磚訪
特別企劃
﹁拯救小明大作戰﹂!
第 一 次 踹 共就 上手 訪朱家 安 談 網 路惡意
與網路惡意
新聞框架 擬勢民︖ 如何創建模
磚欄
Put on your glasses.
如果你不知道能做什麼
磚文
戴面具︐談心事
虛擬世界裡的真實生活
彭仁鐸 ﹂ 創辦人 I 霸凌少一點 地好一點︐
專訪﹁心 防護網 從無到有的
網
蠱
第一次踹共就上手
專訪朱家安談網路惡意
攝影師:黃子恆
多年來面無表情地致力於哲學教育, 雖然人稱「雞蛋糕腦闆」 但其實不受兒童喜愛。 著有簡單易懂的哲學書 《哲學哲學雞蛋糕》 以及 同性婚姻爭論的論點分析書 《護家盟不萌?》。
.哲學雞蛋糕老闆 .沃草烙哲學主編 .Phedo台灣高中哲學教育推廣協會常務理事 .PanSci泛科學專欄作家 .udn鳴人堂專欄作家 .readmoo閱讀最前線專欄作家 .Anchr簡報與視覺設計師 .簡單哲學實驗室創辦人
What’s 歧視 在社會裡,一群人遭受不正義對待,或在某個社 會情境裡成為弱勢,背後原因可能有很多種,但 如果你把這些原因攤開,一定會找到一些刻板印 象,例如「愛喝酒的番仔」、「軟弱的娘娘 腔」。這些刻板印象讓人失去某些機會,例如工 作機會、交友機會,而連帶更難達成自己想要的 人生願景。 這些刻板印象不見得都不符合事實,但它們共同 的特色是:臺灣持有這些刻板印象的人越多,該 族群的處境就會越慘。歧視言論的最核心特色, 就是它會強化某些這類刻板印象。
「歧視言論就是會強化『使得弱勢群體成為弱勢的負面刻板印象』的言論。」
歧視言論
特定族群 弱勢地位
負面的 刻板印象
族群 當場域縮小,「重要機會」的意義也可能改變。
這樣的「在地弱勢族群」,也就是身為這個族
如果不是討論「身為一個人,過完一輩子」這件
群,你會失去在此場域中的許多重要機會。例
事,而是比較小規模的,例如「身為網路使用
如,如果你是藍營支持者,你很可能在八卦版上
者,參與批踢踢八卦版的論戰」這件事,所謂的
被以人廢言。
「重要機會」就會很不一樣,「受到認同的機
網路雖然讓現實生活中的權力被重置,例如現實
會」、「收到有誠意的回應的機會」、「不被攻
生活中弱勢但在網路上翻為強勢的酸民,或者富
擊的機會」、「不躺著也中槍的機會」等。只要
二代會成為網路上比較容易被攻擊的一邊;但並
你的資源足夠負擔堪用的電腦與網路,身為攤販
不是所有在網路上是弱勢的就是「在地弱勢」。
或醫生,並不會為此帶來太大的差別,然而,如
舉個例子:女性的弱勢可以算是普遍的弱勢,女
果你的意識形態剛好跟八卦版上多數人不一樣,
性在網路上的弱勢,是直接源自於他在現實生活
可能就會被酸「人一藍,就腦殘」。
中的弱勢,例如男性有非常多詞語可以罵女性,
目前台灣有個現象,就是坐擁社會資源但立場保
但是反過來女性罵男性的詞卻很少;這是現實生
守的人,有時會抱怨他們「在網路上是弱勢」。
活直接影響到網路的部分。
這個分析可以說明為什麼我們要歧視就一定是歧 視一群人,沒辦法只歧視一個人,或是為何我們 無法歧視優勢族群;而在這個分析裡,符合以下 條件的言論就是歧視言論: 1.在社會裡,有某個群體在某方面是弱勢。 2.這個群體之所以在這方面是弱勢,是因為某些
你可以回憶一下,一定對這個句型有印象: ‧我不是歧視同志/原住民,我只是……
刻板印象。 3.這個言論可能會強化這個刻板印象,或者這言 論之所以有效果,是因為利用了這個刻板印象。
我們來判斷幾個案例: ‧柯文哲說外籍新娘是「進口」的。這是歧視言論,因為他的發言可能強化外籍新娘「用錢就買得到」的形 象,改變其他人對於她們的態度和看法,讓事實上身為臺灣許多家庭重要成員的外籍配偶過得更不好。 ‧「濁水溪公社po馬英九跟習進平肛交的圖」是歧視言論,因為它之所以有污辱的「效果」,是來自肛交在 臺灣社會不好的刻板印象,包括「被肛是痛苦的」、「被肛是被侵犯、被佔便宜」等等,而被肛的那一方, 往往也有「軟弱」、「易受支配」等刻板印象,這些刻板印象不但不符合事實,也讓同志群體和肛交愛好者 過得更不好。 ‧但「同志都很愛喝酒」不是歧視言論,因為同志雖然在臺灣社會是弱勢,但是這並不是因為他們肩負「愛 喝酒」的刻板印象。 ‧「年收入五百萬以上的人都是笨蛋」也不是歧視言論,因為這群人不是弱勢。
而別人看到大頭貼就知道你是女的,所以他罵蕩
我們可以套用診斷弱勢族群的方式:在地弱勢失
婦、罵你不知檢點,是因為現實身分暴露,而非
去了一些根據在地環境該享有的重要機會,這件
特別是網路因素。
事有多糟糕,應該是看那些機會有多重要;一樣
網路在地的歧視言論會造成什麼影響?就藍營支
就藍營支持者的例子,假設把八卦版定義成是一
持者的例子而言,「人一藍,就腦殘」就加強了
個娛樂、偶爾做公共討論的地方,那我們可以看
「藍營都是笨蛋」的刻板印象,讓他們意識形態
藉由八卦版得到娛樂、或者來和社會討論對他們
的發言更容易被忽視、嘲笑。
有多重要,如果可取代性很高,那就比較無所 謂;但如果你對網路抱有很高的期待,希望能在
這是現在社會需要面對的問題,而在地弱勢的弱
網路的每個地方都可以平等的發言而不會被以人
勢地位該怎麼處理?
廢言,那自然就是嚴重的;所以是看每個人失去 的機會有多重要。
*歧視定義與在地弱勢族群的分析整理自: 《護家盟不萌》|朱家安|逗點文創結社 大尾鱸鰻:沒惡意,就不是歧視嗎?|朱家安|Readmoo 歧視言論的分析:馬習肛交圖和三十歲的魔法師 朱家安|鳴人堂 &本次訪談內容。
磚:網路的自由度是否真的保障使用者之間的平 等,或者加劇網路惡意? 朱:以臉書為例,其實也不是所有地方我們都有 權限留言,所以這裡的自由度指的應該是:任何 人都可以有臉書帳號,可以在自己牆上寫他想要 寫的東西。 我不覺得這種自由度會有問題,反過來說,若限 制這種自由度,例如不准你辦臉書帳號、不准你 在網路上發表文字…,就等於是限制言論自由
腦闆彈指:如果沒有網路的話,長輩雖然不會 在Line上傳長輩圖,但他們如果想讓你知道那些事, 還是會用其他方式、透過其他媒介告訴你。對吧?
了。所以,這種自由度其實在網路出現之前就 有,網路只是讓言論可以更容易地被挪到其他地 方,讓其他人看到:網路出現之前,我講屁話講 完就沒了,要貼在牆上、寫在紙上出書而且你要 買才看得到;網路讓想要傳遞言論的人更容易傳 給別人,自由度發揮得更大。我不覺得這件事特 別糟糕,網路的出現沒有改變發言的自由度,只 是讓言論的傳播變得更方便、更有效率。
磚:那網路的匿名性對網路言論的影響,或對使用者的優缺點是什麼?是否會讓被霸凌者比較直接地 受到攻擊?例如匿名版上針對弱勢或個人的攻擊,若具名是否會讓發言人比較審慎,這些言論較不容 易傳出來,使弱勢受到傷害? 朱:我覺得匿名跟具名各有優缺點,具名可以累
例如說,連續好幾篇留言是針對學校裡面的某
積社會人格,知名的社會人格帶來更大的話語
一個人,造成對方心靈受創。如果匿名版的攻
權。有些名人動不動說自己被網路霸凌,但我相
奸不是針對特定個人,而是針對弱勢族群,我
信,只要你的人格身份在網路是可以發言,當你
反而覺得比較不嚴重。在我看來,歧視言論是
的名氣大到可以說自己被網路霸凌,你賺的還是
出於刻板印象,匿名版讓歧視言論現身,但就
比賠的多。反過來說,如果我的名氣很大,被
算沒有匿名版,雖然使用者可能就因此不敢po
「網路霸凌」,但是我沒辦法在網上發聲,那就
出歧視言論,但心裡的刻板印象還是存在。
比較慘。比方說先前出現在同運場合的「口交
除了聽者的心理傷害,另外一種我認為更需要
姐」,她在網路上現身都是藉由別人po的照片,
注意的是:刻板印象不只是讓人會說出歧視言
她目前沒有公開講過任何話,所以她就是一直被
論,它會讓人在生活當中,做出不公平的判
詮釋、被攻訐,沒有話語權。
斷。
我覺得匿名性造成最有傷害的例子應該是在匿名
不公平的判斷會直接造成差別待遇。比方我說
板、臉書的黑特X校。
女人都很笨,這是歧視言論,雖然不道德,但 這句話本身不至於直接剝奪女人的各種機會;
圖片來源:台灣同志遊行聯盟
可是如果我是面試官,我跟我的同儕說:「這
這算是我對匿名版的疑慮:它讓社會知道某些
是女的她懂什麼,刷掉她」,這就會直接讓她
刻板印象存在,但不知道刻板印象的持有者,
的機會失去。我比較在意那些讓人直接失去機
不太夠;就診斷刻板印象而言,匿名版的存在
會的差別待遇。
有好有壞,它引誘人說出歧視言論是好事情,
當然這並不是說歧視言論不重要;歧視言論的
但問題是當你講出來之後,沒有人知道你是
角色功能是,某個人發表了歧視言論,代表這
誰。
個人持有可能造成不公正判斷的刻板印象;像 是可以從症狀推論疾病,看到歧視言論就知道 有刻板印象需要解決。但在這個情況下,匿名 版的出現降低了那個歧視言論對社會來說的資 訊利益,比方你如果聽到我講「女生都是笨 蛋」,就會知道這個人有刻板印象需要解決; 但這樣的言論出現在匿名版上,我們不知道是 誰講的,要診斷刻板印象時就會碰到問題。
不管有沒有傳出來,那些言論都是出於說 話者的刻板印象;所以有沒有匿名板,刻 板印象都存在。 腦闆開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