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所年報 練習

Page 1

研 究 Research 創 新 Innovation 發 展 Development

工作年報

財團法人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


03 前言

19 食品檢驗與安全評估

05 組織與人力

優化委託服務

07 策略與進展

厚植檢驗量能

09 技術研發 產品製程研發 製程設備整合 生物資源服務與加值

15 產業服務 營運嘉義產業創新發展中心 離島食品產業創新升級輔導 食品產業升級輔導 食品工廠良好衛生規範輔導 食品品保服務 食品產業分析及知識服務

提升專業形象 擴展技術研發

23 驗證服務 推動政府驗證計劃 自主驗證服務

25 產業人才培訓 專業教育訓練 產業人才能力鑑定

27 五十週年所慶 31 特別報導 36 大事紀要


出 版 者 / 財團法人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 發 行 人 / 廖啟成 編輯委員 / 簡相堂、黃書政、陳姍姍、 楊筱姿、盧素珍、羅珮文、 鍾小菁、陳怡宏 執行編輯 / 羅瑞娟 網

址 / www.fridi.org.tw


前 言 2017 年臺灣食品工業產值 ( 不含菸草製造業 ) 為 6,128 億元,較上年度增加 1.08%, 佔製造業總產值的 4.7% ( 排名第 7 位 )。臺灣食品產業發展相對成熟,技術及管理能 力紮實且具彈性,市場觀察能力敏銳,上下游整合與分工極具效率,成為產業價值鏈 深化及延伸全球巿場的重要特色及基礎。 本所係因協助臺灣食品產業發展而設立,自 1967 年新竹試驗大樓啟用服務食品產業至 今,已歷 50 週年。為實踐協助與引領產業發展的宗旨,本所不斷深化與拓展研發、服 務、檢驗、訓練與驗證等五大業務能量,在組織上,繼 2015 年擴大成立食品產業學院 後,於 2017 年設立驗證服務中心。同時,聚焦研發策略於食品創新、食品安全、食品 生技等三大主軸,期以最佳的產業服務團隊專業能量,持續引領產業邁向飲食新食代! 本所數年前即大力向各界揭示全球食品潔淨標示趨勢,並積極建立及推動此概念之食 品結構設計等關鍵技術,已有多項臺灣首見的創新產品上市。如無添加磷酸鹽的摃丸、 100% 全天然風味調味料、及以專利技術製造的創新沖泡即食米飯等,皆為實現「工業 量產,潔淨質感」的重要範例。其他如使用多穀原料之高質感多構型麵條、仿肉質感 之多纖維結構素肉產品、可用以改善烘焙產品口感及膨發度的生物改質豆麥食材等, 皆突破技術與量產瓶頸,近期內亦將拓展產業應用。此外,因應社會人口結構趨勢, 本所亦投入高齡友善食品研發,建置軟質食品質地分級系統及食品質地分析技術,並 協同零售通路業者共同推廣,期整合並帶動高齡食品產業發展。 本所配合政府政策,除進駐南臺灣創新園區,推動食品機械與製程整合創新及研發服 務,並負責營運及進駐經濟部嘉義產業創新研發中心,建置保健機能飲品無菌加工及 高齡食品快速商品化服務平台。近年更建置智慧烹調系統測試平台,並依據歐洲衛生 工程設計組織 (EHEDG) 測試方法,建立食品機械衛生設計平台,於 2015 年通過 TAF ISO17025 認證,並於 2017 年通過評核成為歐洲 EHEDG 組織全球授權認可的 8 個測 試實驗室之一,積極協助我國食品機械產業機械衛生設計與國際接軌。 本所生物資源保存及研究中心成立 30 餘年來,各項生物資源管理系統皆獲得國際 ISO 認證,不僅成為我國生技產業發展的重要基磐,已發展成為功能極為完整的國際級生 物資源中心。生資中心於 2016 年正式成為亞洲菌種聯盟 (ACM) 的會員,2017 年在 臺灣成功主辦 ACM 第十四屆年會,透過與國際菌種中心連結,積極與國際交流。近 年來更積極結合傳統與前瞻鑑定技術,成為我國唯一致力微生物鑑定研發並提供專業 服務的團隊,為各界解決新種發表、安全評估、健康食品查驗、出口產品通關驗證、 藥廠環境監控等問題,影響產值達百億之上。

3


財團法人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 107 工作年報

前 言 組織與人力 策略與進展

為持續精進檢測技術與能力,以提升檢驗品質及 公信力,本所於 2017 年獲通過成為衛福部認證 之藥物化粧品檢驗機構。另積極擴展服務對象, 成為產業界之合約實驗室,並爭取成為多國登錄 之外銷合格檢驗實驗室,目前通過認可的國家包 括日本、歐盟、巴西、印尼和新加坡等,協助業 者產品順利外銷各國。

技術研發 產業服務

為推動國內驗證體系與國際接軌,本所驗證服務 均符合 ISO 國際認證之要求,並於 2017 年正式 成為國際 SQF 驗證機構,為本所驗證市場國際 化踏出一大步,未來將爭取其他各項方案的認 可,提供食品產業界更專業、公正的驗證服務。 因應國際食品安全趨勢,本所亦協助食品工廠建 立與執行包含食品安全、食品防禦、食品攙偽及 食品品質等四個構面的食品防護計畫,建置具類 專家化功能的國內首套 e 化食品防護計畫產出工 具,協助產業克服外銷的障礙,爭取國外訂單。

食品檢驗與安全評估 證驗服務 特別報導 大事紀要

所長

五十年所慶

五十年來,承蒙各界鼎力支持以及歷年同仁的努力奉獻,本所已成為臺灣最具規模的 食品綜合研究機構,最具公信力的專業食品檢驗、驗證與訓練機構,食品產業最佳研 發伙伴,及臺灣生技產業發展之重要基磐。期各界先進續予本所鼓勵與支持,使本所 持續為臺灣食品與生技產業前瞻精進,邁向下一個五十年!

產業人才培訓

本所自創立以來即投入罐頭產業輔導與訓練業務,50 年來已成為臺灣最具規模的食品 產業專業人才培訓機構。為提升專業訓練服務品質,本所食品產業學院於 2015 年導入 人才發展品質管理系統 (TTQS),2017 年持續精進獲證為 TTQS 訓練機構版銀牌;同時 也成為國際 SQF 訓練中心,首度辦理 SQF 系統導入等國際課程。另製作數位微課程, 協助離島、偏鄉地區微型企業人員專業技術訓練。

107 年 3 月

4


組織 與人力 組織架構 董事會

監察人

稽核

董事長

所長

副所長 執行秘書

各委員會

會計室

行政室

企劃室

食品產業學院

南臺灣服務中心

驗證服務中心

技術服務及推廣中心

檢驗技術研發及服務中心

生物資源保存及研究中心

產品及製程研發中心

人力資源 54.6% 碩士(252人)

2.6% 其他(12人) 6.7% 專科(31人)

11.9% 博士(55人)

碩士

5

學士

24.2% 學士(112人)

博士

專科

其他

合計:462 人(106.12)


財團法人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 107 工作年報

前 言 組織與人力

第 18 屆董監事 吳天賜 東和食品公司董事長

常務董事

謝孟璋 駿瀚生化 ( 股 ) 公司董事長

策略與進展

董事長

劉淑櫻 經濟部技術處科技管理科科長

曹德風 佳格食品(股)公司董事長

韓家宇 大成集團董事長 董事

羅智先 統一企業 ( 股 ) 公司董事長

林希彥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專利二組副組長高級審查官 李 佳 經濟部工業局民生化工組副組長 李紅曦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科技處副處長

食品檢驗與安全評估

陳寬博 美達食品工業 ( 股 ) 公司董事長

產業服務

陳飛龍 南僑關係企業會會長

技術研發

王忠恕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畜牧處副處長

鄭維智 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簡任技正

曹世忠 宏全國際 ( 股 ) 公司集團總裁

林子清 臺灣優良農產品發展協會顧問 陳樹功 衛生福利部顧問

孫寶年 海洋大學講座教授、臺灣優良食品發展協會理事長 柯文慶 大葉大學生物產業科技系教授 詹岳霖 泰山企業 ( 股 ) 公司前董事長

監察人

顏國欽 中興大學食品暨應用生物科技學系講座教授 陳敏貞 臺灣罐頭食品工業同業公會總幹事

特別報導

常務監察人

五十年所慶

孫璐西 臺大食科所名譽教授

產業人才培訓

張斌堂 黑松 ( 股 ) 公司董事長、臺灣飲料工業同業公會理事長

證驗服務

陳冠翰 愛之味健康科學研究所所長、臺灣罐頭食品工業同業公工會理事長

大事紀要

6


策略 與進展

106.11.01 廖啟成所長於 50 週年所慶大會揭櫫食品所未來發展方向

本所歷經半世紀的努力,已發展成為臺 灣最具規模與專業的食品綜合研究機構, 主要業務涵蓋研發、輔導、檢驗、驗證與 訓練等。面對全球產業變遷與發展趨勢, 未來將整合與集中各項業務的專業能量, 聚焦在以下三個業務發展主軸:

・食品創新 本所掌握產業與消費趨勢,以健康質感 為導向,及以「品質質感化」與「產品 潔淨化」為目標,致力食品創新。 具體研發策略與作法包括:利用與優化食 材之天然特色,以全物利用之概念致力 於農產原料中天然原素之強化與健康加 值產品開發;導入新穎性食品加工技術尋 7

求最佳質感之製程條件,強化調理食品 健康升級、產品品質與安全性、及個人 化製造與服務商機;強化食品工程與食 品包裝技術,提供產業所欠缺並迫切需 要之跨領域製程整合技術,優化包材與 食品之適合性應用技術;推動食品機械 衛生設計與國際接軌;延伸試量產與商 品化研發服務平台能量以協助食品創新 創業;協助食品產業導入智慧製造概念, 整合原物料管理、品質線上自動調控、 機械設備與製程參數資訊匯流、能源優 化管理以及生產管理大數據分析等。

・食品生技 本所生資中心已成為支撐臺灣生物產業


財團法人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 107 工作年報

前 言

・食品安全

產業服務 食品檢驗與安全評估 證驗服務

檢測、風險評估等領域;整合多相菌種鑑 定技術,運用 DNA 條碼及蛋白質指紋分 析等體學技術,加強商用菌種產品分子 分型鑑別技能,協助產業研發、品保並 擴展出口優勢;深化特色菌種開發平台, 聚焦產業需求的特定菌群,探索分析其個 別特性,以提升其差異化價值;整合生物 資源產業化技術,包括生物資源、菌株 篩選、生物轉化、動物評估、量產標準、 產品策略、專利法規等技術範疇能量,

本所近年以風險預防與管控為導向,已 架構更完整的食品防護體系,引進國外 知名驗證制度例如 SQF、FSSC、BRC 等, 並成為其認可之執行單位。建構食品防護 技術工具平台,協助企業工廠管理導入 風險概念,結合所內研發、輔導、檢驗、 驗證與訓練等五大業務能量,促進國內 食品管理與國際規範接軌,確保食品安 全及品質與強化外銷競爭力。

技術研發

在 核 心 能 量 的 強 化 上, 將 導 入 泛 體 學 (Panomics) 等新科技,應用於產品安全

策略與進展

協助以配方與製程設計的客製化服務, 創造本土特色生物資源的產業應用價值 與提昇國際競爭力。

組織與人力

發展不可缺少的核心設施,未來將以生 物資源銀行為基磐,以一站式服務,持 續提供臺灣生技醫藥產業在生物資源利 用上的最佳解決方案。

產業人才培訓 五十年所慶 特別報導 大事紀要

8


技術 研發

107.01.04 廖啟成所長 ( 左 2) 出席全天然風味料新產品發表會

・產品製程研發 農產原料商品化加值 薑黃粉產品:導入熱泵乾燥技術,薑黃經 熱泵乾燥可提高乾燥速率,比熱風乾燥約 可節省一半的乾燥時間,薑黃的總類薑黃 素則比熱風乾燥高 14%。開發高品質薑黃 粉產品,可協助加工業者建立加工製程及 產品規格,開發具健康訴求之加工產品。 超高壓調理產品:導入超高壓加工技術, 促使肉品內源性酵素作用,降低肉品質 地剪切力,同時抑制微生物生長,達到

紅薑黃及黃薑黃粉產品

9

超高壓青醬雞肉調理產品

肉品嫩化及延長保存期限的目的。已建 立超高壓雞肉及鴨肉調理產品之配方及 加工製程,可協助業者開發相關超高壓 調理產品。 常溫滷味產品:利用高溫殺菌技術及配 合真空包裝,製作可常溫流通之雞翅及 雞爪滷味產品。可協助相關加工業者建 立產品配方、加工製程和產品規格,同 時分析產品品質及醣化終產物,開發安 全美味且可常溫流通之禽畜加工產品。

真空包裝、常溫流通雞翅 及雞爪滷味產品

甜玉米飲料產品


財團法人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 107 工作年報

前 言 食品檢驗與安全評估 證驗服務 產業人才培訓

功能性配料提取篩選 運用功能特性篩選及萃取製程技術,利用 玉米、米糠及大麥等農產加工副產物製備 纖維配料,具有良好保水、保油、乳化及

產業服務

少添加調理食品開發 本所已研發肉製品用磷酸鹽與人工亞硝 酸鹽天然取代物之應用技術,藉由天然 食材萃取具功能性素材,透過配方設計、 食材改質、酵素水解 / 轉化等技術,搭 配製程調整優化,改善少添加所造成產 品質地、風味、色澤與保存特性等問題, 成功協助產業應用,開發出新型無磷酸 鹽乳化肉製品 ( 摃丸、熱狗 )、乾燥肉製 品 ( 厚片肉乾 )、及無人工亞硝酸鹽中式 香腸等多項潔淨概念創新產品。

技術研發

新穎乾燥技術 射頻乾燥技術具有縮短乾燥時間、節省 能源及提高品質之優點,可應用於各種 食品乾燥加工。本年度建構批次與連續 式射頻乾燥設備,應用於微生物發酵產 物之蛹蟲草,可縮短乾燥時間 40% 以上, 降低能源損耗。此外,也可應用於農產 品之乾燥製程,提高產品品質,有助提 高食品產業乾燥技術水準。

策略與進展

黏著等功能特性;另透過製程優化降低生 產成本。功能性纖維配料可應用於熱狗 及摃丸等乳化肉製品加工,取代磷酸鹽 等人工添加物,改善產品之質地及口感, 開發符合潔淨標示之食品。

組織與人力

甜玉米飲料產品:利用微細化加工技術 並導入酵素處理,開發玉米與大豆組成 之營養均衡飲品,適口性良好且殺菌後 不分層,此技術可提高玉米加工利用性, 增加國產雜糧的附加價值。

五十年所慶 特別報導 大事紀要

1. 連續輸送式射頻熱風設備 2. 玉米麩皮製備之功能性纖維 3. 潔淨標示系列肉製品:無磷酸鹽摃丸、無磷酸鹽肉乾、無磷酸鹽熱狗、芹菜粉香腸 4. 調味品 - 全天然風味料

1

2 3 4 10


產業 服務

106.04.21 廖啟成所長與康美包集團首席市場官 (CMO) Mr. Markus Boehm 簽訂技術合作合約儀式

・營運嘉義產業創新研發中心 經濟部嘉義產業創新研發中心 ( 嘉創中 心 ) 自 100 年度創設以來,本所接受經 濟部指派負責營運與進駐研發,藉由整 合雲嘉南地區產官學研各界能量,期能 推動嘉創中心成為我國地方產業創新發 展以及健康保健技術移轉與應用中心。 建立無菌顆粒新品充填研發測試平台 本年度與康美包集團簽署無菌技術合作 合約,共同建置「含顆粒飲品無菌充填 研發測試平台」。康美包公司提供無菌 顆粒充填設備放置於本所嘉創中心之試 驗工廠,結合本所液態食品生產設備與 製程優化整合技術,提供含顆粒飲品試 量產及客製化服務,整合研發資源縮短 業界研發時程。另舉辦「2017 無菌技術 國際研討會」,邀集歐美日專家學者, 分享先進國家含顆粒食品無菌製程之發 展和商業生產成功案例,期能帶動無菌 11

飲料產業投資與技術提升。 整合服務能量協助產業發展 辦理鼓勵企業創新研發輔導計畫說明會 及舉辦計畫書撰寫特訓班,增進廠商對政 府輔導資源之瞭解;另結合嘉義在地學 研能量,輔導地區廠商申請政府研發補 助計畫。此外,積極拜訪雲嘉南在地業 者,106 年度總計訪視廠商洽談服務 180

106.01.04 立法院蔡培慧委員(右)參訪嘉創中心食品所試驗工廠


財團法人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 107 工作年報

前 言 食品檢驗與安全評估 證驗服務 產業人才培訓 五十年所慶

為就近提供離島廠商輔導資源及協助,本 年度結合中央、法人團隊技術能量與地 方資源,於金門、馬祖、澎湖三離島分 別成立「食品產業發展諮詢服務平台」, 並設置產業輔導聯合辦公室。透過赴廠 訪視廠商,發掘產業之問題與需求,完 成衛生管理訪視服務共 41 家次,及技術 諮詢診斷 41 家次。

產業服務

・離島食品產業創新升級輔導

技術研發

結合法人能量創新產業技術 推動「地方特色產業需求規劃」,整合四 個進駐法人能量,以「保健食品商品化研 發服務平台」為基礎,建構跨領域合作模 式。有別於一般創新園區,嘉創中心以試 驗工廠和生活實驗場域,提供產業界產品 試量產、生活體驗和商品化的技術服務模 式協助地方產業技術升級,106 年度共計 招募 17 家次企業進駐嘉創中心企業實驗 室與法人合作研發;協助業者申請通過 中央及地方政府研發資源補助共 11 案, 其中輔導廠商申請嘉義縣 / 市及雲林縣地 方型 SBIR 計畫達 6 件。

策略與進展

提供雲嘉南地區之業者更方便、快速的 食品檢測服務。此外,進駐法人成立之 九個研發社群 106 年度共舉辦 20 場社群 聯誼活動,提供產業創新研發資訊,激 發創新構想,促進合作商機。

推動學研合作服務在地產業 結合雲嘉地區學研能量,共同建構與經 營「產學研資源整合與服務平台網站」, 目前已累計 4 個嘉創進駐法人及 8 家雲 嘉大專院校等 12 單位,其服務簡介與研 發成果上傳至服務平台,並透過平台電 子報通知會員使用者,以達到提高瀏覽 率及推動資訊交流之成效,102 年成立至 今已達八萬七千人次瀏覽。106 年 3 月, 與斗六工業區服務中心、斗六工業區廠商 協進會、虎尾科技大學、雲林科技大學、 環球科技大學及經濟部嘉義產業創新研 發中心等,共同簽署斗六工業區產官學 研合作策略聯盟協議書,藉由交流與進 修訓練等合作,促進區域繁榮。

組織與人力

廠家、365 場次;舉辦 46 場次之專業技 術研討會 / 訓練班,人才培訓達 1,583 人 次。另 100 年成立的「食品安全檢測服 務處」,迄今共服務在地企業 243 家次,

特別報導 大事紀要

106.10.28 馬祖產業輔導聯合辦公室揭牌

輔導離島食品業者開發新產品 - 馬祖紅麴老酒醉雞腿

12


食品檢驗 安全評估

氣相層析串聯質譜儀 - 農藥、動物用藥殘留檢測

・優化委託服務 雙認證檢驗實驗室 檢驗中心檢測實驗室為國際品質管理系 統認證之食品綜合檢驗單位,提供符合 ISO 17025 國際規範之檢測服務,為「衛 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TFDA)與 「財團法人全國認證基金會」(TAF)雙 重認證之實驗室,目前通過 TFDA 認可檢 驗項目共 496 項;通過 TAF 認可有 538 項, 本年度新增通過 TFDA 認證項目包括亞硝 酸鹽、甜味劑 ( 醋磺內酯鉀、甘精 ) 等認 證。

委託檢驗與服務窗口

13

衛生福利部認可藥物化粧品檢驗實驗室 為擴展委託服務廣度,本年度通過成為 衛生福利部認證之藥物化粧品檢驗機構, 認證之檢驗項目包括化妝品中好氣性生 菌數、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及綠 膿桿菌。


財團法人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 107 工作年報

前 言 食品檢驗與安全評估 證驗服務

食品中茶胺酸、咖啡豆中綠原酸、雞肉及 雞蛋中芬普尼及其代謝物、水產品中有 機磷劑、食品中可溶性多月太轉化率、油品 中豆甾二烯、麵粉製品中過氧化苯甲醯,

產業服務

新增檢測服務項目 本年度持續新增檢測服務項目,包括乳品 中殘留農藥 (60 項 )、禽畜產品之肌肉及 內臟中殘留農藥 (122 項 )、酒類中甘油、

技術研發

・厚植檢驗能量

策略與進展

國際登錄認可檢驗實驗室 為協助業者產品順利外銷到世界各國,本 所積極爭取成為多國登錄之外銷合格檢 驗實驗室。目前已順利通過認可之國家包 括日本厚生勞動省輸出國公共檢驗機關 制度 B 類名單推薦登錄實驗室,認可項 目總計 492 項。歐盟認可之外銷水產品 登錄實驗室,認可項目共 17 項。輸巴西 飲料、醋及酒類檢測認可之登錄實驗室, 認可項目共 21 項。印尼農業部認可進口 印尼之新鮮植物源性產品 ( 包括水果、蔬 菜、穀類、堅豆及茶葉等作物 ) 檢驗機構, 認可項目共 184 項。外銷新加坡食品順 丁烯二酸 ( 酐 ) 檢驗指定實驗室。國庫署 認可出口酒類塑化劑檢測實驗室,認可 項目共 9 項。

實驗室認證輔導 為積極服務產業,因應食安法及食品安全 三級品管原則,本所提供協助食品業者一 級品管自主管理衍生之實驗室建置需求, 依產品特性,提供軟硬體規劃、人員能 力訓練,輔導取得符合國際規範認證實 驗室。努力協助產業,爭取成為產業界 之合約實驗室。

組織與人力

・提升專業形象

產業人才培訓 五十年所慶 特別報導 大事紀要

感應耦合電漿發散光譜儀-微量元素檢測

14


驗證 服務

106.09.21 本所成為 SQF 驗證機構及訓練中心揭牌

本所各項驗證作業中,CAS 獲農委會認證、二級品管驗證作業亦獲衛服部食藥署認證, 其餘各項均符合 ISO 17021、ISO 17065 及 ISO 22003 之要求,並獲得全國認證基金 會 (TAF) 的認證,使本所驗證服務於在地化的基礎上更與國際接軌,成為符合 ISO 規 範的驗證機構。同時,本所於本年間正式成為國際 SQF 驗證機構。為持續為國內食品 產業提供驗證服務,未來會更積極爭取其他各項方案的認可,提供食品產業界更專業、 公正的驗證服務。

・推動政府驗證計劃 CAS 優良農產品驗證 協助農委會推動優良農產品認證制度,本 年度共進行 89 家 CAS 標章驗證廠、176 廠次之追蹤查驗工作及 369 件產品抽驗, 並加強抽驗原料危害物質(包含動物用 藥、農藥、重金屬等),共計抽驗原料 86 件,並協助 4 家工廠進行產品與製程 改善。另配合辦理 3 場次現場評核,針 對新申請驗證及驗證產品生產線變動申 15

請案等,籌組現場評核小組執行驗證稽 查作業。此外,召開技術委員會,檢討 驗證相關技術問題,研擬驗證基準修訂 草案提供主管機關參考。 優良水產品驗證制度 協助漁業署執行驗證水產品生產廠共計 28 家、70 廠次追蹤查驗工作,驗證產品 抽樣檢驗共計 117 件。另監督驗證產品 生產廠建立食品安全監測計畫、協助設


財團法人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 107 工作年報

前 言 技術研發 產業服務

本所於 106 年成為 SQFI 認可之驗證機構

大事紀要

106 年優質酒類認證制度授證典禮

特別報導

本 所 為 國 際 SQFI 認 可 之 驗 證 機 構, 為 GFSI 認可之方案,藉由本所的 SQF 驗證

五十年所慶

SQF 驗證服務

產業人才培訓

・自主驗證服務

證驗服務

開發創新農產加工產業加值標準化認驗 證規範制度 為提升初級農產加工品之衛生安全與產 品附加價值,已建立果醬、乾燥蔬果、 真空包裝殺菌產品、蔬果分裝或流通、 生鮮截切蔬果、冷凍蔬果及醃漬蔬果等 7 項農產加工品 TGAP,藉由召開 2 場次 專家學者會議,審視規範架構及擬定方 向,確認各品項之加工流程與安全標準。 另建構清真 (HALAL) 驗證與 TGAP 驗證 之標準程序,並辦理農產加工品南向市 場發展趨勢與農產加工品 TGAP 研討會, 使產業瞭解具開發潛力之市場及其需求。

食品檢驗與安全評估

優質酒類認證制度 協助財政部國庫署新增 3 廠家、3 廠線通 過現場評核,輔導 29 家業者參與認證、 協助審查 19 件新增認證產品案,累計共 35 家業者、46 廠線,共計 229 項酒品通 過認證。另針對已獲認證廠線及產品,進 行 186 場次追蹤查驗及 107 件市售認證

策略與進展

二級品管驗證 二級品管驗證為食藥署依據食品安全衛 生管理法所制訂的認驗證作業,係採取 民間自主模式進行。本所於 105 年 6 月 取得驗證機構資格後,至 106 年底已有 93 家業者獲頒證書。本認驗證作業除食 藥署公告須強制驗證之業者,包括食品添 加物食品業、罐頭業、油脂業、乳品業、 麵粉業、糖業等之外,亦開放其他食品製 造業者自願申請。本驗證方案的特性在於 並非業者選擇驗證機構,而是由管理平台 選擇驗證機構,分派後再通知食品業者。

酒品抽樣檢驗。此外,協助修訂優質酒類 認證評審作業程序、以及優質酒類認證制 度追蹤管理要點,並辦理酒品檢驗技術與 製程等專業訓練課程。

組織與人力

施硬體及製程軟體分析改善、以及執行 原料、半成品及產品風險監控。同時舉 辦水產品業者之食品安全法規說明會。

服務,協助食品產業的品保制度與世界 國際大廠並駕齊驅,成為進入國際通路 的重要指標。至 106 年底已有 5 家通過 驗證,包括油脂類工廠、乳品類工廠及 16


產業人才 培 訓

產品專案經理人員訓練

・專業教育訓練 本 年 度 總 計 共 開 辦 217 班, 培 訓 6,329 人次。為提升專業訓練服務品質,持續 接受人才發展品質管理系統 TTQS 評核, 106 年再度精進獲證 TTQS 訓練機構版銀 牌,為拓展國際化訓練業務於 106 年 9 月成為 SQF 訓練中心。 產業自主管理暨食品防護培訓:執行工業 局委辦計畫強化食品產業專業人才能量。 (1) 提升食品產業自主管理制度建立專業 能力,共辦理源頭管理及自主管理系列 訓練 19 班次,培訓 545 人次。(2) 協助 產業導入全面性的食品防護機制及因應 FSMA 要求,共辦理食品防護、食品安全 計畫相關技術系列課程 22 班,培訓 449 人次。(3) 辦理國際研討會 3 場次,308 17

人次參與,研討議題包括 GFSI 版內容、 食品防護產業指引、FSMA-- 授權第三方 驗證及國外供應商管理 (FSVP)、美國企 業及 FSPCA 專家分享 FSMA 實務經驗、 食品防禦,以提升台灣產業因應國際食 品安全管理趨勢能力,拓展市場接軌國 際市場。 食品衛生安全稽查訓練:執行衛福部食品 藥物管理署委辦計畫,加強第一線稽查 人員能量,培訓各縣市地方衛生局食品 衛生管理與稽查人員,總計辦理 34 班次, 培訓 1,274 人次。 國際化訓練:協助食品產業接軌全球管 理體系及因應 FSMA 對臺灣食品產業之 影響,引進及辦理國際化認證課程,本


財團法人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 107 工作年報

前 言 組織與人力

・產業人才能力鑑定

證驗服務

及清真認證等相關食品管理法規與趨勢, 協助產業掌握國際法規脈動,拓展商機; 製作數位微課程協助離島地區及微型企 業人員,提升專業技能。此外,辦理高 中生食品安全夏令營,透過課程、實作、 參訪等活動讓學員了解正確之食安知識 並落實於生活中,向下紮根食安教育。

食品檢驗與安全評估

次。取得授證資格的初級食品品保工程師 有 421 人、中級食品品保工程師有 14 人; 保健食品初級工程師有 666 人,及保健 食品研發工程師有 2 人。全年為產業界 提供食品品保工作與保健食品研發工作 超過千位專業人才。

產業服務

食品安全與法規訓練:持續辦理食品安全 管制系列課程、相關人員持續教育訓練 及國內法規課程外,特針對外銷產業辦 理系列國際法規課程:國際食品安全管 理法規 (Codex)、美國、大陸、新南向

技術研發

認證之專業培訓講師資格,於今年度辦理 SQF 系統導入國際課程、食品安全管制 措施資格人員培訓 (Preventive Controls Qualified Individual ,PCQI) 各 1 班次。

本年度開辦「食品品保工程師」及「保健 食品工程師」兩類食品產業人才認證之能 力鑑定。前者由經濟部發證,後者與臺灣 保健食品學會共同辦理與發證,並獲經 濟部工業局民間產業人才能力鑑定採認。 本年度共辦理 6 場次能力鑑定,設置 44 處考場,97 間試場,報考人數 7,347 人

策略與進展

所講師分別取得國際食品安全品質機構 (Safe Quality Food Institute,SQFI) 及 食 品 安 全 預 防 控 制 聯 盟 (Food Safety Preventive Controls Alliance,FSPCA)

產業人才培訓 五十年所慶

微生物檢驗實驗課程 特別報導 大事紀要

菌種活化與保存訓練

106.12.5 食品產業學院 榮獲 TTQS 企業訓練版銀牌

18


大事 紀要

Jan. 01/04 立法院蔡培慧委員參訪嘉義產業創新研發中心

01/07 本所開發無添加人工磷酸鹽摃丸技轉華品公司, 舉辦發新產表會

02/23

Feb.

03/07 臺灣長瀨公司高橋篤總經理等 5 人參訪

03/14 於澎湖舉辦「澎湖特色食品創新加值與外銷拓 展分享會」

03/22 舉辦「106 年研發成果績效展示及產研合作計 畫說明會」。(3/22 新竹、3/24 嘉義 )

03/29 印尼食品科技協會會長 Dr. Rindit Pambayun 及

Mr. Umar Habson, Director of Center for AgroBased Industry 等 4 人參訪及專題演講

於新竹舉辦「新興食品乾燥技術之研發與應用 研討會」

03/02

Mar.

泰國工業部 Miss Nisakorn Jungjaroentham, Deputy Permanent Secretary 及食品業者 23 人 參訪

19

03/30 於高雄舉辦「 2017 臺灣印尼產業鏈結高峰論 壇 - 食品生技產業」


財團法人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 107 工作年報

前 言 組織與人力

04/24

國 Mr. Saknarong Siripornna Rajasima, Executive Advisor, National Food Institute、及

嘉義市智慧城市 ICF 實地訪視, Chairman & Co-Founder John G. Jung 參觀嘉創中心

技術研發

Ms. Namporn ananthaweewat , Office of the Nation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Board 等 6 人參訪。

策略與進展

03/31

產業服務

04/25 於馬祖舉行「馬祖特產創新及策略加值分享會」

05/16

May.

泰國清邁大學教授 Dr. Sanchai Jaturasitha 等 10 人參訪

產業人才培訓

04/21

大事紀要

於嘉義舉辦「2017 無菌技術研討會 - 探究含顆 粒飲品連續殺菌與無菌充填之技術驅動力」

特別報導

於金門大學辦理「金門食品產業發展諮詢服務 辦公室」揭牌儀式,及辦理「金門特產創新及 策略加值分享會」

五十年所慶

05/17

04/20-21

證驗服務

美 國 國 家 工 程 學 院 院 士、 北 卡 州 立 大 學 食 品 科 學 系 榮 譽 教 授 Dr. Ken Swartzel, 美 國 SinnovaTek 公 司 技 術 長、 北 卡 州 立 大 學 食 品 科 學 系 教 授 Dr. Josip Simunovic, 及 美 國 MicroThermics 公司總裁 Dr. John Miles 等參訪 及專題演講

於新竹舉行「2017 銀髮友善餐食推動聯盟交流會」

食品檢驗與安全評估

04/19

Apr.

04/28

於嘉義舉行本所與康美包集團無菌顆粒新品充 填研發測試平台合作備忘錄簽署儀式暨技術服 務發表會

20


新竹市30062食品路331號 Tel:03-5223191 Fax:03-5214016 http://www.firdi.org.tw

南臺灣服務中心 經濟部嘉義產業創新研發中心 嘉義市60060博愛路二段569號 Tel:05-2918899 Fax:05-2861590 http://www.ciic.org.tw

經濟部南臺灣創新園區 臺南市70955安南區工業二路31號研三館5樓 Tel:06-3847300 Fax:06-3847329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