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審資料

Page 1

國立成功大學104學年度 都市計劃學系碩士班甄試入學 備審資料

第三屆台南築角 取材創意獎

申請人:王詩慧 甄試組別:設計組(乙組) 畢業校系:嘉義大學景觀學系



目錄

一、自傳......................................................3 個人簡歷...................................................5 生長背景...................................................6 求學歷程...................................................6 課外活動經驗..........................................7 二、讀書計畫..............................................9 前言..........................................................11 學習計畫.................................................12 研究計畫.................................................14 三、作品集................................................19 校內作品.................................................21 校外作品.................................................42 四、附錄....................................................49 畢業專題.................................................50 歷年成績單.............................................52 名次證明.................................................53



自傳 AUTOBIOGRAPHY

個人簡歷 生長背景 求學歷程 課外活動經驗


4


AUTOBIOGRAPHY /自傳

個人簡歷 基本資料 姓名:王詩慧 綽號:麵包 生日:82/02/18 興趣:旅遊、攝影 個性:樂觀、隨和 e-mail:smile54985498@yahoo.com.tw

學歷 國立嘉義大學景觀學系 (2011~2015) 國立屏東女子高級中學 (2008~2011)

幹部經歷 總務股長 系學會幹部 - 攝影組長 畢籌會幹部 - 公關組長

活動經歷 屏東市公所養護課見習 校外實習 - 李坤昇建築師事務所 第三屆台南築角比賽 2013 第八屆全國學生景觀設計競圖 綠波國際環境設計公司實習

電腦技能 AutoCAD、Adobe Photoshop、 Adobe Illustrator、 Adobe InDesign、Sketch Up、Lumion、ArchGIS、 Power Point、Word、Excel、威力導演、電腦組裝

5


生長背景 自小生長在一個溫馨的家庭中,全家人經常聚在一 起聊天、分享生活,無論何事都能一起討論,彼此提出 自己的觀點,相互理解對方的想法,因為這樣的習慣, 讓我學會傾聽他人意見,仔細思考分析後再提出自己的 看法。父母親皆為公務人員,家中穩定的收入讓我幸運 地從小到大衣食無缺,並能支持我對旅遊及攝影的興 趣,得以讓我對事情常保有理想主義與樂觀主義。

求學歷程 大學之前

年度

畢業學校

備註

100~104

嘉義大學景觀學系

擔任畢籌會幹部 擔任系學會幹部

雖然我並非在學科上成績表 97~99 屏東女中 擔任班聯會幹部 現優異的學生,但在其他的領域 94~96 明正國中 校長獎畢業 方面卻小有表現,曾經在全縣畫 88~93 和平國小 議長獎畢業 畫比賽得名。小學時期,因父母 工作關係,搬到了屏東,或許是為了適應新環境,努力融入新團體中,我變得善於與 人交往。國中時期,由於數學成績不盡理想,這個打擊變成動力,我開始每天做數學 題目,訓練速度和邏輯推理能力,如此反覆的練習終於是有收穫的,我的成績有很大 的進步,這個的經驗改變了我的求學態度:只要肯努力沒有辦不到的。 高中時期,開始積極參與課外活動及比賽,其中我負責籌劃運動會的創意進場與園 遊會活動,體悟到一項大型活動是要花費很多精力與人力才能完成的,過程中讓我懂 得如何協調和統合大家的意見,並在合作過程中凝聚團隊的向心力,同時發現「創意」 在現在及未來逐漸受到重視,不斷激發我們的思想,也是我們未來握有的資產,所以 我也在之後從多項比賽活動中累積相關的經驗與實力。

大學時期 進入景觀系後,致力於每個學期的設計課,從懵懂的 小型基本設計到大型的規劃設計,雖然中間都有一段適 應接觸期,但突破瓶頸後,總能看見自己成功被肯定的 結果,獲得成就感。尤其是升上大三後,從較感性的設 計進入較理性規劃階段,一開始還不太能掌握其邏輯架 構,總是困在邏輯的高牆中,卻找不到突破點,但漸漸 地從學長姐的經驗與老師的教學,學習並了解之間的不

6


AUTOBIOGRAPHY /自傳

同,相對於大一大二直覺性的設計,更懂得從分析推導出 原因去做設計,以強烈系統性及邏輯性的概念去組成,使 自己的設計更加合理,設計思考能力上有進一步的成長, 讓我奠定繼續進修的動機。 另外,除了系上 專 業 課 程, 也 選 修 了不同的領域通識課 程,從每次的課程與 報告中,吸收專業領 域外的知識,也開始 學習獨立思考,比較 不同領域的差異,雖 然需要時間慢慢咀嚼 消化、抽絲剝繭的分析看過的資料,再經過延伸轉化成自己的論述,但這些過程都會 讓我往不同面相思考,並且懂得去挑戰既有的觀念,改變舊有認知。 自三下開始,在教授的指導下與夥伴開始畢業專題,整理出大學三年來所注意到的 議題,並閱讀了許多書籍刊物、論文,探討目前最新的議題,從中了解方法論與量化 性準確的觀點與資料最能支持我們的設計,也發現自己對於研究性質的東西較有興趣, 尤其是量化數據性的理論與方法分析,找尋適合的研究方法與資料,對於都市紋理中 重要的精神地標可能性去探討研究,挑戰新的觀念,發掘新的解決方式,以清楚地邏 輯概念、不一樣的角度去詮釋,因此我選擇較與景觀不同的另一個領域繼續進修。

課外活動經驗

時間

課外活動經驗 屏東市公所養護課見習

在努力於課業上同時,積極參與 系上事務,擔任系學會攝影組組長, 處理許多大小活動企劃,更在大學 的最後的一年擔任畢籌會的公關組 組長,讓我的大學生涯中擁有許多 美好與難得的經驗。

大一

蔣勳「城市美學與清明上河圖」講座 擔任總務股長 校外實習-李坤昇建築師事務所- 第三屆台南築角比賽

大二

數位島嶼攝影比賽 101 原創徵圖比賽 台中製材所參訪 彰化田尾園藝植栽參訪 參與系學會事務並擔任幹部 2013 第八屆全國學生景觀設計競圖

大三

綠波環境設計公司實習 劉美秀「世界城市歷史發展地景風貌」演講

台南鹽水月津港參訪 嘉義氣候站參訪

7


課外活動經驗 參與課外活動同時,必須學習克服許多困難, 像是必須面臨活動與課業的雙重壓力,時常事情 一多,同時間擠在一塊,因此我養成了對於時間 的有效安排,對於事情的即時處理性以及抗壓 性,團隊分工合作、溝通、分派能力,對自己的 工作有負責任的態度。 大一時,在屏東市公所養護課見習,跟著許多相關背景的前輩學習到很多東西, 雖然屏東市不是一個大城市,但也能從中了解公家機關對一項工程執行的流程,看懂 在學校沒學到的預算評估與專業詳細的施工圖;甚至有幸聽了場一票難求的講座,蔣 勳以美學的觀點,幽默又趣味解說清明上河圖,用過去北宋的京城汴梁及河岸兩岸的 繁榮景象說明現在城市的樣貌,明白跨領域的解讀不同,有時候也要從不同的角度來 看事情。 大二時,參加了台南都發局舉辦的台南築角的比賽,從一開始初選到最後的決選, 除了學習如何做事,也要學習如何溝通、如何應用、如何有效分配資源,了解社區營 造的不易,不同於學校課程,我們必須對於基地的實際條件更加詳細分析,挑戰以往 不擅長的建築結構問題,實際操作出我們自己設計出來的樣子,更在比賽中與其他社 區交流並見識到來自不同學校團隊的作法與觀念。

大三時,到高雄的綠波環境設計公司實習,接觸了許多案子,從小的庭園設計到大 的溪流規劃與等,了解如何去與業主簡報、監工、驗苗等,更學習到要怎麼完成上級 交代的工作,清楚呈現設計師想要的效果。

以上簡短敘述各方面成長歷程與學習,未來更期許自己能夠擁有不同於景觀的成 長與視野,誠摯希望以謙恭的心與不同領域的見解,進入都市計劃這個大家庭,與大 家切磋琢磨分享。

8


讀書計畫 STUDY PLAN

前言 學習計畫 研究計畫


10


STUDY PLAN/ 讀書計畫

前言

報考動機 踏入景觀三年,對於景觀的專業基礎有一定的程度,如今大學課程即將結束,經過 學校的專業課程訓練、業界實習以及參與比賽,雖然能對環境提出自己的想法、評論並 能夠分析其規劃設計,但也發現自身能力的不足,覺得自己的觀點經常備受侷限,為了 讓設計思考能力上有進一步的成長,我想改變舊有認知,挑戰新的觀念,發掘更多可能 性,對環境探討更深入的議題,希望透過跨領域的方式,接觸不同於景觀領域的課程, 學習不同於景觀的出發點。環境發展日趨複雜,空間規劃設計工作的挑戰日益艱鉅,需 要多方位客觀務實的分析,並整合應用創造更好的空間規劃設計。 如同台灣當代文學作家葉石濤說:「台南是一個適合人們作夢、幹活、戀愛、結婚、 悠然過活的地方。」而我對於台南有份特殊的情感,同時在專題的基地選擇時,便挑中 了台南市中西區,連接起我與台南的緣分,加上成大擁豐富的教育資源,希望能從不同 專業領域的老師身上學到精華,在這跨領域的時代中,能幫助我能整合不同領域的知識, 並從定期舉辦的活動中累積經驗,精進專業技能,運用所學在空間規劃設計,共創空間 規劃設計知識體系。

大學修課概況 設計課為大一到大三的主要核心課程,經過三年的設計課訓練,學習從小型的街道 家具設計到大型的環境規劃設計,除了學習與人合作溝通做組設計外,更學習到個人設 計對自己的負責的態度,一個人獨自承擔一項設計的壓力,加上學校農學的先天優勢, 學習到不同其他學校之景觀系的農學基礎,對於植物的種植與配選更敏感,實地操作設 計。透過系上不同領域的老師的教導,學習到多方面關於景觀的知識,讓我有更寬廣的 視野看空間設計,學習利用並整合不同面向的考量。 而系上的設計課安排,是以三年級作為分界,進入到大三設計課則必須跨入規劃設 計,從中必須學習更有邏輯系統的設計發展架構,雖然一開始表現不是甚佳,但漸漸努 力,學習邏輯推演,讓設計進步,並且可以從歷年平均成績看出趨勢,反映出努力終究 獲得了成績的回報。致力於設計課同時, 更把握在學校其他系的教育資源,學習相 關課程,像是花道與花藝設計,換個角度 學習另一種空間美學。把握本系每堂專業 課程,讓自己能在景觀上有專業的基礎, 以利將來以景觀能力為基礎並向外學習不 同的空間設計專業。

11


學習計畫

短程規劃 運用大四期間時間較彈性,多選修外系及大三期間未能有機會選修的都市相關課程, 大量閱讀關於都市的書籍,縮減景觀與都市計畫的差距,藉由詢問學長姐的經驗,盡早 了解研究所與大學不同,並在暑假申請相關工讀充實自己。

大四上至升碩一前 階段

計畫內容

大四上

課程:環境影響評估、景觀相關法規、都市計畫、 畢業專題(I)、都市農業、造園規劃理論與分析 競賽:2014 第九屆全國學生景觀設計競圖、103 年教育部美感教育生活地圖圖文創作徵選、第二屆 新像攝影大賽 其他:閱讀都市規劃、都市土地使用規劃

大四下

課程:都市景觀、國土規劃與環境管理、畢業專題 (II)、景觀構造與細部、景觀材料估價 其他:閱讀地理資訊系統概論、都市及區域計畫、 畢業展覽 ※ 聯絡未來指導老師,並請益將來如何準備

申請綠波環境設計公司工讀 升碩一暑假 申請聚珍臺灣工讀 收集研究資料

12


STUDY PLAN/ 讀書計畫

中程規劃 為了讓設計思考能力上有進一步的成長,利用都市計劃系所開的課程,學習自己感 到興趣的課程並研究,並選修都市計畫基礎課程,加強自己對都市計劃的了解,並對研 究的題目學習更深入的方式,將分析課程納入考量,強化研究的專業分析,在大學期間 對於設計都市中景觀的部分十分有興趣。

碩士班 碩一

碩二

下學期課程:都市設計 其他:訂定研究方向, 上 學 期 課 程: 都 市 設 實習、景觀規劃特論、 開始著手研究、參加研 計、規劃分析方法、都 都市研究方法與設計、 討會 市計劃理論與實務、景 類別資料統計與社會網 其他:致力於研究完成 觀研究與評估、地理資 絡分析、交通運輸系統 畢業論文、協助討論室 訊系統開發與應用、都 分析、都市及區域空間 運作、準備景觀與都市 市設計特論 ( 一 )( 二 ) 演變 計劃高、普考

遠程規劃 考取公務人員,檢視自己的專業能力,以公職的身分從事都市空間相關工作,期許 將來自己能以跨領域的優勢,提供一個整合應用的能力,改善台灣的環境。在工作之後, 累積能力,發掘自己不足的部分,再邁向國外博士班,以吸取國外的知識與不同的文化 背景做法,增加參訪國外案例機會,將經驗轉化用於台灣,也給自己一個機會到國外走 走,擴展自己的視野。

13


研究計畫

研究題目:以空間型構法則探討台南市中西區行人徒步空間。 研究動機: 隨 著 經 濟 發 展, 台 灣 道 路 皆 以 汽 車 為 導 向 (automobile-oriented development,AOD),自日治時期引進汽車,過去仿效美國市的交規劃模式,使台 灣成為以公路為主連結區域的主要系統,大量的興建與拓寬道路無法根本解決交通 問題,卻帶來高密度道路開發與汽車的普及,讓都市車滿為患、停車困難及受到噪 音與空氣的汙染,同時更造成了行人徒步受車子的侵占與排擠,讓行人安全遭受威 脅,無法安心地在都市中徒步與從事其他活動。由於汽車的發達,人們移動變得迅 速,活動範圍變大,在今日已形成過度依賴,變得我們無法想像沒有車子的生活。 過去,我們總是以汽車為出發思考交通連結度,現在我們漸漸開始以人行進行空間 思考,針對行人徒步空間進行抽象的、深層的空間結構研究。 行人徒步空間,對於都市交通量的抑制、經濟商業活動的復甦、環境品質的改善, 以及對社會有相當多的方便和助益,並且當人們在逛街購物、通勤通學與短程的日 常生活範圍,都須仰賴安全舒適完善的行人徒步空間,因此在行人徒步空間在都市 設計與景觀上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近年來,國內對都市內提出許多行人徒步空間的計畫,但因配套措施做得不夠完 善,導致有些效果不彰,同時也可以發現有造成行人徒步空間受壓迫的不只是車輛, 還有因歷史遺留下來的狹小巷道,路幅不大的空間不但不利於車行,更不適合提供 一個良好的行人徒步空間。其中以台灣最早開墾的台南來說,歷經時代的變遷,雖 然都市紋理隨著時間推進不斷改變,但也留下過去的狹小道路,當中以台南中西區 為舊城區的核心地區為之最,因此選擇台南中西區為探討對象。

研究目的: 綜合以上之問題與研究課題的重要性,歸納出研究之目的: ( 一 ) 提供方法探討車與行人徒步之間的空間關係 ( 二 ) 檢討過去到現在的行人徒步空間的發展變化 ( 三 ) 找尋台南市中西區行人徒步空間表層與深層的空間結構 ( 四 ) 了解空間型構法則如何套入地理資訊系統 GIS 中應用。

14


STUDY PLAN/ 讀書計畫

文獻回顧: 本研究主要文獻回顧方向為以下兩部分:一為空間型構法則 (Space Syntax) ,以 了解空間量化上的研究方法。其次為行人徒步空間,以了解其定義與分類,提供研 究分析擬定及思考方向。 ( 一 ) 空間型構法則 (Space Syntax) 對於空間規劃設計者來說,隨著地理資訊系統 GIS 的使用逐漸平常,空間 資料能迅速且清楚反映於實地空間,透過相關空間理論分析的整合,更能精確 客觀地呈現,而當中空間型構法則便是其中之一,從目前空間型構法則相關文 獻中,可以發現研究的領域十分廣泛,包含人流與車流之預測、都市結構分析、 都市設計、運具路線規劃、犯罪分析等,當中以都市結構與本研究最為相關。 Space Syntax( 空間型構法則 ),是由英國 Bill Hillier 所提出,起初是運用於建 築內部空間評估,近年來概念漸漸導入於都市空間分析中,將整個都市視為一 棟建築,而街道作為空間的切割,以此檢視都市空間的結構特性。空間型構法 則不但對空間提供量化的方法,更廣泛運用在建構行人徒步區模型、犯罪分析、 交通汙染控制以及巡路過程 (way-finding processes),提供解釋人們的行為與 社會活動,可用於都市設計與評估。 空間型構法則中主要分為空間型態表層內涵及內在深層型構內涵兩種。空間 型態表層內涵如空間平面或立面的比例關係、實質建構元素之排列組合關係、 不同基本幾何形體單元的組合關係。內在深層型構內涵則為存在於表層型態背 後的內在深層型構內涵特徵,其特徵是一種無法用肉眼辨識的,但卻深深地影 響空間上的使用與行為,對於空間設計是個必須考量的重要因素。透過地理資 訊系統 GIS 的應用,將整合空間資料分析的功能運用空間深層型構內涵計算出 來,對於空間作組織性的有效分析,而內容主要分別針對相對深度與路徑選擇 作為運算。 相對深度(relative depth)指的是型構系統中任兩點之間最短的路徑,路 徑選擇(relative choice)則代表系統中兩點之間彼此互通的所有可能路徑, 如同排列組合的計算,而兩點之間的路徑選擇可能不只一種,但兩點之間的相 對深度關係卻只有兩點之間最短路徑之步數。 透過相對深度看出便捷度,從路徑選擇可以看出捷徑,對於人在移動到下一個 空間時,往往會選擇較快到達與便捷的路徑,對照於行人徒步空間,更可以清

15


楚分析出行人對徒步空間所產生的使用行為,對空間可能的模式提出假設。 ( 二 ) 行人徒步空間 都市的各種活動,均以人為主體,而人的移動,最基本的方式就是步行,無論 使用何種交通工具,欲達到旅次店均須靠步行來完成,因此步行市都市運輸中 不可忽視的一環。 行人活動空間涵蓋範圍很廣,舉凡供公眾行走之道路路權範圍內各項設施 ( 人 行道、行人陸橋、行人地下道 ) 或具有道路相同效用的私產設施 ( 騎樓 ) 等皆是, 廣義的行人徒步空間包含公園綠地、廣場、寺廟等各樣的空間,而這些空間可 說是為了強化都市空間的步行機能而所設的公共空間,像私人建築周圍的私設 通道、大樓前的開放空地等,都同樣地讓行人徒步空間能夠連結。 而行人徒步空間的分類則可以參考日本的步行者空間概念與步行者空間型態分 類。主要分為人車混合與完全分離,當中更分為空間與時間的分離。由空間上 來看,分別為平面與立面,分類前述的人行道、行人陸橋、行人地下道;由時 間上來看,則分為全日、定時、定日,定日則像是台灣的西門行人徒步區,為 完全提供人行徒步的區域。 依照目前對於空間型構法則與行人徒步空間的相關文獻瞭解來看,行人徒步空間 涵蓋範圍很廣,藉由不同的分類去做空間分析,檢討目前台灣都市中的行人徒步空 間,並藉由空間型構法則深入探討空間中表層型態與深層形構的內涵,甚至對空間 的變化提出深入的研究。

研究範圍: 台南市中西區發展歷史悠久,過去區內部街道皆為行人徒步空間,歷經不同的政 治形態、文化風俗以及社會經濟之變遷,在人文及自然因素的演變下構成台南市最 原始的街道紋理,但在日治時期車輛進入後,行人的徒步空間在街道漸漸消失,取 而代之的是開闢一條一條以車為主的道路,人行徒步空間被切斷成不連續,藉此探 討被切斷的行人徒步空間,將以台南市中西區作為研究範圍。

研究方法: ( 一 ) 相關理論與文獻回顧 蒐集國內外相關之文獻,並針對空間型構法則及行人徒步空間進行分析研究, 建立研究方向及理論基礎。

16


STUDY PLAN/ 讀書計畫

( 二 ) 實地調查分析 將行人徒步空間作分類,針對不同類型的空間實地勘查,並分析現況提出假 設。 ( 三 ) 空間型構法則 (space syntax) 以空間型構法則分析台南中西區行人徒步空間,套入空間型構法則提出之公 式,將深層結構中之內涵做量化分析,使空間特質以數據的客觀方式呈現。 ( 四 ) 應用地理資訊系統 將資料輸入建構,依照其空間分布與資訊結合,相互對照整合驗證。

預期成果: ( 一 ) 依據現況的空間型態、型構剖析行人徒步空間,作為未來檢討行人徒步空間提 供參考。 ( 二 ) 藉由資料收集、相關理論回顧與量化分析,對照行人徒步空間變遷。 ( 三 ) 透過地理資訊系統 GIS 的應用了解行人徒步空間與都市結構關係。

參考文獻: 1. 廖心如,2007,「以空間型構理論探討烏日鄉高鐵特定區開發前後都市空間型態 之變遷」,朝陽科技大學建築及都市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2. 潘雪玲,2007,「應用空間型構理論於都市空間變遷之研究—以埔里鎮為例」, 逢甲大學建築與都市設計所碩士論文 3. 賴光邦,2006~2008,「都市中心區步行者空間規劃改善之研究」,行政院國家 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書 4. 蔣於佑,2012,「多重網路之空間型構法則模型」,國立成功大學都市計劃研究 所碩士論文 5. 陳昱如,2011,「大眾運輸導向發展下之人行徒步建成環境規劃與設計研究」, 國立台北大學不動產與城鄉環境學系碩士論文 6. 鄭皓騰,2009,「都會運輸網絡空間結構與都市觀光產業關連之探討」,國立成 功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碩士論文 7. 李琦華、林峰田,2007,台灣聚落的空間型構法則分析,「建築學報」,第 60 期, 27~45 頁

17



作品集 PORTFOLIO

校內作品 校外作品


20


PORTFOLIO/ 作品集

校內作品

校內作品,以大一至大三設計課的作品為主,從懵懂的街道家具、 住宅庭園、公園、校園空間、系館等設計,到嘉義大學蘭潭校區、台江 國家公園、公賣局規劃,過程中除了基本的手繪,更運用了多種電腦繪 圖軟體。下表列出了各學期所完成的作品,並另外針對各學期幾項作品 做詳細介紹。

學期

作品

一上

街道家具設計-無樂不坐 街道家具設計-水漾 公共藝術設計-光影雲集

一下

公園設計-花時間(啟明公園) 公園設計-頑樂去(仁愛公園)

二上

住宅庭園設計-墅下的旋律 公園設計-散心(崇文公園) 住宅屋頂綠化設計-塊.慢 系館立面綠化設計-景觀人 校園綠地空間設計-時間軸

二下

公園設計-洄(民生公園) 公園設計-衍(巴克禮公園) 系館空間設計-繪聚 嘉義市中央廣場及文化公園暨周邊整體景觀規劃

三上

嘉義大學圖書館前空間規劃設計 台江國家公園濕地生態教育園區規劃設計

三下

「1936 年菸酒公賣局嘉義分局」空間再利用規劃設計 嘉義縣六腳鄉工廠社區規劃設計

21


校內作品 街道家具 X 公共藝術 利用街道家具,發展一個特色的公共藝術,從形式轉 換成機能,為後續設計的重要啟蒙。

作品說明: 我們找尋生活中水元素作為延伸,以水滴落時的 形態及漣漪為發想,運用了漣漪效應產生水池邊界 和外環的座椅,因作為一項設施設計,重要的是立 面觀賞的效果,而不是平面設計,所以我們採用鮮 艷顏色作為水池內的裝置藝術作為配色,呈現水與 光產生的彩虹,並考量高度,以免造成使用的壓迫。 作品收穫: 這是第二次的設計作品,藉由臨摹延伸,比起 第一次更成熟的將意象轉化發展設計,而在思考意 象時,常常面臨亦不能太具象也不能太抽象的問

街道家具設計 - 水漾

題,具象實體一眼被看穿沒有深度,抽象化無法讓

學期:大一上

人理解,要從中取得平衡不容易。除了熟悉設計的 程序,還學習到上台清楚表達小組的設計想法,體 認到團隊合作的重要性。

22

課程:基本設計 (I) 組員:莊焜翔、李銘倫


PORTFOLIO/ 作品集

作品說明: 由雲門舞集─屋漏痕中舞者所傳達的層 次情感表現在設計上。藉由天空的雲作為 延伸,讓造型呈現流線性的型態,用層次 的方式表現渲染,思考公共藝術的放置空 間為兩堵牆的半封閉空間,利用光影的變 化,投影在牆上或地上,襯托出水墨的渲 染與大自然的融合。

作品收穫: 嘗試從一部雲門舞集中發掘舞者的藝術 精神,體認設計發想可以從多方面擷取與想 像,或許是某一天在路上看到的人,或許是 某一個時刻的風景,都能觸動設計的思維。 因此我認為要做好一件空間設計不能單單窩 在圖桌前思考,更必須走出門看看外頭的美 好。

公共藝術設計 - 光影雲集 學期:大一上 課程:基本設計 (I) 組員:紀宗毓、黃經緯

23


校內作品 雙併住宅 X 庭園設計 以最貼近我們生活的住宅庭園去想像,從室內空間連 結到室外的庭園,內外景觀結合,找出相互關係。

作品說明: 以雙併住宅的庭園空間作為設計, 將室內與室外的空間相互配合,利用 餐廳與演奏區的落地窗打通空間視覺 上的通透性,考量三代同堂的使用者 需求,提供大樹、草皮的空間,讓大 家能共同在樹下愜意從事休閒活動, 妥善使用階梯創造多層次的狹長空間, 希望整體能營造一種舒服自在的住家 氛圍。

24


PORTFOLIO/ 作品集

作品收穫: 使用機能是以自身考量出發為設計,所以 在操作上能較快進入狀況,對於空間想像能 更準確。從小型的庭園設計,讓我了解植栽 的選用與營造出來的空間效果,因此我認為 老師要讓我們知道,相對其他領域對於空間 的掌握,「植物」將會是我們景觀的強項。 同時在此次設計,可以學習到如何對自己負 責,承擔一個人完成整個設計的壓力與份量, 充分展現個人的能力。

住宅庭園設計 - 墅下的旋律 學期:大二上 課程:景觀設計 (I) 個人設計

作品說明: 運用方塊創造屋頂空間的焦點,在 中央的位置設置休憩座椅,以植栽顏色 去做層次分配,讓人放慢步調享受這塊 空間。

住宅屋頂綠化設計 - 塊 . 慢 作品收穫: 了解屋頂花園不像地面庭園設計簡單,需 思考植物與建築結構的關係,克服重量限制 才能種植喬木。

學期:大二上 課程:植栽設計 (I) 個人設計

25


校內作品 鄰里社區 X 公園設計 在公園設計中,漸漸體會基地調查的重要性,即使同 一塊基地,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設計想法。

作品說明: 為保留現地大樹,依照植栽位置 分區,針對遮蔭良好與板根密布區 提出適合的使用機能,透過使用者 調查分析,找出主要使用族群,發 展兒童遊樂公園,提供兒童玩樂的 安全空間。

作品收穫: 掌握一項完整空間設計的流程,運用基地 本身條件對設計的影響,因應現況調整解決問 題,從既有設施與植栽去發展或改善,並注意 兒童使用上的安全。從組員身上學會不同的表 現法與設計思維,並讓設計突破創新。

公園設計 - 頑樂去 ( 仁愛公園 ) 學期:大一下 課程:基本設計 (II) 組員:邱柏瑋

26


PORTFOLIO/ 作品集

作品說明: 以蒲公英的飄散意象作為發想,草皮為中心向公園 的四周延伸,並保持視野寬敞,讓公園中心的視野與動 線都能連結至各分區。 作品收穫: 提出改善現況主入口位於交 通衝突點,學習擬出各種不同 的方案,並嘗試多種可能評估 外部進入公園的動線。另外, 熟悉植栽種植條件,合理分配 植栽位置,適度調整人與植栽 之空間關係。

公園設計 - 散心 ( 崇文公園 ) 學期:大二上 課程:景觀設計 (I) 個人設計

27


校內作品 都市綠地 X 公園設計 學習操作大尺度的地區性公園,依照外部環境因素考 量定位發展方向,落實公園內部配置構想。

作品說明: 以水滴的旅程作為意象,起頭從雲落 下,最後回到雲端,運用故事的方式發展 整個公園分區概念,讓社區、學校、水圳 都能結合在此,創造供附近居民與嘉大學 生從事休閒活動舒展身心的地方。

28


PORTFOLIO/ 作品集

作品收穫: 第一次操作大尺度的公園,學習如何將整 體公園完整地從頭連結到尾,將外部環境的限 制列入考量,詳細分類分析提出課題與對策, 大膽提出空間分區,細膩處理空間設計,更重 要的是歷經了三個學期的磨練,使上台簡報不 再是障礙。

公園設計 - 洄 ( 民生公園 ) 學期:大二下 課程:景觀設計 (II) 個人設計

29


校內作品 景觀系館 X 空間設計 對於空間有更多的認知,從基本身邊的環境檢討起, 提出改善對策與設計。

組員:胡筱琪、李伊婷、陳盈如

設計構想: 我們在這裡一起繪出青春,把創造的美麗 製成獨特的磚,指引未來的璀璨。重新凝聚景 觀系的向心力,讓大家在系館內匯聚起來。

- 舞台觀賞區 為舒緩木平台前休憩空間及人潮多時視野不佳 等問題,將此草坡開闢成草梯觀賞區。

- 薪傳步道區 每一屆畢業班可製作一塊專屬的陶板,換掉原 步道上的鋪面,一屆一塊打造景觀系的薪傳步 道。

30


PORTFOLIO/ 作品集

- 室內空間 在系館一樓的室內活動空間,我們將 有限度地讓樓梯下成為儲藏及放置空間, 並放置圓形造型的座椅,使其成為多功 能且適應各種活動的座椅。三間教室的 匯集處,設為相關材料展示區,讓學生 們可以在此接觸到不同的材料,同時展 現景觀專業印象。

- 公共藝術區 入口旁的一塊小草皮,為入口意象或景觀系象 徵很好的放置處,不論是經過或進入系館的人 都可以對此處產生印象。

31


校內作品 嘉義大學 X 校園規劃設計 第一次接觸規劃設計,學習從大方向了解理性的空間 界定,分析各個空間的使用性。

校園定位: 以教育為主,行政輔生活是學生 和外來觀光客的主要休閒場域,而 生態則為蘭潭校區特有的豐富自然 資源。 規劃目標: 學習第一,交流次之而最後是生 活美學,讓圖書館成為校園中心, 帶動學習風氣留住下課人潮。

規劃構想: 嘉義大學蘭潭校區就像 一塊自然的寶土上再建立 一層教育面塊,層疊的構 想衍伸出樂高及蒙德里安 的 概 念, 以 疊 合 做 發 想, 並利用層次的趣味、方格 之間的空隙圍塑空間,利 用材質的不同和色彩,仿 照蒙德里安以強調中軸線。

32

組員:顏梓安


PORTFOLIO/ 作品集

設計構想: 在時間和空間的推移中,嘉義大學不段轉變角色,隨著每一次的轉換,校園或多或 少變化了丰采,如何善加利用現有資源並且符合使用者的需求,讓學子的笑容和校園 景觀融合成為校園新風貌。

33


校內作品 台江國家公園 X 生態園區規劃設計 自然、人文、歷史並存在基地內,考量空間分布合理性 及三者間的平衡。

組員:陳姿潔

規劃緣起: 曾經繁華的海防第一線,歷經環境變化與政權交替,因沒落而發展出豐富的自然資源, 轉變成古蹟及生態保護區,但歷史被人遺忘,生態遭受衝擊,人與自然環境失去了平衡。 探討議題: 1. 人類活動與自然環境之間互動 - 觀光人潮的進入,影響自然生態。 2. 找回歷史記憶 - 四草砲台及大眾廟歷史悠久,但其價值未被凸顯。 規劃理念: 發展觀光旅遊並保護台江的「地景美學」、自 然環境及「歷史溯源」。集合四草地區自然、人文 歷史資源,並以教育為主軸串連全區,將教學結合 觀光,規劃一個較完善的濕地生態教育園區。 規劃構想: 利用紅樹林五梨跤的支柱根為概念,以 支根強化不同的教育形式,將人帶入基 地內,讓人可已依照自己的需求了解自 然生態,不再只是走馬看花。 規劃策略:

34

空間架構:


PORTFOLIO/ 作品集

設計構想: 利用景觀手法解決人對自然造成的衝擊,得以兼顧觀光發展與自然資源保存。發揮 榕樹特性,提供遮蔭並製造視覺焦點,讓整體空間具有方向性。保留廟前廣場,尊重 廟埕的文化。

35


校內作品 菸酒公賣局 X 空間再利用規劃設計 考量建築的歷史背景與特色,導入新元素活化空間發掘 新的可能性,使閒置空間再利用。

規劃緣起: 嘉義市為三百年的歷史老城,經現代都市快速發展,逐漸失去歷史感,少數保存下 來的古蹟成為重要的意義象徵,而在這樣的城市中心,缺乏一個以兒童出發的開放空間, 位於嘉義火車站附近的菸酒公賣局嘉義分局提供了機會。

? 探討議題: 1. 停止運作的菸酒公賣局嘉義分局在社會扮演的角色 2. 歷史空間與都市活動連結 3. 藝文活動低齡化 規畫定位: 將整體再利用空間,配合相關計畫,連結產業創意文化園區,結合歷史、藝文,導 入新興使用者與活動,成為嘉義市兒童藝文空間。

規畫概念: 藝術文化就像個三度空間,創意無限可能,打開一 個藝術盒,眼前看到的不只是方方正正的空間,而是有 各種空間結合在裡頭,透過歷史空間與兒童互動,落實 古蹟保存意義,讓兒童也能參與。

36


PORTFOLIO/ 作品集

設計構想: 以有形與無形創造空間,結合歷史教育與兒童活動。

37


校內作品 蒜頭糖廠 X 工廠社區規劃設計 發展兼具生活功能與遊客體驗的空間,操作社區商業空 間與特色景觀及生活場域之整合。

組員:邱柏瑋

探討議題: 資源利用性 - 如何利用產業、休閒遊憩、文化資源相輔相成,達到永續。 環境接合性 - 探討整體風格、機能、使用者性質差異,與其互相接合的可能性。 歷史保存性 - 了解社區歷史記憶、文化背景,找到老舊空間保存再利用新生命。 空間獨特性 - 發掘區域特色元素、景觀,探索如何創造地方特色觀光休閒。 規劃定位: 整體環境地景

「慢食甜食村」,藉由基地內的甘蔗與 糖的發展起源,結合周邊遊憩資源,如: 故宮南院,以及整體環境鄉村地景,配 合食物的原味與來源,展現在地特色與文 化,保有原始的形式,發展出「甜食」與 「慢食」相互結合的契機。 規劃目標:

接合

•場域氛圍

利用

•遊憩資源:故宮南院

保存 規劃概念: 獨特

38

•使用者

•自行車資源 •歷史精神 •舊時記憶

•以歷史氛圍,塑造不同甜食

接合

•場域氛圍

甘蔗與糖

•使用者

利用

•遊憩資源:故宮南院

保存 獨特

周邊遊憩資源

•自行車資源 •歷史精神 •舊時記憶

•以歷史氛圍,塑造不同甜食


PORTFOLIO/ 作品集

規劃系統: 將居民與遊客體驗之間介面劃分清楚,然後將主題所選的特色場域帶出,配合 動線需求及空間需求發展出空間計畫及空間機能分區。

空間劃分

步行與自行車系統

場域氛圍

汽車與消防動線

規劃分區: 藉由主軸動線將遊客導入廣場,再藉由不同動線分散至各區。以廟前軸線形 塑出居民凝聚廣場,提高社區之間互動。

39


規劃配置: 將遊客與社區居民場域劃分,在即交界面中塑造出兩種日式及台式甜食體驗氛 圍,扣合這兩點搭配書店、電影、藝文教室、鄉村體驗型式,讓整體氛圍更貼近「慢 食」和「甜食」。 遊客體驗 以體驗鄉村及蔗糖和甜食之間的關係,配合書店、電影院、藝文教室,讓遊客 以享受氛圍、甜食外,還能體驗到當地場域特色。 社區生活 在社區生活主要考慮社區與遊客之間關係,以及社區居民凝聚、社區福利等等。 讓社區發展與商店街結合可以將居民與周邊遊憩景點更為融洽,藉由社區公園來 緩衝與遊客衝突;台式甜食體驗則是一個讓遊客與居民貼近的空間,讓遊客能體 驗屬於本地的特色氛圍。

40


PORTFOLIO/ 作品集

設計概念: 以日式宿舍庭園為特色,保留原本植栽形式,綠籬做為空間界定,將各自日式建 築圍塑出前院與後院,由前院動線進入後院,且在後院種植果樹,象徵過去記憶的 自給自足。整體面向體驗製作工坊,運用低矮的灌木達到視覺開放。攤販庭園則考 量到鄰近的廣場,做為動線引導,搭配庭園讓人一進到日式甜食品嘗區能感受強烈 的日式風,運用三向立面結構,框出廣場空間。

41


校外作品 台南築角 X 設計實作 藉由實際操作了解設計上的不足,與社區共同合作, 其他團隊交流,學習不同於學校設計課的經驗與知識。 撒角幫:胡筱琪、謝峻宇、王詩慧 比賽第一階段,以道家具設計作為初賽篩選標準,我們從老房子的意象 - 窗 花做發想,再融入台南的「南」字,同時擷取象徵傳統文化的廟宇屋頂,轉化成 為椅面,在突起部分也使年長者在坐下 時減輕膝蓋負荷。由於街道家具在進入 複賽後需要實地做出來擺入將來合作的 社區,所以在各方面來說,必須具備能 融入社區以及材料的製作可行性。 通過初賽後,我們找了許多的社區,但因為種種因素和考量,最後選擇與佳里 區的六安社區合作,相較另一個農村型的延平社區,他是一個較都市內的住宅型 社區。在與里長第一次見面時,她便說:「我們社區的特色就是沒特色。」因此, 這是我們在設計上的最大困難。基地不大,內有一個老房子,房子外觀破損不是 非常嚴重,但屋瓦傾斜部分,卻是我們在安全上須警慎思考的。 經過多次討論後,我們又重新回到基地,仔細思考我們平常在學校所學的,對 於基地本身的條件分析,反覆想各種可能性, 例如屋頂拆與不拆、植栽移植或保留,為保 存老房子本身的特色,我們希望能把人帶入 後方,發現房子另外的美;針對安全的問題, 我們挑戰了以往不擅長的結構,找許多相關 資料及詢問老師和建築師。

42


PORTFOLIO/ 作品集

複賽時看見其他團隊對各自合作的社區提出來的構想,便覺得來自不同學校的 學生,都有自己的特色,更別說是不一樣科系,想法及觀念果然與我們有很大的 差異;同時,我發現身為景觀 系的我們似乎比其他團隊更來 的尊重植物、善用植栽,但也 發現我們所沒有的是大膽的創 意和對建築的結構概念。我們 提出「老屋新聲」這個主題, 發想了一段故事,希望為社區 及這棟老房子帶來新氣象。 通過複賽後,我們便開始著手,安排各項 施工時程、所需材料人力等。施作的過程中, 記取複賽評審的建議及實地遇到的問題,不 斷更改我們的設計;跟著師傅砌磚、焊接、 釘木板、拆除…等,還有我們最會的刷油漆。 這段時間,我們除了在自己的社區基地施作 外,主辦單位安排交工日,各社區必須互相 交流,到別人的社區去幫忙。其中,我們有 兩個交工的社區分別為這次台南築角的第一 名和第二名,七股樹林社區和佳里延平社區。 姑且不論設計好壞,親身去幫忙看見當地居 民的參與及熱情,就不難發現別人為何會得 獎的原因了。

43


雖然只獲得取材創意獎,但我們也在這個比賽中學到了很多在學校學不到的東西, 真正實際的把自己設計做出來很有成就感,那比美美得畫在圖上來的更真實;在這之 中,不但要學習如何做,也要學習如何溝通、如何應用、如何有效分配資源;或許這 不像是在一般事務所或公家機關會看到的,但學到的這些東西是將來在任何一個地方 會用到的。 營造前中後

入口意象

44


PORTFOLIO/ 作品集

初賽街道家具設計海

45cm 150cm 10cm

報,為傳達象徵台南「來

45cm

側立面圖 scale 1/15

平面圖 scale 1/15

正立面圖 scale 1/15

坐」概念進行操作,取名 「物椅類聚」,成功進入 複賽。 決賽當天與街道家具的

撒角幫/胡筱琪、謝峻宇、王詩慧

台南,充滿人情味的古�。 在新舊融合的時代, 保留既有文化,結合現代線條, 表現於相聚意涵的長凳上。

成果照。

材質:木、上漆鋼材

運用窗花意象與南字結合,作為椅腳部分。

擷取象徵傳統文化的廟宇屋頂,轉化成為椅面。 突�部分也使年長�在坐下時減輕膝蓋負荷。

OLD HOUSE / NEW VIOCE

青年路 路

中山

忠孝

2013臺南築角空間改造計畫 台南市佳里區六安社區/撒角幫-胡筱琪、王詩慧、謝峻宇

OLD HOUSE / NEW VIOCE

基地位於以現代建築為主的社區內,位置又較為深處,外觀雖不 �眼,但保留了大量老舊元素,如窗花、紅磚、屋瓦等。 將此類元素加以放大擴展,並加入新色彩與機能使其活絡,原本 的老屋也重新粉刷及拆除部分門窗使通透性增加、降低屋內壓迫感。 前方稻庭則運用其視野方向性設定為活動表演廣場,並增設座椅 增加休憩空間。 木工施作部分

張貼於貼台南市政府 的決賽海報。 磚造設施部分

與台南市佳里區六安 社居合作獲得取材創意

A.拆除天花板

A.入口意象

B.休憩木椅製作

B.花台休憩區

獎。

N

平面配置圖

鐵工製作部分

A.街道家具製作

B.C型鋼與鐵花窗加工 C.看台區座椅

空間彩繪部分

A.室外休憩空間

B.室內外串聯空間

C.門框粉刷及書法

D.步道休憩座椅

45


校外作品 景觀競圖 X 變遷中的地景 從競圖中看到其他人各式創新的想法以及創意的呈現,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46

組員:王淑君


PORTFOLIO/ 作品集

攝影比賽 X 投稿作品 因為攝影,讓我更寫實的去紀錄環境。 因為景觀,讓我更細膩的去觀察環境。

空間美學 X 插花作品 從插花中學習另一種空間美學,觀察每一朵花的美與 型態,呈現花器空間中的點、線、面。

47



附錄 APPENDIX

畢業專題 歷年成績單 名次證明


畢業專題 將街道還給生活—台南市中西區徒步生活計畫 主要探討台灣普遍為車行導向的道路規劃,導致人行走在城市中缺乏信賴感,汽 機車的普及和便利也導致市街活動的減少與街道情感連結的斷裂。如何提供完整機能 的生活圈,讓人們減少汽機車的使用,透過以人為本的道路規劃,支持徒步環境,達 到健康城市機會的可能性並重現市街的場所精神。

藉由觀察我們可以發現都市近期存在的現象,主要以三個面向來說明: 1. 以都市情感來看 街道活動單一而無趣,過去「街仔路」的生活型態被遺忘。過去街道空間是一個 互通訊息,情感連結的空間,會有攤販買賣,三輪車、腳踏車代步和鄰里交流,但隨 著汽機車的入侵,街道變得危險而漸漸的不利於人行,最後只存在交通的功用。

2. 以都市空間來看 現今以車為為本的道路規劃,導致行人活動受到侷限,快速的車流無形切割行人 前往目的地的動線,同時也減少了人與環境和人與人之間的交流,讓個空間變成孤 島,人們也變成各自的孤獨島嶼。

50


APPENDIX/ 附錄

3. 以都市行為來看 大眾對於汽機車過度依賴,即使就近的環境仍會選擇使用汽機車,減少了活動身 體的機會,不但造成健康上的負擔,也造成環境上的傷害。

經由「將街道還給生活的理念」,我們希望在沒有汽機車的路,將街道變成不只是 通行道路,同時也是活動空間,可能有攤販商家,或是兒童彼此間遊戲、大人交談的場 所, 街角成為互通訊息,一種生活情感的重要連結空間。 利用規劃,解決都市中出現的現象,將都市鄉村化,變成一個以步行生活為主、沒 有車的城市,回到過去車輛尚未進入街道時期,達到適合人居,悠然自在的一日生活圈 的可能。

因此,我們將基地選在台南 中西區,選擇悠久歷史發展新舊 交疊的都市紋理核心區,挑選具 有因歷史造成的狹小道路,以及 住宅與商業區的區隔不明顯的區 域,並套疊台南市中西區都市計 畫區、大眾運輸系統圖、日治初 期市區改正圖,並取其作為研究 範圍。

此計畫希望達成三個目標: 1. 降低對汽機車依賴性。 2. 強化生活情感的連結,重現 道路生活。 3. 歷史街區氛圍再生。

51


歷年成績單

52


APPENDIX/ 附錄

名次證明

53


國立成功大學104學年度 都市計劃學系碩士班甄試入學 備審資料 申請人:王詩慧 甄試組別:設計組(乙組) 畢業校系:嘉義大學景觀學系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