各領域課程設計應適切融入性別平等、人權、環境、海 洋、品德、生命、法治、科技、資訊、能源、安全、防災、家庭教育、生涯規劃、多元文 化、閱讀素養、戶外教育、國際教育、原住民族教育等議題。各領域/科目可發揮課程與教 學之創意與特色,依需求適時融入,不受限於上述議題。同時隨著社會的變遷與時代的推 移,議題內涵亦會發生改變或產生新議題,故學校宜對議題具備高度敏覺性,因應環境之 變化,活化與深化議題內涵,並依學生的身心發展,適齡、適性地設計具創新、前瞻與統 整之課程計畫。 為促進議題教育功能之發揮,各領域/科目「課程綱要」已進行《總綱》所列議題之適 切轉化與統整融入。學校、教師及教材研發、出版與審查等相關教育人員應依循各領域/科 目「課程綱要」內容,並參考本說明,落實議題融入課程與教學之責任。學校亦可於彈性 學習課程/時間及校訂課程中據以規劃相關議題,將議題的精神與價值適切融入學校組織 規章、獎懲制度及相關活動,以形塑校園文化,提升學生學習成果。 議題教育的實施包含正式與非正式課程,學校課程的發展與教材編選應以學生經驗為 中心,選取生活化教材。在掌握議題之基本理念與不同教育階段之實質內涵下,連結領域 /科目內容,以問題覺知、知識理解、技能習得及實踐行動等不同層次循序引導學生學習, 發展教材並編輯教學手冊。教師教學時,除涵蓋於領域/科目之教材內容外,可透過領域/ 科目內容之連結、延伸、統整與轉化,進行議題之融入,亦可將人物、典範、習俗或節慶 等加入教材,或採隨機教學,並於作業、作品、展演、參觀、社團與團體活動中,以多元 方式融入議題。經由討論、對話、批判與反思,使教室成為知識建構與發展的學習社群, 增進議題學習之品質。 各該教育主管機關應提供資源以落實議題融入教育,有關《總綱》所列各項議題之完 整內涵說明與融入方式等,可參閱「議題融入說明手冊」與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 各領域/科目之課程手冊。

22


貳、議題學習目標 為使各領域/科目課程能適切進行議題融入,並落實教育相關法律及國家政策綱領,以 下臚列十九項議題之學習目標,提供學校及教師於相關課程或議題教學時進行適切融入, 以與領域/科目課程作結合。 議題 性別平等教育1 人權教育2 環境教育3 海洋教育4 科技教育5 能源教育6 家庭教育7 原住民族教育8 品德教育 生命教育 法治教育 資訊教育 安全教育 防災教育 生涯規劃教育 多元文化教育 閱讀素養教育 戶外教育

學習目標 理解性別的多樣性,覺察性別不平等的存在事實與社會文化中的性別權力 關係;建立性別平等的價值信念,落實尊重與包容多元性別差異;付諸行 動消除性別偏見與歧視,維護性別人格尊嚴與性別地位實質平等。 了解人權存在的事實、基本概念與價值;發展對人權的價值信念;增強對 人權的感受與評價;養成尊重人權的行為及參與實踐人權的行動。 認識與理解人類生存與發展所面對的環境危機與挑戰;探究氣候變遷、資 源耗竭與生物多樣性消失,以及社會不正義和環境不正義;思考個人發展、 國家發展與人類發展的意義;執行綠色、簡樸與永續的生活行動。 體驗海洋休閒與重視戲水安全的親海行為;了解海洋社會與感受海洋文化 的愛海情懷;探究海洋科學與永續海洋資源的知海素養。 具備科技哲學觀與科技文化的素養;激發持續學習科技及科技設計的興 趣;培養科技知識與產品使用的技能。 增進能源基本概念;發展正確能源價值觀;養成節約能源的思維、習慣和 態度。 具備探究家庭發展、家庭與社會互動關係及家庭資源管理的知能;提升積 極參與家庭活動的責任感與態度;激發創造家人互動共好的意識與責任, 提升家庭生活品質。 認識原住民族歷史文化與價值觀;增進跨族群的相互了解與尊重;涵養族 群共榮與平等信念。 增進道德發展知能;了解品德核心價值與道德議題;養成知善、樂善與行 善的品德素養。 培養探索生命根本課題的知能;提升價值思辨的能力與情意;增進知行合 一的修養。 理解法律與法治的意義;習得法律實體與程序的基本知能;追求人權保障 與公平正義的價值。 增進善用資訊解決問題與運算思維能力;預備生活與職涯知能;養成資訊 社會應有的態度與責任。 建立安全意識;提升對環境的敏感度、警覺性與判斷力;防範事故傷害發 生以確保生命安全。 認識天然災害成因;養成災害風險管理與災害防救能力;強化防救行動之 責任、態度與實踐力。 了解個人特質、興趣與工作環境;養成生涯規劃知能;發展洞察趨勢的敏 感度與應變的行動力。 認識文化的豐富與多樣性;養成尊重差異與追求實質平等的跨文化素養; 維護多元文化價值。 養成運用文本思考、解決問題與建構知識的能力;涵育樂於閱讀態度;開 展多元閱讀素養。 強化與環境的連接感,養成友善環境的態度;發展社會覺知與互動的技能, 培養尊重與關懷他人的情操;開啟學生的視野,涵養健康的身心。 23


國際教育

養成參與國際活動的知能;激發跨文化的觀察力與反思力;發展國家主體 的國際意識與責任感。

8 項議題所涉之教育相關法律及國家政策綱領如下: 註 1:性別平等教育之教育相關法律或國家政策綱領有:《性別平等教育法》、《性別平等政策綱領》、《消 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施行法》等。 註 2:人權教育之教育相關法律或國家政策綱領有:《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 約施行法》、《兒童權利公約施行法》、《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施行法》等。 註 3:環境教育之教育相關法律或國家政策綱領有:《環境教育法》、《國家環境教育綱領》等。 註 4:海洋教育之教育相關法律或政策綱領有:《國家海洋政策綱領》等。 註 5:科技教育之教育相關法律或政策綱領有:《科學技術基本法》等。 註 6:能源教育之教育相關法律或政策綱領有:《能源發展綱領》等。 註 7:家庭教育之教育相關法律或政策綱領有:《家庭教育法》等。 註 8:原住民族教育之教育相關法律或政策綱領有:《原住民族基本法》、《原住民族教育法》、《原住民族 語言發展法》等。

參、議題適切融入之學習主題與實質內涵及學習重點舉例說明 一、議題之學習主題與實質內涵 有鑒於性別平等、人權、環境、海洋教育議題為延續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已具完整 之內涵架構,有利延伸規劃各領域/科目課程之適切融入,並能豐富與落實核心素養之 內涵,故以性別平等、人權、環境、海洋教育議題為例,呈現其學習主題與實質內涵, 以作為課程設計、教材編審與教學實施之參考。 有關本領域融入議題之選擇、作法與示例參考說明,可參閱「社會領域課程手冊」 。 教育階段

國民小學

議題/學習主題

生理性別、性傾 向、性別特質與 性別認同多樣 性的尊重 性 別 平 等 教 育

高級中等學校

性 E1

認 識 生 理 性 性 J1 別、性傾向、 性別特質與 性別認同的 多元面貌。

接納自我與 性 U1 他人的性傾 向、性別特 質與性別認 同。

性 E2

覺 知 身 體 意 性 J2 象對身心的 影響。

釐清身體意 性 U2 象的性別迷 思。

性 E3

覺 察 性 別 角 性 J3 色的刻板印 象,了解家 庭、學校與職 業的分工,不 應受性別的 限制。 認 識 身 體 界 性 J4 限與尊重他 人的身體自

檢視家庭、 性 U3 學校、職場 中基於性別 刻板印象產 生的偏見與 歧視。

肯定自我與 尊重他人的 性傾向、性別 特質與性別 認同,突破個 人發展的性 別限制。 探究社會文 化與媒體對 身體意象的 影響。 分析家庭、學 校、職場與媒 體中的性別 不平等現象, 提出改善策 略。

認識身體自 性 U4 主權相關議 題,維護自

維護與捍衛 自己的身體 自主權,並尊

性別角色的突 破與性別歧視 的消除

身體自主權的 尊重與維護

議題實質內涵 國民中學

性 E4

24


教育階段

議題實質內涵 國民中學

國民小學

議題/學習主題

主權。

性 E5

認識性騷擾、 性 J5 性侵害、性霸 凌的概念及 其求助管道。

性 E6

了解圖像、語 性 J6 言與文字的 性別意涵,使 用性別平等 的語言與文 字進行溝通。 解 讀 各 種 媒 性 J7 體所傳遞的 性別刻板印 象。

性騷擾、性侵害 與性霸凌的防 治

語言、文字與符 號的性別意涵 分析 性 E7

科技、資訊與媒 體的性別識讀

性 J8

性 E8

性 E9 性別權益與公 共參與

了 解 不 同 性 性 J9 別者的成就 與貢獻。 檢視校園中 空間與資源 分配的性別 落差,並提出 改善建議。 性 J10

性 E10 辨 識 性 別 刻 性 J11 板的情感表 達與人際互 性別權力關係 動。 與互動 性 E11 培 養 性 別 間 合宜表達情 感的能力。 25

高級中等學校

己與尊重他 人的身體自 主權。 辨 識 性 騷 性 U5 擾、性侵害 與性霸凌的 樣態,運用 資源解決問 題。 探究各種符 性 U6 號中的性別 意涵及人際 溝通中的性 別問題。

重他人的身 體自主權。

解析各種媒 性 U7 體所傳遞的 性別迷思、 偏 見 與 歧 視。 解讀科技產 性 U8 品的性別意 涵。

批判科技、資 訊與媒體的 性別意識形 態,並尋求改 善策略。 發展科技與 資訊能力,不 受性別的限 制。 了解性別平 等運動的歷 史發展,主動 參與促進性 別平等的社 會公共事務, 並積極維護 性別權益。 檢視性別相 關政策,並提 出看法。

認識性別權 性 U9 益相關法律 與性別平等 運 動 的 楷 模,具備關 懷性別少數 的態度。 探究社會中 資源運用與 性 U10 分配的性別 不平等,並 提出解決策 略。 去除性別刻 性 U11 板與性別偏 見的情感表 達與溝通, 具備與他人 平等互動的 能力。

探究性騷擾、 性侵害與性 霸凌相關議 題,並熟知權 利救濟的管 道與程序。 解析符號的 性別意涵,並 運用具性別 平等的語言 及符號。

分析情感關 係中的性別 權力議題,養 成溝通協商 與提升處理 情感挫折的 能力。


教育階段

議題實質內涵 國民中學

國民小學

議題/學習主題

性 J12

性別與多元文 化

性 E12 了 解 與 尊 重 性 J13 家庭型態的 多樣性。 性 E13 了 解 不 同 社 性 J14 會中的性別 文化差異。

人 E1

認 識 人 權 是 人 J1 與生俱有的、 普遍的、不容 剝奪的。

人 E2

關 心 周 遭 不 人 J2 公平的事件, 並提出改善 的想法。

人 E3

了 解 每 個 人 人 J3 需求的不同, 並討論與遵 守團體的規 則。

人 E4

表 達 自 己 對 人 J4 一個美好世 界的想法,並 聆聽他人的 想法。 人 J5 欣賞、包容個 別差異並尊

人權的基本概 念

人權與責任

人 權 教 育 人權與民主法 治

人權與生活實 踐 人 E5

26

高級中等學校

省思與他人 的性別權力 關係,促進 平等與良好 的互動。 了解多元家 庭型態的性 別意涵。 認識社會中 性別、種族 與階級的權 力 結 構 關 係。 認識基本人 權的意涵, 並了解憲法 對人權保障 的意義。

性 U12

反思各種互 動中的性別 權力關係。

性 U13

關懷國內人 權議題,提 出一個符合 正義的社會 藍圖,並進 行社會改進 與行動。 探索各種利 益可能發生 的衝突,並 了解如何運 用民主審議 方式及正當 的程序,以 形成公共規 則,落實平 等自由之保 障。 了解平等、 正 義 的 原 則,並在生 活中實踐。 了解社會上 有不同的群 體和文化,

人 U2

探究本土與 國際社會的 性別與家庭 議題。 善用資源以 拓展性別平 等的本土與 國際視野。 理解普世人 權意涵的時 代性及聯合 國人權公約 對人權保障 的意義。 探討國際人 權議題,並負 起全球公民 的和平與永 續發展責任。

性 U14

人 U1

人 U3

認識我國重 要的人權立 法及其意義, 理解保障人 權之憲政原 理與原則。

人 U4

理解人權與 世界和平的 關係,並在社 會中實踐。 理解世界上 有不同的國 家、族群和文

人 U5


教育階段

議題實質內涵 國民中學

國民小學

議題/學習主題

人 E6

人 E7

重自己與他 人的權利。 覺 察 個 人 的 人 J6 偏見,並避免 歧視行為的 產生。

認識生活中 不公平、不合 理、違反規則 人權違反與救 和健康受到 濟 傷害等經驗, 並知道如何 尋求救助的 管道。 人 E8 了 解 兒 童 對 遊戲權利的 需求。 人 E9 認識生存權、 身分權的剝 奪與個人尊 嚴的關係。 認識隱私權 人 E10 與 日 常 生 活 的關係。 了解兒童權 人權重要主題 人 E11 利 宣 言 的 內 涵及兒童權 利公約對兒 童基本需求 的維護與支 持。

人 J7

人 J8

人 J9

人 J10

人 J11

人 J12

人 J13 27

高級中等學校

尊重並欣賞 其差異。 正視社會中 人 U6 的 各 種 歧 視,並採取 行動來關懷 與 保 護 弱 勢。

探討違反人 權的事件對 個人、社區/ 部落、社會 的影響,並 提出改善策 略或行動方 案。 了解人身自 由權,並具 有自我保護 的知能。 認 識 教 育 權、工作權 與個人生涯 發 展 的 關 係。 了解人權的 起源與歷史 發展對人權 維 護 的 意 義。 運用資訊網 絡了解人權 相關組織與 活動。 理解貧窮、 階級剝削的 相互關係。 理解戰爭、 和平對人類

人 U7

人 U8

人 U9

人 U10

人 U11

化,並尊重其 文化權。 探討歧視少 數民族、排除 異類、污名化 等現象,理解 其經常和政 治經濟不平 等、種族主義 等互為因果, 並提出相關 的公民行動 方案。 體悟公民不 服從的人權 法治意涵,並 倡議當今我 國或全球人 權相關之議 題。 說明言論自 由或新聞自 由對於民主 社會運作的 重要性。 理解法律對 社會上原住 民、身心障礙 者等弱勢所 提供各種平 權措施,旨在 促進其能擁 有實質平等 的社會地位。 認識聯合國 及其他人權 相關組織對 人權保障的 功能。 理解人類歷 史上發生大 屠殺的原因, 思考如何避


教育階段

議題實質內涵 國民中學

國民小學

議題/學習主題

人 J14

環 E1

環 E2 環境倫理

環 E3

環 E4 環 境 教 育

環 E5

永續發展

環 E6

環 E7

環 E8 氣候變遷

參 與 戶 外 學 環 J1 習與自然體 驗,覺知自然 環境的美、平 衡 、 與 完 整 環 J2 性。 覺知生物生 命的美與價 值,關懷動、 植物的生命。 了 解 人 與 自 環 J3 然和諧共生, 進而保護重 要棲地。 覺知經濟發 展與工業發 展對環境的 衝擊。 覺知人類的 生活型態對 其他生物與 生態系的衝 擊。 覺知人類過 度的物質需 求會對未來 世代造成衝 擊。 覺知人類社 會有糧食分 配不均與貧 富差異太大 的問題。 認識天氣的 溫度、雨量要 素與覺察氣 候的趨勢及

環 J4

環 J5

環 J6

環 J7

28

生 活 的 影 響。 了解世界人 權宣言對人 權的維護與 保障。 了解生物多 樣性及環境 承載力的重 要性。 了解人與周 遭動物的互 動關係,認 識 動 物 需 求,並關切 動物福利。 經由環境美 學與自然文 學了解自然 環境的倫理 價值。 了解永續發 展 的 意 義 (環境、社 會、與經濟 的 均 衡 發 展)與原則。 了解聯合國 推動永續發 展的背景與 趨勢。 了解世界人 口 數 量 增 加、糧食供 給與營養的 永續議題。

高級中等學校 人 U12

環 U1

環 U2

環 U3

環 U4

環 U5

透過「碳循 環 U6 環」 ,了解化 石燃料與溫 室氣體、全

免其再發生。 認識聯合國 的各種重要 國際人權公 約。 關心居住地 區,因保護所 帶來的發展 限制及權益 受損,理解補 償正義的重 要性。 理解人為破 壞對其他物 種與棲地所 帶來的生態 不正義,進而 支持相關環 境保護政策。 探討臺灣二 十一世紀議 程的內涵與 相關政策。 思考生活品 質與人類發 展的意義,並 據以思考與 永續發展的 關係。 採行永續消 費與簡樸生 活的生活型 態,促進永續 發展。

探究國際與 國內對氣候 變遷的應對 措施,了解因


教育階段 議題/學習主題

議題實質內涵 國民中學

國民小學

極端氣候的 現象。 環 E9 覺 知 氣 候 變 遷會對生活、 環 J8 社會及環境 造成衝擊。 環 E10 覺 知 人 類 的 行為是導致 氣候變遷的 原因。 環 J9

災害防救

環 E11 認 識 台 灣 曾 環 J10 經發生的重 大災害。 環 E12 養 成 對 災 害 的警覺心及 敏感度,對災 害 有 基 本 的 環 J11 了解,並能避 免災害的發 生。 環 J12 環 E13 覺 知 天 然 災 害的頻率增 加且衝擊擴 大。 環 J13

環 E14 覺 知 人 類 生 環 J14 存與發展需 要利用能源 及資源,學習 在生活中直 能源資源永續 接 利 用 自 然 環 J15 利用 能源或自然 形式的物質。 環 E15 覺 知 能 資 源 過度利用會 導致環境汙 29

球暖化、及 氣候變遷的 關係。 了解台灣生 態環境及社 會發展面對 氣候變遷的 脆弱性與韌 性。 了解氣候變 遷減緩與調 適的涵義, 以及台灣因 應氣候變遷 調 適 的 政 策。 了解天然災 害對人類生 活、生命、社 會發展與經 濟產業的衝 擊。 了解天然災 害的人為影 響因子。 認識不同類 型災害可能 伴 隨 的 危 險,學習適 當預防與避 難行為。 參與防災疏 散演練。 了解能量流 動及物質循 環與生態系 統運作的關 係。 認識產品的 生命週期, 探討其生態 足跡、水足 跡 及 碳 足 跡。

高級中等學校

環 U7

環 U8

環 U9

環 U10 環 U11

環 U12

環 U13

應氣候變遷 的國際公約 的精神。 收集並分析 在地能源的 消耗與排碳 的趨勢,思考 因地制宜的 解決方案,參 與集體的行 動。

從災害防救 法規了解台 灣災害防救 的政策規劃。 分析實際監 測數據,探究 天然災害頻 率的趨勢與 預估。 執行災害防 救的演練。 運用繪圖科 技與災害資 料調查,繪製 防災地圖。

了解循環型 社會的涵意 與執行策略, 實踐綠色消 費與友善環 境的生活模 式。 了解環境成 本、汙染者付 費、綠色設計 及清潔生產


教育階段

國民小學

議題/學習主題

海洋休閒

染與資源耗 竭的問題。 環 E16 了 解 物 質 循 環與資源回 收利用的原 理。 環 E17 養 成 日 常 生 活節約用水、 用電、物質的 行為,減少資 源的消耗。 海 E1 喜 歡 親 水 活 動,重視水域 安全。 海 E2 學 會 游 泳 技 巧,熟悉自救 知能。 海 E3 具 備 從 事 多 元水域休閒 活動的知識 與技能。

海 E4 海 洋 教 育

議題實質內涵 國民中學

海 E5

海 E6 海洋社會

環 J16

海 E7

了解各種替 代能源的基 環 U14 本原理與發 展趨勢。

環 U15

海 J1

海 J2

海 J3

認 識 家 鄉 或 海 J4 鄰近的水域 環境與產業。 探討臺灣開 拓史與海洋 的關係。 了 解 我 國 是 海 J5 海洋國家,強 化臺灣海洋 主權意識。 海 J6

海 J7

海洋文化

高級中等學校

閱讀、分享及 海 J8 創作與海洋 30

參與多元海 洋休閒與水 域活動,熟 練各種水域 求生技能。 認識並參與 安全的海洋 生態旅遊。 了解沿海或 河岸的環境 與居民生活 及 休 閒 方 式。 了解海洋水 產、工程、運 輸、能源、與 旅遊等產業 的結構與發 展。 了解我國國 土地理位置 的特色及重 要性。 了解與日常 生活相關的 海洋法規。 探討與海洋 相關產業之 發展對臺灣 經 濟 的 影 響。 閱讀、分享 及創作以海

海 U1

海 U2

海 U3

海 U4

海 U5

海 U6

海 U7

海 U8

機制。 了解國際及 我國對能源 利用之相關 法律制定與 行政措施。 了解因地制 宜及友善環 境的綠建築 原理。 熟練各項水 域運動,具備 安全之知能。 規劃並參與 各種水域休 閒與觀光活 動。 了解漁村與 近海景觀、人 文風情與生 態旅遊的關 係。 分析海洋相 關產業與科 技發展,並評 析其與經濟 活動的關係。 認識海洋相 關法律,了解 並關心海洋 政策。 評析臺灣與 其他國家海 洋歷史的演 變及異同。 認識臺灣海 洋權益與戰 略地位。

善用各種文 體或寫作技


教育階段

議題實質內涵 國民中學

國民小學

議題/學習主題

海 E8

海 E9

有關的故事。 了解海洋民 俗活動、宗教 海 J9 信仰與生活 的關係。 透過肢體、聲 音、圖像及道 海 J10 具等,進行以 海洋為主題 之藝術表現。 海 J11

海 E10 認 識 水 與 海 海 J12 洋的特性及 其與生活的 應用。 海 E11 認 識 海 洋 生 物與生態。 海 J13 海 E12 認 識 海 上 交 通工具和科 技發展的關 係。 海 J14

海 J15 海洋科學與技 術

洋為背景的 文學作品。 了解我國與 其他國家海 洋文化的異 同。 運用各種媒 材與形式, 從事以海洋 為主題的藝 術表現。 了解海洋民 俗信仰與祭 典之意義及 其與社會發 展之關係。 探討臺灣海 岸地形與近 海的特色、 成 因 與 災 害。 探討海洋對 陸上環境與 生 活 的 影 響。 探討海洋生 物與生態環 境之關聯。 探討船舶的 種類、構造 及原理。

高級中等學校

海 U9

海 U10

海 U11

海 U12

海 U13

海 U14

海 U15

31

巧,創作以海 洋為背景的 文學作品。 體認各種海 洋藝術的價 值、風格及其 文化脈絡。 比較我國與 其他國家海 洋民俗信仰 與祭典的演 變及異同。

了解海浪、海 嘯、與黑潮等 海洋的物理 特性,以及鹽 度、礦物質等 海洋的化學 成分。 了解海水結 構、海底地形 及洋流對海 洋環境的影 響。 探討海洋環 境變化與氣 候變遷的相 關性。 了解全球水 圈、生態系與 生物多樣性 的關係。 熟悉海水淡 化、船舶運 輸、海洋能 源、礦產探勘 與開採等海 洋相關應用 科技。


教育階段

議題實質內涵 國民中學

國民小學

議題/學習主題

海 E13 認 識 生 活 中 常見的水產 品。 海 E14 了 解 海 水 中 含有鹽等成 份,體認海洋 資源與生活 的關聯性。 海 E15 認 識 家 鄉 常 見的河流與 海洋資源與永 海洋資源,並 續 珍惜自然資 源。 海 E16 認 識 家 鄉 的 水域或海洋 的汙染、過漁 等環境問題。

海 J16

海 J17

海 J18

海 J19

海 J20

認識海洋生 物資源之種 類、用途、復 育與保育方 法。 了解海洋非 生物資源之 種 類 與 應 用。 探討人類活 動對海洋生 態的影響。 了解海洋資 源 之 有 限 性,保護海 洋環境。 了解我國的 海洋環境問 題,並積極 參與海洋保 護行動。

高級中等學校 海 U16

海 U17

海 U18

海 U19

探討海洋生 物資源管理 策略與永續 發展。 了解海洋礦 產與能源等 資源,以及其 經濟價值。 了解海洋環 境污染造成 海洋生物與 環境累積的 後果,並提出 因應對策。 了解全球的 海洋環境問 題,並熟悉或 參與海洋保 護行動。

二、議題適切融入「社會領域課程綱要」學習重點舉例說明 議題融入社會之內容涵蓋議題之知識、情意與行動,重視對議題認知與敏感度之提 升、價值觀與責任感之培養,以及生活實踐之履行。進行議題教育時,透過本領域之學 習重點與議題實質內涵之連結、延伸、統整與轉化,培養學生對議題探究、思辨與實踐 的能力。下表僅先列舉性別平等教育、人權教育、環境教育與海洋教育四項議題之學習 主題與實質內涵,其融入本課程綱要「學習重點」之示例,作為教材編選與教學實施之 參考。 議題

學習主題 性 U1

性 別 平 等 教 育

生理性別、 性傾向、性 性 U2 別特質與 性別認同 多樣性的 尊重

實質內涵 建議融入課程綱要學習重點之示例 肯定自我與接納他人的性 歷 Ca-Ⅴ-2 服飾的實質與象徵意 傾向、性別特質與性別認 義。 同。 地 Be-Ⅴ-2 藝術、文學、戲劇、歌 探究社會文化與媒體對身 謠與遊戲等的地理想 體意象的影響。 像。 公 2c-Ⅴ-1 肯認自我或不同群體 的主體性。 公 Ba-Ⅴ-1 建立親密關係與維持 個體自主的界線為 何?

32


議題

學習主題 性 U3

性別角色 的突破與 性別歧視 的消除

性 U4 身體自主 權的尊重 與維護 性騷擾、性 性 U5 侵害與性 霸凌的防 治 性 U6

實質內涵 建議融入課程綱要學習重點之示例 分析家庭、學校、職場與媒 公 1b-Ⅴ-1 運用公民知識解釋相 體中的性別不平等現象,提 關社會現象。 出改善策略。 公 3d-Ⅴ-1 規劃具有公共性或利 他性的行動方案並評 估其影響。 公 Ba-Ⅴ-2 親密關係的互動如何 受性別刻板印象與性 別分工等結構因素影 響? 公 Ca-Ⅴ-2 公 共 意 見 形 成 過 程 中,可能存在哪些媒 體近用與媒體再現 (可包括族群、性別、 性傾向或身心障礙等 群體之再現)的不平 等? 維護與捍衛自己的身體自 公 2c-Ⅴ-1 肯認自我或不同群體 主權,並尊重他人的身體自 的主體性。 主權。 公 Ba-Ⅴ-1 建立親密關係與維持 個體自主的界線為 何? 探究性騷擾、性侵害與性霸 公 Bd-Ⅴ-4 為何少年的刑事司法 凌相關議題,並熟知權利救 程序與成年人不同? 濟的管道與程序。 解析符號的性別意涵,並運 地 Ab-Ⅴ-2 用具性別平等的語言及符 號。 地 Be-Ⅴ-3

語言、文字 與符號的 性別意涵 分析

公 2b-Ⅴ-2 公 Ba-Ⅴ-1

性 U7

科技、資訊 性 U8 與媒體的 性別識讀

批判科技、資訊與媒體的性 地 3b-Ⅴ-2 別意識形態,並尋求改善策 略。 發展科技與資訊能力,不受 性別的限制。 地 3b-Ⅴ-3

地 Ab-Ⅴ-3 33

地理資訊的分析與解 讀。 問題探究:配合在地 與各群科特色,共同 設計一個具有地理想 像的相關活動。 尊重或肯認社會中的 不同主張及差異。 建立親密關係與維持 個體自主的界線為 何? 選擇統計方法、地理 資訊系統等適當工具 進行資料分析與歸 納。 從各類資料辨識現象 的型態、關聯與趨勢, 解讀資料蘊含的意 義。 問題探究:練習地理


議題

學習主題

實質內涵

性 U9

了解性別平等運動的歷史 發展,主動參與促進性別平 等的社會公共事務,並積極 維護性別權益。 性 U10 檢視性別相關政策,並提出 看法。 性別權益 與公共參 與

性 U11 分析情感關係中的性別權 力議題,養成溝通協商與提 升處理情感挫折的能力。 性 U12 反思各種互動中的性別權 力關係。 性別權力 關係與互 動

性 U13 探究本土與國際社會的性 別與家庭議題。 性 U14 善用資源以拓展性別平等 性別與多 的本土與國際視野。 元文化

34

建議融入課程綱要學習重點之示例 資訊系統的生活運 用。 公 Ca-Ⅴ-2 公 共 意 見 形 成 過 程 中,可能存在哪些媒 體近用與媒體再現 (可包括族群、性別、 性傾向或身心障礙等 群體之再現)的不平 等? 公 2b-Ⅴ-1 同理個人或不同群體 在社會處境中的經歷 與情緒。 公 3d-Ⅴ-2 落實具有公共性或利 他性的行動並反思與 修正。 公 Aa-Ⅴ-1 公民身分如何演變? 我國的公民權利如何 發展與落實? 公 Ba-Ⅴ-2 親密關係的互動如何 受性別刻板印象與性 別分工等結構因素影 響? 公 Bc-Ⅴ-3 現行民法繼承制度如 何保障人民的財產 權? 地 Be-Ⅴ-2 藝術、文學、戲劇、歌 謠與遊戲等的地理想 像。 公 Ba-Ⅴ-1 建立親密關係與維持 個體自主的界線為 何? 公 Ba-Ⅴ-2 親密關係的互動如何 受性別刻板印象與性 別分工等結構因素影 響? 公 Bc-Ⅴ-3 現行民法繼承制度如 何保障人民的財產 權? 地 Be-Ⅴ-1 食、衣、住、行等日常 生活體系的變遷。 地 Be-Ⅴ-2 藝術、文學、戲劇、歌 謠與遊戲等的地理想 像。 地 Be-Ⅴ-3 問題探究:配合在地 與各群科特色,共同


議題

學習主題

人權的基 本概念

實質內涵

人 U1

人 U2 人權與責 任

理解普世人權意涵的時代 性及聯合國人權公約對人 權保障的意義。 探討國際人權議題,並負起 全球公民的和平與永續發 展責任。

人 U3

認識我國重要的人權立法 及其意義,理解保障人權之 憲政原理與原則。

人 U4

理解人權與世界和平的關 係,並在社會中實踐。 人 U5 理解世界上有不同的 國家、族群和文化,並尊重 其文化權。 探討歧視少數民族、排除異 類、污名化等現象,理解其 經常和政治經濟不平等、種 族主義等互為因果,並提出 相關的公民行動方案。

人權與民 主法治

人 權 教 育 人 U6

人權與生 活實踐

35

建議融入課程綱要學習重點之示例 設計一個具有地理想 像的相關活動。 公 Aa-Ⅴ-1 公民身分如何演變? 我國的公民權利如何 發展與落實? 公 Db-Ⅴ-1 我國目前有什麼具體 政策,促進不同文化 之間的平等? 公 Bb-Ⅴ-1 憲法作為人民權利的 保障書,與公權力的 規範有何關聯? 歷 2c-Ⅴ-1 省思歷史發展的多重 面向,珍視融合多元 族群、文化的社會體 系及人權的價值。 地 Ca-Ⅴ-2 世界強權的競合與區 域發展。 歷 2c-Ⅴ-1 省思歷史發展的多重 面向,珍視融合多元 族群、文化的社會體 系及人權的價值。 公 De-Ⅴ-1 當代人權保障面臨哪 些重大的爭議? 歷 2b-Ⅴ-2 理 解 並 尊 重 不 同 文 化、宗教、族群、種 族、性別歷史發展的 獨特性與主體性。 歷 2c-Ⅴ-1 省思歷史發展的多重 面向,珍視融合多元 族群、文化的社會體 系及人權的價值。 歷 Fa-Ⅴ-1 工藝與科技的起源。 地 Bd-Ⅴ-1 有形與無形的文化資 產。 地 Ca-Ⅴ-1 世界文化遺產。 地 Ca-Ⅴ-2 世界強權的競合與區 域發展。 地 Ca-Ⅴ-4 問題探究:探討大航 海時代以來,跨國的 人口移動與物產流動 現象。 公 3d-Ⅴ-1 規劃具有公共性或利 他性的行動方案並評 估其影響。 公 Db-Ⅴ-1 我國目前有什麼具體


議題

學習主題

實質內涵

人 U7 人權違反 與救濟

體悟公民不服從的人權法 治意涵,並倡議當今我國或 全球人權相關之議題。

人 U8

說明言論自由或新聞自由 對於民主社會運作的重要 性。 人 U9 理解法律對社會上原住民、 身心障礙者等弱勢所提供 各種平權措施,旨在促進其 能擁有實質平等的社會地 位。 人 U10 認識聯合國及其他人權相 關組織對人權保障的功能。 人 U11 理解人類歷史上發生大屠 人權重要 殺的原因,思考如何避免其 主題 再發生。 人 U12 認識聯合國的各種重要國 際人權公約。

環 U1

環 U2

環 境 教 育

環境倫理

關心居住地區,因保護所帶 來的發展限制及權益受損, 理解補償正義的重要性。 理解人為破壞對其他物種 與棲地所帶來的生態不正 義,進而支持相關環境保護 政策。

36

建議融入課程綱要學習重點之示例 政策,促進不同文化 之間的平等? 公 Df-Ⅴ-1 為什麼社會的不同群 體,對於「公平正義」 的理解與追求會有衝 突? 公 Df-Ⅴ-1 為什麼社會的不同群 體,對於「公平正義」 的理解與追求會有衝 突? 歷 Fa-Ⅴ-2 科技的改變與創新。 歷 Fb-Ⅴ-2 臺 灣 科 技 與 社 會 生 活。 地 Ca-Ⅴ-2 世界強權的競合與區 域發展。 公 Bd-Ⅴ-3 為什麼現代資訊生活 需要規範?刑法中有 哪些相關規定? 公 Ca-Ⅴ-1 媒體與社群網路的所 有權或產製過程,如 何影響公共意見的形 成? 公 Da-Ⅴ-1 國 家 為 促 進 社 會 安 全,為何需要社會救 助、社會福利和社會 保險等多種制度的規 劃? 公 Db-Ⅴ-1 我國目前有什麼具體 政策,促進不同文化 之間的平等? 公 Df-Ⅴ-1 為什麼社會的不同群 體,對於「公平正義」 的理解與追求會有衝 突? 地 3a-Ⅴ-1 根據地理系統與地理 視野的觀點,利用地 理技能的方法發掘各 種社會及環境問題。 地 3a-Ⅴ-2 分析問題形成的背景 與內涵,提出解決問 題的可能策略。 地 Bb-Ⅴ-1 自 然 與 人 文 生 態 景 觀。 地 Bb-Ⅴ-2 生態景觀的經營與管 理(案例)。


議題

學習主題

實質內涵

環 U3 環 U4

環 U5

探討臺灣二十一世紀議程 的內涵與相關政策。 思考生活品質與人類發展 的意義,並據以思考與永續 發展的關係。 採行永續消費與簡樸生活 的生活型態,促進永續發 展。

永續發展

環 U6

氣候變遷

環 U7

探究國際與國內對氣候變 遷的應對措施,了解因應氣 候變遷的國際公約的精神。 收集並分析在地能源的消 耗與排碳的趨勢,思考因地 制宜的解決方案,參與集體 的行動。 37

建議融入課程綱要學習重點之示例 地 Bc-Ⅴ-2 產 業 的 跨 國 產 銷 結 構。 公 Aa-Ⅴ-1 公民身分如何演變? 我國的公民權利如何 發展與落實? 公 Be-Ⅴ-1 個人、廠商和政府在 資源有限的前提下, 如何進行資源的分 配? 公 Dd-Ⅴ-1 科技發展對社會價值 與制度造成哪些影 響?又衍生出哪些倫 理或法律問題? 地 2c-Ⅴ-1 省思日常生活方式的 意涵,珍視日常生活 的智慧。 地 2c-Ⅴ-2 珍視不同空間尺度的 環境永續價值,並願 意付諸行動保護。 地 Ba-Ⅴ-1 大氣圈、岩石圈(表 層) 、水圈及生物圈的 有機關聯。 地 Ba-Ⅴ-2 環境負載力與環境問 題。 地 Bb-Ⅴ-3 問題探究:規劃並完 成一個符合「生態體 驗」的活動。 公 3d-Ⅴ-2 落實具有公共性或利 他性的行動並反思與 修正。 公 Be-Ⅴ-1 個人、廠商和政府在 資源有限的前提下, 如何進行資源的分 配? 公 Dd-Ⅴ-1 科技發展對社會價值 與制度造成哪些影 響?又衍生出哪些倫 理或法律問題? 地 1c-Ⅴ-1 以地理系統、地理視 野的觀點進行議題探 討。 地 1c-Ⅴ-2 思辨各種社會及環境 議題,並能進行整合 評價。 地 Ba-Ⅴ-1 大氣圈、岩石圈(表


議題

學習主題

實質內涵

環 U8

從災害防救法規了解臺灣 災害防救的政策規劃。 環 U9 分析實際監測數據,探究天 然災害頻率的趨勢與預估。 環 U10 執行災害防救的演練。 環 U11 運用繪圖科技與災害資料 調查,繪製防災地圖。 災害防救

環 U12 了解循環型社會的涵意與 執行策略,實踐綠色消費與 友善環境的生活模式。 環 U13 了解環境成本、汙染者付 費、綠色設計及清潔生產機 制。 環 U14 了解國際及我國對能源利 用之相關法律制定與行政 措施。 能源資源 環 U15 了解因地制宜及友善環境 永續利用 的綠建築原理。

38

建議融入課程綱要學習重點之示例 層) 、水圈及生物圈的 有機關聯。 地 Ba-Ⅴ-2 環境負載力與環境問 題。 公 3d-Ⅴ-2 落實具有公共性或利 他性的行動並反思與 修正。 地 3b-Ⅴ-1 從各式地圖、航空照 片圖、衛星影像,網路 與文獻、實驗、田野實 察等,蒐集和解決問 題有關的資料。 地 3b-Ⅴ-2 選擇統計方法、地理 資訊系統等適當工具 進行資料分析與歸 納。 地 Aa-Ⅴ-4 問題探究:繪製日常 生活中的主題地圖, 並討論該主題空間分 布特性與成因。 地 Ab-Ⅴ-3 問題探究:練習地理 資訊系統的生活運 用。 地 3d-Ⅴ-1 透過小組合作,發掘 各種社會或環境問 題,規劃解決問題的 執行策略。 地 Ba-Ⅴ-1 大氣圈、岩石圈(表 層) 、水圈及生物圈的 有機關聯。 地 Bb-Ⅴ-3 問題探究:規劃並完 成一個符合「生態體 驗」的活動。 地 Bc-Ⅴ-1 產業系統與類別。 地 Bc-Ⅴ-2 產 業 的 跨 國 產 銷 結 構。 公 Be-Ⅴ-1 個人、廠商和政府在 資源有限的前提下, 如何進行資源的分 配? 公 Bf-Ⅴ-1 政府政策如何影響誘 因,進而改變人民行 為?


議題

學習主題 海 U2 海 U3 海洋休閒

海 U4

海 U5 海 U6 海 U7 海洋社會

海 洋 教 育 海 U8

海 U9 海 U10 海洋文化

海 U11

海洋科學 與技術 海 U12 海 U13

實質內涵 建議融入課程綱要學習重點之示例 規劃並參與各種水域休閒 地 Bb-Ⅴ-1 自 然 與 人 文 生 態 景 與觀光活動。 觀。 了解漁村與近海景觀、人文 地 Bb-Ⅴ-2 生態景觀的經營與管 風情與生態旅遊的關係。 理(案例)。 地 Bb-Ⅴ-3 問題探究:規劃並完 成一個符合「生態體 驗」的活動。 分析海洋相關產業與科技 地 Bc-Ⅴ-1 產業系統與類別。 發展,並評析其與經濟活動 地 Ca-Ⅴ-2 世界強權的競合與區 的關係。 域發展。 認識海洋相關法律,了解並 地 Ca-Ⅴ-4 問題探究:探討大航 關心海洋政策。 海時代以來,跨國的 評析臺灣與其他國家海洋 人口移動與物產流動 歷史的演變及異同。 現象。 認識臺灣海洋權益與戰略 公 Bg-Ⅴ-1 專業分工的影響。 地位。 公 Dc-Ⅴ-1 面對全球化,為何需 珍視我國的本土文 化?我國本土文化產 業如何調適與創新? 公 Dc-Ⅴ-2 我國在全球競爭與合 作關係中的地位與處 境為何?臺海兩岸關 係如何影響我國的國 際地位與處境? 善用各種文體或寫作技巧, 地 Bb-Ⅴ-1 自 然 與 人 文 生 態 景 創作以海洋為背景的文學 觀。 作品。 地 Bd-Ⅴ-1 有形與無形的文化資 體認各種海洋藝術的價值、 產。 風格及其文化脈絡。 地 Bd-Ⅴ-2 文化資產的保存與活 比較我國與其他國家海洋 化。 民俗信仰與祭典的演變及 地 Be-Ⅴ-2 藝術、文學、戲劇、歌 異同。 謠與遊戲等的地理想 像。 地 Be-Ⅴ-3 問題探究:配合在地 與各群科特色,共同 設計一個具有地理想 像的相關活動。 了解海浪、海嘯、與黑潮等 地 1b-Ⅴ-1 運用地理基本概念、 海洋的物理特性,以及鹽 原理原則,解釋相關 度、礦物質等海洋的化學成 的地表現象。 分。 地 1b-Ⅴ-2 連結地理系統、地理 了解海水結構、海底地形及 視野與地理技能,分 洋流對海洋環境的影響。 析地表現象的內涵。 探討海洋環境變化與氣候 地 3b-Ⅴ-2 選擇統計方法、地理 變遷的相關性。 資訊系統等適當工具 39


議題

學習主題

實質內涵 建議融入課程綱要學習重點之示例 海 U14 了解全球水圈、生態系與生 進行資料分析與歸 物多樣性的關係。 納。 海 U15 熟悉海水淡化、船舶運輸、 地 Ba-Ⅴ-1 大氣圈、岩石圈(表 海洋能源、礦產探勘與開採 層) 、水圈及生物圈的 等海洋相關應用科技。 有機關聯。 地 Ba-Ⅴ-2 環境負載力與環境問 題。 海 U16 探討海洋生物資源管理策 地 3d-Ⅴ-1 透過小組合作,發掘 略與永續發展。 各種社會或環境問 海 U17 了解海洋礦產與能源等資 題,規劃解決問題的 源,以及其經濟價值。 執行策略。 海 U18 了解海洋環境污染造成海 地 3d-Ⅴ-2 小組合作共同執行解 洋生物與環境累積的後果, 決問題的策略,並發 並提出因應對策。 表執行成果。 海洋資源 海 U19 了解全球的海洋環境問題, 地 Ba-Ⅴ-1 大氣圈、岩石圈(表 與永續 並熟悉或參與海洋保護行 層) 、水圈及生物圈的 動。 有機關聯。 地 Ba-Ⅴ-2 環境負載力與環境問 題。 公 3d-Ⅴ-1 規劃具有公共性或利 他性的行動方案並評 估其影響。

40


附錄三:學習內容說明 一、歷史 歷史的學習內容由六大主題構成,除必選主題 A「如何認識過去?」之外,並針對學 生的多元背景,嘗試從生活的角度出發,選擇有關飲食文化、服飾、建築、交通,與科 技之變遷相關的五大主題進行規劃。主題 B 至 F 以統整性、專業性原則設計,期待在國 中的學習基礎上,整合臺灣、中國與世界的歷史知識,增進學生的人文深度,從而了解 其專業的文化縱深。 教師可參酌《總綱》所揭櫫之議題,並審酌學校群科屬性、學生學習需求與生涯發 展,以及跨領域/科目之協同教學需要,彈性選擇各項目。 主題 A.如何認識 過去?

項目 歷 A-Ⅴ-1

B.飲食文化 a.飲食、作 歷 Ba-Ⅴ-1 的世界 物、環境 的 互 動 與影響 歷 Ba-Ⅴ-2

歷 Ba-Ⅴ-3

b. 臺 灣 飲食 展與 代全 的飲 趨勢

的 歷 Bb-Ⅴ-1 發 當 球 食

歷 Bb-Ⅴ-2

條目 說明 誰 的 歷 史 ? 誰 我們是誰?從何而來?走向哪 留 下 的 史 料 ? 裡?是哪些人書寫的歷史定義 誰寫的歷史? 了我們?這一主題建議從提問 開始思考歷史。 人 類 飲 食 發 展 人類飲食的發展從粗糲邁向細 的概況。 緻,但面向很多。可以從先史時 期的飲食概況開始,討論各種烹 調方式與飲食工具的使用和發 展。 環境、文化與食 自然條件、文化風土不一,形塑 物。 出不同的飲食風味。可以從在地 的飲食文化開始,探討環境、作 物與飲食的關係。 飲 食 的 交 流 與 飲食習慣與作物傳播,增加了飲 作物的傳播。 食文化的多樣性。作物移地而 種,養活了更多人口。可以探討 人群的移動、作物的傳播、飲食 的交流及其關係。 臺 灣 飲 食 的 發 政治變動、族群遷移、宗教傳播, 展與變化。 以及運輸與保鮮技術的進步均 帶動促成了各區域飲食文化的 交流,成為兼涵原鄉與本土的地 方特色。讓不同族群學生分享個 人喜歡的地方美食與異國美食, 說明喜歡的原因,鼓勵學生思考 地方美食如何形成。 當 代 的 飲 食 趨 飲食風尚與品味往往隨全球化 勢。 的浪潮或社會、經濟條件而轉 變。可以從西方飲食、養生素食、 有機飲食的風尚或外食人口的 增加為例,探討人們飲食選擇觀 念的變遷,或對飲食品味的追 41


主題

項目

條目

C.服飾的歷 a. 服 飾 的 歷 Ca-Ⅴ-1 史 由來與 功用

服飾的發展。

歷 Ca-Ⅴ-2

服飾的實質與 象徵意義。

b. 臺 灣 服 歷 Cb-Ⅴ-1 飾的發 展與流 行時尚

臺灣多元的服 飾發展。

歷 Cb-Ⅴ-2

D.建築的歷 a.建築、環 歷 Da-Ⅴ-1 史 境與文 化意涵 歷 Da-V-2

流行與復古。

影響建築發展 的自然環境與 技術。 建築的功能與 反映的時代文 化意涵。

42

說明 求,進而培養對不同飲食習慣的 尊重與理解。 衣著可能源於保暖或美觀的需 求,不同地區的人群也都有其因 應環境之道,並形成不同的風格 和表現形式。可從衣著的需要、 環境與衣料的關係,或環境、政 治、宗教、社會因素對服飾風格 的影響等不同面向探討。 衣著服飾既有實用也有象徵的 意義,有反映自然環境影響之 處,也有出於人為建構的地方。 可以討論服飾衣著與性別、身 分、群體、階級或場合的關係。 臺灣的服飾發展迭經不同的文 化變遷,不同族群穿出不同的風 格,可由本土、殖民、移民等不 同服飾特色的相互影響,討論服 飾的變遷。 流行服飾是個人穿衣美學的選 擇,而流行主流常從傳統中汲取 靈感,復古成為新潮。可以討論 個人的服飾觀與流行時尚的關 係。 一棟屋宇,一個房間,如何令人 安居樂處?建築須配合自然條 件,依賴技術,找出最適合人居 的區位與樣式。可以討論建築的 自然環境條件,建築的空間配 置,及建築技術的關係。 不同的目的建造出不同形式的 建築,民居與公共建築、宗教建 築,各有其實用或象徵功能。可 以各地的特色建築為例,討論居 住空間、宗教建築或公共建築反 映的實用功能、象徵意義或空間 禮俗。 不同時代、文明、族群的建築, 各有其文化特色。可以舉具代表 性的建築為例,探討其所反映的 時代與文化。


主題

項目 條目 說明 b. 臺 灣 建 歷 Db-Ⅴ-1 臺 灣 建 築 的 多 臺灣的建築風格,在本島有閩 築的發 元面貌。 南、客家與原住民各族等多元風 展 貌,澎湖、金門、馬祖、蘭嶼等 也各具特色,在現代化的風潮 下,又產生各式不同的建築。 E.交通的歷 a. 交 通 路 歷 Ea-Ⅴ-1 交 通 發 展 與 運 交通發展是人們往來互動的基 史 線與運 輸工具的起源。 礎,而交通樞紐往往成為重要都 輸工具 市。可以交通要道、運輸工具, 的變遷 和交通與都市的關係為例討論。 歷 Ea-Ⅴ-2 交 通 改 良 與 革 從牛、馬車到鐵路與汽車,水中 新。 航行的扁舟到汽船,以及航向天 空的飛船與飛機,說明陸海空交 通之變遷。可以交通的各類創新 為例,討論交通在文明演變中的 角色。 b. 臺 灣 的 歷 Eb-Ⅴ-1 臺 灣 交 通 的 變 以臺灣史上重要的交通變革,探 交通發 革與影響。 討交通發展對生活的影響,以及 展 不同族群對臺灣交通建設的貢 獻,例如原住民族對東臺灣交通 建設的貢獻。可藉由歷史空間呈 現臺灣交通發展之地區差異。 F.科技的歷 a. 傳 統 工 歷 Fa-Ⅴ-1 工 藝 與 科 技 的 工藝和人類文明的起源息息相 史 藝與現 起源。 關,早期的人類擁有哪些令人印 代科技 象深刻的工藝?傳統時期有哪 些高明技術的產物,得以成為古 文明的表徵? 歷 Fa-Ⅴ-2 科 技 的 改 變 與 科技帶來經濟、社會怎樣的變 創新。 遷?可以從重要的科技發明、工 業革命、能源與原物料的運用, 或現代科技的創新探討科技對 人類經濟、社會的影響;或從臺 灣傳統工藝演變及戰後產業發 展與創新進一步來說明。 b. 臺 灣 科 歷 Fb-Ⅴ-1 臺 灣 現 代 科 技 科學園區的建置攸關臺灣現代 技產業 產業的發展。 科技產業的內涵與發展,促使臺 與全球 灣科技產業全球化布局與供應 化的發 鏈之議題產生,可以臺灣科學園 展 區的設置為中心,探討在全球化 下臺灣科技產業的發展及對世 界的影響。 歷 Fb-Ⅴ-2 臺 灣 科 技 與 社 科技如何影響與改變我們的生 會生活。 活、工作、人際關係與環境?

43


二、地理 學習內容主要依據《總綱》和社會領綱的基本理念與課程目標,並參考國際地理聯 合會公布之《2016 地理教育國際憲章》揭櫫的基本精神而研訂。 研訂的方向有三:1.以培養核心素養為導向,學習內容兼顧學科知識、技能及核心 素養的連結;2.學習內容理論與實用並重,同時考量學生職涯規劃與職業發展的需求; 3.重視學生自主探究的空間,建立學生小組合作學習的機制。 地理的學習內容聚焦於地理技能、地理系統以及地理視野三大主題,以地圖、地理 資訊、田野實察、環境系統、生態景觀、產業活動、文化資產、生活世界、國際探索、 全球化與在地化等十大項目作總體呈現,引導學生從宏觀的角度探究日常生活的問題。 教師可參酌《總綱》所揭櫫之議題,並審酌學校群科屬性、學生學習需求與生涯發展, 以及跨領域/科目之協同教學需要,彈性選擇各項目。 主題 項目 A. 地 理 a.地圖 技能

條目 說明 地 Aa-Ⅴ-1 地圖的本質、 1.強調地圖與 要素及其用 地理資訊兩 途。 項目在日常 地 Aa-Ⅴ-2 古 地 圖 與 現 生 活 的 運 代地圖。 用,可以實 地 Aa-Ⅴ-3 日 常 生 活 常 體地圖或生 用的地圖。 活中常用的 地 Aa-Ⅴ-4 問題探究:繪 電子地圖、 製日常生活 導航地圖及 中的主題地 其他種類的 圖,並討論該 生活地圖為 主題空間分 範例。 布 特 性 與 成 2.田野實察的 因。 初步體驗, 著重於環境 b. 地 理 地 Ab-Ⅴ-1 地 理 資 訊 的 敏覺度的培 資訊 查詢與建置。 養與問題意 地 Ab-Ⅴ-2 地 理 資 訊 的 識的觸發。 分析與解讀。 地 Ab-Ⅴ-3 問題探究:練 習地理資訊 系統的生活 運用。 c. 田 野 地 Ac-Ⅴ-1 田 野 在 那 實察 裡? 地 Ac-Ⅴ-2 實察什麼? 地 Ac-Ⅴ-3 從何察起? 問題探究:以 地 Ac-Ⅴ-4 校 園 或 社 區 為田野,進行 44

建議節數 2-4

3-6

2-4

備註 1.可借助電子 地圖平台與 相關地理資 訊系統的建 置,促進學 習成效。 2.可參酌《總 綱》揭櫫之 議題,重新 組合各項 目;或依學 校群科屬 性,設計校 本課程。


主題

項目

B. 地 理 a. 環 境 系統 系統

b. 生 態 景觀

c. 產 業 活動

d. 文 化 資產

條目 說明 實察並觀察 問題進而提 出可能改善 建議。 地 Ba-Ⅴ-1 大氣圈、岩石 1.環境系統可 圈(表層) 、水 用宏觀的視 圈及生物圈 角,看人類 的有機關聯。 生存的地球 地 Ba-Ⅴ-2 環 境 負 載 力 環境,理解 與環境問題。 四大圈層的 地 Ba-Ⅴ-3 問題探究:利 相互關聯, 用古今地圖 並討論人地 或地理資訊 生態系統的 平台,探索學 負載極限, 校所在地的 進而反思人 環境系統與 地 互 動 關 日常生活的 聯。 互動關聯。 2.自然人文生 態景觀包括 地 Bb-Ⅴ-1 自 然 與 人 文 原住民保留 生態景觀。 地、山地管 地 Bb-Ⅴ-2 生 態 景 觀 的 制區、野生 經營與管理 動 物 保 護 (案例)。 區、水產資 地 Bb-Ⅴ-3 問題探究:規 源保育區、 劃並完成一 自 然 保 留 個符合「生態 區、國家公 體驗」的活 園內之史蹟 動。 保存區、特 地 Bc-Ⅴ-1 產 業 系 統 與 別景觀區、 類別。 生態保護區 地 Bc-Ⅴ-2 產 業 的 跨 國 等地區,可 產銷結構。 用其中一個 地 Bc-Ⅴ-3 全 球 布 局 與 或 兩 個 案 在地經營。 例,進行深 地 Bc-Ⅴ-4 問題探究:訪 度體驗,審 問學校附近 思個人的環 某項產業的 境倫理、並 經營者,認識 討論其經營 該產業的發 與 管 理 方 展機會與挑 針。 戰。 地 Bd-Ⅴ-1 有 形 與 無 形 3.產業活動旨 在引導學生 的文化資產。 認識產業系 地 Bd-Ⅴ-2 文 化 資 產 的 統與類別, 保存與活化。 45

建議節數

4-8

3-6

4-8

3-6

備註


主題

項目

條目 說明 建議節數 地 Bd-Ⅴ-3 問題探究:踏 關注產業的 查學校所在 生產環節與 地的文化資 產銷結構的 產,討論活化 變遷,並且 利用的行動 以某項產業 方案。 為個案,探 究臺灣的產 e. 生 活 地 Be-Ⅴ-1 食、衣、住、 3-6 業發展與全 世界 行等日常生 球經濟體系 活體系的變 的 互 動 關 遷。 係。 地 Be-Ⅴ-2 藝術、文學、 戲劇、歌謠與 4.文化資產的 學習,除了 遊戲等的地 包含古蹟、 理想像。 歷史建築、 地 Be-Ⅴ-3 問題探究:配 聚落、遺址、 合在地與各 文化景觀、 群科特色,共 傳統藝術、 同設計一個 文物以及具 具有地理想 有保育價值 像的相關活 的自然地景 動。 之外,更包 含 地 方 民 俗、宗教信 仰以及節慶 活動等。選 擇其中若干 個案,進行 跨領域/科 目的實察, 探究文化資 產、歷史現 場與現代發 展的關係。 5.生活世界關 注的內容, 包括物質層 面的變遷, 以及藝術、 文學、戲劇、 歌謠與遊戲 等精神層面 的內涵,兼 顧現實生活 與 想 像 世 46

備註


主題

項目

條目

C. 地 理 a. 國 際 地 Ca-Ⅴ-1 視野 探索 地 Ca-Ⅴ-2

地 Ca-Ⅴ-3 地 Ca-Ⅴ-4

b. 全 球 地 Cb-Ⅴ-1 化與 在 地 地 Cb-Ⅴ-2 化 地 Cb-Ⅴ-3

說明 界,呈現日 常 生 活 美 學。 世 界 文 化 遺 問題探究的實 產。 施,教師可自 世 界 強 權 的 行擇定時間斷 競 合 與 區 域 面設計案例。 發展。 世界都市的 興起。 問題探究:探 討大航海時 代以來,跨國 的人口移動 與物產流動 現象。 交通革新與 全球化。 全球在地化 與在地全球 化。 問題探究:運 用媒體呈現 生活中的全 球在地化與 在地全球化 現象,並說明 其蘊含的意 義。

建議節數

備註

3-6

3-6

三、公民與社會 公民與社會的學習內容由四大主題構成,分別為「A.公民身分認同及社群」、「B.社 會生活的組織及制度」 、 「C.社會的運作、治理及參與實踐」以及「D.民主社會的理想及 現實」 。主題 A 關於「我是誰?我的、我們大家的(多元)公民身分的問題」 ,主題 B 關 於「我們的社會、國家、市場、法律,是如何制度化、組織化的?」 ,主題 C 關於「我們 的社會、國家、市場、法律如何運作與改變?公民為何及如何參與?」 ,主題 D 關於「當 代公共議題的理想與現實,包括民主、正義、多元等多重爭議面向的學習」。 學習內容條目採提問方式呈現,旨在引導高層次思考及問題解決能力。教師教學應 涵蓋四大主題,但可審酌學生學習需求與生涯發展,考量學校群科屬性與綜合活動領域 開課情形,或參酌《總綱》所揭櫫之議題及跨領域/科目之協同教學需要,彈性選擇學習 內容之項目與條目並調整節數。 47


主題 項目 條目 說明 建議節數 A. 公 民 a. 公 民 公 Aa-Ⅴ-1 公 民 身 分 如 1.從權利主體與權利內涵的擴 1-2 身分 身分 何演變?我 展,擇要分析公民身分的演 認同 國的公民權 變,包括女性和少數群體獲 及社 利如何發展 得平等公民權的演變歷程。 群 與落實? 2.舉實例討論我國從威權體制 到民主政治的歷程中,各項 公民權利(公民自由權、政治 權、社會權、文化權等)的落 實經驗,包括普遍性權利和 差異性權利。 b. 國 家 公 Ab-Ⅴ-1 國 家 主 權 和 公民身分是促成國家認同的重 1-2 與認 人 民 的 日 常 要基礎,探討多元身分認同的 同 生 活 有 什 麼 建構、肯認與保障,和國家政策 關 係 ? 國 家 的關係。可以種族、族群、區域、 和 多 元 身 分 文化、性別、性傾向或身心障礙 認 同 的 關 係 等面向舉例說明。 為何? B. 社 會 a. 親 密 公 Ba-Ⅴ-1 建 立 親 密 關 擇例說明親密關係(含家人)民 1-2 生活 關係 係 與 維 持 個 主化之意涵,討論關係中雙方 的組 與性 體 自 主 的 界 在平等的基礎上,持續自主溝 織及 別結 線為何? 通的重要性。 制度 構 公 Ba-Ⅴ-2 親 密 關 係 的 擇例說明何以性別刻板印象和 互 動 如 何 受 性別分工是一種性別不平等結 性 別 刻 板 印 構,並說明此不平等對親密關 象 與 性 別 分 係互動的影響。 工等結構因 素影響? b. 憲 法 公 Bb-Ⅴ-1 憲 法 作 為 人 著重探討政府權力行使須受憲 3-4 保障 民 權 利 的 保 法規範,且公權力之行使,必須 與行 障書,與公權 遵守法律保留、明確性、平等及 政救 力 的 規 範 有 正當程序等原則,必要時須受 濟 何關聯? 司法審查其合憲性、合法性與 合理性。 公 Bb-Ⅴ-2 如 何 透 過 行 選 擇 學 生 生 活 密 切 相 關 的 實 政 法 落 實 憲 例,探討行政法規與人權保障 法 對 人 民 基 的關係(包括兒童權利公約及 本 權 利 的 保 其施行法課以政府保障兒童權 障? 利的責任)。 公 Bb-Ⅴ-3 行 政 公 權 力 探討行政行為如何受到行政法 違 法 侵 害 人 一般原理原則的拘束,並以實 民權益時,人 例說明當人民權益因公權力違 民 如 何 尋 求 法侵害而受損時,可以採取的 行政救濟? 行政救濟途徑。

48


主題

項目 條目 c. 民 事 公 Bc-Ⅴ-1 生 產 者 或 雇 權利 主為何不能 的保 享有完全的 障與 締約自由? 限制 如何判斷限 制契約自由 的合理性? 公 Bc-Ⅴ-2 為 何 需 要 保 障智慧財產 權?如何衡 平智慧財產 權與社會公 益? 公 Bc-Ⅴ-3 現 行 民 法 繼 承制度如何 保障人民的 財產權? d. 犯 罪 公 Bd-Ⅴ-1 犯 罪 的 一 般 與刑 成立要件為 罰 何?國家為 何要以刑罰 的方式處罰 人民? 公 Bd-Ⅴ-2 為 什 麼 程 序 正義是重要 的?國家於 犯罪的追訴 及處罰過程 中,如何確保 程序正義的 實現? 公 Bd-Ⅴ-3 為 什 麼 現 代 資訊生活需 要規範?刑 法中有哪些 相關規定? 公 Bd-Ⅴ-4 為 何 少 年 的 刑事司法程 序與成年人 不同? e. 資 源 公 Be-Ⅴ-1 有限 與分 配

說明 討論契約自由原則在現代社會 的意義,並從消費者保護法、公 平交易法及勞動基準法,探討 對於締約自由的合理限制,以 促使契約正義的落實。

討論智慧財產權的意義及其在 現代社會的重要性,並擇例討 論智慧財產權的相關法律規 定。

擇要說明現行民法繼承制度的 基本規定,並以實例探討對於 被繼承人之債權人及繼承人保 障的合理性。 基於罪刑法定主義原則,說明 為防止國家濫用刑罰,判斷犯 罪行為成立與否有一定的條 件。同時,探討國家為何要以刑 罰的方法處罰人民。

4-6

說明程序正義對人權保障的重 要性,並擇例探討國家追訴及 處罰犯罪的過程中,須基於無 罪推定原則與法定程序,確保 人民基本權利。

探討現代資訊生活中基本禮儀 與相關法律規範的重要性,並 擇例討論刑法中的相關規定。

分析少年事件處理法的立法意 旨及兒童權利公約第 10 號一般 性意見的精神,擇例探討國家 對於少年在刑事司法上的保障 及限制。 個人、廠商和 在資源有限的前提下,擇例探 政 府 在 資 源 討個人選擇、廠商生產與政府 有 限 的 前 提 決策需考慮機會成本。 下,如何進行 49

建議節數 3-4

3


主題

C. 社 會 的 運 作、治 理及參 與實踐

項目

條目 資 源 的 分 配? f.誘因 公 Bf-Ⅴ-1 政 府 政 策 如 何影響誘因, 進而改變人 民行為? g. 交 易 公 Bg-Ⅴ-1 專 業 分 工 的 與專 影響。 業分 工 公 Bg-Ⅴ-2 決 定 一 國 進 出口某項商 品的主要因 素。 a. 公 共 公 Ca-Ⅴ-1 媒 體 與 社 群 意見 網路的所有 權或產製過 程,如何影響 公共意見的 形成? 公 Ca-Ⅴ-2 公 共 意 見 形 成過程中,可 能存在哪些 媒體近用與 媒體再現(可 包括族群、性 別、性傾向或 身心障礙等 群體之再現) 的不平等? b. 政 治 公 Cb-Ⅴ-1 我 國 公 民 如 參與 何透過選舉 參與中央及 地方政治? 公 Cb-Ⅴ-2 除 了 選 舉 之 外,我國還有 哪些重要的 政治參與形 式及管道? c. 勞 動 公 Cc-Ⅴ-1 個 人 進 入 職 參與 業生活的準 備為何?國 家如何透過 法律與政策 保障平等的 50

說明

建議節數

擇例探討政府採用金錢或非金 錢誘因對人民行為的影響。

2

國內交易與國際貿易會導致專 業分工,擇例探討其對產能等 影響。 討論絕對利益與比較利益的差 異,並探討交易雙方如何依據 其比較利益生產並銷售(出口) 產品。 探討媒體組織的所有權及其守 門過程可能存在資訊過濾、再 現或壟斷等問題,並以我國的 實例討論其與公共意見形成的 關聯。

3

3-4

1.探討媒體近用權和媒體監督 的重要性。 2.擇例探討公共意見形成過程 中,可能出現的媒體近用與 媒體再現之不平等現象。

著重探討在不同層級公職人員 選舉制度的特性,而非著重公 職人員選舉項目和年齡等相關 規定。 著重在分析不同的參與形式及 管道對民主政治的重要性。

3

1.擇要討論個別勞動權益保障 和集體勞動三權的內涵。 2.透過個別與集體勞動法制的 相關規定,探討國家為什麼 要保障勞動權益。

4


主題

項目

d. 薪 資 與勞 動市 場

D. 民 主 a. 社 會 社會 安全 的理 想及 現實

b. 多 元 文化

條目 勞動市場參 與? 公 Cc-Ⅴ-2 發 展 自 主 的 勞動關係何 以 是 重 要 的?如何發 展自主的勞 動關係和落 實 產 業 民 主? 公 Cd-Ⅴ-1 勞 動 市 場 的 薪資如何決 定? 公 Cd-Ⅴ-2 工 廠 外 移 及 國際移工增 加如何影響 本地勞動市 場的薪資與 就業情況? 公 Cd-Ⅴ-3 生 產 自 動 化 及服務業數 位化如何影 響本地勞動 市場薪資與 就業情況? 公 Cd-Ⅴ-4 政 府 訂 定 基 本工資對勞 動市場可能 造成什麼影 響? 公 Da-Ⅴ-1 國 家 為 促 進 社會安全,為 何需要社會 救助、社會福 利和社會保 險等多種制 度的規劃? 公 Db-Ⅴ-1 我 國 目 前 有 什麼具體政 策,促進不同 文化之間的 平等?

51

說明

建議節數

舉例說明參與工會的必要性。 以案例(不限本國或國際移工) 說明受僱者自主成立或參與工 會,處理勞資糾紛的重要性,如 理解勞動申訴機制、建立勞資 協商機制、夥伴關係並促成社 會對話。 著重勞動供給(勞方)與勞動需 求(資方)對薪資的共同影響。

4

說明政府訂定基本工資的目 的,並以勞動市場的供需均衡, 分析政府訂定基本工資對於勞 工的影響。 著重分析相關制度的必要性, 而非描述制度的規劃細節。

1-2

從我國促進族群文化平等的相 關法律與政策擇例說明。

1-2


主題

項目 條目 c. 全 球 公 Dc-Ⅴ-1 面對全球化, 關連 為何需珍視 我國的本土 文化?我國 本土文化產 業如何調適 與創新? 公 Dc-Ⅴ-2 我 國 在 全 球 競爭與合作 關係中的地 位與處境為 何?臺海兩 岸關係如何 影響我國的 國際地位與 處境? d. 科 技 公 Dd-Ⅴ-1 科 技 發 展 對 發展 社會價值與 制度造成哪 些影響?又 衍生出哪些 倫理或法律 問題? e. 人 權 公 De-Ⅴ-1 當 代 人 權 保 保障 障面臨哪些 重 大 的 爭 議? f. 公 平 公 Df-Ⅴ-1 為 什 麼 社 會 正義 的不同群體, 對於「公平正 義」的理解與 追求會有衝 突? g. 貿 易 公 Dg-Ⅴ-1 貿 易 的 管 制 自由 與開放對哪 化 些人有利? 對哪些人不 利? 公 Dg-Ⅴ-2 世 界 貿 易 組 織與重要國 際經貿組織 在國際間所 扮演的角色 為何? 52

說明

建議節數 3

國際組織常以「國家」為會員身 分的單位,擇例探討「一中原 則」對我國國際參與的限制,並 比較我國在不同國際組織中的 參與程度及使用名稱。

可著重探討基因或生物科技所 衍生的倫理、法律與社會議題。

1-2

擇例探討爭議過程中的不同觀 點。

1.5

擇例探討種族、族群、性別、性 傾向或身心障礙等群體的文 化,及其在社會中的位置,如何 影響其對公平正義的不同觀 點。

1.5

著重探討貿易自由化後,對本 國消費者與廠商可能產生的影 響。

3

擇要討論世界貿易組織如何解 決國際貿易爭端,並擇例探討 其他重要國際經貿組織對貿易 自由化的影響。


四、社會探究與實作 「社會探究與實作」是整合社會領域的學科內容知識、含有探究本質的實作課程, 共 2 學分,其目的在透過議題探究的實際操作,培養學生發現、認識及解決社會生活問 題或議題的公民素養。 「社會探究與實作」宜由領域內各科目教師或其他領域相關教師協同實施。實作議 題的選定應具有公共性或利他性,並注重學生學習需求、因應學校群科特性,且宜結合 地方人文、歷史、生態與環境特色等條件。以下參考實例為提示建議性質,教師可彈性 靈活運用。 主題 項目 A. 社 會 a. 發 現 Aa-Ⅴ-1 探究 及界 及其 定問 歷程 題 Aa-Ⅴ-2

b. 規 劃 Ab-Ⅴ-1 及探 究

Ab-Ⅴ-2

Ab-Ⅴ-3

c.總結 Ac-Ⅴ-1 、行 動及 反思

Ac-Ⅴ-2

條目 說明 如何從個人經驗與社會 現象中,察覺有意義的 公共問題或議題? 根據觀察所得以及資料 的蒐集與整理,確定所 欲探究的公共問題或議 題。 回答問題所需要的資料 豐富的社會領域學習須鼓勵學生運 有 哪 些 ? 如 何 蒐 集 資 用所習得的學科概念知識,並鼓勵 料? 其善用多種策略與管道蒐集問題的 相關資料。例如,透過史料與文物、 田野實察、地理資訊系統、觀察、 訪問、調查等。 如何確認所蒐得資料的 不論是線上取得或是紙本印刷的資 有效性與真實性? 料,都必須留意並非所有資料都和 探究的問題有關,而資料也並非全 都是真實正確的。 如 何 分 析 所 蒐 得 的 資 可使用統計、地理資訊系統或歸納 料?如何以所蒐得的資 等方法,分析蒐得的資料。此外, 料為基礎進行合理的解 論證必須奠基於資料分析的基礎, 釋或推論? 避免過度解釋或錯誤推理。 探究的結果為何?如何 除了以書寫方式呈現探究的結果 呈現探究結果? 外,可鼓勵學生以具有公共性或利 他性的方式呈現探究結果。例如: 建立網站、投書媒體、行動劇、模 擬聯合國、公民審議會議、公民小 記者、微電影、紀錄片、成立公益 社團、DFC、公民行動或小論文等方 式。 反思探究經驗:注意、感 著重生命關懷、追求正義、肯認多 覺或聯想到什麼?影響 元、重視人權和關懷全球永續等, 是什麼?有什麼要改變 並願意致力於生態、人文、經濟與 的 ? 需 要 採 取 什 麼 行 社會的永續發展。 動? 53


參考實例 1.有形與無形文化資產的認識與活化,生態景觀的認識與體驗以及生活美學的體現等,是 提升生活品質、促進適意生活的重要途徑。選擇住家或學校附近的文化資產、生態景觀 或生活美學,探討其源起、變遷及其政治、社會文化意涵。 2.人類從古至今發生過許多重大災害,擇一重大災害,借助網站資料庫、新聞報導、文獻 資料、訪問長輩耆老,或根據自己的經歷,探討災害的成因與影響、因應計畫與成效,以 及如何從災害事件中學習與借鏡。 3.大家對學校或職場的制服規定仁智互見。透過文獻資料或訪問,了解不同類型制服的沿 革、制服規定的制訂程序、調查人們對學校或職場制服規定的看法,並反思制服規定背 後的權力關係。 4.食物或食品從產地到餐桌的過程及其衛生安全,不僅關係國人健康,也影響食品產業、 國家經濟、社會穩定與環境保護。以一項食品為例,調查與分析食物里程、食品安全或 公平貿易有關的問題。 5.應用古今地圖或地理資訊平台,踏查住家或學校所在地的地理環境與產業活動,了解並 分析環境系統、產業發展、族群分布的互動關聯。 6.以多元文化觀點,檢視人權、性別、國際移工、新住民等議題,探討社會發展不均等的現 象,提出可能的改善策略,並省思自己的角色與行動。 7.探討觀光與休閒生活的變遷與發展,分析相關產業發展對環境的可能影響,並省思如何 透過公民行動尋求解決。 8.運用數位平台,探討臺灣與世界的關聯,思考行銷臺灣的策略,並提出具體行動或作品。 9.檢視民主與公平正義的理念在校園生活中的落實情況(包括高級中等教育法第 53 條及兒 童權利公約第 12 號一般性意見書等之理念),並省思如何透過公民行動尋求改善。 10.分析學校或居家所在的社區(部落)文化及在地特色,探討其發展的時空脈絡及所面對 的問題,省思自己的角色與行動,並提出可能的改善策略。

54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 綜合型高級中等學校


目 次 壹、基本理念 .......................................................1 貳、課程目標 .......................................................1 參、時間分配及科目組合 .............................................2 肆、核心素養 .......................................................2 伍、學習重點 .......................................................4 一、學習表現 .....................................................4 二、學習內容 .....................................................7 (一)歷史......................................................8 (二)地理......................................................9 (三)公民與社會................................................9 陸、實施要點 ......................................................11 一、課程發展 ....................................................11 二、教材編選 ....................................................11 三、教學實施 ....................................................12 四、教學資源 ....................................................12 五、學習評量 ....................................................13 柒、附錄 ..........................................................14 附錄一:社會領域學習重點與核心素養呼應表參考示例 ................14 附錄二:議題適切融入領域課程綱要 ................................19 附錄三:學習內容說明 ............................................36


壹、基本理念 社會領域的主要教育功能為傳遞文化與制度,培養探究、參與、實踐、反思及創新的 態度與能力;其理念在於涵育新世代的公民素養,以培育公民面對各種挑戰時,能做出迎 向「共好」的抉擇,並具社會實踐力。 社會領域課程綱要(以下簡稱「社會領綱」)根植於《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 綱》(以下簡稱「總綱」)「適性揚才、終身學習」之願景,以人文與社會科學相關知識 為基礎,循序發展。課程主要包括「歷史」、「地理」及「公民與社會」三學科的旨趣與探 究方法,呈現以下特色: 一、以學生為學習主體,考量不同背景(包括文化、族群、城鄉、性別及身心特質等)學 生的多元生活經驗,並兼顧生涯探索及發展,提供自主學習空間。 二、顧及不同地區、族群及學校類型的特色,提供課程發展之彈性。 三、社會領域透過多重策略達成領域內的縱向連貫、區隔與橫向整合: (一)各教育階段領域/科目皆以涵育公民素養為指引,透過不同主題或形式的探究與實 作活動,提供本領域中各科目的協同及議題融入的空間。 (二)各教育階段領域/科目皆強調根植於生活世界的體驗與思辨,兼顧知識內容、情意 態度與實踐能力的多方面綜合發展。 (三)考慮各學習階段的循序發展以及本領域內各科目間互補合作需要,對學習內容做有 意義的區隔,避免內容過多與不必要的重複。 四、依據國民教育之共同原則,強化國小、國中與高級中等學校的縱向連結,並兼顧各類 型高級中等學校特色功能間的橫向連結。

貳、課程目標 社會領域課程旨在培育學生面對未來、開展不同生涯所需的公民素養,其目標如下: 一、發展個人的主體意識,以及自律自治、自發精進與自我實現的素養。 二、提升獨立思考、價值判斷、理性決定與創新應變的素養。 三、發展民主社會所需之溝通互動、團隊合作、問題解決及社會參與等公民實踐的素養。 四、增進對歷史、地理、公民與社會學科及領域知識的探究與理解能力。 五、發展跨學科的分析、思辨、統整、評估與批判的能力。 六、培養對於族群、社會、地方、國家和世界等多重公民身分的敏察覺知,並涵育具有肯 認多元、重視人權和關懷全球永續的責任意識。

1


參、時間分配及科目組合 綜合型高級中等學校「社會領域」包括「歷史」 、 「地理」及「公民與社會」三科目,合 計必修 4 學分,三科目任選二科目。各校可依學程類別、議題融入、學生性向興趣、學習 潛能和生涯發展、學校發展特色等,於第一學年每學期彈性開設 2 學分。

肆、核心素養 下表係依循《總綱》各教育階段核心素養之具體內涵,結合社會領域之基本理念與課 程目標,並根據學生身心發展狀況,訂定各教育階段社會領域核心素養之具體內涵。以下 分國民小學、國民中學及高級中等學校等三個教育階段說明,期培養學生在「自主行動」、 「溝通互動」與「社會參與」等三大面向循序漸進,成為均衡發展的現代國民。 總綱 總綱 核心 核心素養 素養 項目 面向

社會領域核心素養具體內涵 總綱核心素養 項目說明

國民小學教育 (E)

國民中學教育 (J)

高級中等學校教育 (U)

具備身心健全發 展的素質,擁有 合宜的人性觀與 自我觀,同時透 過選擇、分析與 運用新知,有效 規劃生涯發展, 探尋生命意義, 並不斷自我精 進,追求至善。 具備問題理解、 思辨分析、推理 批判的系統思考 與後設思考素 養,並能行動與 反思,以有效處 理及解決生活、 生命問題。

社-E-A1 認識自我在團體 中的角色,養成 適切的態度與價 值觀,並探索自 我的發展。

社-J-A1 探索自我潛能、 自我價值與生命 意義,培育合宜 的人生觀。

社-U-A1 探索自我,發展 潛能,肯定自我, 規劃生涯,健全 身心素質,透過 自我精進,追求 幸福人生。

社-E-A2 敏覺居住地方的 社會、自然與人 文環境變遷,關 注生活問題及其 影響,並思考解 決方法。

社-J-A2 覺察人類生活相 關議題,進而分 析判斷及反思, 並嘗試改善或解 決問題。

具備規劃及執行 計畫的能力,並 試探與發展多元 A3 專業知能、充實 規劃執行 生活經驗,發揮 與 創新精神,以因 創新應變 應社會變遷、增 進個人的彈性適 應力。

社-E-A3 探究人類生活相 關議題,規劃學 習計畫,並在執 行過程中,因應 情境變化,持續 調整與創新。

社-J-A3 主動學習與探究 人類生活相關議 題,善用資源並 規劃相對應的行 動方案及創新突 破的可能性。

社-U-A2 對人類生活相關 議題,具備探索、 思考、推理、分 析、批判、統整與 後設思考的素 養,並能提出解 決各種問題的可 能策略。 社-U-A3 對人類生活相關 議題,具備反省、 規劃與實踐的素 養,並能與時俱 進、創新應變。

A1 身心素質 與 自我精進

A A2 自主 系統思考 行動 與 解決問題

2


總綱 總綱 核心 核心素養 素養 項目 面向

社會領域核心素養具體內涵 總綱核心素養 項目說明

具備理解及使用 語言、文字、數 理、肢體及藝術 B1 等各種符號進行 符號運用 表達、溝通及互 與 動的能力,並能 溝通表達 了 解 與 同 理 他 人,應用在日常 生活及工作上。

B2 B 科技資訊 溝通 與 互動 媒體素養

B3 藝術涵養 與 美感素養

C1 C 道德實踐 社會 與 參與 公民意識

具備善用科技、 資訊與各類媒體 之能力,培養相 關倫理及媒體識 讀的素養,俾能 分析、思辨、批 判人與科技、資 訊及媒體之關 係。 具備藝術感知、 創作與鑑賞能 力,體會藝術文 化之美,透過生 活美學的省思, 豐富美感體驗, 培養對美善的人 事物,進行賞析、 建構與分享的態 度與能力。 具備道德實踐的 素養,從個人小 我到社會公民, 循序漸進,養成 社會責任感及公 民意識,主動關 注公共議題並積 極參與社會活 動,關懷自然生 態與人類永續發 展,而展現知善、 樂善與行善的品 德。

國民小學教育 (E)

國民中學教育 (J)

高級中等學校教育 (U)

社-E-B1 透過語言、文字 及圖像等表徵符 號,理解人類生 活的豐富面貌, 並能運用多樣的 表徵符號解釋相 關訊息,達成溝 通的目的,促進 相互間的理解。 社-E-B2 認識與運用科 技、資訊及媒體, 並探究其與人類 社會價值、信仰 及態度的關聯。

社-J-B1 運用文字、語言、 表格與圖像等表 徵符號,表達人 類生活的豐富面 貌,並能促進相 互溝通與理解。

社-U-B1 運用語言、文字、 圖表、影像、肢體 等表徵符號,表 達經驗、思想、價 值與情意,且能 同理他人所表達 之意涵,增進與 他人溝通。

社-J-B2 理解不同時空的 科技與媒體發展 和應用,增進媒 體識讀能力,並 思辨其在生活中 可能帶來的衝突 與影響。

社-U-B2 善用各種科技、 資訊、媒體,參與 公共事務或解決 社會議題,並能 對科技、資訊與 媒體的倫理問題 進行思辨批判。

社-E-B3 體驗生活中自 然、族群與文化 之美,欣賞多元 豐富的環境與文 化內涵。

社-J-B3 欣賞不同時空環 境下形塑的自 然、族群與文化 之美,增進生活 的豐富性。

社-U-B3 體會地理、歷史 及各種人類生活 規範間的交互影 響,進而賞析互 動關係背後蘊含 的美感情境。

社-E-C1 培養良好的生活 習慣,理解並遵 守社會規範,參 與公共事務,養 成社會責任感, 尊重並維護自己 和他人的人權, 關懷自然環境與 人類社會的永續 發展。

社-J-C1 培養道德思辨與 實踐能力、尊重 人權的態度,具 備民主素養、法 治觀念、環境倫 理以及在地與全 球意識,參與社 會公益活動。

社-U-C1 具備對道德、人 權、環境與公共 議題的思考與對 話素養,健全良 好品德、提升公 民意識,主動參 與環境保育與社 會公共事務。

3


總綱 總綱 核心 核心素養 素養 項目 面向

C2 人際關係 與 團隊合作

C3 多元文化 與 國際理解

社會領域核心素養具體內涵 總綱核心素養 項目說明 具備友善的人際 情懷及與他人建 立良好的互動關 係,並發展與人 溝通協調、包容 異己、社會參與 及服務等團隊合 作的素養。 具備自我文化認 同的信念,並尊 重與欣賞多元文 化,積極關心全 球議題及國際情 勢,且能順應時 代脈動與社會需 要,發展國際理 解、多元文化價 值觀與世界和平 的胸懷。

國民小學教育 (E)

國民中學教育 (J)

高級中等學校教育 (U)

社-E-C2 建立良好的人際 互動關係,養成 尊重差異、關懷 他人及團隊合作 的態度。

社-J-C2 具備同理與理性 溝通的知能與態 度,發展與人合 作的互動關係。

社-E-C3 了解自我文化, 尊重與欣賞多元 文化,關心本土 及全球議題。

社-J-C3 尊重並欣賞各族 群文化的多樣 性,了解文化間 的相互關聯,以 及臺灣與國際社 會的互動關係。

社-U-C2 發展適切的人際 互動關係,並展 現相互包容、溝 通協調、社會參 與及服務等團隊 合作的精神與行 動。 社-U-C3 珍視自我文化的 價值,尊重並肯 認多元文化,關 心全球議題,以 拓展國際視野, 提升國際移動 力。

伍、學習重點 學習重點包含「學習表現」與「學習內容」二部分,提供課程設計、教材發展、教科用 書審查及學習評量的架構,並透過教學加以實踐。 「學習表現」與「學習內容」可以有不同 的對應關係,視科目的特性,彈性加以組合。 「社會領域學習重點與核心素養呼應表參考示 例」 (詳參附錄一)係舉例說明學習重點與核心素養的呼應關係,透過學習重點落實本領域 核心素養,並引導跨領域/科目的課程設計,增進課程發展的嚴謹度。「議題適切融入領域 課程綱要」 (詳參附錄二)係為豐富本領域學習的示例,使各項議題可與社會領域的學習重 點適當結合。 一、學習表現 社會領域的「學習表現」包含認知歷程、情意態度與技能行動,以「理解及思辨」 、 「態度及價值」和「實作及參與」做為領域的共同架構,再依各科目的特性,加以展現。 社會領域學習表現的構面及項目共同架構如下: 構面

1.理解及思辨

2.態度及價值

項目

a.覺察說明 b.分析詮釋 c.判斷創新

a.敏覺關懷 b.同理尊重 c.自省珍視

4

3.實作及參與 a.問題發現 b.資料蒐整與應用 c.溝通合作 d.規劃執行


下列之學習表現包括構面、項目及條目,編碼說明如下: 1.第 1 碼為「構面及項目」 , 「構面」依序以阿拉伯數字編號, 「項目」依序以英文小 寫字母編號;第 1 碼前以「歷」、「地」、「公」標示該科目。 2.第 2 碼為「學習階段」,以羅馬數字Ⅴ代表第五學習階段(高級中等學校)。 3.第 3 碼為流水號。 構面 項目 1.理解及思辨 a.覺察說明

條目 歷 1a-Ⅴ-1

藉由史事的主題脈絡,建立時間架構,觀察 事件與事件間的關聯性。 說明相關歷史事件或人物在歷史發展中的重 要性。 比較過去與現在的異同,並說明過去與現在 的關聯性。 分辨地理基本概念、原理原則與理論的意義。 釐清地理基本概念、原理原則與理論的內涵。 說明以地理視野觀察地表現象及議題的方 法。 說明社會生活的現象及其成因。 釐清公民知識的核心概念。 連結歷史知識與現今生活,並運用歷史知識 分析社會現象或變遷。 辨識、解釋不同歷史時期的變遷與延續。 選用及組織資料,提出合乎邏輯的因果關係 與歷史解釋。 運用地理基本概念、原理原則,解釋相關的 地表現象。 連結地理系統、地理視野與地理技能,分析 地表現象的內涵。 連結地理系統、地理視野與地理技能,解析 地表現象的特性。 運用公民知識解釋相關社會現象。 區辨社會現象的多種解釋觀點。 檢視特定歷史解釋所反映的觀點。 綜合歷史知識與史料證據,提出個人的分析 與詮釋。 反思並評論重要歷史事件的影響。 以地理系統、地理視野的觀點進行議題探討。 思辨各種社會及環境議題,並能進行整合評 價。 跨領域/科目整合相關知能,反思各種社會及 環境議題,並提出看法或解決策略。 反思並評論相關公民知識。 整合公民知識,論述自己的主張,並能提出 合理的論證。

歷 1a-Ⅴ-2 歷 1a-Ⅴ-3 地 1a-Ⅴ-1 地 1a-Ⅴ-2 地 1a-Ⅴ-3

b.分析詮釋

公 1a-Ⅴ-1 公 1a-Ⅴ-2 歷 1b-Ⅴ-1 歷 1b-Ⅴ-2 歷 1b-Ⅴ-3 地 1b-Ⅴ-1 地 1b-Ⅴ-2 地 1b-Ⅴ-3

c.判斷創新

公 1b-Ⅴ-1 公 1b-Ⅴ-2 歷 1c-Ⅴ-1 歷 1c-Ⅴ-2 歷 1c-Ⅴ-3 地 1c-Ⅴ-1 地 1c-Ⅴ-2 地 1c-Ⅴ-3 公 1c-Ⅴ-1 公 1c-Ⅴ-2

5


構面 2.態度及價值

項目 a.敏覺關懷

條目 歷 2a-Ⅴ-1

連結本土歷史經驗與他國的歷史發展,深化 對史事脈絡的理解,發展全球視野。 關懷世界不同文化的歷史變遷,以及文化傳 承的議題。 敏銳察覺社會及環境變遷的內涵。 連結地理視野、地理系統的概念,體認生活 中各種現象的全球關連。 關注社會生活相關課題及其影響。 理解時空背景對歷史事件發展或人物的影 響。 理解並尊重不同文化、宗教、族群、種族、性 別歷史發展的獨特性與主體性。 具備地方感與鄉土愛,關懷其他地區的社會 及環境議題。 尊重文化的多樣性,欣賞各種人地交互作用 所塑造的地景。 理解地理環境的系統運作,體認環境倫理的 內涵。 同理個人或不同群體在社會處境中的經歷與 情緒。 尊重或肯認社會中的不同主張及差異。 審視重要的歷史爭議事件,理解歷史作為共 同記憶的政治意涵。 省思歷史發展的多重面向,珍視融合多元族 群、文化的社會體系及人權的價值。 省思日常生活方式的意涵,珍視日常生活的 智慧。 珍視不同空間尺度的環境永續價值,並願意 付諸行動保護。 肯認自我或不同群體的主體性。 珍視並願意維護重要的公民價值。 覺察當代事件與歷史的關係,啟發問題意識, 並進行問題釐清與探究。 根據地理系統與地理視野的觀點,利用地理 技能的方法發掘各種社會及環境問題。 分析問題形成的背景與內涵,提出解決問題 的可能策略。 界定當代社會生活的相關問題。 根據主題,進行歷史資料的蒐集、整理與分 類。 研讀或考察歷史資料,分析其生成背景與其 內容的關係。 分辨歷史事實、史料證據與歷史解釋,說明 歷史解釋不同的原因,並檢視證據的適切性。 應用歷史資料,藉以形成新的問題、呈現自

歷 2a-Ⅴ-2 地 2a-Ⅴ-1 地 2a-Ⅴ-2

b.同理尊重

公 2a-Ⅴ-1 歷 2b-Ⅴ-1 歷 2b-Ⅴ-2 地 2b-Ⅴ-1 地 2b-Ⅴ-2 地 2b-Ⅴ-3 公 2b-Ⅴ-1

c.自省珍視

公 2b-Ⅴ-2 歷 2c-Ⅴ-1 歷 2c-Ⅴ-2 地 2c-Ⅴ-1 地 2c-Ⅴ-2

3.實作及參與

a.問題發現

公 2c-Ⅴ-1 公 2c-Ⅴ-2 歷 3a-Ⅴ-1 地 3a-Ⅴ-1 地 3a-Ⅴ-2

公 3a-Ⅴ-1 b.資料蒐整與 歷 3b-Ⅴ-1 應用 歷 3b-Ⅴ-2 歷 3b-Ⅴ-3 歷 3b-Ⅴ-4 6


構面

項目

條目 己的歷史敘述,或編製歷史類作品。 從各式地圖、航空照片圖、衛星影像,網路 與文獻、實驗、田野實察等,蒐集和解決問 題有關的資料。 選擇統計方法、地理資訊系統等適當工具進 行資料分析與歸納。 從各類資料辨識現象的型態、關聯與趨勢, 解讀資料蘊含的意義。 善用多種策略蒐集公民與社會生活相關資 料。 分析並運用公民與社會生活相關資料。 聆聽他人並陳述自己的觀點,檢視自己的盲 點與偏見,形成新的觀點。 透過討論、說服、辯論、協商等方式尋求相 互理解。 參與小組討論,與他人共同思考資料的意義 並判別資料的可靠性。 參與小組討論,與他人共同討論解決問題的 有效方法。 團隊協力共同解決問題。 傾聽他人意見並澄清彼此觀點。 善用討論形成共識。 整合成員特質並展現團隊合作成效。 規劃、執行歷史類作品的創作或展演。 對於具有價值立場的公共議題,進行歷史性 的分析與討論,並付諸行動。 透過小組合作,發掘各種社會或環境問題, 規劃解決問題的執行策略。 小組合作共同執行解決問題的策略,並發表 執行成果。 檢討執行策略的成效,並提出改善的方案。 規劃具有公共性或利他性的行動方案並評估 其影響。 落實具有公共性或利他性的行動並反思與修 正。

地 3b-Ⅴ-1

地 3b-Ⅴ-2 地 3b-Ⅴ-3 公 3b-Ⅴ-1

c.溝通合作

公 3b-Ⅴ-2 歷 3c-Ⅴ-1 歷 3c-Ⅴ-2 地 3c-Ⅴ-1 地 3c-Ⅴ-2

d.規劃執行

地 3c-Ⅴ-3 公 3c-Ⅴ-1 公 3c-Ⅴ-2 公 3c-Ⅴ-3 歷 3d-Ⅴ-1 歷 3d-Ⅴ-2 地 3d-Ⅴ-1 地 3d-Ⅴ-2 地 3d-Ⅴ-3 公 3d-Ⅴ-1 公 3d-Ⅴ-2

二、學習內容 綜合型高級中等學校社會領域/科目的學習內容,主要依據《總綱》和社會領綱的基 本理念與課程目標而研訂,並依社會領域/科目的特性,陳述其基礎的知識內涵。 依照《總綱》規範,高級中等學校教育階段以分科教學為原則。綜合型高級中等學 校各科目學習內容研訂的方向有三:1.以培養核心素養為導向,兼顧學科知識、技能及 情意態度的連結;2.奠定分化專精和適性發展的基礎;3.重視學生自主探究的空間。 以下分別呈現「歷史」、「地理」及「公民與社會」的學習內容,另編有相關學習內 7


容的說明供作參考,詳見附錄三。教師、學校、地方政府或出版社得依其專業需求與特 性,與「學習表現」結合進行適當的轉化,以發展有效教學、適性學習的教材。學習內 容包括主題、項目及條目,編碼說明如下: 1.第 1 碼為「主題及項目」 , 「主題」依序以英文大寫字母編號, 「項目」依序以英文 小寫字母編號;第 1 碼前以「歷」、「地」、「公」標示該科目。 2.第 2 碼為「學習階段」,以羅馬數字Ⅴ代表第五學習階段(高級中等學校)。 3.第 3 碼為流水號。 (一)歷史 歷史採分域架構,從人民的主體觀點出發,以由近及遠、略古詳今為原則規 劃,並依時序選擇基本課題設計主題,透過歷史資料的閱讀和分析,培養學習者發 現、認識及解決問題的基本素養。此外,另設計歷史考察,強調做中學,並鼓勵與 地理、公民與社會或其他學科進行適當協作,以拓展學習者的視野和統整能力。 主題 項目 A.如何認識過 去? B.臺灣多元族 a.原住民族 群社會的 形成 b.移民社會的 形成 c.歷史考察 C.東亞人群的 a.中國與東亞 移 動 與 交 b.近代以前的 流 人群移動與 交流 c.近代以後的 移民

條目 誰的歷史?誰留下的史料?誰寫的歷史?

歷 A-Ⅴ-1 歷 Ba-Ⅴ-1 歷 Ba-Ⅴ-2 歷 Bb-Ⅴ-1 歷 Bb-Ⅴ-2 歷 Bc-Ⅴ-1 歷 Ca-Ⅴ-1 歷 Cb-Ⅴ-1

我群界定、原住民與原住民族的分類。 當代原住民族的處境與權利伸張。 早期移民的歷史背景及其影響。 戰後來臺的各方移民。 多元族群或文化的探索與展演。 可以在什麼樣的脈絡中討論中國史? 從漢、晉到宋、元時期東亞人群移動的特色 與影響。 明、清時期東亞人群移動的特色與影響。 十九世紀以後東亞的人群移動。 十九世紀以後東亞人群移動的變遷及其影 響。 近代有哪些族群衝突?如何處理? 可以在什麼樣的脈絡中討論世界史? 神話與哲學。 中古基督教世界。 伊斯蘭文化的發展與擴張。 從文藝復興到啟蒙運動。 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 民主傳統及其現代挑戰。 西方為何興起?

歷 Cb-Ⅴ-2 歷 Cc-Ⅴ-1 歷 Cc-Ⅴ-2

d.歷史考察 D.古代文化與 a.臺灣與世界 現代世界 b.古代文化

歷 Cd-Ⅴ-1 歷 Da-Ⅴ-1 歷 Db-Ⅴ-1 歷 Db-Ⅴ-2 歷 Db-Ⅴ-3 c.個人、自由、 歷 Dc-Ⅴ-1 理性 歷 Dc-Ⅴ-2 歷 Dc-Ⅴ-3 d.歷史考察 歷 Dd-Ⅴ-1

8


(二)地理 地理的學習內容聚焦於地理技能、地理系統以及地理視野三大主題,以地圖、 地理資訊、環境系統、生態景觀、世界體系、全球化等六大項目作總體呈現,引導 學生從宏觀的角度探究日常生活的問題。 教師可參酌《總綱》所揭櫫之議題,並審酌學生學習需求與生涯發展,以及跨 領域/科目之協同教學需要,彈性選擇各項目。 主題 項目 條目 A.地理技能 a.地圖 地 Aa-Ⅴ-1 地圖本質與要素。 地 Aa-Ⅴ-2 地圖種類及其生活常見的用途。 地 Aa-Ⅴ-3 問題探究:古今地圖的判讀與使用。 b.地理資訊 地 Ab-Ⅴ-1 地理資訊的查詢與建置。 地 Ab-Ⅴ-2 地理資訊的分析與解讀。 地 Ab-Ⅴ-3 問題探究:地理資訊系統的運用。 B.地理系統 a.環境系統 地 Ba-Ⅴ-1 大氣圈、岩石圈(表層) 、水圈及生物圈的有 機關聯。 地 Ba-Ⅴ-2 環境負載力與環境問題。 地 Ba-Ⅴ-3 產業活動與環境變遷。 地 Ba-Ⅴ-4 問題探究:利用古今地圖或地理資訊平台, 探索環境系統與日常生活的互動關連。 b.生態景觀 地 Bb-Ⅴ-1 自然與人文生態景觀。 地 Bb-Ⅴ-2 生態景觀的經營管理(案例)。 地 Bb-Ⅴ-3 問題探究:利用國內外的生態景觀資料庫圖 資,設計地景海報或圖卡。 C.地理視野 a.世界體系 地 Ca-Ⅴ-1 區域互賴與不平等交換。 地 Ca-Ⅴ-2 擴散與反吸。 地 Ca-Ⅴ-3 核心-半邊陲-邊陲體系。 地 Ca-Ⅴ-4 問題探究:透過城鄉交流活動,探討偏鄉與 都市互惠連結的可能。 b.全球化 地 Cb-Ⅴ-1 全球化與交通革新。 地 Cb-Ⅴ-2 全球在地化與在地全球化。 地 Cb-Ⅴ-3 問題探究:討論與反思生活中的全球在地化 與在地全球化現象。 (三)公民與社會 公民與社會的學習內容由四大主題構成,分別為「A.公民身分認同及社群」、 「B.社會生活的組織及制度」 、 「C.社會的運作、治理及參與實踐」以及「D.民主社 會的理想及現實」。主題 A 是關於「我是誰?我的、我們大家的(多元)公民身分 的問題」,主題 B 是關於「我們的社會、國家、市場、法律,是如何制度化、組織 化的?」,主題 C 則關於「我們的社會、國家、市場、法律如何運作與改變?公民 為何及如何參與?」,主題 D 則是有關「當代公共議題的理想與現實,包括民主、 正義、多元等多重爭議面向的學習」。 9


學習內容條目主要以提問方式呈現,旨在引導高層次思考及問題解決能力。教 師教學應涵蓋四大主題,但可依學生學習需求、學習潛能與生涯發展,或參酌《總 綱》所揭櫫之議題,以及跨領域/科目之協同教學需要,彈性選擇各項目。 主題 項目 A.公民身分認 a.公民身分 同及社群 b.國家與認同

條目 公民身分如何演變?我國的公民權利如何發 展與落實? 國家主權和人民的日常生活有什麼關係?國 家和多元身分認同的關係為何? 憲法作為人民權利的保障書,與公權力的規 範有何關聯? 如何透過行政法落實憲法對人民基本權利的 保障? 行政公權力違法侵害人民權益時,人民如何 尋求行政救濟? 生產者或雇主為何不能享有完全的締約自 由?如何判斷限制契約自由的合理性? 為何需要保障智慧財產權?如何衡平智慧財 產權與社會公益? 現行民法繼承制度如何保障人民的財產權? 犯罪的一般成立要件為何?國家為何要以刑 罰的方式處罰人民? 為什麼程序正義是重要的?國家於犯罪的追 訴及處罰過程中,如何確保程序正義的實 現? 為何少年的刑事司法程序與成年人不同? 個人、廠商和政府在資源有限的前提下,如 何進行資源的分配? 專業分工的影響。 決定一國進出口某項商品的主要因素。 媒體與社群網路的所有權或產製過程,如何 影響公共意見的形成? 公共意見形成過程中,可能存在哪些媒體近 用與媒體再現(可包括族群、性別、性傾向 或身心障礙等群體之再現)的不平等? 國家如何透過法律與政策保障平等的勞動市 場參與? 發展自主的勞動關係何以是重要的?如何發 展自主的勞動關係和落實產業民主? 國家為促進社會安全,為何需要社會救助、 社會福利和社會保險等多種制度的規劃? 我國目前有什麼具體政策,促進不同文化之 間的平等?

公 Aa-Ⅴ-1 公 Ab-Ⅴ-1

B.社會生活的 a.憲法保障與 公 Ba-Ⅴ-1 組織及制度 行政救濟 公 Ba-Ⅴ-2 公 Ba-Ⅴ-3 b.民事權利的 公 Bb-Ⅴ-1 保障與限制 公 Bb-Ⅴ-2

c.犯罪與刑罰

公 Bb-Ⅴ-3 公 Bc-Ⅴ-1 公 Bc-Ⅴ-2

公 Bc-Ⅴ-3 d.資源有限與 公 Bd-Ⅴ-1 分配 e.交易與專業 公 Be-Ⅴ-1 分工 公 Be-Ⅴ-2 C. 社 會 的 運 a.公共意見 公 Ca-Ⅴ-1 作、治理及 參與實踐 公 Ca-Ⅴ-2

b.勞動參與

公 Cb-Ⅴ-1 公 Cb-Ⅴ-2

D.民主社會的 a.社會安全 理想及現實 b.多元文化

公 Da-Ⅴ-1 公 Db-Ⅴ-1

10


主題

項目 c.貿易自由化

條目 貿易的管制與開放對哪些人有利?對哪些人 不利? 世界貿易組織與重要國際經貿組織在國際間 所扮演的角色為何?

公 Dc-Ⅴ-1 公 Dc-Ⅴ-2

陸、實施要點 一、課程發展 (一)社會領域的課程發展宜與生活及科技脈動連結,關懷本土、培養國際思維,重視 全球重要議題,使學生不僅能認同自己的國家與文化,也能實踐世界公民的角色。 (二)社會領域在領域課程架構下,採分科教學為原則,並透過跨領域/科目專題、探究 與實作等課程,強化課程統整與應用。 (三)為增進社會領域學習的豐富性,並培養學生在地關懷與國際視野,學校課程發展 應適切融入各項議題(參考附錄二:議題適切融入領域課程綱要)。 (四)學校進行社會領域課程發展時,宜聚焦於學校本位、學習者中心、問題導向及團 隊合作等精神,結合學生興趣、教師專業、生活環境、社會時事與議題等,培養 學生觀察、訪問、調查、蒐集資料、繪製圖表與主題地圖、專題報告等探究與實 作能力,以落實社會領域課程理念。學校應提供學生實作發表的展現機會,每學 年可舉辦一次社會領域學習成果發表會,亦可鼓勵學生參與各項校外展演或競賽。 (五)社會領域可結合其他部定領域學習課程或校訂課程,將社會領域學習融入整體學 校本位課程發展。 (六)課程發展宜協助學生試探學術或專門學程性向,以提供學生選讀學程之參考。 (七)原住民族重點學校的社會領域課程發展,應儘量結合原住民族歷史、文化、地理 及公共議題,從族群發展角度規劃課程內容。 二、教材編選 (一)社會領域之教材編選或教科用書編寫應依據學習重點,融入核心素養的內涵,進 行適切的縱向銜接與學科間的橫向統整,避免不必要的重複。 (二) 「學習內容」中的各主題、項目及條目,並不代表教材各冊次與各章節之名稱及順 序。編選教材或編寫教科用書時,可重新安排組合各項學習內容,形成各具特色 的教材架構。 (三)為落實「學習表現」 ,編選教材或編寫教科用書時,應將「學習表現」與相關的「學 習內容」結合,設計符合整合性、脈絡性、策略性及活用性的學習素材,讓學生 得以發展社會領域核心素養。 (四)教材編選或教科用書編寫應具時代性與前瞻性,考量學生生活經驗及社會脈動, 進行多元取材,結合相關議題並兼顧多元觀點,回應不同族群與文化的特性,避 11


免刻板印象、偏見、歧視與威權內容,文字敘寫不應落入單一族群或性別的觀點; 同時,若干文化習俗潛藏之偏見與歧視,應加以檢視與省思。 (五)教材編選或教科用書編寫應能反映當今學界的重要研究成果,避免過多艱澀的定 義,或類型化、表淺化、零碎化與教條化的學習素材。 (六)教材編選或教科用書編寫宜兼顧學理基礎與生活實例,亦可加列「自學內容或議 題」、「討論問題」及「延伸學習資源與書目」等,以因應學生自學進修之需求。 (七)教材編選或教科用書編寫應衡量社會領域實際授課節數與學分數,並宜參考附錄 三之建議節數,注意整體學習內容分量的適切性。 (八)學校得因應地區特性、學生特質與需求,選擇或自編教材。全年級或全校且全學 期使用之自編自選教材,應送學校課程發展委員會審查。 三、教學實施 (一)教師應依據社會領綱的基本理念、課程目標、核心素養及學習重點,結合各地區 自然、族群或文化特色,設計具有探究精神與重視提問的有效教學活動,引導學 生學習。 (二)教學實施應以開放多元的態度,強調民主社會中理性溝通、尊重差異的重要性。 (三)教學實施宜靈活運用各種策略,除了知識傳授外,更需提供學生實地踏查、參與 互動及力行實踐的機會,培養學生探究、創造與省思的能力,以及主動學習的態 度。 (四)為提升教學成效,教師宜藉由教學研究會或專業學習社群,加強社會領域內的研 討與相關領域間的課程聯繫,可開設跨領域/科目之專題、實作或探索體驗課程, 並依課程需求採協同教學,以提升教學的效果。 (五)歷史考察、田野實察或其他形式的探究學習,可跨學科共同設計,其主題可視教 學環境或學生特性而調整深度與廣度。教師實施探究學習課程與教學時,應引導 學生以誠信、同理或客觀等原則進行,並須尊重與維護探究對象的相關權益。 (六)教師可利用彈性學習時間或課餘時間,引導學生進行社會生活相關問題的實作探 究,以提升其思辨判斷、分析統整及參與實踐等能力。 四、教學資源 (一)學校應依主管機關公布之設備基準,建置社會領域或歷史、地理、公民與社會的 專科教室,並充實必要的教學設備與物品。 (二)學校可運用研究機構、社區、產業、民間組織等資源,或與各界人力資源協力合 作,以精進課程與教學。 (三)學校可因應校本特色,建置社會領域教學資源分享平台,支援課程發展與教學研 究。 12


(四)學校應依設備基準及學校課程計畫等,提供歷史考察、田野實察或其他形式探究 學習所需之各種軟、硬體設備及相關行政支持。 五、學習評量 (一)學習評量應依據社會領域之課程目標、核心素養、學習表現及學習內容,兼重學 習歷程與結果,採用紙筆測驗、作業練習、實作評量、田野實察、專題報告、檔 案評量等多元形式,以診斷學習問題,並檢視學習成效。 (二)評量的內容應考量學生身心發展、個別差異及文化差異,配合核心素養及學習表 現內涵,勿流於零碎的知識記憶,而應兼重高層次的認知、情意、技能表現及其 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訂定評量標準。 (三)教師進行學習評量後,須分析評量結果作為教學反思、調整及補救教學的參考。

13


柒、附錄 附錄一:社會領域學習重點與核心素養呼應表參考示例 社會領域學習重點 學習表現 學習內容 歷 2a-Ⅴ-1 連結本土歷史經驗 歷 Da-Ⅴ-1 可以在什麼樣的脈 與他國的歷史發展, 絡中討論世界史? 深化對史事脈絡的 地 Ba-Ⅴ-4 問題探究:利用古今 理解,發展全球視 地圖或地理資訊平 野。 台,探索環境系統與 歷 2c-Ⅴ-2 省思歷史發展的多 日常生活的互動關 重面向,珍視融合多 連。 元族群、文化的社會 公 Cb-Ⅴ-2 發展自主的勞動關 體系及人權的價值。 係何以是重要的? 地 2a-Ⅴ-1 敏銳察覺社會及環 如何發展自主的勞 境變遷的內涵。 動關係和落實產業 地 2c-Ⅴ-1 省思日常生活方式 民主? 的意涵,珍視日常生 活的智慧。 地 2c-Ⅴ-2 珍視不同空間尺度 的環境永續價值,並 願意付諸行動保護。 公 2c-Ⅴ-1 肯認自我或不同群 體的主體性。 歷 1a-Ⅴ-3 比較過去與現在的 歷 Db-Ⅴ-3 伊斯蘭文化的發展 異同,並說明過去與 與擴張。 現在的關聯性。 地 Ba-Ⅴ-1 大氣圈、岩石圈(表 歷 3b-Ⅴ-3 分辨歷史事實、史料 層)、水圈及生物圈 證據與歷史解釋,說 的有機關聯。 明歷史解釋不同的 地 Ba-Ⅴ-2 環境負載力與環境 原因,並檢視證據的 問題。 適切性。 公 Bd-Ⅴ-1 個人、廠商和政府在 地 1b-Ⅴ-2 連結地理系統、地理 資源有限的前提下, 視野與地理技能,分 如何進行資源的分 析地表現象的內涵。 配? 地 1b-Ⅴ-3 連結地理系統、地理 視野與地理技能,解 析地表現象的特性。 地 1c-Ⅴ-1 以地理系統、地理視 野的觀點進行議題 探討。 公 1b-Ⅴ-2 區辨社會現象的多 種解釋觀點。 公 3d-Ⅴ-1 規劃具有公共性或 利他性的行動方案 並評估其影響。 14

社會領域核心素養 社-U-A1 探索自我,發展潛 能,肯定自我,規劃 生涯,健全身心素 質,透過自我精進, 追求幸福人生。

社-U-A2 對人類生活相關議 題,具備探索、思考、 推理、分析、批判、 統整與後設思考的 素養,並能提出解決 各種問題的可能策 略。


社會領域學習重點 歷 3a-Ⅴ-1

歷 3b-Ⅴ-4

地 1c-Ⅴ-3

地 3d-Ⅴ-1

地 3d-Ⅴ-2

公 1c-Ⅴ-2

公 3d-Ⅴ-2

歷 1a-Ⅴ-1

歷 3c-Ⅴ-2

地 1b-Ⅴ-1

地 3b-Ⅴ-1

公 3b-Ⅴ-2 公 3c-Ⅴ-2

學習表現 覺察當代事件與歷 史的關係,啟發問題 意識,並進行問題釐 清與探究。 應用歷史資料,藉以 形成新的問題、呈現 自己的歷史敘述,或 編製歷史類作品。 跨領域/科目整合相 關知能,反思各種社 會及環境議題,並提 出看法或解決策略。 透過小組合作,發掘 各種社會或環境問 題,規劃解決問題的 執行策略。 小組合作共同執行 解決問題的策略,並 發表執行成果。 整合公民知識,論述 自己的主張,並能提 出合理的論證。 落實具有公共性或 利他性的行動並反 思與修正。 藉由史事的主題脈 絡,建立時間架構, 觀察事件與事件間 的關聯性。 透過討論、說服、辯 論、協商等方式尋求 相互理解。 運用地理基本概念、 原理原則,解釋相關 的地表現象。 從各式地圖、航空照 片圖、衛星影像,網 路與文獻、實驗、田 野實察等,蒐集和解 決問題有關的資料。 分析並運用公民與 社會生活相關資料。 善用討論形成共識。

歷 Dc-Ⅴ-3 地 Ba-Ⅴ-4

地 Bb-Ⅴ-2 地 Bb-Ⅴ-3

公 Be-Ⅴ-1 公 Be-Ⅴ-2

歷 Cc-Ⅴ-1 地 Aa-Ⅴ-1 地 Aa-Ⅴ-2 地 Aa-Ⅴ-3 公 Dc-Ⅴ-1

15

學習內容 民主傳統及其現代 挑戰。 問題探究:利用古今 地圖或地理資訊平 台,探索環境系統與 日常生活的互動關 連。 生態景觀的經營管 理(案例)。 問題探究:利用國內 外的生態景觀資料 庫圖資,設計地景海 報或圖卡。 專業分工的影響。 決定一國進出口某 項商品的主要因素。

十九世紀以後東亞 的人群移動。 地圖本質與要素。 地圖種類及其生活 常見的用途。 問題探究:古今地圖 的判讀與使用。 貿易的管制與開放 對哪些人有利?對 哪些人不利?

社會領域核心素養 社-U-A3 對人類生活相關議 題,具備反省、規劃 與實踐的素養,並能 與時俱進、創新應 變。

社-U-B1 運用語言、文字、圖 表、影像、肢體等表 徵符號,表達經驗、 思想、價值與情意, 且能同理他人所表 達之意涵,增進與他 人溝通。


社會領域學習重點 歷 3b-Ⅴ-2

歷 3b-Ⅴ-3

地 3a-Ⅴ-1

地 3b-Ⅴ-2

公 3a-Ⅴ-1 公 3b-Ⅴ-1

歷 2a-Ⅴ-2

歷 2b-Ⅴ-2

地 2b-Ⅴ-1

地 2b-Ⅴ-2

地 2c-Ⅴ-2

公 1a-Ⅴ-2 公 2a-Ⅴ-1 歷 2c-Ⅴ-2

學習表現 研讀或考察歷史資 料,分析其生成背景 與其內容的關係。 分辨歷史事實、史料 證據與歷史解釋,說 明歷史解釋不同的 原因,並檢視證據的 適切性。 根據地理系統與地 理視野的觀點,利用 地理技能的方法發 掘各種社會及環境 問題。 選擇統計方法、地理 資訊系統等適當工 具進行資料分析與 歸納。 界定當代社會生活 的相關問題。 善用多種策略蒐集 公民與社會生活相 關資料。 關懷世界不同文化 的歷史變遷,以及文 化傳承的議題。 理解並尊重不同文 化、宗教、族群、種 族、性別歷史發展的 獨特性與主體性。 具備地方感與鄉土 愛,關懷其他地區的 社會及環境議題。 尊重文化的多樣性, 欣賞各種人地交互 作用所塑造的地景。 珍視不同空間尺度 的環境永續價值,並 願意付諸行動保護。 釐清公民知識的核 心概念。 關注社會生活相關 課題及其影響。 省思歷史發展的多 重面向,珍視融合多

地 Ab-Ⅴ-1 地 Ab-Ⅴ-2 地 Ab-Ⅴ-3 公 Bc-Ⅴ-2

公 Ca-Ⅴ-1

公 Ca-Ⅴ-2

歷 Db-Ⅴ-1 歷 Db-Ⅴ-2 歷 Db-Ⅴ-3 地 Bb-Ⅴ-1 地 Bb-Ⅴ-2 地 Bb-Ⅴ-3

公 Da-Ⅴ-1

歷 Cd-Ⅴ-1 16

學習內容 地理資訊的查詢與 建置。 地理資訊的分析與 解讀。 問題探究:地理資訊 系統的運用。 為什麼程序正義是 重要的?國家於犯 罪的追訴及處罰過 程中,如何確保程序 正義的實現? 媒體與社群網路的 所有權或產製過程, 如何影響公共意見 的形成? 公共意見形成過程 中,可能存在哪些媒 體近用與媒體再現 (可包括族群、性 別、性傾向或身心障 礙等群體之再現)的 不平等? 神話與哲學。 中古基督教世界。 伊斯蘭文化的發展 與擴張。 自然與人文生態景 觀。 生態景觀的經營管 理(案例)。 問題探究:利用國內 外的生態景觀資料 庫圖資,設計地景海 報或圖卡。 國家為促進社會安 全,為何需要社會救 助、社會福利和社會 保險等多種制度的 規劃?

社會領域核心素養 社-U-B2 善用各種科技、資 訊、媒體,參與公共 事務或解決社會議 題,並能對科技、資 訊與媒體的倫理問 題進行思辨批判。

社-U-B3 體會地理、歷史及各 種人類生活規範間 的交互影響,進而賞 析互動關係背後蘊 含的美感情境。

近代有哪些族群衝 社-U-C1 突?如何處理? 具備對道德、人權、


社會領域學習重點

歷 3d-Ⅴ-2

地 3d-Ⅴ-1

地 3d-Ⅴ-2

地 3d-Ⅴ-3

公 2c-Ⅴ-2 公 3d-Ⅴ-2

歷 3c-Ⅴ-1

歷 3c-Ⅴ-2

地 3d-Ⅴ-1

地 3d-Ⅴ-2

地 3d-Ⅴ-3

公 2b-Ⅴ-1

公 3c-Ⅴ-3

學習表現 元族群、文化的社會 體系及人權的價值。 對於具有價值立場 的公共議題,進行歷 史性的分析與討論, 並付諸行動。 透過小組合作,發掘 各種社會或環境問 題,規劃解決問題的 執行策略。 小組合作共同執行 解決問題的策略,並 發表執行成果。 檢討執行策略的成 效,並提出改善的方 案。 珍視並願意維護重 要的公民價值。 落實具有公共性或 利他性的行動並反 思與修正。 聆聽他人並陳述自 己的觀點,檢視自己 的盲點與偏見,形成 新的觀點。 透過討論、說服、辯 論、協商等方式尋求 相互理解。 透過小組合作,發掘 各種社會或環境問 題,規劃解決問題的 執行策略。 小組合作共同執行 解決問題的策略,並 發表執行成果。 檢討執行策略的成 效,並提出改善的方 案。 同理個人或不同群 體在社會處境中的 經歷與情緒。 整合成員特質並展 現團隊合作成效。

歷 Dc-Ⅴ-3 地 Bb-Ⅴ-2 地 Bb-Ⅴ-3

公 Bb-Ⅴ-2

歷 Bb-Ⅴ-2 歷 Cc-Ⅴ-2

地 Ca-Ⅴ-4

公 Db-Ⅴ-1

17

學習內容 民主傳統及其現代 挑戰。 生態景觀的經營管 理(案例)。 問題探究:利用國內 外的生態景觀資料 庫圖資,設計地景海 報或圖卡。 為何需要保障智慧 財產權?如何衡平 智慧財產權與社會 公益?

戰後來臺的各方移 民。 十九世紀以後東亞 人群移動的變遷及 其影響。 問題探究:透過城鄉 交流活動,探討偏鄉 與都市互惠連結的 可能。 我國目前有什麼具 體政策,促進不同文 化之間的平等?

社會領域核心素養 環境與公共議題的 思考與對話素養,健 全良好品德、提升公 民意識,主動參與環 境保育與社會公共 事務。

社-U-C2 發展適切的人際互 動關係,並展現相互 包容、溝通協調、社 會參與及服務等團 隊合作的精神與行 動。


社會領域學習重點 歷 2a-Ⅴ-1

歷 2c-Ⅴ-2

地 2b-Ⅴ-1

地 2b-Ⅴ-2

地 2b-Ⅴ-3

公 2b-Ⅴ-2 公 2c-Ⅴ-2

學習表現 連結本土歷史經驗 與他國的歷史發展, 深化對史事脈絡的 理解,發展全球視 野。 省思歷史發展的多 重面向,珍視融合多 元族群、文化的社會 體系及人權的價值。 具備地方感與鄉土 愛,關懷其他地區的 社會及環境議題。 尊重文化的多樣性, 欣賞各種人地交互 作用所塑造的地景。 理解地理環境的系 統運作,體認環境倫 理的內涵。 尊重或肯認社會中 的不同主張及差異。 珍視並願意維護重 要的公民價值。

歷 Bc-Ⅴ-1 歷 Cc-Ⅴ-2

地 Ca-Ⅴ-1 地 Cb-Ⅴ-2 地 Cb-Ⅴ-3

公 Dc-Ⅴ-2

18

學習內容 多元族群或文化的 探索與展演。 十九世紀以後東亞 人群移動的變遷及 其影響。 區域互賴與不平等 交換。 全球在地化與在地 全球化。 問題探究:討論與反 思生活中的全球在 地化與在地全球化 現象。 世界貿易組織與重 要國際經貿組織在 國際間所扮演的角 色為何?

社會領域核心素養 社-U-C3 珍視自我文化的價 值,尊重並肯認多元 文化,關心全球議 題,以拓展國際視 野,提升國際移動 力。


附錄二:議題適切融入領域課程綱要 壹、前言 「議題」係基於社會發展需要、普遍受到關注,且期待學生應有所理解與行動的一些 課題,其攸關現代生活、人類發展與社會價值,具時代性與前瞻性,且常具高度討論性與 跨學門性質。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本乎總綱「自發」、「互動」及「共好」之基本理念,為 與社會脈動、生活情境緊密連結,以議題教育培養學生批判思考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提升 學生面對議題的責任感與行動力,並能追求尊重多元、同理關懷、公平正義與永續發展等 核心價值。 依《總綱》 「實施要點」規定,各領域課程設計應適切融入性別平等、人權、環境、海 洋、品德、生命、法治、科技、資訊、能源、安全、防災、家庭教育、生涯規劃、多元文 化、閱讀素養、戶外教育、國際教育、原住民族教育等議題。各領域/科目可發揮課程與教 學之創意與特色,依需求適時融入,不受限於上述議題。同時隨著社會的變遷與時代的推 移,議題內涵亦會發生改變或產生新議題,故學校宜對議題具備高度敏覺性,因應環境之 變化,活化與深化議題內涵,並依學生的身心發展,適齡、適性地設計具創新、前瞻與統 整之課程計畫。 為促進議題教育功能之發揮,各領域/科目「課程綱要」已進行《總綱》所列議題之適 切轉化與統整融入。學校、教師及教材研發、出版與審查等相關教育人員應依循各領域/科 目「課程綱要」內容,並參考本說明,落實議題融入課程與教學之責任。學校亦可於彈性 學習課程/時間及校訂課程中據以規劃相關議題,將議題的精神與價值適切融入學校組織 規章、獎懲制度及相關活動,以形塑校園文化,提升學生學習成果。 議題教育的實施包含正式與非正式課程,學校課程的發展與教材編選應以學生經驗為 中心,選取生活化教材。在掌握議題之基本理念與不同教育階段之實質內涵下,連結領域 /科目內容,以問題覺知、知識理解、技能習得及實踐行動等不同層次循序引導學生學習, 發展教材並編輯教學手冊。教師教學時,除涵蓋於領域/科目之教材內容外,可透過領域/ 科目內容之連結、延伸、統整與轉化,進行議題之融入,亦可將人物、典範、習俗或節慶 等加入教材,或採隨機教學,並於作業、作品、展演、參觀、社團與團體活動中,以多元 方式融入議題。經由討論、對話、批判與反思,使教室成為知識建構與發展的學習社群, 增進議題學習之品質。 各該教育主管機關應提供資源以落實議題融入教育,有關《總綱》所列各項議題之完 整內涵說明與融入方式等,可參閱「議題融入說明手冊」與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 各領域/科目之課程手冊。

19


貳、議題學習目標 為使各領域/科目課程能適切進行議題融入,並落實教育相關法律及國家政策綱領,以 下臚列十九項議題之學習目標,提供學校及教師於相關課程或議題教學時進行適切融入, 以與領域/科目課程作結合。 議題 性別平等教育1 人權教育2 環境教育3 海洋教育4 科技教育5 能源教育6 家庭教育7 原住民族教育8 品德教育 生命教育 法治教育 資訊教育 安全教育 防災教育 生涯規劃教育 多元文化教育 閱讀素養教育 戶外教育

學習目標 理解性別的多樣性,覺察性別不平等的存在事實與社會文化中的性別權 力關係;建立性別平等的價值信念,落實尊重與包容多元性別差異;付 諸行動消除性別偏見與歧視,維護性別人格尊嚴與性別地位實質平等。 了解人權存在的事實、基本概念與價值;發展對人權的價值信念;增強 對人權的感受與評價;養成尊重人權的行為及參與實踐人權的行動。 認識與理解人類生存與發展所面對的環境危機與挑戰;探究氣候變遷、 資源耗竭與生物多樣性消失,以及社會不正義和環境不正義;思考個人 發展、國家發展與人類發展的意義;執行綠色、簡樸與永續的生活行動。 體驗海洋休閒與重視戲水安全的親海行為;了解海洋社會與感受海洋文 化的愛海情懷;探究海洋科學與永續海洋資源的知海素養。 具備科技哲學觀與科技文化的素養;激發持續學習科技及科技設計的興 趣;培養科技知識與產品使用的技能。 增進能源基本概念;發展正確能源價值觀;養成節約能源的思維、習慣 和態度。 具備探究家庭發展、家庭與社會互動關係及家庭資源管理的知能;提升 積極參與家庭活動的責任感與態度;激發創造家人互動共好的意識與責 任,提升家庭生活品質。 認識原住民族歷史文化與價值觀;增進跨族群的相互了解與尊重;涵養 族群共榮與平等信念。 增進道德發展知能;了解品德核心價值與道德議題;養成知善、樂善與 行善的品德素養。 培養探索生命根本課題的知能;提升價值思辨的能力與情意;增進知行 合一的修養。 理解法律與法治的意義;習得法律實體與程序的基本知能;追求人權保 障與公平正義的價值。 增進善用資訊解決問題與運算思維能力;預備生活與職涯知能;養成資 訊社會應有的態度與責任。 建立安全意識;提升對環境的敏感度、警覺性與判斷力;防範事故傷害 發生以確保生命安全。 認識天然災害成因;養成災害風險管理與災害防救能力;強化防救行動 之責任、態度與實踐力。 了解個人特質、興趣與工作環境;養成生涯規劃知能;發展洞察趨勢的 敏感度與應變的行動力。 認識文化的豐富與多樣性;養成尊重差異與追求實質平等的跨文化素 養;維護多元文化價值。 養成運用文本思考、解決問題與建構知識的能力;涵育樂於閱讀態度; 開展多元閱讀素養。 強化與環境的連接感,養成友善環境的態度;發展社會覺知與互動的技 能,培養尊重與關懷他人的情操;開啟學生的視野,涵養健康的身心。 20


議題 國際教育

學習目標 養成參與國際活動的知能;激發跨文化的觀察力與反思力;發展國家主 體的國際意識與責任感。

8 項議題所涉之教育相關法律及國家政策綱領如下: 註 1:性別平等教育之教育相關法律或國家政策綱領有:《性別平等教育法》、《性別平等政策綱領》、《消 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施行法》等。 註 2:人權教育之教育相關法律或國家政策綱領有:《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 約施行法》、《兒童權利公約施行法》、《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施行法》等。 註 3:環境教育之教育相關法律或國家政策綱領有:《環境教育法》、《國家環境教育綱領》等。 註 4:海洋教育之教育相關法律或政策綱領有:《國家海洋政策綱領》等。 註 5:科技教育之教育相關法律或政策綱領有:《科學技術基本法》等。 註 6:能源教育之教育相關法律或政策綱領有:《能源發展綱領》等。 註 7:家庭教育之教育相關法律或政策綱領有:《家庭教育法》等。 註 8:原住民族教育之教育相關法律或政策綱領有:《原住民族基本法》、《原住民族教育法》、《原住民族 語言發展法》等。

參、議題適切融入之學習主題與實質內涵及學習重點舉例說明 一、議題之學習主題與實質內涵 有鑒於性別平等、人權、環境、海洋教育議題為延續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已具完整 之內涵架構,有利延伸規劃各領域/科目課程之適切融入,並能豐富與落實核心素養之 內涵,故以性別平等、人權、環境、海洋教育議題為例,呈現其學習主題與實質內涵, 以作為課程設計、教材編審與教學實施之參考。 有關本領域融入議題之選擇、作法與示例參考說明,可參閱「社會領域課程手冊」 。 教育階段

國民小學

議題/學習主題

性 別 平 等 教 育

生理性別、性 傾向、性別特 質與性別認同 多樣性的尊重

議題實質內涵 國民中學

高級中等學校

性 E1

認 識 生 理 性 性 J1 別、性傾向、 性別特質與 性別認同的 多元面貌。

接 納 自 我 與 性 U1 他人的性傾 向、性別特質 與性別認同。

性 E2

覺 知 身 體 意 性 J2 象對身心的 影響。

釐 清 身 體 意 性 U2 象的性別迷 思。

性 E3

覺 察 性 別 角 性 J3 色的刻板印 象,了解家 庭、學校與職 業的分工,不 應受性別的 限制。 認 識 身 體 界 性 J4 限與尊重他

檢視家庭、學 性 U3 校、職場中基 於性別刻板 印象產生的 偏見與歧視。

性別角色的突 破與性別歧視 的消除

身體自主權的 性 E4 尊重與維護

21

認 識 身 體 自 性 U4 主權相關議

肯定自我與 尊重他人的 性傾向、性別 特質與性別 認同,突破個 人發展的性 別限制。 探究社會文 化與媒體對 身體意象的 影響。 分析家庭、學 校、職場與媒 體中的性別 不平等現象, 提出改善策 略。 維護與捍衛 自己的身體


教育階段

議題實質內涵 國民中學

國民小學

議題/學習主題

人的身體自 主權。

性 E5

認識性騷擾、 性 J5 性侵害、性霸 凌的概念及 其求助管道。

性 E6

了解圖像、語 性 J6 言與文字的 性別意涵,使 用性別平等 的語言與文 字進行溝通。 解 讀 各 種 媒 性 J7 體所傳遞的 性別刻板印 象。 性 J8

性騷擾、性侵 害與性霸凌的 防治

語言、文字與 符號的性別意 涵分析 性 E7

科技、資訊與 媒體的性別識 讀

性 E8

性 E9 性別權益與公 共參與

了 解 不 同 性 性 J9 別者的成就 與貢獻。 檢視校園中 空間與資源 分配的性別 落差,並提出 改善建議。 性 J10

性 E10 辨 識 性 別 刻 板的情感表 達與人際互 性別權力關係 動。 與互動 性 E11 培 養 性 別 間 合宜表達情 感的能力。

高級中等學校

題,維護自己 與尊重他人 的身體自主 權。 辨識性騷擾、 性 U5 性侵害與性 霸凌的樣態, 運用資源解 決問題。 探 究 各 種 符 性 U6 號中的性別 意涵及人際 溝通中的性 別問題。 解 析 各 種 媒 性 U7 體所傳遞的 性別迷思、偏 見與歧視。 解讀科技產 品 的 性 別 意 性 U8 涵。

認 識 性 別 權 性 U9 益相關法律 與性別平等 運動的楷模, 具備關懷性 別少數的態 度。 探究社會中 資 源 運 用 與 性 U10 分配的性別 不平等,並提 出解決策略。 性 J11 去 除 性 別 刻 性 U11 板與性別偏 見的情感表 達與溝通,具 備與他人平 等互動的能 力。

22

自主權,並尊 重他人的身 體自主權。 探究性騷擾、 性侵害與性 霸凌相關議 題,並熟知權 利救濟的管 道與程序。 解析符號的 性別意涵,並 運用具性別 平等的語言 及符號。 批判科技、資 訊與媒體的 性別意識形 態,並尋求改 善策略。 發展科技與 資訊能力,不 受性別的限 制。 了解性別平 等運動的歷 史發展,主動 參與促進性 別平等的社 會公共事務, 並積極維護 性別權益。 檢視性別相 關政策,並提 出看法。 分析情感關 係中的性別 權力議題,養 成溝通協商 與提升處理 情感挫折的 能力。


教育階段

國民小學

議題/學習主題

性 E12 了 解 與 尊 重 家庭型態的 多樣性。 性別與多元文 性 E13 了 解 不 同 社 化 會中的性別 文化差異。

高級中等學校

性 J12 省 思 與 他 人 性 U12 的性別權力 關係,促進平 等與良好的 互動。 性 J13 了 解 多 元 家 性 U13 庭型態的性 別意涵。 性 J14 認 識 社 會 中 性別、種族與 性 U14 階級的權力 結構關係。

人 E1

認 識 人 權 是 人 J1 與生俱有的、 普遍的、不容 剝奪的。

認 識 基 本 人 人 U1 權的意涵,並 了解憲法對 人權保障的 意義。

人 E2

關 心 周 遭 不 人 J2 公平的事件, 並提出改善 的想法。

人 E3

了 解 每 個 人 人 J3 需求的不同, 並討論與遵 守團體的規 則。

人 E4

表 達 自 己 對 人 J4 一個美好世 界的想法,並 聆聽他人的 想法。 人 J5 欣賞、包容個 別差異並尊 重自己與他

關懷國內人 權議題,提出 一個符合正 義的社會藍 圖,並進行社 會改進與行 動。 探索各種利 益可能發生 的衝突,並了 解如何運用 民主審議方 式及正當的 程序,以形成 公共規則,落 實平等自由 之保障。 了解平等、正 義的原則,並 在生活中實 踐。 了解社會上 有不同的群 體和文化,尊 重並欣賞其

人權的基本概 念

人權與責任

人 權 教 育

議題實質內涵 國民中學

人權與民主法 治

人權與生活實 踐 人 E5

23

人 U2

反思各種互 動中的性別 權力關係。

探究本土與 國際社會的 性別與家庭 議題。 善用資源以 拓展性別平 等的本土與 國際視野。 理解普世人 權意涵的時 代性及聯合 國人權公約 對人權保障 的意義。 探討國際人 權議題,並負 起全球公民 的和平與永 續發展責任。

人 U3

認識我國重 要的人權立 法及其意義, 理解保障人 權之憲政原 理與原則。

人 U4

理解人權與 世界和平的 關係,並在社 會中實踐。 理解世界上 有不同的國 家、族群和文 化,並尊重其

人 U5


教育階段

議題實質內涵 國民中學

國民小學

議題/學習主題

人 E6

人 E7

人的權利。 覺 察 個 人 的 人 J6 偏見,並避免 歧視行為的 產生。

認識生活中 不公平、不合 理、違反規則 人權違反與救 和健康受到 濟 傷害等經驗, 並知道如何 尋求救助的 管道。 人 E8 了 解 兒 童 對 遊戲權利的 需求。 人 E9 認識生存權、 身分權的剝 奪與個人尊 嚴的關係。 人 E10 認 識 隱 私 權 與日常生活 的關係。 人 E11 了 解 兒 童 權 利宣言的內 人權重要主題 涵及兒童權 利公約對兒 童基本需求 的維護與支 持。

高級中等學校

人 J7

探 討 違 反 人 人 U7 權的事件對 個人、社區/ 部落、社會的 影響,並提出 改善策略或 行動方案。

文化權。 探討歧視少 數民族、排除 異類、污名化 等現象,理解 其經常和政 治經濟不平 等、種族主義 等互為因果, 並提出相關 的公民行動 方案。 體悟公民不 服從的人權 法治意涵,並 倡議當今我 國或全球人 權相關之議 題。

人 J8

了解人身自 由權,並具有 自我保護的 知能。 認識教育權、 工作權與個 人生涯發展 的關係。 了解人權的 起源與歷史 發展對人權 維護的意義。 運用資訊網 絡了解人權 相關組織與 活動。 理解貧窮、階 級剝削的相 互關係。 理解戰爭、和 平對人類生 活的影響。 了解世界人 權宣言對人

說明言論自 由或新聞自 由對於民主 社會運作的 重要性。 理解法律對 社會上原住 民、身心障礙 者等弱勢所 提供各種平 權措施,旨在 促進其能擁 有實質平等 的社會地位。 認識聯合國 及其他人權 相關組織對 人權保障的 功能。 理解人類歷 史上發生大 屠殺的原因, 思考如何避 免其再發生。

人 J9

人 J10

人 J11

人 J12

人 J13

人 J14 24

差異。 正 視 社 會 中 人 U6 的各種歧視, 並採取行動 來關懷與保 護弱勢。

人 U8

人 U9

人 U10

人 U11


教育階段

議題實質內涵 國民中學

國民小學

議題/學習主題

高級中等學校

權 的 維 護 與 人 U12 保障。

環 E1

環 E2 環境倫理

環 E3

環 E4

環 境 教 育

環 E5

永續發展

環 E6

環 E7

環 E8 氣候變遷

參 與 戶 外 學 環 J1 習與自然體 驗,覺知自然 環境的美、平 衡 、 與 完 整 環 J2 性。 覺知生物生 命的美與價 值,關懷動、 植物的生命。 了 解 人 與 自 環 J3 然和諧共生, 進而保護重 要棲地。 覺知經濟發 展與工業發 展對環境的 衝擊。 覺知人類的 生活型態對 其他生物與 生態系的衝 擊。 覺知人類過 度的物質需 求會對未來 世代造成衝 擊。 覺知人類社 會有糧食分 配不均與貧 富差異太大 的問題。 認識天氣的 溫度、雨量要 素與覺察氣 候的趨勢及 極端氣候的 現象。

環 J4

環 J5

環 J6

環 J7

25

了解生物多 樣性及環境 承載力的重 要性。 了解人與周 遭動物的互 動關係,認識 動物需求,並 關切動物福 利。 經由環境美 學與自然文 學了解自然 環境的倫理 價值。 了解永續發 展的意義(環 境、社會、與 經濟的均衡 發展)與原 則。 了解聯合國 推動永續發 展的背景與 趨勢。 了解世界人 口數量增加、 糧食供給與 營養的永續 議題。

環 U1

環 U2

環 U3

環 U4

環 U5

透 過 「 碳 循 環 U6 環」,了解化 石燃料與溫 室氣體、全球 暖化、及氣候 變遷的關係。

認識聯合國 的各種重要 國際人權公 約。 關心居住地 區,因保護所 帶來的發展 限制及權益 受損,理解補 償正義的重 要性。 理解人為破 壞對其他物 種與棲地所 帶來的生態 不正義,進而 支持相關環 境保護政策。 探討臺灣二 十一世紀議 程的內涵與 相關政策。 思考生活品 質與人類發 展的意義,並 據以思考與 永續發展的 關係。 採行永續消 費與簡樸生 活的生活型 態,促進永續 發展。

探究國際與 國內對氣候 變遷的應對 措施,了解因 應氣候變遷 的國際公約


教育階段

議題實質內涵 國民中學

國民小學

議題/學習主題

環 E9

覺 知 氣 候 變 環 J8 遷會對生活、 社會及環境 造成衝擊。 環 E10 覺 知 人 類 的 行為是導致 氣 候 變 遷 的 環 J9 原因。

災害防救

環 E11 認 識 台 灣 曾 環 J10 經發生的重 大災害。 環 E12 養 成 對 災 害 的警覺心及 敏感度,對災 害 有 基 本 的 環 J11 了解,並能避 免災害的發 生。 環 J12 環 E13 覺 知 天 然 災 害的頻率增 加且衝擊擴 大。 環 J13

環 E14 覺 知 人 類 生 環 J14 存與發展需 要利用能源 及資源,學習 在生活中直 接 利 用 自 然 環 J15 能源或自然 能源資源永續 形式的物質。 利用 環 E15 覺 知 能 資 源 過度利用會 導 致 環 境 汙 環 J16 染與資源耗 竭的問題。 環 E16 了 解 物 質 循 環與資源回 26

了解台灣生 態環境及社 會發展面對 氣候變遷的 脆弱性與韌 性。 了解氣候變 遷減緩與調 適的涵義,以 及台灣因應 氣候變遷調 適的政策。 了解天然災 害對人類生 活、生命、社 會發展與經 濟產業的衝 擊。 了解天然災 害的人為影 響因子。 認識不同類 型災害可能 伴隨的危險, 學習適當預 防與避難行 為。 參與防災疏 散演練。 了解能量流 動及物質循 環與生態系 統運作的關 係。 認識產品的 生命週期,探 討其生態足 跡、水足跡及 碳足跡。 了解各種替 代能源的基 本原理與發 展趨勢。

高級中等學校 環 U7

環 U8

環 U9

環 U10 環 U11

環 U12

環 U13

環 U14

的精神。 收集並分析 在地能源的 消耗與排碳 的趨勢,思考 因地制宜的 解決方案,參 與集體的行 動。

從災害防救 法規了解台 灣災害防救 的政策規劃。 分析實際監 測數據,探究 天然災害頻 率的趨勢與 預估。 執行災害防 救的演練。 運用繪圖科 技與災害資 料調查,繪製 防災地圖。

了解循環型 社會的涵意 與執行策略, 實踐綠色消 費與友善環 境的生活模 式。 了解環境成 本、汙染者付 費、綠色設計 及清潔生產 機制。 了解國際及 我國對能源 利用之相關


教育階段

國民小學

議題/學習主題

海洋休閒

收利用的原 理。 環 E17 養 成 日 常 生 活節約用水、 用電、物質的 行為,減少資 源的消耗。 海 E1 喜 歡 親 水 活 海 J1 動,重視水域 安全。 海 E2 學 會 游 泳 技 巧,熟悉自救 知能。 海 J2 海 E3 具 備 從 事 多 元水域休閒 活 動 的 知 識 海 J3 與技能。

海 E4

海 E5 海 洋 教 育

議題實質內涵 國民中學

海 E6 海洋社會

認 識 家 鄉 或 海 J4 鄰近的水域 環境與產業。 探討臺灣開 拓史與海洋 的關係。 了 解 我 國 是 海 J5 海洋國家,強 化臺灣海洋 主權意識。 海 J6

海 J7

海 E7

海洋文化

海 E8

海 E9

閱讀、分享及 海 J8 創作與海洋 有關的故事。 了解海洋民 俗活動、宗教 海 J9 信仰與生活 的關係。 透過肢體、聲 27

高級中等學校

環 U15

參與多元海 洋休閒與水 域活動,熟練 各種水域求 生技能。 認識並參與 安全的海洋 生態旅遊。 了解沿海或 河岸的環境 與居民生活 及休閒方式。 了解海洋水 產、工程、運 輸、能源、與 旅遊等產業 的結構與發 展。 了解我國國 土地理位置 的特色及重 要性。 了解與日常 生活相關的 海洋法規。 探討與海洋 相關產業之 發展對臺灣 經濟的影響。 閱讀、分享及 創作以海洋 為背景的文 學作品。 了解我國與 其他國家海 洋文化的異 同。

海 U1

海 U2

海 U3

海 U4

海 U5

海 U6

海 U7

海 U8

海 U9

法律制定與 行政措施。 了解因地制 宜及友善環 境的綠建築 原理。 熟練各項水 域運動,具備 安全之知能。 規劃並參與 各種水域休 閒與觀光活 動。 了解漁村與 近海景觀、人 文風情與生 態旅遊的關 係。 分析海洋相 關產業與科 技發展,並評 析其與經濟 活動的關係。 認識海洋相 關法律,了解 並關心海洋 政策。 評析臺灣與 其他國家海 洋歷史的演 變及異同。 認識臺灣海 洋權益與戰 略地位。 善用各種文 體或寫作技 巧,創作以海 洋為背景的 文學作品。 體認各種海 洋藝術的價 值、風格及其


教育階段 議題/學習主題

議題實質內涵 國民中學

國民小學

音、圖像及道 海 J10 具等,進行以 海洋為主題 之藝術表現。 海 J11

海 E10 認 識 水 與 海 海 J12 洋的特性及 其與生活的 應用。 海 E11 認 識 海 洋 生 海 J13 物與生態。 海 E12 認 識 海 上 交 通 工 具 和 科 海 J14 技發展的關 係。 海 J15 海洋科學與技 術

運用各種媒 材與形式,從 事以海洋為 主題的藝術 表現。 了解海洋民 俗信仰與祭 典之意義及 其與社會發 展之關係。 探討臺灣海 岸地形與近 海的特色、成 因與災害。 探討海洋對 陸上環境與 生活的影響。 探討海洋生 物與生態環 境之關聯。 探討船舶的 種類、構造及 原理。

高級中等學校 海 U10

海 U11

海 U12

海 U13

海 U14

海 U15

海 E13 認 識 生 活 中 海 J16 認 識 海 洋 生 海 U16 常見的水產 物資源之種 品。 類、用途、復 海洋資源與永 海 E14 了 解 海 水 中 育與保育方 續 含有鹽等成 法。 海 U17 份,體認海洋 海 J17 了 解 海 洋 非 資源與生活 生物資源之 28

文化脈絡。 比較我國與 其他國家海 洋民俗信仰 與祭典的演 變及異同。

了解海浪、海 嘯、與黑潮等 海洋的物理 特性,以及鹽 度、礦物質等 海洋的化學 成分。 了解海水結 構、海底地形 及洋流對海 洋環境的影 響。 探討海洋環 境變化與氣 候變遷的相 關性。 了解全球水 圈、生態系與 生物多樣性 的關係。 熟悉海水淡 化、船舶運 輸、海洋能 源、礦產探勘 與開採等海 洋相關應用 科技。 探討海洋生 物資源管理 策略與永續 發展。 了解海洋礦 產與能源等 資源,以及其


教育階段

議題實質內涵 國民中學

國民小學

議題/學習主題

高級中等學校

的關聯性。 種類與應用。 海 E15 認 識 家 鄉 常 海 J18 探 討 人 類 活 海 U18 見的河流與 動對海洋生 海洋資源,並 態的影響。 珍 惜 自 然 資 海 J19 了 解 海 洋 資 源。 源之有限性, 海 E16 認 識 家 鄉 的 保護海洋環 水域或海洋 境。 海 U19 的汙染、過漁 海 J20 了 解 我 國 的 等環境問題。 海洋環境問 題,並積極參 與海洋保護 行動。

經濟價值。 了解海洋環 境污染造成 海洋生物與 環境累積的 後果,並提出 因應對策。 了解全球的 海洋環境問 題,並熟悉或 參與海洋保 護行動。

二、議題適切融入「社會領域課程綱要」學習重點舉例說明 議題融入社會之內容涵蓋議題之知識、情意與行動,重視對議題認知與敏感度之提 升、價值觀與責任感之培養,以及生活實踐之履行。進行議題教育時,透過本領域之學 習重點與議題實質內涵之連結、延伸、統整與轉化,培養學生對議題探究、思辨與實踐 的能力。下表僅先列舉性別平等教育、人權教育、環境教育與海洋教育四項議題之學習 主題與實質內涵,其融入本課程綱要「學習重點」之示例,作為教材編選與教學實施之 參考。 議題

學習主題 性 U1 生理性別、性 傾向、性別特 質與性別認同 性 U2 多樣性的尊重 性 U3

性 別 平 等 教 育

實質內涵 肯定自我與接納 他人 的 性傾向、性別特質與性別 認同。 探究社會文化與 媒體 對 身體意象的影響。 分析家庭、學校、職場與 媒體中的性別不 平等 現 象,提出改善策略。

性別角色的突 破與性別歧視 的消除

身體自主權的 尊重與維護

建議融入課程綱要學習重點之示例 公 2c-Ⅴ-1 肯認自我或不同群體 的主體性。

公 1b-Ⅴ-1 公 3d-Ⅴ-1

公 Ca-Ⅴ-2

性 U4

維護與捍衛自己 的身 體 公 2c-Ⅴ-1 自主權,並尊重他人的身 體自主權。 29

運用公民知識解釋相 關社會現象。 規劃具有公共性或利 他性的行動方案並評 估其影響。 公共意見形成過程 中,可能存在哪些媒 體近用與媒體再現 (可包括族群、性別、 性傾向或身心障礙等 群體之再現)的不平 等? 肯認自我或不同群體 的主體性。


議題

學習主題 性騷擾、性侵 性 U5 害與性霸凌的 防治 性 U6 語言、文字與 符號的性別意 涵分析

實質內涵 探究性騷擾、性侵害與性 霸凌相關議題,並熟知權 利救濟的管道與程序。 解析符號的性別意涵,並 運用具性別平等 的語 言 及符號。

建議融入課程綱要學習重點之示例 公 Bc-Ⅴ-3 為何少年的刑事司法 程序與成年人不同? 歷 1c-Ⅴ-1 地 Ab-Ⅴ-2 公 2b-Ⅴ-2

性 U7

性 U8

批判科技、資訊與媒體的 地 3b-Ⅴ-2 性別意識形態,並尋求改 善策略。 發展科技與資訊能力,不 受性別的限制。 地 3b-Ⅴ-3

科技、資訊與 媒體的性別識 讀

地 Ab-Ⅴ-3 公 Ca-Ⅴ-2

性 U9

了解性別平等運 動的 歷 公 2b-Ⅴ-1 史發展,主動參與促進性 別平等的社會公共事務, 並積極維護性別權益。 公 3d-Ⅴ-2 性 U10 檢視性別相關政策,並提 性別權益與公 出看法。 共參與 公 Aa-Ⅴ-1

公 Bb-Ⅴ-3

性 U11 分析情感關係中 的性 別 公 Bb-Ⅴ-3 權力議題,養成溝通協商 性別權力關係 與提升處理情感 挫折 的 與互動 能力。 性 U12 反思各種互動中 的性 別 權力關係。 30

檢視特定歷史解釋所 反映的觀點。 地理資訊的分析與解 讀。 尊重或肯認社會中的 不同主張及差異。 選擇統計方法、地理 資訊系統等適當工具 進行資料分析與歸 納。 從各類資料辨識現象 的型態、關聯與趨勢, 解讀資料蘊含的意 義。 問題探究:地理資訊 系統的運用。 公共意見形成過程 中,可能存在哪些媒 體近用與媒體再現 (可包括族群、性別、 性傾向或身心障礙等 群體之再現)的不平 等? 同理個人或不同群體 在社會處境中的經歷 與情緒。 落實具有公共性或利 他性的行動並反思與 修正。 公民身分如何演變? 我國的公民權利如何 發展與落實? 現行民法繼承制度如 何保障人民的財產 權? 現行民法繼承制度如 何保障人民的財產 權?


議題

學習主題

性別與多元文 化

人權的基本概 念

人權與責任

人權與民主法 治

人 權 教 育

人權與生活實 踐

實質內涵 建議融入課程綱要學習重點之示例 性 U13 探究本土與國際 社會 的 歷 Bb-Ⅴ-1 早期移民的歷史背景 性別與家庭議題。 及其影響。 性 U14 善用資源以拓展 性別 平 歷 Bb-Ⅴ-2 戰 後 來 臺 的 各 方 移 等的本土與國際視野。 民。 公 Aa-Ⅴ-1 公民身分如何演變? 我國的公民權利如何 發展與落實? 公 Db-Ⅴ-1 我國目前有什麼具體 政策,促進不同文化 之間的平等? 人 U1 理解普世人權意 涵的 時 公 Ba-Ⅴ-1 憲法作為人民權利的 代性及聯合國人 權公 約 保障書,與公權力的 對人權保障的意義。 規範有何關聯? 人 U2 探討國際人權議題,並負 歷 2c-Ⅴ-2 省思歷史發展的多重 起全球公民的和 平與 永 面向,珍視融合多元 續發展責任。 族群、文化的社會體 系及人權的價值。 人 U3 認識我國重要的 人權 立 歷 2c-Ⅴ-2 省思歷史發展的多重 法及其意義,理解保障人 面向,珍視融合多元 權之憲政原理與原則。 族群、文化的社會體 系及人權的價值。 歷 Ba-Ⅴ-2 當代原住民族的處境 與權利伸張。 人 U4 理解人權與世界 和平 的 歷 2b-Ⅴ-2 理 解 並 尊 重 不 同 文 關係,並在社會中實踐。 化、宗教、族群、種 人 U5 理解世界上有不 同的 國 族、性別歷史發展的 家、族群和文化,並尊重 獨特性與主體性。 其文化權。 歷 2c-Ⅴ-2 省思歷史發展的多重 人 U6 探討歧視少數民族、排除 面向,珍視融合多元 異類、污名化等現象,理 族群、文化的社會體 解其經常和政治 經濟 不 系及人權的價值。 平等、種族主義等互為因 地 Ca-Ⅴ-1 區域互賴與不平等交 果,並提出相關的公民行 換。 動方案。 地 Ca-Ⅴ-3 核心-半邊陲-邊陲體 系。 地 Ca-Ⅴ-4 問題探究:透過城鄉 交流活動,探討偏鄉 與都市互惠連結的可 能。 公 3d-Ⅴ-1 規劃具有公共性或利 他性的行動方案並評 估其影響。 公 Db-Ⅴ-1 我國目前有什麼具體 政策,促進不同文化 之間的平等? 31


議題

學習主題

實質內涵 人 U7 體悟公民不服從 的人 權 人權違反與救 法治意涵,並倡議當今我 濟 國或全球人權相 關之 議 題。 人 U8 說明言論自由或 新聞 自 由對於民主社會 運作 的 重要性。 人 U9 理解法律對社會 上原 住 民、身心障礙者等弱勢所 提供各種平權措施,旨在 促進其能擁有實 質平 等 的社會地位。 人 U10 認識聯合國及其 他人 權 相關組織對人權 保障 的 功能。 人 U11 理解人類歷史上 發生 大 人權重要主題 屠殺的原因,思考如何避 免其再發生。 人 U12 認識聯合國的各 種重 要 國際人權公約。

建議融入課程綱要學習重點之示例 歷 Dc-Ⅴ-3 民主傳統及其現代挑 戰。

歷 2b-Ⅴ-2

歷 2c-Ⅴ-2

歷 Ba-Ⅴ-2 公 Ca-Ⅴ-1

公 Cb-Ⅴ-1

公 Da-Ⅴ-1

公 Db-Ⅴ-1

環 U1

環 U2

環 境 教 育

環境倫理

關心居住地區,因保護所 地 3a-Ⅴ-1 帶來的發展限制 及權 益 受損,理解補償正義的重 要性。 理解人為破壞對 其他 物 地 3a-Ⅴ-2 種與棲地所帶來 的生 態 不正義,進而支持相關環 境保護政策。 地 Ba-Ⅴ-2 地 Ba-Ⅴ-3 地 Bb-Ⅴ-1 地 Bb-Ⅴ-2 公 Aa-Ⅴ-1 32

理解並尊重不同文 化、宗教、族群、種 族、性別歷史發展的 獨特性與主體性。 省思歷史發展的多重 面向,珍視融合多元 族群、文化的社會體 系及人權的價值。 當代原住民族的處境 與權利伸張。 媒體與社群網路的所 有權或產製過程,如 何影響公共意見的形 成? 國家如何透過法律與 政策保障平等的勞動 市場參與? 國家為促進社會安 全,為何需要社會救 助、社會福利和社會 保險等多種制度的規 劃? 我國目前有什麼具體 政策,促進不同文化 之間的平等? 根據地理系統與地理 視野的觀點,利用地 理技能的方法發掘各 種社會及環境問題。 分析問題形成的背景 與內涵,提出解決問 題的可能策略。 環境負載力與環境問 題。 產業活動與環境變 遷。 自然與人文生態景 觀。 生態景觀的經營管理 (案例)。 公民身分如何演變?


議題

學習主題

實質內涵

環 U3 環 U4

環 U5

探討臺灣二十一 世紀 議 程的內涵與相關政策。 思考生活品質與 人類 發 展的意義,並據以思考與 永續發展的關係。 採行永續消費與 簡樸 生 活的生活型態,促進永續 發展。

永續發展

環 U6

環 U7 氣候變遷

探究國際與國內 對氣 候 變遷的應對措施,了解因 應氣候變遷的國 際公 約 的精神。 收集並分析在地 能源 的 消耗與排碳的趨勢,思考 因地制宜的解決方案,參 與集體的行動。

33

建議融入課程綱要學習重點之示例 我國的公民權利如何 發展與落實? 公 Bd-Ⅴ-1 個人、廠商和政府在 資源有限的前提下, 如何進行資源的分 配? 公 Dc-Ⅴ-1 貿易的管制與開放對 哪些人有利?對哪些 人不利? 地 2c-Ⅴ-1 省思日常生活方式的 意涵,珍視日常生活 的智慧。 地 2c-Ⅴ-2 珍視不同空間尺度的 環境永續價值,並願 意付諸行動保護。 地 Ba-Ⅴ-1 大氣圈、岩石圈(表 層) 、水圈及生物圈的 有機關聯。 地 Ba-Ⅴ-2 環境負載力與環境問 題。 地 Ba-Ⅴ-3 產 業 活 動 與 環 境 變 遷。 公 3d-Ⅴ-2 落實具有公共性或利 他性的行動並反思與 修正。 公 Bd-Ⅴ-1 個人、廠商和政府在 資源有限的前提下, 如何進行資源的分 配? 地 1c-Ⅴ-1 以地理系統、地理視 野的觀點進行議題探 討。 地 1c-Ⅴ-2 思辨各種社會及環境 議題,並能進行整合 評價。 地 Ba-Ⅴ-1 大氣圈、岩石圈(表 層) 、水圈及生物圈的 有機關聯。 地 Ba-Ⅴ-2 環境負載力與環境問 題。 公 3d-Ⅴ-2 落實具有公共性或利 他性的行動並反思與 修正。


議題

學習主題

實質內涵 建議融入課程綱要學習重點之示例 環 U8 從災害防救法規 了解 臺 地 3b-Ⅴ-1 從各式地圖、航空照 灣災害防救的政策規劃。 片圖、衛星影像,網路 環 U9 分析實際監測數據, 與文獻、實驗、田野實 探究天然災害頻 率的 趨 察等,蒐集和解決問 勢與預估。 題有關的資料。 環 U10 執行災害防救的演練。 地 3b-Ⅴ-2 選擇統計方法、地理 災害防救 環 U11 運用繪圖科技與 災害 資 資訊系統等適當工具 料調查,繪製防災地圖。 進行資料分析與歸 納。 地 Aa-Ⅴ-3 問題探究:古今地圖 的判讀與使用。 地 Ab-Ⅴ-3 問題探究:地理資訊 系統的運用。 環 U12 了解循環型社會 的涵 意 地 3d-Ⅴ-1 透過小組合作,發掘 與執行策略,實踐綠色消 各種社會或環境問 費與友善環境的 生活 模 題,規劃解決問題的 式。 執行策略。 環 U13 了解環境成本、汙染者付 地 Ba-Ⅴ-1 大氣圈、岩石圈(表 費、綠色設計及清潔生產 層) 、水圈及生物圈的 能源資源永續 機制。 有機關聯。 利用 環 U14 了解國際及我國 對能 源 地 Ba-Ⅴ-3 產 業 活 動 與 環 境 變 利用之相關法律 制定 與 遷。 行政措施。 公 Bd-Ⅴ-1 個人、廠商和政府在 環 U15 了解因地制宜及 友善 環 資源有限的前提下, 境的綠建築原理。 如何進行資源的分 配? 海 U2 規劃並參與各種 水域 休 地 Bb-Ⅴ-1 自 然 與 人 文 生 態 景 閒與觀光活動。 觀。 海 U3 了解漁村與近海景觀、人 地 Bb-Ⅴ-2 生態景觀的經營管理 文風情與生態旅 遊的 關 (案例)。 海洋休閒 係。 地 Bb-Ⅴ-3 問題探究:利用國內 外的生態景觀資料庫 圖資,設計地景海報 或圖卡。 海洋 海 U4 分析海洋相關產 業與 科 歷 Bb-Ⅴ-1 早期移民的歷史背景 教育 技發展,並評析其與經濟 及其影響。 活動的關係。 歷 Bb-Ⅴ-2 戰 後 來 臺 的 各 方 移 海 U5 認識海洋相關法律,了解 民。 海洋社會 並關心海洋政策。 地 Ba-Ⅴ-3 產 業 活 動 與 環 境 變 海 U6 評析臺灣與其他 國家 海 遷。 洋歷史的演變及異同。 公 Be-Ⅴ-1 專業分工的影響。 海 U7 認識臺灣海洋權 益與 戰 略地位。

34


議題

學習主題 海 U8

海洋文化

海 U9 海 U10

海 U11

海 U12 海洋科學與技 海 U13 術 海 U14 海 U15

海 U16 海 U17 海 U18 海洋資源與永 海 U19 續

實質內涵 善用各種文體或 寫作 技 巧,創作以海洋為背景的 文學作品。 體認各種海洋藝 術的 價 值、風格及其文化脈絡。 比較我國與其他 國家 海 洋民俗信仰與祭 典的 演 變及異同。 了解海浪、海嘯、與黑潮 等海洋的物理特性,以及 鹽度、礦物質等海洋的化 學成分。 了解海水結構、海底地形 及洋流對海洋環 境的 影 響。 探討海洋環境變 化與 氣 候變遷的相關性。 了解全球水圈、生態系與 生物多樣性的關係。 熟悉海水淡化、 船舶 運 輸、海洋能源、礦產探勘 與開採等海洋相 關應 用 科技。 探討海洋生物資 源管 理 策略與永續發展。 了解海洋礦產與 能源 等 資源,以及其經濟價值。 了解海洋環境污 染造 成 海洋生物與環境 累積 的 後果,並提出因應對策。 了解全球的海洋 環境 問 題,並熟悉或參與海洋保 護行動。

建議融入課程綱要學習重點之示例 地 Bb-Ⅴ-1 自 然 與 人 文 生 態 景 觀。

地 1b-Ⅴ-1

地 1b-Ⅴ-2

地 3b-Ⅴ-2

地 Ba-Ⅴ-1

地 Ba-Ⅴ-2 地 3d-Ⅴ-1

地 3d-Ⅴ-2

地 Ba-Ⅴ-1

地 Ba-Ⅴ-2 公 3d-Ⅴ-1

35

運用地理基本概念、 原理原則,解釋相關 的地表現象。 連結地理系統、地理 視野與地理技能,分 析地表現象的內涵。 選擇統計方法、地理 資訊系統等適當工具 進行資料分析與歸 納。 大氣圈、岩石圈(表 層) 、水圈及生物圈的 有機關聯。 環境負載力與環境問 題。 透過小組合作,發掘 各種社會或環境問 題,規劃解決問題的 執行策略。 小組合作共同執行解 決問題的策略,並發 表執行成果。 大氣圈、岩石圈(表 層) 、水圈及生物圈的 有機關聯。 環境負載力與環境問 題。 規劃具有公共性或利 他性的行動方案並評 估其影響。


附錄三:學習內容說明 一、歷史 主題 項目 A. 如 何 認 識 過 去?

條目 歷 A-Ⅴ-1

誰的歷史? 誰留下的史 料?誰寫的 歷史?

B. 臺 灣 多 a. 原 住 民 歷 Ba-Ⅴ-1 元族群 族 社會的 形成 歷 Ba-Ⅴ-2

我群界定、 原住民與原 住民族的分 類。 當代原住民 族的處境與 權利伸張。

b. 移 民 社 歷 Bb-Ⅴ-1 會的形 成 歷 Bb-Ⅴ-2

早期移民的 歷史背景及 其影響。 戰後來臺的 各方移民。

36

說明 建議節數 我們是誰?從何而來?走 2 向哪裡?是哪些人書寫的 歷史定義了我們?這一主 題建議從提問開始思考歷 史。 探討這個項目,可留意以下 8 問題: 1.本課綱在臺灣所屬這個 分域指稱的「原住民族」 與「原住民」,是從歷史 文化的角度思考,包含法 定原住民族、平埔族群及 其他原住民族群。 2. 原 住 民 個 人 、 各 部 落 (社)、各群、各族如何 界定自己與他人?以及 不同時期他者如何稱呼 與分類原住民、原住民 族。 3.在探討當代原住民族的 處境前,應對國中所學不 同政權的原住民政策及 其對原住民族的影響有 簡單的回顧與討論。 4.原住民族(包含平埔族 群)權利、社會文化復振 的歷程與發展。 探討這個項目,可留意以下 問題: 1.早期移民著重清帝國時 期閩粵兩省赴臺移民者, 探討其移臺選擇、渡海過 程、抵臺生活適應等。 2.條目所謂「各方移民」, 除中國大陸各省及地區 移民之外,亦包括由滇 緬、大陳列島等地來臺 者,以及 1980 年代以後 的婚姻移民與國際移工。


主題

項目 條目 c. 歷 史 考 歷 Bc-Ⅴ-1 察

多元族群或 文化的探索 與展演。

C. 東 亞 人 a. 中 國 與 歷 Ca-Ⅴ-1 群的移 東亞 動與交 流

可以在什麼 樣的脈絡中 討論中國 史?

b. 近 代 以 歷 Cb-Ⅴ-1 前的人 群移動 與交流

從漢、晉到 宋、元時期 東亞人群移 動的特色與 影響。 明、清時期 東亞人群移 動的特色與 影響。

歷 Cb-Ⅴ-2

c. 近 代 以 歷 Cc-Ⅴ-1 後的移 民 歷 Cc-Ⅴ-2

十九世紀以 後東亞的人 群移動。 十九世紀以 後東亞人群 移動的變遷 及其影響。

37

說明 建議節數 可以選擇鄰近學校的「歷史 現場」、在地歷史人物,或 可以反映多元族群或文化 的有形、無形文化資產為 例,進行探索與展演。 「中國」的意義曾經歷哪些 12 歷史變遷?中國的歷史是 孤立發展的嗎?我們可能 如何認識和探究中國的歷 史? 這個項目探討的重點在引 導思考近代以前人群移動 現象背後的動力與影響。可 留意以下問題: 1.漢、晉與宋、元之間,東 亞人群移動的因素可能 包括戰爭、災疫、商貿或 宗教(如道教、佛教)等 因素。 2.明、清時期東亞人群移動 的因素可能包括國家政 策所主導的國內人群移 動或自發地向海外遷徙 的人群移動。可就明代中 晚期後的向東南亞的移 民與清代向臺灣、關東與 內蒙地區的移民,擇例討 論並進行相互比較分析。 3.不同時期因人群的移動 所帶來的文化交流與相 互影響,可包括政經重心 的轉移、文化與宗教的傳 佈等。 這個項目探討的重點在引 導思考近現代東亞人群移 動的事例、類型、背後的動 力,及其造成的影響。可擇 要討論以下問題: 1.東亞人群的移動 (1)十九世紀以後,朝鮮 半島上的人群,由於 自然災害、政經狀況 不穩,以及日本的入 侵而往中國移動。 (2)十九世紀中葉以後,


主題

項目

條目

d. 歷 史 考 歷 Cd-Ⅴ-1 察

說明 日本由於國際局勢與 國內政經環境的改變 出現往北海道的移民 拓殖及以美洲為主的 移民潮。甲午戰爭後, 也開展了對臺灣、中 國東北與朝鮮的計畫 性移民。 (3)十九世紀中葉以後, 大量人群自中國流 出,包括輸往美、歐 與東南亞的華工以及 前往日、韓,主要以 商業經營為目的之人 群。 (4)十九世紀中葉以後, 因宗教衝突所出現的 人群移動,包括中國 雲南、甘寧青地區及 新疆相繼發生穆斯林 與清政府的衝突,最 後導致大量教徒移往 東南亞、中亞、俄國 等地。 2.東亞人群移動的影響 (1)文化的交流:人群移 動將原鄉文化帶至異 地,並在地化的過程, 另一方面也扮演著文 化回輸的角色。 (2)認同的變遷:人群的 移動也觸發當地社會 的排外風潮,而移民 也逐漸產生文化與國 族認同的改變。 近代有哪些 可以臺灣的原、漢關係,戰 族群衝突? 後至 1980 年代以前「外省 如何處理? 人」與「本省人」的關係, 或 1980 年代以後國際移 工、婚姻移民等新住民與在 地住民的關係為例,從事探 究。

38

建議節數


主題 項目 條目 D. 古 代 文 a. 臺 灣 與 歷 Da-Ⅴ-1 化與現 世界 代世界 b. 古 代 文 歷 Db-Ⅴ-1 化 歷 Db-Ⅴ-2 歷 Db-Ⅴ-3

c. 個 人 、 歷 Dc-Ⅴ-1 自由、 理性 歷 Dc-Ⅴ-2 歷 Dc-Ⅴ-3

d. 歷 史 考 歷 Dd-Ⅴ-1 察

可以在什麼 樣的脈絡中 討論世界 史? 神話與哲 學。 中古基督教 世界。 伊斯蘭文化 的發展與擴 張。 從文藝復興 到啟蒙運 動。 資本主義與 社會主義。 民主傳統及 其現代挑 戰。

西方為何興 起?

說明 建議節數 認識世界的歷史可以從哪 14 些脈絡出發?為何除了認 識自己的歷史,還要認識世 界的歷史? 這一主題探究的重點是世 界古代文化的特色,及其在 現代世界的意義。建議留意 以下問題: 1.神話與哲學、基督教傳統 與文藝復興的遺產,在形 塑歐洲現代性上所扮演 的角色。 2.伊斯蘭教從源起到發展 成一個普世宗教,它和歐 洲基督教之間的互動,及 其與亞洲大部分地區的 關係。 3.對個人、自由與理性等價 值的尊重,是民主政治、 公民權利發展的重要基 礎,既有其歷史發展脈 絡,也不斷遭遇挑戰。它 們的崛起與宗教改革、啟 蒙運動的關係,這些價值 在資本主義、社會主義中 的反映。 4.民主傳統自十八世紀發 展以來,曾經歷演變,也 遭遇挑戰,可擇要討論女 性參政權、財產權、族群 平等權的發展、納粹政權 的崛起,或網際網路對民 主實踐的影響。 可以美國獨立革命、法國大 革命,或英國的工業革命為 例,探討其與「西方」概念 興起間的關係。

二、地理 主題 項目 A. 地 理 a.地圖 技能

條目 地 Aa-Ⅴ-1 地圖本質與 要素。 地 Aa-Ⅴ-2 地圖種類及 其生活常見 的用途。 39

說明 強調地圖與地 理資訊兩項目 在日常生活的 運用,可以實 體地圖或生活

建議節數 6-10

備註 1. 可 借 助 電 子地圖平 台與相關 地理資訊 系統的建


主題

項目

條目 地 Aa-Ⅴ-3 問題探究: 古今地圖的 判讀與使 用。 b. 地 理 地 Ab-Ⅴ-1 地理資訊的 資訊 查詢與建 置。 地 Ab-Ⅴ-2 地理資訊的 分析與解 讀。 地 Ab-Ⅴ-3 問題探究: 地理資訊系 統的運用。 B. 地 理 a. 環 境 地 Ba-Ⅴ-1 大氣圈、岩 系統 系統 石圈(表 層) 、水圈及 生物圈的有 機關聯。 地 Ba-Ⅴ-2 環境負載力 與環境問 題。 地 Ba-Ⅴ-3 產業活動與 環境變遷。 地 Ba-Ⅴ-4 問題探究: 利用古今地 圖或地理資 訊平台,探 索環境系統 與日常生活 的互動關 連。 b. 生 態 地 Bb-Ⅴ-1 自然與人文 景觀 生態景觀。 地 Bb-Ⅴ-2 生態景觀的 經營管理 (案例)。 地 Bb-Ⅴ-3 問題探究: 利用國內外 的生態景觀 資料庫圖 資,設計地 景海報或圖 卡。

40

說明 中常用的電子 地圖、導航地 圖及其他種類 的生活地圖為 範例。

建議節數

1.環境系統可 用宏觀的視 角,看人類 生存的地球 環境,理解 四大圈層的 相互關聯, 並討論人地 生態系統的 負載極限, 進而反思人 地互動關 聯。 2.自然人文生 態景觀包括 原住民保留 地、山地管 制區、野生 動物保護 區、水產資 源保育區、 自然保留 區、國家公 園內之史蹟 保存區、特 別景觀區、 生態保護區 等地區,可 用其中一個 或兩個案 例,進行深 度體驗,審

5-7

4-5

備註 置,促進 學 習 成 效。 2.可參酌《總 綱》所揭 櫫 之 議 題,設計 探 究 主 題。


主題

項目

條目

C. 地 理 a. 世 界 地 Ca-Ⅴ-1 視野 體系 地 Ca-Ⅴ-2 地 Ca-Ⅴ-3

地 Ca-Ⅴ-4

b. 全 球 地 Cb-Ⅴ-1 化 地 Cb-Ⅴ-2

地 Cb-Ⅴ-3

說明 思個人的環 境倫理、並 討論其經營 與管理方 針。

區域互賴與 不平等交 換。 擴散與反 吸。 核心-半邊 陲-邊陲體 系。 問題探究: 透過城鄉交 流活動,探 討偏鄉與都 市互惠連結 的可能。 全球化與交 通革新。 全球在地化 與在地全球 化。 問題探究: 討論與反思 生活中的全 球在地化與 在地全球化 現象。

建議節數

備註

3-5

4-5

三、公民與社會 主題 項目 條目 說明 建議節數 A. 公 民 身 a. 公 民 身 公 Aa-Ⅴ-1 公 民 身 分 如 1.從權利主體與權利內涵 1 分認同 分 何演變?我 的擴展,擇要分析公民身 及社群 國的公民權 分的演變,包括女性和少 利如何發展 數群體獲得平等公民權 與落實? 的演變歷程。 2.舉實例討論我國從威權 體制到民主政治的歷程 中,各項公民權利(公民 自由權、政治權、社會權、 文化權等)的落實經驗, 包括普遍性權利和差異 性權利。 41


主題

項目 條目 b. 國 家 與 公 Ab-Ⅴ-1 國 家 主 權 和 認同 人民的日常 生活有什麼 關係?國家 和多元身分 認同的關係 為何? B. 社 會 生 a. 憲 法 保 公 Ba-Ⅴ-1 憲 法 作 為 人 活的組 障與行 民權利的保 織及制 政救濟 障書,與公權 度 力的規範有 何關聯? 公 Ba-Ⅴ-2

公 Ba-Ⅴ-3

b. 民 事 權 公 Bb-Ⅴ-1 利的保 障與限 制

公 Bb-Ⅴ-2

公 Bb-Ⅴ-3

c. 犯 罪 與 公 Bc-Ⅴ-1 刑罰

如何透過行 政法落實憲 法對人民基 本權利的保 障? 行政公權力 違法侵害人 民權益時,人 民如何尋求 行政救濟? 生產者或雇 主為何不能 享有完全的 締約自由? 如何判斷限 制契約自由 的合理性? 為何需要保 障智慧財產 權?如何衡 平智慧財產 權與社會公 益? 現行民法繼 承制度如何 保障人民的 財產權? 犯罪的一般 成立要件為 何?國家為 何要以刑罰 42

說明 建議節數 公民身分是促成國家認同 1 的重要基礎,探討多元身分 認同的建構、肯認與保障, 和國家政策的關係。可以種 族、族群、區域、文化、性 別、性傾向或身心障礙等面 向舉例說明。 著重探討政府權力行使須 3 受憲法規範,且公權力之行 使,必須遵守法律保留、明 確性、平等及正當程序等原 則,必要時須受司法審查其 合憲性、合法性與合理性。 選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的 實例,探討行政法規與人權 保障的關係(包括兒童權利 公約及其施行法課以政府 保障兒童權利的責任)。 探討行政行為如何受到行 政法一般原理原則的拘束, 並以實例說明當人民權益 因公權力違法侵害而受損 時,可以採取的行政救濟途 徑。 討論契約自由原則在現代 3 社會的意義,並從消費者保 護法、公平交易法及勞動基 準法,探討對於締約自由的 合理限制,以促使契約正義 的落實。 討論智慧財產權的意義及 其在現代社會的重要性,並 擇例討論智慧財產權的相 關法律規定。

擇要說明現行民法繼承制 度的基本規定,並以實例探 討對於被繼承人之債權人 及繼承人保障的合理性。 基於罪刑法定主義原則,說 明為防止國家濫用刑罰,判 斷犯罪行為成立與否有一 定的條件。同時,探討國家

3


主題

項目

條目 的方式處罰 人民? 公 Bc-Ⅴ-2 為 什 麼 程 序 正義是重要 的?國家於 犯罪的追訴 及處罰過程 中,如何確保 程序正義的 實現? 公 Bc-Ⅴ-3 為 何 少 年 的 刑事司法程 序與成年人 不同?

d. 資 源 有 公 Bd-Ⅴ-1 限與分 配

e. 交 易 與 公 Be-Ⅴ-1 專業分 工 公 Be-Ⅴ-2

C. 社 會 的 a. 公 共 意 公 Ca-Ⅴ-1 運作、 見 治理及 參與實 踐 公 Ca-Ⅴ-2

說明 建議節數 為何要以刑罰的方法處罰 人民。 說明程序正義對人權保障 的重要性,並擇例探討國家 追訴及處罰犯罪的過程中, 須基於無罪推定原則與法 定程序,確保人民基本權 利。

分析少年事件處理法的立 法意旨及兒童權利公約第 10 號一般性意見的精神, 並擇例探討國家對於少年 在刑事司法上的保障及限 制。 個人、廠商和 在資源有限的前提下,擇例 政 府 在 資 源 探討個人選擇、廠商生產與 有 限 的 前 提 政府決策需考慮機會成本。 下,如何進行 資 源 的 分 配? 專 業 分 工 的 國內交易與國際貿易會導 影響。 致專業分工,擇例探討其對 產能等影響。 決 定 一 國 進 討論絕對利益與比較利益 出 口 某 項 商 的差異,並探討交易雙方如 品 的 主 要 因 何依據其比較利益生產並 素。 銷售(出口)產品。 媒 體 與 社 群 探討媒體組織的所有權及 網 路 的 所 有 其守門過程可能存在資訊 權 或 產 製 過 過濾、再現或壟斷等問題, 程,如何影響 並以我國的實例討論其與 公 共 意 見 的 公共意見形成的關聯。 形成? 公 共 意 見 形 1.探討媒體近用權和媒體 成過程中,可 監督的重要性。 能 存 在 哪 些 2.擇例探討公共意見形成 媒體近用與 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媒體 媒體再現(可 近用與媒體再現之不平 包括族群、性 等現象。 別、性傾向或 身心障礙等 群體之再現) 的不平等? 43

3

3

3


主題

項目 條目 說明 建議節數 b. 勞 動 參 公 Cb-Ⅴ-1 國 家 如 何 透 1.擇要討論個別勞動權益 3 與 過法律與政 保障和集體勞動三權的 策保障平等 內涵。 的 勞 動 市 場 2.透過個別與集體勞動法 參與? 制的相關規定,探討國家 為什麼要保障勞動權益。 公 Cb-Ⅴ-2 發 展 自 主 的 舉例說明參與工會的必要 勞 動 關 係 何 性。以案例(不限本國或國 以 是 重 要 際移工)說明受僱者自主成 的 ? 如 何 發 立或參與工會,處理勞資糾 展 自 主 的 勞 紛的重要性,如理解勞動申 動 關 係 和 落 訴機制、建立勞資協商機 實 產 業 民 制、夥伴關係並促成社會對 主? 話。 D. 民 主 社 a. 社 會 安 公 Da-Ⅴ-1 國 家 為 促 進 著重分析相關制度的必要 1 會的理 全 社會安全,為 性,而非描述制度的規劃細 想及現 何 需 要 社 會 節。 實 救助、社會福 利和社會保 險等多種制 度的規劃? b. 多 元 文 公 Db-Ⅴ-1 我 國 目 前 有 從我國促進族群文化平等 1 化 什 麼 具 體 政 的相關法律與政策擇例說 策,促進不同 明。 文化之間的 平等? c. 貿 易 自 公 Dc-Ⅴ-1 貿 易 的 管 制 著重探討貿易自由化後,對 3 由化 與 開 放 對 哪 本國消費者與廠商可能產 些 人 有 利 ? 生的影響。 對哪些人不 利? 公 Dc-Ⅴ-2 世 界 貿 易 組 擇要討論世界貿易組織如 織 與 重 要 國 何解決國際貿易爭端,並擇 際 經 貿 組 織 例探討其他重要國際經貿 在 國 際 間 所 組織對貿易自由化的影響。 扮演的角色 為何?

44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