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觉39期

Page 1

to Compassion and Wisdom on the journey of life

• 2017 年9-12月

普度大斋胜会

宏 船 老 和 尚 圆 寂 廿 七 周 年 纪 念

启建法界圣凡冥阳两利

39

饮水思源 清明祭祖的未来趋势感言

摄心梵呗 清静庄严

报名日期

2017年

正法、像法与末法

额为止

With our

送 26/11/ 2017 法 20-25/11/ 2017 净 19/11/ 2017 农历十月初二 农历十月初三至初八 农历十月初九 圣 (星期日下午1时) 坛 (星期日下午2时) 会 (星期一至星期六)

Simple Guide

Life

to

内坛大坛供斋超荐功德金表  内坛功德主 $36,000 以上 $21,000 $11,000 $5,600 $3,200  大坛功德主 $2,000 $1,000

 诸 经 坛 |消灾植福 $300 ( 5-6个名 ) $200 ( 1-4个名 ) $20 ( 限1个名 )  净 土 坛 |附荐超度 $300 ( 5-6个名 ) $200 ( 1-4个名 ) $20 ( 限1个名 )

 • • • • •

供斋香积金类别

上堂大斋 福寿大斋 如意斋 罗汉斋 随缘

$3,000 $2,000 $1,000 $500

水陆法会 是佛教中最隆重最殊胜的一种经忏佛事法会全名是法界圣凡水陆普度大斋胜会 法界是指诸佛与众生本性平等理常一故通称法界圣凡是指十法界中有四圣界即佛菩 萨缘觉声闻有六凡界是天人阿修罗地狱饿鬼畜生水陆是指在水陆中三界众 生居住受报之处空中飞行之众生须依陆地而休息故属于陆地加上水中生灵共称水陆 普度是指悉皆度化六道众生使之解脱六道轮回之痛苦大斋是指不限制的给予众生饮食 胜会是法施之意除布施众生饮食外又有诵经持咒之法施令受苦众生心开意解得法水之 度大斋之功德超度六道中受苦众生使之离苦得乐趣入佛道

光明山普觉禅寺

Kong Meng San Phor Kark See Monastery facebook.com/kmspks

|本寺从未派人出外沿户登记或收取法会功德金,恐未周知,顺此敬告。

dec 2017

滋润故名胜会会者聚集之意教渡者与被教渡者集会于一堂即是说藉此启建水陆法会普

88 Bright Hill Road • 6849 5300 • kmspks.org

Thrive in the Age of Disruption

awaken • sep -

· 报名日期2017年 9月 9日 (农历七月十九起至牌位满额为止) · 报名地点光明山普觉禅寺|寺务处 · 法会地点光明山普觉禅寺

水陆普度大斋胜会此殊胜功德超度十方法界四生六道

水陆空行一切孤魂并为十方信众超度各姓门中历代宗祖

六亲眷属冤亲债主一切亡灵以此胜福功德庄严十方施

主合家眷属消灾免难福慧增长身心安乐如意吉祥

更为祈祷世界和平国泰民安普愿十方善信同赴胜会

共沾法喜利乐有情登记立位功德无量

9 月9日 起

至牌位满

39

9– 12月 | sep - dec FREE DISTRIBUTION

免费赠送


击、自然灾害、区域冲突的潜在性等讯息。我 们似乎无助地生活在不断被搅乱、动荡不安的 世界里。 过去的十年里,我们也看到了一些外地种

持社会和谐对拥有多元种族、多派宗教社会的 国家如新加坡来说,是一项挑战。 我国政府一直努力地为不同种族及宗教的 国人建立彼此的信任和谅解。因此,新加坡的 建国理念是建立公正、平等的社会,以任贤及 世俗的主义为核心原则,共谋国家的发展,为 所有的人民创造机会。 释迦牟尼佛亦在两千五百多年前开示我 们,大爱及无私的慈悲才是化解一切纠纷的真 正解决方法。所有的现象,就算它们反复颠 覆、无明确性、复杂暧昧或含糊不清,本质上

管好自身的心。 许多人把他们所有的精神、注

都不过是无常和缘起的表现。

所以,对付动荡世界最佳的方法是

复杂暧昧或含糊不清本质上都不过是无常和缘起的表现

于根深、复杂及未解决的历史因素。因此,保

此外,这些现象终究都始于我 们各人的心念。心是万物的根源。

所有的现象就算它们反复颠覆无明确性

族及宗教之间分异的距离日益俱增。这些都源

超越颠覆时代的思索

近日来,每天都有新闻报道关于恐怖袭

意力完全地投向外在的世界。他 们的心念不停地随着外来因素而转 变,由此而生起爱、恨、贪、瞋, 结果永远都无法心宁。 佛教的根本法门是修心。静坐 让我们培养豁然、稳定的自我反 省能力,每时每刻地守着我们的意 念。我们觉得自在,并明白有了一 颗清醒、沉着的心,我们可以从容 地面对人生所有的考验。 让我在此向大家献上祝福:愿 大家常保身心健康!

释广声


栏目

MCI(P) 012/01/2017

普觉义务编辑 Pujue Volunteer Editors 释道宏 Ven Sik Dao Hong 沈玉兰 Sim Geok Lan

AWAKEN 执行主编 AWAKEN Executive Editor 程 慧 琳 Esther Thien

AWAKEN Contributors 特约撰稿

就是泡在浮世沧桑里的醃渍物

普觉执行主编 Pujue Executive Editor 传雄法师 Ven Sik Chuan Xiong

就是他的人生 那么他的嬉笑怒骂

广声大和尚 Ven Sik Kwang Sheng

假如每个经过他身边的人和在发生的事

时间就如此过去日影移位人海浪涌

创刊人/董事总经理

Founder / Managing Director

卷 首 语

01

狮 奋 城 讯

04

以音声作佛事

— — 千年一音慈善音乐会

05

饮水思源

— — 新加坡佛学院第四届中英文学士班毕业感言

意 人 解 生

12 13 14

page

19

15 16 17 18 19

印刷 Printer

Fabulous Printers Pte Ltd 50 Loyang Way Singapore 508743 Tel: 65 6544 0200 Fax: 65 6544 1371

法 拾 海 贝

出版 Publisher 光明山普觉出版社

Kong Meng San Phor Kark See Monastery 88 Bright Hill Road Singapore 574117 Tel: 6849 5300 Awaken 普觉 is owned, published and distributed tri-annually by Kong Meng San Phor Kark See Monastery COPYRIGHTS & REPRINTS: All material printed in Awaken 普觉 is protected under the copyright act. All rights reserved. No material may be reproduced in part or in whole by any means, electronic or mechanical and retrieval system, without the prior written consent of the publisher. Permission may be requested through Awaken Publishing & Design. Tel: (65) 6849 5342. Email: awaken@kmspks.org and pujue@ kmspks.org DISCLAIMER: The views and opinions expressed or implied in Awaken普觉 are strictly those of the authors and contributors, and are not necessarily the views of the publisher. Although every reasonable care has been taken to ensure the accuracy and objectivity of the information provided in this publication, the publisher, editors, employees and agents of Awaken 普觉 shall not be responsible for any actions taken based on the views expressed or information contained within this publication.

ISSN: 1793-298X Published with environmental mindfulness Printed in Singapore on eco-friendly paper

| 普觉编辑部

| 然晖

心态收获命运 | 善缘 07 烦恼 | 莲 08 摄心梵呗 清净庄严 | 释道宏 09 是花非花 | 菩提法真 10 清明祭祖的未来趋势感言 | 张维昌 11 弘一大师“二一老人”名号的由来与寓意

美术设计 Graphic Designer 周利珍 Lee Chan

Awaken Publishing and Design Dharma Propagation Division Tel: 6849 5341 / 342 Fax: 6452 8332 e-mail: pujue@kmspks.org / awaken@kmspks.org

| 释广声

菩 清 提 韵 06

Ven Thubten Chodron Chloe Huang Dr Vincent Lim Sui-leong Felicia Choo Johny Tay Jos Tan Joyce T Oh Puay Fong Raymond Anthony Fernando Robert Bogoda Susan Griffith-Jones Susan Kaiser Greenland Yap Hock Lai

编辑协调 Editorial Coordinators Lee Chan Iris Tan

超越颠覆时代的思索

| 如意

讲个故事给你 | 灵犀 自己的因果 | 张世普 人生的痛苦与快乐 | 善缘 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 李剑红 青橄榄之味 | 沈玉兰 何必专注那小黑点 | 心憩 别当正义魔人 | 陈晞哲 街边小丑 | 吴韦材

20

正法、像法与末法 | 通德 略说舍利 | 僧禅 24 乞食的由来与功德利益 | 22

39

9 –12月 | sep-dec 2017

The world is getting increasingly smaller. We live in an age where we have to face disruption on multiple levels in our lives. The Buddha taught, change is the only constant in life, thus finding opportunities and being equipped with the skills to deal with disruption is far more practical and crucial for our peace of mind than resisting the change that has developed. Although dark clouds will appear from time to time, they will not be there forever, for clouds come and go. They will not remain forever (pg. 58 & 59).

KMSPKS and Awaken Publishing go social! Like Awaken Publishing page Download iDharmaBook app for iPad & iPhone Like facebook.com/kmspks Like facebook.com/Awakenpub

禅悦

磐 钟 陀 磬

26

《授居家二众三皈仪规》中的恶业类别与忏悔

竹 林 夜 话

28

粪扫衣的由来与意义 | 慎言 古代高僧随缘善巧的教化方式

29

狮 奋 城 讯

| 继平

| 通德

30  新加坡佛学院第四届中英文学士毕业生 赴中国参学 32  新加坡佛学院2016/2017学年下学期开学典礼  泰国摩诃朱拉隆功大学毕业典礼 33  广西弘恩寺来宾参访新加坡佛学院  新加坡佛学院第四届中英文学士班毕业典礼 34  重走海上丝绸之路 闽南佛学院毕业僧 参访普觉禅寺及新加坡佛学院 36

本寺活动


CONTENTS Feature 41 A Simple Guide to Life

page

41

Robert Bogoda shares how one can view life with its challenges, and be directed to lead a good life that is in sync with Buddhist teachings.

Profile 46 Thriving in the Age of Disruption

Oh Puay Fong interviewed Venerable Chanmyay Sayadawgyi on dealing with the disruption faced in life on multiple levels.

Regulars

Abbot’s Message 40 Buddhist News in Brief 38

52

40 Propagating the Dharma through Voices and Sounds 56 Learn to Meditate with Tea and Fruits!

Do You Know... Manjushri Bodhisattva’s First Generation of Bodhicitta Resolve

54

Buddhist Tales Interesting Dharma tales and fables that will set your mind thinking 54 The Greedy Daughter-in-law 56 Everyday Zen 57 It’s Hard to Say

Something to Ponder

58

A first-person account of the little things in life worth reflecting upon 58 Finding Renewed Hope Amidst Uncertainties 59 Coming Full Circle: The Gift of Life

Q&A 62 Savour Your Food 60

A review column that highlights food outlets with delicious vegetarian options

64 Recipes du jour Yummy vegetarian recipes to tease your tastebuds 65 Mindfulness Parenting Tip of the Day Crisscross Applesauce 66 Seen, Heard & Read

The key to managing stress is through the disciplining and mastery of the mind. If a person wants to avoid stress and strain, then he will have to train his mind to view everything he encounters — persons, objects, events and experiences — realistically, as transient phenomena, dependently arisen through conditions. A true follower of the Buddha accepts the moral law of karma as just, recognising it as the chief reason for the many inequalities among human beings with regard to health, wealth and wisdom. He also learns to face life's losses, disappointments, failures and adversities calmly, without complaining; for he knows that they are the results of his own past misdeeds. — Robert Bogoda

Reviews of life-affirming films, books and music that are beneficial to your well-being

70 Dharma Apps

What’s New?

71

72

Check out cool apps that connect you to the wisdom of the Dharma Find out the latest products in Awareness Place

Calendar of Events

For advertising enquiries, please contact +65 6849 5342

Erratum There was an error in the last issue on page 44. The correct information should be “The Singapore government has legislated relevant law such as the Maintenance of Parent Act and is tabling to pass the Vulnerable Adults Bill in Parliament to safeguard and protect vulnerable adults, in particular the elderly."


以音声作佛事

2017年5月20日,由光明山普觉 禅寺主办、佛教施诊所协办的“千年一 音”慈善音乐晚会,在新加坡室内体育 馆隆重上演,其目的是为新加坡佛教施 诊所筹募医药基金。据悉,此次音乐会 共吸引了6500多名观众,筹款总额超 过 200万元。

千年一音慈善音乐会 ——

新加坡佛教施诊所自创立以来,一 直秉持不分宗教、种族,实践佛陀慈悲 喜舍精神,为社会大众提供医疗服务,

尼泊尔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慈善大使琼英·卓玛法师,深情

尤其是对弱势群体阶层祛病保健,拔苦

唱诵了旋律优美的藏传《大悲咒》及多首藏传佛曲,她那宛若

与乐。佛教施诊所至今已经发展有七间

天籁的声音,平静中流露出纯净,祥和中回绕着空灵,犹如西

诊所,医护人员也从最初的七、八位增

藏的天空,澄澈、宁静而庄严。

加到现在一百四十多人的工作团队,他 们每天为一千多名病患提供高素质的医 疗服务。 随着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佛教施诊 所的经费也日益增加。为了支付高昂的 医疗费用,近年来,佛教施诊所主席广 声大和尚,以光明山普觉禅寺为主办单 位,先后举办了多场慈善音乐会筹款, 并且不辞辛苦亲自参与演出,以实际行 动带动慈善义行。 音乐会由广声大和尚演唱的《世尊 颂》拉开序幕。这是一首赞叹释迦世尊 慈悲伟大、救苦利生的乐曲。整首乐曲 曲调轻缓、质朴、抒情,仿佛为聆听者 的内心注入明澈甘 甜的清泉,加上大 和尚浑厚且富有磁 性的声音,崇敬之 心油然而生,庄重 感动无以言表。

奋讯

狮城

4

中国厦门的钢琴神童“牛牛”(本名张胜量),独奏了 《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百鸟朝凤》,以及钢琴、二胡协 奏曲《新赛马》,高超的琴技和舞台魅力赢得了观众的热烈 掌声。这位年仅二十岁的钢琴家从小就表现出惊人的音乐天 赋,已在世界各地举办多场巡回演出,获奖无数。 新加坡聚舞坊、ADDO室内乐团、爱乐管乐团、Vocal Associates合唱团与儿童合唱团,以及马来西亚“手集团”, 也都分别倾情呈现了精湛的表演。 音乐会最后在广声大和尚演唱的《笑看红尘》中圆满结 束。大和尚演唱潇洒自然,轻松活波,将佛法自由自在的洒脱 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轻快的曲调激起了与会大众以拍子和声 的共鸣。 梵乐,是开启心灵之门的钥匙,是沐浴身心的甘露;梵 乐,是激活人心迸发智慧火花的流石,是长养浩然正气,具足 充实之美的光环。故《华严经》云:“以音声作佛事”,即以 音声妙乐供养佛陀,通过美妙的音符,优雅的旋律,开启智慧 的宝筏,聆听清净的法音,让沉浮烦躁的心灵,充满光明、感 恩、祥和与爱。

文|普觉编辑部


天,古人有云:吃水不忘挖井人,饮水思源,请让我们把母校放在心中一个重要的位置。 其次感谢佛学院的各位法师和老师,谢谢您们这五年来的悉心教导和精心栽培。有了您们的关 心,我们这些异国他乡的学僧才能在这里体验狮城文化带给我们的精彩。

毕业生毕业典礼,今天的典礼有了您们的见证,让我们2017届毕业生倍感荣幸。 回首五年的学僧时代,犹如白驹过隙,五年的学院生活也给每一位学僧留下了弥足珍贵的回 忆。我们从踏入学院时的懵懂学僧成长为即将奔赴五湖四海、弘法利生、续佛慧命的僧宝。毕业在 即,即将离开新加坡佛学院,内心充满了不舍和留恋,脑海中呈现出母校生活的点点滴滴,因为我 们在母校生活了五年,这里就是我们的家。 今天我们将为自己的学僧生涯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告别学院、师长、老师、同学以及学弟 们。同学们,我想说的一句是:毕业并不是结束,而是我们新的人生开始,它是一个新的起点,美 好的未来等着我们大家一起去创造。 敬爱的院长,谢谢您为学僧们提供这么好的一个学习环境,我们将牢记您的教导,永远做一个 慈悲、惜福、感恩的人。谢谢! 佛学院的各位法师们,谢谢您们五年来对我们日常生活上的照顾,让我们能够把更多的精力花 在学习上,做到一门深入的专心学习。谢谢! 各位授课的老师们,谢谢您们五年来在我们身上倾注了很多精力,引经据典的教授知识,让我 们深入智慧的海洋,现在因缘成熟,我们这些学僧成长起来了。谢谢! 各位行政和后勤人员,谢谢您们的默默付出,有了您们的支持,我们才能更好的融入学院生 活。谢谢! 各位护法、义工菩萨们,谢谢您们五年的护持,才能让我们精进办道,成就菩提之路。谢谢! 五年的时间成就了众多的师长之恩,师生之情,同窗之谊。在未来的日子里,让我们共同祝愿 母校的明天更加美好,更加灿烂;祝愿诸位师长六时吉祥,得大自在;祝愿每一位老师身体健康、 工作顺利;祝愿学弟们道业精进,智 慧如海。祝愿与会大众阖家幸福,所 求皆愿。同学们,请让我们一直保持 这样的信念:我以母校为光荣,母校 以我为骄傲。 再多的言语也无法表达我们对 母校、师长们、老师们的感谢之 情,我们只有以实际的行动来做到 知行合一。同学们,让我们铭记院 训:心止至善,行准毗尼,解行并 重,广利有情。 阿弥陀佛,谢谢大家!

文|然晖 (学生代表)

毕业并不是结束而是我们新的人生开始它是一个新的起点美好的未来等着我们大家一起去创造

同时欢迎各位嘉宾的到来,感谢您们今天百忙之中抽出宝贵的时间来参加新加坡佛学院第四届

饮水思源

体同学向培育我们五年的母校——新加坡佛学院,表示最诚挚的感谢!没有母校就不会有我们的今

奋讯

狮城

您们早上好,非常荣幸能作为中文班毕业生代表,站在这里发言。首先请允许我代表2012级全

新加坡佛学院第四届中英文学士班毕业感言

尊敬的广声院长、各位法师、各位老师、各位嘉宾:

5


面对同样的景色,心境不同,感受各异。再美丽的景色,对于失意者、失 恋者、失去亲人或遭受不幸的人来说,既无心赏景,也感受不到风光的宜人 之处。这个时候,一曲哀伤的音乐更能引起他的共鸣,更切合此时他心境的需 要,能够缓解伤痛,排遣内心的郁闷。 面对同样的境遇,态度不同,结果迥然。当事业遭受挫折、生活艰难不堪、

心态收获命运

人士处于低谷时,悲观脆弱者,要么自暴自弃,一蹶不振,要么低头认输,境况 越来越糟;而乐观豁达、直面人生者,能把平凡的日子过得精彩,能把沉重的生 活变得轻松,能把苦难的体验变得生动,能够不断去开辟人生的新境界,享受生 活赋予的一切酸甜苦辣,从而真正去感受人生的真谛和生命的意义。 当然,生活对每个人来说确实是不公平的。但是,如何对待生活却给予了 我们公平自由的权利。人生不如意的时候很多。面对生活,关键是看我们以什 么样的心态去对待。心态不同,人生的境况也大不同。

向着新的高度超越自我

而你应该鼓舞自己让他不断飘扬而上

人生就如同一片轻盈的羽毛有落下的时候

《阿甘正传》片尾有句话:“人生就如同一片轻盈的羽毛,有落下的时 候,而你应该鼓舞自己让他不断飘扬而上,向着新的高度超越自我”。俗话说 的好,播下一种心态,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行为;播下一 种行为,收获一种命运。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时刻告诫自己,保持一颗平常心,保持一颗平 和乐观的心态。相信吃亏未必不是福,失去了的未必就是我们真正需要的,失 去的未必就永远得不到的。何必要拘泥于一时之得失,何必要斤斤计较,何必 要自陷于痛苦的深渊不能自拔。 人生风光无限。走过一座山峰,迎来的可能是更加雄奇壮美的景色。人生 何尝不是这样,有时看似糟糕透顶的事情后面,往往带给我们意想不到的快乐 结局。 有什么样的心态,往往就会有什么样的命运。只要我们直面生活,傲视不 幸,笑对痛苦,就一定能攥紧命运的缰绳,活出不一样的人生。

文|善缘 若轩

6


清韵

菩提

7

烦恼

在我一直在忙碌的生活中打滚,时常会有举棋不定的时候。站在那十字路口徘徊着,该 走哪一条路才会得到最好的收获。脑袋里装满了许多的想法和种种可能会发生的结果。想了 许久后,终于下定决心去做。可是不久,却又觉得选择的不够理想或不顺心而生悔意,悔不

但是最近本地新闻报道一些人选择了不归路。看了类似的报道,我常常问身边的家人和 朋友:“为什么人在困境时最后选择竟然是……”令人心寒,百思不解。 以我的看法,在人世间的苦莫过于自己对身边的人与事物的执著和态度。不管你做了什 么样的决定,不管你碰到了什么瓶颈,所有事情的轻重缓急在于自己的观念。一念之差,就 会有许多不同层次的问题和烦恼出现。解决问题就要看自己本身的心性、生活习惯和态度, 有些迎刃而解,有些就像走入了迷宫,许久走不出来。 当你面对很多的问题,怎么想也想不出一个绝对成功的方案,就像在泥里打转,越来越 彷徨。也许你可以放下,暂时不想,把心情放松,好好的整理思绪。找个地方闭目坐下来, 慢慢的把脑袋里的想法、念头放下放开。什么都不多想,就 静静的感受自己的呼吸和周围的声音。把那些所谓的剪不断 理还乱的烦恼化成正面的动力来解决问题。当年佛陀就是坐 在菩提树下入定时,看到了前世今生,参透人生的苦,找到 了怎么离苦得乐的方法,悟道成佛。 世间万物皆空,一切都是由缘起到缘灭。一切的烦恼与 美好都是短暂的,这只是人生道路上的一个插曲,它不会永 远存在。 在平步青云时,应警惕自己,你是在享受前世今时的福 报,所以应该选择多施舍,多救济布施有需要的人并多结善 缘。在低潮不顺心时,应感到欣慰,因为你正在消除业障。 所以应该选择坚强面对问题,多念佛号,多拜佛祈福,把心 定下来,找出正面能量来解围。 学佛,就是学习佛陀的慈悲,了解无常,因果报应,不 攀缘,不执著,不贪不厌,不造业,了知六道轮回等等。 只要我们多学习佛陀所传下来的宝贵教法,就也可以增长智 慧,了解我们的人生方向,自在的走到最终的目的地。 不需去盲目追求高不可攀的物质享受,知足就好。忙碌 的追求短暂的功成名立,也比不上一家人平平安安,健健康 康的一起生活。

文|莲

它不会为任何人永远存在

航线时,就顺其自然的改变自己的目标, 调整态度,收拾思绪再好好继续为生活努力奋斗。

一切的烦恼与美好都是短暂的这只是人生道路上的一个插曲

当然不是每一个人都会有同样忐忑不安的心情或烦恼。我相信有些人在知道选择已经偏离

世间万物皆空一切都是由缘起到缘灭

当初,希望时间可以倒流。


摄心梵呗 清净庄严

农历四月望日是卫塞节,是佛教界最隆重的日子;世界各地的佛教徒都各自以不同形式来庆祝,或 拜忏念佛,或讲经说法,或三步一拜,或传灯浴佛,或同时举办展览、义卖等等,洋溢着热闹的气氛。 微信朋友圈传来录像,竟然是僧人载歌载舞唱诵着佛号,我惊呆了!其中还有许多谱上各种流行歌 曲的佛偈、佛号唱诵,有的是《葬花吟》、有的是《夜来香》、有的是《沧海一声笑》……简直是百花 齐放。录像中僧俗唱得不亦乐乎,似乎陶醉其中。 现代人生活紧张忙碌,心弦绷得非常紧。藉由佛诞参与法会,让佛曲或佛号流动在心灵空间,使紧 张的身心得到舒展;并受到充分的滋润和洗涤,为心灵带来祥和与安宁。 但是,当越来越多的流行曲调被编成佛偈、佛号,虽然能让信众琅琅上口,却是背离所谓“丛林 腔”愈来愈远!

才能薪火传承以期适应日新月异的多元社会

梵呗是佛教文化的瑰宝应该好好的收集整理研究

自古以来,梵呗唱念唯有板眼圈点,口传心授,南北东西各自分流,抑扬顿挫,互树家风。其 实,“丛林腔”的基调、旋律、举落腔、起煞板、究其源是从古调沿袭变革而来。这样的“丛林腔”梵 呗,是宗教的艺术文化积淀,是独特的梵音韵味,是汉传佛教的根与魂。 《法华玄赞》卷四中说,梵音是具有“正直、和雅、清澈、深入人心、普遍能听懂”五种清净的声 音。以清净的梵声来歌咏佛德,是名“梵呗”。梵呗既是佛教中有音节的文辞,也是佛教中艺术的语 言,由此显见梵呗是有别于其他的音乐。所以,一般寺院的唱诵称为“梵音”,即是因为它含容了如此 微妙的沁人心脾、摄心摄肺的特质。曾经听过丛林老和尚的唱腔,梵味十足,一首《戒定真香》唱足十 多分钟,先沉后扬,抑扬顿挫的转音处理得十分圆浑,令人进入一种非常清净、深沉、静谧的境界,可 谓是尽善尽美矣。然而,随着社会的急速改变,宗教文化的萎缩,现代化的寺院梵呗几乎也简化了,通 俗得像歌曲…… 梵呗在中国的发展,功德最大的首推三国时代曹魏的陈思王曹植。据传,曹植“尝游鱼山,忽闻空 中梵天之响,清雅哀婉”,从而创作出了梵乐和宫廷乐调交融的《鱼山梵呗》,后对梵呗加以发扬光 大。此后,梵呗经过了历代祖师大德的推广以及民间的发扬,现今各大寺院所唱的赞颂,都是在此基础 上发展起的。 “赞”或“偈”基本上具有固定的旋律模式,但装饰音会因地方传统或个人性向而有差异。“偈” 是以诗体的形式,强调经文的重点与宣扬佛德,如“回向偈”与“赞佛偈”等。“赞”则以长短句的形 式,以称颂佛菩萨的功德,使用曲牌作为旋律架构,如“香赞”。 然而佛陀赞许梵呗,乃是能感动人、具备艺术性和通俗性的乐辞。如《十诵律》卷三十七中 说:“有比丘名跋提,于呗中第一,是比丘声好,白佛言:‘世尊,愿听我作声呗。’佛言:‘听汝 做声呗。呗有五益:身体不疲、不忘所忆、心不疲劳、声音不坏、语言易解’”梵呗五利益中,便是 梵呗有艺术性的说明。 近代太虚、弘一大师合作的“三宝歌”普遍弘传,反响很大,深受好评,亦受到国际音乐界的赞叹 与推崇。梵呗背负着延续佛教文化的使命,就应该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佛乐。从做功课、修行用的梵呗、 佛号,逐步开展出多元化的风格,能威慑众生使其入不可思议清 净境界,就必须严格创作,而不是为了取悦信众而用流行歌曲来 编唱。基督教的圣歌和回教的祈祷乐曲都各有特色,让人一听便 认知是基督文化或回教文化,绝不会用流行歌曲去填词。 梵呗是佛教文化的瑰宝,应该好好的收集、整理、研究,才 能薪火传承,以期适应日新月异的多元社会。

文|释道宏 清韵

菩提

8


菩提

清韵

历经了孩提时代的花是花、文人眼中的花非花之后

佛告诉我们﹁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暮春三月,刷爆朋友圈的是各地的姹紫嫣红。 也许是朋友们格外眷顾我这个生活在赤道、生命中只剩单一夏季的游子 吧,刚一打春,便隔三差五寄来故乡的花信。乐农轩的蜡梅开了,什刹海的 垂杨绿了;玉渊潭的樱花、大觉寺的玉兰、元大都遗址的海棠、戒台寺的丁 香……然而,最令我挂怀的,还是家乡的牡丹园…… 曾经看过一部以《牡丹》为名的纪录片,在第一集中讲述了这样一件事:那是 2013 年3 月,来自洛阳的八千株牡丹第一次在台湾杉林溪展出,吸引了成千上万 的台湾人前来观赏,许多台湾人第一次面对真实的牡丹,然而,这不仅仅是一次初 遇,更是一次久别的重逢。千年前,中原战乱,人口南迁,远离家园的人们被称 为“客家人”,由于来自河洛,他们称自己为“河洛郎”,而牡丹也有一个别名 叫“洛阳花”。在赏花的人群中有一位82岁的许保荣老先生,老人出生于江苏省东 海县,1949年随军来到台湾,他乡作故乡的六十年间,他总会想起12岁时在故乡 与牡丹相逢的那个春天,那硕大粉艳的花朵就这样烙印在一个12岁孩子的心中。今 天,老人在万紫千红中寻找着记忆里的那一朵粉红,他终于找到了,问一旁的工作 人员,得知那个品种叫“洛阳红”,老人沉默许久,以致哽咽再三,他说“这个花

曾经结识本地一位书法家,他对牡丹的痴迷几近隋炀帝对琼花的执着,常常于牡 丹花期千里赴约,只为一睹芳华。他的学生深知老师的情执,一年临近春节特地从南 方购得一盆催花牡丹空运狮城,先生如获至宝,倒屣相迎。但狮城炎热,不宜牡丹存 活,为了枝头的花蕾能够如期绽放,先生日日于盆土上满敷冰块,功夫不负有心人, 终于那年的春节,十几朵花蕾全部盛开,那是一个特别的春节,是一个有牡丹陪伴的 春节,前来拜年的亲朋好友无不唏嘘赞叹,先生的笑容不亚于一个征服天下的帝王。 然而,对于所有南移的牡丹来说,那样的盛开必定是它们生命中最后一次灿烂, 它们的生命不属于南方这片热土,于是我忽然想起庄子曳尾于涂的故事了。 五月一位朋友过生日,我买了两束胭脂色的切花芍药,虽然是浸泡在冰水中,虽 然在水中放了少许蔗糖和白醋,花还是在三、四天内就凋谢了,那胭脂色先是变淡, 淡成了浅黄,之后现出褐色的纹络,就像老人脸上的皱纹,最后所有的花瓣如同约好 一般一下子萎落。朋友说“花谢最能让人体会无常”。 家乡的牡丹园是洛阳的校友送给母校的礼物,位于朱自清《荷塘月色》中的荷塘 旁边。园子不大,上百株牡丹中也没有像佛头青那样的名品,更不用说是五百到七百 瓣的魏紫了,但每年还是有“花开时节动京城”的气象。自从我南来之后,二十多年 再没亲见那样的盛况。狮城的学校假期在六月,我只能在六月的骄阳下面对眼前这一 片枝叶茂盛的牡丹园,想象它们花开时的繁华。它们似乎在以沉默提醒我,生命中所 有的相遇不过是一场偶然,不必有太多的期许,也不必为错过感伤,花开花落、聚散 离合,一切尽在因缘际会之中,历经了孩提时代的花是花、文人眼中的花非花之后, 佛顿悟告诉我们“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文|菩提法真

花开花落聚散离合一切尽在因缘际会之中

美好记忆终成对牡丹的不变情怀,只是当他们再回首,时光已过千年……

生命中所有的相遇不过是一场偶然不必有太多的期许也不必为错过感伤

园,阔别六十春秋,重聚一轮花甲,这份思乡之情仿佛当年客家人南迁,对家园的

是花非花

我12岁时就看过,60多年没有再见,所以看到非常感动……”千里之外、故国家

9


清明节是一个祭祀祖先的节日,传统活动为扫 墓。它不仅是人们祭奠祖先、缅怀先烈的节日,更 重要的是认识先辈。看自己的不足,修正自己,带 动后人,感悟人生的价值。不仅有利于弘扬孝道亲 情,唤醒家庭共同记忆,促进家庭成员乃至民族的 凝聚力和认同感。 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 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 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 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 扫墓是清明节最早的一种习俗,这种习俗延续 到今天,已随著社会的进步而逐渐简化。就事实而 言,在新加坡,一个人过世,想找个葬身的地方真 的是越来越难。新加坡是个面积很小的城市国家, 就城市而言,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城市之一, 土地之宝贵不言而喻,华人传统的“入土为安”的 观念遇到了极大的挑战。 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新加坡政府就鼓励火 葬。由于火化遗体越来越普遍,其结果是,前往骨 灰置放所拜祭先人的方式逐渐取代扫墓的习俗。新 加坡华人也在庙宇里为死者立神主牌,庙宇因此也 成了清明祭祖的地方。

扫墓是清明节最早的一种习俗这种习俗延续到今天已随著社会的进步而逐渐简化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祭祖的未来趋势感言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了不同国际和种族的婚姻,因为不同的宗教信 仰,加上不同的文化习俗,每个人对清明祭祖 这回事也各有不同的见解,过去的集体清明祭 祖情景再也没有办法实现了。 相信不久的将来,清明祭祖的趋势也会随 著时间而慢慢的改变,也许人们会在长辈去世 后,将之火化后,选择海葬。目前的土地安葬 费或火化后安置骨灰龛于寺庙的收价昂贵,而 且一般上都有一个契约期限,如三十年或六十 年。也就是说,期限一过,业者或有关当局有 权对墓碑或骨灰龛做任何处理,如挖堀或移 置他处。试想几十年后,亡者的后辈家属能够 做什么呢?后辈家属基于各种的人事变化或可 能宗教信仰的不同,相信对前辈亡者的处理方 式,便是任其自然发展。也就是说,几十年以 后对祖辈的追思纪念都不了了之。 或是现在网络科技的普遍,以后人们是否 也可以通过网络视频祭拜祖先,这不但省时省 銭,又环保又卫生,再也不用为了清明节祭祖 而各持己见了。 总之,未来清明祭祖的趋势也许会有所改 变。很高兴的是今年的清明节能够与儿子们一 同前往寺庙祭拜祖先,而且祭拜过后,一起共 进午餐。其实凡是健在的长辈,最希望的就是 在有生之年,能够看到儿女的孝心,常常与儿

从年轻开始,我没有扫墓的经验,原因是当老祖 母在七十年代去世时,遗体火化后就把骨灰置放在 光明山寺庙内,所以每年的清明节,父母亲总会带 著全家大小前往祭拜。由于年纪尚轻,对于祭拜的

女欢聚在一起吃饭聊天。最重要的是,平时修 心念佛,向往西方净土。往生之后,后辈如何 祭拜祖先,也只是一种传统的记忆而已。还是 顺著社会潮流的演变,一切随缘。

过程并不很响往及了解,纯脆是一种形式而已。 好多年后,父母亲先后往生,我们兄弟姊妹也各 自有了自己的家庭。记得在头几年,每逢清明节, 无论大家工作有多忙碌,寺庙拜祭者挤得水泄不 通,大家都会带著儿女,集合一起,浩浩荡荡,出 发到庙宇祭拜父母,然后到餐馆吃顿团圆饭,充分 表现了家庭的和谐及凝聚力。 随著岁月的变迁,这样的情况也逐渐在改变了。 由于下一代已经组织家庭,有了自己的事业。迎来

清韵

菩提

10

文|张维昌


行,实在十分欠缺!”此后,他给自己起了一个名字, 叫“二一老人”。对于为何起“二一老人”的名字,他讲 述说:“什么叫‘二一老人’呢?这有我自己的根据。 记得古人有句诗:‘一事无成人渐老’。清代吴梅村(伟 业)临终绝命词有:‘一钱不值何消说’。这两句诗的开 头都是‘一’字,所以我用来做自己的名字,叫做‘二一 老人’”。 第一个“一”来自于“一事无成人渐老”的古诗。不 过,大师并没有说是哪位古人的诗句。经查证,出自清末 著名诗人焦亮的《西江月》词:

寄身虎口运筹工,恨贼徒不识英雄,谩将金锁绾飞鸿。 几时生羽翼,万里御长风。 一事无成人渐老,壮怀待要问天公,六韬三略总成空。 哥哥行不得,泪洒杜鹃红。 作 者 焦 亮 (1823—1852), 湖 南 人 , 太 平 天 国 运 动 中的重要人物,也是清代著名文人。上闕中,表达了作者 对清军不识人才的愤恨,和对壮志难酬的感叹。虽然词人 有满腹韬略,前不得天王洪秀全的采用,后不得清军的理 睬。纵有抱负也不得伸展,因而词人无奈地感叹自己“一 事无成人渐老”。 “一钱不值何消说”,来自清代诗人吴伟业的《贺新 郎·病中有感》一词: 万事催华发,论龚生、天年竟夭,高名难没。吾病难将医 药治,耿耿胸中热血。待洒向、西风残月。剖却心肝今置地, 问华佗解我肠千结。追往恨,倍凄咽。故人慷慨多奇节,为当 年、沉吟不断,草间偷活。艾灸眉头瓜喷鼻,今日须难决绝。 早患苦、重来千疊。脱屣妻孥非易事,竟一钱不值何须说。人 世事,几完缺? 吴伟业(1609—1672)是明末清初著名诗人。这首词 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在朝为官的深深自责和内疚。 “一事无成人渐老”与“一钱不值何消说”两句词, 都是清代文人对自己壮志难酬、功业难就的惭愧内疚之 语。弘一大师将这两句词融合在一起,称自己是“二一老 人”,这一方面表明自己成功的事情很少,生活中充满缺 憾。另一方面是促使自己经常反省德行方面的不足之处。

清韵

菩提

破碎的居其大半,所以,我常常自己反省,觉得自己的德

反而增长他自高自满的念头生出种种的过失来

十年之中,在闽南所做的事情,成功的却很少很少,残缺

一个人如果什么事情都做得十分完满了那么这个人就会心满意足洋洋得意

生活,他在《闽南十年之梦影》中总结说:“回想我在这

弘一大师﹁二一老人﹂名号的由来与寓意

弘一大师,前后在闽南住了十年。对于自己在闽南的

大师在谈及自己之所以 自号“二一老人”的寓意时 说:“我的性情是很特别的, 我只希望我的事情失败,因为 事情失败,不完满,这才使我 常常发大惭愧!能够晓得自己 德行欠缺,自己的修养不足, 那我才可努力用功,努力改过 迁善!” 弘一大师认为,一个人如果 什么事情都做得十分完满了,那 么这个人就会心满意足,洋洋得 意,反而增长他自高自满的念 头,生出种种的过失来!所以, 还是不去希望完满的好!

文|如意

11


讲个故事给你

“你回来一趟吧,你爷爷病危了。”看到姑姑发来的信息,我的头嗡嗡作响,刹那间,仿佛 身体里的血液全部冲向脑袋。随后,便哭得像是一个被抢走了糖果的孩子…… 记得小时候,爷爷会在汗流浃背的夏天,背着我在楼下散步,也会在寒冷刺骨的冬日,带着 我去花园堆雪人;上了小学,爷爷每天都接送我去学校,风雨无阻;花瓶里总会无缘无故多出很 多零钱被我找到,每每这时,爷爷就会说:“走,咱们去买话梅吃!“久而久之,这也成为了我 们俩之间的“小秘密”;每次爷爷出国,我都会求他把我也一起装进旅行箱,未遂就只好拿着他 的照片想他到掉眼泪,再后来就是开心的收到好多好多礼物;我特别崇拜爷爷,他有一双巧手,

这才是我们今生要努力的方向和真正应该去做的事儿

好好的珍惜身边人好好的把握当下好好的修行好好的耕耘自己的福田

一辈子真的不长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一颗善良感恩的心

能用废旧的铁皮罐做成精美的喷漆“梅兰竹菊”工艺画,甚至可以在葫芦上呈现改良版的景泰 蓝;可我还是最爱听爷爷讲故事,他的故事好像多到总也讲不完……后来,我长大了,爷爷奶奶 也退休了,他们搬到了空气新鲜、宁静悠然的郊外养老,而我陪在爷爷身边的时间,也越来越少 了。每次回到城市的家,爷爷总会拿出我小时候的照片和他获得的奖章,一张一张、一枚一枚, 看了又看…… 和家里通了电话,得知身体一向硬朗的爷爷突发中风,情况十分危急。我买了最近一班回家 的机票,开始收拾行李,拿着买给爷爷过年穿的红毛衣,眼泪止不住的往下流……我开始念诵药 师佛和观世音菩萨圣号,一方面回向爷爷,愿他转危为安,另一方面念给自己,让我的心能够平 静下来。也许,信仰最原始、浅显,也最直接、有效的力量,就是给人以依靠和希望吧! 在三万英尺的高空,我依然拿着念珠、诵着佛号。虽然乘坐夜航,但也丝毫不敢懈怠,也总 天真的认为飞机飞得越高,我离佛菩萨就越近,他们也越能听到我的祈祷…… 爷爷住在医院的抢救室里,如果没有需要紧急抢救的病人,每天下午会有大约10分钟的探视 时间。等候室就在对面,随时能看到各种急救和生离死别的场面,我被压抑得喘不过气,百感交 集,泪眼婆娑。我默念着我所知道的所有经文,为爷爷、也为医院里每一个正在承受病痛的人, 这是我能够也是唯一能够做的事。 抢救室的门开了,家属们蜂拥而至,我却裹足不前,因为没有勇气走进去,因为害怕见到爷 爷难受的样子……爷爷戴着心电监护,打着吊瓶,插着胃管、尿管和我叫不上名的管子,我拉着 他的手,强忍着心疼,尽量让声音平稳:“爷爷,我回来给你加油了!你要努力,你一直是我的 偶像啊!”爷爷虽然闭着眼睛,但是心电监护显示——心跳变快, 他听得到我讲话!“爷爷,你念药师佛、念观世音菩萨!如果你答 应,就握握我的手!”我感受到了手上传来的、“珍贵”的握力, 依然是那么熟悉、那么有力、那么温暖…… 从医院出来,我的心情仍然不能平静。刚刚听一个病人家属说, 他的亲人只能靠呼吸机来维持生命,我不禁想到以前听过的很多讲 座,都在讲生命最后的尊严和品质。中国著名作家巴金老人最后的六 年时光,都是在医院里度过的,他患有严重的抑郁症和帕金森症,到 后来只能靠喂食管和呼吸机维持。由于他身份特殊,医生拼劲全力让 他“长寿”;介于每一个爱他的人都希望他活着,老人不得不强打 起精神,就算再痛苦也配合治疗,他曾不只一次说:“我是为你们而 活。”虽然有着101岁的高龄,但老人的长寿并不让人羡慕,他晚年 的生存质量太差了,实在太苦太累了!这世上,永远没有一种感受叫 做“感同身受”,也许于家人而言,只要病人还有一口气在,就依然 有念想、有寄托,但于病人而言,他们所承受的痛苦却是无法想象 的,他们真的愿意忍受如此“折磨”吗?

人生

意解

12


候,你身边可能有人没有脚!想想

落魄多年,曾经遇到许多次机遇,却总因无人帮助而错过。文

那些被病魔缠身的人,我们还有什

人大惑不解,于是求问仙人,仙人解释是因为他只会以虚伪的

么理由因为一点小事而抱怨、计较

言词博得好名声,对人对事没有什么实际帮助,自己得了人

呢?我们乐此不疲、穷极一生所追

情,别人却担了不是,所以别人对他看似亲近,实为疏远,形

求的财富、名誉、地位,就有那么

似关切,实为冷漠,也是理所当然了。

握当下、好好的修行、好好的耕耘 自己的福田,这才是我们今生要努 力的方向和真正应该去做的事儿。 我为爷爷在佛前供灯、以他的 名义为寺院布施,朋友发来信息说

为太甚,罪在心术,今生已矣”,通俗一点说,叫作心术不 正,神仙都无法拯救,这辈子完了。 笔记作者纪晓岚是雍正、乾隆、嘉庆三朝元老,两次被 贬,又官至协办大学士、内阁大学士,曾两掌兵部,一掌吏 部,对学界、官场、民生了解之深可想而知,他的故事,实际 浓缩了大千世界。

帮爷爷念诵了数遍阿弥陀佛,大伯

如果别人烈火焚身,溺水将死,只消举手之劳,便能够救

还给我看了他的老友为爷爷抄写的

人于水火,却坐视不管;如果明知此路不通,还要装模作样为

《心经》……“虚空有尽,我愿无

人指点迷津,让人感谢帮助;如果遇事稍稍涉及到自身,就避

穷。”也许是强大的愿力使然,爷

之唯恐不及……别人会如何对待自己呢?这其实不用问鬼神,

爷在我回去的第二天,就睁开了眼

问自己都知道答案。你对待别人怎样,别人也会对你怎样。可

睛!第三天、第四天……第七天,

偏偏就有一些人,认为自己可以骗得过所有人。

爷爷终于脱离了危险。在我看来, 这真的算是一个不大不小的奇迹! 爷爷情况稳定,转到了康复医 院。我几乎每天都去看他、和他讲 话,也像小时候一样的讲故事,只 是这次,换成了我讲他听:2500

人大都失败在自己的因果里。仅仅为了拥有一时的安逸, 而不择一切手段,刚开始的时候可能很惬意,但慢慢地周围的 人们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社会环境遭到了破坏,甚至危害波 及整个社会。而自己也会受到同样严重的伤害,当自己感受到 结果的时候往往已经无法挽回。

多年前,古印度有个迦吡罗卫国,

这时,很多人往往把发生这样结果的原因归咎于别人。这

皇宫里住着净饭王和皇后摩耶夫

其实就是一个现实生活中的蝴蝶效应。一个错误的放纵,在现

人。一天,摩耶夫人梦见有一头白

实中不断地放大,最终成为严重后果。但是,这仅仅只是一个

象腾空而来,从右胁进入自己的身

蝴蝶效应吗?如果不首先改变自己的行为,即便其他人都改正

体。她觉得无比轻松喜悦,醒来后

了自己的错误,那也只是延缓一个周期的到来,仍无法阻止自

就去告诉了净饭王梦中之事……

己的错误被一次次重复着放大,然后形成新的严重后果。如此

现在,我还是会把每天诵经的 功德回向给爷爷,祝福他每天都能

一来,蝴蝶效应就变成一个无法超脱的因果循环,而且会越演 越烈,最终将酿成灾难。

有一点进步,慢慢的好起来……在

正所谓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

爷爷病情严重的时候,我曾和他

有无缘无故的恨。我为人人,人人才能为

说,等他好起来,就把这个故事写

我,如果每个人都拥有如此心态,那么人世

出来让更多的人看到,说不定会带

间纵使现在真的是千山荆棘、

给哪个有缘人希望与力量,哪怕只

万水迢迢,最终也会变得近在

有一丝一毫。

咫尺、温暖如春。

文|灵犀

文|张世普

如果遇事稍稍涉及到自身就避之唯恐不及……别人会如何对待自己呢

心,好好的珍惜身边人、好好的把

故事是这样说那位文人的“恩皆归尔,怨必归人,机巧已

如果明知此路不通还要装模作样为人指点迷津让人感谢帮助

个健康的身体、一颗善良感恩的

如果别人烈火焚身溺水将死只消举手之劳便能够救人于水火却坐视不管

的重要?一辈子真的不长,拥有一

自己的因果

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中有一则故事,讲的是一位文人

人生

意解

当你在抱怨自己没有鞋的时

13


人生的痛苦与快乐

人的一生中,每个人都曾沐浴幸福和快乐,也会历练坎坷和挫折。幸福快乐时, 我们总是感觉时间的短暂;而痛苦难过时,我们却抱怨度日如年。幸福和痛苦本来就 是双胞胎,上天是公平的,痛苦往往是伴随幸福并存。会享受幸福,也要学会享受痛 苦,享受幸福会增加你的成就感,享受痛苦则会提高你的自信心和忍耐力。身陷痛苦 的囹圄,你的心灵颤抖了吗?地处绝望的深渊时,你坚持了吗?这就要看你有没有坚 定信念和意志力。 当我们遇到坎坷、挫折时,不悲观失望,不长吁短叹,不停滞不前,把它作为人生 中一次历练。把它看成是一种人生成长中的常态,这将助你更好地谱写出自己的人生精 彩。人生必有坎坷和挫折!挫折是成功的先导,不怕挫折比渴望成功更可贵。

如果在这种美上再加上享受就会锦上添花美上更美

生活恬淡心境平静是一种极值的朴素美

时间会告诉过去痛苦也能告别回忆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碰到挫折,不要畏惧、厌恶,从某方面说,挫折对我们来说 是一件历练意志的好事。惟有挫折与困境,才能使一个人变得坚强,变得沉稳。挫折足 以激起一个人的斗志,开掘一个人的潜力,而使他达到成功。有本领、有骨气的人,能 将“失望”变为“动力”,像蚌壳那样,将烦恼的沙砾化成珍珠。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没有失败的人生绝不是完美的人生。当你战胜失败的时 候,你会对成功有更深一层的感悟。就是在这样一次次的感悟中,你走出了一个完美的 人生。真正有成就的人,都是在经历了失败和挫折之后才取得辉煌成就的。 漫长的人生中,谁也不可能一帆风顺,谁也难免要经历挫折和坎坷。被挫折历练后 的人总是更顽强、更成熟、更加的勇敢,也就是我们离成功更近一步。遭受挫折不但可 以使人生积累经验,而且挫折可使人生得到不断的升华。所以我们更应该正视挫折,珍 爱生命。 没有品尝过挫折的人,体会不到成功的喜悦;没有经历过挫折的人生,不是完美的 人生。生命是自己的,前程是自己的,幸福也是自己的。我们要珍爱生命!挫折有利也 有弊,它能够让人进步、积累经验,处之不当则让人坠入万丈深渊;因此,我们要以正 确的心态去看待。 在人的一生中,真正的快乐,我们很难想起,但痛苦却往往难以忘记。既然痛苦不 可避免,我们又无法抗拒,为什么不学会面带微笑面对痛苦的来临呢? 生活恬淡、心境平和是一种极致的朴素美,学会接受,学会忍受,学会享受,学会 宽容,学会慈爱,学会珍惜,这样将会使你的人生更加光彩照人。

文|善缘

人生

意解

14


见钟情。他追了两年后,黄丽终于被感动了,她辞掉 舒适的工作,跟迈克飞去了美国。 没想到,刚度过蜜月,迈克便要求她出去找工 作。“老公,我为你辞掉了工作,还远离家乡来到美 国,你就不能体惊一下我为你作出的牺牲,好好养我 几年吗?”黄丽撒娇道。 “什么?”迈克十分惊讶,“这怎么会是‘牺

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牲’呢?这是你的选择,一切都是你自愿的,不是 吗?” 听到这句话,黄丽差点昏过去,她认为自己看错 了人。由于黄丽坚决不肯在人生地不熟的美国找工 作,几个月以后,迈克向她提出了离婚。 离婚后的黄丽很是消沉了一阵,用光了迈克分给 他的财产后,她不得不靠给人打工养活自己。但是没 想到,她慢慢立稳了脚跟,腰包也渐渐鼓了起来。 一直到了解了当地的风土人情后,她才明白:原 来在美国人心中,只有尊重对方的选择之说,没有感 恩对方的牺牲之说。所以,做选择时你一定要根据自

定命运,那么选择决定人生。茫茫人海,大千世界, 人的一生是由多次选择组成。正确的选择可以成就一 个人,那么,错误的选择也会让人受到挫折和伤害。 也许,我们为自己的选择很懊恼,因为结果不是我们 所期望的,但是无论我们选择的结果如何,我们都 要去面对与接受它。不要责怪别人对你不负责任,首 先,你要对自己负责。有道是事事难尽人意,但求无 愧我心。只有对自己选择负责的人,才能得到真正的 成功和真正意义上的幸福。有时候,错误的选择,却 可以磨练一个人的坚韧性格,有了坚韧的性格,你才 可能坚强地活着;有了坚强的意志,你才可能战胜更 大的障阻而走向成功。

那么错误的选择也会让人受到挫折和伤害

对于我们来说,道理不也一样吗?如果说性格决

正确的选择可以成就一个人

承担你选择的后果的。

茫茫人海大千世界人的一生是由多次选择组成

己的真实意愿,因为对方是绝对不会出于“感激”而

没有不战而胜的人,也没 有唾手可得的幸福。为自己的 选择负责,敢于担当,让自己 的心智真正成熟起来,永远不 要放弃选择的权力和自由,不 要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你 的未来是否成功,你的生活能 否幸福,完全取决于你自己的 选择! 为自己的选择负责,无论 成与败,无惧得与失,你依然 可以活出精彩绽放的人生。

文|李剑红

人生

意解

美国小伙迈克来中国旅游时,对中国姑娘黄丽一

15


但细细回味这何尝不是对传统对乡情隐隐约约的依恋

这是自小训练的味蕾也是岁月的沉淀

青橄榄独特的甘涩味初尝者多不欣赏我则为之倾倒初心不变

青橄榄之味

滨海花园有几棵百年橄榄树,最老一棵已千岁。橄榄树枝叶茂盛,老干古拙,深皱 纹理烙刻着悠长岁月痕迹。它们像蟠龙稳坐在花穹高处,日日俯瞰满园姹紫嫣红,年年 季季花卉更迭开落,当春樱凋零,桃花色衰,郁金香又独领风骚了,然后大丽、秋菊陆 续登场,花香不断,不知看尽春色几许? 橄榄从西班牙远渡重洋而来,落户于此,备受呵护,冷室温度调到适宜它们的地中 海式气温,日子过得惬意。某天,橄榄树回馈了,开出乳白小花,还结了果。那一次, 我与橄榄花擦肩而过。 我常到滨海花园,游园赏花之后,会在橄榄树旁的长凳歇息,和绿意盎然的老树比 邻而坐,就像与数月一聚的朋友打个招呼,心里默问:你们几时再开花?橄榄树老神在 在,文风不动。也许已沉醉在凉风习习花香阵阵的美景里,又或许它们正做着一个回乡 的梦,那儿有辽阔草原,三毛和荷西赶着小毛驴经过,风中传来齐豫空灵的歌声,她唱 着三毛写的《橄榄树》:“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为什么流浪……。” 今年3月我到希腊度假,随身带了一个罐子,内装十来枚橄榄,半月行程,日嚼一 颗。有青橄榄之味相随的旅程,回忆更甘美。 地中海地区盛产的橄榄是油橄榄,它与希腊神话、历史、民生、文化息息相关。希 腊家家庭园可见橄榄树,餐桌上必有一瓶橄榄油,橄榄油就是地中海民族健康长寿的理 由。希腊神话传说中,雅典娜女神变出橄榄树献给子民,象征和平与丰足。在雅典卫城 古迹,雅典娜神庙旁有棵橄榄树,乍看普通,并不特别苍劲俊奇,但大有来头,据传它 是雅典娜女神当年留下的第一棵橄榄树。 伴我希腊行的是潮州青橄榄,春节前冷藏保存,数月后依然颗颗新鲜,果色金黄青 绿,温润饱满。西方油橄榄属木樨科,中国橄榄属橄榄科,又名青果,两者树种不同, 果实相似但风味南辕北辙。 青橄榄独特的甘涩味,初尝者多不欣赏,我则为之倾倒,初心 不变,这是自小训练的味蕾,也是岁月的沉淀,但细细回味,这何 尝不是对传统对乡情隐隐约约的依恋。潮州人有橄榄情结, 过春节必备一盘青榄,宾客拜年先请吃一枚橄榄,互道 吉祥。橄榄可腌制甘草蜜饯;也能变化成橄榄糁、橄 榄菜、乌榄等风味小吃;配搭不同食材熬炖的汤 品,则是筵席上佳肴。但我更爱新鲜橄榄的天 然本色,一枚青果送进口里,咬裂果肉的刹那,榄香缓缓释放,舌 蕾随之绽开,先涩后甘的余韵在齿颊徘徊。 每年春节前,我会走遍牛车水、白沙浮几个熟悉档口搜 寻青橄榄,青果难求,也曾空手而归。喜的是有心人总会 适时送榄解馋,它们或是亲友从中国带回,或是邻居从 其他市场买到的。同样喜爱橄榄的道宏师父,也不 时带来福州橄榄,年年春节倒也榄香不绝。

人生

意解

16


人生

意解

何必专注那小

一张白纸,上面点了一个小黑点,你会注视那片雪白,抑或是那 点黑? 无疑的,那点黑是比较显眼的,也因此,我们总是会先被那点黑 吸引,印在脑海中的,也自然是那小黑点。 在生活中,我们面对任何事物,也总是下意识去寻找小黑点。购物 时,会挑剔物品的瑕疵;在打扫时总会挑剔玻璃窗上的污点;在用餐时 也会在意碗碟上是否有污渍。这,是人的惯性。 专注于小黑点,对我们的人生也有不少影响。

因橄榄得之不易,果

核也舍不得丢弃,去年

每一次,学生写了小纸条给我,我会把她们的贴心拍下来,上载

灵机一动,收集榄核埋

到面簿。有些朋友们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学生们的错别字,然后在评论中

在阳台花盆里,3、4月

说:我找到错别字!而那纸上难能可贵的诚意,却活生生被忽略了。

也传来种出橄榄苗的消 息。幼苗日渐长高,得 为它们找个安身之所, 终于有朋友的菜园愿收 留,却因我处理不妥, 树苗在移送过程夭折了。 今年春节再埋种,三 个月光景新苗破土而出。 当幼苗长成小树,又该另 觅一块土地移植,这次道 宏师父找到了居委会园圃 认养。6月一个无风的傍 晚,我们在园区的百香果 与释迦果树旁,栽下三株 橄榄苗,完成托孤任务。 曾听说“桃三李四 橄榄七”,种桃三年 可收成,橄榄七年才结 果。就等待吧,兴许盼 到哪一天,东方橄榄在 这里开花,结实累累, 青橄榄甘甜馥郁之味代

文|沈玉兰

代传承下去。

人与人之间将失去信任与友爱留存的是点点黑的质疑

幼苗。无独有偶,师父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很是脆弱的如果我们总是注视着小黑点忘记了一大片的纯白

份喜见盆中长出好几株

曾经有一位教学专家说,批改学生的作文,不要尽是挑毛病,不 要只专注于圈错字和划病句,学生看到了,也会很泄气。老师们惯性 去找作文里的小黑点,可是那上千字的努力,还有一些好的情节与论 点,我们却总是惯性掠过,奈何! 有时候对待身边的人,我们还是本着专注于小黑点的精神。一个 人为你做了很多,你在意的是他唯一一次辜负了你。一个人对你说了 很多正面的话,你无法忘却的是他的无心失言。这些黑点,仿佛隔离 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在亲子关系中,如果家长执着于找黑点,孩子们一定会觉得很沮 丧。有学生说自己每次很努力温习功课,稍微歇息滑手机的时候,刚 好父母走进自己的房里,于是就遭指责说沉迷于使用手机。黑点被放 大,有时候让青少年失去了奋斗的动力。为人父母者,爱之深,责之 切;可是很多父母往往只记得挑出孩子的黑点,却忘了肯定那一大片 白,孩子们也因此少了很重要的鼓励,跟父母的关系也会疏离。 如果遇到只会挑黑点的上司,员工的士气绝对会低落。有的上司 在员工完成了无数任务时,都只会当作理所当然;然而只要有一些小 错失,就会将那小黑点无限量放大,否定了员工先前的付出。员工在 这样的氛围下,难免会少了斗志。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很是脆弱的,如果 我们总是注视着小黑点,忘记了一大片的 纯白,人与人之间将失去信任与友爱,留 存的是点点黑的质疑。 肯定那一片纯白,包容那小黑点的存 在;多一些感恩,多一些宽容与豁达,人 间将会更美好。

文|心憩

17


别让﹁猎巫﹂心理作祟滥用科技侵犯他人隐私才是维护社会道德的公民正义

正义不需张牙舞爪的魔人挥刀抡斧爱心更不应为一个狭隘的座位争得面红耳赤

别当正义魔人

坦白说,一向对某些人喜欢在地铁上偷拍坐在“博爱座”的乘客,再放 上社交媒体任意羞辱的行为非常反感。 尽管已经有人一再呼吁停止这类网络霸凌,好事者在按下快门之前根本 不知道被拍者的状况,博爱座不是只限老弱妇孺,身体有恙的人外表也许看 不出来,但也是需要被体恤的对象。 在不明就里的情况下,恣意把别人的图像放上网,那些“正义魔人”就 开始公审一个不认识的人。这种粗暴的霸凌行径完全违背了设立博爱座的良 善初衷,其实遇到有需要扶掖的人,大家都应该起身让坐,何止于一个临靠 门边的博爱座。 其实,网络霸凌所造成的伤害不容小觑,对于心理建设不够强大的人来 说,莫须有的阴影有时甚至会把人逼入绝境。 近日台湾有新锐女作家轻生,引起舆论哗然,网民发挥肉搜力量挖出 当年诱奸女生的狼师,这本无可厚非;可怕的是,竟无限上纲到把曾对女 作家退稿的出版社也拉出来挞伐,逼得该社女总编也留遗书,差点跳楼自 尽以谢天下。 人言可畏,这是上个世纪影视红星阮玲玉的最后遗言。当时还没有无远 弗届的网络媒体,人们无中生有的八卦毒舌,已能无形中将人推向无底深 渊。网络霸凌致人于死的案例,早有所闻。媒体嗜血,皆催生于读者的偷窥 心理,那些自诩公民记者的网民动不动就夸大事实,甚至不惜妄语而戕害一 条人命,业报何其深重。 急公好义原本能彰显人性光辉,但在自以为捍卫基本权力的同时,肆意 挥动舆论的利刃伤人,尤其是对无辜者造成无法弥补的创伤,那绝不是正 义,而是可耻的暴力。 我们都知道言论自由的可贵,不对毫无根据的 事妄下议论,才是尊重自由价值的最佳体现。己所 不欲、勿施于人,任谁都不想被冤枉而遭鞭笞,动 辄对他人扔狠话造业,满足一己噬血心理,才是对 人权的最大蔑视。 拜科技所赐,网络提供了我们一个便捷的互动 平台,有人善用这个平台找回一生挂念的故交挚 爱,也有人借此联结群体力量,义助失怙的弱势群 体。正义不需张牙舞爪的魔人挥刀抡斧,爱心更不 应为一个狭隘的座位争得面红耳赤;别让”猎巫” 心理作祟,滥用科技侵犯他人隐私,才是维护社会 道德的公民正义。

文|陈晞哲

人生

意解

18


人生

意解

在西班牙巴塞罗那的蓝布拉斯大街上,看到一个 扮了小丑在街上娱乐群众的卖艺人。 行人在他身边走过,有些停下,有些人感觉困 惑,也有些人仿佛就真的被他那一脸戇直天真所感 动。当然,也有人嗤之以鼻。 他倒是视若无睹,全神贯注地活在自己一个心 情天地里。 这小丑,不说话,也不出声,有时会做出很快乐 的样子,但有时又显得很悲哀。有时他会为了些微不 足道的事,扮演生气的样子;有时又会装出身体被一股 狂风追逐狂卷的样子。他会夸张地猛打哈欠表演疲倦, 然后夸张地睡在栏杆上。他,还会扮演做梦。有时甚至 会为一只假想飞过的小鸟或蝴蝶,做出很快乐的模样。 假如围在旁边一直站著不动地看他,那也许还不

街边小丑

会觉得怎样;但假如是在许多行人的背影之间,突然 来个回首望他一眼,或许就会惊觉,这小丑其实就是 茫茫人海里一面冷闪闪的镜子,在匆忙和热闹里,映 出人生百态。 他住哪里?有家么?有朋友么?他在哪里学习他的 悲哀和快乐?他不当小丑时候,究竟会是怎样一个人? 我想知道他的心情。

我静静坐在对面露天咖啡座看他。看人们故意逗 他,对他的举动有所反应,他就会做出很开心的样子。 当没人理会他时,他仿佛无动于衷,只能继续努力,而 有一点我很肯定是:他一直都很清楚自己的角色,而且 贯彻始终。 时间就如此过去,日影移位,人海浪涌。假如每个 经过他身边的人和在发生的事,就是他的人生,那么他 的嬉笑怒骂,就是泡在浮世沧桑里的醃渍物。 或许我真的懂得何谓小丑,又或许我其实不懂得何 谓小丑,但我仍百思不得其解,这个人怎会甘心于一个 必须扮得如此投入,却又是如此抽离一切的营生? 我仍坐在咖啡座里,脑袋一片空白地看著他所有动 作,直到有一个抱住小孩的女人出现。那是个将长发都 束起来的女人,手里还抱著个约莫两三岁的孩子。

那么他的嬉笑怒骂就是泡在浮世沧桑里的醃渍物

此扮下去,会否弄假成真?

假如每个经过他身边的人和在发生的事就是他的人生

自己与环境隔离了?他可有一般人的生活习惯?每天如

时间就如此过去日影移位人海浪涌

他是否还有那种众目睽睽之下的感觉?他会否觉得

女人脸上也是小丑化妆,小孩 虽没化装,却在脸上印著两团红红 胭脂,鼻尖上画了个小黑圈,是个 小小丑。 就在这瞬间,那小丑停止了一 切惹笑动作,整个人像回魂一样, 突然回复普通人的样子,张开大 手,抱住他的女人和孩子。然后, 我就真正看到他的牙齿了,因为这 时候他才是真正地笑了起来。 这一幕,印象毕生深刻。 只不过我自己仍不能肯定,应 该为这小丑觉得难过,还是应该为 他鼓掌。人世间白云苍狗,生存这 一课,殊不容易。

文|吴韦材 (本地旅游作家兼画家)

19


佛入灭后,弟子根据教法运行

《无量寿经》载,阿弥陀佛发

的情况,及修学者修学悟道人数的

愿救度念佛众生,唯除犯五逆罪与

多少,将教法分为正法、像法和末

诽谤正法者。《菩萨善戒经》以诽

法三个不同的时代。

谤正法为菩萨八重戒之一;《梵 网经》以诽谤三宝为菩萨十重戒之

 正法时代 正法,指佛入灭后所说的教法 住世,依之修行即能证果,称为

一。因此,不可以诽谤正法。

 像法时代

正法。凡契合佛法正见之法,皆

因这一时代相似于正法时代

称正法。对于正法,诸多经典都

的教法,故称像法。像法时代仅

有论述。如《杂阿含经》云:“我

有佛教教法与修行者,但缺少真

今当以正法付嘱人天。诸天世人

正证果的人。如果依照时间来划

共摄受法者,我之教法则千岁不

分,像法是指在佛入灭五百年后

动 。 ” 《增一阿含经》云:“阿难

的一千年之间。

白佛言:设如来灭度之后,正法存 世当经几时?佛告阿难曰:我灭度 之后,法当久存。”

对于正法和像法,《嘉祥法华 义疏》云:“大论佛法凡有四时: 一佛在世时。二佛虽去世,法仪未

对于正法时代的殊胜之处,

改,谓正法时。三佛去世久,道化

《增一阿含经》云:“夫正法

讹替,谓像法时。四转复微末,谓

者,于欲而除渴爱想。夫正法者

末法时。”《三藏法数》云:“正

于欲而除欲,夫正法者能断生

犹证也,像像似也。”《法灭尽

死渊流。夫行正法获平等法。然

品》中说:“今我涅槃后,正法

此正法断诸恶趣,寻此正法得至 善处。夫正法者能断爱网,行正 法者从有至无,行正法者明靡不 照。夫正法者至涅槃界。”

五百年,住在于世间,众生烦恼 尽,精进诸菩萨,得满于六度,行 者速能入,无漏安稳城。像法住于 世,限满一千年,剃头着袈裟,持

戒律中规定,诽谤正法具有无

戒及毁禁,天人所供养,常令无所

量罪过。诽谤正法,是指破坏佛说

乏。”这是对正法与像法时长的较

之正法,主要指诽谤大乘经典非为

为精准的论述。

佛所说。谓不信般若、法华、无 量寿等大乘经典,且加以毁呰诽谤 者,断尽一切善根,堕入大地狱。 诽谤正法,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

末法是指佛法衰颓之义。末法

一是不信大、小二乘之法,遂疑惑

时代,虽有佛法流传世间,信众秉

诽谤;二是不信大乘经典为佛所说

承教法修学,但证果非常不易,因

而诽谤之;或见人读诵、书写、受

而称为末法。从时间上来划分,像

持大乘经典而怀轻贱、憎嫉之心。

法后的一万年,称为末法时代。

拾贝

法海

20

 末法时代


拾贝

法海

末法时代佛之正法衰颓而

正法像法与末法

闻道容易悟道难矣

追名逐利

依照教法修行的人多能够证果

依照教法修行的人多能够证果

不仅佛法广为流布

正法时代和像法时代

僧风浊乱,其情状约如《法苑 珠林》之“五浊部”云:“佛 涅槃后当有五乱,一者当来比 丘从白衣学法,世之一乱;二 者白衣上坐比丘处下,世之二 乱;三者比丘说法不行承受, 白衣说法以为无上,世之三 乱;四者魔家比丘自生现在, 于世间以为真道谛,佛法正典 自为不明,诈伪为信,世之四 乱;五者当来比丘畜养妻子 奴仆治生,但共诤讼,不承佛 教,世之五乱。” 关于末法的时限,有若干 异说。若正法、像法各一千 年,则佛灭满二千年以后为末 法时期;若正法、像法各五百 年,则佛灭一千年后为末法时 期;若正法五百年、像法一千 年,则末法为佛灭一千五百年 以后。对于末法时代的时长, 古代高僧多取一万年之说。 世尊在涅槃前,曾亲自预 言其教法在将来的流布情况。 如《大集经》云:“于我灭后 五百年中,诸比丘等,犹于我 法解脱坚固;次五百年,我之 正法禅定三昧得住坚固;次五 百年,读诵多闻得住坚固;次 五百年,于我法中,多造塔寺 得住坚固;次五百年,于我法 中,斗诤言讼,白法隐没,损 减坚固”。由以上论述可知, 正法时代和像法时代,不仅佛 法广为流布,依照教法修行的 人多能够证果。而末法时代佛 弟子多相斗诤,追名逐利,闻 道容易悟道难矣。

文|通德

21


略说舍利

舍利是诸佛菩萨,或历代高僧在荼毗后所遗留下的遗骨。舍利,意为身骨、灵 骨。舍利曾专指佛陀的遗骨,称为佛骨、佛舍利,其后也指高僧圆寂后,焚烧所遗之 骨。《翻译名义经》云:“所遗骨分,通名舍利。”佛门中通常认为,舍利是修道

又云﹁舍利者是戒定慧之所熏修甚难可得最上福田。﹂

《金光明经·舍身品》云﹁是舍利者即是无量六波罗蜜功德所重﹂

拾贝

法海

22

者在生前勤修戒定慧而成,是最为无上的福田。《金光明经·舍身品》云:“是舍 利者,即是无量六波罗蜜功德所重。”又云:“舍利者,是戒定慧之所熏修,甚难可 得,最上福田。” 根据入葬的方式不同,舍利分为全身舍利和碎身舍利两种。全身、碎身舍利之 说,起源于古印度梨俱吠陀时期所流行的土葬与火葬二两种方法,以土葬之遗体称为 全身舍利,以火葬后的遗骨称为碎身舍利。另有一种根据舍利处置方式的不同,将遗 骨全部收入一塔者,称为全身舍利;将遗骨分置多处者,称为碎身舍利。 根据生身和法身的不同,舍利又分为生身舍利与法身舍利两种。生身舍利,是 指佛的遗骨。法身舍利,是佛所遗留的教法、戒律,而以舍利作为比喻。佛说的三 藏十二部经典,旨在阐明实相中道之理,不变不易,性相常尔,故称法身舍利。能 代替佛舍利,供奉于塔中。《法华经·法师品》云:“若说、若读、若诵、若书、 若经卷所住处,皆应起七宝塔,极令高广严饰,不须复安舍利。所以者何?此中已 有如来全身。此塔应以一切华、香、璎珞、缯盖、幢幡、伎乐歌颂、供养、恭敬、 尊重、赞叹。” 根据修道者荼毗后身体不同部位的颜色,舍利又分为骨舍利、发舍利和肉舍利三 种。骨舍利呈现为白色;发舍利呈现为黑色;肉舍利呈现出赤色。通常所说是都属于 骨舍利。骨舍利多为坚硬珠状,五彩耀目。 盛装舍利的器皿称为舍利瓶、舍利壶。多以金属、石器、陶器、木材等制造, 形状不一。据《长阿含经·游行经》载,佛涅槃后,荼毗遗骸,诸国遣使欲得佛舍 利,时有香姓婆罗门,乃将佛舍利八分,分与八国,婆罗门则自得舍利瓶而归。


中国有关舍利瓶的记录,见《梁高僧传·康僧会 他。告诉他若能感得稀有之事,即可得到特别的礼遇, 否则便有杀生之祸。康僧会许诺孙权,自己将在三七日 内祈得舍利。可是,两个七日过去了,并没有出现舍 利,孙权怀疑康僧会纯属招摇撞骗。下令若三七日内求 不到舍利,则杀之。康僧会于佛前虔诚祈求,这时天地 神祇,咸加灵被,终于在三七日圆满之时,于铜瓶中感 得舍利。当时,孙权手持铜瓶,将舍利倾倒盘中,铜盘 顿时破裂。众人以火烧锤砸,均不能损毁舍利,孙权于 是建塔供养舍利,从此大兴佛法。 安放佛陀或高僧舍利的塔称为舍利塔。据《游行 经》载,佛陀涅槃后,由香姓婆罗门保管佛舍利,而波 婆国欲分得舍利,在本土起塔供养,乃备四种兵至拘尸 城,遣使者请分舍利。然拘尸王谓世尊于该国灭度,国 内士民当自供养,遂拒分舍利。同时遮罗颇国、罗摩伽 国、毗留提国、迦毗罗卫国、毗舍离国,及摩揭陀国亦 各备四种兵进渡恒水,请分舍利,拘尸王也以同理由拒 分舍利,诸王即欲执干戈以力取,香姓婆罗门告谕彼等 不可,乃八分舍利,八国皆得舍利而归,各起塔供养。 其后,阿育王建立八万四千塔以供养佛舍利,高僧法 显、玄奘至印度时仍可见及阿育王所建之塔。 吴主孙权建舍利塔供养舍利,是中国建造舍利塔的 最早记载。隋文帝时,天下诸州建舍利塔的风气盛行。 据《广弘明集》载,仁寿元年至二年(601—602), 隋文帝诏令天下八十二寺立塔。其后,历代都有建造、 修治舍利塔的记载。 佛的舍利也称为“佛骨”。唐代朝廷多次迎请法门 寺佛骨舍利入宫中供养。其中,唐宪宗元和年间,朝廷 所举行的大规模恭迎佛舍利的活动,遭到大文学家韩愈 的激烈反对,韩愈的反佛之举激怒了唐宪宗,因此被贬 官到潮州。 佛的牙齿舍利称为“佛牙舍利”。相传帝释天曾取 佛牙在天上建塔供养,故佛牙备受青睐。释迦牟尼留下 四枚佛牙,其中一枚受到历代帝王的供养,今藏在北京 灵光寺舍利塔中。

文|僧禅

约稿

传》载,康僧会最初到达南京时,吴主孙权并不认可

《普觉》是光明山开辟的综合性、通俗 的佛学园地,我们真诚欢迎您的支持与 投稿。我们的宗旨是弘扬佛教正法,推 广平等、慈悲、无我、无私的精神,启 迪众生之智慧,净化大众之心灵。 栏目设置如下: 兰 若 轩 : 能以小见大,富有哲理、具有启发意义的佛学 精品短文。 菩提清韵 : 描绘庙宇、山水的精美散文,以及佛教感悟, 修行心得的散文、 诗歌。 竹林夜话 : 有启发意义的僧传、史传和佛教故事,以及近 现代和当代的现实故事。 意解人生 : 生活中的人生感悟,挖掘人性的真善美,提倡文 明、和平、环保的精美杂文。 法海拾贝 : 重拾人生走过的足印,以阐述佛法义理的精美 文章。 磐陀钟磬 : 刊登逻辑严密、说理性强的佛教短篇论文,与 精彩的法师大德开示。 琉璃之光 : 秉承佛教慈悲的思想,从医学的视角介绍生活中 的小百科,阐发正确的生活习惯与饮食习惯。 狮城奋讯 : 新加坡的佛教简讯。

【对稿 的要求】  本刊欢迎电子邮 投稿。所投稿 以 800 至 2000 字为 宜,采用与否,概不退稿。  投稿若用笔名,请另注明真实姓名,并附上身份证号 码、电邮地址、住址及手机号码以便联系与邮寄稿酬。  来稿三个月内未接到通知,请自行处理。  编辑部对所投稿 有权删改,如要保留原文或一稿多投 者,必须注明。  手写稿请用正楷字书写清 ,标点分明。来稿一经发 表,文责自负。  稿 一经刊登后,我们将按稿 原址寄奉稿酬,每一千 字60元新加坡币,以申谢忱。  投稿地址:普觉 PUJUE MAGAZINE 88 Bright Hill Road Singapore 574117 投稿邮箱:pujue@kmspks.org 电 话:(65) 6715 6905


 乞食的含义 乞食具有多重含义,最常见者有二,一自利,为杜绝俗事 干扰,方便修道。二利他,为福利世人,给予众生种福机会。 另据《法集经》载,如来乞食有三种含义,一不贪珍味,美恶 均等。二为破我慢,于富贵贫贱等家皆无拣择。三慈悲平等, 大作利益。可见,佛陀之所以令比丘乞食,不仅是为了方便比 丘修道,避免外界对修道的干扰,也是为了破除比丘的骄慢 心,同时,还是为了成就众生种福田的机会。正因为乞食能够 自利利他,因而佛陀要求比丘乞食为生,专精道业。

 乞食的由来 比丘饮食有三种,为受请食、众僧食和常乞食等。佛陀 指出,这三种饮食方式中,以常乞食为最适合比丘奉行的修 道方法。比丘若受请食或众僧食时,常常会因为得到邀请而 骄慢及得不到邀请而自责,从而成为生起烦恼的因缘。因 此,唯有常行乞食,则可去除骄慢,增长道念。佛陀不仅要 求比丘常行乞食,而且亲自带领大众乞食。

文|禅悦

比丘为滋养色身,乞食于

式。乞食作为佛世比丘的 修行方式,具有其来由与 含义。比丘在乞食时应当 遵循正确的乞食原则,具 足必要的乞食威仪。在乞 食后,应当如法将饮食分 配给大众,令老弱比丘都 能平等饮食。乞食具有多 种功德利益,还有一些必 要的禁忌。在乞食时,只 有明了这些功德利益与禁 忌,才能更为如理如法地 乞食。比丘在乞食时,还 应当心存正念,保持一颗 清净心。乞食不仅是比丘 的修行方式,也是菩萨成 就十法的必修方式。 拾贝

法海

24

比丘乞食时,不仅要次第乞食,得失随缘,心无增减,

乞食于人的一种行仪也是比丘清净自活的一种修行方式

清净自活的一种修行方

 乞食的方法与威仪 乞食又名托钵是比丘为资养色身

人的一种行仪,也是比丘

乞食的由来与功德利益

乞食,又名托钵,是

还应当平等乞食,即不论贫富贵贱,都同等对待,不起分别 心。乞食之时,当以七家为限,若七家乞食不得,不得继续 乞食,以防比丘生起贪着之心。 比丘乞食,要具足乞食威仪——身着大衣,左手持钵, 右手执杖,于道侧而行。当俗人送给食物时,不得迎取,以 防有献媚之态。乞得食物后,依次出村将钵安放地上,然后 折起大衣,回到阿兰若住处,大众一起进食。

 乞食的分配 依照佛制,比丘乞食所得的食物,当分为四分。一分奉 同梵行者,凡乞食时,必有同修之人看守房舍,或有老病等 不便行履者,比丘得食归时,则以一分奉之,令其饱满,亦 得安心修道。一分与穷乞人,遇有穷苦求乞之人,当起怜悯 心,作自饥饿想,而以一分施之,令其饱满,劝他修善。一 分与诸鬼神,即将乞得之食,以净器盛贮一分,待日晡时, 则燃香讽咒加持,普施一切鬼神,令其饱满,出离苦趣,悉 得解脱。一分自食,除前三分外,唯留一分,或多或少则自 食之。食已,安心行道,庶不虚受信施。


拾贝

法海

 乞食的十种功德利益

 过午不乞食

比丘乞食,不仅是为了滋养色

佛教的饮食制度为“过午不食”。佛陀之所以制定“过午不乞食”制

身,而且还具有多种功德利益。据

度,是缘于弟子迦留陀夷,其面貌极黑,一次夜行乞食,他乞食到一户人

《十住毗婆沙论》载乞食有十利:

家时,这家妇人正怀身孕,在闪电中突然见到面目黧黑的迦留陀夷,以为

一所用活命,自属不属他。二众生

是鬼,因受此惊吓,导致流产。后听说迦留陀夷为佛弟子,妇人便恶言相

施我食者,令住三宝,然后当食。

骂:“贼比丘,宁可饿死,也不要晚上乞食。”佛陀知道后,便制定过午

三若有施我食者,当生悲心,我

不得乞食的戒条。

当勤行精进,令善住布施,作后乃 食。四顺佛之教行。五易满易养。 六行破骄慢之法。七招感三十二相 中无见顶相之善根。八见我乞食, 则其余有修善法者亦当效我。九不 与男女、大小有诸因缘事。十次第 乞食,于众生中生平等心。 乞食不仅能滋养色身,以便精进 修道,还可令供养饮食者归依三宝,

 乞食心存正念 比丘乞食时,应当心存正念。当进入聚落乞食时,应当控制六根,令 其不执著于色、声、香、味、触、法,也不分别施主的男女等性别。乞食 多少,平等对待;饮食好恶,心无增减。比丘若外出乞食,不得食时,应 当作是念:释迦如来舍弃转轮圣王之位出家成道,入乡里乞食犹有不得 食,何况我等无福薄德之人,如此观想方为如法乞食之人。若是乞得饮 食,当生是想:施主饮食供养,欲令我等比丘精进修道,我今得饮食,当 少欲知足,勤行精进,以为施主广种福田。

种下善因。对于乞食比丘来说,乞食 能使自己生起慈悲心,更为勤行精 进,还能使自己顺应佛陀的教诫,破

 菩萨成就十法乞食

除骄慢之心,做到少欲知足,还可召

乞食不仅是比丘主要的修学方法,也是菩萨为成就十法而奉行的修学

感佛之三十二相之无见顶相之瑞相。

方法。据《宝雨经》载菩萨十法乞食为:一为摄受诸有情故。菩萨见一切

比丘乞食,还可带动其他修善法的人

有情受诸苦恼,虽能成就微少善根,但为时不久,为欲摄益诸有情而行乞

效法自己广修善道。常行乞食,就不

食。二为次第故。即入城邑聚落时,住于正念,具足威仪,诸根寂然,

会与男女、大小等人有各种因缘之

依次乞食,不舍贫穷家而入富贵家。三为

事。比丘常行次第乞食,就能与众生

不疲厌故。菩萨次第乞食时,不生厌离,

中生起平等心。

亦不疲倦,于诸有情无所憎爱。四为知足 故,以其不疲厌,遂能知足。五为分布

 乞食的禁忌 比丘乞食时,为了避免嫌疑,有 五种处所不可前往乞食。据《显扬圣 教论》载为:一唱令家,歌唱曲令, 但取欢娱,能乱禅定。二淫女家,其 处行止不洁,声名不正,色欲因缘, 为障道根本。三酤酒家,酒是起罪 因缘,能生过失。四王宫,乃贵戚 之处,严禁之所,非可干冒,故不可 往。五旃陀罗,即屠夫之家,此处杀 心盛大,恼害众生,见者伤慈,坏善 根本,故不可往。

故,若得食后,好坏食物皆当随应受取, 返己住处,先于如来像,或舍利塔前供养 赞叹;复以所得食物分为四分。六为不 耽嗜故,谓菩萨虽食,而于食事无贪、无 染,亦无爱着。七为知量故,受食唯为活 命,不使身体羸弱,亦不令其过量;若极 虚弱则影响修持,若极重则增长睡眠。八 为善品现前故,菩萨如法行食,能令善品 增长现前。九为善根圆满故,以其勤修而 无怠惰,故得圆满菩提资粮。十为离我执 故,由彼一切之善,能成熟菩提分法,远 离我执,遂能舍身肉,施与有情。

25


《授居家二众三皈仪规》中的恶业类别与忏悔

悲悯并救拔众生的痛苦令众生因为我们的无私供养而生欢喜心

在日常修学中应当学习诸佛菩萨所修诸种菩萨行以慈悲之心

对于一个学佛者来说,我们的起心动念都可能会造作各种恶业。造作恶业并不可 怕,只要能够至心发露忏悔,就能够恢复清净之身。为了让佛子及时忏悔业障,无论 是在求受三归五戒,还是受比丘戒前,都要求通过一定的仪式发露忏悔。佛教中的恶 业粗分有身语意三业,细分则有多种类别。在《授居家二众三皈仪规》中的“忏悔” 一节,列举了众生所造作恶业的类别与忏悔方法。

 毁破三宝·作一阐提 毁破三宝,作一阐提。这是指诽谤破坏三宝,及断除善根的罪业。佛、法、僧三 宝具有殊胜的威德,能使一切众生远离苦恼,破除邪见恶念,消减无始以来种种我 执习气。三宝是世间的明灯,真正的皈依处。初学佛者,应当诚心皈依三宝,精进修 持,不仅可以消除罪障,而且还能长养善根,成就佛果。 一个人毁破三宝,谤佛欺僧,就会断除善根,造作无量罪过,命终之后堕落无间 地狱,千万亿劫求出无期。 “作一阐提”,也是极重罪业。一阐提,意为“断善根”。谓此人拨无因果,颠 倒邪见,不信现在未来业报,不亲善友知识,不听诸佛所说教诫,当堕地狱,无有出 期。如世重病,终难治也。

 谤大乘经·断学般若 佛说一切经典,都是根据众生的根性,应病与药,方便施设。佛讲说无量经典, 开启八万四千法门,无非欲令众生开佛知见、示佛知见、悟佛知见、入佛知见。佛陀 说法时,常会根据众生的根性,为众生讲说适合其根性的法门,令众生能够更加方便 快捷地成就佛道。 大乘经典是我们修道的指路明灯,我们即便依照经典修行,还需要不断用功才能 成就。若是诽谤大乘经典,非但道业不能进步,反而会遭致无量无边罪过。般若共分 三种,即实相般若、观照般若、文字般若。我们不论修三 种般若中的任何一种,都能够令智慧增长,道业进步。修 般若行,不仅要通过闻思修来获得,同时还要严格持戒、 坚持修定,才能获得无漏智慧。若是以散乱懈怠心,断学 经教,毁犯戒律,就会变得愚痴,沦落六道。

 弑害父母·出佛身血 佛教十分重视孝道,要求佛子应报父母恩。父母是给 我们生命和培养长大成人的恩人,也是我们的第一任老 师。没有父母的衣食抚养和教育,我们就无法长大成人, 也无从明白事理,父母是我们最大的恩人。作为人子,我 们要尽己所能从物质和精神两方面恭敬供养父母。若是对 父母不孝,将会堕落地狱受无量诸苦,若是杀害父母,就 钟磬

磐陀

26

犯了五逆之罪,不通忏悔。


钟磬

磐陀

 焚毁塔寺·盗用僧物 建造塔寺有无量功德,焚毁塔寺则有 无量罪过。焚毁塔寺,将来会堕入无间地 狱,受尽各种苦报。僧物是指佛寺中属于 僧尼团体的一切物资。盗用僧物,都是造 作极重恶业,当堕地狱受极重罪。

 起诸邪见·拨无因果 起诸邪见,即生起各种不合佛教教 佛是指引我们破迷开悟的

义的见解。邪见,指否定善恶因果理法的僻邪见解。邪见者常常曲解教义,

导师,没有佛的开示教法,我

修行常常背离佛法,造作恶业。持邪见之人,当你向他讲说正法,他不会相

们将会长劫沉沦,不得解脱。

信,更听不进去。他们不相信因果,为所欲为,造作地狱之因,将来在地狱

因此,我们要感念佛恩。如果

受无量诸苦。

有人“出佛身血”,不仅堕落地 狱受尽剧苦,而且永远不能出离 地狱之苦。佛陀住世时,“出佛

 狎近恶友·违背良师

身血”是指杀害佛之肉体。佛入

狎近恶友,指亲近经常作恶的人。一个人一旦亲近恶友,就会沾染坏的习

灭后,凡是毁坏佛像,剥落佛像

气,听不进别人的善言劝告。长期与恶友往来,就会无恶不作,不仅现世会做

金漆等行为,都属“出佛身血”

违法乱纪之事,来世还会堕落三恶道受苦。

的恶行,也会遭受无尽苦报。

违背良师,指不听从老师或师父的教育,擅自违背老师或师父的教诫,走 上邪路。世间老师传授知识,是教会我们为人处事的善知识;出家师父是增

 污僧伽蓝·破他梵行 污僧伽蓝,破他梵行,是指 破坏佛门清净,阻挠他人修行的

长我们法身慧命的善知识。一个人只有尊师重道,虚心跟从师长学习,听从师 父的教诫,才能在德行和学问等方面得到不断进步。最终才能成为一个德行高 尚,学识渊博的人。

恶行。僧伽蓝,又称僧院,一般 用以称僧侣所居之寺院。僧伽 蓝,是大众共同修行的道场,是 清净圣洁之地。四众弟子于僧伽 蓝中修道,可永除三毒,常净六

 自作教他·见闻随喜 自作教他,见闻随喜,指不仅自己造作恶业,还教唆他人造作恶业;见到 他人造作恶业,不仅不予制止,而且还心生欢喜,随喜称赞。

根,身心湛然,内外清净。若污

如果一个人造作了以上恶业,就应当在三宝前至诚恳切地发露忏悔。只

秽僧伽蓝,就破坏了众人修道的

有将业障忏除干净之后,才能恢复清净之身。对于所造作恶业忏悔的方法,

清净道场,妨碍他人的修行,因

《授居家二众三皈仪规》中也有解说:“窃恐旷劫至今,造诸恶业,障闭心

此将会承受相应的果报。

源,不堪纳受。是故汝等,应对三宝前,生大惭愧、生大怖畏。思地狱苦,

破他梵行,是指阻止或破坏 他人修清净梵行。若自己不修 行,反而嫉妒、破坏他人修行, 就是断了别人的善根,将会受到 堕落地狱的苦报。

发菩提心,求哀忏悔。”作为佛子,对于往昔所造诸种恶业,应当经常加以 反省。然后在佛法僧三宝跟前,生起惭愧和怖畏之心。经常思虑地狱之苦, 祈求三宝加被,慈悲摄受,令众生恶业消除,还复内心的清净。然后,精进 修行,成就佛道。

文|继平

27


即常乞食粪扫衣树下坐陈弃药

经过洗涤缝制而成的僧衣穿粪扫衣是早期比丘真实生活的写照是四依止之一

粪扫衣又作百衲衣是指捡取俗人丢弃或散落在垃圾场及墓地等处的破衣碎布

粪扫衣的由来与意义

粪扫衣,又作百衲衣。是指捡取俗人丢弃或散落在垃圾场及墓地等处的破衣碎布,经过 洗涤缝制而成的僧衣。穿粪扫衣是早期比丘真实生活的写照,是四依止之一,即常乞食、粪 扫衣、树下坐、陈弃药。 关于粪扫衣的种类,《十诵律》卷二十七列举了四种粪扫衣:一、塚间衣,指用来缠裹 死尸而丢弃在坟间的衣料;二、出来衣,指缠裹死尸的衣料而又用来布施比丘;三、土衣, 指被丢弃在坟间、巷陌及垃圾场所的衣料;四、无主衣,指散落在村落或空地的无主衣料。 但是,粪扫衣的最重要来源,应该是塚间衣,因为在印度,人死后不必埋葬,死人的身体烂 掉后,衣服还可以捡起来给出家人派上用场。但是,塚间衣更多的是指死人的家属为死人留 下或抛弃的生前衣物,就有一些依止粪扫衣的比丘,前去拾取死人及送葬者的衣服,比丘拾 回去洗染香熏之后,就可以改制使用了。 比丘穿粪扫衣,是佛陀赞许的修行方式。比丘穿粪扫衣的根本目的在于断除贪欲,远离 对物质生活的执著。《十住毗婆沙论》卷十六解头陀品说,穿粪扫衣有十种利益。论云:“ 以有十利故,一、惭愧;二、障寒热毒虫;三、表示沙门仪法;四、一切天人见法衣尊敬 如塔;五、猒离心着染衣,非贪好;六、随顺寂灭,非为炽然烦恼;七、由着法衣,有恶 易见;八、更不须余物庄严故;九、随八圣道故;十、我当精进行道,不以染污心于须臾 间。”由此可知,比丘以粪扫衣为袈裟,最为殊胜,最受尊重。 比丘穿著粪扫衣属于佛陀时代的十二种头陀苦行之一。十二头陀行分别为:一、在阿兰 若处;二、常行乞食;三、次第乞食;四、受一食法;五、节量食;六、中后不得饮浆; 七、著粪扫衣;八、但三衣;九、冢间坐;十、树下止;十一、露地住;十二、但坐不卧。 比丘穿粪扫衣,可以修治身心,除净烦恼尘垢。 迦叶尊者,是佛弟子中经常穿粪扫衣,修头陀苦行的人。其他弟子对迦叶尊者这种刻意 苦行的方式很不以为然。但佛陀却十分赞叹他的苦行,并劝告他不要过于苦行,但迦叶尊者 依然如故,佛陀便不再勉强他了。佛陀曾对众弟子说,将来僧团中若能多出现一些像迦叶尊 者这样行头陀的人,佛法将会由此大兴。 佛陀不仅赞叹迦叶尊者穿粪扫衣等苦行,而且从内心尊敬他。一次,佛陀正在说法,这 时,迦叶尊者穿着粪扫衣从外面乞食回来。佛陀见到迦叶尊者进来,就将他请到自己的法座 上,分一半座位给他坐。迦叶尊者也因此成为唯一一位享受“佛分半座”礼遇的弟子。 佛陀住世时,常常赞叹穿粪扫衣的比丘,称扬粪扫衣 的功德。因而,在佛世时,有很多弟子披粪扫衣,修头陀 行。但也有很多比丘,因不喜欢这种苦行方式,是不穿 粪扫衣的。佛教传入中国后,由于习俗与印度有 别,已经没有出家人再穿粪扫衣了,顶多是穿 得相对破烂一些的杂色衲衣而已。

文|慎言

人生 夜 话

意林 竹 解

28


夜话

竹林

29

古代高僧在教化弟子时,常常会根据每个学徒的不同根性,因 材施教,随缘说法,从而在温和的气氛中达到理想的教化效果。这 些高僧有的采用宽容教育来感化,有的是现身说法作示范,还有的 以事例暗示作开启,也有的以此喻彼作比较。高僧的这些教化方式 虽然不同,但都能使学徒在清风细雨的氛围中猛然觉悟。 仙崖禅师是一位德行高超、有修有证,而又十分慈爱弟子的高 僧。在他所住持的禅院中,住了很多前来修学的禅子。其中有一位 沙弥,由于耐不住寺内的寂寞,一到晚上,就乘人不注意,悄悄地 翻越寺墙到寺外玩乐,然后在半夜再返回寺内。 一次仙崖禅师在巡寮时,发现这位沙弥不在宿舍内,找了几个 宿舍也不见其踪影。仙崖禅师走出僧寮,发现在院墙角有一张高脚 凳,意识到这个小沙弥踩着凳子溜到寺外去了。禅师顺手把凳子移 开,自己悄悄地站在放凳子的地方,等候学僧归来。 半夜时分,小沙弥游玩归来。他不知道墙边的凳子已经被禅师 挪走,翻墙进来时,一脚正好踩在禅师的头上。沙弥感觉不对,赶 紧跳到地上,方才看清是仙崖禅师,当时吓得不知所措。

慈悲宽容是教育弟子最好的方式,以鼓励代替责备,以关怀代替处罚,往往会收到意想 不到的教化效果!仙崖禅师根据弟子的根性,以慈悲宽容的方式,使弟子主动认识到自己 的错误,从而主动改正过错。这比粗暴的批评方式的教化方式,更容易令弟子接受。 南隐禅师是日本明治时期著名高僧。他常以生活中不为人注意的事物为参照物,向弟子 讲说禅法深义。一次,一个禅子前来问禅。南隐禅师热情地以茶水招待,禅子看着茶水已 经满了并溢出杯外,而禅师还在不停地往杯子中倒茶。禅子再也沉不住气了,说道:“杯 子中的茶水已经漫出来了,不要再倒了。” 这时,南隐禅师停止了向杯中倒茶,意味深长地说:“你自己的心就像这只杯子一样, 里面装满了自己的看法和主张,你若不先把自己内心的杯子倒空,叫我如何对你说禅?” 禅子听后,惭愧地低下了头。 一般人都有贡高我慢,自以为是的毛病,他们听不进别人的意见和建议,只认为自己的 观点是最正确的。禅师以向杯中倒水的比喻指出,一个人若是骄傲自满,别人有教益的话 他都不能接受,他就无法进步;只有谦恭待人,虚心听取别人有益的观点,才能不断增进 道业,长养善根。 我们的人生其实就如茶杯,若能以空杯对待他人,你就能不断完善自己的德行,丰富自 己的学识,充满着人生的欢喜和感动,最终得别人的尊重与爱戴。

文|通德

以慈悲宽容的方式使弟子主动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从而主动改正过错

事,寺中其他人也都不知道这件事。此后,全寺一百多个出家人,再也没有人翻墙外出了。

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神奇教化效果仙崖禅师根据弟子的根性

经过这次遭遇之后,小沙弥再也不敢翻墙外出了。仙崖禅师也从没有向别人提起过这件

慈悲宽容是教育弟子最好的方式以鼓励代替责备以关怀代替处罚

度和蔼地安慰说:“夜深露重,小心身体,不要着凉,赶快回去早点休息。”

古代高僧随缘善巧的教化方式

令沙弥感到意外的是,仙崖禅师并没有严厉地训斥他,而是态


新加坡佛学院第四届中英文 学 士 毕 业 生 赴 中 国 参 学

参学团拜访中国 国家宗教事务局

2017年6月22-30日,为加强增进汉传佛教院校及寺院之间的法谊, 院长广声大和尚携新加坡佛学院第四届中英文学士毕业生参学团一行30 人,赴中国进行了为期9天的祖庭朝拜与参学交流。 6月22日下午2点30分,新加坡佛学院参学团一行在北京中国国家 宗教事务局受到了张彦通副局长、薛树琪副司长、薛慧处长、王蕾处长 的热情接待。院长广声大和尚首先对中国国家宗教事务局数年来对新加 坡佛学院的关注和支持表示感谢。随后介绍了新加坡佛学院十年来的办 学情况和教育理念。张彦通副局长表示我们 处于一个千载难逢的大时代,要有高度的责 任感和使命感。新加坡汇聚东西方文化,优 势突出,希望毕业生用所学的佛教智慧和优 势,继续学习和深造,成为社会、国家、民 族和佛教界的栋梁之材,服务于“一带一 路”的建设。同时也努力成为中新两国佛教 友好的桥梁和纽带。中国国家宗教事务局将 一如既往地支持中国佛教界与新加坡佛学院 加强交流与合作,互鉴互助,共同发展。 6月23日上午9点,灵光寺方丈常藏大 和尚热情接待了参学团一行,带领礼拜了佛 牙舍利及介绍了关于佛牙舍利的一些故事, 并在茶室招待大家品尝了清香甘甜的禅茶。 随后,灵光寺当家法柱法师带领参学团一行 参观寺院并做了详细的介绍。 奋讯

狮城

30

参学团与张彦通副局长座谈

参学团朝拜北京灵光寺佛牙舍利 并与常藏大和尚合影


奋讯

狮城

下午1点30分,参学团一行在法源寺受到了中国佛学院副院

长、副秘书长普正法师、教培部主任园慈法师和

长宗性大和尚、向学法师的热情接待。院长广声大和尚对中国

龙泉寺常住的热情接待。院长广声大和尚表示,

佛学院各位领导、法师的热情接待表示感谢,并说道:中国佛

久闻龙泉寺在海内外的道风盛誉,此次专门率

学院是中国佛教的最高学府,办学悠久,所以我们第一次的参

新加坡佛学院毕业生前来参学交流,通过参观学

访就来到了这里,互相交流,学习优秀的办学理念和经验。

习,大家都感到受益匪浅。并特别指出,中国佛 教事业现今的发展蓬勃向上,他一向鼓励本院的 毕业生到中国来多锻炼成长。最后,大和尚邀请 学诚会长有机缘带领中国佛教协会及龙泉寺的同 仁、法师们前往新加坡交流访问。 学诚会长对广声大和尚及参学团毕业生的 来访表示欢迎,询问了解了新加坡佛学院近年 来的办学情况、参学团毕业学僧们的未来志 愿。并勉励毕业学僧们未来要继续坚持学修并 重,既要融入好寺院僧团的生活,能担当奉 献,也要不断闻思学习,弘法利生。随后,学 诚大和尚设宴招待参学团一行,宴后在三慧堂 前合影留念。

中国佛学院副院长宗性大和尚会见参学团一行

宗性大和尚表示,中国佛学院与新加坡佛教界法缘深厚,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开启了友好交往——时任新加坡佛教总会 主席宏船长老在中国佛学院复学后曾专门来访祝贺。此次广声 法师一行参访中国佛学院,正是对宏船长老结下深厚法谊的延 续,希望这一传统能形成机制,以促进中新两国佛教界的进一

中国佛教协会会长学诚大和尚会见参学团一行

步友好交往。 同时,对新加坡佛学院毕业生圆满学业表示祝贺,并说 道:希望各位毕业生日后无论在哪国学习、弘法,都能继承中 新佛教界友好往来,交流互鉴的传统,加强与中国佛学院的交 流和合作,推动大乘佛法的弘扬;也希望各位毕业生能够立足 在新加坡佛学院期间的学修所得,发挥各自的语言优势,以国 际化的视野,推动汉传佛教在世界各地的传播与发展,推动三 大语系佛教之间的国际化交流。

6月26-29日,参学团在西安先后参访了 法相宗祖庭大慈恩寺,当家道宏法师接待参学 团一行,带领登大雁塔,参观三藏塔院等寺院 建筑。随后几天,参学团还朝礼了三论宗祖庭 草堂寺、净土宗祖庭香积寺、律宗祖庭净业 寺、华严宗祖庭华严寺、密宗祖庭大兴善寺、 三藏塔院兴教寺,最后参观了举世闻名的秦 兵马俑。各大祖庭的法师们分别给予了热情接

随后,向学副院长、学生处主任觉灯法师、图书馆副馆长 密多法师、法源寺知客智勇法师带领参学团一行参观了中国佛 学院各部门及法源寺。 6月24日下午3点,参学团一行在龙泉寺拜会了中国佛教协 会会长、龙泉寺方丈学诚大和尚。广声大和尚首先感谢学诚会

待和介绍。通过几天的参学交流,毕业学僧们 都感触良多,学习很多,特别是东南亚的学僧 们,对汉传佛教文化以及中国的迅猛发展有了 亲身的感受和认知,感叹这是一次充满法喜和 感恩的游方参学。

31


新加坡佛学院2016/2017学年下学期开学典礼 2017年3月13日上午10点30分,新加坡佛学院举行了2016/2017学年下学期的开学典礼。院长广声大和尚、学术副 院长传圣法师、行政副院长传厚法师、教务长传雄法师、行政长传登法师、教导长权智法师,女众部副教务长贤广 法师、各班班主任及全体师生出席了典礼。 广声大和尚首先欢迎学僧返 校,鼓励大家勤奋学习,在佛学院 的几年中尽可能多学些知识。同 时也分享了修建禅修中心的愿景, 提倡学僧们积极学习内观禅法。近 年来,内观禅法被西方人推广至社 会,广泛应用在学校、军队和医院 里。大和尚观察到在传统汉传寺院里,在家众大都修习念佛法门,而出家众则修难度较高的禅定。现在内观禅填补 了这一空缺,是能在日常生活中进行的方便、简单、有效的修行。 随后,传圣法师报告了2017年缅甸禅修营的情况。法师先介绍了缅甸禅修的四个主要流派,并说明佛学院为什 么选择了在仰光附近的雪乌敏禅林举办禅修营。接着他回顾了禅林的生活条件和禅修时间安排,并总结了德加尼亚 禅师教授的主要内容。禅师是已故雪乌敏长老的弟子,任禅林的禅修指导。最后,广声大和尚希望更多学僧抓住机 会,参加在禅林的内观修行。

泰国摩诃朱拉隆功大学毕业典礼 2017年5月21日,新加坡佛学院2012级中文佛学学士班 10位学僧在学术副院长传圣法师和班主任传空法师的带领下 出席了泰国摩诃朱拉隆功大学的毕业典礼。泰国僧王亲自为 大约5000名来自泰国、斯里兰卡、韩国、新加坡、台湾等地 的学生,颁发了学士、硕士、博士及荣誉博士学位证书。整 个典礼仪式非常的庄严隆重,约有万余僧俗二众参与了这次 毕业典礼。典礼尾声,所有毕业生在喜悦的气氛下一同合影 留念。

奋讯

狮城

32


奋讯

狮城

广西弘恩寺来宾参访新加坡佛学院 2017年5月21日,新加坡佛学院院长广声大和尚和教 务长传雄法师热情接待了广西弘恩寺圣旭法师一行26人 参访新加坡佛学院和光明山普觉禅寺。传雄法师介绍了佛 学院的办学情况,并详细说明了特色课程的设置。随之院 长在斋堂准 备了精美的 午餐给予款 待,最后宾 主双方在无 相殿合影留 念。

新加坡佛学院第四届中英文学士班毕业典礼 2017年5月27日上午,新加坡佛学院在无相殿隆重举办了第四届中英文学士班的毕业典 礼。院长广声大和尚、副院长传圣法师、传厚法师、助理副院长传庆法师、教务长传雄法师、 行政长传登法师、教导长权智法师、女众部副教务长贤广法师、各班班主任和全体师生以及观 礼来宾出席了典礼。 典礼在唱颂三宝歌声中拉开帷幕,首先院 长广声大和尚致辞,祝贺毕业学生圆满完成学 士课程,并开示说,五年的课程只是开始,毕 业后要以谦虚的态度继续学习,弘法利生;做 事情只要全力以赴,因果自会相随,不必对结 果患得患失。接着,院长分别为中英文学士毕 业生颁发毕业证书。随后,新加坡佛学院明法 法师表演了古琴演奏《普庵咒》和女众部学生 曾扬园、妙者表演了电子琴与小提琴合奏《送 别》。最后,中文毕业生代表然晖同学和英文 毕业生代表善念同学分别发表毕业感言。全体 师生合影留念,并一同共享庆祝午宴。

33


重走海上丝绸之路 闽南 佛 学 院 毕 业 僧 参访 普 觉 禅 寺 及 新 加 坡 佛 学 院 2017年6月1日,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厦门市佛协会长、厦门南 普陀寺方丈、闽南佛学院院长则悟大和尚率厦门市佛教协会和闽南佛 学院第十五届毕业僧“重走海上丝绸之路”参访团一行138人,来光明 山普觉禅寺及我院参访。 新加坡佛教协总会副会长、光明山普觉禅寺方丈、新加坡佛学院 院长广声大和尚带领佛学院法师、全体学生和护法信众给予了热情接 待。座谈会在无相殿由新加坡佛学院副院长传厚法师主持,法师首先 恭贺此次活动开启了两个学院进一步交流的新篇章。

南普陀毕业学僧与佛学院僧众在大雄宝殿前合影留念。


广声大和尚在致欢迎辞中说,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意义令他想到了佛教的迁移之路。 近代以来,因为福建一带的大德们南下,东南亚才得有汉传法源。展望未来,汉传佛教要 能在海外发扬光大,就必需培养精通双语的僧才,这也是新加坡佛学院成立的目的之一。 现在的世界局势混乱,众生对宗教持极端态度,对物质资源执着不休,希望学生们能发大 菩提心,走向世界,普度众生。 • 光 明 坊 Awareness Place Blk 231 Bain Street #01-63 Bras Basah Complex S 180231

则悟大和尚致感谢辞说,此行五个国家 一路走来都是佛教胜迹,毕业生可以利用这 一因缘缅怀古人精神;因两院法缘深厚,最

• 普 觉 坊 Awareness Hub Blk 231 Bain Street #03-15 Bras Basah Complex S 180231

后一站到光明山倍感亲切。而且两院办学理 念相同,语言相通,心心相通,今后 可以共同合作,互相交流,加强人才

• 新 加 坡 佛 教 总 会 SINGAPORE BUDDHIST FEDERATION 59 Lorong 24A Geylang S 398583

培养的力度,对佛教中出现的问题提 出解决方案,造福人类。 会后,双方互赠礼

品,全体人员在大雄宝 殿前合影留念。

大 悲 佛 教 中 心 TAI PEI BUDDHIST CENTRE 2 Lavender Street S 338823

• 慈 缘 轩 CI YAN VEGETARIAN HEALTH FOOD 8/10 Smith Street S 058917 • Kushinagara Buddhist Cultural Pte Ltd 190 Middle Rd S 188979 • Classic Lao Di Fang Restaurant 9 Penang Rd # B1-12 Park Mall S 238459

*送 完 为 止

赞助表 —— 佛陀 如果您想和大家一起分享这种无上 的布施喜悦,您可助印《普觉》杂 志。只需影印并填妥表格,并将划 线支票抬头写明
:

KMSPKS Monastery 寄至:

Pujue Magazine Kong Meng San Phor Kark See Monastery 88 Bright Hill Road Singapore 574117

您也能上网至
 http://ch.kmspks.org/about/donate 通过电子转帐 (eNets) 或财路捐款

姓名 (中) : 性别:

(英) : 年龄:

最高学历:

地址: 职业:

电话:

(住家)

手机:

电邮:

布施回向: 款项$

现金

支票号码:

* 由于本寺不接受外币支票,故海外读者如发心赞助本刊,请用银行汇票 (新加坡币) 您是否需要收据?

需要

不需要

您是否想通过电邮获知本寺举办的讲座、

法会与活动?

您在何处取得这本杂志?

询问电话:(65) 6849 5300 电邮:pujue@kmspks.org

(办公室)

否 ❏ 关 于 光 明 山 普 觉 禅 寺 的 出 版 捐 款 事项,我们会与您联系。并请上网 www.kmspks.org/privacy-policy 查询有关个人资料保护法令的详情。

需要更新或更改您的个人资料,请电邮publication@kmspks.org或致电6849 5342

第39期 / 2017

诸供养中 法供养为最


本 寺 活 动 2017

sep

12月 dec

佛法

[ 法会 | 仪式 ] 盂兰盆节法会 佛教徒在这天会行孝报恩,崇敬历代先贤,追 思祭祖,并通过诵经与普同供养的方式斋僧培 福,济度三恶道苦难。 9月5日(七月十五日) | 星期二 地点:光明山普觉禅寺 牌位:$250;$100;$50 报名:6月9日起止牌位名额满为止 询问:6849 5333 地点:光明山普觉禅寺 药师消灾燃灯法会 10月23日至28日(九月初四至初九) | 7.30pm 地点:万佛塔 | 2楼 | 药师殿 10月29日(九月初十) | 10am 地点:大悲殿 报名:8月1日起至额满为止 福位功德主 - $100 (合家6个名字) 禄位功德主 - $50 (合家2个名字) 寿位功德主 - $10 (1个名字)

三皈五戒典礼 当佛教徒了解人生的痛苦之后,他会以三宝为 依归,因为他相信三宝能够引导他获得幸福和真 理。皈依三宝,可说是佛教徒寻求真理的开始。 10月29日 | 星期日 | 12.30pm - 2.30pm 地点:宏船老和尚纪念堂 | 4楼 | 无相殿 询问:6849 5300 | sem@kmspks.org 报名:1 上网报名http://bit.do/3R5P0317

9月

2 接待处@KMSPKS上午9时至下午4时 (请携带身份证)

水陆法会 水陆法会是中国佛教经忏法事中礼仪最隆 重,功德最庄严与最殊胜的法会。以设斋食 和诵经持咒超度一切水陆亡魂和祖先幽灵, 以此功德回向一切有情,增福延寿,普度六 道受苦众生,令其离苦得乐,同证佛道。 净坛 11月19日(农历十月初二) 星期日 | 2pm 法会 11月20日至25日(农历十月初三至初八) 星期一至星期六 送圣 11月26日(农历十月初九) 星期日 | 1pm 地点:光明山普觉禅寺 报名:9月9日期起至额满为止 询问:6849 5333 内坛功德主: $36,000;$21,000;$11,000;$5,600;$3,200 大坛功德主: ◎ $2,000 ◎$1,000 诸经坛 (消灾植福): ◎ $300 (5-6个名) ◎ $200(1-4个名) ◎ $20 (限1个名) 净土坛 (附荐超度): ◎ $300 (5-6个名) ◎ $200(1-4个名) ◎ $20 (限1个名) 供斋香积金类别: ◎ 上堂大斋 $3,000 ◎ 福寿大斋 $2,000 ◎ 如意斋 $1,000 ◎ 罗汉斋 $500 ◎ 随缘

闻钟声迎新年 在钟声里许下愿望,让心中的祈愿传遍十方。 12月31日 | 星期天 | 10pm-2am 地点:大悲殿 询问:6849 5300

[ 讲座 | 课程 | 工作坊 ] 光明山普觉禅寺导览 欢迎参加我们的导览,认识光明山的历史、 佛教与艺术。 9月24日,10月29日 星期日 | 10am-12pm 地点:宏船老和尚纪念堂 | 一楼课室 费用:免费 报名:guidedtour@kmspks.org 询问:6849 5300 三皈五戒预备班(中文) 解析三皈五戒的意义及守持 10月29日 | 星期日 | 9am - 10.30am 地点:宏船老和尚纪念堂 | 一楼 | 课室9 费用:免费 报名:1 上网报名http://bit.do/3r5pcpc 2 接待处@KMSPKS上午9时至下午4时 (请携带身份证) 询问:6849 5300 | sed@kmspks.org 佛教礼仪(中文) 教导及练习基本的佛教礼仪 10月28日 | 星期日 | 9am - 3.30m 地点:宏船老和尚纪念堂 | 三楼 | 课室307 费用:免费 报名:1 上网报名http://bit.do/fjlyoctregor 2 接待处@KMSPKS上午9时至下午4时 询问:6849 5300 | sed@kmspks.org 护法培训课程 所有光明山普觉禅寺护法, 都必须报名参加此课程。 10月14日 | 星期日 | 8.30am - 4pm 地点:宏船老和尚纪念堂 | 一楼课室 费用:免费 报名:1 上网报名 http://bit.ly/2jOFKj1 2 接待处@KMSPKS上午9时至下午4时 询问:6849 5300 | volunteer@kmspks.org

生活艺术系列

[ 艺术 ] 色彩与绘画治疗(初阶) 艺术治疗是一种结合艺术与心理学的治疗 形式。它是利用人与生俱来的创作潜能与 自我治疗的本能,达致心理健康和个人成 长的目的。 10月1日 | 星期日 | 9:30am-12.30pm 地点:普觉坊 费用:$30

创意医学艺术治疗(初阶) 在现有的有关现代身心健康以及外伤治愈文献中,对 涉及到有关医学上的艺术治疗的方法进行简单介绍。 10月1日 | 星期日 | 1:30pm-4.30pm 地点:普觉坊 费用:$30

正念 + 表达性艺术治疗 正念源自东方,后来在西方被整合到现代心理治 疗中,成为当代最重要的心理治疗和心理保健方 法之一。 10月5日及12日 | 星期四 | 7pm-10pm 地点:普觉坊 费用:$60 报名:1 上网报名 https:/ /goo.gl/SqdVxp 2 亲临普觉坊上午11时30分至傍晚6时 3 亲临接待处@KMSPKS上午9时至下午4时 询问:6336 5067 | awarenesshub@kmspks.org

[ 社群 ] 拜访疗养院 加入我们,协助长者出游,聆听他们的生活智慧并慈 爱的交谈。 9月17日,11月5日 | 星期日 | 9am - 11.30am 地点:光明山修身院 捐血运动 12月 | 星期六 | 9am-3pm 地点:宏船老和尚纪念堂 | 一楼 | 5和6号课室

[ 养生 ] 《排毒与健康》实习坊 9月11日 | 星期一 | 8.30am–5pm 地点:普觉坊 费用:$150 报名:awarenesshub@kmspks.org 询问:6336 5067

素食营养课程初级班 10月4日、11日及18日 | 星期三 | 1pm–5pm 地点:普觉坊 费用:$120 (3堂课) 报名:awarenesshub@kmspks.org 询问:6336 5067

[ 环保 ] 修福站: 回收分类——帮助把回收物分类 每逢星期二,四与六 | 9am-4pm 地点:宏船老和尚纪念堂 | 1楼 | 南翼办公室外 询问:6849 5300 | gratitude@kmpks.org

修福轩: 光临我们的寻宝店寻找价廉物美的物品 星期日至星期五 | 10am-3pm 星期六 | 12pm-4.30pm 地点:寺务处前 共修(华语) 药师经 | 每逢星期六 | 7.30 pm | 地点:万佛塔 | 2楼 净土共修 | 每逢星期日 | 9.30 am | 地点:大悲殿 | 地点:大悲殿 金刚法会 | 每逢星期日 | 2pm 大悲法会 | 每月农历廿七 | 10am | 地点:大悲殿 观音菩萨圣诞 | 农历二月十九日、六月十九日与九月十九日 10am | 地点:大悲殿 * 预知更多详情,请拨电6849 5300 共修暂停日期及可变动。

请加入我们的面簿 Like us on facebook.com/kmspks 节目详情有可能会更改,在印刷时内容正确无误。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