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情社會」創造永續 Design for an empathic society
新知 講堂
Thomas Hammer-Jakobsen 湯瑪士‧.漢默-傑考布森 哥本哈根生活實驗室共同創辦人
承辦單位:臺大智活中心 主辦單位:智齡聯盟 指導單位:教育部 指導教授:劉佩玲、康仕仲 、王秀槐、邱佳慧 撰文:張育真
「移情社會」創造永續 1
人口老化是各國皆面臨的重要議題,丹麥人口老化問題亦十分嚴峻,有 許多新的社會問題需要解決。但是,「老化危機」也是個轉機!如果我們 能積極面對,融合各種創新思維,仍然能夠創造更大的價值及商機。 老化,是人生必然的過程,而大多數人們在退休後,仍然還有20年的餘 命,許多退休者的精力仍然十分旺盛,因此我們必須停止將「老年」看作 是個必須被治療、只剩短暫餘年的代名詞,應該要認真思考:我們能夠為 這群特別的族群做什麼?
「移情社會」創造永續 2
「社會福利」與「創新思維」的結合 北歐是社會福利發展歷史悠久的地區,⼀一般而言,我們對於社會福利的想 像都是高賦稅、高救濟金制度,然而面臨社會結構的急遽變化,湯瑪士 (Thomas)認為福利制度應該要順應時代的變遷而加以改善。人是社會 的動物,必須依賴彼此、互相連結才能生存,而社會福利的意義正是「人 們組織起來、幫助彼此,建立更好的生活」。社會福利系統必須因應時代 與環境的改變,透過瞭解使用者的經驗和行為來設計,才能永續運作。傳 統上,政府是主要推動社會福利的角色,但若公部門與私部門之間能夠合 作,便能更深化、永續發展目前的福利政策,因此我們必須探討的是:公 部門如何在現有的政策下持續創造價值,而私人部門如何保持營運上的收 入與績效,並且持續發揮社會影響力。
釐清問題所在 社會福利系統要如何幫助使用者?這必須從使用者的基本需求講起。我們 必須幫助使用者保持健康身體、協助他們應付長期疾病,如此⼀一來,也能 減少社會成本的支出。以丹麥為例,丹麥政府鼓勵病患住在家中,並透過 各種居家照護服務的方式,提昇病患的生活品質。此外,如何協助家庭的 照護成員,也是重要的議題,可以透過科技的導入加以輔助。例如英國設 計協會製作了⼀一款名為”Grouple”的手機應用程式,家庭照護成員可以在 app中形成⼀一個私密的社群,分享照護的規劃與分派責任,讓照護的決策 能夠更加透明,減少不必要的成本浪費。 此外,以往對於「健康」的概念,意指身體機能良好運作,但其實最重要 的是讓人能夠感到愛與歸屬感,保持心理健康、並且能夠與外界維持良好 連結。生死不能避免,我們都會慢慢凋零、漸漸失去各種生理機能,因此 社會福利系統必須創造支援人們老化的環境,讓人們能夠時時刺激生理與 心理的機能、創造「活力老化」的效益,幫助人們減少痛苦、安然走過人 生最後⼀一程。
「移情社會」創造永續 3
在生命許多轉折上,例如退休、失去生理機能、失去至親時,人們與外界 的連結與關係會發生改變、甚至突然消失,我們要如何準備、甚至替他人 預想要如何面對這些變化?我們在退休之後還能做些什麼?如何持續地付 出我們的貢獻、活力?這些難題,都是社會福利的創新契機!
透過「移情設計」創造解決方案 因此,我們如何透過各種資源,創造永續的社會福利系統?首先,我們必 須要定義「使用者需求」以尋找解決方案。湯瑪士(Thomas)列舉幾種 研究使用者需求的方法,例如生活實驗室(living lab),以使用者中心的 觀點,實際觀察使用者的生活型態、生命體驗、以及他們如何因應環境的 變化;或是公私部門創新(public private innova8on),藉由不同單位之 間的合作,結合彼此相異的資源與思維加以互補,創造更大的價值。 「移情設計」(empathic solu8on)是⼀一種透過瞭解使用者,活用各項資 源、創造互惠價值的設計方式。透過移情設計所產生的解決方案必須包括 三個重要元素:關係(rela8onship)、機動性(mobility)與個體性 (individuality),這三種元素能夠讓我們創造出各種有益於使用者的解決 方案,並且與社會上其他人持續保持連結。 而人們在創造解決方案時,有三個重要的流 程:相遇(encounter)、期待 (expecta8ons)與交換(exchange),人 們透過相遇彼此互動,開始對話、達成共 識、產生對彼此的期待,並且交換不同的靈 感和意見,創造彼此的認同感與情感依賴。 湯瑪士(Thomas)也強調,當我們講解決 方案時,並不是在講商品、服務或系統,我 們必須先把重心放在「設計」與「方法」, 以高層次的角度檢視使用者最底層的需求, 建立框架、再將框架運用於實務當中。
「移情社會」創造永續 4
在討論商業模式時,我們通常會使用Business Model Canvas工具來建立商 業模式的基本流程與中心價值;但在移情設計中,我們不只重視價值,更 要將「使用者」放在中心,因此我們透過People Value Canvas,可以知道 如何藉由定義使用者需求來創造價值,我們可以先探討以下的問題: • 他們需要什麼?他們嘗試想要得到什麼? • 他們追求目標的障礙在哪裡?我們可以如何幫助他們? • 可以透過哪些科技或是技術加以輔助?要如何分配資源、時間?科技運 用的過程與方法是什麼? • 使用者會如何體驗到這些改變?商品、服務如何傳遞價值?會跟使用者 如何進行互動、影響使用者的生活品質? • 當我們透過People Value Canvas釐清以上這些問題後,我們便能再透過 Business Model Canvas等工具,結合創新研究資源、科技、商業模式,幫 助我們規劃具有商業價值、並且有社會影響力的創新解決方案。
智齡聯盟 教育部智慧生活人才培育計畫 計畫主持人 劉佩玲 特聘教授 (臺大智活中心) 共同主持人執行長 康仕仲 副教授 (國立臺灣大學土木系) 教學評量 王秀槐 教授 (國立臺灣大學師資培育中心) 產學合作 邱佳慧 助理教授(臺北醫學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專案助理 葉湘如、劉佳林、陳淑英 聯絡電話:(02)3366-‐3366#55201 .電子信箱:silverstaff@caece.net .郵寄地址:北市中正區羅斯福路4段1號 (臺大土木研究大樓電輔組610室) .聯絡地址:北市大安區辛亥路3段188號610室
智齡聯盟網站:http://t-edu.tw
智齡 聯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