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COMPLETE ARCHITECTURE

Page 1

IN-Complete Architecture Scrap Box for Multi-Suitabilities

不完整的建築

YITING CHEN PORTFOLIO Adviser / Shu-Chang Kung 2012-2014 NCTU M.Arch II


摘要 城市在快速發展下,剩餘空間也隨之在減少中,而居住於城中的人類,被迫開始面臨現實的空間取捨問題。而越演越複 雜的社會環境,作為組成城市單元的建築,該以怎樣的姿態調適於環境中?而作為建築的創造者,建築師,又該如何以怎 樣的思維,解決此多樣性的問題? 「剪貼盒子。」 我們能否如同達達主義的藝術家們一樣,視建築師剪下城市當下的問題徵兆,如同將原本一張緊然有序排版的時事報紙 ,經過剪(Deconstruction),再貼(Collage),這些被忽略的問題碎片,在如剪貼簿(Scrap Book)一樣的建築體裡,被再次 重新組合,原本可能被安置於角落的不起眼圖像,將再被注意到;原本深於大家腦中的熟悉物件與關係結構(Phenomena of Relations),將再被刺激而得以重新思考(Re-thinking)。 本論文嘗試利用拼貼的手法,企圖創造「不完整的建築」,並說明建築為何要以謙卑的態度的面對環境、都市與人。 關鍵字:拼貼、多向性連結、不完整的建築

Abstract Because the city has been quick developing, the remaining space also be being reduced. And humans have to face the reality of the space question about “take” or “leave”. The social environment is more and more complicated. The building as a unit composing the city, how to adapt to the complicated environment ?And the architect as a creator of architecture, how to think to solve this great diversity of problem ? 「Scrap Box.」 Do we regard an architect as a Dadaist ? The Architect cut the moment of city issue,like a ordered newspaper gets through cutting (Deconstruction)and pasting (Collage).These scraps were be ignored in the past, that could be recombined again in the architecture as the “Scrap Book”. The image maybe be placed in obscure corners in the original, we will get notice again; we originally considered familiar objects and phenomena of relations, and will be promote to re-think. This dissertation attempts to use collage techniques to create "an incomplete architecture", and explains why the architecture have to take the humility to face the environment, the city and humans. Key Words: Collage, Multi-Connection, Incompleteness Architecture


Incomplete Architecture

索引 / Index

I

Chapter 1

導論 / Introduction

01

剪貼盒子 / Scrap Box Project 01

ll

Chapter 2

弗蘭肯斯坦怪物 / Frankenstein

05

棄置的屍塊 / Disused Corpse

09

既存物件 / Existing Object Project 02

III

Chapter 3

中山橋橋體 / Zhongshan Bridge Remains

11

有限的容積 / Finite Volume

23

城市紋理 / City Texture Project 03

IV

Chapter 4

信義計畫區 / Xin Yi District

25

無名的空間 / Nameless Space

45

活動事件 / Event Project 04

V

Chapter 5

西門町徒步街 / Ximenting Walking Street

47

總結 / Conclusion

57

不完整的建築 / Incompleteness Architecture Project 05

附錄

台北機廠 / Taipei Railway Workshop

59

參考文獻 / Bibliography

79

個人簡歷 / Resume

81

│INDEX│SCRAP BOX│


INTRODUCTION

剪貼盒子

a

Solution 1

b

Solution 2

c

Solution 3

Question

「1對1」的思考模式 「因為…所以」一直是我們從小被教育到大的解題方式,就如同機械化流程一般,透過清楚邏輯的推導,最後產出一 個專屬的答案。如上圖,我們通常碰上一件問題時,將會於腦中歸納出一個元素,為主要發生的爭執點,於是就以a的 假設,解出了第一種答案;以此類推。 而透過這樣明確的因果關係推論,執行設計的過程中,的確可以很有效率,並且精準地對症下藥。然而這樣的思考模 式,卻容易導致結果的不夠客觀,因為我們忽略了第二種與第三種的可能,而落入相較主觀a的自說自話完美世界裡。 在建築思考中也是,若是以如此主觀的因果推斷方式的話,就容易使我們落入線性思考的陷阱中,最後,可能也導致沒 有解決到真正的建築核心問題。 當代社會城市狀態與各種空間問題,已經複雜到難以用一種面相與幾句話就能描繪。而近代建築設計更強調建築與城 市、環境、人等之下所共構的問題,建築設計得思考的,不只是解決線性邏輯的空間使用問題,而是多方共架的密集網 絡,甚至是破碎且不如預期的。Rem Koolhaas也曾提過的「垃圾空間」論,我們無法預料它何時於何地出現,也不曉 得它長什麼模樣,但它卻能以最符合大眾使用的姿態於城市中出現。這些非預期空間的出現,似乎以嘲笑的方式,回應 我們認為用最準確推論導出來的結果,這也再次說明我們無法再用單一邏輯的系統架構方式套解,必須將從多重面向考 量其設計內容。

01


Incomplete Architecture

I Scrap Box─創造多「適」點空間的可能性 1

一個系統的輸入與輸出不成正比,即稱為非線性的關係。事實上,現實生活即為多條關係交織而成的複雜現象。而我 們又要如何在多系統的社會環境下,找到最客觀解決建築問題的方式? 達達主義者(Dadaism)最大的成就,應該就是讓當時的人有了完全非線性思考的機會。他們不事先假設想像,框住自 己的創作靈感。而是以「偶發」來刺激存於自身的另類想法。取而代之,他們推翻以往只描繪幻想出的故事,他們以實 物拼貼的方式,紀錄了許多當下的生活軌跡與事件;尤其,對於各個觀看的人,皆能接受到不同的訊息,或是於其中看 到許多發生於當時現實生活中的事件插畫。不管用何種方式,他們不但傳達「此時此刻此地」,最真實的訊息,也創造 出「一對多」的成果。 2

Glenn Murcutt:「我們所做的不是創造,我相信,我們其實是發現者。」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技術輔助與提倡簡易組裝的方式,鼓吹大眾也可以親自蓋房子的議題出現,於是便產生了建築師 一職的疑惑。然而,我仍認為未來需要建築師一職。我們憑著訓練長久的專業知識,或是累積的經驗,我們能比所有的 人,都要早發現存於複雜多變社會環境中的問題徵兆(如同上圖的三種元素)。但是重點就在於我們無法否決哪個元素不 是造成問題產生的原因,否則就會落入上述所說的單一邏輯圈套中。於是,我們要如何使建築更能適應於複雜的城市體 系,便成為我們最重要的任務。 我們能否如同達達主義的藝術家們一樣,視建築師剪下城市當下的問題徵兆,將原本一張緊然有序排版的時事報紙, 經過剪(Deconstruction),再貼(Collage),這些被忽略的問題碎片,在如剪貼簿(Scrap Book)一樣的建築體裡,被再 次重新組合,原本可能被安置於角落的不起眼圖像,將再被注意到;原本深於大家腦中的熟悉物件與關係結構 (Phenomena of Relations),將再被刺激而得以重新思考(Re-thinking)。 透過這樣的重新思考,嘗試使建築設計更加活躍於設計階段,讓建築更能適應於複雜的城市體系,如果城市像是由好 幾個裝載著各種故事的方盒子所組成,而每一個方盒子又都在講著城市不同面向的故事,期待這些線性又非線性的故事 、破碎又完整的適應且共存於整個城市架構當中。

1.資料參考自MBA智庫百科網站。網址http://wiki.mbalib.com/zh-tw/,非線性思維(Non-linear Thinking) 2.蘿拉‧S‧達胥琪(Laura S. Dushkes)編,張羽梵譯,《建築大師語錄》(台北,麥浩斯出版,2013),頁16 │CHAPTER 1│INTRODUCTION│02


基於上述想法並透過對於建築設計思考脈絡的觀察,本論文依照基地環境的特性,集結出三種不同層面─基地上的既 存物件、基地所在的城市紋理、基地存在的活動事件,作為發現者─建築師,首先必須尋找能創造一對多效益的拼貼素 材,分析現況的生活路徑與空間狀態,面對不同類型的基地與機能,盒子將截取不同層面的軌跡,而又如何重新安排到 建築的盒子裡?企圖透過於此方式幫助我們尋找建築新的可能性。 建築因應各種不同「基地」的環境特性,將有不同的空間樣貌。因為建築必須適應不同的自然環境、然後融入當地環 境,最後它要滿足不同的使用者。所以我們才為什麼需要做基地調查,因為這是我們作為發現者需要找出的必要條件與 問題所在。 本論文對應三種不同的基地特性:城市邊緣、都市空地、剩餘空間,而整理出三種不同層面的拼貼元素:既存物件、 城市紋理、活動事件。

03


Incomplete Architecture

產生空間多面向的元素

基地既存物件 ─ 棄置的屍塊 物件之所以存在,原因來自被創造者予以某些或是特定的訊息,才 誕生於這世界上。而人類透過基地內的既存物件,與過往的經驗相對 應,產生對於此空間的體會。又因為每一個人的不同經驗,使建築充 滿各式各樣的空間想像。物件因此成為人與環境的連結橋樑,同時空 間中也成了人與人訊息互為交流的地方。

基地城市紋理 ─ 有限的容積 一棟新的建築物,要如何不當個外來者,巧妙的融入當地的城市中 ,取決於不使城市中的使用者感到不自在,而城市中的既有軌跡極為 新建築用來偽裝最好的素材。建築在此被視為城市垂直的延伸,使城 市中這些無法一一被說明的各種生活方式,得以延伸至這個框架裡, 而原本可能交錯的關係,因為空間的縮小,將產生有別於城市的新鏈 結關係。

基地活動事件 ─ 無名的空間 透過真實的活動經驗,是讓人最容易記得一個空間的方式,一段時 間、一個活動、一個空間,三種訊息組成了完整的事件,而被我們存 於自身成了一個經驗。 建築因為事件的加入,具體表現了一種無法預 期的真實感,因為這使空間更具彈性地符合每一個使用者的經驗想像 ,使建築或是城市不再單一模式的運行著,轉而呈現更多面貌與偶發 的可能性。

│CHAPTER 1│INTRODUCTION│04


Frankenstein

01

弗蘭肯斯坦怪物

Group Work / Competition Project / 2013 Autumn Collaborate with / 王晟瑋 Hanise Wang 顏伯菘 Leslie Yen 蘇建華 Andrew Su

SCRAP BOX

弗蘭肯斯坦怪物即為知名小說《科學怪人》裡頭那個被創造出來的怪物,怪物被創造於一位名叫弗蘭肯斯坦科學家的手中, 該名科學家為了創造一個完美的人物,於是從無數個墳墓中撿取屍塊,用來拼貼這個新生命的軀殼。最後借由外力,使這整個 本來無相關的屍塊,此時將被整合成一個能活動的物體。

Symbolism

Decoration

Mechanism

05 │PROJECT 1│FRANKENSTEIN│


Incomplete Architecture

個體與整體 這是一個實驗性質的過程,關於局部與局部之間的組成,如何影響整體的形貌?還是整體的秩序,影響著局部與局部 間的關係組成? 於是實驗一開始,我們選擇三個完整的物體,將其拆至最小單位的零件,我們不將它們混雜重組,反而維持原來三種 不同形態的物件,因為我們要清楚試驗各種特性的物件,各自經過重組後,是否還保有物件原有的特性。

物件特性 被我們拆解後的各個零件,單就每一個零件,根據零件的材料、樣貌,我們仍可以猜出它原來屬於哪一件的主體中。 玩具因為零件上的符號性貼紙,我們透過認出零件與零件原來相連的痕跡,或是相穩和的卡接系統...,這些特徵都可 以約略猜出物件與物件之間原本的關係。 獎杯,由許多精緻的裝飾物與誇大的單純量體所組成,雖然經過破碎的拆卸,也使它容易被認得它從何而來。 腳踏車,多種重複性高的機關與金屬材質,更是可以清楚的透過材料紋理,表現物件的特性。

反向推演 因為這些物件特性,使我們容易分辨它原屬何物,也使我們可以推測它的組裝方式。 其實,這些猜測的根據,都是透過我們個人的一些以往經驗,依據這個非完整的零件,我們可以從自身的腦海資料庫 中,自動找尋適當、相像的記憶意象,來組織這個想像中的完整物體。 雖然所用的零件皆為相同,但是當腳踏車的把手置於輪子間,假設它於機能上仍然是可以使用,此時,我們已經顛覆 了以往把手與輪子的既存關係。因為組裝方式的不同,創造出截然不同的腳踏車,若是再更換兩個零件的相對位置,也 會產出另外一種腳踏車,或是再也不是作為腳踏車之用。

主從關係 這些被拆除的數個零件,仍然保有某些特徵或是訊息,只是因為每個人的想像不同,創造了不同的組成結果,但這 是因為我們對於整體的既定印象,使我們想像出零件與零件的關係。 然而,又因為零件與零件不同的組織關係,創造出不同的物件形象,這是因為部分影響了整體結果。 因為上述這些論述,我們若是打破以往的主從關係,如整體影響著部分間的組織方式,反而透過零碎的部分,觸發我 們的思維,則可以創造出更多無法預料的結果。

│CHAPTER 1│INTRODUCTION│06


07 │PROJECT 1│FRANKENSTEIN│


Incomplete Architecture

│CHAPTER 1│INTRODUCTION│08


DISUSED CORPSE

棄置的屍塊

超現實藝術家Andre’ Masson說拼貼法(collage)之所以能吸引他,是因為他覺得用來拼貼的素材,是從每天生活中的 物件(object)搜集而來,他認為這樣直接的媒材,除了可以使他直接創造作品的情感,更重要的是自媒材所散發的情緒能夠 3

A a

A

b c

A1

d

既存物件

EXISTING OBJECT

有效的從創作者傳達給觀看的人知道。

A2

訊息 人造物件之所以存在著,本身就被創造者予以某些或是特定的訊息,使誕生於這世界上。此外,更可能承載著一大段 的故事在,因為物件可能早在好幾個世紀就被創造出來,經過大量訊息累積達一個程度後,得以進展成更深一層的象徵 物件,不再是最初只能傳達一種訊息,而是可以闡述多種意義。 在語言與文字被發明以前,人類就一直是靠著這樣的媒介,圖像符號與具體物件,用來溝通與訊息的交流,一方面可 以將原本無形,想要表達的情感,更精確的告知給對方,並且也因為有形物像的出現,更可以被真實的記錄下來。 就因為人類不再甘願將這些情感困於自身經驗中,輾轉演化成一種想抒發、想告知他者的慾望,因此,這些物件才被 製造出來。羅馬人雖然承接了希臘的建築特色,但好強的民族特性,欲以表達他們才是這世界上的霸主,最終,拱頂就 這樣被創造出來。拱頂,完全的證明他們能透過這樣跨距更大的建築新技術,使整體的活動空間擴展更大,創造出宏偉 壯觀、紀念性尺度的建築空間,認為如此才能更表現強大神祇的力量。

09


Incomplete Architecture

II 經驗連結 知覺心理學家James Gibson以承擔特質(affordance)解釋生物與環境的對應關係,他認為環境中的物質,本身的構 成與生物之間存在某種對應關係,並且大部分存在的物件都擁有一種以上的對應關係,人類只是在這樣多種的網絡中, 選擇與哪種關係做為連結,來決定爾後發展的改變與存在。因為如此,羅馬人就算承襲了希臘人過往的空間型式,但為 了證明他們為新世代的征服者,以一種自然界中最高上位者的態度,認為建築裡最為生氣蓬勃的活動空間,應該有著巨 大尺度,如同與偉大的神祇生活著,改變了既存空間形象。 這似乎述說了,人在承襲了過往的事物,雖然同為一件物體,仍會因為透過自身的經驗與觀念,延伸或轉換新的解讀 意象,此時,如何創造「連結」,即為這階段最為重要的使命。若是擁有同樣經驗與觀念,則剛好完全承接到最初設定 的訊息;反之,若是在某個認知的關鍵點上有所出入,原本連結的對應關係將被扭轉,進而發展成不同的結果面貌。因 此,這樣複雜多種的對應關係,似乎就是造成各種文明多樣化的發展結果。

多樣化 溝通既然在這樣雙向交流的方式下進行的話,當甲方將訊息(A)丟出來後,乙方就必須經過再次消化,如同上述所說 的對應關係,從以往的經驗中,配對尋找解題的方式(a、b、c、d擇一),透過層層關卡的理解後,最後才是乙方接到的 訊息內容(A、A1、A2)。因此,在這種再次理解、關係再造的方式下,許多的錯落、分歧將會在這時產生,演化出多樣 化的結果。 Pablo Picasso 就曾經替他的畫作「蓋爾尼卡」詮釋為:「畫作裡樣子猙獰的圖像,對他來說,就是一些被屠殺的動 4

物,大眾看到什麼由他們去看。」

溝通媒介 最早以前,人類因為無窮的表達慾望,在最能精準傳達訊息的「文字」被發明之前,我們只能藉由圖像式的繪畫與影 像來傳遞情感;然而,現今發展成熟的文字文化,卻反而被這些影像式替代,首先在於溝通工具越來越方便的情況下, 我們不需要再靠書寫的方式來維繫,一通電話即能在最快時間內與對方聯絡。再者,現代人越來越忙碌的生活模式,方 便的圖像貼圖就成了最棒的溝通工具,文字也就越來越少用之。 此時,溝通媒介已經退化到最原始,視覺化的圖像與物件,加上人類也越來越少直接面對面做訊息交流,因此,在生 活中的這些物件,儼然變成觸發交流互動的被動工具。

3.Eddie Wolfram著,傅嘉琿譯,《拼貼藝術之歷史》(台北,遠流出版,1995),頁140 4.阿爾維托.曼古埃爾(Alberto Manguel著,薛絢譯,《意象地圖-閱讀圖像中的愛與憎》(台北,台灣商務出版,2002),頁221 │CHAPTER 2│FINITE VOLUME│10


Zhongshan Bridge Remains 02

中山橋橋體

Group Work / Competition Project / 2012 Autumn Collaborate with / 范欽媛 Chin-Yuan Fan 施苡竹 Jasmin Yi-Chu Shih 江怡君 Yi-Jun Jiang

Program / Museum

EXISTING OBJECT

slow

fast

橋體屍塊 基地位於台北市最重要的一條道路上─中山北路,是台北城發展最早的一條道路。自日治時期,中山北路即為城中的 發展中心,在交通上,南端連接著台北車站,北端則直達到當時城中最重要的精神空間,台灣神社,是當時參拜台灣神 社的一路徑。此外,日本人還在此區創設動物園與兒童樂園,無庸置疑是當時最為熱鬧的一條街。光復後,更於基隆河 畔旁創造一處游泳池樂園,與兒童樂園對視。自此,此區完全被塑造成城市中,作為消遣娛樂的休閒場所。 然而因為城市的發展,交通量也隨著增長,位於交通樞紐的明治橋,首先面臨道路被迫擴寬的計畫,使原本精緻的花 崗石欄杆與燈柱將被拆除,之後又因為城市中的基礎建設,要做全面性的更新與補強,明治橋被認為將會妨礙興建防洪 的工程,而決定將之拆除。卻引起大眾的反彈,因為當時明治橋已被列為重要的歷史古蹟之一,加上明治橋對於市民是 此區域的精神象徵,代表著當時的輝煌事跡。於是政府決定將橋體裁切成435個塊體,並予以承諾未來將重建這座橋。 然而至今為止,橋墩的屍塊仍散落地躺在河堤旁。

11 │PROJECT 2│ZHONGSHAN BRIDGE REMAINS│


Incomplete Architecture

速度 中山北路可說是貫穿了整個台北市的南北邊,並於各個街廓中演生出許多的支道,其中為了通過基隆河,道路被抬高 並分支成兩條道路,分別連結至士林與大直兩個方向,而基地就位於通往士林途中的高架橋下旁;南邊則為高度更高的 中山高速公路;西邊則是圍繞基隆河畔的大佳河濱腳踏車車道。 基地雖然位於交通樞紐上,但卻都只是大眾短時間片刻的經過,對於大部分在車上的人來說,根本就不會特別注意到 基地的存在,更別說基地上的石塊,因為高架橋高度的關係,視覺上的連結是斷裂的。唯一人潮最多,即為經過橋墩下 的腳踏車車道,但為了防範每年無預警的暴雨氣候,而造成的基隆河水暴漲,於是在此築起9M高的河道堤坊來預防災 害的產生。因此,又斷送了與基地連接的一個機會。

最初狀態 建築一直以來被視為藝術的一環,更被視為是所有藝術的總合,因為它集合了所有文化於一身;另外從字源上「 ARCHI-TECT」,arch(chief) + tect (skill),也完全說明了建築師就是技藝的整合者。 不管於哪一個層面說明建築或是建築師是什麼,都有著「統整」的意味;然而,在今日民主意識高漲的社會文化下, 被視為人文藝術一類的建築藝術,「Chief」在某種表現態度上,自然也不能再完全是位於最高處的姿態,但仍要保有 「專業者」的表現。 未來基地機能將設定為台灣建築文化中心(TAC),「文化中心」說著一座城市的文化特質,而「文化」,即是人類最 大的創造物,它讓人類有別於其它世上的生物,它也強烈表現出因「地域性」而所造成的不同結果。因此,文化中心應 該蘊藏了所在城市的故事,而所有市民即為故事的撰寫者。面對如此大眾化的建築物,我們認為作為再次闡述這塊基地 的「建築師」,則成為最為重要的決策者。我們不該如以往,加注太多個人「預設」的想像與經驗於空間裡,避免如同 本章節的開頭所說:「再次理解的錯認」,而是盡可能的保留所有事物的「最初狀態」。所以比任何事物都還早於此地 的存有物─「橋體屍塊」,就是作為理解這個環境最好的出發點。

經驗連結 因此對於石塊,我們不做任何的外加動作與語彙,將石塊予以完整保留於未來的空間裡,將最原始的狀態留給大眾做 詮釋,如此,對於石塊所存在的真理意義上,才不會造成不必要的錯誤扭曲。破碎的橋體穿插於新的空間裡,TAC以一 個謙卑的態度包容基地的過去與環境,再透過每一位市民對於明治橋不同經驗的連結,創造新舊物件多種的共存關係, 此時橋體也不再只是橋,而是牆、展台、地板...。民眾透過TAC的空間體驗,幫助大家理解此基地與文化中心之所以存 在的意義,也使這塊基地的時間紋理,不再只停留於當初美好再春泳池的過去經驗,而是說著整個當代台灣故事的建築 文化中心。

│CHAPTER 2│DISUSED CORPSE│12


slow fast

entrance hall cafe’ book store amphitheater temporary exhibition

leading space 9M

multifunctional room workshop seminar rooms auditorium studio meeting

active space

Gro

und

store space Firs

t Ba

permanent exhibition library media center archive storage office

sem

ent

5

Louis kohn:「建築師該處於什麼樣的位置?他是傳達空間之美者。」 Louis kohn 曾說過一位創作者,最難的就是將所做的作品分享,並且屬於所有人。作為存於世界上包容心最大的,即屬 偉大的建築莫數,因此,一座屬於全體市民的建築文化中心,也應該屬於每一個使用者的空間,扮演著能使每一個人產生 共鳴連結的角色。 建築另一個偉大的使命,就是替人類與既存自然環境作關係間的調和,好讓使用者能安心的於一個場域裡。

entrance A

studio workshop 在空間規畫上,我們創造了三種不同的空間體驗方式

A.可以清楚立刻察覺石塊的存在 B.經過層層空間的探索後,才意識到空間全由石塊組成 C.最後,離開文化中心前,可以再次經驗垂直空間每層的關係

13 │PROJECT 2│ZHONGSHAN BRIDGE REMAINS│

permanent exhibition seminar rooms


Incomplete Architecture

建築文化中心(Taiwan Architecture Center)

基地 當初為了在未來的某天,能再次重建與組裝明治橋的計畫下,於是就將拆除的橋墩裁切成數百個的水泥石塊。然而直至 今日,卻一直遲遲沒有動作,石塊仍被遺棄似的,放任在城市邊緣的河堤旁與橋墩下。 「當物體拆至最小單位成某物件後,物件指自身仍保有某些特定含意之時,該物件就有留下來的權利。」 基地上的既存石塊,可能會被認為是阻礙未來發展的絆腳石,但其實石塊也是這個環境的一個元素,這是不可否認的事 ,它確實已經比我們先於此地生存一大段時間。況且,對於某些市民來說,它仍然是當初連接中山北路與圓山間大多活動 的明治橋,或是讓人再次想起基地上原本的再春泳池故事,這些原本的風光歲月與基地本身都早已被遺忘,我們期望再次 透過石塊於此的觸發行為,讓人再次看見此空間的存在。

空間配置 在空間配置上,我們認為在如此特殊的環境包圍下,未來建築應該是一處讓人「挖掘」資訊的地方。位於人流量非常多 的地點,卻因為速度、堤防,一直處於無法被人注意的基地,事實上有許多的訊息存於此。因此,未來若是成為一個開放 性空間,我們仍想維持著─需要擁有「特別注意的目光」,才能讀取真正被藏匿的訊息。 基於上述原因,我們將空間分成三種特性:引導性(leading space)、儲藏性(store space)、活動性(active sapce),三種 不同的空間使用方式,來與此地的自然環境─石塊做對話。

book store

B

C meeting

temporary exhibition library

library

multifunctional room media center

archive

permanent exhibition auditorium

permanent exhibition

5.約翰.羅貝爾(John Lobell)著,成寒譯,《靜謐與光明:路易.康的建築精神》(台北,聯經出版,2007),頁74 │CHAPTER 2│DISUSED CORPSE│14


0

2

4

cm

1.entrance 2.book store 3.cafe’ 4.amphitheater

Ground Level Plan

15 │PROJECT 2│ZHONGSHAN BRIDGE REMAINS│


Incomplete Architecture

1.library 2.temporary exhibition 3.back door

1st Basement Level Plan

1.media center 2.archive 3.multifunctional room 4.workshop 5.studio

2nd Basement Level Plan

│CHAPTER 2│DISUSED CORPSE│16


1

2

4

5

17 │PROJECT 2│ZHONGSHAN BRIDGE REMAINS│


Incomplete Architecture

8 3 6

7

9

11

10

a

1.entrance 2.meeting 3.library 4.media center 5.office 6.temporary exhibition 7.multifunctional room 8.amphitheater 9.workshop 10.auditorium 11.permanent exhibition a’

aa’ Section

│CHAPTER 2│DISUSED CORPSE│18


19 │PROJECT 2│ZHONGSHAN BRIDGE REMAINS│


Incomplete Architecture

Existing stones become the part of TAC. 3st Basement Level Plan / Multifunctional Room and Permanent Exhibition

│CHAPTER 2│DISUSED CORPSE│20


21 │PROJECT 2│ZHONGSHAN BRIDGE REMAINS│


Incomplete Architecture

Existing stones make the TAC resulted diversity of experience link between users. 1st Basement Level Plan / Temporary Exhibition

│CHAPTER 2│DISUSED CORPSE│22


FINITE VOLUME

有限的容積

Rem Koolhaas : 「因為垃圾空間是永無止境的,永遠不會結束,更新和修復的動作,會在我們需要時所產生:現在我們是目擊者, 被動的參與 6

者.」

(B)

building

program

城市紋理

CITY TEXTURE

(A)

building

City

City

Building

建築與城市存在著互相影響彼此的曖昧關係,一座城市會帶給大家怎樣的印象,將取決於該座城裡的建築物模樣;而 建築物也因為使用者的關係,各式各樣的生活方式(way),空間也隨著越變越複雜化,如同一座城市調和這些錯綜複雜 的關係,巧妙地運行著。

23


Incomplete Architecture

III 完美的想像與脫序的現實 我們都想創造出心中理想的烏托邦,因為我們都嚮往著某些美好的願景,為的就是想使這個世界更好,正因為如此, 我們為了更趨近於這個理想狀態,不自主地開始制定了一些規則並分類:「好與壞」、「對與錯」、「美與醜」...等, 凡是被認為不合理的一切事、物、人,將應該被排除於這個世界中。然而,成就這個理想世界最關鍵的「規則」,應該 以誰的標準當範本?而又該由誰來制定? 日常生活中有許多想不到,卻又非常真實的現象,比如說:吃飯,我們每天都會實踐的一個動作,所以在處理一個家 屋的配置中,飯廳造理說是我們必需考量到的一個空間,但是在現今的真實生活中,有多少個家庭會在這個「合理」的 地方吃飯?在客廳、書房、遊戲房、或者是臥室...等,還有一些最初不是用來吃飯的空間,現實中因為方便,或是該空 間帶來附加的效益,在客廳吃可以一邊看電視、在書房吃可以一邊看書...等,而最後飯廳只變成堆放物品的一個多餘空 間。

少數與多數 前段所描述的這個理想世界,雖然我們認為這些被我們排除的事物,只是極為少數的非合理現象,但相較於這個被我 們描繪出來「有形的」輪廓外頭,還有更多被我們遺漏掉的人事物,因為人類有限的邏輯思序,還是比不上多元關係的 自然世界。 尤其,在當今凡事都取決於大眾決策的生存法則裡,每位創作者都想一次解決多方面的問題,並且滿足最多人的需求 ,因為若不被這些大多數人所接受或肯定,自然而然就會被淘汰於這個時代。

潛規則 為了在這樣多元交織而成的混雜環境中解決事情,我們再也無法單方面地只為某些族群量身定做,畢竟建築被視為城 市中最重要的組成因子,而城市又是屬於在裡頭生活中的每一個人,在某種公共服務層面上來說,它需要包容到最多量 的人群,然而,當完全由人類自身創造的環境,又容易落入只屬於少數人世界的陷阱裡。 城市就是由這些複雜關係的人事物所組成,我們其實可以把建築當作這座城市的縮影,建築當作是一種有型的框架, 原本於城市中這些無法一一被說明的各種生活方式與軌跡,得以延伸至這個框架裡(A),而原本可能交錯的關係,因為 空間的縮小,將產生新的鏈結關係(B),而這些原本以為不合理狀態,其實都是最為真實的模樣。

6.原文Como el "espacio basura" es interminable, nunca está cerrado... La renovación y la restauración eran procedimientos que se producían durante nuestra ausencia: ahora somos testigos, participantes renuentes. Rem Koolhaas,《Espacio Basura》( GG minima, Barcelona, 2007),p.26

│CHAPTER 3│FINITE VOLUME│24


Xin Yi District

03

信義計畫區

Group Work / Optional Studio / 2012 Autumn Collaborate with / 葉韋鉦 Wei Cheng Yeh Adviser / 長友大輔 Daisuke Nagatomo 詹明旎

Minnie Jan

Program / Housing

CITY TEXTURE

2001

2003

green space / undeveloped land parking space

開放空間 Open Space

2006

信義計畫區內,原本數量占一半以上的開放空間, 陸續因為被開發為住宅、商辦、飯店...等建築用地, 這些空地逐年的在減少。 有些綠色空間,也慢慢的轉為停車用地,但是實際 上,區域內的停車需求,供給已經達於飽和狀態。而 這樣的空間仍持續在增加中,大多因為土地稅的關係 ,所連帶造成的現象。

2009

這些空間也不完全變成剩餘空間,很多轉租借給需 要寬闊場地的表演者,如之前大受歡迎的「極限震撼 」、或每隔一段時間就舉辦的演唱會,但是沒隔多久 ,這些原本自由使用的大型空地,卻被安全護欄包圍 起來,慢慢的越圍越高,就知道信義區不久後又多了 一棟知名百貨公司、或是飯店大樓,不然就是高價位 的豪華住宅。

25 │PROJECT 3│XIN YI DISTRICT│

2014


Incomplete Architecture

住的區域 信義區一直有著台北曼哈頓的名字著稱著,然而其實信義區在1980前,一直還是停留於未開發的階段中,周圍只有 兵工廠與國防部的軍事用地,與少數的眷村供給於工廠內工作的員工居住,其餘都還只是未整理的泥沼。由於在這之前 ,整個台北城一直集中於西邊發展,直到西邊的土地空間已達到飽和的程度,位於東邊的信義區才開始被注意到。 信義區相對於其他地方是一塊非常完整的區塊,全區153公頃,區域內完全沒有被河水與山坡地切割,並且對於當時 最為熱鬧,位於台北城西邊的西門町、大稻埕...等,這幾個區域的街道尺度,皆屬於狹小且密集的型態。正因為如此, 導致政府決定一次全面性的將整個區域一同做開發,並且以「住的空間」作為藍圖計畫著,來疏解台北城西邊大量的人 口與住宅問題。並且為了配合住宅全面性的完整開發,小至最基本的道路系統,大到建築物的配置,皆全面做整體規劃 ,企圖形塑大型的社區模式,為的就是想提供一個舒適的環境供大眾使用。

短暫的開放空間 至今,除了當初作為住宅開發用的信義區,後續也開始越來越多的商業空間跟著進駐,新光三越、信義威秀、誠品信 義旗艦店...等,這些商業空間直到現今仍一直在增加著,加上台北世界貿易中心與台北101的興建,信義區更被視為新 的都市發展中心,連同飯店、國際會議與企業大樓的辦公室...等,也慢慢地爭先恐後於此地搶著分一杯羹,對於這些想 進駐與此的企業家,一方面他們能跟上金融最前峰的資訊與資源外,能於此地段占有一昔地,同時也代表於某個程度以 上的地位。 由此,土地即變成這個區段最為珍貴的有限資源,房地產也就逐年的在升高。但開始出現一種用時間「養地」的都市 現象。近年來,建商為了扭轉大眾對養地的負面形象,紛紛出現了一些「短暫的公共空間」型態,不但顛覆以往只能當 停車場的用地方式,有些轉變成都市中的一塊綠地,有些則提供給需要大場地的表演者作演出。以釋放出空間供大眾使 用,成功營造出好形象的策略。只不過這些空間的壽命,通常只有幾個月的時間,因為這些都即將轉變為少數人才能享 用的住宅空間。 住宅是人類對於建築最基本的訴求,而公共空間則是人類額外用來娛樂的空間,這兩種空間於信義區,皆是我們想要 擁有的,並且這兩種空間其實都是我們日常中最常接觸的空間,一個內一個外,但卻不能同時於一個場地同時存活著?

公私領域 當這些等待被開發的「公共空間」,雖然是釋放出來提供給大眾使用,但當場地上開始出現所謂的「私人產物」,這 時我們該怎麼定義這片公有地? 公私領域一直是萬物都非常在意的兩種場域,微妙的是,當任何一方出現時,也代表著另一方早以存在著,並且彼此 以非常近距離的關係維持著,只是在於領域的界線有沒有被發現而已,或是於某一方開始覺的被受威脅、脅迫,感到不 舒適的時後,這時雙方就會發生爭執。 那又該如何定義公與私?若是以室內與室外,如上述所說,一個內一個外,或許我們大都數的人都會覺得被圍塑的室 內空間為私領域,那又怎麼會發生爭執呢?因為已經有著明顯的牆做分割了。因此,會發生此類爭執時,或許是雙方都 是內,或都是外的空間特質,無法定義誰是誰,連帶著也無法說明誰對誰錯,所以當今的城市中,才一直存在這類的問 題,也由於城市中有太多複雜、無法說清楚的關係。

│CHAPTER 3│FINITE VOLUME│26


office

Residence

27 │PROJECT 3│XIN YI DISTRICT│

housing

shopping mall

school

hotel

Outsider

night club

Night Owl


Incomplete Architecture

混合使用 Mixed Used

住家、學校 信義計畫區裡的空間組成,主要還是以住家社區占為大多數,除了區域內高層住宅,周圍仍大多是舊式的四、五層樓透 天住宅,因為早期信義計畫區本來就是為了疏解台北舊城區,過於飽和的人口壓力,所打造出新的生活空間。 在小小的區域內,就有四所學校用地,學生的族群也占為大多數,而除了原本在這就學的學生外,這裡也是其它族群常 相約於此的地方,特別是年輕的學生、剛出社會的新鮮人,由於這裡大多數為娛樂性質的公共空間,百貨公司、電影院、 夜店...等,加上臨近充斥流行文化與年輕族群傾向的東區,可以說是台北市最為熱鬧的景點之一。

商辦、飯店 自從信義計畫區被視為第二個首要發展的市中心以後,台北市政府就積極的將大量的商業空間移往於此,同時也將大多 數的政府機構進駐此區,方便往後大型的國家會議,都能於此舉辦,特別是本區也有許多與國際接軌的商辦大樓,更能被 其它的地方,甚至是國外,最快被注意到,所以在如此具備廣泛告知大眾功能的優勢下,所有企業家都紛紛嚮往搬遷與此 。 此外,這裡也充斥著大量的觀光族群,許多的知名演唱會、國際連展,還有曾經為全世界最高建築物的台北101,每年吸 引了上萬的觀光客於此玩樂,所以這裡的飯店開發比例,也逐年的在增加中。

夜生活 信義計畫區,儼然已變成都市中,娛樂性空間的首要地區,大量的商店、電影院、餐廳...,最特別的是已成為這個區域的 象徵指標,一想到夜店、酒店,這裡絕對是數一數二會被大家聯想到的地方。 早期夜店在大眾的印象中,是一個讓人拒於千里之外的場所,總會與吸毒、打架...等犯罪行為聯想在一起。近年來,越來 越多公開活動、偶像明星...等正面廣告,大大的扭轉這些以往不好的印象,相繼變成大家下班放鬆或是舉辦活動的預選地方 ,因為這些場所的營業時間最不被限制,相較同時間的其它場所。

混合使用 由於如此複雜的生活空間,信義區境內的大樓空間,多以作為混雜使用的趨勢,加上土地價值的昂貴,大家都不想浪費 一絲空間,因為這些等同實質上金錢的損失。

│CHAPTER 3│FINITE VOLUME│28


Keelung road

Taipei 101 MRT

Xiangshan MRT

MRT

Site office

44 South Village school

(OLD)housing area

(NEW)housing area

(NEW)housing area XinYi expressway

公私領域重疊 Public and Privacy

最昂貴的農場 所挑選的基地為目前信義區所剩餘的8個空地其中之一,也是日前即將進行土地法拍,建商相繼較勁準備爭奪這塊肥沃的 土地。位於世界貿易中心與台北101附近,未來北邊又有捷運的經過,如此相當優勢的地段。但也因為這原因,使它遲遲未 能被整合作開發,因為大家都想換得更多金錢,成了貨真價實的搖錢樹。而在被開發之前,一直是周邊居民用來種植蔬果 的一片綠地,才讓它成為「最昂貴的菜園」封號。

公共與私有 信義計畫區內的群聚大樓,一直是給人無法駕馭的空間感,而使用者在這樣的空間領域下,會有著摸不著邊境、有種不 真實的感覺,是讓人無法長時間逗留的一個場域,所幸架設了巨大尺度的天橋系統,好讓民眾暫時也能居於高空中的姿態 ,看清這裡的城市面貌。直到往南至信義路五段後,尺度才漸漸恢復熟悉的生活尺度。 基地即位於這兩種尺度轉換的交接處,也是與南邊低矮的住宅群唯一有連結的破口之處。基地南邊為現在廣受大眾喜愛 的公共空間─四四南村,是少數在信義計畫區內的公園式開放空間。我認為基地也應該承接著四四南村這種包容大眾使用的 場所個性,因為基地的北邊正是準備開通的捷運信義線,更是用來連接廣為人知的台北101,未來基地將會是南北邊使用者 的匯集之處。 基地將來已經預設為住宅用地,而在這樣臨近如此開放的場域,未來在公共與私有領域的調配,勢必會是大家一直以來 都在關注的社會問題。其實在這之前,這塊基地早以碰撞到類似的問題。當在這樣如開放的基地裡,種植著轉為是私人財 產的農作物,當然發生了農作物好幾次遭受竊取的經驗,而居民也只能無奈地接受這樣殘酷的現實問題,做個警告的招牌 ,以勸導且低姿態的方式跟大眾表示:「請勿再偷菜了,菜農很辛苦!」

29 │PROJECT 3│XIN YI DISTRICT│


Incomplete Architecture

│CHAPTER 3│FINITE VOLUME│30


Taipei World Trade Center

Site Lot Line

101

44 South Village

SITE LOT LINE

GRID

REDISTRIBUTE

125

c

c

b1

b

b a b

c

c

c

d

building area:40% total floor area:400 72

72

a1 e

b

72

a b

building area:40% total floor area:400

f

5m X 5m

landowner

Total Volume

a :( 7 / 175 ) x 70 x 10 ( 28 block ) b :( 14 / 175) x 70 x 10 ( 56 block ) c :( 21 / 175 ) x 70 x 10 ( 84 block ) d :( 63 / 175 ) x 70 x 10 (252 block) e :( 28 / 175 ) x 70 x 10 ( 112 block ) f :( 49 / 175 ) x 70 x 10 ( 196 block) a1:( 9 / 175 ) x 70 x 10 ( 36 block) b1:( 12 / 175 ) x 70 x 10 ( 48 block)

house

hostel

RENT OUT

tourists young

70 block 70 block

x10

garden

residences

Strategy 有限的容積 信義區的街闊雖為完整,但是這些區塊其實都由好幾個土地所有者共同擁有,而當今的信義區之所以有上述這些特殊現 象:土地價值逐年升高、養地方式千奇百招、短暫的開放空間...等,是因為當初政府在重劃這些土地後,隨之將分配給民間 的開發商做規劃與經營,然而這些土地在可以做開發之前,為了避免土地權分歧的問題,分別規定每塊土地必需擁有一定 比例的整合後,這時才能進一步開始籌備建案計畫。 實驗性 然而,為了再次避免出現當今這些封閉的高樓大廈,又可以保留原有的生活模式。我們可以想像,假如今天換作土地不 經過整合才做開發,反而保留這些原本於這一塊的多個土地擁有者,再由這些擁有者決定屬於他們自己的容積,要開發成 什麼類別的空間(前提是必須符合此地使用分區的規定),而且擁有者還可以選擇哪些空間是要完全留給自己使用,還是要租 給附近居民供菜園使用;或是可以當作旅舍經營,租給來此觀光,又不想花錢住昂貴飯店的族群;或是租給在附近工作的 社會新鮮人;或是在信義區逗留太晚的夜貓族。

31 │PROJECT 3│XIN YI DISTRICT│


Incomplete Architecture

機能(program)訂為 原本的生活方式─菜園 / Vegetable Garden 現在的空間需求─旅舍 / Hostel

Hostel 1

1.短時間的寄宿空間,空間需求量相對最少。 2.旅舍相對菜園與住家,被視為屬性不同的兩種空間個性 ,因此,在空間組織方式,將特別以錯置的方式,整和不 同的空間調性。

Housing

1.住家為此塊基地未來的重要使命,而信義區住宅的平均 坪數為30坪一戶,因此,我們設定5mX10m,高5m的雙 層空間,等同合併兩個空間單元。

<2

1.都市中越來越多方便的機能提供,也使部分家庭的某些 空間,使用頻率不再以往的多,而分享空間,一方面可 以解決這樣的空間問題,也可以當作緩解公共與私有空 間的中介空間。

1.都市中的菜園,是現今城市發展中,越來越多的空間型 態。因為多種原由:輕食主義、節能減碳、緩解忙碌生活 中的小樂園...,越來越是大家嚮往的空間。 Vegetable Garden <3

未來的機能設定─住宅 / Housing 持續的公私問題─分享空間 / Sharing Space

Sharing Space <4

規則 A.空間解構 如前文所提,空間將設定為公私重疊的狀態,假若能打破傳統以機能 分層疊加的商辦大樓,讓原本只能存於水平模式的公共空間,得以垂直 拉高,並且等同與私有空間享受高空領域的視覺享受,特別因為基地位

HIGHEST

於信義區,巨大非尋常的空間尺度在這以不足為奇。 因此,我們創造一種新的空間組織規則,將原本紮實的封閉狀態,若 以總容積不變的條件下,我們是否能在每層樓釋放出更多「空」的空間 ,像積木般得以往上疊加,創造更多虛空間,可以享受外界舒適的自然 氣候。

5x5x5 (A)

(B)

B.不能存在的狀態 為了保持每個單元體都能享有基本得以向外接受外界訊息(陽光、通風、出入口...)的窗口,因此我們不准如簡圖所表示的 空間狀態。

│CHAPTER 3│FINITE VOLUME│32


單元體 Unit

Solid / Void

Up / Down

Strategy 有限的空間 信義區平均單人住宿空間,為10~15坪,因此,我們將設定5mX5mX5m為單元體的大小,約15坪的雙層空間。 基於平等的遊戲規則下,此時,空間決策者將開始得面臨選擇(此指每塊土地所有者決定室內空間擺設): 大眾與個人 在均等大小的條件下,若是想遠離公共空間多點,相較下,個人的室內空間也隨之變小。反之,若是想使室內空間最大 ,隱私程度當然最高,可是相較下,空間也最為封閉。 顛倒的動線 為了錯開兩種不同的空間屬性:旅舍/住家與菜園,因此,在動線上刻意利用隔層的方式,因而出入口也將有所不同,有 些需從上層或下層進入。創造出每一層的部分空間,將無法進入該樓層屬性空間的狀態。

33 │PROJECT 3│XIN YI DISTRICT│


sharing space / house

Incomplete Architecture

down

beside

up

down

beside

up

down

beside

sharing space / garden

garden / house

up

空間延伸 在考量空間需求的層面上,除了單棟的旅舍以外,其餘住宅、菜園、分享空間,皆 予以連接一個以上的連續空間模式,而上圖是模擬各種空間連接的方式。 在動線上,有單獨唯一出入口;也有上下皆能進出的雙向開頭;或是除了封必的垂 直向移動化,連接公共與私密的分享空間,在水平上也予以出入,創造多種活動流動 的空間狀態。而在機能上,也予以互相組合。

house

住家與分享空間相連:分享空間可以視為住家的副加空間,部分不常用、或是空間 較大的娛樂房間,皆可以作為這個社區的共用場所。 住家與菜園相連:菜園將可以作為住家的半開放空間用,此時,住家室內可用的空 間,將得以擴展至最大。

sharing space garden

分享空間與菜園相連:則可以作為這個社區半開放的交流空間,或是舉行社區活動 的地方。

│CHAPTER 3│FINITE VOLUME│34


路徑 Path

平行動線 住宅與菜園 菜園是這塊土地本來就有的生活模式,而屬於私有物的農作物,一直是居民最無可奈何的一件事,因為這 片菜園就位於最多大眾每天必定經過的地方。然而城市中的菜園,並不無可能生存的機能空間,反而是近年 來越來越多人嚮往的新趨勢,但因為礙於城市中的土地有限,市民只能選擇於家中,最通風或是陽光照射的 到陽台。因此,未來若仍保留這樣的舒適閒暇空間,在與住宅空間並置時,將可視為住宅延伸出來的半開放 空間,居民也不用再只困於家裡的微小屋頂或是陽台種植這些蔬果園。 於前文得知,若有些空間當作旅舍經營的前提下,此場域將有非住於此的居民,就會演生出同樣的私有財 物上的問題,因此,我們刻意將這兩種族群的動線,以分層的方式錯開,如此,這兩種空間仍可於同層的平 面上,才不會像現在的商辦大樓空間既定模式,某些高層的空間只能留給少數人享用,而多數的民眾只能迷 失於低層的都市空間。

對立的雙方 在本章節的開頭即說明「公」「私」兩字,是兩個無法完全明確定義出 哪一方的中性名詞。雖然住家一直是我們公認為最具有隱私性的空間,然 而,當我們將立場角度換作是旅舍的那一方,難道就不具有隱私的空間特 性嗎?所以我們不因為覺得哪一方是公共空間,就將所有的開放性活動與 之做搭配,這只會釀出更多的空間領域問題。

6 5 4 3 2 1

4

分享空間

14

空間的中介空間,我們視雙方皆屬私有的領域空間,而這個分享空間即為 雙方交界的空間,雙方需藉由此空間,才能到達對方的領域,因此在這個

10

分享空間,將不硬性規定它的出入口位於何處樓層,而是可以自由轉換兩

20

種平行空間的轉轍器。

21 b

a

20

因此,我們創造一處空間─分享空間(sharing space),作為這兩種對立

20 19

a

b

14 1

21

c

c

21 d

10

35 │PROJECT 3│XIN YI DISTRICT│

11

12

13

14

20 19 15 2 3 4 5 6 7 8 9 10 11

11 20

14

15

19 1

31 30 29 28 27 26 25 24 23 22 21 20 19 18 17 16 15 14 13 12 11 10 9 8 7 6 5 4 3 2 1

2

d


Incomplete Architecture

24

22

20

18

16

14

12

housing / 507 24

22

20

18

16

14

12

vegetable garden / 256

23

11

21

10 9 8 7

19

6 5 4 3 2 1

15 14 13 12 11 10 9 8 7

17

15

13

11

hostel / 465

24 23 22 21 20 19 18 17 16 15 14 13 12 11

Circulation Stagger Image

sharing space / 81

│CHAPTER 3│FINITE VOLUME│36


5

7

7

1

4

6 9

6

37 │PROJECT 3│XIN YI DISTRICT│

4


1

Incomplete Architecture

6 4

1

3

2

2

8

2

2

House Vegetabl Garden Share Space

2

3

6 DN

1

DN Public Space MRT

4

Share Space Entrance

1.house 2.vegetable garden 3.share space 4.entrance 5.MRT 6.escape space (for house) 7.escape space (for hostel) 8.hostel plaza 9.play area m

Ground Level Plan

│CHAPTER 3│FINITE VOLUME│38


4

1

1

4

1

3

1

2

3

5 5

4

2

1

4

1

2 5

1

5

3

39 │PROJECT 3│XIN YI DISTRICT│

2


Incomplete Architecture

House Vegetabl Garden Share Space Hostel Roof Space

1.house 2.vegetable garden 3.share space 4.hostel 5.roof space

3rd Level Plan m

1.house 2.vegetable garden 3.share space 4.hostel 5.roof space

2nd Level Plan m

House Vegetabl Garden Share Space Hostel Roof Space

│CHAPTER 3│FINITE VOLUME│40


1

3

5 1

5

2

分享空間(3)作為上下不同性質空間的交界處(住宅與旅舍),由於分享空間擁有雙重動線的因素, 於是使用者可以藉此穿越雙方的樓層。 另外,由於之前於空間與空間連接數量的限制上,此時部分空間因為受此參數的影響,屋頂上的 空間將被迫釋出,於是整個建築空間除了先前設定的四種機能之外,又意外產出一個新的公共平台 供予大家使用(5)。

41 │PROJECT 3│XIN YI DISTRICT│


Incomplete Architecture

1

3-1

1

4

4 3-2 5

2

1.house 2.vegetable garden 3.share space 4.hostel 5.roof space

│CHAPTER 3│FINITE VOLUME│42


43 │PROJECT 3│XIN YI DISTRICT│


Incomplete Architecture

The architecture like the city miniature.

│CHAPTER 3│FINITE VOLUME│44


Nameless Space

無名的空間

Bernard Tschumi: 認為空間機能和建築形式之間,不再只能有一種關聯性。他認為空間與行動融合成「事件」,並強調事件並非只是行動,它 7

活動事件

EVENT

包含了思想,所以同樣的空間會因不同的事件介入而改變空間的狀態。

SPACE EVENT

觸發 我們在前頭討論「物件」時曾說過,一則訊息,若是想被紀錄下來,將得透過具體的圖像或是文字;而一個想被記憶 下來的場所,當然也必須透過具體的物像作為輔助。然而在我們生活的環境中,「具體的物像」不再只限於單純的物體 ,日常生活中的「人、事」也能幫助我們對於這個場所的描繪。

45


Incomplete Architecture

IV 日常生活 事件被普遍認為是在特定的一段時間內,在被經驗與瞭解的過程中,所產生的活動與現象,而在日常生活世界中,構 成事件產生即為「人與物」或是「人與人」兩者關係間互動與連結的創造,換句換說,造成事件未來走向的即為使用者 ,不同的使用者,有著不同的經驗體會,然後決定動作,再產生不同的結果。 情境主義(situationist)出現於1957年的歐洲國家,是對於當時在資本主義社會背景下產生的文化反思。Lefebvre認 為這個社會,因為受了資本主義的影響,市場帶動了商品取向的消費型態。然而,情境主義者卻覺得整個社會環境不該 再以消費為優先取向,更不應該以這樣的模式構築整個生活空間,因為只會越來越虛無縹緲;他們認為應該要有能力去 辨別超現實主義者對於不真實的虛構描繪,並嚴厲批評只會幻想的烏托邦主義者,認為整個社會樣貌,應該是由大多的 人來構築,而不是少數的資本家決定。

8

因此,他們提倡每天日常生活建構出來的狀態,才是這個社會最真實的模樣。而建築對於大家的既定印象,即為一個 偉大的建築師,決定了所有空間面貌,但對於真實生活在空間中的使用者,才應該是最了解空間如何使用的決策者。

臨時性 建築雖然偉大,但自人類的價值觀與思想從上帝轉為以人為本後,就從宏偉的眼光轉為平視,並且仍持續在縮小的趨 勢。建築以配合的姿態在服務著人類,因此當原本所設定的機能,不再符合人類所用,或因為世代的轉變,此時空間就 得被受改變。又當一個空間成為一個有生命力的場所之前,在裡頭活動的使用者即為關鍵,基於此說法的前提下,一個 場域主要就受於使用者的影響,那人類一天24HR也不可能維持在某一個動作上,或是待在同一個空間裡,因此,空間 的使用狀態也不應該是一成不變。 城市中出現越來越多短暫性的空間,一方面因為人類活動不再只侷限於建築內裡,加上當代人類對娛樂活動的重視, 原本固定的建築空間,再也無法滿足多樣化的使用行為模式,於是城市中,就陸陸續續出現了短暫的臨時性空間,來裝 載這些額外又短暫的活動事件。

多面性 事件呈現了當下最真實的畫面,它反映了使用者的經驗、當下的社會背景與當地的環境特性。 建築因為事件的加入,具體表現了一種無法預期的真實感,因為這使空間更具彈性地符合每一個使用者的經驗想像, 使建築或是城市不再只是單一的模式運行著,轉而呈現更多面貌與偶發的可能性。

7. 參考 A + U , Architecture and Urbanism, March 1994 special issue 〈Bernard Tschumi, 1983-1993〉 (Tokyo, Japan : A + U Publishing , 1994 ) 8.資料參考自,網址: http://nknu.pbworks.com/國際情境主義者:詩歌革命

│CHAPTER 4│NAMELESS SPACE│46


Ximenting Walking Street

04

西門町徒步街

Personal Work / Optional Studio / 2013 Autumn Adviser / 甘泰來 Tai-Lai Kan Program / Platform

EVENT

parking area walking street extended area

Weekday

Holiday

(A)

隱匿的城市 卡爾維諾曾說過:「看不見的城市,不是目光之所不能及,而是心神不在之處,所以才會被忽略。並且這些隱匿的地方也許 9

一直存在著,但看來只會在一瞬之間,或許只有在日常生活剎那的裂縫裏,才能見到與察覺。」

47 │PROJECT 4│XIMENTING WALKING STREET│


Incomplete Architecture

徒步街 西門町早在日治時期,就以東京淺草區為再造的目標,被設定為娛樂性極高的休閒兼商業場所。西門町為台北市幾個 著名的街區之一,因為有著特殊的商業型態、常民文化與空間特色,並且是公認以年輕消費族群為主的街區形象,因此 大都的服飾、商品、食物...等商家,也大都為了迎合年輕族群的回響,暗自地較勁誰最為流行、最為新潮。並且因為有 著如此顯明的街區文化,吸引了大量的觀光客以及自助旅行者,不分國內外紛紛造訪於此。 然而因為特殊的商業型態,使西門町徒步區也因此而有重大的意義。西門町在不同的時間點,有著不同的都市空間使 用方式,人流的分布與數量也跟著不同,因此,徒步街的管制區域,為了避免交通上的產生衝突,也必須跟著時間做調 整。(圖A)

一體兩面 於1985至2000年之間,因為當時正值繁榮的台北市西區,城市空間已達某程度的飽和,因此政府決定將城市的發展 中心向東(現今信義區一帶)擴展,造成西門町的商圈沒落。2000年後,因為捷運板南線的通車,西門町才漸漸的恢復以 往的人潮,但也迫使得西門町改變了另一種城市意象。為了要與東區的商業型態做區隔,西門町轉變成現今廣為人知的 青少年次文化聚集地。 因為多元的社會現象,所交織而成的次文化,也因此造成了複雜的街道空間。西門町有許多的後巷文化,塗鴉、刺青 、滑板...等獨特的街頭藝術,在大眾普遍的道德觀念上被認為「不好的、壞的」劣質形象,都藏匿於街廓的內巷裡,也 因此藏了許多特殊的商家。 所以其實在西門町的街廓裡,到處都能發現驚喜的活動空間,徒步區上的路邊小吃、後巷的流行商店、騎樓上的服飾 商家...,充滿活動的空間,讓人一時無法分辨是城市街道的正面還是反面。

公共平台 西門町的大型活動量,也是台北市內數一數二的區域,在每個周末幾乎都有的演唱會、各種的宣傳活動,或是每天傍 晚當人潮慢慢變多,就會出現的街頭表演。也許是因為徒步街的架設,避免了阻礙這些活動最大的原因─交通,所以會 產生大量人潮擁擠的各種室外活動,就會選擇於此舉辦。 然而,雖然避免了交通的阻礙,但一當有大型舞台的架設時,仍然會造成徒步街的擁塞,因為街道上還有其它的活動 行為存在著。若是能有效利用空間架設這些舞台,即能有效管理街道的舒適活動空間。

剩餘空間 此區域最大的特色,即遠遠在中華街對面上就能看見的大型廣告招牌,或是大屏的LED螢幕,這些都佈滿了整個建築 的立面,實為達到廣告的效果。 但是在這些平整的表面後面,有些為不需日照的空間,如電影或是建築內部少許用到的逃生空間,若是我們能將這些 不常用到,但基於安全考量而必須建造的閒置空間,若與被建築與設施切割過後的剩餘空間相連,或許能成為城市中新 的開放空間。

9.伊塔羅‧卡爾維諾(Italo Calvino)著,王志弘譯,《看不見的城市》(台北,時報出版,1993),頁09 │CHAPTER 4│NAMELESS SPACE│48


a.m. p.m. 09

a.m. p.m. 10

a.m. p.m. 11

City Light / Active Space

以往利用將建築與街廓填滿色塊的方式,可以清楚看到一座城市的街道紋理, 來幫助我們理解城市的環境特性。然而西門町特殊的空間型態,騎樓、違章建築 的加蓋、充滿活動的人行道...等,傳統的圖底表現方式再也無法清楚說明一個街 區的空間特色,因為城市中充斥著越來越多的開放性活動。 時間性 這些活動空間,通常伴隨著商業、娛樂行為的出現而存在。因為此類型的活動 行為,大多為了吸引更多人的注意,因此就不能再只受困於原本的建築框架裡, 必須積極的想盡辦法,延伸使用空間的範圍與介面,一方面能使更多人看到,另 一方面也能服務更多的使用者。因此,整個街道空間的面貌也會跟著有所變化, 並且隨著時間早晚的變化,同一個空間也出現奇妙的多面關係。

49 │PROJECT 4│XIMENTING WALKING STREET│


Incomplete Architecture

p.m. a.m. 01

p.m. a.m. 04

邊界模糊 徒步區、騎樓、後巷、廣場...的關係,使西門町在幾個時間下,空間與空間之間原本的邊界將被模糊,無法清楚辯識。 如上圖,人潮最多的傍晚4點至晚上10點前,當延街的店家都還營業招攬生意時,騎樓多出來的半開放空間,陸續也出現 越來越多的路邊攤販,並且延伸至熱鬧的徒步街道上。有些是延街的店家擴張,有些則是為了節省房租的流動商販,或是 街道上的表演者。此時的西門町,因為連續的活動空間,將被連繫在一起。 當時間越來越晚,或是人潮稀微的早晨,因為街區上幾乎沒有什麼活動,只有幾家的連鎖商家開著,而此時街廓與建築 物才慢慢現出原形。 縫隙 因為連續活動空間的效應,使得城市中無法到達的空間,此時將特別突出。如上圖,活動最多的晚上九點圖示,畫面中 幾條明顯的黑色線體(撇除閉店的商家),即為熱鬧的廣場與大樓之間,巨型的看板與Led電視牆,厚度雖為薄薄的一片牆體 ,卻實實在在地完全切割兩邊的活動連結。

│CHAPTER 4│NAMELESS SPACE│50


ARCADE

WALK STREET

YARD

LED WALL

51 │PROJECT 4│XIMENTING WALKING STREET│

PLAZA

ESCAPE


Incomplete Architecture

空間漫延 如前文所說,城市中特殊的建築空間,發展了獨特的生活行為。騎樓,當初為了適應悶熱的氣候,於是發展而成的外廊 道式的空間。然而通常這樣的空間環境,造成一樓靠近比較多人潮的道路,加上台灣陽光的強烈照射,行人多走於可以遮 陽的騎樓內,於是一樓就大多轉變成商業性的空間。然而也因為商業行為的盛行,使騎樓又附加了一種不同的使用方式。 左圖是西門町發展出的空間型態,騎樓、徒步區、廣場,可以常見於台灣其它人潮也相當多的地方。而下列三種空間型 式,則是西門町常見的建築空間。 「後院」,西門町因為日漸成熟的商業行為,於是也開發了越來越多的大樓空間,滿足新興的商業活動。於是,城市中 也出現越來越多大樓圍起的院落空間。因為圍起這些空間的大樓,也大多是人潮相當多的商業大樓,因此,這些如小天地 的後院空間,就被打造成戶外的休閒空間,許多的飲食餐廳,陸續也將部分用餐空間挪至外頭,使城市中多了一份自由放 鬆的空間體會。 「電視牆」,是西門町的一大特色,因為興盛的電影產業,一般的平面廣告方式,再也無法滿足強調視覺與聽覺同時享 受的動態影像,於是就發展了一方面可以滿足此需求的電視牆,一方面也可以使廣告效益傳達至更遠。 「外露的逃生梯」,也是西門町常見的建築特色。因為西門町的建築大樓,多為混合使用的公共大樓,因此空間上就成 混雜的關係,被包於同一棟建築裡。而這樣的公共空間,基於安全防範,在法定上則要求多大的空間,就要配給多少支的 逃生動線。對於混雜的空間大樓,由於上下樓層不一定是有關聯的機能,於是就將垂直上必需連續的逃生動線,架設於不 會妨礙內部空間的室外。 西門町因為上述這些開放空間型態,使活動得以漫延出建築外,也促使更多事件在有機的空間中流竄著,並在無預警的 情況中,被無形的創造出來。

│CHAPTER 4│NAMELESS SPACE│52


1

2

3

1

escape general connected space

探討大樓內的動線系統與附加的逃生動線之間可能發生的連接空間

53 │PROJECT 4│XIMENTING WALKING STREET│

四面皆為不同的空間使用行為


Incomplete Architecture

需要與被忽略的空間 除了前文所說的商業行為外,另一種街道文化也影響著西門町的空間變化。表演活動,西門町的街道上,充滿了大量的 街頭藝人,這些表演者,通常因為沒有多餘的錢租借昂貴的場地,於是選擇了公共場所來做表演,除此之外,也可以募得 額外的金錢捐贈。而在假日,也有許多的演唱與宣傳活動,作為歌手發表歌曲的場地。於是,強調視覺集中的舞台表演性 空間就成為西門町另類的空間需求。 因此,在西門町的街道上,都可以看見簡易的高起平台,作為活動時的舞台空間。然而,其實這些空間多為臨時架設, 並且因為架設於人潮主要活動的街道上,往往造成安全上的一些問題。 一體兩面 因為越來越多的建築與設施,量體與量體間無法整合的縫隙空間,也出現越來越多於城市中。然而其實這些都是都市中 無法被定義的灰色地帶,也是最容易產生犯罪事件的地方。其實這些空間都存在著多向面的關係連結,僅僅隔著一面牆。 假若我們以不同角度來探討這樣的空間,其實你無法完全準確地定義它的空間機能;二來你也無法判別空間與空間的明確 關係。如下圖,被建築分割後所剩餘的空間,若將它視為一個活動場所,當事件發生時,此空間就介於室外與室內兩種模 糊的關係中。 依據上述與前兩文的觀察,西門町因為活動事件的關係,在最為熱鬧的時間裡,城市因為開放空間的連續性,使得西門 町的街道與建築將分不清邊界,於是整個街道空間,在此時此刻將被整個串聯起,但是為了擴延宣傳效益範圍而存在的電 視牆,反而變成這個連續空間中的大鴻溝。若是將同樣因為活動才顯現出的空間行為 ─ 表演舞台,置於這條斷裂的邊緣線 上,不僅可以顛覆一道牆,一分為二的功能,還能真正使這條隱藏空間完整被串聯起,同時因為多面性的開放空間,也產 生多向多元的連結關係。 two sides to ONE WALL

│CHAPTER 4│NAMELESS SPACE│54


無名的空間 這個開放空間,除了傍晚或是假日有活動產生時,它則以不同的空間樣貌配合著事件出現。然而, 在大部分的時間早晨或是半夜,沒有大量人潮的活動事件發生,此時,開放空間應該也要轉換成可以 服務這些少數的大眾所使用。 以上皆論述空間因為事件而存在,而現實生活中,因為事件所產出的光,決定著城市的模樣。夜晚 透過店家所產出的人為光線,作為使用者無形的活動痕跡,影響著空間的樣貌;反之,當周遭環境沒 有事件時,此空間將自動轉為影響使用者的活動行為。因為光讓事物顯示出的機會,空間創造出的光 ,變成引導使用者的決定因子。因此在需要扮演一體多面的空間中,我們創造了不同角度的牆體,使 空間外頭的光線,能被引導自不同角度的內部空間。在不同時間點,連至不同的空間中。

從雙面向探討不同的光與影關係

55 │PROJECT 4│XIMENTING WALKING STREET│


Incomplete Architecture

420

980

1st Level Plan

2nd Level Plan 0

1 m

│CHAPTER 4│NAMELESS SPACE│56


絡這樣的觀點 。 2012畢業設計 陳怡廷

並非一套可被輕易

簡化的科學邏輯 而是多樣化的關係網

建築設計應當是強調 人與生活在真

實環境中的整體性

Incomplete Architecture

不完整的建築

記憶空間的方式 本論文受到達達藝術的啟發,嘗試利用拼貼的手法,欲創造一個空間,但期望能產生多種意象來回應各個使用者。達 達藝術家利用日常所見的物品來作為拼貼素材,原因來自這些素材能有效的、直接的給觀看者產生共鳴。本論文也在前 10

述作品中,企圖創造「不完整的建築」,讓使用者藉著不同的方式來與空間做對話,並說明建築為何要以謙卑的態度面 對環境、都市與人。本論文分別選擇了物件、紋理、事件作為拼貼建築的素材,來回應人如何透過建築理解自然環境、 建築又如何融入城市中被大眾接納,最後建築如何回應空間中最重要的使用者。因為這三種媒介也是使用者來記憶空間 的方式。

■ 記憶存在的建築(物件)─具情境描繪的空間 「建築」,「文化中心」,兩者皆生於大眾而來,所以未來對於TAC的空間描繪,該是交給於真實生活在空間中的使 用者。而本案基地的邊緣特質,期望透過未來的TAC與留於基地上的石塊,來喚醒使用者此空間仍存在於城市中的證明 ,於是將明治橋被解體的狀態完全保留於TAC裡。雖然希望藉石塊與市民產生共鳴,但由於巨大的石塊,TAC不以傳統 單純的展示與單面向的觀看方式,於是將其視為建築整體的一部分,穿插於整個文化中心空間裡,期望民眾以尋寶的方 式發現它存在的奧秘。建築此時,成為人與自然環境之間的橋樑,建築藉著環境來思考空間如何的存在,再來透過居民 對於橋體似橋非橋的各種經驗連結,使空間存於多樣化的關係交錯下,同時也傳達出台灣、建築、文化中心的多樣貌。

■ 參與城市的建築(紋理)─有生活軌跡的空間 一座城市的都市樣貌,本身幾乎就展現著複雜的拼貼成果,而就在這個複雜的畫布裡中還有幾處空白的地方,未來我 們又該如何填空這些地方。此提案藉著既存的紋理素材─住宅空間、商業空間、田地、公共空間,利用參數運算整理數 種關係組合的可能性拼貼,透過這樣的方式將整個信義區使用空間之價值觀現象,延伸至基地上,並垂直化,讓使用空 間者同時能夠在此與四種都市現象穿梭與對話於其中。在此案中可以看到三個都市面相,第一,由此看到一種農地與都 市有趣的共存現象,其二為旅館與住宅兩種截然不同性質的空間對話,最後回應了當下信義區高樓與房價不斷竄升的真 實現狀。透過這樣針對城市紋理拼貼的設計手法,回應到諾伯舒茲《場所精神》中提到人為場所精神必須以大眾所關注 的內容加以集結(諾伯舒茲, 2002),期待建築設計者透過觀察其都市紋理,透過城市紋理的拼貼實驗,邀請在地者能夠 更了解自己所居住個城市與處境。

57

10.長谷川逸子(Itsuko Hasegawa)曾提出她對建築的理念:「與其要將所有事情一分為二,她寧願將雙方都予以保留。」她認為反而將事物都做多面的觀點看 之,將會找到更多隱藏起來的關係連結。阮慶岳更在此書透過文章表示二元劃分的結果,可能限制了很多二元以外的可能性,建築亦然,表明建築需要透過他 物共同結合,單看建築應是不完整的,而不完整就是建築的本質。阮慶岳,《建築師的關鍵字:東亞都市地景的30種閱讀術》(台北,田園城市出版,2008)


Incomplete Architecture

V

■ 人為的建築(事件)─使用空間的證明

在西門町徒步街這個案子中,該當是空間影響行為還是行為影響空間?我想兩者是渾沌並存的。各式各樣的活動事件 ,若將整個空間在使用上的時間軸延展,呈現出的空間樣貌是複雜且即時性的。事件隨著人的行為多寡浮動於空間中, 空間狀態也一直在更迭著。空間透過人群在時間上使用的自我定義,讓其形貌混沌的存在著,使活動事件決定當下空間 的行為與樣貌,而所有片段場景也拼貼出空間所有的狀態。本案藉著重新配置於西門町這些被建築與設施切割過後的剩 餘空間與逃生空間,做一個因為事件上的需求做不同機能上的轉換,一方面探究建築本體與街道、內層與外層,位於時 間軸上各種關係的可能性,另一方面也能有效利用存於城市中的剩餘空間。

牆說:「你要怎麼對付我?我保護了你,讓你有安全感─而今你卻在我身上打洞!」

未來建築的可能性

11

人說:「可是我看見了美妙的事物,我想往外望。」

城市越是發展,人類求新的慾望也隨之被養大,此時我們的活動空間也跟著擴大,而唯一不會跟著成長的即為土地, 世界所既定的空間並不會因此而擴增,反之更為珍貴。眼下我們生活所在的剩餘空間,已經不足再供給,人類開始被迫 回頭積極覓尋城市間可利用的空間。然而,在如此極切需要空間的我們,此時,往往就會忘記既存的一些物件、材料、 建築...等,反而在這些最真實的紋理上拼命疊加新空間,掩埋了原本能傳達當地故事的環境語彙。最後我們不再記得何 處,因為每個地方都一個模樣。 建築或是城市,其實在每個世代,都會因應當時人類的價值觀、市場需求、自然環境氣氛..等因素,而面臨到不同的 都市或是更大的世界議題。前一個世代,大家紛紛都在討論著如何避免因為全球化所帶來的規格化、一致化,所以引發 了許多在地精神的理念來抗衡,探討如何與他者有所區分;然而今日,整個世界文化、經濟水準皆在提高,城市與城市 間的差距就越來越近,競爭也就更為激烈,各個城市都在積極的發展。就在為了加快城市發展的條件下,我們又回到商 品化、統一化的世界,因為它能方便複製,製作時間又能縮短,還能更普及於各處,於是不僅可以滿足「快速」的步調 ,還能擴大影響範圍,然而又回到一致化的問題無限迴圈裡。不同的是,有別於之前全球化,這次是我們自己貪快而選 擇錯誤所造成的同質化問題。 「建築師應當是個發現者。」 回應本論文一開始所說的:建築師應該展現他的專業於發現問題的最根源,而不是像艘殘破的船到河中,哪裡漏水才 拼命補救。應該發揮建築師擅於整合的優勢,ARCH-,而不是高高在上位的創造萬物的獨裁者。我們藉著有條理的策 略,在既有事、物中,重新組織,仍然可以有效解決人的問題。並且也因為錯位放置的拼貼手法,使原本單一式的結果 (棄置的屍塊、有限的容積、無名的空間),轉而創造出更多無可預想到的空間樣貌。 本論文視既有的物件、城市的紋理、活動事件作為建築的根本,這些素材都是本來就存在的事物,雖然不是最新,但卻 是能創造出獨一無二的建築,因為這些空間有大家的想像描繪,使人與空間有了連結(物件);城市既有的使用空間(紋理 ),讓人對於空間不感到陌生;因為使用行為才產生的空間(事件)。這三個拼貼條件,除了是不同層面上的關係,也是形 塑出一個建築樣貌的主要關鍵。 近年來,因為城市快速的更新,連帶著出現越來越多建物汰舊換新的議題,而為何大眾會對於這些老舊建物仍持著關 切的心態,原因來自這些場所儲存了大家各自的空間記憶,已成為大家自身經驗的一部分,相對下,今日這些空間的生 與死,市民也比以往更加熱絡關切。而在往後的都市更新中,此類的議題更是會越演越多,這也將是我們這一代無法逃 避的事實現狀。

11.約翰.羅貝爾(John Lobell)著,成寒譯,《靜謐與光明:路易.康的建築精神》(台北,聯經出版,2007),頁61 │CHAPTER 5│CONCLUSION│58


05

台北機廠

Taipei Railway Workshop

Group Work / Optional Studio / 2013 Spring Collaborate with /

陳乃中 David Chen 黃瑋晨 Rita Huang

林育賢 Yu- Hsing Lin 黃智勤 Chin-Chin Huang 何鎮宇 Chen-Yu Ho

Adviser / 曾成德 C David Tseng 龔書章 Shu-Chang Kung 莊熙平 Eric Chuang

Program / Museum

最大公共地 台北機廠位於台北的市中心,並且緊臨著台北城最熱鬧的信義區與忠孝東路,對於快速發展的台北城來說,台北機廠 於都市在發展上將會是一大契機,並且也關係著大多市民未來的生活狀態。台北機廠曾經為台北市最為重要的角色,它 催化了都市的發展,不僅使交通上更為方便,更加速了各個區域的物品流通,使經濟上更能快速成長。如今,因為經濟 上的改變,鐵道工業也逐漸地沒落,最後更淪為閒置的空間,昔日為了能四通八達,方便連結各地而存在的鐵路,現在 卻轉變為都市中的一塊空缺,並斷絕了機廠周圍街廓的連通。在此,台鐵正面臨金錢上的重大問題,覺得若將這片面積 如此廣大的土地變賣,將可換得等同大的金錢獲利,這對於機廠的命運說來隔外諷刺。對於台鐵雖然能於短時間內以賣 地抵債的方式解覺問題,但就長時間來說,若能長期規劃,帶來的效益就不止停留於金錢上,換來的是大眾新的生活想 像與更好的生活品質,這座城市也因此往上疊加了一份新的價值。

59 │PROJECT 5│TAIPEI RAILWAY WORKSHOP│


Incomplete Architecture

近日,台北機廠更成為眾人議論紛紛的議題,然而為什麼大家都如此關切它的去留?與它的未 來發展為何?

一、物件 首先機廠本來就屬於市民文化記憶的一環,代表機廠象徵的煙囪、總辦公室上面的”台北機廠”四個字、讓人放鬆, 充滿煙霧的澡堂...等,廠房裡頭有太多的空間與物件,這些物品都充滿了許多的故事,光是看到影像,都能輾轉勾起大 家的回憶。所以除了受到官方政府的文化機構關注以外,更重要的還有許多地方市民的、鐵道迷、社會團題的多面涉入 ,都一心想守護這片屬於大家的記憶。

二、城市紋理 機廠面積17.04 公頃,基地相當廣闊,宛如好幾個街廓面積相加起來,而今日機廠卻成為這區塊的黑洞一般,斷絕了 基地周遭的連結。基地雖然位於熱鬧的台北街區中,南邊緊臨著松菸創意園區,卻仍為少數人知道的一塊區域。原因來 自基地南邊有座高架橋阻擋著,人流自然而然被隔絕在外,而交通上也造成單行道的尷尬狀態,宛如迷宮般,在不曉得 清楚方向下,就被帶往基地的另外一頭,並直接繞過遠離機廠。 然而我們企圖找出基地可連結的破口,製造與相鄰的街區產生關係的機會,解決基地現況空城的問題,並期望連結基 地南北的活動,將附近周遭的商業、社區、學校活動延續到基地裡,創造城市中最大的公共空間。

三、活動事件 對於當初每日在裡頭工作的師傅們,機廠就像生活園區一樣,除了擁有各式各樣的廠房以外,還另設充滿生活感的空 間,如澡堂、禮堂、花園...等,園區就像社區一樣被經營著,這些空間就像是代表著員工們,曾經在這片園區一起生活 著,一同共患難的回憶。 同樣,我們期望創造許多台北機廠「新」的事件 ,一方面能讓現在的市民與過往機廠的生活經驗連結在一起,記得 這塊寶庫過去的故事,同時也期許大家在未來也記得現在的台北機廠。

│CHAPTER 5│CONCLUSION│60


澡堂為每天員工最為放鬆的場所

Bath House

Forge Factory Power Room 原動室裡的鍋爐供給全機廠的動力來源,角色如同機廠的心臟 高聳的煙囪也是北廠最醒目的地標。

物件 Object 台北機廠可以說由許多具有象徵圖像的標的物件所組成,從體積最大的建築量體,小至工廠的機具、火車上的椅子,都 是會讓人記憶起某些故事,當然也會讓人聯想到「台北機廠」,就如前文所說,當所有物體拆至最小單位之時,意味著最 終還保有意義時,這時它都還有存留於這世上的權利。。台北機廠有許多是當時作為先鋒嘗試的新技術與新工具...等,如已 被列為古蹟的組立工廠,即為當時第一棟採用預鑄式的方式建造, 而鍛冶工廠裡也有一台是台灣最早引進使用的汽錘,而 這些都可以作為台北機廠的一個傳說。 有別於傳統美術館展覽的方式,我們視歷史建物、機具、傢俱...等物件,只要承載著台北機廠意象,我們都予以保留下來 ,等同美術館所展覽的藝術品,替代以往的常設展品,台北機廠的物件,就足以成為價值非凡的藝術品,它們紀錄著、象 徵著當時後的特殊技法與特殊的場所經驗。

原動室(Power Room)、鍛冶工廠(Forge Factory)、澡堂(Bath House) 這三個棟建築物,分別標識著機廠特殊的事蹟,特別的是,這三棟蘊含著特別的機具與傢俱,且占了幾乎所有的室內空 間,並沒有適當的面積足以陳設藝術品。若又是將機具移離場域,這三棟建築物也等同沒有了意義,因為這些機具即代表 了各自的名字。

61 │PROJECT 5│TAIPEI RAILWAY WORKSHOP│


Incomplete Architecture

Power Room Diesel Electric Factory Forge Factory

Assembly Factory

Train Factory

Office

Bath House

Paint Factory

Rail

Chimney Machine

Train

Platform

│CHAPTER 5│CONCLUSION│62


■1938 年(昭和 13 年)10 月 1 日上午 10 點 30 分開始,松山庄臺北鐵道工場內正 式舉行第一期之「鐵道技工見習教習所」始業式 ■1938 年3 月 26 日起,陸續在臺北、新竹、臺中、嘉義、高雄、花蓮港等各地舉行嚴格的「體格」、 「學科」、「習能」、「適壓」等嚴 謹之初試,亦囊括基本的身體檢查。 ■1938 年4 月 9 日於初試考場內進行複試,共計 45 名315,錄取率約 13%。 ■1939 年(昭 和 14 年) 月 29 日所舉行「臺灣神社參拜繼走賽」。 ■1941 年 (昭和 16 年) 日本正式發動大東亞戰爭 ■1941 年1 月日本則在臺灣島內成立「皇民奉公會」及「臺 灣奉公壯年團」 ■1942 年日本車輛所製造之「煤水式蒸汽機車」,則為牽 引貨車之主力機車 。 戰後接收與重建 ■1945 年(民國 34 年)鐵路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鐵委會) ■1946 年時任臺北機廠廠長陳體欽向鐵委會呈核後,則決議將教習所之名,改稱為「技工養成所」 ■1946 年鐵委會針對戰後初期之鐵道產業進行列冊普查,包含鐵道各區段及保線所屬位置、各線長 度、設備狀況 ■1947年發生228事 件,臺北機廠內各國籍之員工則依舊進行例行性之工作 ■1947 年 9 月則正式招收第一屆技工養成所之學工。 ■1948 年鐵路管理局正式成立,臺北機廠遂直隸於鐵路管理局。 ■1949 年之戒嚴影響,使得學工 在鐵道維修體系上之技術養成及管理訓練,仍以軍事規格照表操課 ■1946年至1949年成立「國語訓練班」 ■1947 至 1949 辦理轉業軍官實 習,亦將所屬員額配置於臺北機廠內 ■1950年成立「臺語訓練班」 ■1951年規定在通話及行文 之間禁止以日文進行交流 ■1958 年制定之車輛鋼體化計畫 ■1959 年增建新 車工場 ■1960 年社會經濟逐漸穩定後,才改以三年為期進 行鐵道維修體系之招生。 ■1970 年動力電氣化 ■1979 年 7 月亦陸續進行組立工場、電二工場之動力線換修工程 ■1980 年成立「臺灣鐵路整理委員會」

63 │PROJECT 5│TAIPEI RAILWAY WORKSHOP│


Incomplete Architecture

08:00-08:30 朝會點名 08:30-10:00 10:00-10:10 休息時間 10:10-12:00 12;00-13;00 用餐、午休 13:00-15:00 15:00-15:10 休息時間 15:10-16:40 16:40澡堂 12.圖文參考自「鐵路局台北機場歷史與其鐵道產業文化資產之基礎研究」,(羅世松,中原大學論文研究,2011/01),頁116-157 │CHAPTER 5│CONCLUSION│64


Site Strategy

3

3 4 1

4 2

2

6 5

5

1.office tower 2.museum 3.Bath House boutiques 4.village life museum 5.commercial area 6.residential housing

65 │PROJECT 5│TAIPEI RAILWAY WORKSHOP│

6


Incomplete Architecture

Assembly Factory

Forge Factory Power Room

藝文活動事件

藝文活動事件 展示黑盒子

Platform

火車

Rail Train Factory

活動事件 Event 對於許多的市民來說,若是昔日為機廠裡的員工之一,說起台北機廠,就讓他們想起以前在機廠所發生的一些事情,每 天上下班走的路徑、工作好幾小時的廠房、休息時的澡堂與禮堂...,對他們來說,可都是非常重要的回憶,也會想起一同工 作的伙伴們。而也有沒有在裡頭工作過的市民,機廠裡頭的火車與鐵軌,對他們來說也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兒時經驗,因為 現在城市發展的狀況下,鐵路被迫斷軌,已經是市民心中的一大遺憾,況且今日傳說機廠將被鏟平,對大家來說更是一大 惡耗,所以機廠在我們的心中的份量,已經大到無法輕易抹滅的程度。 藝術大道 位於機廠中心的組立工廠、原動室與鍛冶工廠,我們視為機廠新美術館最為核心的部分,這個場域被三棟歷史建物給包 圍著,由於歷史建築已經有明顯的框架在,而我們則選擇有機的活動事件與它產生對話,我們期望創造許多活動事件與歷 史物件產生新的關係,有別於以往只能在美術館裡觀看展品的模式,並且機廠作為台北市中心最大的公共綠地,我們認為 市民才是能觸發這些事件產生的最重要角色,並且這些事件是能讓觀眾記得台北機廠最重要的原因。 動態展演架 組立工場擁有獨特的空間特色,地面上的好幾個維修地坑、天花上的大型吊車,如此動態的空間場所,以至我們期望創造 有別於以往靜態的展示與觀賞方式,藉由空間本來的優勢特點,我們設計了如同車廂的框架,不只水平上的移動,垂直上 也創造出新的表演與觀看視點,一種結合歷史建物獨一無二的動態美術館形式。

│CHAPTER 5│CONCLUSION│66


AM:10:00

PM:00:30

PM:01:30

67 │PROJECT 5│TAIPEI RAILWAY WORKSHOP│


Incomplete Architecture

PM:04:00

PM:05:30

PM:10:30

│CHAPTER 5│CONCLUSION│68


Project Name:Taipei New Museum-Village Life Museum Building Area:39785m2(FAR:643%) Heritage Buildings:NO Heritage Buildings Proportion:0% Program:Commercial + Performance + SOHO Housing

生活中的美術館 Village Life Museum 此區塊為機廠裡少數完整的空地,並唯一是被歷史建物包夾的地方,澡堂、組立工場、客車工場與兩邊巨型的天車台,而 這裡相對東西兩邊寬廣的綠地,此區就像是小村落式地矗立在這兩區草原中。

美術館的再延伸 小村落的東邊,我們延伸動態美術館的概念,雖然表演用的新平台將得以拓展至村落的最外緣,然而藝文活動的因子, 仍能滲透至小村落的場所裡。小村落希望將「藝術」更能貼近大眾的距離,將美術館展覽的模式融入日常生活裡,如此生 活感的氛圍將有所不同於充滿歷史嚴肅感的組立工場,使美術館更多了一層層次,也塑造了一種新的生活美學。 口袋公園 同理,於北側的澡堂,小村落仍以海棉的方式,吸收周圍創造場域的重要因子。面對大馬路的澡堂,這種都市感的記憶 已經深埋在大眾的腦中裡,而生活感的小村落勢必得再次消化過尺度上的不適感。我們選擇將街道延伸至基地內,澡堂作 為進到村落前,具有精神象徵的廣場場域感,爾後在尺度上慢慢縮小,從街道轉為小巷,營造穿梭巷弄般的感覺,而最終 小巷皆會通往於村落的核心─口袋公園,將原本澡堂完全外翻的公共空間,內化至小村落後,轉成被包覆的庭院,營造一種 彷彿不被打擾的小天地,如同走在台北市永康街的生活經驗。 中介空間 小村落也被視為東邊較私密的住宅空間,與西邊相對開放的美術館與商場空間,介於兩者間的中介空間。將基地西邊的 廣大人群,經過天車台後,人群將被吸納於小村落,然後再分散往南北的客車工場與澡堂,得以過濾與轉化兩種截然不同 的空間場域感。

69 │PROJECT 5│TAIPEI RAILWAY WORKSHOP│


Incomplete Architecture

Boutiques

Boutiques

Street

Street Service

Plaza Store

Exhibition Box

Museum

Housing Store

Active

Store

Exhibition Box

Green Pocket Park

Service

Housing Store

Residential Exhibition Box

Active

Shop

Museum

Housing Shop

Green

Housing Shop

Museum

Street Shop

Service

The Continuous Flow Image

│CHAPTER 5│CONCLUSION│70


Multi-function vertical platfom

Connection transporter

Extend pocket park

New Section Village Life Museum / Train Factory

Scrap Box

71 │PROJECT 5│TAIPEI RAILWAY WORKSHOP│


Incomplete Architecture

│CHAPTER 5│CONCLUSION│72


1 DN UP

DN UP

3

DN UP

2 DN UP DN UP

+11.2 DN UP

DN UP DN UP

+11.2

Exhibition Box / Art +13.2

4

1.restaurant 2.transporter(for exhibition box / art) 3.roof garden 4.patio

0

2

4

m

2nd Level Plan

73 │PROJECT 5│TAIPEI RAILWAY WORKSHOP│


Incomplete Architecture

9

7 UP

UP

4

1

UP

UP

3

UP

+0.2

8 UP

2

1.Tai-Rail civic park 2.Rail Workstation crane 3.stage performance 4.exhibition box 5.store 6.gallery 7.service 8.pocket park 9.Bath House plaza

6

+0

5

UP

UP

0

UP DN

UP DN

UP DN

UP DN

3

4

m

Ground Level Plan

UP DN

UP DN

UP DN

4

+15.3

1

1

DN UP

DN UP

2

DN UP

DN UP DN UP

DN UP

DN UP DN UP

UP DN

2

1.SOHO housing 2.exhibition space 3.office 4.public platform

+15.3

0

2

4

m

3rd Level Plan

│CHAPTER 5│CONCLUSION│74


75 │PROJECT 5│TAIPEI RAILWAY WORKSHOP│


Incomplete Architecture

Mobile Performance Events ─Outdoors Stage Rail Workstation crane

│CHAPTER 5│CONCLUSION│76


77 │PROJECT 5│TAIPEI RAILWAY WORKSHOP│


Incomplete Architecture

Roof Garden we raise public platformfrom from the ground plane to the fourth floor, we attempt to create more public space for more people stay. Activities time also be extend so that Taipei Railway Workshop turned on all night.

│CHAPTER 5│CONCLUSION│78


79


Incomplete Architecture

參考文獻

中文著作 1.阮慶岳,《建築師的關鍵字:東亞都市地景的30種閱讀術》,台北,田園城市出版,2008

翻譯著作 1.諾伯舒茲(Christian Norberg-Schulz)著,施植明譯,《場所精神︰邁向建築現象學》,台北,田園城市文化事業有限公 司,1995 2.伊塔羅‧卡爾維諾(Italo Calvino)著,王志弘譯,《看不見的城市》,台北,時報文化出版,1993 3.約翰‧羅貝爾(John Lobell)著,成寒譯,《靜謐與光明︰路易‧康的建築精神》,台北,聯經出版,2007 4.蘿拉‧S‧達胥琪(Laura S. Dushkes)編,張羽梵譯,《建築大師語錄》,台北,麥浩斯出版,2013 5.伊迪‧沃爾夫朗(Eddie Wolfram)著,傅嘉琿譯,《拼貼藝術之歷史》,台北,遠流出版,1995 6.阿爾維托.曼古埃爾(Alberto Manguel著,薛絢譯,《意象地圖-閱讀圖像中的愛與憎》,台北,台灣商務出版,2002

外文著作 1.Rem Koolhaas,《Espacio Basura》, Barcelona, GG minima, 2007 2.A + U Architecture and Urbanism, March 1994 special issue〈Bernard Tschumi, 1983-1993〉,Tokyo, Japan : A + U Publishing , 1994

網路資料 1.非線性思維(Non-linear Thinking),MBA智庫百科網站,網址http://wiki.mbalib.com/zh-tw/,2013年12月11日。 2. 黃孫權,〈國際情境主義者:詩歌革命〉《高師大跨領域藝術研究所》,2009年03月25日。 網址: http://nknu.pbworks.com/w/page/5111818/FrontPage 3.羅世松,「鐵路局台北機場歷史與其鐵道產業文化資產之基礎研究」,(中原大學建築學系,碩士學位論文研究),2011年 01月。 網址:http://www.boch.gov.tw/boch/download.do?fileName=/d_upload_chmp/cms/file/A0/B0/C0/D0/E2/F97/11d11323-eb79-4748-bff4-64361b4569dc.pdf

│BIBLIOGRAPHY│SCRAP BOX│80


個人簡歷 陳怡廷 Yiting Chen

學歷 2014

國立交通大學

建築研究所 / 建築設計組(Master of Architecture, MArch II)

2012

台北實踐大學

建築設計學系

經歷 2014

2015年台北市立美術館X-SITE 地景裝置設計 / 曹羅羿建築師事務所

2012

新竹幼兒園新建工程設計 / 蔡明穎建築事務所

2012

<台北造音論壇-南港瓶蓋廠> - 活動場地規劃 / 蔡明穎建築事務所

2014

Solar Decathlon Europe 2014,France / Solar Decathlon-Orchid House 交大能源屋計畫

2013

ARCHISTAGOGUE 2013 空間祕法:數位設計與光雕投影工作坊 / 與Michal Piasecki & Mikolaj Molenda

2013

台北機廠工作營 / 與香港大學(HKU)&美國肯塔基大學(UK)

2012

東京設計週 2012 / 與東京理科大學 Studio A

2013

交大建築所內競圖-弗蘭肯斯坦建築物

首選

出版 《P.O.P(Platform_Office_Park):Taipei Railway Work shop 1.2.3.4》,國立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發行,台北,田園城市 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14

81


Incomplete Architecture

2012

Out of Place 2012 交大所內建築競圖-台灣建築文化中心 2012 / 09

2012/09 Study at NCTU-Architecture

Housing System City Components 2012 / 10

2013 Village Life Museum 台北新美術館-台北機廠 2013 / 02

Memory Vessel 2013 交大所內建築競圖-弗蘭肯斯坦建築物 2013 / 09

Nameless Space 歧路花園-都市的多向性連結 2013 / 10

The Shadow of Secrets 數位設計與光雕投影工作坊 2013 / 12

藏私於公 2015 X-Site 北美館地景裝置計畫競圖 2014 / 09

2014

2014/12 Graduated from NCTU-Architecture

│RESUME│SCRAP BOX│82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