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學澳門study in macao 2019 第49期 上半年刊

Page 1


出版: 澳門中華學生聯合總會 — 編輯委員會 主任: 歐陽偉然 副主任: 王昳星 《求學澳門》編輯部 主編: 徐秋如 副主編: 符雨秋

編委: 沈皓玉 閆珂佳 盧汐玥 劉怡嘉 姚 燕 金可沁 林咏琪 程春燕 張林峰 張湛悅 楊安琪 張旻昊 楊楚鈺 設計排板: 聯繫方式 電話:(853)2872 3143 電郵:studyinmacao@aecm.org.mo 網址:www.aecm.org.mo

2019上半年刊 ISSN 2304-0521

Contents

編者的話 我還記得第一次去路環的時候,在通往漢記手打咖啡店的 斜坡上遇見一隻大黃狗。它懶洋洋地,望著眼前的大海。當時 我還跟同行的夥伴打趣——這隻狗的主人說不定是個航海家, 它每天都來這等待著主人,就像忠犬小八一樣。看了本期的文 章,才知道那條狗屬於斜坡下方的船廠——荔枝灣船廠。 我是一個不玩遊戲的人,但也知道去年中國IG戰隊獲得了 《英雄聯盟》2018賽季世界大賽的冠軍,電子競技再次出現在 公眾的視野裏。伴隨著電子競技的熱潮,許多大學組織了電競 比賽,有的大學也開設了相對應的課程。讓我們跟著本期的編 委,開展一段榮耀之旅。 說起高雄會想到甚麽?是坐在摩的上迎面吹來溫柔和煦的 風,是黃昏時分起起落落灑著金光的浪花,是晚間霓虹燈光中

《求學澳門》 編輯部全家福

01

澳門人物 再續船夢 —— 荔枝碗船廠訪談記

03

校園內外 為了榮耀

07

文化長廊 化鶴歸

14

西子之愛,山海之間—— 我與高雄的日與夜

17

小吃的香味……其實高雄的可愛不僅體現在山水之間,友善的人 們也給高雄增添了一份獨特的魅力。

大城小事

人生有許許多多的選擇,每一個選擇都會帶來正反面影

綠緣澳門

響。想看看選擇來到澳門讀書生活的樣子嗎?看一下本期“小 城大事”專欄裏,小編豐富多彩的體驗吧。在提升自己能力的 同時,也為環保貢獻了一份自己的力量。 《求學澳門》本期的設計、排版、紙張樣式,我們也作出 了一些改進,希望大家可以喜歡。 主編 徐秋如

封面圖片:楊楚鈺

22


《求學澳門》 編輯部全家福 時光飛逝,春去夏至,故人驪歌漸歇,新人的聲音已緩緩鵲起——今期,就 讓《求學澳門》的全體編輯部成員展露自己,與各位讀者好好見一見!

主編 徐秋如 澳門科技大學 會計

編委 劉怡嘉 澳門科技大學 新聞傳播 性格開朗的白羊座,愛好廣泛,親

《求學澳門》讓來自內地的學生

和力較強,容易相處,團隊榮譽感強,

找到了組織,使身處異鄉的我們也不再

善於溝通和活動策劃,喜歡用文字去

孤單。在《求澳》,我結識到了許多志

記錄生活,分享快樂,感謝在《求學澳

同道合的朋友們,包括畢業離澳的前輩

門》的日子裡,讓我不斷發掘自己,挑

們,我們也依舊保持著聯繫,分享著生 活中發生的點點滴滴。 我在大一的時候就加入了《求學

戰不可能,通過每一次的活動,不斷積 累經驗,創新改變。也許未來不知將去

澳門》,此後在前輩們的關心下不斷

何方,但我已在路上,也許努力的意義

成長。我到現在還記得加入後參加的第

就是在以後的日子裡,放眼望去,感謝

一次會議,會上學長學姐們討論每項事

那個曾經的自己。

1

務的認真態度讓我意識到大家是把《求 澳》視為一份事業在做。這樣的氣氛也 感染著我,讓我從一個甚麽都不懂的小 白慢慢成長到可以處理編輯部大小事務 傳遞給新的小朋友,讓他們在這裡也有 所獲得。 最後衷心感謝我們的讀者,希望 你們平安喜樂。

副主編 符雨秋 澳門理工學院 中英翻譯

編委 盧汐玥 澳門理工學院 中英翻譯 喜歡玩遊戲,啥都玩。希望大家對 遊戲有新的認識。

編委 程春燕 澳門理工學院 國際漢語教育 高端玩家沒有局,只愛漫威

今天也祝我們開心

不愛魚。

編委 金可沁

編委 楊楚鈺

澳門科技大學 新聞傳播

澳門理工學院 國際漢語教育

不知所云,不明所往,而仍以為人 生不無靜觀自得之處。

愛好攝影、寫作和上網。 最大的願望是一直做一個快樂的人。

求學澳門

的負責人。我也希望,能將這份事業心


編委 閆珂佳

編委 張旻昊

澳門理工學院 中英翻譯

澳門科技大學 新聞傳播

內向、靦腆,但心有宇宙;愛幻

親愛的讀者朋友們,很高興您閱讀

想,擅用腳步丈量世界。喜讀詩歌,酷

我們《求學澳門》。未來的日子裡,我

愛甜品,希望可以成為像哆啦A夢一樣

們編輯部將竭力打造出更加完美的雜誌

的小胖子。翻譯在讀,卻幻想有一天可

作品,爭取帶給您多樣化的閱讀感受。

以拿起筆杆仗劍天涯。以夢為馬,不負

非常感謝您持續的關注與支持。

韶華。

編委 張湛悅 旅游學院 酒店管理

求 澳學 門澳 人門 物

2

編委 楊安琪 吾姓張名湛悅,未至桃李之年。性

澳門大學 學前教育

豁達,通人意。小女子愛好甚廣,四書 五經,略有涉獵,但用心不專,無一精

我喜歡音樂,熱愛生活,願意發現

通;琴棋書畫,閑而逸,用以自娛。如

生活中美好的東西,願意用努力灌溉生

下,幾句勉勵以談吾之感悟。

活中的“小確幸”,在最好的時光中成

少年時,天真爛漫,聽到的是童 話,看到的是美好;青年時,初入社

長,堅持用努力和不斷的進步成為最好 的自己。在安靜中,不慌不忙地堅強。

會,聽到的是利益,看到的是競爭;迷 茫?恐懼?誰不曾有? 但你要相信,人生是有軌跡的,機 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你所取得的成 就,一定來自過去的積澱。 有朝一日,待你踏遍歲月千山萬

編委 林咏琪 澳門理工學院 電子商務

水,嘗遍世情風霜百味,歸來時,依 舊清清明明,仍是少年,切記,不忘初 心,方得始終。

文章最後一個字的落筆,伴隨著 星夜最璀璨的一幕。抬頭看看桌前快了 兩分鐘的鐘表,蓋上微微磨損的鋼筆筆 蓋,黃色燈光下冒著熱氣的綠茶,是 我最好的邂逅。文字讓我放鬆,給我動

編委 張林峰 旅遊學院 文化遺產管理

力。眼前的生活雖然平凡,卻是我內心 最真實的寫照。貝加爾湖的水,澄澈而 神秘,恰似文學給予我的溫柔。

身和心,總有一個在路上; 愛與美,沒有一個不追求。


澳門人物

再荔 續枝 碗 船船 夢廠 訪 談 記

文 / 程 春 燕

圖 / 張 林 峰

-壹-

3

“叮叮…… 噹噹……” 當這清脆的聲響攪亂我的思緒時,我不曉得自己聽到的是鐵器的敲打聲,還是往 昔的歲月中那一段難以察覺的鐘鳴…… 若不是課堂上老師那簡要的介紹,我大概永遠不會造訪位於路環邊上的這處船 廠,也永遠不會遇到那位固執的、用匠心傳承歷史記憶的老人…… 那天,天空被厚厚的雲層籠罩著,仿佛隨時會下起一場大雨。我穿過路環市區色 彩斑斕的小樓,經過狹窄曲折的林蔭小路,慢慢地,一排排破舊的廠房在眼前出現了。 廠房大多年久失修,有的破敗得只剩下了骨架,外面嶄新的護欄上,赫然寫著“特區 官地,閒人免入”的標示。在這排廠房邊,有一處沒有被護欄圍起的船廠。偌大的廠房 中,一位老者俯身在工作台前,埋頭做著活。我望過去,被老人身旁的狗看到了,向我 這個陌生人“汪!汪!”地叫著。老人也不抬頭,把手邊的木棍抓起,在廢鐵上敲了幾 下,讓狗不要再叫,就接著做事了。 “您好……”我斟酌著用詞,小心問道,“我可以過去看看嗎?” 老人也不說話,只是抬起頭看了我一眼,揚手示意我過去。 “您是……在造模型?” “是啊。” “為甚麼在這邊造呢?” “我們以前就是在這裡造船的,後來船慢慢地沒人造了,我就過來,拿我造船的 方式造起了模型……”

澳門人物

張 林 峰


-貳-

澳門人物

4

我現在還記得,那天雖然剛剛和談老結識,但竟在不知不覺中聊了很多。 談老回想起往事,緩緩說道:“我造模型啊……一開始是為了薪水,後來就想給別 人認識我們造船的工藝啊、歷史啊,如果我們現在不推廣,慢慢地很多人都不會再知 道澳門以前是一個漁港了……以前澳門就像香港一樣,就是一個漁港,後來發展成一座城 市。很多人現在問他,尤其是年紀小一點的,你問他知不知道澳門有造漁船的行業,都 說不知道了。” 由於海洋污染、缺乏規劃的濫捕等種種原因,澳門附近海域的魚類資源不斷減 少。漁民出海賺到的錢越來越少,紛紛轉行。2006年,荔枝碗船廠最後一艘本地製造 的漁船下水,澳門的造船業就此宣告終結。荔枝碗和這裡的傳統造船技術也逐漸成為 了“過去的風景”,漸漸被世人所遺忘。興盛的上世紀造船業漸漸退出了人們的視野。

-叄當下的澳門,正在經歷著“經濟新常態”。工業的重組和升級、第三產業的快速 發展都迫使政府部門和社會各界去思考如何安置舊式傳統手工業的未來。對於荔枝碗的 居民來說,船廠和漁船構成了他們在集體主義下成長的一代人的回憶,而面對即將消逝 的工業遺跡,談老則一直在以他的微薄之力付出著,尋找一種方式來紀錄往昔。 “我們都是自發去兼職、用自己的能力去做的,你一個人去傳播這一行的歷史, 是很難的,如果政府不幫助我們,就很難去推廣。現在澳門政府都在說歷史文化推廣,


但對我們這一行的諮詢都沒有,一個推廣都沒有。所以我們有能力能做到多少就去做,

5

沒有想得太多。要是將來政府要把我們這裡收走,我們都不知要去哪裡。” “所以,這是您堅持造漁船模型的原因嗎?”

型。我們造模型跟別人有一些區別的,是用我們造船的方式去造,不是跟普通模型一樣 外面整得漂亮就行了,不理它裡面的結構怎麼樣。漁船的模型要根據船的結構去造, 裡面怎麼樣造,外面怎麼樣造,都要用造船的方式。我們造的每一艘漁船模型,出來都 是不同的,木料都不一樣。我們拿木料回來就根據木料的形態去造,大要大,小要小。 我們造船都是這樣的嘛。每棵樹都是有大有小的,我們要看木材來決定怎麼樣造一艘船 出來。所以我們造的漁船每一艘都是不同的,不像(其他)模型造出來一模一樣的。” 這時候談老起身,為我拿出了一個尚未完工的模型。船身的骨架一道一道,整齊 排列著,木料結實而堅固。船體下部已經製作完畢,曲線優美、光滑平順,摸上去可以 感受到木頭的紋理,卻沒有一點毛刺。

-肆也許對於澳門年輕一代而言,關於上世紀的記憶早已隨風消散;而對於遊客而 言,澳門更是成為了一個紙醉金迷的符號,它曾經的歷史文化和工業遺址漸漸被拔地 而起的賭場所掩蓋,少有人知曉。我想到北京的798、上海的M50還有高雄的駁二藝 術特區,那裡夾雜著過去的殘影,這些殘存的工業遺址成為了時光的“藝術”。它們提 醒著人們——今日華燈璀璨的城市飽含工人們的汗水。對於荔枝碗而言,即使它偏居一

澳門人物

“一開始我還不會造,後來自己慢慢跟人家去學,才又慢慢用自己的方式去造模


隅,我們仍應該設法去保護它。私心裡,我亦希望澳門政府可以激活關於造船廠的回 憶。有可能的話,把這裡打造成一座展示造船業或整個澳門工業的博物館或藝文機構, 讓其重回人們的視野裡,讓人可以從中窺視到當時澳門社會的時代縮影,瞭解澳門過往 的歲月。 誠然,澳門早已不再是當年的小漁村。但澳門還有它質樸的一面,這裡亦有很重 的人文主義氣息。 “想讓別人認識我們造船的工藝、歷史,我們是怎麼用我們的方式去造船的,解 釋給別人聽。我們不是想怎樣造就怎樣造,我們要介紹這裡是機房、這裡是房間,這樣 一一跟人說,說歷史啊、工藝啊⋯⋯” 談老對於漁船推廣的堅持令我動容,但我內心依然糾結著——如果說文化是人類 活動的總和的話,當“活動”消失了,文化又該以何種身份存在呢?澳門造船業是古老 的傳統工藝,也是象徵著澳門村落文化和造船文化的遺產。可如今整個行業凋敝,大多 數人對它的存在都一無所知。澳門享受的特殊政策促成了經濟的飛速發展,但澳門對人 文的宣傳卻是落後的。 6

澳門人物

環顧當下,即使澳門很多文化展館對來客都免票入場,也總是少人問津。從文化 傳播的角度來說,本地弱勢的傳媒行業很少能將澳門推廣出去,甚至連一些宣傳片都充 斥著西方或香港的氣息。我想,這會不會在客觀上造成澳門“根”的丟失?我們身處在 澳門,卻從未真正瞭解過她,甚至對於很多遊玩的內地人來說,這裡也只是一個賭城而 已。除了賭場的標籤外,澳門依舊缺少一個可以象徵自己的獨特的符號。 這種困惑在我的腦海裡打轉,但我不忍問起使談老傷情。動身離開時,回頭望著 談老繼續造工的背影,我仿佛看到了當年的荔枝碗——六十多名工人正圍著建造中的漁 船熱火朝天地工作著,鐵器敲打的噹噹脆響隨著海風飄向了遠方。可隨著一陣捲著潮意 的海風吹過,所有的思緒又都如過眼雲煙一般,捉摸不到了…… *訪談過程中,幸得談老將自己數十年來之造船經歷盡數分享,為本文之最終成稿 貢獻良多,在此特向談錦全先生(談老)致以誠摯之謝意。


校園內外

為了榮耀 文 / 暫停 圖 / 澳門理工學院學生會

7

受訪者一隊勇奪冠軍 校園內外

“高地2打5!返一波!冠軍!” 2019年4月20日的下午五點, 我才單發了這條朋友圈。

2019年4月8日,我偶然知曉了學校,也就是澳門理工學院即將舉辦一場內部電競 賽事。其中包括《FIFA》、《皇室戰爭》,和最受矚目的《王者榮耀》等。我當即找 了身邊最厲害的《榮耀》“王者”一起報名——這位學長人稱“小藍”,最擅長玩中路 位。他也很感興趣;隨即我便聯繫了我認知範圍內的理工第二位“王者”——老馬,他 擅長走下路玩輸出居多,也很快同意了。接著我便山窮水盡了,於是我請教了老馬有沒 有合適人選,他便去聯繫了決賽時逆轉戰局的打野和上單。


說起我們的打野,後來我們親切地稱呼他為“野爹”,他已經畢業一年了,身為 入職的老大哥,他仍然對《王者榮耀》情有獨鍾,時不時地就會和老馬來上幾局,最 高到了“王者”百星段位,一個我可望不可及的遙遠水準。上單是一個大三學長,也 很厲害,可以說我的隊員都處在我需要仰望的高度,所以平時喜歡玩中路位置的我便 自覺地承包了輔助位置,感受到大家俯視著我的同時也在包容著我。 打野和中路位的小藍都是福建人,跟着最近“吃福建人”的熱梗,我們的組名叫 做“福建人真好吃”。第一場比賽來得猝不及防。比賽共有六組隊伍,而原本通知的4 月20日是決賽日,所以日前我們仍需分組進行小組賽,並決出最終比拼的四個隊伍。 白天時我們突然被通知需要進行三天的線下小組賽,但我們甚至還沒有在一起合作遊 戲過,互相不知道底細的大家很快在傍晚臨近比賽時集結了。而我們的第一次合作, 便是我們的第一場小組賽。 三局兩勝賽制,贏者得兩分,反之則得一分,最後根據分數高低排名。六組隊伍 被分成兩大組,三三迴圈PK,一個隊要比賽三場。八點的時候我們準時上線了。第一 局輸得很快,以致於我整個人傻掉。老馬說是他的失誤,所以被團滅之後對方迅速一 波推掉高地,僅僅十餘分鐘就結束了遊戲。由於是線上賽,大家並沒有聚到一起面對 8

面,所以我十分沒有安心感,再加上之前都沒有一起磨合過,我也很少玩輔助,自責

校園內外

也逐漸蔓延滋生。 第二場我的發揮依舊,但我們在野爹的帶領下轉變了戰略,不抱團,而是在地圖 中到處遊走,回避衝突,畢竟我們最終的目的是拆塔而非殺人。由於戰術的改變,再 加上大家的穩定發揮,第二場稍微艱難地獲勝了。磨合得多了,熟悉了彼此的運營套 路,第三場我們更加輕鬆地拿下了。


鬆了一口氣,生怕走不到最後一天的我練了一晚上輔助到凌晨三點,接著又加了 其他隊伍隊員的遊戲好友,偷偷訪問歷史戰績,研究他們擅長的英雄,就這樣做了一晚 上的攻略。但一些需要多加練習的難度較高的輔助英雄我仍舊駕馭不來,所以只能選擇

9

在此次比賽放棄使用他們。而第二天的比賽由於對手棄賽,我們便順利地進入了第三天 也就是最後一天的決賽。 早早地到了澳門科技大學新建的電競館附近,墊了頓麥當勞當作早飯,大家約在 門口匯合。進門後是休息區,橫著一塊大螢幕,左右兩側分別是五個電競椅和長桌,靜

兩大組分別對抗,贏則進入冠亞軍對決,輸則為季軍與優秀獎的比拼。比賽還有 兩個小時才開始,充電寶也帶齊了,我們開始了一局局匹配磨合,這也是實際意義上的 第二次的配合。時間太短了,從通知線上賽到決賽僅僅四天,而除了配合,更重要的是 個人技巧的純熟,於我來講,練好幾個基礎的輔助英雄更重要。很多不太好用的英雄, 譬如牛魔、張飛、夏侯惇,我都不曾接觸過,而這些也是我的隊友最需要我去練習的。 反復地練習,我只希望自己能接近隊友的水準。 第一局開始的時候,我們橫排而坐,生怕聽不清野爹的指揮。贏得不輕鬆,先贏 再輸再贏,最後一小局又面臨背水一戰,我們把運營戰略貫徹到底,能不開團就不開 團,吸取第一局經驗,生怕被團滅之後等待復活的時間裡無力回天。贏了之後我超級激 動,反觀他們倒是十分淡定,一臉自信。我猶豫地透露自己的擔心,野爹卻半倒在椅子 上,舉著手機看著我說:“我無敵就好,你隨意。”那一瞬間,我莫名地想起之前線 上賽的時候,賽制變更頻繁,其他人都在為此團團轉的時候,他也是這樣在微信群裡 說:“管他呢,都贏了就完事了。”聽起來自大,但卻十分令人安心。

校園內外

靜地等著大家的觸碰。


校園內外

10


11

決賽是BO5賽制,也就是五局三勝。決賽開始的時候,我仍舊保持著我之前的亢 奮心情,不停地和隊友吱吱喳喳,但我們其實正面臨著嚴峻的挑戰。我們的對手隊名直 接用了學校的簡稱“MPI”,和我們開玩笑似的隊名相比,更有一種代校出征的態勢。

因為對大家技術有著莫名的自信,我略帶輕鬆地點進了決賽第一局的自訂房間。 對方很顯然做足了攻略,在禁英雄的環節裡連禁小藍兩個最拿手的英雄,接著才根據我 方英雄陣容繼續禁另外兩個英雄。四禁位和普通排位的二禁位比起來,能把一些賽季 強勢英雄和克制己方陣容的個別英雄幾乎全部禁掉,所以這時候個人技術和團隊合作才 是影響勝局的關鍵因素。第一局打得並不輕鬆,打到了大後期,輸贏全看一波團戰的勝 敗。但我們的運營戰略很有意思,不打團,因為輔助的技術不到位,可能開團即死。這 樣一來,雖然對手打得不爽,觀眾看著不過癮,卻是最能保住我方勝算的策略。 可第一局還是輸了。我不知道他們的心情,但我真的緊張了起來,內心也開始動 搖慌張。上單在旁邊安慰說:“你看,這和我們第一次玩一樣,先讓一局,接下來再 贏。”聽此我稍稍冷靜下來,轉頭一看其他人還在分析下局的禁位,順便討論我究竟玩 甚麼比較穩,我回過神來,對他們的安排“言聽計從”,生怕他們不給我任何指示,那 才真如無頭蒼蠅般亂轉。 第二局和第三局小藍仍然沒有拿到最得心應手的兩個英雄,但畢竟他有一片英雄 海,操作意識十分老練,即使被針對也淡定從容地坐在那裡穩定發揮。我掐指一算,如

校園內外

他們之前的比賽可以說是所向披靡,全部戰局都是2:0迅速獲勝。


果對方的四禁位全禁輔助,那我的輔助英雄勺(自嘲很“菜”)就見底了,沒甚麼再多

校園內外

12

拿得出手的英雄了。但他們不禁,哪怕水準不高,但該做的我都會做。這兩局也是兩場 硬仗,甚至螢幕都看到頭暈眼花,所幸贏了,緊接著迎來的就是我們有望讓一追三的第 四局了。 野爹仍舊坐在中間揚聲指揮,最左側的老馬嗓門大到所有人都能聽見他說話,能 聽見這兩位牛人指揮,心也不知不覺地踏實下來。我想,應該就是最後一局了,百姓“ 王者”和榮耀“王者”之間差的不是一星半點。第四局打到中期一切還很順利,但場下 的觀眾每每在我方有英雄被殺的時候便噓聲一片,坐在前面聽見大家的不認可,心思有 點偏離遊戲,緊接著便被偷襲送了人頭。只好被迫專注回來,不理會外界的聲音。說來 奇怪,對手那邊的操作總能贏得滿堂喝彩,可能大家覺得運營戰術下我們呈現出來的遊 戲觀感不精彩,於是一直為“MPI”隊鼓氣,反過來給我們喝倒彩。沒辦法,只能不理 會,努力給他們好看!心裡正這樣想著,我方局勢陷入了被動,很快地被推下了高地。 BO5賽制,五局三勝,現在雙方各兩勝兩負,接下來便是賽點,贏則贏,輸 則輸。 頂著長時間集中看螢幕的巨大倦意,手也有些發麻,我們歇了近十分鐘,腦子才 稍稍從短路的狀態回緩。野爹也沒了之前的沉著冷靜,變得有些焦躁,甚至提出讓我去 玩中路的想法,大家都開始焦慮了起來。最後一局就在這樣一個焦慮的氛圍下開始了。 《王者榮耀》真的不是一個簡單的遊戲。新手可能覺得學會放技能、打中人就可以 了,但這樣遠遠不夠。高二剛開始玩的時候,我玩得不好,去問厲害的朋友我的操作哪 裡出了問題。他告訴我說英雄的操作有難有易,操作不到位可以換英雄,所以高超技術 也不那麼重要,更重要的是培養意識,沒辦法教的。後來我就退遊了,所以到底也沒 體會到。


再重新玩起來就是比賽不久之前,時隔已久,終於在和大家的相處中意識到其中 樂趣所在,也稍稍有了些許遊戲意識,也算是可喜可賀。在比賽的過程中也在不斷學 習,五個人各司其職各承重責,沒有一個人是可以忽略的。我一改之前想要划水的心

13

思,才走進決賽日,進入這最後一局。 這局對方選的都是特別抗揍的英雄,而我們還是正常的陣容。開局沒一會,我們 的塔便一個接著一個被推掉,上、中、下三路全部推到高地,先是野爹和上單被背殺, 已經到了家門口,他們開始拆塔,而我還有20秒才復活,塔幾秒就掉了,馬上就要一 波了——反轉來了!兵線進入高地的瞬間,“馬可波羅”和“白起”——野爹和上單 復活了,他們猛地衝出去先清理兵線,敵方五個英雄就當他們不存在般一心拆塔。可以 說是電光石火之間,兵沒了,塔掉血量驟減,我們高地只剩一絲血了,敵方仍舊一心打 塔。野爹的“馬可波羅”衝進包圍圈,“白起”的嘲諷接踵而來,這恐怕是對方的噩夢 了——五殺,他們衝向了敵方基地。 老馬、我、小藍跟著復活,衝了過去,一路抗塔拆塔,在對方復活之前,順利拆了 基地。 我聽到了驚訝的呐喊和歡呼聲,大家都被這波操作震撼,發出了內心真實的歡 呼,場下掌聲雷動。 放下手機的那一刻,我看見大家的手都在微微顫抖。終於贏了。那一瞬間我理解 了電子競技的精神意義,我明白了為甚麼那麼多人願意投身於此、奮鬥於此,日復一日 地訓練磨合。因為勝利的喜悅像是榮耀,那一刻你會覺得不虛此行,這一路走來的拼搏 都是有意義的。這才短短幾日,於我是如此,於那些職業選手更是如此,這份光榮,甚 麼都代替不了。

校園內外

緊接著小藍塔下清兵被越塔反殺,接著我和射手(老馬)也雙雙陣亡,對方五個英雄


文化長廊

化 鶴 歸

文 / 姚 燕

文化長廊

14

昔 人 已 乘 黃 鶴 去 ,

此 地 空 余 黃 鶴 樓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話雖是這麼說,黃鶴樓還是要去看看 的。 “州城西南隅,有黃鶴樓者。《圖經》云:‘費禕登仙,嘗駕黃鶴返憩於此,遂 以名樓。’事列《神仙》之傳,跡存《述異》之志。觀其聳構巍峨,高標巃嵸,上倚河 漢,下臨江流;重簷翼館,四闥霞敞;坐窺井邑,俯拍雲煙:亦荊吳形勝之最也。何 必瀨鄉九柱、東陽八詠,乃可賞觀時物、會集靈仙者哉。”唐代閻伯理《黃鶴樓記》的 這一段,可謂是對黃鶴樓最好的介紹。登樓遠望,可見“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 鵡洲”,不過,若詩人崔顥今日與我一同登上黃鶴樓,恐怕要遺憾了。而今的黃鶴樓, 因為長江大橋引橋的建設,被迫遷至蛇山上,“晴川”沒有了,“晴川閣”倒是依稀可 見,“鸚鵡洲”卻是不知被高樓大廈遮蔽在何方。 就算再怎麼依原樣建設,哪怕搬到山上,如今的黃鶴樓早已不是唐代的那座“聳 構巍峨,高標巃嵸,上倚河漢,下臨江流”的黃鶴樓了。原因無它,相形見絀爾。 江南三大名樓,何以稱之為“大”?臨眺無餘。何以稱之為“名”?“遷客騷 人,多會於此”。而我現在登上黃鶴樓,從窗口向外眺望,輕易地就被江漢路步行街和 光谷區新崛起的高樓吸引了視線;再回身四顧——今日來得早了,遊客只是寥寥。既無


居高臨下之勢,又無文人墨客吟詠題詞,黃鶴樓,似乎已如自身這座建築一般,被飛速 崛起的現代建築包圍,漸漸隱沒在歷史的長河中。 我有些難過,低下頭退後兩步,離開窗口,瞥到牆上題著詩,正是一首《黃鶴樓 送孟浩然之廣陵》:“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 天際流。” “故人”……這學期的中國文學史課程,正好講到唐代,那些我所熟悉的故人、那些 相聚在黃鶴樓的故人,李白、孟浩然、崔顥、閻伯理……確實都已經“辭”了黃鶴樓。而 他們於文學史、於我,何嘗不是揚州三月的煙花,如此美麗,卻又如此易逝,在那歷史 長河中只一轉身,便離去了。那些身影慢慢消逝在遠方,只留下“滾滾長江東逝水”。 其實這首詩小學便會背,如今再細細看來,卻有了不一樣的感觸。記得蔣勛先生 在談唐詩時說道:“記住一首詩最好的方式是忘掉它,等你再回想起它的時候,就是它 烙進你生命的時候。”(詳見《蔣勛說唐詩》)先生所言不假,此刻憶起這首詩,的 確是比兒時理解更深了。詩的意思本沒有變,變得只是人的感情,有些東西,沒有經歷 過,是無法深刻體會到的。 15

江 城 五 月 落 梅 花

我貼著詩碑廊走了一圈,細細打量起牆上的詩文,有一首《與史郎中欽聽黃鶴樓 上吹笛》,仍是李白的:“一為遷客去長沙,西望長安不見家。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 五月落梅花。” 被“長安”兩字觸動了心神,我又四下望了望,回過神來,暗笑自己癡了,剛才 便已望過,哪裡看得到長安。轉念一想,說不準也有自長安來此的遷客同我一樣,不 禁會心一笑。 我故鄉在長安,說一句“長相思,在長安”也並不違和。說來,長安城裡亦有不 少古建築——仿造、重建的居多,但也不乏真真正正的古跡。重建的有華清池、曲江 池、大慈恩寺、鐘樓、鼓樓、城牆……真古跡屈指可數,以大雁塔保存最為完整,還有小 雁塔等(兵馬俑等墓葬之類不列在內)。中國古建築皆是木構,本就不易保存,有所損 毀也在意料之中。然而,“好古”的民族情節讓我們一直不斷修繕甚至重建,不肯將那 些痕跡遺忘在歷史長河裡。 來的路上,武漢當地的司機聽我要去黃鶴樓,勸我在外面看看便可,那個“假古 跡”不值得進去。 那麼到底,如黃鶴樓這般重建起來的古建築,是否還有意義? 就在剛才,或許我已找到了答案。

文化長廊

黃 鶴 樓 中 吹 玉 笛 ,


在樓裡蹉跎的時間久了,遊人漸漸多了起來。有人匆匆一掃便轉身離去;也有人

我 且 為 君 槌 碎 黃 鶴 樓 ,

君 亦 為 吾 倒 卻 鸚 鵡 洲

一字一句地看那牆上的詩詞,細細咀嚼;還有小孩子指著字奶聲奶氣地唸,遇到不會的 字,就扯著爸爸的袖子問。 “一忝青雲客,三登黃鶴樓。” 有人讀出了聲,我循聲望去,是《江夏贈韋南陵冰》。可巧,又是一首李白的。 說巧倒也不巧,樓裡有不少李白的詩。他常來黃鶴樓,在朋友的送別宴上,留下 不少唱和詩詞;被貶謫到此地時,與“同是宦遊人”的好友把酒臨風;晚年經安史之 亂,在黃鶴樓與舊友重聚,作詩相酬,壯懷言志。每次登臨黃鶴樓,於李白而言,都是 人生的重要時刻。 而今我登臨黃鶴樓,讀李白之詩,仿佛也回到了當年,李白與友人分離、與友人 惺惺相惜、與友人傾訴喪亂之苦。不只是李白,登臨此樓,讀其他文人墨客留下的詩 文,亦有當年情景重現之感。那感覺,就仿佛他們從未離我而去、就仿佛那個時代從未 離我而去。壁上的詩文觸手可及,那個浪漫的世界也觸手可及。

16

文化長廊

念及此,真假古跡,倒沒有那麼重要了。 有時候,我們只是需要一個空間,沒有現世的打擾,可以安安靜靜地思考過去。 中華民族是一個“懷古”的民族,我們留下了名傳千古的懷古詩,又對古建築不 斷進行修繕,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一直在思考,思考怎樣傳承過去,又怎樣開拓未來。 對我們來說,過去與未來如同一條河的上下游,綿延不絕。正是在這綿延不絕中,誕生 了燦爛的中華文明。它從不止步,從不中斷。直到現在,我們唸出李白贈韋冰的一句“ 我且為君槌碎黃鶴樓,君亦為吾倒卻鸚鵡洲”,仍舊能毫無障礙地理解此詩,被這段友 情感動得無以復加。 李白和韋冰,那些黃鶴樓裡的故人都已駕鶴西去,黃鶴樓,只是今人憑吊之所。 下得樓來,回身望去,飛簷斗拱,恰似仙鶴振翅欲飛。 “曾聞帝子乘鸞去,疑有仙人化鶴歸。” 那乘鶴西去的仙人,是否會化鶴東歸呢?


西 子 之 愛 , 山 海 之 間

我 與 高 雄 的 日 與 夜

文、圖 / 張林峰

17

朗,萬里無雲,陽光將整座城市照得通

陽光明媚,行人稀少,三三兩兩的機車穿過

透。城市中大多是低矮的樓宇,只是偶

規整的街道,擾動著正午的慵懶與安詳。一

爾冒出幾棟高聳的大廈,但也不會影響

切都感覺再熟悉不過,只有腦海中的聲音在

整幅畫面的舒朗。正因為有著這樣的城

提醒著自己:

市,觀看時視線很舒服,心情也跟著舒

“嘿,你到臺灣啦!”

暢起來。

“是哦,我到臺灣了耶。” 可能是受城市氛圍的影響吧,這座城 可能是天生的親切感吧,我會經常忘記

市中的市民也顯得熱情而友好,未見過面

自己初來乍到的身份。剛到的第一天,我就

的兩個人之間也可以自來熟地閒談起來。

像當地人一般漫步在高雄的大街小巷,走過

從地鐵站到住處的三里路上,慈濟宮的大

花枝招展的廟宇、稍顯破舊的街道,登上半

爺熱情地與我交談,臨走時還送我一大瓶

山腰的佛堂,停在毫不起眼的茶飲店,走走

礦泉水,以解烈日酷暑;國民黨陣營的阿

停停,隨遇而安,竟覺得莫名閒適與舒坦。

伯和我聊起政治明星韓國瑜市長的故事; 在路邊的茶飲店,店主向我介紹各種茶葉

可能是因為那份清新吧。在山腰上 的元亨寺眺望高雄市區的時候,天空晴

的特點,另一位顧客則對我說性涼的青茶 比紅茶更適合我的體質。

文化長廊

從地下的臺灣地鐵站鑽上地面的時候,


文化長廊

18


一切都熟悉而有人情味,然而,我不過 來到這裡僅僅五個小時。

的餐廳熱鬧非凡,橋上的燈帶也五光十色 地變換著模樣——繁華與寂靜都恰如其 分,安靜與熱烈的心靈都找得到歸宿。

傍晚時分的市立電影館中,我問身旁的 大媽影片中臺詞的含義: “什麼是ke`-sien(假仙)啊?”

在高雄,天空是淡藍的,大海也是淡 藍的,西子灣的天空和大海都是淡藍的。

“就是太假了啦。” “你不會講臺語哦?”

“我不敢久看他,

“是啊。”

怕蠱魅的藍眸, 真的把靈魂勾去,

大銀幕上,瓊瑤作品改編的電影正在 放映著。影片不長,情節也中規中矩。大體

化成一隻海鷗, 繞著他飛。”

上就是一對青梅竹馬因為種種原因造成了誤 會,瀕臨分手最終又和好如初的故事。故事 雖然簡單,但愛情的純真、親情的真摯、友

詩人余光中在詩歌《與海為鄰》中,如 是寫道。

情的真誠無一不表現得淋漓盡致。可能是環 境使然吧,臺灣的電影之中也常常流露著一 份清新與美好。

也難怪他把西子灣當做一生的摯愛, 這片海仿佛有靈性似的,高遠的視野使她優

19

雅從容,水面的波光讓她嫵媚可人。在明媚 的晨間,西子灣的一幕幕就像由彩色鉛筆描

籠罩了愛河兩岸。河畔的咖啡攤前,樂手

繪出的圖畫,清爽又清新;而到了夕陽西下

彈著琴,在一束燈光下歌唱鄧麗君的歌

的時候,天空被陽光暈染上紅色,灑滿金黃

謠。愛河並不寬,河上的橋矮矮的。沿河

的海面也仿佛濃稠起來。這時,整幅畫面又

的道路已有些破舊,河畔霓虹的招牌也稀

會變成印象派的油畫一般,每一幀都充滿著

稀落落。但是河岸上的花開得正艷,岸邊

獨一無二、細膩柔和的光芒。

文化長廊

電影結束,從電影館走出,夜幕已經


文化長廊

20


高雄是一座在行走中發現的城市。去 高雄之前,我了解到的幾處景點都讓我覺 得平淡無奇,然而到了才發現,這裡的幾 乎每一處都值得體會,幾乎每個市民都 懷揣著一份熱情與友善。我仍然清楚地記 得,那裡清晨翠綠的山丘、正午慵懶的街 道、午後靜謐的校園、傍晚動人的落日和 晚間涼爽的河邊。我也記得,那裡善良有 禮的市民和可愛動聽的地鐵報站聲。如果 實在要說這座城市的缺點,應該就是她的 名字了吧——她毋須高大,更不必雄偉,留 著一份安逸和些許寂寥,便好。

21

文化長廊


大城小事

綠緣澳門

文 / 林咏琪 圖 / 綠色未來

大城小事

22

“澳門?澳門不是賭場雲集嗎?為甚麼去澳門念書?”、“澳門是全英文教學, 你真的能行嗎?”……拿到澳門理工學院的通知書後,我面對著各方的疑惑與質疑。實話 說,那時候的我,也不能確定自己會不會後悔來澳門讀書。但當我來到這個小澳門,結 交到五湖四海的朋友,體驗了豐富多彩的活動時,我轉身留下一抹淡淡的微笑:“感謝 遇見,不負所選。” 澳門雖然很小,但卻和學校一起給予了我參加各種活動的機會:城市定向比賽、 探訪青洲坊社區長者,還代表過學校外出參加辯論比賽……每一次活動都令我印象深刻、 獲益良多,有一次,我照例打開了學校Email,一張綠色海報映入眼中。“綠領計劃? 環保活動?每週都有不同類型的環保活動呢!”就這樣,對環保充滿好奇心的我立馬約 上好友組隊加入了“綠色未來”這個環保組織——沒有“綠色未來”,我就無法邂逅那 遠離喧囂的西貢和路環的黎明。


a.

b.

23

大城小事

繁華之外的香港西貢 由於加入了“綠色未來”的緣故,我有幸來到了只有一對夫婦長住的香港鹽田梓 村。一海之隔,隔開了繁華與喧囂。依稀記得,那天清早,早春的雨淅淅瀝瀝,我們乘

a.

龍眼雞是東

方蠟蟬屬的模式 種,主要吸食龍 眼以及荔枝的樹 液為生

著船,穿過朦朧的海霧,帶著興奮和好奇的心情來到了這仿佛世外桃源的鹽田梓村。 b. 鹽田上的無定

村裏沒有多少被商業化的痕跡,依然保持著淳樸的自然風光,驀然間,似乎忘了 這裏是國際都市香港。慵懶的狗正在打盹,早早醒來忙作的村民在準備早餐,龍眼雞還 未甦醒。趟過淺淺的水,認識過島上豐富的植物後,我們瞭解了鹽田梓村曾經以此爲生 的產業——製鹽。海水經過潮漲進入第一塊鹽田,在自然的日照下,不斷蒸發,提高濃 度而後又進入下一個鹽田。就這樣,在村民的辛勤勞動和大自然的饋贈下,最終凝結成 了一個個無定形體的鹽粒。雖然當時我們沒辦法親眼看到鹽在自然狀態下產生,但是在

形體的鹽粒


大城小事

24

夕陽的斜照下,漫步在偌大的鹽田旁,望著海水向鹽田流去,我仿佛看到了往日的村 民正在忙碌地曬鹽,這是如何的一番景象,如此自然,略去了城市生活的浮華。 讓我感到意外的是,在這個幾乎人人都嚮往更優質的生活的世界裏,香港西貢的 小島上竟然有人倡導簡樸的生活並身體力行:他不但不浪費糧食,而且十多年沒有買 過新衣服。簡簡單單的“簡樸居”三個字讓我對環保節約有了更深層次的認知,節約 不僅僅是口頭上的說說而已,更應該是行動。

沒有太陽的日出 如有人問:大學期間你做的最瘋狂的事是甚麽?我想,我會說是那一次來到路 環最東邊的海看沒有太陽的日出吧。或許每個人都有看過日出,與家人、戀人亦或是 與閨蜜兄弟。雖然由於下雨的緣故沒能如願看到破曉時分太陽偷偷地從海天一色的海 面、和魚肚白的天空之間漸漸升起,但是這次的經歷卻已足夠難忘、美好。 “綠色未來”組織的戶外活動似乎總是與雨天相伴,伴隨著濛濛細雨,我開始 了人生第一次露宿。露宿並不是露營,兩者有著明顯的不同,露宿只是以天地為家 罷了:我們沒有裏面點著煤油燈的帳篷,也沒有閃著星星亮光的螢火蟲。我們開動我


25

陋,但至少有了容身之所。更幸運的是,在這個下雨的深夜,有幾個來戶外野炊的 人將一些食物分給我們。就這樣,我們生起了火,圍坐在爐子旁,分享起大家曾經 的故事。 夜,已經是濃得化不開的黑,細密的夜雨顯得愈發寒冷,但大家圍坐在一起,享受 着我們齊心做出來的美味,這已足以溫暖了每一個人的心。稍作休息後,我們開始向山 裡出發,三月雨天的澳門,我們走幾步路便會偶遇鼓著口底的青蛙匆匆忙忙地過街,早 起的鳥兒在樹梢上發出清脆的歌聲。臨近黎明,我們來到了澳門的最東邊。坐在海邊, 看著遠處的浪花隨波而來、隨波而逝,聆聽著遠處海浪與礁石迸發出的悅耳樂章,不時 伴隨著幾只海鳥的聲聲應和。雖然沒有見到日出是一種遺憾,但誰能說這個不完美不也 是一種完美呢?在那一瞬間我突然意識到,或許這就是我追求的寧靜與美好吧? 來澳求學沒有辜負我當初的期待,遇見“綠色未來”也是我的幸運,在實踐中 學習環保,在活動中認知自我。或許你還不知道自己來到澳門是不是對的選擇,又 或許在面對新環境的時候,你無法預測到未來會發生甚麽,但把握新環境為你創造 的機會,嘗試所有你想做的,將會幫助你成爲更好的自己,追尋到最初的那份純真 和初心。

大城小事

們的智慧,將一塊塊紙皮化腐朽為神奇,搭起了供我們稍作休息的紙皮屋:雖然簡






歡迎各類原創作品! 散文隨筆、詩歌小說、書評藝評、繪畫攝影 文體、題材、風格、語言不限 必有稿酬

來稿請注明作者真實姓名、筆名(如有)、就讀院校,以及電話、住址等 聯繫方式。 稿件可通過以下方式遞交: 1.親自或寄送至:澳門中華學生聯合總會(

澳門亞利鴉架街9號容永大廈

一樓A,B) 2.電郵至:studyinmacao@aecm.org.mo 編輯部在尊重作者觀點和創作風格的前提下,有權對來稿的內容做出適當刪改,如稿件版權有所爭 議,責任概由作者自負,稿件版權歸本會所有。

“編輯委員會”為澳門學聯旗下的出版委員會,於1950年便已 出版當時的《澳門學聯報》(即現時的《澳門學生》),目前出版 刊物有《澳門學生》 (逢雙月份發行) 及《求學澳門》(逢單月份 發行)。 《求學澳門》旨在為來澳就讀的大學生提供發聲及交流的平 臺,雜誌通過各種形式分享同學們在澳學習的生活感受、共同討論 對時事熱點的看法意見,很好地體現了在澳外地生如何融入及參與 澳門社會。同時,雜誌亦對本澳各大專院校學生間的文學交流發揮 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歡迎讀者朋友們通過以下公眾平臺與我們互動: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