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老心不老

Page 1

人老心不老,方法正確就會好 新知 談老人的資訊與通訊科技(ICT)行為

講堂

林珊如教授 臺灣大學 圖書資訊系

主辦單位:智齡聯盟 指導單位:教育部 承辦單位:臺大智活中心 指導教授:劉佩玲、王秀槐、康仕仲 撰文:張國儀



人老心不老,方法正確就會好~談老人的資訊與通訊科技(ICT)行為 1

廿一世紀除了氣候暖化之外,最顯著的兩大趨勢,⼀一是數位資訊科技的 普及與快速發展,二則是老年人口的增加。如何結合此二大趨勢,讓數 位科技不再只是專屬於年輕人的通訊工具,同時也能為老年人帶來更多 生活的便利,這時候,老人資訊與通訊科技(ICT)行為的研究,就成為 ⼀一門重要課題。 此次演講者為臺灣大學圖書資訊系的林珊如教授。林教授曾進行跨領域 的老人學與科技發展研究計畫,從圖資系的角度及專業,為跨領域的學 者建立⼀一個老人研究資源的平台,整合所有相關研究的資料,讓使用者 能更方便地在此平台上進行交流。然而,由於此平台屬於國科會計畫, 因此並未做商業化的廣泛應用。 「在過去十年間,文獻真的是⼀一日千里。」林珊如說。「我們當時做研 究在找資料是非常有限的,可是就在這十年當中,文獻發展得很快速, 也因此我們看到老人化的議題事實上是非常迫切的。我自己因為做這個


人老心不老,方法正確就會好~談老人的資訊與通訊科技(ICT)行為 2

胡朝榮醫師 計畫而讀了很多文獻,但我並不是

於照顧他們的家屬知道如何使用

老人學的專家,所以我今天想要從

嗎?」林珊如提出了關注老人資訊

圖資學的角度來看高齡化跟資訊社

行為的議題之⼀一。

會的議題。」

老人的差異性 政府資訊e化對老人的影響

通常大家會依年齡將人區分為年輕

隨著資源數位化的增長,網際網路

人與老人,但不論是什麼族群,其

在日常生活中普及程度及重要性,

中⼀一定存在著個別差異,老人族群

早已無可取代。其中⼀一個與老人相

也是。「老人已不再是個單⼀一的觀

關的重要部分是政府的e化,隨著

念,不是說老人就相對於兒童和青

e-­‐government的出現,各種社會福

少年。雖然他們有⼀一些相對應的族

利相關措施,也都逐漸移至網路上

群觀念,但是我想強調的重點是,

進行。「其實政府是個非常重要的

老人不是同質性的。」林珊如說,

資訊生產者,也是資訊消費者。但

老人有非常多種的類別。

特別是在高齡化社會裡,很多社會 福利不斷推陳出新,不管是老年年 金也好,或者是健保給付的申辦也 好,很多都是在網路上進行的。可 是到底那些真正需要的人用不用得 到?他們知不知道如何使用?乃至

根據文獻,有⼀一派人認為,在這個 數位科技時代,我們不能讓老人自 絕於數位化趨勢之外,所以我們要 想辦法教育他們,讓他們能夠上 手、能夠融入現代這個資訊化的社 會。而另⼀一派人則認為,老人的人


人老心不老,方法正確就會好~談老人的資訊與通訊科技(ICT)行為 3

生經驗非常豐富,他們不需要這麼

的⼀一點。」她說,現在年輕人的父

辛苦地學習,也可以過著還不錯的

母,四十、五十、六十歲的人,大

生活。所以,當他們真的覺得需要

多都受過高等教育。所以在⼀一般人

的時候再來學習和使用就可以了。

的想法中,老人跟文盲好像不是那

「而這也是目前很實際在發生的狀

麼扯得上關係。然而特別是在臺

況。」林珊如說。

灣,這群受日本教育的「老老

此外,除了⼀一般定義的老人之外, 林珊如也提到,現在有⼀一個族群稱 為「老老人」,也就是年齡在80歲

人」,他們的中文識字能力其實是 ⼀一件值得注意的事情。

老人的健康差異

以上的老人。「在臺灣高齡人口的 成長裡面,老老人的成長特別快

此外,除了世代的差異性,老人之

速。根據社會學家表示,事實上現

間也有著個別的差異。而身體健康

在人瑞已經不是⼀一個非常稀奇少見

程度就是⼀一種個別性的差異。目前

的族群了。」

許多針對老年人所做的設計,無論 是教學輔具或是商品,大多是給健

老人的世代差異 前面提過,所謂的「老人」,指的 並非是⼀一個年齡相仿、屬性相近的 團體。這個族群中其實有著世代的 差異,以及個別的差異。林珊如特 別想要說明的,則是「老老人」這 個概念。「我最近經常在生活裡接 觸到很多七、八十歲的人,因為我 爸爸已經八十歲了,所以他周圍的 群體也大部分是這個年紀的人。我 最近才發現,他們之中很多是受日 治時代的教育,所以他們並不是認 得非常多的國字,這是非常有意思

康老人使用的。然而,有許多老人 有著身體上的障礙,但他們往往卻 不在設計的考量範圍之中。其中, 林珊如最關注的是視障老人。「視 障者其實有很大⼀一部分是老人。所 以如果能夠幫助視障老人解決問 題,等於同時也幫助了視障者解決 問題。」林珊如說,人只會不斷的 變老,而眼睛是老化最快速的器 官,勤於研究的她對此亦有著深刻 的體會。「我想我們這些整天對著 電腦的教授,眼睛應該會提早步入 老化的視障狀態中吧!」


人老心不老,方法正確就會好~談老人的資訊與通訊科技(ICT)行為 4

老人的嗜好差異 除了健康程度之外,嗜好則是另⼀一 種個別性差異,而這也是教學者或 設計者經常忽略的⼀一點。比如說嬰 兒潮這⼀一代,也就是60歲到65歲以 上這批老人家,他們跟上⼀一代,也 就是剛剛說的「老老人」,在嗜好 上⼀一定有很大的不同。林珊如表

外,公共圖書館在老年人生活中扮 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林珊如認 為,未來臺灣應該也是如此,因為 老人有比較多時間能夠上圖書館活 動。「所以我們越來越強調所謂的 在地圖書的資訊服務,而圖書館該 怎麼樣幫助老人成功老化,這是⼀一 個很重要的議題。」

示,身體健康的影響會影響到教學

因此,圖資學中⼀一個非常重大的研

的器材與方式;而嗜好的差異,如

究議題就是:公共圖書館該如何對

果教學者可以掌握的話,就能夠正

老人的生活產生正面影響、如何有

確地選擇教育老人的題材和教材,

效幫助年長者適應融入資訊化、數

達到真正的吸引他們學習的目的。

位化的資訊時代?林珊如表示,其 中⼀一個選擇就是資訊教育。「雖然

公共圖書館與老人生活的關係

我們都知道要做這件事,然而實務

大家都知道,公共圖書館提供各種

上來說,什麼樣的人會來學?來學

各樣的資源,包括數位化的資訊,

了之後他們會遇到什麼困難?會得

其中有各種電子書、電子資料庫,

到什麼幫助?我們要怎樣執行,才

以及各種網站的教學等等。而在國

能真正協助年長者融入日常的資訊 化社會呢?這些都是需要了解並且


人老心不老,方法正確就會好~談老人的資訊與通訊科技(ICT)行為 5

有待處理的問題。」要解決這些問

但是,有⼀一天,林珊如的兄長跟父

題,首先必須了解老人學習動機、

親說:「爸爸,你知道嗎,用i-­‐Pad

心理、生理與認知上的特徵,以及

看股票很容易喔。」就這樣,林珊

他們的資訊行為特徵各有哪些。

如的老父親開始對學習i-­‐Pad有了興 趣。「因為他退休後,每天醒來第

老人的學習動機 教學者在設計電腦的輔具和介面

⼀一件事就是看股票、玩股票,他說 這樣動腦可以預防老年痴呆,也可

時,經常都是以自身為出發點來思

以和世界連結。」林珊如笑說,這

考,也經常以自身的經驗來做為參

就是個例子,我們必須知道什麼東

考。然而,老年人的學習動機和年

西能真正引起老人家的學習動機。

輕人其實是相當不同的。所以,在 設計學習課程之前,我們必須了解 到底老年人為什麼還會想要學習? 「我爸爸常常說,我們都不需要再 學了,我已經八十歲了,我為什麼 還要再學呢?我⼀一輩子都在學、都 在適應都在努力的工作,我已經學 累了。」林珊如描述父親的談話, 「他說他不要再學了。」

與自身生活的相關性 而談到動機,什麼是老人學習最主 要的動機呢?根據研究結果的發 現,其實刺激老人學習的,是與他 們自身生活相關的事情。舉個最簡 單的例子,就是使用網路通訊軟 體,如Skype或MSN,與國外的孫 輩視訊通話。這個畫面相信許多人 都不陌生,連電信業者的廣告中都


人老心不老,方法正確就會好~談老人的資訊與通訊科技(ICT)行為 6

經常可見。而這的確也是刺激老人 學習通訊科技最強烈的動機和需 求。

育者必須先針對老人自發性的學習 去著手,也就是說,必須先知道什 麼是和老人自身有關的目的。「老 人學習科技的動機,往往是對他們

然而,在⼀一般的成人教育中,我們

有意義的目的,而且特別是非常實

經常可見科技教育者會強調要先針

務性導向的事。這是就動機論。」

對基礎的技能進行訓練。比方說, 先教老人家練習使用滑鼠,或是小 畫家、打字等等。但是,對老人家 來說,他們並沒有特別想畫什麼, 也沒有特別想寫什麼,所以其實這 種基本動作的訓練對他們來說,並 沒有強烈的學習動機。

老人的生理特徵 與年輕人相較,老人的視力、聽 力、靈敏度,以及認知的能力都逐 漸的衰退。這在學習科技資訊時, 會帶來什麼樣的差異呢?林珊如使 用了⼀一段近期在YouTube上點閱率

不過,如果老人家想要和國外的兒

極高的影片來做說明。影片中的主

孫輩互傳電子郵件,那麼打字對他

角是⼀一對約莫七十歲左右的老夫

來說就很重要了。「所以你要教他

婦。兩人正對著電腦的鏡頭,搖頭

輸入法,你最好先教他怎麼跟他國

晃腦地試著要操作攝影機。過程

外的孫子發e-­‐mail,或是教他怎麼

中,老先生明顯地不耐煩,而老太

上網。」林珊如說,老人的科技教

太則⼀一直用力嚼著口香糖,發出啪


人老心不老,方法正確就會好~談老人的資訊與通訊科技(ICT)行為 7

噠啪噠的惱人聲響,⼀一邊用手指按

「所以事實上這些非常細微的細

著鍵盤,試著要找出想要的功能何

節,對老人家在學習上都會造成影

在。畫面中兩人不斷地將頭湊近鏡

響。」林珊如說,現在的輸入方式

頭前,然後移開,口中叨唸著抱

朝向觸控或聲控的方向來發展,雖

怨。

然仍有其難以突破的限制存在,但

而這段影片上網後大受歡迎,甚至 美國新聞網CNN都前去採訪,問到 當時老太太的心情狀態,她說:

的確不失為有效的替代方案。

老人的視力

「我好緊張哦,因為我根本不知道

前面影片中的兩老,之所以會⼀一直

要怎麼做,所以才會⼀一直很用力地

把頭湊近螢幕,則是因為視力的問

嚼口香糖。」

題。首先,老人家通常都戴了變焦 眼鏡,而且他們的眼睛也比較容易

手指的靈敏度與協調性 影片中很明顯地呈現出老人的生理 特徵。首先,他們的老化讓手握滑 鼠都很困難。他們手指的靈 敏度不如年輕人,因此無論 是用滑鼠點選或是按鍵盤, 都不是容易的事。「對年輕 人來說用滑鼠太容易了,但 那卻是對年長者最困難的地 方。」由於老化後手的協調 性會變差,因此在教導老人 使用滑鼠時,其實也可以讓 他們雙手並用,用⼀一隻手移 動滑鼠,用另⼀一隻手按按鍵 選取。此時,連老人家使用 的滑鼠大小都非常重要。

模糊。因此,我們在幾分之⼀一秒內 就可以看到的東西,他們的速度卻 沒那麼快。


人老心不老,方法正確就會好~談老人的資訊與通訊科技(ICT)行為 8

此外,老人家對顏色的感知也與年

曾見到,老人家看到黑板上所寫的

輕人不同。年紀越大,越不容易區

字之後,才恍然大悟地說:「哦!

分出電腦螢幕上的藍色和紫色。因

原來是這個字啊。」他壓根兒沒有

此,雖然我們無法改變網站的顏

想到是那個字。這時老師說:「你

色,但是在選擇教材時,可以選擇

們有問題要問啊。」老人家回答:

亮度對比較高、較容易閱讀和區辨

「我根本就不知道我的問題出在哪

的網站來進行教學。此外,對老年

裡,我怎麼問?我根本不會問

人來說,若同時訊息太多,他們的

啊!」正是如此。林珊如說:「如

眼球也不容易聚焦,因為在認知

果我能問出我不知道的事,我其實

上,他們同時可以處理多元訊息的

就已經知道⼀一些了,對不對?」

能力也變緩了。「這些都是我們在 從事所謂資訊教育的過程當中,或

加強口語及書面溝通

是開發資訊相關的產品時,應該要

根據林珊如實際在老人教學的課堂

注意的事情。」

中觀察所見,教師們經常滔滔不

此外,林珊如也提到,要幫助老人

絕,但是由於老人在視力上的限

家突破他們視力的限制,就要幫助

制,效果往往不彰。「其實對於老

他們聚焦。其中⼀一個方式是,指示

人家很重要的就是,要有⼀一份很清

簡單加上書面說明。經常老師在台

楚的講義在旁邊。因為他們在視力

上說話,還不及在黑板上寫⼀一個字

上的限制,所以口頭的教導和書面

來得清楚。在教室現場,林珊如就

的教材都很重要。」林珊如提到,


人老心不老,方法正確就會好~談老人的資訊與通訊科技(ICT)行為 9

書面的教材要考慮到字體的大小, 以及字型的選擇。「這些非常非常 細微的東西,卻會深刻的影響到他 們學習的結果。」 此外,書面資料的結構編排也是⼀一 大重點。現今⼀一般家電或器材的使 用手冊,全都寫滿了密密麻麻的蠅 頭小字。不但字小,連圖示都很 小。林珊如提到,德國人早年就曾 發起過⼀一個計畫,將所有電子設備

中年男性的聲音,因為他們的音頻

的說明書,全部改為「長者友善設

是老人最能夠接受與處理的。

計」。「現在的說明書、使用手 冊,根本不是給老人家看的。所以

而在學習的場景裡林珊如發現,⼀一

說如果我們要讓老人家融入這個社

點點的吵雜聲,都會影響到老人能

會,那麼他們生活中的用品、說明

夠記住多少內容的程度。我們有時

書等等,都必須要把字體放大,編

候會發現在老人與他人對話時,如

排方式也要考慮,印刷色彩的選擇

果第三者插入談話,經常老人都會

也要搭配,而且文字不能太多。」

顯得惱怒或是不知所措,因為這種

林珊如說。

介入的干擾,會讓他們無法處理談 話內容的資訊,瞬間如同斷了線⼀一

老人的聽力 除了視覺神經系統的衰退之外,老 人的聽力也會隨著年齡而退化。而 這影響到兩件事:⼀一是他們能夠清 楚聽到的程度;二是聽到了以後他 們進行資訊處理的速度。研究發 現,最適合教導老人的理想聲音是

般。所以,在老人進行⼀一對⼀一談話 時,盡量不要插入,不要讓不同的 聲音交互或重疊,因為他們無法同 時處理不同的聲音資訊。「這也是 很細微的所謂學習環境的布置。盡 量減少環境中的吵雜聲其實對年長 者有相當的幫助。」


人老心不老,方法正確就會好~談老人的資訊與通訊科技(ICT)行為 10

老人的認知能力 研究指出,老人的認知能力減緩降 低之後,他們的注意力也會開始減 損,因此,他們對於聽到的資訊能 夠解釋的能力也受到相當大的影 響。對此,林珊如表示,不止是老 人的教學者和商品的設計者要對此 有所認識,甚至所有尚未成為老年 人的年輕人,都應該要有所體認。 因為,年輕人是幫助老人融入資訊 與通訊科技生活的重要支柱。 「年輕人的態度、鼓勵、能力,以 及真正實質上幫助他們解決問題的 耐心,對於他們生活有非常大的影 響。」在觀察教學現場時林珊如發 現,「很多年輕的老師就這樣⼀一直 教下去,如果說那些老師沒有對老 人學有特別的認識的話,他頂多就 是普通的速度,但他不會刻意放慢 速度;可是當面對老人的時候,你 需要特別放慢速度,而且在過程中 要耐心地等候回應。」

地方,接著停三秒鐘等待。然後詢 問:「每個人都點到了嗎?」要隨 時確認上⼀一個步驟都已經做到了之 後,再進行下⼀一個步驟。「這樣的 耐心事實上是我們在做這樣的操作 時候所不知道的。在認知上或許很 容易理解,但是在實際執行時,你 得很刻意的去做到。」

老人的活動力強弱 許多研究都證實,經常活動的老 人,其認知能力往往比不常活動的 老人要來得高。林珊如以紀錄片 《不老騎士》中的⼀一段情節為例, ⼀一位長年住在安養院的老婦人,當 被問到有什麼願望想完成時,她 說:「我還有什麼願望呢?我只不 過希望我能夠起來,能在附近活動 走⼀一走,但是也沒辦法走了。哎 呀,我還有什麼願望呢?我都記不 起來了。在這裡待的人都呆掉 了……」從這裡也可以看出,將老 人長期安治療養機構其實對他們本

林珊如提到,科技講求的是速度和

身是不好的,因為他們越不活動,

效率,然而,我們必須要允許老人

退化得就越快。「那個速度是像滑

家對資訊有較多的處理和解析。所

溜梯⼀一樣的快。」林珊如說,越是

以,如果要教老人開啟電子郵件,

如此,我們更應該去幫助老人維持

最好的方式是,先告訴他要點什麼

生活中的刺激。當他們的肢體不能


人老心不老,方法正確就會好~談老人的資訊與通訊科技(ICT)行為 11

動的時候,我們要怎麼透過網路把 資訊帶進來,給他們⼀一個豐富的世 界,這是未來大家要去思考的問 題。

建立老人的夥伴關係

社會性的支援與互動 前面提到的影片中那位老太太,在 經過了CNN的採訪後聲名大噪,也 因此在網路上擁有自己粉絲,更進 而開始了在網路上的社群生活,甚 至還做了臉書101的初階教學,教

而另⼀一個影響老人學習動機的,就

導老人如何使用臉書呢。而享受到

是同儕之間的關係。林珊如提到,

成名之樂的她,在接受訪問時說:

他們發現,當⼀一群老人⼀一起學習

「我⼀一輩子沒這麼開心過!」

時,如果有人沒有被列在小組的電 子郵件的發送名單裡,因此沒有收 到同學的e-­‐mail時,這個人的學習 意願也會比較低。國外的文獻也曾 提到,學習電腦的老人基本上都較 為正面,對其影響也持肯定的態 度。然而有學者提醒,也許這樣的 正面影響不是來自科技本身,而是 因為透過科技的學習,老人跟他人 之間有了互動,並且交到了朋友, 感覺到人生再次豐富起來。

對此,林珊如說,這就是社會性的 支援和互動,這會加強老人的學 習。而除了同班同學之間互通訊 息、郵件往來之外,教師也肩負著 重要的責任,如果教師也願意加入 老人學生的社交圈,給予他們學習 上的支援,甚至是在課後仍能提供 幫助,那麼這課後的交流互動反而 是更重要的。「很多人上課完了就 回家,那麼這堂課就大概就不會學


人老心不老,方法正確就會好~談老人的資訊與通訊科技(ICT)行為 12

得太好,尤其是要實際操作的 課。」林珊如說。你看這⼀一群老人 家,促成夥伴關係的建立。當你⼀一 群人圍在⼀一起,年輕人如此,老人 更是如此。我們不要忘記哦。他們 很多時候是不喜歡、好像很孤僻, 但是當他們真的要學習的時候,增 加社會性的互動會讓大家學得更起 勁。好,這是有關國外的研究。

家人的態度 此外,可想而知,家人對老年人的

你沒有用。」再加上兒孫輩經常都

科技學習所抱持的態度,也有相當

很忙碌,所以也不⼀一定能夠產生所

大程度的影響力。研究發現,在各

謂「文化反哺」的現象。

種影響因素裡,學習的社會性支援 最為重要。而社會性支援可以簡單

何謂文化反哺?

分成兩類,⼀一類叫做部分社會支

林珊如解釋,原本是由上⼀一輩來傳

援,⼀一類叫做豐富的社會性支援。

遞下⼀一輩社會文化的價值跟技能,

部分社會支援是,身邊的家人非常 鼓勵老人家去學習。但是當老人家 在學習上有問題時,家人卻無法幫

而文化反哺則是反過來,由孩子這 ⼀一代來讓長輩那⼀一代能夠瞭解當代 的社會價值觀與變化。

他解決。就像是那段影片中的兩

「國外發現,文化反哺非常重要,

老。而豐富性的社會支援則是,家

尤其是在科技與通訊科技的學習

人不只是鼓勵,甚至是當老人家有

上,可是在國內我們其實並沒有發

問題時,兒孫輩可以提供支援。然

現有這樣的現象。也就是說,孩子

而,林珊如說,目前在臺灣普遍的

們雖然跟父母同住,可是因為忙

情況是,兒孫輩對老人的學習往往

碌,或是觀念問題,經常會出現:

抱持著負面反應。比如說:「啊,

『啊,你不用學這個啦,我們幫你

爸爸,你不用去學這個啦。這個對

做就好。』這種觀念。但是,我們


人老心不老,方法正確就會好~談老人的資訊與通訊科技(ICT)行為 13

越代替長輩去做很多事情,我們越

或走路時比較近的那⼀一條路。所以

容易剝奪他們獨立自主生活的能

當資訊科技的教導者說出「捷徑」

力,以及他們活得尊嚴的權力。」

兩字時,老人對於這個詞彙的意義

林珊如語重心長地說。

是斷裂、無法連結的。此外,林珊

老人科技資訊行為的阻力

如也提到,曾有位司機跟她說: 「我不知道什麼是檔案,我生活中

正如前面所提,老人的⼀一些生理與

沒有資料夾、檔案夾,我每天就是

心理的特徵,會影響到他們如何學

接送客人,然後下班回家睡覺。」

習資訊科技的過程。而經過仔細觀

所以上起課來他完全如鴨子聽雷,

察他們的學習過程,研究者逐步找

有聽沒有懂。另外,即便簡單如

出在老人的學習科技資訊的行為

「選取」,對老人或是沒有接觸過

中,究竟是什麼造成了他們的阻

的人來說,都是個陌生的概念。所

力。

以重點是,身為教育者或設計者的

1.電腦術語難懂

我們必須明白,這些術語並不存在 於他們過去的經驗中,我們不能要

首先,林珊如提到了電腦科技的術

求他們和我們⼀一樣理所當然地接受

語。比方說「捷徑」,老人腦中對

並立刻理解。

「捷徑」這個詞彙的概念,是開車

2.不熟悉介面 老人並不習慣眼前這個介面。現在 的行動裝置或行動電話上,往往有 許多圖示或分割的畫面,對經常使 用的年輕人來說,⼀一目了然,然而 對老人來說,卻是完全不熟悉的編 排佈局。林珊如說,談到閱讀ICT 的介面,使用者不止要有識字能 力,還必須要有閱讀多元介面和訊 息的能力。


人老心不老,方法正確就會好~談老人的資訊與通訊科技(ICT)行為 14

由於老人並不了解現在資訊的架 構及內容的編排方式,因此,對 於⼀一般人來說很容易閱讀的訊息 和指示,對他們來說卻需要花額 外的時間來消化。這也告訴我 們,給老人使用的介面⼀一定要非 常的簡單。什麼是視窗、什麼是 工作列,怎麼樣拉捲軸、怎麼樣 放大縮小,對他們來講,這⼀一切 都需要時間去理解。

4.不適應電腦的步驟與程序 3.輸入困難

除了上述的三種困難之外,曾在現

無論國內外,對老人來說,打字輸

場進行教學觀察的林珊如也發現,

入,⼀一直都是問題。許多人都認為

老人非常不適應電腦的步驟與程

未來採用聲控就能解決這個問題,

序。電腦的操作方式是必須要先完

然而,打字輸入這個動作並不是那

成A之後,才能完成B;就像必須先

麼容易被取代的,總還是有些步驟

選取,才能複製。此外,同⼀一個動

無可避免地需要用到。此外,目前

作在不同的軟體中,可能代表不同

的聲控技術尚未成熟,即便未來科

的意義,這對老人是非常容易混淆

技能夠做到辨識率的聲控,但每個

的地方。比方說,⼀一般的電腦環境

人的聲線不同,再加上口音等等無

中,滑鼠左鍵點⼀一下是選擇,點兩

法控制的因素,其實也未必能夠完

下是開啟;可是在某些通訊軟體

善。當然也有人提出以手寫辨識來

中,滑鼠左鍵點兩下和點⼀一下卻剛

替代輸入,不過,老人的手很可能

好是相反的作用。於是在這樣的情

不夠穩定,書寫的流暢度也不如年

況裡面,老人會很容易有挫折。

輕人,寫出來的字,其辨識率其實 是有待考證跟觀察的。

「所以我們要理解這樣的挫折,更 要放慢速度,先讓他們做⼀一件他們 有興趣的事情。」林珊如說,「當


人老心不老,方法正確就會好~談老人的資訊與通訊科技(ICT)行為 15

你做有興趣的事情時,你比較容易

也有意願做到的時候,我們該如何

克服受挫時的那種心理障礙。」

改變我們的方法。

老人不求快

說到這⼀一點,林珊如強調,因為老

這個概念其實跟⼀一般人預設的ICT

所以必須有筆記和講義,也需要不

價值其實是相衝突的,因為科技與

斷的重複和練習。但是千萬別忘

通訊科技所預設的價值都是快速、

了,他們的生命經驗非常豐富,認

有效率,而這也是我們認為ICT要

知能力也不比年輕人差,只不過他

給予使用者的價值所在。但是對老

們需要更多的時間來進行與年輕人

人來說,並非如此。老人不需要快

相同的學習。

人在學習過程中常常會忘記所學,

速,甚至快速會造成他的混淆跟困 擾。老人要的是緩慢,並且能從錯 誤中學習的方式。年輕人可以十分 鐘做到的事,老人可以用十個小時 做到。重點是,當他做得到,而且

老人也需要進階班 如果我們希望能對老人的ICT學習 貢獻⼀一些心力,首先我們要對老化 的過程有所了解,特別是細微到他 們的認知方式、心理、生理乃至於


人老心不老,方法正確就會好~談老人的資訊與通訊科技(ICT)行為 16

社會環境、實體環境等等因素是如

示,她正積極在推廣文化反哺的觀

何影響他們學習過程。林珊如說,

念,讓整個家庭的年輕成員都能成

其實在經過深入的理解後,她發

為年老的成員的ICT助力,因為家

現,「其實老人家也是不斷的在學

庭的支持和支援,對老人學習ICT

習,所以課程不能每次都只開初級

的過程能夠發揮相當重要的作用。

班,還是要開不同的進階班,讓他 們能夠不斷去深入,可以從上網開 始,到使用msn、skype或是其他更 複雜的軟體。」

每個老人都存在著世代差異與個別 差異。若能善加利用,針對老人的 興趣來選擇教材與教具,就能夠讓 他們的學習更輕鬆,縮短他們克服

談到課程,當然與扮演重要角色的

實際困難與心理障礙的時間,讓他

公共圖書館有直接的關係。對此,

們最終能夠利用資訊科技來改善或

林珊如建議,在設計課程時,有三

提升生活品質。每個人最終都會變

個重點:第⼀一,要從老人切身生活

老,今日我們付出耐心、愛心和支

中馬上可以用到的課程下手。第

持,用站在老人角度的方式來設計

二,⼀一定要在上課時同時提供書面

規劃老人的課程與商品,甚至只是

講義和投影片,並且注意其中的細

推廣傳播這樣的概念,來日當我們

節編排。第三,讓老人在課後學習

垂垂老矣時,或許依然能夠因此而

時仍然保有社會網絡在其中,能與

享受著與時俱進的不老精神。

同學和老師建立起⼀一份互動的社群 關係,並透過這樣的社會互動來幫 助他們。

每個人都會老 最後,留給我們思考的是,究竟這 些科技學習對老人家的日常生活產 生了什麼樣的影響?身為研究者、 教育者和商品設計者,我們該如何 去減少阻力、增加助力?林珊如表


智齡聯盟 教育部智慧生活人才培育計畫 計畫主持人 劉佩玲 特聘教授 (國立臺灣大學應用力學所) 共同主持人 王秀槐 教授 (國立臺灣大學師資培育中心) 康仕仲 副教授 (國立臺灣大學土木系) 專案助理 葉湘如、彭靖文、陳淑英 聯絡電話:(02)3366-­‐3366#55201 .電子信箱:silverstaff@caece.net .郵寄地址:北市中正區羅斯福路4段1號 (臺大土木研究大樓電輔組610室) .聯絡地址:北市大安區辛亥路3段188號610室

智齡聯盟網站:http://t-edu.tw

智齡 聯盟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