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arable Product Design
A03
CONTENTS
I 前言
動機
目的
BACKGROUND
II ANALYSIS
穿戴產品 文獻探討
III 設計手法
IV
未來展望
DIRECTION
結論
ACHIEVEMENT
V 附件資料
參考來源
APPENDIX
BACKGROUND
I
前言
動機
目的
FOREWORD
穿戴式設計
Wearable Design 數字與現實世界相互連結,依賴它走向平板、智慧手機、電腦等,
而依產品與互動的重要性,若透過手勢運算來與生活互動溝通,正 是Pranav Mistry的驚心動魄的第六感技術潛力。 而在2013年逐漸推出新的科技趨勢-穿戴型科技,實現第六感技術 的淺力,將科技穿戴貼近於身上、物件,去計算每一個動作行為, 給予資訊並且與網路雲端接軌,快速地融入生活的每一個角落。
而凱鵬華盈公司(Kleiner Perkins Caufield & Byers)合夥人米克 (Mary Meeker)5/29日表示,穿戴式科技裝置會是科技技術轉型的重 要象徵,如同1980年代的個人電腦,或是現今行動裝置一樣推動創新。
MOTIVATION
設計隨著科技改變
As the technology is changing design 科技技術通常是10年一輪,不過穿戴式裝置來勢洶洶, 搶占市場速度和強度都勝過以往,而藉由新科技新趨勢 來突破以往的生活互動方式,讓產品與人之間的互動更 加頻繁,增添人們與產品的親密關係
People most cordial relationship with the product 改變現在的使用方式,增加與產品的互動關係,並且投 入情感的設計,而不再是冰冷的電子產品,來設計一個 更貼近我們生活的使用方式。
PURPOSE
人與產品最真誠的關係
ANALYSIS
II
穿戴產品 文獻探討
Experts explained
全球規模最大的創投公司之一凱鵬華盈公司 (Kleiner Perkins Caufield & Byers)合夥人米克(Mary Meeker)
研究指出民眾每天約使用150次手機,目的包括查訊息、 撥打電話或查時間等。有了穿戴式科技後,許多這些動作 未來就不必再靠手。 (Mary Meeker)的投影片寫著「有人嘲笑穿戴式科技…」 ,下一張投影片則寫道:「也有人曾嘲笑個人電腦和網路…」
推特(Twitter)執行長科斯特羅(Dick Costolo)
他也在大會上表示,就算備受關注的Google眼鏡無法成為 首個主流熱門產品,穿戴式科技依舊會在未來扮演重大角色。
RESEARCH REPORT
瑞士信貸(Credit Suisse)發佈一份關於可穿戴式科技的市場調查報告 報告摘要如下:穿戴式科技的市場已達到三億至五億美金規模,在未來的兩年 到三年內預估呈現爆炸性成長,達到三百億至五百億美金的規模。 這意味著更多的智慧手錶、健身、鞋、以及頭戴……裝置將會出現。
目前穿戴型科技的應用,都因Smart phone的影響而著重在娛樂性質的功能, 往後的發展可能會更深入不同的領域(醫療.運動.產品操作….)
Wearable Design
PET
MEDICAL SPORTS MEDICAL
SmartWatch 除了大家預期可在錶面上閱讀 Facebook 動 態、查閱電郵、天氣資料、音樂資訊、觀看 相片外,在 Google Play 內也有不同種類的 Apps 讓用下載,當中找到十分實用的尋找 手機App 及控制手機拍攝的 Vfinder App。
Google Glass 不僅能像普通手機一樣,傳簡訊、寄e-mail ,還可以利用聲控,拍照、錄影、導航、翻 譯,根本就是一台智慧型手機。 也因為Google Glass 擁有許多智慧型手機功 能,使用者不用再當「低頭族」就可以看e-mail ,當在與人談話時,也不會再低頭查看手機 ,卻因無法直視對方,而造成不禮貌的問題
mHealth穿戴式電路上身:MC10 MC10生產薄型、可伸縮式電子感測器與電路, 其形狀符合人體曲線,有如「數位刺青」可戴在 身上,或僅須輕壓即可黏貼於皮膚,因此穿戴容 易且舒適。其設計主要目的是要讓電子產品與人 體吻合,而非要人來適應電子產品。將各種感測 器與處理晶片插入電路,便能從人體蒐集各種信 號,產生可以檢視或擷取的輸出。此種技術應用 範圍極廣,屬於數位健康監測類別。
MYO——透過感應肌肉活動變化識別手勢 MYO 的護腕,通過檢測使用者運動時手臂上肌肉產生的變化 ,配合手臂的物理動作監測來做人機互動。 穿戴式的 MYO 的優勢在於不受場地的限制,互動時更自然
DIRECTION
III
設計手法
Design techniques
Electronic
Cultural
Interface
將冰冷的電子科技,套入具有人情味的文化創意 ,聚集的那一塊,便能更貼近我們的生活,更具 互動的生命力情感。
ACHIEVEMENT
IV
未來展望
結論
CONCLUSION
穿戴式科技越來越被廣泛的設計及開發,任何的可能性也持續地在
發展中,我們希望能藉由這項科技的進步,去設計能符合趨勢的設計 方向
增添熟悉感
Add a sense of familiarity 我們希望能以新科技結合設計的手法,來改善人們的生活,讓人 們獲得更完善的品質,再以文化做為銜接的橋樑,讓我們對於產 品不再冰冷陌生,更增添一份熟悉感。
APPENDIX
V
source
Network
Google’s smart glasses http://www.inautonews.com/google%E2%80%99s-smart-glasses-to -underpin-a-smart-windscreen#.UcDN3_kwf4E 穿戴式科技 http://blah.pegadesign.com/index.php/archives/4721 準備好迎接Google Glass了嗎? http://www.cool3c.com/article/67748 穿戴式科技 / Recon Jet 頭戴式顯示太陽眼鏡 http://recent.keedan.com/track/2013/05/17/recon-jet/ 全球可穿戴式電腦/智慧型紡織物市場 http://cdnet.stpi.narl.org.tw/techroom/market/ee/ee008.htm
NEWS
TVBS http://news.tvbs.com.tw/entry/212562?&lightbox=1 穿戴式科技已成重大趨勢 http://news.cnyes.com/Content/20130530/KH7Z8R3N5LHH3.shtml 穿戴式科技 未來主流(大紀元5月30日報導) http://www.epochtimes.com/b5/13/5/30/n3882960.htm 華碩靜待產品成主流再進場 http://www.nownews.com/2013/06/17/320-2951999.htm Glass、iWatch來勢洶洶 http://news.cnyes.com/special/wearableT/
Movie
焦點視頻 http://blog.xuite.net/chinabeijingnews/eagle/74858628 隨身攜帶的「隱形吉他」http://www.mydesy.com/air-guitar 神奇護腕 MYO——透過感應肌肉活動變化識別手勢 http://www.inside.com.tw/2013/02/26/myo
TEAM
Wu Shiuan Sheng
Lin Bing Rung
Chang Jui Shan