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V
目 录
contents
谢/Ⅸ 言/Ⅺ
致 前
第一部分 瞬息万变的青少年世界 / 1 第一章
青少年、青春期、青春中期族群 / 5 在青春期这个人生重要的阶段,青少年有追求独立
的需求,而他们还不具备健全的抽象思维能力 ;对于生活 中的诸多层面,并无整合思考的能力,他们需要成人的引 导,以避免做出错误的决定。
第二章
被遗弃的一群,现代青少年的共同身份 / 33 家长以各类活动填满孩子的作息,以此作为自己用
心栽培下一代的证明,却忘了“纯粹的陪伴”才是最重要的。
第三章
地下世界 / 65 为了让自己融入一个团体,受欢迎,得到归属感,
VI 怎样更懂我 :当今青少年的内心世界
他们会做违心之事 ;而为忠于家人、取悦生活中对他们有 影响力的人,他们必须学习适应并应付这些人。
第二部分 第四章
地下世界的概况 / 91
群集,同伴关系中最重要的概念 / 93 群集的产生,乃是基于内心需要安全感与归属感。
第五章
学校,师生共同生活的空间 / 117 在意成绩的学生,承受着高焦虑与高压力 :他们必
须在成绩上出人头地,课业负担越来越沉重,使得他们不 堪重负。
第六章
家庭,家长将孩子往外推的起点 / 143 父母满脑子只想到自己的事情,无暇顾及子女需要,
习惯性忽略子女,或反应消极被动,子女只好认命地自力 更生。
第七章
体育,变相的竞争角力运动 / 161 体育运动不再是好玩的活动、游戏和经历,而是为
了竞争、求胜、击败对手,或者是取得学分的重要条件。
第八章
性,只是想通过“性”找个人爱我 / 177 除了外在环境因素,孤寂感是导致青少年陷入性问
题的内在因素,他们以为性行为与性幻想能缓和疏离与 孤独之痛,殊不知那只是真爱的赝品。
第九章
忙碌与压力,陀螺般的生活 / 199 青春期孩子,酷酷的外表掩盖着他们的寂寞与孤单 ;
目 录 VII
忙碌的生活,使他们无法思索未来、人际关系以及人生, 产生的压力又使他们原本的绝望雪上加霜。这些都深深 危及他们身心的健全,至终危及他们在青春期的发展。
第十章
伦理与道德,维护地下世界利益才是最重要的 事 / 215 说谎和作弊是青少年主要的道德问题,然而,在现
今的青少年中被看成是可接受的。因为现代青少年的思 考过程,是以自我利益与自我保护为过滤镜。
第十一章
派对,获得群体归属感的最佳场合 / 239
对于大多数的青少年而言,参加派对最精彩的不是 喝酒,而是大伙儿夸张滑稽的言行,共度欢乐时光 ;他们 喝酒不是为了酒精,而是为了得到群体的认同。如今,派 对已经融入社会文化,成为青春期文化的一部分。
第三部分 何去何从? / 251 第十二章
青春中期族群需要什么? / 253
他们需要的,是真心关怀他们的成人。成人唯一必须 具备的资格是乐意真心关怀青少年,而且有始有终。
第十三章
扭转逆势的五个策略 / 265
这里所提供的不是最终的答案,而是盼望能以这些 策略为起点,改写青少年的人生。
附录 A 变迁世界里的教会青少年工作 / 275 附录 B 方法论 / 285
第一部分
瞬息万变的 青少年世界
2 怎样更懂我 :当今青少年的内心世界
笑
容真挚,喜乐的光彩发自内心。毫无疑问的,青春期大
多数时候都轻松愉快、无忧无虑、直来直往。此时,人生似乎 充满着各种的可能,没有克服不了的障碍。这里的世界,五花 八门:学生们听到中午的下课铃声,快乐地冲向餐厅;拉拉队 员笑成一团;运动选手悠哉地闲逛。表面看来,高中生的世界 似乎与他们父母甚至祖父母当年没有两样。各样的比赛令人兴 奋。有舞会、派对要参加,有话剧要演出,有作业要完成。多 数的高中生(若不是绝大多数的话)都考虑进大学,基本上, 他们前途似锦、一片光明。 但这如诗一般的画面,还有另外一面。青少年在生活情 境中,必须处理的问题有:惧怕、寂寞与缺乏安全感;友谊往 往是空泛的;表现与形象才是制胜的关键。附带一提,或更确 切地说,在高中生活这肤浅与往往过于粉饰的外壳之下,是幽 暗、孤寂的角落,要求划一的霓虹灯光鲜少能够照入。就在这 被迫“符合标准”的光泽之下,是个人在仇恨世界里求生存的 压力与紧张。 根据个人的看法或是不同的着眼点,社会对于青少年处 境的本质有两个不同的观点。在成年人看来,现代青少年若不 是受到高度的栽培、动力十足、发挥所长,就是身陷困境、万
第一部分
瞬息万变的青少年世界 3
分悲惨。在这样的讨论中,鲜少有所谓的中间地带。 为什么我们对于年轻一代的看法如此迥然不同?问问 任何一方的答案,都会招致责备,甚至嘲弄。① 答案可能不 在于试图在两个观点中找寻折中,而是尝试调和这显然相互 抵触的数据。我能体会这个争议的复杂度,我肯定这些扎实 的实证研究(empirical research),也直觉地感受到现代的青 春中期族群不太对劲儿,因而我想方设法让这些观点相互抗 衡。在研究当中,我恍然大悟,相互冲突的观点有了答案: 两个观点都真实而有效验——只是层次不同。例如,在多数 场合里,青少年看来开心无虞,而且似乎很健康。然而,绝 大多数高中生私下流露的却是截然不同的故事。经过几个月 对于青少年处境的思索与研究,我认为青春中期是个新的族 群,是迈向青春期过程中与人生旅途中的要素,而且亟待研 究。青春中期族群不像其他人生阶段,这是个多层次的世界。 青春中期族群无法同时秉持自我的认同,同时又切割自己的 生活,做出区分。社会已经放弃关怀年轻人的个别性。因此, 青春中期族群发现自己被迫配合扮演几个不同的我。为了生 存,年轻人必须学习将子女、学生、运动员、朋友的角色扮 演好,同时在“认识自我”的迢迢路程上继续前行。换言之,
① 例 如, 参 考 Mike Males,“The New Demons: Ordinary Teens,”Los Angeles Times, April 21, 2002, home.earthlink.net/~mmales/epheb.htm(accessed March 13, 2003).
4 怎样更懂我 :当今青少年的内心世界
人生另一个新阶段——青春中期——浮上桌面,这个新阶段 带来新的挑战,有时却也非常艰难。 青少年能在生活的某个领域或层面,应用抽象的思考 三思而行。但是青春中期族群一旦从一个层面迈向另个层 面——无论是人际关系、角色、期望还是活动——将在新的层 面打造出一个不同、几乎全然独特的认知过程,继而在此应用 抽象的观念。对于有能力将抽象以及微妙思考过程落实的青少 年,确实如此。但是新的问题是,青少年缺乏在不同层面中建 构横跨两者桥梁的能力。青少年认为冲突并不矛盾,而且很容 易把看起来无法调和的理念、态度及价值观合理化,这只是众 多指标中的两项,指出青少年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已然形成,可 能也是青春中期族群本质的关键指标。 就某方面而言,我跃入了超过自己学术训练与专业的海 洋;然而,我也知道,探求文化变迁是否会影响到青少年认知 发展(因此连带影响到道德、甚至灵性层面的发展)的人不 多。这还有待更多的讨论、辩论与研究,但是我非常肯定,社 会的变迁改变了青少年的本质。 第一部分道出本书的前提:成年人有能力,也有经验护 送青少年融入社会,但是长久以来却对青少年不闻不问。青少 年被抛弃了,因此他们打造出自己的世界,以保护自己,不受 成人社群的破坏与诱骗。诚愿本书第一部分打开您对青少年 “地下世界”的视野。
第二章 被遗弃的一群, 现代青少年的共同身份 一群难以归类的年轻人,建构出他们生活其 间的青少年世界,青少年社会群体是社会体系自 动弃权下的产物。 赫什: 《一个不同的部落:美国青少年心理探索》 我忧郁,部分可归咎于失落的童年。那一天, 几乎仍然历历在目:我体会到,真的不再有人能照 顾我或保护我,在死亡阴影的笼罩下,以后得靠自 己了。自此,一切改变了。 著名歌手 Lucindo Williams ①
这
项调查不是在象牙塔进行的。我毕业于 20 世纪 70 年代
① USA Today, April 21, 2003, www.usatoday.com/usatonline/20030421/ 5087105s.htm (accessed May 3, 2003).
34 怎样更懂我 :当今青少年的内心世界
初,① 自此,专业工作的使命感使我一直与青少年保持密切的 接触。此外,我积极融入三个子女(目前就读高中)的生活, 看到青少年的每个方面。在这些背景下,我秉承着一个错误的 信念——我对于青少年族群已经具有相当的了解——着手这项 研究。然而,即使我自认已经备妥,事实却完全不像我想象 中的一切就绪。我家次子当时读高二,看我胸有成竹的模样, 提出一个意味深长的警告: “爸,我知道您自认相当了解孩子, 不过您最好还是做好心理准备,才不会被吓倒。我认为您不了 解青少年!甚至,没有任何一个大人了解我们!” 我稍后了解,从最好的方面来看,这是无知(naivete) ;或 从最糟的方面来看,这是学术专业傲慢的误区。事实上,我对 于想要深入探究的青春中期族群的世界,根本缺乏了解。过去 这些年来,我认识许多学生,也与其中不少人建立密切的关 系,但是当我接近他们,想要了解他们生活世界的复杂与色 调,我简化的观点立刻遭到挑战——若尚未彻底瓦解的话。当 我想渗入青少年社会与群体的墙垣与隐秘处时,我预期会碰上 一些出其不意的事情,但是此刻我体会到,就自己过去的经历 与训练,对于青少年世界的认知,不是全面的,因此那是扭曲 的认知。许多时候,我能够与过去认识的学生谈心,但是在这
① 除了在研究所教授青少年、家庭与文化的课程之外,我也在 Young Life 基 督教青少年宣教机构担任过同工与义工。这些工作让我在过去三十年来一直与学 生、教职员、行政人员及几所当地高中的家长保持联系,并且积极参与。
第二章
被遗弃的一群,现代青少年的共同身份 35
项调查中,我才体会到,其中的每一项互动关系都是出于我的 条件、建立在我的势力范围之内。我认识的这些学生,其实只 是呈现出我对他们一厢情愿的认识。事实上,这些关系完全基 于我的社会观与世界观,而不是他们的,甚至不是建立在相互 的认知上。即使我认识青少年个人,但是却没有体会到他们每 个人的社会背景都与我个人的背景大不相同。坦承这个事实固 然痛苦,更可惜的是,我错过了真正认识大多数青少年的机会。 我认为,几乎每个大人都不例外,包括那些每天与青少年打交道 的工作人员。青少年的世界,不一样就是不一样。破裂、复杂、 多层次,因此他们的世界观、语汇、价值体系已然改变,甚至用 来解码并与航行于格外复杂青少年世界的架构,业已改变。
现代青少年的状况:学术界的争议 《 大 西 洋 》 月 刊 在 2002 年 3 月 刊 登 了 罗 恩 · 鲍 尔(Ron Powers ① ,曾获普利策奖)的文章,引起轩然大波。之后鲍尔也 在 Minutes II 节目受访,指出他观察到的现象,“现代孩子的 惹人厌以及造成的不方便,已经成为生活的主要议题” 。②文章 与访谈的焦点是,鼓吹成年人应该起而行,关注年轻一代的现
t Live Here Anymore: Searching for the Lost ① Ron Powers, Tom and Huck Don’ American Childhood (New York: St. Martin’ s Press, 2001). ② Ron Powers,“The Apocalypse of Adolescence,”Atlantic Online, March 2002, www.theatlantic.com/issues/2002/03/powers.htm (accessed May 3, 2003).
36 怎样更懂我 :当今青少年的内心世界
况,因为社会文化一直在剥夺年轻人的公民权益,导致青少年 犯罪,特别是在作者居住的美国佛蒙特州。 然而,也有人认为鲍尔的观点受到少数独立事件的扭 曲,忽略了其他不胜枚举、结论完全相反的事件:青少年的现 况,是前所未有的好。这一阵营,以梅尔斯(Mike Males,社 会学家,任教于美国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为首,强烈反 对鲍尔这一方认为“社会变迁对于现代青少年极为不利”的 看法。梅尔斯不仅不赞同鲍尔的观点,还试图提出反驳;例 如,梅尔斯提出,现代青少年“过得比任何一代都好” 。① 他认 为那群宣称青少年“陷入麻烦”的,患有“恐 young 综合征” (ephebiphobia,认为青少年都很恐怖),而畅销作家与权威学 者自命不凡地认定“青少年惹上麻烦了”,造成“媒体全面性 的恐慌”,② 使得这一观点常盛不衰。目睹一波强似一波的文 献,尽在描述新世代青少年肆无忌惮的犯罪与危险的暴力行 为,梅尔斯在 2002 年 4 月 21 日《洛杉矶时报》的社论提出澄 清,他认为这是种错误的惧怕,社会其实没有遗弃也没有忽视 这一代的青少年。鲍尔的言论及其探讨青少年暴力的著作引起 媒体界广泛的回响,梅尔斯针对鲍尔及其阵营,予以反驳。梅 尔斯坚称,现代青少年比过去都要健康、快乐,得到的照料也
① Mike Males,“The New Demons: Ordinary Teens,”Los Angeles Times, April 21, 2002, home.earthlink.net/~mmales/epheb.htm (accessed July 12, 2003). ② 出处同上。
第二章
被遗弃的一群,现代青少年的共同身份 37
更妥善。确实,他广泛引述各方的实证数据,白纸黑字,显然 把鲍尔阵营给驳倒了。 这场唇枪舌战,你来我往,一方认为美国文化中的青少 年身陷困境,另一方认为青少年前途光明,战场通常仅限于 学术文献的安全区。这时,实际数据(例如定量研究与扎实 的数字)通常会被视为合理的证据。因为梅尔斯的研究引述 “客观的数据”,因此,专家学者往往会站在他的一边。他的 论点与许多专家学者不谋而合,对于诸媒体时常刊登的那些 未经证实而又危言耸听的“发现”或“惊人趋势”都嗤之以 鼻。社会对于时下青少年挣扎现象的“普遍认同”,① 令许多 专家学者摇头叹息,他们认为现代的青少年前途似锦,而且 “百折不挠”(resilient) 。② 梅尔斯是少数跃上媒体的社会学家, 因为他有能力也有决心投入基层研究,并能深入浅出地阐述学 术发现与结论,让社会大众了解。一般平面媒体可能因为鲍尔 引述的例子③ 或黑幕爆料或丧失童贞,大作文章,例如最近有个 九岁雏妓遭到逮捕,她做此事的理由是“想赚钱” 。④ 然而,书
① 这个词组通常被学术界拿来修饰被视为民间传说的资料或意见。基本上, 在学术界几乎毫无地位。 ② 参见 William Damon, Deanna Kuhn, and Robert S. Siegler, eds., Handbook of Child Psychology, vol. 2, Cognition, Perception, and Language, 5th ed. (New York: Wiley, 1998); 以 及 Rune J. Simeonsson, ed., Risk, Resilience, and Prevention: Promoting the Well-Being of All Children (Baltimore: Brookes, 1994). ③ Powers, Tom and Huck 与 Powers,“Apocalypse of Adolescence.” ④ 这段访谈出自 CNN 有关美国市中心的雏妓问题(March 21, 2002) 。
38 怎样更懂我 :当今青少年的内心世界
报媒体或学术界的文献都不认为停滞(stagnancy)是时下社会 的特征,特别在青少年当中,更非如此。 在这场辩论中,或许最令人玩味的问题还没有浮现。大 多学术研究所倚重的研究方法(例如,传统理论、定量研究与 调查研究)能否提供全面性的探讨,告诉我们所有该知道的信 息,好让我们了解现代青少年内心世界的真貌?显然,南辕北 辙、相互冲突的观点,其实代表着同一经验的不同角度。青少 年尝试探究日益复杂的生活时,格外地不屈不挠,同时又深深 受伤。社会文化本身不再像过去那样关注孩童与青少年的需 要,因此,年轻人需要格外卖力地寻找,如何走出自己的路。 然而,这项任务难如登天。诚如艾肯的论点: 自我认同需要一种氛围,成人社会的层层标准、 价 值 观、 理 念, 必 须 容 许 青 少 年 挑 战、 提 出 质 疑, 青少年方能建构并测试他们自己的标准、价值观与 理念……然而,如今成年人持守的标准、价值观与 理 念, 不 像 过 去 那 么 多, 也 不 如 过 去 坚 定。 因 此, 青少年无法坐享成人社会的支持与支援,而得自己 披荆斩棘、找寻自我认同。 ①
① 参见 David Elkind 的 A Sympathetic Understanding of the Child: Birth to Sixteen (Needham Heights, Mass.: Allyn & Bacon, 1994), 197. 以及 The Hurried Child: Growing Up Too Fast Too Soon, 3d ed.(Cambridge, Mass.: Perseus Publishing, 2001 ; 中译本《萧瑟的童颜:揠苗助长的危机》,和英)。
第二章
被遗弃的一群,现代青少年的共同身份 39
表面看来,青少年的世界似乎相当稳定而健全。然而,实 证数据显示,在这平静的水面下,年轻人面对的混乱是困难、 痛苦、寂寞,甚至是伤害。即使那些认为青少年基本上没问题 的,也几乎一致认为年轻人(特别是青少年)需要大人在意他 们、花时间陪他们、主动关怀他们,而且不是别有用心或为了利 己。事实上,青少年需要大人才能成为大人,如果大人在青少年 的生命中缺席、对他们不理不睬,青少年迫不得已,只好自求生 存。正如赫什所言, “我们越任凭孩子自由发展、不闻不问,他 们就越绕不出青少年的逻辑,他们的未来就会险象环生。”① 在这项调查中,我发现:介于大人与青少年之间的人际 与社交的鸿沟,远比我预期的严重。这项调查的数据与观察, 特别在学术界、报章杂志与问卷调查(针对青春中期族群,横 跨社会经济层面与种族地理界线)的“三”管齐下,② 不容许 我以无关学术的借口或用漫不经心的理论打发。日积月累的事 实根本不容我们忽视这令人忧心的趋势:青春中期族群被迫有 别于社会体系,打造自己的世界,由此衍生的社会危机可能是 有史以来最严重而又最被忽略的。这类的话听多了,我们不置 ① Patricia Hersch, A Tribe Apart: A Journey into the Heart of American Adolescents (New York: Ballantine Books, 1998), viii. ② 出处同上,ix。参与者兼观察者的研究整合(Triangulation)研究方法论, 亦即分别从几个来源搜集数据,以期对于研究的族群有最全面的了解。通常指研 究者对于研究的观察以及研究者个人经验之外的参考文献,含括一般媒体以及学 术界的文献。在这项研究中,我也整合了对青少年族群的大型演讲后,通过焦点 团体得到的反应与回馈。
40 怎样更懂我 :当今青少年的内心世界
可否,甚至置若罔闻,但是我盼望,这项调查所凸显的事实, 如此震撼,应该能唤起那最“不为所动”者的注意。
我 总 是 找 不 到 了 解 我 的 感 受、 可 以 谈 心 的 人。 爸妈口口声声说他们是过来人、知道我的感受,但 是 时 代 已 经 改 变 了。 他 们 不 明 白 我 目 前 真 实 想 法。 因 此, 我 不 得 不 把 自 己 的 感 受 隐 藏 起 来。 有 时 候, 我很暴躁,会乱发脾气,但是事后又很懊悔。对于 这样的表现,我很苦恼,真希望能找到一个真正理 解我的人,和他聊聊。 一高中生
“萧瑟的童颜”以及社会文化遗弃青少年的 现象 塔夫斯大学艾肯教授在 1981 年出版《萧瑟的童颜:揠 苗 助 长 的 危 机 》(The Hurried Child, 和 英 ),1988 年 修 订, 2001 年再度改版。在两次的修订中,艾肯强调,他注意到青 少年世界的变迁。① 在 1988 年的版本里,他写到,秉持着写书 一贯的心态,尝试“以更深入的研究与数据说明,社会对待
① 这是民族志学研究过程的要素,即以观察所得与文献进行比较与对照,也 常包括访谈。详细情形请参见附录 B。
第二章
被遗弃的一群,现代青少年的共同身份 41
青少年与孩童的态度改变,没有使他们更好过,反倒使他们 更不好过。”① 在 2001 年的版本,他写到: 我在第二版前言中描述的许多问题,每况愈下。 过去几十年来,要让孩子具备竞争力的观念驱策父 母揠苗助长,家长一心让孩子速成长大的现象迄今 毫无改善。父母面对的压力是前所未有的,按照孩 子的年龄,把孩子的行程塞得爆满,让他们参与正 规的运动与活动。令人遗憾的是,公立学校的考试 比起十年前有增无减。在某些小区甚至幼儿园的学 生 , 也 有 统 一 的 考 试。 厂 商 透 过 媒 体 不 断 施 压( 呈 指数增加),积极开发“孩童”这个顾客群。 ② 根据这项研究的观察,我同意艾肯的理论评估,社会文 化驱使孩子“速成”,童颜萧瑟。不过,我比较喜欢用“遗 弃”(abandoned)这个标签,而不是“速成”。诚如鲍尔与许 多学者所言,青少年有个渴望,是现代的父母、师长与其他 大人这个社会群体所无法填补的。理由很多,各式各样,但 是根据关注青少年族群者与青少年本身就此现象的各种描述, “社会体系弃青少年于不顾”的观念,似乎最能提纲挈领。
① David Elkind, The Hurried Child: Growing Up Too Fast Too Soon(《萧瑟的 童颜:揠苗助长的危机》,和英), 2d ed. (Reading, Mass.: Addison-Wesley, 1988). ② Elkind, Hurried Child, 3d ed., xv.
42 怎样更懂我 :当今青少年的内心世界
无数的文献与书籍都注意到“社会体系弃青少年于不 顾”。例如,在《都是压力惹的祸》一书中,艾肯指出: 后现代的孩童与青少年,就像长期无法得着满 足的人,以受害者自居。认为必须抑制自己对于安 全与保护的需要,以迎合父母以及社会期望他们独 立自主的形象。后现代的年轻人就像现代母亲一般, 或是把愤怒发泄在自己身上(让自己被人利用),或 是发泄到周遭的世界。 ① X 世代作者 William Mahedy 与 Janet Bernardi 在合著的 A Generation Alone: Xers Making a Place in the World 中,仔细描 述了其世代的叛逆本质,并提出经验之谈,其总结是: “我们 知道其实根本没有人需要我们。”② 事实上,作者道出了社会 在注重青少年以及教养照顾青少年方面,全面下滑的现象。 赫什划时代的《一个不同的部落》一书,即是以“社会 体系弃青少年于不顾”的观念作为主线,她的结论是,“有史 以来,90 年代的青少年是最孤立、也是最乏人照料的一个世 代。”③ 我不仅赞同这些主张,进行这项研究时,我也亲身体 验到这些显然的实况。《一个不同的部落》不仅是个书名,更 ① David Elkind, Ties That Stress: The New Family Imbalance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4), 10-11. ② William Mahedy 与 Janet Bernardi, A Generation Alone: Xers Making a Place in the World (Downers Grove, Ill.: InterVarsity, 1994), 24. ③ Hersch, A Tribe Apart, 19.
第二章
被遗弃的一群,现代青少年的共同身份 43
生动精确地刻画出现代的青春中期族群。年轻人另起炉灶,不 是因为傲慢而对成年人的世界不屑一顾,乃是因为青少年都有 被遗弃的感受,因此聚在一起、打造他们自己的世界——分隔 的、半神秘的,并且与周遭的世界迥然不同。
外在体系的遗弃 如前所述,社会建构或定义出“青春期”独特人生阶段的 观念,近百年来才被接受。之前的观念,并不把从童年到成年 的转换当作是个过程,而将之视为一个事件;在许多文化中, 乃透过重大的仪式与庆典来表达。光是这个阶段的命名,仿佛 就改变了我们对于年轻世代的想法与做法。例如,在官方认同 “青少年”这个词汇之前,上高中的人口比例只有 10%,如今, 念高中的人口比例超过 90%。 “青少年”一词出炉不到 20 年, 公立初高中已经遍布全美。① 之后的几年,各种的创意课程, 如雨后春笋般在全美各地推出。年轻人的活动,包括运动、音 乐、舞蹈、戏剧,甚至宗教机构的青少年事工,提供了青少年 族群多元的选择。原本这些设计与建构的共同目标是:透过社 会的体系与架构照顾这些逐渐长大的青少年,提供活动,协助 他们以最顺遂、最有成效的方式,转换进入成年人的世界。
① Good Schools Pennsylvania,“Education History: A Timeline of Public Education in America,”www.goodschoolspa.org/students/index.cfm ?fuseaction =history (accessed August 13, 2003).
44 怎样更懂我 :当今青少年的内心世界
我 可以好几个小时凝视着镜中的自己,脑中一 片空白,瞪着镜子里的那张脸孔,似乎与自己的思 绪毫不相关。那张脸,似乎更像一个角色很烂的演 员,眼神流露出对于这个角色的鄙视。然而,他面 带微笑。他出类拔萃,在课业与人际上都令人称羡。 我真希望自己真实的生活就像镜中这张容光焕发的 笑脸。其他人似乎就像同一个糟糕剧本里的男女演 员,似乎很不真实。我必须提醒自己,他们和我说 话时看到的是个演员,而不是呈现出我内心思想的 影像。我觉得自己好像是个叛徒,硬生生地将自己 与扮演的角色分开,然而我让自己独自孤凄地面对 悲惨。我认为自己实在不忍邀请心智稳重者进入我 的 思 维, 否 则 犹 如 将 健 全 者 诱 入 麻 风 病 村。 因 此, 我独自在沉寂中痛苦着,我渴望被了解,但是拒绝 与 陌 生 人 分 担 这 样 的 梦 魇。 一 个 被 迫 承 担 的 角 色, 令我的内心很孤寂。 一高中生
评估一下这项新的支持体系在 20 世纪中期的推行成效。 例如,老师可能会要求学生做作业,但是做作业很少会占据孩 子大部分的时间。充其量,只是鼓励学生花点时间消化在课堂 上汲取的知识。男孩女孩在社交场合学习跳舞与社交技巧。在 学校或校外,他们也有机会接触音乐、戏剧与艺术。这些体系 与其他教养青少年的架构与活动,固然造福孩童,但是也产生
第二章
被遗弃的一群,现代青少年的共同身份 45
了一个微妙的改变。至终,这些架构使得成年人无须过问青少 年族群的特殊需要。 等到青少年进入高中,参与过由大人主导掌控的活动、 体系或机构的,几乎个个都有十年以上的历史,而这些活动 的出发点都是为了配合家长的时间、需要与梦想。看看这些 实例,比起当初我们对于年轻一代的承诺,真有好一大段 的距离。
·家有八九岁男孩的家长,撒下成千上百的美金,在感恩 节周末风尘仆仆,好让儿子能够“把握这一生绝无仅有 的机会”,在幼童足球传奇性的“全国冠军赛”(厂商费 尽心机、巧妙营销)中,一展身手。
·爱好舞蹈的八岁女娃,身穿紧身衣,再也没有办法为 了好玩、自在,天马行空地进行一个半小时的探索之 旅。现在她的舞蹈课,包含每周多达六小时(甚至更 多)的训练与重复的练习,终极目标就是为了所谓的 “舞蹈比赛”,这个修饰艺术的名词词组,原本就是自 相矛盾的。
·在七岁孩子的乐乐棒球(tee ball)比赛中,有家长大打 出手,事后有人告诉我,当时“竞争气氛激烈”,因为 “毕竟,这是场比赛!”
·放学练习完排球,立刻返家的高二学生,傍晚 5:30 又 开始每天晚上平均 4.6 小时所谓“家庭作业”的折磨。
46 怎样更懂我 :当今青少年的内心世界
她边吃晚餐边读书,逃避和妈妈的交谈,熬到午夜,累 得立刻呼呼大睡,第二天一早又要赶早上 5:30 的乐团 练习,紧接着是 7:00 的高级微积分。 有趣的是,许多家长特别强调上述活动以及其他的活动, 作为他们用心栽培年轻一代的证明。“我开车带孩子参与这所 有的活动,牺牲了自己的生活、工作、嗜好与享受,好带他们 去踢足球、听音乐会、参加比赛。”这句话本身就表明了另外 一种微妙的“弃之不顾”的形式。① 我们已经进化到这样一个 地步:认为“开车接送”是支持, “积极参与”是疼爱, “提供 孩子各样的机会”是无私的栽培。现今文化已经忘却了如何齐 聚一堂,丧失了家人一起“无所事事”的时间。在家里,我们 没有和孩子从事创意活动,也没有任他们自由自在,享受半监 督式的活动(例如“玩耍” )。社会文化仰仗市场机构安排的活 动,家长以此填满孩子的作息,支配他们的生活。问题不在于 规划的活动或是运动,而是在今日的社会架构下,这些活动在 孩子成长过程中日积月累的影响。运动、音乐、舞蹈、戏剧活 动,甚至与信仰有关的活动,都无可推诿:看重组织的宗旨过 于年轻人个人发展上的需要。此外,加诸学童(年纪有越来越 小的趋势)的作业日益沉重。美国社会体系施加给学童的压力 沉重无比。其实,不少家长对于这些机构(或义工)所提供的
① 详见第六章。
第二章
被遗弃的一群,现代青少年的共同身份 47
体育、文化或艺术上的“育婴服务”都非常欣赏。但是,如今 家长养育孩子、训练孩子甚至照顾孩子的方式,虽是出于好 意,但他们的态度与行为,简直就是另外一种微妙的“父母弃 子女于不顾”的形式。 这个转变的出现,不仅基于社会体系对于某特定企业的 响应,也受到在位者关注焦点的影响。一般而言,对于针对 个人的造就,已被追求 (请自行填入,例如团队、学 校、小区、班级或组织)的利益取而代之。如今,即使是幼 童,他们个人的价值也都取决于自己能做出多少贡献。青少年 的活动,特别是团体活动,例如体育与舞蹈,很少能让孩子安 心探索潜能、发展个人对于体育或活动的兴趣,甚至只是单纯 地享受其中。一个“慢吞吞”的五岁孩子(相对于其他五岁孩 子而言)可能总比自己的同伴要慢半拍,但这是否意味着,这 孩子参与这项运动、享受其间,并被鼓励,以及完全投入的权 利,就应该被剥夺?这只是成打场景中的一幕,孩子从小就 开始明白了,有人禀赋优异——漂亮、聪明、会运动——有 人则不是这样。等到这些孩子进入青春中期,他们一直所承 受的拒绝与排斥就会反映出来。有个负责小区体育活动的主 办人告诉我,“他们迟早得学会这个功课——自己是运动员, 或根本不是运动员的料。而且越早知道越好。”但是我暗忖, “对谁越好呢?” 在打造社会体系与架构方面,很少有学者呼吁社会要把
48 怎样更懂我 :当今青少年的内心世界
焦点放在个别的青少年身上。① 组织机构(甚至个人)善于自 我保护、长于自我营销的,这使有心“浪费”时间、个别陪伴 青少年走过一程的老师、教练或青少年工作者,处境格外艰 难,更不用说开创一个让每个年轻人都能得到栽培与引导的环 境了。一个看来似乎较为迟缓、容易分心、没有安全感,或是 有其他残障(根据机关裁决的定义)的孩子,在他们眼中只不 过是芸芸众生中的一个庸才,而不是一个亟须帮助的孩子。 有一天我和代课班上的老师一起备课,她可能不是有意 的,但是她说得贴切极了: “早上的课,有三四个很聪明的孩 子,但是下午课的学生,全都能力平庸,很难教。”这些话, 不仅让我感到稀奇,也使我深深困惑。即使她当老师才不过 五六年,也已经学会为几个自己不欣赏或不认同的十四五岁的 孩子贴上“能力平庸”的标签。她显然从未考虑也没有停下脚 步来关注这个可悲的事实:这些孩子当中,许多出身问题家 庭,没有体育的天赋,也没有歌唱、绘画或写作的天分,而且 从小开始,就一直不断地被提醒自己没用。 有些孩童与青少年很早就登峰造极,或是才艺特殊、才
① 显然,例外在所难免。例如,在教育界就包括身兼教育家、作者、发 展心理学家的梅尔 · 李文(Mel Levine)医学博士所著的 A Mind at a Time (New York: Simon & Schuster, 2003)。他的影响力在某些教育圈开始发挥作用,试图 将教育心态的焦点由原本教室的明星转移到个人对于每一个孩童的关注。(参见 “Misunderstood Minds,”Public Broadcasting System),然而舆论对他的观点提出强 烈的反对。
第二章
被遗弃的一群,现代青少年的共同身份 49
思敏捷、伶牙俐齿,或是在外貌、风格、特质上引人注目。有 些人对抗“被弃之不顾”的方式是表现出反文化的人格或作风。 或许他们从小就发现,自己无法以正面的方式博取他人的注意, 然而内心又巴望有人注意。 “有成就的”和“有障碍的”这两 个极端,都是老师和校方花最多精力关注的对象。我访谈的老 师们对于“谁是明星学生、谁是问题学生”一清二楚。在这项 调查中,第一个令我感到讶异的发现是:还有第三个类别,即 “中段”学生,基于种种原因,他们没有花心思去讨好师长, 也没有打架、叛逆,几乎不受注意。这群“中段”学生的人 数,远超过另两类中任何一类的人数。聪颖耀眼与叛逆反文 化的学生,只占学生总数的 20%,却得到大人 80% 的关注。
懂事以来,我一直喜欢观赏悲情的连续剧,渴 望有个地方,让我可以放下心理防线。因为我是一 个看上去很外向且精力充沛的女孩,没有人能料到 我的内心有多么孤寂。我是这样的女孩,总让自己 置身于各种的“群组”中,就像青少年喜欢聚在一 块儿,但是总觉得怅然若失。时不时地,这个“空 洞”就会从脏腑迸出,逗留几小时到几天之久。我 即 使 殚 精 竭 虑, 也 无 法 确 切 指 出“ 空 洞 ” 的 根 源。 其实,我有许多朋友,也有许多点头之交,而且家 庭和乐,超过我所想所求的。有些时候,我只是希 望有个地方,让我有所归属。 一高中生
50 怎样更懂我 :当今青少年的内心世界
这项观察引发另一个更为惊人的事实:那些被师长注意 的学生,直觉地知道自己引人注目是因为他们制作、展现或 创造出来的表现。我试着找出那些“精英分子”,也就是最聪 明的学生,看看他们是否名副其实。我想知道他们是否在演 戏,好获取众人的注目。我与这群精英学生接触越密切,就越 体会到这些学生披戴他们的特点——聪慧、运动细胞、才思敏 捷或值得敬佩——就像披戴外衣。在表面底下,即使是一流的 学生,也深怕泄底,失去这一切好不容易才得到的东西。“我 一定得拿到好成绩,且要挤进球队,”有个高三的男生向我透 露,“此外,我别无所长。”(这个男生受到全校师生最高的敬 佩,平均成绩 4.0 分,才在主要的运动项目崭露头角,并且人 缘绝佳。) 在青少年这个人生阶段,没有一个青少年能够幸免于 “扮演”多重角色,以求生存。① 诚如 Paul Willis 所言, “对年 轻人而言,走过青少年这段时期,势必成为某一类型的边缘 人。”② 美国文化原本为服务、教育、引导、保护年轻人的每 个体系,参与的孩童几乎从小就出现边缘化的现象。仔细探究
① 详见第三章。请注意,这是宏观的分析,文中我所确认的情况显然会有例 外。但是,很少有学生暗示我这些结论有失偏颇。 ② Paul Willis, Common Culture: Symbolic Work at Play in the Everyday Cultures of the Young (Boulder, Colo.: Westview Press, 1990), 1.
第二章
被遗弃的一群,现代青少年的共同身份 51
这样的体系——例如,教室体系① 、体育体系② ——可以看到, 过去四五十年来发生了重大的变迁。原本照顾孩童福利与发展 的机构、架构与组织,越来越看重组织(或是主管竞争、甚至 病态的要求)的永续经营,甚于关注个体的教养与发展。现代 的青少年的确是被遗弃的一代。 或许你仍不以为然。许多看过本章初稿的人(主要是研 究生以及一些专业的社会青年),能够理解这个总体的观点, 但是并不认为这个现象已经如此普遍。有人鼓励我提出“好几 箩筐的引述与实例”,用“量”来说服读者。我选择了稍稍不 同的方案。我一开始的假设是,青春中期族群之所以如此,是 因为社会体系对他们的遗弃。贯穿全书,我确切指出“遗弃” 对于青少年生活每个层面的影响。此刻,我只要求读者对此现 象抱持开放的态度,无须立刻认同。
内在体系的遗弃与人际关系的遗弃 社会体系遗弃青少年,不仅包括那些原本旨在教育、保 护青少年,并帮助他们塑造个性的外在体系,另一个更微妙而
① Denise Clark Pope, Doing School: How We Are Creating a Generation of Stressed Out, Materialistic, and Miseducated Students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01). ② Chapman R. Clark, Fathers‘ Participation in Their Adolescent Sons’ Athletic Events: A Qualitative Study (unpublished paper, Fuller Theological Seminary, Youth, Family, and Culture Department, Pasadena, Calif., 1994).
52 怎样更懂我 :当今青少年的内心世界
又更阴险的遗弃形式业已产生,并对青少年的心理与生活画面 造成破坏性的影响。青少年丧失了与大人熟悉而亲密的相处, 而在过去,这是孩童迈向成年的旅程中最主要的教养社会关 系。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家庭。后现代家庭关切的焦点,往往尽 是父母的需要、难处与议题;孩童情绪与发展的需求往往都没 有被满足。① 再加上现代的社会趋势:婚姻在社会的式微,绝 大多数青少年的家庭都不是大家庭,以及青少年缺乏与大人亦 师亦友的健全互动,不难了解“为什么现代青少年面对的内在 危机是空前绝后的”了。 对于发展中的青少年而言,丧失与大人的优质互动是最 大的创伤。因为青春中期族群的人生经验不够丰富,无法完 全解读内心感受到的寂寞与孤立,在这项调查中,能确切用 “失落”来表达这份体验的寥寥无几。但是,这个经验的痕迹 几乎在每个学生身上都可以看到。在与各地青春中期族群对话 的过程中,没有一个人就这个凄凉的评估提出异议。② 一旦我 取得访谈学生的信任,他们对于自己常感寂寞,个个都坦言不 讳。Mary Pipher 博士对于少女在现代文化生活的惊慌提出警 告,并毫不留情地道出青少年眼中的父母: “改写 Stevie Smith ① Elkind, Ties That Stress. ② 有位看稿者提出,我的青少年受访者几乎口径一致,可能是因为他们在讨 好我、说我想听的,或是他们都属于某一生活层次的青少年。没错,的确有这个 可能。然而,我确实相信,通过不同方式的数据整合,这群青少年自己提出的响 应至少具有某些程度的可信度。
第二章
被遗弃的一群,现代青少年的共同身份 53
在海边游泳的诗句, 他们不是在招手,而是溺水的求救。而 在他们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却无法抓住父母的双手。”① 对于 不在身边的大人,他们也有同样的感受。
社会弃青少年于不顾的后果 在这项研究的进行中,我受邀担任美国加州格兰岱尔市 (Glendale)的评议委员,委员共有四位,一起与应聘青年部 主任的人进行最后一道面试。青年部的工作宗旨是服务那些可 能惹上麻烦的青少年,最后剩下三位人选。我准备了一道题 目,可以测出这三位应聘者对于青少年世界的了解: “描述一 个危险边缘(at-risk)的孩子。”三位人选都有非常骄人的履 历。其中两位有硕士学位,另一位则经验丰富。当我问起这个 问题时,没有一位露出迟疑的表情,甚至眼睛都不眨一下。 每个都满有同理心,异口同声地答道: “啊,每一个都是!每 个在美国长大的青少年距离我们所谓的‘危险边缘’都只隔 一步之遥,只要再发生一件大事或是灾难,就会立时坠入这 个类别。” Chris Frappier 是 美 国 佛 蒙 特 州 州 立 公 共 辩 护 办 公 室 的检察官,最近谈到社会弃青少年于不顾对于他们的负面 影响: ① Mary Pipher, Reviving Ophelia: Saving the Selves of Adolescent Girls (New York: Ballantine Books, 1994), 22.
54 怎样更懂我 :当今青少年的内心世界
因 此 我 们 的 孩 子 啊, 孩 童 啊, 觉 得 失 落、 被 剥 夺 了 公 民 的 权 利 —— 于 是 加 入 帮 派! 何 乐 而 不 为 呢? …… 看 看 本 州 社 区 对 待 年 轻 人 的 态 度, 犹 如 宣 战。Vergennes 把 孩 子 踢 出 小 区 公 园, 还 有 Woodstock 禁止使用滑板……近年来,眼目所见,是 与年轻人全然全面的疏离。这不是他们造成的;起因 是那些懒得去接触青少年的成年人。情形堪忧。① 许多广泛接触青少年的人,也有类似的结论。但是,下此结 论的不仅包括第一线的青少年工作者;事实数据——现场观察、 可以验证并予以量化的数据——也指向一个事实,就是比起过去 的青少年世代,今日青少年的处境更为艰难、复杂而危险。青春 期的延长——拜文化心理社会所赐——② 更凸显出青少年被社会 体系遗弃的后果。例如,有项重大的调查,访谈了一千名孩童与 青少年,受访者多数表示,他们与父母相处的时间往往很匆 促。即使没这么表示的受访者,也不见得与父母有深度而实 质的互动,而这正是青少年健全发展不可或缺的要素。③ 倘若青少年所处的家庭体系满是冲突,会使情形雪上加霜。 父母越埋首于自己的问题与挣扎,就越没有精力顾及儿女在社 ① 引述 Powers 的著作“Apocalypse of Adolescence.” ② Elkind, Sympathetic Understanding of the Child. ③ 例如,请参见 Ellen Galinsky of the Work and Family Institute of New York 的 研 究。 根 据 Robert D. Strom, Troy E. Beckert, 与 Paris S. Strom 发 表 的 论 文: “Evaluating the Success of Caucasian Fathers in Guiding Adolescents,”Adolescence 37 (spring 2002): 131-149,他们访谈了一千名 3 年级到 12 年级的孩童与青少年。
第二章
被遗弃的一群,现代青少年的共同身份 55
交与发展上的需要。家庭体系发生冲突时,父母往往认为(或 误解)青少年子女已经成熟,而倚重他们,寻求他们的引导与 扶持。这种情况导致青少年压力大增。在孩子一生中,最重要 的体系就是家庭,面对家庭稳定度的瓦解,孩子不仅被迫要处理 家庭破裂的痛苦与害怕,还被迫卷入父母的冲突,使他们在面对 这一危机时,更无力顾及自己的需要。① 研究一再证明,父母的 冲突迫使子女牺牲自己的发展需要,以满足父母的需要。毋庸赘 言,这显然是孩子无力承担的。事实上,父母失和时,儿女往往 被迫担任调停的角色。在父母的冲突中,幼童甚至被迫选一边 站,或必须安抚心烦意乱的父母。② 父母的不负责任,对于孩子 造成极大的杀伤力,孩子不得不早熟,以照顾父母的需要。 Carla Barnhill 在《书与文化》(Books & Culture)一书中 有篇文章“尽责的父母为什么对青少年子女弃之不顾”,说明 亲子之间自然的推力与拉力。她巨细靡遗地写到,父母有权利 也必须扮演家中监督与权威的角色,否则将导致孩子在自我认 知上产生压力。 即使青少年的心思,仿若待价而沽的商品,随 时会被周遭的事物吸引而去,但是青少年也会觉得
① Stacey Richardson and Marita P. McCabe,“Parental Divorce during Adolescence and Adjustment in Early Adulthood,”Adolescence 36 (fall 2001): 467- 489. ② 出处同上。
56 怎样更懂我 :当今青少年的内心世界
父母太忙,并质疑父母担任家长的能力。青少年嗅 得出惧怕的味道。一旦他们觉得自己大权在握,认 为大人不敢质问,就会得寸进尺,直到撞上界线为 止(人性就是这样啊)。对于父母设立的界线,他们 或许会埋怨,但是根据数篇研究(包括哥伦比亚大 学国立毒瘾及滥用药物中心的研究)显示,青少年亟 需也渴望健全界线所带给他们的约束感与安全感。 ① 青少年并不是没有注意到与父母及其他大人的互动减少 了。去年秋天,我在西雅图协助一个小区举办亲子活动。在 会中,我请学生列出他们最希望大人知道的心事。回收的纸 条中,有句话一针见血地道出了青少年对于与重要成年人 (significant adults)相处的看法: “打从高二起,就没有时间和 大人在一起;若每两天能相处 15 分钟,就算很不错了。 ”青少 年健全发展的环境要素,就是和重要成年人(特别是双亲)的 相处,但是大人们仿佛一无所知。即使在上好的家庭里,也很 难找出时间相处。赫什写到: “ 有 史 以 来, 青 少 年 迈 入 成 年 的 方 式, 都 是 透 过 观 察、 模 仿 以 及 与 周 围 成 人 的 互 动, ”Mihaly Csikzentmihalyi 与 Reed Larson 在 他 们 的 Being Adolescent 一书中写到。“因此,现代青少年与大人相处 的 时 间 之 少, 令 人 错 愕。” 根 据 Csikzentmihalyi 与
① Carla Barnhill,“How Good Parents Give Up on Their Teens,”Books & Culture (May-June 2002): 29.
第二章
被遗弃的一群,现代青少年的共同身份 57
Larson 的研究,青少年在生活中与父母相处的时间只 占 4.8%,与其他大人相处的时间只有 2%。① 父母以及成年人对于青少年弃之不顾的行为,至少产生 两个后果。第一,青春期拉长了,因为在发展的过程中,缺少 成人的帮助。② 第二,青少年知道他们基本上必须自己照顾自 己,因为“被遗弃的后果就是孤寂,挥之不去。”③
号外!青少年希望成年人的关怀 两岁时,父亲离家,留下我和母亲。当然,我 们常见面,但我还是觉得受伤。四年级以后,我再 也没有看到他。他没打电话,也不再写信来。小学 五年级那年的夏天,母亲再婚。我恨继父。小学六 年级那年,我失去童贞。我只是希望得到那个男孩 的爱。我憎恶自己的生活,但是发生性关系时,我 觉得自己被爱、被呵护。我和三个男孩上过床。初 一 开 始, 我 吸 毒、 喝 酒。 我 参 加 派 对, 直 到 深 夜。 妈妈把继父踢出家门,我很开心。开学之后,我偶 尔会抽烟、喝酒。我真的认为没有人在意我、也没 有人爱我,自己犹如行尸走肉。我开始自残。当我 看到自己流血,就感到一股生命力。痛,是最棒的 感受。被妈妈发现之后,我不再自残,否则得去看 ① Hersch, Tribe Apart, 20. ② 出处同上,247. ③ Mahedy and Bernardi, Generation Alone, 32.
58 怎样更懂我 :当今青少年的内心世界
心理医生。几个月之后,我开始厌食。我得要完美 才行。我是最糟的女儿:成绩低、态度差,父亲不 在身边。我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一定是爸爸认为我 太烂了。我觉得自己的人生毫无价值。一半的时间, 我满脑子充满着死的念头。我想要感到有价值、有 人爱、有人呵护。哪里可以找到这些呢? 一高中生
与大多数成年人想法恰恰相反的是,青春中期族群希望 与关心他们的大人建立优质的互动。① 我在不同的场合(一对 一、非正式的小组,或甚至在大会场里)问过青少年,他们证 实了这一断言,而且大多数人似乎还迫不及待地希望能结交一 个大朋友。困难是,在“大人都靠不住”的认知下,如何调适 这个需要。有次我和一群老师在一起,有位年近退休的老师 说,“他们必须学习踏出自己的那一步!我试过赢得孩子们的 信任,却次次吃闭门羹,使我心灰意冷之至。”这段话一语道 ① 参见 Enrico Gnaulati and Barb J. Heine,“Separation-Individuation in Late Adolescence: An Investigation of Gender and Ethnic Differences,”Journal of Psychology 135, no. 1 (January 2001): 59-70; Mark T. Greenberg, Judith M. Siegel, and Cynthia J. Leitch,“The Nature and Importance of Attachment Relationships to Parents and Peers during Adolescence,”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 12, no. 5 (1983): 373-386 ; 以及 J. Eccles, B. Barber, D. Jozefowicz, O. Malenchuk, and M. Vida,“Self-Evaluations of Competence, Task Values, and Self-Esteem,”in Beyond Appearance: A New Look at Adolescent Girls, ed. N. G. Johnson, M. C. Roberts, and J. Worell (Washington, D.C.: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1993), 53-83.
第二章
被遗弃的一群,现代青少年的共同身份 59
破了孩子与成年人互动的核心议题——青少年期望得到大人的 关注,但是这些年来,他们接触的许多(或即使只是有些)大 人都对他们弃之不顾,因此对于大人一概都不信任(对大多数 青春中期族群而言,这还包括了父母,至少在这段时期是这 样)。因此,他们根本不愿踏出自己的那一步——何苦冒险, 又落得一场失望,自讨苦吃?大人若想关怀青少年,又要求对 方先跨出他的那一步,这不仅加增青少年的不信任,更加深了 青少年与成年人之间的鸿沟。对青春中期族群而言,这种心态 无异于更使他们确认成年人遗弃了他们。 青春中期族群根据自己的人生经验,认为在生命每个转角 遇到的成年人,几乎都欠缺对他们真心的关怀与照顾,因此对 于做出友善表示的大人,除了少数之外,还是无法轻易信任。 有些人可能会宣称,美国文化对待青少年的方式和过去没有两 样,和其他文化① 也大同小异。但是,根据我的观察以及其他 研究青少年的学者的观点,却与此迥然不同。社会体系弃青少 年于不顾所产生的环境,让青春中期族群认为自己完全孤立无 援。因此,青少年转入地下,将自己抽离成年人的世界,因而 导致一个独特而有序的社会——一个地下的世界,其规则、期 望、价值体系,甚至社会规范的产生,都为维系一个环境,让 青春中期族群能够达成人生在此阶段最重要的单一目标:生存。 ① Cassandra Halleh Delaney,“Rites of Passage in Adolescence,”Adolescence 30 (winter 1995): 891-897.
60 怎样更懂我 :当今青少年的内心世界
如果青少年无法信任大人是真心投入、无私地为他们发 言,当走投无路之余,他们唯一的出路就是逃跑。在青春早 期,家庭仍然是提供孩童所需照顾、保护与支持的绝佳场所。 但是在青春晚期,随着抽象思考能力发展成熟,青少年逐渐能 理解世界的复杂、解读不纯粹的动机,以及成人与成人机构的 虚伪做作或出尔反尔。于是,青春中期族群团结起来,打造自 己的世界,自己掌握钥匙,自己面对青少年被社会体系遗弃的 议题,并处理青少年的需要,包括稳定的人际关系、安全感、 社会指引(social guidance)与归属感。正如赫什所描述的: 互相倚赖,成全了人类对于归属社会群体的渴 望,举世皆然;连带也强化了这个社会群体的凝聚 力。他们不仅只是一伙同伴,形成一个孤立的社会, 其价值观、伦理、规则、世界观、仪式习俗、烦恼、 快乐与动力,都独树一格。其扮演的角色包括老师、 辅导、艺人、挑战者、栽培者、励志的,有时甚至 包括毁坏者。 ① 当我打进他们当中、取得了他们的信任、隐约看到这个 世界的生活后,我听到的不是少数人的大声疾呼,而是压倒性 的异口同声,渴望被照顾、受重视。就总体而言,青少年社会 或许犹如铜墙铁壁,甚至是一股令人难以招架的社会势力,但 是在青春中期族群这看似仇恨的外表之下,在地下世界这层复 ① Hersch, Tribe Apart, 21.
第二章
被遗弃的一群,现代青少年的共同身份 61
杂精密的防护墙里,藏着一颗颗脆弱的心灵。即使最令人羡慕 的学生也不讳言,自己的内心要远比大人(包括父母)所认为 的更加黑暗、暴力、艰辛与疲惫。
结论与默想 “克拉克博士,他们根本就不了解。”这一对于大人的评 论,来自一个高二的女学生,平均成绩 4.0(满分),是大联盟 女排的选手,也是在学校人缘一级棒、有口皆碑的学生。 “但是你看起来一切都很好啊。” “没错,”她说,“不赖吧?” 其实她的意思是,“这个游戏我很拿手,让一切正常运 作,因此过关斩将、安度难关。” 这听起来或许挺令人沮丧,似乎是过早下结论且以偏 概全,因为也有许多青春中期族群能克服大环境的困难,在 “适应成人世界的期望”以及“与地下世界维持健全的关系” 之间,游刃有余。有位才思敏捷的高二学生写了一首诗,这提 醒了我,许多青少年与孤立绝望的深渊仅隔一步之遥: 你独自来到这个世界, 又独自离开这个世界, 一生当中,踽踽独行。 总而言之,那些弃青少年于不顾的组织体系与成年人,
62 怎样更懂我 :当今青少年的内心世界
原本是应该照顾青少年的,却导致青少年的孤立文化。① 在青 少年的退缩之下,我们必须勇往直前,凝神倾听、用心观看, 最终方能了解成年人撇弃青少年、一手造成的后果与环境。等 到孩童(包括成功的佼佼者)进入高中的青春中期时期,个个 深谙这个事实:一生的大多时候,都活在手握作息表者的催 促、刺激与塑造之下,个人价值的高低,端视于满足此人要求 的程度而定。无论这个人是教练、学校老师、家长、音乐老师 还是主日学的辅导,青春中期族群直觉地认为,几乎遇上的每 个大人都或多或少想从他们身上获得一些东西。在青春中期, 这个想法一旦在青少年的心中根深蒂固,他们就会感到无力、 愤怒,并觉得被出卖了。青春中期族群素以生活经验为导向, 这些感受促使他们打造出符合自己需要的地下世界。 在《 运 动 画 刊 》(Sports Illustrated) 杂 志 里,Alexander Wolff 写了一篇封面故事,表达他对于青少年运动的满腹牢 骚,并巧妙地把这一段话放入结论: “高中是年轻人生命中一 段宝贵的期间?也或许是他们迈向学术成就舞台的中途休息 站?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得先好好认识我们自己。”② 这段话 一针见血、引人深思,作者把巧思织入文中,其力量或许有 ① Don Martin and Maggie Martin,“Understanding Dysfunctional and Functional Family Behaviors for the At-Risk Adolescent,”Adolescence 35 (winter 2000): 785792. ② Alexander Wolff,“Special Report: The High School Athlete, Part 1,”Sports Illustrated, November 18, 2002, 79.
第二章
被遗弃的一群,现代青少年的共同身份 63
所削减。但是 Wolff 提出挑战,要我们在试图了解年轻世代之 际,也要自己先照照镜子。Wolff 认为这是值得重申的。美国 高中生的生活,早已与“年轻人生命中一段宝贵的期间”的理 想,相去甚远。可惜的是,肯花时间或有勇气就近探讨这些后 遗症的成年人,寥寥无几。青春中期族群了解他们已经被遗弃 了,因此用年轻的精力寻找一处安全的所在,使自己能够安然 度过人生中这个最困难、最有挑战性的发展时期。 足球教练 Abe Lemons 有次表示,“高三生啊,没法子教 了,只有忍受的份。”① 青春中期族群认为,用这种态度对待 他们的大人实在太多了。然而,还是有例外的。面对社会遗弃 青少年的现象,我看过有人试图力挽狂澜。对于这些造成青少 年痛苦烦恼的体系与架构,简单地说,我的盼望是:更多的成 年人,特别是其所属职位能够扭转这一逆势的,愿意全力以赴 扭转颓势。众志成城,我们必能带来改变。
① 资料来源:Los Angeles Times, November 13, 2002, D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