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tivated-basic-course-04_zh-cn

Page 1


改變你的生命 改變你的世界

活跃人生

跟随我

呼应耶稣

爱的故事 上帝的选择

信仰上的 英雄 人无完人

喜乐心情 感恩人生

《活跃人生》基础课程 第四集·与上帝的关系

《活跃人生》基础课程第四集·与上帝的关系

編者的話

跟随我

耶稣游遍巴勒斯坦各地,分享上帝的宽恕和爱的信息,常以“跟随 我”向人们发出邀请。以《马太福音》中的这段话为例:

有一天,耶稣在加利利湖边行走,看见以捕鱼为生的兄弟二 人——西门(也叫彼得)和安得烈,正在往湖里撒网;他们本是打 鱼为生的。耶稣呼唤他们说:“来,跟随我,我要叫你们得人如得 鱼一样!”他们立刻撇下渔网,跟从了耶稣。

耶稣再往前走,又看到另外两个兄弟——雅各和约翰,正在 船上与他们的父亲西庇太一起修补渔网。耶稣又呼召他们来跟 从他。他们马上离开渔船,辞别父亲,跟从了耶稣。(马太福音 4:18-22[圣经新普及译本])。

耶稣在他的整个服事工作中,甚至在他复活后,都不断地呼 召男女百姓到他身边来,“耶稣对他(彼得)说,‘你跟从我 吧!’”(约翰福音21:19)。

跟随耶稣意味着什么?它从我们与耶稣和他的话语建立关系 而开始。如果我们遵守他的话,让它融入我们的思维模式,我们将 隨着思想的不断更新而改变(罗马书12:2)。

虽然今天的基督徒不能像起初的门徒那样,亲身追随耶稣左 右,但《圣经》明确指出,追随耶稣包括将他的教导应用到生 活中去。正如耶稣所说:“你们若持守我的道,就真是我的 门徒了。你们必认识真理,真理必叫你们得到自由。”(约 翰福音8:31-32[当代圣经])

我们祈祷这期的《活跃人生》基础课程,能引导你在灵性上 成长,并加强与深化你与上帝的关系。

如果你想要更多关于《活跃人生》 的信息,可以访问我们的网站或与 我们联系。

网站:activated.org 电子邮件:activated@activated. org

©2 023 Activated。版权所有。

排版设计:珍珣 苏思

所有经文均节录自《和合本圣经》, 其他版本则另加注明。

我们可以选择

成为上帝的儿女,然而 我们的心却与他相距甚远。

但从另一方面来看,我们可以选 择与他建立最亲密的伴侣关系,了 解他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领悟 他的信念与器重,并在这种私密关 系中发现,原来他也想和我们如 此亲近。——泰瑞莎·戴蒙 (TheresaDedmon)

爱的故事

罗南·基恩

在《圣经》中,上帝经常用隐喻或具有形象的文 字,来描绘我们与他的关系,譬如,牧人与羊(约 翰福音10:7-15),父亲和儿女(哥林多后书6:18 ),葡萄树与枝条(约翰福音15:1-5),以及新郎 和新娘(以赛亚书62:5)。

尽管《圣经》共有66卷,但评论家们普遍注意 到,这本书确实主题一致。它是一本爱的合集,就 如同每一个爱的故事一样,先有一个开始,中间 几番起伏,最后戏剧性地收尾。

这个爱的故事真正始于“一开始”,上帝创造 了第一双男女——亚当和夏娃。他按照心中的想 法塑造了他们,并为之注入了生命的气息,然后看 着自己亲手完成的作品,欣然赞叹:“太好了!”

可惜的是,上帝创造的第一双男女却拒绝了 与他永不分离的完美、亲近关系,反而选择了迷 失在追求自我和罪恶当中。离开了上帝,那些被 创造出来享受这段亲密关系的人们,反而尝尽了 孤独、困惑和痛苦。几千年来,我们想方设法修

复这段亲密关系带来的充实感,但没有事物能 够满足我们。

最后,尽管是我们背弃了上帝,却又正是他发 起了和解。他充满爱心,知道只有一条出路——即 使代价深重,他仍然作出了抉择,心甘情愿地派出 自己的儿子带领世人踏上重回他身边的归途。

这对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信奉基 督不仅仅是宗教、规则或仪式。信奉基督是一种 关系——不只是任何关系,更是如《圣经》中比 作婚姻一般的关系。在这段关系中,应该有亲 密无间、公开透明的沟通以及共同的希冀与渴 望。《圣经》告诉我们,“创造你的是你的丈夫, 万军之耶和华是他的名”(以赛亚书54:5[中文 标准译本圣经]),我们“可以归于另一位,就 是从死里复活的基督,好为上帝结果子。” (罗马书7:4[当代圣经])。

罗南·基恩,于2013-2023年任《活跃人生》执行主 编。

先 求 上 帝 的 国

耶稣让他的门徒做好准备,面对他即将死去 的事实,并安慰他们说道:“如果有人爱我,他就 会遵守我的话语,我父也会爱他,而且我们将要

来到他那里,并且在他那里安置我们的住处。”( 约翰福音14:23[中文标准译本圣经])。你邀请耶 稣进入你的人生,神就会入驻你的灵,在你的心间 定居。多么深广的爱啊!无怪乎使徒约翰写道“我 们爱,是因为上帝先爱了我们”(约翰一书4:19[当 代圣经])。

但令人难过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基督 徒把这种关系变成了例行公事。他们忘记了上帝为 他们所作良多,当初对他那般美好的爱意也逐渐消 退。他们忽视了耶稣的教导,没有做到一个追随者 应做的事,把寻求上帝的国和他的义,作为第一要务 (马太福音6:33)。

耶稣教导他的追随者,终其一生都要把敬仰上 帝放在人生最重要的首位。他知道,只有以上帝为 生活的中心,我们才会成为忠心耿耿、坚定不移、卓 有成效的基督徒。

既要把耶稣放在生命的首位,又要保留上帝为 重心,那到底该如何应对才切实可行呢?答案就在 于:一日之始,与主同行。我们可以在祈祷中把当 天、我们的时间和生命交托给上帝,请他按他的意 愿引导我们。这个祷告原则也适用于日常工作。每 当面临最后期限迫在眉睫的时候,我们总是不由 自主地把上帝挤出生活,而只专注于眼前的工作。 但是把我们与上帝的关系放在次要的位置,并不 能解决问题。

伟大的基督徒之所以伟大,不仅因为他们事 奉上帝,更因为他们与上帝亲近的关系和交流。与

主同行,他们的信仰日益弥 坚,就越得他的神性。遗憾 的是,作为基督徒的我们常 会犯一个错误,那就是过于 专注于上帝的工作,而忽视 了给予我们工作的上帝!耶 稣说:“那住在我里面、我 也在他里面的,他才结出很 多果子,因为沒有我,你们 什么也不能做。”(约翰福 音15:5[中文标准译本])。

没有主的力量,就无法完成主的工作;而要获 得他的力量,我们必须花时间与主在一起。有时我 们因忙于事奉他,反而忘记去爱他!上帝感激我们 事奉于他,因为这是他需要的,但他也希望得到我 们的关注、爱慕和亲密的沟通。

忽视与万王之王的交情,会使你的灵性生活一 塌糊涂,破坏你与主的关系。把耶稣放在生活的首 位,不仅指主的工作——向世人传播福音,还要把 他的话也放在生活的首位。实际上,《圣经》说耶 稣就是道(话语)。“宇宙被造以前,道已经存在, 道是上帝。道成为人,住在我们当中”(约翰福音1 :1,14[现代中文译本圣经])。上帝的话是灵魂之 粮,对我们的灵性成长至关重要。

我们也通过祷告把耶稣放在生命的首位。每 天早上以祈祷翻开新的一天。当你醒来,先与耶稣 交谈,再与其他人交流;把你的一天托付给他,把

生命只有一次,转眼即逝; 只有为基督所做的事,将 会永存。

——施达德(C.T. Studd,1860-1931)

你所有的顾虑都寄托在他身上,并请他指引你当 天的道路。

花时间阅读《圣经》里上帝的话,寻求他的指 引,以加强你每日的信仰。我们每天都需要上帝的 话,都需要祈祷,来做好准备迎接每天将要面临的 一切。一方面,耶稣说,“没有我,你们什么也不能 做”;但另一方面,《圣经》说,“靠著赐我力量的 那位[基督],我凡事都能做”(腓立比书4:13[当 代圣经])。这种力量源于对上帝的追求——通过 祈祷和阅读上帝的话。

在生活中,你是否把耶稣、他的话和祈祷放在 适当的位置上?你把这些都放在首位了吗?还是 任由其他事情把上帝和他的话排挤到第二或第三 位?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上帝呼召我们把他放 在首位,并藉着祷告和敬拜,把一切交托给上帝( 腓立比书4:6-7)。《圣经》告诉我们:“要常常喜 乐,不断地祷告,凡事感恩,因为这是上帝在基督 耶穌里给你们的旨意。”(帖撒罗尼迦前书5:16-18[ 当代圣经])。

耶稣说:“不要忧虑‘吃什么?喝什么?穿什 么?’,你们的天父已经知道你们需要这一切了。” 他接着说:“所以你们应当先寻求神的国和神的义, 这一切都将加给你们了。”(马太福音6:31-33[中文 标准译本圣经])。“先寻求”意味着在生活中把上 帝和他的国放在高于一切的首位。

先求上帝的国,你将立于不败之地!■

在祷告中与 上帝沟通

祷告是我们与上帝关系中的一个关键组成部 分,因为那是我们与他沟通的主要方式。正是在祈祷 的过程中,我们得以与我们的造物主交谈。

由于耶稣的救赎,我们基督徒被赋予这无上的 特权,可以作为上帝的孩子来到他的面前;可以与他 交谈,可以赞美、敬拜和爱慕他,向他倾诉我们对他 的爱,感谢他为我们所做的、并将继续做的一切;可 以坦诚地向他表露心迹、倾诉烦恼和提出需求;既可 以为自己求助,也可以在别人需要的时候为他们求 情;可以向他诉说,我们是多么钦佩他为我们创造的 美好万物,感谢他倾注在每个人身上的诸多祝福。

每当心力交瘁之时,我们可以向他倾诉。每当犯 了过错和罪行,我们可以忏悔,请求并得到他的宽 恕。无论喜怒哀乐、贫富贵贱、健康或病痛,我们都可 以跟他畅谈,因为我们与造物主建立了关系——他 不仅创造了我们,而且深深爱着我们,并希望参与到 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我们通过祷告,邀请上帝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 请求他直接而密切地参与我们的人生大事。我们在 他面前祷告,要求他积极参与到我们的、或为之所 祈祷的人的生活中来。祷告传达了我们整体状况的 真实情形,那就是:我们在生活中需要他、渴求他 与我们同在。在祈祷中与上帝沟通,是与他拉近距 离、加深关系的一种方式。

福音书中关于祈祷的教导

纵观四本福音书,当耶稣祷告时,他不断地向 他的父祈祷,并教导他的门徒也这样做。我们信奉 了耶稣,就成为了上帝的儿女(约翰福音1:12)。每 当我们祈祷,就是来到父的面前,并得以与他建立 亲密的联系,就像我们与生父一样。

除了像耶稣指示门徒那样,以他的名义向父祈 祷,福音书指示我们也应该向耶稣祈祷。“你们奉 我的名无论求什么,我必应允,好让父在子身上得 荣耀。你们若奉我的名向我求什麼,我必应允。”( 约翰福音14:13-14[当代圣经])。

耶稣通过比喻来教导众人祈祷,他用午夜借饼的 朋友(路加福音11:5-8),和不公义的法官最终回应 了伸冤的女人(路加福音18:1-8)等故事,来比拟祈 祷。他通过这些例子指出,如果朋友或不公义的法官 都能回应别人向他们提出的请愿,更何况我们的天 父对于我们的请愿,该会有多么地重视?他用这些 例子说明,我们能具有信心去相信,我们的祈祷将 永远被我们慷慨慈爱的父听到(马太福音7:9-11)。

在法利赛人与税吏的比喻中,耶稣谈到我们祈祷 时,需要怀着谦卑和忏悔之心(路加福音18:10-14)。 耶稣教导说,要避免浮夸、虚伪做作、引人注目的祈 祷;相反,祈祷应该源于内心的真诚和动机(马太福音 6:5-6)。以他为榜样,我们学会了独自祈祷(路加福 音6:12),在感恩与祝谢中祈祷(约翰福音6:11),在 面临决策时祈祷,为别人而祈祷(约翰福音17:6-9)。

祷告在我们的灵性生活上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 用,它关系到我们与上帝的联系、内心的成长以及作 为基督徒的成效。耶稣的祈祷范例,为那些渴望追随 他的脚步的人们指明了道路,教会了我们如何从纷繁 的生活中解脱出来与上帝交流,如何独自花时间祈 祷,如何为别人祈求,以及有效地祈祷。

祷告不是单向对话,我们在倾诉的同时,还要期 待上帝的倾听。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还应敞开心扉, 倾听上帝想对我们说的话,通过《圣经》、敬神的老 师或传道士的言行,或静心凝神到他面前来,张开心 灵的耳朵,聆听他的声音,体会这番一对一的交流。

上帝会通过各种方式与我们说话:给我们留下 印象,在我们脑海中植入想法,体现在《圣经》的 字里行间,或是用圣灵发声与我们的心进行对话。 祷告是一种沟通,而沟通是双向的。因此,除了请 求上帝倾听我们对他说话,还应该为他提供与我们 对话的机会。

祷告是我们与上帝沟通的方式,使我们得以来到 上帝面前、并停留在那里。作为天父的孩子,我们攀 附在他的膝上,把自己全心托付于他,向他求问任何 事情。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对我们的爱、保证和关怀。

彼得·阿姆斯特丹和妻子玛利亚·芳婷,是基督信仰团体 《家庭国际基督徒联会》的总监。 ■

祷告 示范: 主祷文

罗南·基恩

《圣经》记载了许多耶稣祷告的典范。有时他 彻夜祈祷(路加福音6:12);其他时候,天还沒亮, 他就起来独自祈祷(马可福音1:35)。有时,他作为 榜样,在追随者面前祈祷(约翰福音11:41-42)。

他为他的门徒祈求,也为历代所有将会信奉他 的信徒祈求(约翰福音17:21-22)。他向他的天父 献上赞颂和感恩的祈祷(路加福音10:21)。他也在 痛苦和自身的困苦中祈祷(路加福音22:41-44)。

某日,耶稣的门徒请他教导他们如何祈祷,于是

他把这个简单的祈祷传授给他们,从此成为无数基 督徒参照的典范。

我们天上的父, 愿你的圣名被尊崇, 愿你的国度降临,

愿你的旨意在地上成就, 就像在天上成就一樣。

求你今天赐给我们日用的饮食。

饶恕我们的罪,

就像我们饶恕了得罪我们的人。

不要让我们陷入诱惑, 救我们脱离那恶者。

因为国度、权柄、荣耀都是你的,直到永远。阿门! ——马太福音6:9–13[当代圣经]■

优先级

玛利亚·芳婷

如果你知道今天是生命的最后一天,那么 你还会把时间浪费在那些对永恒来说是微不足 道的事情上吗?每分钟对你来说都显得弥足珍 贵,你肯定会选择去做那些最重要的事情。

你会去爱那些你最挚爱的人,并确保他们 知道,他们对你是多么的重要。如果你曾经面 对死亡,或者曾陪伴一些经历过病危的亲人, 看到他们重新调整生命的重心,你很可能就能 切身体会。在那一刻,一切都变得非常清晰明 朗。你会意识到真正重要的就是爱——全心、 全情、全意地爱上帝,和“爱人如己”(马太福 音22:37-39[当代圣经])。

无论是美好的光景抑或是艰难的光景,耶 稣所提供的喜乐和永恒的希望,都远超这世间 为你提供的任何东西。充实感、成就感、平安、 爱、满足、知识、真理——世上没有什么能在这 些方面与他媲美。《圣经》说:“世界和属世的 欲望正在消逝;但那遵行神旨意的,却永远长 存。”(约翰一书2:15-17[中文标准圣经])。 想学会珍惜上帝永恒的东西,多过世间转 瞬即逝的欢乐,就需要进行身心上的纪律。这短 暂生命所提供的一切,都无法真正满足灵魂最 深处的渴望,只有耶稣才能真正满足。他是“道 路,真理,和生命”(约翰福音14:6)。

玛利亚·芳婷与先生彼得·阿姆斯特丹,是基督信仰 团体《家庭国际基督徒联会》的总监。■

心灵滋养站

祈祷指南

凭信心祷告

马可福音11:24(当代圣经)所以我告诉你们,你 们无论祷告求什么,只要相信已经得到了,就必得到。

罗马书4:21(标准圣经):他坚决信上帝一定会 成就他所应许的。

赞美和感谢主,然后再向他提出要求。

诗篇95:2(现代中文译本圣经):我们 要以感谢的心到他面前,我们要向他欢唱颂 赞之歌!

诗篇100:4(标准圣经):当感谢进入他 的门,当赞美进入他的院!感谢神,祝福他 的名。

腓立比书4:6(当代圣经):你们应该一

无挂虑,凡事要藉着祷告和祈求,怀着感恩把 你们的需要告诉上帝。

藉着祷告把每一个需求带到上帝面前

马太福音7:7-8(当代圣经):祈求,就 会给你们;寻找,就会寻见;叩门,就会给你 们开门。因为凡祈求的,就得到;寻找的,就 寻见;叩门的,就给他开门。

马太福音21:22(现代中文译本圣经) :只要有信心,你们在祷告中所求的一切都 会得到。

约翰福音16:24(当代圣经):你们从 来沒有奉我的名求过什么,你们现在求,就 必得到,好使你们的喜乐满溢。

希伯来书11:6(当代圣经):沒有信心的人得不到 上帝的喜悅,因为来到上帝面前的人必须相信上帝存 在,并相信他会赏赐一切寻求他的人。

以耶稣之名祷告

约翰福音14:13-14(标准圣经):你们奉我的名, 无论求什么,我一定成全,为要使父亲的荣耀借着儿 子显示出来。你们奉我的名,无论向我求什么,我一 定成全。

约翰福音16:23(当代圣经):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 们,你们奉我的名无论向父求什么,他都会赐给你们。

约翰福音15:16(当代圣经):不是你们拣选了 我,而是我拣选了你们,并且派你们出去结长存的果 子。这样,你们奉我的名无论向父求什么,他都会赐 给你们。

如他所愿地祷告

诗篇143:10(当代圣经):求你教导我遵行你 的旨意,因为你是我的上帝,愿你良善的灵引导我 走平坦的路。

马太福音6:10(当代圣经):愿你的国度降临, 愿你的旨意在地上成就,就像在天上成就一样。

约翰一书5:14-15(英文标准圣经): 我们若按 着上帝的旨意祈求,他必垂听,这是我们对他的信心。

我们既然知道上帝垂听我们一切的祈求,就知道我们 必能得到所求的。■

不是不到,时候未到

如果事情没有如理想中发展,每个人都会感 到失望;如果我们还曾为这个未果的理想而祈祷 过,那么失望就会翻倍——一方面是因为没有如愿 以偿,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上帝那似是而非的辜负。

即使有明显合理的原因,导致我们祈求过的事 情没有如愿进展,我们也想知道究竟上帝为何不让 其成事。毕竟,他是无所不能的上帝,如果他像《圣 经》所说的那样爱着我们,为何我们的祈祷会石沉大 海?想到这里,人们很容易就会心生怨怼,抵触上帝, 因为他没有回应我们的祈祷,没有令我们如愿以偿。

首先要牢记心间的是:上帝绝对会为每个相关 的人做最好的事情,他绝不会背弃他在《圣经》中

所作出的承诺。另一方面,我们可以失败,而且也的 确会失败。此外,正因为上帝给予了我们自由的意 志,所以他的回应会受限于我们或是别人的抉择。

上帝总是会回应我们的祈求,但并不总是二话不 说就按照我们期待的方式去实现。他有时会答应, 有时会拒绝,有时会说等等。很多因素都会影响这 个过程,包括你本人和身处的形势,上帝和他的意 愿,甚至相关的人的处境。

当各种情况恰当,上帝就会按照他最完美的旨意 和计划来回应你,为你安排最好的结果。所以,永远 不要质疑上帝会不会回应。相信他,感谢他,你就会 得到回报——尽管不是即求即得!

祈祷的作用不是影响上帝,而是改变祈 祷者的本性。 ——瑟伦·克尔凯郭尔(Søren Kierkegaard,1813-1855),丹麦作家、哲学家 ♦

我祈祷,因我无法帮助自己;我祈祷,因我 无能为力;我祈祷,因我有川流不息的需求,无 论清醒或是沉睡。祈祷改变的不是上帝,而是 我。——克莱夫·斯特普尔斯·刘易斯(C. S. Lewis,1898-1963),英国作家、非正规神学家 ♦

我们总把祈祷视为工作的事前准备, 或是事后平复;然而祈祷本身才是工作上 最必不可少的事情。 ——章伯斯(Oswald Chambers,1874-1917),苏格兰福音证道者、 作家 ♦

在祈祷“上帝,愿你的国度降临”之 前,我们必须心甘情愿地祈祷“再见,我 的王国”。 ——艾伦·雷德帕斯(Alan Redpath,1907-1989),英国福音证道者、作 家 ■

信仰 天长地久

玛利亚·芳婷

如果我们不是刻意地向上帝学习,我们在一生 中就可能会错过一些上帝试图指点我们的事 情。

这些事情有些是显而易见的,但有些则不然,如 果不去请教他,或者不擦亮眼睛去发现他在我们人 生经历中的指点,我们就可能不得要领。

我们把事情托付给上帝,并事先祈祷,他就会给 我们指引,将他的智慧赐予我们。他曾承诺将这智慧 慷慨地施恩于那些凭藉信心求问他的人(雅各书1:5 )。但在事后为结果祈祷同样重要,特别是当事情没 有顺利如愿地进展。只要我们花时间思考和祈祷,他 就可以帮助我们从每一次经历中得益。

耶稣选择在我们生活中动工和行事的方式,非 我等凡人可洞悉。我们必须不断提醒自己:他知道 什么是最好的结果,做事尽善尽美;对于事情的轻

重缓急,他通常与我们有不同的看法,比我们更高 瞻远瞩,更“纵观全局”。

即使他作过如此惊人美好的承诺,比如“你们 奉我的名无论向父求什么,他都会赐给你们。”(约 翰福音15:16[当代圣经]),“祈求,就会给你们;寻 找,就会寻见;叩门,就会给你们开门。”(马太福音 7:7[当代圣经]),“你们若有信心,将没有办不到的 事”(马太福音17:20[当代圣经]),但我们必须谨记 的是,我们既不能纵观古今未来,也无法主宰和规划 永恒。归根结底,要实现的是上帝的旨意。上帝掌控 一切,洞悉什么是最好的结果。

令人欣慰的是,若事情未能如愿发展,古往今 来的每一位基督徒都必须学会信任上帝,并接受他 神奇的方式。请记住,耶稣愿成为你的牧者(诗篇 23篇)。每当你感到孤独,需要一个可以靠着哭泣 的肩膀、一个理解你的人,一句同情和鼓励的话, 他总是在你身边。

去他身边,接受他的指引、鼓励和平安。他通 过“微小的声音”(列王纪上19:12[当代圣经])和 他记录下来的话语与你进行心灵对话时,你就能更 好地理解他,并前所未有地深刻意识到他是一位多 么亲密和关怀的朋友。

上帝愿与我们每个人都建立私密关系,并期望这种关系 成为我们人生中最深刻、最有意义、最充实、最有回 报、最自然的部分。他想为我们的人生和所作所为,增 添一个奇妙的新维度——一个有着他的爱的存在的维 度。——朱丽·瓦斯凯斯(Julie Vasquez)■

信仰上的 英雄: 人无完人

《圣经》似乎有个特点, 它所记载的那些“信仰上的 英雄”,无论男女,远非完美的 人——当然,耶稣除外。正所谓“ 人无完人”,说的就是他们。我喜 欢历史,如果你读过很多古代文 学和历史,对于英雄崇拜已经司空 见惯。文史中的英雄人物似乎都被 美化了,即使有缺点,也是一笔带 过。但《圣经》中的英雄们却并非 如此。在我看来,这种对《圣经》 英雄们的缺点不加修饰的描绘,使 得《圣经》记载更为真实可信。

当读到耶稣在世时最亲近 的门徒的记载时,我深受鼓舞。 让我们从彼得开始一一道来。

传统上,彼得被人视为是使徒 菲利普·林奇

的首领,但他却众所周知地一错 再错,因为在耶稣受审终判死刑 的那个夜晚,在最需要他的时 候,他却不止一次、而是三次不 认耶稣。“彼得又赌咒又发誓, 说:‘我根本不认识你们说的这 个人。’”(马可福音14:71[当代 圣经])。赌咒发誓?这听起来可 不够圣洁。

约翰在福音书中称自己为“ 耶稣所爱的那个门徒”(约翰福 音21:20[当代圣经]);但在《马 可福音》的记录中,却并未为约翰 和他的兄弟雅各打开美化滤镜:

“西庇太的儿子雅各和约 翰来到耶稣面前,说:‘老师,[ 无论]我们向你求什么,希望你 为我们成全。’耶稣问他们:‘要 我为你们做什么呢?’他们说:‘ 请准许我们在你的荣耀里,一个 坐在你的右边,一个坐在你的左

边。’”(马可福音10:35-37[中 文标准圣经])。《马太福音》在 对这件事的后续描述中说道:“ 其他十个门徒听见这事,都对他 们兄弟二人十分恼火。”(马太 福音20:20-24[当代圣经])。

这甚至不是门徒们第一次争 宠斗大了。“他们来到迦百农,进 屋子后耶稣问他的门徒:‘你们 在路上争论些什么?’他们都不 作声,因为一路上他们在争论谁 最伟大(马可福音9:33-34[现 代中文译本圣经])。

然后是税吏马太。税吏代罗 马人收税,被人公认为无赖。罗 马人建立了税吏制度,以此来征 收那些被他们征服的领土上的 税收。他们拍卖这些地区的收税 权,价高者得,然后包税人承诺 每年将收得的税款上缴国库。

这些人到死都满怀信心。他们虽然沒有得到上帝所应许 的,却从远处望见了,就欢然接受,承认自己在世上不 过是异乡客旅。……他们渴慕的是天上更美的家乡。所

以,上帝不以被他们称为上帝为耻,因为他已经为他 们预备了一座城。——希伯来书11:13-16[当代圣经]

事实上,这些包税人可以自 由地收取他们所能搜刮到的任 何税项,并将盈余据为己有,基 本上可以说是随心所欲,想收多 少就收多少。这是一个残酷无 情、完全不公的制度,根本不给 穷人活路。据说罗马的一些大人 物,比如伙同密谋杀死凯撒的布 鲁图斯和卡西乌斯,是这些勾当 的幕后老板——尽管他们通过

第三方来经营这些行业。因为 从理论上来说,罗马人不允许从 事这种肮脏的勾当。

所以马太也参与了这些暴利 勾当,他的工作大概就相当于一 个分包商。他甚至乎还在城门设 了个收费站,在那里对所有进出 的货物征收关税。对于虔诚的 犹太人来说,他与异教徒之间 的这种利益关系,甚至使得他 在犹太仪式上是不洁的。无论 怎么看,在犹太社会中他都不是 正直的人。

其余的门徒呢?四本福音书 只记载了一点点关于安得烈、达 太、腓力和拿但业(又名巴多罗 买)的事。但我们知道另一位门 徒——西门——曾是暴力革命 组织“奋锐党”的成员,他们发 誓要推翻罗马占领者及其傀儡 统治者。当然,多马之所以出名, 是因为他质疑耶稣的复活。抹大 拉的马利亚就更不用说了,耶稣 曾经从她身上赶出七个鬼(路加 福音8:2);但耶稣复活后却首 先向她显现。

《使徒行传》中的英雄又是 怎样的呢?皈依基督的保罗本是 法利赛人,他自己也承认说他以

前“残酷地迫害上帝的教会,试 图摧毁它”(加拉太书1:13[当 代圣经])。

但这些门徒都是我心目中 的英雄——一群凡人,却因信 仰耶稣、忠于耶稣而变得非凡。

他们启发了我:尽管他们身上都 有着人类的弱点和不足,但他们 忠于上帝的召唤,为上帝和人类 同胞们作出了精彩绝伦的贡献。 因此,靠着上帝之恩典,我们也 能忠于上帝、忠于他对我们生命 的召唤。

菲利普·林奇是一位新西兰作家,现 居加拿大大西洋区。■

我要时时称颂耶和华,赞美他的 话必常在我口中。要跟我一同歌 颂上主的伟大,我们一同来赞扬 他的名!——诗篇34:1,3(英 文标准圣经)

喜乐 的心

玛莉·爱菲罗

作为耶稣的追随者,“感恩”应像计算机的预 设值一样深植我们心中,因为耶稣之死是为了 救赎我们,好让我们不会永远与上帝分离。

感恩之心应该像弹簧一样,把生活中那些不好的东 西统统弹开,所以我们会看到它们是无关重要的, 而且自己的步伐也变得轻盈欢快。但我偏偏总会屈 服于一些消极的情绪,无法体现出这种感恩之心, 因为,嗯……交通、混乱、压力,得到太多、得到太 少……如你所知总是没完没了的。

即使这样,我在心底还是渴望喜乐,也知道在一 生的大局面前,所有这些日常琐事都不值一提。下面 是我一直关注的三个方面,与君共勉,希望在今后的 应对和展望中能积极进步。

感激小确幸。

当我学着去留意生活中那些最细微的乐事,才发 现这些事情真是数不胜数:日出日落、一杯美味的咖 啡、早晨清爽的空气、孩子们的笑声、丈夫强壮的臂 弯、一本好书、自己的枕头等等。我发现把这些小确 幸一点一滴地串连起来挂在心间,能抵消生活中的一 些负面影响,化不快为神奇。

不执着于定数。

这太难了!有时我很笃定自己认定的结果,但总 有一些不受控制的事情。通常我很难说“无论如何都 会感恩”,毕竟谁会在确诊患病或者求职被拒之后去 感激呢?但我后来明白到,之所以要感恩,并不是因 为事情的结果,而是基于上帝的美善,即使我一时还 不能理解他的善意。

铭记上帝的美善。

尽管时常有所担忧,也经历过穷途和困境,但我 不也挺过来了吗?我从未因逆境而一败涂地,皆因 无论我到哪里,上帝都用爱照拂着我。就如保罗所 说:“忍耐能培养坚强的品格,而品格可加强我们坚 定的盼望”(罗马书5:4[圣经新普及译本])。每当我 蓦然回首,感怀上帝时,他的真善美就会涌现心间, 令我对前景再度充满感恩之情。

玛莉·爱菲罗曾在非洲和墨西哥从事传道工作。她如今与丈 夫和孩子们在美国德州中部过着快乐而忙碌的生活。 ■

通过敬拜 来与主交流

玛利亚·芳婷

当我们凝思上帝之善时,他的善 就围绕在我们身边、充满我们的思 想和态度。当我们思想着充满信心的 思维,话语中洋溢着信心时,我们就会与 上帝、以及他对我们的期愿和人生目的,更 紧密地保持一致。当我们赞美和敬拜上帝时, 我们就会更亲近他。

通过与上帝交流,我们才能洞察体会到他在 我们生活中如何动工。敬拜使我们调入他的频道 之中;赞美激活我们的信心——鼓励我们超越当

下,把目光专注于上帝对我们的承诺,以回应我们 的祈祷。感恩则能转危为安、反败为胜。赞美提醒 我们:对上帝而言,凡事都可能(马可福音10:27[ 当代圣经])。你越赞美上帝,向他表达爱意,就 越有理由赞美他。你越敬拜上帝,就越能自然而 然地赞美他。我们可以赞美上帝在过去为我们 造就的一切美好,以及将来会为我们创造精彩。

《圣经》说:“凡有生命的,都要赞美耶和华”( 诗篇150:6[当代圣经])。

耶稣,在我们心中埋下渴望的种子,去追求 你,并致力于我们与你的关系。请助我们紧紧维 系在一起,请助我们不要耽溺于日常的工作与 生活,而忽视了最重要的事情——我们与你的 关系。

愿我们与你越来越亲近。■

今日的祈祷

与神亲密交流的祷告

耶和华我的神,我密不可分的伴侣——没有什么能把 我的枝条从你的葡萄树上割断(约翰福音15:5)。你 总在我身边,无论我感知与否。感谢你,上帝,你并非 遥不可及。你伴我左右,在我心中,包围我,支撑我。

请助我持续地感受到你与我同在。知道我能与 你交流,真是最美妙的事——不只赞美你,请求你 的帮助,或听你在心头低语,而是为了跟你像密友 那样无话不谈。我能向你请教,透露心声;总之,我 能与你分享我的人生。

感谢你,让我无需付出就能得到你的爱。感谢这 无偿的恩赐,让我无论身处任何境地、任何条件,无 论发生任何事情,都可得到。你在我爱你以先,就先 爱了我(约翰一书4:19)。■

来自耶稣的爱

神与 我们同在

即便失去了整个世界的一切物质财富,但只要你仍然坚持信仰上帝,那么你最终不会失去任 何东西。只要你有信心,你就没有无法攀登的高山、无法横渡的河流,没有坚不可摧的墙,也 没有任何经济萧条的海啸,能把你拉倒或使你与我的爱隔绝(罗马书8:38-39)。

信心是看不见的灵性世界的货币,其汇率不受经济波动或股市“调整”的影响,它的内 在价值不可估量。信心能改变你的环境、状况和人生观。它不会在任何经济衰退、疫情、自然 灾害、事故或任何其他灾难之中消失。信心能使你振作起来,化解任何危机、债务或损失, 即使这些是由你自己造成的。

你尽可放心地信任我,因我永远不会辜负你。即使你面临挫折或无望战胜的困境,我也 能弥补一切损失、多过你失去的一切,甚至能让你从看似败局中得益。我如此爱你,所以给你 承诺:你将会得到一切你请求的——只要它在我的旨意和计划内——只要你凭信心求我。

如果你想体验唯有我才能给予的心平气和与安稳,你现在求,就必得到,好使你的喜 乐满溢(约翰福音16:24[当代圣经])。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