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織錦 | 鍾奕華個展 Life's intertwining - Yi-Hua Chung

Page 1

鍾奕華 Yi-Hua CHUNG


(攝影 許伯仁)

鍾奕華

1945

生於緬甸仰光

1966

畢業於緬甸國立藝術學院美術系

1971

畢業於國立臺灣藝專(今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美術科

1992

首次個展於臺北官林畫廊 參加太古佳士得香港春季拍賣 聯展於雋永畫廊 雅集畫廊 根生畫廊 悠閒畫廊 臺中東之畫廊 漢光畫廊

1993

個展於臺北官林畫廊 臺南官林畫廊 藝專同班聯展於翡冷翠畫廊

1994

聯合贊助慈濟藝術品拍賣會 個展於臺北根生畫廊

1995

聯展於高雄名展藝術空間 參加傳家藝術中國美術精品拍賣 藝專同班聯展於翡冷翠畫廊 夫妻聯展於龐畢度藝術空間

1997

聯合贊助慈濟藝術品拍賣會

1999

油畫創作個展於臺北縣立淡水藝文中心

2000

個人贊助慈濟藝術品拍賣會於臺北「紐約 • 紐約」

2001-05 國內聯展十餘次

2

2007

鍾奕華黃慧鶯夫妻聯展 於美國舊金山

2009

「相看兩不厭」鍾奕華、黃慧鶯夫妻聯展,美和畫廊,臺北

2011

「蛻變」,北風畫廊,臺北,臺灣

2012

「暖鋒」顏逢郎、鍾奕華雙個展,新思惟人文空間,高雄,臺灣

2013

鍾奕華個展 於緬甸仰光

2014

「凝結 • 時光」,安德昇藝術拍賣公司,臺北,臺灣

2014

「阿朗壹巡禮」,臺灣新藝當代藝術空間,臺南,臺灣

2015

「。臺南─細接觸」,么八二空間,臺南,臺灣


異鄉即家鄉,異域即藝境

側寫新台灣人鍾奕華

◉謝佩霓

當資深志工已成專業畫家 識得畫家鍾奕華時值 2009 年,人甫至高雄市立美術館履新。總是堅持親自跟志工們分享策展心得的自己,上任三周第 一次與導覽志工互動時,不由得馬上注意到了他的存在。 擁有與南部人一般黝黑膚色的他,隱身眾人間依然引人注意,主要是帶有與本地人全然不同的篤定神色,一身色感特殊 卻頗雅致的棉衣棉褲打扮,以及形同個人註冊商標綁成馬尾的花白長髮。後來側面知道,待人謙和,處事圓融而代班又 勤的他頗孚眾望,學養專精的他其實是美術系正科班出身;原來生長於中南半島的他,早早放棄僑民身分入籍以台灣為 家國,可謂「新台灣人」典範。長年在北部經營藝術相關產業多年之後退休南下定居,大半生以畫筆筆耕不輟。 私下尊稱他為「鍾老師」,因為低調的他,默默在高美館擔任導覽志工,前後長達六年,直到遷居台南與子孫共享天倫 之樂為止。他以創作者感同身受的同理心將心比心,為到訪的來賓解說服務尤其很不一樣,期間受惠者不知幾凡。受他 庇蔭的人當然也包括自己,於是乎面對請託為其首度大展撰文,自是欣然接受勉力為之。

當南亞化作南台 無獨有偶,親訪藝事「事主」的一段旅程,風塵僕僕轉過地鐵、離開飆速的高鐵、踏入疾駛的小黃,從新首都台北出發, 路過小京都舊省會台中,跨過南迴歸線到第一府城古都台南,彷彿迅速走過了畫家鍾奕華的大半生行旅。抵達終點一下 車便見到貼心等在路邊的鍾老師,一時間趕路的一切浮躁,都安逸舒緩了起來。攀上綿長陡峭的磨石子階梯,藏在老城 區昔時繁華地帶典型街屋的三樓,原來別有洞天。 畫室入門第一進,偌大而涼風習習的玄關,四牆掛滿大小尺幅不一的各色畫作。好奇探問畫家何以不是統一的標準尺寸, 才獲悉是畫家曾經以經理外銷畫謀生超過十載所致。當年懵懵懂懂入行,初生之犢創業維艱,凡事做中學,舉凡裁畫布 裱內框繃外框親力親為。常此以往不假他人之手的慣性,也包括了惜物,眼下即便手頭闊綽,他仍舊捨不得好好的零碼 布徒然浪費,依然取之炮製作畫,沿襲至今也成了個人特色。 環牆的畫作一字排開,延伸至畫架四周完成與未完成之作,上上下下高低先後排比,作者自有定見,他人難以插手。如 此看似隨機率性,依稀可見曾經細心盤算彼此呼應的巧思。此情此景,彷彿再現傳統蠟染(Batik)製布的昔日榮景。一 幅幅的畫,好比鐫刻著代代相傳圖案紋飾的木製模具,緣牆一字排開,觀賞起來,有若目睹歷經繁複套色耗神精製的上 乘沙麗脫蠟待乾,綿延空間的是窮盡工藝之美的心意不絕如縷。又好似親臨排列上釉多彩的馬賽克磁磚的組合現場,主 事師傅一片一片悉心安置,從而鋪展出說不盡的故事、重重的心事與縷縷心思,因為蘊藏著懷舊的底蘊與古樸的質感, 暗自增色生輝。 經過仔細品味反覆推敲,真心覺得,鍾奕華獨到的創作,交織了南亞、南洋、南國與南都風情的斑斕景觀,的確可以不 需額外加框輔助,畢竟從中展現的鄉情與心情,在構思繪製期間,早已經被一派篤定神閒牢牢框住了。 習慣騎著三輪車或徒步隨機尋覓,一旦遇見一見傾心的空間物件便要入鏡,然後回畫室再來入畫。他的畫作始於借景寄

3


台南系列─台南赤崁樓

壓克力、畫布

2014

65×80 cm

情、借物抒情,畫面中點點滴滴的筆觸,落出層層景深,完成後自成有機體入定空間,羅織構成的是與實體空間再也無 法脫開的一幅幅心象風景。鍾奕華的心思細膩,下筆用情至深,畫意看似明麗無隱,同時卻又溫柔婉曲。不妨說是但求 一日他鄉遇故知,博得有識者聲氣相通,又有如含情脈脈的心靈寫照,靜待有心人解語結緣。 穿越猩紅門框轉入主廳,搭配了粉紅門板的長型空間,滿室漫射著陽光燦爛,見證著鍾奕華的南方天性,渴望著浸淫在 亮晃晃的陽光中呼吸著爽朗的空氣,才能煥發蓬勃,生生不息。不只是搬離台北在台灣島內的幾度遷徙,他總是選擇南 方城市,而一樣的愛戀,證諸其畫作光影生動跌宕的詮釋亦然。 只是出生地緬甸,一年間有大半年處於濕漉漉的雨季,境內有南亞三大河川貫穿,他本該懷念如許的濡濕氤氳和漫漫水 文,何以在其畫中盡付闕如?不想鍾奕華幽幽地坦承:「我不怕熱,不怕大太陽,但就怕水。」他猜想,除了幼時溺水 的恐懼從未平復,大抵還是畏懼水葬的古老傳統無可抗拒。幾年前從此俗接連送走家人後,他便囑咐家人,即使百年之 後火化,「最後也絕對別把我放水流。」 工作室深深棟距間放眼可及,盡是數不盡的心血結晶,作者創作的殫精竭慮與整理的用心良苦,不言可喻。即使異鄉已 成了家鄉,鄉愁也轉成了鄉情,佚事化為繆思,所有的心事全化作了藝事,遍布作品間四處存在的骨董家私民藝傢飾, 木刻銅鑄的宗教祭器神像,莫不兀自暗暗吐露心聲,猶如一條條的線索,助心細者探索前情舊事,有意無意間,透露出 畫家獨有的南國身世與對故土故人的深深眷戀。

當轉身化為轉念 追憶起 1968 年雙親為自己送行的前塵往事,細數臨行離境發生的種種細節,鍾奕華迄今歷歷在目。 經商的父母,不曾阻止排行老二的他走上習藝之路,即使這回愛子是出國遠赴台灣留學。心心念念的父親、母親,待他 入關後當時並未隨即離開,而是繼續攀上航站高樓,只為能透著窗櫺俯視停機坪,目送他步入機艙凌空遠去。可是雙親 眼巴巴望著二兒子漸去漸遠的背影,卻盼不到他一個依依不捨的回眸來正式告別。他赧然承認,話別之後掉頭就走,頭 回也沒回,雖然心裡明知父母依然等待他轉身揮別,但那時也不知在拗什麼,就是偏偏不回身。為此決絕去國的姿態, 也讓雙親罣礙叨唸至今。 彼時青春正盛的鍾奕華離開緬甸之時,絕對沒法料到,再回頭返鄉重聚首已是中年。也許若能預知排華事件將禍延數十 載,如此阻隔返鄉之路,一別故里至親就得直到 1992 年,明明惜情深情的鍾奕華,那時肯定說什麼也要多駐足頻顧盼。 可惜千金難買早知道。

4


不過人生行旅從來沒有回頭路,總是福禍相依,得失共存,特別是對一生孜孜不倦潛行於求藝之道者,幸得家人祝福支 持不容易,覓得摯愛相扶持結伴行已是難得,偶遇摯友殊途同歸相砥礪,更是難上加難。自認已受命運之神眷寵的的鍾 奕華,深知只要能順利求生好好活著,終究能來到否極泰來的一天。這天降臨之時,堅持創作不會被視之為固執,不再 只是逆境中排遣憂懷的寄託,亦非順境裡消遣的嗜好,而是個人以生活閱歷與生命經驗,鋪陳出鍾情了一世的個人志業。 1945 年日華戰爭結束,也標示二次世界大戰亞洲戰場終戰,正是在台灣光復那年,祖籍福建同安的鍾奕華,在緬甸首 都仰光出生。身為家中次子,他笑說「當老二最好了」,命中註定不必承上啟下,既不需要繼承父親創設的製襪工廠家 業,也不用背負作好榜樣的壓力,甚至不被期待「父母在,不遠遊」,毋須承歡膝下。 1968 年歐洲爆發學潮,鍾奕華彼時才從國立藝術學院畢業,專攻繪畫,當年便以緬甸僑生身分,再入台灣藝專 ( 今國 立台灣藝術大學 ) 重新接受大學教育。雖然領有僑生公費,而且熟諳閩南語,然而生活費依然需要辛苦掙得。如此一來, 難免誤了青春年華,也差點誤了姻緣。 綜觀歷史,恐華(Sinophobia)情結全世界迭有聞見,留下的創傷巨慟,至今在南亞地區仍是揮之不去的陰影。1967 年六月底,緬甸爆發了史無前例激烈的排華事件,歷時 33 天以莫須有羅織罪名大搜捕的慘劇,也許正是促使鍾母願意 讓最鍾愛的孩子去國的觸媒。但是放手不代表放心,鍾家一大家子都清楚,鍾媽媽最掛心的,永遠是見不著的鍾奕華。 儘管耄耋高齡九十有餘的她如今已失智,唯一認得的親 人,還是只有他。 微妙的是,或許是閔人戀家的民族性使然,鍾家家族事業長年穩健,家人衣食無虞,因此除了鍾奕華,其他手足一如父 母,無論時局如何起落,始終安於固守家園,從無來台依親的打算抑或移民海外的想法。相較於留在家鄉營生的家人事 業有成,鍾奕華過去近半世紀的經歷,淨是起伏轉折,唯一不變的是創作不輟和結髮妻子愛,始終甘苦與共愛相隨。

當失去變成豐收 鍾奕華一旦下定決心,總是劍及履及義無反顧。決定離開台北一如離開仰光,便又一次頭也不回地離開。萬幸隨半個月 內定終生,卻結縭數十年依舊幸福的髮妻定居娘家高雄後,凡事順心。退休的他也自我挑戰,順利通過高雄市立美術館 導覽志工甄試,成為觀眾最仰賴的美術館展覽詮釋者。不料才過耳順之年,當鍾奕華以為從此可以專注創作頤養天年之 際,卻經歷了晚年最刻骨銘心的衝擊。 母親、妻子與女兒,屬於三代的三位女性,構成了鍾老師生命中不可取代的三大節點。從小才情過人頗有藝術天賦的心 愛女兒,偏偏長年備受抑鬱之苦,最終還是過不了關卡,2008 年不幸自戕棄世。時隔多年,雖然在首度道出喪失骨肉 的大慟時,已經可以豁達地娓娓訴說逝者已矣,萬苦俱滅,但白髮人送黑髮人如何椎心泣血,可想而知。鍾師母說恁誰 人,凡人只要是為人父母者,喪女之悲痛無以復加,「只是我們倆面對的方式極端不同;我沒日沒夜創作不停,他則整 整一年,完全無法提筆。」 有綠拇指的鍾師母精於植栽,特別醉心九重葛,因此九重葛也成了鍾老師的最愛。花開璀爛如豔陽的九重葛,迎著驕陽 映出翩翩的影舞格外動人。鍾奕華試圖捕捉頂著驕陽爛漫起舞的九重葛,在重複不果後,絕早體悟到華美瞬間的精準掌 握,非肉身所及,因此不該執著。現實的人生,本就掩抑在光與影間顫動。緣起緣滅,人的聚合有時盡,往往我們只能 陪伴彼此一段。至親在自己未竟的生命中缺席,無非也是啟蒙心智與開啟新生的契機。傷逝悲慟難過,面對畫一片空白, 一生不曾間斷的創作,一時無以為繼。 命運巧安排,恰遇高美館為蕭勤舉辦回顧展,對蕭勤喪女停筆的境遇鍾奕華尤其能認同,最後走出陰霾,創作出《度大 限》系列,也感佩至深。豈料在蕭勤專題演講後提問請益,蕭大師不解他甫經大喪,正經歷創作頓挫其,當眾問明其師 承後,出人意表地斷言他應當即刻收手別再畫下去。聞言當下他氣急攻心,師母對鍾老師難得的盛怒記憶猶新。 聽他追念自己最喜歡的幾位老師,都是日據時代台灣名家,唯獨依筆者所見,恐怕難免都是「少年十五二十時,為賦新 辭強說愁」的投射使然。不過,相較於鍾奕華在緬甸學院派藝術受的高等教育,雖然擁有英系古典藝術系統的傳統,卻 極端保守,來台從藝專名師處汲取的養分,畢竟相對說來還是助益頗深。 初聞近乎羞辱的直言點撥,直到許久之後、氣過之後才起了宏效。身在極南遠離藝壇中心的他反求諸己,從此鍾老師但 覺如蒙大赦,從禁錮他表現法半生的學院積習中解脫,完全擺脫舊世界的宰制。特別是遷居台南的近五年,鍾奕華終於 開竅,找到了自己獨有的本來面貌。他感嘆自證道:「真的是足足花了四十年,才擺脫了老師的影響!」 到底是一種人一種命格、一種生命路徑吧。人人的步履不可能一致,留下不一的印記,形塑出幡然多樣的人格,走出截 然不同的人生,從而演繹出的創作,也必然風格迥異。 追問古今中外他最愛的藝術家是誰?他在在確認非馬諦斯(Henri Matisse)莫屬。這就是了,不在風格的偏愛襲仿,或 許正是馬諦斯的生命態度,對鍾奕華才是適情適性的最終啟迪。老年備受病痛所苦的馬諦斯,放膽離開故鄉遷往溫暖濕 濡的南方,恣意汲取飽滿清新的陽光空氣水,放下無法駕馭的畫筆擺脫陰霾,操起剪刀自由自在地在形色材質間悠游自 得,反而勘破肉身困境再獲新生,真正開創了無可超越的藝術巔峰。 問鄉關何處? 適情適性之所。 陽光男兒,膝下遍地黃金,俯拾即是。陽光畫家如鍾奕華者,必然深諳此道。

5


◉簡秀枝︵典藏雜誌社長︶

參觀鍾奕華夫婦思鄉畫作

織錦人生,期待緣起

緬甸華僑藝術家鍾奕華、黃慧鶯夫婦移居南台灣,近期創作,分別展現家鄉況味,與當代豪邁。織錦風華,力透畫背。 21 日下午,企業家朋友統振董事長陳敦仁力薦下,我和蕭榕、孫曉彤專程南下,一探睽違近 30 年的老朋友鍾奕華與黃 慧鶯夫婦。連棟公寓中的 3 樓舊建築,屋內擺設簡單,屋頂很高,空間對流良好。夫妻倆都偏愛藝文,都作創作,但畫 風迥異。慧鶯老師寫詩作畫,偏向當代,用色造型大膽豪邁,奕華老師則力求穩健經典,各具特色。夫妻倆相攜相持, 相互分享討論藝術,但相互尊重,互不干擾。 陳敦仁是我元大花廣的鄰居,統振集團的領航人,專注於電池產業鏈的整合,奔走海峽兩岸,頗有成就。由於與鍾奕華 是軍旅同袍,當他在企業發展功成名就後,一直希望回頭拉拔藝術家老友。 「我們一起去看看鍾奕華的創作與蛻變,會讓您有不一樣感覺…!」一方面盛情難卻,另方面,我也將近 30 年沒再見 這對藝文界老朋友,心裏滿是期待,一行人搭乘高鐵南下。 初識鍾奕華夫婦,早年在台北和友人和夥經營外銷畫生意,也曾在民生東路經營北風畫廊,柴松林教授伉儷曾帶我們去 參觀過。由於時間久遠,只記得當時鍾老師畫風非常拙樸粗獷。這回久別重逢,發現他的創作語言與風格,截然不同了。

歲月淬鍊新風格 來自緬甸的民俗風情,傳統飾紋,建築古蹟,都是鍾奕華吸收、挪移、發想、蛻變的重要因素,加上,長年磨練下來的 基本功,使得每一幅作品呈現出的完整度極高,用力之猛,用情之深,不言可喻。 也許,歲月開悟我們許多事,藝術創作,更是生活的體驗與思考。年屆 7 旬,走過千山萬水,鍾奕華透過彩筆,自有許 多心情、回憶要表述,尤其,來自家鄉的親情呼喚,骨肉驟別,織錦風情,或靜或動,躍然於彩筆之上。

家鄉是創作泉源 1945 年出生的鍾奕華,是緬甸仰光僑生,祖籍福建同安。從小接受緬文與中文雙語教育,23 歲在仰光學業告一段落後, 嚮往中文世界。他毅然放棄緬甸藉,拿著無國籍護照一個人飛到台灣,就讀台藝大。據說當時身無盤纏,但意志堅定,

6


台南北門園區

壓克力、畫布

2016

97×194 cm

靠著苦學拼搏,在台灣站穩了腳步。後來緬甸的社會主義當道,惡意排華政策下,更見趕上來華末班列車的可貴,不過, 也意味著從此與家鄉千里阻絕,遙望歸鄉路,有好幾十年的時間裡,完全處在有家歸不得的折磨中,平時,只靠著書信 魚雁往返。因此原不識字的鍾家母親,為了親自讀懂愛子的家書,她克服萬難,去補習中文。如今,母親依舊高齡健在, 但嚴重失憶,倚門盼兒歸的惦念與記憶,一直是鍾奕華內心深處的自信與溫柔力量,也是汨汨不息的創意源泉。 反觀黃慧鶯,政大畢業,學歷史,也是作家。早年投入寫作之林,後來也畫畫,塗抹人生,才華橫溢,十幾年下來,藝 業精進,生活充實圓滿,尤其夫唱婦隨,積累創意能量,下筆作畫更見不凡。

近鄉情怯 屈指一算,鍾奕華落腳在台,也近半個世紀了。世事多變,年歲漸增,尤其幾番的生老病死與生離死別後,家鄕的印象, 親情的連結,逐漸明晰成形,彷彿來自遙遠故鄉的一草一木,鮮豔廟宇、彩繪拼貼、各種珍禽異獸,花卉圖騰,經常入 夢,也入畫,淚痕浪跡,斑斑褪影,倍見歲月滄桑與心底刻痕。 70 歲是隨心所欲,不逾矩的年紀,然而,成熟穩健的藝術家,在言語間,不僅也會有近鄉情怯的拘僅,更見欲語還休 的靦腆,對於市場,則是疏離陌生、隨緣隨興、等待奇蹟。

不問伯樂 專心前行 細細聆聽鍾奕華夫妻倆的心情告白,語多真摰;慢慢品評牆上蛻變轉型畫作,中規中矩的學院技巧之外,也乍見艶麗斑 燦與慧詰隱喻;翻閱著井然排列的心血舊作,讓人心生敬意,原來不問伯樂在那裡,千里馬依舊匍匐前行,日夜奔馳。 衷心期待有好的展覽場地,用心的策展人與藝評家,一起為耕耘不輟、創意不絕的藝術老園丁鍾奕華夫婦,作一場織錦 人生中,擲地有聲的完整展覽。 畢竟,人生沒有太多的 70 歲…,藝術的分享,覓尋收藏伯樂的緣起,對孜孜矻矻大半生的創作園丁來說,其實是最大 的等待與期待。

7


◉林愛偉︵馬來西亞國家美術館副研究員︶

記《時光織錦 鍾奕華個展》

人對土地的存在感

鍾奕華生長於緬甸仰光,於緬甸國立藝術學院美術系畢業後,因緬甸排華已兩年之久,故不惜放棄國籍而到台灣,在國 立台灣藝專美術科深造,經過專業的嚴謹訓練,紮實的根基,造就了他的氣定神閒。鍾奕華在環境變遷中持續創作,但 在灰色潮濕的北部,內心藏著的藝術熱情無法顯現,隨著往南遷徙,環境的變化、際遇的交織,蝴蝶終於蛻變,形態、 色彩徹底解放,記憶與模擬透過內在思維轉化而成繪畫性語彙,形與色透過創作者內在的探險,色彩予內心的感受觸發 創作的精神意涵,從而展翅高飛。 鍾奕華創作是從自身的感覺開始,而藝術就是藝術家去做所喜歡做的事,專心的去做,鍾奕華夫婦的生活猶如一篇篇的 散文,畫家踩著三輪車在台南的街上,如蠶在吐絲般,用心的、慢慢地紀錄著府城的樣 ;從巷弄街景、歷史建築物、 港口、人文、生活中的物件,把文化意涵作為接連點,擴及生活周圍的感觸、時間、溫度、陽光、記憶、色彩……一 塊塊地編織起來,覆蓋上自己母文化的色彩,融合潛意識中記憶裏對緬甸的情感。緬甸元素穿越時空,把台灣與緬甸 的經緯搓成一線,一如畫室客廳沙發上緬甸傳統布料的枕頭紋理、東南亞一般稱為沙龍、在緬甸稱為「籠基」1 的長裙, 緬甸傳統寺廟的圖騰及造型,嵌鑲鏡片金色的傳統樂器,緬甸傳統磁磚的圖案,延伸至台南建築物的牆面紋理、窗戶 的色塊、天空的雲朵,轉化成畫布上的點、線、色塊,再編織成一幅幅畫作。

舊與新的故鄉 23 年以緬甸原生文化為基礎的成長經歷,是鍾奕華生命記憶、情感的組合,是不可磨滅的根,不知不覺中就構成畫面 的元素,近五十年在台灣的情感,鍾奕華可以理直氣壯地說,我比任何人都愛台灣,可想當年,僑生都慶幸不用當兵, 他卻還主動申請去當兵。 當鍾奕華到台灣之後,藝專的專業訓練是由模仿日本印象派至後印象派的技巧。畢業後,他從事一段時間以技術為主的 外銷畫,在台北陰濕暗冷的氣候下,他的沮喪,他一直被壓抑的才氣,一如 1991 年個展的鄉愁和滄桑,糢糊裏抱著一 絲絲希望追索著期昐,但仍可從色調上窺視昏暗中的曙光 。1992 年終於可回到緬甸探望親友,對原生地情感凝鍊,仍 在內心底層影響著他,緬甸仰光的各個角落,皆是他創作靈感的泉源。 2009 年把生意交接下一代後,搬到太太的家鄉高雄「退休」,搬離台北之後,鍾奕華在南部找到了習慣的氣候、明亮 溫暖的南部,讓他猶如從寒冬般甦醒。此時,生命又面臨了一場巨變,這場經歷,讓他停筆了兩年之久。 重新整理自我的人生觀後,2013 年舉家搬到台南,創作上,鍾奕華從過去的生活體驗中昇華,從當今的生命狀態為視 角切入,詮釋心中潛在的感情,觀念也隨之超越。台南在於鍾奕華,亦如高更找到了大溪地,溫度、陽光、自我的情感 註 1:「籠基」是長條絲綢或棉布包裹而成的長裙,一幅「籠基」,大約是 2 米長,80 厘米闊,男的多是素色格子,在正前方 打結;女的可以花俏一點,在側面打結。但男與女的穿法不同,男性是直接在腹部打結,稱為「柏素」(pa-so);女性 則是向左折過去再繞回中間,掖入腰間,叫「特敏」(hta-main)。)

8


少年緬甸

壓克力、畫布

2015

97×388 cm

連接,自在而愜意。漸漸地,壓克力取代厚重的油彩,成為主要創作媒材,轉變的初期仍帶有油畫顏料的肌里和激情揮 灑的筆觸,慢慢地,筆觸轉為篤定,底色轉變成輕柔,由溫暖的米色或粉色調,配上亮麗的朱紅再疊上金色、銀色、珍 珠色……。 2013 年在緬甸的首次個展,主題環繞在充滿英國殖民風味和色彩的緬甸,從室內一隅、街上殖民時代的建築物,或參 雜著各時代及宗教建築的緬甸景觀、有高腳屋及舢舨的河邊,靜物從單個物件變為一組組具有濃郁緬甸風情的組合,漸 漸地把取景從角落拉至廣角鏡頭。從具古典情懷的建築結構及擺設格調,尋找到自我的價值感。另一方面,也是對「他 者」的關照,對異國的好奇,是典型後殖民現象。形式上,雙重身分的連結與意義,舊與新的故鄉,觀察的「直」覺, 感性的體「悟」,同時展現。

層層疊疊的顏色,隱涵後殖民記憶色彩 在逆境的顛沛流離,造就了鍾奕華的堅定和篤實。九十年代初對於離開了 30 年的緬甸故鄉的眷戀、親人的呼喚,對於 再回到故鄉的期盼,作品的色調總是低沉,但隱約中帶著曙光。鍾奕華說,顏色總離不開記憶,經歷了台北、淡水、高 雄、台南,最終才找到自己情感的歸屬。到了台南,鍾奕華喜歡騎著三輪車在府城的大街小巷弄裏逛,這樣就可以不分 心地觀看景物。畫中呈現的景物雖是寧靜的,深看則能感受到鍾奕華內心的澎湃,對殖民地的情感和記憶,隨著色彩慢 慢湧現,觀者也能隨之拆解畫面的外觀,再建構內在的領悟。 鍾奕華畫作的色調喜用各層次的色系,暖色系如粉色系的米、紅、紫、或冷色系的藍、綠,但柔和的色系,再配上金色 或銀色有如緬甸七彩繽紛的傳統布料,同時也是台南老街古樸的色彩。金色、銀色在創作上的運用, 潛意識是來自緬 甸一片黃澄澄的寺廟嗎 ? 還是緬甸的傳統布料?偶爾有強烈朱紅色的大塊面, 可能是來自朱紅色的漆器與家具或是走 在緬甸街道的和尚,同時也是是台南府城赤紅色的古老圍牆。原來從念藝專開始,鍾奕華最喜歡的藝術家是馬蒂斯,是 兩地綜合而成的記憶構成現在的每一幅畫作。富有英殖色彩的紫藍色(Royal Blue)在緬甸是一般民眾喜歡的顏色,由 深至淺的紫色調,常在鍾奕華的畫中出現。 畫布上層層疊疊交錯的肌里,對比的或刷上灰色系的底色,色彩鋪設並非普遍性,一邊是緬甸,一邊是台灣的文化底韻 構成。每隔一段時間,鍾奕華總依進度把調色盤上的色系轉換,他的色盤就是一章又一章的色彩學。經鍾奕華手中表現 出來總是恰到好處,內斂而不奢華,細緻而溫文儒雅,不僅是表達了內容、形式也讓觀者感受隱藏的在內的視覺與象徵 意義。如柴松林所寫的: “……奕華的畫所隱的和所透露的:一是宏觀,……是只能由統觀才能發現的恢宏。一是力量,……。一個人具有深厚 的文化修養時,才能看得開,才能看破,才能夠達到馬洛斯所說的那種所謂尖峰經驗”

9


台南海安路造街藝術

壓克力、畫布

2014

65×80 cm

東方概念 鍾奕華以東方臘染或稱峇迪畫(Batik)的技法及曝光的制作概念,底色才是顏色最亮的地方,例如馬來西亞的峇迪畫之 父蔡天定,把工藝變成純美術,用的是傳統的工具 chanting 及臘,概念是由點(titik)組成線至面,反過來保留了底色。 鍾奕華的線是保留了底色,由線條與線條之間,組「織」出塊狀,觀看時,亮色或光是從遠處或內在透露出來,層次由 裡至外的光感,如東南亞「沙龍」的峇迪形態。 花之影系列有如峇迪布的圖案,近看又是抽象的花影,午間花葉隨風飄揚,舉起像機卻拍不到,畫也只留下印象,於是, 鍾奕華放開了,就開始畫自己內心的主觀意識。他線條是一組一組畫上去的,讓人聯想起馬來西亞著名馬來畫家依布拉 欣 • 胡先(Ibrahim Hussein)的畫。臘染畫的 chanting 工具,線條可以是一組組的,圖案(motive)的形狀,是以保 留了底色的點與線構成,圖騰的面才是色塊。

變奏 六年在高雄美術館當導覽志工期間,接觸了不少大師的作品,同時也學習定位自己,用自身的身分、用自己的色彩感、 對色彩的專業訓練、自己的線條筆觸,以藝術家特有的觀察力與獨立的見解,漸漸的,緬甸寺廟塔簷,如向天空噴出火 焰的金色蜿蜒飾條,變身在畫中的天空的雲朵,「三朵雲」成為鍾奕華作品的標簽

「註冊商標」或印章。雲朵依畫的

構圖不斷延伸,在《台南新故鄉》雲朵又化身隱藏在深淺不一的樹叢中。 淡水的電線桿啟發了鍾奕華, 電線桿與電線於鍾奕華,亦如電線桿對陳澄波一樣重要。電線在天空,把平面切割成不 同的塊狀,2013 年開始,《九份》俯瞰電線的交織,豐富了原先平整的色系,交錯的菱形塊面,巷弄間伸展至路上的 地磚。水溝蓋、街磚、各種形狀的方塊,帶出透視點的亮色,因不同的色調和彩度,顏色由深至淺,強烈至輕柔優雅, 掌控彩度、色度及明度的變化,形成透視、景深,和張力,也帶出豐富的韻律和對應。

時光與溫度 鍾奕華經過四十年的歲月,織錦出自己的人生風貌,如今,鍾奕華感覺前所未有的實在,從心所欲,真的是高興在做自 己喜歡做的事。之前不可能畫超過 30 號畫布的尺寸,現在 300 號畫布也隨心所欲地揮灑,因場地、環境陽光、空氣、 感覺關係,在《台南孔廟》作品中,樹葉在微風中輕輕搖曳,庭園中步道、花草柔和對比周圍氣氳,透過紅銅色調弱化 陽光的炙熱,提升出溫暖古意的詩情。海安路在開發轉型成藝術街和公共藝術之際,瞬間七成的建築老樣貌已毁,神農 街也變了樣,只有畫中紀錄下來。台南畫室全年無休。色彩語彙;大紅、橙、米色系、綠色系、藍、紫色系,藝術語言 因此循著心情、脈絡而轉變。

10


板橋林家花園

壓克力、畫布

2011

100×80 cm

11


仰光所見61

12

壓克力、畫布

2013

116.5×91 cm


台南系列─台南武德殿

壓克力、畫布

2014

116.5×91 cm

13


14


台南新故鄉

壓克力、畫布

2014

130×486 cm

15


走入三峽不回首

16

壓克力、畫布

2014

91×72.5 cm


台南陳家祠堂

嘉義公園

壓克力、畫布

壓克力、畫布

2014

2014

46×112cm

49.5×122 cm

17


台南系列─台南府中街一角

台南系列─台南信義街慕紅豆

壓克力、畫布

18

壓克力、畫布

2015

2016

60.5×50 cm

65×80 cm


台南民生綠園舊址

壓克力、畫布

2016

65×91 cm

19


台南新藍曬圖

壓克力、畫布

2016

72.5×91 cm

時光織錦 鍾奕華個展 —

Life's intertwining 展

Yi-Hua CHUNG Solo Exhibition

期:2017.02.11─03.12

開幕春酒:2017.02.11 ㊅ 元宵節,下午3-5點 展覽地點:藝境畫廊3F

藝境文化藝術有限公司 ARTDOOR TAIPEI Co. Ltd. 台北市信義區虎林街164巷36號3, 5樓|3, 5F No.36, Ln.164, Hulin St., Taipei, 11075, Taiwan Tel|02-2345-6288 Fax|02-2345-6773|info@artdoor.taipei|www.artdoor.taipei 開放時間|周二至周日 11:00-19:00|OPENING HOURS: MON CLOSED|TUE-SUN 11:00-19:00 封面作品|台南武德殿

壓克力、畫布

2014

116.5×91cm

執行長 許文智|藝術總監 林慧貞|行銷企劃 李佳娜|展務 許伯仁|展覽行政 卓詩緣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