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是意氣之爭,而是義理 之爭—回應善衡學生會 0. 前言 這數天,想必同學接受了很多不同關於Starbucks 的資訊和數據。甚麼C.A.F.E認證,甚麼公平貿 易,餘不一一。如無意外,很多同學大概一頭霧 水,難以進入。但我們希望,同學們千萬不要因 此就放棄認識與判斷。 本文旨回應善衝學生會的回應,同時為同學對 Starbucks勾勒出一個更清晰的圖像。更重要的 是,希望令同學明白到若讓Starbucks進入中大, 會對整個中大和同學有深遠的影響。
1.Starbucks是否已經改善了? 在善衡學生會的回應中的最主要觀點,就是Starbucks雖然做過很多有違社會道德的壞事,但它 亦有做過一些好事。甚或它已經「從良」,「不 像當最初那般肆無忌憚」。所以,支持它也無不 可。 我們從來沒有否認Starbucks做過「好事」。比如 說,它的C.A.F.E.認證—那怕是一個頗弱的認 證—的確能一定程度上改善農民的生活。又如 善衡學生會所言,它也捐了不少錢。但我們要質 疑的,是這些所謂「善事」背後的動機。 在特刊中我們提到漂綠(Green-washing)的說 法,就是指企業投入大量的金錢用在以環保為名 的形象廣告上,以吸引良心消費者,但卻不將資 源投注在實際的環保實務中。同時,這些廣告可 轉移我們的視線,令我們忽視企業的其他惡行。 比如說我們提到那個即棄咖啡杯的例子。它大肆 宣傳自己的杯子用了回收物料,甚至在上面印了 「支持回收」的字句—但其實大部份的即棄咖 啡杯本身卻不能回收。這件如此諷刺的事,正是 漂綠的最好例子。我們如果只看Starbucks宣傳, 就會覺得Starbucks非常環保,但實際上卻並非如 此。 我們如果仔細再看其他的商業舉動,就更加能理 解其背後用心。比如說它的確捐了錢給公平貿易 (FLO)(1.3 mil),或透過這些組織貸款給農 民(20 mil)。然而,先不說這些錢相對於其盈 利可謂九牛一毛(945.6 mil, Fortune 500), 如果它真的願意幫助農民,何不直接買多些公平 貿易咖啡豆?那自然是因為此舉會大大提高成
本。相對而言,捐錢這種「無私」的做法,更加 乎合成本效益。 我們若因此覺得Starbucks「已經不錯」,就正正 是中了漂綠的謊言。事實上,Starbucks從來沒 有「從良」:在多年的壓力下,它的公平貿易咖 啡豆採購量還只是12%;它還是竭力打壓各地的分 店工會成員(如2011年在智利);還有關於動物 權益、基因改造的問題上,Starbucks依然榜上有 名。多年以來,不斷有關Starbucks的負面新聞被 揭發。直到2011年,在與諸多大型咖啡店相比, 英國良心消費雜誌Ethical Consumer還是給了 Starbucks最低的分數。現在是如此這般,過去發 生的也不容抹去。Starbucks到底是真心從良,還 是大演漂綠戲法,正如善衡學生會所言:「自可 留待同學定斷」。
2. Fair Trade認證雖不是最好 的認證方法,仍比C.A.F.E.認 證佳 老實說,我們對公平貿易也不是有太大的好感, 它給予農民的保障只是非常基本。尤其是美國方 面的公平貿易認證(Transfair USA)更是將其規 管尺度下調。但無論如何,它仍比Starbucks自行 設定的C.A.F.E.來得嚴格。這點是連善衡學生會 幹事也在會上承認。FairTrade始終給予農民一些 重要的保障(如制訂公平貿易底價(Floor Price) 、鼓勵小農組織生產合作社),在業界有一定的 認受性。Starbucks為什麼要大費周章自訂另一 個認證方法?是因為相比之下C.A.F.E.有甚麼優 點嗎?評論C.A.F.E.的不同文章均沒有說明。說 穿了那不過是Starbucks為求利潤,連FairTrade 所訂下的一些基本要求也不願遵守,但又希望 我們覺得它有「企業良心」,所以才弄了這麼一 個C.A.F.E.出來混淆視聽。善衡的同學們,關於 C.A.F.E.那百餘頁的報告你們都沒有看吧?這就 是Starbucks成功的秘密了。
3. 選擇是否要有道德底線? 善衡學生會嘗試描繪出來的圖像,是Starbucks並 非我們所描述般無良。所以容許tarbucks進來是 合理的,這是「多元選擇」。善衡學生會 的幹事 也能理解,多元選擇是要建基在一定的道德底線 上。然而如以上所述,Starbucks不單壞事做盡, 然後用一些小恩小惠來作形象工程。難聽一點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