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次
004-杜簦吟序 006-孫家勤序 007-陳能通序 008-胡念祖序 009-自序 014-妙得蓮花 015-嬰戲 016-淩霄之志 017-胭脂染就降裙澗 018-百合 019-紅白爭艷 020-春有百花秋有月 021-春山飲泉 022-桃花 桑菓 023-海底珊瑚變花叢 024-好鳥枝頭花爛漫 025-富貴滿玉堂 026-佇思不知秋水冷 027-花底游蹤 028-一著人間一點愁 029-杜鵑 030-瓜瓞綿綿吉祥豐年 031-逐萍 032-紫滕麻雀 033-茶花 034-白孔雀 036-小米十姊妹 037-黃金富貴 038-山雀紅葉 039-野薑褐鶺鴒 040-濃妝淡抹總相宜 福壽清供 041-清人畫意 042-薔薇錦雞 044-五德圖 045-秋林佳景 046-畫眉 047-銀藤鴛鴦 048-芙蓉藍鵲 049-秋葵 050-墨荷 051-鐵樹開花 052-南瓜小雞 004
053-落陽春暖-牡丹 蝶戀花 054-虎嘯圖 055-紫授金章 056-黑嘴燕鷗 057-蜂尋萬兩金 058-紅運當頭 059-凌霄之志 060-懷抱春風 061-啄木鳥 062-夫妻情濃兄弟義重 063-白火雞 064-鄧伯野鴨 065-延年富貴 066-儷影仙蹤 楞嚴經句聯 068-珍菓枝上禽 069-菜根香 070-瓊島飛仙 071-福壽吉祥 072-紫藤八哥小品 073-風標兩公子 074-彩羽鬥春研 076-銀滕尖尾鴨 077-桃李滿天下 078-鸕鷀 萱花 079-蓮霧鏽眼 080-台灣水雉 082-敷韻寫花冊 083-序 玫瑰 百合 向日葵 084-百合 百合 芍藥 荷花 085-芍藥 紫薇 山客來 仙丹 086-荷風 廣傳道清對聯
087-冰雪佳人 088-憑淨伴月開 089-紅白爭艷 090-山中野趣 遠上寒山寺 092-國色出新妝 093-曉日微醒酒 可愛 094-千字文 長春圖 096-滕王閣序 097-九秋圖 098-宋詞中堂 099-藤羅 黃鸝玉蘭扇面 100-桃花麻雀扇面 101-李花麻雀扇面 102-啼月無聲 103-清凝 104-海棠 扶桑 石榴 荷花 105-凌霄 金香花 杜鵑 玫瑰 106-八哥紅葉 107-高仕 108-沉思 109-高仕 110-大聖文殊師利菩薩 111-文殊騎獅 112-執扇仕女 113-捧梅仕女 114-普賢騎象 115-持淨瓶觀音 116-空山新雨後 117-萬梅雪圖 空翠 桃林閒適圖 118-梧桐仕女 119-延濤翁畫意 峨眉山月
120-山水 臨文幑明山塘朱君五十壽頌 122-張大千黃山詩 123-輕舟入峽 124-大千居士題畫詩集長捲 125-松風高仕 126-山水 127-寒山 128-倣李伯時真本 129-迎春 鸚嘴薄葉桐 130-秋水可鑑野鳥依依 131-陳伯南年表簡歷
005
序
門隷f1 陳伯南,幼懷聰敏,記悟出眾,樨少之齡,就愛繪畫,並數獲美術大獎,譽滿澎湖鄉里 其調墨,先習勾染,後學點篤,打下堅實的初階基礎後,才授與透視,佈局,色彩等必修之法理,
十六歲考進士林商專,在繁重的科業壓力下,不但未停頓他對繪畫的努力,還於是時在師友的鼓 旋被該校聘為美術導師。在教,學期間,拜入大風堂傳人孫家勤教授門下習人物,又就名畫家胡念 嘉許,殊屬不易。
伯南秉性不阿,敢取敢捨,繪畫十餘年,一貫秉持發揚先賢之精華,選融當今之發明,試補古人 伯南之畫,揮灑爽利,敷色雅潔,筆健墨活,開合中度外,亦能觀照動植之時空,表現出花與鳥的
伯南曾二度皈依,常聆開示,通會玄理禪機,亦能深體書畫奧祕。前次京師旅歸過余,吾將數十 日,必能澈悟,而立後,在漸漸地於其靈秀的作品中融入蒼樸的拙氣,更高的成就,定可預期。
006
里。初入國中,即被老師發覺他具有天賦的繪畫性向,隨引來淵默廬就吾求習,吾乃正其用筆,教 ,使其在臨摹古今稿本時能深入六法之前規,體察中華美學之奧旨,預為日後自行創作做好準備。
鼓和家長的資助下,首次舉行個展,廣獲佳評,尤以當地美國學校全體師生都喜愛他的畫。展畢, 念祖習山水,自此畫風大開,畫路益廣,功力更深。各方邀請展出者,日不暇接。及冠之年,獲此
人之未及,擴展國畫之素材,不為邪巧所撼,不以詭異取悅,大匠之風,隱然可見。 的勃勃生機。
十年探究中國畫------尤其中華獨樹ㄧ幟的花鳥畫的太陰學理簡述點化之,以伯南的睿誠,假以時
二○○九年三月十二日
杜簦吟
007
序 當伯南在來到我的繪畫工作室之前兩年,我就由杜鄉長簦吟,李可梅大師,及胡念祖等諸道 兄口中得知,在台灣的習畫青年中,有這位澎湖籍的好學青年。 他歷經諸位大師的錘鍊,又與年齡相若的畫友相互切磋,虛心求道,所以當他來到我的工作 室學習時,看到他已有的成就,就深深感覺到古人所謂得英才而教的快樂,其後每次看到他呈 示給我看得作品,不但能藝兼眾家,更能得到各大師對藝術研習所得的精髓,用功如此勤奮, 而其生具的美智天才又足以相濟。 他的為人性情溫和老成穩重,故而敢予推介,使其能有機會向更多前輩先賢,增添教益。 台灣私立文化大學藝術學院美術系所專任教授 山東泰安
008
孫家勤
序 中華民族歷史悠久,文化藝術博大精深。自古文人雅士工於書畫,而繪畫藝術更是自我心靈 之寄託與表現。如同詩文寄情於物,書寫胸中逸氣。氣韻生動不朽名作,藏諸名山,傳之後 人。 伯南天資穎悟,年少藝精,謙卑內斂,談吐非凡才氣橫溢,務實上進,勤學勤藝,虛心修 煉。在物慾橫行之今日,仍能保持一顆寧靜之心,從而專注於對藝術的執著與熱愛,實彌足珍 貴。其畫做師承各宗師之風範與涵養,尤善融各大家之長處並不斷焠鍊自家之風範,實難能可 貴。日積月累努力培養寫生之功力,使其創作將寫神,傳韻,和達意融合為一,達到寫生與寫 意,完美無暇之境界,並追求達到心靈之至樂。 其作品中構圖之巧思,用筆,色彩,結構,佈局,落款和題材,技法之純熟,變化萬千,構 圖多樣,筆墨老成,意境深遠,傳神生動。山水畫作潑墨揮灑,興會淋漓,大氣磅礡,渾然忘 我之氣勢。而寫意花鳥,運筆簡練,造型簡括,傳神而生動,寓意深遠,讓觀者也如他般感受 並體悟那份心靈的悸動。 今面余為之序,余就所感略述於上,並祝其順利成功更上層樓,而為藝壇崢嶸。 中華民國健美協會副理事長 台北市體育總會健美協會副理事長 陳能通
009
序
(此序轉載於2000年出版之陳伯南作品集)
陳生伯南字果文法名道穎別號雲棲散人澎湖馬公人。 幼有藝才聰而好學,年少即能自繪山川人物,花鳥之屬。弱冠入花鳥名師杜簦吟先生門下, 學習工筆及沒骨之畫法。 近年從余研習山水,勤練基本畫法並深研各家皴法,為時雖短,但善融會貫通,試探自建風 格,頗有所成。作品曾舉行個展兩次,聯展數次,並經台灣水墨畫會吸收為創會會員,且獲選 參加該會之會員大展,皆以其年少藝精,才氣橫溢,極獲好評。研習之餘,又能學以致用,課 餘於台北美國學校中國畫研究社與異國少年同好研究中國畫法,轉授所學,少壯即有此發揚中 華文化之大志,實難能可貴。 茲以近作數十幅做盛大展出,並將佳作付梓成冊,以響觀眾,並求教於畫壇先進及藝林長 輩,以期於畫藝之途更進一步,而達他日之藝術巔峰,再接再勵而入畫藝之最高境界。 千禧年十月石牛老牧心原胡念祖於麗水精舍
010
自序 我遊藝在丹青裡近二十年,時間過的很快,轉眼之間,已逾而立之年了。 記 憶 裡 , 早 在 四 ,五 歲 時 , 我 便 時 常 細 心 仿 描 觀 世 音 菩 薩 形 象 , 回 想 當 時 , 我 那 童 稚 專 注 的 神情,我想我的繪畫性向,那 時就已種下種子,多年來,父母的汗水灌溉,師長們的和風薰 沐,與諸多朋友的支持之下,得以發芽成長,逐漸茁壯。 我出生在澎湖這個純樸美麗的小島上,小學讀得是美術班,當時指導我們的就是譽滿鄉里的 名師郭自重先生。四年級時父 母將我轉學台北市,課餘安排我進到陳文輝老師的畫室學習西 洋畫技巧,兼修西洋藝術理論。到了國中,在某個因緣際會下,我有機會進了復興畫院,隨李 可梅先生學習四君子,松,石,荷之屬,李老師學的是文學,卻又筆墨超群,傳道授業近五十 年,其一筆法教學,為我日後發展打下紮實的筆墨基礎。爾後,我興趣越是濃厚,我被古老東 方繪畫所散發出來的韻味深深吸引,可以說,連午夜夢迴時刻都會夢到陳墨宣紙的特殊味道, 走在街上,都不自覺的比手畫腳,彷彿無盡空間都成為我的大畫布,任我揮毫。同時期,我分 別進入淵默廬與麗水精舍,隨杜簦吟,胡念祖二位先生學習花鳥畫及山水畫。杜老師多年來苦 心鑽研東西方繪畫藝術,一路直入徐熙,黃荃點篤勾染之堂奧,並堅持實踐宋人寫生之精神, 合以長年於中西方哲學之思辯,悟出中國花鳥畫之太陰學理,胡老師山水畫兼得黃君翁與西山 逸士之南北宗畫法與精神而發展的更為細膩與磅礡。在三位老師的門下,我對中國畫有了全面 的了解與實踐。直到十八歲那年,我開始跟隨孫家勤先生學習人物畫,從孫老師的教授裡,學 習到更多的是大千居士的敦煌與大風堂藝術。從此之後,我便完完全全的縱情於翰墨之中了。 服兵役前的求學階段,現在想來都覺得自己好笑,好強性格加上叛逆固執,似乎是所有年輕 人的共同經歷,而這份特質發展在一個熱衷於繪畫上的年輕人,那更是無法用常理和常態來框 架住了。每當同學們認真上課時,我滿腦子想的盡是畫案上玲瑯滿目的畫搞與資料,心裡暗自 揣摩著,別人算數學察地理,我在讀詩文畫論典集,別人課後補習班加強學業,我卻埋首畫室 鑽研臨創,別人看電影逛大街,我卻流連筆莊畫廊,別人晚上早早入睡,我挑燈筆耕,直到黎 明,在班導師眼裡我不是個安份的學生,在同學眼裡,我是個偏執的怪人,簡直到了荒唐的 地步,好好檢視,我的固執性格到是為我在這麼多年來能不被藝術 圈裡的奇行怪異景況所動 搖,安住著堅持方向與信念,起了莫大的作用,這麼多年過去,現在回顧,除了浪漫的辛酸卻 也荒唐的可愛啊。 回顧過去二十年,我在繪畫裡學習,研究,創作,教學。我投資過咖啡館,經營企業管理公 司,參與社會公益組織活動,於多所企業講授體驗式激勵性課程,佛法的信仰與實踐,令我降 伏與安住在無常與幻空之世境之中。我從台灣的穩定生活,展開海峽兩岸的來回旅行,我接觸 到很多的人也遇到很多事,都令我感到驚訝與新奇,無論時空如何變易,儘管人事地物都在時 光的洪流裡不斷改變更換,而只有我的畫筆,在無常的永恆裡,旅行著,堅定著,細膩著。 近來,我的思考漸緩,筆調放慢,我試著抽身觀察自己的畫,沈穩多了,彷彿是我靈魂在歷 經洗鍊後的安詳與豁達。常年來,老師們的諸多片段指引教誨,我停下片刻,逐一編織成一個 網絡,製為案頭珍銘。杜師不斷叮嚀,作畫總要詳思佈局,要講究能引人入勝之處,孫師總提 醒我步調放慢,筆要沈穩,多看古人之作,體察前人之用心,用以滋養自己,胡師啟發我要不 停思索該當如何以傳統精神開創出新風貌,既繼承優秀傳統,又不失革命精神,李師在我習畫 之初的一年裡,只可以臨摹小四開的水墨蘭竹,並撫背數不清的稿子,是以磨練我的筆墨,以 致心手合一,意到筆到之功,而我侍於三寶門內,隨依止恩師傳斌老和尚,聖嚴法師,夢參長 老,薰習念佛法門,默照禪法,華嚴教義等大乘佛法,在佛法中,我深深體會萬法由心,山河 大地,一樹一花皆一世界,萬物有情,惟心是源,融於我筆下的花鳥,能於安寧平和中透著勃 勃生機,於紙上飛躍出無限自在。
011
對於創作,我則時常思考著一個問題,身處在現在這個多元快速,極度講究風格的世代,如 何能建立個人風貌,又要不失傳統國畫之獨特精神,多年來,於古人諸多的學論文獻中,雖然 得到不少珍貴指引,但要能融會貫通,開拓出一條自己的康莊大道,確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而在我的經驗裡,實踐是一條光明的道路,我所謂實踐就是{老實畫畫,體驗生活},老實的 鍛鍊筆功墨活,對於自己所喜愛之優秀作品多做臨摹學習,觀察揣就前人的用心,多讀書寫 字,是為重要的日課,而容許自己經歷生活中的種種事物,深體萬物有情,擴展多元興趣,拓 闊自己的容量與視野,則如鳥之雙翼,堅持{技術與修養}如是雙修,則是謀於作品發展之最 重要基石,有此根基,餘者則屬翰墨因緣之造化了。 畫了這些年,我自知我不是一個天資聰慧,悟性高的人,所以更惕勵自己要老實畫畫,一筆 筆好好的畫,{人一能之己百之,人百能之己千之},把畫畫寫字當成修行般看待,而我相信 這是個好的開始,在將來漫長的人生旅途中,在藝術生涯中,能以此自勵,就算沒有卓然成 就,也不免墮入邪巧歪道之途了。 離我的上一本書出版至今已隔十年了,這些年除了畫畫之外,無暇想到展覽及出冊子之事, 應該說是興趣缺缺吧,一來總覺得作品尚未成熟,在自己不甚滿意的心態下,實在不值得結 集刊印,二來是生活大多在忙碌的狀態下渡過,而整理作品編輯專輯,需要耗費相當心思與 時間,以至近來,在諸多友人觀眾的期待與支持,及我於北京的經紀人大力催促下,終於構此 計畫,從選畫,補款,裝裱,拍照,邀序到編輯設計就耗時近十個月,趁著我來回兩岸之空檔 中爭取時間,逐件完成。過程中生活雖無多大變化,卻在幾近製作尾聲,執筆自序書寫的過程 中,不自主的回望過去二十年,有種莫名的感觸在心裡迴盪著,我想起了一些事,我想起了一 些人,我深深的懷念著,我感恩那些在我生命裡留下足跡,幫助過我和愛我的人,我感激那些 阻礙打擊過我的人,感激他們讓我學會堅持,更有勇氣,願意接受挑戰而冒險。 但願這本專輯成為我日後更上層樓的基石,但願有緣分享我的創作歷程以及結果的朋友都在 生命裡活出真實,但願我的作品能溫暖喜歡它們的人的心,而帶來真善美的幸福。 陳伯南 2010年春於台北百丈山房時北京大雪
012
013
以此作為 願諸眾生遠離苦惱 願諸眾生具足安樂 願母親大人身心安泰 願授業恩師道範恆遠
圖 錄
妙得蓮花 016
35x69cm
嬰戲 46x69cm 017
淩霄之志 54x89cm 018
胭脂染就降裙澗 45x90cm 019
百合 47x79cm 020
紅白爭艷 46x97cm 021
春山飲泉 180x865cm
春有百花秋有月 36x140cm 022
023
桃花 32x45cm
桑菓 32x45cm 024
海底珊瑚變花叢 68x90cm 025
好鳥枝頭花爛漫 67x134cm 026
富貴滿玉堂 100x198cm 027
佇思不知秋水冷 58x134cm
028
出荇穿藻 87x65cm (林再福、張美英夫婦收藏)
花底游蹤 68x95cm 029
一著人間一點愁 68x136cm 030
杜鵑 140x75cm 031
瓜瓞綿綿吉祥豐年 67x67cm
032
逐萍 70x69cm
033
紫滕麻雀 69x139cm 034
7386
茶花 69x139cm 035
白孔雀 128x66cm (王墉、許水蓮夫婦收藏)
036
037
小米十姊妹 91x35cm
038
黃金富貴 119x121cm
039
山雀紅葉 67x129cm 040
野薑褐鶺鴒 70x106cm 041
042
濃妝淡抹總相宜
福壽清供
35x100cm
35x93cm
清人畫意 45x70cm 043
薔薇錦雞 202x91cm
044
045
五德圖 69x134cm 046
秋林佳景 67x134cm 047
畫眉 70x135cm 048
銀藤鴛鴦 (林韻儀女士收藏) 049
芙蓉藍鵲 81x143cm 050
秋葵 68x135cm 051
墨荷 70x126cm 052
鐵樹開花 69x139cm 053
南瓜小雞 99x765cm
蝶戀花 77x49cm 054
洛陽春暖-牡丹
055
虎嘯圖 65x200cm 056
紫授金章 100x198cm 057
黑嘴燕鷗 67x133cm 058
蜂尋萬兩金 101x200cm
059
紅運當頭 45x92cm 060
凌霄之志 54x89cm 061
懷抱春風 49x98cm 062
啄木鳥 063
夫妻情濃兄弟義重 140x70cm
秋水可鑑野鳥依依 064
135x69cm
白火雞 68x136cm 065
鄧伯野鴨 066
60x139cm
延年富貴 98x195cm 067
儷影仙蹤 232x58cm
楞嚴經句聯 174x31cm
068
069
珍菓枝上禽 138x70cm
菜根香 96x137cm 070
071
瓊島飛仙 138x70cm
072
福壽吉祥 102x95cm 073
紫藤八哥小品 50x45cm
074
風標兩公子 101x200cm 075
彩羽鬥春研 208x68cm (韓明璇小姐收藏)
076
077
桃李滿天下 143x76cm
銀滕尖尾鴨 143x78cm 078
下
079
萱花 71x70cm
鸕鷀 69x135cm 080
蓮霧鏽眼 081
台灣水雉 190x76cm (王墉、許水蓮夫婦收藏)
082
083
7401
敷韻寫花冊 (王墉、許水蓮夫婦收藏)
084
序
玫瑰
百合
向日葵
085
086
百合
百合
芍藥
荷花
芍藥
紫薇
山客來
仙丹
087
088
荷風
廣傳道清對聯
21x136cm
180x48cm
冰雪佳人 33x136cm 089
憑淨伴月開 49x86cm 090
紅白爭艷 46x97cm 091
092
山中野趣 50x103cm (劉雪貞小姐收藏)
遠上寒山寺 102x50cm 093
國色出新妝 39x48cm
094
曉日微醒酒 70x86cm
可愛 38x44cm
095
千字文 35x140cm
長春圖 223x50cm
096
097
滕王閣序 181x46cm
九秋圖 223x50cm 098
(林再福、張美英夫婦收藏)
099
宋詞中堂 65x133cm 100
藤羅 60x22cm
黃鸝玉蘭扇面 122x60cm 101
桃花麻雀扇面 59x22cm
102
李花麻雀扇面 59x22cm
103
啼月無聲 38x47cm
104
清凝 38x43cm
105
106
海棠
扶桑
35x46cm
35x46cm
石榴
荷花
35x46cm
35x46cm
凌霄
金香花
35x46cm
35x46cm
杜鵑
玫瑰
35x46cm
35x46cm
107
八哥紅葉 38x43cm
108
高仕 39x48cm 109
沉思 49x84cm 110
高仕 46x69cm 111
大聖文殊 師利菩薩 150x95cm 112
文殊騎獅 96x181cm 113
執扇仕女 35x91cm 114
捧梅仕女 66x95cm 115
普賢騎象 96x181cm 116
持淨瓶觀音 175x88cm
117
空山新雨後 100x50cm
萬梅雪圖 36x138cm
空翠 35x138cm
桃林閒適圖 35x138cm 118
119
梧桐仕女 34x70cm 120
延濤翁畫意 140x70cm
峨眉山月 39x143cm 121
臨文幑明山塘朱君五十壽頌 122
山水 140x70cm
123
張大千黃山詩 333x33cm
124
輕舟入峽 70x140cm 125
大千居士題畫詩集長捲 333x33cm 126
松風高仕 144x75cm (黃乃明先生收藏) 127
山水 40x69cm 128
寒山 59x95cm 129
迎春 49x99cm
倣李伯時真本 150x95cm 130
鸚嘴薄葉桐 47x68cm
131
秋水可鑑野鳥依依 135x69cm
132
陳伯南 簡歷年表 陳伯南 字果文 法名道穎 隆南 隆智 號雲棲散人 自署稽古礪新之廬 百丈山房 一春草堂 書畫藝術研究教學創作 激勵型體驗式課程系統培訓導師 專職藝術教學創作,靈性成長課程培訓,關係課程培訓,高階系統領袖培訓,九型人格工作坊培訓, 人生成就系統課程培訓諮詢。 一九七九 一九八四 一九九○ 一九九四 一九九五 一九九七
一九九八
一九九九 二○○○
二○○一
二○○二
二○○三
二○○四
二○○六 二○○七 二○○八 二○○九 二○一○
出生於台灣省澎湖縣馬公市 郭自重先生啟蒙 居台北 從春暉工作室陳文輝先生學習西洋藝術 入復興畫苑從李可梅先生習水墨丹青 入淵默廬從杜簦吟先生習花鳥 任教於台北美國學校國畫指導老師 任教於台北市立士林高商國畫社指導老師 入麗水精舍從胡念祖先生習山水 任教於台北華嚴聖因精舍書法老師 天母首次個人畫展並出版畫冊 入清芬堂從孫家勤教授習人物 應邀於台北美國學校中華嚴就會演講(中國繪畫藝術)並揮毫示範 獲邀參與台灣水墨畫協會創會會員 獲選參加台灣水墨畫協會全省巡迴大展 入伍 與好友共五人創立紙上筆下畫友會 第二次個展於台北國軍文藝中心並出版畫集 紙上筆下畫友會聯展於台北國軍文藝中心 退伍 任台灣心源協會(你對我來說很特別)募款園遊會文宣長 任教於春暉工作室水墨書法老師 任教於中和市圓通雅集國畫指導老師 任教於中和市興南國小志工隊國畫書法指導老師 春節第三次個展於台北市議會 任台灣心源協會(台灣中南部山區失學兒童復健計畫)執行長 任台灣愚人劇團製作人 任台灣心源協會(心源希望工程)執行長 任台北雲蒸藝術中心水墨書法老師 應邀於新店扶輪社主講(中國繪畫藝術之承先啟後)並揮毫示範 應山東省臨沂市政府暨王羲之故居及山東省藝術聯合會之邀 舉辦(台灣青年畫家陳伯南書畫展)入選中國當代美術家 作品入藏山東省臨沂市政府及王羲之美術館永久典藏 應鶯歌新太原藝廊之邀舉辦個展 作品獲邀製作陶瓷藝術製品發行 成立生命動力中心及心人文中心 推任為中心經理與課程講師 當選中國當代美術家協會理事 作品封帝圖榮獲百年奧運全國美術大賽優秀作品獎 海峽兩岸青年書畫家協會副主席 九月作品應邀參展於北京人民軍事博物館 當選台北市體育總會健美協會理事
出版
百丈山房
設計
黃智詮
攝影
干智安
印刷承辦
林少昂
出版日期二○一○年六月 版權所有,翻版必究
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