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齡者的智慧保健生活

Page 1

高齡者的智慧保健生活

課程 訪談

邱佳慧助理教授 臺北醫學大學 通識教育中心

主辦單位:智齡聯盟 指導單位:教育部 承辦單位:臺大智活中心 指導教授:劉佩玲、王秀槐、康仕仲 撰文:陳淑英



高齡者的智慧保健生活 1

公共衛生與歷史人文這兩個渠不通、道不同的 科目,如何在「高齡者的智慧保健生活」課程 裡,共同演繹出精彩生動的課題?負責執教公共 衛生領域的楊淑惠副教授與專攻歷史通識課程的 邱佳慧助理教授,因著這門課,雙雙獲得教育部 100學年度第1學期「智慧生活跨領域基礎課程及 服務學習課程推廣計畫優良獎」。邱佳慧形容這 是門「充分應用專業知識的服務課程。」他們這 個奇妙的組合,如何能合作得默契無間?當中必 有耐人尋味的軌跡與故事!


高齡者的智慧保健生活 2

專業與人文的完美結合 請問兩位老師是怎麼開始合作 的?雙教師組合的課程,有趣之 處為何?如何分工?

楊 師 : 這樣配搭滿好玩的,我記得 她有次介紹自來水閩南語發音的緣 由,為何叫「水道水」?我身為閩 南人,也很好奇何以讀作「水道

楊 師 : 我跟佳慧老師認識是因為

水」!後來因為融滲式單元才豁然

學校要求融滲式課程...

開朗!

邱師:(看著記者兩眼茫然,佳 慧老師忍不住解釋)因我們學校

邱 師 : 保健系領域也涉及公共衛生

為配合教育部的教學卓越計畫,

些相關補充。 (這一解釋才終於把自來水、歷史 和保健看來不相搭嘎的事湊出個道 理來)

其中⼀一項規定是,需將人文領域 課程融入專業領域課程裡,稱之 為融滲式教學。所以學校每位通

議題,我是歷史學門的老師,就講

識教師都被安排到不同科系裡,

楊 師 : 這讓我印象很深刻,我們平

我正好就被編到保健系進行人文

常台語講慣了,從沒發現自來水的

單元置入合作。

閩南話就是「水道水」。 邱 師 : 它的原意就是流經水道渠徑


高齡者的智慧保健生活 3

的引用水,所以取名為「水道

中的特殊日子和節慶所需配合的飲

水」。

食,我們請學生忖量;如果老人家

楊 師 : 像這種在生活中常講常

也想參與七夕情人節,⼀一般油飯適

用,但不知典故的例子很多。我

合老人家吃嗎?這堂課之所以定名

過去擔任營養師主任和中華民國

為「高齡者的智慧保健生活」,原

營養公會全人會秘書長,後來回

因是:希望學生透過課程的學習,

學校教書,觀察到現在的營養師

研發出適合老人家食用的餐包。過

和學生普遍缺乏人文素養。雖然

程中,他們得思考哪些食材能取代

現在的醫療,很看重精神支持和

長者咬不動的雞肉?在討論過程

人文素養,但教育界過往太著重

中,他們提出了滿有創意的想法。

科學教育,以致忽略培養人文領

有學生提到,可將雞肉換成杏鮑

域這部分,恰好教育部在積極推

菇,它低脂、低油,還能炒出麻油

廣人文教育,我們就順勢而為。

雞的風味。我們不只聚焦於老人家

舉例來說,過去營養師只講專 業,但不懂七夕情人節為何要推 廣健康油飯?現在有人文老師加

後半段生活,也為他們設想在不同 的節慶,是否也能同享飲食上的快 樂。

入,讓課堂上有了探討典故的機

楊 師 : 營養師擅長把⼀一般食譜改成

會,也搭配節慶音樂營造氣氛,

健康飲食,但如果不曉得節慶典

為了教導學生選擇適當曲目,迎

故,在設計食譜時會失焦。我們除

合社區居民的喜好,所以這門課

了計算熱量、營養素之外,也從典

還有另⼀一位老師負責音樂部分。

故中知道某些食材是不能取代的。

多元教學搭配的巧思 這門課除了專業與人文的分工 外,課程是如何規劃安排? 邱 師 : 這門課是依照⼀一個人從出 生到衰老的生命縱線作設計,其


高齡者的智慧保健生活 4

舉例來說:做健康月餅時,用糯 米粉取代傳統的油酥粉,這樣⼀一 來,給老人家吃的月餅熱量就低 很多,但是月餅終究是不能免除 的。另外,不能取代的還有情境 特色,比如喜酒桌上象徵花好月 圓的湯圓,它的烹調方式是炸過 再裹花生粉,熱量相當高,但如 果能不油炸,只單純加上桂圓湯,

以及省思服務流程的能力,我們

熱量就低很多。

要求修課學生未來能產出像7-­‐11

邱 師 : 或是保留湯圓形式,但用別

那種餐包。因我們服務對象是信

的食材仿作湯圓樣子。我們學生想

義區的獨居老人,他們烹飪設備

到⼀一個很棒的點子,用西瓜,西瓜

簡單,平常只用電鍋熱食物,所

有白底紅肉,放進甜湯裡看起來跟

以希望學生能依著不同節慶設計

湯圓類似,吃起來還多了⼀一種爽脆

出各式各樣的餐包。

口感。

我們接觸的獨居老人多半是湖南

(在訪談過程中,負責人文科目的 老師介紹專業科目的設計精髓、負 責專業科目的老師強調置入人文課 程的重要價值,他們因著欣賞、認 同彼此的專業,無形中交叉分享了 彼此的領域,也看見兩個不同的專 業產生了相互融和的作用。)

人,飲食習慣偏辣。我們有經 驗,醫院的營養餐真令人難以下 嚥……(說到此,俏皮看了楊老師 一眼,如此直言不諱雖感抱歉, 但還是不吐不快),病人狀況已 經不好,菜又做得糊糊的。雖然 家中長輩住院時,也希望她吃醫

營養學能力的培養

院伙食總比外食營養,可是就引 發不了食慾(楊老師接受批評,

這堂課老師期待學生學到哪些能 力?學生創意的構想,是否有產學 合作的可能?

大方相視而笑)。我告訴學生,

邱 師 : 我們希望學生可以有跨領域

設計懷舊餐包。只要⼀一吃家鄉味

對湖南老伯伯來說,他們的口味 就那樣,變不了,也許可以透過


高齡者的智慧保健生活 5

就想起媽媽的味道,這對他們來說

營養師要能馬上反應食物的重量、

是多大的安慰,所以口味的保留⼀一

熱量是多少?份量要帶進來。所以

定要注意。

我花兩堂課,光跟學生⼀一杯米、⼀一

楊師:我們第⼀一、二年的課程,還

杯水的討論,可以「盧」很久,我

沒有規劃設計餐包部分,只純粹對

們期望課堂上的訓練,能讓學生在

現有菜單作檢討修正。到第三年,

面對食物時,就能計算出營養成

才加入服務學習課程。前兩年,學

分,這樣才能更貼近民眾的生活,

生從收集菜單開始,再計算熱量與

不只是開菜單要人照吃,而不問這

營養素,並提出如何修改這份菜

份菜單是否符合那人的生活。

單。到了期末,舉辦類似嘉年華會

邱 師 : 這門課還沒有進入產學合作

的成果展,邀請國際學生來體驗臺

的 機 會 , 但 另 ⼀一 門 「 保 健 社 區 志

灣的飲食文化。

工」課不同,那門課純粹作陪伴、

現代網路知識非常豐富,醫師、護

整理個資,學生從觀察長者的生活

理師和藥學博士也都在談營養,但

中發現需求,並想點子設計能改善

這個課程的訓練要讓學生知道,營

長者生活的輔具,我們有把學生的

養師談營養,跟醫師、護理師談的

創意想法傳給長庚大學工業設計系

不⼀一樣。他們談蛋白質的功用,但

老師,希望能跟產業界聯結,發展 成商業模式的可能。 (個人化、客製化服務,是時代趨 勢也是需求,對病人的服務要達到 量身定做的準確度,而不是給人一 套通則模式,專業基礎需鍛鍊得非 常紮實,唯有夠專業,才能不被取 代)

服務學習課程~跟長者搏感情 為何這門課非常重視與老人家 面對面訪談?請問老師如何引 導學生進行這項任務?


高齡者的智慧保健生活 6

楊師:因過往我們讓學生進醫院實

題。比如我問同學,「你打算陪老

習時,營養師常向我們反應,現在

人 家 多 久 ? 」 他 說 : 「 這 樣 問 ⼀一

的學生普遍都不愛說話。所以94

問,大概半小時吧!」我就示範問

年時,我們成立保健營養志工,每

:「阿伯,你以前住在哪裡?」

⼀一年都帶學生去接觸信義區的獨居

「湖南。」然後第二題,「阿伯,

老人,並且規定如果沒有補滿服務

你有沒有特殊的成長經驗?」「沒

學習時數就不能實習,強制要求他

有。」然後就沒了!也曾有學生問

們要跟老人家談話。在繳交的報告

了不恰當的問題,比如:「你有兒

中,要交待身分、生平故事,不只

子嗎?」但不先問人家結婚沒?因

是簡單的個人資料,我們要知道細

有些獨居老人是沒結婚的。 (佳慧老師維妙維肖地模仿老人家 的口音,她常在課堂上展現唱作俱 佳的本事!)

節。因為太多學生沈迷於網路,人 際互動變得退化,不曉得該怎麼與 人對話。 邱師:所以學生出去採訪之前,先 教他們以口述歷史的方法,客觀地 觀察,有目的地收集資料。第⼀一 步,先請學生自己擬訪談題目,但

所以我們會先給他們表單,沒表單 指導,訪問上會有點空泛。在表單 裡,除了要記錄獨居老人的生平故 事之外,也要收集飲食保健習慣。

不給太多提醒,否則他們會不知道

最後再訓練溝通技巧跟歷史背景的

自己擬問題的「問題」在哪裡?但

認識。否則當長者回憶國共內戰,

題數得要求,否則學生往往只交兩

但 學 生 ⼀一 點 概 念 也 沒 有 , 這 有 點 糟,會無從問起。

不能沒有你~從陌生變夥伴 楊 師 :這堂課,對於餐飲營養怎麼 分配調整,我是專家,但人際溝通 部分,還是要靠人文歷史的老師協 助才可以。(這部分,楊老師謙卑 地交給邱老師全權說明)


高齡者的智慧保健生活 7

邱 師 : 可是沒有保健不行,我必 須這樣說! 楊 師 :我需要有人幫我。(非 常 誠懇地) 邱 師 : 沒有他們真的不行,當學 生彙整飲食訪談資料時。楊老師 會仔細問:「吃青菜,吃幾 克?」我就,「耶~」( 無 以 言 狀)楊老師又問:「綠豆、紅豆算

來不同的轉變?

全穀根莖類,還是奶蛋魚肉豆

楊 師 : 學生經過實地訪談後,比較

類?」我會選後者。對這領域,我

敢說話、敢敲門。但⼀一開始,連打

真的無知,必須專業老師才能帶。

電話的應對禮儀都不甚恰當,我們

(他們彼此扶持、合作的關係,真 的不能沒有你。看這二位老師彼此 互讓重要性,他們的組合真的很合 拍:人文老師訓練學生蒐集資料, 回來後交由專業老師來指導分析整 理資料,這樣雙領域的配合,不僅 不突兀,還達相輔相成之效!) 邱師:智慧生活計畫創造了更多跨 領域合作的機會,但跨領域合作必

就請學長姊來指導他們怎麼講電 話、約時間?但臺灣獨居老人對未 來普遍不抱希望,他們的負面情緒 常對學生造成極大的心理負擔,有 些學生會陷入情境中出不來。所 以,我要求他們訪談結束後,先回 學校讓我看⼀一下,免得他們跳脫不 了。

須有默契、經過磨合,才能知道怎

這門課之所以強調老人的需要,是

樣對應彼此、互相能提供的角色究

因為我們醫院的服務對象,老人家

竟是什麼。

就佔68%~80%,所以訓練學生儘早 接觸老人家,以免進入職場後,只 會按教科書上學的,給病人制式化

訪談獨居老人~故事連篇

的菜單,卻不懂與老人溝通,因人

學生參與獨居老人的訪談經 驗,對他們的人生觀念是否帶

的差異作調整與變化。 (楊老師處處為病人著想的心思,


高齡者的智慧保健生活 8

充分展現人文關懷精神,讓醫 療照護品質做得更有溫度)

能有這番體認很難得,因大部分學

邱 師 : 我是透過學生的作業了

高,其實不是,我們還需向老人家

解訪談結果。通常他們第⼀一次

學習很多事。

訪談回來之後,我們會討論技

(學生體認到有能力,不代表服務能 成功。但他並沒忽視能力,只是進 入到「成功服務」的門檻,還沒找 到答案,還需經過一段探索旅程、 定義成功的指標、檢視每個服務環 節是否必要周全,這條路還很長, 但同學的學習領受是成功的。)

術面與陪伴時遇到的問題,其 中兩位同學讓我印象深刻。第 ⼀一位同學原本就擔任護士,比 較會跟老人家溝通,他深刻體 恤有些長者家徒四壁的生活條

生以為提供服務的人姿態就站得

件,亟需被關懷。 另外⼀一位同學體認到「志工服 務」不是有「能力」就做得 來。但能力還是得預備著,包 括對談的能力。因信義區獨居 老人大部分操湖南腔,⼀一學期 下來,同學對湖南口音逐漸熟 悉,溝通順暢多了,但有這能 力不代表「服務」能成功。他

難題與挑戰 這門課遇到最大的挑戰與困難為 何?老師如何引導? 邱 師 : 保健系進入信義區服務長者 已好幾年,我加入課程將長者個案 作系統化整理,是後面三年的事。 在指導訪談過程中,我並不擔心學


高齡者的智慧保健生活 9

生太內向或被動,我擔心的是,如

在準備階段,介紹同學看《周阿姨

果遇到情緒不穩的老人家,會比較

的故事》⼀一書,以強化學生對那年

棘手。曾有學生訪談回來告訴我

代的了解。這本書以故事手法來敘

們:「老奶奶⼀一直說,她要自殺。

事,不會那麼生硬。我們期待同學

不想活了。」該怎麼辦?也不知那

以故事形式,將訪談細節呈現出

老太太是不是真的有狀況?這是我

來。當中就有⼀一篇故事:有位老人

遇到最大的難題,她需要的不只是

家告訴學生,她是蔣宋美齡的隨

志工,還需要社工人員及信義區健

扈,還帶學生參觀她出席各種場合

康中心的介入,才能防堵可能的危

所穿的旗袍。如此活生生貼近於中

險。至於學生表現優異與否,我倒

國現代史的故事,跟在課堂上認識

不擔心。

歷史的經驗很不⼀一樣,會讓學生有

在訪談特訓課程裡,我們預先讓學

更深刻的體會。

生知道老人家可能會有的特殊反

準備階段完成,就進入服務學習。

應,比如,⼀一再說些重覆性的話,

這也是我加入智慧生活人才培育計

而且問東答西。在我看來,溝通技

畫最大目的。因我發現大多數服務

巧、問題擬定、器材準備都是小

學習的終極目標只為強化學生的品

事,比較重要的是「練習」,我們

德。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會說:「能

會在課堂上模擬演練幾次。

服務老人,我好感動喔!覺得對社 會有意義。」可是我認為服務學


高齡者的智慧保健生活 10

習,若以杜威博士「從做中學」的

是我們的長程計畫。

經驗出發,並與智慧生活人才做整

(佳慧老師站在教育者的立場看服 務,她要學生得到的不只是抽象的 感受,她期待能具體化的帶出持續 研究與發展的目的。這位人文領域 的老師,充滿了科學的精神;在她 的觀念與行動裡,早已構築起跨領 域、整合的思維。)

併,服務學習會變得比較具象、有 成果,且有延續性。 當我承接學校服務學習中心職務 後,長官常問我:「學生學到什 麼?有怎樣的產出?」我沒辦法亮 出學生作業說:「你看,學生很感 動!他確實為長者提供服務。」如

對於參與老人福祉整創聯盟的 果服務學習只偏重品德教育,似乎 期待 有點偏重,於是我加入智慧生活並 思索置入服務科學概念,讓服務學 習變得科學化。這樣⼀一來,它的成 果就可以循環使用跟接受檢驗。以 免每年都問重覆的問題,對長者來 說很叨擾。所以我們把訪談個案建 立歸檔,當下學年要再訪談同⼀一位 長者時,學生不必重覆以前的問 題,可以繼續作進⼀一步的提問。

我加入聯盟,主要是參與核心能力

雖然老人家只要有人陪就開心了,

部分。我觀察其他聯盟,似乎還沒

但我們希望服務能做得更有意義,

注意到這塊。我覺得這會是讓人才

讓這份資料可以變成預防醫學的資

培育計畫做出成果,很關鍵性的領

料庫。我們期待,未來每位長者身

域。是我自己期許的、也是整創需

上會有⼀一條隨身碟項鍊,當他不幸

要的,未來我希望能夠協助研究教

哪天路倒時,護理人員可以從隨身

育那部分,做出小小的成績。

碟中讀取資料,就能得知長者的梗 概,包括現有的親友關係網、飲食 習慣、心理層面、用藥狀況等,這


Note


Note



智齡聯盟 教育部智慧生活人才培育計畫 計畫主持人 劉佩玲 特聘教授 (國立臺灣大學應用力學所) 共同主持人 王秀槐 教授 (國立臺灣大學師資培育中心) 康仕仲 副教授 (國立臺灣大學土木系) 專案助理 葉湘如、彭靖文、陳淑英 聯絡電話:(02)3366-­‐3366#55201 .電子信箱:silverstaff@caece.net .郵寄地址:北市中正區羅斯福路4段1號 (臺大土木研究大樓電輔組610室) .聯絡地址:北市大安區辛亥路3段188號610室

智齡聯盟網站:http://t-edu.tw

智齡 聯盟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