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文化》新訊no.9——女性建築家

Page 1


NO .0 9 DEC 2 0 2 4

指導單位 / 文化 部

出版單位 / 國立臺灣博物 館

發 行 人 / 陳登欽

出版委員 / 國立臺灣博物 館

陳登欽 、黃 秀、許毓 純、方建 能、吳嘉 琦、黃星 達、彭騰 衝、許慈 容、林玫 芸

策 劃 / 林一 宏、馮佳 福、洪煒 茜、許 擎

專案協力 / 沈孟 穎 (財團法人臺灣博物館文教基金 會)

編輯製作 / 實構築股份有限公 司

編輯顧問 / 王俊 雄

主 編 / 蘇雅 玲

編 輯 / 梁哲 誌、劉書 吟、吳采 臻、王宥 霖、陳懷恩

封面設計 / 張倩 綺

美術設計 / 王沐 森

印 刷 / 彩峰造藝印像股份有限公 司

封面攝影 / 吳耀庭

封面地點 / 中央研究院美國研究中心 (現為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

封底圖版 / 「 財團法人臺灣基督長老教會朴子教會各向立面圖 」國立臺灣博物館典藏

網 址 / ww w.ntm. g o v t w

地 址 / 100011 臺北市中正區館前路71號5 樓

電 話 / 02-2382-269 9

ISSN/2958-4418 09 | GPN/2011300006

版權所有 非經同意請勿轉載

女性建築家

文/編輯部

當代國際間,女性建築家的傑出成就 不斷受到關注,如普立茲克建築獎得 主札哈‧哈蒂(Zaha Hadid)以其前衛 的設計風格重新定義了建築語彙;妹 島和世(Kazuyo Sejima)則以簡約且充 滿詩意的作品著稱,並成為首位擔任 威尼斯建築雙年展策展的女性。此外, 法蘭馨‧侯班(Francine Houben)在國 際舞台上也展現了不凡的實力,她參 與了包括臺灣在內的多項公共建設專 案,其設計融合在地文化與全球視野, 為城市帶來嶄新的空間體驗。

在國際潮流的映照下,臺灣社會也逐 漸開始回顧第一代女性建築家的歷史 與貢獻。本期以臺灣建築界先驅 修澤蘭、王秋華和王秀蓮三位女性建 築家開啟對話。她們的作品承載了個 人的專業實力,更反映了特定時代背 景下,女性如何突破性別框架,進入 一個以男性為主導的專業領域。近年 來,針對她們的回顧與研究逐漸增多, 並透過展覽與出版物將她們的故事與 作品呈現給大眾,例如「蕙質蘭心— 修澤蘭建築特展」和「亭亭靜植的建 築歲月:王秀蓮建築師回顧展」。

修澤蘭的建築作品多以公共建設為主, 致力於將建築美學與實用性結合,並 參與了許多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設計項 目。她在一個以男性為主的建築領域 中,憑藉自身實力,成為後輩女性的 榜樣。與此同時,王秋華則將專業觸 角延伸至都市規劃與教育領域,其影 響力超越了單純的建築設計。王秀蓮 則以精緻且人性化的建築作品著稱,

她的設計經常展現對細節的敏銳關注, 以及對自然環境的尊重,為建築注入 一份詩意。

在探討臺灣女性建築家的同時,國際 上的其他案例也值得關注,特別是與 德國包浩斯學院相關的女性設計師。

包浩斯學院作為現代建築與設計的搖 籃,雖然以其革新精神聞名,但在性 別平等上的實踐卻不完整。許多女性 學生僅被允許從事編織工藝等被視為 「女性化」的領域,而無法進入核心 的建築設計課程。然而,即便在如此 限制下,仍有女性在包浩斯的教育下 展露頭角,並在日後成為建築與設計 領域的重要人物。將她們的經驗與臺 灣女性建築家的發展路徑進行對照, 可以看出性別議題在不同文化脈絡中 的共通點與差異性。

重新定義「女性建築家」的意涵,並 非僅是將她們放置於一個特殊的分類 中,而是反思建築領域的性別框架, 從而強調多樣性的重要性。當代空間 規劃的發展,逐漸朝向融合性與在地 性的方向前進。女性建築家的視角, 往往能帶來對使用者需求的深刻理解, 並以細膩且具人文關懷的方式,創造 出更包容的空間。這種設計方法不僅 豐富了建築的語言,也為全球建築界 注入更多元的價值觀。

001...

004...

014...

024...

034...

040...

主編序/實構築編輯部

主題文章I/閱讀關鍵:修澤蘭,建築,檔案, 臺灣/許麗玉

主題文章II/雲影穿過月門去,秋華入得雪舍 來/黃奕智

主題文章III/論 亭亭靜植的建築歲月:王秀 蓮建築師回顧展/黃則維

觀點評論/二十世紀初德語區女設計師群像/ 藍志玟

國內外建築展訊

建築文化/女性建築家 NO.9

I閱讀關鍵:修澤蘭,建築,檔案,臺灣 許麗玉/ 台灣女建築家學會名譽顧問

圖/國立臺灣博物館、台灣女建築家學會、許麗玉、傅德修 、董敏

前言

「修澤蘭」,一位隱身臺灣建築檔案 七十餘年的傳奇人物,畢生建築志業 根植於臺灣,最後於2016年2月在此 長眠,她留在臺灣各地的建築風景早 已融入公眾記憶中。然而,修澤蘭的 設計圖稿多數遺落,本文筆者藉由閱 讀國立臺灣博物館與臺灣女建築家學 會近年合作蒐集修澤蘭的建築圖資, 回溯她的建築計畫及思想關鍵,反思 1960年代她以「傳統中創新」與「以 自然為尚」所作的建築計畫,以及她 在空間佈局呈現的「人文自然風景」, 回應當代對臺灣建築文化研究的期待: 「建築」為人類社會文明發展的載體 之一,關鍵少數的女性建築師提供的 歷史線索。

背景

修澤蘭於1925年8月出生在中國湖 南省沅陵縣,年少就讀福湘女中期間 成為基督徒。當時目睹戰爭造成家園 破壞,修澤蘭立志成為建築工程師服 務國家並報考中央大學建築系。在 重慶沙坪壩央大讀書期間(1943-

1947),她結識同齡的王秋華,二人 的友誼後來在2000年成為串聯臺灣女 性建築師的重要力量。

1947年夏天,修澤蘭從中央大學建築 系畢業後進入交通部鐵路總機廠實習, 該年底,父親過世,隔年2月她轉赴 上海鐵路局工作。1949年她到臺灣拜 訪堂哥修澤寧,並在堂哥鼓勵下申請 調任臺灣鐵路局,成為鐵路局第一位 女性工程師。

1950年9月,修澤蘭奉命在板橋公園 對面設計一座新式二等車站「板橋車 站」,容納每日一千人次出入,以及 服務旅客的各種空間。1951年1月修 澤蘭受訪說明板橋車站設計而廣為人 知,該報導文更被選入初中國文課本, 使她獲得第一女工程師的美譽。

1953年3月修澤蘭借調到聯勤建築工 程處設計興建工兵學校及重機械四級 修理廠暨三軍托兒所,隔年完成三軍 托兒所建築工程後,回到鐵路局復職 直到1955年離開。她與夫婿傅積寬於

1955年成立「澤群建築師事務所」, 長達半世紀的執業期間,傅積寬的土 木工程專長輔助修澤蘭的建築設計才 華共創建築志業。

人文自然風景:庭室合一 1960年代是修澤蘭建築師執業生涯最 活耀的時期,她曾於1964年接受《The Hong Kong & Far East Builder》雜誌採 訪中提出觀點:「建築必須具有獨特 吸引人的外觀和適合居住者目的之室 內佈局,更要運用基地環境帶給使用 者福祉。」對學校建築而言,這意味 著各方面照顧師生校園生活。修澤蘭 的學校建築設計表現出剛性結構造形 少見的流動感與輕盈感,她帶入「中 國園林」概念,使建築內外均與庭園 合一,逐漸發展出修澤蘭的「人文自 然風景」特色。

臺灣從1956年開始挹注美援經費補助 教育工程經費,全臺各校陸續興建「科 學館」,在政府撙節經費與標準化校 舍規矩下,如何表現「科學」教育? 修澤蘭以「庭園」概念發展設計中學

的科學館,其中以1963年的景美女中 科學館(今「藝能館」)最富「庭室 合一」的詩意,入口以水泥預鑄鏤空 花磚砌牆,配上紅色鑄鐵鏤空花樣的 門,在雲形樓臺上下錯落配置教室, 扶迴旋樓梯而上,建築圍繞著一個小 中庭,庭中植樹,迴廊環繞著樹,微 風流動於教室、迴廊、中庭之間,學 生倚欄欣賞小園林的冬去春來。她用 庭園建築詮釋的「科學教育」基本上 是「自然教育」,在自然裡博習育才 的理想校園藍圖持續到1970年初期, 當修澤蘭受委託重新規劃臺北女師專 校園,呈現「春花明倩,夏木陰濃, 翠柏冬榮,黃英秋秀,宮牆之內,樓 閣連雲,涉足寓形,心怡神爽,所以 安弦」構成育才之所的精神源泉。

傳統中創新:新傳統 1960年代的臺灣公共建設重現國家定 位,修澤蘭奉命擔任陽明山中山樓的 建築工程師,她與榮工處、美籍工程 顧問團研發遏制地基的熱侵蝕和硫侵 蝕的基礎工法,利用預鑄預力鋼桁架 結構系統,在十三個月內建造完成這

項偉大工程。單從營建工程技術而言, 將建築融入成為陽明山的一部分,坐 落在持續噴發的硫磺坑口,這個不合 理的選址卻成就了人為工程對抗自然 的技術。另值得反思的是修澤蘭如何 表現「中華傳統」同時「創新」,將「新 建築」定位成「文化復興」運動的一 環。在建築外觀形式,她將象徵中華 文化的彩繪傳統以各種雕塑作法表現 為中山樓的建築工藝細節,從空間佈 局來看,她利用庭園概念規劃空間內 外格局,並將園林元素轉化為穿梭內 外之間的風景,營造中山樓成為山中 園林,這是修澤蘭以「傳統中創新」 定位「新傳統」的作法,非意圖仿古, 臺灣的「中華文化復興」或許可從修 澤蘭的「新傳統」再論述之。

以自然為尚:生命歸宿 1960年代,政府在還沒有明確的國家

住房政策的情況下,為解決住房危機 開始提倡「新社區」規劃,當時修澤 蘭響應政府政策,於1968年以花園城 市(Garden City)為理想範本規劃新店 山坡上的新社區「花園新城」。新社 區藍圖包含12區村落式住宅蜿蜒分佈 在54公頃的丘陵地上,並規劃各式公 共設施、公園、教堂與遊戲場,同時 滿足各年齡層居住者的需求。修澤蘭 為當時的臺灣描繪了在大自然裡的理 想生活願景,這是非常大膽和雄心勃 勃的建築計畫,修澤蘭展現無與倫比 的使命精神與毅力,傾力鞏固水土保 持與生態後再建設,將未來居住者的 生活融入自然的空間佈局裡。雖然花 園新城理想藍圖未完成,但她「以自 然為尚」的建築理念已將現代建築帶 向生命歸宿的境界。

花園新城階梯式住宅實景©董敏

①央大建築系時期修澤蘭繪圖時和 同學合照©傅德修

②女工程師修澤蘭-板橋車站的設 計者_1951年1月24日中央日 報_記者理璜©傅德修

③花園新城(196812-台灣畫刊)© 許麗玉

④景美女中藝能館外觀©台灣女 建築家學會

⑤景美女中藝能館中庭©台灣女 建築家學會

⑥修澤蘭規劃臺北女師專校園© 台灣女建築家學會

⑦修澤蘭設計的陽明山中山樓花隔 屏©國立臺灣博物館

⑧修澤蘭設計的陽明山中山樓月門 窗花©國立臺灣博物館

⑨花園新城聽濤館超級市場及游泳 池實景©董敏

II雲影穿過月門去,秋華入得雪舍來 黃奕智/淡江大學建築學系副教授

「我跟你說,建築整件事都很辛苦。 但是要是你能夠做得好的話,你會覺 得很高興。」

王秋華,《建築.秋華》公視「文 化容顏」第73集,2020

第21屆國家文藝獎頒給王秋華時,其 獲獎理由為「美學與工藝必須建立在 環境與人性關懷的基礎上來從事設計, 其中以圖書館建築對臺灣貢獻最大。 在探究建築的價值上,增加了現代意 義的「公共」觀念。」因此,臺灣大 多數人對其認識多是透過中研院美國 文化研究所(1973)及中原大學圖書 館(1983)這兩案。然而,建築類型 與風格並非她最在意的。王秋華曾表 示:「設計要從生活層面開始。」、「真 正有設計才能的人,並不會限於只做 一兩種建築類型的設計。」因此,本 文試著從1983年「雪舍」自宅,一窺 這位女建築師的內心世界與建築信念。

「雪舍」原為王秋華父母於1965年購 得自用的二層樓獨棟住宅,1981年王 父過世之後,便拆除重建為地下一層, 地上七層一樓一戶之電梯大廈。其中 一樓與局部地下室屬幼弟一家,二至 四樓出售,五六樓為大弟所有,七樓 與八樓之增建供王秋華與母親自住使 用。「雪舍」北面6米巷弄,東臨11 米巷道,西側與南側均有鄰房。大門 面北,入口處鑲嵌公共信箱之牆面, 作為影牆般阻隔訪客視線。進出需從 側邊繞行轉折後進入,內以1:8坡道 銜接內外高差。這應與當時王母出入 需仰賴輪椅輔助有關。東側臨11米巷 道處,預留了未來開設店面之規劃設 計。大門入口右側另設一門,可直接 通往一樓庭院。整體佈局上運用軸線 偏離、庭院設置、視覺穿透、阻隔與 動線的迴轉,強化住宅的深度與私密 性,隱約地呈現出傳統中國民居中對 外部世界的隔離與對內部小世界的塑 造企圖。

二樓以上為標準層設計,均從電梯出 口右側進入各戶。東側鄰近11米巷道 處配置高活動性的客餐廳,隨後以廚 房和浴廁,將客餐廳與西側較安靜私 密的臥房與書房分隔出來。廚房是一 獨立、狹長且封閉的房間,並設有通 往後方工作陽台的出入口。這個規劃 很明顯反應著1980年代臺灣社會文化 中將廚房與陽台視為是家中女性成員 家務工作空間之設計。雖然如今看來 這平面是對家務工作與女性主體性的 壓抑,但從歷史來看,1982年臺灣第 一本鼓吹女權的雜誌「婦女新知」才 剛成立,改革與反思的風氣還來不及 吹散此時籠罩在家居廚房中的油煙與 封閉。五、六樓屬於王家長男一家的 空間,王秋華微調了標準平面以配合 生活所需。在整體配置上,五樓是提 供給家族女性成員(女兒與外祖母) 的生活空間。六樓則是配置著主臥室、 男主人書房與家中兒子的臥室。書房 中還放置了父親王世杰的銅像,象徵

著長男對於家族的繼承。可見即便經 歷了卅年的美式生活及工作經驗,王 秋華依然選擇尊重臺灣社會文化中業 主的使用習慣,其住宅平面上依舊反 應著以男性為主導的空間權力關係。

來到七、八樓屬於王秋華與母親的空 間時,便可以看見她大刀闊斧的改變, 來塑造以自己生活及建築信仰為核心 的居住空間。首先王秋華翻轉標準平 面中公共與私密空間的配置,將入口 改設於西側,把自己與母親的臥房置 於東側。配置翻轉後,母親房位於返 家動線的最深處,擁有封閉而獨立的 視野與陽台,某種程度上呼應了傳統 民居中對「深閨」的空間要求。大門 進來首先面對的是通往八樓的旋轉樓 梯。在不同時間陽光角度的照耀下, 成為如傳統園林中有著豐富光影變化 的「迴廊」空間,通往頂樓的花園與 客房。樓梯旁則是以落地玻璃窗分隔 出戶外的魚池與花園,待穿過玄關與

客廳後才得以進入。這個空間組織上 的虛實變化,經驗上更接近中國民居 裡的天井中庭。與客廳配置在一起的, 是以傳統圓桌為核心的餐廳,以及一 座平台鋼琴的空間。整個生活與社交 空間組織上,融合著中式親族空間的 團體性與共同性,以及西式社交空間 的表演性與個體性。八樓的增建是以 榻榻米空間搭配基本衛浴與廚房。雖 說是作為客房與兼作上課空間使用, 但其與外部庭院的組成關係,以及海 棠花門洞的設計,都讓它更像是中式 園林中的獨立廂房,作為另一種遨遊 於園林自然的避世之地。

作為一位在二戰前後養成的華人女性 建築師,王秋華除了有繼承自現代主 義建築理想與風格的部分以外,亦展 現出獨有的女性特質與觀念。首先, 王秋華沒有傳統現代主義建築師的英 雄情結。這讓她在美國時甘於隱身在 古德曼的光輝下卅年,同時也促成其

來台後與潘冀先生長期的合作情誼。 從「雪舍」中我們可以看到她對當時 充斥臺灣社會之父權空間的尊重,但 回歸到自宅之時,卻又非常細膩地組 織其對現代與傳統文化空間的轉化與 結合。在建築哲學上,她相信從生活 出發,以觸覺感知的角度,自樓梯扶 手、門框組構、沙發設計與衣櫥通風 的考量上,均可以看到其對生活物件 的細膩觀察與經營。她相信建築應該 因循整體設計(total design)的原則, 但不是建築師個人對美學與生活的全 面控制(total control),而是在生活 中調和人造物與自然環境間的關係。

王秋華尤其在意植栽在內外過渡及中 介空間中的調和性。「雪舍」的庭院 與花園,或可視為是其對於中國傳統 園林空間的詮釋與轉化。或者是說, 是「自然」此一元素在現代空間組織 中,如何共構出生活上的韻律與節奏。

「雪舍」在外觀上是偏向封閉的,某 種程度上呼應了中國傳統民居在高牆

雪舍一樓平面圖©國立臺灣博物館

雪舍二至四樓平面圖©國立臺灣博物館

雪舍五樓平面©國立臺灣博物館

雪舍六樓平面圖©國立臺灣博物館

雪舍七樓平面圖©國立臺灣博物館

雪舍八樓平面圖©國立臺灣博物館

雪舍八樓的海棠花門洞©國立臺灣博物館

註:關於王秋華建築師的訪談紀錄參照: 《王秋華建築師在台建築之研究》(林君 諭,2008)、《建築‧秋華》(公共電視「文 化容顏」第73集,2020)。

①雪舍一樓入口©國立臺灣博 物館

②門廳坡道©國立臺灣博物館

③雪舍七樓北臥室©國立臺灣 博物館

④雪舍連接七八樓之旋轉樓梯 ©公共電視

⑤雪舍餐廳的宴客大圓桌©公 共電視

⑥雪舍七樓入口玄關©國立臺 灣博物館

⑦雪舍七樓客餐廳之平台鋼琴 ©國立臺灣博物館 下的隱蔽性,但卻也維持住了內部空 間裡的生活小確幸。而這點,或者也 跟她漂泊一輩子的客居經驗有關。王 秋華曾說,不要覺得是臨時性的居所 就敷衍隨意地做,而是要把它當成永 久性的去在意與斟酌。而這正是她對 於建築所一直秉持的態度:建築師的 責任應是美化人造環境,增進人們對 於生活環境的了解與愛護。這便是建 築師的專業操守與社會責任。

論 亭亭靜植的建築歲月:王秀蓮建築師回顧展

黃則維 /亭亭靜植的建築歲月:王秀蓮建築師回顧展 策展人

適逢「臺南400」系列活動,臺灣文 化創意博覽會首度移師臺南舉行。其 中321巷藝術聚落展區規劃了14大主 題,將整座城市比喻為無邊界的大型 學校,探討臺南多元且具歷史深度的 議題。活動期間,「臺南建築」成為 反響熱烈的主題之一,本次展覽聚焦 於王秀蓮建築師,呈現她在臺灣戰後 建築史中的獨特地位,並闡述其作品 對臺南現代城市風貌的深遠影響。

2017年,本人因就讀成功大學建築研 究所而移居臺南,某次漫遊於南門路 與五妃街周邊時,幾棟別緻典雅的住 宅吸引了我的目光,經了解後得知這 些住宅出自王秀蓮之手。隨後透過學 長與師長的介紹,我接觸到王秀蓮的 作品集及相關背景文獻,從而展開對 其作品長期的田野調查。

今年,本人有幸受臺南市文化局、日 目247Visualart及文化銀行邀請,擔任 此次建築主題的策展人。討論初期,

我們認為在「臺南400」的議題下,應 展望現在與未來的城市空間,而王秀 蓮的作品對臺南現代城市樣貌深具影 響,使其成為本次的策展主題。尤其 今年不僅是臺南建城四百年和成大建 築八十週年,亦是王秀蓮逝世一週年, 因此我們希望透過此次展覽深表緬懷 與致敬之意。

亭亭靜植的人生歲月 研究所期間,因參與國立臺灣博物館 的建築圖說資料詮釋計畫與展覽經驗, 啟發了我對臺灣戰後建築的探究與資 料整理。隨著王秀蓮建築師於去年辭 世,臺灣博物館計畫徵集其遺留的圖 說文物。在此背景下,本人於今年初 拜訪了王秀蓮故居,對其事務所內的 設計圖、藏書及相關文件進行初步整 理。而透過此次展覽,這些文物得以 首次公開展示,展覽內容分為三大主 題:「亭亭靜植的人生歲月」、「蓮 式風格的建築地景」和「自我儀流的 設計原則」。展品涵蓋設計圖說、證

書文物、案例影像及藏書,揭示王秀 蓮的個人生平與設計哲理。

321巷藝術聚落原為「日軍步兵第二聯 隊官舍群」,而本展場則與園區內的 「郭柏川故居」毗鄰。首先,個人生 平展間為原本官舍的應接室,呈現上 融合家屋與工作室的意象,象徵王秀 蓮重視家庭,生活與工作空間關係緊 密的狀態。四周展板上張貼著多張設 計圖,並將她的生平簡介與年表排版 融入圖說之中,帶有閱讀人生歷程與 設計布局的雙重意義。展間一角的製 圖桌上,陳列著王秀蓮的繪畫作品及 證書文物,訴說她接受建築教育到成 為執業建築師的專業養成。

此外,我們將王秀蓮事務所的藏書置 入原空間的書櫃內,其中多為日文書 籍且相當具有指標性,顯示王秀蓮如 何透過日本視野掌握著全球的建築趨 勢。展出書籍包括1950年代後的《新 建築》雜誌、鹿島出版會《SD》創刊

號及後續期數、美術出版社的《現代 建築家系列》等。王秀蓮不僅吸收國 際建築潮流,更融會貫通發展出獨到 的設計風格。她的特別之處不僅限於 女性身分,而是她如何透過卓越的意 志力,打破傳統文化與現實環境的藩 籬,實踐著個人的建築創作理念。

蓮式風格的建築地景 第二展間將官舍的座敷與茶之間合併 為一個寬敞空間,透過案例拼貼的障 子門、地面的作品分佈地圖以及電視 播放的建築攝影,營造不同視角與空 間尺度的切換,試圖創造一個王秀蓮 的建築宇宙。觀眾先以俯瞰視角瀏覽 大地圖,喚起與王秀蓮作品在臺南巷 弄擦肩而過的記憶,展間四周由可移 動重疊的案例拼貼街景環繞,讓觀眾 沈浸於她所塑造的臺南現代城市地景 之中。

在整理文物期間,尋獲一本71頁的 作品清單,詳細記載了事務所的案件

亭亭靜植的建築歲月:王秀蓮建築 師回顧展主視覺©文化銀行

名稱與編號,並按年份分類作為設計 圖說索引。經建檔統計,執業期間 的案件數量高達1,524件,而根據她 於2004年出版的作品集《靜植50  1954~2004》,共收錄631件取得建照 的作品。這兩份文件的數據存在明顯 落差,經交叉比對發現,許多案件僅 停留在設計階段並未實際落成,或同 一案分為草圖、設計圖、竣工圖的不 同版本,以及增改建或變更設計的情 形。由於圖說數量龐大尚未詳細整理, 目前初步推斷具有設計圖說的承接案 件為1,524件,實際落成的則為631 件,確切的作品統整有待後續研究釐 清。

經分析631件落成作品,可分為八種 類別:住宅(392件)、工廠與辦公 室(111件)、寺廟(39件)、校園 建築(36件)、機關設施(17件)、 飯店(16件)、教堂(10件)及醫 療設施(10件)。作品年代分佈為: 1950年代15件,1960年代122件, 1970年代263件,1980年代154件, 1990年代77件,其中絕大多數案例 集中於臺南市區。本展間從這之中選 取了30件易於觀察與體驗的臺南市區 作品,作為分佈地圖及走讀活動採用 的經典案例。

自我儀流的設計原則

最後的第三展間將官舍的寢間佈置成 設計圖說與模型的陳列室,空間中央 擺放著王秀蓮東門路自宅的建築模型, 一旁展板則展示她首棟自宅「博愛路 161巷林宅」的平、立面配置圖,以及 「臺南女中力行樓」剖面圖和「臺灣 基督長老教會朴子教會」各向立面圖, 這三案分別在選取的圖說類型上展現 了精湛細膩的圖學表現。

而在近半世紀的職涯中,王秀蓮一貫 遵循以下10項設計要點:

(1)確保合理且具彈性的使用動線。

(2)創造經濟實惠且有品味的空間。

(3)大面玻璃窗居內享庭園外景,注 重窗戶使用與清潔的便利。

(4)各空間光線適宜,注重空氣對流, 節省能源。

(5)順應亞熱帶氣候,使用固定和活 動百葉窗,有效調節氣流與光線。

(6)顧及人體尺度黃金比例,注重所 有設計細節。

(7)建材就地取材,盡才適用創造質 樸的造型。

(8)不做過分的豪華修飾,不求不合 使用的奇型。

(9)設計階段已兼顧室內風格,裝潢

①臺南聖功女中大禮堂剖面詳圖© 國立臺灣博物館

②第一展間:亭亭靜植的人生歲月 ©文化銀行

臺南縣化石陳列館剖面大樣圖©國立臺灣博物館

③第二展間:蓮式風格的建築地景 ©文化銀行

④第三展間:自我儀流的設計原則 ©文化銀行

⑤五妃街三連棟©黃則維

⑥東門路自宅©黃則維

⑦博愛路161巷自宅©黃則維

不可加油添醋。

(10)設計考慮長期使用,建材需適 應環境變化。

以東門路自宅為例,王秀蓮巧妙結合 了事務所、居住與接待空間,落實多 功能住宅設計,滿足工作與生活需求。

設計上,建築外觀和平面單純的矩形 配置卻富含細部處理,使用機能強調 動線與空間的公私分明,大面積開窗 調和了建築比例,開口部也兼顧到溝 縫的清潔便利性,半戶外迴廊提供遮 陽引涼更是她的慣用設計。建材上, 她大量運用本土素材,如山地門的板 岩、關子嶺的卵石和花蓮的大理石, 甚至利用廢船的銅條、櫸木及船舷窗, 賦予材料再生與空間使用的新可能。

這棟住宅不僅回應亞熱帶氣候,更成

為她設計理念的典範。

承襲展區「無邊界學校」的精神,本 展僅作為資訊傳遞站,真正的展場延 伸至臺南市區的巷弄間,作品展示旨 在引發觀眾共鳴並融入生活之中。閱 讀建築需透過身體經驗,感受真實空 間遠比展場中的圖像與資訊更為深刻。

除了本人帶領的走讀活動外,也收到 許多民眾觀展後親自尋訪王秀蓮作品 的感想回饋。原本平凡的街景,因認 識這些建築及其設計者的故事而增添 了醍醐味,也期許自己日後能發掘出 更多關於臺灣本土建築的趣事。

①包浩斯百年展的Siedhoff-Buscher

木工玩具作品©藍志玟

二十世紀初德語區女設計師群像

藍志玟/中國科技大學建築學系副教授 34

壹、從Lotte am Bauhaus影片開始 1919年,包浩斯學校成立,是一個結 合新技術與美學為主的造形設計學校。

該校將戰後的設計從繁複的裝飾轉為 簡潔美學,影響全世界現代建築的簡 潔造形趨勢,至今的建築設計仍深受 包浩斯工業風設計所影響。2019年包 浩斯百年,為了慶祝這個對現代建築 設計方法影響深遠的學校與其師生, 主辦單位安排了許多不同主題的慶祝 活動。除了回顧包浩斯對現代設計教 育的影響、展示代表性作品之外,也 重新發掘一些被遺忘的包浩斯師生, 例如因時代背景而必須逃離德國的猶 太裔師生,以及重要的女性設計師。

因此,除了介紹在以色列由猶太裔包 浩斯學生設計的白城(Weiße Stadt) 外,也利用專書與劇情片介紹包浩斯 女性。《Lotte am Bauhaus》(暫譯: 蘿特在包浩斯)這部電影就是配合包 浩斯百年慶,以女性為主題之一的展 示作品,透過影像捕捉包浩斯女性群 像。

故事的女主角Lotte來自木工家庭,對 繪畫很有天分且嚮往自由。當她得知 標榜自由學風的包浩斯正在招生時, 想要離開家去就讀,卻遭到父親阻止, 還有姐姐的嘲諷(認為女生做木工看 起來像猴子)。縱使如此,熱愛自由

的靈魂無法阻擋她對學習的熱情,她 仍然不顧一切選擇就讀。在課堂上, 她遇到了未來的丈夫,結識了許多才 華洋溢的女同學,也目睹了白人同學 與猶太同學之間的衝突。1923年,包 浩斯以威瑪的號角樣品屋(Musterhaus Am Horn)展示未來住宅的想像。其中 的兒童房由Lotte破格利用木工工坊的 機具(當時木工工坊不允許女性進入) 製作五彩繽紛的家具。然而在開幕時, Gropius介紹這棟建築物的設計時,並 未提及Lotte的貢獻。後來家具商看上 她的作品,卻只跟她的男友談論家具 設計,讓她感到受委屈。之後包浩斯 有幾項設計案,她憑藉天分得到參與 機會,但始終只是輔助角色。最後包 浩斯關閉,夫妻倆便逃離德國,故事 就此結束。

這個簡單又令人感同身受的故事,點 出了二十世紀初有才華的女性建築設 計師,在選擇以職業生涯而非家庭為 重心時,不僅需要面對家庭與傳統價 值的挑戰,進入職場後還會因為性別 而被忽視。縱使如此,她們並未氣餒, 在艱困的大環境下仍有傑出的表現。

在強調性別平等的現代開放環境下,

這些女性不再被忽略。本文將透過簡 要介紹,列舉幾位目前正在研究的女 性設計師,期待未來能有更多女性設 計師被看見。

貳、德語區女設計/建築師介紹 一、德國

1. Alma Siedhoff-Buscher(1899- 1944)

影片中的主角Lotte即是以SiedhoffBuscher為原型所創作的人物。她最重 要的代表作之一是威瑪號角屋中的兒 童房家具設計,其五彩繽紛的設計展 現了她對兒童教育無限可能性的想像。

她並未正式完成學業,最後與丈夫離 開包浩斯。由於顛沛流離加上家庭因 素,她難有更多代表性作品,最終在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空襲中遇難。

在包浩斯百年展中,展出了她的木製 玩具設計。她在包浩斯時期設計的船 形組合遊具至今仍深受歡迎 1 。

2. Gunta Stölzl(1897-1983) 在包浩斯教師群的合照中,很容易就 能看到在一群男性教師中,一位充滿 自信的女教師Gunta Stölzl。她專精於

② Lotte am Bauhaus的DVD外觀 ©藍志玟

1.德國巴登邦政治教育中心建築 與藝術家介紹:https://www. hausaufderalb.de/alma-siedhoffbuscher

③包浩斯教師群像,右二即是

Stoölzl©Bauhaus-Archiv Berlin

④Gunta Stoölzl與Marcel Breuer 一起設計的非洲椅©BauhausArchiv Berlin

紡織領域,在包浩斯求學期間以優異 的成績表現,後來在校任教並成為紡 織工坊的教師/師傅(Meister)。她經 常與其他包浩斯教師共同構思編織圖 案。雖然她不能算是空間設計師,但 她對於室內空間的織品質感與設計品 味相當精準,非常適合現代室內裝飾 擺設。

2.Bauhaus: Art as Life - Gunta

Stölzl: A Daughter's Perspective: https://www.youtube.com/ watch?v=7HWDWr1RKe8&t=1s

3.紐約現代藝術館之Lilly Reich 展頁:https://www.moma.org/ calendar/exhibitions/278?

4.Elizabeth Otto,Patrick Rössler, 《包浩斯的女性藝術家:45位 被遺忘的女性紀錄》,P. 187

在包浩斯百年慶時,她的女兒受邀演 講 2,表示包浩斯的學習教學對Stölzl 而言是愉快的,但她最終選擇離開包 浩斯的原因是始終只能拿到短期合約, 而同期的男性同事已獲得永久合約。

這樣的待遇對她來說並不是回饋,因 此她選擇離開包浩斯,另外開設紡織 工作室。從包浩斯的照片可見,紡織 工坊清一色都是女性。根據包浩斯檔 案所收集的資料顯示,目前尚未發現 有男性進入紡織工坊的紀錄。

她最著名的代表作是與Mies van der Rohe合作的巴塞隆納德國館室內設 計。從大理石花紋的選擇到獻給西班 牙王室的座椅設計,都展現了兩人合 作的默契與高度品味。Mies後來移居 美國,Reich雖考慮過隨行,但最終選 擇留在德國。為了維生,她也為納粹 進行一些設計案,讓她備受爭議 4。直 到多年後的MoMA展覽,才讓她獲得 應有的設計地位。

由於她的作品主要是織品與室內設計, 不易保存也難以進行完整紀錄,現今 只能透過圖面、家具與照片來想像她 優雅的設計風格。

4. Friedl Dicker-Brandeis(1898- 1944)

Dicker-Brandeis是一位天賦異稟的女 性,從小對繪畫與美術就展現濃厚 興趣,也勤於自學。她在維也納跟

3. Lilly Reich(1885-1947) 1996年,現代藝術博物館(MoMA) 以「Lilly Reich:Designer and Architect」為主題,為Reich策劃專題 展 3,突顯了她的重要性與時代意義。 談及Mies van der Rohe的建築設計, 就不能忽略Reich的室內設計貢獻。在 Mies初識Reich時,她已是聲名卓著 的織品與平面設計師,她最有名的作 品是沒有後腳跟的Freischwinger椅, 也被稱(司徒加)白院(社區)椅 (Weißenhof-Stuhl)。兩人於1927年 司徒加現代住宅展相識,許多展覽的 室內設計都由她負責。此後,Mies的 建築設計幾乎都與Reich合作室內設 計。當Mies擔任包浩斯校長時,更將 Reich聘為紡織工坊教師。

隨Johannes Itten學習藝術,後來與 Itten一同前往包浩斯學習視覺藝術。

在那裡,她結識了日後重要的合作夥 伴Franz Singer,兩人共同創立了名為 Singer & Dicker的藝術工作室,以視覺 藝術的觀點進行室內設計與舞台設計。

與Singer共事時做了許多犧牲 5。因為 猶太人身分,她最終未能逃脫納粹的 追捕,在波蘭的奧斯維辛集中營離世。

二、奧地利

1. Margarete Schütte-Lihotzky(1897- 2000)

談及二十世紀的女性建築師,絕不能 忽略Margarete Schütte-Lihotzky。她是 奧地利第一位接受完整建築教育的女 性。在學習期間,在老師的鼓勵下參 加建築設計比賽並獲獎,使她的建築

設計能力獲得肯定。因參與法蘭克福 新社區的建案,她與當時的設計規劃 師Ernst May合作設計出至今仍令人印 象深刻的法蘭克福廚房。這個廚房設 計不僅讓May的規劃大受歡迎,也確 立了她在建築設計上無可取代的地位。 然而,這項成就既幫助了她也限制了 她,讓人們認為女性只能做廚房設計。

儘管她也進行過幼兒園與社會住宅等 大型規劃,但這些作品的知名度都不 及法蘭克福廚房。因此她大聲疾呼“Ich bin keine Küche!”(我不是廚房), 希望打破女性等同於廚房設計的刻板 印象。

另一方面,她也是社會主義的行動派, 曾參與街頭運動並被監禁,是一位不 僅具有建築理念,更實踐社會理想的

⑤ Lilly Reich 的室內設計,已經 成為德國現代室內設計的標配

⑥⑨Friedl Dicker-Brandeis的室內 設計©Bauhaus-Archiv Berlin

5.德文維基百科介紹:https:// de.wikipedia.org/wiki/Friedl_ Dicker-Brandeis#cite_noteDicker1-2

⑦位在法蘭克福住宅群的法蘭克 福廚房,現為Ernst May Haus博 物館,正在申請世界文化遺產 ©藍志玟 ⑧ 撐過包浩斯財務危機的紡織工 坊©Bauhaus-Archiv Berlin

6.包浩斯女性:從客體到主體: https://bauhauskooperation.com/ kooperation/project-archive/ magazine/discover-the-bauhaus/ bauhaus-women-from-designobject-to-subject?fbclid=IwY 2xjawGFUctleHRuA2FlbQIx MAABHcHY6_UtYEzHHvoctDFJgK_T4e5JDLiX016hQ_ GTH6sHcmBTTU_AlYBog_aem_ jklBg1pRiH6mwjZyKO-m1g

參、討論

從目前收集的資料來看,當時這些女 性大多並未將建築師視為職業目標, 她們後來的執業範圍也多局限於較少 涉及力學與都市規劃的室內設計專業。

她們的經歷有幾個相似的脈絡與共同 點,這些特徵也勾勒出當時女性學習 建築的背景與執業的現實處境:

一、建築與設計教育養成

就環境而言,歐洲並未明文禁止女性 學習建築或營造,但社會氛圍並不鼓 勵女性從事這些領域。一方面是因為 師徒制的學習模式要求離家且長期處 於以男性為主的環境中。直到包浩斯 將建築與藝術設計結合,建築不再給 人單純需要體力的印象,才吸引了大 量女性前來學習,她們認為自己學習 的是藝術設計相關領域。

但是超過半數的女性來包浩斯學習並 非Gropius創校的初衷。他一邊經營包 浩斯,一邊接建築設計案,因此他希 望培養能協助他執業的男性助手。在 他看來,女性只適合平面設計,因此 許多包浩斯設計的住宅中,地毯、掛 毯都來自全由女性組成的紡織工坊。

9

⑨ 威瑪號角屋中由Alma SiedhoffBuscher設計的小孩房家具

©Georg Muche:Bauhaus-Archiv

Berlin

但當包浩斯失去國家教育資源贊助, 必須自負盈虧時,所有工坊都需要自 行設計製造並製作目錄吸引客戶,而 當時所有工坊中,只有紡織工坊最為 獲利,幫助包浩斯度過財務危機。

即使Gropius的創校理念在當時可說相 當進步,但從男女學生比例的控制仍 可看出他認為男性才是建築設計的主 力 6 。

Schütte-Lihotzky的例子則像一面鏡子, 反映了當時的現實。匈牙利獨立後不 久的奧地利仍是一個文化多元的地方, 可能正是這種多元文化背景,使她的 老師能以鼓勵的態度教導她,而她的 才華也在作品中得到了證明。

二、從平面設計轉為空間設計 從這些女性的空間設計學習歷程來看, 除了Schütte-Lihotzky接受過完整的 建築教育外,其他女性多是從視覺設 計或小尺度設計進入空間設計領域。

Dicker-Brandeis以視覺設計的觀點進行 室內設計,Siedhoff-Buscher則是從家 具設計進入兒童尺度的空間設計。從 她們的學習過程到後來的實務發展來 看,這些女性很少有機會接到獨立建 築案件,只能從小孩房以及廚房設計

表現空間設計才能。這種現象是源於 社會氛圍中的性別期待,還是來自於 接案管道的差異,值得進一步研究。

三、獨立接案能力

女性空間設計者是否能獨立接案也是 職業性別與社會角色的關注點,Reich 本來就是有名的設計師,與Mies合作 更得到更多的室內設計案,但作品還 是在Mies名下,與Dicker-Brandeis的 狀況類似。

Schütte-Lihotzky相對之下就廣為人知, 除了歸功於她在多次競圖中獲獎而受 到肯定外,也因為法蘭克福廚房這個 代表作讓她得以繼續獨立接案。從環 境與機會來看,她的經歷是眾多女性 建築師中最最具代表性的職業發展路 徑。

肆、結論

從包浩斯創校至今已逾百年,回顧這 些德語區女性設計師的學習與職涯歷 程,我們可以看到時代的轉變。今日 的女性在建築設計的學習環境中,已 較少如Lotte在電影中面對的差異對 待,或女性被侷限於特定工坊的限制。

然而,某些議題仍然存在:如同Reich 必須在事業與遷徙間抉擇,或Dicker-

Brandeis為了工作機會而做出的犧牲, 當代女性設計師在家庭與事業間的取 捨仍是一大挑戰。

特別值得省思的是,儘管SchütteLihotzky的“Ich bin keine Küche!” (我不是廚房)的吶喊已過去近百年, 職場上的性別刻板印象依然存在。這 些先驅者的故事提醒我們,在追求多 元與性別平權的社會理想時,不能只 依賴時間的推移。唯有主動正視並消 除職場中的性別偏見,才能確保下一 個百年不會重蹈這些女性設計師所經 歷的掙扎。

展覽名稱:另一種現場:修澤蘭 展覽時間:2024/12/03~2025/11/02 展覽地點:臺灣 國立臺灣博物館 展覽簡介:本展覽透過建築師、建築圖、建築模 型、各類檔案重建「認識」的現場,描繪修澤蘭 在戰後臺灣現代建築史頁上特殊性,並藉由重現 修澤蘭的建築圖資檔案,帶領大家認識修澤蘭的 建築作品。

On-site Matters: Hsiu Tse-Lan

國立臺灣博物館鐵道部園區 113.12.3 114.11.2

展覽名稱:Materialized Space: The Architecture of Paul Rudolph 展覽時間:~2025/03/16

展覽地點:美國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展覽簡介:展覽展示了 Rudolph 在建築領域的重 要貢獻的全貌 從他在佛羅里達早期的實驗性 住宅,到他以混凝土為材料的公共建築委託案, 再到他對都市巨構和綜合用途摩天大樓的烏托邦 式構想,以及他在紐約創作的非凡沉浸式室內設 計。

該展覽讓參觀者有機會體驗 Rudolph 遺產的演變 和多樣性,並更易於理解他的作品如何繼續在全 球城市的都市更新和重建中激發靈感。展覽展示 了超過 80 件不同尺度的多樣化文物,從他一生 中收集的小物件到他辦公室產生的各種材料,包 括圖紙、模型、家具、材料樣本和照片。 資料來源:https://reurl.cc/ReKKve 展覽名稱:形色質美:漢寶德的建築 展覽時間:2024/11/20~2025/02/23 展覽地點:臺灣 國立臺灣博物館 展覽簡介:漢寶德(1934-2014)畢生從事建築 設計與教育、古蹟保存、博物館、大眾美學等跨 領域,為紀念漢先生逝世十周年,本展覽以「不 只是建築師」、「文化保存與研究」、「適當的 幾何形」、「大乘的建築」等主題,彰顯漢寶德 對於臺灣建築文化的貢獻。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