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社會交往的藝術:台灣、香港大事紀

Page 1

附錄


台灣大事紀 1980–2014

整理:廖億美、陳盈瑛、王若璇

藝文生態與藝術行動

政經環境與社會運動 1980 • • • •

美麗島大審。 林宅血案。 新竹科學工業園區設立。 「財團法人中華民國消費者文教基金會」 成立。

• 「蘭陵劇坊」參加實驗劇展,演出《荷珠新 配》,帶動現代劇場風氣。 • 「滾石唱片」成立。 • 教育部依照行政院所頒之「加強文化建設及 育樂活動方案」,規畫「國民中、小學藝術 教育特殊班」。

1981 • 金山核二廠開始商轉。 • 旅美學者陳文成被發現陳屍於台灣大學研究 生圖書館。

•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成立。 • 「饕餮現代畫會」成立。

• • • • •

• • • • •

1982 台電正式將核廢料貯放蘭嶼。 墾丁國家公園正式成立,為台灣首座國家公園。 「婦女新知雜誌社」成立,鼓吹性別運動。 退伍老兵李師科銀行搶案。 「中華民國自然生態保育協會」成立。

《光陰的故事》上映,開啟台灣新電影浪潮。 「中華民國現代畫學會」成立。 「夔藝術聯盟」成立。 「101 現代藝術群」成立。 〈文化資產保存法〉正式實施。

1983 • 兩千餘戶三重居民「自力救濟」佔據馬路反 對開闢二重疏洪道。 • 原關押政治犯與流氓的綠島正式開放觀光。

• 廢止〈電影檢查法〉,改制定〈電影法〉, 將電影升格為「文化事業」。 • 民謠作曲家侯德健赴中國。 • 台北市立美術館開館。 • 陳界仁等人在西門町發表《機能喪失第三 號》行為藝術,遭警方盤查。 • 八所縣市文化中心陸續落成。

• • • • • • • •

恆春核三廠開始商轉。 台電提出核四廠建廠計畫。 「台灣勞工法律支援會」成立。 海山、煤山礦坑災變造成 177 人死亡。 〈勞動基準法〉開始實施。 「台灣人權促進會」成立。 龍發堂精神病患管理事件爆發。 〈自然生態保育方案〉通過。

• • • •

• • • •

十信案,為歷來最嚴重經濟犯罪事件。 核三廠發生大火。 核四廠預定地貢寮醞釀反核。 台中縣大里鄉反三晃農藥廠。

• 《人間》雜誌創刊,以報導攝影與報導文學 實踐社會關懷。 • 「第三波畫會」與「101 現代藝術群」舉辦 《污染——關心我們的家園》聯展與《環保 展》系列展。 • 王墨林發表《(海盜版)我的鄉愁我的歌》。 • 春之藝廊展出《超度空間》。 • 《藝術界》雙月刊創刊。 • 龍應台出版《野火集》。 • 柏楊出版《醜陋的中國人》。 • 電影分級制度正式實施,增列「限制級」。

1984 張建富等人舉辦《九二八前衛藝術發表會》。 春之藝廊展出《異度空間》。 關曉榮報導攝影作品《八尺門》。 「台北畫派」成立。

1985

TW

498


1986 • 新竹李長榮化工汙染事件,學界與居民發動 長達 450 天的抗爭行動。 • 彰化鹿港反杜邦設廠事件。 • 「台中縣公害防治協會」成立,為全國第一 個民間反公害團體。 • 宜蘭反六輕運動。 • 〈人民團體組織法〉完成。 • 民進黨宣布組黨。

• 陳界仁、高重黎、林鉅、王俊傑成立「息 壤」團體,反美術體制空間。 • 李銘盛擬以二二八事件為主題發表作品《非 線》,遭治安單位以內容不適禁止。 • 王智章等人組成「綠色小組」,以影像記錄 街頭運動。 •《台灣新文化》與《新文化》雜誌創刊。 1987

• • • • • • • • • • • • • • • •

解除戒嚴,開放政治團體活動。 解除港澳觀光禁令。 開放外匯管制措施。 開放大陸探親。 高雄後勁反五輕運動。 蘭嶼反核廢料運動。 行政院成立勞委會、環保署。 經濟部規畫優先開發美濃水庫。 貿易出口排名全球第十一名,為亞洲四小龍 之冠。 陳永興、鄭南榕等人串連數十個海內外台灣 人團體成立「二二八和平日促進會」。 民間發起「彩虹專案」關懷雛妓示威遊行, 抗議販賣人口。 台大學生社團在校園示威,要求校園解嚴、 修改大學法。 「台灣環境保護聯盟」成立。 「新環境基金會」成立。 「財團法人婦女新知基金會」成立。 「主婦聯盟基金會」成立。

• 侯俊明發表《工地秀》。 • 吳天章發表《傷害症候群》。 • 楊茂林發表《遊戲行為》 、 《Made in Taiwan, 肢體記號篇》。 • 王墨林發表《拾月》環境劇場。 • 《中國時報》人間副刊登載五十多位藝文 界 人 士 發 起 的〈 民 國 七 十 六 年 台 灣 電 影 宣言〉。 • 行政院核准成立公眾建築藝術基金會。

1988 • • • • • • • •

• •

蔣經國總統逝世,李登輝繼任。 解除報禁。 五二 O 農民運動爆發激烈警民衝突。 「台灣環保聯盟」、「鹽寮反核自救會」等 反核團體成立。 桃園客運、苗栗客運、火車駕駛、醫護人員 相繼進行罷工行動。 新光紡織士林廠關廠抗爭事件。 蘭嶼達悟人走上街頭反核廢料廠。 抗議〈工會法〉、〈勞動基準法〉修法不 公,以及聲援苗栗客運工運人士的「二法一 案」勞工大遊行。 「台灣綠色和平組織」成立。 「財團法人台北市婦女救援基金會」正式登 記註冊。

• 王墨林等人創作《驅逐蘭嶼核廢惡靈》行動 劇場。 • 文化界發動搶救迪化街行動。 • 李銘盛北美館達達事件。 • 「全景映像工作室」成立。 • 國家戲劇院、國家音樂廳正式啟用。 • 台 灣 省 立 美 術 館( 今 國 立 台 灣 美 術 館 ) 開館。 • 新聞局訂定〈電影片分級處理辦法〉,增加 「輔導級」。

1989 • • • • • • • •

《自由時代》雜誌負責人鄭南榕自焚。 首次全國反核大遊行。 反勞動惡法大遊行。 公營事業工會首次進行反民營化遊行。 高雄加工出口區鞋業關廠事件。 「無殼蝸牛」萬人夜宿忠孝東路。 全台第一座二二八紀念碑建成於嘉義市。 開放外籍勞工來台。

499

• 侯孝賢執導《悲情城市》獲威尼斯金獅獎。 • 「五二〇農民運動」周年,《五二〇藝術實 踐活動》展。 • 大型連鎖「誠品書店」創立。 • 「帝門藝術教育基金會」成立。 • 黑名單工作室出版《抓狂歌》,開始新台語 歌運動。

TW


1990 • 高雄舉辦後勁五輕公投。 • 桃園棉益紡織廠關廠事件。 • 野百合學運提出「解散國民大會」、「廢除 臨時條款」、「召開國是會議」、「政經改 革時間表」四大訴求,加速台灣民主進程。 • 社運界合組「反軍人干政聯盟」。 • 總統李登輝召開國是會議。 • 台塑、大同工會抗議非法解雇,展開靜坐絕 食抗爭。 • 二二八事件首次列入教科書。

• 吳瑪悧、連德誠、侯俊明、李銘盛等人成立 「台灣檔案室」。 • 「台灣檔案室」發表「慶祝第八任『蔣總 統』就職展」。 • 「全景映像工作室」發表《人間燈火》紀 錄片。 • 鍾喬與亞洲各國民眾劇場合作,連結各社運 團體舉辦工作坊。 • 陳明才與「優劇場」創作《七彩溪水落地 掃》現代野台戲。

• 立法院、監察院、國民大會第一屆委員全面 退職,終止萬年國會。 • 〈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廢止。 • 廢止〈檢肅匪諜條例〉、〈懲治判亂條例〉。 • 獨立台灣會案。 • 「100 行動聯盟」成立,要求廢除〈刑法〉 100 條。 • 貢寮核四廠預定地發生 1003 事件。 • 民進黨通過〈台獨黨綱〉。

• 王墨林成立「身體氣象館」,參與各種社會 運動。 • 李俊賢發表《台灣土雞競選專案》。 • 張永村在野百合學運現場進行《忍者村》 創作。 • 林經寰以作品《家園》抗議低價徵收土地。 • 美術系學生為三月學運共同創作《野百合》 大型雕塑。 • 石瑞仁於臺北市立美術館策畫反映社會樣態 的「前衛與實驗展——公寓」展覽。 • 立法院審查「文化藝術發展條例草案」,一 讀通過公眾建築經費 1%購置藝術品。

〈刑法〉100 條修正,刪除陰謀叛亂罪處罰。 國會全面改選。 基隆客運罷駛事件。 嘉隆女工抗爭事件。 「美濃愛鄉協進會」成立。 婦女研究基金會透過發掘史料證明台灣慰安 婦之存在。三名台籍慰安婦舉行記者會控訴 日本政府,要求道歉及賠償。 • 金馬解除戰地政務,回歸地方自治。

• 「全景映像工作室」發表《生活映像》紀 錄片。 • 《典藏雜誌》創刊。 • 《PAR 表演藝術》雜誌創刊。 • 〈著作權法修正草案〉完成立法。 • 〈文化藝術獎助條例〉完成立法。

• • • • • • • •

兩岸辜汪會談。 反蘭嶼國家公園運動。 台南勤翔紡織事件。 〈有線電視法〉三讀通過,TVBS 開播。 海軍艦購弊尹清楓命案。 六張犁白色恐怖受害人墓址出土。 開放間接投資中國。 央行公布台灣外匯存底居世界首位。

• 國民小學課程標準增列「鄉土教學活動」 科目。 • 張乾琦創作以龍發堂為故事背景的《鍊》 系列。 • 李銘盛作品《火球與圓》受邀參加威尼斯雙 年展「開放 '93——緊急關頭」。 •「文化獎助條例施行細則」生效,日後興建 公有或公眾建築物,須以造價百分之一購買 藝術品。

• 立院通過核四八年預算,民間發起罷免擁核 立委行動。 • 台北縣舉辦核四公投。 • RCA 重金屬汙染事件。 • 政府開放外籍配偶來台定居。 • 全國公營事業工會串聯反民營化。 • 自立晚報易主勞資對立,晚報首版開天窗。 • 美濃居民北上抗爭,立院刪除美濃水庫預算。 • 美國總統柯林頓宣布援引培利修正案對台灣 進行貿易制裁。

• 臺北縣政府舉辦由倪再沁策畫的「環境藝 術」展覽。 • 吳中煒策畫「破爛生活節」。 • 高雄市立美術館開館。 • 文建會推動「社區總體營造政策」。 • 「台灣藝術治療學會」成立。 • 〈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設置條例〉公布施行。 • 文建會策畫出版「公共藝術叢書」。

1991

1992 • • • • • •

1993

1994

TW

500


1995 • • • • •

「台灣新聞記者協會」成立。 台北反金權怒火大遊行。 國公營聯合會反民營化大遊行。 李登輝總統正式代表政府為二二八事件道歉。 五二〇黨政軍退出三家無線電視台大遊行。

• 吳中煒與林其蔚策畫「台北國際後工業藝 術祭」。 • 倪再沁與東海大學美術系學生發表《台灣雲 豹競選總統》。 • 地下樂團「野台開唱」開辦。 • 臺北市立美術館以國家名義參加威尼斯雙年 展,設立「台灣館」。 • 迪 化 街 劃 入 都 市 計 畫「 歷 史 風 貌 特 定 專 用區」。 • 「美濃愛鄉協進會」舉辦第一屆「美濃黃 蝶祭」。 • 台北縣政府舉辦由林惺嶽策畫的「淡水河上 的風起雲湧」展覽。 • 蕭麗虹成立「竹圍工作室」。 1996

• • • •

台海飛彈危機。 李登輝當選台灣首屆民選總統。 反金權聯盟大遊行。 勞基法一體適用修法通過,服務業勞工近 三百萬人納入保障。 • 李登輝總統提出「戒急用忍」政策。 • 第一條捷運線木柵線通車。

• 「差事劇團」成立,推廣民眾劇場與受壓迫 者劇場。 • 「中華民國藝術環境保護協會」成立,以 「發展環境藝術,推動環保意識」為宗旨。 • 「黑手那卡西」成立。 • 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成立。 • 1971 年 3 月創刊的《雄獅美術》於九月號 後宣布停刊。 • 《山藝術》雜誌創刊。 • 「在地實驗」成立。 • 台北市立美術館舉辦「1996 台北雙年展: 台灣藝術主體性」。 1997

• 反司法迫害大遊行,要求平反因工運事件而 被判刑者。 • 台 北 市 政 府 宣 布 廢 除 公 娼, 公 娼 自 救 會 成立。 • 重大治安事件頻傳,民間發起 518 用腳愛 台灣遊行。 • 第一家民營無線電視台民視開播。 • 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成立。

• 「金枝演社」進入廢棄的台北酒廠演出,被 指侵佔國產。 • 藝文界爭取台北酒廠再利用,將閒置空間轉 為藝文展演空間。 • 「黑手那卡西」創作《福氣個屁》專輯。 • 黃海鳴於嘉義市區策畫「大地、城市、交 響——台灣裝置藝術展」。 • 「鐵道藝術網絡」計畫,首站台中 20 號倉 庫於 2000 年開始對外開放。 • 石瑞仁於台北縣策畫「河流河流——新亞洲 藝術.台北對話」展覽。 • 台北市立美術館籌辦「二二八美展」。 • 張元茜於新莊市策畫「盆邊主人,自在自 為——國際女性藝術裝置展」。 • 張元茜於閒置建地策畫「土地倫理」展覽。 • 《CANS 藝術新聞》創刊。 •「藝術教育法」及「文化資產保護法」修正 通過並突破既往限制。 1998

• 公共電視正式開播。 • 南臺灣組成反水庫大聯盟。 • 「為森林而走」搶救棲蘭原始檜木林行動。

501

• 1985 年成立的「哈瑪星社區營造工作室」 更名為「哈瑪星文化協會」。 • 〈公共藝術設置辦法〉實施。 • 賴瑛瑛於台北市立美術館策畫「意象與美 學:台灣女性藝術展」。 • 南條史生於台北市立美術館策畫「台北雙年 展:欲望場域」。 TW


1998 • 《山藝術》雜誌於元月號後停刊。 • 藝文界成立「中華民國藝術文化環境改造協 會」(簡稱「環改會」),目的為保存台北 酒廠作為藝文發展的空間。 1999 • 九二一大地震。 • 立院通過美濃水庫先期工程預算,美濃反水 庫運動擴大抗爭。 • 公娼自救會更名為「日日春關懷互助協會」 爭取妓權。

• 「全景傳播基金會」進駐九二一大地震災 區,四年後陸續發表《生命》等七部作品。 • 「新故鄉文教基金會」進駐埔里桃米社區進 行社區生態藝術營造。 • 「交工樂隊」創作《我等就來唱山歌》反水 庫運動紀實專輯。 • 「黑手那卡西」創作《房事不順——無殼蝸 年十周年》專輯。 • 弗耐.瓦旦完成《外婆的苧麻》紀錄片。 • 劉秋兒在高雄開設「豆皮文藝咖啡館」。 • 〈出版法〉廢除。 • 台北酒廠正式更名為「華山藝文特區」,由 「環改會」經營。 • 黃金福於台南吳園策畫「關於空間系列 I—— 空間塗鴉」展覽。 • 黃海鳴策畫「歷史之心 : 鹿港裝置藝術大展」。 •「中華民國視覺藝術協會」成立。

• 台 灣 首 次 政 黨 輪 替, 民 進 黨 陳 水 扁 當 選 總統。 • 陳水扁宣布核四停建。 • 陳水扁宣布停建美濃水庫。 • 全國產業總工會成立,突破全國單一總工會 限制。 • 曾茂興因聯福紡織案臥軌抗議。 • 第一份網路報《明日報》創刊,隔年因網路 泡沫化停刊。 • 嘉 義 八 掌 溪 事 件, 行 政 院 副 院 長 游 錫 堃 下台。

• 鍾喬協助「九二一」災區石岡婦女組織「石 岡媽媽劇團」。 • 吳瑪悧與「玩布工作坊」共同創作《心靈被 單》、《裙子底下的劇場》與《皇后的新衣》。 • 盧銘世進行「綠手指行動計畫」。 • 蔣耀賢與台灣金甘蔗影展協進會發起第一屆 「金甘蔗影展」。 • 台北縣政府開辦「貢寮國際海洋音樂祭」。 • Jérôme Sans、徐文瑞策畫「台北雙年展: 無法無天」。 • 黃海鳴、楊智富、蔡美文、黃步青、李俊 賢、潘小雪於華山藝文特區策畫「驅動城市 2000:創意空間連線」。

• • • •

中國時報、宏碁電腦大量裁員。 核四復建。 金門、馬祖開放小三通。 納莉颱風重創,台北車站與捷運站大淹水。

•「交工樂隊」在美濃菸樓錄製《菊花夜行軍》。 • 富邦文教基金會主辦「粉樂町——台北東區 當代藝術展」與商家合作。 • 台北寶藏巖「藝術與聚落共生計畫」展開。 • 台北國際藝術村設立。 • 台北當代藝術館開館。 • 林宏璋、徐文瑞於台中舊城區策畫「台中國 際城市藝術節——好地方」。 • 「駁二藝術發展協會」成立,推動駁二藝術 特區作為南部人文藝術發展的基地。

• 台灣成為世界貿易組織(WTO)正式會員, 嚴重衝擊農業。 • 〈兩性工作平等法〉(現為性別工作平等 法)立法通過。

• 南藝大學生與「台南土溝文化營造協會」推 動農村藝術營造計畫。 • 第一屆台北公共藝術節「親水宣言:城市文 明與公共空間藝術新體驗」。

2000

2001

2002

TW

502


2002 • 廢除聯考,實行大學入學指定科目考試。 • 行政院制定環境基本法。

• 阮慶岳於台北當代藝術館策畫「長安西路神 話」系列展。 • 「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創設「台新藝 術獎」。 • 林平策畫「林聽.森音:大雪山論壇系列活動」 。

2003 • • • • •

楊儒門白米炸彈事件。 立院修正廣電三法,黨政軍退出媒體。 台北舉辦同志遊行,華人世界首見。 SARS 疫情爆發。 「南洋台灣姐妹會」成立。

• 「黑手那卡西」創作《台灣牛大戰WTO》專輯。 • 「日日春關懷互助協會」於春鳳樓舉辦「寂 寞的撫慰」攝影展。 • 黃孫權策畫「寶藏巖全球藝術行動者參與計 畫」(GAPP)。 • 蕭淑文策畫第一屆「城市行動藝術節——台 北有機層」。 • 威尼斯雙年展將台灣從國家館參展之列移 除,改為平行展參展單位。 • 陳界仁發表《加工廠》。

• • • • •

青年樂生聯盟發動「樂生反迫遷運動」。 〈公民投票法〉正式生效。 陳呂競選活動槍擊事件。 陳水扁連任總統。 〈性別平等教育法〉公布。

• 社區劇場工作者組成「台灣應用劇場發展中心」 。 • 杜昭賢策畫「台南海安路藝術造街計畫」。 • 蕭淑文策畫第二屆「城市行動藝術節——台 北城市行動」。 • 反核團體《貢寮,你好嗎》紀錄片巡演。 • Barbara Vanderlinden、鄭慧華策畫「台北 雙年展:在乎現實嗎?」。 • 顏蘭權、莊益增共同執導紀錄片《無米樂》。 • 寶藏巖登錄台北市歷史建築。

2004

2005 • 各界發起反美麗灣渡假村開發案。 • 兩岸春節包機直航。

• 「樂生那卡西」創作《被遺忘的國寶》。 • 侯淑姿發表《越界與流移——亞洲新娘之歌 (I)》作品 • 陳素香與台灣國際勞工協會推動「勞動轟 拍」紀錄計畫。 • 文建會指定樂生療養院為暫定古蹟。 • 蕭淑文策畫第三屆「城市行動藝術節——城 市風景」。 • 陳 弱 千、 羅 秀 芝 策 畫「 第 二 屆 公 共 藝 術 節——大同新世界」。 • 徐文瑞、Maren Richter 策畫「嘛也通:非 常經濟實驗室」展覽。 • 盧明德、張新丕、許淑真策畫「潮間帶藝術 偵測站——2005 年年度計畫」。 • 藝術家雜誌社成立三十週年,總社所在的巷 道由北市文化局取名為「藝術家巷」。 • 陳界仁發表《八德》。 2006

• 樂生院民遞送戰後六十年國賠請求書。 • 百萬紅衫軍倒扁運動。

• • • •

503

吳瑪悧策畫「嘉義縣 2006 北回歸線環境藝 術行動」。 陳香君策畫「燕子之城:移民、後 殖民記 憶與新台灣色彩」。 淡水河流域社區大學與民間社團共同發起 「淡水河溯河行動藝術」。 台北市政府舉辦寶藏巖「台北藏寶」系列活動。 TW


2006 • 台北市文化局指定文萌樓(前公娼館)為市 定古蹟。 • 行政院推動社造六星計畫。 • 蕭淑文策畫第四屆「城市行動藝術節——相 遇:尋訪遊樂場」。 • 徐文瑞、Maren Richter 策畫「赤裸人」展覽。 • 陳界仁發表《繼續中》、《路徑圖》。 • 駁二藝術特區由高雄市政府文化局接手經營。 2007 • 「白米炸彈客」楊儒門獲特赦並投入小農 運動。 • 〈國民年金法〉制定公布。 • 部落客寫手串聯守護樂生大遊行。 • 台灣高速鐵路通車營運。 • 二二八國家紀念館正式揭牌開幕。

• 許秀雲策畫「台西——希望之海參與式蚵貝 壁畫行動」。 • 吳瑪悧策畫「嘉義縣 2007 北回歸線環境藝 術行動」。 • 蕭淑文策畫第四屆「城市行動藝術節——城 市寓言」。 • 高雄師範大學跨領域藝術研究所策畫「生聲 不息燕巢環境藝術展」。 • 蔡昭儀策畫「亞洲藝術雙年展:食飽未?」。 • 李俊賢於高雄市立美術館策畫「超越時光. 跨越大洋:南島當代藝術」展覽。 • 高雄師範大學跨領域藝術研究所主辦「 藝 術與公共領域——藝術進入社區」研討會 • 國藝會進行「台灣社區藝術行動案例調查」。 • 吳音寧出版《江湖在哪裡:台灣農業觀察》。 • 台灣文創發展公司獲得華山文化園區之經營 權,正式更名為「華山 1914 文化創意產業 園區」。

• 首次實施單一選區兩票制立委選舉。 • 實施大三通,台海兩岸直接「通郵」、「通 商」、「通航」。 • 野草莓運動抗議國家暴力「行政濫權、侵犯 人權、 集遊法違憲」。 • 全球性金融海嘯。 • 政黨再次輪替,國民黨馬英九當選總統。 • 卸任總統陳水扁因涉貪瀆遭收押。

• 「黑手那卡西」與「國際勞工協會」協作 《我要休假》。 • 「黑手那卡西」與「日日春協會」協作《幸福》。 • 許淑真、盧建銘策畫「植物新樂園:從菜園 中誕生、河岸阿美的物質世界」展覽。 • 吳瑪悧與 OURs 策畫「台北明天還是一個 湖」展覽與工作坊。 • 侯淑姿發表《越界與認同——亞洲新娘之歌 (II)》作品。 • 劉國滄發表《鹿港凳屋》參與式公共藝術 作品。 • 文建會訂定〈藝術介入空間計畫補助要點〉。 • Vasif Kortun、徐文瑞策畫「2008 台北雙 年展」。 • 陳界仁發表《軍法局》。 • 文建會推動「台灣生活美學運動計畫」。 • 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舉辦《藝術,如何與他 者交往— —全球 在地視野的對話與實踐》論壇 • 國藝會進行「在地美學實踐——社區 vs. 藝 術研討會」。 • 台北當代藝術中心(TCAC)成立

• 莫拉克風災重創台灣。 • 失業人口屢創新高。 • 澎湖公投確定博弈產業破局。

• 侯淑姿發表《望向彼方——亞洲新娘之歌 (Ⅲ)》於高雄市立美術館展出。 • 廖億美與「好多樣文化工作室」策動「馬祖 東莒藝術轉場計畫」。

2008

2009

TW

504


2009 • 蔡宛璇和澎葉生於新竹縣開展「拾藝南坑」 計畫.隔年與當地居民共同完成《聽見桃 山》專輯。 • 「觀樹教育基金會」發起「成龍溼地國際環 境藝術計畫」。 • 呼提克團隊發展「呼提克人的能量觀計畫」。 • 「台北當代藝術中心」成立。 • 「打狗驛古蹟指定聯盟」成立。 • 《藝外》雜誌創刊。 • 台南藝術大學視覺藝術學院推動「在社區營 造藝術」。 2010 •苗栗政府強徵大埔農地,全台農民連續兩年 於七月發起「夜宿凱道」、「插秧祭天」、 「曬榖」活動。 • 台灣與中國簽訂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 (ECFA)。 • 景美人權園區「美麗島事件三十周年紀念 展」衝突事件。 • 〈農村再生條例〉公布施行。

• 姚瑞中與「失落社會檔案室」發動「海市蜃 樓—台灣閒置公共設施攝影計畫」。 • 吳瑪悧及「竹圍工作室」策畫「樹梅坑溪環 境藝術行動」 。 • 〈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法〉頒布施行。 • 許淑真、盧建銘籌畫「植物新樂園:從菜園 中誕生、河岸阿美的物質世界」展覽。 • Tirdad Zolghadr、林宏璋於台北市立美術 館策畫「2010 台北雙年展」。 • 「台灣壁畫隊」成立。 • 《藝術觀點 ACT》改版發刊。 • 國 藝 會 設 立「 藝 術 的 社 會 參 與 專 題 研 究 計畫」。 • 高俊宏策動《小巴巴羅薩》計畫,在台北花 博周邊道路進行藝術行動,提出對花博的 反思。 2011

• 日本因地震海嘯引發福島核災,促使台灣各 界重新反省能源政策。 • 文萌樓轉賣都更投資客,並迫使長期租屋的 日日春離開。 • 反國光石化運動。 • 開放陸客自由行。

• 「黑手那卡西」與印尼移工協作《心裡的話》 。 • 板橋社大與瑞芳社大共同策畫「平溪線上的 綠光寶盒計畫」。 • 國慶晚會《夢想家》製作經費引發爭議,成 為民間藝文人士成立「文化元年基金會」 之導火線。 • 吳達坤策畫「後民國——沒人共和國」展覽。 • 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舉辦「藝術家: 社會的交往者——關於當代藝術家的社會身 分,或作為『伺服機動者』」論壇。 • 孫懿柔、吳牧青共同策畫《美術館是平的》 藝術行動,抗議北美館利用公家資源舉辦特 展圖利特定廠商。 • 鄭慧華策畫「重見 建社會」系列展覽。 2012

• 反中科四期搶水運動。 • 反媒體巨獸運動。 • 「台灣伴侶權益推動聯盟」催生多元家庭民 法修正。 • 士林文林苑都更爭議事件。 • 「台灣護樹團體聯盟」成立。 • 馬英九連任總統。 • 馬祖博弈公投過關。

505

• 文建會升格文化部。 • 蕭紫菡舞蹈劇場發起「士林王家瓦礫堆中誕 生的土地計畫——金磚上的遺民 」。 • 文化部為落實「泥土化政策」,推動「7835 文化發展計畫」與「村落美學」。 • 蘇育賢與陳鳳珠女士合作《鳳珠》作品於台 南運河藝術節展出。 • 穿梭在社運現場的「料理最前線」成立,支 援文林苑反拆遷運動。

TW


2012 • 「 反 反 反 聯 盟 」 舉 辦「 沙 灘、 海 洋、 Fudafudak——永遠的天堂」音樂會與事件 展反美麗灣開發計畫。 • 「土溝農村美術館」成立。 • 阮金紅發表《失婚記》紀錄片。 • Anselm Franke 於台北市立美術館策畫「台 北雙年展:現代怪獸 想像的死而復生」。 • 陳界仁發表《幸福大廈 I》。 2013 • 月光廢水汙染後勁溪事件。 • 全國關廠工人連線因勞委會紓困案進行臥軌 抗議。 • 苗栗大埔強制徵收土地事件。 • 洪仲丘事件網路世代串連發聲。 • 多起黑心油事件爆發。 • 最高法院判決美麗灣停工假處分定讞。

• 藝文人士號召「廢核四.五六運動」。 • 黃博志發表《五百棵檸檬樹》。 • 吳耿禎發表《臨時工:一份藝術與社會的 問卷》。 • 「高雄市關懷台籍老兵文化協會」策畫「巷 口邂逅:旗津民間美學藝術節」。 • 齊柏林空拍紀錄片《看見台灣》引發國土議 題關注。 • 高雄市關懷台籍老兵文化協會與香港的民間 博物館計畫合作「旗津民間博物館計畫」。 • 帝門藝術教育基金會舉辦「安邦陶瓦樂燒工 坊——深化土地與社區的連結」。

• • • • • •

• 「紀錄片工會」發起「太陽花學運影像紀錄 計畫」,完成《太陽,不遠》。 • 中研院與學界進行太陽花運動檔案典藏。 • 周靈芝重返寶藏巖進行《家.園》計畫。 • 鄭慧華、羅悅全、何東洪共同策畫「造音翻 土——戰後台灣聲響文化的探索」展覽。 • 吳達坤策畫「AAA 亞細亞安那其連線」巡 迴展。 • 吳瑪悧、梁美萍、張晴文策畫「與社會交往 的藝術——香港台灣交流展」。 • 文化部訂定〈文化部藝術浸潤空間計畫補助 作業要點〉。 • 陳界仁發表《殘響世界》,議題環繞著樂生 保留運動。 • 帝門藝術教育基金會舉辦「安家 安邦 新公 園公共藝術計畫——樂活新公園創意市集」。

2014

TW

「太陽花學運」反對黑箱服貿。 廢核運動促使政府承諾核四封存。 十二年國教實施。 社會住宅推動聯盟發起「巢運」。 黑心油事件續爆。 白色力量崛起,成為台灣政壇第三勢力。

506


. 《台灣行為藝術檔案》,姚瑞中編著,遠流出版社,2005。 . 《藝術與公共領域:藝術進入社區》,吳瑪悧編著,遠流出版社,2007。 . 《「社群

社區藝術行動」專題研究計畫報告書》,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2008。

. 《在地美學實踐 社區 VS. 藝術研討會》文集,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 ,2008。 . 《當空間成為事件——台灣,1980 年代現代性部署》,高雄市立美術館,2012。 . 《台灣當代藝術策展二十年》,呂佩怡主編,典藏藝術家庭,2015。 . 〈台灣 20 年大事記〉,《遠見雜誌》241 期,2006。 . 「喬伊拉克希的鏡花園」展覽大事紀,蔡海如策畫。 . 台灣勞工陣線,〈台灣勞工運動簡史〉,sites.google.com/a/labor.ngo.tw/labor/tlf/history。 . 台灣環境保護聯盟,〈台灣環保運動簡史〉,www.tepu.org.tw/?p=702。 . 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台新藝術獎」,www.taishinart.org.tw。 . 慈林教育基金會, 「台灣社會運動史料中心」,www.chilin.org.tw。 . 數位教學資訊網 ,〈台灣大事記 〉,蔡政良編輯(2012 修訂版 ), etoe.tc.edu.tw 。 . 國立台灣美術館〈前衛美術與台灣意識、環境的互動〉,www1.ntmofa.gov.tw/artnew/html/2-5/201.htm

507

TW


香港大事紀 1997–2014

研究及撰寫:梁展峰、丁穎茵 摘自網頁:kaitak.hkbu.edu.hk/research/database

歷史

社會參與藝術

1997 7月

香港回歸中國 香港正式回歸中國,中英兩國領導人在會展 新翼出席交接儀式,結束香港 156 年的殖民 地時代,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特別行政區。

6 | 7月

九七博物館——歷史.社群.個人 展覽通過展出文化工作、社會人士和公眾的 物品和,以另一角度演繹香港九七前的歷 史,從而探討誰有權編寫或解釋香港歷史。

6

咖啡店 咖啡店是 Para/Site 藝術空間 1998/99 年專 題策畫展覽系列之頭炮。把普仁街舖皇暫時 變身為咖啡店,成員各自提供演出或物件 (如改裝椅桌和枱),把該空間裝飾成一個 咖啡店。觀眾則須回答一條有關其對藝術的 態度的問題以換取咖啡。

10 月 亞洲金融風暴襲港 金融風暴在亞洲多個地區出現,10 月吹襲本 港,導致股市大跌、樓價滑落、機構裁員, 讓本港經濟走向衰弱。政府實行各措施,改 革金融體系、發展創新科技業,以減低對地 產業的依賴,並拓展香港其他的競爭力。 1998 7月

9月

預計在西九興建藝術文化娛樂區域 政府初步接納旅遊協會建議,在西九龍興建 一個綜合性的藝術、文化和娛樂區域。

|

7月

九龍東南發展計畫 城市規畫委員會通過公布與九龍東南發展計 畫有關的分區計畫大綱草圖,發展啟德機場 舊址、九龍灣及部分毗連地區。

1999 10 月 油街藝術村租戶拒迫遷 北角油街前物料供應處的租戶獲產業署通 知,須於 12 月 15 日前遷出油街。藝術家及 團體有感被迫遷及認為政府漠視香港文化發 展,拒絕遷出並舉行「救油街工動」,以喚 起社會關於香港文化發展。1998 年政府將 暫緩拍賣的北角油街前物料供應處,以極低 價租予藝術家,數十藝術工作單位進駐,促 成油街藝術村。

6 |

7月

家事 這計畫邀請了十六個家居的成員和十六位香 港藝術工作者成為夥伴,每個組合各自在家 居環境中創作一件獨特的作品,讓藝術工作 者與公眾進行觀摩對話,共同協調發展一種 藝術合作及參與的形式。計畫旨在探討公眾 與私人的互動關係,那些在「家」這私人空 間創造的作品,最後在公共展覽空間(香港 三棟屋博物館)。

11 月 落實興建迪士尼 香港政府與華特迪士尼公司宣布合作計畫, 在大嶼山竹篙灣興建世界級的國際主題公 園、設有 1400 個房間的迪士尼主題度假酒 店,以及購物、飲食及娛樂綜合中心。政府 為此付出約 200 億港幣。 12 月 康樂文署接管藝術館及博物館 市政局及區域市政局解散,轄下的藝術館及 博物館轉由新成立的康樂及文化事務署接管。 2000 7月

HK

港大民調事件 港大學者鍾庭耀指特首透過第三者要求他停 止做特首民意調查,調查委員會裁定當時港 大校長鄭耀宗干預學術自由,他與副校長黃 紹倫於事件中一同辭職。

508


2001 2月

藝術推廣辦事處成立 康樂文化署成立藝術推廣辦事處,旨力推動 公眾藝術和社區藝術。

7月

土瓜灣「牛棚藝術村」開幕 位於土瓜灣的前牲畜檢疫站修復為「牛棚藝 術村」,讓前油街約三十個藝術團體進駐。 2002

2月

Foster + Partners 的西九文化區發展方案獲選 西九文化區管理局選取 Foster + Partners 設計的「城市中的公園」為西九文化區項目 的整體規畫方案。後因公眾反對單一發展商 承標及天幕設計的安排,西九項目於 2006 年重新招標。2011 年 Foster + Partners 以 同名方案獲管理局選取。

1月

民間博物館計畫 成立 計畫旨在透過收集和展覽物件及視覺痕跡, 揭示民間的創意和日常生活環境、社會的視 覺文化及公共文化。同時藉計畫作為平台促 進市民的參與和跨界別的合作,強調「民 間」的主體性。

6

示威遊 尤物 展出與示威文化有關的物品和示威道具,展 覽期後在韓國和英國巡迴展出。

|

7月

2003 1月

發展創意工業 經濟轉型新動力 施政報告公布,計畫利用創意工業作為經濟 轉型的新動力。

5月

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症(SARS)擊港 SARS 在 香 港 共 造 成 299 人 死 亡, 超 過 1750 人感染,並使香港市面陷入蕭條,是 香港近五十年最嚴重的瘟疫。

6月

《藝術地圖》創刊 首份本地製作的視覺藝術指南月刊《藝術地圖》 由藝術地圖組織出版,並於全港免費派發。

7月

首屆牛棚書展 牛棚書展由民間藝術及文化團體籌辦,突破 傳統以書商為單位的大型書展形式,容納個 人及非出版機構賣書。書展主要售賣藝術及 文化類書籍,活動包括展覽、講座及市集, 成為年度性的另類書展。

7月

數十萬港人七一遊行反對廿三條 7 月 1 日民間人權陣線發起「反對 23、還政 於民」大遊行,數十萬市民上街,由維園遊 行至政府總部。除反基本法廿三條,市民亦 表達對政府施政、民生等問題的不滿。

7月

「自由行」個人遊政策實施 續中央政府於 2002 年取消「香港遊」配額, 第一期港澳個人遊(俗稱「自由行」)於 2003 年對廣東省四個指定城市的居民率先實 施,訪港的內地旅客增加,帶動香港旅遊業, 亦影響港人生活模式,催化日後的中港矛盾。

509

1月

(不是)翻版博物館 展覽展出逾百件雖具創意但不被法律、主流 價值觀及美學所接納而被俗稱為「翻版貨」 的侵權物品,以帶出知識產權和公共領域間 的矛盾。展覽將這些侵權物品納入設計的族 譜內,探討它們怎樣傳播、轉化、再創造我 們的知識。

1月

第一屆香港社會運動電影節 電影節的宗旨是:影像—感動—思索—行 動。電影節藉放映,放映會後的分享及討論 會,促進多界對不同地區下的共同社會議題 的關注和思考,並藉電影會聯繫各方關注不 同社會議題的人士。

5

這一刻…… ——SARS 回應展 展覽邀請大眾以影像和文字表達他們在 SARS 期間對自己和家人的感受,本地藝術 家亦同時以藝術作品表達自己對 SARS 的 感受。

|

6月

HK


2003 10 月 市建局宣布重建利東街 市區重建局宣布開始重建利東街(又稱囍帖 街) 麥加力歌街 H15 項目。一群居民和 鋪戶成立「H15 關注組」開始抗爭。 2004 1月

簽訂〈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 的安排〉(CEPA) 〈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 排〉(CEPA)正式實施。符合 CEPA 的原 產地規則的香港產品,輸入內地時可獲零關 稅優惠;而香港服務提供者在多個服務領域 可享有優惠待遇進入內地市場。

1月

風險社會 本計畫是一個進行中的研究和出版項目。計 畫從香港搜集的一些以「警示、風險」為主 的社會實例,並發展成書籍出版。本研究集 中「風險設防」的思維怎樣塑造我們的城市 景觀,範圍包括公共設施的設計、私人財產 的保護、海報和告示、「非典」之後的種種 防御設施等等。

7月

七.一新人系列——遊行訂婚 2004 年藝術家二人穿上中式傳統結婚禮服 七一遊行進行訂婚儀式

4

一街博物館——文化旅遊系列 這是一個以灣仔為目標的文化導賞活動,透 過街坊與文化工作者的導賞,按不同的主題 旅程,包括「智慧街舖」、「『鬼』要都市 變遷」、「冶遊灣仔」、「謀生有技」等, 帶出社區中的街道歷史故事、經濟、行業、 民間智慧等。

2005 3月

董建華辭職曾蔭權任特首 董建華以腳痛為由,辭去特首一職,隨即獲 選為全國政協副主席。當時的政務司司長曾 蔭權贏得特首選舉,6 月接任特首。

12 月 反世貿示威 世貿部長級會議在港舉行期間,數千名韓國 農民、海外及本地示威者衝破警方防線,警 方發射催淚彈,最後逮捕近一千名示威者。 雙方對峙近十一小時,令灣仔交通全面癱 瘓。是次示威形成與七一遊行為同樣催生香 港的新示威文化,如三步一叩、鑼鼓演奏家 等展演式遊行文化。

HK

|

5月

4月

香港作動——行為藝術計畫 名為「香港作動」的行為藝術計畫自 2005 年首次舉行,並持續每年舉行至今。計畫包 括展覽、行為演出、講座及工作坊,並邀請 海外及本地行為藝術家一起參與。討論課題 涉及多個社會議題,如「性別與身體」、 「全球化與社會運動」等。

4月

現場灣仔——國際藝術家交流工作坊(香港) 工作坊包括文化交流、藝術實驗和社區參 與,邀請了具不同文化和藝術背景的十二位 海外及十二位本地藝術家參與。兩星期的工 作坊以灣仔舊區作舞台,讓藝術家探索新意 念,並把區內各樣資源(包括各樣民間智慧 及工人技術等)融入他們的創作,來回應社 區獨特的歷史及文化。藝術家在工作坊開放 時間內會與公眾傾談,而三個星期的展覽會 展出整個工作坊的過程及成果。工作坊亦與 區內的店鋪、食肆和社區組織合辦文化旅遊 和外展活動,以串連藝術家、居民及學生結 成三邊伙伴,來發展一個集合藝術、社區更 新及社群經濟的創意計畫。

7月

七.一新人系列——又又遊行 藝術家肩負著一張人形板(藝術家往年遊行 的背影),並向市民派發明信片,請市民在 明信片上以文字或圖畫發表自己意見。藝術

510


2005 家把明信片寄回給他們,透過行為藝術及 郵遞藝術,去給予市民另類的方式發表意 見,企圖向港府、新特首進行集體訴求。 9 |

10 月

主動.戲權——藝術家挑戰權力 展覽展出十一件近三十年來來自世界各地極 具影響力的行為藝術和錄像作品。這些錄像 作品都是藝術家們將意念付諸行動的紀錄, 當中有的人選擇挺而走險即興發揮,也有的 是預設的「偶發」 事件。在幽默與驚嚇之 間遊走——眾藝術家藉著對社會不同現象和 建制作出的控訴表達了極具啟發性的意念。

9月

整整一條利東街 展覽以攝影圖像方式,展現已被拆除的利東 街的街頭景觀,從而展示出一條街道的生 態。俗稱「囍帖街」的利東街為市區重建計 畫的項目之一,2010 年起封閉。主辦者在 這街道未封之前,利用半年時間進行了視覺 記錄,透過攝影與電腦技術把完整一條街的 建築面貌和商舖 住宅景觀呈現出來的。

10

第三屆香港社會運動電影節 第三屆以影片體現「全球經濟一體化」是如 何影響日常生活的各方面。

|

11 月

2006

511

3月

香港作動行為藝術計畫 ——六月行動:紀念 六四 計畫以紀念六四事件為主題,不同藝術家在 不同公共空間以藝術行為回應藝術節的主題 或社會時事的。

8月

820 拯救天星行動 多位藝術工作者與「思網絡」、「Habitus」及 「三十會」在 8 月 20 日,假天星碼頭及愛丁堡 廣場一帶,進行自發表演及創作,期望向市 民、政府官員及天星小輪公司表達「民間理 解在現行機制下保留碼頭及鐘樓,必須持正 面態度及共同發揮解決困難的創意才能成事」 的訊息,以及爭取保留碼頭及鐘樓的訢求。

9月

我們是社會 成立 曾參與 820 拯救天星行動的藝術工作者組 成我們是社會,繼續以藝術行動爭取保留碼 頭及鐘樓。從 2006 年 9 月開始,每個星期 日假天星碼頭,自發進行持續性集體藝術行 動,有時會邀請市民即場加入行動,以喚起 更多市民對城市環境和文化保育的關注。

9月

保育鐘樓藝術行動 從 9 月 10 日開始,一連四個星期天下午, 假天星碼頭一帶,自發展開持續性的集體藝 術行動,以表達對城市環境的關注及喚起更 多市民支持保育碼頭及鐘樓。

HK


2006 10 |

12 月

10 |

12 月

12 | 2007

1月

天.水.泥:社區藝術計畫 陶藝導師先在天水圍區內十四間小學舉行工 作坊,以陶藝表達對濕地生態和天水圍社區 的印象。另外在某星期六在濕地公園與近 五百名天水圍的小學生用公園內的黏土作戶 外陶藝創作,之後在公園內展出。 保育鐘樓藝術行動——我們繼續行動 直至 你看得見 成員在 10 月和 11 月的每個星期天,繼續以 藝術行動表達訴求,有時會邀請市民即場加 入行動。11 月 10 日天星碼頭拆除後,行動 依然在附近繼續至 12 月。 灣仔新光影傳奇 展覽將「憧憬世界 2006——光之旅」攝影 計畫的中學生相片作品投射到利東街的建築 物、牆壁、地面上,再配合燈光及音樂,讓 整條利東街變成了一個展覽台。

2007 2 8月

清拆皇后碼頭風波 「本土行動」成員在皇后碼頭絕食逾百小 時,抗議政府清拆碼頭。經過近十小時的清 場行動,政府最終決定碼頭會於原址附近 重置。

9月

藝發局推出新資助項目 香港藝術發展局 2007 年 8 月起推出兩項新 資助項目——「新苗資助計畫」及「多項計 畫資助」,支持新進藝術工作者及本地中小 型藝團的長遠發展目標,鼓勵從事不同藝術 界別的新進及中小型藝團作專業及多元化的 發展。

|

3月

3 |

4月

7 |

8月

HK

小作業大智慧——深水埗手工業者展覽 項目嘗試發掘和記錄深水埗的一些民間手工 業者的技術傳統,經過有系統地記錄和整 理,變成較普及、較鮮明的大眾認知,轉化 成展覽,藉以重新肯定它們的存在價值,或 成為新進設計師和創意工業業者的靈感泉 源。主辦者邀請設計師和設計學生實地考 察、訪問八組手工業的師傅,記錄和了解他 們生產不同製品的每個過程、謀生祕技、因 應空間條件所作的種種應變和經營考慮和該 行業與鄰近社區的關係。 活在西九 在舊唐樓作為展覽的場地,以展覽、講座導 賞等不同方法,展示貧窮社群景況及社區文 化,同時與觀眾建立互相溝通、關係及對話 的平台。展覽內容環繞深水弱勢社群故事、 街坊舊物以及傳統老店作題材,展示社區文 化充滿多樣性的一面。 眾裡.眾言 2007 年,Para/Site 藝術空間聯同中港兩地 藝術家組織一個支持言論自由、宣揚民主的 行動。藝術家們將帶同他們設計的遊行橫 額,以七一遊行活動作為藝術及政治發聲平 台,以創新的藝術及展覽模式,將藝術活 動融入社會。遊行橫額會以不同的形體展 現——由直接的政治訴求到抽象圖畫。此精 選展由香港及北京的策展人共同策畫,其所 表現出的多元性與這個遊行不遑多讓,同時 又給予國內藝術家公開為他們的政治意見發 聲的機會。遊行活動過後,這些經歷過萬人 目擊的橫額會於 7 月 6 日至 8 月 5 日,於 上環 Para/Site 藝術空間展出 。

512


2007 7 |

8月

香港市集文化節 (灣仔站) 2007 年 2 月,得悉灣仔交加街、太原街市 集面臨清拆危機的市民自發組成「灣仔市集 關注組」,和小販們一同推動灣仔太原街交 加街市集的保育運動,以各種活動讓公眾知 悉和討論灣仔市集的危機和倡議小販政策的 改革。文化節以「生活不是回憶」為題,通 過展覽向大眾解說香港小販和市集的文化和 販歷史,從而推動大眾關注露天街市的保育 運動。

7月

七.一新人系列——仨人行 藝術家一家人參加遊行,藝術家背著人形剪 影的鏡(剪影取自藝術家於 2004 年遊行時 的背影)作為巡遊道具。

8

扎草根.鐵生花 影行者、大專學生基層關注組和自治八樓的 成員組成了「罷工攝製隊」,以獨立短片的 方式製作影片「扎草根、鐵生花」,來記錄 了 2007 年香港紮鐵工人大罷工。個別成員 在過程中,同時以聲援者紀錄和參與工人的 罷工。

|

9月

8月

820 拯救天星行動一週年 成員紀念 820 拯救天星行動一週年,在已 拆除的天星碼頭外作藝術行為。

9月

騎劫.遊樂場 2008 年 3 月有市民向媒體投訴時代廣場出 租其地面公眾休憩用地,違反批地條款,引 起政府關注並採取法律行動。媒體陸續發現 類似事件,引起社會討論公共空間的界定和 管理事宜。多位藝術家到時代廣場以不同行 動和表演來體現廣場旳公共性。在《明報》 星期天生活版,藝術家程展緯在他的「騎 劫.遊樂場」專欄內定期發表他和朋友在香 港各地公共空間的騎劫活動。他們以幽默和 機動的展覽、表演、野餐和集體活動,以回 應和鼓勵公眾和媒體關注相關議題。

10 月 香港國際行為藝術節 2007——香港作動大 道現場藝術節 藝術節中有個別藝術家以藝術行為回應社會 時事,例如我是社會的成員在中環天星碼頭 外的公共空間作藝術行為,藉以提出對公共 空間的反思。 11 月 藝術回應拾肆個 QK——多人展 家具精品店住好啲推出一款印有「拾肆 K」 字樣的 T 恤,被警察指該店涉嫌管有三合 會物品而拘捕店主及店員。期後事件引發社 會討論創作自由等相關的問題,包括禁忌、 幽默、文化和社會安定的界定。

513

HK


2007 11 月 嘉咸街街市節 2007 為期三週的文化活動,包括展覽、工作坊、 講座、文化遊、電影放映會、街頭劇、時裝 表演等,展示嘉咸街市集獨有的魅力。主辦 單位亦派發市免費集地圖,幫助市民自由探 索中環舊城區的文化面貌。 11 月 天水圍藝術行動 1 成員應張超雄議員的邀請,在天水圍遊行活 動中與居民一起在地上用粉筆畫年輪和寫字。 12 月 天水圍藝術行動 2 —— 全城開花計畫 成員再與天水圍居民一起行動,在地上用粉 筆畫花和寫字,宣揚關愛。 12 月 天水圍藝術行動 3 成員再與天水圍居民一起行動,在地上用粉 筆畫畫和寫字。 2008 2月

9月

時代廣場違規出租公共空間 時代廣場被揭發涉嫌將銅鑼灣羅素街和勿地 臣街交界處一塊逾 3.2 萬平方呎露天空地的 公共空間出租牟利。社會輿論紛紛,本地藝 術團體、藝術家及其他人士以藝術方式表達 對此社會議題的關注,包括行為藝術、展 覽、比賽等,並作出紀錄及評論,包括互聯 網上大量相關討論及錄像紀錄。 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JCCAC) 啟用 此中心是由工廠大廈改建成為藝術村的活化 項目,由政府委託香港浸會大學經營,香港 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款資助翻新工程和啟 動費。活化後,中心設有劇場、展場和公共 空間,以及百多個單位供藝術工作者及團體 租用。單位招租時,反應熱烈,承租申請超 額近五倍。

3 |

4月

3 |

5月

10 月 「西九文化區管理局」將成立 施政報告中公佈,將立法成立「西九文化區 管理局」,以負責發展西九龍文娛藝術區, 並委任西九文化區管理局董事局成員,協助 推動香港藝術文化的長遠發展。 4 |

6月

4月

HK

斷估唔拉 展覽是「 Para/Site 藝術空間——香港賽馬 會策展工作計畫」的一部分,策展人為此計 畫的首屆學員。策展人透過與不同範疇的藝 術 文化工作者合作,通過搜集和整理各式 資料,嘗試把香港社會中富創意和批判性的 不同文化藝術活動同場並置,並將其中各類 組織的協作模式加以勾勒。展覽展示出社會 中各創造性活動中的豐富能量和其所拓闢的 空間,從而為藝術工作者在面向社會文化政 治時能夠為策展提供另種可能性和參照。

4×4 ——國際藝術家交流工作坊(香港)2008 工作坊以深水埗作為焦點,在 3 月至 5 月 之間進行兩個各為期四週的藝術家工作坊。 四位海外及四位香港的藝術家以不同藝術形 式回應社區獨特的歷史和文化,以及民間生 活和智慧。藝術家以九龍工業學校將會成為 創作的基地,透過校內講座及學生工作坊讓 藝術家與學生近距離接觸。部分學生會成為 藝術家的助手和社區嚮導。最後一週的「創 作總結」環節會展出工作坊的過程、研究及 成果,參與藝術家會與公眾對談。 「斷估唔拉」之騎劫時代廣場比賽 2008 年 3 月有市民向媒體投訴時代廣場出 租其地面公眾休憩用地,違反批地條款,引 起政府關注並採取法律行動。媒體陸續發現 類似事件,引起社會討論公共空間的界定和 管理事宜。策展人以比賽公開徵集方案,誠 邀大眾為銅鑼灣時代廣場設計各式活動方 案,以體現公共空間的可能性。

C.A.R.E.——重遇本地越南社群藝術 展覽展出了「越營藝穗」從 1988-1991 年 在白石羈留中心舉行期間收集多來的二百多 件創作和工藝品。展品展示了羈留中心內越 南人的生命和感受。

514


2008 6月

撐扎鐵佬之文化行動 影行者、大專學生基層關注組和自治八樓的 成員組成了「罷工攝製隊」,以獨立短片的 方式紀錄了 2007 年香港紮鐵工人大罷工。 個別成員在過程中,同時以聲援者紀錄和參 與工人的罷工。DVD 收錄了罷工攝影隊製 作的電影《扎草根、鐵生花》和罷工工人的 詩歌製作的 MTV 和 karaoke,和支援行動 者的詩、歌、畫和照片。

7月

七.一新人系列——透明的背影 藝術家一家人參加遊行,藝術家背著其於 2004 年遊行時的背影的人形透明膠板作為 巡遊道具。

10 月 解說雪櫃——從食物貯存看生活智慧 展覽以攝影記錄了二十四個日常家庭中雪櫃 內的存放物,利用「視覺比較」的展示方式 和與櫃主的訪問,展示大眾使用雪櫃的動 機、方式和當中的生活智慧,從而反映社會 上多元化的生活模式和食物文化。 11 月 嘉咸街市節 2008 街市節第二年舉行,以「街市齊心抗海嘯」 為主題,鼓勵大眾買餸煮飯,珍惜和身邊人 欣賞簡簡單單十元八塊鹹魚白菜也好好味的 生活。同時讓市民感受和了解香港獨有的市 集文化,喚醒人們的保育意識。 2009 2月

第一期「活化歷史建築伙伴計畫」 活化歷史建築伙伴計畫選出六個機構(如薩 凡納藝術設計學院基金(香港)有限公司、 香港中華文化促進中心及香港青年旅舍協會 等)建議的方案,以保育和活化第一批歷史 建築,包括美荷樓、前荔枝角醫院及前北九 龍裁判法院等。

5

「路易威登:創意情感」藝術展 「路易威登:創意情感」藝術展,由法國駐 香港總領事館協助舉辦,香港藝術館籌畫, 於香港藝術館舉行。有評論認為展覽廣受大 眾歡迎,對香港有宣傳作用。另外,有評論 指展覽有為該品牌提升品牌形象及宣傳之 嫌,質疑香港藝術館藝把關不力,並批評 藝術館支付逾 560 萬經費舉辦展覽為浪費 公帑。

|

6月

6月

六四 20 周年晚會人數創新高 六四事件二十周年,參加維園燭光晚會的人 數創近年新高,主辦單位支聯會稱有十五 萬人參加,與 90 年首次舉行「六四燭光晚 會」相若;而警方公布的數字是 62000 人, 為 91 年的以來的新高。

1月

香港投訴合唱團 前奏展覽 藝術行政組織 Pep! 把芬蘭藝術家的投訴合 唱團的意念引入香港,成立香港投訴合唱 團。在伙炭藝術工作室開放計畫 2009 期 間,通過前奏展覽介紹合唱團的意念並招募 團員和收集歌詞。從 2009 年到 2011 年, 合唱團通過填詞工作坊將不同階層的社區訴 求化成歌曲,以街頭演唱把訴求溫和地廣 傳,同時在各遊行和街頭抗議活動中獻唱。

1

微經濟系列 自 2009 年起,藝術家因應不同藝術展覽, 聘請香港婦女勞工協會的車衣女工合作,將 回收得來的雨傘布創作一系列不同作品。 「微經濟」的概念旨在以酬金回饋這些弱勢 女工外,並藉此體現經濟轉變與藝術發展的 關係。

|

12 月

5 |

6月

6月

515

從五四到六四——行為藝術及行為以外展 計畫以紀念六四事件及五四運動為主題,邀 請海外及本地行為藝術家參與。藝術家同時 展出視藝作品及在不同公共空間以行為藝 術,回應藝術節的主題或社會時事。 香港投訴合唱團填詞工作坊及綵排 合唱團在演出前,舉行填詞工作坊及綵排

HK


2009 10 月 廣深港高速鐵路香港段獲准興建 政府批准興建廣深港高速鐵路香港段,由政 府全資興建,造價為 669 億港元。大部分 影響的菜園村居民堅持「不遷不拆」,引起 社會關注。

7月

七.一新人系列——前進的玩具 藝術家一家人參加遊行,改裝成巡遊道具。

8月

出擊!出擊!再出擊!欲罷不能之星期六表 演——皇后碼頭遺址 合唱團逢星期六作街頭演唱,其中到中理皇 后碼頭,紀念皇后碼頭清拆兩周年。

10

綠色——由啟德河開始 2007 年啟德發展民間聯席開始向政府倡議 活化啟德明渠,邀請社區營造學社參與,並 將明渠名為啟德河,之後該以不同方式議倡 「啟德河」的理念並誘導持份者參與。該聯 席於 2009 年至 2010 年與 1a Space 合作推 展一系列與生態、環保為核心的公共藝術, 將啟德河轉化為兼容生態系統及文化內涵的 人文景觀試點。

| 2010

2月

10 月 活化廳進駐上海街視藝空間 活化廳是一個由十多位本地文化藝術工作者 共同營運的藝術組織,2009 獲香港藝術發 展局委約營運上海街視覺藝術空間。成員從 展示環境、互動導賞等層面入手,仿擬社區 中心,並以眾多幽默的小節,來解除大眾對 藝術因陌生而起的戒心,以及維持當代藝術 的生活化和趣味性。成員同時溶合草根街坊 基調與前衛手法,並藉著不同主題的藝術計 畫,引起人們對藝術 生活 社區 政治 文化的思考和討論,亦藉以打通社區豐富的 人情脈絡,帶動彼此的參與、分享和發現, 勾勒一小社區鄰里生活模式可能。 11 月 樂施會少碳滅貧大行動 X 香港投訴合唱團 合唱團應樂施會邀請辦工作坊及演出,把連 串與減碳滅貧相關的投訴化成歌詞,以街頭 演唱,喚起公眾對氣候變化及貧窮問題的 關注。 11 月 投訴合唱團新曲新血地獄式培訓補習班 合唱團在演出前,舉行填詞工作坊及綵排。 12 月 立法會唱好氣候大行動 合唱團應樂施會邀請,在立法會大樓外用音 樂及行動,回應當天立法會「積極回應聯合 國 2009 年氣候變化大會」動議辯論,促請 香港政府及早制訂氣候政策和訂明減排目 標,遏止氣候變化造成的環境和貧窮問題。 此為樂施會少碳減貧大行動的活動之一。 12 月 屯門專用小小填詞工作坊 合唱團在演出前,舉行填詞工作坊 12 月 叫停高鐵、叫停撥款——香港投訴合唱團聲 緩大行動 合唱團在立法會大樓外演唱,響應「1218 請假包圍立法會」大行動,要求立法會財務 委員會大會停止高鐵撥款的投票。 HK

516


2009 12 月 香港投訴合唱屯門聖誕佳音樂繽 FUN 合唱團應「藝綻@冬日」社區藝術計畫邀 請,到屯門公園演唱。 2010 2月

1月 高鐵撥款獲得通過 在興建廣深港高速鐵路香港段的撥款反對聲 音不斷下,撥款最後仍獲得通過。 反對興 建高鐵人士期間包圍和衝擊立法會,警方要 出動防暴警察清場。

4月

元創坊——前荷李活道已婚警察宿舍活化工 程啟動 原址為中央書院的前荷李活道已婚警察宿 1 月 舍,曾引起民眾熱烈討論如何有效活化和保 育該址及建築。2010 年政府委託慈善基金 會管理,經兩年的改建工程後活化為創意產 業及設計中心「元創方」,提供出租工作室 及店舖,以推動香港的創意文化和產業。 2月 李立偉受委任為 M+ 行政總監 西九文化局管理局委任李立偉(Lars Nittve) 出任 M+ 行政總監。李立偉有三十多年總 監、策展人和藝術教育家的經驗,曾出任倫 敦泰特現代美術館(Tate Modern)首任館 5 月 長、斯德哥爾摩當代美術館總監等。

6月

9月

7月 第二期「活化歷史建築伙伴計畫」 第二期「活化歷史建築伙伴計畫」選出聖雅 各福群會及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等非牟利機 構所提出的方案,以保存和活化該計畫的第 二批歷史建築,包括舊大埔警署、藍屋建築 10 月 | 羣及石屋。 12 月

11 月 電子動態版《清明上河圖》於港展出 「 智 慧 的 長 河: 電 子 動 態 版《 清 明 上 河 圖》」於香港國際機場亞洲國際博覽館作為 期三周的展出。預售門票火速售罄。

MaD 年會 2010 MaD 是一個以創意、創業、創新和發現為 主軸的持續平台,由香港當代文化中心自 2009 年籌辦。除了一年一度國際性年會, MaD 通過講座、工作坊給來自香港及亞洲 各地的年青人新思維、新力量,讓青年人為 自己及社會創出正面的改變。 反高鐵 停撥款——香港投訴合唱伴你 BIG 爆立法會 立法會財務委員會大會將高鐵億撥款的投票 推遲,合唱團再到立法會大樓外演唱,響應 反對高鐵撥款。 大年初四香港投訴合唱團 X 活化廳、藝發 局浪漫有約 合唱團與活化廳成員在新春期間,拜訪部分 藝術機構及藝術發展局並演唱。 大期望.小投訴流動收集站 合唱團在街頭收集投訴,作新歌詞之用。 七.一新人系列——床前太陽光 藝術家一家人參加遊行,把女兒用過的睡床 和雨傘改裝成巡遊道具。 微經濟系列——校服裙 這 是 微 經 濟 系 列 的 作 品 之 一, 於 DeTour 2010 中展出。藝術家因應不同藝術展覽,聘 請香港婦女勞工協會的車衣女工合作,將回 收得來的雨傘布創作一系列不同作品。「微 經濟」的概念旨在以酬金回饋這些弱勢女工 外,並藉此體現經濟轉變與藝術發展的關係。

10 月 香港投訴合唱團駐校計畫——填詞工作坊 合唱團參與「城市遊學」駐校計畫,借用中 學課室,設工作坊予公眾參加。 12 | 2011

2月

港創意.港文化 2010 主辦者從 2010 年起,以社區特色為基點、 透過一系列工作坊及文化導賞帶領公眾遊走 社區、從而認識歷史、建築、老店與人文風 情、達致推動本土歷史文化的保育與承傳。 最後以展覽方式展現成果,並邀請藝術家和 設計師展出作品回應。

12 月 牛棚你有份 聖誕報「街」音 配合 1a Space 的展《拒絕輕鬆聆聽》,藝 術家程展緯邀請投訴合唱團為該區長者辦工 作坊組織合唱團。最後在牛棚藝術村內舉行 派對,以歌唱表達區長者要求開放牛棚予公 共使用的訴求。

517

HK


2011 4月

港藝術家以塗鴉抗議艾未未被捕 定居於北京的當代藝術家艾未未在經香港赴 臺北途中被當局攔截於首都機場,之後失去 音訊達八十一天。艾未未被捕一案在本港各 界激發強烈回響,藝術工作者以群體或個人 身分發起活動,通過不同形式的創作聲援艾 未未,包括含艾未未頭像及中英文標語「誰 在害怕艾未未?」的塗鴉。

1月

MaD 年會 2011——改變由你開始 MaD 是一個以創意、創業、創新和發現為 主軸的持續平台,由香港當代文化中心自 2009 年籌辦。除了一年一度國際性年會, MaD 通過講座、工作坊給來自香港及亞洲 各地的年青人新思維、新力量,讓青年人為 自己及社會創出正面的改變。

1 10 月 「活化工廈」再延三年 2011/12 年度施政報告宣布將「活化工業大 廈」政策延長三年,同時宣布撥款予香港藝 術發展局在合適的工廠大廈提供藝術空間, 以優惠租金出租予藝術工作者。「活化工 廈」政策於 2009/10 年度施政報告中被宣 布,為放寬工廈用途,鼓勵業主重建或改裝 舊工廈,以配合發展六項優勢產業(包括文 化及創意產業)。

| 2012

啟德河綠廊社區教育計畫 2007 年啟德發展民間聯席開始向政府倡議 活化啟德明渠,邀請社區營造學社參與,並 將明渠名為啟德河。社區營造學社在 2011 至 2012 年期間,邀請了多位國外及本土的藝術 家、環境專家及教育學者進行了多次工作坊, 誘導啟德河鄰近中小學的師生探索環境保育 與學校課程相互補足的可能性。工作坊旨在 通過環境藝術的創作過程,利用啟德河為共 同載體,誘發社區及學校參與改變及創造週 遭,共構結合自然生態而充滿生活學習的人 文景觀。由多位環境藝術家及師生共同創造 的環境藝術作品及多項表演、工作坊及文化 導賞。

12 月

3月

微經濟系列—修練 避難營 這是微經濟系列的作品之一,於凱雋藝術空 間中展出。藝術家因應不同藝術展覽,聘請 香港婦女勞工協會的車衣女工合作,將回收 得來的雨傘布創作一系列不同作品。「微經 濟」的概念旨在以酬金回饋這些弱勢女工外, 並藉此體現經濟轉變與藝術發展的關係。

4月

藝術公民 成立 維權藝術家艾未未在北京柀拘留,香港藝術 家以塗鴉抗議艾未未被拘而被香港警察追 緝,引發白色恐怖之嫌的社會討論。眾多香 港藝文工作者於是組成「藝術公民」,旨在 捍衛表達自由、反對一切審查。將進行一系 列藝術公民行動。而藝術公民於 4 月 22 日 公布成立,並在行人專用區以藝術形式,抗 議白色恐怖。

4月

423 藝術公民大聲行 藝術公民舉行遊行,促官方釋放艾未未,並 鼓勵參與遊行者以任何形式、行為,或攜帶 任何可以發聲的物品,來表達「發聲」這概 念。遊行以象徵鼓吹消費的旺角西洋菜街作 起點,遊行到文化中心裡象徵爭取自由的人 的雕塑《翱翔的法國人》。

4月

日日掛住艾未未行動 藝術公民發起以一人一襟章「掛住」艾未 未,回應艾未未被捕事件

5

藝聚政府大樓 2011 這是首次將藝術作品帶進政府大樓的公共藝 術計畫、 由民政事務局主辦,康樂及文化 事務署轄下藝術推廣辦事處籌畫。本計畫一

|

8月

HK

518


2011 方面鼓勵公眾參與並推廣本地公共藝術創 作,亦為政府大樓添上藝術氣息,為使用者 及訪客帶來新體驗,擴闊觀眾欣賞藝術的層 面。三位藝術家各自就三個地區的特色,以 導師身分帶領四至五位不同背景的大專學生 參與構思、製作及推廣共同創作具社區元素 公共藝術。作品分別展出於三座政府大樓內 的個別地點,為期近一年。 5月

一人一石——紀念 512 汶川大地震遇難學生 藝術公民發起了「一人一石」的紀念活動, 以紀念五一二汶川大地震中無辜遇難的學 生,並向艾未未和譚作人等人的公民調查致 意。參與者把一塊寫有一位遇難學生名字 的石塊,安放在一個公共或私人空間的位 置,拍下照片,然後上載到 facebook,並 在 google 地圖上記下拍攝地點,組成香港 自由表達的地圖。

7

港創意.港文化——深水埗 : 創藝傳城 主辦者每年以不同社區的特色為基點、透過 一系列工作坊及文化導賞帶領公眾遊走社 區、從而認識歷史、建築、老店與人文風 情、達致推動本土歷史文化的保育與承傳, 最後以展覽方式展現成果。是年以深水埗為 基點,展覽的周邊活動還包括音樂表演、放 映會、藝術家工作坊、市集、定向遊、文化 導賞團及文化創意講座。

|

8月

7月

七.一新人系列——向天許願 藝術家一家人參加遊行,用氣球作巡遊道具。

7月

反對「遞補機制草案」: 藝文界一人一信給 霍震霆 藝術公民在「遞補機制草案」的咨詢期間,發 起一人一信給「體育、演藝、文化及出版界」 功能組別議員霍震霆,要求霍議員在立法會中 清晰表達業界反對「遞補機制」的的聲音。

8

老爹媽回憶匣——計畫及展覽 2011 至 2012 年間、 六位藝術家為二十位 高齡視障長者舉行工作坊,讓長者以不同的 藝術方式表達他們的人生經歷和感想。期後 在全人藝動(Art for All)策畫的展覽中展 出長者的創作和藝術家的回應作品。

| 2012

12 月

2012 3月

特首選舉梁振英勝出 梁振英為香港特別行政區第四任行政長官, 在有 1200 人的選舉委員會中贏得 689 票。 選舉前夕,由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畫舉辦的 一次民調式全民投票活動顯示,港人對三名 特首候選人的支持度均不足兩成,更有超過 半數投票港人投了棄權票。

519

1月

MaD 年會 2012 MaD 是一個以創意、創業、創新和發現為 主軸的持續平台,由香港當代文化中心自 2009 年籌辦。除了一年一度國際性年會, MaD 通過講座、工作坊給來自香港及亞洲 各地的年青人新思維、新力量,讓青年人為 自己及社會創出正面的改變。

HK


2012 6月

烏利.希客向 M+ 博物館捐贈藝術藏品 瑞士著名當代藝術收藏家烏利.希客 (Uli Sigg) 向 M+ 博物館捐贈 1463 件、估值 13 億港元的中國當代藝術品作為永久館藏,並 以 1.77 億元出售四十七件藏品,成為西九 第一批大型藏品。

7月

藝術家周俊輝參選功能組別議員 前藝術發展局主席馬逢國、視覺藝術家周俊 輝及律師蕭思江參選,爭奪「體育、演藝、 文化及出版」功能組別議員席位。最後由馬 逢國勝出,任期四年。

7月

文化局未能設立 行政長官提出的五司十四局的管理架構,未 能在同年立法會期內獲通過,故設立文化局 及兩位副司長的建議遭擱置。

9月

國民教育科引爭議,市民要求撤科聲音不絕 為抗議德育及國民教育科,市民遊行抗議及 連日在添馬政府總部外集會,政府決定正式 擱置該科的課程指引。

2月

重做蘇珊娜尼斯的作品《強姦是》 藝術家通過藝術作品,希望公眾對性侵犯議 題有更多討論,於「伙炭藝術工作室開放 計畫」期間,在自己的工作室內展出這個 藝術項目。藝術家從蘇珊娜尼斯 (Suzanne Lacy) 的著作《強姦是》(1927)作啟發, 在項目中展示尼斯對「強姦是(甚麼)」的 部分想法和節錄,並一併展示由觀眾即場寫 出自己對「強姦是(甚麼)」的意見。

5

香港藝術家模擬文憑試研究計畫 召集藝術界朋友參與模擬文憑考試,希望大 眾(尤其考生及老師)可從藝術家的親身展 述、開動對首屆香港中學文憑視覺藝術科考 試,以及藝術,展現得到更廣闊、更多層次 的想像及討論。同時由街坊、學生及不同屆 別的朋友組成模擬試評審團,以評審討論及 互評的方式取代一貫的考試評分準則。答卷 將作公開展出。

|

8月

6 |

8月

啟德河綠色藝術節 2012 2007 年啟德發展民間聯席開始向政府倡議 活化啟德明渠,邀請社區營造學社參與,並 將明渠名為啟德河。社區營造學社在 2011 至 2012 期間,邀請了多位國外及本土的藝 術家、環境專家及教育學者進行了多次工作 坊,誘導啟德河鄰近中小學的師生探索環境 保育與學校課程相互補足的可能性。工作坊 旨在通過環境藝術的創作過程,利用啟德河 為共同載體,誘發社區及學校參與改變及創 造週遭,共構結合自然生態而充滿生活學習 的人文景觀。由多位環境藝術家及師生共同 創造的環境藝術作品及多項表演、工作坊及 文化導賞,於 2012 年 6 月於啟德河畔及牛 棚藝術村 1a Space 分別展出,展覽成為過 去的工作坊的成果結集。

7月

七.一新人系列——腳踏實地 藝術家一家人參加遊行,藝術家二人赤足 遊行。

7月

排檔藝術嘉年華 十幾位本地設計師、藝術家、學生等就在這 「3×4 呎」的小販空間限制下將創意文化發 揚光大,設計了十幾檔排檔,讓大家全方位 認識小販文化和重要性。

7月

文化為公、自由在民!— 藝術公民 7.1 遊行 藝術公民參與七一遊行,以「文化為公,自 由在民!」為口號,呼籲響應者自攜自製道 具、橫額或各種創意方式,向政府表達捍衛 香港文化自由和守護藝術發展的訴求。

10 月 油麻地剩食圖鑑 主辦者與九名香港浸會大學視覺藝術院學生, 在各方機構的協力下,以實地考察及街坊訪 問等研究方式紀錄油麻地區的剩食資料,以 HK

520


2012 信息圖(Infographics)的形式將資料圖像 化,讓大眾透過圖鑑更容易掌握區內剩食資 訊及處理剩食的方法。最後通過展覽,發放 回鑑,亦舉行各式工作坊以推廣剩食文化。 12 | 2013

3月

港創意.港文化——荃葵青 : 樂藝城鄉客家情 主辦者每年以不同社區的特色為基點、透過 一系列工作坊及文化導賞帶領公眾遊走社 區、從而認識歷史、建築、 老店與人文風 情、達致推動本土歷史文化的保育與承傳, 最後以展覽方式展現成果。2012 年的活動 以荃灣、葵涌和青衣(荃葵青)三地為基 礎,以「城、鄉、郊」為題,展示三地由鄉 村發展為城市的社區特色和客家文化。 2013

1月

「巴塞爾藝術展」收購「香港國際藝術展」 「巴塞爾藝術展」收購舉辦「香港國際藝術 展」的亞洲藝術展覽有限公司,定於 5 月 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香港巴塞爾藝術 展」,展出亞洲和西方當代藝術,及二十世 紀早期藝術作品。

5月

「油街實現」開幕 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轄下藝術推廣辦事處籌 畫的「油街實現」社區藝術場地開幕,位於 北角油街十二號,由前香港皇家遊艇會會所 活化為,給予藝術工作者一個實現全新創作 概念的發展空間。

5月

黃色充氣「橡皮鴨」來港 荷蘭藝術家霍夫曼 (Florentijn Hofman) 受海港城邀請,在海港城對開海面展出高 16.5 米 的 黃 色 充 氣「 橡 皮 鴨 」(Rubber Duck),全城市民爭相拍照。

6月

學者提議佔領中環 戴耀廷、陳健民及朱耀明提出以商討日、公 民抗命等形式,發起佔領中環行動,旨在促 使政府確切履行「讓香港特區行政長官及全 體立法會議員由普選產生」。

7月

活化廳不獲藝發局續約申請 由 2009 年開始營運「上海街視藝空間」的 本地藝術團體「活化廳」於 2013 年 7 月不 獲藝發局續約申請,並改為由「社區文化發 展中心」營運,引起民間討論藝發局對社區 藝術的方針未及時宜。

7月

新界東北發展計畫受爭議 政府公布計畫在新界東北拓展古洞北和粉嶺 北兩個新發展區,作為新界東北新發展區計 畫的第一部分。有關項目估計受影響的居民 逾萬,亦影響本地農業,部分居民和民間團 體強烈反對。

521

1月

MaD 年會 2013——選擇與行動 MaD 是一個以創意、創業、創新和發現為 主軸的持續平台,由香港當代文化中心自 2009 年籌辦。除了一年一度國際性年會, MaD 通過講座、工作坊給來自香港及亞洲 各地的年青人新思維、新力量,讓青年人為 自己及社會創出正面的改變。

2月

強姦是 作品延續 2012 年的作品《重做蘇珊娜尼斯 的作品「強姦是」》,以前作收集得來的觀 眾意見出發,創作紙雕作品。

7月

七.一新人系列 —— 一起腳踏實地 藝術家一家人與友人參加遊行,一同赤足遊行

7月

我愛我家——城鄉生活藝術展 本展覽原訂於屯門新城市廣場內舉行,並展 出「城鄉共生藝術遊學計畫」的藝術家駐村 及工作坊成果。最後廣場要求撤下個別作 品,藝術家決定全個展覽撤走。主辦者邀請 藝術家進駐新界元朗鄉村內創作,並在村內 舉行青少年工作坊。這藝術計畫選擇那些被 受爭議的「新界東北新發展區規畫」中的將 被拆遷和發展鄉村內舉行活動,希望公眾關 注相關的發展區規畫。

9

微經濟系列——校服裙 這是微經濟系列的作品之一,於「十日社會創 新節」展出。藝術家因應不同藝術展覽,聘請 香港婦女勞工協會的車衣女工合作,將回收得 來的布創作一系列像校服裙的藝術作品。「微 經濟」的概念旨在以酬金回饋這些弱勢女工 外,並藉此體現經濟轉變與藝術發展的關係。

|

10 月

12 | 2014

2月

港創意.港文化——大埔 粉嶺 : 樂地.生根 主辦者以社區特色為基點、透過一系列工作 坊及文化導賞帶領公眾遊走社區、從而認識 歷史、建築、老店與人文風情、達致推動本 土歷史文化的保育與承傳。最後以展覽方式 展現成果。2013 年的活動以粉嶺和大埔為 基礎,展示兩地的鄉村歷史和社區特色。 HK


相關連結

香港

「與社會交往的藝術」 artassocialinterac.wix.com/hktw www.facebook.com/artsocialinteraction

CoLAB www.facebook.com/codesign.colab www.facebook.com/imperfectX/info codesign.com.hk/home www.lcsd.gov.hk/CE/Museum/APO/zh_TW/ web/apo/oiep_xchange.html

視覺藝術協會 www2.avat-art.org 「啟德」視覺藝術研究與發展中心 kaitak.hkbu.edu.hk/language/zh/home-zh

1a Space www.oneaspace.org.hk

MaD 創不同 www.mad.asia www.youtube.com/watch?v=cVq8yfzzNnM (《天水營造社》錄像紀錄) issuu.com/mad.asia/docs/book_1 (《天水營造社》文字紀錄) 文晶瑩 www.cyman.net 方韻芝 www.behance.net/vangifong 民間博物館計畫 www.hkcmp.org/cmp/001.html 何國強+胡家偉+影行者 www.v-artivist.net 活化廳繼續工作組+街坊 www.facebook.com/wooferten wooferten.blogspot.tw 迷彩研究所 www.moca.com.tw 楊秀卓 www.inmediahk.net/node/1010604 鄭炳鴻+啟德河綠廊社區教育計畫 www.kaitakriver.com/kai-tak-river-green-artfestival-2012 聲音掏腰包 www.soundpocket.org.hk/v2 www.thelibrarybysoundpocket.org.hk www.facebook.com/soundpockethongkong 簡梁以瑚 www.art-for-all.org/0201board.html(全人藝動)


台灣

台灣國際勞工協會+陳素香 www.tiwa.org.tw zh-tw.facebook.com/TIWA.FAN 弗耐.瓦旦 edresource.nmns.edu.tw/ShowObject.aspx?id=0 b81d9e9c00b81d9e9dc0b81f5337a (國立自然科 學博物館) 尤瑪.達陸 野桐工坊 www.facebook.com/LIHANGWORKSHOP tw.myblog.yahoo.com/yumataru-blog(泰雅染織 文化園區) atayal.cca.gov.tw(泰雅數位網) 吳耿禎 www.jamwu.com 吳瑪悧+竹圍工作室 bambooculture.com plumtreecreek.bambooculture.com(樹梅坑溪環 境藝術行動) bambooculture.com/project/1859#archive(樹梅 坑溪環境藝術行動) 阮金紅 pnn.pts.org.tw/main/2014/10/05/【tidf】失婚 記:導演阮金紅專訪 / www.funscreen.com.tw/feature.asp?FE_NO=395 周靈芝 www.artistvillage.org/?artist=julie-chou archive. avat-art.org/mediawiki/index.php 周靈芝 呼提克團隊-拉馬默提司 奇古切拉古 gaianewpark.blogspot.tw (蓋亞計畫) 侯淑姿 www.kdmofa.tnua.edu.tw/index php?REQUEST_ID=bW9kPWV4JnBhZ2U9YXJ 0aXN0JkVJRD0zMyZZWT0yMDA5Jk1UPTU=a rchive.avat-art.org/mediawiki/index.php 侯淑姿 姚瑞中+失落社會檔案室 www.yaojuichung.com htdocs/?page=lsd&artworks_id=76 高雄市關懷台籍老兵文化協會 zh-tw.facebook.com/taiwan.soldier taiwan-soldier.blogspot.tw 旗津戰爭與和平紀念公園主題館 peace.khcc.gov.tw/internet

旗津民間博物館 www.facebook.com/cijincmp?fref=nf 黃博志 yiriarts.com.tw/archives/2913 archive.avat-art. org/mediawiki/index.php 黃博志 黑手那卡西-工人樂隊 nakasi.org blog.roodo.com/nakasi 廖億美+好多樣工作室 www.facebook.com/ 好多樣文化 -CultrualDiversity-Studio-115032191855596/timeline/ a-lay-island.net 劉國滄 www.oustudio.com.tw/index.html 澎葉生+蔡宛璇 www.kalerne.net/yannickdauby/archive.avat-art. org/mediawiki/index.php/ 蔡宛璇 zh-tw.facebook.com/atelierhuikan 蔣耀賢 社團法人台灣金甘蔗影展協進會 goldensugarcane.pixnet.net/blog 蘇育賢 www.suyuhsien.com/s/main.html 觀樹教育基金會 成龍溼地國際環境藝術計畫 wetlandcenter.blogspot.com www.facebook.com/chenglong.artproject artproject4wetland.wordpress.com 台灣農村陣線 www.taiwanruralfront.org zh-tw.facebook.com/taiwanruralfront 美濃愛鄉協進會 黃蝶祭 mpa.artlife.tw www.facebook.com/ 美濃黃蝶 祭 -132431310167502/timeline/ 打狗驛古蹟指定聯盟 zh-tw.facebook.com/takaoekifans www.kaohsiungactivism.com/keywords/ 打狗驛 古蹟指定聯盟 財團法人台北市婦女救援社會福利事業基金會 www.twrf.org.tw/tc/index.php www.facebook.com/twrf.org


與社會交往的藝術──香港台灣交流展 Art as Social Interaction: Hong Kong/ Taiwan Exchange

展 覽

專 輯

策展 吳瑪悧 協同策展 梁美萍 張晴文

主編 吳瑪悧 執行編輯 陳盈瑛 協同編輯 王若璇 封面構成 丁錫卿 版面設計 丁錫卿 翻譯 劉微明 蘇玨予 王年愷 林珊 聽打整理 蔡宇婷 趙苙宇 林珊 邊天微 羅凱玟 謝依縉 許雅婷 陳育琪 盧玢諭

台灣團隊 展覽執行 王若璇 視覺設計 丁錫卿 展場設計 張雅佩 陳萱白 座談規畫協力 劉逸姿 網站規畫 黃昭雪 攝影記錄 蔡濟安 實習 蔡宇婷 趙苙宇

香港團隊 香港浸會大學視覺藝術院 行政統籌 譚學能 行政宣傳 梁慧敏 展場技術 鍾正 攝影記錄 鍾正

1a Space 行政統籌 李明明 行政助理 Joyce

發行人 陳擎耀 出版者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視覺藝術協會 地址 台北市中山區新生北路三段 82 號 B1 電話 +886-2-2585-7600 傳真 +886-2-2585-7679 電子郵件 avat.art@msa.hinet.net 網址 www2.avat-art.org 出版日期 2015 年 9 月初版 p–ISBN 978–986–86335–8–2 e–ISBN 978–986–86335–7–5 印刷 仕脩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翻製必究 作品版權所有:藝術家 文章版權所有:作者 圖片版權所有:攝影者與藝術家 圖片若未特別註明,皆為藝術家及作者本人提供

本書由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視覺藝術策展專案」贊助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