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 場域 - 我們的場域實錄

Page 1



CONTENT 目 錄

序言

002

第一部分|計畫緣起 01 關於 HFCC 計畫

010

02 三層級課程設計

012

03 場域的多元樣貌

014

04 當課程遇到場域

016

05 我們走過的場域

017

第二部分|場域指南 一、類型介紹 01 從無到有的場所搭建

023

02 轉化舊有荒廢的空間

025

03 社區機構的連結合作

029

04 長期在地的蹲點深耕

031

二、場域中的進擊 01 選擇場域|進場團隊的前置思考

034

02 進場準備|進場團隊的基本設定

038

03 來搏感情|進場後的場域橋接

048

04 提案出擊|團隊的行動與影響

064

05 永續或退場|場域關係中的回饋反思

072

第三部分|場域故事 01 國立政治大學轉注藝遊計畫

080

02 國立成功大學創意三角洲計畫

092

03 國立臺灣大學食養農創計畫

098

04 東海大學紅土學院計畫

108

05 國立陽明大學活躍高齡計畫

116

06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搖滾畢密拉計畫

124

07 國立臺東大學 ’avuwan 灶咖計畫

132

08 國立中山大學邊緣社區認同再造計畫

140

附錄:歷年計畫清單

152



序言


期許人文社會領域的

HFCC 計畫是個冒險之旅,跨越四年半的時間,以及八所大學 擴及的場域空間。四年半夠長,可以完成一個大學學位,但是

實踐與創新 有更多的投入與冒險,

對人文及社科系所的師生而言,要創新課程、建立社群、帶領

蓄積能量往下札根

感到「時間 」不夠多,雖然這段期間已經做了許多事情,但真

共創、產生價值、看見改變,時間實在太短、太快。在最後的期 末成果發表會中,各校談及幾年來執行計畫的心路歷程,總是 的要落實計畫精神、讓它能夠不斷延續,需要更長的時間來努 力。 大學師生團隊進入場域,在場域空間的建構與經營方面, 「時

計畫主持人

劉舜仁

間 」是很大的考驗 ! 以臺東大學的「灶空間 」為例,卓淑敏老師回憶談及,透過

國 立成功大學 建築學系教 授、規劃與設計學院副院長

課程導入實驗,師生與部落協力造屋,光是建造就花了一年半的時間。有些學

兼 C-Hub 成大創意基地執 行長

生對於整學期只在練習與推砌出幾層石磚抱怨連連,也讓她有些沮喪。但「灶 空間 」建成之後,師生們都能一代一代在此上課,透過實際專案實作與飲食深 刻認識部落文化,之前投入蓄積了一定的能量,對教學產生了影響,許多改變 也需要時間來回頭驗證。「時間永遠不夠用 」幾乎成了口頭禪,我們從 HFCC 的八所大學中看到「人文的東西是快不來的 」 ,同時也學習到「有時候你慢慢去 做,結果恐怕會更快 」。這些社會實踐,就如建築的基礎工程,通常是最耗費時 間而且急不得的;這些創新工程亦如城市的基盤建設,例如下水道整治、交通 運輸等,雖可能需要十幾二十年,但卻是重要的碁盤。如果現在不做,未來可 能需要花更多時間與代價才能達成。HFCC 的師生團隊提醒我們重新思考,什 麼叫做快 ? 什麼叫做慢 ? 什麼事情是需要更有耐心去扎根的。 此外,作為 HFCC 計畫總辦公室,我們不斷嘗試讓八所大學看到彼此與互相 分享。能夠「看見與分享 」是學校之間成為夥伴關係重要的一步。雖然位處不同 地點、面對不同課題,但是大家都在同一段時間裡不斷努力。這些因時間流逝 而看似線性的努力,實則在臺灣各個角落串起了不同的面,八所學校來自北中 南東,某種程度也反映了臺灣高教在人文及社科領域的創新與改變。計畫結束 之後的挑戰就是要如何經歷考驗,在機緣、態度、與關係的流動中,讓「面 」不 斷地壯大成為更加立體的樣貌。具體而言,在四年半的冒險之後,值得試著提 問:一、在過程中,我們看到了哪些令人驚喜的變化?二、計畫散場之後,我們 為大學、場域、以及課程留下什麼?三,我們接著該往哪裡去?帶著與計畫一 起成長的經驗與智能、以及一樣的冒險精神,我們應該更有信心面對未來、繼 續前進! 四年半前 HFCC 計畫啟動時,日本文部省明文建議大學應考慮廢止「產能低」 的人文社會學院,否則刪減經費。而在臺灣,HFCC 計畫由教育部發起支持, 兩相對照更顯珍貴。這段期間累積的眾多成果除了成為師生的共同記憶之外, 也依性質主題由各校及總辦轉化為各種知識系統,例如期刊論文、作品集、手 冊。這本《跨.場域 》定位為一本可供操作參考的工具書,內容包含場域類型介 紹、場域經營與場域故事等,期盼給有心進入場域教學的師生一些幫助。

004

序言


走入場域的跨域課程, 接軌社會參與的落地實驗 計畫協同主持人

HFCC 計畫中發展的跨域課程相當多元,主題從文學與藝術社會實踐、食農與

陳政宏

土地、青銀共創樂齡生活、社會關懷與空間活化,方式與功能包含多元敘事、

國立成功大學系統及船舶機 電工程學系副教授兼國立成 功大學博物館館長

在地文化挖掘、多元文化理解、學生培力等;其所探討的議題從學術領域出發, 到社會問題的參與,光譜寬廣。原本跨域課程的目的在於校園中喚起學生對於 社會上真實問題的感知,進而了解真實社會議題複雜的特性,與應用人文社會 科學領域協助解決的必要。 經過這幾年的實踐、嘗試、修正、改良,跨域課設計不僅眾多大學生對於真實 的問題有了更深切的體會,達到原本的目標,也讓原本單純於校內教室講授的 課程,有了更多元的樣貌。三層級課程的設計,不僅教室內的空間變得彈性多 元,結合各種展演與模擬,課程活潑創新,也因為提案與實作,必須進行實地 參訪或田野調查,課程成果更是走出校園發表,希望獲取場域中合作夥伴的真 實回饋或大眾評價。因此,無論是校內實作模擬場域的建置與合作,或是到社 會現場與不同里民、業師、組織等互動,也都在「課程跨入場域 」這件事情上, 發展出一些特色與新方法。雖然校內外課程的界線逐漸模糊,但場域的出現提 供課程豐富的「實材 」,帶給師生教學相長的刺激與未來社會參與的新想像。 隨著計畫的進展,我們也很欣慰地看到各團隊很快擺脫初期的生澀,迅速調 整,抓住計畫核心,跟自己學校的特長搭配,突破環境限制,發展長出各具特 色的教學樣態。在這個迅速調整、融合、共享、共榮的「滾動式 」課程發展過程 中,有許多寶貴的執行經驗值得提供給未來有興趣發展此類跨域課程的師生參 考。 本書的出現不僅讓成果留下紀錄,也期許未來大學有更多團隊投入社會參與, 發展出更多創新的課程模式!

序言

005


竟然來到要為這一個進行了四年半、偕同成長合作

走進場域是

的 HFCC 教育部計畫,寫下我對貫穿這段旅程關

跨越與挑戰界限的試煉, 更是循環在生態系中 不斷蛻變與演化的哲學

鍵的元素之一 ——「場域 」一些觀察或想法的時刻 了。經過這幾年不算短的參與過程,我發覺到,總 辦公室從一個主動出擊帶領各校摸索向前的領航員 ( navigator ),逐漸轉變成為能夠協助各校共同 成長與學習,自在分享又能夠自信共創和辯證的推 進者( accelerator )。

計畫協同主持人

回想第一次舉辦的場域工作坊,見到每一所學校都各自摩拳擦掌地,為「場域 」

林蕙玟

開始了很不相同的定位,無論是校內或校外的場域、空間,皆在不同的學校各

國立成功大學創意產業設計 研究所副教授兼國立成功大

自發展出第一版的形貌,由無論是一個實體的據點式場域(臺大 ) 、展示式場

學圖書館副館長

域(政大 )、或是力行式場域(東大 ) ,各校都演示出對於模擬場域的定義,各 校之間不見得在一致的基礎上構築,卻仍能見到團隊從各計畫中嘗試了當下對 於場域最適切的詮釋與領略。經歷幾年下來,各校形塑場域的變化,觀察到各 校從原本聚焦於物質疆界的場域,隨著計畫一步步往前推向三個層級的過程 覺察、提案與實作,讓討論場域的向度不僅從跨領域「力行 」或試圖「改造 」的 真實「現場 」,也逐步拓展為關注軟性的人與土地,其之間為了達到溝通、實 現、經營、敘說與促成的各種模糊又難以劃定範圍的互動關係所形成的「場域 精神 」,從觀察者的田野,到學習者自身挑戰極限的可延伸又可退縮的邊界。 、 「場域是什麼 ? 」 這段期間,我見到於初始階段夥伴學校對於「場域在哪裡 ? 」 的茫然與掙扎、懷疑與不安;逐步發現各校建立起「我們能在場域中…」 、 「場域 對我們來說可以是…」的自信、堅定與從容,或許當中還夾帶點傲氣。 這樣的實驗性旅程,讓我想起《深夜加油站遇見蘇格拉底 》這本書所體現的人 生三原則 - 矛盾、幽默、與改變,它們總能不經意地就與創新不謀而合,每一個 主體的心中都有一位蘇格拉底,也是 HFCC 計畫希望留下的最精采的部分。 最美好的不是找尋解法,而是對於未知提問的方式,然後進行如同蛹般的體內 大革命,牠們一方面需進行幼蟲時期對於醜陋平凡的破壞,也得同時進行多次 的脫皮,於體內進行創造美麗身軀的建設,這是一連串的進化過程,也是一起 共學的各校反覆循環的蛻變之旅,而蛻變成艷麗蝴蝶的各計畫,仍將繼續在充 滿生命力與能量的大環境中,受到捕食、授粉、寄生、威脅等諸多挑戰,並交互 影響著教育生態系統恆定的力量。 對於場域,或許我們都仍能持續地給予它適應時代不同的定義與任務,這些變 化,將永遠會是在「質 」上的改變。我記得在最終一次的成果發表尾聲,見到那 一位眼珠子中閃爍著光芒、炯炯有神的老師,就在活動現場需要被復原與歸位 的空蕩禮堂中,她帶著自信與安定的眼神訴說著計畫結束後的遠行計畫,我為 她即將踏往下一個挑戰自我界限的旅程感到興奮莫名。

006

序言


從人文社會領域的視野出發, 找到「互惠」的節點 發揮社會影響力 計畫協同主持人

人文社會領域的師生走入場域,在課程與學習受到場域情境啟發的同時,也在

洪偉肯

進行社會參與實踐,嘗試提出各種創新提案。有別於明確問題與目標導向的思

國立聯合大學工業設計系 助理教授

維,因應場域中利害關係人複雜度的不同,這些人社師生團隊面臨不明確與多 樣性高且環環相扣的問題時,就必須啟動跨界合作。也因此,即便課程目標與 在地需求可能有落差,但跨域共創的本質是「跳出框架 」的思考與「交乘融合 」 的滾動,在琢磨「同理心 」與「互惠 」的同時,因而有更多潛力能夠引發人文社 會領域的「漣漪效應」,創造更大的在地社會影響力。我們也在持續的觀察與 梳理這些發展模式 ! 許多研究提到「漣漪效應 」更能解釋人文社會領域對於社會的貢獻,此效應是 透過個人、同儕、系所、社區、企業、非營利組織、城市與政府部門甚至國際社 會等層面的互動合作所引發的相互漣漪效應來創造價值。此書中的案例,深入 淺出的描繪大學人文社會系所關注的社會議題及發展經驗,對於理解人文社會 領域所創造的價值極有幫助,而其影響所及不僅是外部社會,也包括大學內部 體制,受惠者不僅是社區與社會,也包括大學的師生,以及計畫執行團隊的夥 伴,閱讀這些案例,相信也能夠有同樣深刻的參照與反思。

序言

007


第一部分

計畫緣起



01 關於 HFCC 人文及社會科學知識跨界應用能力培育計畫 HFCC 計畫 HFCC 是教育部資訊及科技教育司「人文及社會科學知識跨界應用能力培育 計畫 」的簡稱,代表「人文、場域、共創 」三者的加乘滾動,也代表計畫的核心 價值。這是首次在大學體系中以「人文社會科學領域 」為主體,所進行的前瞻先 導型實驗計畫。鼓勵人社領域的師生「走出教室 」 ,建構實作模擬場域,探索可 跨界連結應用的技術及方法,並以人文及社會科學知識內涵為核心進行跨域合 作,期許能產生具社會影響力或互惠經濟價值之成果。HFCC 計畫從 104 年 開始至 107 年結束,期間參與執行的學校共十五間,在每年退場機制的審查之 下,最後只有八間學校執行至最後。在這四年的滾動與努力之下,每個團隊奠 基在自身的專業、地域與能量之下,發展出獨特的特色與發展模式。

HFCC 的重要目標是跨域人才的培育,HFCC 的本質是人社領域創新生態系 統的建立,所以整個過程奠基在參與團隊由下而上自主的規劃與論述,也非常 重視所有團隊間經驗交流與相互陪伴,因此,這是一個不斷演化的過程。當課 程連結場域,每個團隊、每堂用心規劃的課程、每個參與的成員、以及每個曾 經合作過的單位,就開啟了相互連結、調適與自我組織。整體計畫對於「課程 進場域 」 ,有文史哲藝術的社會參與路徑,有社會學家對於場域的社會實踐, 有人類學家對於田野的觀察紀錄。最重要的是,當開始合作共創的時候,不同 學科的跨越、專業疆界的模糊,以及大學知識與常民知識之間的交換,產生了 許多的激盪與刺激,教師在研究中發現新可能,課程在教學中產生接地氣成 果,在教學相長中師生獲得了以前未見的知識樣貌。這些發現非常的讓人興 奮,因此,雖然 HFCC 結束,期許透過這本場域實錄中留下的重要紀錄,做為

HFCC 的終點,同時也是迎向大學社會實踐的新起點。

走出教室「跨 」入場域 為什麼要走出教室?留在教室不好嗎?其實,這不是選擇題,而是一個開放的 自我提問!走出教室,是在各種層面上有勇氣願意「跨越 」 。 「走出教室 」代表學習情境的改變、學習內容的豐富、學習素材的多元;「走出 教室」代表學習疆界的拓展,代表所學知識的深度延伸或者橫向整合。但是, 走出教室,只是一個起點,進入場域之後考驗才真正要開始。

010

第一部分:計畫緣起 —— 01 關於 HFCC 人文及社會科學知識跨界應用能力培育計畫


進入場域,要怎麼進入?或者,何謂「場域 」 ?為什麼要有場域?在場域中要如 何跨域合作?場域是實體的空間,還是一個真實的社區,亦或一個地方所在, 還是一群人聚在一起對話?光是這些問題就有許多的討論,但這也是 HFCC 計畫有趣特殊之處!對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的教學來說, 「走出教室跨入場域 」並 不容易,這是極大的挑戰!場域的存在等於提供一個田野,不論是實體或虛擬 的場域,都是真實且複雜社會情境中的一環,教學不再只是教學目標的設定, 必須面對歷程中因為互動所產生的各種關係與回饋,以及不同利害關係人的期 望與認知。走出教室後面對場域,課程設計必須改變。教學情境會面臨很多意 外插曲,學習成果與評價也無法預測。因此,這是一場冒險,一場大學教育翻 轉的教學實驗,一場大學參與社會實踐的試驗 !

在場域中撒下人文的種子 人社跨界有什麼特別?跟其它計畫有什麼不同? 這一條跨域的路途,HFCC 走得很緩慢,遇到許多的困難,但是很堅實。來自 不同大學的團隊,走出教室,帶著人文的視角進入場域。正因為以「人文社會 領域 」知識為核心來開啟所有的跨越,在場域中也發生了許多人文關懷與社會 創新的故事,觸及的議題包含有文史哲藝的社會實踐、在地文化與文物復刻、 土地與食農育、多元文化、社區關懷與照護、高齡與青銀共創、以及東南亞文 化等。在這些當代社會議題的探詢與關注中,學生被引發的問題意識與社會關 懷,就像撒落的種子,在課程結束後持續發酵自主發展。

人文是靈魂、場域是價值所在、共創是跨界的方法 在四年多執行經驗的累積之下,所有 HFCC 在跨域課程中曾經走過的足跡, 曾經關注的議題,所有師生團隊曾經提出的創新提案,以及真實跨入實踐的社 會參與,都記錄在這本場域實錄中。人文是靈魂、場域是價值所在、共創是跨 界的方法。從人文社會領域出發的場域實踐著重人本面向的挖掘與傳承,期許

HFCC 在場域中所播種與擴散的人文種子,在未來能開花結果!

第一部分:計畫緣起 —— 01 關於 HFCC 人文及社會科學知識跨界應用能力培育計畫

011


02 三層級課程設計 HFCC 課 程 分 為「覺 察( Awareness )、 提 案 、實作( Project )」三個層級,所 ( Proposal ) 開設的跨域課程或工作坊,必須有相對應的場域, 激發學生對於社會問題的關注與覺察,引導學生在 類真實社會情境之下,進行探索、調查、實作、產 生社會關懷,或者提出創意方案參與社會實踐。

學會改變

Learinging to change 學會達成

Learinging to be

這三個層級的課程,並非線性的關係,在實際的執 行過程中,也常常發生「泛層級 」現象,因為課程連 結場域,因此在課程設計中,為了課程的豐富與完 整,因而常出現層級跨越的現象;同時,也因為對 接實際場域,課程開始產生延續性,不同學期的課 程對應相同場域,為了延續與累績相關成果,也開 始出現「跨層級 」課程合作的現象。

學會與人相處

Learinging to work together 學會做事

Learinging to do

學會追求知識

Learinging to Know HFCC 計畫三層級課程規劃示意圖。

HFCC 計畫中「察覺」、 「提案」 、 「專案」的三層級課程設計, 呼應「聯合國科教文組織( UNESCO )」在 2003 年提出的 五大學習支柱,包括「學會追求知識」、「學會做事」、「學會與 人相處」 、 「學會達成」 、 「學會改變」等

012

第一部分:計畫緣起 —— 02 三層級課程設計


Level 3:

「實作專案 」與「駐校社會企業家 / 非營利組織專家參與」 課程 / 工作營

Project 專案

Project-Based

這個層級主要以「專案 」為基礎,完成一項實際專案的執行。這個層級的場 域就是專案中所對應的目標,將創意方案具體加以實踐,希望能促成改變 或發生影響力。這時候跨域的幅度、連結的社群與資源、所需的知識與技 能等更趨複雜,學生透過一個專案實作的歷程中,獲得完整的實戰經驗與 整合學習。

Level 2: 「跨域技術研習 」與「創意思考與問題解決」課程 / 工作營

Proposal 提案

這個層級主要以「提案」為學習成果。 這個層級的場域為具體的實作場

Studio-Based

定的目標,嘗試為場域提出更好的創意提案,就必須組成跨域團隊合作。

域,場域中的實際人事物就是課程學習中會接觸的對象,為了達成課程設 學生必須面對如何找到好題目、團隊如何共創、跨域如何溝通,以及如何 發揮創造力或創新等整合性的技巧。

Level 1:

Awareness 覺察

Lecture-Based

基礎「社會關懷認知」與「個案調查與分析」課程 / 工作營 這個層級對應的場域,通常有明顯或待探討的社會議題,雖然課程的重點 仍在於文本知識,但是強調對於場域的挖掘、踏查與呼應,同時強調社會 倡議的理念與價值。學生學習到的是「覺察 」 ,引起社會關懷意識,以及產 生問題意識。

第一部分:計畫緣起 —— 02 三層級課程設計

013


03 場域的多元樣貌 關於場域,不同的專業領域有不同的看法或解釋,場域可能有實質地理界限, 也可能只是一個短期時間內的活動範疇。場域可能是實體的空間,也可能是虛 擬的平臺。那麼,場域到底是什麼 ? 在 HFCC 計畫起始的徵件須知中,所列舉 的「實作模擬場域 」類型有三種:一、打造具轉換彈性的教室空間,二、改造校 園閒置或老舊空間,三、租用或借用校內外現有的營運空間。從以上三種類型 的空間著手,將課程帶入場域,提供學生「類 」社會情境的實作學習機會。 但在計畫實際執行的過程中,因為「課程對接場域 」 ,場域實際衍生出來的樣 貌,在實體虛擬,以及時間長 / 短的區分下,有著多元的界定與可能。而「場 域 / 關係的經營 」也因此有不同的模式與重點。HFCC 將場域定義權交由團隊 自行決定其尺度、界線與定位。主要原因在於,師生團隊的基礎與起點並不相 同。

然而,最重要的是,一群人要到哪一個場域 ? 要做些什麼事情 ? 而 又將產生什麼影響 ? 不論是哪一種場域,最大的難題仍在於「大學必須達成人才培育的目標,場域 之於大學應該扮演什麼角色 」;同時,大學要連結場域進行社會實踐的時候, 「大學在與地方共生的關係中,對於場域的發展,大學又應該扮演什麼角色 」 。

每種場域的經營都很不容易。走出教室是一步,進入場域是另一 步,場域經營又是另一大步! 對於 HFCC 來說,團隊必須回到大學的本職善盡本分,然而進入場域也不能 只獲取服務或造成干擾,因此「互為主體 」的態度,或者「互惠 」關係的建立, 是必須存有的基礎前提。因此,進入場域失敗的經驗很正常,無法繼續經營的 場域必須休養或退場也是正常。在實務的經驗中,這些都必須加以面對。因 此,這是一場正在開啟的社會實驗。不論是哪一種場域,最重要的是人與人之 間的接觸所碰撞出來的火花,那些被啟發、被看見、被傳承的各種可能。而場 域中所滾動的、創發的、啟發的,以及留下來的都是難得的機緣。後續的發展 與永續就必須更多的資源投入與整合。

014

第一部分:計畫緣起 —— 03 場域的多元樣貌


場域的類型

從零到一

空間活化

場域是師生共同參與,從零開始而

場域是將校園內外老舊或閒置的空

重新搭建的空間。此空間成為課程

間,結合教學需求、課程創新、以

實驗或社會創新實踐的場域。

及關注議題與族群,加以整修再造 的空間。此空間成為教學、研討、 展演、發表、展覽等多元可能的彈 性空間。

外部社區

深耕合作

場域是課程經過聯繫後進入踏查的

場域是校外專案實作或實習的機

社區,後續發展端視課程需求與合

構、空間或社區,需要構思雙方互

作成果而定;場域是課程所需擇定

惠合作模式;場域是課程主題發展

的不特定場所,讓學生自由走踏,

的來源,團隊需要長期涉入地方、

並無期望後續的發展。

深耕社區或發展合作。

第一部分:計畫緣起 —— 03 場域的多元樣貌

015


04 當課程遇到場域 HFCC 的計畫團隊彼此相互經驗交流與共學前進,不同團隊有自己的場域,獨 特的場域議題,以及發展出來的場域模式。這些寶貴的默會知識,相信未來會 持續擴大其影響力。在這本場域實錄中,將介紹 HFCC 計畫八個場域發展路 徑,提供給其他即將進行社會實踐或場域連結的夥伴參酌。也期許這些大學與 地方共生的可能模式,有機會成為發展地方創生的「支持系統 」 。 場域是複雜的真實社會情境,課程進場域必須認真看待謹慎以對,在場域中找 到自己的步伐。在 HFCC 計畫經驗中,將課程與場域的對接,分成「場域輔助 教學 」與「課程回饋地方 」兩大差異取向,前者因為場域讓課程產生豐富實材, 後者強調場域的主體,期望課程成果能有所實質回饋;學校與場域間有「連結 」 與「合作 」兩種相互關係,連結通常指單次或少數次的合作,著重於探索嘗試; 合作指的是雙方曾有多次或雙向互利的合作,著重於建立更持續的發展可能; 而課程對接場域的學習設計,預設有三種主要的學習效果,包含專案實作的相 關技能訓練、認知的啟發刺激反思、以及自主興趣挖掘與社會探索。

課程與場域對接的兩大差異取向 場域輔助教學

• 政大|

• 臺大|

強調多元敘事能力培養,學生在不同場域學

強調移動能力,學生自主選擇前往的城鄉,

習語境的掌握,教師勇於尋求人文致用

教師在場域中尋找與自己研究可結合的議題

• 成大| 強調文史知識的發揮,學生從跨域合作中產 出文創提案或設計,教師打破疆界相互合作 課 程 定 位

課程回饋地方

• 暨大|

• 中山| 強調在地文物挖掘復興,學生從專案的完整 實作中累積歷練,教師滾動深度的課程合作

• 東大|

強調真實場域的文化衝擊,學生從異文化中

強調東臺灣的生活文化特色,學生從身體勞

重新自我反思,教師透過空間體驗倡導理念

動與實作中回看自我,教師長期投入在地

• 陽明| 強調學科外真實的生活,學生從全人觀點來 看待醫學專業,教師透過人文思辨引領對話

• 東海| 強調在地文物挖掘復興,學生從專案的完整 實作中累積歷練,教師滾動深度的課程合作

016

第一部分:計畫緣起 —— 04 當課程遇到場域


05 我們走過的場域 那麼 HFCC 團隊到底走過那些場域? 場域的發展與故事到底是如何開展的 呢?在「人文 X 場域 X 共創 」的核心價值下,HFCC 讓團隊從自身的專業、利 基與能量等條件綜合考量並發展其場域,也因此,每校的場域發展案例都有其 自有的特色、模式與論述。在過程中,也分別遭遇各種不同的困難與問題。 必須特別的說,這些計畫團隊都是充滿熱情熱忱的教師們,有自己的理念與價 值,以及長期投入或想要從事的社會議題。HFCC 計畫的存在,讓這些教師 社群找到更多志同道合的夥伴。在場域發展與場域經營的歷程中,需要投入的 時間、資源、人力、制度開創等,均已經遠遠超過教師原本在課程中擔任的角 色,同時必須負擔教學成效的風險,以及承擔個人的教學評價與職涯發展,也 因此,走出教室跨入場域真的非常不容易,進場失敗的案例也不少,團隊在一 開始的摸索時間也不短。

具熱忱的教師社群持續滾動是計畫發展的關鍵 像 HFCC 這樣的跨界整合型計畫牽涉的機制與資源廣泛, 「教師社群的組成與 滾動 」也就成為計畫能否成長的核心關鍵。不論是資深的教授親至前線帶著年 輕的教師投入,還是由校長由上而下的整合推動,亦或是教師們自主由下而上 的相互串連,都在進行一場大學的創新實驗。

HFCC 很開心走出自己的場域發展路徑,讓人文社會領域找到重要的立足點, 從自身出發來連結與影響其它學科,並且開始發揮社會影響力,在不同層面持 續傳承與開創。在未來智慧化科技的社會,人文的力量益加顯得重要 ! 人文的 知識與技能更是無法被取代,人文的底蘊是社會創新的基石。HFCC 的實驗, 在課程連結場域中翻轉大學教育的新可能,同時也為人社人才培育發展新模 式。它不是績效導向,也無法僅用績效指標( KPI )來衡量,它需要時間醞釀 與發酵。雖然如此,大家相信這是一條當下最緩慢卻是最快到達美好未來的道 路。

第一部分:計畫緣起 —— 05 我們走過的場域

017


我們走過的場域與留下的足跡 課程定位

課程回饋地方

旗津地區

排灣族 卡拉魯然 部落 P.140

卑南族 下賓朗 部落

P.132

國立中山大學

國立臺東大學

深耕旗津地域文物, 拓展高雄學。

跳脫邊陲互惠共創, 展現獨特臺東文化。

魯凱族 達魯瑪克 部落 P.098

大溪

國立臺灣大學 發展進田野前置平臺, 經營多點場域。

紹興

坪林 南萬華 溪州

018

大橋頭

第一部分:計畫緣起 —— 04 當課程遇到場域


課程定位

場域輔助教學

生態農場 大肚山

府城 P.108

P.092

東海大學

國立成功大學 歷史 文物館

城市農園綠色實作, 推廣食農育。

以城市為探索場域, 發掘在地歷史與文物。

光點華山

P.080 P.124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臺中 第一廣場

場域成為教學實驗場, 開創人文實作。

藉由空間區位歷史, 轉譯「流動 」文化。

朱銘 美術館

P.116

SEAT 南方時驗室

故宮

國立政治大學

文山區

國立陽明大學 混齡世代共學場域, 探索高齡社會。 惠蓀 咖啡館 北投周邊 社區

第一部分:計畫緣起 —— 04 當課程遇到場域

019


第二部分

場域指南



一、類型介紹 帶著所學走出教室,大家會走向哪裡?而他們又在哪裡激盪出進一步的學習, 又與誰共同編織出有溫度的故事呢? 在場域裡,什麼都可能發生。正義被發 聲、需求被看見、情感被傾聽,而如何找到等待被發現的議題、辨識出關鍵環 節、如何發聲吶喊、最後落實創新,便是課題。這不單是某群特定者的責任,學 生們正透過跨域課程,在場域中學習如何接過重重的擔,和社會並肩挑起,運 用所學,投注心血,期望能和社會一起將煩憂轉化為前進的腳步。

初始規劃的場域期待類型 在 HFCC 計畫規劃中,初始規劃三種類型的「實作模擬場域 」: ① 打造具轉換彈性的教室空間:強調空間讓教學變得活潑 ② 改造校園閒置或老舊的空間:必須兼顧軟硬體面,讓空間活化與再利用。 ③ 租或借用校內外現有的營運空間:透過課程發想、規劃與執行該空間的營運。 藉由這三種實體空間的改造或經營,期望空間的彈性設計與多元功能,能帶動 課程的創新。讓場域成為教學歷程中,學生可實際運用或體驗實作的所在。

夥伴真實打造的場域類型 不過,在 HFCC 計畫執行四年期程中,夥伴們依據各自的專業、所處在地特 色、社群能量等因素,有機地發展出不同的場域發展歷程,以及場域經營模 式。分別是: ① 從無到有的場所搭建 ② 轉化舊有荒廢的空間 ③ 社區機構的連結合作 ④ 長期在地的蹲點深耕 以下將以八間學校的案例,具體的說明四種類型所相應的背景脈絡,如果想更 深入了解,可以參考第三部分場域故事。

022

第二部分:場域指南 —— 一、類型介紹


01 從無到有的場所搭建

國立臺東大學:灶空間 校園中蔓草雜生的角落,師生與部落協力造屋,取材於自然,採用在地阿美族 原住民傳統農舍形式工法搭建,並且邀請卑南族建和部落巫師進行祈福儀式。 透過課程,同學分組學習,共同製作火箭爐模型。大夥兒圍在一起,鋪下刻有 自己姓名的磚頭,見證彼此的成長。除此,臺東大學也請老師傅協助製作燒烤 白窯,讓師生學習特色食材的調理與烹飪知識。 也透過星空電影院等活動舉辦,灶空間成為一個共學、共食與共享的跨域空 間。灶空間成為社會性實驗的實作場域,除了走入臺東大學師生們的日常飲食 外,更和「咖空間 」互相搭配,成為進行多元文化知識、公平貿易、社會企業等 觀念推動與教學空間。

第二部分:場域指南 —— 一、類型介紹

023


東海大學:生態農場 在一片荒蕪貧瘠的紅土中,東海大學的師生逐步搭建起一座座溫室農場。場域 的長成根基於「以人為本 」的精神,學生們在課堂裡外,都有機會透過真實的勞 動與勞作,接觸土地,進而建立人與土地的連結。 除此,生態農場更以「社區食教育 」為使命,在倡議端,生態農場結合「行動圖 書車 」戶外教學課程設計,向更多人分享安心好食的理念;而在實務端,則以 綠色、友善土地與生態的方式落實食農教育,提供校內師生與附近社區好的食 材。不僅如此,東海大學更前進國小,希望透過綠色繪本解說或再創作,更積 極地散佈友善生態的食育理念種子。最終希望,實際的耕作生產、教育推廣, 能讓貧瘠的紅土長出遍布新芽的城市農園。

024

第二部分:場域指南 —— 一、類型介紹


02 轉化舊有荒廢的空間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SEAT 南方時驗室 臺中「東協廣場 」的前身為「第一廣場 」 ,原本的繁華,因二十多年前大火與靈 異傳說,蒙上陰影而沒落。後因「第一廣場 」鄰近臺中車站,在過去十年轉而成 為移工聚會場所,有了新的活力。 然而, 因為文化隔閡與歧視, 多數臺中民眾仍不敢接近「東協廣場 」。 促成

2017 年臺中市政府,委託暨大東南亞學系改造三樓一間閒置的辦公室,並協 助東南亞移民、勞工遭遇問題的諮詢與轉介。而暨大畢拉密團隊則經由 HFCC 計畫導入發展系列課程、文化體驗工作坊、導覽員培訓,以及帶領國高中生校 外導覽。期望消弭歧視偏見,並提倡尊重異國文化,讓更多人願意主動進入此 空間。東協廣場三樓的 SEAT 協同在地店家、同樣關注此議題的機構組織、新媒 體共同合作,成為溫暖傳遞東南亞文化的「 SEAT 南方時驗室 」 。

第二部分:場域指南 —— 一、類型介紹

025


國立成功大學:歷史文物館 成功大學的歷史文物館位於光復校區,座落在幽靜的成功湖湖畔。該館原是 日治時期的軍用倉庫,也曾是文學院的圖書館。而後,成大歷史系在 1972 年 創立「史蹟刊考小組」,網羅臺灣史相關資料研究,並與美國哈佛大學燕京學 社合作,進行臺灣史研究,為國內各大學臺灣史研究先驅。為能保存與推廣史 ,但隨著時間流轉,成為閒置倉 料,該址遂於 1976 年底成立「歷史文物館 」 庫。 承襲豐富的古韻,經過成大師生團隊改造,歷史文物館保留古建築原有的屋樑 結構,但打破固有制式擺設框架,導入可移動的桌椅。除了新增咖啡吧外,空 間甚至可以配合跨域課程、工作營與展演需求,成為校內的共享創意空間,展 示學生文創作品,以及非典型創新跨域課程的展示基地,空間變化比以往更具 彈性!

026

第二部分:場域指南 —— 一、類型介紹


一個阿拜、一顆野菜水餃、一 尾白毛魚,包覆著吃下去的不 僅僅是菜和肉,而是長久以來 東臺灣各原住民族與山海共生 共榮孕育出的傳統智慧和社會 慣習。一匙沙醬、一盤薑飯、 一卷嗲黃河粉,翻攪的不只是 「南太平洋的風」 ,更是飄洋過 海在地生根的鄉愁與盼望 ( 東 大’avuwan 灶咖 )。

國立臺東大學:咖空間 一個閒置的消費合作社空間搖身一變,臺東大學有了「咖空間 」 。「咖空間 」自 由不拘的氛圍,讓師生時常盼留進駐、討論發想、展覽演示在此,可以作詩、可 以吟唱、可以激盪,也可以爭辯!臺東大學師生不時在咖空間小聚,討論課程 如何設計導入場域,也分享走入部落交朋友的歷程。 除此,咖空間也乘載著公平貿易與社會企業精神,有時販售客家小點,如南瓜 糕、艾草糕、碗粿;有時提供部落傳統美食,像阿拜與野菜水餃。這些結合在地 食材的美食,是由師生不定期推出。咖空間成為師生凝聚與創意展現的重要場 所!

第二部分:場域指南 —— 一、類型介紹

027


國立陽明大學:Senior Mind 多功能教室 可移動的桌椅,讓課程的進行更加活潑有彈性!過去,陽明大學的課室桌椅是 鎖死在地板上的,座位的行間固定,僅適合講述式的課程。然而,教學的創新 與活化,必須硬體軟體相輔相乘。 「這個世界不再像以往,講求某一個專業的訓練,而是創造性的能力。唯有培 養和鼓勵這一面向的發展,學生才有能力面對與適應未來變化快速的社會 」 ,

Senior Mind 多功能教室的誕生,便是見證了這樣的趨勢。Senior Mind 多 功能教室有自由移動的桌椅設備、多媒體設施等。因此,在具有共創性質的高 齡認知學程中,學生能更自然靈活的運用教室空間,便於發想、討論與分享。

028

第二部分:場域指南 —— 一、類型介紹


03 社區機構的連結合作

國立臺灣大學的多點場域與社區 臺大團隊場域包括「坪林 」 、 「南萬華 」 、 「紹興社區 」 、 「溪州部落 」 、 「大橋頭 」 與桃園「大溪 」。臺大城鄉所與地理系師生原已於坪林、南萬華、紹興社區、溪 州部落耕耘多年,隨著計畫開展,第二年再開發桃園大溪與大橋頭兩個場域。 面對場域連結,臺大團隊藉由聘請熟悉在地社區的蹲點工作者或學生,擔任場 域助理,以協助校內不熟悉進入場域的師生,理解場域的實務並建立連結。由 於不同場域在環境生態、歷史文化、產業型態等各異,此模式讓不同人文及社 會科學系所領域師生,更能夠依據其研究或教學的想像及需求來與場域連結。 以坪林來說,課程的關注議題包括人口外移、產業發展、環境保育;南萬華為產 業老化、都市再生、健康照護;紹興社區是高齡長照、非正式住宅搬遷;溪州部 落則為都市原住民、協助部落遷建及社區設計等社會議題;大橋頭則為產業發 展與文史紀錄;大溪則為食農教育等。多點的場域有其不同面貌。

第二部分:場域指南 —— 一、類型介紹

029


與故宮合作課程中的兩位核心 業師: 故宮浦莉安老師(左) 與共玩創作吳彥杰老師(右)。 課程由浦莉安老師講授故宮文 物知識,吳彥杰老師指導動畫 技術,曾守正老師主籌規劃, 三位老師分周上課,前半學期 讓學生完成動畫腳本,後期透 過周末工作坊,帶領學生實地 拍攝出故宮國寶逐格動畫。

國立政治大學:國立故宮博物院 以往文學院學生學習的方式多為演講、實習、參訪,政治大學與故宮博物院的 館校合作,則成立「產學共創課程模組 」 ,以館方專案層級創新突圍,落實場域 對教學的輔助。在「以場域輔助教學 」的思考下,政大團隊提出「格物、摹習、 實作、致用 」四種的場域類型。以「格物場域 」來說,著重走出教室的社會田野 探索與取材,如故宮博物院、文山地區與臺三線等。 政大團隊與故宮於 2017 開啟合作,由故宮教育展資處提出,當年度故宮展覽 所需教育推廣活動,再由政大文學院教師規劃相應跨域課程,並尋求技術業 師協助。透過故宮研究員的講授,學生可接觸故宮文物策展的第一手資訊與經 驗;而學生創意成果亦可回饋給故宮,例如同學們以故宮同安船史料開發桌 遊,並至偏鄉國小實作。又如另一組同學將文物知識,轉譯為逐格動畫,作為 藝術史教育推廣等。由政大做為課程總籌平臺,故宮研究員及相關技術的合作 業師針對共同目標協作,合作夥伴貢獻各自教學能量。

030

第二部分:場域指南 —— 一、類型介紹


04 長期在地的蹲點深耕

國立中山大學:旗津社會開創基地 海軍第四造船廠技工宿舍(簡稱技工舍 ) ,座落於高雄旗津,這地區日治時期 開始就是重要的漁船製造基地,為軍事用途,後來則成為老兵和退休技工的居 所。中山大學社會系長期開設「走讀旗津 」課程、地域鄰近旗津,以及旗津處 於邊緣與社區老化等問題。因此,2012 年「技工舍 」面臨國防部拆除的危機之 際,社區、民意代表與軍方交涉協調,決議暫緩拆除之後,決定移交予中山大 學,負責接管、改造與活化,再利用為社區共享空間。

2014 年中山大學團隊開設系列跨域課程建立社區關係,復刻已消失的舢舨 船;透過專職場域經理及業師,滾動內外部資源,以逐步修繕八棟頹圮屋舍;以 深耕旗津為目標,在基地成立「舢舨文化保存中心 」與「旗津灶咖 」 ,致力於旗 津技藝傳承、高齡照護與永續綠能等議題。並結合社區興業途徑,鼓勵團隊成 員、學生與在地夥伴共同創業,像是「西灣海洋 」創業團隊、復興大漁旗的「山 ,讓居民說自己的故 津塢 」品牌。在 2018 年,中山大學團隊成立「津聲電臺 」 事,期望建構「高雄學 」使在地能量擴散。

第二部分:場域指南 —— 一、類型介紹

031


二、場域中的進擊 進場域,意謂一個關係的開展,這個合作可 能是全新的或是既有關係的持續, 簡單的 說, 「 進場域 」 是一個真實小社會的進入。 隨之而來的是對於場域的界定, 場域在哪 裡, 進場域的初衷,場域中即將發生的事。 從 HFCC 計畫團隊實際的經驗中,發現了 五件進場域後會陸續發生的事情。在實務發 展中,這五個大概念不一定會線性地、依序 地發展,而是會隨著場域本身定位,真實情 境中所遇到的困難與問題,以不同的順序迎 面而來。因此,團隊需要保持彈性、即時修 正與持續滾動。

來搏感情 「地頭蛇 」 , 也就是熟知地方事 務的夥伴,絕對是不可或缺的好 幫手,能協助你與場域有建立特 別的連結。總之,團隊中要有人

場域中的進擊總覽 場域經營五個面向,是一個不斷循環的迴圈

「知道社區大小事 」喔!

路徑,在每一個面臨困難時候,可能就必須 再退回前一步重新再檢視。

選擇場域

進場準備

空間或社區地域的找尋,通常是

場域踩雷很常是來自對「田野基

從地緣關係或過往有合作經驗的

礎知識的陌生 」,或者對於在地

對象開始,試著和朋友與在地夥

知識的缺乏。因此,事前相關的

伴聊聊,看看能展開出怎樣的可

準備功課是很重要的。

能性吧!

032

第二部分:場域指南 —— 二、場域中的進擊


提案出擊

永續關係

找到一個雙方可以接受的切入

在地團隊能否駐留與存活、場

點,或者可以創造雙贏的方式。 活動設計要周全, 「交陪 」要很誠 懇。這樣彼此才能建立信任!

域經營運模式的建立、以及持 續深度在地參與等,都是接下 來需要被考量的面向與面對的 挑戰。

退場關閉

社會回饋

團隊與地方的期望總是無法對

讓雙方合作的效益突破一加一

焦,或者在場域的發展中,不再

大於二。產出必須是可留給場

適合課程進入。退場不並然是壞

域的成果。

事,而是選了一個對雙方都好的 方式。

第二部分:場域指南 —— 二、場域中的進擊

033


01 選擇場域

進場團隊的前置思考 團隊面臨的第一個困惑是場域的選擇、對場域的想像,以及找到合作的可能基 礎點。這個階段必然會考量的,一方面是相互的需求,另一方面就是可能的收 穫。初期或許無法清楚界定,但是仍必須持續討論。 以 HFCC 為例,我們發現夥伴學校的基礎點不同,而有各自的發展脈絡,所 以發展出四種類型的場域,從無到有的場所搭建、轉化舊有荒廢的空間、社區 機構的連結合作,以及長期在地的蹲點深耕。 那麼在一開始「選擇場域 」的議題,我們整理出能著手的兩個面向「空間活化的 打造 」與「場域精神的展現 」。這兩者共同的基礎是,每個空間會逐漸長出屬於 自己的長相、功能與設計,也會影響人們在其中產生的化學變化。 空間的活化,意味著原本的空間被賦予新的意義,具體空間所疊加的環境與氛 圍,軟硬體的相互搭配,會促成人與人之間有別於以往的連結。場域精神則是 以信念為號召,逐漸形成一種「氛圍 」。這樣的氛圍與理念,就會逐漸形塑出獨 特的場域所在精神。在不斷的交流活動與群體對話之中,自然而然散發出屬於 它的價值,人們感受到的、體驗到的、甚至是留下的印象,都會與這個場域精 神不謀而合。


空間活化 進入場域的過程中,若擁有一個實體存在的空間,空間之前的歷史脈絡與改造之後的轉化設計,便顯得 異常重要。也就是說空間活化的「活化 」,不僅是空間本身的翻新,更代表著在此生生不息的有機能量, 串聯起社群,發生原本不存在的動態與改變。在這樣的活化之中,活起來的不僅是廢棄或閒置的空間, 而是空間中接二連三發生的故事。

案例 成功大學 歷史文物館的空間改造 歷史文物館從過去作為典藏與推廣臺灣史料的空間,因時光更迭,逐漸沒落為 人煙罕至的閒置場所。重獲新生的歷史文物館,不只有展覽功能,還能容納不 同形式的活動,例如:崑曲演出、傳統課程的實境解謎空間、產學合作的微學分 工作營、課程成果實作發表、人文講座、教師聚會等。 這些活動的舉辦,背後更大意義是活化了空間的能量,歷史文物館串連起原本 不相關的人們,各領域師生因著文物館的改建而交流。其中的能量與創意連結 了背後的社群,更讓成大豐厚的人文底蘊,在此激盪迸發。 「甘蜜臺南 2.0 : 蜜鄰超商」設 計實作工作營上課情形(成大 創意三角洲計畫團隊提供)

第二部分:場域指南 —— 二、場域中的進擊:01 選擇場域

035


場域精神 場域,可能是一個空間、社區,或是某個地理範疇。當一群人在一個集散地,朝著相同的價值觀邁進,這 樣的集散地,跳脫地理範疇,醞釀「場域 」的意義。

案例 暨南大學 SEAT 南方 時驗室主張:「交流的 空間、對話的渠道、平 等的社會」 SEAT 南方時驗室位於 臺中東協廣場中,在一 個 聚 集 東 南 亞 移 民、 移工,充斥著異國文化 元素的空間裡, SEAT 清真寺導覽人員展示臺中清 真 寺 的《可 蘭 經》 (暨 大 搖 滾畢拉密計畫團隊提供)

以「東南亞文化 」為媒 介,希望這個空間,成為一個人人都能平等對話與交流的平臺,開始讓更多人 意識到東南亞議題的重要性。 以課程為例,「第二語習得 」與「外語學習 」討論母語外語如何習得,及外語學 習相關的身分認同及權力議題。外文系許麗珠老師提及在二十二年的教學經驗 中,這三學期課程得到學生最廣大的回應。其中差異是在搖滾畢拉密計畫的支 持下,學生們跳脫一般文本與理論的學習,走進東協廣場、清境滇緬部落以及 臺中小清真寺,實際與移工接觸並進行訪談,了解來自不同國籍的外語人士, 學習外語上的經驗與困境。 有別於以往在學校閱讀歐美研究文本,以及一般對外語學習最直觀地想「我們 怎麼學習英文?」這兩門課帶學生親身接觸各種文化與多語環境,學生們實際 與移工進行訪談,發現移工中英文表達的程度不一,因而更深入探究其原因或 困境。透過彼此問答、以及對談過程中發生的「溝通障礙 」 ,用直接的身體經驗 驗證外語學習相關理論。「這是我第一次體會到什麼叫做人和人的平等,然後 過去我們是用怎麼樣的偏見,不知不覺地在看周遭很多的人事物。」學生們透 過訪談臺灣人對於外來工作者與學生的看法,自我反思外語學習對自身及相關 族群之意義。

036

第二部分:場域指南 —— 二、場域中的進擊:01 選擇場域


團隊觀點與回饋

臺灣大學 「食農養創計畫 」團隊

政治大學「轉注藝遊計畫 」團隊

場域並不屬於任何人。過去曾發生老師與學生對場

如果要進到場域,要跟外面接觸,那個「接觸」其實

域認知差異的爭議,學生會覺得為何他們要進去場

要先想清楚目標是什麼。曾守正老師強調,他到今

域做事,最終他們找到平衡點與共識。他們一致的

天依然認為,不要輕易的覺得「我是對的,我要去

立場就是場域保有獨立性,計畫不介入或主導場域

改變你」。哪怕是對的,應該還是要用浸潤的方法。

的任何事,而且場域助理也不會介入課程的設計。

很多事情不是一蹴可幾,所以如果要給人文學院建 議,那第一步就是要先省思自己,還有我們到底要 把學生帶到哪裡,帶到那裡的時候,可能會牽涉到 其他人事物,不要很快的就要去改變別人、支配別 人,應該互為主體。

實務經驗分享 團隊必須思考的議題 需 求 的 想 像

實務中可能衍生的重要問題

• 課程的需求是什麼

• 教師對課程進場域有何期待或解讀

• 場域扮演什麼角色

• 課程可能只是一學期,要如何經營場域

• 對場域認識有多少

• 不同課程進入相同場域,會造成什麼影響

• 場域對教學的影響

• 同一個主題的場域議題,如果由不同的教師 合作,課程設計如何銜接

收 穫 的 想 像

• 進場域對教師有何助益

• 課程中的產出是否可能符合社區期待

• 進場域對學生有何刺激

• 真實的場域需要跨界的知識整合,課程如何

• 為何選擇踏查這個場域

設計

• 場域為何需要這些課程

第二部分:場域指南 —— 二、場域中的進擊:01 選擇場域

037


02 進場準備

進場團隊的基本設定 場域經營第二個面向是各項資源的盤點,分析場域的特色、條件、利害關係人 等,包含自身條件的檢視,以及外部資源的尋找,同時必須找到場域中的串接 者,開始進行場域實際狀況的瞭解。 在 HFCC 的經驗中,通常在這個階段,在每個計畫團隊都會有一位核心靈魂 人物,帶領團隊衝撞既有的體制;或者是兩三位核心團隊成員,來負責內外的 溝通協調與資源整合。核心團隊同時帶領與清楚界定計畫的核心理念與價值。 「進場準備 」可以分為以下五個部分:號召場域幫手、尋找協作夥伴、確認合作 對象的需求、建立團隊的場域認知,以及對接場域的資源與環境。有了場域幫 手才能打通關,讓場域與課程的對接順利;四處的連結也才能找出協作夥伴, 常常串門子聊天可以探出需求所在,這些田野資訊與知識都必須即時回饋更新 於團隊,並且好好分析場域中的日常與焦點。


號召場域幫手 團隊如何找到熟悉在地事物的夥伴,或者如何訓練適合的場域助理?如何獵人頭邀請各地有志者投入加 入團隊?

案例 臺灣大學 場域助理 臺大場域助理通常都是學生身分,以兼職的方式任職。他們通常能夠清楚知道 學生在想什麼、老師或課程需要什麼。場域助理需要培訓,雖然對場域熟悉, 但要如何讓他們能夠撰寫報導,可以紀錄社區是基本的能力。因此,場域助理 進入場域有三階段:探索、認同、連結。 實務上,場域助理的流動問題難以避免,由於每個人都有生涯與生計問題需要 兼顧,可能也都難以長期蹲點社區。而進入場域並沒有一個既定的套用模式, 而且很多時候是跟著老師的熱情,實務上場域助理願意投入多少有關,這件事 並不能勉強。不同場域或課程,需要許多場域助理的投入,降低師生進場的阻 礙,這些幫手因為這樣的參與經歷,也啟發或影響其後續的人生規劃,在認同 的議題上投入發展。 中山、東大、臺大團隊的場域 助理相互交流,在工作坊現場 分享其經驗與甘苦。

第二部分:場域指南 —— 二、場域中的進擊:02 進場準備

039


尋找協作夥伴 團隊想要跟哪些單位合作呢?想要號召哪些人來參與?如何讓大家願意來?

案例 臺灣大學 跨領域教師交流會 雖然臺大擁有非常多元的專業領域,但當食養計畫 即將展開跨域課程, 如何在茫茫大海中找到志同 道合的老師,著手進行長期合作,就是一項難題。 食養團隊透過「二一趴」、 「四二趴 」及「烽火與星 光」等活動,進行跨院、跨系的交流會,凝聚教師 社群。 這些活動中以「二一趴 」規模最為龐大,當時由臺 大三個跨域教學團隊 — 食養農創計畫、無邊界計 畫以及創新設計學院三方輪流舉辦,同時邀請臺大 校方高層一同參與。每月第二週星期一晚上,透過 主題性討論,在輕鬆的氛圍下進行合作交流。 其中「教授的黃昏居酒屋 」迴響最為熱烈,過往臺 大老師間的交流,多在同院系之中,因此「建立一 個創造意外的機制 」 ,正是「黃昏居酒屋 」營業的目 的,在談天分享的相互認識、牽線後,碰撞出更多 合作的可能。但當二一趴後來變成制度化模式,效 果就不太好。 二一趴「教授的黃昏居酒屋」海報

那麼二一趴,大家記得的是什麼呢?其實就是「憶 昔二一趴中飲,坐中皆是豪英 」這樣的把酒言歡, 是這樣碰撞,這樣的過程,原來不認識大家結緣, 開始做一些瘋狂的事情。

040

第二部分:場域指南 —— 二、場域中的進擊:02 進場準備


確認合作對象的需求 團隊如何建構互惠的合作關係?課程如何讓自身專業可以發揮?

朱銘美術館各部門主管與授課 教師曾守正教授,歡迎大家參 與暑期實習(轉注藝遊計畫團 隊提供)

案例 政治大學與其外部合作夥伴的互惠關係 政大與故宮的合作前提,是如何不讓故宮在常態業務底下造成更大負擔。像 是「傳統精緻藝術再創新 」課程,配合故宮當時中等教育推廣美感教育向下 扎根,所以提供學生如何欣賞傳統藝術品的錦囊,例如,欣賞藝術品可以從 它的比例、形式、意境或材質等。因此修課學生必須結合故宮的十二錦囊撰 寫腳本並拍成動畫影片,藉此搭配故宮現有的展覽,與故宮用「共創 」的方式 進行合作。而課程與場域的鏈結也不只有中文系或轉注藝遊計畫的課,商學 院的老師帶學生進行觀眾行為的觀察研究,並寫成碩士論文,口試也找了故 宮研究員,過程中也會到故宮請益,這對雙方都算是有善意的互惠。 另外,與不同人的合作有些是間接,有些是直接的,比如有些人過去就是夥 伴關係有一些情誼,例如與朱銘美術館吳順令館長的合作也算機緣,吳館長 曾表示,朱銘美術館需要很多人提供資訊與內容,而政大也提供這樣的一個 智庫。以善意、真誠與信任為基礎,便能牽起很多溫暖的合作。

第二部分:場域指南 —— 二、場域中的進擊:02 進場準備

041


建立團隊的場域認知 走出教室踏入場域,希望學生能多與不同領域、地區的人交流。然而,真實的場域其實沒那麼容易跨 越。課程想要與社區合作,甚至實踐創意提案,並不簡單。如果對於跑田野毫無準備,對場域的不熟悉, 頻繁的打擾到最後,很有可能造成「田野污染 」。那田野倫理的界線在哪裡?進入社區與場域該具備的 心態又是什麼?如何讓沒有田野經驗的師生,對「進場域 」有初步認識?如何藉「前訓 」的方式,讓師生 在進入田野前具備正確觀念與基本的文化敏感度 ? 團隊如何看待進入場域 ? 是否具備進入田野的基礎 ? 如何認識場域 ?

案例 ① 臺灣大學田野工作坊 「田野技能練功房」 「提供給所有缺乏田野 經驗,缺少場域實作經 驗的師生,協助奠定進 入田野的心法,從中吸 收知識並實際操練 」。 自 2016 年 3 月 開 始,田野工作坊已執行 六學期, 從「一日跨域 實作活動 」轉為一學分 的正式課程。由食養計畫下人類學、地理學、社會學與城鄉規劃背景的老師們 共同授課,提供學生修習其他實作課之前的基礎田野訓練,開啟多元的田野想 像。 以「技能練功房 」概念出發,利用週末進行密集式全天課程,課程內容包含:如 何打開感官、撰寫田野筆記、如何進行訪談與互動、書寫反思以及田野倫理的 討論。希望藉由短時間與高密度的知識傳授與親自實踐,讓修課同學對「做田 野」有初步認識,多了解田野工作的「眉角 」與「地雷 」。田野工作坊協助學生 將書面上的調查方法轉化成「實作 」,將田野中的身體感官經驗賦予意義,因 為方法可以學習,但田野技能需要「做中學 」,透過親自體驗才能更加精進琢 磨。

042

第二部分:場域指南 —— 二、場域中的進擊:02 進場準備


田野工作坊課程設計的進化

• 一天八小時工作坊

第一次

• 協同參與計畫的近十位老師臨時擔任小組助教和講員 • 由人類系呂欣怡和城鄉所黃舒楣兩位老師安排主題 • 三大主題:觀察記錄、訪談互動、田野倫理

• 兩天,一學分 • 開設三班,每班一位主授教師,十多名助教協助

第二次

• 跨兩大計畫修課學生(食養農創+無邊界大學 ) • 仍維持三大主題 • 更多個人實作、小組討論與交流 • 讓學生以課程實際情境,撰寫田野倫理案例

• 教師同時共授通過校內三級三審

第三次

• 另聘大助教來協調近十位小組助教 • 依照學生狀況調整素材 • 閱讀文本時段重新配置、變更訪綱主題

• 加入業師陳懷萱、計畫專案教師謝昇佑

第四次

• 主題新增細部子題:打開感官、從觀察中提問、和書寫分析 • 內容後續持續微調,深入淺出回應學生差異性需求 • 課堂結束前進行綜合討論,獲取回饋解答疑惑

第二部分:場域指南 —— 二、場域中的進擊:02 進場準備

043


案例 ② 暨南國際大學飛地系列課程「田野觀察萬花 筒」 飛地跨域知識叢林課程類型與例子

搖滾畢拉密計畫在開設跨域課程的第一年經驗中, 老師們發現,雖然各科系課程皆從計畫核心「東南 亞文化」出發,但當不同課程有進場域需求時,師 生對東協廣場的認識程度不一, 直接到廣場進行 課程,即可能形成一種「打擾 」。因此團隊開始調 整課程,空出一學期十八週的六週時間,共同進行 「飛地系列課程 」。有別於自行規劃,「飛地系列課 程」由計畫下老師共同討論與規劃,從自身專業出 發設計東南亞相關活動、講座與工作坊。這樣做法 汲取共時授課的豐富度與彈性,更保留獨立開課本 身的自主性。

1. 演講: 吳叡人《全球的反全球化抵抗》 龔宜君《電影中的越南女性意象》

2. 座談: 郭慈安、陳麗娟《移工老人服務方案見習說明與座談》 廖雲章《如何用一卡皮箱改變社會?北車地板上的真實 圖書館》

3. 電影賞析: 家務移工紀錄片賞析 革命前夕的摩托車日記

4. 飛地小旅行:

將學生重新打散在選課拼盤中, 透過自由選擇方 式,更彈性汲取與東南亞議題相關的知識,並進一 步了解東協廣場與臺中中區的歷史文化。透過與其 他課程同學的互動,促進彼此交流,並於創立「飛

族裔飛地小旅行( 桃園眷村鐵三角、清境義民眷村 )

5. 工作坊: 楊如玉《移工社區認識論與經營》 陳丁輝《社區博物館的角色與功能》

地對話室 」臉書,提供學生相互討論與分享自身的 想法。 族裔飛地工作坊 —— 滇緬小 旅行|拜訪南投清境的定遠、 壽亭和博望新村,她們是帶有 「族裔飛地」色彩的義民眷村 (暨大搖滾畢拉密計畫團隊提 供)

044

第二部分:場域指南 —— 二、場域中的進擊:02 進場準備


對接場域的資源與環境 團隊如何開設適當的課程?如何找到場域中的好問題?如何讓專案接地氣 ?

案例 中山大學挖掘地方脈絡,發展課程內容 在中山大學,是直接由師生來做社區調查。在調查 時,有一個東西很重要,就是社區回饋。課程裡面 社區回饋的設計,是讓學生跟在地能夠有更強的扣 連,和緊密的關係。因為所謂的社區回饋,必須要 先去探尋社區與居民的需要, 還有他們的想像以 後,才來設計回饋活動。可以說,中山大學與社區 的關係,是從這樣的社區回饋開始建立的。 而要怎麼說服老師們開課呢? 中山大學 「邊緣社 區認同再造計畫 」團隊,認為了解老師的需求是重 要的。而這樣的需求其實顯而易見——會當老師, 其實某種程度都有想做公共服務的那顆心,只是那 個火苗怎麼被點燃。要說服老師,中山大學團隊夥 伴會先和老師們聊天,聽聽老師們近期有沒有想做 的事情。中山大學團隊與社區保有密切友好關係, 因此當眼前的老師提出想做的事情,能與團隊所接 教師教流活動(中山邊緣社區再造計畫團隊提供)

受的社區需求可以對接時。團隊便順勢建議「老師 我們可以開些什麼課 」 。 除了有機地在聊天中發展課程原型,中山大學團隊 會去推老師們「可以這樣試試看 」 , 或者「我們來 這樣衝衝看好不好 」 。老師們提出的困難,團隊會 一一解決,讓老師沒有理由說不,最後真的做出來 了老師會很開心,而形成正向循環。果斷的作風, 實然促成一個堅韌的教師社群。 在制度面上, 中 山大學團隊替老師爭取, 投入的心血的相對應的 回饋,像是團體激勵獎金。學校為了激勵投入的教 師,啟動社會實踐彈性薪資。滿足需求以後與提供 支持後,公共性就會展現出來。

第二部分:場域指南 —— 二、場域中的進擊:02 進場準備

045


團隊觀點與回饋

中山大學 「邊緣社區認同再造計畫 」團隊

臺灣大學 「食農養創計畫 」團隊

每個學校來到一個社區,會有一個據點,或是一個

社區夥伴對於計畫常有的期待是大學生會帶來創新

空間,對於師生或工作人員來講,是一個歸屬感。

的想法和作法,最好可以補充原本社區想作卻缺乏

那個歸屬感是,我們可以在那個空間裡面跟居民發

的人力或人才。如果課程的老師或主題有可能成為

生第一次的關係,那樣的關係建立以後,會讓居民

社區的資源,也會是附帶價值,其他的潛在需求則

知道我們是玩真的,因為我們就會在這裡。那這件

是在與授課教師有較長的合作之後,社區夥伴因為

事情對於社區經營,或是對於彼此信任的建立非常

更理解課程主題、學生實作或教師研究,而萌生的

重要。有點像是一個保證,我都投入了,你們也看

自發性合作。在符合社區脈絡的課程合作裡,許多

得到我的投入,我的付出就在這邊,所以我不會跑

社區夥伴提升了其行動能見度、資源及社會網絡。

走,你們要相信我們,我們可以一起攜手來做一些 事情。

實務經驗分享 團隊必須思考的議題 建 構 核 心 社 群

實務中可能衍生的重要問題

• 團隊核心成員是誰

• 團隊如何看待場域的角色與功能

• 成員各自扮演什麼角色

• 社區如何看待師生團隊的進入

• 課程跨域合作的模式為何

• 如何在摸索實驗中找到場域經營的定位

• 學校可支持資源有哪些

• 團隊中由誰來擔任場域串接者或開發者

• 對教師有什麼誘因機制

• 團隊中由誰來擔任資源整合者 • 如何看待與處理在場域中所產生的衝突

• 團隊是否具備田野技巧 田 野 基 礎 準 備

• 課程要如何進行田野踏查 • 團隊成員是否了解場域特性 • 是否需要業師或人類學領域教師加入 • 田野經驗與知識如何傳承

• 課程在場域中的經驗與成果,如何紀錄、累 積或傳承

• 如何在場域中發現重要議題,並導入適合的 課程與教師

• 進場師生的基礎田野知識與倫理是否具備 ? 如何填充與補足

046

第二部分:場域指南 —— 二、場域中的進擊:02 進場準備


第二部分:場域指南 —— 二、場域中的進擊:02 進場準備

047


03 來搏感情

進場後的場域橋接 在大學與地方共生的連結中,願意開放資源或投入的「熱心橋接者 」 ,串接課 程與場域的合作網絡。這些熱心的橋接者,在場域中來往穿梭,有時在場域中 踏步觀察,有時必須與社區「博暖 」,熱心的程度可媲美里長。有的為了融入當 地生活,更蹲點駐紮居住在地方。

HFCC 經驗舉出了八個小案例來分享,每一個故事都有其串接的對象、議題與 、地方 (社區 ) 、學 方式。這些串接的層級可以從「個人(學生 )、組織 (機構 ) 校(大學 )」這四個類別來觀察,這些夥伴學校是透過什麼樣的方式,串接什麼 樣的人事物,最後產生了什麼樣的成果,以及可能發生什麼樣的改變。這些個 案也代表了在串接過程中,可能的操作模式與其相對複雜程度。


個人層次(學生) 在個人層面,會因為「議題認同 」或關注,因而產生投入動機。

綠領袖團隊成員們合照

案例 ① 東海大學 紅土學院 綠領袖

運轉校園食農教育的尖兵 綠領袖是東海大學生態農場的行銷團隊,也是維持農場營運的重要幫手。綠領 袖成員來自校內不同科系,最初由東海「勞作教育 」制度開始,募集有興趣的學 生一同參與農場事務。除了擺設蔬菜市集、管理粉絲專頁與 LINE 生活圈,更 協助農場申請產銷履歷、工作日誌紀錄,並協助規劃農場至各小學推廣的食農 教育課程。 目前就讀東海大學日文研究所的許筠靈同學,是綠領袖最初募集的成員之一, 也是從一開始就加入生態農場行列的一員。每週負責在農場及紅土辦公室擺蔬 菜市集,向東海大學附近居民、及校內師生販售有機蔬菜。蔬菜市集是農場銷 售的一個管道,但其實從收入與人力成本來看,擺攤本身沒有太大的利潤。而 綠領袖成員持續堅持進行擺攤,為的就是傳遞生態農場的理念。

第二部分:場域指南 —— 二、場域中的進擊:03 來搏感情

049


當問到參與綠領袖最大的挑戰時,社會系的黃殊凡同學說:「我覺得最困難的 是要怎麼告訴大家,我們一包菜就是多少錢 」。生態農場採有機種植,加上本 身的營運條件,蔬菜種植成本高於其他市場。在這樣的情況下,綠領袖成員即 是傳遞農場理念的重要人物,傳遞理念不只是希望將菜賣出去,更是生態農場 找尋與發揚自身價值的過程。

在實作中肯定自我,在實踐中傳遞價值 「我覺得賣菜需要一些特質 」筠靈也說。勇於面對客人、解決並回答大家問題, 遠遠多過只把一包菜擺好, 「如果今天在我們之中有人講錯話,別人對農場的好 感度可能會降低,但這是大家朝朝夕夕建立起來的 」 ,團隊在參與中建立農場 品牌,也找到共同耕耘的歸屬感! 筠靈也負責管理生態農場的 LINE 生活圈,每週定期推播訊息,告訴大家蔬菜 販售品項、價格與優惠事項。透過 LINE 讓大家看見農場的另一面。「不是每個 支持農場的會員都住在這附近,我們會分享農場辦過的活動、以及最近發生的 大小事,讓大家每次吃到菜都特別有感覺 」。在生活圈的經營之下,這些來自 生態農場的蔬菜,有了更多的生命,並讓會員們覺得,自己真的在支持農場, 為下一代選擇更好的食物。 綠領袖團隊漸漸擴大,校園中對農場有興趣的人或許不少,但要找到志同道合 的夥伴其實十分困難。不定時需要支援農場事務,每週更需參與會議,討論販 售蔬菜時遇到的問題,甚至設計食譜與買菜的居民分享,還要規劃食農教育課 程到小學推廣。所有努力為得就是讓農場有更多被看見的機會。學生就在農場 中匯聚能量,不斷將農場的影響擴散出去。

社會系 黃殊凡

日文所 許筠靈

食科系 張立辰

一開始擺攤也沒有那麼大的自

在經營 LINE 生活圈時,實際去

我覺得我們在這裡很平等,就算

信,但我們不停在磨合,思考要 了解會員取向、分享他們會想知

只是一個學生,也有很多機會表

怎麼傳達農場理念,友善食農價

道的故事,在得到回饋時,其實 達自己的想法,或是參與討論,

值的傳遞是支持我們每週賣菜的

還滿有成就感的。

動力。

050

我在這裡能很清楚找到自己的定 位。

第二部分:場域指南 —— 二、場域中的進擊:03 來搏感情


案例 ② 暨南國際大學東協廣場 SEAT 南方時驗室飛地導覽員

想認識東協廣場?找飛地導覽員! 飛地導覽員是東協廣場中「說故事的人 」 ,說著廣場的故事、說著其中人們的 生活,更說出自己與這裡的關係。擔任飛地導覽員將近一年的奕斌,從飲食與 文化帶大家看見東協廣場的東南亞文化與族群,他的導覽員之路,可說是從對 食物的「熱情 」開始。2017 年擔任「食誌:食物的故事與地圖 」課程助教,嘗遍 泰國、越南及菲律賓美食,一次次走進廣場、以食會友,採訪其中的飲食文化 與故事,結下了這段芬芳猶存的「美味關係 」 。 奕斌大學念的是生態學,最初其實是受大學老師請託幫忙介紹東協廣場,那次 經驗他自嘲「爆了 」。面對畢拉密計畫邀請擔任飛地導覽員,花了將近半年的 時間,努力整理所知,並寫成講稿,準備周全後才答應加入導覽的行列,也逐 漸改善自己過去害怕人群的狀況。 「每個團體都有自己的個性,需要規劃屬於他們的導覽 」 ,對於導覽員的培訓 內容也不斷調整。從基礎導覽技巧、博物館導覽解說、東協廣場歷史等基礎知 識,到專業師資的授課,同時導覽員彼此間的經驗傳承也很重要——互相討論 路線怎麼走,分享哪些店家可以合作,哪些是地雷。在這些日積月累的回饋與 討論上,不斷再設計不同的導覽路線,也逐漸增廣導覽的內容與深度。 為什麼會持續地參與導覽?「有人可能在這裡二十幾年,卻從來沒有人在意過 他們 」。實際感受臺灣人對東南亞移工的誤解,奕斌說,只要有人想知道,他就 要不停止的說出來。每個飛地導覽員都有自己的故事,導覽也各有特色,沒有 固定路線、沒有 SOP,有人切入移工的勞動與生活,有人則分析東協廣場的空 間特性。他們在場域中,不僅讓走入的人群認識這裡,更是串接起外界與廣場 的橋樑。

第二部分:場域指南 —— 二、場域中的進擊:03 來搏感情

051


組織層次(機構) 在組織層面,因為「資源互補 」或交換,因而促成合作契機。

案例 ① 成功大學 X 臺南市中西區公所人文課

來回穿針引線,織出公部門與校園的合作網 眼前說話輕柔,笑容如蜜的洪琬怡,是臺南市中西區區公所人文課課長,也 是深愛府城文化的臺南女兒。我們在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系學生舉辦的「佛系 影展 」初次見面,聆聽她在臺上,談著起初橋接同學與店家,到一部部紀錄 片產出的欣慰。 第二次見面,她說「人文課 」在縣市合併後正式從民政課獨立出來,主要負責 的業務包含社造、文化、觀光、人文、教育和體育。要在緊縮預算內,推廣與 協助在地文化發展,著實不易。「這也是為什麼我喜歡跟學校一起合作。會有 一些資源的流通。否則有時候你單打獨鬥,就沒辦法那麼深入 」洪琬怡含蓄 著笑答。

課長與學生分享自己是如何與地方耆老、職人打交道

052

第二部分:場域指南 —— 二、場域中的進擊:03 來搏感情


會有「佛系影展 」的誕生,需要回溯到 105 年中西區的社區營造計畫。曾看過 新竹縣社區影像培力產出近百部紀錄片,洪琬怡心想中西區絕對有更多故事讓 居民親自述說,於是找到國立臺南藝術大學音像紀錄與影像維護研究所曾吉賢 老師協助授課。同年,曾老師準備在成大創意三角洲計畫開課,一句「妳覺得 如果要跟學校合作,以結合影像的方式,會希望在中西區做什麼?」促成年輕 學子重新認識臺南的佛具街與產業,也讓公部門與學校之間有了一次平實的合 作經驗。 達成共識後,為使課程執行順暢,洪琬怡與家裡經營燈籠香舖 — 昭玄堂的同 事,逐一拜訪民權路佛具店家告知目的。像是針線於成大和店家間來回穿引, 一頭她以公權力的身分獲取信任,讓老師傅願意受訪;另一頭,她熱切希望師 生善用專業,年輕世代能深刻的理解與紀錄,使佛具產業深厚的文化歷史再次 被世人看見。有了她這樣雙向的串接,才促使課程順利完成。 深談近兩個多小時,這次對談顛覆過往對官僚的印象。洪琬怡柔軟而堅定的 回應「公部門與地方的關係,不見得要這麼僵化。我們是真心為了地方文化, 需要大家彼此幫忙。」至於未來還會和教育單位繼續合作嗎?她則露出招牌笑 容,直言一定要繼續!守護臺南中西區文化之必要,不僅是職責,亦是臺南女 兒一生懸命的志業。

案例 ② 政治大學 X 故宮教育展資處

從專案實習開始,尋找「館校合作」模式 國內外有無數的學術機構都希望與故宮合作,轉注藝遊最初是以什麼樣的方式 找到雙方合作的切入點?擔任故宮與政大合作授課的業師浦莉安坦言:「一開 始老實講,大家都不太知道要怎樣合作,所以也是邊做邊與計畫團隊討論,大 家聊著聊著就覺得好像可以一起來做點事,所以兩方就開始找長官互相拜會, 進一步討論後續可能合作的模式 」 。 談到與轉注藝遊的結緣,浦老師說,是因為故宮教育展資處前科長郭鎮武與轉 注藝遊計畫共同主持人 - 政大資管系蔡瑞煌教授互相認識,由於郭科長本身是

第二部分:場域指南 —— 二、場域中的進擊:03 來搏感情

053


浦莉安老師帶學生觀摩故宮展 覽現場(轉注藝遊計畫提供)

政大資管系博士,蔡教授過往也曾參與故宮數位化專案。種種因緣契機,加上 故宮高層長官的支持,促成最初的合作,於是有了第一年「筆墨行旅專案實習 課 」,讓學生觀摩故宮團隊第一線工作內容。在此基礎下,雙方都希望後續合 作可以不再只是蜻蜓點水,因此郭科長與蔡老師才提到以「專案實作 」的形式 來規劃課程,讓學生真實體驗故宮館員執行專案的過程。 本身是藝術史相關背景的浦老師談到,由於故宮每年都有不少展覽與數位媒體 專案,而她所在的科別也屬於數位媒體方面,工作內容包含策展、新媒體製作 及教育推廣等,這樣的背景加上在故宮所接觸的工作,除了讓她能將故宮與政 大的需求串起來,同時還能將各領域的博物館工作整合成教學內容,帶領學生 從實務中了解一個專案的執行細節。 「我很想將博物館的經驗帶到學校裡 」浦莉安老師表示,希望讓學生在課堂上 領悟到自己不只是動畫創作者,同時也是詮釋者及教育推廣者,因為他們需要 把作品放在一整個展覽的脈絡下去構織,所以也身兼策展人的角色,加上後續 要放在網絡上進行宣傳。過程中,它其實已不單只是一門課,除了啟發學生對 文物藝術的感知,讓美感教育在心裡扎根,更是一個完整的整合學習訓練,也 在培育未來的博物館人才。而這樣的機構與學校連結模式,正是雙贏的合作模 式。

054

第二部分:場域指南 —— 二、場域中的進擊:03 來搏感情


地方層次(社區) 在地方層面,因為「活動串連 」或發起,因而擴大交流族群。

案例 ① 陽明大學 樂齡沙龍樂齡助教

教室裡的白髮叔叔,活歷史的樂齡助教 邱聰俞先生已經是陽明校園裡的熟面孔了,八年前開始擔任陽明大學志工,旁 聽學校課程。和活躍高齡計畫的相遇,則是受到宣傳海報吸引,拉著太太參與 樂齡沙龍與智齡生活對話等系列活動,後來更成為課堂中不可或缺的樂齡助 教。「我們常在捷運石牌站遇到『同學 』 ,在這附近真的多認識了很多人!」退 休後在校園裡的生活,邱聰俞認識了許多陽明的老師和學生。 樂齡助教的設計,讓陽明在執行高齡計畫時,從概念上的討論慢慢走入實踐。 當長者們走入教室,與學生一起學習, 「高齡 」不再只是課程中的議題。學生分 享對高齡的看法、設計相關活動與提案,長者則透過提案體驗以及與學生直接 互動,傳遞身為高齡族群真實的想法。 邱聰俞先生於「共玩老北投」 活動中與學生互動的情景

第二部分:場域指南 —— 二、場域中的進擊:03 來搏感情

055


邱聰俞提起在「共玩老北投 」中,訴說的那些老北投歷史故事, 「過往在陽明唸 書的學生,對校園周邊、社區都不是太熟悉。」北投的過往歷史地景與連帶發生 的改變,雖然圍繞於學生身旁,但卻找不到與自身關係的連結。「共玩老北投 」 的樂齡助教,彷彿是走到學生眼前的活歷史,讓他們看見老北投的樣貌,生命 的故事的相互傳遞,人們也在交流之中更加緊密。 「代間教育的推廣十分重要, 不同年齡層思考的方向不一樣, 看的角度都不 同 」,長與幼的對話交流。不僅是世代間的觀念流動,更乘載著長者過往豐富 的生命經驗,延伸記憶與回憶的重要性。林玉嬌想起擔任樂齡助教的過程,有 很多機會知道學生們原來在想什麼, 「很多人說易子而教,其實有時候年輕人和 家裏相處反而沒那麼深入,學生們或許也能在課堂中,找到自己與父母親貼近 的方法 」。

案例 ② 臺東大學 一口灶夜市

串起在地交流,感受彼此生活的溫度 一口灶夜市座落於臺東大學的灶空間廣場。灶空間是師生與部落朋友共同動手 搭建起的阿美族茅草屋,取名「一口灶 」 ,是以灶的餘火為意象,大夥圍聚取暖 陪伴分享,也凝聚克難共創的好感情。 臺東大學地處偏遠,為了讓來到這裡念書的學生,多接觸在地多元文化的機 會,灶咖計畫的張溥騰與卓淑敏老師,於是設想如何在灶空間揉進臺東生活 感,卻遲遲找不到媒介。直到有天,張溥騰老師,因緣際會參加一場由在地青 年、小農、手工藝及兒童創意體驗攤位組成的市集。身處其中,所感受到的氛 圍正與團隊的想法不謀而合。於是便邀請該活動負責人之一的小瑜,來到灶空 間共同策劃屬於東大的市集。 小瑜加入團隊後,也找來橋 Chiao 工作室成員智偉,負責硬體與攤位籌備。 一口灶四人小組誕生,但此時大夥卻發現,比起市集,學生真正的需求其實是 下了課,能有一處享用美食、聊天、放鬆的空間。團隊遂決定調整方向,朝「夜 間市集 」的方向規劃。

056

第二部分:場域指南 —— 二、場域中的進擊:03 來搏感情


簡單的搭起帳篷,一口灶夜市 是屬於東部的小小嘉年華

2018 年 3 月 29 日, 一口灶夜市初登場, 當月主題為「充滿能量的開端 」, 寄望往後每個月一次的一口灶,成為人與人交流的時光,關照大家身心靈的飽 足。而夜市攤位主要由師生和臺東在地年輕團隊、品牌或小農共同組織,將平 常不易連結的兩者群聚於此,打開學生與在地對話的機會。 截至目前,一口灶夜市已辦過六場,每次都是不同主題。夜市不提供免洗碗 筷,期許進來的每個人,都能從自身實踐「友善環境 」的理念;不同場次,亦有 不同活動讓民眾體驗學生的專業或熱情,例如移動式物件劇場廣獲大小朋友讚 賞,卡拉 ok 現場駐唱活絡氣氛,駐校藝術家創作分享讓人驚豔。這個市集不只 吃吃喝喝,也是激發創造力的魔幻空間。 一個在校園舉辦的夜市,會有什麼樣的可能?對團隊來說,一口灶夜市像是連 結地方的邀請卡,給予同學和在地合作的機緣,也是作為理解東臺灣文化的媒 介,實踐多元文化體驗的實驗性場所! 一口灶四人小組由美產系卓淑敏、張溥騰老師、外部單位小瑜與智偉組成。四 個人努力在校內外發揮自身力量。老師在校園負責連結號召與引導學生團隊, 而小瑜和智偉呢?他們怎麼引入在地資源帶進一口灶夜市?

第二部分:場域指南 —— 二、場域中的進擊:03 來搏感情

057


小瑜

智偉

來自臺南的小瑜,自國立屏東科技大學食品系畢業

身為臺東人的智偉,與朋友在臺東市郊開了一間名

後,便直奔臺東過著半農半插的生活。談起與臺東

為橋 Chiao 的工作室。原本與臺東大學毫無關聯

大學的緣分,小瑜說最初在務農的過程是沒有收入

的他,一次偶然的機會下,被小瑜邀請至一口灶團

的,因此應徵了美產系動洞藝術節的活動助理,是

隊,協助攤車與硬體製作,並在反覆討論後,正式加

與張溥騰、卓淑敏老師熟識的開端。而後受溥騰老

入一口灶夜市小組。

師之邀,加入一口灶夜市籌辦小組,將各自所長,撐 起這個臺東在地的一口灶夜市。

為了配合一口灶夜市的古早路線,智偉說,過去社 會分工並不明確,很多事情大家都自己做。舉辦夜

小瑜在團隊中,負責連結外部攤位。邀請的同時也

市的過程不斷掙扎著是否要承租帳篷,或是花錢購

會告知對方「學生的消費能力並不高,希望大家以

買現成物品。後來決定靠著雙手解決夜市的陳設,

玩樂的心情擺攤,然後一起看看會發生什麼事」。

利用美產系與灶空間剩餘的材料, 帶著學生綁竹

最重要的是進入校園中,和對臺東仍陌生的同學,

子、拉繩子以及搭設夜市的帳篷。他笑著坦言,我

分享這裡的生活與故事。小瑜表示,挑選攤商的基

以前也沒有這樣的經驗,有的時候我們比較像在做

準, 會優先錄取能實踐從產地到餐桌理念的生產

工作坊,大家先交流怎麼工作,然後再慢慢開始。

者, 或是有好的品牌理念之單位。她希望整場活

我會花滿多時間讓同學決定要搭成怎樣,漸漸培養

動,不只讓學生接觸外界,同時也是教育大家友善

密切關係。這樣的施作方式也契合了友善循環的理

環境的機會。

念,同時扎實的凝聚了大家的情感! 將自身於社會打滾的經驗,帶到校園陪著學生一起 做。小瑜和智偉的任務告暫告一個段落,接下來的 一口灶夜市,將傳承改由學生自行主導。兩人不約 而同的表示,他們十分樂見也期待著同學接手後的 一口灶夜市,即便技術上不夠成熟,但是讓大學生 主辦,整個氛圍會更不一樣。期待能激發更多校園 與地方創意的火花!

058

第二部分:場域指南 —— 二、場域中的進擊:03 來搏感情


學校層次(大學) 在學校層面,因為「平臺建立 」或服務,因而影響體制改變。

案例 ① 臺灣大學 場域助理

返鄉青年在地駐紮,成為最佳領航員 「場域助理 」這個角色是指長期以來蹲點在社區的學生或夥伴,並且與學校端 保持密切合作。因這樣的身分,他們能夠清楚知道在地需求、熟悉地方頭人文 化、以及老師或課程需要的資源在哪,對於老師在課程與教學設計,能適時給 予建議及協助。 身為桃園大溪人的慧勤,除了是臺大城鄉所的博士候選人,也曾是臺大食養農 創計畫的助理,這些不同面向的身分,無形中讓她在協助計畫課程進到場域時 有相當大的助益,不過,慧勤坦言,其實我在進入大溪場域前,對大溪也不是 很了解。 場域助理黃慧勤(左二)深耕 大溪場域多年與居民關係良好 (食養農創計畫提供)

第二部分:場域指南 —— 二、場域中的進擊:03 來搏感情

059


大學唸建築的她,畢業專題是設計大溪河岸的服務中心,但與社區居民並無太 多接觸,較多是從個人專業去做設計。之所以有機會進一步認識大溪,是慧勤 讀城鄉所博班第二年,參與張聖琳老師的大溪研究計畫案,她回想那時的景 況,自己當時比較算是用研究所唸的教育專業進入大溪參與行動,例如,與至 善高中合作發展「大溪挖哇 wow 」認識在地鄉土的暑期課程,促成學生與在地 有了更深的連結。 回到大溪發展,至今也已有將近九年的時間,慧勤與至善高中的夥伴早已建立 深厚的合作默契,也成了後來協助食養計畫開展「自煮巴士 」與「影像戰鬥營 」 這兩門課程的重要契機。藉著協助參與這些課程也讓她認識更多不同面向的大 溪,「我原本以為食養進到大溪,自己只是導覽角色,但後來發覺好像不只這 樣 」,慧勤深思般說著。 由於慧勤過往的行動大多是在大溪歷史街區,加入食養農創後才開始用不同的 角度重新去看大溪,像是自煮巴士要去想煮什麼、吃什麼,促使她有機會了解 大溪周邊的農業與菜市場,認識居住在河岸邊的都市原住民的飲食採集文化; 影像戰鬥營讓她接觸更多大溪的年輕朋友,了解他們的盼望。對慧勤來說,擔 任場域助理不僅是帶領外界認識大溪的領航員,同時讓她更深刻的認識與服務 家鄉,就像是某種默默守護的角色,在學校與場域之間找到適合的航線。

案例 ② 中山大學 場域串接小組

場域中串接,我們與在地居民煉出一團和氣 最初接手旗津社會開創基地時,計畫正面臨資源匱乏的狀態。而後因「舢舨船 復興計畫 」啟動,開始獲得不同單位的關注。但靠單個計畫實難以支撐大幅空 間的整建,面臨此困境,團隊持續拉進了如高雄市都發局、文化局、海洋科技 大學等各級單位,為基地挹注資源,才得以啟動旗津基地的整修;同時,團隊三 顧茅廬說服在地文史工作者或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在場域中串接以深耕旗津 地區,在社區及校園間滾動綿延不絕的能量。這些成員的存在,使計畫得以觸 及在地需求找到更深更廣的議題,並運用大學跨域團隊所長,為旗津文物復刻 與地區發展雕琢出新的圖像。

060

第二部分:場域指南 —— 二、場域中的進擊:03 來搏感情


場域是真實社會情境,串接也是複雜的。小組成員從各自關照的題材下手,每兩 週固定與社區里民進行會議,有好問題與洞見,就帶回校園討論再變成可執行的 課程、活動或是工作坊。他們與師生團隊從旗津出發, 搭乘舢舨船,飄揚大漁 旗,重現藏仔寮,深耕了四年,慢慢建構高雄學,未來持續努力將讓城市成為一 座博物館。 經營場域容易嗎?或許如計畫協同主持人吳涵瑜所言,我們沒有辦法去壓抑場域 中有什麼事發展,在裡面遇到什麼人和事都很難知道,你只能見招拆招。場域是 活的,持續的互動往來,才能形成「有機的健康循環 」 。團隊從無到有,慢慢與在 地居民煉出一團屬於彼此的和氣,也讓大學與地方共生露出曙光。

羅國棟

謝鑫佑

張淑雯

擁有「跑船」背景的他,曾於社

本身為作家及電臺主持人,擔任

在計畫內負責行政作業與「山津

會系擔任助教,帶學生進入旗津

計畫文膽一角, 原本僅記錄課 塢」漁旗圖騰設計,打理繁瑣行

地區進行田野調查時,意外從一

程發展成果,後來促成「津聲電 政之餘,也必須搜集大漁旗相關

張老照片,發展出舢舨船復興專

臺」於基地成立,廣邀社區居民 文獻,揉和進漁旗圖案,作為民

案, 一步步走向創業之路成立 進入基地,藉由無線電波傳遞理

眾認識高雄港都文化的媒介。

「西灣海洋」,致力於傳統木船技 念和家鄉的生活故事。 術保存與推動。 李怡志

吳涵瑜

王威棋

原為社區藝術工作者,長期挖掘

擅長傾聽的她像是獵人頭的角

因擅長木工,成為計畫與家扶中

旗津在地文史,因為「大漁旗文 色,穿梭地方、公部門、校內,聆 心合作的木工班老師,他陪伴家 化復興」加入團隊,而後與成員

聽他人需求,不斷的奔走與媒合

推出創業品牌「山津塢」, 推廣 內外部資源,找到共同合作者實 漁旗、高雄海事文化不遺餘力。

庭失能的孩童,在旗津基地培養 第二專長。

際解決問題。從計畫初始即投入 的她,對社區地方的熟悉度,媲 美社區里長!

團隊成員各司其職,協助山津 塢運作得更好


團隊觀點與回饋

臺東大學 「 'a vuwan 灶咖的跨域創造計畫 」團隊

臺灣大學「食養農創計畫 」團隊

「服務」應該要從自己的專業,做別人需要的事。我

場域是一個提供「實」材與驗證想法的大教室,學

們應該比較有把握的還是自己的專業,我們不是要

生在場域裡所得到的啟發是多元的,不論是加深地

變成一個什麼樣的人,才可以幫助別人。不是說我

方的文史理解或是學習人際間的互動,都更能驅使

很想服務我就要去服務,應該是要服務到真正需要

學生進行主動的學習與延伸。另一方面,課程進行

你的地方。

中學生所有大膽的創見與行動力,必然會發展出許 多出乎意料之外的事件, 需要進行多方的對話溝

場域對我們來講就是空間,但不是單純的空間,而

通,甚至大多數是老師無法解答,必須回到場域去

是跟裡面的人的活動有關。人跟空間互動才形成

找答案。學生來來去去,課程走走停停,大學進入

場域。大學跟社區或是部落就是兩個彼此獨立的

場域的本質就是這樣。大學可持續進入場域的關

空間,我們希望在空間上面能夠有一些元素能夠交

鍵, 是有老師們願意持續地以特定場域作為課程

融,人也能夠有一些交錯。因此,在這場域上面,

的教與學的環境,教學團隊(老師、助教以及其他

就會有一些模糊的界線。對我們來講,場域是動態

組織)與每一次的修課學生都在一個動態學習的過

的,能夠動的部分我們就讓它流動。

程。教學團隊的責任是刺激學生們的主動性。

062

第二部分:場域指南 —— 二、場域中的進擊:03 來搏感情


實務經驗分享

團隊必須思考的議題

實務中可能衍生的重要問題

強調議題認同或關注。需思考如何獲取共識,

• 學生可有哪些培育,使他們獲得所需能力得

夥伴因而產生投入動機。

以經營場域空間

• 能力得以經營場域空間

個 人 層 面

• 學生在倡議過程中自主發揮了什麼,使他們 在場域空間中更有影響力

• 學生在歷程中的反思回饋是什麼 • 學生是否習得如何跨越學門與進行跨域合作

組 織 層 面

強調資源互補或交換須思考如何降低落差,雙

• 機構可提供哪些場域資源給學校

方因而促成合作契機。

• 如何將機構的業界經驗帶入學校 • 機構與學校分別獲得的產出或收穫是什麼 • 由誰來擔任中介角色,進行串接協調

著重活動串連或發起,須思考如何拉近距離,

• 活動如何設計才能促使大家融入參與

因而擴大交流族群。

• 如何規劃設計短期密集工作坊促使不同世代 或群體各自發揮所長,共同完成一個實作專

地 方 層 面

• 設計哪些活動環節來讓地方與學校雙方各自 展現其專業或互惠合作

• 學生如何轉譯自身專業知識與社區溝通、是 否習得地方知識、是否理解相互差異 強調平臺建立或服務,須思考如何激勵創新, 因而影響體制改變 學 校 層 面

• 若要讓學生持續深入一個地區或場域,學校 可提供哪些輔導或資源

• 如何將學術知識與地方經驗相互結合,讓雙 方均有所創發

• 如何透過校內創業資源扶植學生團隊創業, 讓有志者銜接在地真正投入地方發展

• 如何設計系列連貫的跨域課程與工作坊,讓 學生獲取垂直性整合實作學習經驗

第二部分:場域指南 —— 二、場域中的進擊:03 來搏感情

063


04 提案出擊

團隊的行動與影響 在找到好問題與關鍵夥伴後,共同完成專案的執行。找到好問題很重要,因此 提案出擊需要考量「進場後的行動與影響 」。這是為了避免專案或活動成為煙 火,因此這階段的活動必須能滾動在地的單位社群里民或專業者,同時又以在 地的議題或群體為主體。在由下而上的串連中,產生各種不同的影響,慢慢建 立場域網絡。這些活動可能是因為課程而發生的小活動,或者是課程成果展示 的大活動,可能的形式或展演非常多元。 ,對師生團隊 在 HFCC 經驗中,這個階段非常重視「外部真實回饋與再修正 」 來說,這是非常重要的一環,也是真實生活場景中真槍實彈的演練。雖然無法 立即解決什麼問題,但是所提出的創新方案會成為場域中的觸媒,好的點子很 自然的會被採用與實踐。 「提案出擊 」的面向有「找到互惠節點」、「進行原型測試 」 ,以及「對外公開展 演 」。互惠共生是場域經營中的重要態度與原則,基於此才有可能促成實質的 跨域合作;原型測試的前提是「行動 」,你若要期待行動真能指向想面對的問 題,就不能閉門造車,一股腦做自己想做的,而是需要在真實環境操練,並透 過回饋再次修正。 而走出教室,對外公開展示課程成果,除了回饋場域,也是賦予學習的不同定 義。對外展示成果需要透過媒介轉譯,像是透過書寫、影像、遊戲腳本、桌遊、 展覽等形式。這些形式與內容的搭配,都有自己一套的傳播知識。 另外,成果展演往往能獲取社區或焦點群體的回饋,讓學生理解自身構想在他 者眼中的看法。從籌備到展示的過程,跳脫課堂講授或作業的單向學習關係, 師生是在一個過程與情境中複合的共同學習。


找到互惠節點 案例 ① 臺東大學:觀光人類學

找到自己可以創造價值的施力點 臺東大學灶咖計畫公共與文化事務學系張育銓老師在開設「觀光人類學 」課程 前,便先邀集各系所的老師前往建和部落(卑南族 ) 、武陵部落(布農族 )開設 工作坊,為部落觀光預作前期的技能提升與基礎準備。正式開課後,讓修課學 生體驗部落觀光行程,同時透過部落觀光桌遊,讓學生更能釐清部落觀光的利 益結構,落實觀光資源盤點,找到更積極面對部落利害關係結構的解決方案。 學生在體驗後寫下回饋與建議,並約定再次造訪部落,獲取再修正建議,最後 在雙方有共識基礎下,由師生協助完成申請計畫書向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 處申請,最後真正促成部落推出定型化的觀光行程。 過去臺東地區各部落與政府部門之間的關係,有時因發展理念不同,偶有激烈 的衝撞與對抗,或由政府部門帶著龐大資源,促使部落走向由上而下的發展計 畫。灶咖計畫有許多課程是與部落密切合作,透過師生不斷思考與溝通,成為 另一種第三方角色,找到施力點,也逐漸發展出一套學校與部落互為主體性的 合作模式。 體驗部落運用在地食材烹煮的 風 味 餐(東 大 ’avuwan 灶 咖 的跨域創造計畫團隊提供)

第二部分:場域指南 —— 二、場域中的進擊:04 提案出擊

065


案例 ② 臺灣大學 — 自煮巴士

直奔田野,來趟自煮旅程 「自煮巴士 」為臺大食養農創計畫一年一度舉辦的工作坊,希望帶著學生前往 桃園大溪,認識地方文化與在地農產,體驗食物從產地到餐桌的旅程,並思考 飲食自煮與自主等問題。 學生們烹煮料理的過程(臺大 食養農創計畫團隊提供)

旅途首站會到阿美族撒烏瓦知部落,透過部落理事長的介紹,認識原住民摘種 野菜的知識與文化。之後前往大溪菜市場購買食材,了解食物的特色與相互搭 配,最後一站則到至善高中用專業廚房,由餐飲科的學生與臺大同學一起進行 自煮活動,設計創意料理,最後由專業評審聽取團隊的料理設計理念並給予回 饋,最後,大家可以相互品嚐彼此製作的佳餚。 由於現今大學生普遍外食,欠缺廚房經驗,且生活中也和食物產地距離較遠, 透過這樣的一日工作坊,可增進學生對食農與自煮議題的了解。此外,讓臺大 學生跟至善高中的高職生一起結伴煮食,過程中也希望創造平等互惠的雙向交 流與學習關係。

066

第二部分:場域指南 —— 二、場域中的進擊:04 提案出擊


進行原型測試 案例 ① 政治大學 — 影展研究與經營實務

學生辦影展,直面真實挑戰 政大轉注藝遊計畫的「影展研究與經營實務 」為金馬執委會執行長聞天祥老 師,於中文系開設的選修課,課程以學生實際規劃執行影展為最終實作成果。 在與光點華山電影館的合作下,讓同學走出校園,將成果帶至華山文創園區。

2017 年舉辦第一屆政大中文影展,以「說故事的人 」為題,將主題鎖定在編劇 ,以大環境下不同層面的社會議題為 上。2018 年主題為「你不是一個人憂鬱 」 主軸,讓觀眾透過電影看見社會真實樣貌。 為了讓同學完成影展規劃,老師在課堂上除了講授相關知識,也引入校外業師 講授實務經驗,並以籌備正式影展為方向,將學生分為邀片、宣傳、美術、場務 四組,從規劃設計、行銷宣傳、聯繫片商、邀請影人以及售票與場地安排等,皆 由學生分組完成。學生因意識到自己的成果必須踏出校園接受市場考驗,因此 更認真討論與調整執行細節。最後成果不僅打破眾人對於學生影展的印象,也 為學生們留下一個扎實的實作經歷。 第二屆政大中文影展邀請黃信 堯導演擔任焦點影人(政大轉 注藝遊計畫團隊提供)

第二部分:場域指南 —— 二、場域中的進擊:04 提案出擊

067


案例 ② 陽明大學 X 政治大學 — 共玩老北投:敘事遊戲創意設計

當醫學與人文一起走入田野 「共玩老北投 」為五天暑期密集實作營,目的在於創發「故事桌遊 」 ,藉由與 長者一同走踏遊玩,口述生命故事,進行老北投的記憶經驗傳承與再創。透 過桌遊設計這個最終產出,長者抒發其經驗,讓年輕世代轉換視角,身處現 今卻神遊進入未曾體會過的歷史場景,回到當前再透過同學們的新意,詮釋 歷史中老物的美好,來回激盪間,發現混齡世代共處共享的新可能。 「共玩老北投 」由陽明與政大共同開課,內容跨及醫學、哲學、人文社會等專 業知識,除了深入北投在地文史與文學作品,更邀請業師講授遊戲製作的基 礎與實務,共創醫學與人文合作的全新可能。活動選定於具有豐富在地歷史 與文史資料的北投舉行,更與校外單位「北投說書人」 、 「 Solo Singer Inn 」 合作,於其旅店中進行桌遊討論與成果試玩。 跨校合作,讓陽明發揮其高齡議題的專長,加上政大轉化文史為遊戲的經 驗,以「桌遊 」與「敘事 」作為連結點,將醫學與人文交融於遊戲之中。由於 陽明與政大本身專攻領域與學生性質差異極大,此次課程打散學生的分組方 式,更讓彼此在密集討論的腦力激盪中,擦出有趣的火花。 政大、陽明師生與長者組成小 組共同討論

068

第二部分:場域指南 —— 二、場域中的進擊:04 提案出擊


案例 ③ 東海大學:教育行政研究

食農理念結合教育端,撒下種子遍地開花 東海大學紅土學院計畫,長期致力於食農教育的推廣。而教育研究所陳世佳老 師開設的「教育行政研究 」這門課,修課同學多為中小學教師。想著如何把課程 結合食農教育推廣的世佳老師,便帶著他們突破過去課程成果僅停留在期末提 案的情況,以東海生態農場為基地,讓食農教育的經驗可以從這裡作為起點, 並由課堂同學帶回各自校園,實踐教案設計的內容。 課程修課學生主要為大忠國小、龍井國中與大肚山鄰近的中小學的老師。他們 與「城食森林計畫 」合作共構蔬菜箱計畫,利用中小學閒置的土地進行食農教 育活動,帶著孩子們ㄧ起經歷「產地到餐桌 」的過程,體驗種植與採收,親身動 手與勞作。如此課程,也間接影響家長對於食物的重視以及「食 」的教育。除了 將蔬菜箱帶回各自校園種植,中小學老師們也聯合生態農場,辦理三場親子或 師生農作體驗工作坊,無形中滾動越來越多人參與食農教育推廣,形成校園與 社會良善的迴圈。 小朋友們利用課餘與放學時 間,照顧自己的有機蔬菜,並 帶回與家人分享(東海紅土學 院計畫團隊提供)

第二部分:場域指南 —— 二、場域中的進擊:04 提案出擊

069


對外公開展演 案例 ① 中山大學:活動企劃實務與統籌

走出教室進街區,從理論走向實際 來自中山大學虛擬創業學院的宋世祥老師,與《不只企劃顧問所 》總監劉雯 婷業師,以帶著學生在鹽埕街區舉辦創作展為目標,攜手開設「活動企劃實 務與統籌 」及「設計思考:人文設計與創業 」兩門課。並於 2018 年 6 月以 「鹽夏不夜埕 」為名,進行為期九天的街區裝置藝術展覽。 為了確保修課同學對鹽埕地區有相當程度的喜愛及使命感,選課前老師便以 「面試 」的方式對團隊進行把關。開始上課後,遂分三組,企劃組、行銷組、 技術組進行實作,學習如何呈現節慶活動所聚焦的「文化主體 」 ,進行精確 傳達與溝通,連結社區資源與內容的整合,也練習評估和管理節慶活動的成 果,讓「鹽夏不夜埕 」在未來也能夠持續辦下去。 在一學期的規劃下,邀請到鹽埕街區裡十三個空間一同合作,以店家或鹽埕 故事為背景,進行藝術展演創作。而學生的熱忱也為在地串接立下良好的口 碑,活動結束後,在地居民感動的表示,此次街區展覽找回了過去鹽埕熱鬧 的景象,里長與部分商家也主動的預約一起參與下一屆活動。

案例 ② 臺灣大學 — 音樂設計與創新應用

挖掘地方聲音,留下美好共鳴 由臺大創新設計學院蔡佳芬老師開設的「音樂設計與創新應用 」課程,因老 師有感於古典音樂雖是一門專業藝術,但應與整個社會產生更多連結,以跨 域合作的方式,讓音樂發揮多元的功能。

070

第二部分:場域指南 —— 二、場域中的進擊:04 提案出擊


2017 年,老師帶領學生將坪林即將失傳的百年「相褒歌 」,融合創新科技,發 展出多樣別出心裁的作品。學期末舉辦音樂會,邀請坪林、石碇、金山等地偏 鄉中小學生,共同參與演出,同時結合學生發想出與觀眾互動的創新設計。 作品有「通往茶鄉之梯 」 , 由同學製作音樂互動階梯, 觀眾踩踏時會發出聲 響。踏上階梯,在自由的步伐中創作屬於自己的音樂︒又像是「阿嬤的快樂茶 園」 ,希望透過手機遊戲了解製茶流程,配上含有相褒歌元素的背景音樂,以 簡單的操作體驗茶葉文化︒也有像「漫遊坪林 」 ,透過影片漫遊坪林,聆聽國 寶級的相褒歌,探索位於臺北市旁的靜謐小鎮,享受人文與自然交會的美好片 刻,在茶香︑相褒歌交織出的美麗旋律中,貼近臺灣的音樂 DNA。這些作品無 非希望打破世代隔閡,賦予傳統音樂新的生命與趣味,這不僅是音樂、科技與 在地文化的跨域,也是城鄉間跨世代的交流。

2018 年延續坪林的經驗與精神,蔡佳芬老師以喚醒現今世代對淡水河的重 視為號召,學生在課堂上透過田野調查,思考淡水河的歷史文化,並將音樂結 合地景與科技,期末邀請臺師大、政大與臺科大的學生,於淡水文化園區舉辦 兩天的「淡聲音樂節 」,透過穿戴互動與 Pepper 機器人、文化聲景與電子音 樂,跨越人文與科技的界線,拓展大家對於淡水河域新的人文地景想像。

實務經驗分享

團隊必須思考的議題

• 如何將專業術語轉換成親民的語言和居民溝 共 創 好 專 案

• 如何讓社區的人一起參與課程活動 • 如何設定一個理想但可行的目標並賦予行動 • 如何設計活動環節讓社區與學校施展自身專 業

實務中可能衍生的重要問題

• 在課程中是否能提供或訓練學生面對場域困 境的方法

• 想要留下來的學生或團隊,後續是否有相關 資源或支持系統

• 課程的成果如何被看見,如何與社區有更契 合的互動回饋,以發展下一次合作

• 如何捲動更多在地的單位與組織,如何讓參 擴 大 影 響 力

與者更有感

• 學校可以提供什麼樣的協助

• 如何掌握場域中複雜的文化與生態

• 如何與校方溝通,並了解執行困難 • 如何運用學校角色,滾動、串連更多資源

第二部分:場域指南 —— 二、場域中的進擊:04 提案出擊

071


05

永續或退場

場域關係中的回饋反思 場域經營的第五個面向是面對永續發展的走向,這是最難的面向,不論實體的 空間經營或虛擬的網絡,最後都會面臨如何永續與自主的困境或難題。在此階 段,面臨的是真實組織的營運——必須有能獨立存活的能力,找到可執行的商 業模式。 尤其,以大學師生為主體,時間來說常會以學期作為錨點,組成來說學生修課 是來來去去的。那實作模擬場域,可以什麼形式持續存在?這有賴每一次跨界 課程的實踐,必須在當中深切的回饋與切實的反思,才能在實驗中找出方法。 場域經營最後會談到「永續或退場 」,這是實際狀況必須面對的。這個議題,我 們想先從「社會回饋 」切入。互惠共生的原則讓兩方有了連結,那彼此能擦撞出 怎樣的火花,進而產生的社會影響力,則是需要逐步構思的。 接著,我們會提到「永續關係 」的可能性,與「退場關閉 」的選擇。未來的永續 關係,會奠基於每一次的課程進場域,實際產生的互動與成果的積累。過程中 的不同環節,都很可能觸動場域中的關鍵角色,而促成一段持續互動關係。 不過,回到團隊的資源與定位來思考更長遠的安排。當團隊中成員有其各自的 人生規劃,或者團隊已無法處理場域中的複雜情境,團隊需要正視與討論。若 團隊最後做出退出場域的抉擇,則需要有好好告別。

HFCC 計畫以先導實驗計畫的定位,執行四年的期程,從人社領域切進創新創 業,或者從課程形式參與地方發展。在多重身分與立場的切換,如何取得平衡 與找到好的發展路徑,需要時間與經驗的積累。


社會回饋 案例 ① 成功大學:臺灣政治文化史專題研究 / 臺灣史料專題研究

偏鄉在地革命,以牛隻牽起的當代議題 成功大學歷史系陳文松老師開設的「臺灣政治文化史專題研究 」及「臺灣史料 專題研究 」兩門課,採取異課續耕長期投入田野的方式,讓學生到臺南市龍崎 區牛埔里進行蹲點實地田野調查。探究此地的歷史脈絡和人物生命史,進一步 挖掘當地豐富的人文地貌,與探究環境間的相互關係。

牛進大學活動,成功大學歷史 系陳文松老師與龍崎牛埔里長 陳永和帶著牛隻沿清代古道走 入成大,呈現師生在龍崎牛埔 里長達一年的文史調查成果

課程邀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臺灣歷史文化與語言研究所吳玲青老師與多位研究 生,共同觀察與紀錄該地所背負的歷史宿命和當代課題。並協同「龍崎牛埔文 化藝師—林先化 」、「龍崎牛埔里里長—陳永和 」 、 「龍崎福祿食堂—王林瑞阿 嬤 」、 「龍崎國小校長—陳新昌 」等人,牽著牛隻沿著清代古道 (今 182 縣道 ) 進入成大校園舉辦「牛進大學:龍崎牛埔人文竹藝史畫 」成果展。 那牛之於龍崎牛埔與成大有什麼關聯呢?牛,代表著牛埔里,這裡在過去是讓 「牛歇息的草埔 」,代表過往府城農業的歷史,代表農耕生活的質樸,更代表緬 懷與感恩、傳承與友善。課程不只與在地關鍵人物合作,同時藉由牛隻,重新 串起地方與大學、牛埔與府城,古道與今城的前世與今生!

第二部分:場域指南 —— 二、場域中的進擊:05 永續或退場

073


案例 ② 中山大學:空間、木作與文化記憶(二)

在場域中復刻重現消失的文物 中山大學邊緣社區認同再造計畫開設「空間、木作與文化記憶(二 )」課程, 希望培養學生走出校園與社區建立連結的能力。初期老師先帶學生考察旗津在 地文史,接著拜訪畫家與編藝家尤辰允老先生,體會過去漁民生活的場景與工 具。之後學生們再回到旗津社會開創基地,與老師傅一同搭建,早期旗津漁民 在補烏季節臨時,所需的「藏仔寮 」。這是一場技藝與記憶的對話,藉此讓學生 認識並復刻在地豐厚的文化底蘊。 完工後的「藏仔寮 」也規劃未來作為旗津社區的多元文化兒童書屋,與其旁側 的「玩具圖書館 」一起成為,在地居民來到旗津基地的專屬活動空間。透過課程 及師生們的持續努力,期待這個空間能邁向永續經營。

學生與老師傅一同搭建藏仔寮

074

第二部分:場域指南 —— 二、場域中的進擊:05 永續或退場


永續關係 案例 ① 中山大學—生命歷程與社會鑲嵌:技工舍專題 謝謝你讓我紀錄你的生命 「生命歷程與社會鑲嵌:技工舍專題 」 ,是以旗津海軍第四造船廠技工宿舍為主 題。學生藉由到實地勘查和深度訪談,採集技工宿舍老兵與周遭聚落的生命史 與故事,並撰寫成《技工舍:生命故事與聚落變遷 》一冊。希望讓更多人看見政 策以及社會結構,如何改變地方與他人的生命。訪談中,學生除了要面對老兵 口音的問題,及其家人的戒心之外。文化差異和同學個人的價值觀,也在對談 過程中不停碰撞。 「因為這個訪談,讓我有機會聆聽老人家的生命歷程,得以理解他們之所以會 有現在這個觀點形成的種種原因。我發現很多事情不能只從結果面去看待,更 多時候需要花心思去了解其成因。這段生命歷程的口述歷史,使我更懂得去傾 聽、理解他人的聲音 」。 這是很特別的互動。課程中學生有機會接觸中山附幼的小朋友,與中山樂齡大 學長輩,開始透過跨世代的互動,認識人們不同的生命歷程。往後在面臨不同 價值觀的衝突時,更有機會發現他人所在的角色上,去探索為什麼「他會有這 樣的認知判斷 」,去理解它背後有故事。 訪談社區耆老劉伯伯,交流代 間世代的價值觀

第二部分:場域指南 —— 二、場域中的進擊:05 永續或退場

075


案例 ② 成功大學:府城佛具產業脈絡與影像紀錄(一)(二)

我們用影像與你一起說故事 如何用沒有語言的影像,說一個故事?「府城佛具產業影像脈絡研究與影像紀 錄 」是一堂不太一樣的攝影課。上學期偏重理論探索,訓練同學影像剪輯的邏 輯;下學期則開始和受訪者密切接觸,學習與陌生人建立信任感。上下學期的 知識相呼應,幫助學生將故事說得完整。 對文學院學生來說,一直以來的專業,都著重在文本的閱讀與書寫。但是,當 說故事的媒材,從實際的「文字 」,變成抽象的「影像 」時,如此敘事方式,對 他們來說無疑是種全新的挑戰。學生練習扛著攝影機與腳本,走出校園與店家 攀談並進行拍攝,在一來一回的過程中,看見佛具產業從興盛到沒落,也看見 不同世代職人,渴望保存傳統技藝的心。 完成影片後,學生隨即著手策劃「佛系影展 」 。首映當日,授課老師曾吉賢老師 在臺上期許,影像語言是很濃縮的,背後的概念是對生活樣態的思考,或是內 化成心裡的情緒,具體到抽象這些符號化的過程,即便只是一個念頭、一顆鏡 頭、一個畫面,那都是一種表達。 學生前往民權路佛具街,訪問 紙糊店家

076

第二部分:場域指南 —— 二、場域中的進擊:05 永續或退場


退場關閉 案例 臺灣大學 溪州部落場域

我們共同奮鬥留下美好記憶 在臺北新店溪碧潭下游西岸,有一處聚落,人們重視土地和空間,和自然和平 共生,它叫溪州部落,是都市裡少見的原住民部落。居民們在大都市裡發現了 和後山類似的環境,於是便以原鄉經驗在臺北城中落地生根。然而,90 年代後 臺北都會快速擴張,河岸公共綠地便成為政府積極治理河岸的目標之一,而長 期居於河畔的都市原住民,便得首當其衝的面對拆遷與居住權益的課題。 臺大「食養農創 」團隊進入溪州社區,不只學習原住民的生活與文化價值,也協 助這群將都市荒地,變成部落居住地的溪洲居民們爭取居住權。師生團隊更組 成「食菜好文化工作室 」 ,透過新創方式推廣阿美族的飲食文化,像是恢復傳 統有機農耕方式、介紹阿美族食用植栽知識、假日阿美農夫體驗,以及收成季 節由部落舉辦農作物分享活動,發揚與環境共生的生活智慧。 不過,在 2017 年,溪州部落場域因重建,實際走入居住與社區建造的階段。 團隊評估後,認為課程不適合再進場,因此在第二年度即關閉此場域。

實務經驗分享

團隊必須思考的議題 理 念 倡 議

• 課程如何系列接續,延續成果 • 創新能量如何持續性的擴散 • 如何促使地方自主的參與

實務中可能衍生的重要問題

• 課程進場域的內容,是否能與學生的生命經 驗產生關聯

• 大學專業知識如何與地方知識相互補充 • 學生是否有帶的走的整合能力

商 轉 營 運

• 空間營運如何自給自足

• 課程結束後場域中的連結關係如何繼續

• 可能的商業模式為何

• 場域中的跨域成果如何與產業對接

• 實際運作不理想時,應對的策略與備案有哪

• 要自主經營時,如何育成青創團隊

• 計畫成果如何交由社區接手



第三部分

場域故事


01 國立政治大學 轉注藝遊計畫 進入場域|

「政大轉注藝遊計畫是一個以文學院師生為核心的團隊。要如何從人文學科的

① 文山區

角度去『改造 』、 『經營 』一個『場域 』 ?這實在讓我們苦惱很久。」HFCC 計畫

② 國立故宮博物館

中的「建置實作模擬場域 」是轉注藝遊團隊起步時遇到的一大困難。因為若從

③ 朱銘美術館

人文學科的本質與專業來談場域的「改造 」或「經營 」 ,不論是校內空間或是校

④ 光點華山

外社區場域,團隊並不認為他們有權力去介入或是主導一個場域空間。而且對 多數文學院的老師來說,人文學的知識傳遞無論在任何地方其實都可以進行。 換言之,傳統文學院上課,教學空間通常不會是老師們關注的重點。 因此,如何找到師生、課程與場域之間的連結及定位,並發揮人文知識的教育 意義,成了他們時常在思考的難題,過程中,其實充滿各種不確定性,團隊可 謂邊做邊調整。不過,正如轉注藝遊計畫共同主持人曾守正老師所言, 「困難是 尋找意義或重新出發一個很重要的起點和養分 」 。歷經三年半的試驗,轉注藝 遊已發展出他們與校內外場域互動合作的一套模式。

080

第三部分:場域故事 —— 01 國立政治大學轉注藝遊計畫


計畫概要 2015 提 出 人 文 實 作 概 念

教育推廣 數位融用 地方活化 策展互動

2016 場發 域展

格物場域 摹習場域

教 學 的

實作場域 致用場域

2017 合開 作創 模館 式校

故宮博物院X政治大學 簽訂合作備忘錄( MOU )

2018 政治大學X陽明大學

共玩老北投:敘事遊戲創意設計

X

跨人 校文 合 作醫 模學 式

第三部分:場域故事 —— 01 國立政治大學轉注藝遊計畫

081


文學院的困境,讓政大轉注藝遊計畫從文學院師生

如何將人文學科

出發,談論如何透過人文學科, 「改造 」並「經營 」一

看不見的知識力變成 看得見的創造力?

個場域。如何找到師生、課程與場域之間的連結與 地位,發揮人文知識的教育意義,便是團隊們不斷 思考的難題。過程中的不確定性,歷經三年半的試 驗,不斷修正與調整,正如曾守正老師所言:困難 是尋找意義或重新出發一個很重要的起點與養分。

而轉注藝遊已發展出他們與校內外場域合作的新模式。 帶著這樣的意識,轉注藝遊初期以「在地關懷 」與「藝術涵養 」為核心精神,提 出「人文實作 」概念,希望文學院學生能將生硬抽象的文史知識,透過不同藝術 表現形式及傳播媒介,傳達給一般大眾。這樣的「轉譯 」能力,才能讓人文學知 識得以「應用 」於社會,藝遊人群。 104-1 學期「臺灣民俗實務: 調查與展示」課程以文山區的 「民俗藝陣」為主題,結合「迎 尪公」的遶境活動於文山未來 館 策 劃「逗 陣 遶 境 政 大 山 腳 下」展覽。

105-1 學期「數位、 遊戲與歷 史」課程舉辦「遊戲企劃提案」 工作坊, 邀請業界 CEO 帶領 學生模擬電玩業界遊戲開發團 隊的實務提案,希望激發學生 創造出兼具知識與趣味的遊戲 企劃案。

082

第三部分:場域故事 —— 01 國立政治大學轉注藝遊計畫


人文實作是什麼? 一般談到「實作 」,通常令人聯想到的都是技術性的實務操作。但轉注藝遊的 人文實作,並非強調技術性訓練,而是培養學生「多元敘事 」的能力。過往文學 院學生作業偏向書面報告與心得賞析,但人文實作希望透過不同媒介,例如: 數位科技、展覽策劃、戲劇展演、影像傳播與遊戲腳本,將傳統靜態知識傳授 的課程,轉化為具有實作面向與實踐意義的新型態課程。 因此,「人文實作 」並不是要讓喜歡電玩的歷史系學生,學寫程式設計遊戲,也 不是讓熱愛影像的同學成為拍片達人。課程希望訓練學生運用不同敘事工具與 邏輯,思考如何成就好的故事、寫出好的腳本,傳遞人文知識與社會關懷。在 「人文實作 」中,數位科技與傳播工具,僅是溝通媒介,重點在於「敘事能力 」 的培養,希望透過這個工具說什麼、表現什麼, 「內容 」才是實作與創作的重 點。 106-1 學期「從自我到他者: 戲劇的社會實踐力」課程期末 公演。 戲劇採取「論壇劇場」 形式,來看戲的每個人都是論 壇中的一份子。圖為學生扮演 丑客與觀眾互動情形。

106-2 學期「博物館展覽設計 與製作」課程讓學生於民族博 物館規劃小型展覽。圖為「籤 秋萬代」小組製作香爐、籤筒、 籤 詩 等 展 品 來 介 紹 臺 灣「抽 籤」的文化習俗。

第三部分:場域故事 —— 01 國立政治大學轉注藝遊計畫

083


人文實作 轉注藝遊所提出的「人文實作 」課程概念,彰顯了轉譯文本的各種可能性,透過 實作課程,挖掘傳統人文學科所可能發展的不同面向。 動畫影片

教學網站

戲劇展演

影像傳播

課程名稱|傳統精緻藝術再

課程名稱|教學媒體與應用

課程名稱|從自我到他者:

課程名稱|圖像、影像與創

戲劇的社會實踐力

新傳播

創新:故宮專案實作課 實作內容|故宮院藏文物為

實作內容|製作以學習者為

實作內容 | 以「應用戲劇 」

實作內容 | 朱銘美術館的

主題製作動畫

中心的線上教學媒體網站

及「民眾劇場 」的形式與觀

藝術典藏、文山區的自然生

眾互動

態、城市中的動植物為主題 進行創作

實務實習

展覽策劃

課程名稱|當代藝術典藏與

課程名稱|影展研究與經營

課程名稱|博物館展覽設計

課程名稱|臺灣民俗實務:

展覽應用:以朱銘美術館為

實務

與製作

調查與展示

實作內容|朱銘美術館實習

實作內容|光點華山電影館

實作內容|校內民族博物館

實作內容|文山區產業及文

與導覽實作

籌辦影展

盤點文物與策展

化為主題策覽

實習場域

文化遊戲

課程名稱|數位、遊戲與歷史

課程名稱|同安船桌遊工作坊

課程名稱|敘事遊戲創意設計

實作內容 | 文學及歷史為基

實作內容|故宮同安船史料為

實作內容|北投文史為素材,

礎,設計數位遊戲腳本

題材製作桌遊

設計與高齡者互動桌遊

084

第三部分:場域故事 —— 01 國立政治大學轉注藝遊計畫


從人文學科本質出發談論場域的「改造 」 或「經

走出學院的知識藩籬,

營」 ,在計畫中建置「實作模擬場域 」 ,是轉注藝遊

「場域」能為教學 帶來什麼影響?

團隊起步時遇到的一大難題。不論是校內空間、或 是校外社區場域,團隊並不認為自己有權利介入或 主導一個場域空間,對多數的文學院老師來說,人 文學的知識傳遞,無論在任何地方都可以進行,場 域是實踐「知識轉譯 」的一種方法, 「如何轉化書上

的文史知識,讓它走進大眾生活,思考進入的對象、時機與方式,才是場域在 其中發揮的功用。」 經過一年的摸索與嘗試,轉注藝遊團隊發現,在人文實作課程中,文史知識若 要更加真實有效的進入社會, 「場域 」就扮演了相當重要的關鍵角色。 場域經營,並非實際經營或介入一個空間,而是以「輔助教學 」為主,透過「場 域」翻轉學生對學習的既有想像、並改變老師對課程的既定設計,藉由場域創 造人文學知識應用的新價值。在這個基礎之下,轉注藝遊對於場域的定義與 規劃,主要從人與人之間的互動網絡中,重新定義,發展出自己的一套場域意 義,並將場域分為四種類型。

轉注藝遊場域關聯規劃圖

格 物 知 識 輸 入

北投社區

文山地區

故宮博物館

故宮博物館

文史踏查

社區參與

文物知識

展覽合作

朱銘美術館

摹 習

暑期實習

文山未來館 實 作 能 力 輸 出

致 用

共 創 課 程

民族博物館 模擬展覽

陽 明 大 學

北投社區大學

景美集應廟

臺北市忠義國小

藝文中心

光點華山

高齡互動

文化活動

動畫傳播

劇場展演

影展實作

第三部分:場域故事 —— 01 國立政治大學轉注藝遊計畫

085


格物場域 格物場域中,著重社會的田野探索與 取材,讓學生走出教室,利用外在提 供的資源學習知識,透過課程看見靜 態文史知識的活化,並加以保存在地 記憶。

摹習場域 摹習場域,讓學生透過「模擬實習 」的 方式,進入藝文機構了解人文產業的實 務運作。與「朱銘美術館 」合作的實習 課,便是帶領學生親身認識「美學 」與 「美感 」在場館中轉化為作品、導覽及 推廣的理念與方式。透過美術館,認識 人文學抽象知識轉譯的方法,並帶學生 思考如何從推廣活動中,帶領觀眾欣賞 作品、並藉由展覽策劃傳達理念。

086

第三部分:場域故事 —— 01 國立政治大學轉注藝遊計畫


實作場域 實作場域以校內場館為主,讓學生在實 體空間進行展覽經營與規劃。 像是由 校內提供的創新空間「文山未來館 」, 就是讓學生展現學習成果,與外部單位 連結,產生新教學意涵的重要空間。而 「民族博物館 」, 也是讓學生在微型博 物館中,學習策展、展品擺設與燈光設 計等轉譯技巧。

致用場域 致用場域,不限校內外,而是將人文學 知識應用,放進一個更加開放的人際網 絡空間。像是與「光點華山 」合作舉辦 的中文影展,讓學生實踐策展構想,並 與真實社會人群接觸。而與各偏鄉小學 的教育推廣,更是和故宮博物院合作, 以故宮典藏文物「同安船 」為主題設計 桌遊,轉化知識成為教案,讓國小孩童 們透過體驗認識文史知識。

第三部分:場域故事 —— 01 國立政治大學轉注藝遊計畫

087


理解場域需求,發展出 分工互惠的合作方案

在種種與校外單位合作的經驗中,轉注藝遊團隊發 現,自己正扮演著「中介 」的角色,作為彼此互動與 溝通的橋樑。除了要先了解對方需求,更要在不增 加合作方業務負擔的情況下,找出彼此適切的分工 方式與互惠提案。

就產學接軌的面向來說,文科學生畢業後時常於文教相關機構發展,於是第一 年在團隊老師努力下,與「故宮博物院 」 、 「朱銘美術館 」以及「景美集應廟 」三 處校外文化機構合作,讓學生發揮自身所學,嘗試將歷史事件、書畫器物、本 土文化以及民俗藝術轉化為影像、展覽、遊戲、劇本等不同敘事形式。 而與光點華山電影館合作的「影展研究與經營實 務」 ,則是由聞天祥老師擔任影展開端的聯繫鋪陳 與預算掌握,在釐清場地、票務與相關活動的負責 窗口後,規劃完善的學生端組織,讓學生們得以適 切展現能力,與外部單位達到良性配合。 而「同安船桌上遊戲實作營 」 ,則是由故宮博物院 先 與「為 臺 灣 而 教 TeachForTaiwan 」 合 作 聯 繫,尋找有意願的偏鄉小學,再由故宮研究員與轉 注藝遊團隊搭配,共同輔導學生進入偏鄉學校,進 行桌遊教育推廣活動。如此的合作模式,才能真正 產出互惠方案,也為文學院教學持續帶來關鍵性的 影響與啟發。 上|聞天祥老師帶學生至光點 華山電影館,直接與館方工作 人員進行分組實務教學。 下 |「同 安 船 桌 上 遊 戲 實 作 營」以偏鄉小學五年級學童為 對象, 將「同安船」的海洋歷 史設計成桌遊教材帶進偏鄉。

為了拓展人文實作課程影響力,團隊中的資深老師,更透過跨領域教師聚會, 引領更多年輕老師加入、並連結各種人脈關係,找到得以相互合作的業師與場 域。參照了博物館知識傳播的模式,讓「人文內涵 」與「實作應用 」接軌,文學 院師生因此跨出學院、走入場域,有效發揮文史哲的深度涵養。

088

第三部分:場域故事 —— 01 國立政治大學轉注藝遊計畫


專案系列課程設計,深化與 故宮博物院的合作關係

計畫執行的三年多裡,在課程模式的成功調整下, 轉注藝遊團隊持續增加與外部場域的合作關係,其 中更以「故宮博物院 」的合作發展最為深化。 以「傳統精緻藝術再創新:故宮博物院專案實作 」 課程為例,第一年以實習課模式,開設「影像專案

實習課程」 ,在雙方合作累積的信任與默契下,第二年從「實習」轉型為「實作」 模式,籌辦「桌上同安船:故宮國寶遊戲實作營 」 ,隔年更正式開設「動畫專案 實作課程 」,讓學生與故宮研究員共創成果。 由於合作經驗成效超乎預期,不但加深彼此合作意願,更受到故宮博物院館方 重視。在教育展資處長官的鼎力支持下,促成國立故宮博物院與政治大學於ㄉ

2017 年底締結正式合作備忘錄的承諾,從單位間的交流關係,提升至館校互 惠的合作層級。 以專案型課程進入故宮博物院等大型機構,開創出產學合作的新模式。透過故 宮研究員的親自講授,提出當年度故宮教育推廣活動,再由政大師生發想相對 應的配套課程規劃,並視專案需求尋找技術方面的業師合作,讓學生深入接觸 故宮策展的第一手資訊與經驗,並將創意成果回饋於館方。此外,政大更作為 課程總籌平臺,讓故宮研究員與合作業師不必全盤負擔授課責任,而是針對共 同目標,相互貢獻各自的教學能量。

第三部分:場域故事 —— 01 國立政治大學轉注藝遊計畫

089


105-1《傳統精緻藝術再創新:以故 宮博物院為實習場域》 實作主題:故宮筆墨行旅影片專案 課程產出:影片企劃腳本 合作單位:故宮教育展資處 連結場域:故宮博物院

105-2《桌上同安船:故宮國寶遊戲 工作坊》

實作主題:故宮同安船 課程產出:同安船桌上遊戲教材 合作單位:故宮教育展資處、故事網站、綿 羊犬百寶箱、府城人文遊戲實驗室 連結場域:故宮博物院、六間偏鄉小學

106-1《傳統精緻藝術再創新:故宮 博物院專案實作》 實作主題:故宮院藏動物 課程產出:九支逐格動畫短片 合作單位:故宮教育展資處、共玩創作作家 連結場域:故宮博物院

107-1《傳統精緻藝術再創新:故宮 博物院專案實作》

實作主題:故宮國寶欣賞 課程產出:十二支錦囊妙計動畫短片 合作單位:故宮教育展資處、共玩創作作家 連結場域:故宮博物院、臺北市忠義國小

090

第三部分:場域故事 —— 01 國立政治大學轉注藝遊計畫


回歸「人文」核心精神,搭建 文史知識與大眾對話的橋樑

回顧轉注藝遊計畫與各場域機構合作的點滴,身為 計畫掌舵者的曾守正老師,在言談中始終帶著一份 深厚的人文關懷,人與場域的關係,不一定是充滿 支配性或主動性,場域與人或許彼此浸潤、甚至與 空間呈現互為主體的關係。 經過計畫三年來的洗 禮,守正老師懇切地說道:「我始終覺得『場域 』是

一個過程、一個方法,最後的終點還是『人 』 。作為學術研究者,我還是相信學 問『致用 』是需要走出荒江野老屋,才能看見的風景。」當我們以善意、真誠與 信任為基礎,便能牽起很多溫暖的合作。 註:曾守正老師引用錢鍾書 之言:「大抵學問是荒江野 老屋中,二三素心人商量培 養之事。」

第三部分:場域故事 —— 01 國立政治大學轉注藝遊計畫

091


02 國立成功大學 創意三角洲計畫 進入場域|

成功大學座落於臺南府城,校園本身即浸潤在歷史現場。學生上課的教室、

① 臺南府城

一草一木,都鑲嵌著時代痕跡。如此富含人文底蘊的大學,卻長期充斥「重理 工,輕人文 」的風氣。使得文學院在資源分配不均的情形下,不易走出舒適圈 向外拓展。 創意三角洲計畫成立第一年時,重新翻修校內場域—歷史文物館。並在校長支 持下,由上而下整合學校計畫資源,啟動大學城「人文十年 」的願景,師生在歷 史文物館共同孵育人文精神,而後走入府城,在川流不息的府城地景裡,於古 蹟之間探尋過往蹤跡和先民記憶,接著通往代表與產業連結的熱蘭遮城,與大 學、城市、產業間共榮共生。

092

第三部分:場域故事 —— 02 國立成功大學創意三角洲計畫


計畫概要 2016 學 造 的跨 交領 會域 點 的 跨 域在 合地 作文 史

開啟校園人文匯流空間 歷史文物館改造

三系學生交織專業,合製 APP 足跡:西市場、大臺南

考古城市地景,做有溫度的設計 足跡:安平、水仙宮、臺南美食商家

2017 擴 散 校 園 人 文

辦講座推動人文素養與在地精神

的 影 響 力

戲劇演繹人與物件之間的故事

異次元人文講座

新生實地走訪,認識臺南文史 踏溯臺南

夜聚

商業力 x 人文敘事軟實力

工作坊合作:臺糖實業、統一企業

文學院與產業首次簽訂 MOU 2018 地 方 機 關

用影像,以年輕眼光重新詮釋老產業 佛系影展

, 認 識 在 地 業

第三部分:場域故事 —— 02 國立成功大學創意三角洲計畫

093


校內空間的改變, 如何讓歷史文物館成為 「創意匯聚」之處?

創意三角洲計畫初期,校長蘇慧貞,委任建築系背 景的鄭泰昇院長進行操盤。他打開建築師自身的空 間感測器,尋覓到舊文學院館前一幢建物,打算為 它添上新妝,讓計畫師生有空間去實踐課程活動。 遂向時任歷史系陳玉女主任詢問,是否有意願將歷 史文物館活化做多功能改造。 有人願意賦予歷史文物館新生機會, 對文學院來

說,是天大的好消息。得到歷史系老師們一致認同之後,啟動整修改造,恢復 歷史文物館由木頭與紅磚搭建而成的原貌。除新增之咖啡吧檯為固定陳設之 外,桌椅全為活動式,配合不同課程需求,使空間更有彈性。 歷史文物館大變身,讓校園邊緣一角,發出了光。鄭泰昇院長也在計畫第二 年,退居幕後,交棒給文學院陳玉女院長繼續前行。披上戰袍的玉女院長,隨 即開設「異次元 」系列人文講座,邀請學者講述臺南的歷史變遷,吸引學生和在 地民眾走進來,一起在老建築內探索府城舊日時光。講座能量,在結束後持續 發酵,團隊打鐵趁熱,延伸出必修通識課程——踏溯臺南,是送給全校大一新 生的入學禮。他們循著在地文史工作者、助教、授課老師的腳步,在一年內走 過十二條臺南山川與海洋路線。扎扎實實去探索府城人文地景與這座即將生活 四年的城市。

我們在紙上踏溯臺南|路線 01. 成大人之道 02. 甕城內外的寧南與碑林 03. 西拉雅族人的遷徙與安身之旅 04. Zeelandia 與追想安平 05. 臺江內海的前世今生 06. 傳統與創新:正興街與大菜市 07. 清代府城關到重安老街與鎮北坊 08. 五條港的水神與郊商 09. 粉墨登場糖與鹽之旅 10. 赤崁園區的歷史軌跡 11. 文學秘境從臺灣府到臺南州廳 12. 南瀛水世界 踏溯臺南課程帶同學到西拉雅 部落,認識平埔族文化。

也有越來越多創新的跨領域課程,如雨後春筍於歷史文物館現身。例如:

094

第三部分:場域故事 —— 02 國立成功大學創意三角洲計畫


戲劇製演 該門課由中文系秦佳嫄與考古所鍾國風老師合 開,學生與外部團體「城市故事人 」合作,將富 有臺南意象的物件及族群記憶編寫成劇本。在冬 夜,於歷史文物館旁的草皮搭起帳篷,和觀影者 創造一晚特殊的相聚體驗。 學生們嘗試在帳篷內演出,與 觀影者完成與眾不同的表演。

甘蜜臺南—— 府城與糖業記憶再現工作營: 文學院與臺糖實業合作的「甘蜜臺南—府城與糖 業記憶再現 」工作營,亦為空間作為「創意課程 基地 」之定位開出先例。工作營分成「實地踏查 」 與「專案實做 」兩部分進行,臺糖業師說明糖業 經營現況,而後學生走訪糖廠,將所見帶回歷史 文物館與組員腦力激盪;專案設計則以臺糖歷史 興衰為背景,讓「臺糖 」兩字跳脫民生用品的聯 想,重新賦予具承載府城甜蜜滋味與牽連臺灣歷 史的意義。 甘蜜臺南在歷史文物館舉辦,真正落實為人文匯聚的空間。

除了上述課程案例,這裡也曾有學生融合田野調查、設計方法、以及呼應社會 議題,編制而成的崑劇展演;還有同學以傳統戲曲《玉簪記 》為背景,讓歷史文 以玉簪記為基底的解謎遊戲,

物館搖身一變成「解謎遊戲 」的場所。賦予一棟歷史空間無限可能。

展現出文物館的多元性。

過去文學院師生,大多只和自己人相互討論文學。歷史文物館的再造及跨領域 課程交織,促使成大九大學院師生都能夠進入,相互滲透。對團隊來說,這裡 不只是多功能場域,更是九大學院衝破藩籬的重要空間。

095


大學與城市的關係, 城市真的可以 成為學習的場域?

如果說歷史文物館是培養人文底蘊的起點,那整個 臺南就是讓同學發揮長才的地方。臺南蔚為文化古 都,不同時代疊出的深厚歷史,是成大師生得天獨 厚的寶藏。 學生在有經驗的教師帶領下,結合實地訪查,發現 社會所需,透過與跨領域組員共同創作,找出合宜 的解決之道。

「我們就在思考,如何讓學生在他自己的專業之餘,然後走到現場環境裡面,透 過觀察,去思考他的所學和社會如何接觸。所以我們會說,大臺南是我們的學 習空間,不管是過去現在,它都是我們學習的素材。」 以考古所鐘國風老師與工業設計系陳璽任老師合開的「考古與設計 」為例。該 上左|學生以老房子窗花為 主題,製作成有臺南意象的 鑰匙圈。 上右|學生收錄市場聲音, 編輯為專輯 ——「聲聲市 事」。 下|學生提案作品「樂齡同 樂」 , 是一款能與長輩互動 的益智遊戲。

門課在安平、水仙宮市場,和府城知名美食店家,皆留下學生們的足跡。他們 走訪地方,仔細觀察城市與平常的不一樣,鼓起勇氣和陌生人「博暖 」 ,深層探 究府城,了解在地需求,並實際設計出產品供地方參考或合作販售。 「過去我們 做設計,多著墨在美感與實用性。開設這堂課以後,因為實際接觸地方,學生 試著將感受到的故事揉和進作品,讓冰冷的設計開始有了溫度。」陳璽任老師 說。另外,由成大電機系、歷史系與工設系老師們領軍打造的「科技、設計探索 西市場 」、 「漫步雲端,踏溯臺南 」系列課程,正是透過三系師生共創合作,汲取 臺南在地文化資源,用科技與設計的結合,營造新的學習經驗和合作模式。

096


在創意三角洲計畫開展下,城市,真正成為大學生的學習場域。往後,成功大 學不再是市民只能進去散步的地方;臺南也不再是學生們吃吃美食、打卡的南 方城市。兩端借助課程的推進,大學與文化古都交織出的城市生活學,逐步醞 釀發酵。

為城市匯聚一方沃土, 滋養創新綠苗

創意三角洲計畫,以文化為基底,藉由跨領域課程 媒合不同專業。每個月固定舉辦教室月會,老師來 到這裡分享教學心得,也在交流中發現「你也在做 這個、我也在做這個。」產生共同開課的契機。這些 課程像是衛星,發射至校外,讓學生用專業與年輕 的眼光,重新詮釋府城歷史,也讓大學和城市有了 更深的連結。

學生走出校園,看似將能量撒往城市各處,事實上,透過田野調查、整理府城 文史,其實是對在地文化,紀錄與整合的過程。當這些資料如雪球般越滾越 大,未來就更加有利於大學與城市合作。臺文系游勝冠老師與南藝大紀錄所曾 吉賢老師共授的「府城佛具產業脈絡研究與影像紀錄 」即是真實案例。該門課 連結臺南市中西區區公所資源,讓學生去拍攝民權路佛具產業的興衰,完成的 紀錄影片除了收錄在「中西區影像地圖 」外,也留存回校內,成為日後發展的基 石。 左 | 學生前往民權路佛具 街,訪問紙糊店家。

計畫三年來的推動,同時推著內向的文學院,踏出安穩的校園,發展成「非典

右|府城佛具產業脈絡研究

型人文學院 」,與跨領域同學碰撞而成的火花,都將收納為文學院核心課程。

與影像紀錄,特別於中西區 區公所舉辦「佛系影展」。

而學生產出的文創商品,未來亦有機會於「人文工坊 」 ,亦即歷史文物館展出 及推廣。讓大學與城市友善的合作模組,不斷向下扎根也往外拓散。

第三部分:場域故事 —— 02 國立成功大學創意三角洲計畫

097


03 國立臺灣大學 食養農創計畫 進入場域|

臺大「食養農創 」團隊以「在城市實踐農鄉的價值,借食物開創人文的養分 」

① 坪林

為核心理念,在三年半的教學實驗中,已培養出一批有能力帶著學生走入社區

② 大溪

場域的各領域教師,並逐步發展出能夠支持老師或學生進入場域的教學生態系

③ 南萬華

統,讓原本不瞭解社區場域的教師以社區為教學場所,也讓學生有機會運用所

④ 溪州

學,並在真實社會中找尋自己想深入探討的議題。即便計畫結束,他們在過程

⑤ 紹興

中累積的經驗,仍持續在校內外不斷擴散,影響著大學教育的未來發展。

⑥ 大橋頭

098

第三部分:場域故事 —— 03 國立臺灣大學食養農創計畫


計畫概要 2015 場設 域

關鍵角色串接場域 專案教學人員 社區組織夥伴

在地蹲點學生

2016 田培 野養 技 能 與 觀 念

田野觀念培育

教 師 社

核心教師會議

滾 動

教師課程交流

田野工作坊

影像敘事技能培養 開鏡五四三工作坊 影像敘事曲工作坊

四二趴

烽火與星光

跨校、院、系教師交流 二一趴

認 識 場 域

舉辦場域主題工作坊 大溪自煮巴士 溪洲部落釀酒 大橋頭飲食產業

2017 經以 營工 工 作 坊概 念

增加跨域課程共同基礎 堅實實作場域預備工作 成為正規課程間的介面

2018 交田 流野 活進 動

交流經驗的田野咖啡館 邀請有經驗的作家與學生

「工具箱模式 」的有機課程規劃

第三部分:場域故事 —— 03 國立臺灣大學食養農創計畫

099


在田野與社區裡找議題, 讓師生對於真實社會的想像 更貼近地面

談到場域的開發與經營, 團隊為了讓課程跟真實 社會情境緊密連結,藉此了解不同地區在經濟、社 會、文化各層面的農食議題,最初在校外規劃了坪 林、溪洲、南萬華、紹興四個場域,這些場域是臺 大城鄉所及地理系師生耕耘多年的熟悉場域。後來 隨著計畫的開展, 以及設計不同類型課程上的需 要,於是團隊在第二年度又開發了桃園大溪與大橋

頭兩個場域。對於尚未有進場域、場域結合教學設計的老師,便可安排這些場 域讓老師們有相對充足的場域支援,不必從頭開始開發。 每個場域就環境生態、文化歷史、產業型態等層面上來說,都各有所異,在食 養農創計畫的脈絡中,也有不同的定位及議題發展可供課程進行實踐之用,這 些不同型態的場域也為臺大的教學帶來更多元的可能。

左|坪林 關注議題:人口外移、產業 發展、環境保育 右|溪洲部落 關注議題:都市原住民、阿 美族野菜文化、部落遷建

左|南萬華 關注議題:產業老化、都市 再生、文史紀錄、健康照護 右|紹興社區 關注議題:高齡長照、非正 式住宅搬遷 左|大橋頭 關注議題:高齡長照、產業 發展、文史紀錄 右|大溪 關注議題:食農教育、跨校 合作

100

第三部分:場域故事 —— 03 國立臺灣大學食養農創計畫


如何進場不踩雷? 聘請「社區熟面孔」 , 降低老師進場開課阻力

雖然食養農創的場域開發基礎,有賴於過往城鄉與 地理等相關系所的經營與積累,然而以 HFCC 這個 全校型、跨學院的大型計畫來說,最主要是希望能 讓人文社會科學的師生走出教室,在校內外各地方 進行跨領域的實踐與學習。在這個前提下,如何讓 這群對於場域經營,或是課程如何進場域並不熟悉 的師生,願意跨出舒適圈進行「跨域 」嘗試,便是一 大挑戰。

面對沒有進場域經驗的教師,當他們要將課程結合社區時,最大阻力通常是對 場域不熟悉、 不知道如何接觸場域居民、無法掌握社區議題或可使用的相關資 源,甚至擔心踩到社區的地雷,進而裹足不前。 因此,食養農創在籌備期間,即聘請在社區蹲點一段時間的工作者或學生擔任 「場域助理」,以兼職方式給付月薪,在寒暑假期間辦理「場域工作坊 」 ,帶領 有意開課的老師進行實地探訪,藉由導覽,讓老師們與當地建立初步的連結。 透過這些堪稱「社區熟面孔 」的場域助理的協助,除了可以作為教師與社區間 連結、溝通的橋樑,更可以減低老師們初入場域的不安與挫折感,社區居民也 可降低對師生進入場域的戒心。

場域助理黃慧勤(左二)深 耕大溪場域多年與居民關係 良好。

第三部分:場域故事 —— 03 國立臺灣大學食養農創計畫

101


第一次進場就上手? 進入社區前, 先培養學生的田野技能

在教學上,面對不同領域的修課學生,並非每位同 學都具備進場域的概念。 計畫第一年, 老師們教 學時即發現學生素質不一, 卻又無法從頭教起, 於是緊急加開了「田野工作坊 」 ,以一日型的密集 課程,教導學生基礎的田野技巧及倫理規範,整體 效果也獲得良好的回饋。因此,第二次開課就以兩 天、一學分的形式展開,由人類學、社工系、地理 系及城鄉所的教師組成教學團隊,在每個學期初始

都會開班授課,藉此作為學生後續在接觸食養課程上的入門基礎。除了「田野 工作坊 」之外,也有以培養紀錄片拍攝能力的「開鏡五四三 」與「影像敘事曲 」 工作坊,之後在創新設計學院這個虛擬學院平臺下,升級為兩學分的「影像戰 鬥營 」。 由於大學的正規課程為確保知識穩固,須在課前半 年規劃、經過三級三審始能開設,而食養農創的課 程並非強制性的學程,無法要求學生修課順序,也 無要求先修或擋修的規定。因此,為了更有效率解 決以上問題,他們才會利用開課彈性較大的「工作 坊」 ,開設了多種不同主題的田野基礎技能短期培 訓,藉此增加各領域學生在修習食養課程上的共同 基礎。

上 |「影像戰鬥營」與至善高 中表演藝術科合作,以大溪在 地故事為主軸拍攝短片。 下 |「田野之歌系列工作坊」 以「田野」為主軸, 教授並演 練田野技能與影像拍攝概念。

102

第三部分:場域故事 —— 03 國立臺灣大學食養農創計畫


場域裡面有什麼? 開課前, 先來個一日場域體驗工作坊

此外,為了促進老師及學生對於食養計畫經營的場 域產生興趣, 進一步開設或修習與場域結合的課 程, 計畫團隊時常在會議上腦力激盪各種創意點 子,因而在計畫第二期也發展出以場域為主題的工 作坊。例如:大溪的「自煮巴士工作坊 」 、溪洲部落 的「小米釀酒工作坊 」以及大橋頭的「飲食產業工 作坊 」 。

這些工作坊沒有學分,皆為一日活動,開放學生及教師報名參加,用一天的時 間遠離校園,藉著煮菜、釀酒等各種有趣的任務,讓師生走進場域,接觸當地 的農家、部落媽媽與市井小民,體驗在地的人情和風味。透過短暫脫離舒適圈 的文化體驗,有些學生就這樣開始了進場域的學習路徑,還有些是修過結合場 域的課程,還想再試試其他場域的探險者。像這樣的工作坊能夠讓師生藉由動 手做、實地踏勘等方式,快速了解場域目前的狀況與議題,也為計畫課程的發 展帶來正向的循環。

自煮巴士工作坊,前往大溪,體驗產地到餐桌的小旅行

第三部分:場域故事 —— 03 國立臺灣大學食養農創計畫

小米釀酒工作坊活動流程海報

103


教學過程不孤單, 你我共聚的甘苦交流時光

食養農創的核心教師團隊,從一開始完全不認識到 後來一起執行計畫,他們皆從自身開始跨出場域教 學的第一步,親身體驗課程創新第一線的甘苦。不 過,如何串聯與組織各院系的教師群,讓不同專業 領域的老師可以合作開課,對團隊來說也是其中一 項挑戰。 因此,從計畫第一年他們便已開始搭建從核心團隊 到大型跨校教師交流平臺,藉由每個月的聚會,包 括參與討論行政事項的「四二趴 」 ,以及與創新設 計學院、無邊界大學計畫共同舉辦的大型跨域平臺 「二一趴 」 ,透過主題性的活動與討論,來自不同專 業系所的老師、業師們,得以在輕鬆的氛圍下互相 認識,進行合作等各方面的交流。 另外,也有讓計畫開課老師針對課程教學與實務經 驗進行分享的「烽火與星光 」 ,這個被城鄉所張聖 琳老師戲稱為「田野療傷 」平臺的小型交流會,不 僅能凝聚團隊向心力,讓老師們深入交流彼此在場 域裡教學的甘苦,也讓每學期的課程在進入場域時 可以愈加順暢。

上 | 跨領域教師社群「二一 趴」最受歡迎的莫過於「教授 們的黃昏居酒屋」。 下 | 教師交流會「教授的黃昏 居酒屋」現場擺起大圓桌,以 酒食串起教師間的交流。

104

第三部分:場域故事 —— 03 國立臺灣大學食養農創計畫


我們要做的是一個 可以流動的平臺, 為大學教學現場帶來 更大的影響

近年來, 「課程結合場域 」與「大學社會責任 」儼然 成為臺灣高教界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然而,許多 大學教師常會因為研究、行政與升等原因,無法永 久經營社區型場域,而學生也會面臨畢業及生涯問 題,因此也難以長期蹲點在社區。 對食養農創團隊來說,他們在這場教學實驗中所凝 聚出的共識是:「相較於『幫助場域什麼 』或『經營 場域 』 ,或許應該倒過來,讓場域影響大學教學現

場,在教育層面上進行改革,讓大學教育更為接近現實社會,以盡到大學的社 會責任,畢竟教育與研究才是大學最核心之任務。」 食養農創透過創新的「工作坊 」模式,發展出許多能夠支持老師與學生跨領域 且進場域的課程,團隊們將此稱為「課程工具箱 」 ,既為開課教師提供教學工 具,亦即在正規課程要求學生所需特定的技能,可以打開工具箱要求學生自主 學習;也為修課學生提供可以黏合課程的技能,意思是說若對各個課程的不同 主題各感興趣,但又希望以共同的表現方式呈現,如文學、音樂或影像,則可 以打開工具箱取得短期課程。 回顧計畫三年半的歷程,食養團隊努力創發、推動 不同主題形式的工作坊、 課程及跨領域教師交流 聚會,已吸引超過五十位教師、兩千位學生參與其 中,這些具有進場域能力的教師不僅是未來推動相 關課程的重要生力軍,曾經參與食養課程的學生有 些即使已經畢業,仍延續對於場域的關懷而投身在 社區事務中。身為核心團隊成員之一的張聖琳老師 堅定表示:「我們要做的是一個可以流動的平臺, 希望從這個計畫慢慢帶動整個臺大,影響到臺灣現 在的教學。」從學生的生涯發展來看,食養計畫的 老師和課程所扮演的角色是啟發、培力和試驗,這 段學習歷程可以讓學生帶著走出校園,持續在社會 各角落發光發熱。

「鄉村農業體驗」課程前往 宜蘭員山鄉,體驗友善農耕 過程。

第三部分:場域故事 —— 03 國立臺灣大學食養農創計畫

105


場域經營網絡關係圖 (食養農創提供)

南萬華 場域助理

場域課程

合作協會

社會企業創新實作

立心基金會

照護住居與社區

臺灣社區實踐協會 臺灣夢想城鄉協會 南機拌飯

臺灣都市與文學 社區健康營造 文化、社會與自然

在地商家夥伴

食養農創

Cura Pizza 阿寬師

南萬華健康中心 東園街社規師 在地文史工作者 高傳棋

桃園大溪 場域助理 至善高中

自煮巴士工作坊

農產行銷科 餐飲科 表演藝術科

影像戰鬥營

Sa'owac 部落

106

場域課程

溪洲部落 場域助理 吳金鏞老師 溪洲部落後援會 溪洲部落口述歷史

場域課程 都市人類學 創新社區設計 地球環境問題對策

食菜好工作室 耕莘醫院 文化部

第三部分:場域故事 —— 03 國立臺灣大學食養農創計畫


大橋頭 場域助理

場域課程

大橋工舍

聲景與聲音藝術 聲景採集

邊境實驗室

大橋頭飲食產業工作坊

紹興 場域助理

場域課程

中繼與長置實驗計畫

文化、社會與自然 城鄉區域與發展

社區居民

社會創新與地方發展

坪林 場域助理 田野技能課程 田野工作坊 田野咖啡館

教師開拓新場域課程 音樂設計與創新應用 區域地理、地理想像 光點 NTU——實習六 K

山不枯青創團隊 坪林在地青年團隊 環境友善茶農淳源茶廠 坪林國中

場域課程 氣候變遷議題實作: 坪林一度 C、坪林自然酷 文化社會與自然影像拍攝 食物農業與社會 紀錄片、影像敘事曲

坪林大街居民茶商、茶農 合作媒體 農傳媒 報導者 關鍵評論網

鄉村農業體驗

第三部分:場域故事 —— 03 國立臺灣大學食養農創計畫

107


04 東海大學 紅土學院計畫 進入場域|

位於大肚山下的東海大學,有著礫石層風化而成的紅土,紅土本身土壤偏酸、

① 東海生態農場

營養貧瘠,也無法儲水。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之下,東海大學建立生態農場並非 偶然。2015 年食安風暴議題持續延燒,東海大學已有全臺知名的牧場,在這樣 的時運之下,東海的老師們開始思考,東海有牧場、有牛乳,如果蓋了一個農 場,是不是有更多「吃得安心 」的方法?紅土計畫由此誕生,一顆顆食安種子悄 悄萌芽。

108

第三部分:場域故事 —— 04 東海大學紅土學院計畫


計畫概要 2014 紅土學院成立 農 場 營 運

啟動三座溫網室,種植蔬果 定期舉辦蔬菜市集 天使會員基金募集

綠 領 人

勞作教育處學生募集

培 育

結合通識課程:友善農作系列課程

社 會

鑽研農業相關技術

綠領袖種子學生培育

邀請臨海農場指導農作技術 與農試所、農改場合作進行技術支援

農場擴建經費籌措 2016 擴 散 食 農

與東海附幼合作推廣食農教育 至臺中市教育機構推廣食農教育 與臺中市政府合作:城食森林計畫

與永齡希望小學合作推廣食農教育

發揚城市農園精神

大肚山學會野百合復育 「愛的力量 」香草園闢建

第三部分:場域故事 —— 04 東海大學紅土學院計畫

109


不是真的農夫怎麼辦? 農場的種植與生長之道

紅土計畫中沒有人是農業專長, 「從土地出發 」尋 找人文農業的新價值,是農場一開始訂下的目標。 原以為只要整好農地,整併資源,農場的運作便能 走上軌道,然而從最基本的翻土整地與播種耕耘開 始,農場天天遇上各種的麻煩、突發狀況、以及老 天的考驗。 農場自初期即接受堆肥教父劉力學老

師、農業試驗所與農業改良所等技術支援,四年下來開放農場資源與空間,與 外界進行技術交流,生態農場得以在社會的資金、物資與消費支持下,進而探 討土地與飲食、食農與社會的關係。 生態農場的農夫明達和文軒,分別從東海大學的食科系與政治系畢業,從頭開 始學習農務工作。上山請教各方專家,明達到新北市學習,與劉力學師傅學習 扦插的方法;文軒小時候則看著爸爸種田長大,耳濡目染的過程,對於生態農 場的種植方法也漸漸上手。 作物逐漸收成之後,農場開始主動尋找供應管道,希望能將蔬菜直接從產地出 發,送到每個人的手中。初期為了找到固定的資金來源,紅土計畫向支持農場 理念的會員募集「天使基金 」,以每年固定贊助農場的方式,並定期收到新鮮 採收的「驚喜蔬菜箱 」,在會員的支持下,農場將有機蔬菜送至臺中啟明盲校, 並開始經營校內教師社群,每週三次舉辦蔬菜市集,慢慢打響生態農場在校內 的名聲,也漸漸吸引東海附近居民前來購買。去年,生態農場開始與東海附幼 合作,每週三天送菜到幼稚園,作為營養午餐安心食材的來源。 農場裡的蔬菜打著「東海保證 」,希望讓大家吃得安全,然而在逐漸維持營運 之後,這座蘊藏滿滿能量的農場,開始將影響力擴散至校園。

溫室建置歷程: 「最 初 從 三 座 溫 網 室, 粗 估 一百五十萬的建置費用, 因風 災拆除一座變形的溫網架, 重 建香草園。而後購入二手鏟裝 機、 中古貨車等, 並新增一座 「高床架溫室」及四座「簡易溫 室」, 第三年更手作另外三棚 簡易溫室, 及兩棚簡易香草園 區。」

110

第三部分:場域故事 —— 04 東海大學紅土學院計畫


法蓉是網絡整合中心, 以人與自然為核

明達是瓜果技術升級教練,熟悉各品項的

文軒是作物健康栽培教練,掌握特種蔬菜

心,注入人文與社會科學力。連結學生、

整枝留果技術,掌握採光與合理的營養分

型態、育種等栽培技術,管理戶外教室運

社區、企劃與推動紅土計畫,預設教學情

配。種植多元作物,擴充學生與社區夥伴

用的作物監測系統,提供課程在病蟲害識

境、設計分齡農事教育體驗活動,追蹤各

的農作體驗,以及課程學習的視野。

別、方式,與控制環境因子等教學媒介。

項目執行成果。

東海完整教育體系, 降低初步推廣 食農教育的試錯期

東海因著本身優勢,從幼稚園到大學,在校內即擁 有完整的教育體系。由於不論是校內附設的幼稚園 或國小, 許多孩童的家長本身即是東海大學的教 職員,初期在推動食農教育的過程中,關係的接近 性,使彼此互相信任的程度提高,合作也更容易促 成。

從校內出發,生態農場在東海附幼與附小之中,奠定了食農教育課程的基礎。 在進行食農教案的課程時,由於國小、幼稚園與大學之間,彼此比較熟悉學校 可以使用的資源與限制,在溝通問題與討論修改的方向時,能夠更加順利。 「想想如果一開始,我們在校內沒有可以嘗試的管道,直接和完全沒有接觸過 的學校談合作,可能會遇到什麼困難?」東海大學教育研究所,同時也是紅土 計畫核心成員的陳世佳老師,與我們分享推廣食農教育時的心路歷程。以食農 議題出發進入校園,要承擔的風險不只是教案執行 的成功或失敗。在食安風暴隨時圍繞的環境之中, 如果直接和其他學校洽談,校長和老師可能會考慮 到:「來自東海大學生態農場的蔬菜真的可靠嗎?」 「這些方案真的可行嗎?有沒有問題?」 「學校又有 什麼時間可以配合呢?」 但從東海大學自身的教育體系出發,信任與關係網 絡的串連,能夠減少初步的試錯期,信任的基礎讓 溝通更加容易。食農教育串起校內不同教育體系的 連結,在持續協調與修改之下,完善食農教案的設 計,漸漸擴散至其他學校,也讓整個計畫社會影響 力持續擴大。 中小學農場體驗環境教學。

第三部分:場域故事 —— 04 東海大學紅土學院計畫

111


在生態農場中, 除了明達和文軒兩位專職農事之

發揮本職學能,

外,另一群重要的幫手們,莫過於東海的學生了。

匯聚東海校內師生能量

生態農場不以培育學生為「農夫 」出發,而是進入 農場作為一個「重返土地 」的過程,希望學生在課 程中透過農務實作,重新感受農業與人的關係,並 找到價值傳遞的新方式。例如「兒童文學 」中,學

生們在綠繪本的製作學習之下,討論文學與農業的關係,文學在其中扮演的角 色;「剩食議題推廣 」,學生透過農作體驗,感受剩食議題,並將之轉換為幼兒 推廣工作坊;「臺日交流實踐 」課程,則從跨領域、跨語言等考驗中,學習傳達 土地與食的價值。 一開始進到生態農場的學生,不外乎因課程需求而接觸、或「勞作教育 」的實 踐。但漸漸地,在課程與農作體驗的運作之下,開始有學生對農業產生興趣, 進而到農場裡幫忙。協助參與生態農場運作的學生有很多,從翻土除草、育苗 播種、採收包裝等基本農務外,更進一步參與農場行銷、擺設蔬菜市集、協助 蔬菜銷售,更至東海附近幼稚園與小學進行食農教育課程,推廣生態農場理 念,成為「綠領袖 」的成員之一。 發揮「本職學能 」是東海生態農場最大的特色之一,東海大學沒有農業相關科 系,「大家在這裡都是新手,也因此沒有人特別是新手。」學生與老師們一同 摸索農場經營之道,在沒有誰先孰後的平等條件之中,每個人都可以自由提出 自己想法,討論並且尋找實踐的管道。有了豐富的學生資源,在來來去去的能 量與貢獻之下,生態農場得以生生不息。從計畫一開始便參與其中的助理法蓉 說,生態農場提供學生一個很好的實習平臺,在這裡學生們不僅能夠為農場與 有機農業貢獻一份心力,更擁有尋找自己興趣與發想未來方向的一個機會。 「其實如果東海有農業相關科系,我們在推動食農教育可能就會有不一樣的角 度。」生命科學系的林惠真老師說,若以農業專業主導食農教育課程,在課程中 註:東海大學「勞作教育」 ,

可能會比較著重在「農業 」本身,可能會認真探究土壤特質、酸鹼與耕作方法

期 望學生培養 服務的意願

等。但在東海的條件之中,教育背景的師生提供課程內容設計的想法,食品科

與能力,引導學生在學習中

系專長則進一步從農場討論「食 」的議題,社會科學領域則帶大家一同思索農

做人處事,成為社會實踐的 專業人,生態農場的農作協 助,即是學生進行「勞作教 育」的其中一個選項。

112

場、食物與社會的關係。 「我們都不是農業專業的人,這件事卻帶來了不一樣的結果。」

第三部分:場域故事 —— 04 東海大學紅土學院計畫


「制衣」學生團隊跨及人文、管理、工程、設計等多元領域,

「 Helphy 」團隊提出便利購買的健康飲食蔬果方案,希望藉

學生們在多次參與生態農場活動時發現,穿著輕便服裝在從

由不同口味的「客製化沙拉」,解決學生、上班族重油重鹹的

事農務工作時產生的不便,藉由採訪多位種植不同作物的農

外食問題。食材源自於東海生態農場,更與小農及食物銀行

民、了解農民工作樣態後,設計出一套擁有多種特殊功能的

合作,以 NG、當季過剩蔬果榨汁,希望能帶給顧客便利又具

農民工作服。

備豐富營養價值的美味蔬果汁。

以食農育理念出發 持續擴散, 成為大家的城市農園

奠基校內食農育基礎後,紅土計畫帶著推廣食農教 育的理念,向校外擴張。與臺中市政府合作的「城 食森林計畫 」 ,自 2016 年開始,互相磨合彼此理 念,以成為「城市農園 」為目標出發,包括一開始推 行的廚餘堆肥自製,舉辦工作坊邀請社區居民進行 簡易堆肥教學,從大型百人課程到漸進式的小型教 學體驗;雞舍組裝工程訓練,期望學生在課堂中學

習雞舍製作,為生態農場拓展新的推廣方案。在各式各樣的活動與課程之中, 紅土計畫與市政府慢慢熟悉彼此,更知道對方想要做的事情是什麼。因此, 「城 食森林行動書車 」也啟動,駛進臺中市各小學,解說有機農業,並與孩童一起 進行簡單蔬菜種植活動。也帶學生們直接進入生態農場,聽聽農場的故事,體 驗蔬菜成長的歷程,帶回屬於自己的植作盆栽,體驗從產地到餐桌的概念,友 善食育也在一株株初芽展露之時,種進孩子們的心中。

臺中市政府合作 —— 行動 書車巡迴:東海大學附屬高 級中等學校附設幼兒園。

第三部分:場域故事 —— 04 東海大學紅土學院計畫

113


生態農場成為一個開放式的平臺,不只是一塊擁有作物的農地而已,農場本身 作為一個「實驗基地 」,透過社會拓幕與不同單位合作,找尋「農業 」與「社會 」 更深更多元的連結。農場裡建立的「智慧棚架 」 ,架高植作的高度,降低農作必 須「彎腰耕作 」的門檻,讓不同年齡層的人們都可以進行農作體驗;其中一座溫 室也與科技公司合作,裝上感測器,共同實驗智慧農場的可能;與大肚山學會 吳金樹老師合作,為東海周邊社區連結,提供棚架空間進行大肚山特有野百合 的復育;開放的農場與周邊社區遊客互動,透過農場的共耕共做,蔬菜的共煮 共食活動,推廣農業的人文精神。此外,與「愛的力量社福協會 」合作,更在農 場後開闢出一片繽紛的香草花園,從友善種植與人本教育的角度中,帶身心障 礙的朋友一同進入農場進行實作。 上|學校單位合作剩食共煮 食堂:同學們運用農場紅藜 與米飯一起烹煮,壓模製成 美味米漢堡。 下|不彎腰的棚架設計,除 了讓農人更方便,也提供了 一個更親民的農業教學。

114

第三部分:場域故事 —— 04 東海大學紅土學院計畫


種下農業與未來的希望, 我們如何在 其中找到永續之道?

在這些與校外的合作之中,法蓉說紅土計畫中的老 師永遠是最強的後盾, 「計畫中許多老師擁有校外 豐富的資源。最令人感動的是,不論我們遇到什麼 樣的困難,大家都願意用自己的人脈去幫助農場。」 老師們透過一通通電話,以及不斷向外尋求協助, 找尋合作機會,成就它繼續向前。

計畫即將結束,惠真老師曾笑著說:「計畫是包裹著糖衣的毒藥。」生態農場在 減少經費支援之後,要如何永續走向下一步?東海校園之美眾人皆知,然而在 每週末上萬以上的遊客進入之時,生態農場又能扮演怎麼樣的角色。「好好回 望現在我們有的條件,才能為之後找到實踐的方法。」紅土計畫期望生態農場 能持續成為教育的場域,讓來到東海的人們得到不一樣的學習與體驗。 對法蓉來說,四年來,秉持著信念走到這一步的農場,除了擁有現在的成果之 外,更在許多人心中種下對農業與未來的希望。「一開始大家總說這裡是個開 心農場,但除了是開心農場,也希望能看到我們非常辛苦的一面,知道我們想 要推廣的理念。」有著這樣的目標,一步步踏實的走,生態農場的確帶給人們不 同的想像,也慢慢走上永續之路。

上|東海生態農場鮮蔬推廣現 況。 下左|臺中市城食森林示範基 地成果分享。 下右 | 綠領袖團隊企劃「旅瓜 農場歷險記」, 連結社區民眾 食農推廣。

第三部分:場域故事 —— 04 東海大學紅土學院計畫

115


05 國立陽明大學 活躍高齡計畫 進入場域|

「真知力行、仁心仁術 」是陽明大學的校訓,陽明以醫學起家,創校以來即非常

① 惠蓀咖啡館

注重學術發展,豐富的教學與研究經驗,不僅在校園中建立優秀的學術風氣與

② 周邊社區

傳統,更是培育醫學人才的重要基地。 陽明大學以醫學背景加入 HFCC 計畫,其實角色甚是特殊。在 2008 年成立 人文社會科學院之前,陽明大學中的五個學院,分別為:醫學院、牙醫、護理、 醫療技術以及生物學院,人文社會科學院隨後的建立與規劃,也主要集中在三 所研究所,在這樣的醫學環境中,如何挹注人文的元素,如何吸引學生來修這 些專業外的跨域課程,這些都是陽明團隊在過程中遇到的極大考驗。

116

第三部分:場域故事 —— 05 國立陽明大學活躍高齡計畫


計畫概要 2016 人尋 文找 實醫 作學 模的 式

改建固有教室設計,活化上課空間 多功能教室

透過科學數據分析,觀察心智變化 腦電波實驗室

與機構合作,探訪高齡者需求 榮總高齡中心

2017 讓 長 者高 走教 入 校 園,

於校內惠蓀咖啡館, 舉辦樂齡沙龍 與社區長者合作, 擔任課程樂齡助教

2018 的擴 影大 響陽 力明 高 齡 資 源

第三部分:場域故事 —— 05 國立陽明大學活躍高齡計畫

長者與學生跨世代的地域交流 共玩老北投

資深教師走入社區,舉辦智齡對話講座 匯聚計畫能量

設立高齡心智健康促進中心

117


整合校園高齡研究資源,

陽明大學努力推動醫學與人文的跨領域整合,一次 的校務會議中,校長提出 HFCC 計畫,並希望人 社院研究所能夠參與計畫。陽明強調醫學與人文的

醫學與人文 跨域溝通的第一步

跨領域,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但是以人文學科 主導計畫進行,倒是第一次。「大家的想法當然是: 『人文,你行嗎?』你懂我們的醫學研究是什麼嗎? 想要和醫學跨領域合作,你知道該怎麼合作嗎?」 活躍高齡計畫主持人,同時也是心智哲學所所長王

文方老師,俏皮地形容當校長提出計畫時,身為陽明大學中的哲學家,心中地 惴惴不安:「我們就像是躲在角落的小老鼠,聽到有人說:來人啊!誰來去把鈴 鐺掛在貓脖子上?」 活躍高齡計畫就此展開,三年半下來,從開始僅有六位心哲所老師參與的小小 計畫,直到結束前,總共集結五個學院、四十五位老師一同進行。高齡議題本 身即是陽明重要的研究方向,在計畫之中,不同領域專家們整合彼此研究,用 更多寬廣的角度看待高齡議題,當越來越多老師參與這項計畫,也就有越來越 多人接觸到陽明大學中的人文能量。 究竟,這個幫貓咪掛鈴鐺的冒險,是如何開始,又是如何進行的呢?我們從活 躍高齡計畫三年以來,發展出的不同場域,來看看其中的精彩故事!

活躍高齡計畫的場域空間與社區連結 陽明大學活躍高齡計畫,以高齡議題出發,發展的主要場域有三個,分別是腦 電波實驗室、多功能教室以及惠蓀咖啡館。

腦電波實驗室|希望透過腦電波儀器,測

多功能教室|陽明大學中,唯一一間非制

惠蓀咖啡館|校園與社區能量匯聚之地,

試與觀察長者邁向高齡的腦波與心智變

式設計的教室空間,擁有活動式的桌椅與

社區的人們從這裡開始走進校園,並展開

化。

投影平臺,改變上對下的教學模式,給學

一段與陽明的腦力激盪之緣。

生們更多彈性討論空間。

118

第三部分:場域故事 —— 05 國立陽明大學活躍高齡計畫


放下純粹的科學視野, 醫學與人文一同前進

近年來臺灣醫學的人文教育被熱烈討論著, 然而 如何在醫學中注入人文,甚至實踐於社會,醫學與 哲學的跨界合作,其實並不是想像中簡單。醫學以 「目標導向 」處理人的問題,然而以心智哲學觀看 社會,探究的是人的心靈與意識,這些形上學的辯

證與邏輯,如何與注重實作及成果的醫學領域合作,過程中歷經大量的嘗試與 磨合。 以陽明醫學科學的背景,最初在進行計畫時,便也希望從儀器和科學數據中, 觀察注入人文的實踐模式,能否真的帶來效果?腦電波實驗室的設置,便是在 這樣的構想中展開。一年下來,計畫開設的課程不多,老師與學生在課堂中從 不同領域探究高齡議題,發想提案計畫,並邀請社區長者在參與計畫後,進行 腦電波的觀察與測量,檢視這些活動有沒有達到「活躍高齡者心智 」的效果。 不過,提及腦電波實驗室,王文方老師說那是大家 心頭的痛。一年的時間裡,腦電波檢測發生幾項困 難:除了單就腦部放電觀察,無法確定高齡者心智 變化與活動設計的直接相關性以外,短時間的刺激 也不一定能代表高齡者長期心智改變。但最致命的 痛點,是在這樣的實驗過程發現,腦電波實驗室的 設置,是讓長者毛骨悚然與避之惟恐不及的。儀器 的冰冷,讓走進實驗室像個「白老鼠 」一般,讓大家 甚是卻步。 腦電波實驗室的失敗, 如同觸電般地點醒了活躍 高齡計畫,若直接從純粹科學冰冷的角度,去看待 一件事情,長者是會抗拒的。數據的失敗,讓不同 領域的老師恍然大悟,或許跳脫數據思考,放下儀 器,從人與人直接的互動、觀察其中的變化,並發 現他們的需求, 才是醫學與人文能一起前進的方 法。 「我們不再只是透過儀器去觀察他們的變化。」長輩 真正需要的是「互動 」 ,放下科學測量,面對面的 接觸,感受這些活動們帶給長輩的感覺,以及長輩 們的變化。「那種變化不會是腦神經的變化,而是 從他們的生理、表情,以及說話的內容,去感受我 們的高齡計畫,是不是真的心智活化。」 上|對於受試者來說,腦電波儀器是個冰冷的電子設備。 中|放下醫學儀器的跨齡交流,產生有溫度的樂齡思考。 下|樂齡創客提案發想,學生們腦力激盪思考友善的醫療服務。

第三部分:場域故事 —— 05 國立陽明大學活躍高齡計畫

119


改變與長者的互動模式,

放下儀器之後,挑戰才正要開始。活躍高齡計畫決 定進一步親身體驗與長者相處, 從中討論高齡議 題,但人是說來就來的嗎?

一步步走入社區

過去陽明大學與周圍社區的互動不多,陽明雖身處 軍艦岩山腳下, 是居民與遊客經常出入的踏青去 處。但學校與居民之間並不熟悉,教室裡面發生了什麼事情、學生在學什麼、 學校有什麼研究?學術領域的高牆仍在校園與社區之間聳立。「為什麼學校和 社區明明沒有圍牆,卻還是很有距離的感覺呢?」 最一開始陽明大學與外界長者的接觸,多以學生到社區進行身體檢查、體適能 測量為主,活躍高齡計畫討論的高齡議題,也僅限於教室中的腦力激盪。最初 當老師發現學生在課堂中需要與長者進行接觸時,便會透過計畫與外部鄰里辦 公室或組織合作,與長者進行一次性訪談及提案活動。 但漸漸地,團隊發現,一次性的接觸是不夠的。從計畫的演進,王文方老師也 觀察到,其實社區長者很願意來到校園,他們好奇課堂中的內容,也想與學校 學生提案作品「樂齡同樂」 ,是 一款與長輩互動的益智遊戲。

中的師生有更多互動,但若希望長者真的走進教室,其實他們也會害怕,或不 好意思的。 當 走 進 教 室 成 為 一 個 難 題 時, 活 躍 高 齡 計 畫 在「教室 」與「社區 」之間,找到一個銜接的方 式。第一年的失敗之中,發現長者需要的是「互 動」 ,並從這些互動裡面得到滿足、感受自己的 價值。於是「樂齡沙龍 」系列活動的產生,便是為 了吸引長者進入校園的第一步。透過柔性的演講 與分享,讓有興趣的長者可以參與,除了講座中 老師分享,學生也在其中扮演著輔助的角色,找 到更進一步與長者互動的方式。 「樂齡沙龍 」讓長者走進校園與學生接觸,而在 某些課程之中,老師也發現,課堂上討論高齡議 題時, 需要長者更即時的回饋、 面對面討論問 題,於是「樂齡沙龍 」講座的常客,便成為陽明學 生的超級幫手,擔任課堂中的「樂齡助教 」 。在 樂齡助教的設置之下,長者不再只是參與講座, 成為接受觀察的對象,更可以貢獻出自己的想法 與生命經驗等,幫助學生的學習與思考。 「共玩老北投」活動中,學生運 用桌遊提案與長者交流。

120


當學校與居民的距離不再那麼遙遠,計畫開始嘗試進入社區, 「共玩老北投 」 工作坊就是一次成功的嘗試!讓醫學與文學院學生組隊,共同在社區中與長 者互動,透過彼此地景回憶與生命經驗的交流,進行跨世代的對話,並讓學 生走踏街區,真實認識陽明周遭常民生活與文化。 「智齡生活對話講座 」則是另一個廣獲迴響的系列活動,老師們走出教室與 長者共同想像所謂的高齡樣貌與社會!而「為什麼不一開始就走進社區?」 王文方老師說,在這個計畫中,老師們不希望在還沒預見效果之前,直接走 出校園。我想,這或許也是科學與人文領域,在實踐之下不同的方法吧!

共玩老北投| 共玩老北投進入北投社區,展 開五天密集實作營。北投社區 長者在其中扮演「樂齡助教」, 分享屬於老北投的歷史、地景 與生命印象,在世代經驗的交 流與傳承之中,設計出適合長 者遊玩的「老北投桌遊」。

智齡生活對話| 智齡生活對話舉辦於陽明附近 的 Sangria 音樂文創中心, 於活躍高齡計畫第三年舉辦。 由陽明多位教授從不同面向談 論「晚美生活」 , 講座後長者 與陽明師生分成小組、圍圈討 論,進行想法與經驗上面的交 流。

學生與長者的互動,讓一切慢慢起了變化,原本對學生來說,居民在校園裡散 步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但因為與長者互動機會增加與理解,學生們開始關 心來到學校的居民,有時留意他們的舉動,有時則上前攀談。長者與學生們之 間從研究對象逐漸轉變成生活中的高年級朋友!

第三部分:場域故事 —— 05 國立陽明大學活躍高齡計畫

121


「人文」你行嗎? 我們怎麼一起想像 高齡社會?

其實不只醫學領域的師生藉由人文走入社會,王文 方老師笑說,參與這項計畫,像是從「在天堂的哲 學家落入地獄 」一樣,過去活在自己辯證與邏輯的 快樂世界裡,終於要真真實實的接觸社會,面對社 會上發生的事情, 對哲學領域的人來說也是困難 的。

在這個初次以人文主導的計畫中,老師們從來沒有跨領域開過課,而被逼著放 在一起,為醫學與人文的跨領域整合苦惱、為走出校園而努力。「人文」這個 字眼看似十分突出,同為心智哲學所的林映彤老師卻告訴我們,在慢慢接觸到 其他的領域之後,就會發現,並不是人文社會科學以外的領域,就沒有人文精 神,「他們也有自己一套理解人文的方式 」 ! 醫學領域在實作中不斷接觸人,並且在不同出發點下處理人的議題。「如果以 一個『只有我們才有人文 』的心態出發,是沒有辦法跟別人共事的。」拋下成 見,理解對方,才能真正知道不同領域,是如何看待人文。怎麼用適合的方式 和他人解釋自身專業,心智哲學所之於其他五個學院,散發出的人文精神,在 其中扮演著「厲害的和事佬 」。 上 | 文方老師在 HFCC 計畫 總成果發表會上分享心智哲學 所在高齡議題上關照的人文價 值。 下 | 映彤老師在「高齡議題工 作坊」分享在心智哲學領域上 如何將「進入社區」與「樂齡 助教」的設計引入課程中,讓 學生用不同視角理解高齡者的 生命經驗。

122


哲學提供邏輯與概念的想像, 「我們討論心靈與意識的問題,在這些辯證之中, 能帶大家一起劃分出有用的概念,並提供不同思考角度,帶大家將彼此的專業 重新整合與應用。」概念的重新想像與組合之下,可能激盪出另一種與社會互 動的方式、另一種和長者接觸的方式,以及另一種理解長者方式。另一個,則 是擴大「感受 」的層面,心智哲學把人在心中對於事情的感受,帶進醫學處理人 的脈絡之中,拓展醫學原本對於「人 」的想像。「我們可能有許多點子、我們知 道高齡者在想什麼,但我們不懂技術面。」醫學與人文合開課程,三年下來的計 畫,不僅影響了學生對高齡的看法以及社區的認識,更讓老師們試圖改變原有 的授課模式,從彼此專業觀察出不同需求,在互相衝突與學習下,找到接合之 處,一同想像高齡社會的應對之道!

透過採訪與日常觀察,紀錄長者的行為分析比儀器所測量出 的數值,更加貼近高齡者需求。

第三部分:場域故事 —— 05 國立陽明大學活躍高齡計畫

123


06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搖滾畢密拉計畫 進入場域|

配合政府「新南向政策 」,暨南國際大學剛開始與臺中市政府合作時,SEAT 南

① 東協廣場

方時驗室就被賦予一個「溝通互動平臺 」的角色,作為東南亞移民、移工遇到

② SEAT 南方時驗室

問題時,能夠諮詢並轉介到勞工局與移民署的地方。不過身在東協廣場,除了 「協助移工 」外,這裡需要協助的真正原因又是什麼? SEAT 帶著教育的理想, 起而營造交流與互動的場域,期望讓對話消弭誤解,理解尊重代替歧視偏見。

124

第三部分:場域故事 —— 06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搖滾畢密拉計畫


計畫概要 2017 學 合 作 場 域 關 資 源 整 合

與市政府規劃溝通

在地探查:拜訪附近公私資源 場域探勘:空間測量 空間整理:進駐、試營運

2018 的開 新 方認 式識 場 域

飛地導覽員培訓

Seat 導覽員培訓工作坊

規劃飛地系列課程

東南亞文化體驗工作坊 飛地小旅行

教 育層 體級 系 合 作

籌備中小學夏令營

空間改造:做成紅色牆面與佈置

的 空 間 與 場 域

第三部分:場域故事 —— 06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搖滾畢密拉計畫

進行高中生共備課程

《異鄉人 PLUS:空間、通道與宴席 》特展

125


第一廣場,《報導者》評為 「移工築起的地下社會」

第一廣場歷經時空轉換褪盡繁華, 因大火與靈異 事件頻傳而逐漸沒落,現已更名為「東協廣場 」 。 因空間荒廢而被遺棄的一廣,在過去十年卻成為移 工們在異鄉聚會休憩的天堂,雖然現在擁有新的樣 貌,但過去大家對「外勞 」的既定印象,加上對東南 亞文化的不了解,東協廣場仍是許多臺中人不敢接 近的地方。

不過,不敢接近這裡的原因是什麼呢? 有人說因為廣場髒亂,許多人席地而 坐;有人覺得他們講話很吵,只會惹事生非,警察來去是常見的畫面。 這些來自異鄉的朋友,被當成總是在廣場附近徘徊的「外國人 」 ,永遠撕不下 不知道為什麼被貼上的標籤。暨大搖滾畢拉密計畫從東南亞語學系出發,規劃 一個「教育 」的場域,期望大家走進廣場,體會這個「孤島 」的真實,並回頭想 想:這裡真的存在問題嗎?真正有問題的又是什麼? 「如果你只是讓人的歧視從外顯變成隱藏的,並不是解決問題的真正辦法。」 、 「我們一直在談的教育理念與文化隔閡,其實這些對附近商家或居民來說,不 一定聽得懂。如果我們沒辦法用他們聽得懂的方式去溝通,那就是不夠在這裡 扎根的關係 」。東南亞學系李美賢老師告訴我們,如何用更「常民 」的語言在場 域中相互對話,是 SEAT 團隊必須不斷思考的問題。 搖滾畢拉密團隊透過不同的教育形式,透過多元的 課程帶學生進到東協廣場,看看真實社會,尋找真 實的「問題 」所在。 除了發展課程,SEAT 也打開 大門面對各類群眾,例如,假日文化識讀工作坊、 移民移工的培力與諮詢服務、 東南亞文化相關展 覽與講座、共煮共食計畫、團體導覽甚至公共議題 討論。同時 SEAT 的空間本身,也作為各項資源交 匯、活動舉辦、展示展演,甚至是移民移工們可以 進來坐坐的「客廳 」 。 上| SEAT 南方時驗室是東協 廣場駐衛警辦公室所改造。 下|現在換上了與附近東南亞 餐廳相同的色調。

126


來客廳坐坐! 從思考「能讓學生學到什麼 」出發設計內容,畢拉密計畫以「課程 」作為與東協 廣場互動的主體,找尋雙方需求的接合點。讓進入場域不只是走進去空間,而 是充滿更多相互看見的真誠感受!一起來看看 SEAT 空間中發生的故事吧!

共創互鄉誌

飛地小旅行:

「共創互鄉誌」以傳播賦權概念,讓學生進到東協廣場

飛地小旅行,帶學生們親身走到臺灣各地,感受不同文

採訪移工。「互鄉」意味著這個場域作為東南亞族群的

化底蘊所產生的日常,換位思考、體驗不同角度的「異

「異地故鄉」 ,卻也是臺灣人民的「故鄉異地」。脫下採

鄉」。飛地小旅行曾經到過: 清境滇緬部落、臺中清真

訪者的觀點,傾聽異鄉人們的話語。產製出的故事,不

寺、潭子車站(菲律賓在地社群)等。

是單純採訪寫作的成果,更是不同族群間看見彼此的過 程。

設計管理與文化行銷實務:

資訊管理專題與個案:

東協廣場的日常,你們知道嗎? 這門課同學進到東協

這門課開在搖滾畢拉密計畫最後一學期,帶學生們實際

廣場進行田野調查,與移工移民們對話,找尋問題並透

架設網站與製作 APP,將 SEAT 過去兩年內,課程進到

過創意提案方式發想活動。「煙蒂投票箱」:通過英國

場域中所進行的調查與訪談,進行資訊的整理與建檔。

Hubbub 授權,為解決東協廣場煙蒂亂丟問題,設計

進場域的經驗得來不易,雖然計畫結束,但故事不會消

煙蒂投票箱,設計有趣的問答,讓大家將煙蒂丟入,減

失。希望透過全盤與系統式的整理,將 SAET 的經驗保

少垃圾落地問題。「啡越春捲」:透過一杯咖啡的時間

留,讓需要的人繼續使用。

與移工朋友聊天,讓廣場之間的人們透過對話產生更深 的交流與認識。

第三部分:場域故事 —— 06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搖滾畢密拉計畫

127


畢拉密計畫整理出三大東南 亞相關議題|

1. 族群隔閡:語言、文化與 不同的社會發展脈絡,造 成臺灣與東南亞族群的 差異,進而產生隔閡。

2. 精神受苦:東南亞移民、 移工遠赴異鄉,所經歷的 思鄉之情與生活之苦,或 許因臺灣人的不理解與 排斥,而更加深化。

3. 空間病理化: 因移工進 駐而重獲新生的東協廣 場,反而被視作一個「有 問題的空間」。

以上照片由《報導者》提供

128

第三部分:場域故事 —— 06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搖滾畢密拉計畫


「你們為什麼發免費的飲料, 是想搶我們的生意嗎?」

透過許多課程與活動,暨大同學們漸漸熟悉東協廣 場,也找到和東南亞移工們對話與相處的機會。然 而籌辦活動時,並不是每個巧思都會收到大家歡迎 的,在東南亞文化廚房共煮共食的活動,以及用一 杯越南咖啡和移工交換聊天時光的構想,這些「免 費的食物 」曾意外引發與廣場店家的小糾紛。

回到東協廣場本身條件,SEAT 進駐於此,雖然像進入一個「東南亞小社區 」 , 但不論如何,這裡的本質仍是「商場 」 。任何事情本身非常自然地牽扯到利益 ,不賣東西就算了,有時候還發放免費的食 關係,SEAT 在其中不是一間「店 」 物,那豈不就搶了東協廣場的生意嗎? 「我們原本以為以大學角色進駐一地完全是好事,但在身為商場的東協廣場就 有點為難了,因為我們不營利,比較不需要進行成本管理的問題,在這裡也要 比較小心。」一開始還沒熟悉彼此時,確實和商家們存在一些誤解,然而時間慢 慢久了,SEAT 漸漸讓大家知道這裡在做什麼,每次辦活動前也都先周知附近 店家。活動時帶大家進商場逛逛,而當有飲食需求 或其他的支出時,儘量購買廣場裡店家的東西。人 走進廣場時,達成一定程度的互惠,彼此漸漸緩解 了誤以為是競爭關係的衝突。當相互認識理解的時 候,人情溫暖也開始讓大家互動更友善,更容易相 互搭配。

我覺得我們造成廣場最大的困擾應該是,學生 們常常在早上來上課吧!商場其實沒那麼早開 始營業,可是我們學生就這樣來了,他們也理 解學校的上課時間就是這樣,每次真的都很感 謝管委會來幫我們開門。 ——助理惠羽

上 | 行動餐車提供免費的料 理,在東協廣場這樣一個商場 裡, 造 成 了 不 小 的 話 題 及 省 思。 下|東南亞文化廚房,提供給 移民工朋友們使用,讓他們能 夠在廚房裡製作特色料理,進 行文化交流。

第三部分:場域故事 —— 06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搖滾畢密拉計畫

129


1908 年第一市場建立至今,東協廣場經歷許多不

這個廣場很像 我們爸爸媽媽那一代,

同的面貌,來往的人潮結構改變,每個人對他的回

很多事情要看他認不認同你

程必定是和它一起長大的。這個對臺中市民在地理

憶當然也不盡相同。但不論過去常不常走進這個地 方, 「第一廣場 」對於老臺中人來說,童年的生命歷 區位與歷史文化上都有重要意涵的建築空間,也有 著它自己的生命紋理。

駐紮在東協廣場,SEAT 團隊並不是在這裡經營一個場域,而是當個敦親睦鄰 的「居民 」。以大學體系單位與身分進駐廣場,對大家來說,也比較有親近感, 還因此時常受到一些幫忙。漸漸在這裡,大家更願意開放心胸溝通交流,沒有 目的的往來交友,很多事情、想知道的故事,時間一久都會慢慢出來。而 SEAT 空間有時候也成為商家們專屬的「托兒所 」 ,畢竟這裡一直都有人在上班,沒 01

空的店家就把小孩丟在這裡。「我們的角色就是一直在這裡的人,可能誰有什 麼事情需要幫忙,會想到三樓的這個角落,有幾個人在這邊 」。就如同美賢老 師談起 SEAT 的角色與經營,提到人類學的最高境界,就是期望在進駐一地進 行田野調查時,被當地人稱作為「自己人 」 。

有時候你要繞很大圈才買得到你的午餐。 SEAT 外面有幾間比較常吃的泰式料理,有一 次我想買第一間,還沒走進去就被第二間的人 看到,吆喝我進去吃,然後又被第三間的人看 到!後來我竟然經過三間什麼都沒買,繞到別 的地方去了,哈哈哈 ! ——助理惠羽

03

02


場域不在學校裡,甚至跨了一個縣市,對暨大的夥

走出校園

伴們來說有好有壞。美賢老師說,距離本身就是一

進行教育理念的擴散, 縮短心之間的距離

個很好的素材。從暨大屬於較邊陲的地區出發,走 進臺中舊市政中心,進入身為城市中邊陲的「東協 廣場 」 ,再慢慢認識重心轉移後的新市鎮,由城市 變遷探究社會脈絡,本身就是一種學習。 不過對學生來說,搭遊覽車到東協廣場上課一開始

可能因新奇,或者因能到臺中晃晃而有趣,到後來隨著時間成本與新鮮感消失 而降低意願。再從規劃者的角度來看,要利用什麼方式讓學生投入課程,用什 麼樣的方式讓學生理解為什麼要來這裡,從教育脈絡來看,這些課程能對學生 們有什麼樣的衝擊與影響,每件事情都是必須不斷考量的,這個空間並不是門 打開,就會有人進來;或者,有人來就好了 ! 這場社會實踐對團隊來說,是必須 持續突破考驗的歷程。 除了計畫內課程、系列工作坊、以及活動外,SEAT 也與中小學合作,帶小朋友 走入廣場舉辦營隊,更成為高中教師進行東南亞共備課程的據點,期望透過教 育不斷擴大理念。今年開始,暨大東南亞語系的學生開始都慢慢知道,臺中這 邊有一個據點是系上同學可以來的,開始有人會帶自己的家人與朋友來到東協 廣場走走,走進這個所謂「有問題 」的空間,接觸這裡多元的人事物,體驗這裡 的飲食與異國文化,再重新思考,這裡是不是真的「有問題 」 。 這裡是一個「活」的場所,串連各地社群夥伴,留下一些東西,也帶走一些東 西。未來,SEAT 南方時驗室就是一個生命故事聚集的平臺,一個真實對話的場 域,不同的人與文化在此交流與移動,期許在更多人走進東協廣場後,真正開 啟與東南亞文化的交會。

01. KartiniDay 印 尼 婦女們身著印尼傳統服 飾。

02. 來 自 印 尼 的 移 工 朋 友 Pindy,進行捏麵人教 學。

03. 號召移工朋友與在地 居民一起掃街,維護東協 廣場環境。

04. 與中小學課程合作, 帶領小學生進入東協廣 場探索。

04

第三部分:場域故事 —— 06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搖滾畢密拉計畫

131


07 國立臺東大學 ’avuwan 灶咖計畫 進入場域|

臺東擁有清新的空氣、舒適的陽光和波光粼粼的海洋,使這片土地有足夠養

① 臺東部落

分,孵育出多元文化的樣貌。這裡融合原住民、漢人、新住民等不同族群的生 活方式,彼此共譜成和諧的曲目一起「過好日 」 。 而長居臺東的朋友說,這裡的土會黏,黏住了就是一輩子,前提要對臺東有足 夠的了解,便能深覺其迷人之處。只是如何「深掘 」 ?如此問題也曾困擾著臺東 大學,直到 ’avuwan 灶咖計畫加入,從「在臺東 」出發,鏈結校內外社群、部 落、以及在地團體,打造「灶 」和「咖 」兩座空間。並以食物為引,讓來自西半部 的大學生,藉由飲食認識在地,反思主流文化大張旗鼓下,屏蔽了多少在地文 化。看見它們後,伸出互惠友誼之手,共同找到屬於臺東的東臺灣文化。

132

第三部分:場域故事 —— 07 國立臺東大學 ’avuwan 灶咖計畫


計畫概要 2015—2016 以建 立 動文 感化 知空 在間 地,

與部落族人協力造屋,建構原住民文化知識 灶空間搭建工作坊

完成咖空間硬體設備空間規劃 勞動體驗不同生活方式,打造灶空間 空間的勞動美學

2016 資社 源 轉精 運神 站的

咖空間提供午餐, 以在地食材自製餐點 引進在地單位、弱勢團體、 小農產製的食材

2016—2018 多建 元立 在 事地 文 化 的

透過在地文學認識臺東

臺東詩歌節:食光狂想曲、在路上、樂來樂好

影像紀錄臺東人物故事

寶桑影展:灶咖的味道、紀錄東行者、心聲初生

2018 校共 園創 與共 在 地, 的

舉辦夜市讓在地團體走入校園,與學生交流 一口灶夜市

密 關 係

第三部分:場域故事 —— 07 國立臺東大學 ’avuwan 灶咖計畫

133


吃進嘴裡的每一口食物, 都是開啟 多元文化視野的鑰匙

臺東大學身為臺東唯一一所大學,身負與地方共好 的重任。HFCC 計畫開展之初,曾舉辦說明會分享 計畫理念。當時參加完會議的臺東大學柯主任秘書 志昌,帶著滿滿想法回到學校,號召人文學院的老 師集思廣益,討論能運用什麼議題做為計畫核心。 不少老師在 HFCC 計畫執行前,即有藉課程或政 府計畫和在地社群合作的經驗。加上臺東有不同族 群聚集於此,是真實的多元生活場域,因此眾人在 你來我往的對話中,逐步聚焦回「臺東在地 」及「多 元文化 」這兩個重要議題。

「那時候公共與事務文化學系(公事系 )張育詮老師,就很強調我們要做的是 『批判性多元文化 』。這個想法是,所有這些跟多元文化相關的價值,大家都會 覺得講完了,好像就做到了。事實上那些相關的價值對我們來說,是一輩子要 做也很難做到的。」臺東是一處由不同族群構成的土地,遂形成多樣化的生活 方式,老師們在教學中發現,許多來自西半部的同學,容易用主流眼光,看待 上|咖空間引入原住民美食 阿粨,是學生認識部落文化

臺東的文化。為了要讓學生更細部理解這裡的不同,團隊老師便提出「批判性 多元文化 」,強調由在地自主發聲,讓文化真實的樣貌被看見。

的媒介

釐清了計畫核心,老師們開始苦惱如何將抽象的理 念,傳達給學生,好讓他們理解而後付諸行動。計 畫共同主持人董恕明老師說,反覆思考許久,大家 決定以每天都會接觸的「食物 」為媒介,因為食物 如同鑰匙,吃進嘴裡的那刻,便是認識在地多元文 化的旅程。她以原住民食物「阿粨 」為例,表示學生 初次接觸阿粨,或許會對它的外型、食用方式、名 稱等產生好奇,進而激發他們去了解藏匿於背後的 文化故事,這是認識在地的第一步,即便不深卻都 是有意義的過程。 確立「透過在地食物,認識在地文化 」這項主題, 下一個重要事項,是實作場域的建立。團隊引用卑 南族語「’avuwan 」為計畫名稱,其原意指「有灰 的地方 」 ,過去族人只需要三塊石頭,便能架鍋烹 煮,因此延伸出灶咖之意。他們也循著如此概念, 整修校內閒置場所成為「灶 」與「咖 」空間。

下 | 灶空間內的卑南族三石 灶,成為凝聚情感的象徵


灶咖空間,同樣用食物幫助同學認識在地文化,但

老師、 部落、 學生協力造屋, 共築一座社會實驗空間 ——灶空間

又被賦予不同功能。 「灶空間 」是一座矗立校內的戶外茅草屋,是由眾 人汗水滴落聚成的場所。公事系蔡政良老師說,除 了把學生帶到部落,他也希望能將部落重要的認同 象徵,帶入校園。便集結美術產業學系張溥騰老師 與卓淑敏老師開設課程,與部落、在地民眾領著學 生,於校園邊陲角落,從零開始協力構築灶空間。

上|灶空間落成,邀請卑南族 建和部落巫師進行祈福儀式。

對部分學生而言,親自蓋屋,是前所未有的體驗。他們褪下主流觀點,跟隨阿 美族藝術家希巨蘇菲( SikiSufin ),以及臺東縣都蘭、美蘭、三民等阿美族部 落工法鋸木頭搭建「達麓岸 」 (工寮 );並邀請臺東在地秀明農法的青農,輝 哥、文麗夫妻,指導師生依序完成水泥攪拌、砌磚、堆塑等步驟,製作「柴燒 白窯 」和「火箭爐 」。而魯凱族傳統石灶,也一併來到灶空間,補齊最後一塊拼 圖。從此,灶空間成為帶入課程實作、串聯校內外的跨領域合作場所,例如一 口灶夜市的成功舉辦,亦是荒草之地轉變成凝聚校內師生社會實驗空間的案例 之一。 只是,有別於傳統上課方式的創新課程,不免受到 學生質疑。不明白在資源唾手可得的年代,還要他 們頂著大太陽學習,是出於什麼浪漫情懷?蔡政良 老師認為,這正是整個社會不斷餵養「功利價值 」 給下一代,對所謂「好的生活 」想像太單一造成的 結果。

下|阿美族人與團隊協助灶空 間搭建阿美族傳統達魯岸

第三部分:場域故事 —— 07 國立臺東大學 ’avuwan 灶咖計畫

135


在採訪‘ avuwan 灶咖計畫的過程,時常從老師口中聽到「身體在語言前面 」這 七個字。其出處來自於部落,特別是重視「勞動 」的阿美族。他們強調集體與 社會性的工作,年輕時要動起來,建立夥伴對自己的信任。團隊借阿美族「身 體在語言前面 」的概念,套用在行為舉止、課程、計畫核心中。老師是衝鋒隊, 做給學生看,讓同學用身體,跨越和自身不同的文化界限。去理解臺東這塊土 藝術家吳其錚,將駐校創作 的陶藝進行野外燒窯。

地,理解生活選擇的多樣性。 勞動,為接觸土地、人群和自然的直達車,與部落族人共同蓋一座傳統工寮, 如是讓身體體驗與融合他人傳統文化脈絡的過程。身體力行,活絡的不只有筋 骨,因為身體經驗了不同文化,無形為身心靈闢出一條通往許多可能的聯外道 路。

校園裡的轉運站, 轉出回饋社會的理想生活 ——咖空間

咖空間原是閒置不用的消費合作社空間, 團隊希 望能以社企精神來運作。第一步,先從老師帶頭做 起。「那時候老師都建議說我們也來模擬一下,如 果要做社會型企業,開始時需要投資贊助。每個老 師可以認領他要做什麼。」下定了操作社會型企業 的決心,團隊輪流投入能力所及之事,例如:公事 系蔡政良老師,贊助由阿美族藝術家以廢棄漂流木

雕刻的木頭長桌、美術產業學系張溥騰老師舉辦木工坊,帶學生採用廢料製作 椅子供咖空間使用等。彼此從四周抓取些許資源再創,營造出咖空間的模樣。 第二步,是在校園內關照學生的飲食與良好習慣;校外,則關照在地農人與弱 勢族群的生活。前腳尚未踏入咖空間,它就以陣陣食物香氣招呼大家進門,肚 子開始咕嚕抗議著,期待今日的驚喜。這是咖空間日常。午餐時間一到,領有 專業執照的廚師郭耀祥,已準備好利用在地食材烹煮而成的每日特餐等待師生 享用,另外備有達魯瑪克部落的阿粨、公平貿易生態綠飲品、社會企業春一枝

136

第三部分:場域故事 —— 07 國立臺東大學 ’avuwan 灶咖計畫


冰棒等,供大家購買。有時候還有團隊老師親自下廚準備的特色料理。董恕明 , 老師也闡明,不讓追求 C/P 值影響咖空間經營,他們透過「飲食 」與「寄賣 」 和在地串連,減少「消費端 」對「生產端 」的剝削。與在地弱勢團體「臺灣公益 社會實踐協會 」合作,共同推出公益水餃,以回捐的方式,實際幫助臺東海岸 線「成功 」、 「長濱 」、 「東河 」三鄉鎮孩童的早療需求。給予校內師生安全飲食, 同時真正的回饋在地。 華語文系董恕明老師以「轉運站 」形容咖空間。希望同學進到裡頭,了解生活的 方式不只有一種。來到這裡,自律是必須,在沒有收銀員的情況下,必須誠實 投遞確實金額;必須面對自己製造出來的垃圾。他們不以斗大標語,置入欲傳 達的理念,期望學生從空間裡感知,主動去了解。 「如果我們堅持的小事可以堅 持下去,很大的事情也許我們做不來,但對學生來說,如果有一點點小事可以 發揮,從這裡帶出去可以變成某一種習慣,也就試著去執行。」

上|用在地食材與好手藝為飲 食把關的廚師—郭耀祥 下左|每到用餐時間,咖空間 便會湧入人群享用美食 下右|團隊、學生常在阿美族 藝術家製作的木頭長桌,激發 出創意

第三部分:場域故事 —— 07 國立臺東大學 ’avuwan 灶咖計畫

137


老師之於在地, 是搭起連結的橋

灶咖空間,仿若安全的防護網,讓東大學生可自在 認識臺東文化。但是,當同學站在校園之外的十字 路口,面對陌生文化,又該何去何從?談到這個問 題,蔡政良老師回答:「基本上,我覺得老師們都有 點像搭橋的角色。」 學校與在地,是兩座孤島,兩端人群知曉對方存在,只是缺少橋樑走向彼端互 動。幸好團隊老師與臺東在地或多或少都有連結,遂成為一座不好走卻也穩固 的橋。有深耕臺東二十多年,目前扎根在都蘭部落的蔡政良老師、本身是下賓 朗部落成員的董恕明老師、長期研究荖葉與建和部落合作的張育銓老師、投入 新園部落的林靖修老師、與在地非政府組織( NGO )團體密切聯繫的張溥騰、 簡齊儒、卓淑敏老師等。在課程帶學生實際至部落時候,老師也會先讓同學理 解部落的文化脈絡,尋找適當的活動或機會,讓師生慢慢靠近部落日常,從相 互認識、聊天與話家常開始。 因老師投入地方時,已花費相當多的時間建立互信 關係。無論是部落或在地團體,才會接納學生的進 入。去到部落前,老師會再三叮嚀同學「沒有任何 一個部落、原住民、社區,或是其他人要為你的作 業負責。因為你只是要做作業,但是對方付出的是 時間,也許是生命與人生的一部分。」 蔡政良老師提及,團隊儘量不帶大量學生一次性進 入。若人數為三、四十人的場合,就會請部落成員 至學校介紹,由他們親自說明注意事項。而非在雙 方完全互不認識的情況下,將學生丟進去。他認為 這樣是不負責任的,不侷限在臺東,其實只要在有 「人 」的地方,都不該這樣做。

上|臺東詩歌節團隊,藉由有 趣的活動,讓更多了解東臺灣 文學 下 |「環境藝術行動與實踐」 課程師生到鹿野區役場,認識 窯的製作工程

138

第三部分:場域故事 —— 07 國立臺東大學 ’avuwan 灶咖計畫


搭上前往東部的長途列車,

「我們都希望學生跟部落是先以彼此交朋友、彼此

體驗多元文化的價值

認識、彼此理解之後,才去做一些你想要了解的問 題。」 奠基於朋友的基礎,這樣的相處模式,默默在部落 和學生間形成良善循環。課程結束後,有些同學自

主加入部落青年會,即便畢業回到家鄉,仍會抽出時間返回部落幫忙。這是在 西半部難以看到的情誼,也是出自於認同與真心喜歡,才有足夠的意志力,負 起責任,與地方互惠。 另外,像是蔡政良老師開設的紀錄片課程,他要求學生到校園之外尋找題材, 自己和在地人溝通,告知對方目的並達成共識。而拍攝紀錄片之於學生的意義 是什麼呢? 「我希望他們在拍片的過程裡,去跟這些人、事、物接觸,自己要去理解,然後 討論,人跟人之間的關係是什麼,對這個世界的看法是什麼。透過攝影機,會 多了一個空間讓你思考,去判斷、理解和分析,甚至是去緩衝。當一個文化震 撼的事情發生在你面前的時候,透過攝影機,回來還可以慢慢去思考。」蔡政良 老師嚴肅的說著。因著這堂課,學生得以有機會參與被攝者的日常,站在旁觀 者的角度,看見人與人互動之餘在生命中的某些細節、以及不同族群之間對文 化和對生活的想法。 習慣了西半部主流文化的知識脈絡,好不容易搭乘長途夜車停駛臺東,四年後 你想要帶什麼回到家鄉?蔡政良老師套用電影《秒速五釐米 》臺詞, 「在他們面 前還有巨大的人生在等著他們 」 。希望所有參與 ’avuwan 灶咖計畫的學生,來 到臺東,體驗了東臺灣多元文化不同的思考邏輯後,都能夠野一點,突破主流 文化的框架,用力活出屬於自己的模樣!

學生參與學校周邊部落養雞場 抗爭拍攝紀錄片

第三部分:場域故事 —— 07 國立臺東大學 ’avuwan 灶咖計畫

139


08 國立中山大學 旗津社會開創基地 進入場域|

走進旗津社會開創基地,遍地的綠草和涼涼的微風吹拂,偶爾看見居民晃動著

① 旗津地區

雙手在廣場裡運動,如此愜意的景象可能會讓你羨慕起旗津人,擁有一處這麼 閒適的社區共享空間。 但是你知道嗎,在變身為旗津社會開創基地之前,它其實是個雜草叢生,居民 不敢靠近的荒廢之地!

140

第三部分:場域故事 —— 08 國立中山大學


牽起社區緊密關係的課程

計畫概要

社會調查與研究方法、走讀旗津

2014 文 化 啟資 動 的

開啟舢舨船專案

場 組域 串 接

持續滾動社區工作者

廢棄文資空間轉型 旗津社會開創基地

2015 進尋 入找 在議 地題 的建 立 道

透過課程發現旗津人口老化議題 社會調查與研究方法

從飲食探討旗津發展 舌尖上的旗津專案

舢舨船專案轉型創業團隊 西灣海洋

2016 系 發 社區文創學程 列展 ﹁ 學 模 在地安老與社會設計 程組 化 ﹂ 永續發展與社會創新 2017 的 在地原創音樂劇演出 模 生 大海的女兒 式社 區 復興大漁旗專案成立品牌 業 創業—山津塢 2018 在 地 能 量 擴 散

第三部分:場域故事 —— 08 國立中山大學

讓在地居民說自己的故事 成立地方電臺—津聲電臺

發展高雄學

中山大學共學群

141


旗津社會開創基地, 從荒蕪到成為社區共享空間

故事得從這裡說起—— 中山大學社會系接手「旗津社會開創基地 」前, 這裡曾是居民口中的鬼屋。 荒煙蔓草隱藏的, 是曾經作為單身老兵和退休技工的安身居所 — 旗津海軍第四造船廠技工宿舍(簡稱技工舍 ) 。

日治時期以來便持續作為軍事用途,經歷幾番更迭,最後成為軍方人員歇息 的宿舍。之後受到國軍精實方案的影響,住民被要求遷移。時序到了 2012 年,這塊乘載許多生命故事的土地,卸下了任務,卻面臨國防部拆除建物與 植栽,夷為平地的危機。 也許是技工舍的故事未完待續,不忍歷史建物被人遺忘。在社區和民意代表 與軍方交涉下,國防部答應暫緩拆除技工舍,移交予中山大學社會系接管。 接手後,社會系如火如荼投入基地調查及社區參與工作。老師帶學生摸著石 頭過河,進入田野蒐集資料,也跟居民搏感情,為日後發展奠定基礎。

然而一座海港小島,能提供多少故事待師生挖掘? 就在探索旗津的過程, 團隊意外從一張老照片開始發展「復興舢舨船計 畫 」。與此同時,「邊緣社區認同再造計畫 」加入基地,並與高雄海洋科技大 學造船系合辦「木船實驗工作營 」 ,找來技藝深厚的木工師傅董明山先生進 行技術指導。老師傅從老照片中找線索,和學生在為期十天的工作營,成功 復刻已被現今遺忘許久的「舢舨船 」 ,並且,為了持續推展這些歷史文化, 「舢舨文化保存中心 」也正式在基地成立。 上|復興舢舨船計畫:舢舨, 又稱雙槳仔,曾是旗津常民的 交通工具、生產工具,也是港 口城市意象。董明山師傅運用 「腦海船圖」,與大家共同開啟 在當地已經消失十幾年的放樣 課。重製舢舨船經過三個月的 細節討論,老師傅帶同學們從 放樣、 裁鋸龍骨, 到安龍骨。 過程中幾乎只靠墨斗定位,以 及拉弧彈線,精湛傳統技藝讓 大家折服(圖片引用自: 高雄 市歷史博物館) 下|為期十天的木船實驗工作 營,由老師傅與業師帶著學生 一起復刻舢舨船

142


01

「我們一直覺得文化保存這件事情,是可以滾動很 多漣漪的獲得關注與迴響。」團隊充滿熱忱的對外 分享這個過程。 團隊在基地為地方文史所做的努力逐漸發酵,產官 學民的力量陸續挹注旗津社會開創基地。其中,有 賴高雄市政府都發局與文化局聯合計畫向中央提案 「城市風貌修繕 」一案所爭取的經費,才能逐步整 修基地大量的空間量體;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跨領域

02

藝術研究所老師吳瑪悧,則在過去技工舍廚房的原 址開展「舌尖上的旗津 」專案,透過參與式藝術,將 該區域打造成「旗津灶咖 」 。以我們每天都會接觸 到的「食 」 ,引出旗津在地的故事。從此旗津灶咖 成為三位一體的空間,是廚房、展場也是食農教育 的實踐場域。 團隊持續滾動和多方的能量齊力打破以往軍事用地

03

的肅穆氛圍。慢慢的,旗津社會開創基地的八棟建 築,開始被賦予不同任務,例如:多功能翻轉教室、 旗津灶咖、修理咖啡館、兒童書屋、社區協力木工 教室、剩食盛食餐廳、代間傳承中心及創新育成中 心等,讓各個年齡層都能進來基地各取所需。 01. 2014 年 旗 津 技 工 舍 環 境 改善前的景象,與下圖為同一 視角

02. 中山大學旗津社會開創基 地現況,與上圖為同一視角

03. 旗津灶咖的改造,開啟學 生以食物認識在地文化的渠道

04. 旗津社會開創基地地圖 04

143


發展社區與大學彼此成長的

邊緣社區認同再造計畫,成為主要管理旗津社會開 創基地的團隊。之所以取名為邊緣社區,源自中山

課程模式, 真實從常民文化找到

大學所在的旗津、鼓山、鹽埕區,早期是高雄發展

社區的未來

舊沈澱的是說不完的故事,既然中山大學想要改善

的源頭。隨著產業轉型和經濟重鎮移轉,這裡過往 的繁盛逐漸被遺忘,淪為邊緣社區。然而,地方老 地方邊緣化的情況,除了修繕技工舍,又該從何下 手?

面對這個問題,看著計畫一路成長的專案經理吳涵瑜表示,他們主要透過兩門 面對這個問題,看著計畫一路成長的協同計畫主持人吳涵瑜表示,他們主要透 課, 過兩門課, 「社會調查與研究方法 「社會調查與研究方法 」和「走讀旗津 」和「走讀旗津 」 ,找出旗津需要改善的核心問題,以 」 ,找出旗津需要改善的核心 及建立基地串接駐地人員,由這三種元素構築社區關係。 問題,以及建立基地串接駐地人員,由這三種元素構築社區關係。 首先是社會系的「社會調查與研究方法 」系列課 程, 師生親身浸潤於社區, 探尋社區議題並凝聚 問題意識。在反覆踏查和訪談,彙整居民、在地組 織、里長等人的資訊後,從中找出解決之道,藉由 實際的活動回饋給當地。團隊不希望只有社會系學 生貼近社區, 於是找來不同領域的老師共同開設 「走讀旗津 」 ,有別於社會系從理論進入的視角,課 程帶著跨領域同學以導覽、體驗、書寫、影像、工 作坊等多元方式觀察社區,貼近在地文化與理解社 區需求。

上|社會調查與研究方法, 學生走入社區體驗在地傳統 產業 下|李怡志老師透過走讀旗 津課程,向同學進行導覽當 地文史

144

第三部分:場域故事 —— 08 國立中山大學


當習以為常的生活空間,來了一群陌生人與不知其用途的建築物,想必里民一 定會感到十分困擾吧! 對旗津居民來說,「旗津社會開創基地 」與「中山大學師生 」這兩者是陌生且有 距離感的,想要建立互相信賴的基礎,需要長期經營和累積。因此,團隊花時 間深耕社區,陪伴也傾聽居民需求,透過共同舉辦活動來交陪,團隊成員更是 四處串門子,猶如里長般掌握社區大小事,因此才慢慢被接受融入當地生活。 同時持續撒網尋找夥伴,將投入社區許久的社區工作者網羅進團隊中,組織成 「場域串接小組 」,分散社區各處,深耕自己有感的議題。團隊每兩週開會,討 論各自所見。隔週,又是另一項討論的開始,只不過這次對象換成居民,團隊 主動告知預計執行的計畫,詢問里民在意的問題為何,繼而合併兩者,發展成 可執行的專案,於場域試行。

要成功的中介媒合, 必須先理解需求與 找到共識

「我覺得前期的整個規劃調查,是非常重要。就是 一步步的走到這個規模,我們每個學期幾乎都開了 十幾門課。基本上就是讓老師和同學多方嘗試,用 不同的取徑來了解這個地方,後來有些試驗是可行 的,有些是不行的。慢慢,才找到三個主題之下可 繼續執行的議題與面向。這些過程都必續不斷跟里 民做溝通。」

逐漸掌握社區議題之後,團隊密集討論找到好問題,然後開始規劃搭配的跨域 課程或工作坊,接著邀請夥伴於社區嘗試,反覆確認是可執行的方案,再帶入 學校開設課程,在計畫實驗之下,目前已將課程模組化成為三個「微學程 」 。 只是,當課程的雛形出來了,要如何找到老師們跨領域合作開課呢? 團隊深耕旗津, 自然累積不少地方需求與相關構 想, 但是如何啟動 ? 他們的做法, 通常是主動與 老師聊天。透過對話,媒合老師與社區議題的共通 性,點燃對方心中的火苗,也做背後堅實的後盾。 「我覺得,你會去當老師其實某種程度都有想做公 共服務的心,要先滿足個人需求,就跟馬斯洛的需 求理論一樣。滿足老師的需求後,他就會把公共性 展現出來 」吳涵瑜說。 課程邀請旗津區公所兵役課蔡 家菁課長, 以《戰爭與遷徙》 為題和同學解說旗津歷史

第三部分:場域故事 —— 08 國立中山大學

145


146

以書寫「技工舍老兵與技工生命故事 」的課程為例,就是依循該脈絡開設而 成。一次因緣際會下,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向旗津社會開創基地租借場 地,作為活動使用。過去在戰和館工作的計畫專任助理李怡志,因為聽了許多 旗津人的故事,觸發想將老兵與技術工作人員和技工舍之間的故事記錄下來的 念頭。便把握機會向在場與會來賓留下聯絡方式,也放在心頭等待開課機會。 而計畫專案教師翁康蓉一直是李怡志想要合作的老師之一,他曾於康蓉老師 的「生命歷程與社會鑲嵌 」課程發現別於以往看待事情的方法,也認為這樣的 課程十分適合帶著學生去思考技工舍、老兵與整個政治變遷的歷程。經過討論 後,雙方一拍即合,「生命歷程與社會鑲嵌:技工舍專題 」這門課,便是這樣誕 生的。 因為深入挖掘豐富的在地知識,計畫更讓不同層級課程相互串連,因此,在地 文物的復刻,也從舢舨船、船上的大漁旗、到捕烏魚時的藏仔寮,成為一個社 區文化興業的軸線。此外,跨域團隊還嘗試串接了三個學期的不同課程,發展 教師共學群,最後共同製作出旗津原創在地音樂劇《大海的女兒 》 ,並搬上高 雄文化中心演出,也回到社區公演,重現居民過往的記憶;甚至在調查社區文 史的過程,發展出創業團隊「山津塢 」 ,將旗津的故事與即將消失的大漁旗文 化,從高雄帶向國際。 「我覺得場域機制有點像一個保證,那個保證是說我中山大學來到這裡,我就 是不會走。你要相信我們,我們可以攜手來做一些事情。我覺得場域對我來 說,就是這樣。」團隊堅定的說,計畫所開創的路徑,也替大學與地方共生開啟 新的可能。

上、下|旗津原創在地音樂劇 《大海的女兒》重現居民過往 的記憶

146

第三部分:場域故事 —— 08 國立中山大學


山津塢絹印桌墊

山津塢絹印桌墊

山津塢絹印桌墊

大漁旗明信片

山津塢絹印商品

山津塢絹印商品

(商品圖片由山津塢團隊提供)

所有活動都在這裡 進行的時候, 空間就會活起來, 真正變成大家生活的所在

採訪時,跟著李怡志走在旗津巷弄,聽他說著地方 從古至今的變遷,一路上見他「王伯伯 」 、 「陳奶奶 」 的與居民打招呼,不難看出他們關係中的緊密。 旗津在地文史,和老一輩的記憶,隨著社會開創基 地的修復,慢慢被找回。基地也長成大家能在這裡 共同成長和學習的「所在 」 。從最初人煙罕至的狀 態,轉而成為居民願意走進來參與、一起共餐、家 扶中心的小朋友來此遊玩、 里民共同學習木作、 聊天散步的社區空間。團隊在基地設立的「津聲電

臺 」,也變成蒐集在地聲音的媒介,許多還沒被挖掘的故事,未來就由社區里 民自己來說。 「慢慢的這邊我們希望形成的, 是我們『社會開創 』的一個聚落。 這個聚落 由中山大學作為一個平臺,不論是年輕人、想要返鄉的人,或是非政府組織 ( NGO )、或是想要在這邊從事在地議題的人,我們都可以在這裡彼此合作互 相搭配。這是我們對整個旗津基地的願景和想像。」未來計畫累積的經驗將繼 續開展發酵,慢慢擴大影響力,期許,讓城市成為一作博物館! 津聲電臺主持人謝鑫佑

147


邊緣社區認同 再造組織串連圖

邊緣社區 認同再造 三大主軸

社區文化 永續發展 高齡照護

外部資源

NGO

高雄市政府

地方組織

流木居工作坊

高雄市政府都市發展局

里長、寺廟

南高雄家扶中心旗津服務處

高雄市教育局

婦女參與促進協會

打狗文史再興會社

高雄市文化局

漁民服務協會

高雄基督教家庭服務協會

旗津區公所

活水社企投資開發 高雄市第一社區大學 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 「漁你同在 」新住民據點 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南部辦公室 地球公民基金會 綠點能創股份有限公司

104 夢想搖籃 NPOchannel

148


中山大學串連科系 社會學系 中國文學系 外國語文學系 財務管理學系

大學單位

海洋及環境工程系

重要創新課程 社會調查與研究方法 報導文學與社區發展 環境社會學

劇場藝術系

社會老年學

音樂系

空間、木作與文化記憶

企業管理學系

報導文學與社區發展

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

高齡服務設計 食農社會學

L1

L2

特定主題音樂創作

地方學校合作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國立高雄海洋科技大學

環境藝術專題 社區興業與創意實踐 社會老年學實作 永續發展與社會創新

L3

高雄醫學大學 樹德科技大學

旗津地區

旗津社會開創基地

記憶與技藝復興

多功能翻轉教室

舢舨船雙槳仔

旗津灶咖

大漁旗

修理咖啡館

藏仔寮

剩食盛食餐廳 兒童書屋 / 兒童圖書館 社區協力木工教室 代間傳承中心 創新育成中心

149


大學社會實踐 滾動創新 |方案|

|需求|

社會實踐

因應措施

專案教學 人員聘用 合理的授課學分計算 與彈性的教學時程

多元的教師升等 與評鑑標準

① 個人授課學分數一點五倍,

① 參與全校型跨領域計畫之教

鼓勵創新課程

師, 升等年限可延長最多三

,鼓 ② 「共時授課,共享學分 」

年。 ② 除了「學術研究升等 」與「產

勵跨域合作 ③ 可於寒暑假以工作坊形式開

學研究升等 」外,另增「教學

課, 以利業師與社區夥伴協

研究升等 」管道。而 HFCC

同教學

之類的教育部計畫亦可納入

④ 設立「微學分 」制度,可隨時 申請開設低於一學分的短期 補充課程

產學合作項目。 ③ 建立新的實踐性課程教學評 量指標 ④ 設立跨域團隊獎勵辦法:頒發 團隊績優獎金並擇優聘「社 會實踐傑出教師 」

150

第三部分:場域故事 —— 08 國立中山大學


|實行|

|驗證|

擴大測試

制度革新

扶植計畫 接班梯隊

各項辦法 訂定頒布

|改變|

大學創新

積極的師資開發 與青年培力

打破教學與行政單位 之間的藩籬

催生主題式課程 模組架構(共學群)

① 延攬社區教師:以技藝傳承認

① 擴大認定校外的教學實作場

① HFCC 計畫的跨域成果與發

同,邀請匠師協同教學;鼓勵

域為延伸校地, 投入行政資

展經驗, 成為學校「一個中

青銀共創、 邀請高齡者擔任

源維護

山共學運動 」的推動基礎,目

助教。 ② 成立跨院「社會實踐與發展 研究中心 」一級單位:統籌社

② 以課程設計帶動行政創新, 例如:校園空間改造提案、綠 色校園總體檢

會實踐類計畫的場域經營與

③ 以計畫成果連結行政服務,

成果分享, 並補助計畫外教

例如:校慶哈瑪星健走、新生

師實踐類課程經費, 以擴大

入學指導之高雄港巡禮

跨域教師社群。 ③ 擘劃專任助理的職涯發展:培 力專任助理從助教、 業師、

前已設立十五個共學群。 ② 在一般學程之外另訂「微學 程」 , 作為實驗課程納入正 規學制的過渡。 本計畫的三 大課程模組, 已分別發展為 「社區文創 」 、 「在地安老與社

④ 以行政經驗豐富課程內容,

會設計 」以及「永續發展與社

例如:職涯發展師與諮商心理

會創新 」微學程,將成「高雄

師協同教學

學 」共學群的發展基礎。

兼任講師到擔任計畫協同主 持人, 讓資深助理能夠獨當 一面、 承擔教師社群以及學 校與社區之間的穿針引線工 作。 ④ 成立投資公司(中山莘創 )協 助專任助理與學生團隊共同 創業, 讓計畫所執行的方案 永續發展, 並成為接續課程 的實習場域。

第三部分:場域故事 —— 08 國立中山大學

151


附錄 : 歷年計畫清單

國立臺灣大學

食養城市 人文農創

國立政治大學

轉注藝遊

國立臺東大學

東臺灣飲食的文化觀察、批判與實踐: 東大 ’a vuwan 灶咖的跨域創造

長榮大學

古老技藝重現與再創——糖廍重現,石車再啟動

國立中山大學

邊緣社區認同再造——在地傳承與跨界創新

國立成功大學

創意三角洲 : 建構大學、城市、產業的鏈結

東海大學

紅土學院:走出教室的人文關懷與社會實踐及創新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關渡共生共好行動計畫

輔仁大學

東拉西扯——動態跨域、身心重構

朝陽大學

食物、社會與文化銀行——以弱勢家庭為導向

國立陽明大學

高齡心智健康促進:人文與社會科學公民素養之應用

臺北醫學大學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國立高雄大學 美和科技大學 104 學年:示範期

152

105 學年


社區健康促進的新解方: 人文社會 x 健康管理 + 黑客松 x 參與式預算

搖滾畢拉密:社區翻轉、文化翻滾,以「東南亞」為方法

重塑高雄蚵仔寮漁村聚落綠色海洋人文地景

「春日犁頭鏢」社區再造跨界應用能力培育計畫

106 學年

107 學年

153


跨.場域:我們的場域實錄

主編

劉舜仁

副主編

林蕙玟、洪偉肯、陳政宏

出版者

C-Hub 成大創意基地

發行單位

教育部資訊及科技司「人文及社會科學知識跨界應用能力培育計畫 」辦公室

執行編輯

葉碧玲

文字編輯

古芹、陳沛穎、陳思羽、劉乃華

校對

王婷樺、黃馨慧、賴逸芸

手冊設計

金彥良

印製

感官文化印刷

地址

70101 臺南市大學路 1 號 (國立成功大學光復校區規劃設計學院 C-Hub 成大創意基地 5 樓 )

電話

(06)2757575#50238

電子郵件

x.office886@gmail.com

網址

http://www.hfcc.org.tw/

出版年月

2019 年 8 月初版

ISBN

978-986-05-9811-7

感謝計畫期間每個夥伴的協助與建議。 以上姓名排序依姓名筆畫由小至大。 本著作乃計畫執行成果,不代表教育部立場。 本著作保留所有權利,欲利用本書或部分內容,必須徵求著作財產權人同意,經書面授權後方得以使用。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