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文學 尋找歷史中缺席的女人 女性自傳的主體性研究

Page 1

尋找歷史中缺席的女人 女性自傳的主體性研究 陳玉玲 著


第一章 第 四 節 結 語

二 、 文 本 的 研 究 角 度

一 、 主 體 性 的 省 思

女性自傳的主體性 第 三 節 女 性 的 主 體 性 的 研 究

二 、 女 性 自 傳 的 非 主 體 化

一 、 主 體 的 建 構 與 喪 失

第 二 節 自 傳 的 主 體 分 析

三 、 自 我 詮 釋 的 論 述

二 、 新 歷 史 觀 與 自 傳

一 、 自 傳 的 涵 義 及 範 圍

第 一 節 自 傳 的 涵 義 和 研 究


第一章

女性自傳的主體性

第一節 自傳的涵義和研究 --- 自傳的涵義及範圍  自傳核心:「自我」 → 「現在自我」對「過去自我」的詮釋  自己→ 現在的我 v.s. 過去的我  個人生平→視為史料,對記述的時間、事件、 角度有所選擇 → 作者自我的詮釋  書寫記錄→文學想像 v.s. 歷史紀實 → 以內心世界為書寫取向的目標


第一章

女性自傳的主體性

第一節 自傳的涵義和研究 --- 自傳的涵義及範 圍  自傳四類→ 資料自傳:信件、日記、筆記 標準自傳:正式所寫的自傳 精神自傳:剖析自我的精神世界 自傳小說:以小說手法寫作故事


第一章

女性自傳的主體性

第一節 自傳的涵義和研究 --- 新歷史觀與自傳  傳統:以人物傳記作為歷史的記載、以歷史及 政治取向  胡適新主張:把自傳視為片面的、主觀的材料 → 組合「主觀的史料」作為「客觀的歷史實 體」  歷史主義:試圖恢復過去的文化背景、知識態 度、世界觀,以及作者的原意  新歷史主義:把「文本」視為符號,符號所象 徵的意義,並非歷史作者的原意,而是詮釋者 現在所賦予的「意義」


第一章

女性自傳的主體性

第一節 自傳的涵義和研究 --- 自我詮釋的論 述


第一章

女性自傳的主體性

第一節 自傳的涵義和研究 --- 自我詮釋的論 述  歷史性自傳:強調史料的紀實功能,把個人的 存在意義至於歷史的大脈絡之中  哲學性自傳:著重於「現在自我」的哲學思想 ,過去生平事蹟,只是詮釋思想的例證  文學性自傳:作者把內心的感受、慾望、認知 ,透過想像力的虛構營造,以情節的安排、意 象的運用,投射在文本之中,形成內在心理與 文本情節的融合,加深自我內心的揭示。


第一章

女性自傳的主體性

第二節 自傳的主體分析 --- 主體的建構與喪 失

 自傳主體建構的過程,即是接受歷史的定位與命名 ,而主體化的過程,即代表主體喪失的步驟  俄狄蒲斯情結:孩子由父親的語言(禁令)才意識 到外在世界的秩序、法令。在這過程之中,孩子因 為接受父親的權威,得以在家庭的座標中獲得「命 名」和「位置」。 → 主體是父權制下象徵秩序的產物 → 主體化的過程意味接受父權的「命名」和「位置」  自傳是使自我進入歷史的方式,而歷史是以父權的 「陽具言語中心主義」為中心。


第一章

女性自傳的主體性

第二節 自傳的主體分析 --- 主體的建構與喪 失


第一章

女性自傳的主體性

第二節 自傳的主體分析 --- 女性自傳的非主體 化  女性自傳不以「女性自我」與「自傳主體」為中心

→ 以「男性他者」與「歷史客觀」為中心 → 「自傳」成為「他傳」 → 放棄自我表演的舞台  歷史主義中心的女性自傳 → 著重記述外在世界的見聞,充當「歷史見證」的史 料

 男性中心的女性自傳 → 男性成為敘述的主體,作者自我成為自傳中 的客體


第一章

女性自傳的主體性

第三節 女性的主體性的研究 --- 主體性的省 思  主體性是人道主義哲學的核心理論,即以 人作為思維中心,超越於神、自然,把人 的個體置於社會的整體結構之上,並強調 個人的自我意識及自主能力  後現代女性主義企圖從精神分析、後現代 理論及女性主義吸收多元文化的批判觀點 ,以建立新的社會理論 → 強調性別、種族、階級等差異性的特質 ,並反抗任何「主體中心」的壓迫勢力。


第一章

女性自傳的主體性

第三節 女性的主體性的研究 --- 本文的研究角度  女性的主體性是多方面的主體的建構,並 以童年、社會家庭、身體與心靈作為分析 的主體。  童年與社會視為相互對立而辯證的主體  使用語言再現女性經驗、表達女性慾望、 主體性及想像  心靈與身體,同事具有主動與被動的雙重 特質,而彼此宰制或溝通的情形,在每個 (女性)個體都有同質性與差異性的存在 。


第一章

女性自傳的主體性 第四節 結語

 探討作者自我詮釋的意義  女性自傳進入父權制的「陽具言語中心主 義」,即面臨自我與主體的分裂,以及非 主體化的自我陷落 → 探討女性自傳非主體化的意義  採取多文化的批判觀點,探討女性自我與 社會的互動關係,認為女性的主體性是由 女性自我主體(身體、心靈)及社會多方 面主體的建構


第二章 女性童年的回憶

結 語

三二ㄧ第 、、、三 回生 節 歸命善 子樹良永 宮的的恆 的原母的 幻型親母 親 想 」

三二ㄧ第 、、、四 偽陰性節 裝陽別 與同與性 認體角別 同的色渾 幻分沌 覺化的 天 地

第 五 節

三二一第 、、、二 本淘心節 我氣靈 的的的童 樂小烏年 園孩托的 邦烏 托 邦

第 一 節 追 憶 自 我 的 意 識


第二章 女性童年的回憶 第一節:追憶自我的意識  追悼童年,成為女性自傳中的紀念儀式  童年被想象是真正擁有自我的一段黃金時 光  真實世界的對比  = 婚姻,妻子,母親


第二章 女性童年的回憶 童年時光與真實世界  童年在女性自傳中處於重要的位置,因為婚姻 未能帶給女性安全及利益,反而使她異化為 「女傭」及「物體」的角色。  因此女性依戀著以往擁有自由,獨立和希望的 童年。  接受妻子與母親的角色束縛,希望延續童年時 代自由自在的生活。  童年時代的鄉愁,目的在提醒自己不要忘記那 段擁有自我的美好時光。


第二章 女性童年的回憶 第二節 童年的烏托邦 --- 心靈的烏托邦  烏托邦 = 不存在於真實世界的理想國度。  女性自傳中的烏托邦是「真實世界」的對立,一個想象 力虛構的天地,在此可以實現一切的精神理想,並保持 完整自我的形象和概念。  童年被社會及心理建構成一個「隔離的時空」。  儿童世界根本沒有國界,階級,種族,宗教,職業及性 別等族群偏見。這正說明童年與成人象徵秩序的隔離。  童年烏托邦標示女性對過去自我的依戀,主要在與父權 象徵秩序下的世界,作一個對比,童年是一個「獨立的 時空」。  童年這個空與成人的世界是不同,本文以「烏托邦」來 標示這個與現實世界相對立的想象天地。


第二章 女性童年的回憶 第二節 童年的烏托邦 --- 淘氣的小孩  淘氣的小孩,所代表的是人類集體無意識對自 我的最初概念形象。  「淘氣的小孩」是童年回憶的重要特點。因為 女性一旦步入個體化,性別化及社會化的過程 ,淘氣的小孩便被壓抑於無意識。一朝成人, 就永遠不再是小孩。這是「童年自我」與「成 人自我」之分裂。  女性童年回憶中的自我是充滿野心,幻想的淘 氣小孩,這代表了女性最初的完整自我的概念 ,只可惜這一瞬的影像,隨即在成人(女)儀 式中喪失,只能殘存在記憶深處之中。


第二章 女性童年的回憶 第二節 童年的烏托邦 --- 本我的樂園  本我代表人的動物性和本能衝動,惟一的目標 是尋求快樂和滿足。所以淘氣的小孩並不喜歡 追求知識,學習成人的秩序,而是沈溺於吃喝 玩樂的欲望之中。因此女性回憶中童年的烏托 邦,便是一個本我的樂園。  「本我的樂園」特色 − 提供小孩自由自在的遊戲空間 − 給予小孩甜美的食物,滿足口腔的欲求 − 可以說像母親子宮裡的延伸這麼安全及舒服


第二章 女性童年的回憶 第三節 永恆的母親 --- 善良的母親  在童年的回憶中,每一個人都會創造或追憶一 個善良的母親,作為淘氣小孩的守護神,因為 惟有善良的母親的加護和疼愛,才得使自我免 於受到父親的閹割,停留在本我的樂園之中。  「善良的母親」是童年美好回憶的決定因素, 然而善良的母親角色並不一定由真正的母親來 擔任,有時,即使親生的母親尚存,而善良的 母親也由別人來擔任。  不論是由誰擔任了善良的母親的角色,這都是 女性回憶中快樂的泉源。


第二章 女性童年的回憶 第三節 永恆的母親 --- 生命樹的原型  生命樹的原型詮釋照顧者的原型。善良母 親即是全能的照顧者。她的標誌是寬容、 慈愛和母愛,對小孩而言,她是生理的, 也是心理的依附對象。  她使人產生歸屬和被重視的感覺,創造了 一個安全和諧的環境,使人感到自在愉快 。


第二章 女性童年的回憶 第三節 永恆的母親 --- 回歸子宮的幻想  在象徵的世界中,原本的自我成為「過 去」。讓現在的我不斷想重回母親的子宮 中,做過去的我。  心理分析將此稱為「子宮幻想」,在心靈 中成為一種重要的欲望。子宮幻想意味回 到溫暖,保護家庭的幻象,子宮成為一個 安樂窩。


第二章 女性童年的回憶 第四節:性別渾沌的天地 --- 性別與角色分化  性是生理上的區別,性別是社會化結構的產物。  社會性別的分化深植於他人的確認與自我的認同。 所以性別的確認來自:第一,在察覺自己與異性的 差異,並且,確認自己與同性之間的同質性。第二 ,性別的分化,即意味男女社會角色扮演的主從關 係。  以前父母都會教女兒傳統男女觀念,男尊女卑的價 值規範,明明是家人也不能在同個房間,座位也有 分。連男女衣服也不能混置一處。到了十多歲時候 母親又教你處女的重要性,所以很多人相信任何女 孩在婚前失貞,是邪惡無恥的。


第二章 女性童年的回憶 第四節:性別渾沌的天地 --- 陰陽同體的幻覺  女性回憶中的童年世界是性別渾沌的天地,回 憶中的童年自我也是陰陽同體的。渾沌是指天 地未開,性別不分;性別差異分化都是(象徵 秩序)中的產物。女性美好的童年經驗來自於 不受性別的束縛,「像男孩子一樣」的成長, 指的不只是男裝的打扮,而是,生活在性別渾 沌的烏托邦,自由自在。  性別認同是進入象徵秩序的重要過程,卻不存 在還沒意識到自我的小孩的想像世界之中。所 以陰陽同體是他們的想像期的幻覺。


第二章 女性童年的回憶 第四節:性別渾沌的天地 --- 偽裝與認同  孩子還沒意識到自我的時候,陰陽同體的流動 多變,沒有男女的區分。而衣服是身體的轉喻 ,男裝或女裝的認同,往往意味著心理上的性 別認同。  女性主義以「偽裝」的觀念,詮釋女性本質對 性別的認同,都是由偽裝扮演而來。強調的女 性本質其實只是偽裝而來。所謂男性的堅強與 女性的溫柔,只是性別規範中的角色扮演。易 服正好說明個體中本具有的陰陽流動的變化特 質,並且打破性別本質神話,動搖性別論述與 服裝打扮的單軌關係。


第二章 女性童年的回憶 第五節:結語 在社會的規範之中,男孩被容許有很多的自 我,而女孩相對地受到壓抑。青春期之後, 男女性別的分化更大,女孩對自由自主的渴 望,往往只能透過對童年的回憶流露出來; 對童年的烏托邦世界,懷著永遠的鄉愁。


第三章 第 五 節 結 語

三二一第 、、、四 「囚閉節 領禁室 域的恐樊 獨意懼籠 立象的中 」 理的 的 論女 喪 人 失

父權制的家園 三二一第 、、、三 超阿偉節 我尼大 的姆父偉 象斯親大 徵的的的 原化父 型身親

三二一第 、、、二 小天陽節 女使具 人與言二 情淫語元 結婦中對 心立 主的 義體 系

第 一 節 引 言 : 黃 壁 紙 下 的 女 人


第一節 引言:黃壁紙下的女人 父權制的家園是女性自傳中複製及解構陽 具言語中心主義的主要場域 「陽具」與俄狄蒲斯節更是壓迫女性的系 統,父權制的家園即是其具體的運作空間 黃色壁紙成為象徵父權的文本,女人困行 其間,最後只有以瘋狂作為逃離禁錮的方 式


第二節 二元對立的體系 一、陽具言語中心主義 「陽具中心主義」+「言語中心主義」 陽具是男性權力的象徵,男性正面的價值,父 權制的秩序結構 陽具言語中心主義所建立的二元思維,是戕害 女性的利器 → 男性被當作優勢者,女性則處於劣勢、附 屬的地位 → 女性被貼上標籤,剝奪了女性的存在價值和 生存空間


第二節 二元對立的體系 二、天使與淫婦 父權制中對女人的分類 二元分類:天使 v.s. 淫婦,神聖 v.s. 邪 惡,聖潔 v.s. 情慾 紅玫瑰與白玫瑰,紅玫瑰象徵情婦與妓女 ,白玫瑰象徵純潔的妻子


第二節 二元對立的體系 二、天使與淫婦 父權文化對女人「性」的剝奪 性是男性權力的代表,非女人所能踰越的 領域 女性主義→「厭女症」


第二節 二元對立的體系 三、小女人情結  二元對立的結構對心理產生了扭曲,小女 人的情節在女性自傳中不自覺地表現出來  女性自幼被教導扮演男性眼中的女性角色 ,用男性的價值觀和標準來建立自我的形 象 → 男性慾望的投射,以男性欲望與父權的價值體系為依歸

 父權文化下的傷口→小女人 v.s. 大男人  筆=陽具


第三節 偉大的父親 一、偉大父親的化身  父權制的具體化身 → 象徵「權威」,泛指父權制度中所有的統治者  佛洛伊德,弒父戀母情結 → 只有男性才有弒父的慾望 → 女性註定戀父,終身處於陽具妒羨的閹割情結


第三節 偉大的父親 一、偉大父親的化身  由恐懼父權到崇拜父權 → 子對父,閹割懼怕  毛澤東 v.s. 全體中國人


第三節 偉大的父親 二、阿尼姆斯的原型  人類心中永恆的男性形象→智慧老人  人類心靈中的「超人」,擔任世界理念的領導者 → 「英雄」、「神」、「君主」  阿尼姆斯四階段 → 強健原則、理性原則、權威原則、崇高原則


第三節 偉大的父親 二、阿尼姆斯的原型  智慧老人 v.s 暴君 → 白薇:父親,我的至親至愛,我的恩師,神醫 !在這時候,他是處死我的法官,斷我生命的 死神 → 瓊瑤;我真的愛他們啊!


第三節 偉大的父親 三、超我的象徵  張戎 → 超我以及性壓抑的形成 → 社會的權威性格透過家庭中父權的運作, 內化於個體的性格結構之中  性壓抑不只代表個人和文明衝突的來源,更是 社會權威在家庭結構的作用  性壓抑是維持社會秩序的力量


第三節 偉大的父親 三、超我的象徵  中國大陸人民的集體無意識→偉大的父親 ,毛澤東 → 共同的「超我」


第四節 樊籠中的女人 一、閉室恐懼的理論  女性面對傳統架構下的女性空間時,往往 有兩極反應 → 曠場恐懼、閉室恐懼  閉室恐懼的陰影籠罩女性的心靈,也是扮 演傳統角色的女性,在面對父權文化的生 活空間時,所共同呈現的心理狀態


第四節 樊籠中的女人 一、閉室恐懼的理論  蘇青→自視甚高的女大學生到相夫教子的家庭主 婦 → 購物買菜成為和外界接觸的唯一途徑 → 突破閉室的願望,透過她的想像空間表現出來 → 「我呀!宇宙中心應該就只有一個我呀!」


第四節 樊籠中的女人 二、囚禁的意象  金絲籠中的小鳥,李玉琴  張戎:有時當這種感覺突然翻上來時,她 會一下子摔到地上,失去知覺,此後,她 經常出現這種休克狀況


第四節 樊籠中的女人 二、囚禁的意象  張愛玲:我生在裡面的房屋忽然變成生疏的了, 像月光底下,黑影中出現青白的粉牆,片面的, 癲狂的 → 我們家樓板上的藍色的月光,那靜靜的殺機 → 我希望有個炸彈掉在我們家,就同他們死在一起也願意 → 玻璃匣子裡蝴蝶的標本


第四節 樊籠中的女人 三、「領域獨立」的喪失  「領域獨立」:指孩童由身體自由所發展 出空間視覺技巧、破解難題以及為自己設 想的能力  男女可以自由操控環境和拓展體能的機會 不同,影響了他們對「領域獨立」認知的 差異


第四節 樊籠中的女人 三、「領域獨立」的喪失  凌叔華:古韻 → 在大人眼裡好像一隻縮在角落裡的小貓 → 誰伴明窗獨坐,我共影兒倆個 → 用想像力探索世界,以畫畫和寫作來打開通往 內心的門徑 → 所過的只是一種二手生活


第五節 結語  「二元對立的體系」說明父權制的結構  「天使與淫婦」說明父權制下對女性的區分與對女性形 象的扭曲  「偉大的父親」是父權制的人格原型  「樊籠中的女人」是比喻父權制中女人的心理狀態  「閉室恐懼」是指女性在囚禁的空間中,造成的精神病 症  「獨立領域的喪失」說明束縛對女性身體以致認知能力 的限制


第四章 女性的身體與物化 第 五 節 結 語

三二一第 、、、四 部商交節 族品換 心展系婚 理示統姻 的的的與 運婚符資 作禮號產 的 交 換

三二一第 、、、三 勞性物節 動的化 異物的女 化化理性 論的 物 化

三二ㄧ第 、、、二 女美男節 性的性 的政的身 閹治凝體 割學視的 政 治 論 述

第 一 節 引 言 : 解 讀 身 體 的 符 號


第四章 女性的身體與物化 第一節 引言:解讀身體的符號  傅柯:認為身體是權力分配的符號,也是 政治結構展現的領域  「閹割情節」:進入俄蒲斯階段 / 父權結構 的一大關鍵。(格里爾 - 女太監、佛洛伊 德 - 陽具妒羨)→身體的殘毀,使個體產生 閹割情節,認同社會規範及文化結構  資本主義社會將女性的身體視為兼具勞動 力和生育力的物體→性、勞動雙重物化


第四章 女性的身體與物化 第二節 身體的政治論述 --- 男性的凝視  鄧肯與羅丹  莫薇 - 視覺快感與影院劇情:女性的身體一 向被當作男性凝視或窺淫的觀點。 男性主動觀看 v.s 女性被看→傳統的權利 / 視覺享樂 / 欲望


第四章 女性的身體與物化 第二節 身體的政治論述 --- 美的政治學  權力使「男性的凝視」成為「女性的自我 凝視」→成為社會上「美的標準」  美的標準是男人凝視下的產物,在男人的 凝視下,女性被當作藝術品一般地看待, 因此,美的標準也成為控制和物化女性的 利器→纏足(婦德)  鼓吹女性的柔弱美→限制及剝奪權力的方 式


第四章 女性的身體與物化 第二節 身體的政治論述 --- 女性的閹割  纏足、削肩、穿耳、出嫁→使女性「形 殘」,「終身不能抬頭做人」→透過身體 的殘毀當作是進入成人時期的通過禮儀, 象徵成人的符號  纏足代表女性失去與男子並駕齊驅的能力 ,必須遵守男人的命令→使女性認同父權 制度下作為玩物、附屬的角色


第四章 女性的身體與物化 第三節 女性的物化 --- 物化的理論  女性被當作性對象或生育的機器→被性別化、 性慾化和身體化  女性=被閹割的男人(第二性) 自然、被動、生物、母愛、處女、禁忌和欲望  被侷限在「妻子」、「母親」的角色  女性被視為一個整體的單位→泯滅女性的主體 性和個體性向的差異→淪為「物品」、「工 具」  家庭天使→認同父權制中被物化的身體,對個 人的肉體極端的冷漠,產生本質的異化


第四章 女性的身體與物化 第三節 女性的物化 ---- 性的物化  因生理結構,使女性責無旁貸地成為性及 生育的工具  女性沒有自我主體,不能主動享受性和歡 愉→佛洛伊德從生理上否定女性獨立的性 能力,認為只有陽具的插入,才能達到陰 道的高潮→父權制對女性生理的定義,使 女性只能成為客體的性對象


第四章 女性的身體與物化 第三節 女性的物化 --- 勞動異化  女性的身體不只變成商品,並且變為重要 的一種剩餘價值→職業婦女受到雙重的性 剝削  肩負家庭主婦及社會工人的雙重角色


第四章 女性的身體與物化 第四節 婚姻與資產的交換 --- 交換系統的符 號  聯姻關係→縱的生產(生殖性的目的)、 橫的生產(生計性的目的)  女性作為待價而沽的商品,卻沒有選擇買 主的權力(獻女)


第四章 女性的身體與物化 第四節 婚姻與資產的交換 --- 商品展示的婚 禮  新娘非人化,成為失去自我的商品→接受 所有眼光的檢驗  婚禮的繁複禮俗→任憑他人裝扮支配


第四章 女性的身體與物化 第四節 婚姻與資產的交換 --- 部族心理的運 作  部落心理對於愛情的排斥→因為浪漫愛情 的個人意識和感情將會摧垮集體主義


第四章 女性的身體與物化 第五節 結語  以男人凝視成為美的標準(鄧肯、羅丹)→強 調男人在觀看的距離中,將女性物化、客體化  閹割情節對女性主體、身體的傷害  女性自傳中強烈反應身體被當作性工具和生育 機器的恐懼  女性自傳中指控自己的身體被當作相互交換的 物品,以李維史陀「交換系統的符號」作為詮 釋的觀點  以「商品展示的婚禮」作為分析角度  以「部族心理的運作」說明集權意識對自由戀 愛的束縛→造成愛、性、婚姻三者的分離


第五章 女英雄的崛起 第 五 節 結 語

三 、 回 歸 本 我

二 、 自 在 的 愚 者

一 、 心 靈 的 煉 金 師

第 四 節 返 璞 歸 真

三 、 聖 地 的 歸 屬

二 、 愛 與 犧 牲

一 、 心 靈 的 召 喚

第 三 節 永 恆 的 追 尋

三 、 聖 嬰 的 誕 生

二 、 天 真 者 之 旅

一 、 孤 兒 的 心 境

第 二 節

第 一 節

生 命 的 啟 航

引 言 : 內 心 的 探 索


第五章 女英雄的崛起 第一節 引言:內心的探索  內心探索的歷程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準備期→探險期→返回期 準備期:建立完整的自我 探險期:進入靈魂,開拓生命的深度 返回期:整合本我,超越探索,並得到自在圓融  人格化的 12 個意象,可以分析在探索歷程中 內在的指引和動力 → 都包括光明面與黑暗面 → 每個人內在都有一切的原型


第五章 女英雄的崛起 第一節 引言:內心的探索


第五章 女英雄的崛起 第二節 生命的啟航 --- 孤兒的心境  英雄往往一出生就成為孤兒,無論是身分上或 是心靈上的孤兒,多為處女所生,並且隨即遭 受被拋棄的命運  孤兒的特質是無父無母、孤立無依或雙親處於 敵對的關係,另一方面也因掙脫臍帶而海闊天 空  孤兒心境代表重大的轉折點,決定了前進或退 縮的人生發展  盧隱→由天真者走入下一階段  白薇→由孤兒邁向戰士


第五章 女英雄的崛起 第二節 生命的啟航 --- 天真者之旅  天真者是以生命中躍躍欲試的本能,樂觀地走 向幻想中的那片樂園  樂園的失落→女性別離家園象徵樂園的失落  筆=陽具,白紙=處女膜,象徵女性做一張白 紙,等待男性的書寫  遇羅錦 → 天真者不能跳出自我的幻覺中,沉溺於自 我的世界,不肯面對 樂園失落的事實,變成 拒絕長大的小孩 → 哥哥,春天總會來的


第五章 女英雄的崛起 第二節 生命的啟航 --- 聖嬰的誕生  林海音 - 結合天真者和孤兒的雙重特質→成 為具有信心和承擔力量的「聖嬰」


第五章 女英雄的崛起 第三節 永恆的追尋 --- 心靈的召喚  周采芹( 1933 ~)被視為「東方娃娃」的 象徵 → 東方 / 女人 / 黃種人 / 弱者 / 客體的位置 → 西方 / 男人 / 白種人 / 強者 / 主體的地位  她的內在追尋著渴望超越東方娃娃的形象 →以行動爭取主體地位,讓東方娃娃成為 「成人」  對本我(親情的渴望)的壓抑→不願被本 我所牽絆


第五章 女英雄的崛起 第三節 永恆的追尋 --- 愛與犧牲  傳統的性別角色是教導男性成為追尋者,完成 自我的實現 ; 教導女性成為愛人者,獻身於婚 姻與家庭,服從男性的傳統文化。然而,大多 數的女性在「愛人者」的迷霧之下,為周遭的 人犧牲自我,因此,這愛便成枷鎖,束縛女性 ,因為女性注定失去自我,不能愛自己。  白薇:地母精神→如大地、母親般不斷為子女 付出,滿足索取慾望的犧牲者→擔任拯救者、 給予者、寬恕者、奉獻者和犧牲者


第五章 女英雄的崛起 第三節 永恆的追尋 --- 聖地的歸屬  皮爾森指出在內心探索的歷程中,追尋者 / 愛人者 的配對原型乃是根源於內心對幸福快樂的渴求,那 就是愛。解決兩者二元對立的方法,表現在「聖 地」  在女性自傳中,追尋者的特質,來自內在的男性特 質,即容格所稱的「阿尼姆斯」,而女性的特質則 表現在其愛人者的特質之上。容格認為欲進入靈魂 層次要經由其精神上的相反特質:即男性內在的阿 尼瑪原型與女性內在的阿尼姆斯原型,而這內在的 特質,潛藏於集體無意識之中。  周采芹自傳中:回歸「聖地」的象徵


第五章 女英雄的崛起 第四節 返璞歸真 --- 心靈的煉金師  回歸本我的途徑是化解生命的二元對立, 返回完整合一,也就是化解生命內在的衝 突,達到自在圓融的境界  「淨化靈魂的過程」(周采芹)→皮爾森 的人格原型理論分析擔任淨化任務的是內 在的魔術師→如心靈煉金師  皮爾森認為自傳是內在魔術師對自我的命 名儀式→得到內在力量,將創傷視為生命 的歷練


第五章 女英雄的崛起 第四節 返璞歸真 --- 自在的愚者  賴玉枝( 1947~ ):呈現回歸本我、自由自在 的愚者特質  在尊重自己和他人的自主體和自主權之下,做 自己的主人  P ( parient ) -A ( adault ) -C ( child )→ 內在小孩( C )往往存在於父母權威( P )的 傷害之中,這時我們必須運用自我成長的力量 ( A )去治療、撫平內在小孩( C )的心理 傷痛。同時避免我們的內在父母權威( P )去 傷害他人,達到保護自己和他人的目的→「我 好,你也好」的人生哲學


第五章 女英雄的崛起 第四節 返璞歸真 --- 回歸本我  女英雄的屠龍記→皮爾森將女英雄的追尋 歷程劃分為三個階段:別離家園、國王的 新衣、認同母親→學習勇氣、獨立、能力 (男性的特質),象徵女性對女性特質的 肯定,並融合內在男性特質,成為陰陽同 體的完整人格


第五章 女英雄的崛起 第五節 結語  以皮爾森的人格原型意象,分析女性內心 的探索歷程。  女英雄的崛起,亦即女性透過內心的考驗 ,從二元對立到完整合一的生命發展模式 。


第六章 結論 第 四 節

第 三 節

第 二 節

第 一 節

結 語

雌 雄 有 別 與 陰 陽 同 體

本 我 的 樂 園 與 超 我 的 國 度

引 言 : 自 傳 與 詮 釋


第六章 結論 第一節 引言:自傳與詮釋  本文將自傳界定為自我詮釋文本,主要突 顯自傳作者對於自我詮釋 / 自我命名 / 自我 定位的意義→迥然不同於歷史主義將自傳 視為傳記中的史料,將自傳視為「自我」 詮釋的「文本」  以作者為中心的詮釋辯證→非考證自傳真 實性,而是作者自我詮釋的價值  以自傳文本為中心的詮釋辯證


第六章 結論 第二節 本我的樂園與超我的國度


第六章 結論 第三節 雌雄有別與陰陽同體  「雌雄有別」是父權制下將女性身體物化的論 述基礎,「陰陽同體」則從心理治療 / 自我成 長的角度,建立兩性平等的目標。「雌雄有 別」與「陰陽同體」在女性自傳中,形成兩個 不同的論述觀點,前者成為女性的陰性書寫, 後者成為內在和諧的基礎 → 「女性身體與物化」即在說明父權制「雌雄 有別」觀點,對女性身體的宰治 ; 而「女英雄 的崛起」則以「陰陽同體」解構父權文化對性 別的壓抑。


第六章 結論 第四節 結語  以女性自傳 / 回憶,作為解構男性經典的 「陰性書寫」,是本文所採取的經營策略 之一。因為只有在二元對立的架構之中, 才得以鬆動父權體系中壓迫 / 宰制的結構。 這便是本文強調童年烏托邦與父權制家園 、身體與心靈的對立 ; 並企圖以女性想像 (同年烏托邦)瓦解父權結構,以心理的 成長(心靈的探索)擺脫小女人情節與身 體柣梏。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