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涯作品集 Portfolio

Page 1

為服務而生的空間? 關係性構成美學?

理論惟有在使用於與現實對抗的當下,才能真正發揮 它們的價值。

生涯作品集 賴以倫

學校 企業 社區 互聯網 第三種地方

B型企業 社會企業 合作社 基金會 關懷地方性議題的組織 著重盈利與社會價值平衡的企業 對體制有監督者角色的組織 眾籌顧問與平台

家庭



不等邊三角形,它代表著人類心靈完美的 動態平衡,左下角代表感性,右下角代表 理性,上角是面對雙方,處理雙方的他者。 我的上角稍微往理性靠攏,代表我汲於以 理性的角度觀看外界。

其中的奧妙是,感性與他者之間的介面因 此比與理性的還長。也就是說,不但沒有 忘記感性,反而因為對理性的傾向性,變 得更加龐大,接受面更廣。同時隱而不顯, 只在某些時刻突然地發揮。

1


賴以倫

試圖以空間設計與規劃的專業切入政治領域,目的是使地球環境變得更適合人類生 活、更適合萬物棲息。 目前認為可能的方法包含:區域使用規範調整、由社群與社區的力量發起環境改造、 教育權的下放與分散、重新定義開發行為、小政府化(治理權的分權予市場) 。

應用能力

學歷

09/2011 - 06/2012

人類學系 轉系

電腦繪圖(PS\AI)

國立臺灣大學

實體模型製作

3D建模(SKP)

09/2012 - 06/2016

園藝暨景觀學系 學士

3D建模 (Rhino\Grasshopper)

國立臺灣大學

資料統整

社會經驗

資料視覺化 植栽設計

01 - 02/2014

手繪

七星綠美化基金會 實習

空間規劃與設計

07 - 09/2014

仲觀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實習

報告書撰寫與製作

01 - 04/2016

cxcity從我到我們 實習

思辨能力

04/2016

臺科大數位自造實驗室 工作坊

東方哲學│

和而不同 : 比較哲學與中西會通

04 - 06/2016

光宇水電工程 工讀

公共議題│

為甚麼我們需要公共哲學-政治中的道德問題 菁英的反叛

西方哲學│

嗜好

康德美學導論 我思故我在

世界史│

9

咖啡廳窩著

理論撰寫

與朋友喝酒 抽菸聊天

打撞球

湖南人與現代中國 文明:決定人類走向的六大殺手級Apps 二十一世紀資本論 中國近代

史 從帝國廢墟中崛起

建築與空間│

負建築 那天之後的建築:伊東豊雄的後311新建築觀 偉大城市的誕生與衰亡:美國都市街道

生活的啟發 社區設計 建築的七盞明燈 包浩斯 Delirious New York 自然的建築 十宅 論 創意城市 都市的社會學: 社會顯露表象的時刻 空間詩學 觀看的方式

政府體制│

衝浪

讀書

第四次國家革命 自由主義:從理念到實踐 推力 不平等的經濟學

思考

人類學│

憂鬱的熱帶 星火與香火:大眾文化與地方歷史視野下的中共國家形構 2


05

中強公園 自然與都市的交會

16

永康街區 街區觀光與街道空間更新

26

貨櫃改造 蔬食推廣計畫

利用位於都市與山林的邊緣區位 將原本受人類侵占的土地還與自然

街道由觀光客與居民共享 藉由街道空間更新平衡兩者的需求

普及都市栽培習慣 推廣永續天然的蔬食生活

27

28

29

模型製作

手作與3D列印

手繪

日常練習與作品

3

我與建築之間的距離測量 自傳與自我思辯


自然究竟是甚麼? 如果自然領地持續地被侵占,終有一天所謂的自然只會是渺無生 機的疏林,或是由人類包圍眷養的人造棲地。

自然究竟是甚麼? 個問題必須讓每位環境體驗者在狀似自然的環境裡尋求解答。 每個人都會得到不同的答案,因為自然是人類創造出的抽象概 念,它永遠無法有準確的定義。 不同的人生背景、價值觀,可以讓它是傷感的,可以是欣欣向榮, 也可以完全的具備所有可能的功利價值。 心靈透過軀殼感受世界。 文明佔了現代人九成以上的經驗,而自然,則帶有人類逃離框架 的處女地意象。 只有一次也好,讓城市居民有機會試著逃離,不費吹灰之力的逃 離,始正視自己與自然的關係。 並得以思考,自然究竟是甚麼?

4


中強公園

山林與都市的交會 人類究竟是在自然之外,還是人類就是自然的一部份 ?這樣的問題希望能在這次中強公園的設計中,讓使 用者自己在與自然的交會中尋找答案。心靈透過身體 軀殼感受、體驗世界。社會是由眾多心靈所共同構成。 而自然,則是心靈逃脫社會框架的處女地意象。無限 的可能性與未知是自然的特質,回歸原始的創生空間 則是人類心靈的渴望。 然而社會與自然的運作,皆是不可逆的流動變化,唯 有重新運作始能改變它。重新將被毀壞、被人類社會 侵佔的自然運作,將山林的觸角延伸,超越既有的疆 界。心靈將因爲身體回歸自然的懷抱而獲得解放,沈 積的都市霧霾散去,重新認同由身體感官接受到的情 境,並認同背後的環境,藉此將心靈安穩的置放在土 地上。

信義計畫區

界線分明

界線模糊

松山家商

信義區公所

中強公園

信義國小

信義區社區規劃服務中心 信義國中

三興國小

臺北市信義社區大學

公園內住宅、廟宇 商業大樓

吳興國小

里辦公處

象山步道

台北醫學大學 信義區雙和社區發展協會

山腳下的田 住宅群

舊埤溪整治工程 信義快速道路

綠地 商業 住宅

松山工農園藝科實習農場

學校

社區聚集中心 主要道路

1km

次要道路 5


聚落

日軍靶場 象山

舊埤溪流域

舊埤溪流域

象山

聚落

信義交流道 臺北國際會議中心 自來水管路

高級住宅

信義計畫區初期 (1983) 墳墓群

計劃區開發 (2007)

為生物的開發行為

民國初年 (1958)

為人類的開發行為

日治時期 (1935)

樹蛙棲地 (2002-)

淺山生態系

低海拔闊葉林 次生林 象山

信義交流道

信義路 高級住宅區

小塊區

生物鏈低層生物較不受掠食者干擾

踏腳石

山腳低地吸引生物進駐 6

漂移攔截作用

突出且長的截面攔截鳥類

舊公寓住宅區

都市生態系

都市廢氣 下水道系統 細菌病毒傳播


生物棲地 人為擾動

生物進駐 生物棲地 潮濕環境 水系

棲地邊界

人為活動邊界 模糊邊界

人為使用分區 籃球 慢跑

│運動、登山 棲地核心

運動族群

登山動線

排球

戶外健身

登山遊客

生態緩衝區

滑板溜冰

草地活動

遊具

菜園

天堂路

│家庭 草地活動

家庭兒童

老人運動

老年族群

戶外瑜珈

休息區

室內講座

│居民、遊客

遊玩 食農、苗圃

生態遊客

戶外講座、展覽

周邊居民

觀景臺

人為活動核心

│社群

運動

│綜合分區

老年社群

生態社群

生態導覽

散步 觀景

書香社

咖啡

居民社群

環境監測 7

溫室

交誼空間

圖書空間

群聚平台


三級掠食者

鷹 鳳頭蒼鷹

赤尾青竹絲

龜殼花(有毒)

青蛇(無毒)

黑冠麻鷺

金背鳩 台灣藍鵲

次級掠食者

斯文豪氏攀蜥

麗紋石龍子

印度蜓蜥

赤腹松鼠

台北樹蛙

草蜥

初級掠食者

帶錨紋蛾

青黃枯葉蛾

珠頸斑鳩

蝶蛾幼蟲

巨網苔蛾

生產者

玉蘭花

山豬肝

香楠

樹杞

青剛櫟

板栗

鷗蔓

含笑花

地被/藤蔓

猿尾藤 絨毛芙蓉蘭

天草鳳尾蕨 大金星蕨 粗毛鱗蓋蕨

密林

苔癬

飾紋姬蛙(小雨蛙)

花鳳蝶

方環蝶

異紋帶蛺蝶 寬邊橙斑弄蝶

玉帶鳳蝶

紅斑脈蛺蝶

琉璃翠鳳蝶

紅紋沫蟬

小斑紅沫蟬

小喬木

菲律賓榕

喬木

小毛蕨

臺灣窗螢

蝶蛾幼蟲

蝶蛾幼蟲 大葉楠

闊褶蛙

蝶蛾 散紋盛蛺蝶

青鳳蝶

江某

黑翅螢

蝶蛾

淡青雅波灰蝶 褐翅蔭眼蝶

喬木

樹鵲

台灣紫嘯鶇

五色鳥

木蘭青鳳蝶 蓬萊螢斑蛾

散紋夜蛾

澤蛙

褐樹蛙

蝶蛾

旖斑蝶

綠繡眼

小彎嘴

喜鵲

盤古蟾蜍

紅嘴黑鵯

橙翅傘弄蝶

黑鳶

大冠鷲

水雞油

水麻

水金京

水錦樹

苧麻

長梗紫麻

風箱樹

象草

臺灣蘆竹

姑婆芋

灌木

桂竹

石朴

香楠

食茱萸

過山香

月桃

穗花山奈

三腳虌

山刈葉

飛龍掌血

灌木

疏林

草澤 8


生物棲地分區

│硬地、草花

│草坡 短草皮 雜草叢

蝶蛾

│草澤

黑鳳蝶

其他

鍋牛

遷粉蝶

異紋紫斑蝶

蚯蚓

小喬木

積水域

橙端粉蝶

蝶蛾幼蟲

│疏林

所有蝶蛾 蝶蛾

竹林

琉璃蛺蝶 黃腹鹿子蛾

蝶蛾幼蟲

喬木

地被 台灣油點草 台北堇菜

菝葜

草坡

黃脛巨緣椿象

紅翅蠟蟬

冷清草

賊仔樹

苦楝樹

鐵刀木

土肉桂

筆羅子

綠樟

灌木/藤蔓

細梗絡石 毛瓣蝴蝶木 小刺山柑

硬地

長草叢

野牡丹

蝴蝶花

射干

山月桃

蜘蛛百合

紫茉莉

蔥蘭

蛇莓

台灣油點草紫花藿香薊

翠蘆莉

草花 9

│密林

灌木 喬木


賞景台

自然資訊牆+休憩平台

觀景步道 木棧道 廟宇

碎石道

小草丘

小橋 小溫室 廁所

Ubike 遮陽罩

10

0 10

30


先鋒植栽進駐 暫時棲地

原台北樹蛙棲地

抬升邊緣形成阻隔

新植喬木

下挖形成水域

原有喬木保存 初級掠食者進駐

建置步道

階段一:荒地

灌木草花生長

新植喬木成熟

外圍林帶成形

林帶擴張

次級掠食者進駐 形成生態系

樹蛙棲地擴張

攔截鳥類

階段二:矮灌小喬木生成

階段三:成熟林帶

棲地 硬地

棲地

地表逕流

砂石過濾

溢出水處理

60cm

南港山系

舊埤溪 匯合

祥雲街排水道

11

1.47k㎡

集水區範圍


3 2

基地邊界

3’ 2’

1’

1

1

1’

九月水位

草澤

疏林

草花

密林

基地邊界

竹林

2

2’

疏林

草花

疏林

草澤

疏林

草澤

密林

基地邊界

密林

3

疏林

草坡

疏林

0

4000 (mm) 0

2.7

5.6

5.9

5.8

7.7

10.6

1

2

3

4

5

6

12

10m

假設一天兩小時降雨 產生之瞬時流量

形成水窪

生物移動

3’

8

10.5

11.8

4.9

2.7

2.4

7

8

9

10

11

12

m³/ s

(月)


情境

初階—通過公園

情境下的思考

捷運站

A1 1

3

A1

1

2

抵達公園

2 山丘環繞營造場所感 草花帶引導動線

前往目的地 (登山、參加講座...)

3

離開前的休息

公園地圖

觀景步道

停留片刻享受自然中的 空氣,並環顧四周決定 行走路線。 行走中隨意掃視環境,期 待可以發現特別的風景。 結束活動後在離開公園前 休息片刻,並想藉機了解 更多關於自然的知識。

A2

A1

休息平台 自然資訊展示牆

2 公園地圖

1 路徑

自然環境的視野

A2

1

前往目的地的途中

發現道路一旁是溪流與植栽 形成的自然景觀,感到驚奇。

2

休息觀景

決定在前往目的地前停留片 刻,欣賞美景。

溪流

A2 馬路 草花帶

A3

前往目的地的途中

沿著花帶發現有許多活動在公 園內發生,有點被吸引,想一探 究竟,或只是在腦袋裡進行鏡 象作用,想像自己正在那樣做。

A3

大遮棚 地下水道

A3

指示路標

連續性的視覺經驗

A4

A4

動線引導

離開公園,前往登山步道

在路口準備轉向,上山前往 登山步道,發現有個指示路 標,內心更堅定了。

A4

13


情境

B1

草地活動

進階—參與公園

情境下的思考

座椅

草地

覺得想玩耍,於是進入草地。 覺得有點累,於是到路旁的座椅休息。

B1 草丘 B2

1

遊具區玩耍

在玩耍的過程中,因為 有沙地的保護而覺得 安心,被山坡圍繞的空 間也讓家長放心。

2

整理苗圃

種菜、整理苗圃的過 程中邊看著孩子們 玩耍,心情也愉悅 了起來。

B1

草地提供開闊的場所感 B3

1

小橋

階梯座椅

遊具空間

工具室

B2

活動於大平台

周圍有許多事件發生,沉浸 在熱鬧的氣氛中。 周圍沒什麼人,但地方很 大,又有許多可以坐著的 物件,覺得平靜。

在室內活動

聽著講座,隔 著玻璃看到外 面熱鬧著,想 著等等去一 探究竟。

曲線的地形圍繞出 身處自然的場所感

遊具空間

廁所

老人運動空間

生態知識展示

室內群聚空間

卵石天堂路

B2

1

2

2

B3

0.8m的高低差順應象山地形

B3

戶外展演空間

遊具空間

觀景台

籃球場

1 2

B4

曲面戶外家俱 圖書櫃 (群聚核心)

B4

進行著各種運動

溜冰場

高低起伏的空間充滿新鮮感,運 動後休息有許多邊緣可以靠著 歇息,太陽過大也有遮棚可以躲 避,覺得滿足。

B4

跌宕起伏的地形塑造出運動空間

排球場 14

戶外運動空間

休息空間


高階—深入自然

開闊自然地景

觀景台

C5

C4 C3

C2

被草澤包圍

C1

水岸、開闊草地 峽谷

情境 C5

C4

情境下的思考

反思自然

離開了棲地,站上觀景台,俯 看著景致,開始想著,自然究 竟是什麼?也或許因為這段 經驗對自然起了崇敬之意。

凝視、沉澱

視野隨著水池的出現而逐漸 開闊,看著水池與周圍的鳥 類,心思放緩,沉思了起來。

觀察、窺視

一旁就是密林邊緣,有些好 奇的向裡面窺視,也因此駐 足觀察起四周的一切事物。

深入自然後的迷茫

被草澤圍繞而感到有些不自 在,步伐放緩小心觀察四周。

逐漸開闊的自然視野

C3

C2

C1

C5

C4

C3

C2

因逐漸開闊的視野感到興 奮,急於前往探索自然。

享受親近自然的開端

C1 15

石鋪面步道

木棧道

木棧道

礫石岸


永康街區

街區觀光與街道空間更新 在擁擠的台北城市街廓中,塞滿了路邊停車,汽機車快速穿越於街道上。身為行人的 活動空間受到阻礙,並面臨危險。而台灣的公園綠地與街道總是存在著阻隔,當走在 街道上,視覺體驗除了一棟棟的房子,還會出現鄰里公園的身影,然而他們卻無法與 街道遊走行為融合,讓遊憩體驗產生斷裂,實為可惜。

這次的設計理念希望透過以一個街廓為單位的街道、公園更新,讓街廓內的居民居住 品質提高,生活更豐富多元,也讓觀光客能來到這個街廓內,體驗台北獨有的街道行 走經驗。

1950

外省移 民 區內開 聚集 始營售 外省美 食 民 國 初 期

學者聚 集 自發營 造宿舍

時期

1930─

永康里

永康牛肉麵

飲食 綠地

歷史建物

永康商圈範圍

福住里

錦安里

鼎泰豐

服飾

日治

N

│商圈內│

思慕昔 台北市

1970─

─商圈外─

龍安里

fudgetori

1. 街廓內

57%

樂朋小館

Yun Shan

青田76

店家坐落在商圈外

商圈內遊憩經驗短暫

5min

Nom Nom

2. 開放空間拒絕使用者進入

16min

根據「台北市都市更新自治條例」第19條

「放寬建商或財團可將閒置空地綠美化,18個月後可申請最高10%容積獎勵」 →開放空間目的只作短期投資利用,並未考慮長期效益,導 致空間設計讓使用者只能看,不能用。

3. 汽機車占據街道

在街區日益老舊的情況下,都市更新間斷的進行,沒有一個完整的 規劃,而街道充斥著汽機車的情況下,人行空間受到壓縮。 人行道中斷 騎樓

商圈外商家與觀光點

7 塊建築畸零地,缺乏妥善設計。

鋪磚人行道

綠色塗裝人行道

人行道空間佔總街道空間比例不到1% 街道空間缺乏人行道

200

100

多元族 群 位確立 湧入,文教 區 ,多元 商業進 定 駐。

234間

34棟

6塊

人行道缺少連結

10

路邊停車空間佔據街道 麗水街

商家

日式 宿舍

公有 綠地

16

永康街10巷


東門市場 國小

基督教 建築群 大學 進修部

大安森林公園

N

更新範圍

國中 國小

宗教 建築群

師範大學校區

永康公園

區塊

東門站

大安森林公園站

台北好好看綠地

金華公園

錦華綠地

玉米伯的轉角

香草社區花園

昭和町文物市集

大眾交通

捷運站點 公車站點

錦安公園

油杉社區發展協會

青田街日式宿舍群

往師大夜市

機動車

雙向道路 單向道路

﹝主題一﹞

觀光動線//社區空間=和諧共存

﹝主題二﹞

觀光

居民 - 策略-

-策略-

動線系統引導人潮 戶外商業空間

永續的

街道生活

步行街區 社區交流空間

-策略-

天然水塘 親水空間

﹝主題三﹞

自然 人行道

鋪磚人行道

街區生活圈│

塗漆人行道 騎樓 17


街道更新

街道釋權

將主要觀光商圈範圍內的路邊停車空間卻除,將停車需求轉移 至周邊原有的地下或立體停車場,並在麗水街範圍內的地下空 間設置電動地下停車場,將街道空間重新釋放給行人,打造舒 適的街道體驗。 減少路邊停車範圍

增設電動街道地下停車場 568 個停車位

根據觀光需求定義商業街道的範圍,並以此為起點,擴張安全街道與住宅 街道,將街廓內的人行空間整合完善。 類型一

金山停車場

138 個停車位

類型二

商業空間 觀光客

N

N

類型三

觀光客 居民

居民 住宅

出入口

淡江大學成人教育部停車場

220 個停車位

出入口

金華公園停車場 198 個停車位

商業街道A

商業街道B

安全街道

住宅街道

集中式停車場

路邊停車格

2.5m

停車

4m

單向人車合流

4m

單向車行

2m 1m 人行

8m

雙向車行

休憩

3m 2m 人行

2m

人行

原先的路邊停車造成道 路擁擠,觀感不佳。

3m

單向人車合流

人行

2m

根據德國慕尼黑的案例 這樣的地下停車場每 121*15*16m可以提供 284個停車位。

商業街道A 是行人與機動車共存的單向車道。

商業街道B 是雙向車道與人行道相鄰的街道空間。

安全街道 是人行道搭配

街廓內車流量較多的車道 ,並以鮮豔的鋪面與植栽 作為行人與機動車間的隔離。

住宅街道 是街廓內車流較 少的單行道,因此不設人行 道,將停車空間與植栽作結 合,交錯排列,使汽車必須 迂迴前進,因而減緩車速。

錦安公園

3

龍安綠地

親水空間

根據瑠公圳流經的路線,與綠地空間疊圖,將 重疊的綠地活化成具有水活動的開放空間,水 源不侷限於瑠公圳,同時也來自雨水收集、城 市中水系統,目的是讓居民在日常生活中能輕 易與水互動,感受自然環境,也讓遊客在遊走 街道的同時,也能感受自然。 ●

10 20

N

0

龍安綠地 錦安公園

節點廣場

永康綠地

18


街道識別

透過一系列的街道識別設施,引領 觀光客在街廓內遊走,探索並享受 種類豐富的遊憩體驗。

牆面設計

指標系統

自然街道

伴隨著街道更新進行,將雨水回收系統置入,雨水經由植栽槽、碎石過濾淨 化,收集於街廓內各個開放空間與公園,提供親水活動所需用水。

打水使用

A

儲存 過濾

公園地下儲水槽

錦安公園

親水空間

永康綠地 C 收集

龍安綠地

D

B

永康公園

街道雨水回收系統 原有的城市地下箱涵

新增的街廓內雨水回收箱涵

麗水街

永康綠地

2

永康公園

1

觀光開放空間

永康公園 ● 節點廣場

商圈步行區

適宜行人的步行街道路網,鋪面會以連續性圖 樣貫穿整個步行區,將重要步行路段改為單向 道,使汽車動線適當分流,行人在觀光購物, 遊憩走踏的過程中不被打擾,真正享受行走街 道的樂趣。

改造綠地空間作為觀光開放空間,適當保留 空地作為彈性使用。適當開放街道成為商業空 間的延伸,擺放椅子、桌子,供人享受開闊街 道氛圍,兩種形式的空間都能產生擺攤、休憩 、舉辦活動等多元使用方式,活化街道。 ●

永康街

永康街 ● 麗水街 永康街2.4.6.8.10.12.14巷 ● 麗水街7.9.13巷

永康綠地

● ●

19


原本的街道像一個個在城市中的孤島,因為樹籬或圍牆、高差的阻礙,街道活動與公園的連結性薄弱,如今更新後的 公園與街道結合,並讓社區生活與觀光遊憩結合於一個開放空間,滿足各類型、各時段的使用者需求。

A │03

│09

│02 │01 │04

│06

│07

│05

│08

A’

0

5

10

永康公園

公園主要活動空間的高度低於地平線,讓使用者與街道吵雜 區隔,也能在暴雨時節幫助街廓儲水,達到防災的功能。 休憩用 方頂平台

人工瀑布

廣場

鋪砂 遊樂區

擺攤用 遮棚

A’

A

透水鋪面將雨水滲透至地下水層

導管抽水供人工瀑布使用

20

碎石過濾層淨化水質

收集街道逕流雨水


B

│03

│02 │01

│04

│07 │06

│09

│05

│08

0

5

B’

10

錦安公園

公園活動主要提供居民休閒使用,開放式的設計讓街道遊走的人能夠被吸引進來,附近的居民能更有機會建立 關係,觀光客也對整體街區空間有更美好的空間感受。 休憩用 平台

人工水道

戲水廊道

攀岩 溜滑梯 與 戲沙區

B’

B

收集街道逕流雨水

碎石過濾層淨化水質

導管抽水供人工水道使用

21

導管抽水供戲水廊道使用


01 02

藤蔓街道 以藤蔓圖樣形塑商圈人潮綿延不絕之意象。

03

地圖指示牆面 介面廣場作為重要節點,此牆面為街廓內最重要的

04

休憩階梯平台 作為遊走上的轉折點,人潮能在此稍作休息。

藤蔓延伸鋪面 藤蔓鋪面的終點,向外延伸的形狀象徵著街廓中的 旅程尚未結束,能繼續向前探索。 地圖指示牆。

│02

│04

│01

│02 │03

0

5

10

徵收此處二層樓房,改變迂迴的路線,讓人潮能更順暢的遊走街道。

節點廣場

作為永康街的終點,能夠更有效的疏散人 潮,並成為觀光客的休息中繼站。

台北監獄遺址

油杉社區日式宿舍

台北教堂

師大 N

永康商圈

師大商圈

巷弄咖啡、餐廳

地圖牆面 大安森林公園

青田街日式宿舍群

22


0

10

20

透過一系列街道照明設施,串聯街道空間,形塑街區整體意象。 地圖 指示牆

表演 焦點

引導 燈條

表演 焦點

永康街與永康綠地夜間視角 集水箱涵

地下燈條

讓遊走行為從街道滲入開放空間,結合街頭表演、行人休 憩、街區引導系統,使街區空間更為活絡。

金屬 藤蔓圖樣

街道由新設計的集水箱涵、原有的地下雨水箱涵與金屬藤 蔓圖樣共同構成。 23


層次 街道行人 公園休憩

永康公園外部視角 - 車道因為道路上的花紋與一旁較低的公園而開的緩慢,行人才是路上的主角,公園則供作歇息,並與道路融為一體。

匯集 觀光人潮 社區居民

永康公園內部視角 - 居民可以在廣場舉辦戶外電影、打太極等活動,或者在寧靜區休息,假日的觀光人潮享受寬敞的開放感,與水結合的公 園不僅讓氣氛更和諧,也多了活潑感。 24


介面廣場外部視角

中介

人潮走到永康商圈末端,在介面廣場休息片刻,接 著為了四面八方的景點繼續在街道中遊走。

永康商圈 巷弄小店

錦安公園內部視角

水從戲水廊道流經雨水花園 ,最後如瀑布般傾洩而下, 公園內結合親水與遊戲設施 ,豐富公園內的活動,隔著 巷子家長可在運動區運動, 並在視線內照看孩童。

遊戲 親水教育 戶外運動

延伸 街道經驗 開放公園

錦安公園外部視角 - 打破公園與街道的藩籬阻隔,讓公園成為街道經驗的一部份,讓觀光客與居民,都能更順暢地享受街廓內的戶外空間。 25


貨櫃改造

蔬食推廣計畫 利用貨櫃結合適合都市的種菜形式,在各個都市廣場、空地巡迴,讓大眾來此體驗 親手採摘,立即食用的樂趣。 同時學習從種菜到處理菜的一系列流程。

模擬公寓窗戶的形式,並將植槽掛在鐵欄杆上,將蔬菜採 摘下來後,於中央流理台料理。

綠牆展示

取菜空間

蔬食處理空間

大眾體驗採摘、學習種菜 店員指導在家種菜的方法

蔬菜盆栽牆

中央吧檯結合洗手台與料理台,醬料罐放在玻璃櫃內,並 設有長椅。

把知識、經驗與快樂帶回家 並擁有一個植栽槽開始種植蔬菜

公共裝置 可組裝拆卸並移動至各個廣場

26


模型

收自過去基礎設計課程 工作坊

平面

10m

這次的題目是設計一個只給鳥類活動的空間 於是藉這個機會研究了臺灣的猛禽類 在台北空域中活動的有黑鳶、大冠鷲、鳳頭蒼鷹等 設計一高台供鷹類歇息,尋找獵物 同時也象徵著生物鏈中頂層的存在 其下階層式的平台則作為屋頂森林 柱狀結構內則作為供人類居住的公寓

鷹塔│

平面

5m

設定為坐落在草地上的建築 希望能藉著傾斜的牆面 降低量體的存在感 將之融進自然中

禪堂│

在臺科大工作坊中,運用plugin 在參數設至最小的情況下 噴線直接疊出結構 輸入函數 使底部與頂部間產生不規則漸變

Grasshopper silkworm plugin│

角度過大造成線層出現縫隙

27


手繪

收自素描本與筆記本

森林步道與觀察平台

仁愛圓環與鳳凰來儀

臺大舟山路口 群樹

臺灣欒樹

苦楝

28

灌木

茄苳

桂竹

草花


我與建築之間的距離測量 我 是 如 何產生試圖影響人類文明演進的野心? 而 未 來,建築學對我而言可能扮演的角色是? 從十四歲到二十四歲的我

中,所有人都無法擺脫迴圈,欲挑戰體制的只能被邊緣化,並且能力 不被信任。

思考取徑 當我看見一位值得學習的人,闢如社會階級比我高、思慮比我深遠, 我便會不由自主的,機械般的反射動作−開始深入且長期的觀察他 ,並且思考他個人特質的優劣之處,透過話語展露的智性方向,或說 他的「勢」是怎麼樣的類型。因什麼環境與知識背景導致他生成這樣 的勢?所謂的「勢」,就我的解讀來說,它代表的是定位和方向,不僅 是理性上的,也富含著情緒層面的意義。勢是會變動的,代表一種等 待被探索的未知但可預測的可能性。它豐富的含義使我喜歡運用於 評斷對象。

社會

另外就是,我始終相信著先安身而後立命的原則。一個被定義出的 個體或對象,無論是小到個人特質,大到國家定位,若正處於思考如 何向前邁進的時刻,必須先搞懂自己究竟是什麼。否則思慮複雜的 做出來的研究必定混淆不清,思考簡單直接的設計作品定華而不實 ,所以對自我清晰的理解是必須的。

教育

教育

將主標訂為測量而非自傳或建築作為一種夢想(之類的),理由是根 本上沒有人能只關注個體就得到定義上的解答,其目的在於共同解 構我的存有,與建築的存有,究竟該以什麼樣的思考迴路彰顯。所謂 存有與存在,在形上哲學的歷史中不斷的被辯證,譬如手在麻掉的 時候仍然在這個世界存有著,但手對你而言的存在卻失去了。這樣 的思考辯證有點複雜,不夠清晰,也沒有辦法完成定義上的解答,只 是加深其模糊性。我認為若要說明存在與存有之間的差異,首先意 識到其是相對的概念,不僅非相反,也因對比才彰顯其意義。第二, 他們是定義一個或多個事物的工具,同時也指涉到思考的方向性, 說一個事物的存在意謂著將它的形狀(無論抽象或實體)固定下來 的過程。說一個事物的存有則是更廣泛的思考,由關係性為始,並透 過象徵符號建立其架構。一個事物不可能單獨存有,必定牽涉到至 少兩個事物,因為一旦存有被說出來了,即是由主體與客體間共同 建立。因此將焦點由個別事物拉往兩者建立的關係網絡,存有的變 動,即是關係網絡中的象徵符號進行力量與方向上的調整,甚至是 反轉。

社會

還記得國中時的夢想是−讓身邊的所有人都能覺得快樂,這個夢想 大約在升高中時就失去了。當學習的目的是考上一所好高中,好大 學,那一切都會繞著它打轉。競爭、苦讀、幻想未來,這些陳腔濫調在 我身上依舊發生了,而且影響了我至少五年。不過完全不是說因為 這樣使我的心變的冷酷的環境塑造論,而是關注的焦點由周遭的一 切轉向了自己。那時候前進的能量來源簡單的讓人發笑,就是想成 為有錢人,而且是有權勢的有錢人。那時候就幻想自己考上臺大就 能一帆風順,而拼了命的準備考試,最後榜單發下來了,能上人類學 系,就硬著頭皮進去了,想著如果不行還能轉系呢。除了晉升臺大的 吸引力,對人類本質的好奇也促成這個選擇。這選擇與當時自我實 現的想像基本上是違背的,從關注自己的成就到思考人類的本質, 關注焦點面臨巨大的轉變。之後幾個想法顯示了這個改變的痛苦指 數:無聊、沉悶、艱深、偏門、沒未來,總之是個文組。於是沒意外的在 大二申請了轉系。這時才回憶起過去對於空間形構的某種興趣,就 是在高中時的性向測驗,那時有個題組是畫出結構體的一個視角, 並請學生判斷他的平面是什麼模樣,那時答的速度簡直是飛快,而 且覺得相當有趣。而台大當時唯一與空間設計相關的科系便是園藝 暨景觀學系,造園組,硬著頭皮又轉了過去,沒想到又是另一段痛苦 的開始。設計是相當有趣,但還有生物相關的科目要學呢!對我這個 從高中就開始的奇葩路徑來說,生物的基礎只到高一的程度。 (高二 升高三時由理組轉文組。高二理組沒生物、高三轉文組也沒生物,至 於高三為甚麼轉文組呢,因為比較簡單輕鬆又能拿高分嘛。)

不存在的康莊大道 臺灣(甚至是世界上大部份國家)的教育體系將一個觀念深深植入 大眾,包含學生、教師、家長等所有的人。那就是教育的目的是鑒選 人才,提供渠道讓部分學生成為菁英階級。於是所有的人被捲入一 個搶奪單一價值產生的名額的鬥爭中,造就補習文化的盛行,學校 教育的乏味,甚至教育與現實的脫軌。也因此學校成為區分階級的 指標,競爭心態則負責合理化階級的排序。而多元能力發展的願景 在最後的評價機制終究不敵階級晉升的渴望,學校的統一教學課程 消磨學生對於知識的興趣。在公共生活上,學校竭盡所能的規範學 生的行動與思考範圍,最後使學校本身幾乎只剩單一價值̶升學進 入更好的學校的一種管道。當教育資源全部投入這樣的體系

這樣在學科之間劇烈跳耀的過程,迎來的是思考方式的多元性。尤 其人類學看待事物極為特殊的觀點,它不僅是社會科學,更注重深 刻的人文關懷。當活生生的人與環境被人類學家取材,撰寫成民族 29


誌,那像詩歌般的描述不斷衝擊我的思維,讓我不斷提醒自己,評價 事物的視角不能高高在上,務必貼近對象。比起社會學與心理學汲 汲營營讓自己貼近科學研究的方法論,民族誌就像散文,更具細節, 讀者能感受到的除了事實,還有背後的情緒,讓人徜徉在想像的大 海,並關注被主流輿論所忽略的小型社會。它們不斷的提醒我社會 是由一個個的小群體所組成。而人類學家不僅發掘多元的群體特質 ,也探討多種類型族群共有的相同心靈。

出的能力,可以來賺點小錢吧。而不意外的又在設計的過程中驚覺 自己對於空間的熱愛,甚至層次高於空間,對於想像生活可能性的 熱愛,空間與活動唇齒相依的關係性正是最讓人陶醉的部分。又在 學期結束前苦讀微積分的時刻,滑著臉書意外發現cxcity從我到我 們,這個奇怪組織的徵實習生資訊。抱著好奇,也因為粉專內容有訪 問黃聲遠、林洲民等建築師的影片內容,想著說不定能認識一些建 築界的大佬,就去面試了。當時已然決定走回空間設計,要獲得建築 這項專業。原本是考慮前往荷蘭留學,於是報考了雅思,卻在實習過 程中認識蘇民,他補足了我對當今世界建築現況認識上的不足。在 對話的過程中,逐漸意識到自己其實是個好勝心極強,自我認同度 極高的人。換句話說,我是個很有野心的人。西方對於建築專業的霸 權乃至於文明上的教化權都使我厭煩,我想著若選擇待在東亞讀建 築,或許是較好的選擇。除了目的為從東亞出發的建築觀建構,也著 眼於全世界建築產業的衰退,國外讀建築的效益不高。尤其我要讀 的是學士後,或許教學上,基礎能力的打底在各校不會有太大的差 異。另外在參與cxcity的過程中,理解到一個具有價值的社群是能 夠聚集人群,形成力量,並以充分的彈性去應對不斷變動的世界。它 能以相對少的資金去完成一些政府無法向人民提供的服務,完整國 家文明的內容。語言是與外在世界對話最重要的工具。而所謂的英 文能力確實需要環境刺激才能快速進展,但留在東亞不代表放棄學 習英文。身為首波接觸資訊革命的世代,學習英文的管道很多,像是 結合skype的engoo就是能以較低的價位與非英語系國家的社會人 士或學生交流英文的平台,補足了口說鍛鍊的不足。對我來說,英文 作為國際通用語言,學習它僅為了在未來作為在國際上發聲,和與 各國知識份子交流的工具,並在日常能順暢地獲取想要的資訊與知 識。相對同袍,我對西方文化並沒有太多的迷戀與憧憬,我知道那些 倡導西方文化下的個人是如何擁有獨立思考能力,或多麽勇於走出 自己的道路,都是事實。但同時也知道東方文化的個人懂的以和為 貴,包容異己,總是將心思放在他人上,且付出不求回報,那也是相 當傳統的美德。

園藝學屬於農學院的一個分支,學科目的是將植物利用最大化,以 符合人類的慾望。它最後並沒有真正成為我的專業,卻為我開啟農 學領域的大門,不論是植物疾病的粗淺認識,或栽培田作的實務經 驗,甚至讓 園藝學屬於農學院的一個分支,學科目的是將植物利用最大化,以 符合人類的慾望。它最後並沒有真正成為我的專業,卻為我開啟農 學領域的大門,不論是植物疾病的粗淺認識,或栽培田作的實務經 驗,甚至讓我得以服農業替代役(農糧署),理解國家層級的農業政 策。 景觀建築是一個極具願景的專業,背後的動力是人類親近自然的本 能渴望,試圖重新定義「開發」這個詞彙的意義。雖然在時代潮流下 被社會所支持,但也因其革命性質而容易被當今的權力結構所排斥 。學習這項專業最有價值的能力除了對於自然的理解外,就是整合 的能力了。整合的對象非常廣,從抽象概念的搜集、組織排列、呈現, 到實體的空間配置與設計,資源的整合與描述,服務對象的界定與 合理的活動安排,這些都是對特定對象進行的思考鍛鍊。

迷霧散去 因為轉系的緣故,有些必修課程在大四時衝堂,有些則必須重修,導 致必須延畢一年。這原本是讓人感到無奈的狀況,讓人心想:這就是 人生啊。對我來說卻完全不是那樣,我感到一種逐漸重獲自由的舒 暢感。其實在大四畢業設計與展覽結束後,內心產生極大的空洞,或 許因為投注很大的心力卻發現三天的展覽就消耗了其價值,讓我對 一年的付出產生懷疑。但也可能是崇尚金錢的渴望再度搖擺了我的 靈魂,在我最脆弱的時刻。其實無論是景觀或建築專業,在現況或前 景都是無利可圖的,認清這事實的自己感到深深的 望,在不斷地 懷疑中結束畢業設計,並於成果展後被徹底 噬熱情。不過,當時的 消極只在展覽期間與之後的一個禮拜左右便結束,我一直是在悲觀 與樂觀中衝擊成長的人,很快的便決定試著探索一些過去因為必修 科目壓力大而未能修的課,俄文課和期貨與選擇權。這裡就簡單說 明原因,總之是覺得俄國在未來有經濟發展的潛力,另外衍生性金 融商品作為一種當代理財的新興工具,有認識的必要性。也就是想 往商業邁進。

東西方文明確實存在鮮明的差異,而這差異在過去讓西方文明以驚 人的速度的進步、擴張,同時也不可否認的,以殘暴的方式破壞、燒 殺擄掠。而我相信,東方文明的內斂,隨著科技日益進步,會不斷的 扮演調和者的角色,提醒世人們生活的目的。並在人類文明演進的 過程中,持續的閃耀火光,像個低調的領路人。人類文明的最終目的 是什麼模樣呢?或許是重新回歸潛意識的共同體,在那其中,人與 人之間的溝通沒有隔閡,不需要透過言語就能明白對方的過去與現 在,並攜手邁進。這樣的世界或許會變得無趣吧?沒有變化的未來 既乏味又可怕。一定會有人這麼說的。但我想問的是,未來真的存在 嗎?既然時間不過是由動態之物所扮演出的假象,那每一刻都由當 下事物共同協作,並不因思緒交融而降低其變化性,反之應是增加 多元性。

那為何最後又想投入建築專業的獲取呢?其實是一連串的必然所 造就。先是在網路上發現隈研吾事務所在中國舉辦的公共空間競圖 ,並產生極大的興趣,想著我若不讀空間設計,好歹仍擁有這份鍛鍊 30


理想社會的思辨

社群主義鼓吹的的不僅是重塑社群單位為社會基質,也重塑社群意 識。前者著重的是內在凝聚力的美好,與和諧互助的美德。後者著重 於己身立場的認知,意見衝突的過程,乃至於團塊與團塊間的存在 認知、刺激交流,階層理解,最後則是對自然、對世界甚至宇宙的理 解與包容。

社群主義̶跳脫政府與市場的爭論 首次看到這個名詞是在「菁英的反叛」這本書裡。第一眼見到社群主 義可能會將它視為個人主義的反面,也就是要重新回歸過去富有人 情的社區生活。認定它是相對批判與復古的思維。然而在這本書中 並沒有將討論侷限於反對而已,作者思考當代社會的關鍵課題,也 就是公共領域的喪失。換句話說,書中並沒有要強調形成社區有哪 些好處,而是透過檢視當代社會在「意見交流」方面的動能疲弱,點 出許多方向與層面的問題點,但作者並沒有提出全面性的方法與解 答。

在政治體系的討論中,權力過度的集中只會導致永遠補不完的缺陷 ,執政行為永遠的盲目無知。政府的權力在未來最重要的任務便是 與龐大企業組織的抗衡,並以保障個人與中小型組織的權利為目標 。在實質社會問題與福祉追求則應以新的政治體系將施行權力下放 給社群與個人。這樣的可能性奠基於科技發展使個人的能力不斷提 升,因而有機會將其影響力擴大,足以取代原先人民賦予政府的力 量。

人類文明註定不斷的演化,並且忠實的奉行著優勝劣退的規則。而 以國家為單位的政治體系主宰著整個世界。各個國家雖然有著豐富 的貿易交流,與人才流通,單一國家的制度仍舊深深的影響其國民 的行為,甚至個人的人格特質。過去人們會將西方與東方文明分別, 並以一些被凝聚出的特色加以界定。在當代卻不是這樣,以制度劃 定的區域為單位的文明會是趨勢,制度的革新進展決定該區域文明 的成熟度。

事實上,以宏觀的觀點看待政治體系,免不了的論戰就是政府與市 場之間的權力制衡關係。著重於市場的如二十世紀美國的新自由主 義,著重於政府的如北歐的福利國家,然而兩者皆會腐蝕公共領域 的空間。前者使一切事物的價值取決於市場,對於個人道德的要求 搖擺不定,或以市場價格取代道德本身的價值。後者由政府制定何 謂道德,一切社會缺陷皆由上而下的力量彌補,個人缺乏思考道德, 辯論價值的機會。尤其在福利制度中受幫助的群體,其尊嚴因福利 而受影響,其能力不被信任,大眾對他們的態度,憐憫大於關懷。

政府的體系必須進行革新,以除去它既有的弊病。包含效率不彰或 急就章的短期政策展演;違背人民意願的開發與背後醜惡的資金流 動。否則將會在文明競爭中敗下陣來,甚至造成文明走向衰敗、傾頹 。革新後的區域,在資訊快速流通的當代將吸引人才與資金挹注。

從制度到空間̶施政工具的滲透 然而,如果僅止於討論制度對於人在生活上的影響,會發現與現實 仍有很大一段落差,許多問題僅靠制度無法解決。例如在幼兒托育 上的爭論,福利政策上要求設置一定數量的幼兒托育單位,或自由 主義者鼓勵自家照護才健全孩童身心發展,兩者各有利弊。前者有 將照護轉變為生硬服務的危險,後者則會增加父母過度的生活壓力 。另外的例子是,當我們討論教育改革的同時,仍習慣將教育視為單 方面的給予知識,要教這個才能跟上國際潮流,要教那個才能跟上 產業動態,而對學生多元的求知慾視而不見。或討論死刑的存廢時, 仍侷限於如何判定加害者的罪,對於降低加害者再度出現的機率則 無能為力。

其中最為重要且關鍵的概念就是,在保留制定完善制度的權力下, 推翻由上而下的政策觀,將政府重新定位為協助民間力量的角色, 可能是一個鼓勵多元萌芽力量的募資平台,或包容多種使用可能的 空間架構,也就是刺激由下而上的力量發生的政策觀。

換句話說,制度作為施政工具,其影響力有極限。這其實跟制度本身 的性質有關,制度的目的僅在於劃定範圍。人類的行為或許會因更 多適當且合理的制度減少錯誤與衝突,卻沒有辦法因此減少人與人 之間的距離,或消除隔閡。過多的制度也沒有辦法刺激人的心智成 長,只會萎縮其思考能力。 但空間或許可以。空間做為制度在實踐層面上的延伸,或許可以解 決一些矛盾難解的課題。空間指涉的不僅是建築結構、裝飾或植栽 設計,也包含人類生活中的一切物件,交通工具、家具、電子產品,這 些真正貼近感官的重要物件。 在現行法律中,對於空間制定的制度就屬土地利用規範、國土規劃 31


法與建築師相關的智慧財產權。然而這些法律的焦點集中在空間分 配與所有權問題,乃是以法律的角度看待空間,也就是劃定範圍的 思惟。我想說的是以介入公民生活為思考起點,在法律所無法觸及 的深度之中,以空間設計作為緊接其後的解決方法,或以建築語言 來說,重新檢驗「功能決定形式」這個設計思維。

缺乏自信產生極具攻擊性的窺視渴望,與嫉妒害怕外界的自卑躲藏 渴望。這在朋友之中就能觀察到,因得不到對方的關注或愛,變得既 好奇又想逃離對方的矛盾狀態,可以說在情感裡失敗的一方必定會 承受的精神症狀。在德行中則以觸發點的形式呈現,當自我與理想 產生無法填滿的距離時,內在對內化的外在產生羞恥感,自卑感與 傲慢的面具接踵而至,取代質樸的心靈。

制度與空間是在影響力上相當類似,卻又在所有相似的部分有相對 的性質。制度是以合理且適當的劃定界線為終極目標,而空間是以 有趣且淡雅的模糊界線為終極目標。制度規範慾望與行為,空間解 放慾望與行為。制度運用抽象的詞彙為工具實施在現實,並以 對 的權威規範人類。空間運用實際且在空間中存在 對權威的物體實 施於現實,卻以相對柔軟的影響力引導人類行為。可以說兩者是互 補的關係。

民主的精髓就在於以平等的原則賦予所有公民相同的權利,並以此 權利為基礎鼓勵多元發展。起初的目標是決策方法的更新,但我認 為其最終目的應是解決羞恥心的過度展現,或在出現之後使人意識 到羞恥心的存在。也就是協助個人建立與外物相處,最基礎也是核 心的特質̶自信心。民主中的平等權利加上建立個體的獨特性協助 產生自信心,引發的不僅是自身動能的活化,也讓公民們試圖獲得 他人的尊重。理想的社會關係不應建構在表面虛假的同情·寬容·憐 憫,而是建立在彼此各有自信,並以能力證明自己值得尊重。個體間 的差異應透過一系列的制度與空間獲得弭平的機會,而和諧的社會 若不能建立在持續衝突的動態關係上,它的內部結構會是僵化、脆 弱且不堪一擊。

制度

為了領導公民邁向更完善的人格,民主社會必須以下列概念為依歸 :內容是多元並立的個體,並以減少偏差值為目標。動能則是給予平 等的行為權與決策權,並組織共和的決策結構以分散權力,使結果 趨於理性。民主社會還需要消弭隔閡,促進交流的空間作為培養皿。 大至國土計畫的合理分區,使資源分配集中並擴散,小至住宅空間 的對外開放性與空間利用的可變動性,以此解放人的心靈。並使民 主的精髓深入生活的細節,產生隱而有力的影響。

空間

制度

教育權的解放̶回歸價值的追尋 在自身的教育歷程中,體驗到的是一個過於害怕價值辯論,強調中 立的教育內容,而這導致學生對於學習知識的疲乏與厭倦。教師與 政府官員們至今仍以單向的教育服務為方法,並因此掙扎於能否給 予學生更多的成長方向。結果是讓教師的壓力大的超乎能力所及, 也將評選標準定義的更複雜,使學生疲於達成受大人們設定的目標 ,而多元發展的 理想也變得功利化。是時候破除維持中立的迷思, 與解放教育的集權思維。開放學生對於價值的衝突會有導致混亂的 風險,但克服風險的方式並不只有將權力集中這種消極的思維。鼓 勵辯論與避免混亂之間如何達成平衡,並不能以單一方法解決。應 要跳脫兩元對立的思維模式。從道德養成的方法為始,知識與資訊 的取得為路徑,並在最後創造合適交流的環境。離開劃定範圍的思 路,將實際存在於社會中的能量將以運用,也就是將教育的權力分 散。

或許統治階級在思考如何透過一連串的工具引領人民的生活步入 正軌,減少煩惱,形成繁榮與豐富多樣性的社會,那個工具就必須是 制度與空間的結合,或說抽象的硬性規定與實體的軟性內容結合。

慾望與德行̶民主的目的 所謂欲望與德行的評價是相對的,並跟隨時代不斷變動。然而其本 質並不會變。欲望泛指一切本能發生的想法和動力,它先於經驗,它 憑藉生理的構造產生。例如生育的需求、死亡的不可抗拒、肉體的負 擔與對子宮的懷念。欲望以滿足自身方向性為動力,無視甚至排除 一切外力。德行相對的由著重一切外在因素為始,並以理性推論,反 求諸己。有時也因無法抗拒的外在壓力促成,並可能違背自身的欲 望甚至是基本需求。

分散教育權的好處有幾個。使知識的價值獲得提升,教導哲學的學 校彼此互相辯論,不同立場所捍衛的不同價值彼此碰撞,彼此修正, 避免學店的產生,回歸追求真理的目標。也使技術的價值獲得提升, 再沒有力量作為修正價值的最高權威,價值散落在生活中,等待個 體追尋。再沒有什麼是 對正確的,人們終於停止躲藏於個別的意

而羞恥的概念分別活在慾望與德行的度量衡中。在慾望裡,羞恥既 意味著那道自我實現與外在道德的界線,也作為慾望本身,因過度 32


識形態中,不再認為什麼是 對需要捍衛的,也沒有什麼 根除的,開始試著互相理解。

對需要

形塑共和 共和,其本質為以公民對自我治理的分擔為前提,塑造個人權利的 自由。這是提倡決策權力下放的論調,也就是過去十九世紀美國期 許的小政府。然而在當時的情況是,在面對跨國企業體的龐大力量, 政府必須將權力擴大以與之抗衡。美國因此逐漸脫離建國時地方分 權,公民共同治理地方的體制,轉往由聯邦政府掌握資源分配的權 力,也喪失共和體制。共和的優點在於讓個別公民得以深入參與公 共議題的決策,其缺點則是除非公民擁有足夠的能力背景,否則很 難達到自我治理的目的。

執政者不能將教育視為工具來使用,這樣只會墮入思想控制與否的 無盡爭論中。要認知到教育代表的是知識傳遞所建立的交互過程, 理性個體無論如何也不可能興高采烈,毫無理由的主動接受知識, 也不應該如此。個體主動尋求知識與資訊,然後政府負責促進這樣 的狀況發生,並給予資源使其滿足,這才是教育。若教育的過程只由 一個單位獨力供給知識,並力圖使所有人接受,不允許個體反饋,這 樣的行為不僅不正當,接受知識的個體永遠不願、也無法吸收。 然而,若說有什麼唯一具普世價值的知識,那就是個體對公共領域 的重視。或是說,對他者的重視。遠離自私、自傲、自滿、自負等將關 注焦點放在自身的想法。這需要的是錯綜複雜的社交網絡來達成, 關乎由世代與階級形成的公共領域,廣泛來說則是立場不同的族群 。這或許就是空間設計者最重要的責任了,如何釐清複雜的社交網 絡,其中的知識與想法的傳遞如何產生?對應到公共空間後如何創 造消除隔閡的建築、景觀、室內空間?空間在運作的過程中如何避 免政治、市場因應付現實產生的負面力量侵蝕公共性?可以說,若 由空間形塑的公共領域無法被確立,民主會永遠是虛無的口號而已 。因為個人在環境中被他者排除,權利尋不著自由。慾望必定是排除 他人的,弱肉強食的世界,只鼓勵競爭的世界並無法真正賦予公民 平等的權利,也永遠反對個體的獨特性。

不過,若我們重新以當代的科技為資源,將分擔權力的組織性質設 定的更為彈性,並落實在治理範圍較小的臺灣,是否能思考新型態 的共和體制願景? 當代社會的公民,其知識與資訊的獲取途徑更加多元且快捷, 非 過去十九、二十世紀工業時代社會所能比擬。互聯網造就爆炸性的 資訊擴張使過去阻礙階級消弭的資訊不對稱獲得改善,也使個人能 力的拓展速度獲得提升。然而一旦吸收資訊目的不明確,人們面臨 過多的垃圾資訊將不知所措。公民們需要適當的環境氛圍培養其對 資訊的篩選能力,他們理當將焦點著重於真正關係自身的資訊,也 就是認同的價值、週遭的環境與社區,接著才是國家社會與國際議 題。換句話說,資訊社會使公民負擔自我治理的能力提升,但要試著 將焦點集中,並匯集能量。例如群眾募資平台就是利用了互聯網資 訊傳遞的便利性來達成匯聚群眾能量的目的,並因此使那些政府無 法負擔,卻對社會相當重要的行動與事件有機會獲得實行的可能。

再強調也不為過的是,分散教育權將使價值獲得平權,始於互相衝 突,終於互相理解。而對公共領域的重視使不同立場的個體止於交 流、互相吸收、成長,而非侵犯。這樣的動態過程才稱作和平,否則永 遠只是被單一龐大力量掩飾的,虛偽的和平。

我們必須承認,人們很難真的將日常生活的焦點放在那些真正重要 的公共事務上。畢竟只是生存所面臨的挑戰就足以壓垮一個人,何 況還有需多外在的社會壓力,與自我的迷惑對抗也是曠日費時的掙 扎。所以要如何協助培養人們對於公共事務的關心,是前往理想社 會前的重要課題。人與人之間在某種層級的公共空間中的交流互動 對是觸發公共領域關注的核心要素,而在此之前需要適當的決策 責任落在他們身上,刺激人們說出真實且重要的自身論點。那樣的 決策責任必須是個人主動願意承擔的,影響力則是透過集結而成的 社群力量傳遞。將對公共價值的追尋放進組織理念的團體,將可以 逐漸分擔政府的角色。他們的資金來源除了初始創立的股東投資外 ,還有隨著計劃開展的群眾募資。或由贊同價值且願意進行先期投 資的群眾共同成立合作社,解決具公共性的現實課題,譬如保護一 座山林、協助外籍勞工融入都市社會生活。

家庭與血脈社群作為基礎道德的教育網絡。 街道作為社會禮儀與社會結構運作的教育場所。 自然生態作為認知世界背景運作的教育環境。 雖然這些都是存在已久的老套思惟,但不可否認的是這些客體都是 對於人類相當根本的事物,重要的思維應是將它們全面且系統性的 整合。

學校

家庭

街道

參與分權的社群或許可以分為固定性與流動性兩種。固定性社群如 因地緣建立的社區社群,或因價值主張座落特定地區的價值社群。 流動性社群則例如因特定事件集結而成的社群(如督促政府施政與 立法),與各種具價值主張的的中小型企業(如近幾年提倡的社會企 業與B型企業)。這兩種類型社群的共同點是,他們都需要有適合創 新的環境,具備自由、開放的體制與空間,並且反對中央釋權而下的 組織架構,與因此造就的僵化思考氛圍。他們的不同處在於處理對 象的性質,前者處理的是特定區域裡的事件,後者處理的是超越區

自然 生態

33


域疆界的顯性與隱性需求。在此我沒有足夠的知識去討論中央政府 在面對釋權的需求下如何進行組織架構的調整,也無法界定地方政 府或組織的權力範圍該延伸至何種程度,只待後日補足。

制度作為工具,能夠影響人民的思想與行為,最後形塑出一個理性 思考下的理想社會。那不是烏托邦,那是烏托邦背後的律,就像自然 中生物鏈一樣的律。也就是說,當一個專業的目標如此遠大,如此具 有野心,理當思考受他影響的一切事物背後的運作關係,始能建立 一套對應的律。建築專業有這樣的野心嗎?若沒有,那當代建築師 對社會關懷的企圖,是理性的嗎?

固定性社群與流動性社群會需要不同類型的公共空間,來滿足他們 尋找志同道合的同伴進行知識交流,與建立富足社交網絡的渴望。 前者的願景是形塑成一個充滿活力的地方社區,並透過許多事件建 立彼此的認同感。後者渴望能不斷與不同背景的人交流,互相衝擊, 激發新的創意,並獲得更豐富的人脈網絡來達成那些需跨域合作的 事件。在富足的共和社會中,兩種社群共同合作,前者擔當生活的簇 集,後者則是不斷演化生活品質的動能來源,協助文明的演進。而個 人根據文化背景與自我選擇去擔負複雜社群中的多重角色。

或許有人會反對,並說:如此一來,是希望建築變成科層分明的一項 專業嗎?這樣的建築,是否失去了感動人的能力?而我想這是建築 相對於法律最有趣的一點。我們都知道,法律雖然擁有 對的影響 力,卻無法使人感動。一直以來建築值得讓人們汲汲營營的追求,就 是它具有觸動人類感官的能力。因而所有的建築大師,所有的古蹟 都讓人推崇,緬懷。這不僅是理性上文明的成就,在情緒上的因素可 能更為重要。但我想建築的潛力不僅是這樣而已。感官體驗既然是 建築區別於法律最重要的一項特質,因此而產生的只有感動的情緒 (或崇高感)而已嗎?建築對於感官體驗的追求能不能給與人類社 會更多的影響力?空間賦予人類無盡的可能,這就是我想說的,空 間試圖解放人類的存在。如果能以法律專業那樣宏大的野心為立足 點,但以解放而非規範為終點,能不能創造新的專業體系?而所謂 的科層終究是協助體系建立的認知方法。

政府將權力釋放給社群,邁向共和,將可以降低政府的財政負擔,而 需要的是社群對於社會福利的貢獻,與大眾對於正確價值的判斷與 支持。 機械技術革新將在未來逐漸取代大部分人力需求,因此而釋出的勞 動力將會重新投入維持社會穩定的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建構項目,或 是所謂的社會福利,也使政府的負擔減輕。

重點是,建築師看待社會影響力的思維模式,他所運用的工具是空 間,他關注的不應該是一棟建築該如何,而是一個議題該如何解決, 也就會牽涉到多種層次的空間功能。例如在思考高齡化社會的問題 時,不應該將焦點關注於單一建築的用途,然後硬要將所有解決問 題所需的空間整合進一棟建築,應該要思考的是議題對象所需要的 哪些空間類型,他在區域中該如何適當配置。當然這不是 對的,並 不是說 對不能將功能整合進一棟建築,而是要在廣泛的思維中去 得出解答。若不以這種思維出發進行建築設計,那麽每個設計公共 建築的建築師都會將他的設計案視為該區域的某種功能的核心,那 樣既浪費資源,預期的效果也不會發生。結果只會讓社會不認同建 築專業,並將它排除在社會建構的運作之外,僅將建築視為雕塑或 純美術更為霸道的某種設計作品而已。那樣的建築只是一廂情願的 慾望、情緒宣洩,既可怕也可憎。

建築學的模樣 推力 建築師在社會中的定位是什麼呢?我想從古至今有太多種類型,但 我想探討的立足點很簡單,是建築的影響力究竟有多大? 建築影響人類的生活我想沒有異議,廣泛來說是設計吧。而建築在 人類生活中的影響力大過所有設計物品,所以我們到底該怎麼看待 這樣的權力? 或許近代的建築師終於察覺了建築真正的影響力,而開始有了社會 關懷的建築方向。像是Alejandro Aravena、謝英俊、坂茂,甚至是 Rem Koolhaas、MVRDV。他們開始試圖將人類社會背景納入設計 思想中,也造就了當代建築教育的蛻變,開始從建築本身的結構與 美學焦點,轉往其內容影響力與社會脈絡。

建築學與科技

但他們視自己為什麼樣的角色?他們對社會的關注看得夠廣嗎?這 裡並不是要批評他們的目光狹隘,而是擔心他們的立足點是否處於 過於後端的部分,當開始將建築視為影響人類的物件時。當定位自 己為建築師時,是否就已經掉入了過往回憶的幽夢之中?就算試圖 將建築的影響力導向滿足人類福祉的方向,但是不是劃地自限了? 是不是只能對既有的範圍進行設計?這樣真的能達到以建築作為 方法影響人類的初衷,因而追求的終極目標嗎?

建築給人的空間體驗並非是要與產品科技比拼豐富性與創新性,那 基本上是違背了建築的本質。建築的民主性是讓建築美學成為可能 的一項特質。意味著通往理想鄉的道路上,建築為一項最貼近人類 的工具。所以因為比對先進科技而對建築的影響力感到無力,那是 徹底誤認建築。建築不是只沈溺在科技創新的追求,它在光譜上更 貼近服務設計,而非產品設計。新奇的體驗在生活比重上是不可能 大於樸實的需求的。

所以我認為,是時候參考法律專業看待社會的方式了。每一位開啟 時代的領航者,手中都握有一部憲法。那是因為,他們清楚的認知到

建築學必須在當代科技迅速進步的世界中,指引出一個貼近人類生 活的方向,而非操控人類生活。智慧都市是一個例子,它的運作模式 是以一個龐大的資料庫為基底,聯繫到都市中的公共設施,操控一 34


切為目標。社會生活的偶然性與主動性或許會在這種科技規律下的 空間中消亡,這真的是人類所期望的未來嗎?建築專業能不能以另 一種有說服力的方式拒 這樣的控制發生?

臺灣 臺灣島,它的存在已經超過島嶼的程度,它的人口眾多,開發密集, 國際關係複雜,文明背景多元而深刻,儼然是個歷史悠久的國家。 地理上,它的面積不小,只不過相對中國這個龐大鄰國顯小。另外麥 卡托投影的習慣認知使人們對於地理面積產生極大的誤會,臺灣若 放到歐洲, 對不會被稱作是小國,畢竟有將近1/4法國大,1/2英 國大。在政治上,若只是以族群複雜程度作比較,那台灣相對於美國 、歐洲,甚至是中國的族群都算相對單純的。然而臺灣是個長期被殖 民的國家,不僅被不同且各個強大的國家意識(清朝·日本·民國·美 國·中共)強加於己身,又因為臺灣地理區位上的特殊性與歷史上的 偶然,每個國家對於台灣都有相當強烈的想法,都想將台灣作為某 種重點基地,無論是前進基地或防衛基地,乃至於亟需被收復的喪 失國土,台灣因此面臨龐大的外來壓力。這樣的壓力滲透入社會與 日常生活中,勇敢的群眾將之轉化為敵意,試圖抵抗。並因此萌生強 烈的主權意識。稍加安逸的群眾則將壓力化成被征服與崇拜感,造 就對外在事物態度上的模糊性、不安定感,最終轉變為現實主義與 投機主義。擁抱外來壓力的群眾以世界公民自居,崇尚進步與發展。 另一方面,臺灣身為島國所擁有的獨立超然特質,卻讓生活在其中 的國民雖有壓力而不自覺,或是不當一回事。就好像海能隔 ,保護 一切那樣的想像,讓安逸感湧上心頭,忘記了紛擾。 這樣錯綜複雜的背景使島上的居民難以定義自身的文化,也因為這 樣高密度的外來文明介入,與對外隔 的地理環境,形成相對單純 的局勢,與相對豐富的體制和文化資源。使它文明修正的成本較低, 阻力較小。或許在當代,它擁有超越其他大國,優先進行文明演進實 驗的潛力。

35




哲學 制度 空間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