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half
Wu, Shin-Ting Prof. Hsieh, Tsung-Yen Thesis Design THU dept.ARCH 2020 winter
table of contents 01/城市_4
/site_5 /notation 1_17
02/記憶_20
/reference 1_23 /reference 2_27 /reference 3_31
03/內與外_36 /study 1_39
04/窗_46
/reference 4_47 /study 2-1_51 /study 2-2_55 /study 2-3_59 /study 2-4_63
我的畢業設計想探討人對一個地方的記憶是如何形成, 並且在變 化快速的當代都市中, 記憶又能如何藉由空間來維持其連續性。
1
3
01/ 城市
site
新店區原為台北市衛星城市之一, 自清領時期就存在密不可分的 關係。 在台北市的急遽發展下, 新店也進行數座大型造鎮社區的開 發, 成為大臺北南側郊區主要的新興住宅供給地區。
然今日新店溪周圍, 以爭取鄰河景觀為噱頭, 期望藉著爭取更多房 地產的開發作為都市繁榮的象徵。 其中, 在力行路邊的一段瑠公圳 痕跡和非列管眷村, 因為不符合現今都市 「美觀」 及 「進步」 的形象, 而面臨拆遷的命運。
5
7
以力行路一帶為例, 我設想在
些新舊交疊的地方, 未來會以更溫
和的空間介入方式將記憶延續, 而不是粗暴地抹除一切痕跡。
9
11
13
15
notation 1
我從基地上擷取了一些活動發生的場所, 試圖拆解空間是由什麼 元素構成 (開放性/流動性/移動性) , 又透過notation紀錄空間 的性質空間中的建築元素在 「光譜」 上的落點。
17
kitchen
living room
+
+
bedroom
+ transparency
+
+
+ uidity
+
+
+ mobility
19
02/ 記憶
記憶指涉了特定時間內在空間中的身體經驗。 下面一系列的reference中, 展示了不同轉化記憶的方式。
21
reference 1
義大利形而上派畫家Chirico運用異常的透視和光影, 將存在他記 憶中的日常景象, 組合轉化為超現實的場景。 種看來個人的記憶 , 經過一半真實一半虛假的方式表達之後, 卻能使不同觀者喚起存 在自己心中深處的記憶, 也就是所謂 「既視感」 。
23
25
reference 2
Tschumi在 《曼哈頓手稿》 中探索了建築的敘事性。 他將建築看作 是空間、 運動、 事件三個系統的疊加, 透過
三種系統對城市中各
個事件分解成符號和建築語言, 以蒙太奇手法組合之後, 重構了曼 哈頓的城市空間。
27
29
reference 3
Libeskind在學生時期的一次練習, 被要求基於Gris的概念, 將 Corbusier等大師的作品進行拼貼, 而基於前述的基礎, 他在之後 名為Collage Rebus系列中, 以網格為框架解構建築平面, 再用等 角圖將模糊性的平面翻譯為空間, 提供觀者多重閱讀性。
31
33
35
03/ 內與外
以 「內」 與 「外」 為設計方法, 將 「建築」 視為各種內、 外壓力下達成平 衡的狀態。 接下來以不同study表達我所看到或我想探討的內外關 係。
37
study 1
我首先以灌模的方式, 在複模和實體、 實與虛之間思考內外的關係 。 在製作複模時, 設想某種內力與外力
39
撞。
其中外力被內力推擠後產生變形, 偏離原本的大小與形狀。
41
在另一個表面可以閱讀到擠壓變形的外力, 以及兩個例 成空的狀態。
43
撞後形
45
04/ 窗
reference 4
以都市計畫的角度思考 「外」 的力, 我認為能夠以Siza在柏林的集 合住宅案例為study對象。 他利用規律的窗戶分割, 平順地連結鄰 棟, 維持城市的紋理。
47
平面上來看, 可以看見內立面與外立面有一致的開窗韻律。 於是我 將
件事抽取出來, 以 「窗戶」 為一個單位, 觀察一系列外部經過內
部再到外部的過程。
49
study 2-1
於是接下來的一系列study, 是在窗與窗、 牆與牆之間的實驗。 我首 先以視覺為操作對象, 透過錯視與彎曲觀察其效果, 並將多重視角 紀錄在圖面上。
51
study 2-2
除了變形帶來的效果之外, 我發現在牆後看不見的地方, 會因為完 形心理而有連續的想像。 我認為存在窗與窗之間的margin有著開 放性的可能。
55
57
study 2-3
一些半開放空間的假設和視覺上連續的錯覺。
59
53
61
study 2-4
我想像當它垂直發展時, 在兩座牆的中間, 有許多量體漂浮。
63
65
我希望
是中繼住宅的某種構成機制, 透過單元 (窗) 的選擇, 擺脫
過去房型的限制;也因為單元的可替換性, 提供了拆除/建築之外 的選擇。 人們可以依據增建的部分選擇適合新的單元, 單元與單元 之外產生了疊加的關係。
67
69
71
to be continued...
73
flah a &
Wu, Shin-Ting Prof. Hsieh ,Tsung-Yen Thesis Design THU dept. ARCH 2020 wi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